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5: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清明诗词大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花的诗词大全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楝花。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夭夭:茂盛的样子。灼灼:鲜明的样子。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芳华鲜美:一作芳草鲜美。
3、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唐·宋之问《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4、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容:打扮。——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5、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然:燃。——唐·王维《辋川别业》
6、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唐·王维《田园乐》:“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7、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8、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9、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10、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11、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栀子:栀实,可作黄色染料。——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12、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唐·贾至《春思二首》
13、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14、桃花乱落如红雨。——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15、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杜若:香草名。——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16、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宋·欧阳修《舞春风》
17、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鸭头:形容春江江水如鸭头的浓绿色。——宋·苏轼《送别诗》
18、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宋·苏轼《新城道中》
1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0、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斗:比赛。——宋·秦观《江城子》
21、柳下桃蹊,乱分春*到人家。桃蹊:桃树下的小路。《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句意谓:桃柳成荫的小路,似乎把春天的美景分送到家家户户。——宋·秦观《望海潮》
22、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23、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叶梦得《虞美人》
24、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余霞:晚霞。——宋·李弥逊《诉衷情》
25、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
26、夹岸桃花蘸水开。蘸水开:桃花拂着水面带水开放。——宋·徐俯《春游湖》
27、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离披:花将谢的样子。——元·姚燧《浪淘沙》
28、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千尺雨;连天的细雨。一路烟:水上弥漫着云烟。——清·吴伟业《鸳湖曲》
(公历5月5-7日)
蝼蝈鸣 蚯蚓出 王瓜生
[宜]保持良好情绪,养心入静
[忌]心火过旺,饮食没有节制
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人们也习惯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而实际上,真正进入夏季,气温在22℃以上的,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
我国古代将立夏也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意思就是说,这个节气首先可以在田间听到蛙声,接着大地上可以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礼记・月令》篇也有关于立夏的解释:“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可见,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春夏之交,要重点关注心脏。“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重视精神的调养,为安度酷暑做好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夏季心火旺,养心败火最安全
立夏之后,由于气温逐渐升高,不少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口腔溃疡、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甚至心慌胸闷、睡眠不佳等症状。并且在夏天您会发现,平时哪怕温文儒雅的人,一旦到了这个季节,也容易变得烦躁不安,好发脾气、急躁。这多是由于气温逐渐升高,加剧人们的紧张心理,导致心火过旺所造成的。
夏天为什么会心火过旺呢?在中医看来,夏季主气为暑,《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这样论述暑气:“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通过这段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暑气其实是一种极热之气,极热之气体现在人体上叫“壮火食气”,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就是说火太壮就会吃掉我们的气。比如我们高烧叫壮火,高烧后很没劲,就是高烧把我们的气力消耗了,能量消耗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天热人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导致心阳更加旺盛,从而出现了口干舌燥、尿黄、尿少、尿急、尿痛等上火症状。
因此,在夏季这种暑气当道的气候条件下,需要时时关注心火对人体的伤害,一旦出现了上火症状,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我们究竟如何祛除这种“心火”呢?
首先是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黄帝内经》特别强调: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也提到“使志无怒”,就是要人注意不要因为心情烦躁而滥发脾气。“使气得泄,若所受在外”,要气之宣泄平和、畅达,如其所受在外―样舒畅。
无门慧开禅师有首诗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淡薄宁静的心境很重要。因此不管天气如何炎热,我们都需要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唯有如此,才可取得“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其次,饮食也是祛除心火的重要法宝。中医认为,四季、五味与人体内脏都是一一对应的。所谓“夏季食苦,苦味入心,可泻心火”,就是说夏季易引起心火过盛,可通过吃苦瓜、芥蓝、荞麦、奶油生菜等来进行防治。吃苦去火,首推莲子心,它味苦,可以发散心火,虽然有寒性,但不会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一向被认为是最好的化解心体热毒的食物。其实不仅仅是莲子心,莲藕全身也是夏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健康美食,荷花具有解暑功效,莲子心能清心镇静,而莲须(荷花的干燥花蕊)有固肾涩精的作用,就连莲房(莲子的果壳)也同样具有清暑解毒的功效。
有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每到避暑山庄总要用荷叶露珠炮制莲子心茶,以养心益智,调整元气,清心火与解毒。《本草纲目》记载莲子心“清心去热”,搭配生甘草还能增强莲子心的泻心火除烦之功。如李杲所论:“甘草,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除大热,故生用则气平,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本草化义》也指出:“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两药合用,直泻心火,则烦躁可除,睡眠得安。您可以准备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将这两味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数次。也可以每天5-6粒直接开水冲泡或者加粳米同煮成粥即可。
谈到煮粥,粮食中的开国元老――高粱不得不提。“黄粱一梦”里的黄粱也就是指黄高粱米。高粱米性微凉,做父母的可以经常用高粱米煮粥或者蒸成米饭给孩子吃。夏季一到,很多小孩子经常会出现鼻子干、面如火烧、口渴、烦闷等症状,尤其是对付心火引起的热症,它作为辅助的治疗,效果往往出奇制胜。
除上述两种措施外,按摩穴位也不失清心火的好办法。头部的神庭、百会和太阳穴,手上的合谷穴(平常大家所说的虎口)以及脚背上的太冲穴,均有调整肝经气血运行、降心气的作用,特别适合工作忙碌―天后用来放松身心。
除了以上穴位,多拍打拍打身体各处的“窝”,也可帮助解热去火。
腋窝:俗称“胳肢窝”,这里的穴位叫极泉,此穴位于腋窝顶点有脉搏的地方。拍打的具体方法是:左手上举,手掌向上,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提右手,用左手这样拍打,每次拍打30-50次,5遍。
窝:位于膝关节的后方,屈膝时呈菱形。如果有中暑迹象,拍打窝,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不断地拍打两侧腿弯部(即窝处),反复拍打100-200次。此外,人们还可以拍打肘窝、肚脐、腰骶窝等。
中医养生里,举手投足间都讲究个“心平气和”,入夏之后无论干什么,坚持养“心”为上,养“心”为先,强调平时坐卧睡觉之间也要动作不急不缓,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和。气顺转化成能量,身心舒展,自然能入静,夏天养心入静也等于入了佳境。
三豆苡仁粥防疰夏,会吃保养精神足
夏天天气炎热,不想吃饭,整天无精打采,可能老人会说,您这是疰夏了。什么是疰夏?简单点理解,就是暑期综合征的意思。在南方,很多人因为天气炎热,吃不好、睡不好、消瘦,人们称之为疰夏。在北方,也有“苦夏”、“枯夏”之说。
那为什么会疰夏呢?中医认为,到了这个季节,气候炎热,人体的气血由脏腑输送到体表,这时脏腑的气血会显得相对亏虚,脏腑失去了气血的濡养,机能也随之减弱,从而出现了疰夏的症状。有些人,夏天之所以不想吃东西、厌食,正是因为脾胃少了气血的滋养,消化功能变弱的直接后果。肠道功能变弱,寒凉食物的刺激,还可能伴随出现腹泻的现象。
这个时候,肥胖的女性若把“疰夏”当成一种自然的减肥方法的话,那么这种想法绝对是错误的。发生疰夏,一是季节的原因,另外,主要是多发生在平时体质就较弱的人身上,脾胃消化能力不强,吃进的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再加上高温刺激,消耗能量,身体的营养很容易入不敷出,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并且,疰夏也是中暑的先兆,防范不及时的话,可导致中暑。
说到吃,每逢立夏,古人有各式各样的预防风俗。《帝京岁时纪胜》上说:“立夏取平日曝晾之米粉春芽,并用粉面煎作各式果垒,往来馈送。”做这种食物,一般在清明节就开始准备,主要是把蒸熟的面点用清明的嫩柳串上,然后阴干。等到了立夏时再用油煎给孩子们吃。
苏州人立夏时要吃乌米饭或乌米糕。杭州人立夏时则吃“三烧”(烧饼、烧鸡、烧酒)或“九时新”,即樱桃、梅子、蚕豆、笋豆、铡鱼、玫瑰花、葛芭、菇菜和乌米饭。上海人立夏要吃茶叶蛋。而胡朴安在《仪征岁时记》中也记载:“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这些食物在预防疰夏上究竟有多少医学价值,现在还缺乏科学论据,不好做出肯定结论。不过,有种叫“三豆苡仁粥”的药膳,在防治疰夏上功效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如果能经常服用自制的“三豆苡仁粥”,对每位度过苦夏的人们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什么是“三豆苡仁粥”呢?说来很简单:“三豆”即绿豆、赤豆和黑大豆,外加苡仁米,用它们加上少许粳米一起煮成粥,即为“三豆苡仁粥”。其具体做法是:将以上各味(每味10克为宜)置于锅中,加入清水6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成200毫升上下,待它冷却,即可连豆带汤一起服用。此粥身兼两职,既可当夏令食物,又可作消暑良药。适合小孩、妇女、成年人等一切人群,尤其适合于体弱多病者及老年人服用。属于消暑、解渴、滋补、养人之上品。
“三豆”(包括苡仁米)各有所长。绿豆性味甘寒,功效为清热解暑、除烦解渴。而赤豆性味甘酸,功效为清热利水、散血消肿,可治腹部胀满、脚部浮肿、小便不利等,对夏天皮肤常发的疮疡肿疖等有较强的排毒消肿作用。黑大豆性味甘寒、微苦,功效为解毒、散热、除烦,也是夏令消暑清热之佳品。黑大豆还可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夏季头痛、鼻塞不通等症。苡仁米性味甘淡、微寒,功能是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肺除痹,消炎排毒。它性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药性缓和,是一味清补利湿的夏令良药。家人有疰夏的症状,来一锅豆子“大杂烩”,效果明显。
藿香正气水对预防和治疗疰夏都有很好的疗效。清朝的御药房,每年夏季都会为皇帝和妃嫔采购储备、加工、配制丸散膏丹和煎煮汤药。而清凉祛暑药里,藿香正气丸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味。疰夏可以在立夏之后开始预防,而芒种、夏至是高发期,这个时候可以每隔15天喝一瓶藿香正气水(10毫升),一直持续到秋凉,年老体弱的人和儿童酌情减量服用。对于已经发生疰夏的人,可以每天喝1瓶,连用5天为1个疗程,也会有明显效果。
另外,夏季来临之际,配合穴位按摩,可以预防疰夏的发生。常灸或者按摩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三阴交、关元等穴位,每次取2-3穴,每穴灸或按摩10分钟左右即可。
夏季又长又热,很多人发愁如何安然度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加强身体锻炼,从饮食调节开始,也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
“蚂蚁窝”痒上手,立夏注意湿热
夏天气温高,不仅身上容易出汗,而且手也容易出汗,很多人的手掌动不动就“湿漉漉”的,影响美观不说,而且还经常长水疱,瘙痒钻心,严重者会继发感染,而出现手肿胀、疼痛的症状。过去人们认为,手掌、脚掌上长出一群群小水泡,就是因为多汗、排汗不良造成的,所以才会给起名字叫“汗疱疹”,其实,乏汗症者也有这方面的困扰。
其实,中医对本病早就有历史了,在明代称它为“蚂蚁窝”。清代《疡医大全・蚂蚁窝》中记载:“蚂蚁窝多生手足,形似蚁窝,俨如针眼,奇痒入心,破流脂水。”它一般多发于手掌侧面或者手指间,把这些水疱挤破会发现,里面液体清澈,很少有浑浊的,并且待干涸后会脱皮,露出发红的新皮,但是也容易皴裂,会很疼。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手指甚至脚趾发红、脱皮就有这个原因。它好发于春末夏初,夏天病情加重,此起彼伏地发作,一般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在我国南方,立夏一过,很快就进入了阴湿的梅雨季节。这个时候的湿热天气,最容易造成湿疹、异位性皮肤炎等,“蚂蚁窝”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饮食不节,夏天摄入太多寒凉食物,或者过食肥甘厚味,像烧烤、油腻食物等,而使得湿热内蕴,损伤脾胃;另外,天气炎热,心情烦闷、暴躁或者思虑过度,也会劳伤心脾。《内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可见,脾失健运,运化失常,气机升降失制,而使得湿热内聚,同时又受到暑湿的侵扰,内外合邪,不能疏泄于外,就只能熏蒸肌肤,它循经络流窜至手掌时,就表现出人们所看到的“蚂蚁窝”了。
那要如何调理才能祛湿热止痒呢?给大家介绍有这方面功效的穴位,不妨试一试。按摩劳宫穴,用左手大拇指指端顶住右手掌心的劳宫穴,垂直向下按压,其余的手指则按压在手背上,力度由轻到重,一压一松,持续1-2分钟即可。
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俞穴,同时又是荣穴。传统中医认为,劳宫穴有“清心火,除湿热,凉血息风,理气和胃,镇静安神之功”。经常按摩劳宫穴,可以强壮心脏功能。传说古代有一个人,经常要下山去赶集,但是每次上山回家,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但是隔壁年纪一大把的老先生,担着柴上山,却非常轻松。这个人于是询问他养生的方法,那个老人就说,他的方法没别的,就是经常按摩劳宫穴。
其实,同样的道理,现代人很多心脏功能差,爬楼梯吃力,心跳较快,必须走一会儿停一会儿。而常按摩这个穴位,体质不仅可以得到改善,还能用来治疗胸闷、心痛、中暑等夏天常见症状。
另外,搭配合谷穴和鱼际穴,共同作用下,则可以清热利湿、活血护肤、止痒等。合谷穴是手阳明之原穴,它可以疏通其所在局部气血的运行。同时,因为阳明经多气多血,故合谷穴还具有活血理气、清热利湿的作用。鱼际穴是肺的荣穴,肺胃水之上源,因此,鱼际穴也可以清湿热。
很多人会问:“蚂蚁窝”会不会传染?它不具传染性,但是不容易根治,一到夏天很容易复发。因此,手和脚一定要保持透气通风干爽,洗衣服时戴上胶手套,少直接接触强碱性肥皂和洗衣粉等化学制剂、清洁剂。如果真患上“汗疱疹”,也不要自行乱涂成药,否则很可能并发其他皮肤病变,致使病情更难控制。
在我国广东一带,夏天天气闷热,很多人喜欢直接赤足穿运动鞋。其实,这样脚很容易出汗,汗液浸渍皮肤会让皮肤的防护功能下降,一旦真菌感染就容易引发汗疱疹和湿疹。所以,夏天穿运动鞋时,应该穿上吸汗、柔软的棉袜,及时让脚透透气,以免感染。
平日里,还可利用具有祛湿作用的中药食材来预防,例如苡仁、绿豆、陈皮、茯苓、甘草、党参等。如果吃这些东西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则表示还需要加强健脾胃的药,脾气虚弱时就会出现水湿不运。
立夏起居养生,汤水先行防“上火”
人们夏天活动出汗会口渴,这其实就是轻度的“上火”。体内津液缺少,喝些水则可以补充过来的。所以,对付上火,古代养生家们想了一个饮食良方,即“朝朝盐水,晚晚蜜汤”。之所以是这个定律,为的就是,怕白天喝白开水容易流失,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少量的食盐,结果就不同了,水也没那么容易流失了。爱好美容的女性朋友肯定也知道,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可以补充人体水分。现在上医院,给病人用的“生理盐水”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上“火”了呢?看看以下症状:如面部潮红、烦躁不安、口渴喜欢吃冷饮、大便干燥、小便色黄、牙龈肿痛等,这些表现其实都是上火的症伏。当人体受到外界热邪的侵袭或者体内有多余的体热就会出现“上火”。
为什么夏季更容易上火呢?因为,立夏之初,风多雨少,气候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呼吸、出汗而大量丢失,加上气候多变,使得“火势”更迅猛。同时,中医理论里,夏季主“火”,它是阳气最旺的季节,稍加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各种上火症状。火又对应心脏,这个季节要想败火,依然需要注意养心。
“火”还分为实火和虚火。例如,到了夏季会出现食欲不振,嘴巴没味道的感觉,这时候,四川重庆的麻辣火锅就格外受青睐,但是吃完之后,容易出现腹胀、便秘、口臭,而且嘴唇和脸上容易长东西。这一般就是胃肠积热,太过油腻、刺激的饮食加重了肠胃的负担,而导致消化不良出现的实火。而有些人也会因思虑过度、睡眠不足,阴气耗损而导致虚火上升。典型症状就是烦热、心悸不宁、手足心热等。
这个季节,败火最主要的还是得从日常饮食开始调养。
在我国北方,酸梅汤一直是消暑的清凉饮料,它可以去燥,降火,并且酸甜爽口。并且,在很早以前,就有关于“酸梅汤”的诗词记载,清朝郝懿行写的《都门竹枝词》里,就描绘了早期卖酸梅汤的场景,“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其实,现在我们喝的酸梅汤,基本上都是源自清朝宫廷。当时,乾隆帝就特别喜爱喝酸梅汤。但刚开始时,酸梅汤糖分高,容易增加体重,于是乾隆便下令调整了饮食结构。所以,在后来,无论是从史料记载里,还是宫廷画像中,看到的乾隆皇帝并没有像别的皇帝一样大腹便便,反而是一副清瘦的样子,这与改良后的酸梅汤解油腻也分不开。《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也写到宝玉挨打后,请求贾母,“只嚷干渴,要吃酸梅汤”。可见,出身贵族的曹雪芹对酸梅汤的养生保健也是了如指掌的。
制作酸梅汤的方法也很简单。准备乌梅干250克,山楂干250克,然后甘草、桂花少许。先将干货加水泡开,然后连同桂花、甘草一起用纱布包好,放在注满水的大锅里,用大火烧开。煮开之后,加入少量冰糖或者红糖都可以,再改用小火熬煮6-7个小时,锅里的水如果还剩一半,那酸梅汤也就做成了。需注意的是,刚煮好的酸梅汤味道并不好喝。您可以将其晾凉或放在冰箱里冰镇一下,这样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喝不完的酸梅汤也不容易变质。
《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这乌梅不仅能够除热送凉,安心止痛,还可以治咳嗽、霍乱、痢疾,小说《白蛇传》就写了乌梅辟疫的故事。《本草再新》里说山楂,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可见,喝酸梅汤对夏天肠胃也是好的。
说完汤,该说茶水了。这茶大家都喝过――茶。夏天喝上一杯水或者茶,能止渴生津,令人心旷神怡。相传,在一个大旱之年,许多人都害了头痛、红眼等病,这时候有人用鲜泡茶喝,降火功效十分明显,于是每家每户就开始大量种植了。这个地方也由于盛产而出名。清光绪年间,恰逢紫禁城也开始流传红眼病,皇帝下旨,遍访名医名药。于是,当地知府赶紧把献到京城,治愈了人们的眼疾,从此,名扬京城。
一般人泡茶不讲究,功效也大打折扣。跟喝酒一样,不同的酒搭配不同的杯子,茶要选择透明的玻璃杯。一家人饮用茶水较多时,可选用透明的茶壶,每次放入一小把,然后倒入开水,大约2-3分钟即可。饮用时,根据个人口味,可放入少许冰糖,这样味道会更加甘甜可口。如果只自己喝,每次放上4-5粒,用沸水直接冲泡即可。每次喝时,不要一次喝完,留1/3杯茶,再添新茶水,泡上片刻再喝。茶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清净五脏,排毒健身”,还能达到延寿美容的作用。把喝完的晒干,制作成枕芯,夏天用来当枕头,可以清凉降火,明目醒脑。
夏季注意饮食起居,好的“灭火器”就是得从小细节入手,这样方能做到“药到火熄”。不然,花再大力气灭火,又无意“火上浇油”。
小满湿热重,当心风疹找上门
小满一般为五月下旬,此时田地里的麦类植物已初步成熟,温度进一步升高,雨量也开始增加。农谚有“小满小满,江满河满”之语,意思是说过了小满,降水增多,江河湖泊的水量多起来,闷热潮湿的天气来临。此时也是风疹病的高发期。
什么是风疹呢?风疹又称“风痧”、“隐疹”。由于风疹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一阵风,所以被称为“风疹”。而且这种病一般持续三天便消退,所以又被称为“三日麻疹”。为什么风疹会在这个季节多发呢?《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中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这里讲得就是风疹的形成原因。小满雨水较多,空气中湿邪较重,湿邪郁积于人体肌肤,如果再复感风热、风寒,与湿相搏,就会郁于肌肤皮毛腠理而发病。还有一种情况是肠胃积热,若不小心感受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也会郁于皮毛腠理而得病。
大家都知道,风疹有很强的传染性,不过这种现象一般见于感染初期。患者在感染风疹病毒后会有一到两周的潜伏期。之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前驱症状,这时风疹是会传染的。前驱症状出现后的1-4天后出现淡红色细点,这就是皮疹。出了皮疹后,传染性―般就会消失了。而且皮红点在两三天后也会逐渐消褪,不会留下痕迹。所以对于一般患者而言,风疹的危害并不大。但是如果是孕妇,危害就会很大了。特别是怀孕3个月以内的人,一定要尽量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以免造成感染。因为风疹病毒往往会影响到胎儿。1940年澳大利亚曾经大规模流行风疹。次年,该国新生儿中患白内障者明显增多。1964年美国也曾暴发风疹大规模流行的状况,在此后的两年中畸形儿的数量也大规模增加。所以,对于怀孕的妇女来讲,一定要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患过风疹的朋友应该知道,得了此病后皮肤除了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外,还会奇痒难忍。很多人在用手抓痒时经常会伤到皮肤。在这里,我教给您一个有效止痒的办法:取一勺白酒,然后再加入两勺食醋搅拌在一起。之后用药棉适量蘸取擦洗患处,几分钟后痒就能止住了。当然,这个办法只治标不治本,解一时之痒。如果想要彻底治愈,还需要一定的药物调理。那么如何用药呢?取细熟地黄、炒丹皮、赤白芍、地肤子、海桐皮、白鲜皮、稀莶草各10克,苡仁15克,茅根12克,浮萍、荆芥各6克,加适量水煎,待凉后分多次频服之。这个方子对于风疹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风疹为风、热、湿三者所引起的,但邪气只有在血中才会致病。所以想要治疗风疹,就必须先清除血中的邪气。风分虚实两种,实风多为火热过甚或过亢而化风,所以治疗时需清热祛风。本方中的熟地黄、丹皮、芍药等皆为凉血药物,可以起到清热祛风的效果。另外,血瘀内阻,脉络不畅也可产生风症。治疗时应先疏通瘀血,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海桐皮、赤芍都有此功效。湿热也会致痒,所以除了祛风更要除湿。地肤子、茯苓、苡仁等都为清利之品。又因风疹是邪气入血所致,因此本方加入熟地、黄丹皮等血分药,将疏风清利诸药引入血分,以达到除邪止痒的效果。
除此之外,再给大家介绍一款具有祛风止痒效果的粥,我给它取名叫“五宝粥”,因为此粥一共有五味食材:生地20克,竹叶卷心6克,金银花10克,水牛角6克,粳米100克。将以上四味药材洗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煎汁。再将粳米洗净,与煎取的药汁同煮粥,熟后即可食用。每日两次服食。
金银花性甘寒,既可清热又不伤脾胃,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竹叶卷心又叫竹心,是采初生之竹卷而未舒的叶片加工而成。《本草再新》认为,竹叶卷心可“清心泻火,解毒除烦,消暑利湿,止渴生津”,对于祛除体内湿热有很好的效果。生地可清热凉血。水牛角能清热、凉血。以上四者与粳米同煮,对风疹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已经感染风疹的患者而言,要及时对其进行隔离。因为风疹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所以接触风疹患者时一定要记得戴上口罩,不要用他们用过的毛巾等物。另外被传染的患者也最好做到不出门或少出门,以免使疫情扩大。
夏季人体多内热,千金难买六月泻
夏天烈日炎炎,经常让人叫苦不迭。其实不仅外面天气热,我们人体的内热也较重,所以夏日养生一定要注意祛除内热。
许多人对内热这个概念或许还不熟悉。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内热。所谓的“热”并不是说您的体内真的有热,温度升高了,而是说您体内的阴阳失衡了。我们平常经常喊“上火了”,其实这火就是由热引起的。
当然,如果单纯地认为火就是热也是不对的。中医认为热到极者为火。这就比如您拿着一张纸去火上烤,这张纸不会立刻燃烧起来,它得达到一定的燃烧点才能着起来,这时才是火。因为火性炎上,所以上火的人总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头面疾病。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阴阳二气平衡,人体就会处于最佳状态。如果阳过了,就是内热了。热又可分为实热和虚热两种,那么两者怎么分呢?咱们打个比方,一个天平的两头一边装着水一边装着火,正常状态下水与火是平衡的。如果水不变但火增加了,那么这个状态就是实热;反之,火不变水少了,这就是虚热了。对于实热患者而言,最主要的是要把多余的火给清出去;对于虚热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水给补回来。其实无论是实热还是虚热,都是阴少了。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言:“阴虚则内热。”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本就较多。汗为“心之液”,多出汗自然会耗损心脏的阴液。再加上人们贪凉爽喜欢吹空调,毛孔受冷一下就闭住了,热邪向外发散不出去,也会形成内热。
内热会导致许多疾病,比如说呼吸道疾病。我们知道人在感冒之后经常会咳嗽,其实这就是内热造成的。现代人营养一般偏盛,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在体内形成了一种“淤热伏气”。“伏”就是潜伏的意思,也就是说平时我们的体内是有淤热的。当天气突然变冷,或是偶尔遭受雨淋时,毛孔就会闭住,这时热就散不出去了。因为肺与皮毛相通,热散不出去,首先就会犯肺,人在感冒时会咳嗽就是这个原因。
除了呼吸道疾病外,阴虚内热还极易导致便秘。中医有个说法叫“无水停舟”,这句话很好理解,水可载舟,如果没有了水,船自然就不能走。津液属阴,在这里也就代表水。阴虚说明水不够了,舟就指体内的糟粕。津液不能濡润肠道,糟粕就会停于肠内从而造成便秘。对于这种病人如何治疗呢?民间有“千金难买六月泻”的说法。许多人可能会理所当然地将“泻”理解为“拉肚子”,其实这里的“泻”是舒通的意思,这在中医里叫“下法”。如何下呢?可用番泻叶6克泡茶喝。
番泻叶是一种常用的泻下药,原产地在印度和非洲,后来才传入中国,所以作为中药使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中医认为番泻叶入大肠,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的效果。一般用番泻叶泡茶后很快就会有便意。虽然此药泻下的作用明显,但却不宜长期使用。因为番泻叶的副作用也很明显,一般用量为3-6克,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呕吐、恶心及食欲不振等症状。而且此药只能治标,若需治本,还需饮食调理,如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西瓜、梨、橙子、香蕉等寒性食物。
此外,夏天多喝一些大麦粥,也可以起到清除内热的效果。许多人对于大麦茶肯定熟悉了。大麦茶是用烘炒过的大麦泡制而成的,不仅香气诱人,还有去油、解腻、助消化的效果。那么大麦粥是怎么回事呢?大麦粥是用大麦粉煮成的粥。大麦粉也就是用大麦磨成的粉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大麦粥的评价是“味甘、性平,可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大麦味甘、性凉,既可清除大汗淋漓等外热,也可以消除口干、胃脘不适等内热。大麦粥做法很简单。先取一碗清水,然后加入两勺大麦粉搅拌均匀。再在锅内放入适量大米,加适量清水煮沸。等到米开花后,再把刚才调好的面糊缓缓注入,一边注一边用勺不停地搅动。粥熟后再加入少许食用碱提香,等粥色微微泛黄时就可以食用了。如果吃的时候再配上一小碟清爽的咸菜,味道何止―个“香”字了得!
需要提醒的是,大麦粥不是随便喝几次就能解决问题的,您得长期坚持。每周至少喝上3次,一个夏日下来,保持可以清除内热,而且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副作用。
大麦粥曾是江苏丹阳的一个特产。相传当初乾隆皇帝途经此地,当地官员便献上此粥供奉。乾隆一尝此粥,果然龙颜大悦。只是在这个速食年代,人们似乎越来越难在熬粥上下工夫了,大麦粥也就成为一种历史了。不过如果您有时间的话,建议您自己煮上这么一锅。在尝够了大鱼大肉的同时,或许会带给您―种难得的清新之感,不信您就试试!
红豆薏米粥,除湿好帮手
“小满”到来后,雨水渐渐增多。民间素有“大落大满,小落小满”的谚语。“落”就是下雨的意思。这句谚语是说,如果小满前后雨水丰沛,今年的收成―定就好;反之庄稼很可能就会歉收。虽然说高温多雨始终贯穿于夏季,但真正的“湿”是从小满开始的。小满一过,湿邪过盛,所以此时一定要注意防湿。
小满气候潮湿,湿邪最易伤的就是人体的脾胃。大家可能有过这种感觉,就是一到夏天总感觉不想吃东西,其实就是因为脾为湿邪所困而致。什么是湿邪呢?湿有外湿和内湿之分。我们平常所说的涉水淋雨、家居潮湿等都属于外湿。这些是天地间的湿气,侵入人体就会致病。与外湿相对,还有内湿。那么内湿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内湿其实是一种病理产物。中医认为,湿有痰湿、寒湿、湿热。究其原因,这些都是由于人体津液代谢失常而导致的。也就是说该运出去的没有运出去。为什么运不出去呢?很可能是脾出毛病了,因为脾的功能就是“运化水湿”。如果脾出问题了,水湿之气就没办法代谢,从而积聚在体内并产生疾病。
我们这里所说的脾是中医上的概念,与西医中的脾不同。西医中的脾指的就是脾脏,而中医中的脾指的是一种功能,凡是和泻相关的都属于中医“脾”的范畴。
您可别小看湿邪,它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因为通常情况下它都不是单独作战,而是与其他邪气“狼狈为奸”。湿与热相合则成湿热,湿与寒相合则成寒湿,湿与风相合则成风湿,等等。总之,对于湿邪需当“除之而后快”。
对于外湿而言,是很好预防的。只要做到平时不淋雨、不涉水,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就可以了。但是想要预防内湿,首先要做到饮食有节。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打个比方,有一家物流公司,它每天只能给您运送一车货物。您的货物如果每次都控制在一车以内,是可以充分运走的。但如果某一天您突然进了大量的货物,这一车显然是装不走的,余下的只能剩下了。如果您还是不加以控制大量进货,这些货物就会越聚越多。其实这和脾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我们小时候,父母或老师就耳提面命地告诉我们吃饭要有规律,其实就是这个原因。现代人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酒肉不离席,从而使脾胃的负担加重。如果再暴饮暴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所以,预防湿邪首先就得管好自己的嘴巴。
饮食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生活中一些食物就有很好的祛湿效果,比如说辣椒、姜等辛类食物。关于吃辣,在中国有句顺口溜:“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您可能觉得这是一种习俗,其实还真不是。这些地方的人之所以吃辣是与当地气候相关的。如四川省是个大盆地,气流不易疏散,因此湿气很重。过去四川曾经流行着一句话,“四川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四川的天气由此也就可见一斑了。在这种情况下,湿气很容易侵入人体。而我们吃辣椒时总会辣得满头大汗,这是因为辣椒有发散的作用,从而把人体内的湿气逼出来,使人体保持健康。因此,川蜀地区才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一提到川菜,那就一个字――辣。所以对于体内湿气较重的朋友来说,可以适当吃些辣。
当然,这种情况只限于体内湿气较重的朋友。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怎样才能判断自己体内的湿气是不是重呢?这里我教您一个办法:每次排完便后看一看马桶,如果尚有一些粪便沾在马桶上没有冲下去,这就证明您体内湿气重,需要祛湿了。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吃辣去湿并非适合所有的人。由于体质的不同,有些人不适宜多吃辣的,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胃病患者、肾病患者以及产妇等,这些人过量吃辣很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这里给您介绍一款红豆薏米粥。红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赤小豆”,中医认为它有利水、消肿的效果。另外红色入心,所以吃红小豆对于夏季补心也是很有好处的。将红豆洗净,然后与薏米―起放在锅里煮粥,粥熟时再加入适量白糖调味,这样一碗香喷喷的红豆薏米粥就煮好了。薏米又叫薏苡仁,它既可健脾益胃,又能利水祛湿,与红豆搭配效果最好。如果您早上上班没有时间,可以在前一晚上把红豆与薏米一起放入暖瓶中,然后冲入沸水,这样早上再稍微一煮就可以了,味道也很好。
养生贵在自然。大自然是神奇的,几味食材一组合,转眼间就能变成治病的良药了。当然,会不会用还得看您自己的本事。生活处处皆学问,养生也不例外,就看您是否能成为―个有心人了!
情绪中暑的防治:心病还需心药医
《黄帝内经》在谈到夏日养生时说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之气应,养长之道也。”夏季天地间的阳气有一个特点,就是正处于生长阶段。夏天的树木告别了春天的羞涩,枝叶由嫩黄转为墨绿,茎条也变得粗壮了。这就是“长”的一个态势。人体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养生时也应顺应这一点。
我们提到养生,谈得最多的就是饮食和起居。当然了,吃喝睡是人的自然本性,与我们的健康关系也最为密切。但除了饮食与起居外,情绪养生也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夏天养生时除了要“夜卧早起”外,还要做到“使志无怒”。
生活中大家往往都有这种感觉,一到夏天脾气总是特别大,哪怕遇到一点小事也要动怒。其实这并不奇怪。中医认为“夏季属火,易阴虚阳亢,阳亢火气就大”。我们生活在北半球,进入夏季后整个气候是以热为主的。热和火是同气相求的,热到了极点才会化火。中医认为心五行属火,而外面的夏气又通于火,两火相加就是“炎”了。在自然界表现为天气炎热,在人体表现为心火大,爱发脾气。现代医学把这称为“情绪中暑”。在夏季,当气温超过35℃、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的比例会大幅增加。人中暑后经常会产生眩晕、头痛、四肢无力等症状,那么情绪中暑会有什么表现呢?中医认为:“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来说,情绪波动较大常会引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症,有时还会导致猝死。另一个危险的人群就是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每当有暖流入侵时,病人躁动不安、自虐、自杀的概率会大大上升,所以对于情绪中暑不得不妨。
身体病了可以吃药,情绪病了却又如何治疗呢?中国有句古话叫“心病还需心药医”。对于情绪中暑患者而言,给心灵下剂猛药才是上上选。
嵇康在《养生论》中曾经谈到过夏日如何养生。他认为,炎炎夏日“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亦”。这里说的其实就是“心静自然凉”的道理。古人既没有空调,又没有电扇,只能借助调心来达到消暑的目的。但是人有七情六欲,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呢?咱们可以借助“调息”来实现。
所谓的“调息”,顾名思义,也就是调节我们的呼吸。这听起来似乎很深奥,其实我一说您就会做了。我们都知道,不管佛家还是道家,在修炼时都喜欢“打坐”。他们为什么打坐呢?其实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静心的效果。
一说打坐,大家往往都会把精力集中于一个“坐”字上。其实,打坐的关键不是在于坐,而是在于调息。中医有“心息相依”的说法,即以心调息,以息摄心。如果您只是坐的姿势准确,而心却静不下来,那么坐也就失去了意义;反之,心静下来,打坐也就成为一种形式,姿势反而成为次要的了。
具体怎么坐呢?先把双腿盘起来,然后闭上眼睛,在心里默数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间是一息。一般以十息或百息为单位。这样慢慢数着,您的心渐渐也就静下来了。
关于调息,大文学家坡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认为,练静功的关键在于身体不动。然后两眼看着自己的鼻尖,默数自己的呼吸。数到几百次时心基本上就静下来了。这时可以随着身体的自然本能而呼吸,呼气时心随之出去了,吸气时心随之回来了,这个过程就叫做“随”。练到这种境界,想不静下心来都难了。
除此之外,多聆听天籁之音也可以起到静心的效果。天籁出自《庄子・齐物论》,籁是从洞孔中发出的声音。与人籁、地籁相比,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所谓人籁,是指人气吹物发出的声音;所谓地籁,是地气(这里指风)吹物发出的声音;而天籁则是物自己吹自己,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比如流水声、雨声、落花声、虫鸣、鸟鸣等。闲暇之余,捧一杯清茗,静听风吹竹叶的“沙沙声”,或是雨打湖面的“叮咚”脆响,那种空灵的声音是任何人类的声音都无法比拟的。静听天籁之音可以让我们的心灵皈依自然,从而达到物我两忘、消烦除尘的境界。
心病还需心药医,这心药,就要我们从自然中去借力。当您学会与自然融为―体时,健康离您还会远吗?
小满除湿正当时
(公历5月20-22日)
苦菜秀 靡草死 麦秋至
[宜]除内热、除邪
[忌]情绪波动过大
小满这个节气的名字和麦子的成长有关。《通纬・孝经援神契》认为:“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意思是说从这个节气开始,麦类等夏收作物颗粒已经饱满,但并未成熟,因此取名叫“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