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七夕的诗歌

七夕的诗歌

时间:2023-05-29 18:25: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七夕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七夕的诗歌

第1篇

【关键词】中日 七夕 习俗 传承 发展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联系就非常密切。古代日本人在创造本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向先进的中国吸取文化养分,滋养并发展日本本土文化。对此,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曾说:“旧本文化是豆浆,中国文化就是使它凝结成豆腐的盐卤。”这一形象比喻, 道出了中日文化的传承关系。然而,文化的传承绝不是原封不动地代代照搬,恰恰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化在不同地区的传播,从内容到形式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化,甚至是剧烈的变化。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时,为了使之适应自身的社会环境,而对其进行了取舍与组装,然后世代传承下来。

一、中国七夕节的历史渊源及风俗

七夕习俗最早源于战国,据《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到汉代初年,七夕传为牵牛织女相会之夜。所以七夕月下,织女星当顶,女儿们聚会,摆瓜果祭织女,用五色丝线穿七孔针,谁能尽快顺利穿过针眼,谁就向织女乞得灵巧。乞巧之风自古在江南尤甚,因自东吴起,金陵就有了织丝业,到南朝时丝织业遍布全城,素有“袜陵南京之民善织”之誉。传说株陵巧织云锦的技术就是织女传授的,所以一到七夕,上至宫廷、下至间巷,女子无不面向银河穿针引线,就连南朝齐武帝也特命宫女于此时登“层城华”,对初出新月引丝线穿七孔针以乞巧,故此楼又称“穿针楼”或 “乞巧楼”。此后民间每逢七夕也于庭院搭彩楼乞求智巧。

伴随七夕乞巧,承继汉代水边用五色丝乞子、乞爱的风俗,晋代七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无子乞子”,晋周处《风土记》中记载了牛郎织女天河相会以及人们向牛郎织女乞子等内容, 为七夕增加了新的内涵。乞子习俗至唐代演变为“化生”,《唐岁时纪事》中记载“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 。宋代则为赏玩“泥偶” 之俗,直至近代。有些地方直接将七夕称之为结缘日。多数学者认为,女性祈愿机织针缝等女红能够精巧,是乞巧的主要目的,乞巧作为七夕的主要风俗活动,阐释了七夕的主要内涵与性质。结合七夕的乞爱、乞子的重要内容来考虑,乞巧也应该与生殖文化有关。

到了唐宋时期,此风更盛,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撰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南唐时李煌适逢七夕生辰,为了使万民欢乐不致因寿诞而受影响,遂将七夕移前初六举行,初六度七夕也由长江流传至中原。宋太宗为恢复传统七夕曾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年下了一道诏书“七夕嘉辰,善于令甲,今之习俗,多用久日,非旧制也宜复用七日。”乞巧节又改回七夕。宋代七夕已演变为一个相当隆重的民间节日,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楚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都有详细记载。而这个时期,亦出现大量歌颂牛郎织女的诗篇。例如:唐代白居易的《七夕》,杜牧的《七夕》,李商隐的《辛未七夕》,北宋时期秦观的《鹊桥仙》等,都是歌颂七夕的名篇。

元代多称七夕为女孩儿节,习俗亦盛。据《析津志》载“都中北平地区人民七月祀祖先,市卖摩诃罗巧神、泥塑人物,大小不等宫廷宰辅之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邀女流作巧节会,称日女孩儿节。”摩诃罗又称摩合罗或摩侯罗。宋元时此俗很兴盛, 并流传后代。除这些以外,宫女们还登高台各用五彩丝比赛穿“九尾针”,快者便“得巧”,迟者为“翰巧”。明清以来,,民间还流行“丢巧针”的习俗,即于初六取净水一盆,放阳光下曝晒,再放露天下过夜,待初七清晨,拈平日缝衣或绣花针投入水中, 看水底针影的形状以验智愚。满洲妇女用松针来代替, 称为“掷花针”。

明代七夕穿针乞巧之外,又增添新的内容。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了北京地方的七夕“丢巧针”浮针乞巧的习俗将针丢到曝晒过的水上,视影之妍娃,以定巧拙。与前两种乞巧方式不同的是,“丢巧针”是在白昼举行,而非夜间,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近代。

值得一提的是,但在乞巧的活动中,多是未婚或新婚女性参加,在这种特别环境下,这些特殊群体一定有什么特别的愿望。自古以来,以日为父、以月为母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拜月是中国比较古老的习俗,且限于女性,时间上通常是在七日到十五日, 其时月亮由缺到圆,代表了生命力和生殖力最旺盛的时期。在古代神话里,有女狄吞月精而生禹的故事。古人认为,女性妊娠与月有着密切的关系。梦月而孕的故事也是屡屡所闻。由此看来,古人是非常信仰月神具有生命和生殖神力的,女性的妊娠与其有着很深的关系。在生命力和生殖力由弱转强的七夕月下,未婚和新婚女性的祈愿是很自然的。因此在中国古代,乞巧活动更多是未婚少女所进行的,七夕更像是个“少女节”。

二、七夕文化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

日本的“七夕”,是与日本农耕文化同时开始的,最初是为祈祷秋天的丰收而祭祀田神的一种活动。农历7月7日,正是稻子开花的季节,也正是风水害和虫害等袭来的季节,为了祈祷秋天的丰收,日本的古人们除了诚心诚意地向神灵求助之外,别无他法。当时的人们相信田神是万能之祖灵变化而来的。7日早晨,人们来到水边清洗身心后,开始祭祀活动。可以说,这就是与农耕文化同时开始的日本“七夕”之起源。

在中国七夕节俗传入以前,日本就有“棚机津女”的信仰。“棚机津女”是在水边搭建的棚内一边织神衣一边等待神的来访的少女,她织出的神衣就是来访神的衣服,少女和来访神结合,成为来访神的妻子。《日本书纪》神代下第九段第六记载了天孙降临,娶了在水边织布的大山抵神的少女丰吾田津姬,丰吾田津姬当晚就怀孕了。丰吾田津姬实际上就是“棚机津女”。“棚机津女” 与中国牛郎织女的神话中的织女有些相似,“棚机津女”是在河边搭建的棚中织衣的女人,银河的织女星宛如“棚机津女”,尤其是每年在河边等待与来访者相会这一点非常相似。这种巧合让奈良时代深受汉文化影响的诗人非常高兴,他们借七夕传说表达自己现实生活的情与景,从文学上达到汉化效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七夕传说传人日本以后, 迅速被上流社会的日本人接受并吸收, 并在上流社会中流行起来。

成书于奈良时代末期的日本和歌集《万叶集》,从第八卷到第20卷共收录了130首七夕和歌。这些和歌大多反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其中,第八卷有山上忆良12首、汤原王两首、市原王一首。卷九有两首,卷十二有98首, 卷十五有三首, 卷十八、卷十九各一首,卷二十有八首。山上忆良出生于日本齐明天皇六年(660年), 但第八卷以前未见,表明中国七夕牛郎织女的传说传人日本并展开的时期是在日本的白凤时代,在宫廷内蔚然成风则是奈良时代中期。

中国的乞巧节传入日本,大约是在日本奈良时代。据《公事根源》记载,孝谦天皇天平胜宝7 年(公元755 年)第一次举办了乞巧节。当然,最初是宫廷活动,所以是在清凉殿的东厅进行的:将7根金针穿过叶,另外再挖7 个孔,把五色丝线合并起来穿到孔中;庭院里放上椅子,把“和琴”放到上面;天皇观赏“二星会合”,赐予公卿们酒宴。据说这就是如今日本七夕节的初始形式。这种形式又逐渐被日本古代的七夕信仰所吸纳、复合。到了室町时代(1390 年代),宫中的活动略微简单化了一些,七夕节的娱乐面得到了凸显,与七夕相关的游戏随之风行起来。

江户时代以前,农举行的乞巧活动是带有与水有关的农耕活动的性质。他们在水边洗头发、洗农具、给牛马洗澡,甚至还清理井水和河水,将半年的污秽洗净流走。另外,为即将到来的祭祀祖先的盂兰盆节清洗罪恶和污秽,所以这一天也叫“七日盆”,这天要扫墓,并且要用黄瓜、茄子扎成牛和马的形状来迎接祖灵。至今在七月七日这一天,东京等一些地方仍有此习俗。

江户时代(1600年代)七夕节被列入日本一年中的五大节日(人日、上巳、端午、七夕、重阳)之一。至江户时代,随着“五节供”的确立以及上流社会的七夕节俗向庶民阶层的渗透,七夕传说及其节俗活动逐渐被民众熟知并流传。于是,全国各地就更加风行过七夕节了,并且流行装饰竹饰品,最初是在竹子上悬挂用以表达愿望的五色丝线。

元禄时代(1690 年代),开始悬挂纸签、幡。将军家举办的七夕节,是在城里竖起两棵带着枝叶的竹子,上面扯满五色丝线,还要悬挂上彩纸、诗签和叶,彩纸、诗签和叶上写着自己创作的诗歌或古人的诗歌。这些写着诗歌的彩纸、诗签和叶,饱含着乞求学艺、书道进步的愿望。另外,庭前摆设一对祭坛,其上点燃9 盏灯。还要把蔬菜、鱼类、果实等供于一张两腿桌上,在其前面放上乐器、香花、莲叶,把五色的丝线挂在带枝叶的竹子上。另外,桌下还要放上带泥金画的水盘,里面注满水,将叶浮于水上,两颗星在水盘中映现出来后,开始祈祷。竹枝上的丝线,称之为“愿望线”。据说挂上这种丝线进行祈祷,所想之事三年内就一定能够实现。竹子与水稻原来都是热带植物,这种仪式的意义,和新年的门松(日本新年时在门前装饰的松枝或松树)一样,都表示神灵降临之处。后来,诗签也逐渐被纸条,即常绿树枝或稻草绳上所悬挂的装饰用纸条(古时用的是布条)所替代。

三、中日七夕习俗之比较

(1)相同点:

综观中日两国的七夕传说和七夕节日习俗,至少有两点是共同的。其一是中日两国在诗歌上,都出现了大量歌咏牛郎织女传说的七夕诗,中国则是唐宋时期歌颂七夕的诗篇尤为多。在日本表面上追求女红精湛、实则乞爱乞子的七夕乞巧以及牛郎织女的传说, 与日本固有的信仰相结合,自古代起便流行于日本宫廷内部以及上流社会,除有时从形式上对乞巧仪式进行模仿外,实则成了上流社会附庸风雅、学习汉文化的七夕诗会。“七夕”在《万叶集》里写作“织女”,在随后的一些和歌集中则使用“七夕”,无论是“织女”还是“七夕”,二者发音都与“棚机”相同。

其二是七夕具有鲜明的农时节令民俗特征和强烈的农耕礼仪性格。首先分析牵牛、织女的所指。牵牛,通指牵引牛的人,此处的“牵,为拉,挽引向前。前文曾提到日本七夕起源时,为了祈祷秋天的丰收,他们进行一系列祭祀的活动。此外,在七月七日这天,为了迎接祖灵所进行的一系列带有农耕文化性质的活动。而中国自古有以初熟五谷或时鲜果物祭献神明的习俗。

(2)不同点:

1.两国七夕的活动对象不同:在中国七夕更多的是一个“少女节”,它流露出古代少女的传统爱情观,在客观上起到了增进人们相互交往的作用。然而在日本的七夕,它更多的是孩子们的节日。

2.日本七夕时间因随时间推移以及地区分布不同而大相径庭:自江户时代起至明治6年以日本的七夕都是于旧历七月七日举行,自改历后很少有地区沿用旧历,大部分地区改于新历关东地区七月七日举行。另外东日本和北海道地区推迟一个月,改到公历八月七日。中国的七夕都是在农历的“七月七”举行。一直以来维持不变。

3.两国七夕在过节方式上差别较大:日本的七夕有在院子里摆上玉米、梨等贡品来许愿,写诗歌许愿求一身好手艺,另外把许愿望的带有线的竹签系在竹枝上的特殊活动与中国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当前的七夕节主要形式还是以烧香、燃烛、上供品等。可见中日七夕的仪式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中日七夕节一方面都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汉”文化,这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另一方面,中日七夕节在仪式性质、时间及地域范围及其仪式上都有较大差异,这又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在异域的流变的过程。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理解中日七夕节之间的异同,只有这样,才能对中日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所把握,对日后中日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东晋)葛洪主编:《西京杂记》,陕西,三秦出版社,2006.

[2] 《古事类苑》,日本古书.

[3] 玉勃,《七夕赋》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23.

[4] 《古今要览稿》,日本古书.

[5] 汤礼春,《中日七夕文化之异同》华夏经纬网,2009.

[6]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邓之诚,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8] 宋敏求.长安志[M].灵岩山馆,乾隆甲辰年.

[9] 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第2篇

这仅有的二十几个字,给了老师很大的发挥空间,我却不敢触碰,加上有经验的同事说古诗难教,因此,我对诗歌的那份偏爱也渐渐消磨了。

有幸聆听了来自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熊海滨老师的《古诗二首》:

乞巧

(唐)林 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原来古诗真的可以这样教,真的可以教得这么好。自己细细体味一番,有如下感受:

一、如红丝线般的过渡语

如果说前人的诗歌如珠玑一般大放光芒,那么熊老师的过渡语就似那串珠玑的红丝线,把诗歌珍珠一粒粒地串起来,是那么巧妙,又是那么生动,让听课的我不觉也和学生一起进入角色。熊老师的每一句话语都经过精雕细琢,仔细揣摩,听来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掷地有声,亦回旋耳畔。在他这条红线的引领下,孩子们慢慢地走进了七夕的夜晚,真若拿起红丝线在夜下乞巧,我想孩子所乞求的就是熊老师那渊博的知识和对知识的渴求以及诗歌所要表达出来的感人的情愫。

而他这丝线般的过渡语,总能在恰到好处的时候,紧扣一个“读”字。诗歌不读不明其意,诗歌不读不谙其中之真情意。作为老师,我们深知其中的道理,但是如何把诗歌很好地读出来?我想,传统的读法显然不行。那么怎样读呢?且看熊老师的做法,在一番深情深意的过渡之后,孩子都走进了诗歌的世界,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读”,立刻能让孩子们都张开嘴巴,把所感受到的诗意一泻千里,在读中畅酣。

当然,要想有这般好的过渡语,我想课前的准备不言而喻。只有每句话都仔细琢磨,才会发出它的光芒,也只有老师具备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作为教坛新人,这是很好的学习方向,也是对我最大的启发。

二、大放“读”的异彩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诵。”巧就巧在这个“读”,我们要在这个“读”上做足文章,做足工夫,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而通过熊老师的“读”,我得出的最大感受就是读出特色。

1.边读边启。从熊老师对第一首诗歌的处理就可以看出来。从民间故事引出了前两句古诗,进而到古诗的朗读,然后回到古诗的引导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可说是边读边启。

2.读中带启。有了前面“边读边启”做铺垫,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就会有他们的理解和启发,那么很自然地他们的理解就在读中展现出来,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内化。

3.不启自读,变读为说。有了老师读的指导,有了老师对于诗歌给予的启发,孩子们深深地被诗歌所创设的情景打动了。课间小互动“此时你在干什么”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女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说:“我是马姑娘,我在穿红丝线!”这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喝彩。我想当诗歌的情感在老师引导下源源不断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敞开他们的心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进行加工提炼,成为自己创新的知识,这就是老师的魅力,教育的魅力。

三、读的典范

第3篇

银白色的星星点缀着它

宛如一块黑色的幕布上

被拥有灵巧的手的大师

添加了几颗唯美的钻

它是多么令人神往啊

古至今来

有多少诗人学者赞颂过它

关于它的诗歌散文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晚上,抬头静静观赏着它

细细品位它想对你传达的言语

也不失为是一种

释放感情的最佳方法吧

冬天的星空最美了

那颗最亮的,是什么星?

让我来想想

哦,原来是北极星

或许它此刻正在

为迷失了方向的小鹿做指引吧

那么,那颗呢?

我知道.那是织女星

看见织女星

想起千古流传的七夕神话

牛郎和织女真的被天河隔在两边了吗

不,我想,或许天河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宽广

他们一定能够在天河旁闲游、畅谈

星空啊...

醉人心怀的明亮的星星

第4篇

年少时我们将爱情视为禁果。可是等到二十几岁时,想想这个就显得不是那么别扭了。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剂,少了它,生活将会变得非常不完整。当心理上的空虚向你扑来时,人们常常会无法应对。所以说,爱情乃至婚姻不是单纯繁殖后代的需要。关于这一点,很多作家都曾经做过描述,有些甚至亲身经历过独自一人的苦痛。比如说高尔基,他自己在《我的大学》中就曾说,他渴望与一个女人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因为沉重的生活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没错吧,爱的目的是崇高的,绝非自私而低下的。

关于爱的故事亲切而动人。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称心如意。当爱与伤联系在一起时,就不是简简单单几个字就能说清楚的了。

我至今都不能忘的一部电影是《大约在雨季》,也有人把它译为《爱的轮回》。男主人公巧的妻子澪为了生下孩子佑司而去世了。佑司一直在自责。澪死前告诉巧和佑司,她在雨季还会回来。在雨季澪果然回来了,虽然什么都不记得,但经过了一些时间一家人已经相处的很好。雨季结束,澪回去了。原来她是巧少年时代的同学澪,来到了未来。整个故事的情节基本上就是这样。在本片中,最动人的地方是巧与澪之间超越了生死的爱情。两人相互爱着对方,但谁也不好意思说出来。当巧发现自己有很严重的疾病的时候决定离开澪。这是个痛苦的抉择,但巧情愿作出这样的牺牲。而澪,尽管知道与巧结婚肯定会死,但仍然找到了他,仍然选择了爱情和死亡。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只因未到伤心处。作为观众,明知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仍然为这一家人唏嘘不已。相爱的人不能永远生活在一起,尤其是这样的爱情得到的是如此不易!就像珍爱的玉石一样,转眼之间就被打碎了,难道不能使人为之落泪?真正的爱情,的确像一颗温润的玉石。爱人之间平凡的一句话,其实就是最好的爱的誓言。太多的华丽辞藻,只会使爱褪色。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认识到,真正的爱其实是绿色的,不鲜艳但非常单纯的绿色,雨季的森林的绿色。只有纯净的心才会拥有纯净的爱情。

而我国人民是不大喜欢悲剧的。虽然牛郎织女的故事不是圆满的结局,但至少两人可以一年见面一次。这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在这七夕之日,重温一下牛郎织女这个小时候就知道的故事,也别有一番趣味。只是现在来看,会比小时候读出许多不一样的味道。我们知道了爱情的可贵,知道了坚守的价值,也知道了现实的残酷。

由爱情我想到了婚姻。当下社会浮躁的风气也影响到了我们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很多人对对方一点都不了解就草率地与对方喜结连理。结果很多都是不欢而散。我想,从中也许能看出些什么。如果人们不能对自己的另一半负责,那么草率的婚姻只会带来不幸。没有情感的基础,又怎能奢望有美满的婚姻呢?

另一个现象就是为利而结合的婚姻增多了。这些人结婚的原因,除了一部分是迫不得已以外,大部分都是为了利益。可能与对方结婚会有好处,于是便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这种婚姻是肮脏的,充满了铜臭之气。遗憾的是很多人仍然对此趋之若鹜。很多人都感叹自己没有好的运气傍上大款。看到这些现象真的让我感到可悲。我为这些人感到丢脸。在主流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现代,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展,结果会变成什么样呢?恐怕我不说,大家也很清楚了吧!

没有了爱,婚姻便只能是累赘。

黎巴嫩有位很著名的作家叫做纪伯伦,人们称呼他为“歌颂爱的诗人”,余秋雨也对他钦佩不已。他有很多歌颂爱的篇章,读起来颇能打动处在爱情之中的人们的心。《泪与笑》中有许多这样的诗歌,神秘而又浪漫。原来爱情在诗人心中也是如此美好。只是他们更擅长用自己的诗句将其表现出来。有了这种真挚情感的参与,诗句也变得真切感人。难怪历朝历代,歌颂爱的诗人是如此之多,无需细思,便能说出不少。

让爱情为枯燥的诗句润色吧,让我们来品读。

第5篇

【关键词】诗歌鉴赏 考点阐释 复习目标 重点难点 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57-01

1 考点阐释

(I)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能力层级为D级。

2 复习目标

2.1明确考点内容,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题型。

2.2了解近六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特点。

2.3感悟诗歌鉴赏应积累的基础知识。

2.4感悟鉴赏的基本步骤和解题技巧。

3 重难点

3.1重点熟悉近六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题型特点。

3.2难点从近六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问答模式、详解,感悟解题技巧。

4 方法指导

自主阅读资料,独立解答07—12高考诗歌鉴赏题,总结近六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题型特点。

5 学时安排

一课时预习,一课时展示。

6 直击湖北高考

6.1链接2012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6.2链接2011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轼

横凤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口口口口,《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一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6.3链接2010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6.4链接2009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4分)

(2)笫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7 问题探究(方法:1独立思考2小组讨论3展示交流4对抗质疑)

7.1近六年来,诗歌鉴赏题的选材范围、设题模式

7.2应对高考应具备的诗歌鉴赏知识

7.3解读诗歌的方法

7.4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

7.5解题技巧、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8 点拨提升

8.1点拨提升

第6篇

一、音韵之美,抑扬顿挫

吟诵古诗词得讲究声音的抑扬艺术。任何出色的、成功的吟诵,其音调的抑扬总是得当而动听的。吟诵时凡抑扬得当的,节奏就鲜明,旋律就优美动听;反之,吟诵时凡抑扬失当的,声音就或杂乱,或平板单调,形不成鲜明的节奏和优美动听的旋律。吟诵时声音的抑扬抗坠、高下起伏显示了古诗词文特有的音乐美。在课堂上,笔者教授学生基本的诗词格律规则,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中各节奏点上字的平仄安排。从我们的吟诵实践来看,平声字一般读得低一点、长一点,仄声字一般读得高一点、短一点,这样,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在吟诵时能自然地发出抑扬抗坠、高下起伏的声音来。

例如笔者执教杜甫的《登高》。这首诗被称为七律压卷之作,仄起入韵式,律法森严,凡八句,四联皆对。 其平仄为: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学生根据所学的诗词格律知识,吟诵时根据各节奏点上字的平仄安排,把握好诗歌的音高与音长,自然形成了抑扬顿挫的鲜明节奏,在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吟诵声中,沉醉于这首七律扣人心弦的音韵美。

二、情感之美,深沉真挚

古典诗词中涵咏的情感,或状其羁旅行役的游子之苦,或寄其怀才不遇的秋士之悲,或抒其民生家国的仁人之忧,或发其报国无门的志士之愤,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既有温馨的亲情,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有纯真的友情,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既有忠贞不渝的爱情,如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有九死未悔的爱国之情,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种深沉真挚、独具特色的情感美,可以荡涤心胸,完善品格,给学生以强烈的精神震撼和审美教育。

以笔者执教秦观的《鹊桥仙》为例。此词上片开头三句写织女和牛郎带着长时间相思而不得相见的离愁别恨,于天帝限定的七夕之夜在银河之畔一会,可以想见,两人当时的心情是低沉的;接下“金风”两句来个转折,词人并不认为这一年仅一次的相会没多大意思,反而觉得要胜过人间普通夫妇的无数次相会;下片开头三句又一转,写两人这次甜蜜而短暂的相会,想到很快就要长久的离别,于是陷入极度的痛苦;最后两句写两人心绪忽然振起,互相勉励:爱情的幸福并不在于朝夕相会,而在于是否久长。一首小词,情感波澜如此起伏变化;与此相应,吟诵时的声音宜由低--高--低--高,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做到“以声传情”。

三、意境之美,蕴藉深远

所谓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追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所呈现出来的美异彩纷呈,既有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典雅含蓄,又有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凄清萧索;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冲淡平和,也有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的清明秀丽;有王之涣“黄河远山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的雄浑劲健,还有杜甫的“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苍凉悲慨。

第7篇

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西周时代社会现实生活,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现实生活的再现,是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她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感知中国古代先民的意识情趣,感知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颠峰时期,那是一个崇尚文学的时代,是一个歌唱的时代,那里有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正因如此,引导现代的中学生,进入这缤纷灿烂的诗词圣境,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弘扬传统文化,使之实现创造性的转化,以适应现实的需要,这些都是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的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1、注重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使之引发思考,同时这也是对文言文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探索、尝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等老生常谈的现象,改变课堂教学沉闷乏味、单调落后的现象,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潜能。首先诵读诗歌是理解诗歌的钥匙。每首诗歌的教学,先让同学们从聆听名家配音朗诵开始,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在吟诵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正如古人所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营造诵读诗词的氛围,把学生带人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其次在吟诵诗歌的同时,通过对经典名著的点评,根据每首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到课外去吮吸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份,把同学们带入图书馆,让他们与好书为友,以诗词为友,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阅读能力。这也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比如说教学进入到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时,利用多媒体,利用图片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意境,帮助学生领悟浪漫主义理想的艺术魅力:指导学生借助图书馆,讨论解决“东汉婚俗”、“七夕节”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理想境界。《师说》认为:老师就是传授知识,解释疑惑问题的人。那么,如何传授知识?如何解释疑惑问题?如何当好引导者与合作者?《论语侍坐》给了我们启迪,孔子让每位学生言志,给予每个人畅所欲言的机会。现代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因此,要使学生对久远的诗歌文化作更深入的了解、思考,达到赏析,我们就必须营造一种诗歌赏析的氛围,本着“让课堂更有活力,让孩子更加聪明,让发展更为全面,让教学更富创意”的宗旨,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充分联系社会生活背景,去理解、赏析诗歌。比如曹操的《短歌行》的教学课堂,教师进行作品背景介绍后,将课堂还给学生,交由学生,要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他们了解的文学作品及文学作品中对曹操的认识,畅谈对诗歌的理解,进而把握诗歌的主题,达到赏析诗歌的目的,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有的学生说“曹操是真英雄,不是奸雄”。有的学生说“曹操是位出色的诗人,不当丞相,做一个自由诗人多好”。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论基础。课堂是开发潜能、培养智能、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使语文课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诗歌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诗文的赏析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配合教学,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的实效性,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想法,举办一个“诗词知识”竞赛。让学生们进入备战状态,分组准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经过一系列的比赛,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加鼓舞了学生的士气,更加激起了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经典的热情。中国文化经典是古代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她滋养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中国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和平崛起的思想基础。研究、探索这一文化经典中诗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这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需要,是培养一代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引导现代的中学生,进入这缤纷灿烂的诗词圣境,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4、保持诗歌的陌生化,有意识的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

长期以来,我们已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而语文学科更被约定俗成为:课前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熟悉内容,课上老师检查字词,讲解内容和主旨;课后记背及练习有关内容。这就使诗歌学习这种娱情审美的乐成了枯燥机械学习的模式。当然,我并不是全盘否定课前的预习,其有存在的价值。学生自主的去熟悉字词,了解家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及作家的其他作品,这更是一件令老师无比快意的事了。可这恐怕只有寥寥几个的学生吧,对大多数同学而言,预习只是一种停留在形式上的作业罢了。所以对诗歌的新、陌生就能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特征。而这何尝不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呢?

当然“教无定法”,以上只是我在诗歌教学中的一点点不成熟的思考,探究和实践,恳请得到同仁的指教和帮助。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是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今后语文教学领域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

第8篇

一、对湖北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认识。

综合分析湖北近五年(2010―2014)的诗歌鉴赏题,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从朝代来看,唐、宋平分秋色,时代与体裁大致交替出现。

2、从文本呈现形态来看,有1次同主题文本的比较阅读(11年),说明在以诗歌为阅读材料时,相对偏好于在比较中理解。

3、从具体试题来看,有2次涉及比较鉴赏,尤其是比较同一描写对象在不同文本中的不同内涵。2010年考两首“七夕”词的感情不同,2011考两首诗中“雨”的不同特点概况。

4、从命题角度看,考查手法和思想情感要偏多一些,近几年开始重视对具体语言的品味鉴赏。2012年、2014年都涉及对炼字的考查,这在前几年比较少见。

5、从题干语言看,指向具体,表述明确,范围限定清楚。

6、手法提示欠明确,涉及术语的题目得分率低,不被看好。

二、对诗歌鉴赏复习的几点思考。

1、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上多下功夫。古代诗词的语言具有独特性,许多地方的理解难度不在文言文之下,而表意的含蓄性更是古代诗歌的基本审美特质之一。如果学生对诗歌的基本意思不能准确理解,必然影响到答题质量。理解是鉴赏的前提与根本,但因为《考试说明》中只提出了对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四个方面的鉴赏与评价,而并没有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提出要求,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往往就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项基础工作。其实,从实际训练情况来看,很多问题恰恰都是因为不能准确理解诗意造成的。

2、跳出《考试说明》对考查点的描述,立足于文学本体的角度,更宏观、更本质地来看待诗歌作品,眼界要更开阔一些。《考试说明》的表述是对命题考查的角度的界定,但它和对文学作品本身的认识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们在尊重《考试说明》的同时,不妨换一种眼光,也从诗歌的本身特点出发来把握这一专题。但现在我们的复习现状是老师研究的点越钻越细,一些不具有代表性的技法也被大量发掘讲授。只要模拟题中出现一种手法,就为学生归纳一种,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其结果是学生对诗歌的认识越来越零碎,基本不能从宏观上对诗歌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其实,各类文学样式,小说也好,诗歌也好,散文也好,都是借助故事或者景物等等为媒介来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感或人生感悟。各体裁的手段与目的具有共同性。诗歌讲“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也是借景抒情;诗歌常研究景物的写法与作用,小说的环境描写也与此相类。2010年江苏卷的小说阅读《溜索》,就要求分析环境描写的表现特色,与诗歌鉴赏中分析景物写法的答法基本一致。

3、复习要化繁为简,以一总万。任何方法,越复杂越难以掌握运用,在复习中,我们要把在复习训练中提炼、归纳出来的一些方法进行归类整合。比如,从诗歌本身来看,在研究所写的内容时,那么写人物无非是从正面、侧面进行分析。写景无非是研究从什么角度写、用什么手法写。在研究诗歌的表达技巧时,不妨先从大的方面看看是描写还是议论、抒情,描写是工笔细描还是白描勾勒;再看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手法;然后看有没有精彩的词语。这样经常从宏观的层面为学生理一理思路,帮学生把零散的认识分层次联系建构起来,我想,这可以使一些学生在面对本专题时不再茫然无措,不知头绪。

三、复习的基本做法。

1、加强对历年高考试题与《考试说明》中题型示例的研究。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比如,通读了湖北的诗歌鉴赏题,就可以发现从来就没有考查过生僻的手法,而且都指向都比较明确,那些大而无当猜谜式的试题就不符合我们湖北省的特点。

2、将考点复习与重要类别的分类复习结合起来。在复习中,我们一方面从考点的角度对诗歌的要素进行逐一训练,还对常见的、重要的诗歌类别就其共性进行研究突破。

3、精编高质量的练习。现在网络发达,各地模拟题浩如烟海,但问题是质量也就参差不齐。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时全部选用精编的近年来各省的高考试题为训练材料,因为高考试题命制最为讲究,是经过了专家长时间反复推敲、打磨过的。难度的把握最为恰当,细节的设计最为严密,题目的表述最为规范、准确,相应的训练的针对性也就最强,效果也就最好。

4、强调读题能力。前面说过,高考试题的表述指向明确、要求具体,因此,克服读题的粗放随意就显得尤为重要。是“概况”,是“简析”,是分析感情还是概况形象,都说得清清楚楚。善于读题的学生往往能根据题目明确答题的方向与大致内容,根据分值还能基本判断出答案应包含几个要点。尤其要强调的是,如果碰到那些难度太大,一时难以下笔的题目,一定要在读题上打开突破口。比如2013年的5分题:“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即使我们对“飘逸”不甚理解,但从这两句诗入手,根据诗句来相对把握其内涵,答题时解说诗句大意,再相应扣题作答,料想仍会有不错的分数。

5、反复强调答题的规范性。提出这一点,是从考试实战的角度出发的。主观题有主观题的相应特点,因此答题的规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答题的规范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卷面的布局整洁与书写工整;二是分点作答,做到要点分明;三是结合文本分析,语言组织规范,不光是贴上标签。这一点也是说起容易做起来难,但不反复强调不行,我们希望学生呈现给阅卷老师的是卷面干净、条理明晰的答案。我们在月考中也影印张贴过漂亮的和糟糕的文面。

第9篇

关键词:开展活动;古典诗词教学;兴趣

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书,人教版选修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三个单元全都是中国古典诗词篇目。唐诗宋词就是我国文学上的瑰宝,选进教材的都是极具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但即使再美的诗词,在连续的为备考进行的教学中学生不免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觉得乏味。而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第一点就提到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该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诗词的勃勃兴致呢?本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认为可以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常态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诗词综合实践活动,多角度、多层面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浓厚兴趣。下面以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下面简称“粤选1”)为例谈谈古典诗词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想与实施。

一、“命名取号”酝酿蓄趣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的阐述要求学生尝试组织文学社团,其实在班上也可组织成立缩微的“文学社团”,如某个专题方面的学习小组等。所以,在正式进入诗词教学前可发动组织学生成立“诗词学习小组”。即在班级要求全体同学以4~6人组合成立一个诗词学习小组,所有同学均要参加,组员尽量包含“各有专长”的同学,如语文综合素养较高、会绘画或唱歌、能制作课件等。选好组长,并取一个有诗意的组名。同时,建议每个组员各取一个有个性的字或号以显“诗意人生”。在整个过程中,诗词学习小组不能任意变换组员,以保证后续开展活动时诗词学习小组的整体合作及统一。

一般来说学生在分组后为小组取名的时候都很积极,许多小组成员常常为一个字展开激烈的讨论,就怕自己组的名没有其他组的有意蕴。同学们最后定的组名,有些取自古诗词名句,有些融进组员的名字,有些结合组员的兴趣爱好等,每次总能出现许多“出彩”的富有诗意的组名,如“疏星淡月”“鸿雁单秋”“梦圆唐朝”等。而在给自己取字号的时候,如果出现不够积极的情况我就借机渗透古代文化常识,借力激趣。我在简单介绍古人取字与号的基本知识时,就特别向学生强调:字,也叫“表字”,古时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并非所有成年人都有字,是有一定学识、身份、地位的成年人才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普通的平民百姓不再有表字,表字成为地位的象征;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这个时候学生就积极起来了,全班出现一股势不可挡的“查词典,定雅字,取美号”的热潮。

而@些都为接下来的诗词学习铺设道路,酝酿蓄趣,营造学习氛围。

二、“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阐述中提到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诗文。还指出:选修课程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活动就是指在老师的示范讲解下,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然后选择自己喜欢又感觉理解最透彻的诗作给同学们讲授,学生每人都有一次走上讲台当小老师的机会。

粤选1将唐诗宋词元曲中大家们的作品编为基本阅读课,其他名家的作品按题材内容分类编排为拓展阅读课,这样的框架有利于突出重点。教师先把不同题材的作品与名家典型代表作列为自己示范重点讲授的专题课与名家学习课。专题授课讲明诗词常识,让学生初步掌握诗词的分类鉴赏。名家学习课精讲最能体现诗人风格的诗篇。除了这些,其它的篇目则可让学生进行自主鉴赏。学生与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轮流穿行。如杜甫诗五首,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和高度成熟的诗歌艺术技艺。教师可只讲《月夜》,而其余四首诗让学生自主鉴赏。

三、“寻觅收集”深入研究

新课标指出,诗歌课程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学习篇目,进行作品鉴赏,即鉴赏研读是建立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的。要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势必要找到相应的契机,给予相应的阅读任务,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去阅读鉴赏。

(一)收集意象典故活动

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法,不知道诗歌中所用的典故,势必也会影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把握。在恰当的时候让学生归纳掌握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或典故,可以让学生构建诗歌的知识网络,积累较为丰富的鉴赏知识。布置学生搜集的时机应以教学进度为准,搜集的内容可以有四种:1.单个典型意象涵义的搜集。如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中三首有“月”的意象,所以可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带有“月”意象的诗句,探讨这个意象的寓意。2相同题材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学了第1课王维的边塞诗《观猎》及第6课的边塞战争诗之后,可以让学生收集边塞诗常见意象或典故的有关诗句,然后解说意象寓意和典故内容及含义。3.表现相同思想内容的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如学了第19课言情词三首后让学生搜集整理代表爱情的常用意象。4.名家常用的意象搜集整理。

学生自己搜集归纳比教师直接给资料会有更深印象,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二)寻觅“唐词宋诗”活动

尽可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风貌,是《唐诗宋词选读》学习的预设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唐词和宋诗。教材中属于唐代的词人有温庭筠,执教唐诗最后一课咏史诗介绍温庭筠时,我重点强调温庭筠是晚唐时期诗人、词人,他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在惊诧于竟有“唐词”时让学生每人找一首唐词和一首宋诗。一些学生搜集到苏轼的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时,激动地说“这出自苏轼的诗,而不是词!我可从来没意识到这是宋诗!”“我几乎是又惊又喜了”。

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主利用网络等工具去查寻有点被教材“忽略”的唐词、宋诗。学生在有点意外号晾喜中,增加了阅读量,既有助于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全貌,也为后面宋词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三)“寻觅节日诗情”活动

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都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教材中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都是有关元宵节的词。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写七夕的。在学习这些篇目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出现其它的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查找内容包括相关节日诗词,节日诗词相关的作家、年代以及背景等资料。学生通过自己制作课件汇报展示搜集结果。

学生在寻觅搜集有关节日诗歌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本身是很具吸引力的,同时又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一脉相承,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广泛阅读的时候,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阅读鉴赏能力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升。

四、“尝试创作”提升写作能力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学生学了一定数量的唐诗与宋词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创作,以期能深入理解诗歌。可采取下列多种形式,如改写诗词:可在学过的古典诗词中选择一首诗或词进行改写,可以把诗改为词,也可以把词改为诗;填词:老师简单介绍填词的基本知识,然后要求每位同学试填一首词。可以给定主题:如以“校园生活”“艺术节”“学语文”为话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创诗词。

创作活动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写歌词:先让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首有关古典诗词的民乐、歌曲让同学们欣赏,之后要求学生以某一古典诗词为原型,改写成一首歌词。老师可以先教给学生简单的方法,如: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曲,确定韵脚(与原韵可同也可不同);灵活变换句式,选用原诗中的意象,自由打散重组,设置一个具有现代意味的场景或背景故事,抒发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从而构成一首具有古典韵味又具有现代特色的词作。对于学生的作品,可以整理出版班级诗集。学生认真进行创作的风气不知不觉也渗透到平时的作文中去了。

五、“展演评比”提高鉴赏能力

课程目标关于诗歌提到要让学生“L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课程标准关于诗歌与散文的教学建议提到“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鼓励学生创办文学刊物。以上活动内容学生本来就有兴趣,如果再加上评比就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了。

(一)笔记展评

在开始诗词学习时即布置整理归纳笔记任务要求,同时预报在适当时候进行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最后以“内容丰富,有助于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而且做到图文并茂,令人读来津津有味”为标准评选最受欢迎的笔记。例如一个同学在积累本上整理归纳历史上一系列的壮志难酬的英雄、士大夫有关诗句时,旁边画了一个仰天长啸的人并在旁边用艺术字写着“爱国忠君如是也”。在同学们整理出来的笔记中大都能包含“文学文化常识”“分类知识”“诗歌鉴赏术语例举”“鉴赏步骤方法”“传统意象集锦”这些内容,而这正是鉴赏诗歌所必备的知识。同学们笔记的内容各异,生动形象又活泼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学了不少的诗词知识。

(二)专题朗诵表演

“专题朗诵表演”活动流程大概为:把粤选1作为范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并确定朗诵主题。按此专题搜集、整理相关诗歌,制作成课件,然后进行专题朗诵表演。学生在欣赏同学们表演时要作出准确的评价,小组同学人人参与,组与组同学互相观摩,互相评议。

学生最后确定的专题通常有“远游怀人”“军旅战争”“爱国情怀”“登临感悟”“爱的诗篇”“友谊如酒”“珍惜亲情”等等。各专题涉及面很广,准备过程可以说已达到了初步全面复习的目的。另外,当欣赏同学们的“倾情展演”时,也相当于把全书的内容分专题又复习了一遍,学生的分类鉴赏能力又得到一次长足的发展。

(三)手抄报、语文电子杂志评比

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中一路走来,点点滴滴,感悟与体验,进步与提高,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发挥所长,展示学习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展示方式主要有制作展示手抄报、编辑展演语文电子杂志活动。

活动还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选择展开对某一位作家或者某一题材、主题的诗歌进行阅读探究,每个学生把研究收获、心得写成文章。接着小组长组织有专长的组员把本组的文章整合制成“手抄报”或编辑成语文电子杂志。当“手抄报”全部制作完成时就在班上张贴展示,编辑制作成的语文电子杂志则在网上让同学们点击观看。

第10篇

一、 忽视学段目标,随意拔高学习要求

2011版课标指出,第一学段古诗文教学目标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值得注意的是,要求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并非一定要学生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学生能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也是可以的,体验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A老师执教《静夜思》(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生字,教读古诗,逐句讲解诗句意思后,抛出一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面面相觑,教师连问三遍,学生依然一脸茫然。教师情急之下,直接告诉学生: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倘若让中高年级的学生回答此问,自然是轻而易举。但是,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朋友而言,有点强人所难。

事实上,一年级学生自身知识和阅历都颇为欠缺,不能理解李白这种游子思乡之情,实属情理之中。教师让学生说出读懂什么,抑或是说出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显然忽视了学段要求,有随意拔高学习要求之嫌。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重在吟诵,在吟诵中自悟感受诗歌描绘的美好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此当是低年级古诗文教学的着力点。教师要认识到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古诗的接触学习是处在启蒙开始阶段,其知识面很窄,理解能力低,学习古诗必然存在很大的困难,不能拔高学习要求,否则,学生对古诗心存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古诗的兴趣。

其实,学习古诗需要“不求甚解”,学生当前或许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意蕴和情感,但并不妨碍其朗读背诵,只要学生能自然流利地背诵,将其铭刻于心,日后的某一天,某一时,自会顿悟出诗歌所传递的一切内涵。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段目标,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教学用书》对此课的教学建议是: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教师走进课堂之前,要钻研课标中的学段目标,准确把握本学段本组本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教学才不至于偏离正轨。

二、 忽视学生个体感受,硬把学生引向“标准答案”

《乞巧》(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此诗想象丰富,浅显易懂。B教师执教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意思后,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尽管教师千呼万唤,煞费苦心地引导,学生依然回答:我体会到牛郎织女很伤心;王母娘娘太狠心;牛郎织女相会很高兴……答案五花八门。按理说,学生说得也没错,因为他们的回答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言的。但是,教师并不满意,干脆告诉学生,这首诗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然后,教师大讲特讲,古人追求幸福生活,七夕节进行乞巧活动的热闹场面,继而转到“同学们在心里乞什么”的话题,学生一脸茫然,教师随之抛出自己“乞”的内容:乞父母健康长寿;乞家人平平安安。学生们听得一头雾水。

评课时,有教师认为教者在诗歌主旨上的挖掘很到位,也有教师认为教者在思想情感上教得过深。笔者以为,教学时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后,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初步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达到背诵即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三年级的学生可能对蕴含在诗中的牛郎织女故事更感兴趣,以其认知水平和阅历,能感受到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开时的伤心,而鹊桥相会时的高兴,已属难能可贵,何必硬要把学生引向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呢?诗歌本来就是一种较之其他文体更凝炼、更含蓄的文学样式,小学生重在积累感悟优美语言,熟读成诵。就算要学生体会古诗情感,也不宜由教师过多地讲授,这样会破坏古诗美感,而应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诵读中自悟自得,慢慢品味。教师纠缠于诗歌情感上的深度,有把古诗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之嫌,甚至有可能让学生觉得古诗艰深晦涩,产生厌倦。这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三、 忽视儿童主体,教师过度讲解代替学生自悟

长期以来,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始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按照“读准字音、理解意思、体会情感、熟读背诵”的“十六字方针”按部就班教学。C老师执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学生熟读后,教师逐句讲解意思,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唯唯诺诺,教师讲一句,学生小心地读一句。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学生的自悟,完全看不见学生的思维增长点和生发点,教师操控了整个教学,学生只能亦步亦趋,课堂气氛沉闷。我们可以理解教师的心情,怕放手了而收不拢,这样会让教学失控,陷入尴尬境地。然而,这样的教学,使得古诗词的优美荡然无存,只剩下被割裂了的毫无生趣的符号,学生所得仅是一堆枯燥无味的知识,拉大了古诗词与学生的情感距离。

毫无疑问,古诗因时代久远、语言精炼、表达简洁、意蕴深长,学生领悟是有限的,需要教师讲解,但是要把握一个“度”。学生对古诗的主题思想、感情、意境、韵味的感悟,需要日后来咀嚼,需要人生阅历来丰富。我们不必逐字逐句地进行串讲和赏析,何况此词意思浅显易懂,学生理解并非难事。古诗词教学应体现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准确把握讲的尺度。学习古诗词最为常见有效的手段就是诵读,“诵读为本”当是纠正过度讲解的良策。教师可创设情境,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让学生初步掌握停顿、重音、延长等规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走进作者内心世界,获得理性的审美体验。如此,学生所得就是自己的感受,远比教师硬塞给学生效果要好得多。当然,诗句中的典故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要适时适当地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触摸到作者的情感脉络。

四、 忽视根植文本,过度拓展延伸,喧宾夺主

D老师执教《送元二使安西》(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时,为帮助学生了解送别诗的特点,学习新课前链接了高适的《别董大》、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间在对《送元二使安西》一番浮光掠影式的文本解读后,便拓展了刘禹锡的《杨柳枝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等诗句,还配上了古曲《阳关三叠》。乍看,这样的链接颇具创意,然而就课程目标而言,要求太高,不切学情;就教学内容而言,过多过杂,有喧宾夺主之嫌;就文本与拓展的关系而言,越位错位,本末倒置;就教学效度而言,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乱花渐欲迷人眼,拓展内容超出学生感知认识的水平和诵读解构古诗词的能力,学生所得甚少,失去了拓展的应有之义。

任何事都有个“度”,拓展也是如此。上述教学,教者之所以热衷于拓展,在于错误地认为拓展得越多对学生理解越有帮助。殊不知,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其阅读背景和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过度的拓展必将导致学生走马观花,看不懂,读不进,想不通,反而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涵咏、品味,自然无法达到教学的“有效度”。因此,教师要精选拓展材料,去粗取精,披沙拣金,突出教学重点。上述环节,教者若能抓住“客舍青青柳色新”中“柳”字做文章,链接两三句带“柳”字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教师再适时点拨,学生初知借“柳”这一意象去表达离情别绪是古诗词的一大特征。这种拓展适度适量,学生能够理解接受,对学习起到了促进和帮助的应有作用。

总之,古诗词教学应努力避免上述四种忽视,从学段目标出发,结合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第11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诗十九首》有关常识。

(2)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叠音词的用法。

(3)训练学生诗歌朗诵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叠音词的作用,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完成“训练学生朗诵的技能”这一教学目的。

(2)通过朗读、背诵诗歌,加强对诗歌的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本诗女主人公因爱情受阻的痛苦和哀怨的情感。

(2)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本课重点

(1)理解诗歌主旨和情感,体会叠音词的用法。

(2)训练学生诗歌朗诵的技能。

2.本课难点

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本诗的情感,并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

三、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

2.诵读欣赏法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黄梅戏《牛郎织女》选段《春潮涌》。

师:大家刚才欣赏了一段戏曲,这是关于谁的?

那么,谁给大家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生叙述故事,师进行补充。

师:好,故事很精彩,我们来看看牛郎织女星的所在位置(PPT展示星座图)。看,咱们中国人多浪漫啊!(指屏幕上银河星空图)就这样一条明亮的银河,两颗不相关的星星,咱们的祖先就创造出这么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那人们是怎样看待这个故事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美文。(板书课题)

2.古诗简介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选自《古诗十九首》,那你们了解《古诗十九首》吗?它是东汉中下层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标题为诗歌的第一句,作者多为无名氏。(出示课件)

时间:东汉末年。(战乱年代)

思想内容:一是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二是士人失意的苦闷哀愁。

特点: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

地位: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在五言诗发展史上占关键性的地位。

类别:游子诗和思妇诗。

艺术风格:融情入景和运用比兴。

称誉:刘勰《文心雕龙》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更称其为“一字千金”。

3.朗读感知

先请同学们自读全诗(出示全诗),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出示字音)。再请学生自读诗歌,请一生朗读,学生评点。再请一生读,师多鼓励。

欣赏配乐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语速。(PPT展示)

PPT展示:五言诗的朗读一般是两个节拍或三个节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纤纤/擢/素手。

再次朗读全文,看看能否品出美感。

4.诗歌赏析

再读诗歌,体会这首诗的情感。

从诗中哪里读出这样的情感的?小组讨论交流,并在书上做记号。

品析字词句,说说叠词的效果。

师:此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何以看出?

生:“相思”。(学生异口同声)(板书:相思)

师:全文哪里写相思了?我没有看到“相思”二字啊!

师:请同学们按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观点。

师:提问和分享的时间到了。时间有限,机会难得,大家可要抓紧啊。哪个小组先来回答?

生: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中可以看出,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织布时动作的娴熟,织女的姿态之美,更写出了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

师:织女的动作娴熟?“擢”什么意思?“弄”又是什么意思?

生:“擢”举起,“弄”是摆弄。

师:那她有没有全身心地织布呢?

生:没有,正是因为思念而不能认真工作!

师:是啊,也可以说她以工作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啊!

生:从“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句也可以看出,她因为思念,一整天也织不出一匹布来,而“泣涕零如雨”更是直接写出了她相思的神态,后面“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说,他们两人一水之隔,却不能互诉衷肠,表达了那种相思之情。

师:读最后一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想象描绘出来。

讨论交流:

一位女子泪光盈盈地站在水边,含怨带愁、凝眸深情地远视牛郎,却不能与他对话。

师:说得很好,特别是最后一句,一水之隔,不能共语,多痛苦啊!还有吗,除了这几句?

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也是!诗中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河汉“清”且“浅”,人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见,更让人觉得悲怜。

师:“河汉清且浅”,是啊,让人有咫尺天涯之感!

师:噢!全文共十句,八句都已写到了相思了,那么开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句含有相思吗?

生:也有啊!“迢迢”,遥远的样子。牛郎织女相隔天涯,这里正是以织女的口吻表达对牛郎的思念。

师:“迢迢、皎皎”就是从环境上渲染了星空广阔、相爱之人远隔天涯的悲凉气氛,让人联想起男女相思之情。

师:看,这首诗,可以说用“环境渲染,情感刻画,动作描摹”这些手法达到了没有一句直写相思,却——

生:句句写相思!(板书:环境渲染,动作描摹,情感刻画)

师:要达到这种“不直写相思却句句含思”的效果,在语言上定有它的独到之处,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生:叠词的运用,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

师:很好!(多媒体展示,这几组叠词)谁能说出它们的作用?

生:叠词使得诗歌质朴清丽,情趣盎然,增强了节奏感。

师:很好,从总体上说的。还有吗?

生:叠词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显得感情凄美,婉转缠绵。

师:这位同学也是提纲挈领地从总体上说出了叠词的作用,那么谁能分别具体说出叠词的作用?

生:比如“脉脉”,让人联想到织女脉脉哀婉的眼神,咫尺天涯不能共诉衷肠。

师:再如?

生:还有“迢迢、皎皎”让人想起星空浩瀚,相思之人远隔天涯。

师:很好!当然,还有“纤纤”让人联想到织女的柔弱,“札札”写出声音,环境单调,气氛凄凉,突出了织女内心的凄苦。

师:咫尺天涯,深情难诉。人人都说——

生:相思苦啊!

师:是,相思苦啊!

5.朗读升华:赛读(展示幻灯片)

同学们,刚才已入情入境地研读了诗篇,接下来请你们根据所学的方法和诗中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读得更好。

6.拓展训练

牛郎和织女的相思是如此之苦,他们最盼望的莫过于一见啊。假设我们此刻就是牛郎或织女,七夕前夜,牛郎、织女感慨万千。用第一人称描写牛郎或织女的心理活动。

推荐写得最好的,我们共同分享!(巡视,询问哪位同学写得好,同学推荐)

7.作业

(1)背诵全诗。

(2)想象牛郎织女相见时的场景,写一段描写当时场景的文字。

8.教师寄语

第12篇

关键词: 现实 “农民”意识 真实田园 苦中求乐

田园诗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七月》,而在陶渊明处实现了第一次的精神升华。到了唐代王维,田园诗又展现出了别样的风貌,诗、画、禅的交融,其诗风清新自然,意蕴深远。后张籍、王建等人又将视角转向了现实,着力描绘下层人民生活的困苦,意在为当政者敲响警钟。南宋范成大是田园诗的集大成者,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言:“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仿佛把《七月》、《怀古田舍》、《田家词》这三条线索打成一个总结,使脱离现实的田园诗有了泥土和血汗的气息,根据他亲切的观感,把一年四季的农村劳动和生活鲜明地刻画出一个比较完全的面貌。田园诗又获得了生命,扩大了境地。范成大就此可以跟陶渊明相提并称,甚至后来居上。”①此处尤值得注意的是钱钟书认为范之前的田园诗是“脱离现实”的。石湖之前的田园世界,是文人士大夫的主观构建与创造,是用以抒发个人情志的。田园诗到石湖,虽也有个人情志的抒发,却是第一次将视角完完全全放在现实生活之中,展现农村劳动和生活的。范成大田园诗对现实世界的开辟,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精神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士大夫情怀与田园生活的结合

(一)以民为本与“农民”意识

陶、王等人对田园的描绘,虽有对农事的涉及,但其视角是士大夫的,对田园的描绘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的喜爱,更多的是抒发闲情逸致与隐士情怀。张籍、王建等人对农民生活困苦的描写,其视角也是士大夫的,他们看到了民生疾苦,希望通过诗歌的创作推动现实的转变。范成大固然也是士大夫,可是其归田的强烈意识,对农村生活的深刻体验,都与之前的士大夫有很大的不同。范成大早年仕途坎坷,一生漂泊不定,但始终心系人民,与农民群体保持最紧密的联系。到晚年,归隐之心更炙,正如他在《公退书怀》中写下的“求田问舍亦何有,岁晚倦游思故乡”,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对村居生活的向往。正是因为范成大的“农民情结”,②使他的诗歌呈现出“代言体”③的特征,代表作品是其晚年所作的《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诗中对农业生产的描述,既是他深入农村生活的真切所得,也表现出了他强烈的“农民”意识,如:

吉日初开种稻宝,南山雷动雨连宵。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四时田园杂诗其十一)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其二十六)

无论是“秧田水”还是“麦秀寒”,都直接与收成紧密相关,是最牵动农民心的自然条件。这与陶渊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心境是截然不同的。诗人之所以被农业生产的每一环及其所需的自然条件所牵动,是因其与民生息息相关。诗人生活在农民中间,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十分熟悉,自己也参与农业生产,他与农民之间的感情是紧密相连的,他把自己也当做了村民中的一员。看到“不欠秧田水”的大好形势,看着涨起的水拍打小桥,诗人不自禁地透露出了欢愉之情。而“移秧披絮尚衣单”又隐隐透露出诗人对“麦秀寒”的忧虑。诗人在此的描绘,完全是一个劳作在田间的农人感情的真实流露。而这样的作品随处可见。“老盆初熟杜茅柴”的喜悦,“不奈儿童鸟雀搔”的无奈,“无力买田聊种水”的辛酸,从中不仅可看出诗人对农民的深刻了解,也可看出其以民为本的士大夫情怀。在范成大身上,士大夫第一次展现出了可贵的“农民”意识,这让他的作品拥有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二)真实田园与隐逸之乐

范成大晚年隐居田园,与之前的诗人一样,范成大也通过田园诗抒发自己的闲情逸致和隐逸情怀。但他的田园并非主观构建和创造的,而是致力于对客观的描绘,具有“理性”④的特征。与谢灵运注重自然山水的客观呈现一样,范成大笔下的田园也是真实地呈现。范成大所描绘的一幅幅农村风情画之所以能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与诗人细腻的观察和切身的感受息息相关,他特别擅长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真实的田园世界。他的一部分田园诗将个人的隐逸之情打入到普通的田园生活中去,诗中既有个人情志的抒发,又能道出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改变了田园诗仅用以抒发个人情志的传统,如: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其二)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其二十二)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其二十三)

第一首诗歌写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感受,先写了整个大环境的变动,春雨一来,万草千花都绽放了。只一句就先声夺人,写出了春回大地的自然力量,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而诗人的视线也由大转小,转到了屋舍后的菜地上,惊喜地发现邻家的鞭笋已经逾墙而过了。诗人通过对“犹”、“过”等动词的运用,将初春的墙边小景写得生趣盎然,颇有趣味。 第二首写晚春时的景致,如丝如尘的细雨正下着,诗人,也有可能是诗人所见的农人朋友们,正煮酒品尝佳酿。牡丹正破蕾绽放,樱桃也熟了,即便是有了落花也不能减却正浓的春意。村居生活中小景致时常能够打动诗人的心,诗人用平实而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展现出自然风光之美好。第三首诗歌表现出了隐于田的乐趣。诗中描述了雨后村民迟起,透过窗子看天蒙蒙亮的情景。老人支着枕头听黄莺的叫声,孩子们则开门与燕嬉戏。忙碌的农村生活中的片刻闲暇,充满了乐趣,真实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诗人所描绘的田园生活,既可能是他个人的亲自体验,也可能是他观察他人所得,既有诗人主观感情的表达,又同样是为他人写心。这两者能够完美融合在一起,不给读者以失真与别扭之感,是两者情感相通的结果,也体现出了范成大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二、生存之痛的刻画与苦中求乐的精神

(一)饱含血与泪的诗句

范成大用清新、活泼、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农村风情图,诗歌中洋溢着劳动的快乐及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这是范成大为诗歌艺术长廊做出的独特贡献,而他更加杰出的成就是他对生存之痛的领悟和刻画。元白等人的新乐府诗歌也注重描绘下层人民的苦难,但是往往添加了许多主观的想象,并添加了许多议论,旨在警醒上层统治阶级。这类诗歌往往缺乏对农民真实生存状况的了解,难以把握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农民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和苦难。范成大的诗歌,不但彻底摆脱了田园诗“桃花源”式的理想格调,也过滤掉了主观的议论和刻意为诗的生硬。他以一颗贴近农民、贴近生活的心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其中包含着血与泪的领悟,这使得他的田园诗感情真挚,撼动人心,富有生命力。《四时田园杂兴》中描绘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劳作,其中有不少都可以看出劳作的辛苦,如: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其十四)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其十八)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其三十)

在“风浪紧”的情况下还要“从外水种芦根”。在养蚕时节为不惊扰蚕,邻人都小心翼翼,在天气晴好的时候,采桑的时候大家又相逢了。为引水灌溉,“丁男长在踏车头”。这些诗句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劳作的辛苦,生活的不易。农民不但要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为生存竭尽全力,还要受到官家的盘剥,如: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其二十九)

采菱辛苦废犁,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其三十五)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诉天公休掠剩,半赏私债半输官。(其四十一)

为了缴纳租税,妇女只得连夜织布。也幸好今年蚕桑收成不错,还能留得一些黄丝织夏天的衣裳。可想而知,收成若不好,农民连夏衣也没得穿。而第二首诗中刻画的场景则更加触目惊心。农民采菱已经非常辛苦了,双手流血,形销骨立,瘦得不成人形。穷得已经没有钱买田,只能指望在水上种些农作物为生,而近来连水上农作物也要收租了。这是对无孔不入的压迫和剥削的血泪控诉。而最后一首诗则写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与官家的压榨这双重困境下农民的生存现状,通过对农民生存现状的真实描绘,用农民之口道出了生存中的艰辛与痛苦。诗中没有直接对官府的盘剥的不满和控诉,而是通过血淋淋的呈现诉说了一切。

(二)农民形象的塑造与苦中求乐的精神

范成大的田园诗不仅对田园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描绘,而且对生活在田园中的农民进行了特别关注。他看到了农民生存的苦难,对他们寄予同情和关怀,这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士大夫悲天悯人的情怀。虽有对苦难的描述,但是其诗歌的主要基调还是乐观向上的。农民们虽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但是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却是积极的。农活虽然繁重,但他们却在劳动中找到了快乐,如: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其四十四)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其五十五)

彻夜打稻虽辛苦,欢声笑语却不住。家家户户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在劳动中也是快乐的。而第二首诗中则体现出了对劳动成果的喜爱之情。农家菜吃起来味道甘美,有钱人家的肉食才比不上呢。范成大还发掘了农民身上的优良品质,在他们的身上,展现着人性的美好。如: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其八)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其三十三)

范成大笔下的农民不仅十分勤劳,而且十分好客。第一首诗中就写到了外出拜扫的村民回家在路途中就被乡人招呼去喝一杯酒,突出体现了乡人的热情好客和不拘小节。第二首则写匆匆赶路的人大汗如雨,受到了沿途农家的热情接待,沏一壶井水泡的茶,让客人暂坐在门前的磐石上,在树荫下歇息。民风淳朴,由此可见一斑。虽然生活艰难困苦,但诗人却发现农民们在村居生活中享受着天伦之乐。如: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其五)

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其三十八)

第一首诗中写日暮时分老翁参加完春社归来,发现花枝满地,一看就知道是孩子们玩游戏造成的。老人在春社尽醉而归,儿孙在家里调皮玩乐,非常富有生活气息。第二首写七夕节富贵人家人声鼎沸,而黄昏中的田舍乡村却静谧安详。丁男耕作,妇女能织,不用像天上的牛郎织女一样隔着星河相望,写出了农民夫妇平静而幸福的生活。范成大写出了农民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了他们身上蕴藏的生命力量,歌颂了他们苦中求乐的精神。

注释

① 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16.

② 刘薇.论范成大的农民情结[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4).

③ 刘蔚.论范成大田园诗的代言体特征[J].福建论坛人文社

会科学版,2004(5).

④ 陈正君.理性的田园――评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J].

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0(2).

参考文献

[1] (宋)范成大.范石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 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刘薇.论范成大的农民情结[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4).

[4] 陈正君.理性的田园――评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J].

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0(2).

[5] 邹化政.泥土气息 庄户心声――范成大农村诗浅论[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