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兼职创业

大学生兼职创业

时间:2023-05-29 18:2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兼职创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兼职创业

第1篇

创业经提醒:以在校园做得最大型的朋友为例说明包车业务的收入情况,由于我自己也从事过旅游公司的业务,同时对包车业务也略有尝试,其间利润空间基本了解,我那个很有能力的朋友,每个寒暑假都能包到30台车左右,平均一台车坐50个人,一个人按照最高利润算30元,30*50*30*2=90000元,一年就做两次,一般只能做回家,这样一年有九万元的收入,如果有能力把这个业务推广到能够有1500旅客的学校,其收入是惊人的,理论上一年就能实现百万梦想。

这种业务需要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比较全面,这些人才我遇到不少,目前规模做到最大就是这位仁兄了。您都可以尝试。

但是这个业务的单位利润随着乘客数量的提高而不断减少,原因很简单,因为数量都是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这样就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利润也需要与人共享,很多时间会遇到尴尬的局面,就是数量也多,总利润越少。

第二、旅游服务

我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就和几个朋友开过旅游公司,因为高校市场是旅游公司忽视的,所以业务量不小,后来也遇到了很多学生自立门户自己搞,把市场搞得乌烟瘴气。旅游业务具有批发业务的特点:也就是每一次量都很大,只要找对人就可以了。成本是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剩下的都是利润,也可以用个体利润来算,当中的风险就是保险问题,如果买保险会减少利润,如果不买,万一出现了一个哪怕是很小的事故都会使得利润没有了,还可能亏本,小心驶得万年船是真理。

我们当时的业务还算不错,每天可以出几个旅游团,但是校园业务有个时间性,一年只有一半时间有生意做。旅游业务和演唱会以及电影一样,要看票房的,我们当时做的团还不少,一天能出几个团,平均一个团的利润算是500元的话,也有几千元收入,扣掉公司开支和人员工资,一个月几万元收入是可能的,如果顺利的话,这也是实现百万梦想的办法,但是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要靠自己拿钱出来搞公司,可行性不高,单纯以一个学生身份去做旅游业务很难打出名气做大做强。

第三、门票业务

这里面就包括旅游景点门票、各种娱乐场所门票、车票等等,这些业务在校学生都能涉足,基本没有什么门槛,但是利润也是微薄,可想而知,如果需要搞个数量大,必须分级,这样利润就更加需要分摊而减少,单凭一个人去搞,肯定无法达到高数量,掌握住渠道的话,可能拿到蛋糕的大部分,但是真正占大头的是门票的实现场所,估计卖票的人赚到一百万,经营门票的老板应该可以千万身价了,所以,可能吗?毕竟这种业务搭架舞台的是别人,在别人的舞台上发挥,毕竟还和打工有类似的地方啊。

第四、通讯服务

第2篇

关键词:单亲家庭 大学生 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李某某,男,江苏宿迁人,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他性格开朗。2010年他考入了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一入学,他就加入了学生会和创协外联部。由于工作原因,他与很多培训机构都建立了联系,也邀请很多商家协办过许多校园文艺演出,受到了一致好评。另外,学院设有整套的职业辅导体系,能给予创业的同学很大的支持,这些使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一年中,为减轻家庭的负担,他做过很多兼职。他的第一份兼职是担任南京中创市场调研公司南通分公司的调查员。每到周末,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要奔波在南通地区的大街小巷,即便最冷的天气,他也要五点多起床去赶长途车。这份工作给予了他人生的第一份报酬,也帮助他更深入地了解了南通,为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经过两年的努力,他不光攫取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他与志趣相投的同学建立了一个工作室,最初承接一些手机推广、楼盘开盘、开业庆典等活动,从生涩到熟练,业务逐步拓展开来。2012年10月他们在南通科技园申请注册了名为“亚一传媒”的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网络推广、商家宣传材料的设计和制作、文艺活动的策划和举办等等。公司开办以来,除了参与了吾爱网的制作、招商和外,他们还与光明乳业、洋河酒厂、19楼网站建立了合作,了爱玛会在南通高校的所有票务。他们的成功激励了一大批准备创业的学弟学妹,也给同为贫困生的同学提供了很多勤工助学的机会,李同学因此被评为2012年杏林学院“十大魅力人物”。

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盲目乐观,他经历过许多挫折,在一次次的碰壁过程中,他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是否要放弃,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坚持。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本来就一无所有,何畏前路中捉襟见肘”。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一步一步的坚持到了今天,并准备将这项事业进行到底。

从李同学的创业经历中,我总结出几点成功因素:

1、 性格因素

每个成功的创业者都具有的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坚持不懈”。因为创业是一项持续时间较长且艰苦的工作,必将经历许多挫折,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倒下了甚至一蹶不振。只有性格坚韧、乐观的人才能“屡败屡战”。从李同学的案例中,我发现,单亲家庭的背景让他早熟、独立,母亲的正确引导给予了他乐观开朗的性格。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母亲早早就教会了他独立坚强,教会了他如何一个人去面对问题,自己才是他拥有的最大资本。所以,在他的创业过程中,他相信自己,不依赖、不抱怨,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为创业做好了坚实的铺垫才踏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2、 校园环境

大学是个思维非常活跃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会萌发出许多创新的想法,也会不断地去尝试。同时,大学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许多平台,比如学生会、创协、社团联合会等等,在这些学生团体里面,老师会指导他们如何发挥自身的特长。李同学曾加入过学生会和创协,在这两个团体里面,一方面,他结实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为他提供了很多有用信息,在他创业过程中也为他提供过许多帮助。另一方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在之后遇到挫折的时候,他能够客观分析并迅速找出解决的办法,都得益于在学生社团得到的锻炼。

3、 职业辅导体系

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业辅导体系,包括职业辅导课、职规大赛、就创业协会等,都为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课堂上,我们结合教材,将最新的就业信息等与同学进行分享、分析,协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在李同学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充分肯定了他的创业想法,并推荐他参加南通大学创业大赛,他获得了二等奖,并得到三千元奖励,这极大地鼓舞了他的信心。在创业过程中,我们也给予了很多关注和指导,比如注册公司、公司启动时的业务支持等。

4、 兼职经历

一般同学加入兼职行列无外乎两种情况,增加社会阅历或者减轻家庭负担。前者对于金钱的渴求程度不高,一次打工经历就足矣。后者会主动寻找各种兼职机会,因而他们接触面较广,能够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并善于发掘自身潜力去满足这种需求。兼职的目的不同,兼职的效果也是天差地别。在兼职经历中,李同学曾爬上4.5米高的桁架悬挂喷绘,炎热的天气里穿着厚重的卡通服作宣传,寒冬腊月到处奔走作家教等。这些让他既磨炼了他的意志,也让他掌握了很多需求信息、积累了创业的启动资金。

纵观数年来杏林学院学生的创业经历,数量较少且规模较小,很少能成功注册公司并顺利运营的。对比李同学的创业经历,我觉得我们在今后的职业辅导过程中可以增加几点尝试:

首先,增加学生的意志力训练项目。目前在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薄弱,对于困难和挫折的预判能力、承受能力较差。我觉得,对于在校大学生特别是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需要增加一些意志力训练课程,比如拓展训练、任务模式训练等。让学生意识到,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其次,进行正确的创业引导。在教育过程中,为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往往偏重于成功的案例,学生对创业困难的准备不足而失败的案例也是很多的。因此,在对创业学生的引导过程中,不能给予他们盲目的信心。教师要积累尽可能多的信息,对学生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挫折、困难进行案例教学并指导他们进行分析,协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3篇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共生”模式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笔者通过对几所艺术类高校学生调查发现,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占65.32%,没太多想法的占14.49%,没有想法的占 20.19%。艺术类大学生创业需要依赖于启动资金、场地、设备、人际关系等硬件条件和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系统创业知识、管理能力等软件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年轻的艺术类大学生要具备这些创业的基本条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成长期,除了书本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综合能力。

(一)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隐性价值

艺术类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虽然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的养成等相对较弱,但在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较有优势。所以,教育和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扬长避短,发挥其善于创新的长处,锻炼和培养他们创业技能势在必行。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摇篮,创业教育也就成为创新性社会培养人才的重点所在。创业教育的强化不仅有利于创业和就业,还会推动国家发展内在驱动力的形成。

随着艺术类招生人数的逐年上升,供给高峰和就业压力的形成要求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创业技能。学校可以在研究艺术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特长的基础上,通过系统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使他们根据本专业的情况进行职业拓展,使学生在就业环境中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的创业者。

然而,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看来,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少之甚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创业教育与高校整体育人体系的融合还未有效实现,其在艺术类专业中仅属于“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甚至处于缺席状态,教育效果不佳;二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不够,传统的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三是创业教育停留在纸上谈兵,缺乏社会企业界的支持,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创业氛围。

2、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显性特征

(1)以艺术兼职为载体。艺术类大学生创业主要以兼职的形式开始,一方面,艺术类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非常多,教师往往会安排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设计项目中;另一方面,由于艺术类行业的特殊性,其规模相对比较小,往往会根据项目的需求招聘一些兼职人员,在校的艺术类大学生便成为他们的首选。(2)以学校资源为依托。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成长与发展往往与自己的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在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方面。首先,创业者主要来自于学校,学校也非常关注自己学生的创业动态,并且公司的兼职人员往往也来自于自己的学校;其次,创业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难题,创业者也会主动寻求学校教师和同学的帮助。(3)以地域文化为支撑。艺术类大学生创业需要良好、宽松的创业环境,除了经济的发展,还要依赖于文化建设的环境。例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为京沪两地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巨大的契机,同时,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大省的建设,也为艺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和机遇。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共生”模式探析

所谓“共生”模式,意即创业教育在素质培养、机制创新、政府推动等各方面齐头并进、互相作用、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形成多元互补的有效合力。

1、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素质培养是核心

(1)着力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

许多艺术类毕业生在创业之初,雄心勃勃,往往在实施过程中,因为遇到种种挫折或困境,而最终灰心败北。究其失败的原因,除了经验匮乏、能力不足、资金短缺等之外,低逆商则是主要的原因,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瓶颈”所在。因此,在艺术类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学生要把自身逆商培养作为着力点,使自己在逆境面前始终能保持良好的思维反应方式和工作状态,增强意志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进而提高创业的成功几率。同时,学生创业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非专业知识,包括管理知识、商业知识及相关的法律知识等,此外,平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协作沟通能力等。

(2)积极探索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所创之“业”往往与其所受到的专业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而艺术类大学生所创之“业”更是与所学艺术专业密切相关,因此,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高校要注重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使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理念,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努力贯彻创业教育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独立工作的能力,从而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创业课互相协调、功能互补的多元化创业教育系统,有效激发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经济财富的热情与创造力。

艺术类学科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更加符合此类人才培养的需要。这种模式带给学生的是材料、工艺和设计的完整统一的概念,避免了设计与制作之间的脱节,促使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完全接轨。教师可以将社会实际设计工程与任务纳入课堂教学中,进行实战型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分析、整理、制定策略和设计方案。教师也可以将一些成功案例的设计方法传授给学生,扮演企业委托者的角色,学生自拟题目,模仿设计案例,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模拟命题。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交流、互动等合作形式的设计活动,分工协作,培养学生责任感和组织协调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注意营造课堂教学气氛,采取互动、讨论式,给学生更多独立性思考空间,鼓励学生的大胆思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无单一标准答案,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创新是关键

(1)不断完善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结构

教育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缺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业教育也将无从谈起。创业教育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骨干队伍,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全面开展创业教育。目前,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从事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大多自身缺乏创业经历,在为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时,理论远远多于实战,难免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因此,学校应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采取校内培养与校外聘请相结合的方式,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学院(教研室),为教师创造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以不断满足创业教育师资的需求。

对于艺术类院校,由管理与法律等专业课程的教师兼职担任艺术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主要讲授投资、金融、理财、营销、管理、法律等基础创业常识;邀请企业、工商、税务等各界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共同完成创业实训课程;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结合学生创办的小型设计公司等进行对接式教育。

(2)合理设置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艺术类专业在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式上相对比较单一,往往将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定位在职业人才角色上,或只注重专业技能,突出设计训练技巧,而忽视了综合素质、创新思想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应当深化教育教学实践改革,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丰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学科基础,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以必修课、选修课或实施学分制的形式来改变当前创业教育方法不多、途径单一、模式封闭、内容陈旧的现状。结合艺术类专业特点,通过《创业学概论》、《财务管理》、《成功企业案例》、《设计心理学》、《市场营销学》、《艺术品市场》等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崇尚创业,让成功者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榜样。高校艺术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来设计相关专业课程。同时,结合艺术类专业的特点,邀请相关创业企业家和创业校友来校与学生进行创业经验交流,通过双边互动这样一种开放型的课堂形式,增强学生的创业感受,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

第4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能力 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和国家教育模式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这影响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凸显。影响女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以女大学生就业力为研究视角,探讨提升女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

一、女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分析

就业力是指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就业力不仅是在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含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就业力也不等同于职业技能,就业力是把工作向更高层次提升,为组织和社会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进而为个人创造有尊严的、富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能力,并在更高层面上引领社会进步和实现个人成长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力、学习力与创新力。

为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在笔者所在学院2006级和2007级毕业生中做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850份,回收率为85%。在本次调查中参与调查的女生70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0%。

本次调查结合女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实际,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力水平的评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力水平的要求;高等教育与就业力的关系;社会兼职与就业力。

1.对自身就业力水平的评定

参与调查的女生中有38%人认为自身具备了学历、计算机技能、外语水平、各种奖励证书等这些进企业的“敲门砖”;58%的人认为人际技能和个人素质很重要,包括责任心、忠诚度、团队协作、口头表达能力、压力承受能力等。40%的女生对自身就业能力信心不足。这一结果显现出高校女大学毕业生在迈过了最初的就业门槛之后,职业生涯逐步展开,其中与人际沟通和个人素质相关的核心就业力对就业成功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而在学校期间,很多人忽视了这方面的学习和锻炼。

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力水平的要求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回访发现,45%的企业认为能力比专业重要。女大学生具备的就业力总体水平低于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要求,许多人存在眼高手低,自卑依赖、实际操作能力差的弱点。而企业最看重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冲突能力。上述能力要求基本属于承担较高层次工作所需要的具备的,而这正是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的主要方面,也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需要提高的关键环节。

3. 高等教育与就业力的关系

本项调查要求,毕业生根据其大学经历、求职经历和工作经历来评价本校教师对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及模式的重视程度,以及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及模式对于大学生就业力培养和就业成功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较重要而高等学校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的缺失性项目包括:培育良好心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践应用性知识、以学生操作为主的课堂教学、师生课外交流、就业指导与培训、有竞争性和压力的学习气氛、学生选择专业和课程的自。高校重视程度超过大学生就业力培养实际所需的项目包括概念理论性知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等项目。上述分析揭示了高等学校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着力方向和重点,即一方面要控制和缩减冗余性教育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弥补和强化缺失性教育教学模式。

4. 社会兼职与就业力

调查显示,在校期间,58%的女大学生都有社会兼职的经历,但其兼职工作经历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的仅占20%,主要是师范类毕业生从事家教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一般的占15%,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低的占35%。只有在兼职工作与所学专业具有一定程度相关性的条件下,兼职工作经历才能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产生积极影响。这项调查让我们认识到兼职工作和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但是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一般的兼职不仅起不到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还可能挤占正常教学时间,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女大学生外出兼职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学校必须强化对大学生实习实践的统筹规划和制度安排,加强实习实践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实现常规教学活动与实习实践活动的整体对接,促使这项工作向更具有实质意义的层面发展。

二、高校要建立提升女大学生就业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所培养出的具备核心就业技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毕业生,就是将来为社会创造新就业机会的源泉。高校的招生、教学、管理和就业是一整套环节,毕业生的就业是教育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校多年教育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同时关系到学生的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和家长最初愿望的实现。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女大学生采取差别教育,加快学科专业调整,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培养人才的定位和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入手,不断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坚持体现课程的复合性、实践性和灵活性,使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综合素质获得提高。高校可以开设有弹性和选择性的科目,方便女大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高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强化女生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为她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

2.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专业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能力为重,并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1] 高校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教学实践环节,尤其是顶岗实习,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企事业单位,角色从在校大学生转换为单位员工,内容从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到执行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女生占95%以上,通过在酒店5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已经从在校期间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在参与团队工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锻炼了她们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

3.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创业知识教育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创建创业型社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本次调查显示,40%以上的女生都认可尝试自主创业,这表明在激烈竞争环境下,当代女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觉醒,对国家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信贷支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作出了积极回应。高校要增设创业教育课程,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丰富大学生的创业学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创办及管理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高校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在课外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从日趋合理的创业课程设置中获得创造能力的培养。

4.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引导解惑的作用。针对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上要进一步以市场为导向,将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理念灌输到高校教学中,提高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之在竞争中更好地发挥潜力。高校要结合女大学毕业生的特点,为其有针对性的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课,还可以通过聘请社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开展就业方面的教育活动,帮助女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就业政策。

三、女大学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途径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第一应解放思想,重新认识就业的含义,转变“等靠要”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观在就业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大学生就业行为有导向功能。这就要求女大学生们把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充分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把握机会,展示自己,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第二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生涯规划目标是大学四年乃至一生前行的动力。女大学生可以利用现在熟知的理论进行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确立目标,合理安排大学生活,从德智体美劳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最佳生涯规划,科学择业,理性就业。第三要树立自我创业意识。国家也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信贷支持、税收减免等各项政策。所以女大学生们认真衡量自身条件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可以选择自主创业之路。

2.女大学生要不断完善自我,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随着社会发展,素质的内涵和外延也在扩展,它指“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教育等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是人们生理及心理的人格发育健全程度、知识结构程度、为人处世通达程度等方面特点的综合。”用人单位最看重那些身体素质好,思想政治素质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有责任意识,会管理善交际,有合作精神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应该看到社会需求,在理论扎实、成绩优秀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自己,不仅要学习好,更要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完善能力结构,同时具备社交、组织、表达、文娱、文字、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女大学生们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技能,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增强就业取胜的信心。

3.女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摆正心态,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首先要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知识、价值和人格,不容他人歧视和侮辱。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女大学生要准确把握自身价值,不为金钱和权力所诱惑。

其次要做到自信。有些女同学,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认为一两个就业单位对自己的否定就是所有单位对自己的否定,从而变得悲观不主动,在犹豫徘徊中贻误机会。要克服自卑依赖心理,发挥优势,勇往直前,要坚信自身的力量、潜能和优势,迈好人生每一步。

再次要做到自立。部分大学生由于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尤其是女大学生更加娇生惯养,没有独立意识,责任性差,出现了“啃老族”现象。女大学生应该有自立精神,拥有自己的事业、专业和专长,在社会有立足之地。

最后要做到自强。在就业过程中,女大学生应该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业中遇到挫折要做到在困难中崛起,奋斗不止,自强不息。要改变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敢于应对各种挑战。

第5篇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多元化资助;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207-02

一、前言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高等学校要从严治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大学生成才创造条件。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本文以一名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创业经历为例,结合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现状,探究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的方式方法,挖掘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多元化资助方式。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

王某,家庭生活困难学生,虽经济条件不好,但该同学依然拼搏努力,品学兼优。担任班长职务,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成绩排名第一,获得过“省政府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班干部”等荣誉。但她在大一下半学期突然情绪低落、态度悲观。经过了解,她因为创业失利损失大笔资金,导致其情绪不稳定。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学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助学金和奖学金在改善他们学习条件、生活条件的同时,更坚定了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努力方向;勤工俭学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个性,在改善他们生活状况的同时,更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学生资助方式种类众多,同时还有很多潜在的作用和方式,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应该仅限于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等方面的给予,更应该从学生长远发展入手,不能仅仅满足于解决学生的学费问题,而要把学生的成长成才、职业生涯发展、心理教育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从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寻找一种适合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方式。通过正常的引导和扶持,使其具有持续获得经济来源的能力。根据本案同学的情况分析:她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同时依然能够坚持兼职甚至创业,高考结束后在威海蜀香火锅兼职,大一结束后在青岛兼职人事招聘和电话销售工作,期间也有过创业的经历。为何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在解决学费问题后,依然会选择兼职或创业?其根本原因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需要的是长期的收入来源。

三、经济困难学生特点

1.自尊心强。他们虽然获得了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但还是会选择通过兼职来获取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他们大多自尊心较强,不想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的身份就低人一等,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以此减少自卑心理。

2.个性独立。这一阶段经济困难学生都已解决上学难问题,现在更多的是需要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家庭。他们大多选择兼职,更多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支撑家庭经济开销。

3.就业压力大。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对于自己命运的选择往往更显得无能为力。

4.学工矛盾比突出。校内勤工助学时间往往和学生上课时间冲突,兼职工资收入较低,职业成长性不强,校内兼职对其帮助作用不明显。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式的多元化

通过对该同学的分析,学生资助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资金上的给予,更应该关注其长远发展。充分了解目前学生的心理状态,明确学生的所思所想,创造出一条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来。

1.搭建职业成长规划平台,促进学生择业价值观的成长。大多数同学以收入高低来选择工作,想通过较快的经济收入来改善目前家庭状况。因此学生在择业升学过程中会忽略个人的长远发展。根据这类学生特点,应有针对性地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平台。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未来目标。同时建立跟踪式培养体系,记录每位经济困难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打算,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最优的发展路线,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2.开设心理健康成长平台,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的身心成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成长极为重要。他们大多因贫困身份而自卑,同时也会因为生活的压力产生悲观情绪,尤其是在兼职、创业受挫后更容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为此,我们开设了心灵驿站,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定期谈心沟通;开设创业讲坛,请一些创业青年来分享成功路上的艰辛经历,通过励志教育来树立经济困难学生对于未来挫折的认识;组织交流沙龙,让每位经济困难学生分享自己的择业创业经历,通过经验分享、氛围营造来促进共同成长。

3.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平台,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成长。大多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渠道少、就业面窄、就业单位质量层次不齐,这就难以保障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此我们筛选出一批优质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寒暑假兼职实习岗位。通过规范化管理,在学生工资、工作强度、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环节等方面,为学生谋取最大利益。经济困难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的了解,逐渐形成对于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实习结束后可以在原单位就业,及时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问题。

4.搭设网络兼职平台,促进学生多元化成长。随着时展,微商、淘宝电商已经成为学生的主要购物平台。由于学工矛盾冲突,很多学生就会选择网络兼职。但由于网络兼职的渠道不通畅、兼职平台管理不规范、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网络诈骗较多,很多学生在选择网络兼职时易上当受骗。通过引进电商企业优势资源,为学生提品。同时在学院层面上搭建线上线下推广平台,帮助想要网络兼职的同学搭建求职平台,帮助做微商的同学拓宽营销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实现学生只需要发朋友圈就可以轻松赚钱的愿望。

五、总结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已广泛开展。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据相关统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人数的19%,而这一群体更需要创业就业的指导及扶持。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及时了解并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创业就业情况,并给予有效的帮扶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任务。建设创业就业帮扶平台对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支持,具有普遍有效性,但这还是一种尝试,目前只能解决在校生的实际问题,对于彻底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脱贫还有待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小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改进策略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

[2]刘锡山.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时代月刊,2010,(7):366-367.

[3]李恩广,马松,吴姗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20):287-288.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1高校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的特点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1)数量庞大。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人;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人;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56万人。从高校大学生数量来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广泛性的教育。(2)年轻,有经济市场需求。高校毕业生的年龄多在22-24岁之间。广大的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即将承担起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的经济压力和责任,迫切的需要有稳定的合法收入作为经济来源。与此同时,经济下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一种职业选择。(3)知识贮备高。大学生是高级知识人群,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专业优势,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系统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能够引导、帮助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和创业实践孵化。

2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

2.1创业课程培养体系构建

2.1.1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必修课与教研室

教育部提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必修课在一些学校或还作为一个模块存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或刚刚开始开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课题组通过研究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是一个系统的培养过程,需要一定的学时数来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效,因此应该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公共必修课程。为了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应该设定大学生创业教育教研室,配备专职的管理和授课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可以引进《大学生KAB创业教育》课程、SYB创业培训课程等,授课教师要统一备课,及时补充本校毕业生的创业案例,研究教学方法。

2.1.2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选修课与统筹组织

大学生创业需要复合的知识、能力,往往需要多学科、跨专业的相关培训,例如创业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税法、合同法、财务、物流等知识,可能需要相关的创业法律法规、劳动法、财务基础等选秀课程培训。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开设选修课,课题组认为:应该在教务处的统筹下发动各个分院(系)专业(群)的教研室主任、分院长(系主任)、教授、副教授及学管人员,认真调研结合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方向与对交叉学科的需求,列出从大学生创业需求角度的大学生创业选修课目录。之后,由教育处统筹协调各分院(系)开发相关的大学生创业选修课,或引入兼职教师与外校课程资源。并按照统一的部署,在教育处的组织下各分院(系)专业(群)的教研室主任引导大学生根据专业创业特点和个人创业兴趣需要来选择大学生创业选修课。

2.1.3高校大学生创业课程培养体系保障

不论是创业教育必修课,还是创业教育选修课,都需要有效有力的质量监督机制来保障课程建设水平和课程教学质量。鉴于创业课程的特殊性,建议成立双督工作机制:第一,创业教育课程也是学校的正常教学课程,需要接受学校的督导部门的质量检查与监督;第二,创业教育课程的二级督导应该放在创业教育教研室及上级管理部门。此外,还可以设置校内创业教育课程说课比赛、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比赛、创业教育先进个人评选等措施来激励相关部门与教师提升创业教育内涵。

2.2高校大学生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一只优良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课题组通过调研和讨论认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如下:第一,学校聘请当地著名企业家往届毕业生创业典型校友、当地社会创业典型个人、省内其他兄弟院校的创业教育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组建学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兼职师资队伍,通过开展企业参观访谈、座谈、选修课、专题汇报、专题讲座等形式拓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创业教育成效。第二,对于校内的专职创业教师师资,要做好选拔培训工作。在全校教师中广泛征集,对报名教师组织系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没有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教师不能够担任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培训可以采取校内集中培训与校外委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要注重培训质量与考核。第三,为了激励校内的优秀教师参与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当中,应该在绩效考核、年终评优评先、骨干名师评选、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创业教育师资一定的政策性倾斜。

2.3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平台

为了突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高校应该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搭建好创业教育基地平台,主要措施与建议如下:

2.3.1建设校内创业街角

一所具有创业教育氛围的高校需要在校园内为学生提供一个实施创业想法的空间。目前,一些高校禁止学生在学校校园内不务正业做生意,这是不合理的。应该在政策上支持,允许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业实践;在制度上对创业活动范围、创业活动内容、创业活动时间进行引导与管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还要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用于表彰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2.3.2建设校内的创业科技园

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固定的场所、需要完善的办公条件和技术设备、技术指导。按照现有的高校创业教育成果来看,大学生创业科技园是大学生创业教育成果孵化的突出所在。例如:某农业院校为植科专业的学生提供创业果园,有创业需求的学生可以在创业果园内实施水果、蔬菜的创业项目;再例如某农业院校为动科专业的学生提供养殖车间,学生可以在学校进行家畜的创业实践实验;再例如某经济院校为学生在创业科技园提供电子商务场地设施,为市场营销类、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提供电子商务创业服务。

2.3.3建设校内的大学生创业俱乐部

大学生创业往往不是个人的力量,需要团队的配合与协作,因此创业团队的组建也是促进创业实践孵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创业团队组建方面,课题组认为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是一个有效的载体。依托大学生俱乐部的载体,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们通过俱乐部组织的创业活动互相了解、一起研究学习,最终会有利于创业团队的组建,进而有利于创业实践成果孵化。

2.3.4建设校外的大学生创业基地

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社会、企业也有责任广泛的、深入的参与。课题组通过研究认为:第一,应该建设一批企业事业单位的创业实践基地,社会、企业要主动的配合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接纳大学生创业实践实习,尽可能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在创业资金、创业实习岗位、创业风险、创业指导、创业技术等方面给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一定的帮助、帮扶。第二,政府应该作好高校和企业的衔接纽带作用,在政策上通过税收优惠、审批绿色通道、财政补贴等方法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当中。还可以扎根于当地的旅游业、农业、工业特点,由政府直接组织一些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公共选聘的方式给予大学生创业实践机会。

2.4运用新媒体手段与政策清障

(1)要利用好网站、QQ、微信、直播软件等新媒体交流手段,学校组织教师通过以上新媒体交流手段定期的对学生开展在线的指导服务。目前,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对一服务、在线服务还普遍的不到位,学生获得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机会很少,特别是对离校的毕业生而言。(2)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应该切实的落实关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学分转换、休学创业、转专业等政策,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扫除障碍。目前,在高校中政策性的障碍还普遍性的存在,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孵化,迫需改革。

3结语

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成果孵化比例很低,说明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水平还停留在理论研究探索阶段,对大学生的创业服务还不系统、不具体。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目前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深入改革,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韩晨光,曲绍卫,张伟.大学创业教育三维格式机制理论模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

第7篇

1 大学生兼职赚钱的原因

(一)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从学习方面上看,大学的课堂授课时间要大大少于中学阶段,以自学为主的大学生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从生活方面看,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接触面广,朋友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语言、个性、习惯、价值观念各不相同的差异,在共同生活相互接触中,易逐渐融合;从校园环境上看,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种启事,各式传单随处可见,各种组织的活动,各式性质的社团比比皆是。这为大学生们兼职提供了丰富的舞台。

(二)强劲的毕业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地推向市场。在市场上进行 双向选择 ,取消了统分统配的大学生,也毫不例外地要面对择业的考虑。调查结果显示:84%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兼职工作是他们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兼职经历能让他们更多地发现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通过兼职能让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于是他们纷纷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兼职。

2 大学生兼职工作种类特点

(一)大学生兼职的特点

如图一所示,从兼职来源来看来看,分别有48.57%自己寻找兼职,37.1%的学生通过熟人寻找兼职,自己找兼职和托熟人找兼职占大学生兼职主要部分。如图二所示,从兼职的类型来看68.57%的大学生从事过发传单,45.7%的女生通过中介机构寻找兼职,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广告寻找兼职。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二)从事兼职人员基本情况。

如图三所示,从事兼职人员每学期收入1000元以下占43.75%,1000~2000占比重54.17%,2000~3000占比重2.08%,3000元以上没有,兼职收入相对较低。

如图四所示,调查中50%的人认为兼职看自己喜好,43.75%的人认为大学生兼职很有必要,只有6.25%人认为大学生没必要进行兼职,大多数大学生对兼职相对积极。

(三)大学生的兼职工作会对其他方面有所影响。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兼职对学习的有一定的影响,作为生活费,以减轻家里经济负担,颇有成就。大部分同学会过分关注报酬,没有注意到兼职工作的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等内容。但是有部分大学生比较好的处理学习与兼职赚钱的关系。只要注意调整,能够二者兼顾,就会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兼职可以赚到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钱,更可以赚到一笔属于自己的人生财富。

3 大学生兼职安全问题。

随之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大学生校外兼职已成普遍现象,根据有调查显示70%以上的学生从事过兼职工作,但是大学生兼职期间权益受损、安全事故等屡见不鲜,在从事过兼职工作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出现过这些情况,因此如何规范大学生校外兼职非常有必要。

4 应对措施

1.学校在勤工助学方面,多给在校学生一些兼职的机会,学生认为只有学校介绍的工作才会安全,但这样的机会对于1万多的学生来说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学校的勤工助学主要面对的是贫困生,其他学生机会很少,所以希望学校勤工助学能提供更多的兼职面向全校的学生。

2.学院方面,辅导员应多多和学生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现在的需求,并积极的帮助学生,毕竟辅导员的经验要比学生高出很多,而且也很容易帮助他们。我建议,辅导员能找时间和大家聊聊天,并告诉学生,在社会上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中介问题,因为现在网上和宣传单上到处都是中介,而学生又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所以希望多告诉我们一些关于真实兼职和中介的区别,能让我们识破骗局,并且,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劳动后应得的报酬方面维权意识很低,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他们的权利,所以导致,大学生在外工作不能获得应得的报酬。

3.师兄师姐方面,作为师兄师姐他们和新生接触的机会很多,也经历过新生所遇到的困难,也最能理解他们,所以希望师兄师姐多帮助师弟师妹,介绍一些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这样也能避免学生被骗。

5 总结建议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时代是获得人生“第一桶金”的时候,也是独立生活的起步阶段。大学阶段是学习挖掘财富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在这段时间里培养自己的财商,掌握一些必备的财富知识,是终身受益的。但是在寻找财富开源方式的同时,学生最不能忽视的就是知识财富,在打工赚钱的时候不能放松自己的学业,因此,大学生要更好的把握好这个度,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

兼职工作只是“兼职”,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让兼职工作影响学习,是得不偿失的。给予广大同学三点建议,希望对广大同学兼职有所帮助。

1、兼职工作本身亦是一种学习,大学生不能把经济收入作为最主要的因素来考虑,将兼职工作作为锻炼自我,了解社会的大好时机,杜绝兼职工作中的拜金主义。

2、要做好兼职工作必须花费一定量的时间和精力。大学生在参加兼职工作之前一定要考虑自己有无足够的精力,不要安排的过于紧张,平时还需要抓紧时间学习。如果这项工作做好了,兼职不仅不会影响学习,相反会促进学习,达到学习和实践双丰收。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李永强(1976- ),男,山西大同人,湖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浙江 湖州 31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湖州师范学院党建思政项目“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我校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S1210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93-01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有680余万人,应届大学生签约率虽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目前,各高校在创业指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创业教育效果如何,却缺乏反思和检验。为此,笔者在浙江省某综合类本科高校进行了实证调查,该校就业工作一直处于浙江省中上水平,其工作开展情况有一定代表性。发放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58份,有效答卷率94.2%。

一、创业教育实施现状

1.大学生对创业教育需求强烈且多样化。首先,大学生对创业教育需求强烈。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90%以上的人表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有必要。其次,实习是大学生最喜欢的创业教育形式。对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对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十分欢迎。其中,实习是最受他们喜欢的,其次是希望参加学校第二课堂活动来锻炼能力,再次是学习创业类课程,增加创业知识储备。最后,学生对创业园政策满意希望更多支持。对入住创业园进行创业的学生而言,95%以上的学生对学校创业园政策十分满意,学校对创业园采取了水电房租全免政策,对资金单薄、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公司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支持举措。同时,他们希望学校能在场地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2.学校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创业教育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创业教育的研究还是实施层面都处于较低水平。首先,创业教育普及率较低。调查显示,无论是竞赛还是第二课堂活动,能参加的始终是少数;受限于选修课课程较少与人数限制的缘故,每学期能选修到相关课程的学生最多只有120人。在调查对象中,只有不到20%的学生接受过创业教育。其次,创业教育分散缺乏系统性。高校中目前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各类竞赛、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教育途径虽然多样但缺乏系统性。如没有专门的“创业计划大赛”,只是在职业规划大赛和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中设立了“创业组”。“大学生职业规划课”作为必修课,只有一章2个课时的创业内容。最后,对创业学生的引导较少。目前,创业园区经营的种类有体育用品店、盆栽花艺店、复印店等,除个别经营项目与创业者专业相关,大都是低水平没有专业性的项目,缺乏科技创新性和竞争性。因此,学生的创业项目迫切需要学校的引导特别是专业教师的投入和指导。

二、制约创业教育实施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大都由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只有个别学校依托商学院成立了创业研究和教育中心。创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1.就业指导中心的创业教育指导职能发挥不充分。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其职能是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毕业生分配方案,为毕业生办理毕业派遣手续以及进行毕业生离校教育。从功能上看,管理功能突出。但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今天,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要由“单一型”向“多功能”转变,除了管理职能外,提供教育和服务变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目前我国就业指导中心的教育和服务作用还很有限。

2.创业教育师资极为缺乏。目前高校中的就业和创业指导教师大都是辅导员老师。这些教师既缺乏系统的创业理论培训,又没有实际创业经验,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难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氛围,也不能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指导。虽然一些成功的创业者会被邀请到学校,为学生开展讲座、沙龙或担任创业活动评委,但由于创业指导设计缺乏系统性,这些创业成功人士的指导往往只能让学生管中窥豹,了解创业的皮毛而已。

3.创业课程缺乏,创业活动难落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独立的创业课程,更没有形成系统的创业课程群。创业教育内容作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一章进行介绍或者是通过举办讲座介绍,学生只了解创业的一些肤浅的理论知识。学校普遍缺乏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氛围,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思路大部分停留在让学生获得一份工作的就业式教育上,没有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

4.创业活动大多“纸上谈兵”难以落地。以在各高校广泛开展的就业或创业计划大赛为例,这类大赛与传统的学术竞赛相似,由于缺乏企业的参与,导致学生不了解创业、不了解市场,90%以上的参赛作品都很难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对策

1.就业指导中心要深化教学服务职能。就业指导中心作为高校实施创业教育中心的主体,要在原有管理职能的基础上,深化教学和服务职能。要选配优秀教师专门从事创业学及其核心课程的课程建设、建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开展信息咨询和业务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和捕捉市场机会和创业信息,为学生创办企业提供法律、工商、税务方面的咨询服务,以及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在创业资金和工作场地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

2.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考虑到目前国内创业教育刚刚起步,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可以采用专兼职结合的方式建设教师队伍。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学历培养、创业教育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培养部分现有教师作为专职教师;有商学院或管理学院的高校,可以聘请这些学院的专业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此外,聘请一些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专家和政府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3.成立创业教育教研室,开展课程建设。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创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可以考虑在就业指导中心下面成立创业教育教研室,专门负责教学和课程建设工作。(1)目前国内各高校普遍在大一学生中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可以在该课程中专门开辟6~8学时创业指导内容,全面普及创业知识、素质、途径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尽早形成创业意识;(2)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学”等创业教育课程,为有创业愿望的学生补充专业知识;(3)引入国际成熟的创业培训课程,如KAB、SIYB等。

4.扶持大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创业教育主题活动,营造创业教育氛围。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开展创业的普及教育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学生创业事迹,邀请成功校友交流创业经历和经验等,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围绕“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领域的创业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此外,通过建立“创新创业网”,编写《创业指导报》,评比“创业之星”等,为学生开辟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

5.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帮助学生接触真正的市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企业参与创业教育项目的重要意义。学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发展市场导向的科研项目,实现从科技创新到创业的转化过程;企业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拥有创业实践的创业者可以担任高校创业计划大赛和导师等。

[参考文献]

第9篇

( 一) 创新创业的含义。创新创业与通常意义上的创业有所不同,创新是创新创业的特质,创业是创新创业的目标。创新的本意有三层含义: 更新; 创造新东西; 改变。基于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渠道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的一点或几点创新而进行的创业活动被称为创新创业。创业与创新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如若忽视两者之间的联系,创业的视野和层次都会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创新是创业的关键。

( 二)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科技创新水平与创业人才培养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础,创新创业能力体现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落实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提升就业收入水平,延缓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实践,提高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数量和效率的过程,同时还可以推动高校更好的进行产学结合。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较晚,目前各高校基本还没有配备专职的创新创业培训指导教师,现有的教师基本都是由专业教师或学生辅导员兼职担任。由于现有指导教师大多未受过专业培训,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没有个人创业经验,与社会缺乏多方面的沟通渠道,因此在创新创业培训过程中往往是纸上谈兵,只能传授一些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不能给予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有效的实践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个人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

( 二) 大学生创业者自身条件和能力欠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是一种普及化的教育。目前在校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大部分学生从小接受的都是应试化教育,成长环境相对封闭很少接触社会,对社会现实知之甚少。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必要的企业管理、法律制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的储备,对创业所需要掌握的公司法、经济法和税法等相关内容知之甚少。以上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低的不利因素。

( 三) 大学生创业脱离社会实际,缺乏创新性元素。目前在校大学生创业大多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个人周边社会生活的感知为出发点进行项目设计和构思,缺乏对国家产业相关政策宏观面的理解和把握。大学生创业大多没有经过严谨的社会调研、数据采集分析、盈利模式的设计选择等必要的准备,创业的内容也很少涉及技术创新,大多停留在淘宝店、简单的生活服务类项目,品牌、管理、经营模式都缺乏创新,创业项目大多趋同,这也是造成大多数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 四) 创业成本较高缺乏社会资金支持。创业是艰辛困难的,每个创业实践项目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创业者还必须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创业初期由于大多数项目得不到社会资本的支持,启动资金基本来自创业者的家庭或个人商业借贷,创业者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创业失败就有可能造成他们难以承担的后果。在校生休学创业失败,他们一般都不会选择回到学校再继续学业。毕业生创业失败,他们将失去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和待遇。

( 五) 学生创业积极性不高,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愿意自主创业。由于学生没有接受到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各部门大多还停留在老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上,没有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行动机制和制度。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 一) 做好整体设计及各部门协调工作。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人才培养整个过程,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这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以往创业教育的主要区别。高校应把创新能力、职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育做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高校应建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关注创新创业的社会新动态,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多提供实践机会以增加教师和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实战经验。学校内部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各部门要重新整合、出台相应配套措施,要做到定期进行沟通交流、与时俱进。

( 二)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教师多以校内教师兼职担任,大多是由专业课教师或学生工作辅导员兼任,人员不稳定、缺乏实践经验这些因素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高校应该打造一只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兼职人员要聘请社会上的企业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创业成功的人士,要做好专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在师资队伍中专职教师主要传授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方法,社会兼职教师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为学生传授创业经验、了解创新创业最新信息、做好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指导教师。

( 三) 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学生观念转变。大学生创新意识、自主创业意识不会凭空产生,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产生。在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中通过各种手段多做宣传,尤其要加强成功案例的宣传,多组织经验交流,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学生在学校能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文体活动等各种形式接受有效信息,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的萌发。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力;创业教育;提升路径

在近年来,国家政府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制定颁布各项优惠政策,呈现出政府推动创业的一种强劲态势。受到自上而下的外力推动,大学生创业人数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2009届、2010届、2011届、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为1.2%、1.5%、1.6%、2.0%。

但是大学生创业状况并未出现预期效应。概言之,我国大学生创业呈现出创业人数比例低、创业成功率低的差强人意的状态。许多学者把这一症结归结于将资金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大学毕业生经验不足等原因。笔者认为,上述因素固然重要,但其根结在于:源于政府外源性变革和襁褓式的带动,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过于倚重政府的政策支持,并未具备了真正创业力,大学生内在的创业需求不强烈,创业竞争力并未形成,一旦失去外援,就难以应对创业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危机,容易夭折,仅是昙花一现。因此提升大学生创业力是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大学生创业力及构成要素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年里,创业者产生机制主要有生存需求(20世纪80年代),积累需求(20世纪90年代),自我实现(21世纪初)三种机制。作为新生代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的就业生存力毋庸置疑,对就业状况不满意是他们放弃就业而选择自主创业的主诱因素。因为他们需要实现自我价值。

“成功创业的能力或力量”这是MBA智库对创业力的释义。根据行为学和心理学理论,动机决定行为。创业行为源于创业需求。笔者认为创业力是创业者源于自我本体的发展需求、在实现创业理想过程中滋长的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内部驱动力。是由创业理念、创业能力、创业资源三元有机构成的综合体现。

(一)创业理念是大学生创业力的动力源。

创业理念涵盖创业理想、创业精神、创业知识三方面。首先,创业理想是创业者意图通过改变自我生活继而达到改变世界的美好愿望或抱负或宏伟的目标。创业需求的产生、创业动机的形成及创业行为的产生,内在的影响因素就是创业者本身的创业理想,赋予创业者创新精神、成功欲望、冒风险的勇气。这种创业理想越清晰,创业的欲望和动机就越强烈。比如:比尔·盖茨辍学创设了互联网,乔布斯创办的苹果电脑公司,马云立志“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创建了电子商务平台。李彦宏放弃国外的舒适悠闲生活回国创立世界最大的百度中文搜索平台。创业理想所产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创业者前行,他们怀着对世界有不同的理解,带着一群人在改变这个世界,让新的创业想法融入生活,给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与众不同的东西,使社会生活变得美好。其二,创业精神是创业者的主观认知中,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的集合。创业精神的核心价值在于创新。它赋予创业者的事业鲜活的生命力。正如台湾学者刘常勇教授认为:创业在精神层面上代表一种“一创新为基础的做事和思考方式”;在物质层面上“将新事物带入现存的市场活动中”。其三,创业知识是自主创业的前提条件,也是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养。在创业过程中,知识正在成为各种生产要素中最突出的要素,而大学生创业的原始积累主要是知识积累。不仅是简单的仓储式堆积而是形成一种交叉和同化新知识的认知建构。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运用自身知识逐步形成一种市场理念,逐渐树立求真务实的经营理念,寻找变通求新的创业途径,实现竞合共赢的社会效应。

(二)创业能力是创业力的内核素。

创业能力是创业主体发现和捕捉市场机遇以创造新颖的产品和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能力。它包含了资源运作力、创业风险管理能力及创业企业运作的制度与文化环境等方面,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创业能力可以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管理能力。众多的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告诉人们,大学生或许并不缺少专业能力,更多的是缺少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管理能力。第一种情况是大学生的决策能力不强,大学生群体对新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极快地发现市场机会,但他们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受制于他们对社会的市场缺乏深度分析和了解。不能准确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市场机会。容易产生盲动和盲从创业,复制别人的做过的事。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陷入同行竞争、产品替代、资金短缺的麻烦中,无法生存。第二种情况是大学生社会能力不足,也即常人所言的情商不高。这与政府襁褓式扶持、高校被动式创业教育不无关联。许多大学生片面认为只要愿意创业,政府就会给资金、给场地、对创业风险估计不足,忧患意识淡薄。归根到底就是学生的本位意识较重,角色难以转换。不善沟通、不懂谈判、不知变通等等诸多能力缺陷致使创业步履艰难。第三种情况大学生创业管理能力不高,大学生创业中必然遇到的两大问题一是管人二是管钱。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积累,不能合理地进行人职匹配,当团队出现意见分歧时,不能冷静对待积极沟通,对资金使用的管理无计划,容易出现资金缺口,资金链断裂造成创业休克死亡。

(三)创业资源是大学生创立力的营养液。

创业需要资源,从外部资源而言,包括政策、法律、技术、资本、信息、市场、社会环境;从内部资源来看,创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没有这些创业资源,创业犹如汽车没有汽油难以起步,农作物没有土壤难以存活。创业资源大学生创业力度营养液,都是创业成功的基本保证。大学生创业难,难在拥有或获取创业资源较少,无从起步。

二、提升大学生创业力之路径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步,到如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高校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创业文化建设、创业教育,深入推进创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总体来看,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还比较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也仅有2%的比例,而有影响的成功实例更是很少。

针对这一状况,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自觉预测变化并积极应对变化的能力和素质为价值取向,提升大学生创业力为核心目标指向,从以下路径解决三个方面问题

(一)构建完整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一是加强创业文化建设。让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形成一种文化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一种精神、意识、观念的状态和氛围。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创新能力,大学生能在大时代中审时度势,把握社会发展的需要,抓住机会,自觉创业。

二是设置完整的创业教学课程体系,创业活动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等众多学科。从初始的识别机会到企业的成长管理,其间所涉及的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繁杂多样。开设系统的创业学系列课程,并与所学专业相结合,使大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完成创业的知识积累,以自身的知识和智力资源为主体资源,以供给创新(产品换代、服务创新)作为创业基本手段,实现创业价值的倍增效应。

三是引入SYB培训项目(Start Your Business),SYB培训是由国家人社部将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项目引入了高校,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组建多元化创业培训师资队伍,侧重引导大学生了解一些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一些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工商税务、创业资源的利用等各方面知识;掌握创业实务及技能。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对创业的自觉认知,完成大学生创业的知识积累,在创业中以知识见长,一改生存创业的局面,以智力、技术开发型创业为主流。

(二)完善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资源支撑体系

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政策惠及面较窄,仅是极少数人,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资金短缺和创业资源缺乏的现象仍未改观。这暴露出我国现行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制度的不成熟。其因有二:一是创业扶持政策被部门肢解,割裂,容易滋生权力寻租,导致人们放弃创业的初衷而追逐政策利益,淡化了创业氛围,二是申报程序繁杂,评审时间较长,多数大学生创业者认为获得政府创业扶持资金的渠道不顺畅。

完善和发展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资源支撑体系是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深度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为此,第一,搭建创业政策信息平台,施行信息公开,及时公布政府相关政策及各类信息,实现传播与受众之间的信息对称,正确使用公共权力,为大学生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第二,构建全方位的创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原来的管制转为服务,加大政策、信息、市场、技术、资金、人才方面的支持力度,第三,构建大学生创业项目“合作洽谈”平台,积极向社会各界推介大学生创业项目(产品和服务),为大学生创业开辟高速通道。

(三)打造开放式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众所周知,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成效十分显著,尤其是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的创业教育体系,为世界推崇。MIT的校友在美国成立了25800多家公司,提供330万个职位,每年的收益高达20000亿美元。

美国MIT模式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的自身优势,着重开启和挖掘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潜质,并通过社区联盟成功将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资本。举办大学衍生型科技企业。削弱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的短板效应。培养了一批批可以传承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形成独特高校创业文化和创业效应。对我国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力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第一,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目前,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全国高校固化的常规性赛事,这两项全国性竞赛活动的发展,极大地带动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之风,产生上万个科技发明和科技创新项目。除了有部分成果转让外,大部分成果因诸多原因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因此高校要为科技竞赛获奖作品搭建一个成果宣传和转化的媒介平台,让大学生乐于科技创业,在技术转让中体验创业滋味。

第二,开辟学生社会兼职空间,设立大学生校外兼职平台,有组织地推荐大学生去各用人单位兼职,在兼职中深度认识社会,了解市场,公司组织结构、财务管理,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断增强,为自身的职业角色转化奠定基础。

第三,设立创业体验园,设有创业沙龙、创业实施区,从创业“好点子”开始,到创业导师讲座、创业疑惑咨询、创业项目设计竞赛。从学生中选出一批实践性强的创业项目,引入创业体验园,进行创业模拟实践,对有意经营的学生发放经营许可证,每半年评估审核一次。通过互动性强的“实战模拟经营+创业导师辅导”模式,帮助有志创业者认识自己、明确自身缺失的创业能力,认识市场,分析、评估和完善自己的创业项目计划,感悟创业之道,积累行业经验,提升创业力。

第四,突出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服务指导功能,营造公平和宽松的创业环境。在提供硬件服务基础上,高校可以从学生中招募志愿者组建创业管理团队,成立创业孵化基地学生自治管理机构,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制度管理、学会沟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

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不仅能够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而且还能通过创业拓宽就业渠道,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已的好事。自主创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体现了当前大学生自立自强、勇于拼搏的精神,社会也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与支持。目前选择创业的大学生的比例呈现持续和较大的上升趋势,但由于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经验不足,在创业实践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解决不妥就往往容易在创业初期遭遇失败,所以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1 大学生创业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行业定位选择不准确

大学生有创业的激情,但是很多人没有认真分析自身因素,弄不清自己的优势劣势,对于发展的行业选择定位往往不明确,行业定位出现偏差。

1.1.1 缺少专业学习目标

高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工作力度依然不足以促进学生更多地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与定位,导致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无目的性,不能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与创业相整合。此外与创业相关的知识结构不完善,创业发展路径不明确,导致创业选择的迷茫。

1.1.2 盲目进行行业选择

虽然有些大学生进行行业选择时虽然考虑了自己所学专业,也想结合专业进行相关的创业活动,但是门槛低的网店与技术含量低的服务行业依然是他们关注较多的领域。这类行业虽然从操作层面上讲具备简单易行的特点,不需投入过多资金与技术,门槛低也同时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进入这些行业,市场相对饱和,创业成功的机率也很低。

1.1.3 随意模仿成功人士

大学生有青春的朝气,在创业时会向心目中的创业榜样学习并激励自己,比如很多大学生会模仿马云等成功人士,走他们的成功路线,试图通过互联网产业发展与开发能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首富。大学生虽然有创业激情和积极性,但是如果不顾自己的专业能力与实力而一味模仿,会让创业者因为模仿成功人士的随意性而事半功倍[1]。

1.2 缺乏财务管理能力

大学生很多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创业的原始资金来源于自己打工兼职或依靠父母亲属筹集。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创业之前,常常会遇到财务方面的危机。

1.2.1 筹资渠道单一

大学生创业确定目标后通常热情高涨但经验不足,创业的风险不能很好的规避,风险大而利润小。投资公司、银行和其他商业金融机构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对风险高、利润小、科技含量低的企业一般不感兴趣,公司前期由于没有专利或技术,所以创业初期筹集资金途径非常少。

1.2.2 财务管理重视不足

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着眼点,是企业生命发展周期的基础。创业初期的大学生会对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投入较多时间和精力,而对财务管理重视不足。一个企业要想运行得更久远与健康,必须要有良好财务制度。实际上,大学生在财务管理方面表现较为随意,企业资金的周转次数相对少,很多情况下不重视记账,这就容易造成财务混乱,为以后企业发展埋下隐患[2]。

1.3 政策h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创业是一个充满创造与创新的漫长过程,需要得到政府、高校与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政策支持。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不少高校也实行了弹性学制来鼓励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休学创业,大学生创业的贷款扶持政策已经逐渐健全,但是贷款审批手续繁杂及审批时间过长依然是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的瓶颈。很多大学生在创业中,由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而使创业半途而废。

1.4 教育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大学生创业离不开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支持,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日渐完善,但问题依然存在。

1.4.1 素质教育需加强

目前大学创业教育的课程日趋完善,但是从高校管理到教学和学生都没有对此引起足够重视,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目前还停留在听讲座、做活动、搞比赛的简单认知上,或者简单的纳入就业指导的范畴,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成为“两张皮”。很多大学生还没有感受到创业教育对自己今后的影响与发展的意义。

1.4.2 创业师资力量不强

大学生从创业理念、创业计划到实施整个创业过程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一方面是创业教育师资没有受到重视,教师数量不足,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是教师缺乏创业理念、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创业教育紧迫性认识不足,又很少有机会与企业交流,创业实践教学成为纸上谈兵。

1.4.3 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不足

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只停留在通识教育理念及培养大学生创业热情上,对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器和创业平台的打造与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缺少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环境和条件。

2 大学生创业初期的问题解决策略

2.1 科学定位创业方向,融就业与事业为一体

大学生创业不仅需要能力,而且需要激情,应当将创业当成兴趣。大学生创业的定位至关重要,创业者在创业前必须要明确自己的创业方向,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再决定是否创业。这一阶段是创业的起点,它不仅关系到初创企业能否成功,还关系到以后能否继续进行。因此,选择创业项目成为关键。大学生在创业前一定要积累一些行业的相关经验,收集相关的信息,可先考虑进入该行业兼职工作一段时间,了解清楚里面的各种情况,积累足够的经验与资源再进行创业实践,将失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2 加强学习财务管理,夯实发展基础

公司无论是筹集资金,还是财务管理,应尽力做到专人专职,即使是大学生一个人创业,也应做到心中有数,随时了解到企业资金状况并及时记录,避免增强企业经营成本和资源浪费。通过加强学习公司财务管理知识和经济法规,做既懂经营发展又懂财务管理的创业者。对于刚起步而没有足够能力雇佣专业人员的创业者来说,也可委托专业财务公司进行管理,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创业者的工作量。

2.3 健全创业服务体系,累积创业经验

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进行创业教育与实践培养尤为重要。高校应努力健全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给予大学生创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经验的累积。

2.3.1 通过创业教育和理念培养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

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和好奇,但是他们思想还较单纯,沉浸在书本学习和校园生活的氛围中。因此,通过创业课程的设置、校园文化的建设、社团服务生活等影响大学生萌发创业意识是他们未来能够创业关键的一步。

2.3.2 加强创业师资建设

大学生创业理念和创业实习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师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实践。因此,需要打造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创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创业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创业。学校可以聘任企业家、创业校友等组成兼职教师队伍,负责对学生创业实践过程中的经营管理、政策咨询、行业技术等创业实操问题进行解答和辅导。

2.3.3 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大学生在读期间感受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最佳平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系建设实习基地,对大学生实习培训,使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定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感知[3]。

2.4 提升自身修养,适应外部环境

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非常重要,不仅应从社会环境、教育改革以及政策的倾斜等方面入手,更需要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以适应外部环境,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创业成功既需客观环境的成熟,更需主观能力的提升,大学生是创业主体,其自身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首先大学生应加强道德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够正确看待创业的成功与失败,将自己的兴趣与创业紧密结合。其次应加强人文素养。通过自身不断加强人格魅力与人文素质的提高,提高情商水平,形成良好的人格、性格与品格。再次应加强精神素养,包括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坚忍不拔的毅力等,面对困难不悲观、不逃避,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对环境不断地适应。第四应加强专业素养。这是大学生创业的专业基础,包括专业理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等。第五应提高身体素质。大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创业过程中要劳逸结合,利用有限的时间有效地锻炼身体,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为专心投入创业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智娟,罗培中.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科教导刊,2016(3):159-160.

第12篇

>> 大学生课外兼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违纪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新时期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分析与提升策略 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自主创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创业需求和创业能力的调查分析 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学风状况调查分析与建议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职前培训需求状况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毕业期间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 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大学生创业教育委员会.大学生创业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3.

[3]张霞.基于创业企业成长的创业能力转化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1):77-80.

[4]柴旭东.基于隐性知识的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58.

[5]龙勇,常青华.创业能力、突变创新与风险资本融资关系: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3):65-71.

[6]蒋乃平.创业能力包含三类能力[J].职教通讯,1999(3):37-39.

[7]高耀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与高校管理变革[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2:8.

[8]梅伟惠,徐小洲.大学生创业技能要素模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57-61.

[9]Kozlinska Inna.Fundamental View of the Outcome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December 12, 2012)[DB/OL][2012-10-20]http:∥/abstract=2188251 or http:///10.2139/ssrn.2188251.

[10]金昕.大学生创业能力分类培养的筛选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1(10):254-256.

[11]刘预,朱秀梅.创业能力的构建与提升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0):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