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5: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2015年5月
1、制定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2、研究上报我县需纳入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事项、重大项目和政策诉求等;
3、召开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4、筛选安排“十三五”期间重点研究课题和专项规划。
(二)第二阶段:2015年5月--2015年7月底
1、学习考察外地先进经验,开展重点课题研究;
2、配合县委起草“十三五”规划建议;
3、起草并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框架;
4、起草并完成“十三五”各专项规划初稿。
(三)第三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底
1、编写“十三五”总体规划;
2、征求社会各阶层对“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及建议;
3、组织专家论证修改“十三五”总体规划。
(四)第四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底
1、总体规划提交县人大审议批准;
2、辑印出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二、规划编制方法
(一)着力规划工作创新。一要更加注重目标和问题导向、更加注重系统分析、更加注重风险防范,以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化认识,找准问题,加强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二要认真研究外地特别是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立足于研究国际和全国经济发展要求及特点,广泛征集了解外地特别是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今后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积极学习借鉴,以利在更大的范围中研究确定我县的经济发展方向、战略选择和战略定位。三要把项目谋划放在与规划编制同等重要位置,研究提出与规划目标任务相配套的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大项目,以项目实施促进规划有效落地。
(二)加强规划工作衔接。要加强专项规划之间以及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使各类规划之间的发展目标、项目布局、投资安排、政策措施等有机对接。有关部门要主动与省、市级专项规划进行衔接。根据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有关部门要密切跟踪国家、省和市规划编制工作进度,主动汇报沟通,积极跑办盯办,及时将我县“十三五”时期的战略意图、重要发展事项、重大项目等列入上级规划。
(三)聘请专家学者参与规划的编制工作。一是从宏观经济研究部门,聘请专家参与我县“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我县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规划编制提供指导咨询服务;二是根据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筛选出专题,委托专家深入到我县进行专题研究,提出专题报告,为“十三五”规划编制提供帮助;三是对我县编制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草案,在广泛征求意见和研究修改的基础上,分别聘请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专家进行充分讨论论证,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四)吸引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参与。根据规划需要,利用县人民政府信息网、《信息报》、广播电视台以及有关部门网站建立县规划专题网页,进行信息交流,征集各方意见;同时,不定期印发各方面人士的“十三五”规划研究成果和“十三五”规划工作信息,报送县级领导、各镇(处)及县政府各部门,以利于规划的指导、协调、督促和信息交流。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顺利进行,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实行县级领导分工责任制。各专项规划由有关部门单位负责编制,并由主管副县长统筹本口的“十三五”专项规划的协调、把关、论证和审定工作,以便通过“十三五”规划编制论证审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梳理明确各口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提高我县“十三五”总体规划质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三五”规划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做这样一件大事不能“没魂”。“十三五”规划的魂,就是要按照问题导向原则,用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增后劲和促均衡,为更长时期的远景发展提供支撑。
空间布局上重点指向小城镇
自1953年开始研究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迄今为止已编制实施了十二个五年计划或规划。从“―五”到“十二五”的计划或规划,都没有足够重视小城镇大战略这一基本国情。
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各级地方政府应用心思考怎样体现新一届中央的治国之道,弄清楚2016?2020年的国家治理主线到底是什么,想明白用新型城镇化能不能解决增长潜力、增长动力和发展目标问题。
很显然,思路对头,才能事半功倍。“十三五”规划是介于年度短期规划和10年、20年长期规划之间的一个重要规划,需要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
“十三五”规划应紧扣国计民生,把精力用在以小城镇为指向的新型城镇化上,把功夫放在以小城镇为指向的新型城镇化上,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适应和引领发展理念、发展理论、发展模式以及发展评价标准新常态。
只有搞好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十三五”规划才会经得起实践推敲。以小城镇为指向的新型城镇化,建议不撒胡椒面,不把摊子铺得过大。
从空间布局上看,“十三五”规划可以考虑优先支持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卫星小城镇;优先支持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小城镇;优先支持有资源、有特色和有主导产业支撑的小城镇;优先支持经济发达、城镇密集区域的小城镇,形成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
在“十三五”期间,中央应下决心建设5000个县城和重点镇,解决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和生活能源自给,在全国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大格局。如果这些镇的建成区面积以每平方公里投资1亿?2亿元计算,能带动100多万亿元的关联投资,增加5亿人的就业机会。
如果把这些镇全部建成新能源示范镇,对解决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等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是实实在在地尽了一个大国责任。内外兼得,为何不为?
改善农村贫穷状态的重大政策
按1979年的人口分配耕地,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造成了1.8亿多外嫁女在夫家没有土地,2.73亿新生代农民无地可分可种。农村贫瘠的土地上还站着8700多万留守老人、儿童和妇女。
针对当代中国农民状况的这个深层纹理,“十三五”规划应直击以大城市扩张为特征的旧型城镇化软肋,终结农民贫穷现象,还农民一个团圆的家庭。
2013年7月22日,同志在湖北考察时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目前一些地方的规划思路仍然存在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攀比扩大城市规模的乱象。这些城市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大头,第二产业中又以钢铁、石化和建材为代表的资源型落后产能占大头。“十三五”期间不解开这个死结,我国经济不仅不能大步推进,而且会更加严重地拖垮全社会的承受力。
从当今动荡国家的情况分析,尖锐的社会冲突有资本和劳动的斗争,也有外国利益与本国利益的斗争,但最终引爆的大多是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斗争。
“十三五”规划要突出“新”,真正做到耳目一新;要突出“实”,真正做到实用管用,都必须以新型城镇化为主线。只有这样,才能在城乡共同发展中消除矛盾和斗争,从制度上保证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新型城镇化在应对经济下行挑战中具有托底作用,“十三五”期间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设计有必要指向这个重要落脚点。
>> 定陶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和“十三五”提质增效建议 “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是大势 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 竞进提质 升级增效 加速快递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十三五”首都旅游如何转型 推进“互联网+” 加快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费县农商行:推动改制转型 持续提质增效 山东技改坚持转型发展推进工业提质增效 转型发展新战略 提质增效新路径 丽江: 特色产业引领转型提质增效 我国工业转型重在提质增效 中国国电:推进转型发展助力提质增效 “十三五”应贯穿新型城镇化主线 “十三五”以转型创新为主线的改革攻坚问题研究 “十三五”:江苏经济全面升级的关键阶段 “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三大导向 专家谈“十三五”:改革+转型大幕开启 “十三五”时期经济转型问题探讨之一 “十三五”开局:新思路与改革价值转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十三五”主线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十三五”主线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袁雪")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中国现在需要从要素投资驱动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而创新驱动的增长主要不是靠投入量的增加,而是靠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正是编撰“十三五”规划之时。这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十三五’规划的主线,原因是我国几乎所有支撑要素投入型增长方式的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或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的发展方式不转就难以为继。”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杜鹰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发展转型,不是一个新提法,从1996年的“九五”计划开始,历次五年计划都对此做出了要求,但转身的质量不高。究其原因,既与观念转变、政策举措、体制改革不到位有关,也与特定阶段的客观支撑条件尚未根本变化、路径依赖性强有关。
如今这些客观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发展转型不但是“不转不行”,也是解决中国经济当下总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产业竞争力低、环境资源成本高、需跨越中产阶级陷阱等具体问题的“总钥匙”。 不转型难以为继
《财经》:今年一项重要工作是编制“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规划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杜鹰:改革开放以来已编制了七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因为世情、国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经济进入以弱复苏、慢增长、多风险为特征的新常态,中国经济则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国民经济增速的换挡只是表面现象,实质是一系列条件变化和矛盾转化的叠加反映,归根到底要求中国加快国民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十三五”规划应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作为主线,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从要素投入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的跃迁,保证中国经济换挡不失势、转型不转向。
具体来说,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放到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保持国民经济一定增长速度为前提,为转型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以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为切入点,为转型发展取势做好“两只眼”;以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为着力点,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以统筹国内国外资源配置为依托,拓展国民经济转型发展空间;以深化改革、强化竞争为动力,建立健全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财经》: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就强调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性,这种提法还能追溯到更早。在政府大力推动的背景下,仍未能彻底实现转型的困难在哪里?
杜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类似的提法,确实不是新近提出的。早在1996年,“九五”计划就提出了“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此后每一个五年规划都对经济转型提出了要求。
20年过去,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仍未从根本上实现转型发展。国家发改委在“十二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中指出,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产业优化升级进展缓慢,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要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典型特征是:从需求结构看,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从产业结构看,主要依赖工业扩张带动;从要素投入结构看,主要依赖物质资源和简单劳动投入推动,并带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粗放发展的明显特征。
经济增长方式迟迟未能根本转变,深究其原因,既与观念转变、政策举措、体制改革不到位有关,也与特定阶段的客观支撑条件尚未根本变化、路径依赖性强有关。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20年来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经济社会结构变革带来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强劲,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彰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后,这些条件和优势被进一步放大。“萝卜快了不洗泥”,这些特定阶段的特定条件又反过来绑定了要素投入型增长方式,使之难以实现质变。
《财经》:现在这些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杜鹰:当前,我国几乎所有支撑要素投入型增长方式的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或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的发展方式不转就难以为继。
一是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劳动年龄人口已呈现负增长,劳动力成本日趋上涨,通过城乡劳动力资源重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明显减弱;二是由依靠投资增长带来的资本劳动比上升,投资的边际报酬递减开始显化;三是长期的低水平扩张造成产能过剩严重,企业赢利空间收窄,同时又抑制了企业的再投资;四是以低成本支持传统产品出口增长已不具优势,且不可持续;五是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房地产、债市、股市各类风险积累,去杠杆化本身又制约了财政金融手段的运用;六是资源环境不堪粗放型增长的压力,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
这些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也是好事,可以倒逼我们实现真正的转型发展。
中国现在需要从要素投资驱动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两种增长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动力机制不同,要素投资驱动型主要靠要素的累加投放,而创新驱动的增长主要不是靠投入量的增加,而是靠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转型发展的核心指标,它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分工和结构变革,即产出增量中不能被要素投入增量所解释的部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财经》:亚洲地区,尤其是邻国日本和韩国,都有着和您刚才所描述的相似经济发展过程。它们的转型历程是怎样的?
杜鹰:对比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地区)的发展经验,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在转型发展方面的差距。
日本在1950年-1973年期间,整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增长率为5.1%,台湾地区1970年-1990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增长率为4.5%,而中国在1992年-2010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增长率只有1.2%,日本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的速度几乎是中国的4倍。
又比如,韩国在中等收入阶段(1972年-1997年),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1.2%、18.9%和19.9%;而在高收入阶段(1998年-2011年),三者的贡献率分别为46.4%、-0.3%和53.9%,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大幅提高了34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而据专家测算,我国1979年-1999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4.9%。 解决问题的总钥匙
《财经》: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具体问题,增长模式的转型会如何解决这些具体问题?
杜鹰:首先可以作为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需求是可以通过供给创造的,产能可以通过升级平衡,推动国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正是破解矛盾的总钥匙。
比如,一方面我国钢铁、有色金属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强度钢、钛合金管材等高端新产品还需大量进口,此类现象普遍存在,意味着创新增长潜力巨大;又比如,“互联网+”推动了新业态井喷式发展,我国网上购物的销售额已超过进出口总额,有效地扩大了内需、带动了就业。
在传统发展方式边际效益递减的同时,新的发展方式孕育了巨大的希望、生机和潜力。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不断赋予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第二,是重塑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仍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许多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仍依赖于人。例如作为信息产业“心脏”的国产CPU性能仅相当于奔腾3、奔腾4的水平,处理速度为世界先进水平的1/10-1/5;高档汽车的发动机,外资和合资品牌占国内市场的份额高达70%以上;机器人生产所需的高精密减速机、高性能交流伺服机、多轴运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基本被国外垄断;国产涡喷、涡扇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远低于国外先进水平。我国每年高新技术装备的进口都要花费上千亿美元。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传统比较优势的消退,重塑竞争新优势已是重大命题和当务之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历史机遇,中国应该加大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本投资,尽快突破一批具有带动作用和战略意义的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中国产业竞争新优势。
第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环境付出了过于高昂的代价。环境方面,多种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出环境容量,环境风险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日趋严重,按照新标准全国有70%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能达标;水体污染突出,20%左右的国控断面水质为劣V类,57%的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较差甚至极差;土壤污染日益凸显,全国20%的耕地土壤污染超标,对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在资源方面,2014年,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3.3%,但消费了全球22.4%的能源总量、47.2%的钢铁、36.9%的铜和51%的铝。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这种生产方式不改变,中国要迈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全球的资源也无法满足。
第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途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100多个国家赢得了独立,其中不少国家完成了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阶段的跨越,但真正实现现代化、成功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没有几个,大多落入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思路;对策措施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发展总体思路
1.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推行法治社会为出发点,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扩大就业为保障,以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手段,以着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尽快扭转收入差距过大趋势为重点。
2.基本原则
(1)多措并举,增加收入。按照居民收入的不同来源,创造条件,多方面提高居民收入。
(2)突出重点,缩小差距。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收入水平,重点解决低收入群体和一线职工工资增长缓慢问题,缩小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
(3)完善机制,加强调控。发挥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加强再分配领域政府调控力度,建立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
(4)部门联动,综合施策。各部门根据职能分工,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按照“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县乡联动、统筹推进”的原则,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的总体目标。
3.基本目标
综合目标:按照国家“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的要求,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14元,比上年增长20.2%,预计“十二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07元,年平均增长708元,年平均增长63.7%,预计到“十三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00元,年平均增长743元,年平均增长18.1%;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50元,比上年增长15.9%,预计“十二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0元,年平均增长1078元,年平均增长51.4%;预计到“十三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00元,年平均增长1820元,年平均增长13.9%。
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现状分析
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看,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14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工资性收入2947元,增长26.8%;家庭经营性收入1911元,增长11.6%;财产性收入92元,增长53.3%;转移性收入564元,增长14.9%。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农村家庭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为34.7%,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3.4%,说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看,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90元,比上年增长34.2%。其中,工资性收入16633元,增长15.2%;财产性收入2143元,增长17.4%;转移性收入1313元,增长2.7倍。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为81.9%,说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工资性收入的增长。
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对策措施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能力
坚持“突出一个主题、打造两大园区、夯实三个基础、建设四个城市、培育五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弘扬“开放文明、务实创新、只争朝夕、追求卓越”的水富精神,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稳中有快、稳中提质、稳中增效,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2.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降低社会失业水平
一是扩大《再就业优惠证》的受益人员范围和使用效果,把再就业与就业型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二是加强就业的宏观调控,继续实行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三是建立和加强就业协作机制;四是多少争取国家、省、市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贫困地区适当的就业再就业资金补助;五是优化就业结构,促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力争“十三五”全社会从业人员6万人,年平均增长0.7%。
3.推进城乡体制改革,消除农民增收的体制
一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劳动就业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给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和平等的发展机会,力争“十三五”高中阶段入学率97%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6%以上;二是从财力、物力和技术等各方面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与保护,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四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创业的金融支持;六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效率,力争“十三五”确保粮食作物播种植面积7.6万亩。
4.建立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步伐
转变经济增长的单向度目标,把提高居民收入放在首位,以和谐社会和社会公正为基础,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群体比重。
我国农业现代化已具有坚实基础
《规划》对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特征作了一个全新的基本判断,即我国农业现代化已具有坚实基础,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阶段。
这个基本判断来自雄厚的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五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目前,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3%,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0%。应该说,我国农业现代化已具有坚实基础。
《规划》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作出了发展定位、发展主线和战略重点三个层面的重大部署。韩长赋介绍,在发展定位上,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在发展主线上,强调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在战略重点上,强调实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突出抓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个重点,紧紧扭住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
《规划》全面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按照新发展理念谋篇布局,这也是一大创新之处。“如果要有个通俗的说法,我总结,‘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就是要‘为全国人搞饭、为农村人搞钱、为城里人搞绿’。”韩长赋说。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要在97%以上
《规划》紧扣“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的目标要求,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对“十三五”目标进行了描绘,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产能方面,《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粮食(谷物)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5亿吨,小麦稻谷自给率稳定在100%。在产品安全方面,“十三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要稳定在97%以上,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大县规模种养基地基本实现生产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此外,《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力争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确保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8亿亩,力争完成10亿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支撑的产能保障格局基本建立。多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40%,畜禽饲养规模化率、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重达到65%。要坚持市场、政府两手发力,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宏观调控、支持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今年预计调减玉米种植面积3000万亩以上
《规划》提出,“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总的思路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统筹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推进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适当减少玉米种植面积,恢复和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推进粮改饲,扩大粮豆轮作范围,在棉花、油料、糖料、蚕桑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重点是减玉米,《规划》提出到2020年进一步调减玉米面积,重点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镰刀弯”地区。今年预计调减3000万亩以上,调减面积主要用于种植大豆、马铃薯、杂粮杂豆和饲草。
推进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的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饲养布局调整,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扩大优质肉牛肉羊生产,提高国产乳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在畜牧业主产省(区)率先实现现代化。重点是稳生猪和兴奶业,稳生猪就是要在优化生猪生产布局的同时,支持发展规模饲养场,稳定猪肉供给;兴奶业就是要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培育国产优质品牌,加强消费引导,全面振兴中国奶业,力争到2020年整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推进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的渔业结构调整,合理确定湖泊和水库等公共水域养殖规模,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稳定池塘养殖,降低捕捞强度,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关键词】 海事救捞;转型;“十三五”;远海;深海;效能;协同
0 引 言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期的快速发展,海事救捞系统整体布局基本完成。“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实施“一路一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构建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海事救捞系统。在此背景下,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将成为“十三五”期海事救捞系统建设的必然选择。
1 转型特征
1.1 保持合理的增L速度
合理的增长速度符合海事救捞系统发展潜在增长率、可使系统要素充分利用、能满足比较充分发展要求的速度。这是在系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的速度。
1.2 推进结构调整和升级
海事救捞系统建设应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通过推进系统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不同水域、不同专业系统协同发展,促进业务范围、空间布局、类型系列、功能性能等系统结构全面升级。
1.3 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海事救捞装备设施的空间布局基本形成。推动海事救捞系统建设转型,要充分考虑规模持续增加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成本,切实提高质量和效益。
1.4 公平合理分配发展成果
我国既有中央事权水域也有地方事权水域,既有沿海水域也有内河水域,既有运输发达水域也有运输欠发达水域;沿海有离岸不同距离水域之分,内河有不同航道等级水域之别,应逐步实现所有水域的船舶交通安全。
1.5 改革创新相关体制机制
海事救捞系统建设转型涉及不同管理和使用部门,单纯依靠装备设施建设解决管理和协作问题的难度很大,应充分发挥改革驱动和创新驱动两大动力机制的作用,破解管理体制和协作机制障碍。
2 转型必要性
2.1 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在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日益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等的约束趋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必然选择,客观上也要求海事救捞系统建设进行转型,为港航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安全保障。
2.2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
近几年,我国先后了一批沿海沿江区域规划,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作出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部署,船舶交通总量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空间分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要求加强海事救捞系统总体配置,优化布局和结构。
2.3 促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近几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存在增长动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潜在风险不断积累等问题,结构调整需求日益迫切。交通运输部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全国海事系统“三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专业救助打捞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国际一流海事救捞体系目标,客观上要求海事救捞系统建设进行转型。
2.4 实现水上安全持续发展
目前,海事救捞装备设施基本覆盖我国近岸海域和内河干线水域。就装备设施数量而言,除飞机外,与美国海岸警备队相比差距并不明显,但在整体覆盖能力、功能性能、协同发展、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差距仍比较大;因此,单纯依靠数量增加的建设模式已难以为继,建设转型是确保今后持续、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5 提高履约水平履职能力
国际海事组织(IMO)从2015年起已对包括我国在内的成员国实施强制性履约审核。交通运输部已取消船舶签证等一系列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因此,需要改革现有海事监管模式,加强源头管理、动态监管和应急处置等环节建设。海事系统完成“离事归政”改革,装备设施养护经费全部来自行政经费,必须通过建设转型改变规模扩张模式。
3 转型途径
3.1 覆盖范围从重点区域向全面覆盖延伸
推进海事救捞系统布局从近岸水域重点覆盖,向我国海域全面覆盖转变,从长江干线重点覆盖,向中央事权内河全面覆盖转变。重点是加强远海通信监控手段、大型监管救助船舶、中远程监管救助飞机、大型污染清除装备、大型深潜水打捞装备建设;同时,加大以国家高等级航道为主的内河中小型监管救助船舶建设。
3.2 装备设施从规模增加向效能提升转变
升级改造通信监控系统,优化调整布局、完善业务功能;增强监管救助飞机和船舶抗风浪能力、适用水域范围和执行任务效率;提高恶劣海况搜救、航空航天溢油监视监测、深海扫测打捞、综合技能训练能力;开展船员评估示范系统建设,引导社会船员评估机构规范有序发展。
3.3 系统建设从分散独立向协同集约转变
加强通信监控资源整合,建设现代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综合指挥系统;提高监管救助飞机机型系列匹配水平,兼顾不同任务和不同海域需要;以“大中小结合、速度快慢相宜、一专多能”为准则,加强监管救助船舶配置;综合考虑不同机型起降补给需要配置飞行基地;综合考虑现有船舶、新型船舶停靠补给配置船舶基地;充分依托社会力量,优化国家溢油清除装备、船员评估示范系统布局。
4 转型任务和建设重点
4.1 通信监控指挥系统
4.1.1 优化和升级海岸电台系统
按照整合资源、集中管理模式,优化调整沿海海岸电台布局,调整电台工作频率、整合通信业务、优化值守模式,统筹推进联网工作,重点开展整体业务分配、通信线路选择、信息数据传输等工作,提升数字化通信能力和质量。
4.1.2 扩展卫星通信覆盖范围和领域
扩展海事卫星在海上交通安全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的应用;完善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LRIT)动态信息采集、信息等功能。依托北斗导航卫星和国际中轨道搜救卫星,建设我国中轨道搜救卫星系统,提高覆盖能力和通信质量。
4.1.3 完善岸基监控监测系统
通过升级改造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试点固态雷达技术应用,推进VTS系统联网,提升联动服务能力。依托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RBN-DGPS)台站、通信监控基站设施,建设沿海和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为航海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助航服务。
4.1.4 建设星基监控监测系统
在我国卫星上搭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传感器,实现对远海航行船舶的实时监控;配置数据融合处理系统,实现卫星和岸基AIS数据综合应用。在监管救助固定翼飞机上加装航空遥感监视设备,建立溢油监视监测管理平台和实验系统,为事故调查处理和执法监督提供分析结果。
4.1.5 建设综合指挥系统
整合通信监控资源,建立部级搜救综合指挥系统、海事监管指挥系统、航海保障指挥系统、救助打捞指挥系统等,按部、直属局、分支局三级部署指挥系统。不同机构系统之间既互联互通,又互有侧重,构成集约、高效的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综合指挥体系。
4.2 监管和救助飞机及飞行基地
4.2.1 完善载人直升机布局
以中型机为主,完善监管救助直升机布局,在离岸100 n mile以内海域形成连续覆盖,采用大型直升机加强“六区一线”等重点水域覆盖能力。进一步提高直升机通信、图像传输与处理能力,以及夜间、恶劣天气下搜寻探测能力。
4.2.2 加快载人固定翼飞机配置
固定翼飞机配置应充分考虑有效作业范围,黄渤海和东海海区边界离岸距离一般不超过500 ,要求固定翼飞机巡航里程在 以上,宜配置中程固定翼w机;南海海区最远边界距离我国大陆 左右,要求固定翼飞机巡航里程在3 000 左右,宜配置远程固定翼飞机。
4.2.3 推进无人机(固定翼)试点
无人机配置也应充分考虑有效作业范围,黄渤海和东海海区原则上配置中程无人机(续航里程 n mile左右),南海海区配置远程无人机(续航里程在3 000 n mile左右)。考虑到无人机在海事救捞中的应用受到技术、人才和空管体制等因素限制,应先以试点为主,待条件成熟后再推广。
4.2.4 加快推进飞行基地建设
救捞与海事系统联合开展前期工作,共同推进飞行基地建设;在大中型民用/军用机场流量饱和、难以依托建设飞行基地的情况下,可依托周边流量富余的小型机场或通用机场合建飞行基地;在没有机场依托而又十分重要位置,可自建飞行基地。
4.3 监管和救助船舶及船舶基地
4.3.1 加强远海和内河重要航段船舶配置
在加强远海船舶配置方面,一是加强大型巡逻船、大型救助船建设,提升远海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能力;二是加强大型航测船建设,提升远海航标布设维护和通航环境信息采集能力。
在加强内河重要航段船舶配置方面,以30米级、20米级及以下级别巡逻船为重点,加强国家高等级航道为主体的内河监管救助能力建设,包括长江干线、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西江干线、黑龙江、松花江、额尔古纳河和澜沧江下游等。
4.3.2 提高船舶技术性能
巡逻船方面,提升海上大型巡逻船巡航执法、搜寻救助、协调指挥、综合信息集成和全球适航等性能,中型巡逻船安全性和抗风浪能力,小型巡逻船舶快速性、抗风浪能力、救生能力和消波性能;提升内河40米级巡逻船综合指挥和信息集成性能、30/20米级巡逻船救生和消波性能。
救助船方面,配置远海救助船,加强三沙海域救助能力,兼顾全球海上搜救和国际救援行动任务;开发新型海洋救助船,进一步降低船舶运行与维护成本;开发基地配套工作艇,提升前沿待命点船舶补给和人员(伤员)转运、基地轻潜水作业支持和人命财产救能。
航标测量船方面,提高大型航标船吨位、起吊能力和作业甲板面积,兼顾溢油处置和渤海破冰功能;提升中型航标船吨位、速度和作业能力,兼顾航道测量功能;提升小型航标船抗风浪能力,兼顾港口测量功能。
4.3.3 适时开展高性能船舶应用试点
地效翼船贴近水(地)面高速飞行,航行速度快(100-300节),具备优良耐波性能,且不受空中管制限制。气垫船具有独特两栖性,能够穿越浅水、沼泽、冰雪、滩涂等,具备良好通航性,无需码头设施即可登陆。通过技术可行性、经济性、适应性分析,试点高性能船舶开发应用。
4.3.4 完善船舶基地综合功能
重点完善陆基大中型基地布局,完善基地综合功能。基地功能指标选择要综合考虑基地现有船舶数量和船型、未来增配船舶数量和船型需要。以沿海岛屿为依托建设岛基综合基地,为离岸海事救捞船舶提供停靠补给设施;不同基地尽可能做到集中建设,实现基地规模效应和综合利用。
4.4 清污和抢险打捞装备
4.4.1 加强溢油应急核心能力建设
完善沿海重点水域和内河重要航段溢油应急设备库布局,并与清污公司和港航企业溢油应急设备形成合理分工;通过改造现有大型航标船、海洋救助船,使之具备使用污油回收设备的条件;适量配置专业溢油回收船,引导社会溢油清除和回收力量协调发展;在新建大型巡逻救助船舶上加装溢油回收装置。
4.4.2 提升整体打捞和深水作业能力
充分考虑作业能力要求、综合利用效率、市场经营需求等因素,稳步推进大型起重船、1.2万t抬浮力船、500 m深饱和潜水母船建设;启动长江干线打捞基地、大型起重船、打捞辅助船及设备建设,提升长江中游及三峡库区抢险打捞能力。配置米级深海扫测打捞装备,提升我国海域和境外指定海域深海搜救能力。
4.5 训练评估鉴定系统
4.5.1 技能训练系统建设思路
依托监管救助飞行基地(机场),建设飞行训练系统,统筹实施飞行人员初始培训、升级训练和考核。依托三亚水上救助训练基地、武汉海事技能训练中心,建设监管救助技能训练系统,依托在建的全国交通公安警务技能训练基地(武汉),建设港航公安技能训练系统。
4.5.2 船员评估示范系统建设思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调整海船船员管理分工有关事宜的通知》,开展船员评估示范系统试点并逐步推广。船员评估示范系统定位于研究制定评估标准,为社会船员培训机构开展工作提供示范和引导,并承担一定比例高级船员评估工作。
4.5.3 专业技术鉴定系统建设思路
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业务装备配备标准》,在长江航运公安系统布局刑侦技术鉴定系统。依托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建设船舶溢油事故技术鉴定系统。加强协同集约,依托中国海事局海事调查实验室,建设水上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系统。
一、“十三五”建设思路和重点
1.建设思路在“十三五”期间,主要按照“巩固、提升、安全、长效”的总体思路,整体推进农村牧区饮水工程建设。强化水源可靠性论证,充分论证现有水利工程,优化配置水资源,合理布局。加强对新建和已建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巩固建设成果,提升水量和水质。加强水源保护和卫生防护,实现安全长效。(1)技术思路大量引进先进的找水、钻井及水处理技术设备,提高成井工艺,建立水环境检测网站,增加水利科技人才,提高水利行业整体技术素质水平。大力推广太阳能、风光互补等清洁能源提水设备,解决牧区提水运行问题。对水质不合格的配备水处理设施和消毒设备,设置水质化验室,提升水质标准。对年久失修、老化严重的机电设备进行更新改造。(2)建设管理思路含氟等较为严重、水环境严重恶化和严重缺水的地方采取移民措施,把牧民转移到条件好的地方。在水质和水量比较贫乏的地区,优先解决生活用水问题。加强水源地保护管理工作,将石头井、柳芭井、草坯井和简易大口井全部改造成小机电井或筒井,实现井、房、机(泵)、罐、槽全配套,水质水量全部达标。(3)投资思路进一步提高工程投资建设标准,不能局限于按人投资,应根据工程实际造价和饮水需要进行工程建设,大幅度提高分散居住牧民的饮水安全补贴标准,增加牲畜饮水补贴投资。充分考虑分散居住牧民的饮水困难问题,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加大对水质监测网站、检验设备、水质净化设备的投入力度。(4)运行管理思路加强基层供水服务体系建设和机制的建立,形成自上而下的供水管理体系。建立县级供水专管机构、县级维修基金和县级水质监测中心。设立水质化验室,配备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和消毒设施。鼓励牧民用水合作组织为工程管理发挥主导作用,巩固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确保对已建和新建工程的维护和经营管理,促进工程的良性运行和长效发挥效益。
2.工作重点(1)加强水源井和供水工程建设人口居住集中的地方全部安装自来水,提高入户率和供水标准,实现“户户通”自来水,达到城乡同质。分散牧户开展以打筒井和供水基本井为主、自来水和储水窖为补充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高水质标准和供水保证率,实现“适时、适量、适质”供水。(2)改造筒井,提升水质将牧区石头井、草皮井、柳芭井等不合格浅层水源井全部改造成机电井或水泥管筒井,加高井台,设置井盖,采取井、房、机(泵)、罐、槽全配套,封闭运行,机械提水,人畜分开使用,确保水质水量全部达标。(3)发展家庭牧场供水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牧区建设要求,进一步提高供水能力建设。计划在“十三五”期间以牧户为单元,以现有水源为主,发展家庭牧场供水自来水化。(4)加强储水窖和集雨水工程建设以北部牧区为重点,在严重缺水和远距离拉水地区,采取新打水源井与储水窖相结合的办法解决牧民饮水安全问题。不具备打井条件的采取1眼水源配套7~8个储水窖,缩短牧民拉水距离,扩大饮水安全覆盖度。在地下水严重匮乏地区建一部分集雨水工程,解决饮水困难问题。
二、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提高牧民饮水安全标准锡盟存在的饮水安全问题主要是水质差和缺水,水质差又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在过去的几年,主要解决高氟和苦咸水问题,其他水质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在缺水原因中,主要是牧民居住分散,打井数量不足,取水距离远,可供水资源量少,而且部分水源水质不达标。在已建工程中,实际解决人口远少于规划人口,仍有一部分牧民达不到饮水安全标准。在“十三五”期间,建议在牧区集中居住的嘎查、移民村、苏木乡镇实现“户户通”自来水,提高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实现城乡同步发展。在不宜建集中供水工程的牧区加密水源井建设,争取实现“一户一井”目标。
2.将牲畜饮水投资专项列入规划牲畜是牧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解决牲畜饮水困难问题又与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牧民为解决牲畜饮水所消耗的时间、人力和取水费用等远远超过人的用水付出。如果能将牲畜饮水困难问题解决,将是解决牧区饮水安全问题的有力举措。建议将解决牲畜饮水困难投资纳入国家补贴范围,并列为“十三五”规划专项投资。
3.提高国家投资标准,将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纳入补贴范围由于牧民居住分散,地下水埋藏较深,成井困难,打井过深,造价过高,单处工程解决人口少。建议国家考虑锡盟牧区的特殊性,不能按人均投资确定工程投资标准,应按工程实际造价进行投资建设。同时,由于牧区单处工程受益人口少,下泵深,动力大,实收水费远低于供水成本,没有经济收入,维修养护经费缺乏,工程运行管理困难,地方财政又负担不起,维修管理经费严重短缺,建议国家纳入补贴范围。
4.大力开展牧区找水工作锡盟牧区居住分散,水资源贫乏,地层结构复杂,井难打,缺乏长电,提水困难。建议国家加大对清洁能源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大力推广太阳能、风光互补等提水设备,解决牧区提水运行问题。同时要拓宽投资渠道,大力开展牧区找水工作。
作者:王军单位:锡林郭勒盟水利勘测设计队
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全力实施“五大工程”和“四大工程包”项目,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加快完善项目前期手续。实行代办制、领办制、即办制,组织各地对属地项目进行梳理和夯实,协调省直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共完成项目审批339项、核准36项、备案38项,节能审批324项。同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着力解决征拆、融资等关键难题,有力保证了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是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长春至珲春城际、靖宇至松江河铁路开通运营,长春至白城等6个在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长春至西巴彦花等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敦化至白河等项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白城机场已竣工,长春龙嘉机场二期扩建完成航站楼桩基础工程,松原机场完成航站区土石方工程;延吉机场迁建等3个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同时,加快组织推进水利、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三是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难题。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的沟通和衔接,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12.4亿元。积极协调国开行、农发行,已签约并已投放专项建设基金105.9亿元。清理国家存量资金5.4亿元,调整用于127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制定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建立了PPP项目库,搭建了与金融机构对接平台。
四是加大重大项目谋划力度。共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56个。转化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66个。
五是加快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基本建成了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并已试运行。
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
立足全省产业特点和优势,围绕调结构、促转型、增动力,精心谋划,加强引导,不断积蓄吉林省发展动能。
一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光电子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化工新材料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初步具备了中试规模的科研生产能力,吉林大学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签署了“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共建协议。“吉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印发了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起步发展。
二是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9大重点产业行动计划、20个创新发展工程,全力推进阿达木单克隆抗体、连续法玄武岩纤维、无人机等100项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振兴发展,一汽大众年产百万台EA211发动机项目建成投产,奥迪Q工厂项目进展顺利,DY项目正式落户吉林市。积极推进生物质经济“十大工程”。
三是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深入实施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十个重点领域,实施服务业十大重点工程、推动建设100个重大项目,组织服务业发展攻坚战实施方案制定相关基础工作,开展了调研、座谈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将于近期形成。
四是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加快推进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哈达山水利枢纽、松原灌区等农林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稳步实施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突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长春市和吉林市逐步建立了冬春蔬菜储备制度,极大地丰富了吉林省冬春蔬菜市场。
五是创业创新加快推进。出台了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实施意见,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政策统筹。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服、众筹等新支撑平台,支持长春摆渡创业工场、长春高新区原创驿站、辽源东北袜业大学生科技园等一批众创空间建设。在此引领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东中西三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编制完成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围绕构建“六大体系”,谋划了100个10亿元以上的“五大先导工程”重大项目,明确任务分工和推进措施;编制的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即将下发,重点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农业向规模优质高效转型、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转型、服务业向现代集聚协同转型、城市向绿色智慧人文转型,着力构建五大高地,实现中部率先隆起;扎实推进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的十大工程及50个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二是积极推动城镇化改革试点。长春市、吉林市等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进展顺利,抚松县、梨树县、林海镇列入国家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启动实施了奢岭镇、金珠镇等18个重点城镇扩权试点和东丰县、敦化市等5个生态城镇化试点。积极开展申报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试点工作。吉林省获批成为全国唯一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省,获得国家资金支持10亿元,15个城市建成廊体25.67公里。白城市被列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各项工程已经启动。
三是扎实推进示范城镇建设。22个示范城镇共建成农民集中居住社区29个,累计转移农业人口7.8万人,建成农业园区62个,建成工业园区24个,落户企业1384家,初步形成了“三集中、城乡双向一体化、就地城镇化、整体推进、引入战略投资者建设、产城融合发展、龙头企业带动”7种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的发展模式。
四是加强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全面启动了10个城区老工业区和30个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已搬迁改造城区老工业区重点企业100多户。长春热电一厂、晨鸣纸业等一批重点企业完成异地迁建,并同步实现转型升级。大成集团、轨道客车装备、冀东水泥等重点企业搬迁改造工程正在加快实施。
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并举
坚持“管住增量”与“化解存量”并举,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建立监管长效机制,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吉林省节能目标责任和减碳目标责任落实情况受到国家通报表扬。
一是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分解落实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监管,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和能耗“对标”工作。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审核能源消费总量39.7万吨。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有效促进了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洮南市顺利通过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评审,延吉市、通榆县等2个县(市)列入国家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试点。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在榆树市选取5个村开展“生态能源村”试点建设。
三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吉林市、白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评审。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方面的实施意见,编制完成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础保障。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禁塑令”。
四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吉林化工园区、长春经开区、延吉高新区等3个园区获得了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批复。全面推进了吉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
五是启动实施生态移民试点。通榆县开展了向海保护区核心区边界划定,目前,正在编制核心区移民规划。
科学编制吉林省“十三五”规划
为全面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全省发展系统深入调研,汇集各方面力量,全力做好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
一是加强前期课题研究。按照开门编规划的要求,委托国家知名研究院所和省内相关单位,完成了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对外开放、社会事业等59个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完成了吉林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工作。
二是充分与国家对接。贯彻落实中央“十三五”规划编制理念,规划纲要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贯穿始终。在框架和篇章结构上与国家基本一致。在指标设置上,吉林省设置了27个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全部按国家要求设置。
三是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召开了部门、地区、专家学者、大企业等各层面的座谈会,通过省人大财经委和省政协经科委平台,广泛征求了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级专家咨询论证会。同时,利用网络开展了“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
“十二五”期间,我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转型增效、跨越发展总体要求,坚持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培强主导产业,统筹城乡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努力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宜业、文明和谐新__”。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新型能源、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不断壮大,清洁能源开发步入了风光互补综合开发的新阶段,全县风电装机151.9万千瓦,光电装机19.6万千瓦;现代农业向高效、集约、园区、科技、有机、休闲“六型”迈进;生态旅游实现了绿色生态、民族风情、现代产业和历史文化有机融合,为加快发展积蓄了动力。城镇建设方面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境更加优美。民生改善方面构建起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于近四年多的发展基础,综合考虑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初步确立了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基本思路:围绕建设“生态、活力、和谐__”目标,立足县域实情,以改革创新为主线,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补齐产业短板,增强发展后劲,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绿色崛起。在产业发展方面,把生态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__联合申奥”机遇,强力推进“新型能源、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三大产业,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产业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空间格局方面,根据区位、资源分布情况,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合理划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在民生保障方面,以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改革方面,重点突出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建立起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
围绕“十三五”规划编制基本思路,初步确立我县“十三五”期间主要任务是做大做强“新型能源、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三大产业,突出“县城建设、扶贫攻坚、民生改善、环境优化”四项重点工作,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新型能源。抢抓我市打造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创新示范特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引领,加快推进新型能源多能互补共建进程,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到2020年,全县新能源建设总容量突破700万千瓦,其中:风电总建成规模突破300万千瓦,光电总建成规模突破300万千瓦,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投产。届时,千万千瓦级新能源示范基地建成,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发展目标稳步实现。
2.现代农业。着力培育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基地和龙头企业,形成链条完整、质量效益品牌兼具的现代农业体系,全力推动农业向高效、集约、园区、科技、有机、休闲“六型”现代农业跨越。稳定粮食、蔬菜种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实现资源的有效转化和农民收入的有效提升。到2020年,将__县打造为中国绿色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3.生态旅游。高标准编制整体规划,将产业、生态、文化等高度融合,打造__精品旅游景区、精品路线。以__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为核心,有序开发__河、__河旅游线路,结合__山、__旅游开发,打造精品旅游节点,对接草原天路,打造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区;结合新能源示范区建设,推进__湿地公园开发,打造草原风情、风车观光旅游区;办好__大会,把__节打造成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餐饮美食、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盛会,成功塑造成__特色品牌。到2020年,实现环京津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建设目标。
1.交通方面,积极争取县域内交通主通道全部纳入国家路网规划,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依托国省干线公路,完善公路网格局,增加农村公路密度,推进县乡公路网的升级改造,加强乡村道路建设,强化农村路网勾通,形成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县道相结合的“三纵三横”公路网主框架,以乡道为支线,以村道为补充的多层次公路网格局。
2.教育方面,统筹发展各类教育,加强学校师资力量的培训和配备,提升教育质量。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新建和改造县、乡中心幼儿园、在中心村开办幼儿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推动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普通高中学校的设施设备水平,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以县职业教育中心为重点,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改善学
校设施,完善实训基地建设。3.医疗卫生方面,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制度为重点,加快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县医院综合改革,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医护队伍建设,形成中西医并重、县乡村三级医疗协调发展新格局,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镇,急危重病不出县”。
4.文化建设方面,完善科技文化体育设施,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抓好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乡、村和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改善群众文化娱乐环境。
5.社会保障方面,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全民参保,城乡居民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公租房覆盖所有低收入人群。
做好“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工作,既要适应新常态,又要有新作为,确保经济社会实现“积极有进”的目标。
(一)强化项目带动。把项目建设作为做大总量、加快发展的总抓手,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以项目建设扩大投资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十三五”期间,重点在三大产业方面谋划建设一批具有带动引领作用的大项目,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档次、提规模。全力以赴推进京尚高速、抽水蓄能、太阳能示范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成;着眼构建“绿色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推进南北两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跻身省级农业园区行列;将整个县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作为一项大产业来发展,用足生态、民族文化等各种资源,打造“__节”、__湿地公园、草原天路等旅游精点品牌和景区,生态旅游产业出具规模。
(二)实施创新驱动。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推进产业创新,激发产业活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十三五”期间,借助__联合申奥、京津冀协同发展、创建可再生能源应用综合创新示范特区等重大机遇,大力推进三大产业建设,对产业模式、管理、技术等方面全面创新,破解产业发展不快、质量不优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挖掘产业潜力、延伸产业链条,放大产业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新能源产业上要实现“从薄到厚”,切!实解决风光电装机到应用的问题。现代农业要实现“有中生新”,通过发展南北两大农业园区,形成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态势。生态旅游要实现“从小到大”,通过集中打造精品景区形成__特色品牌。
抓好“十三五”时期五年的工作,对加快__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十三五”时期,__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做旺集镇、做美乡村、做强产业”的目标,努力构建“开放、繁荣、和谐、秀美、幸福”新__,主动融入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以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打造卫星重镇,实现与县城的无缝对接;规范镇村建设,保障民生,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是打牢基础,进一步完善道路、桥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做强产业,打造一村一品富民产业,打响以金兰柚为龙头的特色品牌;三是做美新农村,扩大新农村点的覆盖面,打造提升乡村特色旅游;四是做旺新城镇,完善集镇功能,建设好有特色的__广场、公园、商业中心和住宅中心,全面提升集镇品位。
1、牢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改桥修路。通村通组道路修建到位、大小危桥改造到位、水利设施工程改造维修到位。重点要改造枫塘桥、新屋桥,进一步拉通镇区循环路;结合“农旅融合”石溪郊野公园的打造,完善石溪进出路网;二是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东谷水河堤的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泸水河__段的“五河”治理工程,做好渠道的维护和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三是打造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打造枫塘等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四是力争全面铺开全镇范围的农村清洁工程,花大力气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五是加大空心村整治力度,将空心村整治与贫困村帮扶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各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实现贫困村“摘掉贫困帽”、空心村焕发新活力。
2、强产业,打响特色品牌。一是做大做强以金兰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以基地为龙头带动千家万户,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积极引进金兰柚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品牌意识,打响__金兰柚品牌。二是培育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要把开放型农业、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耕作技术及经营理念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将金兰柚、烟叶、葡萄、苗木、油菜等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我们今后几年发展的重点来抓,力争井冈蜜柚种植面积突破10000亩,烟叶面积达2000亩,苗木面积达5000亩,油菜面积达22000亩。引导成立合作社,集中规划,规模推进,加强技术指导,在产、供、销各个环节搞好综合配套服务,建好果品专业批发市场,形成江背至利田的“金花走廊”,盆形的“蜜柚产业廊”和石溪的“生态绿廊”。三是做强做大林产工业园,做好百福玛瑙玉、兴和木业等现有企业的帮扶工作,积极引进新企业入驻园区。
3、美乡村,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是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村生活的惠民工程,“十三五”期间,全镇要实现80%的新农村建设覆盖面,并力争达到100%,同时,要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积极挖掘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升乡村旅游品位。一是按照“农旅结合”思路打造好乡村旅游产业,抓住全县打造“一线一带两点”的乡村旅游发展契机(“一线”即泰山至__旅游精品线,“一带”即__生态观光带,“两点”即__石溪、泰山楼下两个4A级乡村旅游点),以规划设计为先导进行总体规划、整体开发,突出“农旅”结合,主打“绿色生态”牌,以石溪郊野公园为基点,将江背、石溪、路口、东谷等村串联开发,以香樟园、湿地公园、万亩井冈蜜柚基地、花卉苗木基地为布局,以乡村农家乐、采撷园为载体,将石溪打造成集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及生态农业为一体的郊野田园观光休闲带,力争打造“最美旅游乡村”和“最美旅游名片”。二是加强乡村旅游的策划、宣传和推广,通过“乡村旅游年”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扩大乡村旅游和金兰柚产业影响力。
4、旺集镇,促进集镇品位提升。一是拉大集镇框架,做好与县城的衔接,打造好液压元件厂、物流园等地块,做好__镇集镇规划的整体修编工作,加快推进镇村联动各项建设。二是完善集镇路网建设,重点做好学府路、锦园路等主干道规划建设。三是建设__特色餐饮一条街,做好龙翔新区建设,打造高端的住宅小区。四是完成移民新区安置房建设,提升城镇人气。五是按照“九个一”标准完成垃圾清理、娱乐、宾招、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完善中小学教学基础设施,为学生营造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加快公立幼儿园建设,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学。六是完成果蔬批发一条街和农贸市场建设后续工程。七是做好森林公园、__广场、专业市场的建设工作,完善综合配套功能,增强承载力,聚集人气,提升集镇品味,以更高的标准、更完备的功能,全力将__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秀美小城镇,成为__县真正的后花园。
[关键词]城镇建设用地;“两规”协调;目标设置;多因素综合法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在国外,一般不存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问题,规划的决策行为都由统一的国土规划层次的控制约束并加以解决。我国由于受历史因素影响,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别由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编制,两规在规划目标设置、用地分类、基础数据统计口径、技术路线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国内相关学者对“两规”协调方法进行了相关探索。朱才斌、尹向东等通过深入讨论“两规”的协调机制,提出了“两规”协调体系的初步构想;毛克庭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从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表现形式等方面阐明了“两规”衔接上的障礙,并深入分析其原因及排除障碍的思路;陈银蓉,张颖认为“两规”衔接的切入点应从规划编制的层级来寻求,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陈艳红,王晓明[6]等认为造成“两规”内容打架、实施困难主要受技术标准、规划体系等因素限制;林坚,柳巧云等认为“三要”用地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两规”建设用地需求不协调。山凌,崔许锋认为当前城镇化的各种问题与城镇化发展不相匹配,“两规”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孟鹏,冯广京等通过综合“土地利用冲突与’多规融合’研讨会”相关专家研讨,提出“多规融合”的原则和方法。邱道持,刘力等以重庆市渝北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双因素预测模型,提出了渝北区城镇建设用地配置方案。
综上,国内学者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从多方面论述了“两规”的相互关系,研究了“两规”内涵。二是比较清晰的地阐明了“两规”衔接上的障碍,并分析其原因及排除方法。三是从通过构建相关模型,探索了城镇建设用地目标设置方法。目前,城乡总体规划跟着城市建设项目走,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跟着城乡总体规划走的“规划圈怪”依然存在,规划的龙头地位没有得到完全发挥,要改变目前这种尴尬的局面,设置“两规”统一的城镇建设用地目标成为必然。本文通过探索重庆市“两规”协调下统一的城镇建设用地目标设置,以期为国土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2现行”两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评价
2.1现行“两规”目标设置方法
2.1.1城乡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的目标设置主要采用人均定额法,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的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结合规划末期预测人口即可得出规划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人均定额法与城乡总体规划一致,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的基础统计口径不一致。公式2为趋势分析法,U代表规划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X代表规划时间序列,a和b代表系数,c代表常数项。公式3为驱动因子分析法,X1、X2、……、Xn分别为影响因子,a、b、c、……、m分别为影响因子权重。
2.2现行“两规”目标设置评价
2.2.1目标设置思路不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目标设置思路,是基于总量控制下的目标逐级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国家和省级预测的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作为宏观把控的约束性指标,市级、县级、乡镇级的预测规模均在约束性指标内确定,预测规模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控制原则。城乡总体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目标设置思路是保障经济发展,尽量把城镇做大,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控制中心城区规模。
2.2.2目标设置方法不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目标设置以总量管控为主,各层级的目标设置总规模不能高于下达目标值,市级层面目标设置方法较多,城镇建设用地预测一般采用以人定地法,趋势分析法,定额指标法;县级层面城镇建设用地目标设置采用总量测算法和定额指标法;乡级层面主要落实上级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布局,依实际需求划定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城乡总体规划的目标设置主要是针对中心城区,对中心城区以外的地区未设置,设置方法采用人均定额法。
2.2.3与实际用地需求不协调。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根据《江津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期评估》,重庆市下达给江津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8000hm2,江津区在规划的前6年,已经使用了6232.21hm2,使用率为77.90%;剩余9年规划期,城镇建设用地空间仅为1767.79hm2,剩余率为22.10%。此外在“两规”用地规模方面同样存在问题。例如:目前重庆市政府已批准各区县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361km2,市政府已批准各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2346km2,城镇建设用地缺口约为15km2。
3“两规”统一的城镇建设用地目标设置
3.1目标设置思路
首先主要从思路、方法和与实际需求方面对现行“两规”目标设置方法进行评价,在统一测算口径的基础上,探索“两规”统一的城镇建设用目标设置模型,最后运用模型对重庆市城镇建设用地目标进行设置。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3.2统一口径
由于两规建设用地总量预测的基础数据不协调,特别是城镇建设用地的统计标准不一致,城乡总体规划的城镇建设用地采用遥感解译得到,直接在CAD文件中更新;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镇建设用地是基于上一年的变更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详查结合遥感影像在mdb数据库中更新得到,同时,每年的变更调查数据经国土部门上报国家经过审核后再下发给各省市,具有一定的法定效力,因此“两规”城镇建设用地数据建议采用国土部门的年度变更调查数据。
此外,“两规”城镇建设用地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土规中的城镇建设用地指城市、建制镇居民点,包括城镇范围内的商服、住宅、工业等单位用地,一般统计的地类为城镇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有些省市还统计了采矿用地;城乡总体规划的城镇建设用地分为城市建设用地、镇建设用地、乡建设用地;为目标设置的统一性,城镇建设用地的统计口径建议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镇规划而占用的土地,既包括城镇住宅和公共建筑用地,也包括工矿仓储用地、商服用地和其他特殊用地等,对“两规”城镇建设用地分类建议如表1。
3.3基于多因素城镇建设用地目标设置
3.3.1多因素预测法模型。区域内城镇建设用地设置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人口增长,土地经营性投资和政府政策导向,对于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具有明显拉动。多因素预测法即在充分考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政策导向等因素下综合确定城镇建设用地的目标。
S为预测的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S1~Sn为影响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主要因子预测的建设用地规模;α、β、…、为S1~Sn主要影响因子的贡献率(权重),主要通过城镇未来发展定位综合确定,是一个动态值。
3.3.2主要影响因素选择。主要影响因素的选择是规模目标设置的关键,所选择的经济、社会、资源等指标应能较明显地反映区域差异,依据数据完整性、可获取性,经实地抽样调查并征集专家意见后,选择以下15个指标作为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影响因素(表2):GDP(X1)、人均GDP(X2)、第二产业产值(X3)、第三产业产值(X4)、固定资产投资總额(X5)、常住人口(X6)、人口自然增长率(X7)、城市化率(X8)、耕地面积(X9)、第二产业从业人员(X1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X11)、公路里程(X12)、人均建设用地(X13)、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X14)、人均城镇用地(X1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城镇建设用地增长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因子。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为:
(1)基础数据统计:2006~2015年重庆市城镇建设用地数量和社会经济数据处理。
(2)数据的标准化:为消除各个指标间量纲的影响,对15个社会经济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3)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最具代表的因子。
3.3.3主成分分析结果。应用数据处理系统软件SPSS16.0对样本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主成分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表3、4)。由表3可知,在影响城镇建设用地数量的15个因子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X1与X2、X3、X4、X10、X11、X12、X15;X5与X8、X11、X15;X6与X8、X10、X11、X12、X13、X15;X8与X10、X11、X5等相关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9以上,X14与X1、X2、X3、X4、X5、X11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99。
就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而言,第1主成分贡献率达79.67%,第2主成分贡献率8.78%,第3主成分贡献率6.98%,第4主成分贡献率4.31%,其累计方差贡献率99.74%(表4),也就是前4个主成分所包含15个指标的99.74%的信息,能够充分代替这15个指标。因此,确定提取前4个主成分,代替原有15个社会经济指标。
从表5可以清楚看出,第1主成分中,GDP具有较高的载荷(绝对值在0.99以上)。第2主成分中常住人口具有较高的载荷(绝对值在0.79以上)。第3主成分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具有较高的载荷(绝对值在0.45以上)。第4主成分中,城镇化率具有较高的载荷为(绝对值在0.39以上)。因此,对于城镇建设用地影响的主要因子筛选结果为GDP、常住人口、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城镇化率。
3.3.4城镇建设用地目标设置。由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的城镇建设用地主要影响因子为GDP(X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5)、常住人口(X6)和城镇化率(X8),通过以上四个影响因子可以分别得到规划末期城镇建设用地目标,综合考虑城镇实际发展及未来定位确定各因子权重可得出城镇建设用目标设置模型。
(2)GDP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模型选取。
(6)预测结果分析。
根据各影响因子预测模型,测算出2020年重庆市GDP为2.58万亿元,而重庆市十三五规划中的GDP为2.4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预测到2020年为28607亿元是十二五期末的2倍,与十二五期间末的固定资产投资是十一五期末的2倍相匹配;城镇化率预测为69%,重庆市十三五规划城镇化率为65%;常住人口预测为3000万人,十三五规划预测人口为3400万人。总体上看,各影响因子预测规模与重庆市十三五规划设定目标基本相符。结合德尔菲法和重庆市未来社会发展定位,综合确定了各主要影响因子权重,从预测规模来看,重庆市2020年城镇建用地规模为26.71万hm2,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26.66万hm2相匹配,说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准确,能够适用于城镇建设用地目标设置,城镇建设用地设置结果见表12。
4结论
“两规”设置统一的城镇建设用地目标是促进城镇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科学合理的配置方式和方法是实现城镇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结合当前重庆市城镇化发展实际情况,本文基于现行两规目标设置的不足,探索性的提出运用多因素综合法对“两规”协调下城镇建设用地目标进行配置,模型配置结果基本上反映了重庆市的城镇建设用地增长情况,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考虑到重庆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规划期内重庆市重点项目的布局情况对城镇建设用地目标设置做适当调整。研究结果对重庆市城镇建设用地目标配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实际指标分解的参考标准,为区域城镇建设用地配置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下一步对于“两规”协调下的目标设置的落实,重庆市应加强城镇建设用地目标的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统一的规划管理制度,建立一套能实现城镇发展目标的高度协调、统一、权威的规划制度体系。
作者:唐娟等
[参考文献]
[1] 朱才斌.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机制[J].城市规划学刊,1999(4):10-13.
[2] 陈银蓉,梅昀,汪如民,等.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30-34.
[3] 张颖,王群,王万茂.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问题的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58-63.
[4] 林坚,柳巧云,李婧怡.探索建立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4):51-60.
[5] 孟鹏,冯广京,吴大放,等.“多规冲突”根源与“多规融合”原则-基于土地利用冲突与”多规融合”研讨会的思考[J].中国土地学,2015,29(8):3-10.
[6] 邱道持,刘力,粟辉,等.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新探-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1):146-150.
[7] 邱道持,廖万林,廖和平.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6):970-973 .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如何在“十三五”时期继续保持优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广东代表团驻地专访深圳市市长许勤详解深圳发展规划。
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
“深圳标准”
《中国经济周刊》:深圳的发展曾得益于特区优势,如今深圳如何发挥优势激发特区的发展活力?
许勤:深圳经济特区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改革开放是深圳的根和魂,是深圳永恒的使命。党的十之后,离京视察第一站就来到广东深圳,要求我们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勉励我们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时间表、路线图。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和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深圳经济特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难题、增活力,以全方位开放聚资源、促发展,努力打破制约发展的“天花板”和“玻璃罩”,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的引领示范作用。
《中国经济周刊》:深圳曾创造过“深圳速度”,近年来又提出了“深圳质量”“深圳标准”,请您谈谈这个转变。
许勤:深圳能迈出很好的一步,实际上很重要的是非常忠实地落实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十以来的各项工作部署,很好地去按照新常态下的新规律去办事。要以创新来实现动力转换、以转型推动结构优化、以质量引领速度换挡,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再升级、再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像我们从发展思路上这几年提的就是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打造深圳标准,它主要就是为了采集一流标准。
201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按照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着眼于深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打造“深圳质量”,把质量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坚持质量引领、以质取胜,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文化、城市、生态质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2年,我们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结合经济发展形势,在“深圳质量”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的总要求,并将其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2014年,按照总书记关于“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的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出了打造“深圳标准”的新要求,着力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城市、生态、文化和政府服务质量,为加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做出新探索。
回顾过去几年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深圳较早地遇到了人口、土地、资源、能源等方面的瓶颈制约,通过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较早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有效破解了发展瓶颈,保持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过去5年打造“深圳质量”的实践,有力地印证了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有力地佐证了“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只要我们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就完全可以在新常态下实现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增长。
未来深圳的产业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周刊》:深圳的经济发展速度长期领跑全国,您认为深圳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是什么?
许勤:深圳很早以前就提出未来深圳要做什么,深圳应该做的不仅是要输出一流的、高质量的产品,也要输出一流的、高质量的技术,最终产品可以不是实物产品,而是技术,靠专利许可去赚钱、靠技术干股去赚钱,要走到那一步是一个产业升级的过程。
2012年、2013年当深圳的战略新兴产业已经开始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思考下一步什么产业会形成规模。我们现在定的是生命健康产业,这是个非常大的产业,服务对象包括老人、孩子、残疾人、特殊群体等,从助听器、轮椅,到小孩、特殊群体的专用设备。这些产品的技术附加价值都很高,而且人们以后一定会对自己的健康、对自己的身体更在意,这个产业我们已经早早布局。
《中国经济周刊》:近年来深圳创新创业氛围很浓,市政府如何布局高新科技产业?
许勤:深圳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全球最领先的城市之一,早在几年前深圳就确定了无人机这个重点,当时更多的是看到了未来。
另外我们非常关注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我们跟航天中心、国家航天科技集团都进行了合作。我们要把相关技术民用化。比如宇航员的生命维持系统,那是一个绝对精密的健康医疗体系,它可以检测到身体里任何一个小的变化,确保宇航员能够在一种非常健康的状况下在太空工作生活。这些检测技术实际上在深圳很快就可以民用化,比如用于老人的心血管检测。
还有就是我们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未来深圳要往电子信息产业升级这个方向走。
《中国经济周刊》:“十三五”时期,深圳如何布局和规划,实现新常态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许勤:“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时期,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重点概括为:紧扣一个总目标(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聚焦一个定位(加快建设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落实一条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抢占一个制高点(发展信息经济),打造一大战略平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
《中国经济周刊》:请您详解一下抢占一个制高点中的发展信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