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5: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工作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石油 档案管理 工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153-01
随着我国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档案的手段也从传统的手绘手制向新兴的电子档案管理模式转变,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这是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的石油企业当中,已全部都使用电子档案的管理模式对档案进行管理,新兴的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基本弥补了石油企业过去手绘手制的所有不足之处,方便了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信息与资料的共享,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加快了石油企业处理业务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但是,电子档案管理模式除了具有较多的优点之外,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使石油企业在对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导致信息和资料不能有效及时传播,延长了管理档案的时间,从而减慢处理业务的速度,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甚至会造成企业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石油企业的档案管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人员必须要分析其问题所在,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改善工作。
1 石油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所在
石油企业在分析档案管理的问题时,应确保电子档案的优势极其安全性,然而针对电子档案所具有的特点以及企业对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此,笔者将针对电子档案所具有的特点而引发的一些问题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深入分析。
第一,电子档案具有不确定性。电子档案的不确定性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困扰,因为电子档案的更改以及删除十分容易,无法保障电子档案的合法性、原始性以及凭证性,对此,企业需要制定更为有效的管理措施。
第二,电子档案具有依赖性。电子档案必须要在计算机内对其进行管理,脱离了计算机,电子档案则无法查阅与传播。当计算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无法保证电子文档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另外,电子文档不能像纸质文档那样长期保存,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对于极其重要的必须要进行永久保存的档案将是一个挑战。
第三,电子档案具有安全性。电子档案在企业内部具有共享性、机密性,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的安全管理,但黑客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地对企业的数据库以及电脑设备进行违法攻击、窃取或破坏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四,管理电子档案的软件具有较低的通用性。由于企业内部会使用新旧不一,型号和规格不统一的计算机,从而无法使用统一的电子档案管理软件,并且绝大多数的软件缺乏足够的安全性,导致企业不敢把重要的档案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和存储,从而不能完全对档案进行无纸化管理。
第五,电子档案无法确保其标准化、规范化。石油企业要加快办公效率和快速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对电子档案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档案的业务基础较差,档案质量低,不能有效地对系统软件进行移植等等。
第六,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档案的管理归根到底还是人对其的管理,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专业的知识技术水平以及较高职业道德水平。但是,石油企业在管理档案方面的专业人才极其缺乏,现有人员的专业水平低下,不会使用先进的管理设备,无法更好地对档案进行电子化管理。
2 石油档案的管理建议
2.1 明确档案归档的流程和职责
石油企业电子档案的建立和归档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容易导致工作内容不明确、重复,职责难以区分等等,必须要对其加强管理,明确电子档案的归档流程以及部门的职责;必须由熟悉电子档案内容和相互关系的人员进行收集和整理,并移交给档案部门;档案部门应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归档指导和管理,协调建立电子档案的各部门的关系,使档案管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企业高层应明确相关部门的归档工作及职责,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与考核。
2.2 确保电子档案的原始性与准确性
为了保证电子档案在建立和使用过程中的原始性和准确性,必须要建立一个有效、科学并严谨的管理制度,严格要求电子档案安全方面的管理:要明确规定电子档案制作人员以及非制作人员的职责,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在“只读”的形式下使用;及时整理相关的电子档案,防止档案变更和损坏,一旦档案形成后不得修改或只有审批后才能修改,做好档案的备份工作;建立档案的归档和保管制度,对归档后的电子档案全面检查,如是否完整、真实、与纸质档案是否一致、是否具有病毒、阅读时信息是否准确等等。
2.3 加强电子档案的各项管理工作
企业应采用多种方法对电子档案进行收集和积累,重点标记电子原稿,考虑是否对其进行收集和修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间应做好标记;对电子档案应做好备份工作,可制作成光盘保存;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选择性能稳定、价格合理、方便检测和还原、保存时间长的存储载体,在硬件上保证存储载体安全,加强对相关技术、参数以及数据结构的管理和保存,定期对存储载体进行检测和维护;明确规定电子档案的使用方法。
2.4 培养一支专业的档案管理团队
企业高层应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发展,定期对其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如数字化管理技术、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英语知识;鼓励员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提升对电子档案的管理能力,企业可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定向培养关于档案管理方向的专业人才;提高档案管理职位的入职门槛,挖掘专业人才以及有潜质的人员;建立有效管理档案人员的机制,明确每个人的分工与职责,以及奖惩制度。
3 结语
石油企业的档案形式绝大部分都是电子档案的形式,对其进行管理,必须要了解电子档案所具有的特点、局限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一系列的有效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加强部门间资料的共享,提高业务速度和工作效率,企业才能有条不紊地运作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哈真.石油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天然气经济,2006.
[2]杜新瑞.石油企业电子文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作原地专业,2008.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管理
近年,农村建设日益成为国家发展重头。2016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十三五”开局之年的“三农”工作进行了总结,针对当前农业农村形势进行分析,并对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作出部署。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新形势下农村建设的基础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加强落实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推动农村建设的燃眉之急,构建村级政府和人民和谐关系的关键基础,更是国家加速总体发展的重要基石。
一、新形势下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一)建设新型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就是为建设新型农村提供有力立足点。必须对党的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结合方式进行努力的探索和创新,而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仅涉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规划和运行,更涉及村级政府本身农村财务管理的合理性、高效性和透明性。病态的农村财务管理,将严重阻碍建设新型农村的步伐。
(二)规范监督农村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规划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农村的日常管理离不开财务支持,透明健康的财务管理是农村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农村发展管理的重要环节。近年,集体财务透明度缺位、管理操作混乱、集体资产处置不当的问题频频发生,部分事件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同时也给政府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财务部门的运作须实现正常化、高效化、廉洁化,方能保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这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有效监督和规范。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为了规范村级干部的工作、提升村级政府公众形象。
(三)带动统筹农村管理体系的首要步骤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带动农村管理体系整体运作的首要步骤。财务部门的廉洁形象和执政为民的工作作风,将为农村其他管理部门的运作带来先进示范,并起到财务监督的作用,对村级整体管理体系的健康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意识仍需加强
当前,我国农村的财务管理意识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村级干部的工作中。许多村级政府在全局财务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的开展上存在不规范、不恰当、形式化等问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运作存在忽视、无知、敷衍甚至顶风作案等问题。上级政府没有抓好,下级干部就容易在实际工作中不不负责。因此,当前许多农村开展的是形式上的“财务工作”,并非“财务管理工作”,这为农村的长远发展埋下了极为不利的隐患,其归根结底在于社会意识的欠缺。
(二)财务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工作中频繁发生因制度及配套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而导致非生产性开支过大、财务管理不民主、财务公开不透明、票据管理违规等问题,严重损害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和农村整体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管理人员素质尚待提升
城市是全国人才的集聚地,因此农村往往成为人才流向的“盲角”。新形势下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人”,更离不开“人才”。管理工作需要高素质的队伍建设,当前农村的管理团队人员素质有待加强,基础理论和知识的缺位妨碍了工作正常落实,更阻碍创新型工作的开展。加强“人”的建设,是中国农村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四)监督约束机制存在缺位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其一,村级政府的小规模团队和管理监督意识、制度的缺乏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两个主要因素,这有赖于村级政府的上一级政府进行深层建设和切实严抓。其二,社会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态度漠然导致了社会监督缺位。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社会群众两耳不闻政事,推卸责任、主动放弃行使自己的权利。不闻不问,不参与,不监督。整个社会缺乏财务管理工作监督氛围,是监督机制迟迟难以规范和落实的重要缘由。
三、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农村民主和舆情研究
积极引导农村民主是推动新形势下的农村财务管理意识和加强社会监督的重要切入点。一方面,要唤醒农村民主意识,加强社会民主监督。加大宣传教育,让村民意识到农村管理尤其财务管理与生活的重要关联,培养村民主动了解农村集体财务活动的意识,引导村民“主人翁”意识和农村责任。鼓励村民参与重大财务决策,积极保障村民切实行使自己的民利,维护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要做好村民舆情研究,把握村民在参与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意见想法,以人为本,谋求不断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制度模式,将村民民主情况切实反馈上级政府部门。
(二)完善落实管理制度机制
财务管理制度机制的进一步规范,是把村级干部的权力真正“关进笼子”的关键一步。一要构建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和义务,平衡好工作程序的具体细分和合理简化,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做实事,讲规矩,尤其盯紧预算上报、经费申请、资金拨付、项目追踪等老百姓关注的工作任务,切实做到防微杜渐、执政为民。
(三)提升人员队伍作风引导
积极营造村级干部学习氛围,做好自我反省、自我纠错、自我完善,加强不同层级的干部交流,不断提升干部的政治境界,努力调动干部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将干部队伍工作作风的切实提高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建设的重要抓手。
四、总结
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对农村的整体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存的不足既是危机、也是契机。必须加快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建设,将农村的健康发展和凝聚农村干部、群众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作为共同奋斗的远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史丽英.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
[2]李静.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探讨[J].商,2014.
[关键词] 预算;绩效管理;建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48
[中图分类号] F8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2- 0077- 02
1 引 言
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已经实行了“绩效预算”,也取得了好的效果。而我国的“绩效预算”还处于初步阶段,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优秀经验,根据我国的国情完善财政预算计算管理工作。
2003年以来,我国逐步实行部门预算的改革工作,财政部门也已经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多项进行改革。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预算管理工作是国家的财政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重点环节。首先是要在预算管理的理论上进行研究,这方面西方国家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然后政府部门大力推进预算计算工作的改革,对于预算管理中的具体细则进行不断改善。最后是提高财政预算分配的合理性,让有限的资金能起到最大的作用。预算计算管理对于我国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情况有重要的意义。
2 预算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
预算管理工作是指:首先制订关于详细的预算的计划,根据年度的目标来制定相应的实施规范,并对预算的目标在实行过程中进行控制,将控制体系和预算目标、行政奖励处罚有机结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以结果为最终目的的工作体系。
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预算系需要精细到指标,因此就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在现今通用的标准体系有3E准则: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3E准则适用于政府部门在日常工作的预算标准评价,3E准则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收入、成本、投入、效率等,比如说:医疗体系的投入与公民满意度,教育行业的改善程度等等。
3 预算计算管理工作的特点
预算计算管理工作分为以下3个方面;预算管理目标,预算实施控制,预算绩效评价。预算管理目标,指的是单位根据当地的长远的发展计划,制订相应的年度计划或者某项指标的计划。预算实施控制就是对在实施过程中,和原定目标有相违背或未达预期的状态进行调整,使其最终回归到初始目标所预期的状态。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就是为了反馈给政府,投入是否得到预期的回报,并为下一阶段的计划提供依据。这3个环节是科学合理的,有助于政府加强在投入和收益方面平衡。
政府部门的投入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投入最大化地产出,就是预算管理的目标。传统的预算模式中就是希望成本越低越好,忽略了某一运作需要的合理值,看起来是节约了实际上确实浪费。而预算计算管理就是希望能有效地投入,而不是愈少愈好,通过预算目标的合理制定,对部门资金运用的评价,使预算绩效管理能适合当地发展的运行。
4 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实践
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考评体系”后,2003年以来,我国出台了针对不同层面的绩效管理改革法律法规,如:《中央级行政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中央级科教文部门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在我国科教、文化、农业等行业的支出预算都作出重要指示,标志着我国在财政预算管理方面取得的重要进步。
在国家大方面框架的初步构成下,各省份也制订了一系列制度来更好地推进预算管理工作。黑龙江省在2008年对于全省的公路建设资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等8类、15个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评价,总额高达26亿元。云南省对多个高资金、大规模的项目进行评价,用优、良、中、差4个级别来评定各单位、各项目的绩效工作,总金额总额高达252.32亿元。
5 财政预算管理的缺陷
5.1 预算管理工作的理念薄弱
虽然在预算计算管理工作已经推行多年,但是由于传统的财政管理的影响,很多部门还没及时转变过来,只着眼于资金多少项目多少,而没有注重资金利用率和项目绩效等。而在法律法规上,因为还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有些部门打球,对于财政预算工作草草了事,不积极主动地思考财政上出现的问题,这一消极的思想阻碍了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瓶颈”。
5.2 预算管理工作法律法规还未完善
在我国,财政部只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这一办法还有很多未能完善的地方,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财政预算本来就是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受到多方的重视和压力,是一次又一次政府博弈的过程。所以财政部的相关法律,缺少一定的法律强制手段,很难再真正发挥有效作用。
5.3 建立合乎实际情况的财政预算管理还处于初步阶段
论文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档案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全面细致、扎实认真地做好企业档案基础工作,牢牢掌握企业档案信息源开发利用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一、当前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低
企业档案工作对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许多企业长期以来重“藏”轻“用”,对档案利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广泛的宣传,因此使企业员工对档案利用效益知之甚少。由于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借阅、保密等制度不够健全;有的虽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却流于形式执行不严。如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文件资料堆积如山,整理不及时;档案资料收集不全,丢失严重;借出的档案不履行借阅手续,有借无还时而有之,时间一长档案资料就不知去向;还有些人借此机会在档案资料上做文章,私自涂改文字或数据用来作自己有利的证据,这样严重损害了企业档案的真实性和利用价值。
(三)档案硬件投入及经费不足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管理中广泛运用,管理手段不断进步。而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企业较少,基本还采用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企业档案室建设不标准、不规范,档案柜陈旧老化,档案保管条件简陋。
(四)档案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目前企业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与时展的要求悬殊较大。表现为档案专业出身的人员较少,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普遍偏低,现代科学知识贫乏,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较少,这些情况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档案事业发展,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档案管理水平。
二、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认识
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明确档案工作是各级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档案工作,努力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建设法规制度完备、管理体制科学、基础设施健全、信息化技术普及、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企业档案管理体系。
(二)规范企业档案管理机制,强化工作责任
建立科学的企业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明确职能,将各个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统一管理,使档案管理与企业工作同步考核、同步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是开展企业档案工作者继续教育的关键和保证。首先,要建立和健全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如登记、统计、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其次,要建立继续教育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者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主动地参加定期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
1.加强管理意识。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有涉猎广博的专业知识,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2.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以前,档案材料的形成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到定稿打印、传阅、整理、归档都是以手工抄写为主。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可以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汇集统计等工作,使文件的形成、运行、转换等各个环节与自动化办公衔接起来,这种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操作管理技术,都迫切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去掌握和运用。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工作者的必然方向。所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边学习边操作,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特别要注重计算机知识、信息文化的学习掌握上,努力使自己具备信息知识和网络文化的综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3.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档案。档案汇集着大量的指示,也记载着丰富的信息,成为一种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档案的整理工作繁琐,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人工立卷时,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件进行分类,尽管都仿照统一的标准,但因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对同一个文件有不同的分类,因此不可避免的产生分类不准的现象,影响案卷的质量,给利用工作带来不便。而利用计算机模拟人工立卷,然后按类别将属于条目的内容打印出来,作为以前的那种以“卷”为单位时案卷目录这一检索工具的替代物,也可按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打印,既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归档工作中的影响,又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三、发挥专职档案人员的创新主体作用
1、专职档案人员应当重视观念更新
专职档案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改变档案工作局面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的今天,随着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减少,工作量的增加,档案工作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专职档案人员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新定位,要一改守摊看点、仓库保管员的形象,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同时,不妨多一些敏捷和睿智,多一些胆魄与果断,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摒弃“皇帝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主动找婆家、找市场,让档案创造出更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工作的清苦是人所皆知的,不怕清苦是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当今社会,档案工作者一方面要耐得住清苦,继续踏踏实实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档案工作者的开拓与创新,使档案工作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发展档案事业。
2、专职档案人员应当练就过硬的业务技能
档案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服务性工作。这就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专职档案人员,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方式,给专职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专职档案人员首先要适应新形势,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善于提出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勇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次,专职档案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在务实基础上促进创新,努力使专职档案人员成为一名掌握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的档案工作人才。
3、专职档案人员应当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当今社会和经济生活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知识更新呈“爆炸”式发展,新的行业和领域不断形成,这些对档案业务的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档案工作主体的专职档案人员,如果知识贫乏、老化、单一,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就很难提出解决的办法,工作中更谈不上有所改进和创新。因此,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专职档案人员要把学习作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把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必然选择,努力学习,不断“充电”,拓宽视野,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运用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档案工作,实现由单一专业型向多样复合型转变。同时可以制订相应的制度,提出具体要求,以促进专职档案人员在其位、谋其事,努力去多思考,多研究,营造一种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
班主任的期待可以唤醒学生的自信,激励和赞赏可以扬起学生个性的翅膀。高职学生习惯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老师,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用“信任”来改变这种现状。首先,班主任要信任和鼓励学生。不要因为他们中学成绩不太出色就否定他们的现在,要相信他们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有了班主任的信任和鼓励,他们才会有动力。班主任也只有对学生信任,学生才会尊重班主任、信任班主任,班主任也才能较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反之,学生就会有意疏远班主任,甚至和班主任唱反调。这样,就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只有做到了对学生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才有可能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其次,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高职学生因为中考或高考失利而自认为不如他人,觉得这也无所谓,那也无所谓,不肯吃苦,不肯努力,到学校就是为了混一张文凭;有的能够振作一时,但一遇到困难就会失去信心,甚至又重新回到颓废消沉甚至捣乱的老路上去。
对于高职学生这种缺乏信心的情况,应该因人施教,并用信赖的目光看待他们,给他们一些关爱和机会以便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积极帮助学生厘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净化学生的心灵,帮他们重拾信心。同时,班主任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比如,鼓励学生参与承办、组织学校或班级中的集体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特长。同时,家长会和主题班会可以改变单一的班主任说教式,既锻炼了学生,也让学生在同学或家长面前亮了相,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无形中得到了培养,而老师及家长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学生,这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总之,班主任信任学生,用真诚去感化他们,那样学生才会信任班主任,也就会树立自信心,产生积极进取的动力。
2用“宽容”感化学生
宽容是一种仁慈和关爱。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高职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建立一份深厚的感情,以宽容之心相待。班主任应该时常面带微笑出现在学生面前,对于不良现象,班主任可以用幽默调侃的方式,让他们明白那样的话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对于那些平时就不太追求进步反而以“闹事”来引起注意的学生,更需要宽容待之。如果这类学生确实有很多缺点、又经常犯错误,也切莫当众给他们难堪。批评时要注意场合和适可而止,留给他们自我反省的余地,还要给他们知错改过的机会。反之,任何一种激烈或是偏激公开的批评对他们来说都可能造成对立情绪,使矛盾激化,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遇到一些个性鲜明、甚至性格孤僻的“另类”,班主任就更不能不闻不问,而是要有足够的耐心,想方设法让他们融入到这个班集体中,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若是对他们一味地嫌弃,甚至企图以强硬的态度命令去改变他们,反而会令他们产生厌烦和不被尊重的想法。班主任最好不要对他们的“独特”个性和行事风格进行惩罚,而是用和颜悦色的开导来达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教育效果。事实上,在一种用宽容、爱心营造的氛围里,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建议,那样更容易达到教育目的。
3用“严格”约束学生
很多高职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养成了不爱学习等一些消极习性,对他们一方面要以心换心,另一方面也要严格要求。“关心”、“宽容”、“理解”并不意味着放任、迁就、纵容,而是在此基础上求严。一是理中求严,“严”是出发点,“理”是严的基础,只有理中求严才能合理地调控学生的心理状态。二是“理”“情”结合。只有“理”和“情”相结合,老师才能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激发成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变被动为主动去学习和接受教育。第三,严格也要讲究方法。要把握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心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教学中对学生要求严格,班主任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尚的道德品格和良好的情操来影响学生,做到在学生眼里,既像一位慈祥的长辈,又是一位严厉的师长。最后,对学生的严不是表现在脸上的严肃,而是要在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学习习惯上、吃苦精神上严格要求、严格把关,严于落实。
4用“谈心”引导学生
对学生进行教育,要“谈心”不要“教训”。以教训的口气对学生进行教育,结果学生“不买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愿与班主任合作,尽管班主任的积极性很高,但学生与班主任感情上格格不入,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反过来又影响教育的积极性。这就需要班主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谈心,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犯错误时,应该多教育、引导,而不能板着面孔一味地指责、训斥,应该多给予关心、帮助、谈心、引导。因此,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促膝谈心”,放弃“教训”,与学生平等地说话,真正地了解学生,班主任教育才不是“以空对空”,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5用“细心”帮助学生
做学生工作,必须细致入微,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不论学生身上出现什么问题,都要作深入的了解、细致的分析、审慎的处理,一定要时时、事事、处处多关心体贴、有原则地爱护帮助他们,并采取教育与尊重、批评与肯定、严肃与理解相结合。每次文体活动,班主任都要亲临现场,不仅要做“观众”或技术指导,有的时候还要加入学生的活动中,和学生一起“动起来”,这样也能在无形中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6用“目标”推动学生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级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高职班级管理工作就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首先,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要富于想象和激励性,短期目标要切实可行、具体明确。如短期学习目标可制定为:“我能超过上次的我”或“我能超过竞争对手的他”,或专转本考试、自学考试、专业技能等级考试、普通话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当然,学生可能会缺少“坚持”的精神和成功的信念,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不断督促、感化他们,可以请自考成功者和考取专转本的同学到班级进行经验交流,或请本校资深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总之,要让他们劲头十足、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以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这样一来,班级管理工作也就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以调动个体的积极性。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同时,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个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荣誉,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当然,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班主任还要积极主动地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并处理好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激化矛盾;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再次,注重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组织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为一体。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调控自己,使自己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
7用“疏导”调节学生
中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有32%存在心理问题,其中4%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当这些学生摆脱升学的压力进入职业学校以后,这方面问题仍然不容忽视。首先,调节学生的心境。如通过写日记,指导学生进行“心灵长跑”,帮助学生筑起“人格长城”。当然这项活动可以是自愿的,日记可长可短,没事的时候或者不愿写的时候,学生可以直接写上“今日或今周无事可记”,不让学生把这当成一个心理负担,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其次,辨明是非。有时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不会产生忏悔和改正的意思,而班主任要及时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即使他们在短期内无法完全改正,但班主任也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再次,唤醒自尊。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能生活在良好的班集体之中,他们在因个人努力而为学校、系部或班级争得了荣誉时,就会感到自豪,感到信心倍增;在因个人行为而损害集体荣誉时,就会感到内疚,并力求用实际行动来改正、弥补。
其实,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可以点燃他们自尊心的火种,成为他们上进的动力。职业学校尤其应重视每年举办的各类技能大赛,高职学生的文化成绩可能不尽人意,但班主任可以多鼓励他们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获奖了,他们会充满骄傲与自豪感,从而找回自信心,不能获奖的,也在平时的集体训练中提高了实践能力;最后,磨练意志。有的学生可通过参加或观看不同的比赛来锻炼;有的需要进行高效的训练;有的可以用激将法;有的学生信心不足,情绪易波动,心理状态不佳,等等,这都需要班主任多深入了解原因,调动各方面有利的因素,除了思想上的沟通和感情上的浸润之外,有时还要适当给点“挫折”和压力,让学生在磨练中成长。
关键词:加强 社会保险档案 建议
铁路职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推进铁路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真实地记录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事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过程,主要包括养老保险档案、医疗保险档案、失业保险档案和工伤保险档案,它在社会保险各项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参保职工今后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时的有效依据,直接关系到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
一、铁路职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铁路职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从2006年开展起来的,起步晚,不规范,管理乱,存在诸多问题:
1、没有健全明晰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机制。铁路系统职工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主要落实在最基层的站段,由于从铁道部到铁路局、再到站段没有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机制,在不同的铁路局,一个铁路局内不同系统,甚至同一系统的不同站段,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分工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有的站段将社会保险工作中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分割成几大块由不同的人员进行兼管。多个人员不仅要做好本岗位大量工作同时又兼管社会保险中的不同保险,以至于各自为政,保险信息不能共享,资源浪费,工作重复,效率低下,最后是职工社会保险档案工作这项最繁索、最重要的工作互相推诿、元人管理。有的站段社会保险工作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这样虽克服了多头管理的缺点,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重视不够,形成目前铁路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管理混乱。
2,缺乏适合铁路职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特点的专业管理标准和规范。我专职从事社会保险工作。是从广安工务段和涪陵工务段两个段合并后开始的,当时我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全面清理两个段职工的社会保险档案,清理中我发现档案室设备陈旧,防火、防潮、防蛀等达不到标准,职工的社会保险档案有的集中装在一起,该归档的没有归档,不该归档的却归档,分类、编目、排列完全没有科学性,随意性很大,档案袋内资料陈旧,久不维护和补充,部份职工的社会保险档案根本就没建立。我决心认真清理,规范管理,可是,当我从上级发放的所有社会保险文件中查找档案管理方面的文件和标准规范时,只搜索到2006年社保处发的一份关于建立职工社会保险档案的简短通知,上面只简单罗列了保险档案里装资料的内容,我无法参照标准,只有借鉴职工人事档案管理的模式和以往工作经验,想当然地对职工保险档案进行了简单的清理、分类和完善,这不仅不科学规范,而且给以后档案管理带来很多隐患。铁路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系统。随着当今社会保险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省、市下发了许多文件,但至今铁路尚无一份完整系统的适合铁路行业特点的社保档案管理标准和规范,造成铁路站段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不科学、不规范、乱七八糟,杂乱无序,以至于档案资料严重流失。
3、档案管理手段完全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铁路大部份站段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仍然采用的是手工操作、陈旧式管理,管理人员查找某个参保职工的档案资料时,常常要翻阅很多档案袋才能找到,费时费力,档案里装入的资料残缺不全,不能连续动态地反映参保职工的各项保险缴费和参保情况,尤其是缺少调进职工调入时的保险转入资料。另外管理人员档案业务知识贫乏,没进行专门培训,难以切实履行监督指导和管理职责,他们只满足于不丢失,装进袋子,锁进柜子就行了,在充分利用档案资源,提高队伍素质,促进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方面下功夫不够,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质量自然上不去。更重要的是给奋斗在铁路沿线上偏僻边远、交通极不便利的小站上的职工查询和了解自己社会保险缴费、变更、待遇支付信息带来极大的不便,引起部份职工思想上有情绪,影响铁路的安全生产,完全不适应铁路社会保险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
4、铁路职工保险档案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铁路系统对社会保险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及其历史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档案管理没有真正纳入领导的议事日程。职工的社保档案不象人事档案在职工调进调出,退休时起着很重要的查证作用,有些站段某些职工退休了,该职工的社保档案还没建立,这并不影响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待遇,参保职工也没什么反响。档案管理知识宣传不到位,部份职工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社保档案,更不知道还可以利用社保档案维护自已的利益。经费上不投入,有些单位甚至没有专门的档案柜。从上到下都不重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它的作用不大,可有可无,如果管理人员再身兼数职,工作又多,不断更换,久而久之,职工社会保险档案就成了一堆烂摊子无人问津了。
二、加强铁路职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应该根据铁路职工社会保险档案的特点和铁路系统社会保险工作的发展,加强监督和指导,不断改进和完善铁路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重视铁路职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社会保险档案是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文字、图片、数据等资料的总和,它反映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历程,是研究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工具,管好社会保险档案是社会保险事业健康、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档案管理不当,势必给社会保险工作造成影响,并直接损害职工切身利益,给今后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因此,各级社保部门应本着对职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和未来负责,把管好用好档案作为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取信于社会及公民的大事来抓。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对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切实解决社会保险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人员匮乏、资金短缺、库房紧张、保管设备简陋等实际问题,为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渠道,宣传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档案法律法规,提高每一位铁路职工的社会保险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意识。
2、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根据铁路社会保险工作的特点和管理机制,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必须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切实建立起有人管,有人抓的集中统一管理的社会保险档案工作机制。具体说,一是铁道部、铁路局、站段落实组织机构和人员,成立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领导小组,督促、检查、协调解决工作中人、财、物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二是建立目标责任制,把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纳入目标责任,列入本单位工作规划进行管理和考核,奖惩严明。三是把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的要求列入各项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及各部门、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检查和考核。以彻底改变档案管理上的无序状态,逐步形成上下管理一致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险档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制定适合铁路职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特点的业务规范和管理办法。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档案管理准则,针对社会保险档案
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各工作环节制定出操作性强、科学统一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规范。特别是社会保险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的划分和整理要详细规定,严格统一。由于社会保险档案的价值特征是以凭证价值,维护个人权益为主,其保管期限宜划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参保登记管理方面的材料宜作为永久保管;参保人员信息管理、个人帐户管理、医疗管理、审核认定及待遇支出管理等方面的材料宜作为长期保管;个人帐户稽核、清算及相关证明等材料宜作为短期保管。由于社会保险档案的动态性特征,参保职工的档案宜以一个人头为保管单位进行整理。每一个保管单位的档案按归档范围将材料收集齐全,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并编号,填写归档文件目录,然后放在一个袋或夹(盒)内,不用装订,开口管理,以便随时补充新资料,档号依参保登记号进行排列编目。电子档案应于每年年底形成本年度参保单位、参保个人、缴费、支付、变更、清算等业务数据文件,刻录到光盘上,进行归档管理。
4,加快铁路职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建设统一的铁路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信息网络已经迫在眉睫。利用计算机网络,社保部门可以实现所有社会保险缴费的网络征收、保险费用的网络支付,可以利用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信息网了解社保工作状态。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用户可以通过社保档案信息中心的网站,输入自己的社会保障号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社保缴费、个人帐户、待遇享受等情况,轻松完成缴费、支付等所有的工作环节;通过网络,可以和商业银行的信用档案系统、公安的户籍档案系统等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因此。铁路社保部门要重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建设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信息网络。
5、定期开办档案管理知识培训班,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的铁路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队伍。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系统专业培训,是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的管理层次,更重要的是便于信息开发与利用,有效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6701
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工业布局不够合理,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起步晚、基础弱,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本文探索提出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对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探索有效措施,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科技创新
要在立足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实践,跟踪国外危机管理的学术前沿以及借鉴吸收其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提炼应急管理或危机管理的核心主题和科学问题,规范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尤其是加强经验分析和理论检验,整合各学科的应急管理研究力量以形成研究合力,加强实务部门的联系,强化应急管理或危机管理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指导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范和发展。
2 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
(1)重视社会力量作用,建立多元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个人、私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多元化参与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让个人、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积极、主动地参与,将社会力量融入到政府应急管理流程的每个阶段,形成全流程的、全风险的合作体系,增强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性,同政府共同防范和应对安全生产突发事件,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
(2)建立应急资源整合、调拨机制。
应急资源体系是围绕应急管理的目标,由相关人员、技术装备、应急物资、信息管理、软硬件基础设施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特殊系统。建立应急资源整合、调拨机制,首先要掌握分散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的应急物资和应急力量,建立资源布局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完善应急资源数据库;二是通过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整合采购、运输、储存、分拨、配送等各种功能活动,对各类安全生产突发事件所需的应急资源实施高效率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三是要利用“市场机制来弥补政府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作用的局限性”[詹承豫等:《大城市应急法制建设探索》,第20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政府要制定一个应急资源需求目录,标明可能需要的物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规模、质量标准等,并注明与之相对应的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和所需生产时间等一系列明细等,避免应急资源不必要的闲置浪费。四是建立应急资源征用补偿制度,比如调用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参与应急处置,要有相应的补偿制度。
(3)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工作机制。
首先健全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框架下的应急救援联络员会议制度的作用,务求实效。其次,要强化由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预警机制,加强安监、地震、气象、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密切协作,形成信息共享、协同应对的格局。第三要健全完善综合监管部门与专业监管部门应急工作机制。第四,要建立健全区域性专业救援队伍间的应急联动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第五,加强机构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协调中枢的作用。第六,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设,并实现政府各部门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保障信息快速、有效传递,确保信息共享。
3 转变观念,推进应急管理常态化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应是一种积极地、主动地、有意识地采取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有计划的、连续的动态管理过程。这种思维方式的特征是重在预防,要追根溯源,标本兼治,以本为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建议从统一领导和总体协调机制、中枢应急决策和信息传递机制、分类管理和分级响应机制、平战结合的应急保障机制等方面来加强政府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期]。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和专业救援指挥机构的建立,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今后要注重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预案质量,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纳入政府对社会的常态管理。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管理工作 效率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154-02
现在的初中生基本上都是“00后”,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长的过度溺爱中长大。在初中阶段,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外界任何事物对他们来说都有着莫名的吸引力。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初中学生极其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逐渐出现道德败坏等不良行为。这时,初中班主任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班主任不仅要传授学生各种基础知识,而且更要及时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做出有效的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当代教育对班主任提出的要求更高,班主任面临很大的挑战。作为初中班主任,必须提升自身的管理工作效率。只有在良好的管理下,才能促使学生高效地学习,推动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一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落后,有待更新
教育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育管理思想。然而,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由于没有经历过专门的管理培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理论的指导。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仅仅只是凭借个人的经验来指挥,可想而知,这种管理方式取得的效果往往不会令人太满意。另外,有些班主任仍然受到传统教育的禁锢,一味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严重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可见,必须及时转变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才能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2.由于工作压力较大,部分班主任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随着家长和社会人士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各个学校也越来越看重本校的升学率。因此,学校给每个班主任都布置了硬性的教学任务,班主任一旦完成不了相应的教学任务将严重影响到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在这种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导致班主任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具体表现为极其容易焦虑、上课容易走神、情绪一直处于低落的状态。久而久之,导致班主任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严重的影响,记忆力严重衰退,不能友好地与别人相处。班主任以这种状态对学生进行管理,只能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单一
初中班主任不仅要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而且还要照顾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久的就是班主任,可见班主任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无形中会模仿班主任的行为举止。然而,有许多班主任工作方式单一,思想上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学中仅仅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甚至有些班主任由于缺乏耐心,学生只要犯下一点小错误就对学生冷嘲热讽,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
二 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对策
1.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初中班主任不管是在学生的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加上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乐于模仿别人,因此班主任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以身作则,带给学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课前课后,班主任必须按时到位,一旦班主任出现拖拉等不良行为,将导致学生养成做事拖拖拉拉的坏毛病。由此可见,初中班主任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便于班主任开展高效的管理工作。
第一,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标杆。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应该以身作则,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工作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工作方式。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人文化的关怀能够激发学生尊师重教的意识,体现出对班主任足够的尊重。因此,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多给学生带来正能量,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第二,班主任要杜绝不良习气。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有着较高的地位,是一种神圣的岗位。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远离社会上不良的习气,特别是吸烟习惯。因为初中生尤其是男生对吸烟有着莫名的好奇心,一旦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吸烟,会导致学生也十分想尝试,因此班主任必须从自身做起,远离那些陋习。
第三,教师的管理方法要多样化,杜绝变相体罚学生等不良行为。初中生个性比较张扬,班主任管理起来比较艰难。因此,班主任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适当的管理方法,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对学生高效的管理,首先要制定一个班级管理制度。有了制度的约束,学生才能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形成文明的班级风貌,从而实现班级有条不紊的秩序,切实提升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效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全体班干部参与制定学习考勤制度和卫生检查制度等。然后由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讨论拟定的规章制度,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没有涉及的地方进行适当的补充。最后,将总结出来较为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张贴在教室墙壁上,时刻警醒着学生和教师。另外,班主任要切实将班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加大执行的力度。例如,实行班委轮流值日制度,辅助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值日的班委每天都要认真填写班级日记,真实记录每个学生每天的学习表现。每天放学前,将记录的情况展示在班级的公布栏内,让学生了解自己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并及时改正过来。学期结束后,班级记录也成为评定优秀学生的重要依据。
3.完善其他配合管理措施
第一,正确引导班级舆论,配合管理制度的执行。在校园生活中,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班主任要积极地进行表扬,通过表扬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争取下次还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表现很差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教育,班主任及时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改正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往好的方面发展。班主任在班级内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逐渐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班级舆论。在正确的班级舆论的影响下,有效减少学生违纪现象。
第二,巧妙批评和处理违纪学生。初中生由于缺乏自律性,发生违纪现象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部分班主任喜欢在课堂上公开批评学生,想给全体学生一个警示。但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学生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在自尊心受到挫伤的情况下,学生反而会加剧一些恶劣的行为,导致班主任下不了台,处于尴尬的状态,严重减弱了班主任的威严。因此,班主任应该巧妙地批评和处理违纪学生,学会运用“退三进一”的方式。首先,班主任先表扬违纪学生的三个优点,然后合理地指出学生的缺点,耐心地给学生讲解,鼓励学生及时改正。班主任可以用信任的口气跟学生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的,肯定会将这些不良行为改正过来的。”初中学生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喜欢听到别人对他的表扬和赞赏,班主任适当的鼓励能够激发学生内心向上的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第三,开好主题班会。在初中学习生涯中,班会是每周必须进行的课程。通过班会,班主任能够对全班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将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班主任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历程,对于不正确的观念及时做出矫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效合理的班级管理确保了班级秩序的有条不紊,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尤其是在初中学习阶段,管理工作十分复杂烦琐,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切实提高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效率,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初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时期;班主任管理;工作难点;工作问题;优化建议;
作者:吴畏
小学班主任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担当着重要角色,肩负着管理和教育工作的职责。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态度。在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教学活动有一定的调整和改变。因此,在具体落实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主要了解小学生,从小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合理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促使学生良好发展。所以,优化落实小学班主任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难点分析
1.班级集体建设难度大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建设者、管理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的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并逐步锻炼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但是,对于班级集体建设难度较大。因为目前我国家长对小学生溺爱比较严重,使小学生都比较任性,不考虑他人。此种情况下,班主任管理工作就难以有效落实,建立集体班级。所以,在班级集体建设方面难度较大。
2.个别教育
个别教育也是小学班主任管理必须面对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优等生在课程学习方面十分的配合;中等生虽然在成绩上不出众,但也会听从班主任的安排;而差等生却完全按照教师期望的反方向发展,如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等,影响学生正常学习,拉低班级整体水平。因此,班主任需要对班级差生进行单独教育,培养差生学习信息,鼓励差生参与学习活动,积极融入到班集体中。但实现这一目的是比较困难的,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实现的。所以,个别教育方面是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又一难点。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学校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果不佳,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大力提倡和落实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不能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但从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班主任管理过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就是,目前一些班主任的思想还是比较陈旧、封建的,按照学生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好坏。如若学生成绩不高,则将对学生进行严厉的学习监督和控制,促使学生学习成绩得以提高。在班主任管理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真正与教师沟通,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2.班主任整体素质差
部分小学班主任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己的信誉、自己的名声,往往忽视与学生沟通、交流,并且在具体落实各项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苛刻的要求。此种班主任管理是极其不科学的、不合理的。而致使班主任管理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班主任整体素质差,未能从自身上找原因,反而是一味的批评学生,者不利于小学生良好发展。
三、解决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的优化建议
面对当前我国小学班主任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笔者认为提出一些优化建议,希望对于改善小学班主任管理现状有所帮助。
1.平等对待每位小学生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促使小学生在成绩参差不齐。对于小学班级中存在的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班主任都应当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促使学生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这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因此,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注意平等对待每一位小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2.适量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无法兼顾班级的日常管理与日常教学,因此小学领导应该关心各年级的班主任,并适度减轻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内容。另外,为了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干部,让他们参与到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还可以通过学生干部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从而给予学生最好的帮助,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3.注意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
上文已经提及班主任整体素质不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班主任管理效果。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持续发生,小学学校中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对班主任进行管理知识教授、素质教育、心理学学习等,促使班主任整体水平提高。班主任整体水平的提高,就会在具体落实管理和教育工作中,注意从小学生新需求的角度出发,给予适合的、有效的教育和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水平提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改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70-02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地方政府为加强各地经济、文化、医疗、科技的发展而兴办的各类院校,到现在不断发展升级建立的普通高等院校。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转型期的各种观念和思潮的影响,高校学生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难点,在地方高校尤其突出,严重制约着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篇文章从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方面,提出如何改善、改进存在不足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管理体制影响,学生发展难以个性化
研究表明,目前对大部分高校而言,更加注重社会需要,轻视学生个体需要;注重学校总体发展需要,轻视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注重学生的共性培养,而轻视学生个性培养;注重制度管理,轻视人文关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忽视了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需要的统一。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具有健全、规范、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于地方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地方高校学生工作涉及具体的事务多且纷繁复杂,故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度可依,使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井然有序的进行。但是中国教育体系还不完善,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不健全和规范,即使存在制度,未真正按章办事和严格执行,导致规章制度的表层化、泛化或空化。同时,学校常常还出于对学生同情和人文关怀的考虑,有时候往往执行不到位或难于执行。除此以外,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过分依赖制度管理,忽视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面对本就不完善的制度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水平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太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作用、限制学生个性发展、抹杀学生创造力的管理模式必将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绊脚石,难以培养出创新人才。
2.学生工作理念与实践脱离。中央提出的“以生为本”或“以人为本”,几乎每个高校都在谈学生工作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要求,要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个性化、学生的主体性等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是地方高校学生管理主要是以满足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重点,而不是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重点。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仅仅摆在使之适应学校的稳定和发展需要的层面,一切服务学校发展,忽视学生个人的权力,忽视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和个人追求的管理观是当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并且没有把“以人为本”贯彻并且落实好,这难免造成学生工作理念的重复化与空淡化。
(二)生源复杂、质量降低,加大学生管理工作难度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已发展为大众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的质量有所下降,并且地方高等院校招生的生源也由原来的面向当地转向面向全国。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受各自家乡的经济条件、发展水平、当地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的严重影响,使得高校管理工作难度更大:
1.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理念,思想、看法、观念更加复杂、更加多样、更加多元化。但是现阶段地方高校的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在对待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流于形式,手段单一、内容单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地方高校教师和辅导员等承担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忽视了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即便是对待思想有问题而犯了错误的学生也只是三言两语,根本就没有深入剖析问题的实质与根源。
2.学生管理模式呆板、雷同。目前,高校还是采取“教育管理学生”模式,辅导员或班主任等安排任务,发号施令或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学生干部或学生按部就班地去执行。学生管理模式死板、缺乏创新。不利于学生工作效率的提高与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也严重制约了学生良好行为、品格及习惯的养成。
(三)社会迅速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新问题
1.新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原来单一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已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转变:学生工作的管理职能正逐渐向服务职能转变;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已经由过去的国家统包统分过渡到完全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转变;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社会资助转变。这一系列的转变都需要有新的、系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方式来保证实施,而目前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办法尚未完全在普通高校范围内形成,过去单一的管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此需求。
2.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信息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乃至语言习惯。虽然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条件,但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使高校教育工作者所要传达给学生的积极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进行。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网络中的有害信息污染了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使得大学生难以辨别和抵御,易上当受骗,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改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
学校档案工作是学校重要的基本工作之一。通过自己多年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不断探索,分析并总结经验教训,加强业务学习,使自己对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在此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学校档案是学校发展历程的原始记录
学校档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始记录,它真实和客观地反映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历程,同时,又是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它包括学校的文件资料管理、教育教学成果、教研实践活动、学生技能实操考核、学生学籍管理、招生入学工作、毕业就业工作、财务账目管理、总务固定资产和教学设备账目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年度考核管理、技能培训、职业鉴定、特种作业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学校办公自动化得到普及。在各项工作中,形成大量文字材料、声像资料、电子信息、电子文件等。这些档案资料需要经过档案人员进行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与检索、保管、统计、编研并利用于各环节工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确保被归档的档案完整与安全,使全部案卷科学规范,能够准确客观真实地反映学校发展的历程,为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
学校档案工作是专门管理学校各部门档案资料的一项专业的业务管理工作,也是国家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作用和性质来说,是有一项有管理性、服务性和政治性的工作。从其工作的特点说,档案工作与其文献及图书管理工作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都具有对信息的存贮、加工、输入和输出的传输过程和控制系统。但档案工作又有本身的特点:第一,档案资源形成与积累的缓慢性;第二,档案管理过程的阶段性;第三,档案来源形成部门的依赖性;第四,档案机密性对社会的相对封闭性。
在学校档案管理的实践中,档案形式的不同记录载体,形成不同类型的档案,在管理方面有其各自不同的具体方法。但其基本要求存在一定的共性,概括地说,主要是资料完整与安全、方法科学与规范以及管理的经济性与现代化等方面的要求。
3.学校档案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档案客观地记录着学校各项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真实地反映各发展历史时期的教研成果和经验教训;又是今后学校制定各项工作发展计划不可缺少的借鉴、查询理论依据和工作总结。对档案进行综合性地分析研究,去粗取精,能够全面掌握学校在不同时期的组织沿革变化、机构演变过程和教育建设成果第一手宝贵资料,为学校整体教育工作的改进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学校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档案管理资源不足和管理手段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档案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工作落后,利用率低
学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没有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些学校领导压缩档案基础建设经费,导致档案硬件设施不足,管理落后,工作封闭,利用率低;有些管理人员法规意识淡薄,对《档案法》学习认识不深刻,不按照国家有关制度管理档案;有些学校频繁更换管理人员,非专业人员兼职管理,这些现象都是档案管理得不到重视的具体表现。
2.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大
基层学校一般不设专职岗位管理档案,有些学校让教师兼职管理或临时抽调闲置人员管理档案,这些人本身学历不高或者没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在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方法情况下,很难保证工作质量。另外,在档案形成前,各部门环节工作上,专业知识薄弱,经常出现丢失、缺页、损坏不全的文件材料,难以符合完整与安全的归档要求。诸多因素,严重制约档案工作的发展。
3.档案基础设施落后,档案完整性不够
档案基础设施是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管理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保证档案管理的质量,必须具备标准的基础设施、设备。但当前基层学校:(1)档案室基础建设设施不达标,防虫蛀、防潮湿、防霉烂、防偷盗、防火灾等条件不够,容易造成损坏或丢失。(2)管理设施落后,规范不统一,不符合当前多样性档案的科学管理要求。(3)缺乏科学的认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做得不到位。
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1)各部门只注意本职工作中形成的专业档案资料,对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不能认真对待。(2)档案在归档过程中出现任意归档、错归乱放、资料缺页、丢失不全的现象,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受到阻碍。
三、提高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建议
当前,改进档案管理工作,要在变革中求发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规范化科学管理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标。在此谈谈个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
1.学校领导重视,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
学校各级领导都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重视档案工作,组建以校领导挂帅,各科室负责人参与的档案领导小组,指导和监督本单位的档案工作。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工作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建立档案工作业绩考核机制和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
2.加强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档案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档案工作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应用的有效手段。要建立综合档案室,购置添加管理设备,做好档案室各项防盗、防火、防霉、防虫措施,从根本上确保档案的安整和安全。
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抽调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同志,充实到档案管理队伍中,要积极开展档案业务培训,系统地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和档案专业知识。督促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并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手段,开展我们的工作。
3.强化档案意识,充分扩展档案资源
举办讲座,加大档案管理工作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印发宣传材料,制作宣传专栏,举办知识竞赛,使全体师生重视和支持学校的档案工作;在各科室、教研组选派责任心强的同志兼职档案协管员,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学校档案收集、整理工作。要扩展档案资源开发建设,不断强化档案意识。档案的积累过程比较缓慢,在学校档案工作中,收集、整理有日后查考价值的文件资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尽可能地扩大收集范围,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有价值的档案资源,不断丰富学校档案。
4.完善档案管理,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及对策建议思考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内部体制进行深刻的改革,医院档案管理也要适应新医改的政策,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给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新医改政策,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改进工作,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医院要适应新医改背景下的改革,就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经营状况的发展和改进有重要的作用,是医院运营发展的重要记录,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方法,能够使医院更加适应新医改的发展和革新,保证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顺利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与其它工作存在差异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与其它工作存在差异。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现今的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也缺少相关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关档案在收集、整理和存档过程中经常出现存放不当、遗失、损坏等现象,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也使医院档案的利用率下降。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的经营模式是医院改革中的重点,但是医院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的重要性,投入资金不足,在新医改中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程度较低,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又缺乏严格的工作程序,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从而使档案管理质量低下,医院档案利用率低,难以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二)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不规范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还没有建立相应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模式,缺乏健全的管理模式和考核制度。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人员缺乏更高的工作素养和综合素质,受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的影响,缺乏量化管理的基础,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做好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存储,使得医院档案的利用率一直不高。
(三)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培训
由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职业门槛比较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导致医院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管理仅限于纸质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放置,或者电子信息化档案信息的录入和检索等,缺乏专业的管理手段,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满足新医改背景的相关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工作频繁变动,对医院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缺乏了解,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都不熟悉,影响到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训,业务能力不熟练,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管理工作。
(四)医院缺乏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入职门槛低,管理模式落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档案利用率低。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医院的各个科室,现今的医院档案管理一般使用信息技术和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也可以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完整。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医院必须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专业素养,引进信息技术,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熟练掌握新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
(五)不利于适应新医改的要求
现阶段,受新医改的影响,医院的医疗、行政体系都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但是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医院还没有在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中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对档案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部分医院缺乏档案管理工作完整的考核制度,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管理缺失,缺乏监督,使得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适应新医改的要求,不利于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的发展。
二、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提高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层要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明确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的良好发展和新医改的顺利推行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到医院新医改工作中来,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加大资金投入,改变医院上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使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意识到自身的重要责任,能够有效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及时做好医院各科室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档案的真实和完整,使其按照顺序归档,便于档案的查询检索。在使用电子档案和数据库时,要及时录入新的档案信息,对原始资料做好整理,保证医院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提高工作效率。
(二)改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健全医院档案管理制度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可以改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推行更加合理的管理制度,做出合理的人员安排,使工作人员各负其责,减少档案管理岗位上的兼职现象,档案管理逐渐条理化、规范化。在档案的收集管理等方面,医院也要制定完善的收集、整理和存储制度,规定各科室的原始档案信息及时整理并上交,减少原始档案的缺损和遗失现象,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做好档案管理部门工作内容的指导和规范,与现代医院管理方式相结合,在医院中对档案的重要性进行宣传,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利用。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将工作內容与奖惩机制挂钩,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医院各科室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开展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新医改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渐进入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好大量档案的整理工作,还要及时检索出有用的信息,就必须掌握专业的计算机技能。医院要定期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训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及时向他们传授信息技术和数据库相关的知识,帮助他们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模式。医院也可以聘请相关管理专业的人才,带动管理工作人员改工作方式,促进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深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有很大关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医院要建立一支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与时展接轨,不断创新,建立档案管理创新激励机制,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四)引进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医院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改进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就要引进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加大相关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更新升级计算机的软硬件设施,定期更新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注意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又可以节省档案储存的占地空间,使档案得到完好保存,便于查阅。促进工作管理方式的现代化改革,設置严格的考核制度,将责任落实在个人,各科室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好原始资料的整理工作,设立科室中的档案管理工作。
(五)提高医院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可以扩大档案的利用领域,使档案管理的利用率不断提升。医院可以制定档案使用的不同等级的权限,在各科室开放档案使用,可以通过档案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和患病信息,各科室间要打破传统的壁垒,多进行沟通,加强科室间档案信息的联系,促进资源共享,患者也可以通过数据库查询自身的档案信息,了解自己的病症。制定严格的档案保管、检索和借阅程序,保存好借阅记录,在档案遗失或损毁后可以追责到人。各科室也要做好线上检索,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做出远程、快捷、全面地查询工作。档案管理人员也要积极深入实际的科室生活中,及时对档案进行收集和整理,了解档案中的内容和信息,找出档案中的缺陷并及时予以改正。医院要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设立独立的档案储存室,并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对以往的纸质档案要做好存放工作,防潮防火,并及时向信息数据库中转移。引进必需的档案设计和数据库系统,营造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环境,有效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使其适应新医改的要求[6]。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对各科室的档案文件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内网中上传和分享资料,促进医院档案的利用效率,加强安全管理,定期杀毒和升级防火墙,增强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注意突发事件对档案管理的影响,预防为主,可以组织人员提前进行演练,应对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提高档案保存安全系数,减少档案遗失或损坏的因素。
(六)完善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流程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的档案载体也发生了变化,当下医院的原始档案包括手写病历、照片、录音录像和电子文件等等多种形式,为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和归档提出了新的难题。档案信息的载体不同,更加容易遗失,也不便于管理人员的分类。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收集原始档案,减少原始档案的遗失和破损。收集档案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整理工作,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和归档,对档案信息进行扫描、保存,并及时录入电子数据库。做好档案入档的责任机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分别专门负责各自的科室,确保档案完整收集后,及时归档,科学分类,便于档案信息的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