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3-05-29 18:25: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1篇

“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随着对体育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关注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的影响。许多专家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并取得了建设性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提高认识和深化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以往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局限在基本理论和状况调查的范围,虽然这些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要真正解决我国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还需要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目前主要对策是从心理咨询、心理教育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然而在以往的学校体育中这方面未予以重视,因此,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就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及在具体体育锻炼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上进行研究和探索。研究表明,身体锻炼能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身体锻炼已不仅被人们用来作为健身的方法,也被人们用来作为调节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受到锻炼的种类、锻炼强度、锻炼持续时间、锻炼频度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拟就民间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进行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

1实验过程与研究方法

随机分层抽取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2013级、2014级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选32人(男女各16人),共计96人。其中48人(男女各24人)作为实验班,另48人作为对照班。实验组用跳绳、跳皮筋、拔河、踢毽子等民间体育项目连续干预10周,对照组仍用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进行10周教学,两组被试每周锻炼3次,每次锻炼时间为40分钟。实验前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HealthTest,简称MHT)分别测试实验组被试和对照组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实验结束后仍用MHT分别测试实验组被试和对照组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所测数据采用SPSSforWindows10.0软件包统计处理。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表1结果显示,实验后民间体育锻炼组被试无论在总分及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实验前相应因子得分,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及自责倾向六个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总分及其它因子得分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实验后对照组被试除了冲动倾向因子得分外,其它所有因子得分均低于实验前相应因子得分,但只有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2.2分析与讨论

已有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作为一种发泄口,可以将各种心理矛盾引发的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发泄出去,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蔡先锋等人的研究指出,长期参加运动训练的高职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普通高职学生。蒋碧艳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调查中指出,体育锻炼能有效地降低紧张、愤怒、疲劳、慌乱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连续参加民间传统体育锻炼10周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与改善,该研究结果支持了上述有关身体锻炼能够调节心理矛盾,改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但是对照组被试参加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锻炼后,除了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因子状况有明显改善外,被试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各个因子状况上均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这似乎又与上述运动有利心理健康的结论有不吻合之处。对此可作如下解释,对照组被试是集体形式参加锻炼的,锻炼者可在活动中通过相互交往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因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因子状况改善是很正常的。那么,为什么对照组被试运动后其它因子状况没有改善呢?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趣味性较差,不受学生喜欢所致。张力为研究认为,身体锻炼要取得最佳心理效应,首先必须是令参与者愉快和感兴趣的活动,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当然,也有研究者提出不同解释,陈建国等在一项研究中指出,按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与锻炼,实验前后对照组被试心理状况未发生明显改善,可能是由于实验前后锻炼内容相同所造成的。在此暂且不论其解释是否正确,但至少可以对其解释提出以下两点质疑。首先,实验前没有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差异性比较,假如对照组被试实验前心理健康状况已处于较高水平,那么运动后被试心理健康状况改善不明显是很正常的。其次,在研究中仅对被试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作了比较,没有对心理健康其它因子状况比较,究竟各因子状况变化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当然,以上仅是一种推测,对此尚需实验加以验证。

3小结与建议

民间传统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由于它趣味性强,运动量适中,深受学生喜欢,建议把民间部分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教材列为高职学生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

作者:熊涛 苏巨国 单位: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第2篇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生活水平;思想观念

1.引言

体育锻炼不仅对人体的物质形态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精神形态的心理也发生作用,产生相应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的特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体育的心理健康效应进行了研究,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且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自信心的增强。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诠释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对健康的认识更加确切,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即应该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来对人的健康进行评定。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的心理状态。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2002年中央电视台12月16日的报道,我国大学生患心理疾病已达到18.46%,而且还有上升趋势。[1]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迫在眉睫。

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固然与当今社会存在的方方面面的压力有关,但是高等教育中对此问题某种程度的忽视不能不承担相应的责任。”[2]具体而言,由于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使得我国大学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3.1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不高

尽管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校便先后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以心理咨询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说这种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这些问题。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规律性认识不足,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的特点,以及受某些领导管理行为上的短期效应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3]的现象,以及“重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问题的事后处理,轻对群体事先心理保健预防”[4]的不平衡倾向。这样就必然导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不高,实施教育的途径得不到组织领导的保障。

3.2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忽视

我们知道,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在个体的健康与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个体良好素质的具体表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面对日趋严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当今高校已经采取种种措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尽人意。高等教育应立足于自己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中不同教育模式的独特作用,尽可能全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等,才能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缓解效果。令人遗憾的是,当今高校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忽视。

3.3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不同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自然也受到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不适宜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的生活都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4.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的灵敏性、协调性、肌肉的持续工作能力、腰腹臀部肌肉力量、大脑及动作的反应速度,并能有效地延缓肌肉力量随年龄增大而出现的衰退。”[5]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过程,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大学生们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了自己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使思想、道德、意志和情感等方面受到教育和提高。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大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工作分配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二、提高智力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体育运动使人正确认识自我。人在运动中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尊,竞争又使自己的社会价值被认可。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四、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体育运动能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5.结语

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当今高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才能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6]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日趋严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当今高校已经采取种种措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尽人意,高等教育应立足于自己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中不同教育模式的独特作用,尽可能全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等,才能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缓解效果。(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1):39.

[2] 冯燕.健美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效应研究[J].体育科技.2005(1):24.

第3篇

论文摘要:采用问卷调查及实验等形式,对2001级部分大学生就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不同锻炼形式对各种心理问题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有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症状的大学生,其调节作用是显著的。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属于民族素质较高的群体,肩负着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层次决定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会不断遇到心理矛盾。国家教委在1989年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23%的人患心理障碍;;1997年湖南某大学采用SCL - 90量表,对职教学院431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其中19.26%的大学生存在有心理问题。这些数字充分显示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如何运用各种措施、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学校的医疗监督、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卫生保健措施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解决。其中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和效果是其它任何手段和方法所不能代替的。至今有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体育锻炼就是一种提高身体素质的运动手段。这种认识上的局限与体育长期限于教育学和某种旧的拼装式框架有关。随着现代教育整体化和有机化的发展,我们对体育的认识也形成了系统论的观念。体育作为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人的作用,不仅是健身,而且健心。日益增多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地说明,体育锻炼是维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排除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根据(美)RYAN的调查,体育锻炼是治疗焦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的手段正在盛行。但是不同的体育锻炼形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带着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四川乐山师范学院2001级部分新生。

1.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SCL一90量表和常用体育锻炼方法调查表对400名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平常采用的体育锻炼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2)实验法:将通过SCL一90量表筛选出的3组共印名分别表现出有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心理问题的新生,平均安排在篮球、排球、足球、慢跑、健美五个般炼小组中,每周锻炼,共锻炼6周。实验前,采用问卷,润查了60人的适应力、耐受力、控制力、注愈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和康复力6项自侧指标作为评估标准。6周后再对他们进行心理侧试和问卷调查,检验实验前后有无显著性差别。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通过SCL一90量表对40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其中有20.36%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它们依次为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强迫、偏执等。对印名有明显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症状的大学生在实验前后进行了适应力,耐受力、控制力、注愈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和康复力6项指标的自评侧试(见表1)。

其中,每项指标划分标准为:好,80分以上;一般60一70分;差,60分以下。6项指标总评在4S0分以上者,心理健康水平为好;360一479分为一般;360分以下者为差。

从表1中可见,实验前有80%的学生心态较差,16.7%属于的一般,好的为3.3%,实验后情绪好者已经占到73.3%,感觉差的由80%骤减至6.7%。

实验中被平均分配到各锻炼小组中的3组实验对象,在实验后与其症状相关的因子分也发生了各种变化。(见表2)

2.2结果分析与讨论

2.2.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从图1和表1中可见,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效果显著。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1)体育锻炼有助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即可增强人的自信心、责任感、情绪振奋,充满生气;增进了自我了解,树立了悦纳自己的态度。(2)体育锻炼可健全情绪生活,减轻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指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所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和生理上的变化。一个人长久承受心理压力,就会产生各种疾病。在体育锻炼中,可以采用自我宜泄、代偿迁移等方法减轻或迁移不良情绪。(3)体育锻炼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良好的关系有赖于相互了解和彼此沟通。体育运动的特点要求人与人之间必须消除隔阂,解除戒心,做到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与帮助。这样,对双方取得成功都有好处,长此以住,就会使人们形成一种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4)体育锻炼能产生充实感、满足感。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可使大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才能,产生充实感。另外,由于体育锻炼有其独特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参与者常常会有“学会了”的愉快、“增长了”的喜悦、“成功了”的兴奋,“获胜了”的欢心等等。这些满足感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磨练人的性格,锻炼人的意志,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2.2.2不同锻炼万式对大学生心理问瓜的不同形晌

从表2中可见,实验前后抑郁组的学生在各俄炼小组中均产生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各种锻炼形式均能显著降低抑郁症状。焦虑组的学生只在排球和慢跑俄炼小组中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只有排球和慢跑对焦虑具有降低作用。有一种观点认为无氧运动无降低焦虑作用。人际徽感组的学生在篮球、排球、足球锻炼小组中产生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三大球都属于集体项目,它们的特点要求队员之间经常相互沟通和交流,这对于人际关系自然有促进作用。

2.2.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影晌的可能机翻

目前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改善的可能机制有以下三种学说。(1)分散注意假说:这种假说认为运动后可产生注意分散,其结果是降低心理紧张状态。(2)单胺假说:有证据显示脑部的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与5一经色胺的水平与压抑和精神分裂有关,脑中单胺的改变可能在运动导致的情绪变化起了媒介作用。(3)内啡吹释放假说:各种内啡吠产生于脑、脑垂体和其他组织,这些内啡吹具有吗啡的作用,即它们能减轻痛感和产生,而运动能够促进人体的B一内啡吠的释放,从而减轻痛觉和改变精神状态。

3结论

第4篇

【论文摘要】: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一些心理缺限的症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体育锻炼的疗法。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有些人把体育锻炼理解为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到打扫卫生;有些人则认为,体育锻炼是做大量的有氧运动或力量练习。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还不够明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体育锻炼与情绪方面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有调查表明, 人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作用的物质---内啡肽。吗啡的作用是消痛并使人产生欣, 内啡肽也会产生欣, 它可以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体育锻炼也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 使人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 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 可能促进思维反省和脑力的恢复, 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目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二) 体育锻炼与人格方面

人格,也称个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而失败也是对人格的一种考验,在失败中挖掘有利因素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心理耐挫水平,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三) 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方面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反映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中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经常到公共场合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记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四) 体育锻炼与智力方面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认知行为假说指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是要求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力, 促进身体健康, 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可使身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 在运动中享受节奏韵律。体育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有助于消除体育之外的阶层或文化上的差距, 有助于消除孤独心理, 冲破"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 从而增进和发展与不同类型的人的交往。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有利条件, 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发挥其特殊功效, 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同时, 健康的心理又能促使机体战胜各种病魔的侵袭和摆脱各种挫折及逆境。因此,心理健康的持续化、年轻化, 需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顾渊彦. 体育社会学[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 姐刚彦. 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 体育科学, 2000,(1).

[3] 江宇. 体育与人的心理健康[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9).

[4] 李京诚. 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9,(3).

[5] 汪继兵.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J]. 黄山学院学报, 2006, (10).

[6] 张力为, 任未多.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 刘协和. 心理卫生大全[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3.

第5篇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学生体育训练不仅能够极大的增强自身体质,而且还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社会交流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本文就对中学生体育训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训练 心理健康 影响 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的一道难题。中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出现一些矛盾,心理不健康。中学生体育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激发起他们对于体育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中学生体育训练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体育训练能够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发展

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项目,中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提高认知能力。并且,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训练能够促进中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提高中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增强自身免疫力。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竞技内容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得学生性格开朗、情绪稳定,健康成长。

(二)体育训练是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

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最佳课堂,通过体育教育,学生在比赛竞技中立足,在团队合作中成长。我们的身体在日常行为中也会有所锻炼,但是与体育运动相比,内容和形式差别很大,因此,原有的心理水平是无法满足学习锻炼的需要的。就篮球比赛而言,带球进攻不仅要了解队员在场上的位置,还要注意对手,防止球被对手拦截,这就要求运动员能够合理分配注意力。运动项目很多,运动员更是不计其数,但是只有同时拥有勇敢、顽强、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以及乐观、友爱等多种感情,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需要,才有可能获得胜利。就一般同学来说,其心里水平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是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身运动水平,战胜对手,赢得自信,其心理水平也会随其运动水平而提升。

(三)体育训练能够很好的增强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现如今,中国还是还是采取应试教育的考核模式,小升初、中考、高考基本就决定了学生的归属。受这种教育的影响,中学生经常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同学间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前途渺茫而产生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伤害,极度影响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不仅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步的欣慰,还会体会到失败的沮丧、失误的悔恨,这种两极化的情绪会促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运动还可以释放负面情绪,参加体育锻炼或者观看比赛为负面情绪提供了一个宣泄口,负面情绪宣泄后,人的心理就会趋于平衡,身心也就会相应地愉悦起来。

二、中学生体育训练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诚然,中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愉悦身心。但是,不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会对身体造成残害,还会带来不良情绪。中学生不科学的体育训练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如下:

(一)部分中学生对体育锻炼过度痴迷

一般而言,经过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学生,会对规律的锻炼生活产生很强烈的心理一来。在停止锻炼的24~26小时以后,身体会出现一些停训症状,常见的停训症状有:焦虑不安、易冲动、肌肉痉挛、神经失常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是由于被动停止锻炼的缘故,“被动”指的是体育锻炼者无法控制的不得不打乱体育锻炼计划的因素。如果体育锻炼者自己有停止锻炼的意愿,则出现这些症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部分体育锻炼者对体育过度痴迷,有很强的锻炼依赖性、运动依懒性,就像对酒精、药物、赌博的精神依赖一样,沉迷其中,难以自拔。这些过度痴迷者把运动作为一项没有节制的项目,就算受伤也要继续运动,这种不健康的锻炼方法是极为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的。

(二)中学生过度锻炼可能会出现心理疾病

人的身体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是个无底洞,因此,过度进行体育锻炼非常影响中学生的身体健康,身体不健康,心理也就会随之出现问题。比较常见的就是疲劳综合征,主要表现在身体上,锻炼者无精打采,像是身体被掏空,发病早期对心理也会产生影响。过度训练的运动员,早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包括:压抑、焦虑、易怒、情绪失调、冷漠、规避竞争、注意力难以集中。出现这种症状的运动员如果不及时治疗、开导,病情就会逐渐恶化,久而久之,中学生不仅会厌恶体育锻炼,还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体育训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体育训练对中学生的影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向的,不仅有积极影响,还有消极影响。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健中学生的体魄,还可以使中学生身心愉快。而不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无法提升身体素质,还有可能造成心理疾病。所以,在中学生体育锻炼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适度锻炼。

参考文献:

[1] 薛林峰,沈晓强.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02期:89-90页.

第6篇

关键词:体育锻炼;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不惜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如2004年2月23日发生在云南大学的四名大学生被杀的“马家爵杀人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独特功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诠释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对健康的认识更加确切,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即应该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来对人的健康进行评定。

随着健康意识地不断更新,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即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的心理状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心理疾病的患者与日俱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至少有5亿人存在各种精神心理问题,约占全球总人数的10%。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大学生由于学习、择业、交友、经济压力和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精神负担过重,因而导致了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国家教委于1989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查,结果表明,在校20.33%至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近年来,大学生中因此而引发的出走、休学、退学以及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尤其让人忧虑的是这一数字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据最新公布的统计,3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马家爵杀人案”便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极端行为事件,因此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问题。

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锻炼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既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关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参与者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作基础。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治疗心理疾病。迄今为止,己经有许多学者就体育锻炼与一些心理健康指标(如情绪、人际关系、认知过程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对治疗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时代赋予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2.1体育锻炼促进智力发展智力是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体育锻炼对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充分获氧,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体育运动还可以增强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转化能力,从而加强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反应性和灵活性,对智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2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的影响自我概念是指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心理、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由于体育锻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进行体育锻炼来达到增强体质、调节心理问题、提高自己适应环境和适应他人的能力。许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如,Valliantetal(1985)有关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认知和生理影响的研究发现,锻炼者自我概念在体育锻炼后有显著的加强。Plummeretal(1987)有关有氧锻炼对女大学生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指出,经常参加锻炼的受试者比习惯于坐着的受试者自我概念分数高;Woelke的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高于非运动参与者。Salokun以青少年为受试对象,探讨篮球、曲棍球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结果发现,体育运动训练对于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

2.3体育锻炼改善情绪状态情绪是个体心理体验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社会生存和适应的必要机能。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和紧张是导致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体育活动能有效调节人的情绪,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和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运动的不同项目,不同的运动强度、速度、幅度和节奏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可以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消耗他们长期聚积的大量不良的心理能量,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合理的发泄口,达到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加强而逐渐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

许多研究也发现,经常参加愉快的、非竞争性的或有节奏的体育锻炼会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如,Mclnman等人(1993)对运动后的受试者立即进行了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Berger(1993)也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体育运动,有助于情绪的改善。

2.4体育锻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其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交流与互动,能够满足其交往的心理需要,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增强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Brawley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等。

2.5体育活动能够治疗某些心理疾病据国外报道,许多国家已经将体育活动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学者Kyan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人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临床研究表明,慢跑、散步、太极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体育活动,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症效能十分明显,能减轻症状、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有着积极的作用。Hayden等人(1984)有关有氧锻炼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研究发现,长期有规律的锻炼者比不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和抑郁。还有研究结果显示,身体锻炼可以帮助精神病患者改善情绪、增强自我观念和提高自制能力。总之,体育锻炼对心理障碍患者的情绪调解有明显效果已被大多数心理医学工作者所认同。

此外,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不怕艰苦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是当代大学生成才和成长的重要保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热点,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迫在眉睫。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体育教育可发挥着重要的独到的教育功效。体育锻炼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改革的步伐,应该摈弃传统的健康观念,树立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心理发展水平,不断深入地研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取有效的体育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的方矢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因[J].高教论坛,2005,(1).

[2]梁剑芳.从马家爵案看现代化人的心理健康[N].南方日报.2004-3-25.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18.

[4]高强.体育健身的科学基础[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207-212.

[5]丁雪琴.体育与心理健康[N].中国体育报,2001-3.

第7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中学生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实现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体育锻炼的各种形式来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1.心理健康的涵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而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的含义至少包含4个维度:认知维度、情绪维度、人格维度和社会适应维度。

2.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中学生正处在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青春适应期。众所周知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影响下,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青少年学生日益显露出来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3.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3.1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思想的健康

身心健康是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也就是说既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的繁重工作;又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感到欣慰,保持自尊、自信,又不因自己的缺点感到沮丧自暴自弃。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以重视,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旨在通过对其心理的调节和指导,提高其心理素质,进而完善品德的发展。

3.2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所以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社会心理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品格发展,提高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

4.体育锻炼方式的选择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1根据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选择令人愉快和有趣的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让他们从项目中获得乐趣与享受。但是同一种活动与锻炼方法,对有些人的情绪可能起积极作用,对另些人起到消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锻炼,使锻炼能对心理有积极的影响。

4.2选择一些有氧运动的体育项目

许多研究表明有氧练习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心肺功能、肌肉耐力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动,还可以降低焦虑、降低抑郁、调节情绪、增强自信心和心里稳定性。选择一些有氧运动的体育项目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很有必要性的。如健美操和慢跑等运动对改善中学生生活与学习所产生的焦虑和抑郁,对自我观念的增强,对精神压力的耐受力增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4.3尽量回避人际竞争的身体活动

体育锻炼的方式选择回避人际竞争的活动有利于积极健康的情绪。这种锻炼方式之所以能加强身体活动的心理效益理由之一就是,非比赛性的身体活动不会使参与者因失败产生消极情绪,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的中学生,失败过多会减损很多有益的情绪,如兴奋、自我效能、自豪感、成就感、胜任感和控制感等。因此,体育教学中要注让学生能通过体育锻炼感受到成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心理能够健康的发展

5.锻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1体育锻炼兴趣的保持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在锻炼时兴趣的保持,不要因为长期的从事某种锻炼而抹杀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退出锻炼。

5.2选择中等负荷强度和适宜的锻炼时间

第8篇

关键词:运动干预;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教学融合;机制

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健康的人才,“三维健康观”认为,人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中职生作为具有较高智力和较高文化的特殊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在校中职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较高,已经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但单纯的心理咨询,特别是在心理咨询教师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要想关注更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充分发挥体育修身养性的特殊作用,寻求多种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措施,不断深化两种教育融合所产生的积极意义,让学生实实在在享受到这种教育融合所带来的益处,对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职体育(含公共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环节)是中职的重要教育活动,公共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学生人数多,覆盖面广,参与体育运动是中职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参与体育运动作为缓解心理压力和预防心理疾病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因此,在理论上探索中职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探讨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职体育实践活动之中,并形成合理、科学的机制。积极探索在中职体育中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运动干预等问题,对中职开展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充分发挥中职体育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使中职体育的育人功能日臻完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惠州市商贸学校、工业科技学校、惠州市技工学校、惠州市科技学校、惠州市惠城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六所学校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学校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网络资料检索,查阅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资料数据库等专业学术期刊的相关文献资料,形成本文的文献综述。

2.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设计。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需要,结合专家的意见,在遵循调查问卷制定的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为文的研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

(2)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问卷的效度检验采用专家调查法,通过咨询、走访体育界的有关专家,从事体育人文工作的教师和参与问卷调查学生,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有效的检验。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了重复测试法,两次问卷的时间间隔为15天,即对同一测试对象在15天后进行了重测,以检验调查问卷的信度。

(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对惠州市商贸学校、工业科技学校、惠州市技工学校、惠州市科技学校、惠州市惠城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发放普通问卷500份进行调查。一天后进行全部回收分析。

3.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回收后所得的数据运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检验。

4. 专家访谈法。

在本文的研究。准备过程中,多次拜访相关领域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了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数据和资料,并得出了合理的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问卷初稿征询专家意见,利用专家认同的方式对问卷做了效度检验,采用专家评判法对问卷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见表1,效度调查表(见表2),表明问卷具有比较高的效度,3份问卷均符合效度检验的要求。

2012年9月中旬至2012年11月上旬,问卷采取实地调查、当面发放、当面收回的方法,对问卷进行发放、回收等情况的统计(见表3)。根据巴比的观点,回收率在60%以上合格,本次调查的问卷回收率达到95%,所以调查问卷能够满足研究的需要。

本文运用再测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具体方法为:选取工业科技学校和惠州市惠城职业技术学校80余人进行第二次测量,测量时间的间隔为2周,将数据与先前的问卷进行对比,两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信度检验,结果显示:三份问卷重测的相关系数都在0.83~0.87之间,均符合社会学调查的要求。因此,三类问卷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二)结果分析。

1. 体育锻炼能有效的缓解心理压力和延缓心理衰老。

调查结果显示:78%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能很好的缓解心理压力,不足10%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不具备这种作用,有66%认为体育锻炼能有效地缓解心理衰老。现在中职生都面临来自各个方面巨大的压力,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同体育锻炼在缓解心理压力方面的作用。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也会不断的衰退,这是自然的规律。但是,体育运动能使生理机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延缓身体的衰老,从而使人的精神世界永驻青春。

2. 体育锻炼能很好地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61%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能很好地协调人际关系,只有8%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与协调人际关系没有影响,55%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能极大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已经超过了半数学生认同了体育锻炼的这种作用。大多数的体育项目都是多人参与的,这就要求有团队合作的意识,需要你不断的去和队友协调关系,以求取得好的运动成绩。你参与的运动是一个小社会,当你进入真正的大社会,你在小社会中培养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就能使你更快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3. 体育锻炼能极大增强自信心和培养坚强的意志。

调查结果显示:66%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信心,仅有10%认为体育锻炼与自己的自信心没有什么关联,67%的学生认同体育锻炼能极大地增强坚强的意志,只有11%否认这种作用的存在。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感性评估,当你在体育锻炼中每进一个球或是完成一个动作,都能极大地增强你的自信心。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因为体育动作都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难度,这就要求你能坚持不懈并且要不断地寻求突破,特别在很多关键时刻,比的就是你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力。比赛的结果可能胜也有可能败,不管什么结果你必须意志坚定地走到最后,这就是体育精神。

4. 体育锻炼能很好的调节消极情绪和促进人格全面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能很好地缓解消极情绪,52%的学生认同了体育锻炼能促进人格全面的发展。体育锻炼能给学生带来一个非常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在运动中你会忘记所有的不快,同时体育锻炼也为消极情绪提供了一个发泄口。在运动中会有很多机会使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和重新认识自己,体育锻炼能使中职生个体的自我概念增强,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在运动中学会延缓需要的满足,控制自己的需要和动机,从而使自己的个性更倾向于成熟。

5. 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增进心理健康和有必要在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增进心理健康,只有5%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并不能增进心理健康,78%的学生认同中职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认为很有必要推进两种教育的融合,仅有4%的学生选择没有必要。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去探究这种教育融合的可行性,以便做出正确、高效的决策,不断推进中职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三、结论

(一)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如今中职大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注意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各校实际开设体育教育课程的随意性大;教材建设滞后;教师缺少业务进修等情况,教师们缺乏系统化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只是凭自己经验轻描淡写地试探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收效甚微。以上体育教学现状,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目前,中职体育已意识到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培育,却缺少正确的方法和系统而明确的培育目标,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育目标具体化、内容明确化、方法手段多样化,并与体育学科特点有机结合,使之便于体育教师具体地实施操作与检验。体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参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安排一堂能有效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课。

(二)中职体育课程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中职体育教学体系里体育教育的作用,被局限于生物学层面,认为体育就是身体活动,以身体素质达标测试为单一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一味追求运动成绩,教学方法单一化,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在客观上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发挥创新精神的时间和空间,严重影响了中职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体育素质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要求,一是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摆正体育卫生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改变目前体育卫生工作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是薄弱环节的紧迫需要。体育学科因其教学活动的动态性、身体活动的实践性、人际交往的立体性、心理操作的复杂性、心理体验的复合性等,它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纠正心理缺陷,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具有其他教育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

(三)中职体育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体育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载体。一方面,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都以学生为对象,都是为保持学生健康,前者通过身体活动达到优化健康的目的,后者通过采用外在手段达到这个目的;另一方面,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能有效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同样起到良好的调节与促进作用,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又会使锻炼者更加自觉地投入到运动之中,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的效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切实可行。由此可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融合,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也能有效地发挥体育教学优势,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四)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融合的重要性。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学是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两者都应是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是丰富完善体育教学内容的必然。

(五)应该加快形成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

通过对中职体育在塑造中职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功能以及中职生心理现状的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主要内容、方法途径、实施过程等具体操作步骤及实施措施,要加快形成一种长期、高效的机制,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来检验这种机制,不断地进行完善,让学生能切身感受到这种机制所带来的益处。

(作者单位:曾伟国,惠州市惠城职业技术学校;张向东,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明文.运用心理辅导缓解中职生的就业焦虑[J].职业教育研究,2007,(2).

[2]吴耿安,张春华.体育锻炼行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晋中学院学报,2006,(1).

第9篇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169-01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正常的状态和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它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心理系统的高标要求。近几年的调查研究表明虽然青少年思想活跃,富于理想,积极向上,情感丰富,乐于与人交往,但是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在中小学生中,男生的心理问题低于女生,而在大学中,男生的心理问题却高于女生,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城市学生。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学习紧张,性格内向,缺乏锻炼加之家庭的压力、社会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常常被一些心理疾病所困扰,严重地影响着学习和身体健康。由于青少年的心理正处于半依靠半独立,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他们很多心理的苦恼冲动或被自我掩盖,或被忽视,以致使不少学生感到难以获得理解,只好隐抑内心,备受煎熬,任其折磨,从而诱发心理问题。

2 体育锻炼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2.1 改善情绪状态

保持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体育锻炼作为改善情绪状态的一种方式,已经被广大的研究者和体育锻炼者所认可。据研究报道,30分钟的跑步使紧张、困惑、疲劳、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的情绪状态显著改善,同时使精力感保持在高水平;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韵律感`,力量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2.2 强化自我概念与自尊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与其他锻炼的人接触,不可避免的会对自己的行为能力进行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概念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积极的自我评价,也依赖于愉快和自主支配的活动。自我概念对于社会的适应和人格的形成起很大作用。运动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群体通常都能见到这种效果。

2.3 协调人际关系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是影响人的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羞怯等性格缺点,同时在运动中人们可以得到归属于群体的崇高感、亲情之间的伦理感、服从于规则的道德感、相互关怀和沟通的信任感、协作意识的独立人格,从而协调人际关系,以提高人的心理适应能力,扩大社会交往。

2.4 治疗心理疾病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既可以预防心理疾病,也可以治疗心理疾病,许多国家已将体育活动作为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手段。临床研究表明,慢跑,散步等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效果十分明显,不但减轻症状,而且增强自信心。体育活动还可以为预计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的机会,使遭受挫折后的情绪通过运动得以转移和升华,避免心理障碍的产生。

2.5 培养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是有一系列随意动作所构成,在进行锻炼时,紧张、激烈的对抗产生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它要求参加者必须动员较大的(有时是极大的)意志努力,克服自身心理、生理与运动项目,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完成预定任务,使之达到统一,而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3 实施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3.1 教书育人,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在受教育阶段,能否使青少年形成终身健身的意识,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关键在于学生们在学校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是否成功。体育教师是体育科学技术和技能的专职人员,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于青少年来说,其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提高和拓宽自己的体育科学知识和其他相关的文化知识,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为人师表。

3.2 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创设特殊的比赛情景,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比赛常常会出现一些激动人心的关键时刻。如短跑、中长跑最后的冲刺阶段,一场篮球比赛的最后几秒钟双方比分只差一分等。在这种情况下,领先的一方如何将优势变为胜势,落后的一方如何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双方运动员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都要经历重大的心理考验。比赛的最终结果往往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多经历这种情形的考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必将得到提升。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地创设类似的情景,让更多的学生投身其中,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3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增强学习的信心

当学生练习动作某个失败时,给以热情的鼓励、正确的分析和耐心的帮助,增强继续练习的信心和勇气;上课时进行比赛或游戏,有胜利者也必然有失败者,应抓住时机进行引导,并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寻找成功机会的途径和办法。练习的成功往往是兴趣的催化剂,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智力,促进身体健康,也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心理冲突和异常情绪行为的高发阶段,通过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的研究,可以发现体育锻炼对于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积极、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育一代新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体育锻炼;教学;心理健康

一、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都能起着良好的作用,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心理健康。

1.体育锻炼对自身的发展

中学生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体育运动可以是自己一个人运动也可以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学生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2.体育运动能够较好地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能把人们聚在一起使他们之间产生亲切感在竞争中产生良好的感情。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能使人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3.体育锻炼能够产生良好的情绪

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和工作。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与吸引力,能激发人们的应变行为与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的心情变得愉悦、轻松。

4.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意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其内涵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如何在体育锻炼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学生在中学时的不同个性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年龄、性别、个性特征,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增加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去体

验、感受、认识,丰富内心世界,发展心理素质。从而达到良好的锻炼目的。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态度与情绪也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才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体性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愉快的氛围里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

三、怎样加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教师要有健康心理

教师也要多学习心理健康课,尤其是针对学生方面的,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必须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

2.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身体健康是其他两方面的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从而达到真正的健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成功体验,不断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是维持和增强学习动机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积极自我价值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不断反复的成功就为健康的心理打下了基础。

第11篇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 心理健康 大专生

1 心理健康的标准

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不单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求有健康的心理。我们的社会,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的机制被广泛运用,信息流动大大加快,整个社会的节奏急剧加快。与此同时,各种消极、腐朽的社会现象也在充分暴露。我们培养出来的大专生,如果不是身心全面发展,在当今社会上就难有所作为。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红河卫生职业学院2013级、2014级各四个班,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0人,对照组82人。(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具体为:两个实验班每周安排三次课外体育锻炼,派教师进行辅导。另两个对照班由大专生自己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不做具体要求。实验时间:2014年9月到2014年11月。实验前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和问卷诊断。调查采用国内外通用的心理卫生调查问卷SCL-90量表,测试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水平。量表含9个因子90个项目,问卷的每个题目均以五级评分制计分,得分越高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则表明心理健康程度越高。

3研究结果及讨论

3.1 实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结果表明,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SCL-90各症状因子均数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实验分组是合理的。实验后,实验组大专生的心理状况比对照组得到明显的改善,其中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恐怖五项因子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过课外体育锻炼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

3.2 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课外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和力量、灵敏性练习可以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长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放松练习均可降低压力较大的大专生的焦虑水平,并提高他们的自定效能。

(2)课外体育活动对焦虑和抑郁的治疗作用。焦虑和抑郁是大专生遇到的最常见的情绪困扰。如果长期不能降低和控制抑郁、焦虑,就会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而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能有效地降低这些不良因素对身心的影响。在实验中,实验班经过三周课外体育锻炼后,焦虑、抑郁程度有所下降。

(3)课外体育活动能提高我校学生的交往能力。课外体育活动可使大专生冲破隔阂和孤独,相聚在运动场,相互交流、互助互学,与他人容易形成平等、亲密、和谐的关系。所有人为了一目标而奔跑,为了一场比赛而欢呼、兴奋,这种气氛对大专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益处的。

(4)课外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疏导作用。由于体育锻炼需要肌肉参加和神经系统积极的兴奋,所以参加体育锻炼的大专生即使是抑郁者,也会不由自主地变抑制为兴奋、变抑制为开朗;另外,体育活动时左右大脑交替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使紧张的课堂学习和沉重的思想负担变得轻松起来;体育锻炼加快了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有毒废物的排出,人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和舒适、欢快的情绪感觉;使由疲劳、悲哀、愤怒、恐惧等消极状态积聚的不良感觉得到积极的宣泄、调控、升华。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在学校中有一部分大专生心理不健康,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只顾抓大专生的学习和就业问题而忽视了大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大专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提高就业率和大专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大专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大专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4.2 建议

(1)培养大专生的课外锻炼习惯和运动能力。(2)体育活动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要树立全面的健康观,摆正健身与健心的关系,在体育课程设计上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完成健康第一的授教任务。 (3)加强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和课外体育辅导。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实践证明,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学生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避免产生压抑心理。由此可见,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良好的个人修养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4)开展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根据不同的问题类型和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 (5)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与冲突,排解心中忧难,还能帮助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桂华,张晗.《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13.

第12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876人,平均年龄20.5岁。

2.研究方法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进行测试。

调查问卷法:制定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问卷,内容包含体育锻炼兴趣、形式、类型及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等,测试前进行了问卷效度和信度检验。采用集体问卷测试,无记名答卷,统一指导语。共发送问卷1006份,实际回收952份,剔除无效问卷76份,有效问卷为876份,占发送问卷的87.5%。

专家调查法。制定专家调查问卷,以保证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比较

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反映着锻炼者的锻炼习惯。根据本研究需要,把体育锻炼行为分为无锻炼阶段、准备、行动、维持获得4个阶段。“无锻炼阶段”指“目前没有进行体育锻炼”;“准备阶段”指“有时进行锻炼,但没有形成规律”;“行动阶段”指“目前进行了有规律体育锻炼,但时间仅为6个月以内”;“维持获得阶段”指“已持续了6个月以上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表1为不同体育锻炼行为阶段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经过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阶段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除躯体化、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各组均值进行配对比较结果表明,维持获得组学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均低于其他3组,偏执因子得分低于无锻炼阶段组和准备阶段组,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低于无锻炼阶段组。进一步对各因子内容量表分析发现,不锻炼和锻炼无规律的学生有着较多的紧张、神经过敏、苦闷、自卑和猜疑、冲动行为,而处于维持获得组的学生则有着较少的不适行为。

这与Martinsen的研究结果一致,体育锻炼是治疗焦虑症状的有效手段,并有助于降低轻度到中度的抑郁程度。我国丁雪琴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两个群体在心理压力困扰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者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分析提示:不同的锻炼习惯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影响,长期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不同体育锻炼兴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比较

结果表明,不同兴趣组大学生的SCL-90因子总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且在高组与低组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t=-3.081,p=.002),兴趣高的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对各因子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兴趣组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症状得分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两极组间差异更为显著。体育锻炼兴趣低的学生表现出与不锻炼和锻炼无规律学生相似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某一事物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对这一事物所具有的价值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取决于对这一事物的浓厚兴趣。大学生锻炼兴趣的高低可能是影响他们锻炼行为稳定性和坚持性的主要因素,因此表现出相似的心理健康状况。

3.不同锻炼形式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比较

统计数据表明,不同形式组学生的SCL-90因子总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且在集体锻炼组与个人锻炼组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t=-2.991,p=.003),集体锻炼组得分明显低于个人锻炼组,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分值上还好于混合组(有时集体、有时个人)。进一步对各内容量表分析发现,经常参加集体锻炼的学生平时的不适反应和行为较少,8.56%的心理异常发生率低于个人锻炼组的16.4%及混合组的14.3%。这与何秋华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一致,课余集体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效果优于非集体锻炼的大学生。

为减少其他锻炼因素的影响,选择经常进行有规律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锻炼形式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集体锻炼形式组和混合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分低于个人锻炼组(p<0.05),集体组的强迫、焦虑、恐怖因子分低于个人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分还低于混合组(p<0.05)。综合分析提示:经常进行集体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效应更明显。

4.不同锻炼类型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比较

对锻炼类组(娱乐健身性的活动)、竞技类组(竞争比赛性的活动)及混合组(类型不确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方差分析发现,3组各因子总体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2是锻炼类组与竞技类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比较,发现在躯体化、抑郁、敌对因子上,锻炼类组得分低于竞技类组。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大学生对竞技类活动后的胜负结果给予了过多的注意而产生了不同的评价,特别是失败的结果导致了心理状态的失衡有关,也可能与活动的内容和强度有关。这也是需要采用实验做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有研究认为,健身和有氧训练等非竞争性锻炼类型活动具有心境的双向调节功能,即将负性心境或过高的良性心境状态维持在中间水平上亦即平衡机制的功能,而具有双方竞争性的存在胜负结果的竞技类型活动对心境具有失衡机制的功能。黄志剑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大学男生在进行竞技性活动后胜负的结果对心境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失败使得竞技类型活动没有起到改善心境状态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长期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明显的互动关系,兴趣高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选择集体锻炼形式和锻炼类型活动的学生心理健康效应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