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生宪法知识

小学生宪法知识

时间:2023-05-29 18:25: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生宪法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生宪法知识

第1篇

 

 

国家宪法宣传日活动总结1    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根据县委法治办文件要求,武城县国土资源局于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在升平广场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武城国土法制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本次宣传活动,曲xx局长做出重要批示,刘xx副局长亲自带队,宣教科、监察科、地籍科、地矿科、测绘科等科室领导也积极参加活动,帮助群众答疑解惑,通过强有力地领导保证活动顺利展开。

   二、精心组织、突出主题

   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xx局对本次宣传活动精心准备,特别是突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这一核心思想,定制大横幅一条、宣传展板两个、绶带六条,印刷相关材料一千余份。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通过发放国土法规小袋子、明白纸、致群众的一封信以及现场答疑解惑等形式,化解群众心中的疑问。群众对这样宣传形式纷纷表示欢迎,现场共发放材料六百余份,解决七十余人提出的问题。

   四、效果显著,反响强烈

   通过“国家宪法日”法制宣传活动进一步树立了宪法权威,让人民群众了解国土法律、认知国土法律,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国家宪法宣传日活动总结2    为了进一步把我校法制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结合xx年“12.4”全国法制教育宣传日,根据市教育局指示精神,我校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把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作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培养文明之花的重要工作来抓。给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现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强化教师法制意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非常明了“身教胜于言传”的内涵。要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法制观念,要知法、守法、严于律己。因而我们成立了学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学校利用每周一的例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法制意识和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力求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能做到知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

   二、营造文化氛围,注重校园法制宣传。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我校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友爱、严于律己、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力争让学生在健康、洁净的环境和“团结进取,努力创新”的校训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我们还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学校LED屏幕循环播放相关的宣传标语等,营造氛围。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剖析法律案件,通过班会、晨会向学生进行“法在身边”的法制教育和现场讨论会,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在积极的校园氛围中受到教育,从而明确了真善美、假丑恶,提高了对外来文化,各种犯罪违纪诱因的免疫力。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我们一方面采取间作的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辅导;另一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在此,各班举行“12.4法制教育宣传日”法制教育主题班队课,进行法制教育主题板报评选活动;进行了“做守法小公民”手抄报优秀作品展示活动,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自觉性。由于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教学效果较好。

   主要工作:

   1、利用晨会时间,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启动法制教育活动,营造遵规守纪的教育氛围。同时利用学校LED屏幕循环播放相关的宣传标语,营造氛围。

   2、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其他的一些法律知识,加大行为规范达标创建的力度。

   3、各班举行“法制教育宣传日”法制教育主题班队课,加大宣传力度。

   4、根据临时发生的事情随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及时做好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向广大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学生人人懂得学法、知法,做守法的小公民。

   5、组织法制宣传黑板报及手抄报的优秀作品展示活动。

国家宪法宣传日活动总结3

   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在全国法制宣传日到来之际,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法制宣传活动。现就活动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我是知法小公民》的演讲活动

   二、开展法制知识竞赛

   要求各班级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为重点,开展一次符合自己班级的法制知识竞赛。

   三、办一期宪法知识黑板报

   要求各班办一期宪法知识黑板报,让学生全体参与,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收集宪法知识资料。让学生在参与黑板报设计的过程中,学习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四、开展“小手拉大手法律进万家”活动

   学校将通过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通”发送法制短信、LED宣传屏幕等途径,让学生带法回家,与家长共同学法,实现学校普法、家庭普法共同发展。

   五、开展“法与我同行”法制讲座

   12月1日,张校长作了题为《知法、学法,做守法的好学生》的讲座,把做守法小公民的种子种在学生们幼小的心田里。

第2篇

一、校园侵权事件的类型

权利意味着权益和自由,其内容包括权利人可以自主作出一定行为的自由权,要求他人履行一定法定义务的请求权以及权利受侵犯时请求救济的诉权。宪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中小学生广泛的权利:身体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及受教育权等等。但是,据笔者调查了解,学生的这些法定权利却经常遭受侵犯,而且形式多样化,但影响最为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侵犯性健康权

性健康权是身体健康权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旦性健康权遭受侵犯,会使受害者的心灵蒙上阴影,影响其一生。但是令我们痛心的是,本该受到审慎爱护的稚嫩花朵却惨遭摧残的事件时有发生。前不久,媒体相继报道了数起令人发指的案件。如江西海安曹孟祥猥亵25名女生,山东东平方绍孟奸生9人、猥亵2人,山东汶上张会华奸生5人达几十次。有的甚至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连续作案,有的受害者被奸、猥亵达几十次之多。此类案件多发生在经济落后地区,犯罪主体多为班主任老师,甚至是学校的炊事员、管理员等。

(二)侵犯身体健康权、人身自由权

身体健康权是人身权的重要内容,即学生保证其身体健康、完整不受侵害的权利。义务教育法第16条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也作出了规定。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限制的权利。我国宪法第37条对公民的健康和人身自由更有明确规定。教育活动中,教师本应率先垂范尊重学生的权利,但是实践中经常有老师采取粗暴方式对待学生,体罚、变相体罚之事时常发生,如长时间罚站、罚跪、罚蹲、甚至将学生反锁在教室、办公室里。老师的出发点可能只是教训一下学生,但这已超出了合法的限度,有的甚至构成了违法犯罪。比如,某老师罚一学生跪在冰冷的水泥地上一整天,导致其终生残疾。

(三)侵犯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是公民作为人所必须享有的起码权利,它是指“自然人享有源于人身固有的被人类文明公认的尊严,它是自然人享有和行使其它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教师法要求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但是有些老师却常常当众辱骂学生是“傻瓜”、“笨蛋”、“蠢猪”等。有些老师的某些不当行为大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据报道,某老师在学生丢失了10元钱后,竟然发动全班学生民主选举了一个无辜的“小偷”,民主竟被如此滥用,真是巨大嘲讽。

(四)侵犯受教育权

宪法第46条和教育法第9条都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类学校和机构中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权利。教育是文化传递、促进社会进步的有力手段,它对于学生的成长不可或缺。现实中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手段多种多样。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擅自去掉音、体、美而代之以语、数、外等课程,侵犯了学生全面接受教育的权利。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为了考评成绩,不让学生参加考试。如2003年1月,就读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门外一年级小学生乐乐就被班主任老师通知不能参加期末数学考试,原因是成绩差,会影响班里和学校的成绩。家长怕得罪班主任,含泪把孩子带走。

除此之外,学生的诸如通信自由权、财产权受到侵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校园侵权事件原因的法律分析

(一)法律文化传统的影响

义务导向的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以重等级、重伦理、重家族、轻法律为特点,在等级差序的社会中,强调的是卑幼尊长,“尊长者有的是权力意识,卑幼者有的是义务意识”。教育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被用作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老师总以统治者自居;学生是下属,是被统治者。而在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对师长权力要绝对服从,管理越严越好。

(二)学校管理的疏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应具有高于普通人的知识、道德和法律素养。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学校聘用了一些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民办、代课老师,他们有些不仅缺乏最起码的教学知识,甚至是道德败坏者。有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加上毫无法律常识,为了追求升学率便常常侵犯学生的健康权、人身权和人格尊严。有些领导对此熟视无睹,致使一些犯罪案件持续长达几年之久,对此,负有监管责任的学校难辞其咎。

(三)教育方式的滞后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忽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学生缺乏最起码的权利认知,而学生对自己应该或实际享有的利益和自由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知,是无法享有权利的。据调查,对于受教育权、人格尊严、人身自由权等法定权利,初一、初二的学生知之甚少;不仅学生如此,有的老师的法律意识也非常模糊。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承担对学生主要教育任务的学校对法制教育的忽视。小学生一般不开法律常识课,初中则从初二开设。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法制教学中,老师照本宣科,枯燥乏味效果极差。

宪法的精髓在于以权利限制权力。我国早在1982年修订现行宪法时,就已在宪法的篇章结构上把公民权利义务提到了国家机构之前,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但在法制课程中,国家的基本制度及国家机构占了重要地位,公民的权利则居于次要地位。强化权利意识这一观念并没有得到贯彻,甚至在一些教师的脑海中,仍是国家权力产生公民权利的错误观念。

三、遏制校园侵权事件的举措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人文修养

从源头上严把教师入口关,淘汰不合格的教师,并拓宽教师人口渠道,提高教师待遇,面向社会广招优秀人才。提高教师的道德、法律素养,把有关法律知识纳入对

教师的考核范围。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一旦出现违法犯罪案件,应及时处理,决不姑息养奸。

开展人文教育,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教师尊重、关怀学生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的意识,而不只是一味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因为教师的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著名的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的拿来同自己比较的人物。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现出一种形象、一种情操、一种境界,都会对学生产生引导作用。

(二)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

更新旧的把学生看成被统治者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注入尊重理念,把学生看成与老师平等的权利主体。可喜的是,近年来,我们的教育管理中已出现了许多人性化色彩,如2002年教育部曾发出通知,允许中小学生上课时间上厕所。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作了修改,将原来鼓励学生“敢于斗争” 的内容删去,代之以主动报告。从鼓励见义勇为到见义智为的变化反映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对学生生命健康权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

(三)开展性健康教育、法制教育

应改变过去谈性色变的传统观念,适时地对学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增强其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往初中生的生理卫生课,老师常羞于讲解,而让学生自己看,学生也只是在家偷着看。这极不利于学生的生理成长,应当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开设。有的学校在正常教学的同时,组织播放一些适宜的科教片,或者请校医开一些讲座课,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小学女生,由于其年龄小,认识事物的能力差,更需要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学校可先给她们的母亲讲授孩子的性教育问题,然后让母亲在生活中自然地告诉她们如何自我保护、防止犯。

开展法制教育,学习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法定权利,然后才能主张和要求权利。改变过去法制教育走马观花、应付了事的做法。学校可开设一些趣味横生的法制讲座课,寓教于乐。通过法制学习,让学生树立起权利不可侵犯的观念,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权利观,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并尊重他人的权利。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方法,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并组织参加各种社会法制实践活动,增强全体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养成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努力使学生的违法犯罪率降低到零,认真完成普法的各项任务。二、工作重点:

2、进一步完善管理、规范办学,使法制学校走向成熟。健全完善法制学校的组织网络,明确法制学校的岗位职责和有关制度,使法制学校科学化、系统化、透明化。3、分层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真正把法制教育具体化、实效化。小学低段结合思品课、晨会课、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通俗易懂的法律常识教育。中、高段学生每学期上一堂法律知识讲座。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宪法》、《国旗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中高段学生还应了解我国法制建设内容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实践教育活动为了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取得法制教育的效果,巩固理解法制教育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召开以法律法规知识为题材的主题班队课。板报定期刊出法制教育专栏。5、强化对后进生的帮教工作重视做好学业成绩还暂时落后学生的帮教工作,教师首先应努力学习和领会新的,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手段,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天才,每个学生的学习类型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也可以丰富一点呢?同时,在班级中发动学生,开展“一帮一”活动,可设置进步奖、最大进步奖,让后进生也感受成功的喜悦。6、把法制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校的法制教育,以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根本目的。通过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和领会,使学生自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开展做规范生、争规范小队、创规范班级,要求学生做到“静、净、竞”。

第4篇

为了构建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法制教育十分重要,要让法制宣传走进社会,走进学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2020年学校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总结范文5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学校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总结112月4日是我国的宪法日,为推动法制教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我校将每年的12月份定为法制安全教育月。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在全校开展了法制安全教育月活动,重点开展了国家宪法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围绕国家宪法日主题,充分利用班级板报、电子屏、学校广播站等渠道做好学习宣传活动,使师生做到知法、守法、护法,营造了宪法教育的良好氛围。并精心做好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号召各班围绕宪法学习日主题,开展一次“知法、守法、做合格学生”、“法律与我同行”主题班会活动,组织师生集体学习宪法知识。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宪法日这天我们特邀请边门镇中心小学法制副校长、边门镇派出所副所长郭峰来到边门镇中心小学,为全校的师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通过带领学生观看视频,短剧表演,法律常识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郭所长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自己办案当中遇到的真实案例,为同学们讲解法律常识,给同学们敲醒了警钟。同时围绕现在很多校园中存在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分析讲解,让同学们对校园欺凌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这一现象在他们身边偶有发生,但他们并不是真正意识到它的危害性。他们通过这次讲座,知道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及应对办法,同学们受益匪浅。在进行互动的时候,大家踊跃参加,用惟妙惟肖的表演生动地再现了校园欺凌时的场面,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教育。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懂得了法律的重要性,有了法律,社会才会有和平和秩序,大家要知法懂法,更要遵法,还要合理的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身的利益。

我校在国家宪法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开展,营造了守法光荣、违法耻辱的良好风气,使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也使学校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水平明显提高,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的法制轨道,为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总结220__年的12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法制宣传日,为积极贯彻实施“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为了进一步把我校法制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根据市教育局指示精神,以及《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我校把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作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重要工作来抓。给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我校深入开展了法制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大家充分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使法制的力量深入人心。现将我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强化教师法制意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12.4”法制宣传日活动,2014年11月6日郭校长主持召开动员大会,认真学习《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成立了本次活动的领导小组、确定了本次活动主题和指导思想及活动内容。学校利用每周四的例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要求教师写学习心得、交流法制教育经验体会,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法制意识和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力求使全校广大师生都能做到知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

二、营造文化氛围,注重校园法制宣传。

为了配合本次“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的开展增强宣传力度,在学校门前悬挂“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的横幅标语,在学校最显眼的地方悬挂上名人画像及其格言,各种规范守则等,营造校园氛围。我们还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剖析法律案件,通过班会、夕会课向学生进行“法在身边”的法制教育和现场讨论会,营造浓厚的法律宣传氛围。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在积极的校园氛围中受到教育,从而明确了真善美、假丑恶,提高了对外来文化,各种犯罪违纪诱因的免疫力。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我们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辅导;另一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在此,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日”法制教育讲座,进行法制教育主题班报活动;进行了“做守法小公民”手抄报比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自觉性。由于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教学效果较好。

主要工作:

1、利用11月6日教师例会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出工作要求。

2、组织学习: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其他的一些法律知识,加大培养法制观念的力度。

3、宣传板报:学校开辟一个法制园地,采取板报等形式,以学生学法为内容、定期搞好法制宣传。

4、11月18日各班班主任还利用班会、夕会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活动。

5、11月25日校园广播台做一次普法专题广播。

充分利用校广播站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向广大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学生人人懂得学法、知法,做守法的小公民。

6、开展班队会活动。

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张娜以“法律助我成长”为主题的少先队法制教育活动。

7、法制讲座:12月2日学校举行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8、12月5日各班以手抄报的形式把法律知识向同学展示。

9、12月9日__老师国旗下讲话“做一个守法小公民”

“12.4“法制宣传日虽然告一段落,但我们决心继续开展好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上好法制课,利用各种薛传载体,搞好宣传,使广大师生不断增强意识,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总之,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中,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开展好此项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学校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总结3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我们以班主任工作为主线,通过班会、校报、校广播站、宣传栏及专家学者报告等形式,把革命传统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结合起来,以“12.4”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一、把法制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活动

学生入校伊始,我们就把校规校纪教育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严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各年级各班级将法制与安全作为学生教育的头等大事,利用班会、班级、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并于今年10月份和所有学生签定了“安全协议书”。

二、开展专家讲座,提高学生思想意识

结合改革开放30年宣传教育,我们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法制、安全、健康成长”主题征文,引导学生反思自小学至今亲身体验到的教育巨变,增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的自觉性。

我们于今年10月份,聘请老校友,南京军(!)师大学教授徐福庆专门回校做“人生成长”报告,徐教授以自己的成长经历给全体学生以启迪,坚定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积极性。

三、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学校广开宣传渠道,新竹报、校广报站开辟了专门的“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栏目,学校宣传栏期期都张贴法制与安全内容。

结合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又每月进行一次专项法制与安全检查,对管制刀具、非法音像、书刊,对教室、宿舍内的用电等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检查,集中整治。

“依法治校、以德治教”,通过我们的工作,全校学生法制意识强、依法行事观念浓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获得积极进展。

学校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总结4为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我们努力做到经常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通过扎实而有效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学生的基础道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文明行为习惯得到基本养成,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得到了及时的预防和矫治。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在法制教育中,成立了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负总责,抓好法制教育制度的制定、健全和贯彻实施。德育主任为副组长,做好各项具体的安排、组织和教育工作,班主任等其他老师工作者充分认识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德育处、教务处、班主任、少先队等各方面,形成了法制教育的合力,通过共同探讨,统一思想,确保了法制教育的一致性。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质

通过各种政治学习,业务培训,通过对《教育法》、《教师法》、《未成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广大教职工增强了依法执教,依法治教的自觉性,杜绝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行为的现象,明确了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要求与法律责任。帮助教师确立了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重要的意识,加强帮教转化工作。在工作中多给后进生一份理解、一份关心、一份爱护,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转化环境。

三、学生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出现了护法典型

我们先后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了《宪法》、《刑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已步入法制化轨道,我们要自觉地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保护自己。同时,利用课堂教育,配合重大节日、活动和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

通过学校法制教育,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遵纪守法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特别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见义勇为的观念开始树立,出现了护法典型。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立体化教育

积极组织对学生家长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引导家庭开展各种学法活动,充分发挥好家庭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在校进行“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图片展示让每个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内容,知道两法赋予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防范的能力。使学生听课后,知道了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懂得了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

我校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晨会、班会活动,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总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将不断努力,扎实开展具体工作,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以提高工作的实效,确保我校的违法犯罪率为零,争创平安学校。

学校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总结512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法制宣传日,为响应上级活动通知,做好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我校根据学校实际,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制定一系列活动方案,并践之以行,力求有效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给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我校深入开展了法制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大家充分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使法制的力量深入人心。现将我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强化教师法制意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12.4”法制宣传日活动,认真学习《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成立了本次活动的领导小组、确定了本次活动主题和指导思想及活动内容。学校利用每周一的例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要求教师写学习心得、交流法制教育经验体会,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法制意识和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力求使全校广大师生都能做到知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

二、营造文化氛围,注重校园法制宣传。

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剖析法律案件,通过班会向学生进行“法在身边”的法制教育和现场讨论会,营造浓厚的法律宣传氛围。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第5篇

一、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做好防控肺炎疫情的系列要求和《市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精神,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是安全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分管领导和业务科室负责人对分管的业务负安全监管责任,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工作负安全管理责任。县教育局将重点对各岗位人员安全稳定工作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岗位职责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二、充分做好开学安全准备

开学前,各学校要切实做好安全准备工作,做到“七个必须”,即:必须加强疫情防控,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必须制定开学安全工作方案,把学校安全管理作为开学方案的重要内容;必须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开学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学校安全工作;必须进行安全教育,专门向学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必须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排查治理各类校园及周边风险隐患;必须加强重点安全防控,对建筑、消防、食堂及食品、治安、学生宿舍、实验室等重点事项和区域进行专项治理;必须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健全完善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三、扎实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开学前一周,各学校要恢复网格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各网格人员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对学校校舍建筑、食品卫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校园周边环境等方面进行“拉网式”的排查治理。特别是对学生宿舍、教室的外窗、楼梯、天井和通往楼顶的设施等进行排查,加强防护和改造,避免学生随意攀爬和翻越,防止出现坠落事故。属于消防疏散通道的楼顶天台,要在天台通道的安全门上加装报警系统,避免人员随意进入。对于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完毕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时间表。要把排查出的各项隐患,按要求录入“全省学校安全隐患网格化管理平台”,及时上报、整改销号,如实填写排查责任人、整改责任人。

四、不断提升学校安全防范能力

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中小学幼儿园设置一键报警装置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学校要严格门卫管理,切实做好进校人员登记、测温和消杀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校园,严防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在上学、放学、课间、集体活动等重要时段,组织有关人员在校园门口、通道、楼梯、操场等重点部位疏散、巡逻、值守,随时处置突发事件。

五、深入开展师生法治、安全教育

一是做好疫情期间居家安全教育。结合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向学生普及用电、用火、防溺水等居家安全常识,保障安全。开展心理安全疏导,帮助他们缓解因疫情带来的焦虑、烦躁、恐慌、压抑等负面情绪。二是坚持法治、安全教育进课堂。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要求,确保法治课和安全课均隔周一节,专课专用;确保安全教育教材每生一册,不向学生收费;确保专兼职教师安排到位,在校生3000人以下的学校要配备1名专职教师或3名兼职教师,3000人以上的学校至少要2名专职教师或6名兼职老师;确保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教师素质有提升。三是开展“法治安全教育周”活动。通过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开学前后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上一节“开学安全第一课”;邀请兼职法治副校长上一节法治教育课;开展一次安全实践演练;在学校醒目位置悬挂一幅校园安全宣传标语;开展一次安全家校联系),集中对师生进行防溺水、防踩踏、防交通事故、防震、防火、防食物中毒、防重污染天气、防校园欺凌和暴力、防实验事故、反邪防邪等为内容的法治、安全教育。四是开展法治、安全教育主题活动。适时开展防溺水专题宣传教育、安全教育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宣传月、防灾减灾日、“6·26”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宣传日、“12·2”交通安全宣传日、“12·4”宪法日、教育部“宪法小卫士”活动、“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活动、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扫黄打非”主题活动等一系列法治、安全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倡议书、公开信、实践演练、专题报告、实地参观、知识竞赛、发放宣传品等系列活动,对中小学生、家长和全社会进行法治、安全宣传教育。五是建立和完善学校应急预案体系,开展自救自护和逃生疏散演练。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至少每月有针对性的开展一次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在突况时,确保楼梯转角等重点部位的责任人迅速到位,指挥学生疏散。演练活动要制定应急演练活动方案,避免演练造成师生伤亡;注重趣味性、实效性,提高演练效果,避免形式化;提高演练的专业水平,积极邀请公安、消防、卫生、地震、应急、环保等有关部门专家对演练活动给予配合和指导。六是开展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和教师的法治、安全学习培训,重点对《宪法》《安全生产法》《食品安全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省安全生产条例》《省学校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学习,提高学校依法治校和安全管理水平。

六、切实强化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

各学校要通过钉钉、微信等方式,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防溺水宣传教育。开学后,要坚持把防溺水教育作为班会课、安全课的重要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挖掘、渗透安全教育内容;坚持在节假日和假期前对学生进行专题防溺水教育;坚持家校联系和联防,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对家长宣传,提醒家长尽好孩子监护责任,向家长宣传防溺水知识。

七、大力抓好学校消防工作

各学校要配齐配足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灯、疏散指示牌、烟感报警系统、喷淋系统等消防设施设备,定期进行维护检查,保障正常使用,确保各个部位消防通道畅通。建立和完善学校应急预案体系,开展自救自护和逃生疏散演练。

八、加强学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切实加强学校压力容器、食堂液化气罐和燃气管道、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明确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有资质的作业人员并持证上岗,定期对作业人员开展安全培训,落实设备定期维修和隐患排查治理,规范操作规程和行为,建立特种设备专项安全管理台帐。严禁使用未经检验、超检验周期、未办理注册登记等存在隐患的特种设备;对达到国家规定使用年限的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对使用20年以上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使用15年以上的电梯,由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开展安全性能评估鉴定,根据评估鉴定结论进行处理。

第6篇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方法,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并组织参加各种社会法制实践活动,增强全体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养成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努力使学生的违法犯罪率降低到零,认真完成普法的各项任务。

二、工作重点:

1、保证课堂教育,坚持集中教育,坚持每学期1~2次的集中听法制课制度。聘请校外辅导员、派出所民警,来我校讲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学生通过集中教育,懂得有关法律法规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根据所学法律知识,剖析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良现象,增强师生法制观念。同时将法制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校各学科教育之中,尤其通过晨会课、思品课、红领巾广播站及国旗下讲话,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

    2、进一步完善管理、规范办学,使法制学校走向成熟。健全完善法制学校的组织网络,明确法制学校的岗位职责和有关制度,使法制学校科学化、系统化、透明化。

    3、分层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真正把法制教育具体化、实效化。小学低段结合思品课、晨会课、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通俗易懂的法律常识教育。中、高段学生每学期上一堂法律知识讲座。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宪法》、《国旗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中高段学生还应了解我国法制建设内容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实践教育活动为了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取得法制教育的效果,巩固理解法制教育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召开以法律法规知识为题材的主题班队课。板报定期刊出法制教育专栏。

    5、强化对后进生的帮教工作重视做好学业成绩还暂时落后学生的帮教工作,教师首先应努力学习和领会新的,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手段,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天才,每个学生的学习类型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也可以丰富一点呢?同时,在班级中发动学生,开展“一帮一”活动,可设置进步奖、最大进步奖,让后进生也感受成功的喜悦。

    6、把法制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校的法制教育,以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根本目的。通过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和领会,使学生自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开展做规范生、争规范小队、创规范班级,要求学生做到“静、净、竞”。

    7、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把法制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第7篇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抓好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从小知法、守法、用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努力实践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要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要求,坚持持之以恒,坚持校内外结合,坚持课内外结合,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

二、主要内容和做法:

1、教育内容:

《宪法》、《国旗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环境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法》、《卫生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本校自编的《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常规教育管理要求》。

2、师资力量:

学校所有教师为普法工作基本师资。学校主任、班主任都要成为学校“法律明白人”。×××老师为我校兼职安全教育员,负责全校的法制安全教育,再聘请荫子派出所的×××同志为治安副校长,负责对全校的法制教育进行指导;选送骨干教师参与法律培训;举办班主任法律学习班,使他们具有初级法律知识,逐步养成依法管理班级习惯,能解答一些简单法理。从而形成校级——班级——外聘三级师资力量。

3、教育时段:

⑴每学期,邀请治安副校长作一次社会及学校周边治安情况报告,教给学生自我保护的应对策略。

⑵每年的四月份和十一月份,邀请综治副校长分别与教师、学生进行一次有关法律法规的互动式对话。

⑶周一升旗仪式,结合上级要求或学校实际,安排有关校领导讲话。每学期不少于五次。

⑷每学期教导处要安排两个课时,由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⑸晚点和少先队活动课,班主任结合学校相关要求,对本班学生进行简单的法规教育。

⑹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班队活动课,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教育。

4、教育阵地:

(1)互联网。根据法制教育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上网学习。

(2)红领巾广播站。每星期二、四下午1:30~2:00由各班选派的小播音员轮流播出,内容由各班小记者采编,并经由学校德育负责人审核。

(3)学校宣传栏。由校宣传组负责,定期张贴法律法规资料,学校相关活动照片等。

(4)班级板(墙)报。由班级宣传委员和学习委员负责,配合上级、学校要求,在“法制”专栏上登载相关的活动要求、案例、警言等。

5、教育形式:

⑴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普法教育尤为重要,要通过学习、培训、测试,使教师学法守法,并能依法施教,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

⑵开展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坚持开展争戴雏鹰奖章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争戴环保章、小回收章、清洁章、消防章、法律知识章等,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中受到法律熏陶。

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如: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的“小雏鹰活动”;配合消防部门,开展“11·9”少年消防警校活动;配合工商管理部门,开展“3·15”消费者维权行动日活动等。

⑷家长会。利用每学期各年级分别召开家长会之机,邀请法制教育工作者做专题报告,向家长发送宣传教育材料,并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以动态管理形式监控学生的校外活动。

第8篇

1进行法律意识培养的意义

我国《教育法》总则第6条规定,国家对受教育者进行理想、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同时第43条又规定,受教育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及学校的管理制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第五条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是在全体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意识的起点,也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进行法律意识培养的内容

小学法制教育主要是使小学生初步了解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防拐骗、防猥亵法律知识,对他们进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逐步培养其分辩是非、防侵害的能力,使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观念,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相对于中学已长大些的孩子要告诉一些防诈骗、防讹诈的知识;再大些的孩子要告诉他学会克制自己、避免冲动、被别人利用诱发恶性事件等方面的问题,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能为。当然,告诉孩子这些时,最好以平常说话或讲故事的方式,循循诱导,绝不要夸大事实,危言耸听。中小学法制教育主要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使其了解法的作用和我国法治的原则,树立宪法权威和观念,树立依法享有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观念。同时使他们懂得民主既受法律的保障,又受法律的制约,行使民利不可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要享受法律许可的自由。公民应依法办事,违法必须受到追究、制裁,从而提高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进行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

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构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相互配合,协调进行。这里仅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个人的角度探讨一下具体途径。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学校应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实际,通过开设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程,组织和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法制教育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律基本常识和基础理论知识,使其掌握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内容: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自觉地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家长的言行举止都起到示范作用。所以,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更应依法履行对子女的教育和监护职责,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德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子女,引导子女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子女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应经常主动与学校取得联系,不断沟通交流,配合学校共同加强对子女的法制教育工作。社会各界应依法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安全、洁净的氛围和空间,教育、文化、工商、公安、司法等部门应切实依法履行各自的管理、检查、监督和教育保护的职能,对于侵犯中小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和有害他们健康成长的社会现象,应依法坚决予以打击。中小学生应从我做起,自尊自爱,自强不息,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并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首先,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从点滴小事做起,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重视自身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和高尚情操的陶冶。其次,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总之,培养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令其遵纪守法、懂法用法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从他们个体来说,懂得法律知识,严格律己,知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十分重要,这种有意识的培养可以使青少年更加健康健全地成长;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更有利于社会的长久治安,稳定和谐,均衡发展。所以,基础教育中法律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而且是一项综合工程,必须各个方面足够重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真抓实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焦朝霞 单位:河南省西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第9篇

民主是前提

为融洽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关系,达到强化班级管理之目的,必须坚持民主这个前提。工作中,我尽力和学生交朋友,融入学生群体。课内平等与共,一同讨论知识点;课外,和谐相处:吃饭一起,锻炼一起......就这样,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最想说的话,尤其是最想对老师说什么;班上存在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学习上的压力等等。通过这种了解的方式来完善自已的管理方法,力争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其自然轻松的正常交往心态,避免了班主任的家长式说教作风。这种体察班情的措施奠定了操作具实效性的班级管理基础。

实行班干部述职制度是班级民主管理的科学手段。学期伊始,我都会让所任班级的原任班干部向全班同学述职,说说自己过去在班上做了哪些实事,并谈谈自己对班级的未来管理有怎样的打算。同时,鼓励其他同学毛遂自荐进入班委会并谈谈新的管理建议。然后让全班同学投票,决定对述职者工作的信任程度以组建班委会。班委成员名单宣榜于教室,并讨论明确各自的职责,以利于同学们相互制约。最后我尽可能的引用学生自己的话,进一步帮助同学们建立良好的班级荣誉感和强烈的集体责任感,树立“荣誉高于一切”的思想观念,相信我们的班级是一个绝对优秀的班级,任何人的行为都不能有损班级荣誉,并结合实际事迹告诉同学们:“团结就是力量,班级行不行要看我们自己行不行!”组建班委会这个程序既培养了学生参政、议政、民主管理的主人翁精神,对班干部今后的工作又起到了监督警示作用,弘扬了民主。

制度是保证

俗话说“山把老吃挂面,有言(盐)在先”!班级管理何尝不是如此?作为班主任,特别是毕业班班主任,管理得有法,得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根据自我经验,每年的一开学,我就注重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当然,这一工作的进行也是以学生们为主体,集思广益“出台的宪法”。整个“宪法”充分反映了“学习、纪律、卫生、路队”等几部分工作,每部分都有相应的要求标准,基本涵盖了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管理“宪法”体现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既具体又易操作。之后的工作就是围绕班规“宪法”展开。每日,班干部除各行其责外,还有轮流值日生两名(一名干部,一名学生代表),负责督促监管班级工作的全面开展,并做好记录。每周五下午开一次班会,由各分管班干部总结汇报记录情况。同时,班长作好班会记录,目的是在“班级日情档案”的基础上建立好班级“周情档案”。对一周来的榜样人和事及时反映在班级光荣榜上。这样,同学们对自己的学情、言行,日日有回顾,周周有自省,一步一个脚印,举步有劲,前行有标!如此让学生们主动“参政执政”的管理规程,渐渐地,全班学生在学习、安全、纪律和卫生等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养成更佳,班级呈现出的是一个团结友爱、勤奋向上的和谐团体!

素质是目标

记得有句名言说:人的知识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质。的确,班级管理除在重视学生智力的基础上,更得重其素质,否则可能皆多努力为空。工作中,我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纳为班级管理目标之一,如采取“办班级园地”的做法。要求“园地”中“剪、贴、画、写”融为一体,全面地展现学生个人的智力、审美感以及创新能力;让值日生负责每日积累名言和警句一条并书写与“园地”中,其他学生也自行积累一条,再收集他人一条。使同学们从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生活行为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这样,既培养了同学们的能力,营造了良好的教室环境,又浓厚了育人氛围,提高了素质。

多年来,我的“民主、制度、素质”这三面旗,为后进生创造了上进的顺境,为优秀生设置了更高的奋斗目标。

“引领”为师“道”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历程中一旦有所成功,之后的喜悦真可以说:是他们莫大的“精神享受”了。让他们看到成绩,引以自赏,是走向未来更大成功的基本。教学工作中,根据我班学生爱好习作的兴趣,我就鼓励他们尽可能的参加较大区域的竞赛活动。在我的鼓励下全班学生兴趣盎然,他们更加认真写文了。渐渐地,不少学生还能学着把自己的优秀作文保存在自己家里的电脑里,有的甚至学着从房县教育信息网上发表呢!显然,他们从写小小的作文中“尝”到了其中的“甜味”!一点的成绩,百倍的信心。在我的鼓励和引领下,无论是国家号召举办的“少儿书信文化活动竞赛”,还是我们省内组织的“天地杯,中华赞”中小学生作文竞赛等活动,我班学生都积极参加,并且每次都有好几名学生作文获奖呢!每次,当全班学生亲眼目睹获奖学生手捧大红“荣誉证书”时,当全班学生亲眼目睹他们的老师对他们的微笑赞赏时,大家心情可谓是不约而同的激动不巳......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内心深处那无尽的喜悦......我默默地为他们祝福着,祝福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

第10篇

要搞好高效课堂教学,必须自己先懂得高效课堂的相关知识和程序。通过学习,我们知道“271”高效课堂是在遵循心理学和社会学规律的基础上,把发展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实现生教生,生帮生,生考生,生评生,在生生互动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课堂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在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让学生会学、学会,在课堂上享受到生命自由奔放成长的快乐。要落实好高效课堂,达成此目标,一是需要理解透“271”高效课堂的相关内容和模式,二是要吃透教材,编写出适当的导学案。

在认真学习、与同行共同探讨的基础上,我们对高效课堂达成以下认识:1、“271”的内涵有1)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2)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特优生,70%学生――优秀生,10%学生――待优生。3)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20% 的因素――智商,70% 的因素――情商,10%的因素 ――行商。4)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20%(约10分钟)――(老师)诠释学习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课堂引领、激励、点拨。70%(约3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质疑拓展。10% (约5分钟)――(学生)总结反刍,当堂检测。2.高效学习分三个阶段:预习自学,高效课堂(完成学案,分组讨论,总结归纳等),训练拓展3、五个基本步骤:读书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要落实课堂改革的目标和组织好教学,编写适当的导学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与同事共同探讨,反复修改,经过一年时间的摸索,我们确定了“学习目标”、“学法指导”、“重点难点”、“课前预习”、“合作探究”、“我的收获”、“当堂检测”七个板块的导学案模式,现展示出来,与大家共同研讨。

第六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维护人身权利

第一课时

班级: 组号: 姓名: 评价: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和生命健康权利的含义、内容和地位;知道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受法律保护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知道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受法律保护的表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投入、阳光展示,形成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的意识。

【学法指导】

1、依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本P30―31页,查找、勾划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并记忆。

2、将预习过程中的疑点,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

3、限时、独立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受法律保护。

学习难点: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逮捕和拘禁。

【课前预习】

(全体学生)(认真阅读,填空并在书上勾画,写上提示语)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1、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身体(包括肉体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权利。

2、地位:________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 的重要内容。

3、生命健康权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

4、生命健康权包括________和 ________ 。

二、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受法律保护

1、我国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和住宅进行________,搜查必须由________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2、法律保护公民不受________和________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________批准或者决定或者________决定,并由 ________ 执行,不受________。

3、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________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________受法律特殊保护。

【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后讨论,其他小组展示时做好学案的完善和补充)

探究点一p29小剧场《当被强行搜身的时候》【能力目标:通过设想体验明确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1、请你设想事件可能发展的几种结局。

2、商场经理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探究点二 【能力目标:通过辨析理解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逮捕和拘禁】

辨析题:公民不受非法搜查、逮捕和拘禁,就是说任何人也无权搜查、逮捕和拘禁公民。

【我的收获】(学生归纳总结)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1、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的含义:

2、公民的和身自由权利的地位: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________,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内容。

3、生命健康权的组成:

4、生命健康权的内容:

二、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1、法律禁止对公民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非法搜查。

2、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________和________ 。

3、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________。

【当堂检测】(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

1、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假药导致病人死亡。我市药监局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紧急查封、扣押、停止销售和使用该厂生产的所有药品。这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

A、生命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自主选择权 D、人身自由权

2、下列基本权利中,属于我国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的权利是 ( )

A.人身自由权 B.生命健康权 C.受教育权 D.政治权利

3、下列行为中,不属于非法搜查的是 ( )

A.张民怀疑同桌李生偷了他心爱的钢笔,对李生进行搜身检查

B.企业老板怕产品失窃,保安人员对下班出厂的工人都要进行搜身检查

C.侦查人员出示搜查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搜查

D.商场怀疑某顾客有偷窃行为,对其身体进行搜查

4、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 批准、决定或者经 决定,并由 执行,不受逮捕。( )

A.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 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 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 D.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公安机关

5、(多选)我国公民的身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受( )

A.逮捕 B.拘禁 C.侵犯 D.搜查

二、探究活动题

当前,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万人以上。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安全,创建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重庆二外德育处要求各班出一期黑板报,现请你参与:

①请你为本期板报拟定一个主题。

②请你列举两种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违法行为。

第11篇

就我所知,美国并无国家统一的中小学生行为守则。很多地方,学校对于学生的期望,写在学区或者学校的《学生手册》里。一个城市可能有几个学区,也就是说,同一个城市的孩子可能会有不同的“行为守则”。这些行为守则雷同处颇多,但是有一些也因地制宜,照顾到地方特色。

具体到“行为守则”,我拿出孩子的《学生手册》一看,发现很简短,半页不到,内容包括:

对人礼貌,哪怕他人行为不礼貌(Demonstrate courtesy, even when others do not.)

行为负责,严于律己(Behave in a responsible manner, always exercising selfdiscipline.)

按规定参与所有的课程,上下课准时(Attend all classes, regularly and on time.)

为每门课做好准备,上课时带好相关材料和作业(Prepare for each class; take appropriate materials and assignments to class.)

遵守学区和学校的仪容和着装规定(Meet district and campus standards of grooming and dress.)

遵守学校和班级所有规定(Obey all campus and classroom rules.)

尊重其他同学、老师、其他学区工作人员和义工的权利与待遇(Respect the rights and privileges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other district staff and volunteers.)

尊重他人财物(包括学区财产和设施)(Respect the property of others, including district property and facilities.)

配合、协助学校员工, 维持安全、秩序、纪律(Cooperate with and assist the school staff in maintaining safety, order, and discipline.)

遵守学生行为规定里的各项要求(Adher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udent Code of Conduct.)

我正准备把“attend all classes,regularly and on time”说成“准时上课,不许迟到早退”,但我发现,这些守则有一个共同特征,是没有任何“你不许”做什么的负面说法。守则侧重的是“你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你不许做什么”。其侧重点不是划框框,而是树立价值观,比如礼貌、负责、守时、尊重等。

总体上说,此守则非常平凡,寥寥数语,最后一条甚至多余。我发现它不过是一“宪法”性纲领,是一“基本法”,这些粗线条的东西在各地甚至在各国大同小异。我不相信有哪一个国家鼓励小孩不守时,不尊重他人,不负责等等。这些行为规范叫“标准”(standards), 人为阐释空间过大。那些执行细则才是《学生手册》的核心。真正能落实的是“政策”(policies),这包括行为不端方面的政策,性骚扰问题上的政策,霸凌问题上的政策,技术使用上的政策,着装的政策等等。如果说“行为守则”只是一骨架的话,这些细则才是血肉。规定得虽具体繁琐,也省了不少扯皮。

与短短不到半页的“行为规定”相比,整个手册居然长达六十多页,多为具体的细则。比如关于“着装规定”这一条,手册里有很长篇幅,规定得非常细,包括“着装必须充分覆盖学生身体,不要在自然站立、蹲下时,会长时间暴露内衣、、腹部、屁股。外衣必须在腰部位置覆盖内衣(包括运动短裤、睡衣等)”。

再比如中国的新行为守则是要孩子少上网,而美国版的《学生手册》规定包括哪些电子设备(包括电话)不可带入学校,利用学校的电脑上网时规定更是细致,包括应该规避的危险,个人的行为责任等。也不仅仅是给学生限制,手册中也教学生在这数字时代,如何培养“数字公民”意识,包括在网上尊重他人,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相对而言,限制上网时间过于粗线条,没有考虑到学生上网到底在干什么。在限制学生行为时,学校合理的“配套资源”也比较到位。比如之所以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是因为学生有急事可通过学校办公室及时和家长联系。

另外,粗线条的行为规范,肯定有很强主观性。美国人讲究个性,清规戒律肯定在家长、学生之间存有争议,为了解决这种“执行难”的问题,学校在执行上规定得很细致。以着装为例,手册规定:“关于何为整洁、干净、不雅、合适、不合适,最终发言权是学校校长,学校校长的裁决为最终裁决。”这把权力充分下放给了当地学校,省得扯皮,也省得和一些不讲道理的家长打口水战。对于犯规的学生,根据犯规性质和程度的不等,学校可采取的惩戒方式规定得很细致,很多学区还设有针对经常性犯规学生的强化教育学校(Disciplinary Alternative Education Program),不让普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经常性地对付影响其他学生的学生。

第12篇

一、教师转变观念,教学中加强渗透法制教育的意识

事实上,在新课改培养目标下,小学数学教材设计了大量生动活泼的情景,许多教学情景都含有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教育性极强。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和强化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目标。在备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积极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法制元素,开展数学教研活动时要将此列为研讨内容。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如讲授《认识人民币》,通过给学生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配以图片说明,指出人民币的特征和防伪标记,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体会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有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相关内容,教学生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结合课本中练习辨识交通标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内容,学生通过讨论,增强对交通标志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在学习统计知识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结合课本练习“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情况摘要”和“上海市的空气质量日报情况摘要”以及对空气、空气污染、空气与人体健康、空气污染指数,以及空气质量状况的介绍,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关法律知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

二、教师加强学习,提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能力

法律意识的形成源于生活,为了在课堂中渗透教材中所蕴含的法律知识,抓好法制教育,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提升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能力。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学法懂法,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列为学习内容,去研读领悟。只有教师知法、懂法,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觉地向学生讲法,否则就可能对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的契机“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也要深研教材,善于研究教学活动,在相应教学内容、环节、形式中去发现契机。法制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教师要关注社会与生活,注重调查研究,讲究方式方法,善于创设话题,把法制教育寓于数学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在苏教版教材中,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结合课本中有关纳税习题和纳税知识的介绍,安排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法制教育,不但让数学教学不再枯燥,也让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学习结果更加有效。

三、教师把握好度,以免将数学课变成法制课

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明确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应以数学知识为主,法制教育为辅。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好度,法制教育不应占用太多教学时间,以免将数学课上成法制课。课堂上,渗透法制教育在内容上要尊重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要以数学知识为基础,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分量上要恰到好处,不可为了渗透而渗透,切忌不顾数学知识牵强附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忽视教学内容中蕴藏的法制教育元素。教师要明白渗透法制教育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非设置专门时间来进行法制教育,在课堂中渗透教育的内容根据数学教材内容确定。教师无需改变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也无需重新编印专门法制教材。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没有固定时间,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找到法律知识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学《位置与方向》时,结合课本练习“紧急疏散平面图”,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法律知识。教学“千米和吨”时,结合课本中练习“如果每人每天节约2千克水,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大约可节约多少吨水?了解你家每月的用水量大约是多少吨,你家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办法,在小组讨论”以及废纸回收利用问题时,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的法律知识和环保方面的法制常识,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以及注重环保的好习惯。教学数量单位《千克和克》时,在指导学生通过天平称出一千克的重量告诉学生“公平交易,诚实做人”的同时,也可以告诫学生法律的本质就是追求公平正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加强学习研究,把握好度。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几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要求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加以重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法制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才能更好地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小学生法制水平。

作者:罗超群 单位:贵阳市花溪区第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