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5: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代痴情女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等待 闺怨 情景交融
王国维先生曾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所以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明清有小说,然而不管是哪一代的文学,总是会有一些相同的内容,会有一些永恒的话题,比如爱情:比如亲情:比如乡愁:比如等待。
本文所要谈到的三部电影就是拍摄这样一些永恒的话题。《我的父亲母亲》讲述唯美的初恋,《那山那人那狗》讲述委婉的亲情,《暖》讲述感伤的乡愁。三部电影又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等待。《我的父亲母亲》在经历了长久的等待之后,相守一生。《那山那人那狗》中的母亲在爱上了乡邮员父亲之后开始了一生的等待,等待常年在外,总是奔波在山区送信路途中的丈夫《暖》中的暖儿经历了两次无望的等待,那位信誓旦旦的井河在和她一起荡秋千的时候绳索绷断,导致了她的残疾,却终究还是辜负了她的等待,无奈之中美丽而残疾的暖儿嫁给了一直爱她的哑巴。
等待,成为了三部电影最美丽的背景氛围,以故事的外延形态存在,所有的情绪情感都在“等待”二字上找到了落脚点。
一、“等待”主题与“闺怨”传统的默契
若要提到等待,尤其是女子的等待,就不得不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闺怨文化。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闺怨诗词数量很多,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这些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其中王昌龄直接以《闺怨》为题,写下了“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名句。
中国最早的闺怨诗见诸于《诗经》。《诗经》305篇,其中《国风》中相当一部分是描写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情感的,由劳作、行役、婚姻、家庭而衍生出来的闺怨诗占了不少篇目。如写弃妇的《卫风・氓》,写思妇的《卫风・伯兮》,写怨恨的《{)风・柏舟》等。出自《诗经・王风》中的名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不日不月。……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不正印证着所有在等待的这一头苦苦盼望的痴情女子的心态吗?乐府《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也是以一位“与君生别离”的女子口吻来诉说别后的思念与忧伤:“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唐朝大诗人都写闺怨,杜甫笔下“三别”中的《新婚别》就是离愁的名篇:“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以这些闺怨诗的意境来观照这几部成功的电影作品会发现:传统的道德标准,传统的审美取向依然是这两位导演的选择。
《我的父亲母亲》中几次告别的镜头,年轻的母亲眼中流露出来的担忧与伤心,让人想起“欲别牵郎衣,问郎游何处?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的古诗。(聂夷中《古别离》)
无论是沈如筠的“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影”,还是李益笔下的“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都能让我们想到那位无数次站在桥头等待郎君的乡邮员妻子。月光下,她的身影与古人笔下那些痴情女子幻化成一体,共同吟唱着关于等待的柔情。
乡村小学教师的恋人或者乡邮员的妻子都是纯情而痴情的,为了有情郎从一而终的等待,追求生命中爱情世界的“守得云开见月明”。
烟雨小楼上,痴痴望着流水落花,梳着一头烦恼丝的暖儿,在害怕拒绝与遗忘的岁月中慢慢绝望,而这样的景象竟在八百年前就被文人收在笔下,且看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当井河为自己的负心而忏悔的时候,他站在雨巷中哀伤地对暖说“暖儿,我对不起你,我忘了你……”暖倔强的抿了抿嘴巴说,“你没有,你越不回来,就越忘不了!”的确,苏轼的名篇《江城子》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暖与井河虽然不是生死相隔,却也是两个世界的人,只是那些曾经荡漾在秋千上的笑声与情话,永远都回响在心头不可能忘记。暖守在故乡,腿瘸了只是她的肉体残缺,心中两次为爱受伤,等不回有情郎才是生命中的残缺。
与批判负心郎,比如“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类闺怨诗有所不同的就是《暖》这部电影选择了一种“哀而不怨”的传统美学标准。更凸现了导演对传统审美的追求。电影开头两人十年后再次见面的时候,暖对于负心人井河有抵触的情绪以此造成了情节上的悬念,但是随着回忆的展开,两人平静而略带忧伤地在暖的家中见面,与暖的哑巴丈夫还有小女儿一起渡过一天的温暖时光之后,两个人都变得温和,这种温和的情绪更加深了落寞的感触,这就是“哀而不怨”的审美境界。暖是在等待的命运中不太幸运的一位,可是在那些寂寞的岁月里,她一如既往地在无情的河流中梳洗着自己的美丽,哀愁的情绪在她的眼波中荡漾,却极少对命运的怨恨,很显然霍建起追求着一种让人更加心生怜爱的美丽。
闺怨诗词往往以其意境动人,深婉悠长、含蓄无尽而打动人心,因此在千百年之后,许多名篇名句依然脍炙人口。在众多永恒的话题中,“等待”总是显得那么绵长而充满着忧郁的美丽,等待又往往与别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等待远方的恋人,等待迟归的子女,等待知心的朋友,等待会意的理解……等待,在千古文学长河中,留下了一个个痴情缠绵的身影,留下了一串串温暖执著的手势。
二、情景交融的拍摄感人至深
如果说三部电影都在“等待”这一主题中继承中传统审美,那么在影片拍摄中,便都成功的利用了电影的影像手段,达到了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境界。
三部电影均改编自中短篇小说,《我的父亲母亲》改编自鲍十的小说《纪念》;《那山那人那狗》改编自彭见明的同名小说;而《暖》改编自莫言的《白狗秋千架》。三部小说都是情节比较简单的作品,但是各有一种情绪弥漫在其中,从这些作品中,张艺谋发掘出了初恋与爱情的美丽;霍建起发掘出了父子亲情的传递与乡愁的永恒话题。
散文诗一般的小说,其中的情绪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文字语言细腻的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往往会显得叙事性不强。但是两位导演都克服了这样的困难,张艺谋是摄影出身;霍建起是电影美工设计师出身,在如何用影像表达情绪的方面,两人不约而同的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正如王国维先生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我观景,景必有我之情感,在导演使用的诗情画意的镜头中,在唐宋诗词一般的意境中,清纯、或者哀愁的情绪淋漓尽致的泼洒在银幕上,让观众被简单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更被电影制造的如空气 一般的情绪与气氛所包围。
《那山那人那狗》取景在湖南西部,湘西地区风景如画,最美的就是春天生机勃勃的绿色。大山中郁郁葱葱的绿色滋养了山里人的纯朴,也滋养了电影作品中的父子亲情。绿色是代表着生命的颜色,正如走上这条路的父子,老乡邮员最后一次走上这条路,新乡邮员第一次走上这条路,父子第一次同行这条路,他们的身份在一次次的对话中转换,时而是为了工作的交接,时而是为了家中的事情谈心。穿行在山林中的乡邮员父亲,平凡真诚并且执着,与一片片让人赏心悦目的绿色结合在一起,正是一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导演用影像把古诗词的意境生动地再现了出来!
霍建起拍摄《暖》的时候,把小说中本来属于东北高密的故事搬到了夏天的安徽。烟雨笼罩中的徽派建筑一派灰黄,那是承诺被辜负的失落与寂寥,也是绵延不断的乡愁带给人的感伤与淅沥。粉墙黛瓦的江西婺源,小桥、流水、人家。不要说荡起的秋千有多么浪漫,那上面的恋人有多么美丽,即使是痴恋暖的哑巴也有一种独钓寒江雪的等待,他在等待所有人的放弃,当小武生与井河都放弃了之后。他的等待竟有了收获。
在张艺谋镜头中的《我的父亲母亲》相识在一片金色的秋天,等待在一片皑皑的白雪中,而象征着热烈情感的红棉袄,就在嫩黄的山景与雪白的山路上奔跑。那座乡村小学堂,总是用仰拍的镜头,穿过几株白桦树,小学堂显得高高在上,母亲心中的学堂就好像西方油画中的教堂,那是母亲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
整部影片在拍现实场景时全用黑白两色,拍回忆的画面时却是斑斓的彩色,当下场景中的故事以父亲的葬礼开始。过去场景以儿子从一张照片引发的回忆开始讲故事,死亡是生命最终的结束,爱情是生命中最美丽的升华,所以这一反传统的色彩基调使观众的感受在一开始就跟随着影片,走上了一位乡村小教师最后的路程,走进一段唯美青春的爱情。
三、结语:等待让人间充满温情
在《我的父亲母亲》与《那山那人那狗》中,在等待的这一头,总是有一位美丽而温柔的母亲;在等待的那一头,总是联系着一个高尚的职业――教师或者乡邮员,乡邮员为乡亲们传递着情感与亲情,乡村小学教师为乡亲们传递着知识与文化。
乡邮员的妻子站在桥头,乡村小学教师的恋人站在路口,所不同的是,乡邮员的妻子在离开山里之后,开始了一辈子的等待,她的一生都在送别、等待与盼望之中:乡村教师的妻子在殷切的等待,痛苦的盼望之后,换来的是一生的相守。
乡邮员的儿子说“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有很多原因顾不上想家,倒是家里的人更牵挂他们。”乡村教师的儿子说,“在母亲最后等到父亲的那一天,又穿上了那件红棉袄,从那一天起,父亲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母亲。”
一谈到浪漫,我们就下意识地摇头背诗,抬头望月,花草,攀附风雅。在中国,最早会浪漫的男人,多是文人,所以,直到现在,中国男人的浪漫,还是透出一股书生的“八股味”与诗人的“腐酸气”。与欧美其他国家比较起来,我们的浪漫有些泛“酸”,就是比较书卷气、文艺腔,而缺乏更开阔、更男人的“行动力”、“执行力”,浪漫得有些文弱、虚幻,甚至多愁善感。
浪漫在闺房、书房,一迈出大门,浪漫之心仿佛就自动关闭。中国男人喜欢对自己爱的人说:“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但是外国男人则喜欢带着她去空中跳伞、爬珠穆朗玛峰等。过去中国男人喜欢写诗,现在则都在发短信表达爱意,外国男人则会为爱去击剑格斗、买下一个星球为她命名。可能是因为我们古代诗歌太发达了,文字太丰富了,文化太深厚了,所以我们国产男人就习惯、擅长,也喜欢用文绉绉的东西来表达浪漫情怀,而不是用浪漫的行动去解决问题、改造世界,还有爱自己的女人。
国产男人经常把浪漫当做一种“秀”,好像要做给别人看。爱过情人节,并且把所有节日都当情人节一样过;而不是把浪漫当做一种人生态度,一种行为习惯。浪漫在情书里、在口头上,而缺乏实施的魄力与行动力。放眼过去,我们有太多的情书大赛,而少有背老婆比赛;有太多浪漫的脑力劳动,而缺乏浪漫的体力劳动。
有个女孩曾非常迷恋一个“风流浪漫的男人”,而且为他等待了十年,我问:“他浪漫在哪里?”她说:“他说话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口吐珠玑!”但是,在得知这个痴情女子为他守侯十年后,他居然吓得落荒而逃,连一句“谢谢”都不说,就人间蒸发了。他不领情,胆小,那还称得上风流浪漫吗?相反,我看到另外一种真实的浪漫男人,法国传记小说《巴马修道院》中的主人公法布里斯,为了能天天看见监狱长的女儿,宁愿把牢底坐穿也不愿出狱。
中国男人的浪漫,还“酸”在矫情和莫名其妙的伤感。浪漫就是浪漫,为什么要辛酸?中国传统男人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心理定势:才情等于断肠,红颜等于薄命,简单明了得如京剧脸谱。而“才情”与“红颜”是所有浪漫故事的主料,所以,我们的浪漫多少带点伤感的落叶、迷朦的月色、凄美的残荷、清冷的小雨……好像最浪漫的就是悲伤时候的美。
其实,浪漫可以很“物质”很开心的,有人干脆彻底虚无主义,觉得陶渊明很浪漫,期望“找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种点瓜子,养点小鸡,没事了,收点鸡子,嗑点瓜子,平平淡淡,陪着她一直到老”。这就更酸了,大丈夫的浪漫绝不是小情小调,更不是美化逃避,而应该是阳光的、向上的,甚至大刀阔斧的进取。
【选自《央视网》】
题图/虚情假意/塞基(俄罗斯)
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用了26对叠字,《绿》用了13对叠字。贺敬之的《回延安》是用民歌体写的,也运用了大量的叠字。还有其它作家的作品如《山丹丹开花》、《团泊洼的秋天》等,也都大量地、巧妙地使用了叠字。
为什么许多作家都爱用叠字呢?这是因为叠字富有很强的表现能力,运用叠字对于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刻画人物形象、摹写自然景色、渲染环境气氛、增强语言的音律美和修辞美等都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韵文中的好处更为明显。
一、文学作品中运用叠字可以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以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感染读者,教育读者,使读者产生共鸣。运用叠字可以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写的是一个秋天黄昏的景色,秋雁、秋菊、秋桐、秋雨、秋风,无不触动她的愁绪,写出了她个人的深愁惨痛——国破夫亡、背井离乡、流落浙东的痛苦绝望的心情。词的开头用了一连串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深刻表达了她那种冷清、凄愁、百般无聊的哀伤之情;“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点点滴滴”哪里是雨,不正是流在作者心中的血泪吗?充分表达了作者“愁”的思想感情。全词虽然没有惊人的词句,但通过叠字的运用,把作者的心情既形象又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又如:陆游的《钗头风》上下两阙各用三个重叠字:“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用个“错”字来形容愁苦孤寂的生活,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用三个“莫”字表达无可奈何的感叹,蕴含着无限的悔恨、无限的深情。
二、叠字能帮助作者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典型形象
有些作品,特别是戏剧和小说,运用叠字有助于更深刻地刻面人物性格、塑造典型形象。如: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紫花儿序中描写倩女赶夫的一段:“汗溶溶琼珠莹脸,乱松松云鬓堆鸦”,描写出了倩女的形象,真实动人,使人好象看到了倩女在追赶情人的急迫赶路的情景。再如:《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叼叼令”:“见安排着马儿车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心情花儿朵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要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掘做重重叠叠的泪。……久以后书儿信儿,索与他凄凄惶惶的寄。”这段唱词,用“熬熬煎煎”、“娇娇滴滴”、“昏昏沉沉”、“重重叠叠”、“凄凄惶惶”等叠字,非常细腻地揭示出崔莺莺的内心活动,真是绘声绘色,如泣如诉,曲尽其妙,将一个新婚女子送别夫婿远行的凄凄切切、依依不舍的感情典型地和盘托出,成功地表现了一个痴情女子的丰满形象。又如当代文学《红岩》中的江姐从容就义时的描写,用了12个叠字:“孙明霞轻轻走过去”、“江姐默默地点头”、“孙明霞久久地凝望着江姐刚梳好的头发”、“她习惯地拍拍身上干净的衣服”、“明霞,帮我扯扯衣服”、“特别是在刚刚破晓的今天”、“孙明霞渐渐地感到”、“她轻轻走到‘监狱之花’旁边,孩子静静地熟睡着”等,具体写出了人物心理活动,充分表现了一个革命者英勇献身、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同时又包含了个人的思想活动。
三、在文学作品中,叠字能更生动地描写自然景色。创造一种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意境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挑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情貌无遗矣。”这段话实际上已将叠字通过拟状描形,摹声绘色,从而达到“情貌无遗”的作用说得十分清楚了。许多优秀的诗文都能证明这一点。如:崔颢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里用了“悠悠”、“历历”、“萋萋”使诗的景界尽出,把诗人名地怀古,书法惆怅的情怀表达了出来,我们好象看到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望着千里白云,愁眉紧锁,听到他如泣如诉的吟诵。
又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中上半阙“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诗人用“苍苍”以写静,用“杳杳”以写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在大自然的美景下悠闲自得,使我们看到了一种古朴的美,好象置身于一大片绿“苍苍”的竹林里,似乎听到了古寺里“杳杳”传来的晚钟声。
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婷婷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叶子本是密密地挨着。”除以上句子中用到的“曲曲折折”、“田田”、“婷婷”、“层层”、“粒粒”、“缕缕”、“密密”、“脉脉”外,全篇还用了“静静”、“薄薄”、“楞楞”、“弯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23个叠字。运用这些叠字写出了荷塘月色之美。静中有动,景中寓情,构成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作者薄薄的欢娱和淡淡的哀愁,不愧为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名作。
四、叠字能增强文学作品的韵律美
叠字具有和谐动听、节奏鲜明、韵律协调的音乐美和修辞美,使读者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如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秋天象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高梁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大雁即将南去,水上默默浮动着白净的野鸭;秋凉刚刚在这里落脚,暑热还藏在好客的人家……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一般羞羞答答。”在这首诗里,诗人运用了“静静”、“飘飘扬扬”、“悄悄”、“偷偷”、“默默”、“刚刚”、“羞羞答答”九个叠字,我们在文章里看到了一个色彩缤纷、生机勃勃、宁静优美的秋景,朗读起来又象是一曲优美动人的乐曲,萦回耳际,不绝如缕,给我们以自然的美,和谐的美,使人在这美的统一中得到享受。
另外,在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作品中也可见到许多叠字,所以说,叠字广泛用于古今中外各种体裁的作品中。
虽然运用叠字有许多好处,但也得注意运用叠字要恰当,贴切自然,不露斧凿痕迹。如清代作家俞樾写的一首赞美西湖风景区九溪的诗:“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咚咚泉,高高下下树。”仅二十个字,连用了八对叠字,但没有给人以平板单调之感,相反地将九溪的山、路、泉、树等景物描绘得具有立体感、层次感和音响感,构成了一幅峰峦重叠、曲径通幽、溪水潺潺、林木蓊郁的完整的风景画,显得十分和谐自然。又如《古风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接连用了六个叠字,不但不枯燥无味,相反却是生趣盎然,情景交融,妙和无痕,浑然天成,给读者以妩媚舒畅之感。
小说文本与电影也都以陌生女人写给作家信的自叙方式展开的,这种自叙方式是小说文本的一个最大的特色,在这种自叙的方式下,陌生女人充分表达了对作家的情感,将陌生女人的心理情感刻画得十分的细腻,电影在这方面也充分展示了与小说作家及其文本的默契。一般而言,对外国文学名着的改编都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对各民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陈和刘象愚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中写道“:研究者更重要的工作是以事实的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作家在创作活动中如何把外来因素和本民族的传统以及自己的创造个性相结合,铸造出崭新的艺术品。”也是就说,我们注重文学作品在接受外来影响的同时,不能忽略改编者的主体创性。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改编的最大独创性体现在将中国特有的民族元素融入到了影片中,显示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与世界的经典文本对接交流的广阔空间。
小说中是没有明确提出故事发生的背景的,徐静蕾改编的电影则将故事放在了中国动荡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张会军和马玉峰整理的《所有的进步都是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得到的———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导演创作谈》中讲到徐静蕾选择这个时间过程的真实记录“:一开始我是想把它改成一个中国现代的故事,从70年拍到90年,基本上改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就停止了,因为这个故事后面有一些问题我是无法逾越的,比如没有结婚就生孩子,做一个交际花等情节,放在现代里不是不可以,但要避讳很多东西,我觉得就违背了当初我拍这个电影的初衷。在这个电影里我只想讲情感,至于说社会道德批判,我想把它淡化到最淡、最远的地方去。我跟一些朋友聊天他们给我一些建议,说是不是考虑放到三四十年代,一改之下就觉得很顺利,基本上就可以把我主要想表达的东西放到那个年代里去。”从徐静蕾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是为了故事情节进行下去的必要。文本小说中讲到作家R先生以出远门去旅行为由两次从陌生女人的身边离开,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到当代,这也是徐静雷不愿意的,放在动荡的年代,作家同时具有了记者的身份,面对时局的动荡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游行的街道上促成了他们的见面,以及为后来作家离开陌生女人都找了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使故事情节非常顺畅地进行下去。徐静蕾将改编的故事放在三四十年代北平的四合院里,可以看做是徐静蕾为了纯粹地表达爱情故事,最有效地接近小说文本,同时又符合了中国人的接受心理。“无论小说或电影,人物必须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事件、情节和矛盾也是发生发展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当眼前物体的形状接近于记忆中的某一形状时,知觉才可能把眼前的对象想象成记忆中的形状,或将二者合并在一起。受众对电影的欣赏也是如此,他们倾向于把自己生活的三维时空模式化后置于意识中,并将其作为观众接受心理的起点。只有影片中的时空环境和生活中的固有环境相近或相似时才有欣赏乃至接受的可能。再则由于审美心理具有保守性及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习惯于按照传统趋向进行。”电影的这种改编是十分符合中国受众的心理的。
电影在进行原有的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分散地展现出了很多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北京四合院,过生日吃寿面,踢毽子,丢沙包,写毛笔字,过年放鞭炮,吃饺子,街道上运煤的骆驼,人力车夫,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冰糖葫芦,窗花,旗袍式的棉袍,三四十年代流行的学生头,媒人为母亲介绍继父,女孩子戴在手上的银镯,刺绣,京戏,等等。这些元素无不是包含了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无不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和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已不可避免地在现代文明发展的冲击下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丢失,而电影这种视觉的盛宴却能使现代的人们在生活的疲惫之余重温童年时代热爱的游戏,重温逝去的美好时光,可以说电影中的这些民族文化元素呈现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受众者的怀旧情绪。“怀旧的基本导向是人类与美好过去的联系,而在现代性的视域下,这一过去不仅指时间维度上的旧时光、失落的传统或遥远的历史,还指称空间维度上被疏远的家园、故土以及民族性;而从哲学的高度来看,怀旧最重要的还包括人类个体及群体对连续性、同一性、完整性发展的认同关系。”怀旧的情绪让人们重新找到与逝去时光的美好联系,重新找回民族认同感,一切有关朦胧而遥远的回忆在受众者眼中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怀旧是神秘而美妙的,人们在这一情境的感性体验中寄托着某种稳定感、安全感或归宿感以此来弥合在当下现实中感受到的精神失落和人性分裂。在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中,怀旧具有强大的乌托邦功能。而它形式化的例子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如古物收藏、博物馆艺术、老照片、老房子、老城市、旧歌翻唱,等等,现代怀旧俨然已经变成了一种商品,成了一种关于过去的工业文化。鲍德里亚把这一切归结为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他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大众是消费的主体,全部文化都可以作为消费的内容。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片长九十八分钟,而在这九十八分钟内分散地呈现了十多种非常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应该说这不是种巧合,而是导演的有意为之,是对怀旧之风成为当下社会一种流行的精神时尚的一种迎合,可以说在影片中的这种独有呈现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商业运作手段,而对于电影改编而言,遵循观众心理规律:商业运作是无可厚非的。
电影改编还有一个独创之处在于运用了非常富有中国古典韵味的背景音乐,即以琵琶弹奏为主的《琵琶语》。《琵琶语》在电影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影片开头作家开始读陌生女人的来信时,第二次是在女孩初次与作家正面相撞并爱上作家时,第三次是在影片的结尾作家读完陌生女人来信展现其感受时。《琵琶语》音乐忧婉、舒缓,旋律简约而不失张力,如痴情女子的声声低吟,颇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琵琶声的哀凄注定了陌生女人悲剧痛苦的一生。白居易《琵琶行》中那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琵琶曲《昭君出塞》中的王昭君,都是具有悲惨命运结局的中国古代女性,两首曲子都诉说了她们悲戚的故事,琵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重要的表现女性不幸故事的独特人文内涵。徐静蕾在世界经典小说文本影响下的电影的改编,不仅让我们重新领略了茨威格这部经典小说自身的独有魅力,同时又展现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使经典的改编打上了民族的烙印,符合了中国人的接受心理,体现了中国的电影改编者对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主体性、独创性解读。我们应该赞赏徐静蕾独创的智慧,这种经典的重写实践“不但使原文本的影响在历时性的接受过程中一再得到强化,一再以新的精神与内容更新旧作,努力达到新的艺术高度;并且把文本始终置于受众视野,使受众怀着重温旧情的预期心态,最终形成良好的传播与接受互动”。(本文作者:陈红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每每听到苏曼的这首《故乡》,我的眼前便浮现出蓄满月光和乡愁的村庄、袅袅娜娜的炊烟、被金黄的菜花和麦浪环绕的村小、窈窕灵秀的村姑和质朴憨厚的庄稼汉。
在宁静而恬淡的日子里,我总是喜欢聆听范睿的埙曲《追梦》《睡莲》《悲凉笛声》和《布列瑟农》,心中弥漫淡淡的忧伤,一种古典的诗意充盈着整个听月斋。
乡村,一片明清丽质,一派生机盎然。在乡村教书,耳濡目染乡音土韵,吮吸饱蘸草木清馨的空气,在寂静中,拥有了那种鲲鹏展翅南飞的道家情怀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恬淡怡然。
一
春天,温暖的大地松动了,绿色潮水般从生命的那一边浸溢过来。油菜和小麦的长势繁茂,杂草和野花儿也自以为是地显示着各自的不屈和娇嫩。鸡鸭咯咯嘎嘎地扑腾撒欢,猪狗牛羊不疾不徐地叫着,慢四拍的曲子灵动了整个村庄和田园。
油菜花开放了,黄金的光芒照亮了村庄里所有人的心。我和孩子们一起扑向广袤的田野,品尝放风筝的喜悦,撷拾绿色的诗句。李叔同先生歌词《春游》中云:“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读之,竟有“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的淋漓兴会。耕耘乡村教坛,平凡孤寂中总翘盼着春天的到来,盼望那金黄的油菜花一夜之间淹没了吉祥的村庄,淹没了我和孩子们灵动的身影。
我所栖息的村小就镶嵌在逶逦流淌的澛汀河边,四周的油菜花在春天阳光的舞动下,显得异常金灿亮丽,令人想起荷兰画家梵高的《向日葵》。村小如一座岛屿,时时被灿烂的明黄浸没。
田野里,村妇们头裹方巾,身着花衫,步履轻盈地穿行于花丛中薅草。一拨城上来的游客正在咔嚓、咔嚓地摄下风情万种的“小桥流水人家”和“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清澈的小河边,几位老者蹲在青草丛中悠闲地垂钓,随着一阵泼剌剌的声响,一条大鳊鱼或小草鲩便拎到岸上,引得行人好生歆羡!圩堤旁,芊芊芦苇身材颀长,如古代仕女,娉娉婷婷。孩子们欢呼雀跃,采来一片细长的苇叶,或折成笛,或叠成哨,一吹,韵味十足的叶笛声便灵动了整个乡村。
常常醉心于欧阳修的那首词:“南园春半踏青时,风中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词中描绘了踏青时节水乡绮丽的风光,令人心驰神往。
村小东边的那条澛汀河显出孕妇般的丰饶身段,河中泊着几条狭长的木船,汉子们分列船上,手握竹篙,随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整齐划一地下篙起篙。姑娘媳妇们披红戴绿,小腿,手持木棒,一齐划水,小船燕子般迅捷前行。河两岸密密麻麻的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鼓声阵阵,彩旗飘飘,热闹的场景、喧嚣的气氛涤荡着人们的心灵。这一幕出自乡村一年一度的会船节,这时的乡村,整个儿沉浸在一片欢快愉悦的气氛中。身处其境,自然想起“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浪漫诗句……
二
燠热的夏天,夕阳西下时分,抑或月光浸润的晚上,我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我独自享受着这片水乡风情,每每走进朱自清《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忧伤里,走进林语堂欢乐而爽快的微风里,走进梭罗神秘而浪漫的瓦尔登河,走进克莱德曼的情调钢琴曲里。
有时听到远处隐约传来“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水”的歌声,我总是热泪潸潸。白天的忙碌和琐碎暂且抛开,我的心灵得到解放,精神得到升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看眼前美景,不管坎坷和平坦,我都能“毁誉无动于衷,得失在所不计”。
寂静的夜晚,我的思绪总飘回长满青草、蓄满月光的故乡。故乡此起彼伏的蛙声总是乘着一股轻风,穿透我的心灵。青蛙“呱咕——呱咕——”地叫着,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如诗如梦,飘过清清爽爽的夜空,飘过寂静的田园。它们用泥土一般质朴的声音,为清贫寂寞的乡村生活平添一缕朴素而温馨的感动。
透过蛙鼓纷纷的旋律,我们摸索到的是充满魅力和张力的乡村风情,是沉甸甸的稻穗淡淡的幽香。那美妙动听的蛙声总能穿越尘封的岁月,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中向我们悠悠飘来。我们的呼吸伴随着节奏分明、起伏有致的蛙鸣,共同构成了夏夜丰富的音像图景,传达着一种莫名的幸福和快慰。蛙声中,我看见母亲的白发如纷扬的芦花,风中的老屋古窑般静默,父亲坟茔上的蒿草经幡一般飘摇。
三
在弥漫着轻愁的秋天里,我宁愿做一汪清泓,澄澈着,静默着,倒映着芊芊芦苇和天光云影,冥想着过往的时光,回味着过往的温暖。
秋天的天空湛蓝清远,像收割后的打谷场,清爽疏旷。莲花瓣似的云朵漂浮在半空中,银子一般耀眼。灰褐色的树叶是一只只疲倦的蝴蝶,在秋风中簌簌而下,演绎着周而复始的生命哲学。河滩上芦花纷飞,映着苍苍秋水,令人想起采薇蒹葭之章。几茎狗尾草在风中摇曳,黄色的草尖轻沾水面,流泻幽深的诗意。长空中飞过一行秋雁,那高亢嘹亮的鸣和之声汇成激越的浑天清响,久久回荡于旷野。远处颓废的渡口和古窑无言伏卧,似饱经沧桑的祖父在冥想过往的时光。
田野里到处弥漫着庄稼成熟的气息。田垄上,沟坎边,布满了金黄的草垛。高粱红了,稻谷黄了,棉花白了。姑娘媳妇们穿行于棉海里,娴熟地拾棉,一阵阵清脆的笑声打破了原野的岑寂。村落里零星的鸡啼声悠悠的、长长的,把人的心浸染得一片酥软。
稻子金黄时,我总是伫立在田埂边,我仿佛看见手中舞着银镰的母亲,汗水正沿着她脸上的皱纹迤逦而下。那金黄的稻子在银镰的挥舞中倒下,铺成一道灿烂的风景,母亲是这风景中最精美的一帧特写。
秋日的黄昏,我会离开书斋,离开写了一半的文章、即将完成的条幅,偷得浮生半日闲,漫步于荒草萋萋、芦花摇曳的村野小径,看那霜后的枫叶与晚晖相辉映,听那微风中飘舞的落叶之歌,心里吟诵起“因为是早秋的精神之歌,所以有宁静,有智慧,有成熟的精神,向忧愁微笑,向欢乐爽快的微风赞美”。偶尔,有学生在远处的苇滩上吱吱哇哇地吹响芦笛,明朗的笑声和清越的笛声搅和在一起,激荡在旷野里,激荡在我的心里。孩子们背衬着晚霞红云、芦荡秋野,吹出了桃花灼灼的心事,吹出了鲜嫩纯净的童年,吹远了欢乐和忧郁的时光。
秋雨淅沥,独处听月斋,凭窗瞻望,远处的天光云影、田畴阡陌尽收眼底,心中忽生豪迈浩荡之气。雨声切近,似乎可以看见她轻叩木格窗户时柔嫩丰满的手指和纤纤细步而来的脚踝。雨透明,极富灵性,檐下雨滴声声,空洞久远,似珠玑落盘,亦具钟磬丝弦之韵。冷雨敲窗,我沉浸于自己的宁静和孤独里,如一尊佛,进入禅境。这时的雨是诗,是想象的精灵,是超然于尘世之外的精神滤淀。
秋风缱绻中,那簇簇芦花纷纷扬扬,似无数秋天的唢呐,吹奏凄婉动听的歌谣。芦花,枯黄的绒毛,锥形的花絮,小棉絮般到处飘散,飘向四周静穆的村庄。芦苇倩影婆娑,如一林美丽的舞姬,轻摇着翠绿的裙袂,婀娜多姿。而芦花怒放的芦苇就如谦恭的侍女早生华发,在涨满了秋水的苇滩上到处是它们飞雪般轻扬的身影,把寥落的乡村装点得诗性而空灵。我如一株清泠秀逸的芦苇,自在地摇曳,自由地思想。
月光如水的夜晚,校园里扶疏的花木如但丁《神曲》里的插图。枝叶在风中飒飒作响,如舒缓的小夜曲,让人的心变得丝绸一样柔软。眺望远处的村落,默念着自己的学生,企盼着真诚的祝愿能飞进孩子们香甜的梦乡。
有时走进村后的楝树林。透过树缝向上看,天是暗蓝的,依稀可窥见几粒闪烁的星星,到处都弥散着碎银般柔和清澈的月色。我在月光铺满的小路上迈步,让理想在林中的月色里袒露。月光羽毛一般轻柔地撩拨着我,使我全身都涌上难以名状的舒泰、怡然和飘飘欲飞的感觉。
眼前的一切似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水乡处处呈现出一种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景致。乡村的秋夜异常静谧,只听到月光经过树梢来到田野的脚步声。轻轻地,宛如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得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散步是我乡村教育生活的一道风景,是我人生之路的一杯佳茗。我伸开双臂拥抱着这一切,生活是多么美好!
深秋的夜晚,整个大地慢慢沉寂下来,拭去白日的浮躁尘埃,在静谧的灯光下,斜靠床头,揽书一卷,信手翻来,兴至而读,兴尽而止。此时之神思既可以囿于现实而遍观世间百态,也可以跨越千年,忽而随李白纵酒放歌,忽而随辛弃疾金戈铁马驰骋沙场,感受或清丽或脱俗或哲思的文字带来的美丽,醉心于文学的广袤深邃。有书中哲人指点人生,启迪混沌,岂不快哉!若是灵感飘然而至,思如泉涌,倚枕疾书,心底之真性文字似水般潺潺而出,则真是“其喜洋洋者矣”。
四
冷凝的冬天,我喜欢在暖阳下,躺在竹椅上边晒太阳边看书。独坐小院,品读周一贯、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等教坛巨擘的著作,思想的视听倏然拓开。品读张晓风、刘亮程、曹文轩、周国平等文学英才,我的作家梦蓬勃疯长。手捧汪曾祺的《大淖纪事》、刘绍棠的《蒲柳人家》、顾坚的《元红》、李明性的《痴情女子》,乡土文学如缕缕清风撩动着我的情怀,我如饮醇醪、如痴如醉、如梦似幻,每每走进“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的诗化境界。
我看见孩子们在青砖铺就的操场上玩闹,快乐随风飘扬,寒冷被他们揉碎,随意抛撒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而那些胆小的麻雀们总喜欢把纯蓝的天空撕开一个个闪亮的豁口,灵动的影子如朵朵墨菊盛开在空场上,盛开在我和孩子们温润的心中。
阴晦的日子里,太阳无影无踪,雪花纷纷扬扬的,以信笺的方式翩跹而下,精灵一般地钻进我和孩子们的脖颈里、衣袖里、裤管里,凉丝丝的,沁透肺腑。
翌日,踯躅于雪后的田野,看光秃秃的枝丫上栖息的鸟雀如春天的新叶。澛汀河边芦花簇簇,似古银,似凝脂,粘着白雪,似沉思的老者,似得道的高僧。一群孩子从远处奔来,红扑扑的脸庞似夏日炙热的太阳。他们围着我问这问那,我轻抚着他们的小手,传递着春天的讯息。在雪地里,凝望蓝宝石般的天空,静静地冥想一些过往的时光,倾听灵魂深处的呓语,任发思古之幽情。走进这片雪地,走进这片静谧,颇有冲破名缰利锁后的酣畅淋漓、通达快慰。
在乡村,吮吸着乡村的精髓,拥有那份古典情怀,我的快乐如澛汀河水一样流淌着,滋润着一个又一个恬淡而平和的日子。在乡村,我是一个嗜月静处的人,我从蹲在苦楝树梢上的明月中感悟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宇宙意识。我对芦苇情有独钟,常常写描摹歌颂她的散文,我其实就是乡村的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芦苇纤弱、娇贵,带着诗意的伤感,透着平民的精神。芦花“入世而不事功,出世而不虚无”的风骨,飘逸淡然,颇具仙风道骨。
有芦苇、有菖蒲、有狗吠、有炊烟、有草垛、有村戏的日子是我最靓艳的时光,我感受到对乡村的爱、对写作的爱、对生活的爱就如同田野里的藤萝一样缠绕着,如小河里的流水一样蜿蜒着。
我是一株摇曳在澛汀河边的幸福芦苇。那成片成片的生长在澛汀河边的芦苇里,我,傲然挺立,守望乡村,“纤瘦清苦,又是那样的幸福坚韧”。
我和村小栖息在充满诗情的地方:碧波荡漾,青草萋萋,野花烂漫,炊烟袅袅,还有槐花、麦秆、水草……更有那成片成片的在风中摇曳的清泠秀逸的芦苇。“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莫忘故乡秋光好,早戴红花报春晖。”我的耳畔不时传来悦耳动听的《芦花》。歌声婉转,芦花纷飞,飘向四周静穆的村庄,飘向村庄里纯净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