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5: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真实的幸福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真实作文;现状;原则;途径
一、真实作文的概念及其内涵
“真实作文”理论内涵的表述从古到今皆而有之。《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有关要求中提到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这里其实就强调了“真实作文”的内涵。作文应是来源于真实的写作行为,是缘事而发的写作行为。真实的作文,不仅指写的内容的真实性,而且指“写作”这个行为的真实性。真实的写作行为是什么呢?就是生活。这就是“写作生活化”这一理念的真谛。概而言之,真实作文就是写的是真人真事,述的是真情实感,并且能用于真实的交际活动的活动。
二、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综观我国小学习作教学不难发现,我们作文思想有太多的,题材有太多的顾忌,写法上有太多的框框。我们更多的关注的不是学生生活的真实和思想的真实,而是文章结构的完整,立意选材的新颖,词汇的丰富,修辞的多样等等。
三、小学习作教学中真实作文的实施原则
1.从内容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思想性”、“政治性”为习作的价值取向的观念,代之以“人性”本真为价值取向,让学生做真实、自由、个性之人。为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习作中所表现出的真实思想和真挚感情。首先,忠实于生活。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正视生活的本原,品咂生活的原汁原味。生活中既有辛酸、无奈与悲怆,也有甜蜜、幸福与欢畅,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活的多元形态,只有全方位感悟,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才能保持纯真。其次,真诚对待生活。教师要避免先入为主地给学生外加一种非此即彼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尺度,以此来进行“评估”或“匡正”生活,致使作文出现泡沫化的虚构。要允许学生通过朴素的生活逐渐生成价值理念、从大量的感性认知中提升价值评判标准。
2.从形式上,注重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
作文是什么?是真实思想的传达,真实情感的宣泄,真实自我的释放。从这个意义讲,我们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必须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使其完成一次真实的创造,塑造一个真实的自我,从而放飞个性,让心灵舒展,思想飞翔。
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留意生活,体验生活,培养他们对生活勤观察、善观察的好习惯,丰富学生作文语言的基础。其次,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真实再现、真诚表现生活。所谓“真实”,就是以自我的心灵之眼去看生活的原生态,不但要看生活的“向阳面”,而且也注意到生活的“阴暗面”;不但面对生活琐屑的表象,而且也透视其间深蕴的生活真谛和本质。所谓“真诚”,就是反对先入为主地给学生外加一种“标准”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衡量”和“匡正”生活,导致虚假地作文和虚假地做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按照鲁迅先生的写作上的美学追求,即“有真意,去伪饰;少造作,勿卖弄”,真实、真诚地反映生活,表露自我。
3.从手法上,注重淡化作文痕迹和写作技巧
人们常说,最佳的教学方法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好的作文教学应当是淡化作文痕迹和写作技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方法、技能和思想。所谓无痕化作文,就是不为作文而作文,也就是真实的写作。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实施无痕化作文教学,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淡化指导痕迹,走进学生心灵。另一方面要淡化写作技巧,走向自由表达。作文教学应该给学生充分的心理表达自由,在作文练习中多让他们自选内容,自拟主题,自定体裁,自由拓展,自我评价。
四、真实作文的实施途径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行,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只要学生想写、敢写、能写,就要表扬,对学生作文中的一个好词、一个好句子、一个好片断等都要及时鼓励。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
时间应该是世界上最无情的,闹钟不停的走着,不知疲倦,夺走了孩子的童年,夺走了豆蔻的青春,一切都随之变的无力。没有阳光和煦的春天,闹钟还是不知罪过的走着。
我其实是一个特别讨厌书,讨厌写作文的女孩。作文在我童年看来,全都是那比老虎还凶的女人逼,我们这些,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捏造的谎言。她让我们《我是幸福的宝贝》,可我并不幸福,只好含泪写到我幸福的宝贝。她说春天很美,可我看了一年四季都长的一模一样,不一样的是我们的心情。但有一个地方却不一样,它是我们心灵最真实的读白。在那里,我不用再担心“母老虎”说我没有真情实感,而为此“妖言惑众”出卖自己纯洁的灵魂。
风是一个书狂,对书情由独钟。她有一个神圣的愿望,有朝一日,一定要让我爱上书,离不开写作。她如愿了,我爱上了书,爱上了写作时忘我的感觉。我们每天聊文学,虽然不经典,但足以让我的内心像激情燃烧的火焰,从头烧到脚,烧裂了我那“千里冰封”的狰狞的面孔。童年走了,她也走了,熊熊的烈火突然熄灭了。初中的生活变的特别的简单,上学,放学,学习,今天复制着昨天。有一个地方,让我找的了那种激情澎湃的感觉,在那里我感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闲适。
现在只是一个人孤单着,生活由原来的彩色一下刷成了白色。也常在创网寻找那遗失已久的快乐。创网并不华丽,它承载着我们真实的心灵。创网是一个孩子的童年,是我的童年,我喜欢那里的无拘无束,喜欢那里的我行我素,喜欢那里的潇洒自在,喜欢那里……
关键词:真话;真情;小学生;作文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语文教学中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非常强的活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频频沦为教学中难啃的“鸡肋”,学生难写,教师难教,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是很多语文教师头疼所在。笔者以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生活中真切地观察,讲出自己的真心话,抒发真实的情感,就一定能写出好作文,能使学生爱写作文。
一、观察要真切
在小学作文中,由于学生受经历、眼界所限,很多时候容易写假,这是因为学生没有亲身去体验,所以没办法写出真实的感受。比如有些学生没有见过草莓是长在树上还是长在蔓上,所以就写出在树上摘草莓;有些学生没有仔细观察蜘蛛是八条腿还是六条腿等等,这都是因为没有去真切地、仔细地观察,使得作文中出现各种常识性的错误。如果观察细致的话,在写作中就一定能够有话说。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真切地观察。
当然,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比如观察要有目的,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要做好观察记录等。
观察要有目的,即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观察,不是盲目的观察。比如要写一盆花一天内的不同形态,那就可以按时间去观察,或者观察其在晴天、雨天的不同形态,一年四季不同季节中的形态,只有切身地去观察,才不会在作文中出现冬天松树叶子都落了的笑话。
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就是要在观察一件事物时,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或时间顺序,可位置顺序等,只有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使作文写得有条理、通顺。比如在观察人物时,可以按按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地观察,这样写就比写一句眼睛,写一句脚好得多。
观察后一定要做好记录,这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记录的过程中,即是思维加工的过程,也是积累素材的过程。记录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语言把感性资料整理成理性的书面素材,素材越多,对学生将来的写作就越有利。同时,在记录的过程中,随着语言运用得越来越熟练,学生的语言锤炼能力、水平也随之提高。
通过切实、真切的观察,学生才会对生活中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产生兴趣,因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观察即可入文,学生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话,没有东西可写。
二、作文需要讲真话
在一些学生的作文中,有一些内容一看写得就很假的情况,例如扶老奶奶过马路,做好事不留名等。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并不全怪孩子,想一想,从小学生开始写作文开始,我们就开始要求学生写中规中矩的作文,学生一拿起笔,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师的标准,老师要求怎么怎么样,而不是自己想要写什么,所以一写作文,就忘记写真话、实话,完全是应付差事,敷衍了事。
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讲真话,把说话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写出真内容的作文。因此,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习惯于把自己的心里话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前说出来,这样,学生在作文中就可以大胆地开口说真话、说实话。
教师要学生的作文评价中也应该多鼓励学生说真话,把自己想要说的说出来,不要只是说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表面话,漂亮话,使学生爱说真话,不是只为作文而作文。
三、作文需要抒真情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结晶,同样,小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没有任何情感或虚假的情感充斥的作文都不能算是好作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在写作文之前,先让学生想一想,这次作文需要学生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或对作文中的事情是愉悦还是忧伤,对所写人物是喜欢、感激还是憎恨等,只有确定要写的确实是某种情感后,才能准确地文中写出自己所想。
作文要写出学生真情实感很简单,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有真情,不用去伪造。真实的情感就出自真实的生活,比如学生考试没考好,很生气很懊悔;帮妈妈干家务,很累也很开心;和同学闹别扭,生气;运动会取得好名次,开心等等。这些都是真情实感,学生只要把这些生活中所经历的真实事件加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就是好的作文。
只有让学生在作文中自由地倾吐,才会拉近学生与作文的距离,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
此外,教师还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少批评,及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为学生创造动手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多动手,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说出口,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作文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姚主编这一次问诊非常典型,是很多小学生常常会疑惑的一个作文问题。
你先问问自己:“我写作文曾经虚构过吗?”
你是不是忍不住脸红了呢?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姚主编如何解惑——
其实,关于写作文能不能虚构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了。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似乎说来说去难有定论。为什么呢?因为讨论的人没有顾及讨论的前提,也就是说,讨论并没有划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逻辑范围之中。
就文体而言,小学生作文中的记叙文可以涵盖好多种写作体裁,比如报纸上常见的人物通讯、新闻特写、小型报告文学、小散文等等。这些文章的形式,大多属于写人记事,与我们小学生要学习的记叙文一样。如果从这方面去理解记叙文的形式,那么我要明白无误地告诉同学们:作文是不可以虚构的。
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样式才能虚构呢?主要指小说、戏剧、电影故事等文艺作品。这里的虚构也绝不是凭空捏造的意思,文艺创作中的虚构是一个专门的文艺理论术语,指的是文艺创作中为概括生活、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所采取的一种艺术手法。即作者在塑造形象时,不是简单地摹写社会生活中实有的人和事,而是对生活素材进行集中、概括,并运用丰富的想象,补充人物、事件中不足的和没有发现的环节,或对分散的生活材料进行缀合、熔铸,以构成情节、塑造形象。只有建筑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构才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一般而言,学生所写的训练性记叙文,不能视同文艺创作,因此,小学生朋友问作文能不能虚构,我的回答是不能虚构。
但是,小学生作文毕竟不是写新闻消息,它的主要作用也不是向大众传播。小学生作文既然带有训练性目的,就不一定完全按照社会性文章的要求,正如飞行员的训练不一定每次都要开真飞机一样,利用特有的训练设备进行模拟训练不但是允许的,而且一定是有效的。
我们学生作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大多数情况下作者要带着镣铐跳舞——学生作文有较多的条条框框,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因为小学生作文大部分是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往往由不得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高兴写多少就写多少。特别是考试作文,同一体裁,或者同一题材,这就很难达到像新闻性记叙文那样的真人真事了。因此,我们应当允许同学们借助文艺创作的虚构方法,在行文中对人物、事件、行为、心理,特别是细节部分进行合理的想象,做一些艺术化的处理。
写作文,尤其是写记叙文,如果能够懂得艺术化的处理方式,可以适当提升作文档次。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写了很多作文,却仿佛总在原地踏步,难以进步。写作文不同于随便说话,需要让人读起来感到有起伏,有弹性,有矛盾的交错。否则,再多的练笔,都好像练毛笔字不临帖一般,作文依然没有可读性。这么说也许有些空泛,我们不妨来看看张强同学作文中的一段话:
妈妈不准我看电视,我气得跑进了房间。但我想,妈妈毕竟是长辈,也是为我好,于是我就主动向妈妈认错。妈妈最后原谅了我,我和妈妈都感到很幸福。
张强的这篇作文是写《我和妈妈》,文中举了几个和妈妈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意思很清楚,但是语言表达显然不够好。这段表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太单调,像是在随便说话,不像是在写作文。如果你能借用文学手法做一些艺术化的表达,效果可能会大不一样。我试着做了如下修改:
我一气之下冲进了自己的小房间,砰的一声重重地关上了房门,心中愤愤不平地嘟囔:这也管,那也管,看一会儿电视都不行,难道我什么都要你管吗?过了一会儿,我终于渐渐平静了下来。我独自一人坐在窗台前,抬头向窗外望去。夜空中繁星闪烁,一缕月光斜斜地映照在墙角边的书柜上。我突然醒悟到:自己刚才的言行过分了一些。此时此刻,往事一下子涌进了我的脑海。从我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妈妈就开始为我的学习操心。每次开家长会,妈妈总是坐在最前面,认真记下老师对学习的要求和考试成绩的分析。有一次妈妈身体不舒服,仍然要送我去上学,我说:“妈妈,你不是不舒服吗?让我自己走去上学吧。”妈妈说:“早晨天寒地冻,车多路滑,还是妈妈送你吧。”当我在校门口和妈妈说再见时,我看到妈妈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妈妈十年如一日地关心我,爱护我,可我为这一点小事竟然这样对待妈妈。我慢慢走近房门,轻轻推开门朝妈妈走去。我低头站在妈妈面前,轻声说:“妈妈,我错了,对不起!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妈妈慢慢抚摸着我的头说:“好好努力,妈妈对你有信心!”这时,我分明看到妈妈眼眶里的泪水。很快,妈妈又露出了她特有的微笑,我从这微笑中读懂了妈妈的深切期待,更理解了妈妈对我的一片苦心和深情……
一、归真的语言——让孩子做回孩子
1.追问失真的原因
语文老师长久以来对习作有着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那就是习作应该立意深远。这是众多语文老师共同的价值评判标准。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也已“领悟”到习作的“真谛”:习作是写给老师看的,要迎合老师的口味。因而,学生的习作中经常出现拾金不昧的事件;经常出现在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座的事件;经常出现下雨天老师用雨伞护送学生回家,而老师自己却浑身湿透、生病发烧的事件;经常出现学生因为一件难忘的事而大彻大悟的事情。最典型的当然要属一次高考命题作文《战胜脆弱》,许多学生为了博取教师的同情和好感,使自己的作文得到高分,不惜拿父母开刀,大笔一挥,就把二老给灭了。因而,众多老师在改完作文之后,心生感慨:我们宁愿十八岁的学生与脆弱相伴,也不愿他们拥有这样令人心寒的坚强。
可见,习作失真是因为我们把立意是否高当做评判的标准。教师有意无意地引导,给学生的习作蒙上了虚假的面纱,使学生在习作时无病、胡编乱造,直接导致了习作的失真。
反思我们的教学,我们究竟该给孩子怎样的言语能力?习作教学期待着我们的归真,只有让学生的习作言语归真,才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实践、新的反思。只有归真,我们才会聆听到学生灵魂深处的声音,才会欣赏到学生生命中最本真的言语。
2.如何归真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寥寥数语,却深刻地道出了习作教学的根本理念。习作教学要归真,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双眼观察世界,用心体验生活,写真实的事,表真实的情,避免习作落入统一化、成人化的套路。
六年级“习作二”要求学生写一写老师不在的时候他们的表现,教师若是能让他们写出常态下他们的真实活动情况,就可以让他们记住童年的那份欢畅,留住那段多姿多彩的时光。我鼓励孩子们放开手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得越真实越好,他们的笔尖愉快地飞舞,激动兴奋地写下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记忆。有个学生的题目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其中有这样的精彩片段:
“你看我们班的‘黑驴’——尚彬,在座位上笑得合不拢嘴,大大的嘴巴咧开到最大限度,露出十几颗洁白的牙齿,再配上那黝黑的皮肤,真像黑人牙膏的代言人。
还有大名鼎鼎的‘刘饭桶’——刘本通,他开始了他的精彩说唱:‘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原来还有一只高顺羊!’高顺洋是我们班个子最矮小的男生,这句唱词把男生们逗得前仰后合,可我们女生不觉得这有什么有趣的。”
这就是孩子们常态下的鲜活语言,不加任何修饰的原生态语言。习作教学的归真,就是要像这样少一些规范和统一,不过多地强调写作技巧与理论,让习作回归到学生真实的生命活动中,让学生在充分感受社会、感受自然、感受生命的基础上产生表达的欲望,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作文没有什么章法的限制,一切都水到渠成,人间真情、生活百态在他们的笔下展露了出来。
二、守护纯真的童心—— 把儿童当做儿童
1.尊重童心,体验真情
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说:“婴儿出生的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才华横溢了。仅仅两年时间,他就学会了语言,比任何一位哲学博士都要好,并且到了三岁或四岁,他在语言方面就是一位能手了。”谁都无法否认,孩子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说话,而且话语中充满了童趣。然而,在习作课上,教师总是把孩子当成一张空白的纸,一句一句地教着孩子说话。令人遗憾的是,开篇、过渡、结尾、点题、描写、抒情……纷繁复杂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把学生原本的童真童趣给抹去了。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引导孩子写童年趣事,班级里的一个最平常的孩子写下了《奶奶逗我笑》的文章:
“我三岁的时候,奶奶给我讲笑话,我的肚子都笑疼了。奶奶看着肥头大耳朵的我,非说我像猪八戒,我把嘴一撅,生起奶奶的气来,没想到奶奶却说这样的我更像猪八戒了。我再也忍不住了,‘扑哧’一声笑出声来。还有一次,我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脸是通红通红的。奶奶见了,乐呵呵地说我的脸就像猴子的红屁股。虽说当时我年纪小,也能听出这不是好听的话,但这可以让我很开心地大笑。”
孩子发自内心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一颗更加柔软、美丽的童心,文章因此也更能打动读者。在习作指导中,教师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创造各种条件和机遇,激发儿童的潜质,擦亮他们尘封未启的天使之眼,教会他们用童眼、童心去发现、感受、体验五彩缤纷的世界,产生倾诉的愿望,从而“用我手写我心”,描绘自己美丽的童年。
2.游戏相伴,快乐相随
纯真是儿童特有的内在品质,他们无所顾忌地揭开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假思索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游戏是儿童自己创造的文化,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化的内核。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品尝快乐,体验成功,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勇敢的心理品质。对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利用习作课、活动课,组织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并让他们用笔与老师交流,记下自己的快乐体验。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珍视儿童纯真的天性,敬重儿童的游戏精神,引导他们收集生活中的素材,丰富生活体验,激发习作兴趣,改善语言表达,促进习作水平的提高。
三、编织七彩乌托邦——让学生自己成长
1.关注日记,彰显个性
日记是儿童心灵的栖息地,是儿童放飞心灵的场所。儿童在日记中的倾吐,是沉睡在心底的一首纯真无邪的乐曲;儿童在日记中的宣泄,是流淌在心灵上的一条快乐与求知的小河。在生活中,我经常引导孩子用日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记录自己的欢笑与快乐、生活中的善恶美丑、成长中的迷茫与困惑……
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只是为了记录生活中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更是为了保持写真情、润童心的美丽姿态。
2.走进心灵,关注成长
关于教育,叶圣陶先生打过一个比方,他说:“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让他们自己成长。”学生走在习作的路上,看起来还很弱小,但弱小中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为师者不仅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创造各种条件和机遇,激发他们的潜质,擦亮他们尘封未启的天使之心,还要细心地引导他们在幸福的丛林中穿梭,让那静止的语言变成柔柔的春风、绵绵的细雨、五彩斑斓的美丽画卷,让他们的生命在温暖的阳光下,在师生心灵的碰撞中得到润泽。
一次班级读书会上,孩子们聆听了一个个充满温情的故事之后,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幸福的感言:
“幸福在哪里?当我们与家人一起散步时,幸福就在那温馨的眼神里;当我们和朋友一起游玩时,幸福就在那灿烂的笑容里;当我们与同学讨论难题时,幸福就在那激烈的争论里;当我们和好友一起阅读时,幸福就在那暖暖的文字里……”
“幸福是什么?是欣赏着一树一树的花开,是那‘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沉醉。”
“沐浴着温暖明媚的阳光,我们可以悠闲地行走在一碧如洗的蓝天白云下,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
四、守望本真的童年——用生命拨动心弦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神秘的一角,都有一根最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别的音响。要想让孩子的心与你发生共鸣,你就需要对着孩子的心灵调整心弦,对准音调。”因此,教师要俯下身子,尊重孩子,既有童心又有慧心,用生命带动孩子,用感动、快乐带动孩子在生活中寻找真正的感动和快乐,最后让所有的感动、快乐浸润孩子、老师的心田。
1.童心不泯,听孩子欢笑
李吉林老师有句很有名的话:“我是长大了的儿童。”童心闪烁着真诚,童心引领着发现,童心诱发着灵感,童心升华着情趣。有童心的老师就该和孩子们一起捧读儿童书籍,陶醉于童真童趣;和孩子们一起放飞春天的风筝,一起看夏日的清荷,一起欣赏秋的高远,一起在雪花的曼舞下奔跑,享受着生活的绚烂与美丽……
2.慧心相识,赞赏孩子的成功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我们要俯下身子,用慧眼、慧心与孩子一起寻找习作中的亮点、成功之处,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细心地呵护灵性的语丝,赞叹孩子新奇的创意,鼓励孩子把原汁原味的儿童话语写到作文中。
一节作文课上,我带领孩子们又一次走进了多姿多彩的春天,让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自己眼中的春天。我告诉他们,每个孩子都是春天的诗人,每个孩子都能写出一个七彩的春天。
“‘滴滴答答’,春雨弹起了钢琴,那优美的琴声在翠绿的柳枝间轻轻飘荡,在嫩绿的小草上美美地滑翔。”
“你瞧,花坛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她们好像在举行国际选美大赛。”
“春像一个刚出生的娃娃,大声地哭,泪水‘哗哗’流淌——苗儿笑了。春像美丽的姑娘,花枝招展,在自己的头上插满鲜花——花儿笑了。春像健壮的青年,四肢有力,把童年的风筝送上蓝天——孩子笑了。春像怀孕的女人,挺着肚子,孕育着新的希望——大家笑了……”
在别人的眼里,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虽然我从小有病,但在我身边,却有一支幸福团队围绕着我――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他们都很爱我,一年四季围着我转,生怕我冻着了,饿着了,热着了,累着了。尤其是我的爷爷,每天早上,不论刮风下雨,都要抢着帮我背书包,拎着我的衣服,陪着我一起去上学。我初一了,爷爷也就跟我上了十年学。
说起我,一米六几的个子,块头挺大的,长得结结实实。然而每次去学校,我却两手空空,漫不经心地在前面走着。我有时回头一望,爷爷跟在我后面,就像批发市场采购货物的小商贩,背着包,拎着袋,提着衣。爷爷年龄不小了,累得满头大汗。我们爷孙俩一出门,就会引来许多奇异的目光,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只得加快脚步,把爷爷甩得老远。到了校门口,我接过爷爷手里的东西,在爷爷的注视下进了教学楼。在教学楼走廊里,我回望年迈的爷爷,他还在大门外望着我。看见爷爷那慈祥的目光,我变得无地自容,立即闪进教室,把内心的不安隐藏起来。
晚上放学,爷爷又像早上一样来接我,我也配合着演好每天的戏。我回家刚放下书包,爸爸就会来念叨几句:“今天都学了些什么啊,今天又错了几道题……”我从小身体不太好,经常犯病,看见一家人为我忙碌,为我担心,我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总觉得对不住他们,这种内疚之情总是压着我,像块沉重的石头。再说,上了一整天的课,我已经很累了,回到家却还要听那再平常不过的唠叨,浪费我的精力。我本想一句话打发他走,可是看见父亲那望子成龙的期待目光,我不由得忍住了,只好耐住性子,一字一句地回答他的提问。
在我的生活周围,不只是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老师等,他们把我包围,把我淹没。他们都希望我能出人头地,希望我能以优异的成绩,来证明他们基因优良,或教导有方,以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幸福感。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我作为他们想要炫耀的资本,实在是能力有限,实在是有些疲惫。
夜静悄悄的,我心宁静,望着月亮,想着身边爱我的他们,我想对他们说――换一种方式抱抱我。
【作者感言】
父母管得了我一时,却管不了我一世。为了自己明天的幸福生活,我倒挺希望亲人们给我一些锻炼的机会,让我自由成长,让快乐真正陪伴我成长。
【同窗视点】
语文老师经常要求我们描写自己的生活,这样更真实感人,汤宸聪的故事让我真正体验到了这一点。汤宸聪的情况全体同学都知道,大家平时没在意,没想到写出来让全班同学都流了眼泪。
――杨佳仪
这篇文章写得确实感人,平时政治老师和班主任陈老师都要求我们自立、自强,可除了应付考试外,生活琐事我们都没放在心上。汤宸聪的文章感染了我。最近父母到广西去做生意,我曾经恨过他们,认为他们不关心我,今天,我终于想明白了,这正好是锻炼我的好机会,谢谢父母给我历练的机会。
――胡警尹
【教师点评】
这篇作文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同学们在写作中借鉴。
一、反映生活。汤宸聪同学的这篇作文写的是自己真实的故事,这是他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积累。初中生的生活阅历还不丰富,没有什么惊人的故事来写,记录自己真实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练笔方式,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直接办法。
二、以小见大。这虽然是汤宸聪同学个人的故事,其实在我们身边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如陪读现象、陪学现象、代替背书包和洗衣服的现象等等,这都值得全社会反思并改正。
——题记
我是一个喜欢老歌的孩子,喜欢老歌的宁静与悠远。每当walkman里响起这首三毛作词的老歌。不知为何,我的心就会无缘无故的悸动。
一个孤独的孩子,心总会无缘无故的流泪。于是,我想起了泰戈尔的一句话: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和疑虑,去追寻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一直在召唤我,她正朝我走来……
我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我与一种叫文字的东西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经常会在作文本中写一些让老师和家长看了摇头的文字。老师说,我的表达方式太主观、太自我,这样的表达是无法博得阅卷老师的欣赏与认可的。
而我,却一直执着的认为:我的文字就是要表达真实的自我、真实的心态、真实的人生。那是一种别人不易察觉的心灵律动,吗非要博得别人的欣赏与认可呢?!
所以,我的作文成绩在老师的笔下和家长的眼中始终是难以差强人意的不及格!
我的血管里,流着叛逆的血液。我知道这种血液是忧郁的蓝色。它象天空一样清明澄澈,这是属于青春的特质。
我喜欢在秋日里静静地躺在草地上,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蓝天,看湛蓝的天空中飘着的棉花糖似的白云,向往着天空地迥、云淡风清的生活。
我经常会想起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我认为人生中的许多烦恼与不快,都会在仰望苍穹的那一瞬间化为乌有。
因此,我也时常提醒自己要忘记生活中的烦恼琐事,做一个快乐开心的孩子。
在我的血液里,真实地跳动着不安分的因子。它们时常让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躁动的难以入眠,使我不得不拉开窗帘,拥被而坐,去数天边寥落的星星。我觉得只有它们才是最了解我的朋友。
我的脑子里充满了五花八门的奇怪想法,这些想法又往往像孩子们吹的肥皂泡,虽然在阳光的照耀下七彩美丽,但是很快就会在阳光的曝晒下破灭消失。
朋友说我是一个孤僻的家伙,总以为自己是尼采、是萨特,写一些属于3050年后的文字;妈妈说我是一个怪孩子,怪的像“怪味豆”;很多老师则说我是一个有点神经质的学生,精神病院将是我的最终归宿。面对他(她)们的评说我不置可否,因为我知道:我就是我!是一个有自己独立个性,懂得思考生活的孩子。
我讨厌机械地盲从别人,喜欢独立的思考认知,对任何事情我似乎都能吹毛求疵地找出与别人不同的看法,在很多人眼中是个刺儿头、是个刁民。可是我讨厌用别人的大脑来思考,我最喜欢的名言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我生活在一个恬静而富庶的小镇,有着温暖的家和爱我的爸爸妈妈。我也深深地爱着这个小镇、这个家、我身边的每一个朋友,有时甚至还会对自己的对手有莫名的好感。然而,不知为何,我却总想离开这个家、这个小镇,过一种流浪远方,然后写大段文字的生活。
喜欢李白的诗文,喜欢“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涛行若梦,为欢几何”,更喜欢象李白那样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来漫游,然后写最富质感和诗情的文字。
可但是、但可是,晨钟暮鼓是的学习生活已让梦想的影子渐渐地暗淡下来,暗淡到如一枚绣花针沉入茫茫的大海,无法复归,只能将它深深地埋葬于灵魂的深处。
我依然故我地写着只有我和少数知己朋友才能看懂的文字,这种写作方式卑微到了几乎是顾影自怜。
清楚地记得王家卫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每个人都会坚持自己的信念,尽管在别人看来这是在浪费时间。我知道,在别人看来我不知浪费了多少时间,来追寻那种所谓文学的东西。我喜欢郭敬明的小说,喜欢张悦然的才情,也喜欢安妮及每一个有关年轻的文字。尽管有人说年轻难免流于浅薄和浮躁。……
很多人说文字编织的世界是镜花水月与海市蜃楼。可是,我却把它当成自己心灵的故园。
每天,我都会和许多人擦肩而过。我时常会用眼睛的余光窥视他们的神情,体悟他们心灵世界的奥秘。我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故事。不同的是:有些人将平凡诠释成了伟岸,将故事演绎成了传奇;有些人,则将平凡化解为自足自在的安然,波澜不惊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当然,也有的人将生命扭曲为一种畸形的病态,让人对他们的心灵世界“敬而远之”!
我经常会看着擦肩而过的孩子在妈妈身边撒娇的笑脸而陷入了无尽的沉思。虽然,这种幸福似乎与我没有丝毫的关系。我也会在晚霞撒满大地时打开窗子,看在甬路上相依踱步的爷爷奶奶,心里构思着他们年轻时的浪漫爱情。
我的身体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心,却总在不知不觉的流浪、流浪、流浪……
一、生趣盎然,激活课堂
漂亮的脸庞令人心动,生动可爱的表情、别有味道的举手投足令人难忘。精致的五官只是静止的美丽道具,明澈的眼眸、流转的眼波、灿烂的笑容却有种“江流宛转绕芳甸”的盎然生趣,能激发人的热情,令人久久回味。
生活中,我欣赏这样灵动的美,教学中,我期待生趣盎然的课堂,常常用审美眼光审视自己的课堂,在学生面前呈现鲜活真实的我。
卖关子时我会调皮地眨眨眼睛,激动时我会慷慨激昂、手舞足蹈,感动时我会热泪盈眶、哽咽难言。这样的课随性自然,口误时会让学生笑得前俯后仰,偶尔思维短路也会俯身请教某个字的写法。在这样的真实自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会觉得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老气横秋的学究,是一个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的先生,是一个不揪人小辫不罢休的督察。他们不用做“书记”,专抄无用的答案;他们不用做摆设,专门来烘托几朵耀眼的红花;他们也不用唯唯喏喏,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他们会毫无负担地从心底里喜欢上语文课,主动地去理解、探求、创造,师生间关系水融,语文课堂变成了一首灵动的诗。
二、生活点滴,温暖课堂
电视剧中,为爱人煲汤的场景常能掀起人们心头的涟漪,用煲好的汤传达心中的爱意,爱的密码尽在其中,生活也因此展现出动人的韵致。
其实,课堂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煲汤的厨房,看似微小的花絮,却一样能传达出明媚的色彩、动人的温情。
读课文时你无意间扫视到他的衣服领口不正,随手帮他整理好,他羞涩的笑容中该蕴含着多少甜蜜;学生上完体育课后再上语文课,热气腾腾的他们把厚厚的衣服甩得远远的,你笑意盈盈地提个醒“快穿上,别冻着”,你会发现,爱意下的孩子一堂课都会坐得特别端正,听得特别专心。你不经意间轻柔地擦掉孩子脸上的小污点,不动声色地纠正一下他不正确的坐姿……他们也会投桃报李,看到你感冒了,会递纸巾端温水,感觉到讨论问题的声音太大,掩盖住你的声音了,他们会自觉地“嘘”上一声,互相提醒。流淌着温情的语文课堂,让置身于其中的师生都体味着幸福的感觉。这不正像那煲出的充满爱意的美味浓汤吗?“亲其师”,自然会“信其道”,这样的温馨感觉,让课堂成了孩子们乐学好思、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生成智慧,创新课堂
语文课要让学生唇齿有香、嚼有余味,课堂生成的过程应该是智慧而富有新意的。
比如,在阅读课上,我们经常会对学生强调一些必要的答题技巧,但是如果总是单调枯燥地说教,学生的印象不会深刻,你想传达的那些思路和技巧,也许学生下了课就忘记。如果随机创设一些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情境,深奥的道理就会变得浅显易懂、印象深刻。比如,可以问问他们:“客人来了,你会不会只把生姜葱蒜端上桌招待客人?”学生说“不会”。“那么你会把什么佐料都没用,只在清水里煮熟了的鸡鱼端上桌子招待客人?”学生还是说“不会”,这是你指点:“这不就对了,只有把好的主菜和好的配料放在一起精心烩制,才能做成招待客人的精美大餐。做阅读语段不也是一样吗?熟谙技巧,领会内容,两者结合,天衣无缝,所有分数,尽得囊中。”这么一说,学生会有一种顿悟的喜悦。
再如,我强调写作文需要真情实感,空谈理论后,学生表情淡漠、眼神空洞,课堂变成了我的自说自话,自导自演,实际使教学引导陷入了僵局。
面对学生望着我的眼睛,我想起一首歌――《你是我的眼》,歌词写得很好,“人们说的天空蓝是我记忆中那团白云背后的蓝天。我望向你的脸,却只能看见一片虚无,是不是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动人的词句?我立刻把它作为课堂上的一个话题,以歌词赏析的形式,借助歌词中那些动人的语句让学生来感受作文的真情实感,让学生明白好歌词如同好文章一样,都来自于作者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内心。学生的眼眸尽是顿悟后的明亮,那层朦胧在心中的窗户纸一下子被掀开了,课堂成了师生智慧碰撞的大本营。
关键词 高效作文 贴近生活 感情自然 方法多样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前段时间,妈妈不知大家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这篇题为《妈妈回来了》的作文,是笔者无意间在网上看到的,仅107个字。此文近日在海内外5万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等奖。这让身为语文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的笔者深深思索了很久,学生到底该写什么样的作文?
目前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脱轨,是小学生写的作文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儿童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一方面是儿童作文写作内容的缺乏和单调乏味,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不能有机结合,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只有把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有机结合,那么,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如何接轨,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接轨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1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作文评价标准有很多,诸如立意新颖、语言生动、布局巧妙、选材新颖,但是,作文讲评课,把作文是否写了自己熟悉的生活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可以加强导向,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凡是作文写自己熟悉的生机勃勃的校园生活、幸福美妙的家庭生活、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的,教师就表扬,给作文得高分,给作文较高的评价,这样学生自然地就会去关注自己生活的圈子,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了。
比如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让写一处景物,笔者就让学生写美丽的校园,小区的绿地、街道、甚至是马路边的行道树;作文题目是写一个熟悉的人,于是提醒学生可以写自己的老师、同学、爸爸妈妈;如果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就让学生写庆祝国庆节合唱比赛、庆祝元旦游园活动、跳绳比赛、学生社团活动;学生有话可说,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生活气息很浓,令人耳目一新。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更高了。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作文观:作文并非艺术品,而是与他人沟通的媒介。也就是说:学生的作文指向了交际――回归到真实的言语状态。
2从写作方法上加强指导,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系统
新课标在写作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感情态度方面的原因,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方面,让孩子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第一学段的相关表述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到第三学段才过渡到有初步的写作意识, 即“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四学段则提出“写作就是贯彻了语文课程标准这样的思想”。
只有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是学生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活印象深刻,最感动的内容”;学生在积极地放胆地表达生活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写作技能的水平,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对“放胆文”的指导和评价,要以表扬为主,通过作文朗诵会、作文走廊、作文比赛等多种形式,鼓励全体学生,满腔热情地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所以我的作文指导课,指导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圈子出发精心选材,写出最有价值的生活,从写作方法上加强指导,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系统。小学生的作文不能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也应该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首先要有顺序、有条理。写静态事物时要写出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用途等内容。并要求学生按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观察,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写动态事物应包括写动物、活动变化的事物等。如写动物,就要写出它的外形体态及生活习性的内容。写活动变化的事物,就要写出它活动变化的情况。对这类动态事物,我们可以采取“游动”的方法来观察。如在一次写一动物的作文过程中,事前我讲明了“游动”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按这方法去观察自己家养的一种动物,并让学生有条理地写出来。这样,有的学生写“我家的一头黄牛”,能把黄牛写得栩栩如生,看了他的文章,就像亲眼看见他家养的牛一样。写叙事时,要求学生按时间推移或地点变换的顺序来观察,要观察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是观察事情的经过和主要办事人物的行动。作文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来,把主要办事人办事的过程写具体即可。写人时要求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人的文章可以“一事表人”,也可以“多事表人”。如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作文,作文让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让学生从生活的圈子出发精心选材,如校园的花草、宝轮寺塔、双龙湾、虢国博物馆等,学生兴致勃勃,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写作素材,作文写得个性鲜明、内容丰富多彩,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令人欣喜。
3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建立高效的作文训练系统
课外活动课,让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圈子出发写生活日记,参加作文比赛或投稿,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建立有效的作文训练系统。笔者经常让学生写“随笔”,通过“以观察实物为途径,以段落和简单的篇章做形式,将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反应周围生活的记叙文训练”。随笔为了强调不拘于形式,段落和简单的篇章适合于中年级,而简单的篇章和较为复杂的篇章则适合于高年级。表现手法也不限于“描写”和“叙述”。随笔可以写自己的观察,也可以写自己对身边事的看法,对一个现象的思考,也可以写生活中细小的感动或是某种触动心灵的情绪。不拘泥于形式和字数,只是记录,学生在这样的记录中自然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了。
参考文献
[1] 杨树芳.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M].语文出版社出版,2007.
1 走进生活,丰富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我们要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1.1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例如,学习完第五单元表现父爱或母爱的文章后,我安排学生也写一写来自父母的关爱,先在课堂上说一说。因为就是写自己生活中真实的事情,所以孩子们说起来眉飞色舞,话题较广泛。之后就让学生写出来,他们写出了很多内容真实、情感细腻的好文章。
1.2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我有计划地为积累作文材料进行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种植的生长过程;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庭的变化,从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设计了“周末我掌勺”作文栏目,要求孩子双休日在家里做一道饭菜,把制作过程写清楚,谈出自己感受。小芳是这样写做菜过程的:我先把蒜苔掐头去尾地择干净,用清水洗好,放在案板上,一刀切下去,感觉有点短,又一刀下去,又有点长了,结果,一把蒜苔被我切的七长八短。磕鸡蛋也很麻烦,第一次磕鸡蛋,竟然不小心将蛋黄掉在了地上,好不容易将鸡蛋打在碗里。接着,我往锅里倒油、放葱花,然后把鸡蛋倒进锅里,不一会儿,蛋香扑鼻而来。我赶紧把炒好的鸡蛋出锅,放在盘中备用,然后又按先前的顺序去炒蒜苔。油热了,我发现忘了切姜,赶紧把姜片切好,与蒜苔一起放进锅里去翻炒,加盐、味精,再把刚才炒好的鸡蛋放进去继续翻炒,再加香油。一道美味的蒜苔炒鸡蛋就新鲜出炉了。
语文习作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结果。言语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应的语言环境。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是构成语言环境的重要材料。为此,在作文教学中,不仅在固定的时间内练写,还努力发挥语文实践活动的作用。每逢节假日,我都会收到学生发来的短信(一般都是父母),但内容大多都是人们互相转发的流行短信,虽然也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深情与祝福,但远没有来自学生心底的言语更能打动人心,为此,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开展了一个“祝福妈妈节日快乐”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自主创编给自己的妈妈发一条短信,活动要求是健康、有情有意、祝福的,每条在30~70个字之间,活动时间一周。孩子们的兴趣来了,开始自己创编短信了,他们编写出的短信真实、真情、真话。三八妇女节那天,我收到了许多条短信,都是发自学生肺腑的话。这种习作实践也深受家长的好评,因为在实践中,孩子们既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使感恩教育得以体现。
2 描绘生活,谱写七彩虹
2.1 从点切入,夯实基础。小学生作文,往往对客观事物描摹得不够具体,不够真切。而单项素描,是小学生作文十分重要的写作基础训练。基本功练得好,学生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笔自如。因此我们首先要强化学生的单项素描,指导学生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动作等多方面的特点进行形象的描绘,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教学中我们具体抓了物件、植物、动物、景物、场面、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素描。通过训练,学生练就了基本功,为作文综合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分线入轨,掌握写法。小学生习作,无非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写法,把握规律。比如,写人可通过一件事写人,可通过几件事写人;可表现人物一方面的特点,可表现人物几方面的特点。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必须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点;必须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掌握这些写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结合范文剖析,学生从读写中领悟。
2.3 全面拓展,自由倾吐。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因而学生能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以新颖为前提,去描绘那绚丽多姿的生活。
3 创造生活,展示新天地
3.1 看物联想。小学生想象力往往是随着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具有无意性。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作文课上,我们有意识地出示几件小物件,给学生直观刺激,引导他们看物件,想联系,构环节,写成文。
3.2 动手创作。我们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竞赛,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开展动手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地发挥创造才能,于是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脱颖而出。我们引导学生把构想的过程和实践经过通过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从而升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叫吴若妍,福州三中高二的一名文科生。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渴望成为焦点,却又害怕站在众人面前。我不喜欢喧闹,但我也害怕孤独。可能是因为这种性格,心中会有很多无法吐露的忧愁,所以我喜欢文字,那种天然美好的倾诉方式,我在写作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写作和绘画都是业余时我喜欢做的事,它们能让我在忙碌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心灵的片刻安宁。小时候的梦想都很伟大,但现在我觉得安安静静做我喜欢的事就很满足了。我不能笃定以后我会成为什么,但是我不会改变自己的心性,我会按自己的方式走下去。
作者采访
问:什么时候开始对写作感兴趣的?你觉得自己在写作中收获了什么?
答:我并不是从小就爱写作的,相反,我小时候特讨厌写作文。那时一到周末就要写作文,我简直都不想过周末了。我的写作兴趣应该是到初中才产生的,那时候我当上了语文课代表,可后来我发现我这个语文课代表的作文比班上好多同学写得都差。我当时非常不甘心,看着老师朗读那些同学的作文,心里酸酸的。然后就在家里天天看满分作文,看名家文章,有的文章会让我哭得稀里哗啦的,真的,这是文字的力量。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出让人感动的文章,一定要让大家震撼到。当然我现在还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写作,让我更用心地去观察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心变得更加细腻,让我懂得去思考亲情、友情、人生、青春这些抽象的东西,然后再把它们转化成文字。写作是很美好的事。
问:你最欣赏哪一位作家?为什么?
答:我最欣赏的作家应该是沈从文。他的文字给我很舒服、很朴实的感觉,就如同回到童年的故乡一样,清新朴素。他所塑造的人物也是如此,大多都是纯朴美好的,一点儿也不矫揉造作,很真实的感觉。
问:看你喜欢写一些小故事,这些都是自己身边发生的吗?为什么喜欢写故事?
答:我写的故事基本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我这人可能有点儿死脑筋,如果是虚构的故事,那我一定写得很失真,很矫情。虽然这些小故事现在可能比较小众化,但是我会坚持自己的风格,说不定以后还会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呢。我认为,把这些故事写下来给大家看,能够触动大家的心,对我来说这是件很幸福的事。
问:你觉得写作中表现人物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我觉得应该是换位思考吧。塑造人物时,站在人物的角度,把自己当作他,于是自己的所想所感通通化为人物的所想所感,这样更真实,更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今天,语文恩师向我们推荐鉴赏《老师,请走出第八步》。文章讲述一个班上的差生被老师安排在教室的最后几排,那里对所有老师来说仿佛是一个。老师们上课形成了一个惯例,当他们一边讲课一边走下讲台时,最多走七步,走到第七步时便停下来不再继续向前,而是扭转身来往回走。同学们都习惯了老师们标准的七步走。当一位年轻、和蔼可亲的英语教师不经意中迈出了第八步时,这一步犹如一束温暖的阳光射进了昏暗的角落,顿时让学生的心中有了生机,有了活力。文章以“老师,请走出第八步”为题,表达了学生内心最深切而真实的呼唤。文章结尾写道:“其实,生活在角落里的人并不差,他们只是缺少关爱,如果老师肯走出这第八步,有些人有些事也许就可以改变。”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与《老师,请走出第八步》的作者渴望“老师,请走出第八步”形成天壤之别,我们班级的同学太幸福了。
每天语文课,我的语文恩师总会迈出第八步。他对我们一视同仁,与同学们零距离接触,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和同学们敢大胆发言:大家回答对了,得到赞扬;回答错了,老师不批评,让我们坐下,给我们很大安慰;谁站起来做“哑巴”,老师不得不让他暂时站着,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学会敢于、善于发言。只要该同学回答问题,立即坐下。老师您真是“用心良苦”!
每天语文课,我的语文恩师总会迈出第八步。上天让我们拥有这么好的语文恩师,真是缘分!语文恩师口头禅“作文是我手写我口”――只要口会说话,手会写字,就会写作文。语文恩师组织我们参加“中少杯”原生态作文等比赛,有一次组织了365篇学生的作文。他指导并推荐《这样的教师》、《离成功最近的地方》、《趣说错别字》、《童年烙印》、《唐僧取“金”》、《鸡犬不和》、《我将这样度过寒假》等170余篇学生习作获“学作文”、“新世纪杯”、“创新作文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个性作文赛”、“叶圣陶杯”等全国、省、市、县级作文大赛奖,这些作文发表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中心期刊《作文个性化平台初中版》、《作文报》等30多种CN报刊与网络上。老师让我们尽情享受发表作文、获奖的乐趣。
每天语文课,我的语文恩师总会迈出第八步。语文恩师让我们知道――学习语文其实不难,要把学习语文看做与自己心灵对话过程。语文恩师的大语文教育,让我懂得很多道理: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作文;持之以恒就是胜利,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理想+奋斗=现实。于是,我们更加热爱语文学习。
每天语文课,我的语文恩师总会迈出第八步。语文恩师您用心良苦,是您改变我的人生!我永远铭记恩师您的教诲:“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点评:文章用“每天语文课,我的语文恩师总会迈出第八步”作为文章的分节点,结构明晰。文章运用了对比描写,并结合作者亲身经历的老师教学中的众多事例,使文章真实可感,突出了老师“关爱学生、精心育才”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