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5: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观舞记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电教手段 体育舞蹈教学 学生
现在国家推行新操、新舞蹈的速度很快,而我们农村体育老师的素质又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体育教师学习新操、新舞蹈的能力不是很强。近期推广的校园集体舞给我们增添了不少麻烦,我们努力去学习校园集体舞也想了许多方法以达到让自己先会,以求给学生做出一个标准的示范。但是由于我们能力的限制,有些动作做的不是那么完美,甚至可以说很难看。因此我就电教手段在校园集体舞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进行校园集体舞教学时,一位体育教师往往要教许多学生,并兼顾好男女动作的不同,以及四个同学的舞蹈组合,确实有不少的难度。体育舞蹈是一门技术很强的学科,为了有利于教学,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校园集体舞方面有比较全面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在农村中小学校里,体育教师不可能像专业舞蹈老师一样,去教这个校园集体舞的动作。而且体育老师的专业也不相同,农村中小学又很少有专业的体育舞蹈老师。有时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一个在投掷类方面有特长的教师也可能去负责跨栏方面教学。如果一位举重专业的男教师根据需要去教学生校园集体舞的话,那么大家想一想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但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如在进行校园集体舞教学时,必定要指导学生掌握专门的舞蹈动作,这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学生在学习掌握舞蹈动作的初期主要靠教师的示范与讲解。教师的示范动作做得优美、大方、准确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才能激发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身体动作形象。但是实际教学并不如此,教师由于身体素质诸多的原因,有些动作可能自己也做不好看,怎么可能教好学生,这时利用电教手段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难题。如前年我校推广全国青少年校园集体舞,说实话这不是我的专长,但工作需要怎么办?我就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让学生先观看光盘,然后再定格,慢速播放,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了映像,接下来再把学生集中到操场上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具体谈谈在校园集体舞教学中的有效措施。
一、巧用网络培养学生兴趣
课前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体育舞蹈的精彩片段,在欣赏美的同时,激发他们想学的欲望,培养其对体育舞蹈的兴趣。教师也可以用笔记本电脑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带进课堂,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讨论,既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又以此为契机,为开展舞蹈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录音机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对于校园集体舞教学来说,学生对动作节奏的把握是一个难点。在动作学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利用录音机放校园集体舞的音乐,一遍一遍的让学生跟音乐练习,培养动作的节奏感。如果能播放点适合学生口味的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同学们就会觉得耳目一新,跟着节奏做动作,即使较长时间的练习一个项目,也会兴趣浓厚。应用电教手段进行校园集体舞的技术动作教学与训练,使我感到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常规教学与训练所不能相比的,也是不可能达到的。它帮助我们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构建了技术动作掌握过程中的一条外部反馈通道,在课堂上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加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实践证明,运用现代先进的电教手段,不但能优化课堂结构,而且能促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利用课件提供感性材料
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包括几个连续技术环节,如果单凭教师的示范,由于速度快,往往是在瞬间完成,学生看得不清楚,这就影响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及快慢程度。如果利用电教技术课件把连续的动作以定格的形式或像放映机一样把动作放慢放映,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技术环节的动作都看得清楚,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能准确的掌握动作要领,比如,在第一段第一个八拍第一个动作教学时利用动画课件将动作(单脚向侧一步、另一只脚并过来、再一起起跳、一起落地这是一个动作)四个环节生动形象的体现出来,教师及时进行讲解,同时指出动作地重点和难点。通过电教手段,让学生对动作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再把学生集中到操场上,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就能比较好的完成整个舞蹈技术动作。由此可见,采用电教技术进行教学,学生看得更清、学得更快、记得更牢、把握得更准确。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学生对校园集体舞动作的学习兴趣不仅高涨,自信心倍增,练习中情绪高涨,不怕疲劳,其乐融融。最后我想如果利用这些相应内容的素材制作成了有关校园集体舞的光盘,这样配上笔记本电脑,在室外上课过程中也可以随时使用。
四、放音像资料作正确示范
我先找来大量的有关校园集体舞的音像资料,和学生一齐观看共同学习。再通过控制速度播放慢动作和暂停,使学生真正了解舞蹈动作的细节、顺序以及动作的方向、路线、方位。很快地完成了校园集体舞的技术动作,并改正了学生在跳校园集体舞时的错误跑跳动作。利用录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体育教学除了丰富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提高技术、技能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和爱国意识的教育。比如,上室内体育课时,为学生播放奥运期间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赛场上夺取冠军、国旗升起时的动人场景,教师及时通过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知道只有拼搏、努力才有提高,在此环境的感染下,同学们会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升。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但教学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运动水平,还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近年来,随着电教技术的迅速兴起,不少学校的体育课已经在课堂上采用电教技术辅助教学。相信电教手段在今后的体育课教学中将越来越受到体育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情境设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126-02
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已经被更多地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来。毋庸置疑,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将声音、图片、动画等信息一起展现在学生面前,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优点。因此,课堂气氛常比较活泼,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使学生在情真意切、生动感人的情境中增强主体意识,扩展思维空间,增长审美情趣,升华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1 多媒体教学设计中情境创设的方法
1)创设故事情境,即在多媒体化教学设计中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多媒体和信息资源,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2)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模拟实验、图像、音像、活动等多种途径设置问题,现实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化解教学中的难点。
3)创设模拟实验情境,恰当的实验可以使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以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从而建构起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创设模拟实验情境首先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然后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实现,教师指导评价。
4)创设协作情境,就是利用网上多种交流工具如BBS、可视化语音聊天室、电子邮件、Net meeting、OICQ以及Internet Phone等工具,通过竞争、协作、伙伴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学习,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创设的情境是灵活多样的,种类很多,而且各个学科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也有不同的创设途径,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实践。
2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情境设计实践
笔者指导学生制作《幼儿学英语》课件,在寓教于乐思想指导下,综合体现了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所用到的软件主要有Authorware和Photoshop等。课件包括两大模块:快乐学英语和小游戏。其中,快乐学英语包括三个部分:快乐学习英语、视频教程和记单词。小游戏包括两个部分:涂小猪和数字跳舞。
2.1 片头制作
该课件片头的制作比较简单,主要是图片和声音的结合,并在其中插入少量的gif图片来起到美化的作用。
2.2 内容制作
1)快乐学英语部分制作。①快乐学习英语。在这一部分,学习者可以轻松学习单词,并且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得到反馈信息。当学习者在该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反应时,可以听到带有奖励的欢呼声,以此作为奖励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也是一种及时反馈,有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②视频教程。在这个部分学习者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英语。③记单词。这个部分通过提供背景图来提示学习者记单词。
2)小游戏部分制作。小游戏模块是学习者在学习之余用来娱乐的部分,包括涂小猪游戏和数字跳舞游戏两个部分,主要参考文字教材所配套的资料进行制作。
2.3 片尾部分制作
在这个部分,使用者选择“是”则进入片尾部分,选择“否”则返回到该课件。
3 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故事情境应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寓学于乐;
2)应注意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求知欲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心理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立性和主动求知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求知识;
3)应注意尽可能直观、生动,避免过多的文本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将抽象、理性的概念外显成实物形象,为学生创设直观教学情境;
4)应注意以人为本,使其懂得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真正体现教学育人。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21.
[2]刘玉梅.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的运用[J].小学时代,2010(10):109.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视频教育;聋校;律动课堂教学
耳聋学生由于听力障碍,手势语言又受到抽象性强、表达不够准确清晰的限制,视觉器官便成为获取信息、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手段。而多媒体辅助课件具有生动逼真的声音,颜色丰富的动态视频,简便灵活的互动方法,能够充分展示律动的形成过程,解决了静态图文无法表达的抽象困难,做到声像、图文并茂,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起到创设情景、设疑思辨、动作示范的作用。让学生在图、文、动画等多维刺激下,产生关于学习的多层兴趣。鉴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聋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我校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每间教室配备了先进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液晶电视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科学地运用教育技术更有利于对聋生“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能使聋校的律动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视频教育,激发聋生对律动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经过它才能进来。”耳聋学生由于听力缺陷,不能通过听觉系统接受信息,只能靠眼睛注视要注意的对象,由于长时间地依靠视觉,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加之文字枯燥,所以聋生的注意力极不易集中。兴趣是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源,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一种动力。耳聋学生擅长形象思维。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件可以发挥其声、像、图、文结合的整体性特点,课件提供的图片、动画、视频资料以其流动的形态和强烈的色彩、直观、形象地刺激了学生的无意注意。课件创设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活动,使学生从无兴趣向有兴趣转化,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求转化。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弥补了注意缺陷。在律动课中运用多媒体视频形象的直观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初步掌握新授内容的整体印象。如在进行《两只老虎》教学时,先以一段录制好的老虎走路视频导入,让学生说一说小老虎是怎样走路的,并模仿小老虎走路的姿态。进入新授内容阶段,通过教室中的摄像头,实时录制学生在律动中的姿态,再和老师的姿态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及时的自查、自纠。学生在看到自己的视频影像时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有效的有意注意也相应提高。
在聋校律动教学中,恰当运用视频信息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设教学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让学生能够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地记忆知识,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思考,主动探索,把课堂交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视频教育,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阶段的律动教材内容包括:歌表演、集体舞、民族民间舞等。要学习这些对于逻辑能力差,抽象思维几乎为零的聋生来说,仅仅依靠老师的手势语和传统的教学挂图和投影来创设情境是不够的。我们利用视频教育设计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软件,通过创设图、音、像并茂的情景,帮助学生突破认知上的难点,从而积极有效地投入学习。
如教学《草原赞歌》一课,蒙古族的代表动作硬肩和硬腕是教学的重难点。由于在基本动作中一定要表现出蒙古族舞蹈矫健、豪迈的风格特点,所以在基础动作的生成上就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舞蹈特征。而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看到过草原,对了解草原上自然风光、策马奔腾、传统摔跤运动、传统服饰上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草原上奔驰的骏马、散落如星的蒙古包、赛马、摔跤、蒙族服饰、蒙族传统美食、学生一目了然。媒体演示短短几分钟时间,就帮学生补上了这一方面的知识缺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准确地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增长了知识。
3、运用视频教育,增加容量拓展知识
聋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利用视频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活动中重现、反复操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傣族舞蹈《金孔雀轻轻跳》中,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傣族舞蹈,对于傣族舞的姿态,风格等都不了解。首先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傣族人民居住的竹楼、傣族的泼水节、欣赏傣族舞蹈、体会傣族舞含蓄、优美的风格特点,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再利用视频演示舞蹈的完整动作,不仅很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时间、空间、力量的关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动作间的关系。使抽象的知识简单明了,学生容易接受。在学习整段动作后,附加一段欣赏环节。播放邰丽华表演的《雀之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聋人舞蹈家的榜样作用。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自主创编孔雀舞的舞蹈动作,拓展知识,发散思维,把学习内容坡度化,由难至简,唤起了学生的共鸣,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感觉到律动无处不在。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激发了他们用舞蹈眼光来表达周围的舞蹈语汇,从而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研究、探索。
总之,现代多媒体视频技术在聋校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作为聋校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信息教育技术这一资源,善于通过多媒体、视频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华.启其所感 导其所难——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6.
[2]潘玉进,谷学良.小学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若干思考[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3.
【关键词】传统的历史教学;多媒体教学;历史教学的辅手段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distance teaching/education
Li You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s in distance education,multlmedia technology is to map,text,sound and technlcal processing,the us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hrough a wealth of video data,the creation of historical scenarios,to break the bound aries of time and space Multimedia courseware for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call better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to help teachers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A Reseatch oil Situational Teaching with History in High Schoo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iculum Refcrm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说到底”,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同学们都不爱上历史课。现如今社会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课堂教学手段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校建成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网络后,学校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多媒体教学基本操作要领,学会设计课件,会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目前,多媒体教学在我校已广泛开展,我校历史教师已全部掌握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一改往日在教学中枯燥、乏味、单纯语言讲解的教学模式,它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是将图、文、声进行技术处理,有活动影像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全面提高学生索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运用。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比赛中,大多都要求用多媒体课件。甚至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已经成为评判是否是一堂好课的标准。现如今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手段。所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已经不容忽视,但是无论是什么科学技术都要做到合理运用。我通过这儿年的实践操作,就初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淡谈我的看法。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达到直观性的效果,增强感染力
多媒体课件可以引用大量的文物图片、文献资料、模拟动画以及历史纪录片等信息。这就可以避免教师用枯燥,空洞的词语来说教,也不利于学生对课文情节的掌握。
如在初中历史八年级上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一课时,我采取了使用多媒体教学和不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作比较。我教了6个班.其中三个班没有用课件,三个班用了课件。没有用课件教学的班级,我采取的是传统的老师讲解,同学阅读,在书上勾重点的方法。所以在课后思考题:谈淡给人类留下的启示时,学生就不能深刻地体会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而在另外的三个班中,我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开始上课时,我播放课件,画面出现的纪念网站,配上低沉悲哀的音乐。接着播放了一段的视频。课件用凄凉悲哀的音乐和强烈真实的图片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我仔细观察同学们观看视频和资料时的表情,我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是神情凝重,甚至有个别女同学眼眶包含了热泪。讲到血染卢沟桥时我播放短片《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同学们顿时被中国军人的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所感染。在课后谈的启示时,很多同学都言辞激烈地控诉了日寇的野蛮和惨绝人寰,激发了同学们仇恨法西斯的情感,并且表示要好好学习,牢记历史,振兴中华,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等等。所以通过对比.我觉得本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对于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感染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2 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主动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就能积极主动的去学。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面对黑板上所列提纲,感到枯燥,上课开小差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丰富的影视资料,创设历史情景,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为学生再创历史画卷,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所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例如在讲述《难忘九一八》时,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开始上课时.当教室里响起一曲凄凉悲怆的《松花江上》,黑板上的屏幕上出现中国人民在与日军浴血奋战时。教室里顿时非常安静。一下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然后教师提问思考:(1)为什么东北人民要流浪?(2)爆发的经过:在讲到因为的不抵抗政策导致短短的四个月东北三省被日寇占领时,我制作了一个,光着脑袋,在屏幕上滑稽地跳舞的flash,一下子引的同学们哄堂大笑。然后问同学们:“为什么东北三省会迅速沦陷?”同学们马上说:“是因为的不抵抗政策。”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介绍这首曲子创作的时代背景。这样学生很快就能记住这首救亡曲子的历史背景。通过多媒体课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3 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观
在七年级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绘画及书法成就,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造审美的环境和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感染和艺术的熏陶,提高鉴赏水平。因此在教授本次课的内容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把书上绘画书法的代表作用课件展示.并从网上下载解说词。当配有音乐朗诵的《清明上河图》画卷徐徐展开时,栩栩如生的画面,处处引人人胜,美不胜收。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声。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做到的。
4 多媒体课件只能是历史教学的辅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不能否认,但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多媒体课件只能是历史教学的辅手段。
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千万别将书本上的知识点全部照搬、重新录入课件。那种将自己要讲的内容不分轻重全部利用多媒体演示,将自己的讲义垒部投影,然后教师照着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样学生好像是在看幻灯片。
对于如何在课堂上有效控制学生注意力,是一直困扰教师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特成立了研究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注意力的课题组,通过集体备课,确定了研究目标、分别实施于不同的课堂教学中,从中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下面就谈谈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注意力的三种具体做法。
一、快乐教学,提高学生注意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教学活动不适合儿童的心理需要,其学习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给学生造成厌恶感,形成负面影响,如何让学生想学习、爱学习、自觉地去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动脑筋,想办法,通过教学研究,我们有这样一种感受,让学生学中玩,玩中学,学玩结合,学而不累,玩而不散。
例如,我们在教学分解质因数实际应用题时是这样进行教学的,上课前把全班的座位都有次序地排在教室的四周,中间留出一大块空间。上课了,教师打开教室里的电子白板搜索出《小苹果》的舞蹈视频,音乐响起来,同学们也都跟着唱起来,接着有些同学跟着画面跳起来了,随着歌声,教师们也随同学跳起舞来,跳着跳着,全班都离开座位跳了起来,突然老师停下音乐,让同学们看看跳的队形好看吗?同学们看了看,齐声说:“没有队形”是呀!要跳舞得有一个整齐的队形,这是黑板上出示了“一个班有32名学生,他们要站成整齐的队伍跳舞,有多少种站法?
学生们喜欢跳舞,但要站整齐,于是,他们觉得应该弄懂这个问题,便各自回到座位上拿出草稿纸画草图,有的在计算,不一会儿,有学生发言了:老师,“站4对,每队站8人,”有的说:“站2队,每队站16人,”还有的说:“站一队也行,还有的说:4个一组,分8组也行”……学生们思维活跃,注意力都集中在“站队问题上”,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分解质因数的办法可以找到不同的站法,因为32=2????,所以队形必须是行琢?总人数,那么2????可以分成2?6、4?,如果1?2,那么1不是质数,在实际生活站一条长队跳舞与场地不符,所以有两种站队方法,根据我们教室场地只能站成4?的长方形队列跳舞。跳舞时选择人数也很重要。不然就排不成方队了,排队的方法学会了,学生们快乐的起身随着音乐跳起了舞。下课后,我问了一些同学,这节课学得怎么样?他们回答说:“这样学习快乐,不累,而且记得牢!”
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能否持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从这一点出发,如果我们教师用老一套的办法教学,势必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或东张西望做其它事。这样,老师所讲内容不要说提高效率了,就连起码的教学内容恐怕学生也弄不清楚。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反复试验、研究。
例如:我们在教学轴对称这一内容时,制作了有关轴对称图形的课件,准备了轴对称的挂图和学生练习的图样。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播放课件,展示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钟面、花盆、天平、飞机、火箭、小狗、小猫、牛、马等这些运动画面,学生观看后,教师提示学生思维,有了学生喜欢的表象,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了,他们想说,但无从说起。有的说这些物体都很美,有的说火箭比飞机的速度快,小猫比小狗跑的快,花盆可以用来栽花,天平用来称东西,这些都是学生通过直观物体得到的感性认识,也是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注意。他们发言时,虽然没有说到教师想要的结果,但个个注意力集中,思维也很活跃,这时,教师发挥课件,出示这些物体的直观图让学生观察,其中飞机是正面图,火箭是侧面图,还有一个花盆折叠后只能看到花盆的一半,通过这些挂图学生很受到这些图形的共同点,他们踊跃发言,“老师,我知道了,这些图形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他们对称。”学生说出了课题“对称”,教师因势利导说出对称的含意,板书:“轴对称”这个“轴”是假想的,可以用一条线代替,你能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于是,教师把准备好的对称图形发给学生,他们很快画出了各种图形的对称轴,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再出示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课件,然后展开,课件中用醒目的红线逐渐展现出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理解“对称轴”后,教师拿出钟面和花盆的直观图,让学生找出他们的对称轴,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很快得出有的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有的有三条、四条……总之,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折痕就是对称轴,整个一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昂,教师几乎没有花时间讲解“轴对称”的概念,而学生却深刻理解了这个概念,应用这个概念完成了作业,这就是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带来的课堂效应。
三、开放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恰到好处的给学生授课是教师的根本教学任务,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课堂上,有更多获取知识的机会是日常生活所接触的电视、网络、课外书籍等,途径广而多。如何让学生把获取的知识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共享,这也是考验教师教的胆量和知识面的标志,如果教师只按照自己规划的内容去授课,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大胆做了一个尝试,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简约;砺;梭;飘;扬
简・砺
致命的诱惑,就在那一瞬间被彻底地征服。时间好似凝固了,静静的没有任何声响。看似不经意的搭配,却每一处细节都是经过砺淬而来。一切的努力,在此时雕塑成了恒久。
【课堂回放】
师:0.4元是多少钱?
生:四角。
师:四角钱。(板书:四角)有一元吗?
师:如果我把这个长方形看到是一元,你想到在这个一元里表示表示零点四元吗?拿出作业纸,在上面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师: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下。有办法了吗?谁来介绍下。
生:上台来介绍。我先把它平均十份,涂其中的四份。
师:为什么平均十等份。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她是分成方块,我是分成长条。
师:有相同点吗?
生:都是分成十等份,涂了四份。
师:和他们的想法一样的举手,谢谢你们。都是平均分成十份,涂其中的四份。(课件出示)
师:简单吗?你看到刚才的过程,在学习什么时用到?
生:学分数。
师:你是不是想到哪个分数了?
生:十分之四。(板书)
师:原来0.4跟十分之四表示的意思一样。
与传统的教法相比,这部分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形结合。万说教莫如一涂画――教师请学生在一个长方形中表示出0.4元,让抽象的小数的意义始建于直观操作之上。
事实上,课堂仅能展示众多的教学预设之一,事前的研讨往往有凤凰涅的味道。追求简约,首先需要刻苦磨炼、精雕细琢、砺淬唯精的精神。在实践与理论的迂回中,坚守理念,不断追问,其简约的风格才会彰显于课堂。唯有砺,方能简;恒久追问,方能雕塑恒久!
简・梭
紧紧的,像那已远去的梦幻。想起了童年时外婆的手,曾经穿梭于那千丝万缕的温暖。还依靠在心的港湾,就是这简单而又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梭一般的时光,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课堂回放】
课件出示:米尺
师:把它也平均分成十份,现在量三根彩带的长度。
先看第一根,怎么表示它的长度。
生:十分之一米,0.1米。
师:看第二根。
生:0.9米。
师:再量第三根。超过了1米,怎么办?
生:再拿一个米尺量。
师:还有吗?
生:我觉得在彩带上画一个记号,再量零头。
师:我们先量零头,做个记号。再量后面的。(课件演示)整个彩带多长?
生:1.3米。
师:可以不可以再接一根尺子啊?可以。课件演示。
师:如果两米尺子不够,可以用三米尺子,数学上可以再简些。怎么表示这个过程?
课件演示:用线段图表示。
师:这种方式好不好?
线段上出现了0、2等数,这就是自然数,平均分成十份,就出现了小数。
小学生最早接触数轴可以追溯到在一年级认识1到10,后来在整数的认识、数的比较大小、乘法口诀、行程问题、24时计时法、认识负数、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等教材中频频出现。本课中运用数轴进行教学,不仅仅以直观的方式巩固十进小数的认识,同时也形象地展示了数的有序和密集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凸显了课堂对教材整合的理念。
对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等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经济妙用,使数学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凝练、深刻,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和高效,这就是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但简约课堂追求的不是仅仅满足人们从有声课堂的表面追问“哪里看出简约”“哪个环节简约”,而且立足长远,跳出细节简约的窠臼,在课堂背后无声的世界里不断追寻能给学生带来实惠的整体教学观,我们可以称之为“大简约观”。
简・飘
飘的个性,以水一样的柔美,来突破平凡的节奏。自由、洒脱,如天马行空般流畅的姿态,在达到挥洒自如、行云流水同时,让格调与气度相辉映,展示它应有的时尚。
【课堂回放】
师:我们再来看第四样东西:橡皮,多少钱?
生:0.8元。
师:你知道就是八角钱,有没有一元多?
师:现在还用这个长方形表示,你能表示吗?不动笔,动嘴巴!
生:把长方形平均分成十等份,涂八份。
生: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十等份,涂八份。
师:一定要平均分。
师课件演示。板书:0.8
师:它和哪个老朋友有联系。
生:十分之八。板书:
师:如果还有一个长方形,表示“1”,你能不能随便表示几份,写出它表示的小数和分数。
学生在作业纸上练习。老师巡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曾指出: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和富于想象的过程,教学中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数学的过程再不是令学生望而生畏的过程,这应当成为数学课程的目标。
万摆弄莫如一想象,一句“不动笔,动嘴巴”将学生的思维带入数学想象、数学表达的世界,而此处想象之于直观操作更为简约。想象可以突破种种时空的限制,任思绪纷飞。想象可以让自我游离于他人的窥视之外,自由驰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想象均能像天马行空般流畅的,简约课堂所倡导的想象建立在丰富的活动经验之上。因为只有当直观足够娴熟,经验丰富到一定程度时,才足以转化为想象的充分的形象支撑,想象才能变得简约而不混沌,到达挥洒自如、行云流水的境界,从而以飘一般的个性、水一样的柔美突破平凡的节奏。
简・扬
犹如五线谱上扬起的美丽的音符,又如键盘上跳动着的灵巧的手指。黑与白的映衬中,划了几道绚丽的线条。用激昂的旋律,来演奏那完美的乐章,点缀了生活的色彩。
【课堂回放】
师:不要小看这零点一环。邱健就是以这零点一环得了冠军。
师:刘翔是12.91秒得了冠军。这个12.91秒和刚才的小数是不是不一样?
生:刚才是一位,现在是两位。
师:这叫两位小数。
师:为什么芭蕾舞演员跳舞要踮起脚尖?
生:可能为了减轻重量。
生:为了增加美观。
师:为什么好看?我们从数学角度来看?课件演示。里面有0.6,接近0.618是一个黄金小数。
师:后面还有很多内容等待我们去研究。老师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资料。(课件介绍小数的历史)
看来小数一点也不小。
扬基于飘,飘有流畅之感,扬是提升之义。简约课堂中扬的意识是什么,我想应该是特级教师许卫兵本人所说的:“最终实现学生基础学力的发展、学科素养的提升、健全人格的生成。”
2011年课改以来,老师们更为关注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等课堂教学理念,但仍受升学率英雄论思想的影响者也不少见,他们在课堂上重认知教学、轻思维本质,教学中完成教材既定内容、走过场,浅尝辄止,丝毫不追求数学的学科气质。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的学科气质?郑毓信教授认为,数学的核心是理性精神。无论课程教学怎么改革,数学教育都要牢牢抓住数学的基本问题。
通过9.8环、9.7环;12.91秒、12.92秒的比较,体现了精确计数、数学求真的需要;芭蕾舞演员为什么总要踮起脚尖?因为此时她的腿长大约是身长的十分之六,0.6,最接近黄金数0.618,这是数学求美的需要;小数的历史源远流长,仅一个小数点的产生就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是数学文化史的需要。
以上种种,表面上似乎还停留在学科教学、学科发展的角度,但从长远看来,当简约课堂去繁就简,简约到关注数学的核心精神和基本问题,我们何愁学生基础学力的发展、学科素养的提升、健全人格的生成?
音乐对于人的发展举足轻重,音乐环境对于音乐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
1、根据人物特点,将音乐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2、在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快乐。
3、通过表演,刨懂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情景创设:森林(花,草,树,蘑菇等)
2、课件、音乐(代表四个人物的音乐:《森林狂想曲》——小红帽;《天使小夜曲》外婆;《波斯市场》——大灰狼;《拉德斯基进行曲》一一猎人)
3、人物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播放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在乐曲声中带领幼儿走进教室。
1、欣赏森林的美景。
《森林狂想曲》的鸟鸣蛙叫、潺潺流水声,立刻把幼儿带人了“森林”的场景之中。同时,课件上画有森林的巨幅背景图、室内摆有立体的蘑菇、大树、鲜花、小草。在视觉、听觉上,都给幼儿极大的审美刺激,他们一下被吸引住了,兴奋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模仿森林里的树木花草。
教师:谁来学一学漂亮的花朵?大家都来摆个花的造型,看看谁表演得最漂亮。
二、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在这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1、欣赏《小红帽》的故事。
教师:故事里都有谁?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讨论:在四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小红帽有没有做得不太合适的地方?
三、听辨音乐——找出和人物特点相符的音乐。
教师:小红帽的故事可真好听,老师还为4个人物配了4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分一分,这段音乐像谁。
1、分段听音乐,区分并模仿小红帽和外婆的音乐形象。
(1)第一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谁来学一学小红帽走路的样子,她边走路边做什么?
(2)第二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音乐听上去很忧伤,就像外婆在病中思念着小红帽。
谁来学一学年老的外婆走路的样子。
2、区分并模仿大灰狼和猎人的音乐形象。
教师:再听两段音乐,你们听听像谁?
(1)音乐很神秘,好像大灰狼鬼鬼崇祟地跟在小红帽的后面呢!
教师:谁来学一学大灰狼走路的样子。
(2)音乐听上去很有力,就像勇敢的猎人迈着有力的步伐走来啦。
教师:大家来学一学。
四、音乐表演——体验并表现人物特点。
1、商量分配角色。
2、提出表演要求并进行表演。
教师要对小演员和小观众都有要求:小演员要听清楚音乐再出场,注意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观众们要仔细看,对演员表演进行评价。
3、观众评价。
4、集体表演。
活动延伸
欢庆胜利一一体验战胜大灰狼的快乐。
教师:在故事的最后,大灰狼被打败了,大家都很高兴,让我们一起来唱歌,跳舞,庆祝胜利吧!播放《小红帽》的歌曲,幼儿边唱边跳出教室。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能感受乐曲ABAB的结构,能将乐曲与图片匹配。
2、能想像乐曲所表现的情节内容,并用简单的动作表示。
3、能大胆、勇敢、创造性地想像表现,敢于与众不同。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单簧管波尔卡》磁带,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图上是什么?(喇叭花)
(2)花长在哪里?这些花长得这么样?这些花在干什么?
二、欣赏音乐,感受乐曲ABAB的结构。
(1)第一遍音乐,音乐和图是不是一样的?
(2)第二遍音乐,请一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帮助下指图。
(3)第三遍音乐,幼儿伸食指与老师一起指图。
三、请幼儿做指挥
其他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花的地方用跳,枝条用滑)
四、游戏
(1)老师在家擦桌子扫地,请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干活,什么音乐擦桌子?什么音乐扫地?
(2)幼儿与老师一起听音乐做“打扫卫生”
(3)小朋友在家还会做什么事?听音乐一起劳动
(4)你们到幼儿园又会干什么?听音乐活动。请幼儿想想,音乐快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当音乐慢的时候,你又在干什么?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演,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在课件的提示下,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乐曲ABC的结构特征。
活动准备:多媒体动画课件、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动画演示,启发幼儿讨论并大胆表演不同的形象。
1、(画面一:小鱼们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
师:小电脑把我们带到了哪里?你看到了小鱼是怎么游的?
2、那我们就来学一学快乐的小鱼吧!师:小鱼们!幼:哎!
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快乐的小鱼形象。(提示、鼓励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3、小鱼们在一起真快乐呀!听!谁来了?
(放猫的音乐)它到小河边想干什么?瞧,小猫真的来了。
(画面二:小猫扛着鱼竿)小猫会怎么钓鱼呢?
启发幼儿大胆表现小猫甩鱼竿的动作。
二、听辨乐曲,了解乐曲的内容及结构。
1、小电脑里有两段音乐,讲的就是小鱼和小猫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哪一段讲的是小鱼?哪一段讲的是小猫?
2、老师:我们来听一听,小猫甩了几次鱼杆?(欣赏小猫的音乐,听辩乐句)
3、我们来学一学。
4、尝试用两个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两段不同的音乐。
(图谱是否先提示一下)
(启发幼儿从速度、力度来表现)
5、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音乐内容。
A:小鱼和小猫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接着看。
B:幼儿欣赏课件三。
C:提问:小猫怎么会掉到河里?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鱼,表演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河。(跟着节拍)
D:哦,这原来是一个小鱼钓猫的故事,我们完整地听一听,什么时候音乐里讲小鱼们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了河?(完整欣赏乐曲)
E: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鱼和小猫,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一次。
三、快乐表演。
1、尝试分角色进行表演。
A:请几个幼儿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小鱼。提问:猫在甩鱼竿时,小鱼们在干什么?(动脑筋,想办法)
B: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演想办法的动作。
C:幼儿分角色完整游戏。
2、再次游戏。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
⒈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能用连贯、优美以及活泼轻快的歌声分别表现歌曲的前后两段。
⒉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⒊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⒋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⒌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
⒈美丽的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微风一吹,嫩嫩的柳枝会怎么样呢?(随风摆动)
⒉感受歌曲旋律,幼儿当柳枝,跟着音乐,在微风中动起来。
二、学唱歌曲
⒈欣赏歌曲
师:柳树可真美啊,听我来唱一唱美丽的柳树。仔细听听,歌曲里唱的柳树是什么样的?
⒉借助图谱理解歌词
(1)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在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2)幼儿边看图谱边听老师演唱歌曲,进一步理解歌词。
(3)在图谱上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吗?请你看着图谱再听我来唱一唱。(师指图演唱)
(4)幼儿随老师看着图谱念歌词。
⒊学唱歌曲
(1)完整演唱1、2遍
(2)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
(3)柳树姑娘拖着长长的辫子,随风轻轻摆动,我们应该怎么唱?(优美)柳树姑娘在池塘里高兴地洗头发我们应该怎么唱?(活泼轻快)
(4)你最喜欢唱那几句?(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以及活泼、轻快的歌声分别表现歌曲的前后两段。)
三、学声部合唱
⒈第一种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一部分幼儿唱歌词,一部分幼儿同时跟着音乐旋律用“啦”或“呣”来哼唱,从第五句开始全体合唱。(教师示范演唱并带领幼儿分声部合唱)
⒉学习第二种合唱方法
第一声部的幼儿唱歌词,第二声部的幼儿在第1~4句的句末伴唱“啦啦啦”,第五句全体合唱。(先师幼合作,再幼幼合作,教师可通过指挥来帮助幼儿合唱)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
1、理解图片所表达的内容,并学会看图做动作。
2、初步学习集体舞,能跟随音乐较合拍做动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跳舞能力。
3、在跳集体舞中感受音乐,舞蹈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
2、磁带
3、黑板
4、四张不同花儿的图片
5、手腕花人手一朵(红、黄、蓝、灰四种,同数量)
6、地上贴小圆点(每人一个)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出示图1--"花苞"图师:图上有什么?
师:花开了没有?
师:花苞有什么颜色?(红、黄、蓝、灰四种)师:你们手上戴着什么?什么颜色?它们有什么是一样的?
二、幼儿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奏,熟悉音乐。
老师放音乐。
师: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着音乐拍手。
三、比较图的不同,看图做动作。
老师出示图2--"花朵"图师:这幅图与前一幅有什么不同?
师:花苞怎么做?
师:一个人是这样做,那两个人怎么做?四个人呢?
听音乐,小朋友做动作(四个小朋友一组)师:地上有小圆点,现在怎么变小花苞?
请四位小朋友示范,其他小朋友跟学。
老师出示图3--有上下箭头师:这幅图与第二幅是一样的吗?哪个地方不一样?
师:请小朋友看看你是哪种花?想想你是开在上面还是下面/小朋友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老师出示第四幅图--旋转的箭头。
师:最后一幅图与第三幅图是一样的吗?
请小朋友上来试试做动作。
四、幼儿再次看图欣赏音乐,完整的跳集体舞。
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看图做动作。
师:前奏听好,并看老师在什么图上指了两次。
师:小朋友要把这两个动作做两遍。
幼儿跟音乐连贯地做一遍动作,老师不示范。
师:请小朋友自己找圆圈站好,现在我们听得音乐比较快,小朋友不记得动作就看图。
五、老师总结师:今天谁帮了大忙?
一、运用教学课件,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第一节语文课在孩子们今后十几年学生生活的无数语文课中是微不足道的。但我认为第一节语文课至关重要,如果能在他们人生的第一节语文课中,用语文魅力深深吸引孩子,让孩子觉得语文很好玩、很有趣,那么对他们今后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有积极影响的。孩子们怀着美好向往和憧憬来到学校,如果第一节语文课就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不想学,那么以后花几倍努力都很难弥补。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说话、激情,引出学习内容。但由于画是静止的,刺激强度不足以让学生进入情境,也不足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我在教学中是把情境图制作成动画。如“i、u、ü”一课的情境动画是这样设计的:随着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展现一幅夏日小河的画面,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水。一只小蚂蚁在岸边要过河,可是它不会游泳,非常着急,该怎么办呢?一只乌龟游了过来,把小蚂蚁背过河去。一条鱼儿看见了,连连夸奖。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可爱的形象、充满人文的内容学生一看,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出来,此时学生不需要教师过多地组织教学,只需稍稍点拨,一首有趣的儿歌便脱口而出。学生喜欢哪个形象就用鼠标点击一下,这样与蚂蚁的“蚁”、乌龟的“乌”、鱼儿的“鱼”谐音形似的“i”、“u”、“ü”便从画面上跳了出来,画外音:“你想学会我吗?”“你想和我做朋友吗?”此时此刻,学生欢呼雀跃,学意盎然。这样,通过动画情境,给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无意注意就很容易被唤醒,觉得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于是每天都期待语文课的到来。
二、运用教学课件,扫除教学中的障碍,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多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成了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学生感知阶段创设情境,提供与所学课文和词语有关的声音、图像,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景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能准确理解所学知识。
拼音教学中,一些字母字形上的相似及拼写规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利用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掌握。通过幻灯投影影、电视录像等把课文中描绘的情境再现出来,使内容具体形象。如《j q x》一课,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知道ü碰到j q x时会去掉两点,教师自制了一幅动画。一群小伙伴在草地上快乐地做游戏,这时,小熊来了,一碰到j q x,赶紧把眼镜脱了分别和小伙伴手拉手跳起了舞。这样的画面再现在学生眼前,他们印象深刻,永远记住ü和j q x相拼时要去两点。
三、运用教学课件,提高学生拼音书写能力。
学生一入学就学拼音,书写拼音可以说是学生学习书写的起跑线,那么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则至关重要。特别学习前几课,除了老师亲笔示范外,还可运用教学课件展示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图,局部放大手执笔的姿势图,便于学生观察、学习、效仿。
在读准音、记住形的基础上练习书写,可用动画辅助。如学写“b”字,先在放大的四线格中出示;再采用动画,用箭头所示方向依次出现笔画,这样学生对“b”的笔画顺序,“b”在四线格中占的位置便一目了然。还可利用实物展示台教学生书写。教师用笔当场书写,让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书写的真实过程。在讲台上,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音节的几个字母要靠拢;写完所有的字母后再标调;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这样的教学使书写直观化、具体化,还能让学生初步感受要把字母写端正、匀称、美观。把学生书写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引导学生评议,肯定优点,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
四、适时利用录音磁带,提高拼读水平
新教材与原教材不同的是,每课都编排了一首儿歌。这些儿歌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材料。运用课件展示课文描写的画面,并配上与儿歌内容相符的音乐或其他模拟的声音,恰当运用声音、画面增添学生读、背、说、演的情趣。小学生模仿力强,录音磁带中播音员抑扬顿挫的朗读,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参照,还激发了学生主动模仿的欲望。
1.听读。听主要是听磁带朗读。在听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象、记忆、思考,以提高听觉感受力和听觉记忆力。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语感训练。
2.跟读。让学生跟着磁带读。跟读的要求是认真听字音、仔细看字形。一般以跟读三遍为宜。因为跟读一次,学生产生不了很深印象。但如果重复过多,既浪费时间,又导致学生厌烦。
3.试读。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试读。要求学生先读给自己听,以促进他们的感知、记忆能力。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则利用这一时间多加指导,对于部分优生则鼓励他们直呼,无论对哪类学生,都尽量不让试读成为他们的负担,而设法让他们感到没有约束,充分放松地、积极自主地、有兴趣地阅读。认读一般让学生在集体汇报中把自己会读、会背的音节或拼音词读出来。这样,学生在磁带的辅助下将识字母和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拼读效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
《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专门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由美国作家安德森作曲。曲调诙谐有趣,描绘了一只天真活泼的小猫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优美的圆舞曲。乐曲具有拟人化的写实特点,为三部曲式(A+B+A1),4小节的引子,好似一个自豪的小猫一步步走进了“舞场”。A段主题旋律优美抒情,用弦乐器主奏,形象地模拟了小猫的叫声,增加了乐曲的诙谐情趣和突出了主题内容。旋律进行中快慢交替,充分表现了小猫顽皮好动的性格。B段旋律欢快活泼,音乐一气呵成,表现了十分热烈的场面,用木管乐器主奏。音乐进行中不时传来几声猫的叫声,好像时刻提醒着欣赏者:这是小猫在跳舞,尤其有趣的是在乐曲的结尾处,突然传来几声狗叫,使正在专心跳舞的小猫大为震惊。音乐用了一连串的上行音后,突然结束了全曲,形象地描绘了小猫听到狗叫后迅速逃离了舞场,巧妙地结束了全曲。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小学的初级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喜欢一些新奇的事物,而且,学生的持久注意时间不长,喜爱丰富和形象生动的音乐,并且开始产生对音乐的探究愿望。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游戏为主,注重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
三、预设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听赏从而培养学生们的爱心与个人观察能力,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2、知识目标:听赏管弦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了解乐曲的情绪,并能随乐曲旋律进行表演创编,敢于表现自我,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3、能力目标:通过聆听和身体的动作初步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和韵律感,突出节奏在音乐要素中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抓住小猫的特点,欣赏、学唱、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用肢体动作表现三拍子的特点。
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学具等。
一、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1、律动《身体音阶歌》
师:今天,森林里正在举行小动物音乐会,来了很多的小动物,可热闹了。参加音乐会之前,请孩子们跟老师一起来动一动、唱一唱,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
二、初听乐曲,获得感知
1、竖起小耳朵听,音乐会开始了,表演者给孩子们带来一首舞曲。现在请孩子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欣赏后,要告诉老师,音乐中有模仿动物的叫声,猜猜是谁呢?
师:你们说得非常好,是小猫、乐曲结尾还有小狗的叫声!为什么曲子中有小猫、小狗的叫声呢?原来啊,作曲家在作曲时,还有一个故事呢?(师讲故事,并播放课件)(在美国,有一个作曲家,叫安德森,他想写一首曲子,可怎么想也想不出来,一天他坐在桌前想着,这时他养的小猫和小狗,正追逐玩耍着,跑过来跳到了琴键上,这给安德森带来了灵感,他动手写出了一首好听的乐曲。)安德森把这首乐曲取名为《跳圆舞曲的小猫》。出示课题(板书)圆舞曲,
2、再听全曲,画图形谱,理解情绪。
请伸出右手边听音乐边随老师画图形谱。
3、观察图形谱,音乐有几个部分组成?(生:)
老师是用哪一个标记表示小猫的叫声的?小猫的叫声主要出现在那几个部分?听了音乐,你们的心情怎样呢?(开心、快乐)做给老师看。
三、分段理解,想象创作
1、欣赏A段音乐
(1)、听一听(感受音乐形象)
聆听乐曲A段中的主题音乐,听辨猫叫声。师生围绕猫叫声进行谈话,得出:出现14次猫叫声。)
(2)、动一动(集体聆听,律动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3)、演一演请小朋友跟着音乐跳一跳(看一看哪只小猫动作最优美)
(4)、评一评 师:老师邀请我们的小评委来点评一下,孩子们,你喜欢刚才的哪只猫?为什么?(动作优美、可爱、舒展)
2、欣赏B段音乐
(1)听一听、比一比
(听B段音乐,引导学生比较音乐节奏改变,情绪变欢快了。)
(2)、辨一辨
师:小猫越跳越高兴,作曲家在这里加上了一种乐器,是什么乐器?你听出来了吗?( 生:双响筒、响板、小木鱼)
(2)分组练习(1组一起来)、一起练习,提高一点速度。
(3)跟音乐敲
(4)。请你们拿出木鱼也来试试,准备好了吗?只敲强拍
(5)我们要跟着音乐欢快的情绪有表情的敲。
(3)、跳一跳(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欢快跳跃的情绪,体验音乐的感情)
3、聆听第三段
师:小猫在舞场里快速的跳着圆舞曲,突然,她有点累了,想静静的听一听音乐,我们也跟着她听一听。熟悉吗,它和哪段相似?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段!
师:听听有什么动物叫声,结尾速度有变化吗?
生:有狗叫声,结尾变快了,更激烈了…
在音乐中我们用A+B+A来表现,结束部分称为尾声
四、拓展延生,升华主题
1、分组讨论:小狗找小猫到底干什么?为什么后来又出现了小狗的叫声呢?
生:小猫开舞会没有请小狗,他生气了,就来捣乱…
生:小狗在睡觉,小猫跳舞声音太大了,吵醒了他……
2、师生共舞:四个扮演小狗,其他同学扮演小猫,自由结组。
一、利用多媒体,开展语言教学活动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故事的意境、内容、语言统合在一起,并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出来,再通过生动的动画将抽象的文字知识形象化、兴趣化,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最后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行语言交往。
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龟兔赛跑》,当活泼有趣的乌龟与兔子还有其他小动物的动画形象一出现时,立刻引起了幼儿浓厚的兴趣。我是利用多媒体边讲故事边提问,老师的提问,立刻引起幼儿仔细观察。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根据动画课件,构思、讲述故事情节,这样给幼儿充分的想象、交流空间。孩子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创编出了一个个内容各异、生动有趣的故事的结局。
二、利用多媒体,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了“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认知能力”。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包含了许许多多抽象的科学道理。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获得的,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可以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而且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各主题页之间可以灵活转换,当幼儿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或感到困难时,可灵活演示,拓宽了教学途径。
在科学活动《鸡宝宝的一生》时,我跟孩子们一起观看了课件,通过观察,使孩子们知道小鸡是怎样从蛋壳里钻出来的。我们通过对画面的放大等多种手段进行,让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主动思考、探索、讨论得出合理的原因。
三、利用多媒体,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幼儿美术就是一把通往心灵的钥匙,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通过绘画,窥视幼儿内心世界。多媒体技术因为生动直观的动画会让孩子目不转睛,师生互动在动态情景中得以实现,有助于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和理解,激发了幼儿创造的火花。
如在以“蝴蝶飞来了”为主题的绘画活动中,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给幼儿创造了形、声、音、像相结合的春天蝴蝶采蜜、飞舞、玩耍的镜头,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穿梭;讲解了蝴蝶的身体结构以及身体各部分的特征、用途。最后还让孩子们欣赏了不同品种的蝴蝶,有大的,有小的……五颜六色的蝴蝶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绘画兴趣,开阔了幼儿的视野,拓宽了孩子联想的思路。刚看完以后孩子们就跃跃欲试起来,都想大显身手画画美丽的蝴蝶。运用多媒体动画给孩子们很大的启发,使孩子们思路开阔,充分发挥了创造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由于夏天的到来,天气非常的炎热,我班的几个孩子生病了,有的家长们反映是孩子们喝水太少才生病。实际上,在喝水的时候我们都要检查每个幼儿的饮水量,不断地提醒、监督不喜欢喝水的孩子不能偷偷地把水倒掉。但是这些事情也不一定非要教师包办代替,孩子们完全可以自己学会。我们的责任不仅是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培养其责任意识。
因此,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的课件:青青的小树苗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地耷拉下了脑袋,身上的水滴变成了水蒸气跑进了空气中,小树苗快要枯死了。提问孩子为什么小树苗会枯死呢?孩子们都纷纷地说到“它没有喝水,快给它点水喝”,“快下点雨吧。”这时我又请孩子们看动画,小树苗在雨水的滋润下高兴地跳起了舞,长得又绿又壮。“小树苗喝水后会有什么变化?”“苗苗高兴了!”“那如果小朋友不喝水,会怎么样了”“会生病!”“会不漂亮!”“那我们应该什么时候需要喝水呢?”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我讲画面切换到这样一组画中“在课间要喝水”、“在户外活动时要喝水”。最后我们共同总结:我们在什么时候喝水?应该怎样喝水?通过活动,那些原来不爱喝水的孩子也不再偷偷地把水倒掉了。
五、利用多媒体,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不会自己系鞋带,不会自己梳头……可是以往在对小班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一遍一遍地提问、回答,反复练习,枯燥无味。有一次我班的一个小朋友从家带来了一盘光碟,我发现有一类动画片的主题正好是围绕幼儿自理能力方面的,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这些动画片来进行教学呢?当一个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小故事从电视屏幕放出来时,孩子们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
教学内容:教材第122―12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会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
2、使学生初步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初步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3、使学生体会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意义,会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差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评判。
教具、学具准备
1、课件
2、统计表、计算器
教学设计:
1 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升国旗的场面,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
师:战士们的身高如何?
生(答)
师:对,国旗班的战士是经过挑选来的,他们不但五官端正,而且身材都非常高大,匀称,一般都在1米85左右。那么这些队员是用什么方法挑选出来的呢?我们过去已经学习过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们先看下面的练习。
2、 课件出示练习题(两题逐一出示)
(1) 请算出这组同学的平均成绩
98 87 80 94 76
(2)找出下列同学跳远成绩的中位数
1.70 1.85 1.68 1.80 2.10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用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方法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种新的方法,请看:
2 学习新知
1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五年级二班准备挑选10名同学参加学校的集体舞比赛,现在已经挑选出20名舞姿比较好的同学,他们的身高情况如下:
生观察数据
师:请仔细观察他们的身高数据,你想用什么方法选出这10名同学呢?
2、分析处理数据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选出这10名队员,并把他们的身高记录在你的练习本上。然后把找到的数据与同桌的同学交流,讨论。
生挑选,师寻视
3、全班交流汇报
师:选好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选的?
生(1):我采用的是求平均数的方法,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475m,我们认为应选和1.475m接近的10名同学,他们的身高是……
师:是这10名同学吗?
课件在原始数据上闪烁和平均数接近的10名同学的身高数据
师:老师把它们写到下面来
课件出示用平均选数选出的10名同学的身高数据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师: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生(2)我是用的找中位数的方法,先找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我认为身高接近1。485的比较合适,我选的是这10名同学
师:是这10名同学吗?
课件在原始数据上闪烁与中位数接近的10名同学的身高
师:老师也把它们写到下面来
课件出示用中位数选出的10名同学的身高数据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师:还有和上面两种方法不同的吗?
生(3):我们小组选的是和1.52m接近的10名同学,他们的身高是…………
师:是这10名同学吗
课件在原始数据上闪烁和1。52米接近的10名同学的身高数据
师:老师也把你说的这组数据写到下面来
课件出示数据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师:还有和他一样想法的吗?
生(答)
师:到底用哪种方法选出来的10名同学最合适呢?
生(答)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一致了,都认为选1.52m左右的比较合适,因为这个方案选出的队员身高均匀些。
4、揭示课题
师:上面这组数据中, 1.52出现的次数最多。
课件闪烁1.52
师:像这样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你知道是什么数吗?
生:是众数
师:了不起,你说对了,它叫众数,1.52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水平。
(板书:众数:出现次数最多)
5、找众数
师:学习了众数,下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众数。
课件出示找一找
找一找,请找出下面各组数据的众数(课件逐一出示四个题)
(1)2 5 3 2 2 7 2
(2)3.7 8.5 3.7 8.0 3.7 3.7
(3)0 1 2 3 4 5 6 7 8
(4)8 3 5 3 8 6 7
师:请看第一组,谁来说?
师:为什么是2呢?
生(答)
师:下一个
生(答)
师:接着看
生(答)
师:最后一组
生:(答)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众数,会找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关于众数你了解了些什么知识?
生小结
师:的确,众数和平均数,中位数一样,都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只是众数更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水平。
3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师:上课之前,老师特意到档案室去调查了你们班部分同学的体重情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课件出示练习题
请你用合适的数据反映出学生体重一般水平(单位:千克)(课件一下出示此题)
(1) 30 32 32 32 32 35 36
(2) 22 27 35 40 45 47 60
(3) 30 31 32 33 34 35 36
师:第一组,你用什么数?为什么?
生(答)
师:第二组呢?为什么?
生(答)
师:为什么要用找中位数的方法?而不用找平均数和众数的方法呢?
生(答)
师:第三组
生(答)
师:学到这儿,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了
如果要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在什么情况下最合适呢?
生(答)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的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数据特点不同,选择的数就不同
下面我们再来选 一选 (课件出示选一选,一道题一张)
选一选
1.要表示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 )。
A 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2.五年一班有40人,五年二班有42人,要比较期末考试时哪个班的成绩高一些,应该选取( )。
A 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3.在青年歌手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取( )。
A 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4 面包店的老板想知道哪种面包卖得最好,应选取( )
A 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统计学上都是用来表示集中趋势的量数,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平均水平,中位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众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水平。在具体的统计工作中,到底用哪种统计量,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数据的特点来决定。
上面我们了解了同学们的体重情况,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同学们的视力情况
4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完成书上123面“做一做”
师:请看(课件出示做一做的数据)
师:你能找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吗?怎么找?
生答
课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做一做的数据
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生答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完成书上123页的“做一做”
生做完后汇报
师:第一小题,谁来说?
生答
……….
5 拓展练习
6 师生情感交流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答)
7 生活中的统计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生答
师总结:的确,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能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为我们生活服务的,同学们,学好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小放牛》教案
教学内容: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歌曲《小放牛》
教学目标:
1.能准确的按照节奏念出《小放牛》童谣,准备把握其中的切分节奏。
2.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小放牛》,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八分休止符和一字多音的地方。
3通过演唱表演歌曲激发孩子对民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小放牛》是一首产生在冀中平原的著名儿歌,音乐旋律采用了河北传统的戏剧曲调,为五声调式,2/4拍。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三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相仿;二、四乐句前半句完全相同,后半句旋律相似。这首《小放牛》将中国的神话传说编进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中,用借喻的手法赞扬了赵州桥工艺设计之新颖精湛,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重点、难点
准确把握歌曲中切分节奏,前半拍休止,一字多音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同学们好,我们初次见面首先让我自我介绍一下。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请按照我念的节奏来回答我的问题好吗?我走到你的面前就请你站起来响亮的回答我哦!(练习切分音节奏)。
然后你再按照我的节奏方式,帮我问一问你左边的同学叫什么名字。接龙
XXXXXXXXX
我叫査老师,同学你好?我叫XXX,老师你好?(点出课件)
“査”这一拍上打响指,如果是两个字的名字,就在打响指这拍空下,如果学生的节奏由偏差的话,提醒他们我是在打响指以后说了哪个字。
一、导入新课:
1、童谣教学(节奏教学)
师: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念一首河北地区的童谣,请你们听一听童谣里都说到了什么?(师有表情动作地边念边打双响筒)
X X / X X X / X X X / X - X X /X X X / X X X / X -
赵 州 打响指桥 来 什么人 修 ? 玉 石 栏杆 什么人 留?
(这个字要延长)
X X X / X X X / X X / X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
什么人 打响指骑 驴 桥 上 走? 什么人 推车 轧了 一趟 沟么 一呀 咳。
(这个字要延长)
生:赵州桥……
师:对,赵州桥,你们见过吗?(点击赵州桥图片)査老师带你们看一下这就是童谣里说到的赵州桥。
赵州桥在河北省,是我们国家著名的古代大石拱桥,这座桥啊曾经经历了十次水灾,八次战乱还有多次的地震,但是他还是巍然屹立在祥河智商,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那么这座坚固的大桥到底是谁修建的呢?谁在上面骑驴、推车呢?接着听査老师说童谣的第二段。你听到答案了吗?
X X/ X X X / X X / X - X X / X X X / X X -/ X -
赵 州 打响指桥 来 鲁 班 修 ? 玉 石 栏杆 圣人 留?
X X X / X X X /X X / X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
张果老 打响指骑驴 桥 上 走? 柴王爷 推车 轧了 一趟 沟么 一呀 咳。
师:你听到答案了吗?(生回答)我们来看看大家听的对不对。(生边说师点出课件内容)。
师:你们愿意跟着我一起来学一学这个童谣吗?(点击童谣内容课件)
边念老师边打双响筒,特别提醒在切分节奏的地方,我是敲了一下以后说的桥和驴这两个字。可以反复多练习几遍。(点击课件中提醒切分节奏的部分)
师:说的真好,就像两个人在对话。嗯,你要回答出我的问题来,我才告诉你赵州桥怎么走啊!
那下面査老师就来问问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我的问题,好吗?
师生共同表演一遍童谣内容
师:有哪位同学想来扮演我刚想才的角色问一问,考一考大家的?记住要有表情和动作。
2、歌曲教学
师:同学们说得的真棒!你们听有两个小朋友忍不住唱起来了。(听范唱1)
一边听一边跟着老师做动作(拍手、拍腿)
师:对了!这样一个童谣还能用歌曲唱出来呢,这就是河北民歌叫做《小放牛》(出示歌词课件)
请同学们再听一遍,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的唱,并且跟着老师做动作,看看我们的动作变化了没有。(听范唱2)(拍手、拍退、切分地方拍手后画圈)
师:跟着老师的琴声轻声的唱一唱。
师:注意在“桥”和“驴”前面都出现了八分休止符(课件点出切分节奏)多唱几遍
师:这里这两小节的地方也要注意唱准(课件点出第二种切分节奏)。可以结合二拍子拍手练习
师:注意每段的最后一句要唱两遍,因为这里出现了反复记号(课件上点出反复记号)
跟琴唱第一段歌词
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师:其实啊我们歌词里面提到的张果老、柴王爷都是传说中的人物,那是怎么样一个传说呢,我们来听一听。(课件点击赵州桥传说)
师:在这个传说里的张果老骑着毛驴拎着个大袋子在桥上走,还有柴王爷也推着车要来瞧一瞧赵州桥呢。那我们能给这两个人物设计动作吗!骑驴的动作,还有推车的动作
表演:请一个同学扮演张果老,一个同学扮演柴王爷。我还要请一个同学来扮演提问的人,其余同学就是要回答他的人。(教师先表演一下,给予学生相关的示范动作)
根据时间可以请一组或者两组进行表演,加以适当的指导。
小结:今天査老师这节课上的很开心快乐,同学们你们开心吗?今天我们学了一首童谣,唱了一首河北的民歌。其实不管是说童谣也好,唱歌曲也好,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都是来赞扬了我们的赵州桥工艺设计的新颖精湛,赞扬我们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以后有机会希望大家能去河北看看这一座著名的石拱桥,记得一定要唱起这首《小放牛》!
最后让我们在快乐的《小放牛》的歌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小放牛》反思
《小放牛》是一首民间歌舞剧,以牧童和乡村小姑娘相互对答的方式,逗趣玩乐。歌中小姑娘向小牧童问路,可俏皮的牧童故意为难,并要小姑娘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才告诉他。于是两个人就一问一答,边歌边舞地演唱起民歌流行的对歌来。歌曲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歌舞的形式生动、活泼风趣,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开朗乐观的性格。歌曲的开始部分是以戏曲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刚开始听的时候总笑,不好控制课堂纪律,但学生非常喜欢这首歌曲的旋律,尤其是歌词的幽默吸引了他们,当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后,就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大胆的去创编歌词.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将自己平时所见到的事物编进歌词里来。在展示环节中,可能由于教师的评价手段较单一,没能够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给学生展示的时间也不够充分发,在时间上稍显仓促。在这一节课中我的导入可能有点多了,也发现自己的言语显得很空洞,词语不丰富。不能运用语言艺术来吸引学生。只有亲身练过的东西才能真正的掌握。例如在处理歌曲难点的地方,我只是让学生随着我的节奏一起练习,并没有让他们进行自我实践,这是我疏忽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更加深刻的体验到上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以老师个人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总之,这节课的效果总体还不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小放牛音乐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1.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
2.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