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发光免疫

化学发光免疫

时间:2023-05-29 18:25:27

化学发光免疫

第1篇

【关键词】胰岛素(IRI);光量子数;前胰岛素原;胰岛素原;化学发光免疫法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areliablemethodforthedeterminationofinsulin.MethodsGatherfastingagglutinatingblood,centrifugalizethemrespectivelytogettheserum,whichweredirectlysetoninstrumenttodetermine.ResultsLinearrang:0~335.0mIU/L,senitivity:themeanquantumof0mIU/LIRI,10.1mIU/LIRI,152.0mIU/LIRIand335.0mIU/LIRIwere3808,30350,357399and684567.Specificity:whenthecontrolserumwasdetermined,themeasurevlaluewaswithinthestandarddeviation(SD),95%-105%.Precision:N=60CV≤5%.ConclusionChemiluminescenceisareliable,stablemeasurementmethodfordeterminationofinsulinwithhighsensitivity,precisionandspecificity.

【Keywords】insulin;quantum;preproinsulin;proinsulin;chemiluminescence

胰岛素(IRI)是一种蛋白质激素,这是由胰岛中的β细胞所合成、储存和分泌的。IRI的功能是调节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水平。IRI初期是在β细胞中,以一种大分子量(分子量为1200)前胰岛素原的形式存在。前胰岛素原是一条由110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前体。前胰岛素原被切除掉24个氨基酸序列后形成胰岛素原(分子量为9000),胰岛素原是胰岛素和C-肽的前体[1]。IRI是由两条氨基酸链组成的。最初,IRIA链是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是由30个氨基酸组成;而C-肽是由31个氨基酸组成。IRI是随餐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高低而产生应答的。

IRI水平虽然不是糖尿病患者常规诊断方法,但是IRI水平的检测对于空腹低血糖患者、普通人群中的胰岛素耐受患者、β细胞分泌功能异常患者的意义非常大[2,3]。

1材料与方法

1.1原理IRI的测定是一种直接化学发光技术和双抗体两点夹心免疫分析法相结合的测定方法。第一种抗体称为标识抗体,是由单克隆抗胰岛素抗体标记吖啶酯形成的;第二种抗体称为固相化抗体,是由单克隆抗胰岛素抗体以共价键的方式与顺磁性颗粒相结合形成的。血清中的胰岛素与相应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后产生光量子,其光量子数的多少与血清中胰岛素的浓度成正比,经标准曲线计算即可求得血清IRI的浓度水平。

1.2仪器与试剂仪器:BAERACS-18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双试剂)及标准液由广州宝迪有限公司提供。

1.3方法取血清于样品杯中,置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调整好检测参数:血清25μl+第一试剂50μl于37℃孵育5min,加第二试剂250μl于37℃孵育2.5min,用蒸馏水对反应杯进行分离、抽吸、清洗,最后分别加300μl酸试剂和碱试剂到反应系统中进行反应发光,读取光量子数,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结果。

1.4标准曲线制备采用两点定标法,将标准血清0.0mIU/L和138.0mIU/L安放于仪器的定标位置上,编入测定程序,上机测定自动打印出标准曲线。

2结果

2.1精密度取混合血清分成两份,一份当天测定60次,结果IRI的值为22±0.8mIU/L,其对应的CV值为1.8%;另一份做批间试验,测定10次,测定统计值为21±1.2mIU/L,其对应的CV值为2.8%。

2.2灵敏度0mIU/L的IRI,其平均光量子数为3808,10.1mIU/L的IRI,其平均光量子数为30350,152.0mIU/L的IRI,其平均光量子数为357399,335.0mIU/L的IRI,其平均光量子数为684567。IRI测定的范围为0~335.0mIU/L。

2.3回收试验在IRI为25mIU/L的血清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mg/L的胰岛素原、浓度为500μg/L的C-肽、浓度为1mg/L的胃泌素、浓度为1mg/L的胰高血糖素、浓度为1mg/L的胰泌素进行回收试验,分别测得其回收率为:100.8%,95.1%,96.6%,100.2%,101.6%。

2.4线性分析对一份定值血清稀释不同浓度,观察测定体系光量子数的变化量,即为IRI与光量子数的关系。结果显示:IRI在本法的测定范围是0~335.0mIU/L。当IRI大于335.0mIU/L时,开始偏离线性。因此对浓度高的标本必须先进行适当的稀释,然后测定。

2.5干扰试验当溶血(Hb>5g/L)、黄疸(胆红素>0.2g/L)时,对结果干扰甚微。

2.6正常参考值取100份经我院体检合格者的血清,其中男50份,女50份,年龄19~55岁,平均37岁。检测结果IRI:20.5±17.5mIU/L。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目前定量测定IRI的方法不多,过去一般用放射免疫法,该法测定步骤繁琐,为半自动化操作,测定时间长达3天,测定范围窄,且使用试剂具有放射性,对操作人员造成身体伤害及对周围环境形成污染。现在基本已被化学发光免疫法所代替,该法测定步骤简单,为全自动化操作,测定时间短,全过程最短为半小时即可完成,而它使用的试剂安全无放射性,为一般化学试剂,对操作人员无伤害,对周围环境污染甚微。不过它也有缺点:其试剂为抗体试剂,有效期短,容易失效,定标周期短,一般为2周。在试剂的有效期内和定标周期内,对血清标本进行测定,其结果非常准确可靠。综上所述,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胰岛素(IRI)是目前首选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康格非,巫向前.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6.

第2篇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基本原理;分类;应用

近10多年来,当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推动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CLIA))的更新换代速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是建立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理论的基础上,以标记发光剂为示踪物信号建立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标记免疫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和容易实现自动化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特别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实验结果,因此深受检验医学工作者和临床医师的好评。

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含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分析两个系统[1]。免疫分析系统是将化学发光物质或酶作为标记物,直接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经过抗原与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在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氧化剂或酶的发光底物,化学发光物质经氧化剂的氧化后,形成一个处于激发态的中间体,会发射光子释放能量以回到稳定的基态,发光强度可以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进行检测[2]。根据化学发光标记物与发光强度的关系,可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被测物的含量。

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分类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根据应用发光体系应用于免疫分析中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标记发光物质的免疫分析,酶催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直接标记发光物质的免疫分析,目前常见的标记物主要为鲁米诺类和吖啶酯类化学发光剂。

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临床应用

CLIA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成为替代RIA的首选技术。Amersham公司针对AmerliteTM发光增强酶免疫分析系统研制出的试剂盒项目有甲状腺功能检测的促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游离甲状腺素,与性激素有关的有促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雌二醇、睾酮,以及其他方面的如癌胚抗原、铁蛋白、地高辛等。Amersham公司虽然研制出这10余种试剂盒,但因操作不够简便,检测项目仅限于蛋白质类大分子化合物,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检测。

美国Ciba Corning公司研制的ACS:180自动CLIA系统能非常精确测量闪光。经过不断的改进,实现了ACS:180CLIA系统的全自动化,推出全新产品"ADVIA系列"。现有检测项目47项,更多的项目还在开发之中。主要有甲状腺系统、性腺系统、血液系统、肿瘤标记物、心血管系统、血药浓度及其他一些检测项目。

经过改良后,金刚烷衍生物在碱性磷酸酶作用下可发出高强度的辉光,光信号可持续1~2 h。随后国外生产厂家研制出以碱性磷酸酶为标记物的试剂盒,与之相匹配的有DPC的IMMULITE全自动CLIA系统和Beckman的ACCESS全自动微粒子CLIA系统。IMMULITE全自动CLIA系统可检测项目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性腺激素、传染病、药物、血清学、血液病、成瘾药物、糖尿病、过敏检测和肿瘤标志物。ACCESS全自动微粒子CLIA系统主要可检测甲状腺功能、血液系统、内分泌激素、药物、肿瘤因子、心血管系统和糖尿病等项目。

目前商品化的ECLIA分析系统只有Roche公司的ECLIA全自动分析系统。主要特点是本底信号极微,特异性更高,最小检出值可达1 pmol以下,操作十分简便快速,是CLIA优点较为集中的完美分析技术。已提供试剂盒的项目有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内分泌、传染病、心肌标志物和维生素类等项目。

王阳[3]运用了电化学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了3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l9片段(Cytokeratin 19fragments,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对肺癌诊断有实际应用价值。张忠英[4]等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尿CK19片段,结果显示尿CK19检测对膀胱癌等泌尿系统肿瘤诊断和复发监测具有敏感性高、无创伤性的优点,优于血清CK19和尿细胞学检查。动态观察尿CK19片段含量的变化可降低急性尿感患者的假阳性率。王利娜[5]等应用ECLIA测定和酶免疫测定(EIA)检测乙肝标志物。结果:应用ECLIA方法检测HBsAg精密度,最大批内变异≤8.30%,最大日间变异≤15.33%,HBsAg灵敏度0.05 ng/ml,HBeAg灵敏度0.03NCU/ml。HBsAg检测范围0.01~7 000 COI。显示ECLIA检测HBsAg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检测范围宽。检测HBeAg灵敏度可能更高。李锦洲[6]等采用ECLIA法对卵巢癌、良性卵巢肿瘤及健康妇女血清CA125分别进行测定,ECLIA用于第二代CA125(CA125-Ⅱ)测定,使CA125测定更加敏感恒定,每日之间差异较小。黄琛,汤汉红等[7]在ECLIA法检测与蛋白质芯片法多肿瘤标志物结果差异的研究中显示:两种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P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医学的临床应用已非常成熟,有取代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分析技术而成为诊断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的趋势。国外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系统价格昂贵,普及有一定的困难;国内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系统虽然价格较国外产品便宜很多,但其检测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提高。研究者在如何提高免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发展新的分析体系和检测技术便携化等方面仍需要不断努力。

参 考 文 献

[1] 李美佳.当代免疫学技术与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549-561.

[2] 翟艳,王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进展.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619-621.

[3] 王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3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意义.Chin J Lab Diagn,2006,10(3):294-296.

[4] 张忠英.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尿CK19片段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价.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50-53.

[5] 王利娜,姚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乙肝标志物的应用.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8,14(1):48-50.

[6] 李锦洲,洪锡田,吕晓娴.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8):1456-1457.

[7] 黄琛,汤汉红,王敏民.蛋白质芯片技术与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多肿瘤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天津医药,2008,36(12):942-944.

[8] 张瑞,贾良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HCG定量检测中的应用.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6(3):108-109.

[9] 田润华,郑春喜,王士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临床应用.齐鲁医学杂志,2004,19(5):464-465.

[10] 周建光,杨梅.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临床应用.医疗装备,2010,23(5):23-24.

第3篇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验;CMIA;GICA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梅毒是我国二类传染病报告中排名第三的传染性疾病,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性传播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所有传播途径的95%,大量存在于皮肤黏膜损害表面,也见于唾液、乳汁、、尿液中。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1年内最具传染性,随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病期超过4年者,通过性接触无传染性。目前,对于梅毒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血清学诊断联合判断,该方法耗时长、操作复杂,给梅毒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的不便。目前,梅毒的血清学检测主要是由TPPA、ELISA和TRUST等检测方法。TPPA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梅毒检测金标准,然而该方法操作繁琐且依赖肉眼判断实验结果,对检测者的实验技术和经验有较高的要求。ELISA和TRUST法各有优劣但均无法替代TPPA。CMIA是一种新型的TP抗体检测试验,有报道称其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特异性。GICA是在酶联免疫吸附、单克隆抗体技术、乳胶凝集试验和胶体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新技术,具有灵敏、方便等优势。因此,本研究拟探讨CMIA和GICA的优劣,为改善梅毒的诊断提供数据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皮肤与性病科送检血清样本1500例,其中男性1047例,女性453例,年龄16~89岁,平均(36.8±8.2)岁。排除:(1)已接受抗梅毒治疗、免疫治疗患者;(2)拒绝入组患者。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仪器与试剂

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设计生产的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仪DxI-800及其配套试剂、定标液和质控品(批号:224751)。TPPA和GICA试剂盒、酶标仪和指示板由美国罗氏公司提供(批号:20140510)。

1.3方法

空腹采血3mL,离心得到血清后分别采用TPPA、GICA、CMIA法进行检测,操作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GICA法使用TPl5、TPl7、TP44.5和TP47的金颗粒分别加入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及样品中,反应0.5h后清洗并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仪中进行检测,记录各孔的发光强度。CMIA法从测试到结果判读均由仪器全自动完成,以S/CO>1.0为梅毒检验阳性。TPPA以反应孔中细胞沉积在孔中央呈光滑纽扣状为阴性,反应孔出现凝集呈不规则沉积为阳性。当滴度≥1:80时判读为阳性,对于弱阳性标本需重复测定2次,复检2次全为阴性时判读为阴性,否则结果判读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检测结果采用配对四格表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两种方法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采用TPPA检测法对1500例血液样本进行梅毒检测,检出阳性样本182例、阴性样本1318例,阳性率12.1%。

2.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

在阳性样本中CMIA法检测结果优于GICA法(P0.05)。见表1。

2.2两种检测方法实验特性比较

CMI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GICA法(P

3.讨论

在梅毒螺旋体初次感染人体后会进入潜伏期,潜伏期的梅毒感染临床症状不显著,诊断存在困难,而在进入潜伏期2~4周后便会产生特异性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因此针对这些抗体进行检测有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梅毒发病率的上升也对临床输血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国内医院或实验室主要使用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如性病研究实验室实验(VDRL)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等。

CMIA检测梅毒的原理是将重组的梅毒螺旋体抗原(Tpnl5、17和47)包裹并与检验稀释液混合后加入样本,若血样中存在梅毒螺旋体抗体,则会结合在抗原包被粒子上,加入预触发液和触发液后,测的化学发光反应无的相对单位,进而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张东梅等比较了CMIA法与TPPA法测定梅毒感染的效果证实,两种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一致性,但认为在CMIA法S/CO值为1.0~4.0时需进一步复检。

GICA法是一种结合了色谱层析和免疫反应两种技术优势的体外诊断技术。通过高纯度的梅毒螺旋体抗原高选择性结合样品中的抗体,并通过色谱层析的方式分离,仅需一次上样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辅助就能高效准确的测定样本中抗体含量。磁性微粒因为具有超顺磁性因此分离简单且具有较大的单位表面积,因此反应灵敏。张鹏比较了GICA和ELISA技术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证实GICA与ELISA和TPPA检测法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该方法操作更为简便。杨璐对GICA法进行评估后认为该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简单易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第4篇

【关键词】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011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疫情严重的国家, 我国人口中约有1/10为乙肝病毒携带者[1]。乙肝病毒标志物是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 同时, 可通过监测乙肝病毒标志物观察患者病情、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目前, 临床常用的乙肝病毒标志物监测的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 随着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在检测上的应用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且在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中应用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传染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门诊疑似乙型肝炎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 男108例, 女92例, 年龄19~68岁, 平均年龄(38.1±12.8)岁, 患者经基础检查, 无其他传染性疾病及肝脏器质性病变。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空腹采用静脉采血方式, 抽取适量血液。室温下离心分离15 min, 分离血清以备检测。 

1. 2. 1 仪器及试剂选择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选择实验仪器为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LUMO半自动分析仪, 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试剂为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试剂盒, 选择实验仪器为芬兰生产的W-k3酶标仪。 

1. 2. 2 检测方法 对采集的200份血清标本分别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 每次以定值参比血清作为质控, 检测方法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说明书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手工添加样品, 检测结果根据酶标仪结果显示判定为阳性或阴性;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采用全自动加样器添加样品, 用LUMO半自动分析仪定量检测结果。 

另取1.0 ng/ml HBsAg定值参比血清, 两倍稀释后分别采用以上两种检测方法检验, 测定两种检验方法的最低浓度。 

1. 3 判定标准[2] 检测结果大于参考值的上限为阳性, 5项检测指标的上限标准分别为HBsAg:0.2 ng/ml, HBeAg:0.05 NCU/ml, HBeAb:2.0 NCU/ml, HBcAb:1.5 NCU/ml, HBsAb:10.0 mIU/ml。对单独一项为阳性或弱阳性或双阳性标本设置双空复查, 结果仍为阳性的则判定为阳性。分别统计各检测指标阳性、阴性的例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种方法检测5种乙肝标志物阳性结果比较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HBsAg及HBeAb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P<0.05);两种方法对HBeAg、 HBcAb、HBsAb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灵敏度检测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的最低浓度为0.12 ng/ml,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最低浓度为0.4 ng/ml。化学免疫酶免疫分析法的检测灵敏度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

3 讨论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2]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标志, 基于我国严峻的乙型肝炎疫情与不断增加的乙型肝炎患者, 采用有效的病原标志物检测方法对乙肝的早期防治与乙肝药物治疗效果的评定具有重要意义。 

酶联免疫吸附法[3]是检测乙肝标志物的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采用人工加样, 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检测优势。但通过临床研究发现[4], 乙肝病毒测定结果为弱阳性患者在复查中也容易出现时阴时阳的情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复查, 结果的重复性较差, 说明酶联免疫吸附法灵敏性不高, 对临界结果的检测效率低。同时, 酶联免疫吸附法容易受试剂盒质量、仪器校准、工艺差别等众多原因的影响, 其检测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别, 稳定性较差。随着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在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中逐步展现了其较高的应用价值。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是借助发光底物自身的发光强度进行测定的分析技术, 相比于酶联免疫吸附法灵敏度较高。本次调查结果对200份血清样本分别进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 结果显示,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对HBsAg的检出率为60.0%, 对HBeAb的检出率为24.0%, 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54.5%、17.5%(P<0.05);另经灵敏度检测,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的最低浓度为0.12 ng/ml,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最低浓度为0.4 ng/ml,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检测灵敏度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 

综上所述, 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优势, 但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可有效检测出病毒标志物中的假阴性情况, 检测结果稳定性高、重复率高, 对准确显示乙肝病毒的感染进程、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测定效果, 临床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更准确, 可有效减少漏检、误检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 廖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比较.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10):48-49. 

[2] 郭辉.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5):270-272. 

第5篇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法;放射免疫法;AFP;分析性能;实验方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67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56-0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一种新型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分析等分析方法之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是将免疫测定与化学发光相结合的新型技术。整个过程均在全封闭的反应体系中进行,且能够全自动操作,仪器具有反应迅速,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优点,总的来说包括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与化学发光两部分过程[1]。甲胎蛋白(AFP)是原是胚胎的肝细胞,婴儿两个月便逐渐消失,但近些年发现AFP在部分成人体内出现,并发现它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也是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为了进一步考察该仪器对AFP生物检测限和AFP功能灵敏度的测量,我院参照IUPAC(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的规定评价方案,现将60例临床送检血清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报道如下:

1材料与实验方法

1.1应用材料与仪器检测样选用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的60例临床送检血清标本。

仪器采用美国Bayer Centaur 24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并配套相关检测试液(包括标记的抗原抗体、含磁性的固相颗粒、稀释液、AFP清洗液、发光试剂等),均采用拜耳公司提供的试剂。放射免疫法采用上海产的γ计数仪(SN-682 型),并配套运用 AFP 试剂盒(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研制)。

1.2方法检测时运用AFP稀释液作为空白样品,取一新鲜的血清作为试样,做重复性实验,记录每次检测的浓度值和光强度值。核实两者的精密度、灵敏度与检出限等,数据处理采用线性回归处理。

1.3统计学方法根据SPSS13.0软件对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为t检验,对所有统计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χ±s)的形式表示,运用软件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作为统计学的评定标准具有统计学的差异。

2结果

2.1线性试验以AFP稀释液作为空白试剂,再根据要求将标准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放射免疫法取5ppb、10ppb、50ppb、200ppb、400ppb为标准浓度测定标准曲线,化学发光免疫法取5ppb、10ppb、50ppb、200ppb、400ppb、800ppb为标准浓度测定标准曲线,结果两组数据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2.2重复性试验取一新鲜的血清作为试样,两种方法均进样10次,查看两者的重复性差别,两组仪器均能满足RSD

2.3相关性试验采用2.2中的方法用上述两种检测法对受检血清标本进行适当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且相关系数r=0.995,回归方程为y=-1.059+0.921x,两组方法所得数据的相关性良好。

2.4回收率试验取混合血清后,再加不同浓度的标准定值血清,用两组方法分别对其进行平均回归率实验,实验得出,放射免疫法的回收率为91.2-108.1%,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回收率为92.0-107.8%。化学发光免疫法略优于放射免疫法。

2.5检出限以每次做的空白RLUs为基值,以该空白的RLUs值的3倍作为样品中具有的AFP量,或称本法的检测低限。分别对两种方法进行检出限测量,得出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检出限为0.95ppb,放射免疫法的检出限为5ppb。化学免疫法在检出限上明显优于放射免疫法[2]。

2.6精密度试验取三个梯度浓度(分为低、中、高三个梯度)的试剂分别进行精密度实验,并运用两种方法进行整理对比,见表1。

3讨论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既具有运用发光检测时的高度敏感性,也同时具有免疫分析时的高度特异性。其原理为将激发态分子回到基态时所释放而产生的发光现象,再运用化学发光系统来为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做指示系统,从而进行定量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浓度方法,是一种直接的运用发光剂标记抗体的免疫分析方法。由于运用丫啶酯发光剂的优点可以很好的减少非特异性干扰,反应较为简单且迅速,反应灵敏度高,据有关资料显示,该发光剂也很稳定(有效期可长达1年以上)。

放射免疫法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分析方法,其原理是放射性标记的抗原和非标记抗原全部同时与限量的特异性抗体进行竞争性可逆的结合反应,反应的灵敏度较低,标记物的有效期也较短(一般只有1个月左右)。从工作人员角度来说,也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从以上的结论可以看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相关性较好。但从检出限、灵敏度、精密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化学发光免疫法就明显优于放射免疫法,而且其试剂稳定性高、毒性小,对环境无过大污染,方便、易操作且安全。

本实验采用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可以很好地对血清标本进行很好地采样,处理和检测,基本上能够达到样品随到随测,检测迅速,很快可以得到检测结果,大大缩短了检测所用的时间,能满足临床上的检验需求[3]。从上述数据可以确认,该方法的检测结果均可以达到临床运用水平,又基于其高度特异性、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红祥.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FP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学应用,2010,4(7):41-42.

第6篇

目的: 研制人血清中促甲状腺素(tsh)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方法: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tshβ亚单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 与固相包被的抗tshα亚单位的另一mab配对, 以鲁米诺作为底物, 采用两步法建立了双位点夹心法人血清tsh的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法。结果: 该方法灵敏度为0.0788 miu/l, 批内cv平均为4.7%, 批间cv平均为8.4%, 平均回收率为93.05%。该检测与lh、 fsh和hcg无交叉反应。部分实验样品的测试结果显示该试剂与国外同类试剂(雅培architect i2000)的测定结果明显相关(r=0.984)。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重复性和准确度, 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简便、 快捷、 成本低, 适于临床检测和科研应用。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tsh)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试剂盒

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hyrotropin, tsh)是一种由垂体前叶分泌的糖蛋白激素, 由α和β2个亚基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mr)为28000[1]。tsh本身受下丘脑分泌的tsh释放激素trh的调控, tsh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腺垂体分泌tsh的量之间有负反馈抑制关系[2]。WWw.133229.CoM甲状腺功能改变时, tsh的波动较甲状腺激素更迅速且明显, 是反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敏感指标, 因此采用灵敏度高的tsh免疫分析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clia)是一种灵敏的免疫分析方法, 在免疫诊断试剂研制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本研究根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原理研制了血清tsh的检测试剂盒,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简便、 快捷、 成本低等优点。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tsh单克隆抗体(mab)、 tsh标准品抗原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sigma公司产品, 光免板为thermo electron公司产品, 化学发光底物为biorad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标准品的配制 将tsh抗原标定后溶于小牛血清中, 配制成含0.1, 1, 5, 20, 100 miu/l的标准溶液。

1.2.2 抗体包被板的制备 将100μl含tsh mab(0.5mg/l)的ph9.6碳酸盐缓冲液加至包被板中, 37℃包被2 h, 再用含10 mg/l bsa的0.01 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于37℃封闭2 h后晾干备用。

1.2.3 酶标记物的制备 tsh的酶标记物采用过碘酸钠法制备, 然后经0.01 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透析过夜后, 加入等量的甘油于-20℃保存备用。

1.2.4 检测方法 将50 μl待测样品或标准品加入包被tsh的光免板中, 37℃温育30 min, 弃反应液, 用洗涤液(含0.5 mg/l tween20的0.01 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洗5次, 加酶标记物50 μl, 37℃温育30 min后同样用洗涤液洗5次, 然后加入发光底物于5~10 min内测定各孔的发光值rlu。样本中的tsh浓度依据由标准品tsh浓度和对应的rlu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

2 结果

2.1 动力学性质 在hrp鲁米诺h2o2发光体系中, 将不同量的免疫复合物加入发光液中, 发光强度(rlu)随反应时间而变化。10 min后rlu接近峰值, 在5~15 min内rlu较为稳定, 随后开始缓慢下降。

2.2 反应条件优化

2.2.1 加样量对rlu的影响 样本和酶标记物的加样量分别为50 μl和100 μl考查标准品(0、 0.1、 1、 5、 20、 100 miu/l)rlu, 发现加样量为100 μl与50 μl rlu相差不大, 说明50 μl的加样量反应能达到平衡(图1)。

图1 加样量对rlu的影响(略)

2.2.2 反应模式对rlu的影响 采用二步法。第一步: 加入标准品和待测样品后, 将反应体系在37℃分别温育15、 30、 45、 60 min; 第二步: 加入酶标记抗体后, 将反应体系在37℃分别温育15、 30、 45、 60 min。结果表明温育时间为30 min时反应皆能达到平衡(图2)。

图2 温育时间对rlu的影响(略)

a: 第一步温育时间对rlu的影响; b: 第二步温育时间对rlu的影响.

2.3 稳定性 将试剂盒放置于37℃ 6 d后, 比较与放置前参考标准品各点rlu值, 参考标准品各点rlu值未见明显降低, 且本底发光值无明显升高, 表明试剂盒标准曲线无明显漂移, 满足稳定性要求。

2.4 方法学评价

2.4.1 标准曲线与灵敏度 在设定的免疫反应和发光条件下, 以标准血清的浓度(0~100 miu/l)制作的标准曲线见图3。同时测定20个零标准, 用零标准均值加上2倍标准差, 计算出此方法的灵敏度为0.0788 miu/l。

图3 tsh标准曲线(略)

2.4.2 精密度 取低(4.44 miu/l)、 中(19.45 miu/l)和高(79.23 miu/l)3种tsh浓度各重复测定10次, 测定批内cv分别为6.2%、 3.3%和4.6%, 平均为4.7%。隔日分别进行5次独立试验, 测批间cv分别为8.3%、 7.6%和9.3%, 平均为8.4%。

2.4.3 准确性 在已知tsh浓度的血清中加入3种不同浓度的标准血清,测定加入回收率为93.05%。将tsh浓度为44.42 miu/l的血清用标准零血清分别按1/2、 1/4、 1/8、 1/16稀释, 测量各稀释浓度的tsh含量, 测定稀释回收率为99.86%。

2.4.4 特异性 在已知浓度的血清样品中加入不同浓度的lh、 fsh和hcg后, 对tsh的测定无干扰。

2.4.5 与进口试剂的比较 将研制的tsh clia定量检测试剂盒与abbott architect 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系统共同对30例正常人、 20例甲亢及80例甲低临床标本进行检测, 通过数据分析, 得出两个检测系统所得数值具有明显相关性(图4)。

图4 与abbott全自动化学发光系统相关性曲线(略)

3 讨论

血清促甲状腺素定量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法、 酶联免疫法、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等几种[4]。考虑到目前化学发光和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器几乎全部为国外厂商生产, 而绝大多数厂商采用仪器加试剂盒捆绑销售的垄断模式, 并在仪器中人为设置排它性检测程序, 从而抬高了配套试剂盒价格, 增加了检测成本, 所以本工作旨在开发国产低价、 稳定、 通用的人血tsh clia试剂盒。首先对读数时间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发现其在5~15 min内rlu处于平台期,反应时间选择10 min。其次对反应条件进行了实验摸索, 在不同的温育时间和加样量的条件下, 各rlu值相差不大, 因此选择了50 μl的加样量与两步共1 h的反应时间。

我们研制的tsh化学发光免疫测定试剂盒通过方法学鉴定表明无论是灵敏度、 准确性、 特异性等技术指标均达到了临床诊断的要求[5]; 同时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 反应时间短和成本低等优点, 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hay id, bayer mf, kaplan mm, et al.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ssessment of current free thyroid hormone and thyrotropin measu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clinical assays[j]. clin chem, 1991, 37(11): 2002-2008.

[2] 尹东光, 贺佑丰, 刘一兵, 等. 促甲状腺激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研究[j]. 分析化学研究报告, 2004, 7(32): 893-896.

[3] 叶成果. 促黄体生成素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制[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4, 22(2): 83-84.

第7篇

[关键词] 丙型肝炎;抗体;化学发光;ELISA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b)-0193-02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主要通过血液传染,我国平均感染率为3.2%,由此估算感染人数约3 700万。输血是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主要传播途径,目前研究发现,除丙型肝炎病毒(HCV)急、慢性期患者外,输血后许多无症状的受血者中也可发现HCV抗体[1]。当前抗-HCV抗体检测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受抗原、抗体的变异影响较大,且国内各类抗-HCV检测试剂的检测性能存在较大差异。近期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检测抗-HCV抗体的试剂已进入我国市场,为分析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在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现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同时应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0例丙肝确诊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HCV确诊感染者血清标本来自该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其诊断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有关标准[1],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39.8±4.3)岁,病程3个月~21年,平均病程(6.5±2.1)年。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100例正常血清标本来自该院自愿参与研究的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39.4±3.9)岁。

1.2 仪器与试剂

ELISA法仪器为瑞士FAME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采用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抗-HCV试剂盒;CLIA法仪器为美国强生Vitros 36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盒为相配套试剂。确认试剂(重组免疫印迹法)使用Chiton RIBA-3.0 SIA,Cop Emeryville,CA。

1.3 检测结果判断

ELISA法:以(0.1×阳性对照平均A 值+阴性对照平均A值)确定Cut-off值,以检测值≥Cut-off值为阳性。CLIA法: S/CO.值≥1为阳性。确认试验:出现2条以上HCV蛋白条带为阳性。

1.4 方法

同时用ELISA法和CLIA法对160份样本进行抗HCV抗体检测,按说明书进行操作。另选取100份化学发光法初检结果阳性的标本,分为两组:低值组(1

1.5 统计方法

用四格表统计临床数据,并计算阴性、阳性以及总符合率,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样本率以χ2检验。用Kappa检验计算发光法试剂与ELISA试剂的诊断一致性,按照Kappa系数大小以极差、微弱、弱、中度、高度和极强对诊断一致性强度进行判断,极差:Kappa系数

2 结果

2.1 ELISA和CLI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的符合性

结果显示使用传统ELISA试剂与化学发光方法试剂检测抗HCV抗体的诊断一致性较高,临床检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种方法检测抗HCV抗体结果的符合性

注: 阳性符合率:87.7%,阴性符合率:91.3%,总符合率:90.0%,χ2检验:χ2=280.000,P=0.000。

2.2 化学发光法抗-HCV初检阳性标本的RIBA确认试验结果

见表2。

表2 化学发光法抗-HCV初检阳性标本的RIBA确认试验结果

3 讨论

目前广泛使用的第三代HCV抗体ELISA试剂增加了HCV Ns5区表达的蛋白作为抗原,大增加了灵敏度和特异性。但临床使用该类试剂筛检HCV感染者,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3],特别是在HCV低流行率人群中,如无偿献血者,假阳性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此外,国内常用的HCV抗体酶免试剂皆没有灰区的设定,试剂盒cutoff值计算方法各厂家也都不一致,导致国产试剂盒之间的检测性能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亦是假阳性比较多的原因 [4-5]。

在临床实验室中检验中,需先对使用的方法和程程序进行评估,确定其符合要求后才可正式使用。Kappa检验是用于分析计数资料和等级分组资料一致性检验中的一种方法,在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等二分变量(阴性、阳性)检测中,一般选择使用使用检验法,以判断不同方法学是否存在一致性及相关程度。该文结果显示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中的Kappa系数达到0.76,具有高度一致性,与同类研究报道结果基本一致[4],结果表明两种试剂均可用于血源筛查、临床术前初筛。ELISA试剂的特异性较好,发光试剂的灵敏度较高,两种试剂均存在漏检现象,实际工作中如能联合应用可提高检出率[6]。

另外该研究参照美国CDC丙型肝炎实验导则[7],使用S/CO.≥8可判断为阳性作为分组依据,对发光法初筛阳性的标本再进行RIBA确认试验,发现低值组的阳性率为24%,而高值组的阳性率为88%,提示中国人群的抗HCV阳性预测值与美国有一定的差异,目前的抗-HCV 诊断试剂盒均采用基因工程或合成多肽抗原,而由于HCV基因易发生变异,其基因呈现高度异质性,编码氨基酸序列明显改变,可引起抗原性的改变,现阶段试剂的检测抗原多为2型抗原,而以往的研究发现,我国HCV患者多为1型,因此当前的试剂并不适用于中国所有地区[4]。提示实验室应对抗HCV试剂的S/CO.比值设定进行评估,使用在所有人群中经过验证的能够预测确认试验≥95%阳性率的S/CO.比值作为是否进行确认试验的依据,并设立一定范围内的灰区,以达到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最佳平衡[8],该研究还提示对初检呈弱反应者有必要进行确认试验,跟踪观察。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学.丙型肝炎防治指南[Z],2004.

[2] 杨凡,万海英,单咏梅,等.应用Kappa检验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评估[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0,4(1):52-55.

[3] 李新建.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7):630-632.

[4] 张旋,裴元元,宋世军,等.4种国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2):2869-2870.

[5] 吴军,蒋理,谢而付,等.三种国产抗-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检测结果与电化学发光法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20):9056-9058.

[6] 王燕,尹秋霞,窦恒利,等.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作为筛选试验测定丙肝抗体的评价[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20(4):246-250.

[7] Alter MJ,Kuhnert WL,Finelli L. Guidelines for laboratory testingand result reporting of antibody to hepatitis C virus.NNWR Reomm Rep[J].2003,52 (1):13-16.

第8篇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甲状腺激素 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48-0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本单位就诊的410例患者。

1.2 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及配套试剂(安图生物)测定血清T3、T4、FT3、FT4、TSH。T3水平正常值参考范围为0.8-1.9ng/ml;T4水平正常值参考范围为5.0-13.0ug/dl; FT3水平正常值参考范围为 3.5-6.5pmol/L ;FT4水平正常值参考范围为8.5-22.5pmol/L;TSH水平正常值参考范围为 0.35-5.29uIU/ml 。

1.3 数据统计处理

1)性别比例;2)正常和异常结果的例数比;3)异常结果的类型和比例4)采用SPSS13.0版软件,对每种统计内容进行分析,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依据患者性别、激素水平、异常类型等资料统计结果。

讨论以最后报告结果为准:1)41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7.32%(81/410)和82.68%(329/410),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正常和异常例数分别为54.39%(223例)和45.61%(187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能分泌三碘甲状腺原胺酸(T3)、甲状腺激素(T4)等。它的分泌活动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调节,以维持血循环中的动态平衡,其生理功能包括体内的氧化生热作用、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促进蛋白质合成等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现普遍存在的两种甲状腺疾病。

3.1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般为T3、T4、FT3、FT4升高,而TSH略低或重度降低。各指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价值依次为FT3>FT4>T3>T4。其中T3型甲状腺功能亢进为T3、FT3升高而T4、FT4正常、TSH降低。T4型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为T3、FT3正常,而FT4、T4升高,TSH降低。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则上述指标全部升高,尤其是TSH也升高。

3.2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一般为T3、T4、FT3、FT4降低,TSH升高。在诊断甲状腺功能减低方面,TSH,FT4、FT3是灵敏指标,各指标的价值依次为TSH=FT4>T4>FT3>T3。除T4、FT4降低外,轻型或部分中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T3浓度不会维持在正常水平,而垂体性甲低患者T3、FT3则正常,TSH也下降或正常及升高。

3.3 非甲状腺疾病 也可引起各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改变,以低T3和低T3T4综合征表现较为明显,一般引起此类综合征的疾病有恶性肿瘤、慢性肾衰、心肌梗死、糖尿病、严重感染等;其发生与机体的代谢状态,基础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及外来因素有关,当病情好转,机体恢复正常时,T3及T4可恢复至正常。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甲状腺疾病已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成为内分泌领域的第二大疾病,尤其是女性患甲状腺疾病不断攀升,依据本文统计结果也可见,从性别分布,女性多于男性,约4:1。因此加强预防保健意识,尤其是女性定期体检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甲状腺疾病及非甲状腺疾病的预防、鉴别诊断和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史轶蘩.协和内分泌和代谢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第9篇

关键词: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5项指标;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功能异常是近年来较为多发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症状不明显,诊断检测的准确性低,漏检、误检发生率很高[1]。近年来全自动电化学免疫法检测逐渐应用到甲状腺功能检测当中,但是对于该种检测方法的相关研究和报道却比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自动电化学免疫法检测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为检测对象,男28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36.17±8.34)岁;另外选取和51例健康体检及门诊患者参考对象,男26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37.28±7.54)岁。检测仪器为SIEMENS全自动电发光仪,型号为CentaurXP,由江西百康实业有限公司提供SIEMNS配套试剂。

1.2方法 使用5ml的真空抗凝试管采集检测者的血液样本,并将其放置在2~8℃的冰箱中保存以留待检测。检测在23~29℃的室温条件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对象和参考对象分别检测。

1.3检测原理[2] 使用电化学发光原理,以三联吡啶钌分子为标记物,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包被的基础上,使用直径为2.8μm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粒为载体,反应环境为类似液相状态,根据抗原浓度对光强度进行调节,浓度越高,光强度也越大。

1.4评定标准 ①批内精密度检测:采集一份混合血清,对其进行20次批内反复检测,计算检测结果的平均值。②批间精密度检测:收集同一份血液样本存放在4℃的冰箱中,并将其分装处理,坚持5d,2次/d,对每日每份的量进行测定,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2 结果

2.1研究对象批内和批间精密度 研究发现使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剧透较好的重复性,精密度高,见表1。

2.2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的线性范围 检测使用试剂的线性范围较宽,能够满足本次实验的要求。检测使用试剂盒提供提供的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的线性范围见表2。

2.3参考对象检测结果 对参考对象进行检测的监测结果显示此参考对象的各项指标均在试剂盒参考值范围内,较为合理,见表3。

3 讨论

甲状腺功能紊乱是一种较为多发的内分泌性疾病。普查和有效的检测能够尽早发现病情,从而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是甲状腺紊乱的诊断正确性和诊出率很低,尽管是在医疗卫生事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其漏诊率也很高[3]。因此探究有效而准确的检测方法具有世界性意义。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能够同时对人体的5项甲状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今年来被一些医院所使用,但是至于其使用价值却很少有介绍。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检测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其次,本研究使用的试剂盒线性范围宽,符合研究需要,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最后研究中以本院门诊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为参考对象,参考值均符合试剂盒参考范围,这也证明了本研究的准确性。

长久以来医学界都通过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来判断患者是否发生甲状腺功能紊乱。虽然FT3和FT4的检出率很高,但是仅凭这两项指标来对患者做出诊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很容易发生漏检。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是人体中甲状腺炎极为重要的一项标志物,对患者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进行检测能够极大的提升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检出率,但是常规检测法无法对Anti-TPO进行有效检测。另外对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促甲状腺素(TSH)、同时检测更能保证简称为结果的精密度。

本研究采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对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的5项甲状腺功能指标进行同时检测具,监测结果显示有较高的精密度,且重复率也较好,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具有科学性。

综上所述,使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对人体的5项甲状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能够提升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检出率,精密度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佳,崔燕,王生玲,等.新疆维吾尔族地方性克汀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研究[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5,34(12):862-865.

第10篇

关键词:非放射性标记免疫;ELISA;CLIA;TrFIA

RIA和IRMA在免疫分析技术中已经比较成熟,应用方便,可测定的品种也较多。近年来很多人试图用其他标记技术替代放射性标记,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灵敏度,以满足某些含量特别低的对象,同时减少放射性废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逐渐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热点。

从免疫分析的角度而言,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技术与传统分析技术原理是相同的,只是最后的信号不是放射线而是其他物理形式,探测仪器也有所不同。常见的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技术主要有以下3类:

1酶标记免疫分析技术

用酶分子代替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或抗体分子,进行竞争性或非竞争性免疫分析的技术,统称为酶标记免疫分析技术(ELA),其中应用最广的且被认为最有前途的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其基本原理是在抗体分子上连接酶分子,代替放射性标记的抗体,进行和IRMA相似的夹心法免疫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结合的复合物和游离抗体分开,取结合部分,利用酶的催化活性,由结合部分上的酶将特定的底物转化为特定的颜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颜色的深浅和酶的量呈正比,而酶的量又和结合物的量成正比,由此定出复合物的量。最常用的酶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其常用的底物是四甲基联苯胺(TMB),反应后显黄色。

ELISA的主要优点是只需普通的分光光度计便可工作,虽然分光光度计的灵敏度不如放射性测量仪器,但是酶反应有放大作用,少量酶分子可以形成大量有色产物,可以将灵敏度补偿过来。值得一提的是,酶标记免疫分析技术一旦将底物显色后即难于复原,显色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读书,因此是一次性的,无法重复测量,这是ELISA的一个缺陷。

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的基本原理是将标记物改为能产生化学发光的化合物,以代替放射性标记。最常用的发光化合物是异苯巴比妥和甲基氮蒽,它们在碱性条件下遇到过氧化物便发生单光子发射,光子的数量和异鲁米那和甲基氮蒽成正比,而异鲁米那或甲基氮蒽的量是结合在抗原抗体复合物上的,由此反映复合物的量,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发光时间集中在加入过氧化物或碱的时间内,必须严格掌握测量的时间,甲基氮蒽的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

(2)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CLEIA)的标记物是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体。经过夹心法免疫反应(和IRMA)相似,复合物带有酶标记,加入底物,酶促反应使底物断裂,产生化学发光。底物是金刚烷,在碱性磷酸酶作用下先脱去磷酸根形成中间体,中间体自行断裂,同时发射光子。由于酶反应要持续一段时间发射光子过程明显比上述单纯化学发光长,而且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稳定,所以本法的可靠性较高。金刚烷的发光机制如图2所示。

(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的标记物由镧系元素通过一定的连接剂与抗体蛋白相连而组成。待测物通过免疫反应形成的复合物上就带有镧系元素,最常用的是铕。由经紫外线激发后会发出荧光,这种激发完全是一个物理现象,所以可以反复进行,大大增强信号强度。所谓时间分辨,是因为镧系元素受激活后产生的荧光寿命长,而一般干扰荧光的寿命短几百倍,因此设计的专用仪器把测量时间定在每次激发后的数百μs之后才开始,此时干扰荧光已衰减到很低的水平。待镧系元素的荧光也衰减到很低水平,就停止记录,然后开始下一次紫外线激发,见图3。

测量时间的分配示意图

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与传统的放射性免疫分级相比,操作更简单,技术要求更低,因此适用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不产生放射性垃圾,这对医学研究中的环保显得非常重要。相信随着医学研究水平的不断进步,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技术也一定可以实现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骆德汉.免疫分析的研究与探讨[J].

求索,2006(2).

[2] 张剑萍.论TrFIA对于免疫分析技术的应用[J].

医学世界,2006(8)

[3] 杨启亮.现代免疫分析技术[M].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第11篇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血液筛查;酶联免疫吸附试剂

丙型肝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肝类疾病,血液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加强临床诊断和确诊尤为重要。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可对丙型感染患者的感染状态进行显示,本文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血液筛查中的47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标本为研究资料,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标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血液筛查中的47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标本为研究资料,由专业人员对标本进行血液筛查和血液滞留,并将其放置在零下20~25℃的温度下保存。

1.1.2试剂选择 本次研究采用Ortho酶联免疫吸附试剂、新创酶联免疫吸附试剂、重组免疫确认试剂和化学发光试剂进行检测。所有检测试剂均符合使用标准,且均在可使用的有效时间内。

1.2方法 使用重组免疫确认试剂对收集的47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标本进行试剂,同时,使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剂(Ortho酶联免疫吸附试剂、新创酶联免疫吸附试剂)以及化学发光试剂对标本进行阳性检测。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及试剂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若检测结果中阳性值和阴性性均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则判定检测结果有效。

1.3数据分析 对四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对标本的检测OD值与阳性判定值(S/CO)范围的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真假阳性率的内在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技术资料用%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

2结果

2.1 四种检测方法在血液筛查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标本检测结果比较 Ortho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的阳性检出率为76.60%,新创酶联免疫吸附试剂检阳性检出率为100%,重组免疫确认试剂的阳性检出率为80.85%,化学发光试剂检出的阳性检出率为80.85%。Ortho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的阳性检出率优于新创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化学发光试剂阳性检出率优于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四种检测方法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四种检测方法下的S/CO值与检测结果真阳性率的相关性 Ortho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和新创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在S/CO值>0.9的条件下,阳性标本的真阳性率达到99.89%,当S/CO值

3讨论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若发生感染,则通常为持续性感染,加强血液筛查检测对控制感染极其重要。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则证明患者已为丙型肝炎感染者。由于丙型肝炎感染者在受到感染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出现速度较慢,这就导致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中极有可能出现少量的假阴性诊断结果,延误患者的临床治疗,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现阶段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法进行检测,但不同形式的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的检测结果和检测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导致检测结果的可信度较低。本次研究中,Ortho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的阳性检出率为76.60%,新创酶联免疫吸附试剂检阳性检出率为100%,当S/CO值

通过对近年来的临床报道和医学文献进行研究,发现化学发光试剂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同时,假阴性和假阳性的现象较少。若化学发光试剂可与Ortho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和新创酶联免疫吸附试剂联合使用,血液筛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会不断提升。以经济、适用为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化学发光试剂可对酶联免疫吸附试剂中不确定的标本使用重组免疫确认试剂进行再次确认,可提高血液筛查的准确率和有效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Ortho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的阳性检出率优于新创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化学发光试剂阳性检出率优于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四种检测方法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化学发光试剂联合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从而提升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金一鸣,方志红,曹谊.血液筛查中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5):552-553.

[2]于玉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丙肝病毒抗体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评价[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4,27(4):310-312.

[3]朱红艳,毕胜,杨曦,李峥,徐永敏.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方法在人群筛查中的比较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20):2811-2812+2815.

第12篇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

【中图分类号】R5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075-01

Their own antibody test in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diagnosis in the role

Zhao Yongmei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bodies in detection of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diagnosis in the role. Methods: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nd ELISA method to the 2009.1~2010.1 during 76 cases of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patients and 20 cases of the healthy check-up ANA, the AMA, SMA. Results: of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patients nuclear antibody, the resistance of smooth muscle antibodies and 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itive rate of and women with antibodies detec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male patients. Conclusion: autoantibody detection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Their own antibody test;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自身免疫性肝病(ALD) 又称“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活动性慢性肝炎”。是一类原因不明的以肝脏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有黄疸、发热、皮疹、关节炎等肝外症状,可见高γ-球蛋白血症,血沉加快,血中自身抗体阳性,是因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自身抗体检测是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现对本院7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9.1~2010.1期间本院76例肝功能明显异常患者中,男29例,女47例,年龄21~75岁。所有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根据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确定的评分标准及临床诊断,将76例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2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25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组8例;AIH与PBC并发组9例;不明原因组14例。对照组20例为健康体检者。

1.2 方法:所有对象取晨起空腹静脉血2ml,分离血清,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的相关自身抗体。采用灵长类动物肝脏和心肌,如猴肝、鼠胃、HEp-2细胞、鼠肾为抗原组织基质,根据试剂盒要求进行操作[1]。血清稀释度按1:100稀释,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结合30min,然后洗片、封片并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细胞内出现特异性荧光则显示为阳性。对于可确认免疫荧光法不易区分的ANA抗体种类,可借助ELISA或免疫印迹方法进行检测。使已稀释的血清与膜条反应,室温温育30min,洗膜后加入酶结合物,温育至显色,清晰着色者为阳性。

2 结果

2.1 ANA检测:在上述六组中,ANA的阳性率分别为85%,84%,22%,12.5%,28.57%,5%,各组与对照组的阳性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自身抗体检测:AIH组患者的SMA、LKM-1、SLA/L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10%,20%,与其它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BC组患者的AMA、AMA-M2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84%,与其它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AH与PBC并发组AMA-M2抗体阳性率为22%,其他各组均无阳性反应。见表1

表1

3 讨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和对免疫抑制治疗应答为特点。常见的肝病包括AIH、PBC、PBS及AIH合并PBC[2]。最为典型的是AIH和PBC。约20%~25%患者的发病时的症状类似急性病毒型肝炎,表现为黄疸、纳差、腹胀等。多数患者还同时表现为肝外症状,如反复发作的对称性、游走性关节炎,低热、皮疹、皮肤血管炎症和出血,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球肾炎等等。自身抗体检测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重要手段和依据,Ⅰ型AIH以ANA和SMA阳性为主,Ⅱ型以LKM-1阳性为表现,Ⅲ型则表现为SLA/LP抗体阳性反应。AIH多见于中老年女性。ALD的诊断通常可通过血清生化检验、肝组织学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抗体检测的结果判断。ANA及SMA是AIH的血清学标志,能够在DNA 和组蛋白中检测,ANA不具有特异性,只有高效价的ANA才对AIH具有诊断意义[3]。ANA 检测通常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根据ANA阳性反应的荧光模式将其分为均质型、核仁型、颗粒型、胞质型、核点型。仅凭免疫荧光法不易将其区分。因此,可结合ELISA及免疫印迹法检测。本研究的检测结果显示,自身免疫性抗体是导致ALD的一个重要原因。对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动态监测。

自身抗体检测随着医疗检测手段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自身抗体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鉴别诊断能发挥积极的临床作用,应重视在ALD检测中自身免疫检测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程玉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抗线粒体抗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 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