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5: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骨折患者护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安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老年骨折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骨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护士长管理的重中之重。骨折病多因突然而来的意外使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各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发生跌仆、坠床、误吸、皮肤压伤、自伤等意外,护理人员加强防范意识,并根据现存的或潜在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关的护理措施或管理规定,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1老年骨折患者潜在不安全因素
1.1跌仆由于骨折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引起肢体乏力、功能障碍等,行动不便造成跌仆;因久病卧床突然改变如突然站立、久卧坐起等造成头晕;地面湿滑或鞋带不合易跌仆;患者突然患病未能接受现实,评价自理能力擅自下床,或自身疾病引致的问题导致跌仆。
1.2坠床意识障碍的患者床栏、约束带使用不当;用品、食品放置不当,未能及时解决患者合理的需求。
1.3误吸卧床患者喂食速度过快;家属喂食时未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高龄患者吞咽障碍致使食物误吸入呼吸道;患者不能维持正常的进食。
1.4皮肤受损卧床时间过久,患者自觉疼痛,经久不改变,局部皮肤受压;长期卧床皮肤护理欠清洁,引起瘙痒抓破皮肤;多处骨折、骨盆骨折等由于疾病的原因不能改变,护理人员护理措施欠妥;水肿的皮肤。
1.5自伤患者在康复期间,患肢功能锻炼过急、过暴造成患肢再次受创;老年脑改变患者,进行一些危险异常的行为,如:硬物自伤、玩火等。
1.6其他因素患者活动时不当引致关节脱位;起床、过早下地负重行走引致钢板断裂等。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临床护理模式,试验组采取康复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手术治疗后的自理能力。结果试验组骨折愈合、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模式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骨折;传统护理式;康复护理;对照
临床护理干预对于骨折患者疾病改善有一定的影响,而不同的护理模式效果也有一定的区别。本文通过比较传统护理模式与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探讨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疾病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男56例,女24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年龄(47.05±5.69)岁;其中上肢骨折25例,下肢骨折35例,骨盆骨折17例,其他部位骨折3例。试验组男53例,女27例;年龄19岁~67岁间,平均年龄(48.15±5.57)岁;其中上肢骨折24例,下肢骨折34例,骨盆骨折16例,其他部位骨折6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一般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选160例骨折患者均根据其具体疾病情况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内容;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自理能力情况。其中骨折愈合判定标准为以下:①痊愈:骨折患者的疾病症状及体征均消失,骨折愈合情况良好且关节肢体功能均恢复。②有效:骨折患者的疾病症状及体征改善显著,骨折愈合情况一般,关节肢体功能有一定的恢复。③无效:骨折患者的疾病症状以及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骨折愈合不良,且关节肢体功能未恢复。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而患者的运动功能通过Fugl-Meyer评分进行判定,其采取百分制,评分越高则表示运动功能越好;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通过Barthel指数进行判定,其采取百分制,评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痊愈53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2.50%;试验组中痊愈6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7,P<0.05)。
2.22组自理能力比较
试验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为(88.25±19.6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8±15.71)分;Fugl-Meyer评分为(83.97±16.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6±15.0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折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一定程度上会致使患者出现活动受限、躯体功能障碍以及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肿胀,骨折部位疼痛、瘀斑、压痛等,骨折患者常由于其肢体活动受限而影响日常生活及自理能力[1]。因此,在对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生活质量以及疾病疗效。本文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试验组骨折患者采取的康复护理模式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P<0.05)。在对骨折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时,主要护理措施如下:①手术结束后,给予骨折患者热敷、冰敷等理疗措施,从而通过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来减轻患者的疼痛[2]。②在对患者进行骨折整复固定后,以休息为主,小范围按摩、被动活动为辅,使得患者的骨折端产生利于骨折愈合的应力,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3]。③手术结束后3周~6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对患者进行相关主动、被动关节屈伸活动[4]。④手术结束后6周~8周,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关节屈伸、负重训练以及旋转运动等锻炼。通过适量以及适当的功能锻炼改善骨折处的局部血运,以促进局部血肿吸收以及骨折部位血管的再生,从而促进骨折愈合[5]。⑤骨折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的同时,可根据具体疾病情况采取活血化瘀药物、红外线照射、低频磁场刺激、热水浸浴或低中频电流刺激等理疗方式,或采取推拿、针灸或中药熏蒸等传统康复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的愈合和康复[6]。综上所述,在对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疾病治疗情况以及自理能力,较传统护理模式价值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关玉东 单位:洛阳市第一中医院
参考文献
[1]张妍,李燕华.不同护理模式对学龄期骨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506-508.
[2]褚夏芳,李玲芳.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545-2547.
[3]杨红月.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26-27.
[4]毛美蓉,黄鸣红.循证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杂志,2010,27(23):1778-1780.
方法:将100例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给予治疗组加强饮食指导;而对照组则没有强化其饮食护理。
结果:50例治疗组患者经过科学的饮食护理之后,有36例患者的骨痂大量生长,占72%;而对照组有26例患者的骨痂大量生长,占5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结论:通过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有效地补充了患者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加快了骨痂的生长,促进了骨折的愈合与康复。
关键词:老年骨折饮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79-01
1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接收治疗100例各种类型的老年骨折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年龄为58—76岁,平均年龄为64岁。对照组50例,年龄为56—77岁,平均年龄为62岁。
2护理方法
2.1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遵照医生嘱咐忌食食刺激性与兴奋性食物,例如吸烟、饮酒、喝茶及咖啡等,饮食要尽量清淡容易消化。同时要戒烟戒酒。
2.2治疗组治疗方法。治疗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情绪变化等给患者制订合理的饮食方案,分期调整患者饮食,使饮食更加合理科学。
3结果
100例患者经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指导,出院之后进行X光拍片随访,两组患者均得到很好的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改善。骨折后2月内治疗组有36例患者的骨痂大量生长,占72%;对照组骨痂大量生长26例,占52%,经过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
4讨论
4.1护理方法。
4.1.1根据骨折分期进行合理的饮食调整。第一,骨折早期饮食护理。患者受伤后的1—2周之内,大量出血,体液流失十分严重,甚至出现休克。这一时期,患者队表现为肢体畸形、疼痛、各种功能出现障碍或者丧失,而且经常伴有瘀肿,进而导致发热等反应出现。因此,早期时,应该多进食一些可以通气活血,化瘀止痛,清热解毒的这类食物。给予患者高维生素且比较清淡易消化的饮食[1]。
第二,骨折中期饮食护理。患者出现骨折后的3—4周,这一时期的受伤部位肿胀有所消减,疼痛显著缓解,但仍然有瘀肿,骨折尚未续上。应该进食一些有助于续筋接骨,通经活络的饮食,例如田七乌鸡汤或者黄豆猪骨汤等。
第三,骨折后期饮食护理。骨折第6周之后,大部分患者经过照片,可以清晰看见有一些骨痂有所生长。但是依然需要进食一些强筋健骨的食物,以此加快骨痂的不断生长。因而可以选择黄芪鸡脚汤、杜仲猪脚汤等食物来滋养肝肾、强壮筋骨以及补精养髓。
4.1.2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科学调整饮食。老年患者的身体损耗比较大,各脏腑功能都明显削弱,特别是脾、肾功能严重受损。需要加强其饮食护理,进而促进骨折的愈合,加快骨骼肌肉功能的恢复。因此,在进行饮食护理需遵照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食物的数量及品种需要适当,不可过多过杂。如果患者长期的食量不足或者出现偏食情况,就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足,进而不利于机体的康复。老年人的胃肠功能都比较差,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进而影响机体的吸收,因此每一次进食的数量与品种不能太多、太杂。
第二,饮食必须规律,要按时进食,同时食量也要稳定,不可忽早忽晚,忽饥忽饱,否则容易造成身体机能出现紊乱现象,尤其是引发脾胃功能紊乱,通常情况1日3—4餐最为适合[2]。
第三,必须加强脾胃功能的保护,如果饮食不当,首先会损害到患者的脾胃,进而影响到全身功能。老年人的脾胃已经进入衰弱阶段。尤其是脊柱骨折以及下肢骨折,卧床的时间相对较长,骨折之后,不可使用或者尽量少食肥腻、煎炒、干硬、辛辣、生冷、刺激性加强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食物要尽可能新鲜。老年人由于牙齿已经脱落,咀嚼比较困难,食物应该细软且[3]。通常可以用红枣、茨实、莲子、扁豆以及淮山来煮粥食用。
第四,注意滋养肝肾,老年人的肝肾相对虚弱,而且多为肾气不足。补益肝肾可以促进筋骨的修复。骨折早期,患者的气血堵塞淤积,其不良情绪等会对脾胃健运产生很大的影响。此期需要活血化瘀,不适合滋补。其余阶段可以进行适当的进补。特别是骨折后期,最适合进行补益肝肾,强筋壮骨。通常要根据患者的脾胃功能情况选择适合的饮食,例如瘦肉、禽、鱼、乳类以及蛋类均可。另外,需配上蔬菜与水果,增加效果。
4.1.3根据老年人的情绪变化来调整饮食。良好精神可以促进患者的食欲。老年人骨折大多数由于突然受伤进而需要住院治疗。环境发生改变,加上疼痛的严重影响,通常会出现心情焦躁不安的情况。思虑过多就会伤脾,进而引发食欲不振,甚至出现厌食。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以真诚热情的态度,给以患者更多关心与照顾,多多开导,消除不必要的顾虑,进而平稳患者的情绪,需要认真说明饮食与治疗之间的关系,令患者自觉进食,积极配合治疗。
增进患者的食欲,按照患者日常的饮食习惯及喜好,结合骨折分期所需要的营养给予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确保食品的色、香、味符合患者的要求,另外要少食零食。
加强对患者并发便秘以及尿路感染的预防。老年骨折患者由于体弱而且阴津不充足,多数长时间卧床,经常出现便秘以及泌尿系感染。因此,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加进食滋润而且容易排便的食物,例如蜜糖水、芝麻糊、蔬菜以及水果等[4]。
4.1.4日常饮食注意事项。摆正姿势。患者进食的姿势必须与身体功能相互适应,如果不当容易出现误吸误咽等危险。如果患者可以取坐位,则坐直进食,腰下放放置枕头,以减轻背肌与腹肌的负担。
(1)细嚼慢咽。对于咀嚼不细或者吞咽不全而导致噎着的患者,应该鼓励其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令其养成良好的规律与进食习惯,进而促进患者规律分泌消化液,有利于咀嚼吞咽与消化。
(2)饭后清洁。饭后需要及时清洗口腔里残留的一些分泌物,做好口腔护理,进而预防肺炎。饭后要帮助患者进行漱口或者刷牙,如果患者意识低下,需要采用棉棍或者纱布将其口腔清洁干净;如果患者有义齿,饭后需要取下刷洗干净,按摩牙龈之后再带上。
(3)老年人出现骨折之后,其身体损耗较大,加上卧床时间比较长,各脏腑功能都比较虚弱,骨痂生长也相对缓慢。如果饮食不当就极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对消化吸收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利于骨折的愈合。本文对我院60例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的指导,有效地补充了骨折之后每一个阶段需要的不同营养物质,可以促进疾病的治疗,增强其机体组织能力的修复,促进了骨痂的生长,进而加快骨折的愈合。
参考文献
[1]张艳丽.老年患者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5).188
[2]黄燕英.老年骨折病人的饮食护理.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2009(01).143
【关键词】骨盆骨折;临床护理
发生骨盆骨折的原因有多种,多见于车祸、高空坠落、压砸伤,是骨科严重多发创伤中的一个常见疾病,易并发大出血、休克,及尿道、膀胱、直肠损伤,必须及时抢救治疗[1]。我院2004年2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骨盆骨折患者58例,均并发其它部位的损伤,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处理,效果满意,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4年2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骨盆骨折患者58例,其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最大72岁,年龄最小10岁,平均(38.7±4.2)岁,多见于青壮年,其中重物砸压14例,车祸31例,房屋倒塌13例。
2 护理
2.1 急救护理 ①骨盆骨折多由突发外力所造成,易出血引起休克,应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选择颈部或双上肢静脉穿刺,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②止血、吸氧、改善缺氧状态,在没有除外内脏损伤前不可用止痛剂;③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持续心电监护,并做好详细护理记录,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随时调整治疗方案;④密切观察精神状态、皮肤温度和色泽的变化;⑤准确记录出入量以指导抗休克治疗,必要时动态观察中心静脉压变化趋势,指导液体量的输入,防止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发生;⑥对已有轻度休克表现的患者应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加重休克。
2.2 膀胱、尿道损伤的护理 ①留置导尿管时动作要轻柔,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脱落。导尿管及尿袋应置于低,引流管及尿袋每日更换1次,防止感染,尿管每周更换1次;②保持引流通畅,每日进行膀胱冲洗1次,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冲洗液,防止血块及分泌物堵塞尿管;③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2500 ml,以利排尿,每日用新洁尔灭棉球清洗尿道外口2次,用温水擦洗会,防止感染。
2.3 神经损伤的护理 骨盆环双处骨折、骨盆环破裂的患者易并发骶神经、坐骨神经损伤,一旦出现下肢肌力减弱时,应及早鼓励并指导做抗阻力肌肉锻炼,定时按摩理疗、针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同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以促进神经恢复。
2.4 腹痛、腹胀的护理 ①对腹胀者给予湿热敷,因腹部湿热敷穿透力强,可刺激肠蠕动,也可刺激小肠平滑肌收缩,缓解腹胀引起的疼痛;②给予必要的饮食指导,卧床期间应少量多餐,避免吃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葱蒜类、糖类等食品;③对采取以上措施症状不缓解的严重腹胀患者给予禁食、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肛管排气、灌肠等,如伴有严重恶心、呕吐者给予胃肠减压[2]。
2.5 便秘的护理 ①解除患者卧床排便的思想顾虑,指导其如何在床上排便,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②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多饮水,鼓励患者在卧床和牵引期间做适当的活动并每日做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③如已有便秘者可给予缓泻剂,或用肥皂水灌肠以帮助其排便。
2.6 牵引的护理 ①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以维持牵引的正确有效状态;②骨盆牵引必须持续3周以上,同时防止并发症发生,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保护骨隆突处,定时按摩受压部位,合理使用气垫,防止褥疮的发生。吊带宽度要适宜,必须双侧同时牵引,防止骨盆倾斜,肢体内收畸形;③牵引期间应保持空气流通,指导多做深呼吸运动和扩胸运动,每日定时叩背3~4次,并进行有效咳嗽排痰,以预防肺部感染。
2.7 康复护理 ①对不稳定性骨折,卧硬板床休息,并进行上肢活动,第2周开始半坐位,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第3周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的活动,先被动后主动;第6~8周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第12周可弃拐负重步行[3];②对稳定性骨折,早期严禁坐立,可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下肢肌肉收缩以及足踝活动,伤后1周可半卧位或坐位练习,并做髋关节、膝关节的伸曲运动,如全身情况尚好,可逐渐加大活动量,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伤后3~4周不限制活动,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
3 结果
治愈46例,骨折愈合,骶髂脱位复位,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10例,骨折对位满意、症状基本消失、功能大部恢复;未愈2例,骨折对位不满意、骶髂脱位未复位,仍有疼痛、活动受限或畸形愈合影响功能。
4 体会
骨盆骨折的患者都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意外受伤,起病急,病情复杂,患者存在各种各样复杂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程度的恐惧感,护理人员做好耐心细致地思想工作,使患者了解病程的发展规律,解除思想负担,取得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使患者从思想上建立重新生活的信心,因此通过对58例骨盆骨折患者的病情观察,带有预见性的做好急救护理、膀胱、尿道损伤护理、神经损伤护理、便秘护理、牵引护理、康复护理等相关护理,使患者尽快脱离生命危险,主动配合医护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治愈疗效,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46-447.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39―01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端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由于老年人股骨颈骨质萎缩、疏松,轻度间接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对于老年人跌倒后,主诉髋部疼痛的,都应考虑有股骨颈骨折的可能性。偶尔也可见到年轻人或儿童发生股骨颈骨折,但多需要比较严重的暴力。股骨颈骨折可能发生在股骨头下、颈中部或基底部。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经积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男43例,女37例;55―8l岁,平均60岁;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67例;外展型骨折35例,中间型
16例,内展型29例。伴高血压34例,冠血病43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病、肺气肿17例,糖尿病8例,骨质疏松60例。住院时间16―70 d,平均29 d。
2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意外致伤,常常自责,顾虑手术效果,担忧骨折预后,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并给予悉心的照顾,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主动关心,照顾他们,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同情患者的感受,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多给患者鼓励、安慰,解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安心养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保守治疗护理必须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保持正确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取得配合。外展型股骨颈骨折,骨折端互相嵌入,外观无畸形,卧床活动也多不感疼痛,可睡普通床,患肢做直腿皮牵引,稍外展,限制患肢不外旋。注意盖被不要压在脚上,以免导致患肢外旋。患者应仰卧,在牵引期间应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活动锻炼,患肢要积极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牵引3―4周后,即可去掉牵引在床上自由活动患肢,练习抬腿,并继续锻炼股四头肌活动。练1周左右,如果下肢肌力好,即可用双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负重。一般3个月左右可去拐活动。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且易消化,以适合于老年骨折患者。不能随意增减牵引重量。若牵引量过小,不能达到复位与固定的目的;若牵引量过大,可发生移位。
2.3术后护理内固定术后回病房,成人一般不需外固定,应鼓励患者早期在床上坐起。预防切口感染,术前,严格备皮,切El皮肤有炎症,破损需治愈后再手术。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术后充分引流。预防血栓形式,妥善固定制动术肢。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皮肤黏膜情况。经常观察术肢血液循环状况。术后第2天一般即可扶助患者坐起,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术后几天内即可坐轮椅下床活动。当伤口疼痛消失后,应开始做髋关节及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及两下肢的股四头肌锻炼。根据患者体质情况,术后3―4周可指导并帮助患者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护士务必在旁保护以防跌倒。至少需6个月方可完全去拐;息肢负重。肢体仍为外展中立位,不盘腿,不侧卧,仰卧时在两大腿之间置软枕或三角形厚垫。三翼钉内固定术,术后2日可坐起,2周后坐轮椅下床活动。3―4周可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防跌倒(开始下床活动时,须有人在旁扶持)。6个月后去拐,患肢负重。移植骨瓣和血管束术,术后4周内保持平卧位,禁止坐起,以防髋关节活动度过大,造成移植的骨瓣和血管束脱落。4―6周后,帮助患者坐起并扶拐下床做不负重活动。3个月后复查x线片,酌情由轻到重负重行走。人工股骨头、髋关节置换术后,向患者说明正确的卧姿与搬运是减少潜在并发症.脱位的重要措施,帮助其提高认识,并予以详细的指导。以避免置换的关节外旋和内收而致脱位。一旦发生脱位,立即制动,以减轻疼痛和防止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然后进行牵引、手法复位乃至再次手术。
2.4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牵引常见的并发症有皮肤水疱、溃疡、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血栓性静脉炎等,所以要积极预防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讨论
由于临床治疗较长时间,应保持愉快心境,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饮食清淡食用易消化食物,患肢注意保暖,防止寒湿。应尽早做下肢肌力练习,如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距小腿关节屈伸运动及健侧肢体的功能练习,可做改善局部血流循环、利于骨折愈合的其他物理治疗。但不宜过度负重、久站、久行运动。定期去医院复查,防止病情发生恶化。
参考文献:
[1] 李梦樱.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9.
【关键词】下肢骨折;护理;指导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吉林省人民医院综合外科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对下肢骨折患者康复的护理,及早减轻病痛,使这些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残疾,恢复最大限度的生活和活动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恢复身体健康。现报告分析如下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院内指导临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本组50例中,男24例,女26例。双下肢16例,右下肢18例,左下肢16例。年龄30~58岁左右。是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手术方法为行内固定手术。功能不全(DVT)的时间为8~34 d发生下肢深静脉瓣膜在手术后, 21~501 h左右为受治疗的时间发病到开始。本组均有毛细血管的充盈时间延长,患肢疼痛,压痛明显, 相应平面的周径的相差056 cm以上左右在双侧下肢。瘀血及皮肤颜色青,紫皮温升高,经尿激酶10万左右U加用091%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输入(在11~21 h滴完),复方丹参121 ml左右加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左右静脉输入(11 次/d, 1个疗程为7 d),在治疗7 d后25例患者的肿胀与疼痛基本消失,症状明显增加了改善, 彩超证亦皮肤颜色比较正常, 4个月后就能下地行走同时下肢静脉通畅。有2例继续治疗的患者, 明显好转在二个疗程后的症状,症状明显好转有4例在经三个疗程后。
12临床护理由于治疗的需要在下肢骨折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在进行术后制动或骨牵引时,特别应注意和加强临床期的护理对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的要点有以下:①要保护针眼对于牵引肢体,每周对针眼清洁消毒与包扎,保持牵引力线,每日对针眼滴酒精,使针眼保持清洁干燥。②对患者进行正确功能锻炼的指导,对于牵引或手术后的肢体根据患者的病情,应进行肌肉收缩练习是为了防止肌肉萎缩。③ 鼓励患者为康复创造条件应进些高维生素、营养丰富、高蛋白、容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抵抗力,增加营养。④防止感染泌尿系:鼓励患者多饮水并且加快排泄。要定期更换尿管、尿袋及行膀胱冲洗,保持清洁干燥在会如果有留置导尿管,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及尿量。促使膀胱恢复功能的应定期的[1]。⑤坠积性肺炎的预防:鼓励患者咳痰、咳嗽,进行口腔护理,定时拍背,鼓励患者戒烟,可按照医嘱雾化吸入或使用祛痰药物在痰液粘稠时。⑥褥疮发生的预防: 给予气垫、棉垫等在骨突部位,保持床铺无皱折,平整、干燥、清洁,应该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使局部改善血液循环。
2结果
为了使他们尽快康复应给予全身心的护理,医护人员要把患者看作一个整体在护理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时。患者因人而异制定的护理计划是根据护理评估对下肢骨折, 可能不会发生诸如坠积性肺炎、骨筋膜室综合征、压疮、脂肪栓塞、下肢深静脉栓塞、神经血管损伤、关节僵硬、软组织感染及缺血性骨坏死等一类并发症如果可以做到这些,也可通过及时、正确的处理化解如果出现了。要时刻的保持警惕, 把它消灭在萌芽的阶段,认真观察和术后的评估, 要及时的处置一但经发现。采用个性化评估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随之对下肢骨折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3讨论
为血流减慢、血液凝固性和血管壁损伤增高是骨折及创伤术后的DVT的发生机制。本组仔细分析发生DVT的原因有,术中存在较长的时间表的静脉牵拉有6例, 下肢输液有7例,不同程度的导致了血管内皮损伤术中发现静脉损伤有3例,血流缓慢是因手术后血容量相对不足的有10例。使得抗凝物质的减少增高了血液凝的固性,本组在量合用止血剂11例,输血13例。预防发生DVT的措施有:①髋部骨折患者每小时督促做上肢悬吊抬臀的动作,卧床期间定时更换(每11~21 h更换一次为宜); ②指导并督促实施根据护理评估因人而异制定的活动计划,③减少用力排便、腹压增高而致的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应该保持大便的通畅。④避免髋部过度屈曲应膝下垫枕,以免影响回流压迫静脉。⑤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应劝告患者禁烟。⑥卧床的时间一般在101 d左右以内为宜,抬高患肢高于肺平面约201~301 cm左右。⑦避免滞缓血液,促进静脉回流应以最大的限度, 早期下床活动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预防DVT的目的达到。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骨折的主要部位,多以车祸、高处坠落、重物压伤造成。脊柱的损伤常伴有脊髓神经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术后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脊柱稳定,使椎管得到有效的减压,并最大限度地使神经损伤恢复。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坠落伤11例,重物压伤6例,车祸伤13例;胸椎骨折8例,腰椎骨折22例。
2.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患者受伤后由于卧床时间长,生活不能自理以及考虑经济负担等因素,有烦躁、焦虑、悲观的心理。护士针对这些心理状况及时作好心理疏导,要给患者讲解此类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患者目前的病情和采取的措施,使其对自身的疾病有充分的了解,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1.2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有无腹痛、以及肢体温度、皮肤颜色、尿量尿液的变化,全面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神经功能的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另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以防肺部炎症的发生。
2.1.3 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年龄、身体状况、既往发病史、过敏史等。其次护理人员应完善患者各项常规检查,包括胸片、CT、血型、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以便及时了解术前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2.1.4 术前12 h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禁食、术前6 h禁水。术前早晨再次测量患者各生命体征。
2.2 术后护理
2.2.1 病人术毕返回病房,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手术当日尽量减少翻动病人,以利于压迫止血,有条件者将病人放置于智能按摩床上,或臀部垫气垫、水垫。翻身时要轴向翻动,保持肩、髋在同一平面。胸腰椎骨折开胸手术者将床头抬高15°~20°,采取45°小角度翻身,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2.2.2 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准确记录引流量,并妥善固定,防止引流管扭曲、阻塞、引流量每日少于40ml时可拔管。置导尿管者,保持尿道通畅,定时,做尿道口护理2次/日。于置管后48~72小时拔管。
2.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按医嘱要求监测生命体征,对开胸的手术者,心电监护2~3日,重点监护病人的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情况,给病人持续低流量吸氧,确保病人的血氧饱和度≥95%,稳定2~3日,可停止吸氧,仍需要观察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变化。
2.2.4 术后24小时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情况,渗血多时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并给予加压包扎。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询问患者有无腰痛、双下肢疼痛、麻木及感觉障碍,与术前记录作比较。
2.2.5 病人麻醉恢复后,检查其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并牵拉导尿管检查膀胱功能,每班检查2次,连续检查2日,如发现双下肢感觉、运动有异常时,应报告医生。
2.2.6 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协同进行,每周做关节及肌肉向心性按摩3次,每次30分钟,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畸形,并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全身状况。术后1周可练习五点法,用头部双肘双足跟五点支持全身,背部腾空后伸锻炼,有利于腰背肌力加强。在腰围保护下,术后10天可在床上坐起活动,3周后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3.结果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无压疮发生、无感染发生、无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发生。全部患者功能恢复良好,均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4.讨论
胸腰椎骨折作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在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手段,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的康复进展、康复效果均与临床护理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胸腰椎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中,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多与患者交流,通过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同时针对术后容易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刘静.胸腰椎骨折的康复护理[J].中医正骨,2003,15(8):61
[2]贺爱兰.实用专科护士丛书骨科分册.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146-147
【关键词】 骨折患者 饮食禁忌
大家都知道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因此,骨折患者忌盲目补充钙质。
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下面将骨折患者的饮食禁忌与护理报告如下。
1 饮食禁忌
1.1忌多吃肉骨头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无妨。
1.2忌过食白糖
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这是因维生素B1 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需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亦影响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病人忌摄食过多的白糖。
1.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1.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限制,加上伤处肿痛,精神忧虑,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1.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长期卧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1.6忌长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发生内出血,积血瘀滞,出现肿胀、疼痛,此时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非常恰当。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损组织开始修复,而修复必须有大量的血液供应,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就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
1.7忌多补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事实上这是多数人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骨折不是骨质疏松,骨折病人并不缺钙,当然,即使是骨质疏松也不能乱补钙。并且,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能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
2 护理
骨折病人护理的好坏,对骨折的早期愈合至关重要。应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2.1 注意观察 骨折固定后,应随时观察患肢远端(指、趾端)的颜色、温度、感觉和运动等情况。骨折后固定得太紧,容易压迫血管、神经或骨突部位,可发生压迫性溃疡、压迫性神经损伤,严重者可导致肢体远端缺血性坏死。因此,一旦发现患肢有持续疼痛、肿胀、麻木、发凉、青紫、活动受限等情况时,应及时找医生检查处理。
2.2 适当抬高患肢 病人取坐位或晚上睡觉时应适当抬高固定的患肢。让肢体的远端的位置略高于心脏的位置,这样有利于静脉血液的回流,可减轻患肢的肿胀。
2.3 预防并发症 应注意保持固定部位的清洁卫生。对卧床的病人要给予定时翻身,并经常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的发生。同时要鼓励病人常做深呼吸,并协助病人咳出痰液,以防止肺炎的发生。
2.4 进行适当的活动 对被固定的患肢应加强肌肉的收缩活动;未被固定的部位和其他肢体、关节也应加强活动,这样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防止骨折肢体的废用性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强直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使肢体的功能更快得到恢复。
3 讨论
骨折患者的饮食禁忌必须引起患者的注意,健康地生活,才能使生活变得更加健康。
骨折病人需要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这几种元素,有的参与组成人体代谢活动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胶原和肌红蛋白的原料。经测定,骨折后病人体内上述物质的血清浓度均明显下降。因此,在骨折早期适当补充,可能有利于愈合。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小麦面粉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骨折病人可适当多吃。除此以外,也可服用含有这些物质的药物。
骨折与一般皮肉损伤不同,坚硬的骨质愈合时间比较长,短则1个月,长则半年以上。在医院对好位置,作了固定以后,常需在家继续休养、康复。做好家庭护理,促进愈合,尤其重要。
参 考 文 献
[1]李红.循证护理的发展与展望.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1):495-497.
[2 ]张宏,朱光君.循证护理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4):155.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护理
【中途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7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凸显重要,对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所在。在现实生活生活中,经常威胁老年人生理安全的就是骨折现象,这是一个多发症。需要广大护理工作者积极的多方入手,关照老年人的健康。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一共收录笔者从事的医院近两年的病例195例,其中男性109例,女性86例,年龄都是在60岁到91岁之间,平均年龄是73岁。骨折的情况不一,其中下肢骨折居多,多达145例,上肢较少是41例,脊柱骨折的只有数例。原因多半是不慎摔倒,或者被撞伤。
1.2 结果
195例病人中,91%的都是进行了手术治疗,少部分因为各种原因采取了保守治疗的方式。其中3例因为各种并发症导致了突然死亡,其余的均已经康复出院。
2 本组老年人生理特点分析
由于本组老年人在年龄上整体偏高,骨质疏松,反应和接受能力比较慢,很多时候都是出现了感觉迟钝的现象。经常发现的就是这些老年人还有其他的各种慢性病,往往因为骨折还会带来其他并发症,形成连锁病变,肌体的整体防御能力较差。另外由于老年人体内的松果体素的作用,老年人睡眠相对较少,骨折疼痛也往往很容易导致失眠等现象。
3 老年患者骨折的护理
3.1加强指导和巡逻 很多的老年人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或者由于反应接受能力比较差,往往需要护理工作者下一番功夫,护士要积极的指导他们去用药,告诉他们喂药、喝水注意温度。指点使用各种的护栏床头呼叫器等,一定要耐心和轻柔。外出检查和上厕所的时候一定注意有人护送等。护士还要注意合理的安排巡逻,多多注意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各种可能的微小症状都不应该放过。因为老年人在生理上组织已经弱化,对于疾病的反应可能比较微弱,疼痛感也是相对较轻。有时候即使不舒服也很难倾诉,护士要多注意观察。本组有一个病例,在某天晚上烦躁不安,家属也并未重视,经笔者提醒当晚进行了头颅CT检查,结果发现脑有轻微的出血,并及时的转入专科治疗。可见不仅仅是骨科,老年人的护理应该是全方位的,一定要警惕各种可能的危险,平时多巡逻和询问。
3.2饮食和营养护理 饮食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的方式,可以全面的提高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很多的老年人营养跟不上,或者因为长期的卧床而食欲不振,这些都会对老年人的生理恢复形成阻碍。老年人的饮食和营养护理需要注意早中晚三个阶段。在刚刚手术完也就是受伤后的第一个周内要积极的搭配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到了第二阶段,多多补充热量和蛋白质,因为这个时候由于伤口的恢复,会使蛋白质合成增加。最后一个阶段,骨折处在生长期,就需要比常人更多的含有铁钙等食物,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调料来增加食欲,少吃含糖的事物,多补充水果。同时对于其他并发症要注意饮食的兼顾。
3.3指导康复训练 到了后期,随着骨折处的愈合,就必须加强康复训练,这也可以帮助他们进行生活上的自理,减轻家庭的负担。另外长时间的卧床也容易导致骨组织修复功能失常和骨质疏松等现象,很容易出现关节僵硬的现象,这个时候即使老年人不愿意坚持训练护士也要积极进行劝解,告诉他们正确的锻炼方法会对骨折端产生机械刺激,从而有助于完全的恢复。康复训练必须根据病人的病例和耐力进行,从开始的被动到积极的主动,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训练前要指点病人使用拐杖、轮椅、步行器等基本的器具,一点要详细,最好多给与示范,因为老年人记忆及理解能力相对较差。
3.4 由于骨折多半是发生在突然事件之后,很多人往往没有心理准备,各种可能出现的心理焦虑像担心疼痛、担心生命、担心家庭开支等等,很容易出现可能的悲伤萎靡等症状。这个时候护士的心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护士要根据病人不同的职业、阅历、生活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导。掌握病人的基本情况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沟通,积极的帮助他们和家庭交心,理解他们的思想,有时候多一些牢骚和不满,耐心倾听他们的叙述,因为护士职责就是护理病人,有时往往宽容的态度对其病情变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沟通的基本原则就是“三多三少”:多帮助,多沟通,多问候;少提钱,少提病,少谈他人重病。争取让他们保持情绪稳定。
3.5 出院指导 骨折的愈合期时间是非常长的,即使出院了,病人也要积极注意治疗,出院并不代表康复。护士要积极的指导病人注意出院后的情况,像常见的禁止负重,要加强功能锻炼,注重锻炼的长远性,要注意定期复查等等。
4 结论
总之,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通过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骨折也逐日增多,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有保障。护理工作却并不能轻松,需要护理工作者多多用心,帮助老年患者解决各种骨折治疗中遇到的困难,为提高自身生活质量而坚持锻炼,为家庭和社会幸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02-0054-02
摘要 腰椎骨折患者因其突然意外受伤,住院后需较长时间卧床制动,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生理改变,并有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实施康复护理,可预防并发症,帮助患者改善肌力、耐力及功能,使其尽早康复,进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做好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生命、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腰椎骨折 康复护理
1 心理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在康复护理中起指导作用。患者伤后,对病情产生恐惧,对预后担忧,情绪多不稳定。根据患者不同心理反应,安慰患者并向其讲解康复治疗方案,介绍治疗康复成功的病例,可增强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保持良好的心情,并积极配合治疗。
2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2.1 便秘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缺少下床活动,缺乏地心引力协助,肠蠕动无力,生活习惯改变,食物及药物的影响,大便的规律改变,周期延长[1]。应在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中增加粗纤维的含量,补充足够的水果和蔬菜;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促进胃肠蠕动以预防便秘。必要时使用润肠剂或缓泻剂,使大便周期在24~48h内。
2.2 泌尿系感染 患者卧床由于影响,使尿液无法自膀胱完全排尽,尿液凝集,易导致泌尿系感染,特别是脊髓损伤患者,同时带有留置导尿管的伤者。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2500~3000mL为宜,以稀释尿液,多排尿冲刷尿道。会每日二次清洗,保持干燥,卫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每4小时开放一次,每日二次消毒尿道口,每周更换尿管。训练排尿,尽可能排空膀胱,可增加外压力,使膀胱的残余尿量尽量最少,以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2.3 褥疮 褥疮是患者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过久,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及皮下组织所需营养,导致组织坏死和压力性溃疡。每2~4小时轴线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等剪切力,以免摩擦使皮肤破损,按摩骨突处及局部受压部位。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每日擦浴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与组织修复能力。精心的护理可预防褥疮的发生。
2.4 坠积性肺炎 由于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肺活量降低,自主排痰困难引起。指导患者做深呼吸锻炼,做缓慢尽力的深吸气,吸气后停滞1~2s,能够有效地使肺泡最大限度地充盈并达到肺的充分扩张,然后缓慢呼气,每分钟10次左右,每天3~5次[2]。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嘱患者先轻轻咳嗽,然后深吸气后在吸气末用力咳嗽。通过有效咳嗽,可有效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促进肺扩张,减少呼吸道死腔[2]。
3 康复锻炼
3.1 收缩训练 手术当日及术后2日可做双下肢肌肉等长或等张收缩训练。膝部下压,膝关节保持伸直位,患者大腿肌肉收缩,踝关节主动背伸,保持5~10s,放松5~10s;然后,足后跟往下压,踝关节跖屈,注意保持膝关节伸直,保持5~10s,然后放松。踝关节的活动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之一[3]。
3.2 直腿抬高锻炼 术后3~7日,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锻炼,患者平卧,膝伸直,踝关节背伸上抬,先单腿后双腿,抬腿幅度从30度开始,每日2次或3次,每次5~10下,每次抬起保持5~10s。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抬腿幅度。双下肢直腿抬高活动,牵拉神经根,使其有1cm的移动,可预防神经根粘连。
3.3 腰背肌功能锻炼 术后1周开始五点支撑法锻炼,以头、双肘、双足为支撑点,用力向上拱腰,使胸、腹部提起,身体呈拱桥状,脊柱呈过伸位。当胸部挺起,膝部稍向两侧分开。术后2~3周开始三点支撑法锻炼,把双上肢屈肘放在胸前,以头、双足为支点,用力挺起胸腹,做拱桥练功。术后3~4周开始“飞燕点水”锻炼,患者俯卧位,头转向一侧,双上肢微外展置于身体两侧,双下肢伸直并拢,双上肢用力后伸,头与背部尽力后仰,上身躯体与双腿同时向后过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为支撑点,形成飞燕姿势,然后还原。每日3~5次,每次数个或数十个,以后逐渐增加,防止软组织粘连及脊柱各关节活动减弱,防止腰肌萎缩,并减轻局部肿胀疼痛[4]。
3.4 下床活动 卧床2~3个月后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下床早期用腰围保护,不可做弯腰,提重物等大幅度、高强度的活动。患者积极主动活动,要注意循序渐进。如腰部及双下肢感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复查。
4 截瘫患者康复护理
4.1 功能锻炼 截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功能锻炼宜早期进行,逐渐增加活动量。肌力为0~1级者,应进行推拿按摩并按功能进行被动运动。推拿按摩直接作用于皮肤、肌肉,使手法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局部皮肤、肌肉的营养供应,使肌肉萎缩得以改善。持续挤压,可增快血液和淋巴的循环,加速水肿的吸收,使肿胀、挛缩缓解或消除,通过活动各关节,可解除肌肉的粘连、强直[5]。缓和轻柔的手法连续有效地刺激机体后,可使周围软组织兴奋升高,增加传入神经的传导性能[5]。肌力2~3级采用主动运动,以维持和增强肌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4.2 关节活动度训练 绳肌的选择性伸展使患者直腿抬高近120度,可使患者能完成某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裤子、鞋袜及穿戴下肢矫形器等。因此,截瘫患者必须加强关节活动度训练[6]。
4.3 转移训练 大多数患者经过训练后能转移到任一高度的平面上。如轮椅转移,坐到轮椅边上,一手扶地,一手扶轮椅扶手;将身体重心移到扶地上肢,同时用另一手用力推轮椅,使臀部离开轮椅;慢慢屈曲肘关节,降低身体重心,最后坐在地上[6]。
4.4 站立训练 刚离床的患者,站立床可先从30度开始,每天2次,每次30min~2h不等。每3天增加15度,直到能站立为止。站立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褥疮和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并能改善肠道功能等[6]。
4.5 行走训练 截瘫患者最好穿戴下肢支具,练习时医护人员可提腰、扶腰、推膝和护行等加以保护。练行走的程序是:扶双杠走,扶拐护膝走,扶双拐走,扶双棍走,扶单棍走,自己行走[4]。
5 结语
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的,适合个人情况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护理,不仅能预防各种并发症,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肢体功能,尽早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大力,张俊,范永春,等.脊髓损伤并发症处理与康复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06第14卷第5期.
[2] 金小青,张晓萍,万昌丽,等.后路手术治疗寰枢关节脱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2月第22卷第3期.
[3] 郑雪玲.康复训练程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7年2月第6卷第1期.
[4] 何晓真,张进川.实用骨科护理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9,1.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腰椎骨折
腰椎骨折患者创伤时间较长,可有不同的心理变化,护理人员应多关心、安慰、体贴患者,耐心的解释,使患者很好地配合治疗[1]。腰椎骨折患者康复时间较长,且康复期间需他人协助的地方较多,造成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影响正常的运动功能,影响工作和生活。虽然腰椎损伤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但手术存在风险且术后并发症多,由此,有计划、有目的的针对患者的专科护理以及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维护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79名,男性52名,女性27名,年龄19-68岁,平均42岁。
1.2 手术治疗 79名患者采用全麻及腰硬联合麻,行骨折切开复位AF钉内固定术41名,骨折切开复位应用Dick内固定器39名,术后均无产生并发症,79名患者痊愈出院。
1.3 护理方法 对患者实行专科护理和心理 护理,有助于患者缓解焦虑恐惧心理,促进 康复。
1.3.1 一般护理 对患者实行一般外科护理:手术前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观察患者全身皮肤情况,并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及方法等;手术后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注意引流情况,引流液的色、质、量,并记录,全麻术后麻醉未醒患者给予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引起窒息,腰硬麻醉患者需平卧6小时。术后可使用气垫床预防褥疮,加强下肢活动及翻身预防深静脉血栓,按摩各个关节防止肢体畸形等。
1.3.2 心理护理 ⑴根据腰椎骨折患者的特点制定出去一套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案以及具体实施措施,需符合“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现代护理观念。挑选临床经验丰富且沟通有技巧,心理素质较好的高年资护士负责这项工作,运用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每天与其交谈,及时发现患者在精神、物质等各方面的需求,为其解除负担。⑵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包括周围环境的布置,改善病室的环境,使患者手术后感觉舒适、安静,优雅的休息环境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并为患者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尤其腰椎骨折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术后也有留置尿管的需要,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会使其放松身心,有助于不良情绪的舒缓。⑶帮助患者增强自信,面对现实。使其正面面对自己的病情,并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避免出现对病情的认知过重或过轻。⑷帮助建立安全感,手术前详细介绍手术的方式以及所需时间等,使其对手术充满信心,消除孤独心理,手术后利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时间,主动与其沟通,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并与家属配合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患者的孤独感。⑸手术后配合康复训练,建立对术后康复的信心,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1.3.3 专科护理 为患者提供关于腰椎骨折手术后的各种专科护理,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告知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3.4 出院指导 为患者建立健康教育卡,告知注意事项,坚持用药、定期复查、坚持锻炼,保持舒畅的心情,稳定情绪。
2 结果
经过心理干预及专科护理,52例腰椎骨折患者均康复出院,并无在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
3 评价
心理护理干预在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不仅要熟悉掌握专业技术,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沟通技巧,能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给予患者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尽快从躯体和心理上适应现状,增强自我生存价值[3]。正确及时的心理护理能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自信心,消除因病症带来的不良情绪,促进手术后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任福明,樊彬,等.正常人群中抑郁症状的调查和CESD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11,,10(2):33-36.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心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82-02
老龄化已走入我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问题――老年疾病。骨折[1]便是其中之一,令老年人苦闷,折磨老年人身心。由于机体原因,骨折恢复慢;卧床时间长,令老年人烦闷; 并发症多,给老年人带来更多痛苦等都是骨折具有的特点。年龄大、体质差使得治疗和活动长时间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心理问题随之而来[2],往往导致恶性循环。良好的治疗是保障,而对于老年人患者,心理更应值得关注,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老年人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重拾愉悦身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一年的时间,我们在本(科)治疗骨折患者中,选择58位老年人。年龄在61~85之间,其中男性32位,女性26位。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都是29例骨折患者。骨折原因大都为意外车祸或不同因素导致的跌倒。入院时经检查,大多老人患者都患有其他慢性病,其中有25位高血压患者,16位有心脏病,15例患有糖尿病,8例肺感染。关于骨折程度,大都为普通性骨折,较少数老人骨折较严重,骨折位置分布于脚踝,下肢,膝盖等。经对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上的分析比较,各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来对照。
1.2 方法
在给予基本治疗外,对对照组老年人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为了对比患者在不同护理下,心理状态变化,选择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程度变化来衡量其心理状态的变化。针对抑郁和焦虑,制作两个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用来记录患者测评分数,比较组间的变化。
采取正确的心理护理干预,首先对老年人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只有了解了老人心理状况,才能针对不同老人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的心理问题有:1)情绪不稳,由于生活不能自理,自尊心(多少)受损,且缺少与外界交流,情绪烦躁易怒。2)焦虑和抑郁。由于老人机体衰退,体质差,骨折愈合缓慢,甚至愈合无期,不得已长时间卧床,耽误和影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并带来经济负担,进而产生抑郁和焦虑。3)恐惧。患者对骨折缺乏足够的认识,再加上自身年龄大,不自觉会担心生命受到威胁或是担心术后不愈,后遗症和并发症。鉴于此,对于出现不同心理状况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障碍。
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如: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床褥干净、整洁,以及医护人员的热情,耐心和细心关切等)。其次,护理人员娴熟(准确)的操作,是患者安全感,信心的保障。最后,(需要)耐心地向患者讲解骨折的相关知识,给患者以信心,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对悲观患者,要更多关心,给以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可采用转移注意力,催眠暗示等方法;交流是十分必要的,要让患者感到被关心,减少患者内心的和孤独感。护理人员应该从多方面努力,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工作。
1.3 评价标准
分析SDS和SAS调查问卷,统计各分数段人数,满分为100分。把抑郁、焦虑程度归为3级,轻度、中度和重度。具体划分为:轻度50~59分, 60~69分为中度,大于70为严重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7.0统计学软件,采用检验, P
2 结果
结果表明: 出院时老年骨折患者心理状态:表现为重度的,对照组有5列,而实验组只有2例,两者的百分比分别为:17.2%和6.9%;具有中度抑郁焦虑心理的:实验组15(51.7%),对照组13例(44.8%);轻度症状的:对照组10例(34.5%)和实验组12例(41.4%)。对以上数据分析,差异明显(P
3 讨论
老年人不同于青壮年,机体再生能力差,体质大都比较虚弱。老人骨折[3],大多因为老人平衡性差摔倒所致。因此,平时应该注意关注老年人,防止其跌倒。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更要多给予关心,做好平时的安全防护。一旦遇到老年人发生骨折,要立即给予正确的护理,并送医进行及时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贯穿心理护理干预[4]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机体衰老,老年人不仅身体变得不灵活、迟钝、脆弱而且大脑和心理都有所变化,如反应迟钝,换一个环境,需要很长的时间适应。而情感却会变得比较敏感。使得老年人面对骨折带来的不便和影响更容易消极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这些都会影响到老年患者治疗效果,进一步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由此,完善的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是必要的。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去掉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安抚其对治疗方法的担忧心理,建立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老年骨折患者,给予精心的手术治疗基础上,采取周到的心理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抑郁、焦虑等。 使患者能有一个较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其治疗和康复,提升患者生活的幸福指数。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叶芹. 老年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8): 2723.
[2]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l993: 34-36.
[3]何碧红. 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老年下肢骨折病人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19): 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