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5: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毕淑敏作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医者形象;医术;医德;医心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南齐褚事遗书》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在疾病叙事中,毕淑敏选取医护人员作为文本故事的主角,这些医者都具有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以及仁爱的医心,她通过这样的设置批判社会不良现象,展现医护人员的大爱情怀,呼唤普渡众生的高尚的医魂,完成自身对社会与生命的思索和对爱与美的追求。
一、医术
《回春录序》中说:“医者,生人之术也,医而无术,则不足生人。”在医生对病人疾病的治疗中,如果发生差错,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在毕淑敏的小说中,作为主角的医生与护士人员都一直坚守在与病魔斗争的第一战线,刻苦钻研,精通业务,以精湛的医术完成对病人身体的医治与灵魂的拯救。《生生不已》中的袁大夫,只是无意间耳闻一位母亲闲话自己女儿的表现,就能凭借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判定女孩得了重病,在病人家属的悲痛与歇斯底里中,他冷静的将疾病病情和治疗方法以病人能听懂的语言通俗的告知病人。在孩子死亡、女人重病后,他想出治疗女人心理伤痛的方法,并帮助她完成再生一个孩子的心愿。《最后一支西地兰》中的“牛鬼蛇神”焦如海仅凭脸色就可以推断出岳北之来自全军区最高的哨卡,因为他的脸色就是高原病的招牌。凭借多年的行医经验练就的精湛医术,他从一口痰就可以察觉出郁臣患有某种严重的疾病,也最终证实他的推断是正确的。连放射科的医生也禁不住的夸赞:“现在手术,一切还来得及!谁给你诊断出来的?他有一双X光的眼睛!”①为自己开出“红处方”的戒毒医生简方宁,她审视的目光像B超一样,从戒毒病人全身扫过,就知道他们有没有复吸。她仅仅看了几眼,就戳穿了吸毒者张大膀子的谎言,因为凭借这精湛的医学技术,她看出张大膀子的腹部伤口,不像是正规医生的手法,而那腐蚀性伤疤的形状也不像是火碱烧灼而成的。
医生护士们除了器质性疾病的有效治疗外,对于心理情感方面的疾病也给与了准确的治疗与拯救。在“拯救”的心理治疗小组中,来自不同生活背景、年龄、性别的人,伟大导师程远青针对不同人不同的心理症结,开出不同的心灵药方,最终拯救的不仅是,还是患者们的心灵。《女心理师》中贺顿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考试,用婚姻换取了自己的心理诊所,在每日不同案例的诊断中,她帮助人们一步步走出阴影。为了一个无法判断和诊治的案例,她勇敢的揭开自己的伤口,进行彻底的清创和疗治,最终完成自救与救人的和谐统一。
二、医德
孙思邈在《论大医精诚》中说:“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虐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载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盲也。”这句话指出了医生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医生在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必须诚恳耐心,认真谨慎,拥有高尚的医德。因为在医生观察病人时,病人也在观察医生,甚至比医生观察得更为仔细。医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个细小的表情和用语,对病人都有特殊的含义,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情绪,进而影响到病人病情的变化。《拯救》中,程远青在治疗意安排癌症患者们面对自己熟悉的陌生人――医生。仅仅面对用白大衣堆成的医生模型,病人们就充满了害怕和痛恨,因为这群癌症病人面对的医生们没有将他们要承受地病痛悉数告知,没有将病人当作人来关爱。他们将病人当作试验品,陈列病人的伤口任人触摸;他们清高冷漠,使病人对医生、医院、医疗丧失信心,变成讳疾忌医的鸵鸟。与之相反,毕淑敏设置了一系列具有高尚医德的医者们,他们能“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以诚恳的态度告诉病人病情,增强病人的信心,开除正确的药方,最终解除病人的痛苦。程远青在为癌症病人进行心理疗救时从小组活动的选址、房间桌椅的摆设到衣服妆容的设计,小组的各种活动她都十分仔细慎重;她对组员直呼其名,因为她心里没有阶级意识,不攀高,不贬低,当知道鹿路是时,她没有鄙视与远离,有的是无限的关爱与鼓励;无论程远青多么劳累,她倾听病人的哭声没有丝毫倦怠。《红处方》中的戒毒医生简方宁,更是倾注了作者满腔的热爱。她气质典雅,人格崇高,有高贵的奉献精神。病人身上发出恶臭以及恐怖的伤口让旁人倒吸凉气连连退后,简方宁却能镇定自若,毫不嫌弃的为其近前诊断。②她与戒毒病人做朋友,鼓励他们重生,为他们保守秘密,却不取分毫。面对病人表现出的种种病态丑态,她从容自信,指挥若定,连最顽劣的瘾君子也被她的为人和风度所折服。她还有着精卫填海般为医学献身的精神,为了戒毒病人,她忽略了家庭,把全部身心都献给了自己钟爱的医学事业。
三、医心
毕淑敏在《医生提笔》一文中写到:“因为淤积的苦痛太多,医生便冷漠。因为对死亡无能为力,医生便凄凉。因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医生便悲壮。因为经年累月地用处方……那雪白的笺纸上写着:‘爱人’。”③医生因为对生命有透彻的体验,胸怀着对生命的挚爱,存在着敬畏生命、拯救生命的自觉意识,这便构成了医者最核心的品质,构成了医者仁心。
毕淑敏的中篇小说《最后一支西地兰》让读者看到了医者焦如海的仁心仁术。在医者焦如海眼中,一条名叫阿随的狗和人的生命一样的宝贵神圣,他说:“阿随是一条生命,而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宝贵的东西。”④面对奄奄一息的阿随,焦如海意识到“医生的职责就是修补生命,延续生命。生命是平等的,神圣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都是大自然的恩赐。②”怀着对生命深深的敬畏与挚爱,焦如海毫不犹豫地献出了维系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支西地兰,阿随得救了,而医者焦如海却逝去了。《教授的戒指》中陶若怯教授是一位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医生,他用毕生精力研究出一枚神奇的戒指,实际上是一个极为精巧的人体生物电流传感器,以这枚戒指为病人把脉,医生就会在诊断的一瞬间幻化为病人,设身处地感受到病人的痛苦进而分析症状,教授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体验了无数切筋入骨的病痛,筋疲力尽,最终英年早逝。教授对这个结局心知肚明,却依旧无怨无悔,他说,“医学是一桩需要献身精神的事业,我只能如此……经历的苦痛愈多,愈坚定我济世救人之心。”⑤
毕淑敏小说中的医生护士都是善良优秀的,《最后一支西地兰》中的焦如海,《教授的戒指》中的陶教授,《红处方》中的简方宁、《生生不己》中的袁大夫,《血玲珑》中的钟先生和魏晓日、《拯救》中的程远青等这一系列以悬壶济世为使命的医生形象因仁心而美丽,因善良而优秀,毕淑敏对医者形象的完美书写,虽有“高大全”的嫌疑,但她对真、善、美的坚定呼喊是值得肯定与称赞的。
参考文献:
[1] 毕淑敏.生命[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8
[2] 毕淑敏.红处方[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1
[3] 毕淑敏.倾诉[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年,
[4] 毕淑敏.生命[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
注解
① 毕淑敏.生命[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8第188页
② 毕淑敏.红处方[M].北京:群众出版社.第166页.
③ 毕淑敏.倾诉,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年,第113、114页.
一直,就非常喜欢毕淑敏的作品。无论是她的散文还是小说,我都爱看。她的文字细腻、灵动,字里行间流露出朴实与善意。婉约中渗透刚毅,沉稳中凸显坦然。深深地感动着我、吸引着我。
前几日,有幸读到毕淑敏的《你永远不要说――雪域高原的传奇故事》一书,读后犹如食过橄榄嚼过甘饴,回味无穷:
毕淑敏17岁便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来到海拔5000米的高原阿里当兵。与她同去的共有5名女兵,毕淑敏和战友小如、果平、河莲、小鹿。毕淑敏当班长,她们既是战友,又是姐妹、朋友。在苍茫的雪域高原上当兵,生活是艰苦的,但每个人都充满了乐观,她们一起用心演绎着生活的快乐音符。毕淑敏用饱含琼浆玉液的细腻笔触,绘声绘色又轻松幽默地描述出雪域高原上的生活经历:
昆仑之行:毕淑敏和战友们一起连着坐12天的汽车才到达藏北部队,后来又经过一周的乘车跋涉,才到达了阿里。高原上的路陡峭难行,车子在“搓板路”上行走,就像跳摇摆舞。一会儿抛上浪尖,一会儿跌下深谷。幸亏大米压住了车厢,要不然人们就像滚珠似的在车厢里蹦跳不止。一天车坐下来,整个身体活像一把用了一百年的旧椅子,所有的关节处都要散开了。
昆仑之吃:高原上奇冷,一年要生九个月的炉子;高原缺氧,要烧焦炭。他们吃不上新鲜蔬菜,吃干菜和酸菜罐头,吃脱水菜炒肉;每年八九月份山下最热的时候,几卡车新鲜蔬菜经过6天的长途跋涉,运到高原上,但严寒使所有的蔬菜都改变了风味,吃到嘴里,都是雪花的味道;能供给女孩子打牙祭的东西太少了,她们偷偷地用手术刀割冻羊肉,用毛衣针穿上羊肉块烤羊肉;空投来的西瓜,随着降落伞飘到了雪原深处。
昆仑之喝:高原缺氧,水烧到60度就开了,食堂统一烧水,男兵女兵们提着水舀子、暖瓶,在那里排队等待40分钟;要喝茶就自己煮,抓把茶叶扔进硕大的搪瓷缸子,炖在火炉上,像熬中药似的焖着。
昆仑之眠:睡铁床,床上铺着薄薄的褥子,下面垫着草垫子。晒被子成为奢侈的节目。昆仑之眠充满着陷阱,有些人在梦中就醒不过来了,她们每天早上起床看见大家都活着,就觉得很幸运,心中充满了重生的快乐。
看过毕淑敏亲身经历的故事,觉得不只是有趣、新颖,还感动于她对心灵探索的价值及给人以启迪的哲理。她不是用沉重,而是用乐观诙谐的口吻描写了她的高原从军经历,那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沉浸在美好中的一种享受,是那种无论在何种艰苦的环境中都充满生活情趣,充满对美的热爱的情怀。
古代哲人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毕淑敏笔下的感情是真挚的,心灵是美好、向善的,她歌颂的都是人性的真、善、美,这应该也是她在多重社会角色中的经历、体验,以及她的博爱、善良人格使然。惟其真诚,才打动人心;惟其新颖,才引人入胜;惟其平易,才使我们倍感亲切;惟其深邃,思维的智慧才如钻石一般穿越时空,熠熠生辉,经久不息。
总认为,喜欢读散文的人必定是耐心很好的人,也必定是懂得享受闲暇时间的人。心浮气躁的人是不适合读散文的。优秀的散文很适合安静的时候细嚼,只有反复地细嚼才能啧出味道。用心细细读来,爱极了这清新流畅的文字。我想,能写出如此优美文章的人也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我们虽然不能选择生活方式,但生活的态度应该把握,尤其要有热爱生活的态度,要保持这种良好的心态。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快,压力过大,人们往往会被喧器浮躁的心绪所左右,因而失却了生活中的目标和乐趣。那么,就让我们多读读毕淑敏的作品吧,它会帮助我们活得更轻松、更快乐、更聪明、更善良、更有价值!
关键词:毕淑敏 色彩 比喻
一、散文比喻中的“医生色彩”
毕淑敏自己写到:“若干年后,当我在某一个傍晚开始写作散文的时候,我无可逃避地沾染上了医生的痕迹,犹如我们清晨走过草地,鞋子被遍地露珠打湿,许久许久不曾被风吹干。”[1]可见做医生的阅历对毕淑敏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例:“这样,红柳的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幅镂空的恐龙骨架。……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离太阳最近的树》)
在海拔五千米的荒漠皱褶里,在酷寒和缺氧的环境里,红柳居然生存了下来。作者对红柳顽强的生命是珍惜的、欣赏的,可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为了生存的需要,硬是要将红柳及其强大坚韧的根挖出来当柴火烧,这件事在“我”看来,是非常难以接受的。所以对红柳的挖掘,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把红柳的根比喻成了“一幅镂空的恐龙骨架”,把被挖走红柳的沙丘比喻成了“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睁着的空洞的眼睑”,“骨架”和“摘眼球”的故事,显然在医生工作中最多,作家写作的时候,跳入脑海的第一个感觉恰恰是来自阅历的第一个感受,做医生的人生体验会不时地进入作品中,于是比喻具有了医生色彩。
又如:“先要用硬毛刷子蘸着肥皂水,一丝不苟地直刷到腋下,直到皮肤红到发痛,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恨不能把你的胳膊收拾得像一根搓掉了皮,马上准备凉拌的生藕。……由于酒精强烈的脱脂作用,手臂也像枯树干,失去少女特有的润泽。……消毒过的手已被管制,我俩就像卸去双臂的木偶,无法接触自己的皮肤。”(《指纹状的菌落》)
上面的三个比喻都是在反映手术前的消毒情况,显然消毒过程不仅严格,时间久了还会痛苦。把胳膊刷得像“搓掉了皮的生藕”,手臂像“枯树干”,手消毒后的人像“失去双臂的木偶”,都是有生活经历的人才可能会使用的比喻。作者的这些比喻只是铺垫,告诉读者常年需要消毒的医生有其他职业的人不曾了解的特殊感受,可恰恰就是在这样的严谨下,一个抓了一下耳朵的小动作,真的因为手感染了病菌从而感染了患者,使患者的生命出现了很大的危险。作者以她从医的经历用独特的比喻向读者诠释了感染和腐败的关系,其分析结果极具社会性,这也是毕淑敏散文灵魂的归宿。
其实,比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很多人都能熟练使用。毕淑敏散文中的比喻,确实已经和她二十多年的从医生涯割舍不开,但使用非常恰当,体现着一个特殊领域的独特,因此她散文中有些比喻也就具备了典型的“医生色彩”。
二、散文比喻中的“军人色彩”
“比喻可以造成语言的具体性、实感性、鲜明性,并且可以通过‘喻体’透露说话人对本事物的爱憎情感,表示对本事物的褒贬意味、肯定否定态度。”[2]毕淑敏散文中的比喻,有些恰恰是透过军人色彩实现了她对人或事物的描写愿望。
例:“下水试游,如同一枚鱼雷出膛,速度比常人还快。”(《失去四肢的泳者》)
资料显示,鱼雷,是军队在水下使用的一种武器,速度极快。作者在作品中把一个失去四肢的泳者游泳的速度比喻成了“鱼雷出膛”。作者使用了这个比喻,大概所有的读者都会认为,这个特殊的泳者应该就是比赛的冠军。而结果反差的巨大,引起了所有读者的叹息和深思,生活中亦或是生命中的哲理也由此产生,奋斗和成功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故事本身。用“鱼雷出膛”来比喻一个泳者的速度快,真的很少见,这大概是从军经历给作者的瞬间灵感吧。
又如:“它们太整齐地如同伞兵一样滑翔过来,以致有一个瞬间,我怀疑,是不是世上已经有一首现成的这样的歌了?”(《蓝不过》)
一个作家写歌词,很长时间找不到感觉,并不意外。突然在某一刻作家灵感大现,妙思泉涌,歌词就那样洋洋洒洒飞进了作家的脑海,作家第一个感觉是什么呢,“太整齐地如同伞兵一样滑翔过来”,有动感,有观感,比喻独特,让人不能不想到作家的从军经历带给她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恐怕连作者也会惊讶原来军旅生活的影响已经嵌入了大脑,揉进了笔端,所以才会有如此的与众不同。
读过很多女作家的作品,诸多作品中比喻的使用真是各具特色,各有风采,表明这很多女作家都是用语的高手。但把喻体表达为“军队的武器”和“士兵”的不是很多,不能不说从军的经历使得她的比喻带上了“军人色彩”。
三、散文比喻中的“地域色彩”
“文学其实是一种包含了三层意指的结构或系统:作者所揭示的生活的某种可能性,由此表达的情感的真诚性以及艺术表现的恰切性。”[3]毕淑敏的散文不仅体现着她的真实生活,还体现着个人情感与人类情感的契合,这一点在她散文的比喻中是可以捕捉到的。
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铸成的坟,毫无动静。”(《我知道的狼》)
半夜,极冷,一个人,惨白的月光下,茫茫大地上的沙丘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作者把沙丘比喻成“一座银子铸成的坟”,把故事中那个人当时的感受描写得准确而充分。“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个可以产生很多故事的特殊地方,这个比喻显得非常独特,作家为什么会使用这样的喻体呢?因为毕淑敏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阿里高原部队当了11年兵。这个偏远的、艰苦的、神秘的生存环境,给了作家一段不凡的生活经历,也留给了作家一个特殊的灵感空间。只有在那里生活过经历过的人,才会在某个情节和某个心境下与那个特殊环境的感受交叉、重叠、共鸣,产生独特的文学价值。可见这个中国特殊的地域,给作家留下了独特的创作素材,作品也表现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
又如:“我后来在动物园见过其他的鹰,比如加利福尼亚鹰,但我觉得那不是鹰,因为鹰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那是鹰的抽离了灵魂的皮影。”(《天山大侠周涛》)
作者因为在生活过,见过喜马拉雅鹰,相信只有飞翔的鹰才能展示出鹰的本性和力量。她认为一位完整品格的鹰,是包括它无边无际的背景的,所以动物园里的鹰,在作者看来没有了鹰的灵魂,只不过是鹰的“皮影”,一个道具而已。这个喻体也非常独特,是要有和鹰相关的生活阅历的人才可能使用的。再一次印证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真理,也再一次印证了那个特殊的地域带给作者的特殊影响,体现了她的文学愿望。
这个特殊的地域,给作家的创作带来了特殊的色彩。
四、散文比喻中的“女人色彩”
“女性对于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往往是经由切实的生活经验实现的,这使得女性的思维方式带有浓厚的经验性特征,我把这种以女性个性经验为起点的思维称为知性思维。”[4]从毕淑敏散文的比喻中,可以观察到作者从生活经验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也是她散文中比喻的独特性的体现。
例:“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墨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旷野与城市》)
这样的比喻,怎么看都像是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把一粒粒精致的纽扣,细心地缀在一件墨绿色的大氅上,这分明是一位女性正在做一件盛装。把城市比喻为“银扣”,把旷野比喻为“大氅”,大概是细腻柔和的女人不必太费心思就可以想到的手法。这个比喻使读者一下子体会到了作者的女人情怀,真是女性使然。
又如:“那几天,捧着各色歌词通读,反复看音乐电视六十分。眼盯歌星,嘴中念念有词,活像一个逃课的女中学生。”(《蓝不过》)
这个比喻中本体和喻体都是人,只不过本体是女人,喻体是女孩儿。作者作品中的女人是成熟的、理性的、淡定的,但当这样的一个女人遇到了一个不小的创作困难,又暂时寻找不到有效的方法的时候,应该出现一反常态的举动,什么样的一反常态呢,“捧着各色歌词通读”,“反复看音乐电视六十分”,“眼盯歌星”,“嘴中念念有词”,完全是一个追星族“女孩儿”的形象,用网络新词表达就是“超萌”的样子,这个形象足够接近中学生。读者把作者的这个比喻和大众生活对接一下,便可以想象到作者当时的样子,急躁和可爱跃然纸上,一个女人不管年龄多大,女孩的情怀也会时而闪现,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也许才是真正的生活。
就作家毕淑敏而言,行医带给她理性和淡定,从军带给她奔放和大气,带给她磅礴和豪情,做女人带给她细腻和柔和,这样丰富的阅历和情感,交织在作家的作品中,使得作品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丰满而深刻,扎实而独特,吸引了众多的读者。本文虽然只是对毕淑敏散文中比喻的独特性进行了探析,但仅仅是从这一个小侧面,我们便能领略到作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认真思考的人生态度。毕淑敏的作品,对社会,是一笔财富;对求学者,是学习的典范,细细品来,有各个角度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毕淑敏.毕淑敏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7):2-4.
[2]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3):67-68.
关键词:毕淑敏;生命;死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1-0032-03
死亡是所有引起恐惧的事物中最为可怕的一种,它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便时刻伴随着我们,笼罩在我们的快乐和幸福之上,神秘淡然地俯视着我们。人们在活着的同时,也在经历着死亡。弗洛姆说:“人,无论是人类或个人,一旦降临于斯世,便被抛回如本能一样恒常既定的状态,堕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不移:过去以及未来的尽头――死亡。”[1](P9)有的人害怕失去奋斗一生的事业和尊严,一心想要逃避它,可死亡却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任凭时间的穿梭、空间的移动变化,人们丝毫没有减轻对死亡的畏惧。所以,面对死亡这一文学命题,诸多作家驱之避之。而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却以冷静的笔触,零距离地逼视死亡,描摹死亡的状态,并把描写死亡意识作为小说创作的压轴戏。她独特的文学创作的风格与她不平凡的经历(十一年的军旅生涯和二十多年的行医经历)有关,使她不得不坦然地面对鲜血淋漓的死亡和生命的更迭。因此贯穿她作品的主线就是生命和死亡这个问题。她认为,当今的中国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人们的物质财富在不断地充盈,但却不能忽视更为重要的精神领域的建设。我们必须正视我们的存在,必须坚强地正视我们不敢触及的死亡。因此,她的创作引导人们正视生命的历程,以更加饱满的人生态度对待生命,以更加冷静的姿态对待死亡。人们只有学会面对死亡这一事实,才能真正减轻内心的恐惧,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
自古以来,死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一方面,人们凭借强大的主观幻想,把自己及家人封闭在一个与死亡绝缘的世界里,即使设想到死亡,也是审视想象他人的死,绝对不肯相信会与自己有关;另一方面,尽管人们主观地否认死亡、逃避死亡,但由于我们对真理的认知,人们能够理性地认识到生命的必然归宿是死亡。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发展变化的。随着西方社会由奴隶制向中世纪封建社会和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西方死亡哲学也相应地呈现出“死亡的诧异”、“死亡的渴望”、“死亡的漠视”和“死亡的直面”四个具有质的差异性的阶段。[2](P16)“死亡的诧异”是西方死亡哲学发展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西方人用自然的眼光审视死亡和死亡本性,侧重于讨论死亡的本性问题。正是从对死亡及其本性的诧异、怀疑和震惊中产生出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死亡哲学,为后世的死亡哲学作了必要的铺垫。[3](P17)据《创世纪》上记载,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为他们的后代带来了永恒的惩罚――永恒的死亡。这意味着人类始祖的原罪将世世代代在我们的血脉里流淌,即便是初生的婴儿,也不复是亚当没有犯下原罪时的无辜状态。故此,人的一生将被无休无尽的罪孽所包围,为赎原初的罪,人类将受尽人生的苦难与折磨,直至死亡来临,方能进入彼岸的世界,享受因果轮回。这就是贯通整个中世纪的意识形态,也即死亡的渴望阶段。[4](P23)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人开始用人的眼光看待死亡,许多哲学家把死亡看作与人生毫无关系的自然事件,因而对死亡采取极端漠视的态度。直到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特别是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的出现,西方死亡哲学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关注的中心问题是:面对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和终极性,我们在今世应该怎么办?毕淑敏的小说就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美学观点。
一、畏惧死亡是生命的本能
死亡是人类永远无法超越和避免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意味着失去了生前珍爱的一切,意味着人们将失去一生苦苦奋斗而捍卫的尊严。对于死者的亲人、朋友而言,它无疑是无法面对的,他们将会因承受不住噩耗而精神萎靡乃至崩溃。所以,活着的人都趋吉避凶,对于死亡的恐惧可以说是人类对于死亡的无法补救、无法逆转的一种生命本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畏死的本能”一说:“任由你是皇公贵族还是贫民草芥,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逃避的终极命运。”[5](P36)同时他认为,人们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与思维言谈中,通常把死亡看成一种不易发生的特殊时刻,把“人是最终走向死亡的”这一客观事实当作“偶然事件”而非“必然事件”,人们在有意识地躲避承认死亡,以求得到短暂虚假的心理安慰,这便是人们的畏死心理在作怪。其实畏惧死亡是每个人的本能,关键在于面对死亡你将退避三舍还是坦然面对,毕淑敏就是亲历过极端恶劣环境的摧残而屹立不倒的人。
17岁的毕淑敏告别父母,穿上戎装,踏上了中国海拔最高的土地――阿里,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女兵。在冰天雪地的高原一待就是十一年。在十一年的漫长历程中,她每天面对的是生命的死亡、恶劣的天气、单调的自然环境以及枯燥的生活。自然条件极度严酷,物质的严重匮乏,连空气、阳光和水都是奢侈。寸草不生,寒冰万古不化,道路坎坷崎岖,稍有不慎,便会摔进万丈深渊。然而,在这种环境下,还要负重行军。出去拉练的时候,她身背武器、红十字包等重达35公斤的装备,每天行进60公里,在最寒冷的时候穿越无人区。这不仅是对身体素质的极端考验,更是对人的心理承受力的严重挑战。此时活着对于她来说就是受罪,就是摧残!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早一秒尽快脱离痛苦。这种躲避濒死的折磨也是人畏惧死亡的一种表现。人类之所以惧怕死亡,其实主要是害怕人之将死时的惨状。年轻的毕淑敏也不例外。她想故意地装作不小心跌入悬崖,可就在她抬起脚的瞬间,生本能与死本能在激烈地交战,生命意识、情感涌动、活着的美好,使以寻求快乐为原则的生的本能最终以强大的生命力战胜了死亡的本能,她的脚居然粘在厚厚的冰层上动弹不得……因为经历过这种恐惧,所以更能勇于面对,因为经历过这种绝望,所以更能在绝望中生出希望来。
二、人是向死的存在
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毕淑敏十分坦然地跨入死亡这一忌讳的,以大胆、直观的描写,解开死亡的神秘面纱。在她看来,死亡确实在一定意义上折射着生命的渺小与无奈,因为它毕竟代表着一个个活生生的肉体的消陨,既然事实无法改变,为什么不超越它,使它腾空而上,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金灿灿的光芒呢?于是,毕淑敏描写大量的小人物、普通人的死,以此展现人类最本真的生命状态,人是向死而生的。在毕淑敏的笔下,死亡不再是恐惧的归宿,而是对生命的自然回归。她笔下的死亡不再恐惧,而是作为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有了死亡,人的整个生命历程才完美的结束。毕淑敏作品中对死亡的描述经历了将生命视为向着死亡的存在和在认识死亡的基础上探讨对死亡的理解、反观生存的意义这样两个阶段。海德格尔认为:“我们生着即在死着,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死亡贯穿于我们的全部生命过程。”[6](P312)面对一个现实的存在,不能于事无补地惊慌失措,不要寄希望于救世主,也不要祷告于神灵,它们只存在于虚妄的幻想中。要把死亡看成人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死亡意识才能真正地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观念之中,才能把死亡看做平常事。
在中国这样一个一向忌讳谈论死亡的国度,毕淑敏的作品从《昆仑殇》、《阿里》、《补天石》到《生生不已》、《预约死亡》、《红处方》、《拯救》都无一例外地选择死亡作为结构故事的精神脉络和艺术关怀的焦点。在关于死的世界里,毕淑敏为我们描述了形形的死。但是她没有空泛的夸夸其谈,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始,不管是在高原的艰难经历,还是在临终关怀医院或是心理诊所,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是自身生命“在死”状态中的切身感悟,并且在死亡的观照下绽开生命的自信和尊严之花。作者以这些真情实感打动读者,使读者与作者和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距离拉近,使读者彻头彻尾地感觉到死亡就在我们身边,但她并没有使用一种恐怖的手法来渲染死亡,而是刻意跳过狰狞可怕的死亡场面,描写安详雍容之死,使读者从死亡中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温情与悲悯。
同时,作家认为,生与死的本质是相互统一在一起的,它们是生命的两级,并且相依相随,都无法逃避。在小说《血玲珑》中,卜绣文为了救身患再生贫血症的女儿早早,不顾失去尊严和事业,甚至不顾生命的危险再孕育出一个孩子来救女儿。这对这个新生儿是极其不公平的,还没有出生就决定了要牺牲自己的骨髓来救一母同胞的姐姐早早。然而对于母亲来说,更为残酷的是,二者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却要残忍的舍弃其中一个来换得另一个孩子的生。对于这生与死的选择,卜绣文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煎熬之中。再有《生生不已》中的乔先竹,身陷于女儿患脑瘤去世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当她终于决定再生一个孩子时,她忍着剧痛,拔除了深陷肉体中的绝育环后,鲜血淹没了她,但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抛之度外也要再孕育一个孩子。她的牙像被陈醋腌过,上下牙对撞的时候,就像两块酥皮饼磕碰,有渣子落下来……[7](P70)骨头松了,背也驼了,眼睛也花了。然而,乔先竹越是虚弱,她就越是兴奋和高兴,因为她觉得是孩子吮吸了她的营养,这是一个多么健壮的孩子啊!乔先竹在用自己的血肉来喂养孩子,用自己的死来换取孩子的生。这就是毕淑敏建构的生死相依的命题,它们共同来表达生命最本真的诉求。
参考文献:
[1]【美】弗洛姆.爱的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2][3]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品味一本书,就好像与一个“灵魂”作一次交流。我们阅读不同的作家的作品要以不同的心态去读。品味一本书,要品好的书。毕淑敏的文字比较平实,贴近我们的生活;舒婷,是一个坚强而又幽默的女性,阅读她的作品,使人感到坚强……他们都是近代的作家,写的作品也是比较新鲜的,毕竟他们所生活的年代比较贴近我们;鲁迅的文字是犀利的,郭沫若的散文诗是浪漫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到不同的知识。我比较喜欢徐志摩那细致柔婉,毕淑敏的散文是实在的……我最喜欢看《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其中最使我感动的一句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首往事时,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在这,我品味到保尔?柯察金的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品味着这么好书我能够感受到精神上以致在灵魂上的共振。
品书,是浪漫的。毕淑敏说过:“阅读是一种孤独。”而我,却认为阅读是一种浪漫。我们可以坐在书桌旁,在绵绵春雨下,品尝一杯浓郁的红茶,品味一本好书。是多么有情趣的啊!
品书,是一种乐趣。别人说:“品味着《孟子》我感到它的“理趣”,品味着《三国》我感到它的“智趣”,品味着《水浒》我感到它的“义趣”,品味着《红楼》我感到它的“情趣”,让人荡气回肠;老庄的玄妙,太史公的深邃,苏子的旷达,易安的细腻,让人陶冶性情;浮士德的探求,安德列的追寻,保尔的顽强,老人与海的拼搏,让人奋发进取。躲进小楼,畅游在书海当中,那是最惬意的时候;理清思路,品味着其中的语言,圈点、批注,积累运用是最好的品书方法。”
写书的人都是富有经验的老手。他们会从生活中品味出各种各样的味道。有甜有苦、有酸有辣……都一一从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来。阅读他们的作品,我们有如经历了一个人生。同样地感受几个不同的作家作品,我们有如经历了几个人生。我们感受作家的思想,更可以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这些道理却是会使我们感到如获至宝的道理……
品味一本书,不一定是名家名作。一些青年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也是很好的,他们写得好是因为他们都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也很喜欢读他们的作品,他们写得很平实,不浮夸,同时也反应了他们的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了我们。
书,让我们看出生活,看出生命,看出精彩的人生……
《苍凉与世故》李欧梵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8.00
苍凉是一种参差的对照,世故是一场刻骨的悲凉。张爱玲认为,具有启示性的“苍凉”的显现能揭示朴素的真理。她以一种卡桑德拉式的姿态与当时弥漫的民族气质、革命进程唱反调,却从日常生活的小人物世界创造了另一种“新传奇”。
真正的爱只有在世界末日才有可能,在那个时间终端,时间本身便不再重要。正是在那样的时刻,张爱玲的“苍凉”美学才可以想象,她的世故也从刻骨的悲凉中酿出。
本书汇集了李欧梵教授近年新写的6篇关于张爱玲的研究论文。前半部分谈论张爱玲,苍凉代表了张爱玲自己的美学观点,世故则体现了作者对张爱玲的看法。后半部分则是作者在香港生活的所思所行,对于作者来说,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冲击下,仍能够坚持阅读、观察和思考,既是一种欢喜,也是一种失落。
爱尚书库:
《契诃夫文集》契诃夫著 京华出版社 ¥29.00
契诃夫生于俄国塔甘罗格的一个农奴家庭,父亲开杂货铺,常逼迫契诃夫在店铺里干活,童年生活给他留下痛苦的回忆,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契诃夫不像有些目中无人的作家那样,动辄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恰恰相反,他常贬抑自己的作品为“破烂货”、“令人作呕”、“废话”等。当他已闻名遐迩的时候,仍然宣称如果要排座次,他在俄国小说家中只居第37位。稍后他又说:“第一号是托尔斯泰,至于我,是第877名。”这并不是浅薄文人的故意卖弄,而是一个刻意求新的探索者为达到更高目标所做的否定。尽管契诃夫主要以戏剧著称,但是评论界认为,他的短篇小说应当是他更重要、更富有创造性的文学成就。
本书所选都是契诃夫的短篇杰作,如《套中人》、《变色龙》、《希里希别耶夫中士》和《万卡》等。是一本值得珍藏的文集。
《毕淑敏养心妙语》毕淑敏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 ¥18.00
身上的伤口,可能会自然地长好,但心灵的创伤,自己修复的可能性很少。我们能够依赖的只有中性的时间。但有些创伤虽被时间轻轻掩埋,表面上暂时看不到了,但在深处依然存有深深的窦道。一旦风云突变,那伤痕就剧烈地发作起来,敲骨吸髓地痛楚起来。
本书汲取毕淑敏作品的精华,围绕爱情、婚姻、家庭、孩子、母爱、亲情、友情、事业、心情、心灵、苦难、幸福、女人、男人、生存、死亡、学习、教养等命题展开。一句句知心的话语、贴心的关爱,一条条醒心的智慧、人生的感悟,都是不可多得的养心妙药。
对关爱自己的人,这是一本必读书;对女性读者,这应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枕边书。
《我爱比尔》王安忆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25.00
比尔,是她的初恋男友;阿三,是她画画的笔名。大学时,阿三不惜被学校开除也要和美国男友比尔在一起。因为,她说:“我爱比尔。”与比尔分手后,阿三在宾馆或别的地方结交法国人马丁、陌生的美国老头、美国专家、比利时人和更多的外国人,都只是想找和比尔在一起的异国情调。劳教农场的暗们给阿三取了个绰号“白做”。
首先,要确立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文体。确立文体主要是确立经典文体,即散文、诗歌、小说等。其中的散文主要包括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和叙事散文,小说也主要是小小说。每种文体以短小为佳。确立自己喜欢的文体时要超越以往的训练文体的局限,即不要去模仿四平八稳的所谓记叙文、议论文等,这些文体类型本不存在,是中学作文教学出于低起点训练的需要,而临时确立的文体;走出中学校园,这种文体就会遇到许多现实的尴尬。同时这种文体还逐渐发展成为一套相应的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形成了一套作文的评判标准、审美标准,由于这个体系缺少科学性和文学的现实基础所以逐渐走向僵化封闭,从而成为一种学生八股,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受到了很大的束缚。因此,确立自己喜欢的文体主要是经典文体。另外确立文体时可以从最擅长的文体入手,不是每个人都擅长多副笔墨,因此开始时可以扬长避短,一种文体熟悉后,再以长带短,以长促短。
其次,确立并跟踪自己喜欢的作家。选择的作家应该是有生命力的、对某种文体公认有很深的造诣的,而不要单凭着道听途说的名声来确立。同时选择作家要注意文学审美标准的发展性,如同买服装一样,即使不跟流行,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审美标准。比如学习诗歌我们最好不要模仿、郭沫若、徐志摩、田间等现代作家的作品,因为文学是发展的,当下的诗歌有当下的写法。小说的写法,也不要只盯着鲁迅、沈从文、莫泊桑、契诃夫等,因为小说的审美标准和创作方法也在发展变化。我们可以立足传统,关注现代;熟悉国内,兼顾国外。
第三,确立并跟踪自己喜欢的刊物。跟踪刊物很重要,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当下的写作审美方式、审美标准的走向,即知道当下的某类文章怎么写。诗歌如《星星诗刊》、《诗刊》、《散文诗世界》,散文如《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美文》、《中华散文》、《散文》等,小说如《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微型世界》等。也可以跟踪一些大刊物,如《收获》、《十月》、《萌芽》等,但这些刊物对一般的中学生来说不易模仿,只可感受其精神。
第四,扩大阅读视野,寻找新的模仿对象。由于我们的阅读视野有限,因此我们所知道的作家、作品很少,模仿的对象也很单一。我们要边写边读,不断打开新的阅读视界,发现新作家新作品,不断调整自己的模仿对象,而不要“从一而终”;但对于新涌现的作家,要有理性的判断,不要跟着炒作走,流行并不等于永久,不等于永恒。当下一些小作家也许很有名气,但写作上还很青涩,同时我们的审美经验也许会很稚嫩,需要在长期和大量的阅读中逐渐成熟。因此我们可以阅读一点相关评论,也可以请教一些老师和专家。最好是请教有写作经验的人。
第五,要关注有灵气的作家。作家的灵气是首先体现在语言和感觉上。好的作品一读就有一种迷人的感觉,现代如鲁迅、沈从文、老舍的作品,当代如余华、残雪、莫言的作品等。感觉往往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因此要关注作家的语言,作家的语言风格有很多种,如简洁洗练、幽默风趣、深刻独到、油滑老道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爱好,通过写作语言模仿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作家的灵气还体现在作品的构思和思想深度等方面。灵气能够激发创造力,模仿有灵气的作品不会使我们陷入写作灵感枯竭时的尴尬困境。
习作选登
家的疆域
李书
家,是一个让人只会日日感受、眷恋、体味却怎么也难下定论的概念。是船?是岸?是河床?或是港湾?家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这世上或许没有人愿意完全孤独,那是在荣耀、疲惫、沉默背后隐藏的冷若冰霜的矜持和尖锐。厌倦的喧嚣,无法躲避的孤寂无聊,低调压抑的状态里让人明晰地对空虚产生一种恐惧。我们急切地想回到家,那个能给予我们踏实的生命感觉的地方。那份踏实也许只是来源于那张日夜相伴的书桌。若是白天就让金色的阳光射进来,那种很纯粹很柔和的亮色会在情绪冰凉时暖和心田,将曾有的苦闷与无奈以慢慢灼烧的形式熔化、蒸发;若是在夜里就习惯性地铺开张纸,肆无忌惮地挥洒情绪化的千姿百态,在真我的自在空间里尽可以痛恨我的痛恨,崇拜我的崇拜,心灵找回原本的灵性与松弛。此时家是我的游乐场,仿佛有蓝的天,绿的草,我自在地雀跃驰骋,收获欢愉的沐浴,身心的舒适,和谐的宁静。
爱之万相,皆始于浪漫,归于平凡,它终究无法完全摆脱俗务琐事,闲言碎语。父母曾经明知要面对平凡却依旧浪漫的结合,产生了我们和这个温馨的家。继而从未停止过的劳烦和唠叨便成了日常生活的伴奏曲。它的旋律舒缓得没有一点波澜,然而每一个音符的跳动却都积极而有催促感。那常常是对错误的批评,对疏忽的提醒,岁月不会倒流,未知的前方我只能用执著稚嫩的脚步摸索,耳边熟悉的嘱咐叮咛竟让征途显得并不陌生,每一个驿站都会成为人生的好风景。此时家是一扇门,门的这边是家的温情与关怀,门的那边是我又一个理想的起点!
家是一个鲜活而有生命的东西,因此我们要怀着爱心将它看作有生命的东西一样珍惜。因为人的天性需要一个家,家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实在,也凝聚了我们生命的岁月。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家是载游子远航的船,是游子梦魄萦绕的岸,是铺满无尽慈爱的温床,是永远等待,守候游子归来的港湾。
家无垠。
[评点]
此文模仿毕淑敏的语言,她的文章华丽而不乏深刻性,具有一种独到的见解和美感。文章模仿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毕淑敏的洗练与随意等,还没有得着神髓。
抓住常态生活中的些许片断和微小物象进行深入开掘,感悟生活和人生的哲理,这是毕淑敏的特点。本文抓住“家”这个悠远、凝重、鲜活的意象,展开了有关家的独特体验和思考,很得毕淑敏的精神。语言优美而不浮靡,深刻而富于感觉,也很有毕淑敏的语言特点。
习作选登
哭长城
苏昕
我带着希翼与梦想站在长城上,没有自豪,没有壮志,凝视远处的断瓦残垣,又怎能想起这是中国的脊梁?一种负罪感压在我的双肩,使我无力前行。目光呆滞中,传来了远古的一瞬。那一瞬,是寻夫者恸天撼地的悲号,长城动了情,为之倾倒,仿佛认识到了自己的存在是一种错。这错一错千年,秦始皇指点江山,说那是御敌的最佳效果,可谁知换来的却是更多的血染山河,家破人亡。长城倾倒了,于是一个朝代倒下,一个朝代兴起,一轮血腥湮灭,一轮屠杀开始。长城见证了一切。用它身上的伤痕、脚下的墓冢见证了一切。
同样是远古的见证,赵州桥屹立千年不倒,见证了远古的科技;敦煌飞天神舞,见证了盛唐的文明;《论语》传遍中国,见证了古典的思想;而长城,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奇迹,见证了兵戈铁甲,见证了流离失所,见证了朝代的兴亡。长城,一座耻辱的丰碑。
抚摸着残缺,仿佛一个遍体鳞伤的巨人,远处群山巍峨,与它极不相称。
我不晓得,为什么游人还可轻松自如地在上边行走?为什么游人还可兴致极高地刻画标志,签名留念?为什么游人还可仰望高山且疾呼“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没有断定好汉的权力,却有烈士的足迹。请把脚步放慢,慢到可以让你回忆起历史为止,去感受,去体会,追溯一些不寻常的东西。让肩头觉得沉重,让步履觉得紧迫,让头颅觉得低沉。
站在月球上,我会看见两道伤痕,一道是地球的伤痕――东非大裂谷,一道是中国的伤痕――长城。
[评点]
《红处方》是毕淑敏的作品,我很喜欢她的作品,她的写作风格幽默且犀利,语言真实,我希望我的性格和她一样或者说我喜欢她那种说话风格的人。
《红处方》是讲叙吸毒的人在医院戒毒的一些事,每一个人到医院都是想戒毒的,而有的人戒毒之后回到社会上,不出一份钟又重吸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总之是失败了。在那所医院里充满了算计,有的工作人员进来只想偷技术,有的只想找个富翁,无论是怎样的她们成功了,因为结局是漂亮的年轻的能干的女院长自杀了。因为她在被人算计的吸七号,都说医者自医,可是痛苦的事,这种毒是不能轻易就戒得掉的。
这一部作品除了带给我震撼的惋惜外,还告诉我一个做人的道理,要明白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做什么样的人。如果是看重自己得失的就要与人保持三步的距离,如果是不看重自己得失的,只为大众着想的,则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高一:充当反对者
当今这个社会,所谓大学生已经人才济济,可如今,也不再是考不考大学的问题,怎样才能做到十一世纪的新人才,这才是关键。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确实很重要,社会实践是很有必要的,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知识是学习的首要目标。运用知识则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社会实践就是运用知识的基础平台如今,满城皆为大学士的时代人才济济,所谓就业困难除了拼才拼爹拼关系无非就是看你有多少能力,学识是否突出社会实践是否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就是就业的基础工作。
知道毕淑敏吗?一位杰出的医师,同时是一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名心理学家,不管是医学方面还是文学著作方面,她都出类拔萃,她的作品大多蕴含了她丰富的医学知识,如果她没有20年来的军医实践,她怎么能写得出如此出类拔萃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如果他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红十字》和《血玲珑》何以成为如此经典的著作。
为了适应社会实践,大学安排学习实习,从就业来看,知识的综合性运用更是从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来,一所企业招新人并不是仅仅看你的学历有多高,而是看你的综合实践能力有多强?社会实践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特别重要。全能发展,才能顺应新时代的变化,才能做到21世纪的新人才。
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人可能没有友情,没有自由,没有健康,没有金钱,但我们必须拥有一份好心情。
漫漫人生路,总有无穷无尽的坎坷,但只要我们拥有美好的心情,就能欣赏到绚丽的彩虹;只要你拥有好心情,你就回拥有信心,向理想进发。
海伦 凯勒,幼年的一次疾病上,她身受多种煎熬——失聪、失明,只不能言,陷入了一个无光无影的世界里。面对从天而降的寂寞与黑暗,她没有灰心,而是燃起了生命之火,乐观地面对生活,用手中的笔同命运作不屈的斗争,让自己美好的心情流于笔尖,渗透纸背,让所有人从她的作品中读出一份美好。
李白少不得志,空有一满才华经纶却不容于朝廷.四海漂泊,但他没沉沦,反而置身于大自然,去领会真实的惬意,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无数壮丽诗篇。
贝多芬在音乐创作正得意时却耳聋了,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得死一般的寂静,亲人、朋友在为他叹息时,他却用心情去体会,去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写下了《命运》等绚丽的旋律。
欧阳修仕途失意被贬滁州,却没有消沉,反而酿泉为酒、“与从宾欢”、“有道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的那份超越。
多少迁客骚人,用自己的坦荡心胸,旷达胸怀诠释生活中的种种失意与不幸。
当你拥有好心情时,无论眼前的世界怎么暗淡;生活怎样的不顺利,只要你心中充满阳光,挫折和失败只是生命中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决不能挡住你向理想进发的脚步。
让我们携着好心情上路。
林卓宇.男,1995年11月17日生于湖南浏阳,就读于浏阳河中学;湖南省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兼副主席;迄今,已在海内外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000余篇(首);曾获第二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大奖.第五届冰心作文奖等各类大奖200余次;出版作品《芳香日日》《流景闲草》《风居住的街道》《落日工厂》《指尖上的花田》共10部;文坛名家汪国真、雷抒雁、毕淑敏、肖复兴、曹文轩等为其著作作序、点评;包括湖南电视台、《湖南日报》在内的全国200余家媒体对其进行过报道。
名家点评
汪国真说―林卓宇的诗是有一定深度的:把诗写得有深度,这不简单。这不但需要有诗才,还需要有思想。缺少思想和深度的诗人,不会是大诗人。这方面,年少的林卓宇表现了较好的潜质。
曹文轩说――散文这东西,似乎人人都可以写,但写好是很困难的。小说、童话大可以隐去作者的一切真实,甚至走向作者的反面。而散文不行,作者首先要把自己交付出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写散文,不仅需要勇气,而且还需要智慧和才华。林卓宇的散文,在我看来,他在少年作家中应该是独特的一位。
毕淑敏说――林卓宇的作品是有思考、有深度的。他对自然的感悟对人生的体味独特而深刻,耐人寻味。优秀的散文要有凝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真实、真情、自然朴实,作品背后站着的是作者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和思想深度,是生命的体验和思想的升华。
林卓字作品
雨中的百草园
在我的童年时期,家中的后院曾是我的秘密花园,确切地说,应是我那稚嫩心灵深处的幽谧森林。野绿的苔藓常常在墙下缓缓地蔓延着,一道道的穿行并连成翡翠般的风景线;潮湿阴暗的角落里,那些蕨类植物也常常长出它们绝美的卷曲的姿态;而那偎依在围墙上的不知名的小野花和小草儿,常常是我亲手种下或是从野外挖来种下的,它们备受我的呵护,在日光与月光的浸润下引吭高歌……
所有的植物们,都互相掩映着,组合成一个散发着浓郁清香的百草园。
说到这童年的百草园,心中自然带着些许回忆的气息。然而,这又不得不令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鲁迅先生永远给人以正直、冷峻且严肃的形象,淡定的神情下,永远都有着不断燃烧的篝火,随时都有可能喷薄而出。然而他却以回忆的心态创作出了带着清新之感的回忆体散文,像是一首动人的草丛杂曲,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经典。以碧绿的菜畦为背景,以黄蜂的谜语作语句,以鸣蝉在树叶间的长吟为修辞,在这期间,浑然天成的诗意与意趣,随手即可拈来。
我不愿意以审视经典的方式审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更愿意将其看作是充满童真意味的作品,和我的经历是那样地亲近,因为字里行间皆可以找出一条线索,并从中找到我童年之路的轨道。轨道的四周,似乎就是成片的我亲手种下的植物。那些四处寻觅的蝾螈,那跳跃着冲撞阳光的蝗虫以及那将晨光织进夜色的蟋蟀,似乎都在沿途的风景中一一闪过。
偶尔带着回忆的目的,轻轻踏入童年时期的后院,那里渐渐被日月星镀上了许多层我陌生的颜色,而那云间落下的片片夕阳跌到我的手心里,似乎就代表着一切的结束。我曾经种植过的一些小花小草,以及撒下土壤却未曾发过芽的种子,都已经腐朽了,原有的新绿之色已经一层层被覆盖了。而那些稍稍露出头的萌芽们,纵使我的目光紧紧抓住它们,也阻止不了它们的枯黄。
落下的花叶如斜雨一般在地上划出忧伤的暗影,寂寞无语渐渐穿过了岁月的胸膛,似乎等待着阳光的开释。一个个凌乱摆放的花盆,变得古老而沧桑,让人感觉这里像是被时间洗劫一空。此时此刻,我的脑海中布满苦涩的情节,渐渐丢失了怀中那份珍贵的亲切,我开始不住地回忆那点点滴滴,心中无比渴求着百草园的再现。
一个小男孩,在这园中轻轻地漫步,浅浅的脚步将遍地丛生的绿意留在鞋底,搬着橙黄色的板凳,坐在院子的中央,手里拿着一本童话书,如同撑起一座小小的书屋,嘴唇边衔着清凉的薄荷叶。指尖触着微微泛黄的书页,并撩动着树叶上的阳光,纸张一页页地翻过去,心中便增添一份厚重的感觉。园中的小植物们和阳光一起扇动出美妙的味道,将他湮没于其中。书中的字句和花草点滴的芬芳交错着,在小小的空间中升华。
毫无意料之时,天空中下起了纷纷扬扬的雨,男孩渐渐收起了书,回到屋中,静静地趴在窗边。花和草开始愉快地生长起来,它们贪婪地吮吸着雨水,同时还奏起了那无人知晓的乐曲……
一切都宛如梦境,我童年时代的百草园不仅仅是在我的记忆中真实地存在,同时也可以从各种自然万物间折射而出。
黄昏有如大地唇边的一支歌,缓缓地在天际流淌着,回忆的音量一点点变小。童年时代的百草园,与鲁迅童年时代的百革园,似乎在此时此刻,互相紧连,在黄昏时刻隐隐再现。
雨,真的下了。风儿对雨丝的撩动,似乎有同与我撩动书页上的阳光一般。雨中的百草园,将那绿色的根须,继续向大地深处蔓延。
林卓字作品
午后的歌唱(外一首)
我静坐在阳光的诗意里
像是刚从雨季飞过来的鸟儿
安静地享受着每一缕光线
并把它们静静地拉长
我多么想多坐一会儿
在阳光的深处
将我的幻想任意放牧
我要唱我献给阳光的最美的歌
让它顺着春的手臂
滑落到阳光的手心里
一切都温暖而又欢欣
让我感觉自己
像是一个自然界的伟大歌者
坐在午后的阳光里
时间的流淌被掌握在我的手心里
看吧仿佛一切
一切都在瞬间变得安详和睦了
-蓝色纹路的白窗户虚掩着
我的歌声从窗边流过
音符溅起美妙的声息
舒畅的感觉萦绕不止
我多么希望,这样午后的歌唱
永远永远
不要停息……
画梦
轻轻扇动着魔法的气息
我用长着羽毛的笔
把雨季里的云朵绘成阳光的色泽
我坐在云朵下的稻草堆上
幻想着自己端坐在云端
把曾经的点点过往
编织成梦的颜色
驾驭在一片轻如蝉冀的诗意中
就算是一夜谎言
我也赋予它阳光般的单纯和恬静
我让那掌心里的快乐无止境地涌动
慢慢在指尖爬升升腾
幻化成奇异的一小朵风景
卷起快乐的风暴
然而你相信吗
7月26日,在“百位作家体验国寿”活动启动仪式上,作家毕淑敏、诗人叶延滨等代表参加活动的百位作家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超手中接过《保险知识通俗读本》。这标志着“百位作家体验国寿”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据了解,以“感悟保险,关爱人生”为主题的“百位作家体验国寿”活动,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由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在本次活动中,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组织100位作家深入到中国人寿的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公司的基层机构,了解、体验保险业务,感受保险与公众的密切关系,搜集创作素材,以文学创作的形式,生动地宣传、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公众保险意识。
中国作家协会对本次活动大力支持。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高洪波代表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出席了启动仪式,并宣读了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为启动仪式发来的贺信。贺信指出:“这次有百位作家深入到全国各地的人寿保险业当中,了解保险业在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广大保险业从业者的辛勤劳动,挖掘其中的感人故事和精神风尚,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中国作家协会积极倡导广大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多种途径和方式组织作家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后,中国保险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但由于受传统文化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民群众的保险知识还比较欠缺,保险意识还比较淡薄,迫切需要加大对保险的宣传和普及力度。
中国人寿是我国最大的金融保险集团。从某种意义上说,了解中国人寿就了解了中国保险业。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和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百位作家体验国寿”活动,在为作家开辟新的文学创作领域,推动我国保险业和文学创作共同繁荣发展的同时,又将发挥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展现保险业的风采,弘扬保险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为保障“百位作家体验国寿”活动顺利进行,杨超表示,中国人寿拥有七十五万员工,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将精心安排和紧密配合作家开展体验活动,积极为作家提供能够反映中国人寿改革发展、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线索,配合作家选择好体验内容和体验地点,并为作家体验生活、进行采风创造有利条件,搞好服务保障,确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