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遥望洞庭山水色

遥望洞庭山水色

时间:2023-05-29 18:25: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遥望洞庭山水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遥望洞庭山水色

第1篇

原诗: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改写:福鼎市桐南小学四年四班

唐效

一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湖光和秋月是多么的和谐啊!

湖面没有一缕风,湖光就像没磨过的玉盘一样干净,天上有一轮明亮的月亮,散发出淡淡的光芒,周围的一切都是安安静静的。

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水是多么美丽,如同白玉盘里放着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令人遐想。

第2篇

我们来到了岳阳楼,那里风和日丽,景色迷人。我们在清澈的小溪旁照了很多漂亮的照片。还看到了宋朝、明朝和清朝不同风格的小岳阳楼。

我们来到了真正的大岳阳楼,岳阳楼总共有三层,它建在洞庭湖边。它是用木头建造的,而且没有用一棵铁钉,我觉得很神奇。岳阳楼里面放着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

我站在岳阳楼上看着天水一色的洞庭湖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一首诗: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末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岳阳天下楼,洞庭天下水。

深圳荔园小学一年级:小小涵涵

第3篇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之《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

二、设计思想

《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俨然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三、四年级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通过教师有效地促进和支持性教学行为,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快乐的学习。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完成了对传统智力理论的批判与建设,本节课将以此理论为支撑,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关注每一位学生优势智能的培养,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五、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六、教学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七、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注: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注: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古诗词文字精简,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

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注:诗可言志,亦可传情。古诗是语言的浓缩,而往往浓缩就是精华。作为中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学生意识到古诗语言的精炼与美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引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题君山

雍陶方干

烟波不动影沉沉, 曾于方外见麻姑,

碧色全无翠色深。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 元是昆仑山顶石,

一螺青黛镜中心。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又相传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忽闻禹帝已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涕泪纵横,点点泪珠洒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东麓有二妃墓。民间有诗曰:“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班。”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坚石柱,上刻麒、麟、狮、象浮雕。墓前一对石柱,上刻楹联一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也叫湘山。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有趣的是,君山在历史上还有过负罪的传说。据传,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他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始皇一听愈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今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4、再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注:诗中有诗,诗外有诗,以诗带诗,以诗比诗,把相关的诗词优化组合,既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悟出了学习古诗要运用对比的方法。美丽的传说自然勾起学生的幻想,演绎精彩的朗读。这是教学内容的延伸,亦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阶梯。)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第4篇

暑假到了,走,咱们旅游去,神奇的张家界、幽静的龙瀑仙洞、惬意的南门坑海滩……都值得咱们去看看哟!

“去旅游啦!”我高兴得又蹦又跳。暑假去旅游可是我最期盼的!

第一站是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冲着的《沁园春・长沙》,我直奔橘子洲头。只见湘江波光粼粼,江水像一条洁白的飘带,娉娉婷婷地向北奔去。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把水染得金黄,美不胜收。我吟诵起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漫江碧透,怎么看到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江水呢?碧绿清澈的江水去哪儿了呢?百舸争流,怎么看到的只有一只船在来来往往地运沙呢?更别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了。美丽的湘江去哪儿了呢?

早就听说天门山风景美不胜收,到了张家界,我便慕名前去观看。坐上了缆车,缆车缓缓启动。突然,旁边的导游大叫一声:“快看!”我往下望去,只见群山云雾缭绕,绿树时隐时现。远方的云雾在太阳的照耀下,呈现淡淡的金黄色。往上望,天梯的尽头有一个椭圆形的洞,一阵阵雾从洞里冒了出来,云雾升腾,好似洞外就是一片桃源仙境,难道狐仙就住在这里吗?来到天门洞前,抬起头,只见洞外一阵阵乳白色的雾,雾气中隐隐约约露出了远处的山峰。我站在雾里,仿佛成了个神仙,欲乘风归去……一会儿,雨停了,雾散了,我往山下走。突然,我的脚踩到了一个软绵绵的东西,啊,是雨衣!四处一看,地上各色雨衣一件件杂乱地躺着,似乎在哭诉着主人的无情遗弃。这不是对天门山如梦似幻环境的无情破坏吗?

“白银盘里一青螺。”我还来到岳阳洞庭湖畔一观奇景。来到了码头,我只看见水上漂浮着一条条“彩虹”,黄的、红的、紫的……各种颜色都有。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遥望洞庭山水色”的湖水竟然被染成了各种颜色,成了大染缸啦!一路走来一路看,景区地面上的果皮纸屑,“某某到此一游”的痕迹,游客大声喧哗的景象……

登上岳阳楼,我看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读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禁陷入了沉思……

(指导老师 彭永帆)

第5篇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我美丽的家乡——洞庭西山岛,似一枚青螺卧于那烟波浩淼的茫茫太湖中之中。

这里山青水秀,四季花果不断,更有那扬名中外、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洞庭碧螺春”。

每年的早春三月,一株株长于果树下的青青茶树,在历经了夏秋冬季吸收了各种果树花香后,在太湖朦胧雾气的滋润下,一个个青翠欲滴的尖尖嫩芽羞涩地探出了头。有胆大一点的毫不畏惧那清晨的寒气,带着露珠早早地立于茶枝;也有胆小的总是缩着头不肯显山露水,要等到温暖阳光的召唤才姗姗来迟。

清晨,当天空微放初光,小鸟才睁开惺忪的睡眼,便可看见三三两两的男男女女背着竹篮往屋后的茶山去了。山不是特别高,但也得爬上个半把小时。山路在苍翠浓密的树下蜿蜒,偶尔传来几句相遇之人的问候,叶面上的露珠被行人惊醒,纷纷滚落于地或行人的发梢和肩膀。清脆的鸟鸣伴着露珠垂落的滴答声和行人悉悉索索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清晨是那么悦耳动听。

陆陆续续至七点过后,茶树丛中已是人头攒动了,此时的山上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人们边采茶边唠着家常、互相打着趣,有几个稍稍上了岁数的妇女时不时还会讲上那么几段带“色儿”的笑话,听得半山的人一片哄笑。对面山上的人远远听见这边传去的笑声,也大声地叫喊着掺杂上几句凑凑热闹。人们热情而爽朗的笑声随着此起彼伏的采茶声,在幽幽的山谷中汇成欢歌笑语一片。

三四月份在南方是多雨的季节,而且大多数时候是阵雨的天气。这不,刚刚还是艳阳高照,转眼豆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有时甚至下着太阳雨。年轻人刚被雨点落到,便最先躲到附近的大树下去了,而那些年长的仍按兵不动,静观其变。雨越下越大,眼看着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人们赶紧地往回家的路上跑,一面跑一面抱怨着老天的无常,还不失时机地往别人的篮子里张望,看看彼此的收获如何。

刚雨过天晴,坐立不安的人们又匆匆地带着雨具冲上山去了。茶叶是西山人的主要农业收入,而且一天一个价,勤劳的人们是分秒必争绝不会借机偷懒。

待到中午时分,采茶人都陆续回到家中,将就着扒了点饭后又马不停蹄地拣起茶叶来。洞庭碧螺春的拣茶也是一道花费时间和讲究的工序,必须是只留鲜嫩的一叶一芽,土话称“一旗一枪”。此时家家户户都是那么安静,只听得见两只手在桌上捡拾茶叶发出的鸡啄米似的“笃笃”声。

男人们把拣好的茶叶按标准称好份量(一般为一斤二两左右)投到早已烧发红的锅中炒制。随着鲜嫩的茶叶在高温的铁锅里发出噼噼叭叭之声,一股茶叶的清香顿时四溢开来。此时每家每户都在忙碌,每条巷子小弄里都飘着茶香。随便走进一家,都会看到男人在锅前满头大汗地炒茶,女人站在灶前为男人擦着汗打着扇,那画面温馨甜蜜,是农家人特有的幸福。

傍晚,马路边的茶叶收购点排起了长龙,男的女的,老的壮的,远的近的。卖掉茶叶的人们一边细细地数着钱,一边盘着价钱和份量是否正确,遇到刚要前来卖茶叶的人,一同说着当天的价格和彼此一天的收获。

夜渐深,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带着安祥的笑容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只有那浓浓的茶香仍在寂静的夜空中久久弥留散之不去,如同那采茶人甜美的梦。

第6篇

今天一只小蜗牛爬到厨房窗台的白色调色盘里,我想它是要在这里做窝吗?

我小心翼翼地把调色盘拿到房间,放在桌子上。它静静地趴在盘子中间,乍一望去,不由得令我想到刘禹锡的一句诗:白银盘里一青螺。

蜗牛每天背着它的小房子慢吞吞地爬来爬去。它的螺旋形的小房子像棕色的棒棒糖,又像棕色的毛线团。摸一摸它的小房子,硬硬的,糙糙的,像一枚圆形的小石子。

蜗牛浑身上下湿湿的,凉凉的,软软的,粘粘的。它的眼睛有点与众不同,是长在触角上的,像蝴蝶的触角,又像伸长的手臂。爬行的时候,它的眼睛不停地挥舞着,好像两盏探照灯。蜗牛的脖子伸得很长,尾巴也拖得尖尖长长的。爬过的地方都留下湿湿的、粘粘的液体,很像是它的小便。背上的房子随着身体摇摇摆摆,仿佛毛线团在滚动。

当我用手轻轻碰它的眼睛时,它会把眼睛慢慢地缩进触角,再把触角缩进脑袋里,一会儿发现没有危险,就又伸展开了。要是拿着小房子把它拎起来,它会把整个身体都缩到房子里。不过这只小蜗牛好像勇敢又好奇,很快又伸展出来探头探脑的继续爬。如果把它的壳翻过来,它就使劲挣扎,努力翻身继续爬。

它这样不停地爬呀爬,好像急着去办事。是不是急着去上学?它沿着调色盘一格一格地爬,好像迷路了。哦,孤单的小蜗牛,让我把你送回家吧!

我把它带到公园潮湿的草丛里,希望它以后不再迷路,而且有更多伙伴,生活更快乐!

辅导过程,妈妈辅导用括号

迷路的小蜗牛

(题目也是费了点心思的,原本是“一只小蜗牛”后来写到它不停地爬,是不是迷路了,就想着改成“一只小蜗牛迷路了”,最后又确定了“迷路的小蜗牛”)

今天一只小蜗牛爬到厨房窗台的白色调色盘里,我想它是要在这里做窝吗?(开门见山,是她熟悉的结构模式了,我只是问怎样开门见山啊,她便有了这句,我引导她还可怎样开头,她执意喜欢这句。罢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调色盘拿到房间,放在桌子上。它静静地趴在盘子中间,乍一望去,不由得令我想到刘禹锡的一句诗: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里的后面一句是第二遍修改时加上去的,通篇完成了,我问她,你看这情景想到什么诗句没?因为是前不久读过的诗,她马上想到了,可是忘了诗人是谁,还特意去书上查了一下,呵呵!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蜗牛每天背着它的小房子慢吞吞地爬来爬去。它的螺旋形的小房子像棕色的棒棒糖,又像棕色的毛线团。摸一摸它的小房子,硬硬的,糙糙的,像一枚圆形的小石子。

(房子是我引导的前提下想到的,她本用走来走去,我建议改成了爬来爬去。螺旋形也是二稿补上去的,壳像什么,费了许多劲凑了出来,启发了好久呵呵。)

蜗牛浑身上下湿湿的,凉凉的,软软的,粘粘的。它的眼睛有点与众不同,是长在触角上的,像蝴蝶的触角,又像伸长的手臂。爬行的时候,它的眼睛不停地挥舞着,好像两盏探照灯。蜗牛的脖子伸得很长,尾巴也拖得尖尖长长的。爬过的地方都留下湿湿的、粘粘的液体,很像是它的小便。背上的房子随着身体摇摇摆摆,仿佛毛线团在滚动。

(这段写得相对顺利许多,可能渐入佳境了吧,身体的对称词用得很好,她说眼睛是长在触角上的,我恍然大悟,不知她从何而知?意法的运用,她说像虫子的触角,我建议用蝴蝶的触角。最后一句,房子的动联系到前面毛线团,我觉得极好。当然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

当我用手轻轻碰它的眼睛时,它会把眼睛慢慢地缩进触角,再把触角缩进脑袋里,一会儿发现没有危险,就又伸展开了。要是拿着小房子把它拎起来,它会把整个身体都缩到房子里。不过这只小蜗牛好像勇敢又好奇,很快又伸展出来探头探脑的继续爬。如果把它的壳翻过来,它就使劲挣扎,努力翻身继续爬。

(我们是一边观察一边说我一边记录的,记好了读一读,润色一下,修改一下。小蜗牛也实在给面子,很配合,就那样不停爬,孩子的灵光就这样一闪再闪,时而有想得不到位的不恰当的,我就鼓励她,还可以怎么说呢,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好呢?最后蜗牛乏了,我们也写得差不多了,它贴在调色盘里休憩的时候,恰巧刘禹锡的诗句就被孩子逮着了。)

它这样不停地爬呀爬,好像急着去办事。是不是急着去上学?它沿着调色盘一格一格地爬,好像迷路了。哦,孤单的小蜗牛,让我把你送回家吧!

(因为它一直爬,孩子说它是不是急着去上学,后来又提到了找不到家—迷路了。于是孩子的爱心来了,想送它回去了。我问蜗牛迷路了你感觉怎样呢,她说伤心,担心,心疼。然后用孤单的蜗牛---我本来以为可怜的蜗牛,不过尊重了孩子的想法。)

我把它带到公园潮湿的草丛里,希望它以后不再迷路,而且有更多伙伴,生活更快乐!

第7篇

一、鉴赏诗歌的语言

1、鉴赏用词之妙

(1)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既要懂得“诗家语”,又要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

①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例如,何逊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诗人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

②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如主语后置,崔颢的《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例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其它值得注意的字词。许多诗中都有一些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①动词。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还有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等等。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歌鉴赏中也是应当关注的重点对象。例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③特殊词。如叠词,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到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总体的语言特色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2)平淡。平淡是指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往往平淡而有思致、情味。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3)绚丽。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

(4)明快。就是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明快莫过于白居易的诗了。

(5)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

二、鉴赏诗歌的形象

1、鉴赏诗歌的意象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感情)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诗人的写景是后一两句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形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2)分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创设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字面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行船快,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

2、鉴赏诗歌的物象

诗人经常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抒情诗。①要抓住物象的特点;②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③抓住物象的特殊内涵,如——坚贞高洁的品质、莲——表达爱情等。总之,要熟悉一些常见的典故和意象。

3、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转贴于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臣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咏蝉诗,虽然都是托物(蝉)寓意,都工于比兴寄托,但由于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地位、遭际、情趣、理念不同,因而情貌殊异。

(3)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为例,分析感情只能从人物的形象特点中来。抓人物语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寂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1)记叙。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2)描写。如:“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杜甫《漫成一首》)

(3)议论。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4)抒情。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2、修辞手法

(1)比喻。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借代。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3)夸张。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4)对偶。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比拟。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6)排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设问。如:“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醴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

(8)反问。如:“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第8篇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古典诗歌 阅读教学

诗是抒写心灵的艺术,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它是最富于灵气与情感的言说形式。诗歌之美,不仅源于它所表达的内容,而且表现在它所呈现出的形式上。它的内容含蓄而隽永,形式灵活而多变。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表达中,诗是情感的结晶。

一、开展古典诗歌阅读教学的意义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也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1.开展古典诗歌阅读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古典诗歌体现了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精髓。优秀的诗歌作品,反映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面对生活和创造生活。

读诗、诵诗,可以感受诗人一颗颗鲜活的心,可以领悟他们所传达的高尚情操,每诵读一首优秀的古诗,就像和一个高贵的灵魂在交流。吟诵古典诗歌,可以使学生感悟人生百味,体会真善美的情感,塑造美好心灵。

2.开展古典诗歌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一至二年级能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小学古典诗歌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兴趣不高。

当前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没有兴趣,即使有的学生阅读古诗,也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然而真正能完全背诵出来的究竟有多少人呢?

2.教师缺乏现代阅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没有创造性。

有的教师仅仅局限于对教材和教参的了解,而对诗歌相关的背景等知识一片空白,上课时侧重于对字词的讲解,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缺乏启发性和创造性。而学生在学习中也只进行囫囵吞枣的背诵、记忆。这样一来,本应该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诗词欣赏便变得枯燥乏味。诗歌对学生所应有的濡染心灵、陶冶性情等功能几乎丧失殆尽。而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赋予古诗时尚元素,创新阅读教学

优美的古诗韵律和谐,声情并茂,不仅可吟唱,而且可入画,更可表演。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够记忆65%。我们可以将诗歌阅读融汇在音乐、绘画、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之中,赋予古诗以时尚的元素,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将音乐艺术融入到诗歌教学之中。

我们认为,赋予古典诗文时尚的流行元素,将之改编为流行歌曲进行传唱,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对于很多孩子来讲,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宋词不见得能完整背诵,但是对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却是耳熟能详。王菲对声线飘渺处的处理技巧,恬淡的演唱风格,正切合此词的意境,远比教师的范读要深情得多。

诗歌富有音乐之美,选用相应的乐曲或朗读,或歌唱,让慷慨激昂、轻松欢快、委婉低沉、凄美悲怆的音乐在不知不觉中带动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达到对古诗意境的感悟。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可用古筝曲《梅花三弄》,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可用古琴曲《高山流水》,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可配江南民乐《紫竹调》等等,动情的乐音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许,在这些赋予了流行元素的传唱里,那些静默千年的古典诗歌的传统精髓,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孩子们待人接物的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一生。

2.将绘画艺术融入到诗歌教学之中。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动人的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旖旎,“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秀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雄浑,“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幽美……这些诗情画意,倘若只从文字上去理解,那是不可能悟其精髓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大脑中想象色彩与画面,想象那无边的莲叶、朦朦的细雨,那皎洁的明月、灰黄的夕阳,还可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拿起画笔,借助线条、色彩、构图,描绘出所想象的古诗的画面。这种绘画和美术课上的绘画有很大的区别。美术课上对画法有一定的要求,古诗的绘画应尽可能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不管学生画得如何,教师都应尽量进行鼓励和表扬,并且适时评议,还可选较好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使赏诗、赏画相得益彰,从而将教学推入一个。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诗歌语言之美、意境之美的理解,又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3.将表演艺术融入到诗歌教学之中。

在古诗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它最大的优点是能摆脱那种单调乏味的朗诵和可有可无的回答,使学生真正地走进作品的深处,揣摩诗人的内心;学生的视野、思想不会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而是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最好是把学习变成一种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这是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此老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中演,在演中学,体悟诗歌的言外之意,进行联想、想象和创造。这里的表演,可以是教师的、学生的,也可以是师生同台献艺。

如教学《游子吟》:母亲密密缝着衣裳,儿子躺在床上渐起鼾声,一盏油灯,一轮明月,勾勒出了一副慈母情深的美丽图景,让人倍感温暖;教学《赠汪伦》:一叶扁舟载着李白,汪伦举杯踏歌而来,李白不禁吟诗赠友,情深意长……每一首古诗都可以演绎成一个个动人的情境故事,师生分工合作,不仅能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意境,而且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总之,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当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当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其铺排分析浪费时间,不如多读多背几首好诗,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

参考文献:

[1]董宗森.读画歌古诗教学法[N].语文报・教师版,2009.1,(136).

第9篇

一、水之“字”韵

师:“水”是一个善变的精灵,它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汉语中,有哪些字与水关系密切,它们是水的兄弟姐妹,是水的变形变化吗?

师:打开预习单,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课前思考。注意每个人只说三个汉字,给别人补充的机会,不要重复。

生:雨、雪、海。

生:洋、浪、池。

生:潮、沟、潭。

师:哪个“tán”?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潭”字。

师:好一个“潭”字!

(板书“潭”)

生:江、河、湖。

……

师:很棒!看来大家对“水”字还是颇有研究啊。请看屏幕,老师这里也带来一些“水”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大声读一遍。

(师逐个出示,生齐读。)

师:有没有发现这20个字,从字形上看,有什么特点呢?

生:第一行4个字,都是雨字头,“雨”就是水变成的。

生:第二至第五行,都有三点水,“氵”就表示与水有关系。

师:哦,雨字头、三点水的字是和“水”字密切相关呀!

二、水之“词”韵

师:“水”还是一个凝聚力很强的汉字,汉语中有许多字,愿意和水紧紧拥抱,组成新词。你知道有哪些成语与水关系密切吗?请你选出预习单中的三条成语,和大家交流。

生:水平如镜、水天一色、山清水秀。

生:水到渠成、山穷水尽、千山万水。

……

师:实在太多,说不完呀!请看屏幕,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大家一起读一读,注意每一行词语的特点。

(师逐行出示,生边读边猜。)

生:(齐)水落石出、水天一色、水到渠成。

师:发现有什么特点吗?

生:“水”字在开头,第一个字就是“水”。

生:(齐)细水长流、滴水穿石、鱼水情深。

师:这一行有什么发现?

生:“水”都在第二个字的位置上。

师:你们猜猜看,第三行词语的特点是――

生:(齐)第三个字是“水”。

师:是不是呢?请看屏幕,齐读――

生:(齐)山清水秀、镜花水月、风行水上。

师:果真!应该还有一行词语吧,“水”在――

生:(齐)第四个字。

生:(齐)青山绿水、行云流水、源头活水。

师:四行“水”字成语读完了,那有没有第五行呢?

生:(齐)没有!

(有一个学生说“有”)

师:我欣赏你的与众不同。你说“有”,那会是什么样的词语呢?

生:成语中没有“水”这个字,但意思和“水”有关系。

师:嗯,很有道理!请举个例子。

生:五湖四海。

(生顿悟)

师:让我们为他独辟蹊径

的思考,点个大大的赞!

(师出示第五行)

生:(齐)汹涌澎湃、清澈见底、碧波荡漾。

师:这么多与“水”相关的成语,我们要好好积累下来。

三、水之“诗”韵

师:古往今来,水一直是诗人文人的钟爱,他们为水写下了无数赞美的诗篇。你知道哪些诗句与水关系密切吗?选择一句经典的,和大家交流。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师:老师也带来一些与“水”相关的诗句,这里的诗句中“水”都是有色彩的。

(师逐行出示,生边读边议。)

生:(齐)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

师:诗中的“水”是什么颜色?

生:绿色。

生:(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

师:什么颜色?

生:白色。

生:(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师:颜色?

生:碧绿色。

生:(齐)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

师:水的颜色是――

生:银色。

生:白银色。

生:(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师:这句中水的颜色,你看清了吗?

生:红色。

师:再读读,还看到什么颜色?

生:绿色。

师:从哪儿读出“绿色”来的呢?

生:“瑟瑟”就是碧绿色的意思。

师:掌声为她点赞!嗯,一江之水,怎么会有红绿两种颜色之分呢?

(生沉默)

师:请看屏幕上的画面,谁看明白了?

(生思考)

生:被阳光照到的一半江

水是红色的,还有一半江水

阳光照不到,看起来就是碧绿

色的。

师:原来,夕阳西下,被霞光映照着的半江水面是通红的,而没有照到的这半江水面,就呈现出青绿色的了。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奇景,让我们吟诵诗句记住它!

四、水之“文”韵

师:“水”不仅流动在诗词中,也流淌在古文里。接下来,请大家捧起课前预习过的小古文《小石潭记》,先大声朗读一遍。

(生朗读)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古文,另一位同学对应着读译文,一段一段读。我们一边理解,一边思考: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有什么特点,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对应朗读,理解思考。)

生:这个小石潭“水尤清

冽”。文中第一自然段中间就写着“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师板书:潭水清)

师:除了这句话在直接写

“潭水清”,还能从哪些词句中读出这个特点呢?

生:从“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中,可以读出“潭水清”。你看,鱼儿在潭水中,就像在空气中游动一样,这水已经清到了完全可以忽略了,好像什么都没有似的。

生:从下一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中,也可以读出“潭水清”。不仅可以看到水中鱼的一举一动,甚至连鱼儿在阳光下的影子留在石底上,都可以透过潭水,看得清清楚楚。

生:从“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中,我读出了“潭水清”。水中的石头,位置不同,形状不同,都可以透过潭水,看得一清二楚。

生:从“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中,我读出了“潭水清”。你想,隔着这么好的竹林,传来这么清脆的水声,这儿的水怎么能不清澈呢?

生:从“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中,我也读出了“潭水清”。四周不仅有竹林隔着,还有绿树环抱,中间的潭水一定是被层层过滤了的!

师:发现了吗,这竹、石、树、鱼和“水”之间有什么关系呀?

生:水是中心,其他都是用来衬托水之清澈的。

师:是的,竹、石、树、鱼,从不同的角度,衬托出这一潭清水,这是一种“侧面描写”。难怪这篇《小石潭记》成为千古名篇。让我们再次朗读欣赏这篇奇文!

(生配乐朗读)

五、水之“笔”韵

师:读了这么多关于“水”的字、词、诗、文,是不是觉得这“水”灵动而可爱。其实,水不但流淌在文字中,也流淌在我们身旁。请看屏幕――这是“水平如镜的湖水”,你曾看到过;这是“波涛汹涌的海水”,你曾拥抱过;这是“欢腾奔流的溪水”,你曾抚摸过。

(师出示三幅画,第四幅留白。)

师:这第四幅画面,就是你们课前每个人准备的照片――“水的记忆”。请拿出来,观察图片,抓住特点,诗词文言,自由表达,让水流动在纸上。

师:怎么样,写100字的片段,有没有困难?

(生凝思)

师:若有困难,请看一位同学带来的照片――珍珠泉。再来读读由这幅照片写成的一段文字。

(师出示作品:泉小,水清,似一面绿镜。有鱼数十尾,各有姿态色彩,或红如烈火,或黑如浓墨,或金如霞光,或五彩杂染。泉眼在上,碧水下落,细水长流,如一小瀑,气势虽不宏伟,雅致却胜江河。丛林环抱,曲径通幽,唯有流水之音。泉旁坐之,悦耳悦目,不觉沉醉其间,流连忘返。――黄敏之)

(师指名朗读,生欣赏品味。)

师:怎么样,读了别人的文字,你是否跃跃欲试了?快拿起笔来,写下属于自己的文字。

(生练笔,师巡视。)

师:请停笔,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所写的“水的记忆”,注意学会欣赏。

生:(朗读)那记忆中的海,记忆中的天,似乎成为一体。淡蓝色与青绿色奇妙地结合,水天一色,幽蓝沉静。那朵朵浪花,奔腾着、跳跃着,朝我们涌来。我一惊,往后退了几步,海水在我面前温柔地站住了,几秒后又渐渐退去。过了几分钟,新一波潮水,又像一匹奔腾的千里马一样,呼啸着,汹涌而来,再一次在我面前停下了脚步,缓缓地,温柔而谦卑地退去。

师:这是海水的记忆,你欣赏她的哪些文字?

生:海水像一匹奔腾的千

里马,比喻很形象。

生:海水温柔而谦卑地退

去,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很生动。

生:她先写海的颜色,再写海的动态,这样很有层次感。

……

师:欣赏别人的文字,也是一种学习。潘玺羽同学给我们带来的这段“海的记忆”,有色彩,有动态,有比喻,有拟人,写得棒!掌声祝贺!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个片段。

生:(朗读)青山环抱,碧水中流,“桂林山水甲天下”此言不虚。漓江之水平如镜,春风拂,水鸟掠,清波涟漪荡漾开。乘小舟游于此,但闻水声清婉,似銮铃乍响,如黄鹂百啭。江水澄净,纵深尤绿,拨水觉清冽。四周青山倒影,映入水中,宛如画卷,真可谓“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近岸,层峦叠嶂,树木葱茏,丛丛翠竹似凤尾。岸边多卵石,有芦花摇,碧白一片,分外幽深。江上柔波散,游船点点浮。人景合一,水天一色,竟欲乘风归去,仿佛飘飘欲仙,正是:“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生惊叹)

师:从你们瞪大的眼睛中,我看到了惊讶、疑惑,这是季嘉滢自己写的吗?我证明,刚才10分钟,她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真有点不可思议!请问在这段精彩的“漓江之水”中,你最欣赏哪些文字呢?

生:“乘小舟游于此,但闻水声清婉,似銮铃乍响,如黄鹂百啭。”两个比喻,一个“似”,一个“如”,又生动,又有变化。

生:“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这是巧妙地引用王安石的词《桂枝香》,我们刚刚背诵过的。

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这个结尾画龙点睛,实在太妙了!

生:除了直接写漓江之水,她还借青山、树木、翠竹、卵石、芦花等,衬托水的清澈碧绿。

……

师:我们的才女季嘉滢这段“漓江之水”,可谓妙笔生花,读来叹为观止!漓江之水,从照片中,真的流到了她的笔端啦!同学们,只要你再仔细观察图片,细致推敲文字,相信你笔下的水,也会这样流动起来。让我们再次拿起笔,向别人学习,修改好片段。

(生专心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