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观舞记课件

观舞记课件

时间:2023-05-29 18:25:37

观舞记课件

第1篇

[关键词]CAI 多媒体;舞蹈基本功;课件;积件

多媒体课件一直主要用于理论或文化教学课程中,如何将这种课件方式用于舞蹈基本功教学中,使得实践教学与课件能有机结合是笔者近些年在探索和研究的问题。2013年借助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运动解剖学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实践运用研究》,笔者主要负责图形图像及课件技术方面的主要操作。正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多媒体课件在实践教学中能大幅度提高教授理论知识的效率,能清晰地将解剖学知识展示给学生,也使笔者进一步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简称CAI)模式在舞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CAI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个人化学习环境。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和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上单一、片面的缺点。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经过40多年的发展,CAI在全球各类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技术优势已经得到了各界认可。舞蹈教学中也已普遍使用了多媒体技术,但更多是使用多媒体中的视频记录与回放,运用多媒体的技术仅停留在舞蹈表面形态观摩、模仿学习的状态。因此,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制作CAI多媒体课件与舞蹈实践课堂教学结合,在舞蹈视频教学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直观地传达给学生,丰富舞蹈教学言传身教的单一教学方式,值得研究与思考。

一、传统舞蹈基本功教学课件的利与弊

(一)传统舞蹈基本功教学课件利弊分析。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课程是所有舞蹈专业方向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目前,舞蹈基本功训练主要的方式有:中国舞训练、芭蕾舞训练、现代舞训练。传统舞蹈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教师的言传身授。这种教学模式能将身体运动的过程、用力方法、肌肉伸展位置等一些细节直接示范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的动作技术模仿,能直接看到学生掌握的情况并及时纠正。然而,其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倾向于动作模仿、队形编排,而忽略了或无暇告知学生这些动作技术产生的缘由及历史文化背景。从而使学生只注重外在的模仿,而不知其产生的文化内涵,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训练过程中的枯燥、艰辛产生厌倦,而发展到舞蹈表演时,他们亦会更多追求动作技术外在形式,而不知该如何体现舞蹈文化内涵。从课堂教学的呈现看,舞蹈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没有课件的,大都是备课教案(如图1),这与其它理论课程有些不同。其它理论课程的教学除了有教案之外,还需将教案编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能够耳朵听课同时还能直观丰富多彩的课件,促进了课堂的生动性与有趣性。

可以说,电子影像设备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是舞蹈CAI教学模式的发展雏形,我们使用摄像机录制舞蹈教学视频,并且回放给师生观看,早期的珍贵影像成为舞蹈的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资源。但是这些影像的制作工艺复杂,一旦制作完成就无法更改,无法随时加入教师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与领悟要点,理论文字描述较少,现实使用中往往成为记录动作的机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舞蹈基本功课程采用CAI教学模式的意义。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我们的舞蹈基本功课程也需要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课堂教学内容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高科技的教育手段必然会与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相嫁接,它不仅能深化着舞蹈艺术自身的发展,也开启了人们重新探索舞蹈以及自身的大门,面对广大有提高“素质教育”需求的广大学子及舞蹈爱好者,引进CAI教学环境无疑是我们改革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CAI教学模式不仅能加强舞蹈艺术教育的普及,广泛传播舞蹈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舞蹈教学理论的发展,笔者以《舞蹈解剖学》基本功课为例,将CAI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教学中,在实践课堂中有如下一些变化:

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学生认知与接受能力得到提高。以往对于舞蹈解剖学的理论知识主要靠教师的讲解来完成,再配合书籍和解剖图给学生们观看。常存在重点不够突出,讲解枯燥、语言嗦等问题。如果遇上低班学生,他们年龄小,语言理解力不强,大多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导致教学进度缓慢,效果不明显,甚至忘记了最初告诉学生这些知识的缘由。而在使用多媒体课件后,课件中图形化的界面形象、直观地传达舞蹈身体解剖学的具体部位、作用及功能等方面。在讲解过程中再配合学生的身体动作示范,及对知识重点的强化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好地把握身体动作的用力点、速度及容易损伤等方面知识,将理论与实践形象地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理论知识累积与信息化操作能力。结合多媒体课件,使用3D人体模型可以全方位地研究人体结构,随时变换角度,加强了教师本身理论知识的累积与提升。如果教师对人体解剖结构都不熟悉,又如何能教给学生?因而,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过程,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操作能力,而通过学习和制作,使得教师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得到升华。

3.为舞蹈基本功教学研究提供一手材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仅在教学中取得了实际效果,也将成为取代传统教案的一个全新的媒介。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和身体动作示范结合在一起,为今后的教学研究积累了一手资料,为舞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也为我们今后研究舞蹈基本功课件积件模型积累了一定经验。

二、CAI技术在舞蹈基本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一)CAI技术在舞蹈实践课堂应用的必要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把运动解剖学的相关课程提炼加工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实践过程中应用的软件有Power Point、Photo Shop、3D body等软件,通过截图,标注等手段突出了教学中的知识重点,形象地将运动解剖学的知识点传递给学生。需要说明的是,《舞蹈解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不是取代教师的教学,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受技术条件的制约,目前《运动解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大部分还处于平面阶段,3D技术的应用所占比重比较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开发。

1.CAI在舞蹈课程中应用的现状。相对于其他学科,CAI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就显得比较少,而在艺术教育中除了艺术设计的专业是以CAI为主之外,CAI在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艺术教育中也有部分应用,但是在舞蹈艺术教育中应用得就比较少,尤其是在实践课堂,基本上还没有CAI教学手段的应用。CAI在舞蹈课堂教学应用比较少的主要缘由笔者认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硬件方面的缺失,目前我国的舞蹈实训教室基本上没有配备CAI教学环境,在舞蹈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多的就是视频的观看和模仿,没有充分发挥CAI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二是多媒体课件制作人才的缺乏,当下舞蹈教师的课件制作能力有待提高,由于舞蹈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基本上是属于言传身教,而且舞蹈课程主要以训练为主,因此广大舞蹈教师都忽略了提高自身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也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相互制约的因素导致了舞蹈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2.舞蹈基本功教学引进CAI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随着时展,单一的舞蹈技术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人才的发展需要了。舞蹈不仅仅需要技术,更需要文化,这文化既有基础的学科知识了解,更注重文化艺术的修养,提升学生实际素质,同时也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即使是以基本功训练为主的课程也需要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课堂教学内容在提升技能的同时,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提高。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高科技的教育手段必然会与中国舞蹈教育相嫁接。它不仅能深化舞蹈艺术自身的发展,也开启了人们重新探索舞蹈以及自身的大门,而引进CAI教学环境无疑是促进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CAI教学模式不仅能加强舞蹈艺术教育的普及,广泛传播舞蹈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舞蹈教学理论的发展,将枯燥、晦涩的理论变成生动、形象、直观的模式传送给每位学生,让他们易懂、易接受。

(二)CAI教学模式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1.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著名舞蹈艺术家吕艺生在《舞蹈教育学》一书中曾说道:“中国专业舞蹈的教育目的,总的来说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式的前提下,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类舞蹈人才。”[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兴起“素质教育”的浪潮,从普通中小学到各地高校相继开设了舞蹈选修课和必修课。“在高校开设舞蹈教育课程,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专门的舞蹈家,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舞蹈欣赏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新一代的艺术素养。”[2] CAI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舞蹈教育的推广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练习相结合能使学生学得更明白,训练的效率也会更高。CAI教学模式在舞蹈实践课堂中的应用必将打破舞蹈教育“言传身授”的传统教学模式。

2.为舞蹈课程网络化打下基础。目前,舞蹈实践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比较少,但是当前,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舞蹈亦需要与时俱进。笔者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大力开展地网络课程和舞蹈远程教学模式,而CAI多媒体教学模式则为大面积普及舞蹈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在舞蹈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必然会成为舞蹈教育新的增长点。

三、关于启动基于积件思想的舞蹈课程资源库的研究构想

积件(Integrable ware)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思想作为一种关于CAI发展的系统思路,是对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准备、检索、设计、组合、使用、管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不仅是在技术上把教学资源素材库和多媒体著作平台的简单叠加,同时从课件的经验中发展出来的现代教材建设的重要观念转变,是继第一代教学软件课件之后的新一代教学软件系统和教学媒体理论。其主要特点有:1)积件与教材版本无关性;2)基元性与可积性;3)开放性,自繁殖性;4)继承性与发展性;5)技术标准规范性;6)易用性、通用性、灵活性、实用性。

目前舞蹈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课件基本上是以不可编辑的视频影像为主,属于高度集成的多媒体课件,是编制者按照其教学思路组织起来的前后连贯的教学课件,课件发行后不可修改,具有整体性、固定性和封闭性。但是如果我们建设基于积件思想的舞蹈积件库,制作碎片化的舞蹈课件,今后在使用 CAI教学模式时除了可以使用这些传统课件之外,还可以由教师随时进行高效率的编辑、修改、增加、自由组合库内资源。

然而,由于舞蹈教学课件的缺乏,制作舞蹈教学课件的人才较少,要想持续不断地发展舞蹈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提高舞蹈教师的信息化操作能力,最终建设一个基于积件思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舞蹈教学资源库。笔者有以下一些构想:

1、建构舞蹈积件素材库。舞蹈积件库是整个资源库的核心,研究如何让舞蹈教学资源碎片化,以便于使用者积累和自由组合。另外,构建积件库需要普遍提高舞蹈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课件制作能力,因此,还需加强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经常组织培训与进修学习。

2、搭建积件组合平台。有了积件库作为支撑,如何方便地将库内资源组合成为一堂课还需要搭建一个操作简便,功能齐全的积件组合平台,以方便教师们的组织教学内容,丰富舞蹈教学的内涵。

3、制定积件使用管理规则。为了促进积件库内容的积累,设立一定的资源库准入门槛,制定相应的使用规则可以防止使用者只拿取不增添的坏习惯。良好的使用管理规则不仅可以有效统计出积件的使用情况和使用价值,还能提高教师们制作积件素材的积极性,让教师们主动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结语

通过将CAI多媒体课件放入舞蹈基本功训练过程的研究,笔者认为,把理论知识带入实践课堂是我们舞蹈基本功课堂教学研究的突破口,而多媒体教学环境(CAI)应该在舞蹈实训课堂成为标准配备,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是舞蹈授课教师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也为探索舞蹈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打下一定基础。在当前网络教育大发展、“素质教育”的普及产生巨大需求的背景下,推动信息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交叉结合必将成为我们舞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 (责任编辑:刘小红)

注释:

①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②周雅俐.发挥舞蹈艺术魅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J].剧作家,2008(05):130

参考文献:

[1]黎加厚. 从课件到积件: 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 上) [J] . 电化教育研究, 1997(04)、1998(01)

[2]于淼淼.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现状及分析研究[D/OL].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08)

[3]罗冬梅、刘桂华、董荣药.《运动解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J].体育科学研究,2003(03)

[4]陈新.运动解剖学CAI 课件图像素材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5]高红娜.舞蹈理论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D/OL].吉林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0

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舞蹈教学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变得异常便捷。舞蹈艺术表现也正通过多样的视觉媒体传播和多感官刺激的手法丰富着自己的艺术语汇,开创着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之路。在这一情况下,传统舞蹈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让我们看到M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多媒体技术把文本、声音、图形和图像等与计算机综合在一起,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五感”,交互式地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存储容量大、直观生动,其交互性和网络化可以来辅助舞蹈教学,对学生掌握舞蹈专业技能知识、优化能力结构,促进其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高中舞蹈教学的现状

在普通高中的舞蹈教学,不同于专业的舞蹈院校,具有课时少、针对性强且学生基础差、个性突出等特点。许多学生几乎未受过任何舞蹈的基本训练,加之身体的软开度、肌肉能力与柔韧性没有有效开发,身体条件较差,这都给舞蹈教学带来诸多困难。

当前高中舞蹈教学存在以下不足:

1、教学方式很传统。在教学中,多采用“口传身授”教学法,即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来传递动作。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虽然有时也在教学中辅以文字、插图,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起到很大作用,因为如果没有老师的亲自示范指导,光凭文字与插图,学生是不能够掌握的,这是舞蹈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

2、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积极性不高。在教学中,由于舞蹈教学形象、直观等特点,教师强调模仿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从而忽视了的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生硬地灌输,学生机械地模仿,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产生厌烦疲倦之感。

二、多媒体技术对舞蹈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优化和丰富教学资源,编辑舞蹈教学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把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媒体通过计算机集成在一起的技术。它有着其他媒体无法代替的优越性与科学性。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并及时更新、内容丰富的舞蹈教学资源库,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有力保障。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教学课件,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技能训练,民族组合等,以及队列变换、舞台调度都可以制作成教学课件,并加上一些必要的技术要领文字讲解与图文,将这些清晰、完整地展示出来,学生便可以一目了然、轻松的进行学习,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观念的改变。如在学习藏族舞蹈之前,先放一段介绍藏族风土人情的短片让学生欣赏,学生通过观摩多媒体课件,在老师的引导和提示下,不但对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韵律舞姿获得了丰富的感知,而且对藏族的居住环境、生活习俗、民族服饰等等有了具体的了解。这样一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加深了,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充分体现重点,加强标记难点,同教师们形成互补机制。

以往的舞蹈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舞蹈技能,学生模仿动作和练习实践的过程。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后,我们可以把一些舞蹈知识用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这让学生们更易于接受。通过多媒体将要学习的训练组合整体地演示给学生,把教师在现实授课中遇到的问题和难以表现的授课意图全面、系统地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如在基训课上,跳、转、翻的连续动作等等,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及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更快、更全地建立起动作表象,突出了对重点和难点动作的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当学生明白了整个动作的来龙去脉后,在学习技巧时,就能够自觉地去理解和体会教师的动作讲解,而不是单纯的模仿,感觉能力将得到提高,整个技巧课的授课质量也会得到质的突破。

(三)运用多媒体反馈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所谓多媒体反馈教学法,就是借助数码摄像机把学生在舞蹈课上所完成的动作记录下来,利用多媒体把图像播放出来,让学生和教师一同观看,从而观察出所作的动作是否规范,是否合乎要求,在对比中发现错误,及时予以纠正。多媒体反馈教学法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运用多媒体演示较优秀的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和规范化的技术动作形象,与自己的舞蹈动作进行相互反馈。这在高考舞蹈教学中作用很大,学生艺术高考所展示的舞蹈片段,一般都是截取国内各种舞蹈大赛的优秀舞蹈片段,教师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需要学习的舞段后再进行教授,然后再用摄像机记录下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的动作,和学生一同观看,让学生看到自己和优秀舞蹈演员的差距以及自身的进步,在对比中不断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其次,在上舞蹈编导课时,用摄像机拍摄下学生或者教师的即兴舞蹈,能捕捉到许多闪光点,加以积累与发展,就能创编成好的组合或作品。

实践证明,多媒体反馈教学法在舞蹈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可缩短学生掌握动作的时数,使动作更趋规范化,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对自身内在因素的激发,更有利于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创新舞蹈音乐伴奏教学。

在几年以前,大多数的舞蹈教师运用录音机播放磁带或者钢琴老师现场伴奏等手段进行舞蹈教学,不仅舞蹈音乐的表现力不强,又容易出现意外(如卡带、舞蹈伴奏中断等),现在的舞蹈教学中,用CD点播系统、MP4等电子产品和现代技术取代传统的录音机,已经成为舞蹈伴奏教学的趋势。教师利用MIDI、“会声会影”等现代音乐技术进行舞蹈伴奏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以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模式参与到舞蹈基训课的音乐伴奏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辑或剪接音像资料,音乐软件可以随意改变音乐的速度、力度等,在乐曲衔接处能处理得更细致和圆滑,音像编辑好后还可用“格式工厂”等软件转换成各种格式下载到学习机、MP4等承载体中,或者制成CD碟片。在上课时,用一张小小的碟片或者一个MP4代替磁带、钢琴或乐队,使学生在完美的音响效果中感受舞蹈的节律、情绪等因素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对肢体语言的感受和理解。这样就改变了单调刻板的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的效果。在舞蹈演出当中,让碟片代替磁带更是大多数舞蹈教师的选择,既方便、小巧又可以保证音响效果及演出质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现代信息技术与舞蹈艺术教育的结合将成为现代艺术教育的核心和必然趋势,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优化现代教育资源,丰富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过程里创新艺术、放飞理想,这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舞蹈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4

第3篇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就目前来说,社会以考试为主要的录用人才的制度没有得到改变,学校考核教学效果的方式也没有彻底改革,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计划以及教材内容的配套衔接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目前还不能脱离课堂教学这一主要形式。所以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上,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呢?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要达到这一要求,作为教师来说就要根据学科知识特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设置一定的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和教师的主导功能。同时注意舞蹈的课堂教学都是由浅入深、从简到繁,达到逐渐掌握、不断巩固的目的。利用教师的知识和对教学课程的精心设计,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获得知识技能的快乐感,形成良性循环,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和课堂负担,获得较多知识和对舞蹈学科更多的了解。

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能力又是在知识的教与学中能中形成的,所以加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内容包括:

①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高级知觉形态,它是一种积极的能力。首先要有观察的能力,要观察生活,观察各类舞蹈活动,而且在观察中善于以舞蹈家特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归纳。让学生学会分析、观察所得的信息,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从而发挥意识对学生智慧的启迪作用。

②思维想象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舞蹈学科的思维力主要指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动作思维能力。当它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它本身也存在动作的抽象思维能力。

③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这是学习舞蹈的学生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舞蹈家能背下各种特色的舞蹈动作。当然学习舞蹈的学生惊人的记忆力不只是记忆舞蹈动作,他应对舞蹈直接与间接有关的一切知识都有特殊的记忆能力。同时,这种记忆过程也是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而得以巩固加强的。

④模仿能力 模仿对所有人类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对于学习舞蹈的学生来说,似乎尤其重要。教师只有先教会学生对这一模仿的认知过程,才能使学生学到和感觉到,从而增加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起来即能看到形象又能抓住要领,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使模仿能力在舞蹈学习中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⑤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最薄弱的方面,但对素质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相当重要的。作为舞蹈这一学科,创造力是舞蹈人才的最高能力,是最终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开拓的思维,展开想象,善于思考,有勇于发现、勇于探索的胆略。

二、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师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研究教学方法必须以学生的学法为归宿,学生掌握了学法才能体现素质的提高。作为教师来讲,一是在课前要设计学法,根据教材内容通过不同的教法引导学生的学法,使学生尽量多练习、多动脑,提高学习的效果。二是课堂上要交给学法,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教藏族堆谐(踢踏舞),我们已经明确膝部松弛的小颤是它的基本动律,那么掌握这一动律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呢?需要在膝部和脚腕松弛颤动的情况下,大腿和小腿肌肉的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才能保证这一均匀的颤动。在这一分析的前提下,学生就能掌握基本动律的能力。三是课后辅导指点学法,指点学法的规律性。例如舞蹈学生只有在已知的舞蹈知识和舞蹈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学习和掌握新的舞蹈知识和获得新的舞蹈技能。也就是说,“飞脚”要想打得好,要有地面蹁盖腿的能力,空中跳转的好,要有背挺直的能力。学生要想达到这些能力,必须通过教师给予正确辅导和课后反复练习。从而学生在学习中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达到要学、会学、乐学的境界。

三、要真正的发挥舞蹈表演教学的作用

舞蹈表演是舞蹈教学中,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是舞蹈教学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舞蹈表演,如何更好地发挥表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第4篇

关键词:江西省高校;舞蹈;教学;创新

高校舞蹈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意义重大。了解当前江西省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准确把握江西省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发展方向与基本原则,推动江西省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创新发展,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十分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一、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的现实意义

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重任,同时又是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平台。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对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把握,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意义重大。

1、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

舞蹈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精神气质,提升外在“美”;又可以培养个人修养,提升内在“美”。高等院校广泛开设舞蹈艺术课程,可以使更多的学生选修该课程,使大家在载歌载舞的艺术审美熏陶下,思想和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激发,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一切,使学生自身达到一种更加完美的境界。因此说,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

2、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舞蹈有益于大学生高雅气质的培养,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个人审美品味;有利于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培养良好品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可以有助于大学生宣泄情感,减轻压力,感受生活的快乐;有助于学生增强勇气,提高自信,搞好团结协作,进行沟通交流,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扩大学生间的交流,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更高的视野,更高的胸怀去认识生活、观察世界、创造未来,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学会以笑容去抹除眼前的忧伤,以健康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挑战。

3、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舞蹈艺术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和观念,使学生的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高校开设舞蹈艺术教育对于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一方面是因为舞蹈艺术是美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启迪人、感染人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艺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予美,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的目的,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舞蹈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在艺术美的享受与陶冶中,净化心灵,健全人格。

二、当前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及遇到的矛盾与问题

在当前高校的舞蹈教学中,总体上表现为:教师的教学创新不够,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舞蹈教学水平的提高。

1、高校舞蹈艺术教学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

高校舞蹈一直传承着几十年不变的教育模式,学习的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及方法缺乏研究与创新,致使学生失去了对舞蹈教学的兴趣,甚至形成了厌恶舞蹈课的心理。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坚持以教师为本,扼杀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老师课堂教学中的附属品,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2、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缺乏有机结合

我国高校舞蹈专业学生主要来源于舞蹈中专学校、艺校、艺术类职业中学或者是普通中学的舞蹈专业学生,他们的普遍特点是文化基础薄弱,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轻视舞蹈理论课程的学习。许多舞蹈专业学生一听到要学理论、要考理论,就是会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有的高校由于历史及师资等原因,也同样存在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间缺乏有机结合,重视理论学习而缺乏科学的技能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半是厚于理而薄于技,没有达到舞蹈艺术课程应有的教育目的。

3、高校舞蹈艺术课程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目前高校舞蹈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舞蹈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措施、器材场地以及师资力量的配备等等方面的问题都有待改进和完善。有的高校舞蹈专业成立时间短,缺乏完备的教学体系,舞蹈理论课要么不重视,要么就直接由舞蹈技能课教师兼任或者是音乐、艺术方面的理论教师担任,教学方式也过于陈旧,不是照本宣科就是简单的播放DVD影像资料,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舞蹈理论知识,失去了舞蹈课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和作用,从而影响了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

三、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受各种各样条件制约,诸如社会的现实需求就是决定高校舞蹈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应当准确把握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遵循高校舞蹈教育发展的基本准则,为创新高校舞蹈教学打下基础。

1、科学进行舞蹈学的学科定位与规划

新时期高校舞蹈教育的学科建设,要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开展舞蹈历史、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以舞蹈教学、创作和传播为基本点,展开新技术开发研究。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网络技术扩大舞蹈教育传播渠道,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了全面准确、深刻系统地把握舞蹈艺术规律,需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探索与攻关,在研究成果不断积累和系统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舞蹈学科分支。

2、把握知识与能力整合发展的原则

将舞蹈创造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要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大力加强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知识技能内化为素质。舞蹈教学使学生不仅学到舞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还通过知识技能联系实践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舞蹈课程目的、意义及教学功能、价值的认识,使学生树立热爱舞蹈艺术,牢固树立专业思想,通过舞蹈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的紧密配合,从“学与教”的联系的实践中概括出舞蹈教学的原则,并掌握原则的实践条件及原则指导下的操作方法。

3、突出科学性与实践性原则

注意舞蹈知识技能的准确性、严格性,符合学生舞蹈认识的规律,建立基础的舞蹈教学的科学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舞蹈教学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基础动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具有这些观念的动作不仅能代表不同文化的舞蹈的风格特征,而且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基础动作组织练习,能使学生在少量的知识中获得对不同文化舞蹈的有效理解。同时,还能唤起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奠定舞蹈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课堂教学不仅要强调动作技能的实践练习,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运用的实践意识,营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认识到舞蹈学习不仅是掌握现成的规范动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强知识技能应用实践的能力。

四、创新高校舞蹈教学对策

高校舞蹈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引导大学生走进艺术殿堂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强化高校舞蹈教学的创新,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创新高校舞蹈艺术课程体系

舞蹈艺术类课程开设的种类越多,分科越细,越让学生无从选择。应将众多舞蹈选修课科学地化整归一,增加课长,减少门类首先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设一门在内容体系上具有渐近性、复合性的课程,即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学习能力,以讲解基本的舞蹈艺术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分析并从其它艺术社会科学的角度评价、鉴赏艺术作品。舞蹈艺术类的课程应以此门课程为主,将此门课程设置为学生的一门舞蹈艺术类必修课。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无从选择的情况,同时也为选学其它门类的舞蹈扩大了空间。同时要贯彻好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在辅舞蹈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上,开设一些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社会学、艺术哲学等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培育高校舞蹈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舞蹈专业特有的历史,造成学生对文化理论课不够重视,造成提高文化素质水平的障碍,不少学生在文化水平、综合素质上仍处于贫乏状态。这不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对舞蹈事业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作为舞蹈课的学生,在其舞蹈生涯中,文化修养及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规定着其整体艺术素质、专业水平的高低与发展。那种单纯追求技能熟练而忽视文化及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只能培养舞蹈的匠人,而永远不可能造就集表演、教学、编导、研究于一体的优秀舞蹈人才。保证教学质量兴趣是学好舞蹈的动力,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秘诀,兴趣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耐性和记忆力,还能发展思维和想象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以及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形成爱好的升级,积极培养发展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使这种爱好舞蹈的兴趣得到进一步升温和发展,成为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舞蹈教学中,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采用一些新的教法。利用电化、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它的艺术形象是通过人体有韵律的运动来塑造的。在教学过程中舞蹈的风格韵律、情感等所内涵的东西是教师很难用语言向学生解释清楚的。利用电视教材,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它有重复再现的功能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模仿动作和对照练习的有利条件。通过电视屏幕,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受到艺术的感染,多重感官的刺激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加深,学习动作的兴趣会更高。(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参考文献

[1] 平心.舞蹈教育: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3).

[2] 杨荔,做心灵的舞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旅游专业;问题

在中职教育当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其目的是使每一堂课都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习到自身需要掌握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应是在日常的课堂中而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校级赛课。笔者随机走访了多媒体教室上课班级,并以10级旅游专业为例,认真听课分析如下。

1.具体课程分析

(1)10级旅游管理班《旅游饭店英语》课程

在这门课上,教师所教授的是如何用英语在前厅部工作,并且为外宾办理入住登记的内容。一上课,王老师就将重点词汇打在投影上,开始了讲解,还时不时地运用记号笔做出重点符号要求学生记录。此时,笔者观察了一下听课的学生,大多埋头抄记笔记。此时投影屏幕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板书笔记,黑板在投影的后面已经失去了作用。一节课下课,黑板上仍然是重点单词和课文内容。

问题分析:认真分析下王老师的这堂课,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堂旅游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尽管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教学方法仅仅是把过去传统的粉笔板书变成了投影里的文档,而用投影屏幕换取了过去的传统黑板。使多媒体教学仅仅是变成了电子板书,并没有足够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本身具有的生动活泼,逼真情景化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希望王老师能够在课余时间多收集一些关于酒店订房的视频或者图片,再制作成课件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创设情景化教学,模拟在酒店中的实训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状态下进行技能学习和语言操练。

(2)10级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基础》

本课程是刘老师讲授的一堂普通话基础知识的课程,一上课,刘老师就利用了教材背后的光盘进行讲授,这一课的背景知识和相关发音图片都在课件上清晰呈现,学生在课件的指导下,词语跟读,课文听读,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问题分析:教师利用教材背后的赠送光盘进行指导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普通话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是跟着机器跟读,由于间隔快,教师不能及时纠正。同时,教师也应该针对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一些重点讲解。建议在使用多媒体时,教师应该适时点评,并且指出学生需提高的地方,勾出重点,避免下次在同一个地方出错,这样才能使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3) 10级旅游管理班《舞蹈形体课》

本课堂是10级旅游管理专业刘老师上的一堂关于民族舞蹈编排的课程。一上课,老师就点开了投影仪和电脑,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个民族舞比赛的视频,让学生进行分析各个民族舞蹈的区别,在欢快的舞蹈中学生们看的非常有兴趣,并且积极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多姿多彩的视频形象的向学生展示了民族舞蹈的魅力和特点,并且请部分学生进行了动作的解析,教师做出了相应的指导。

课堂分析:舞蹈课是一门非常有趣味的课堂,但同时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公共课程,这门课程着重在于实际操作与理论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大幅度的展示了民族舞蹈的视频,但是讲解示范过少。建议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民族舞蹈有充分的了解,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别是带团时能够即兴表演民族舞蹈。

(4)10级旅游管理班《旅游法规概论》

本节课是一堂关于旅游法概论的课程。课堂上,张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举出许多案例,请学生进行反思,教师点评总结。整个课堂,学生表现了相当高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同时值得肯定的是,张老师运用PPT和视频文件相结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导游在工作中违反旅游法规的视频。请学生进行讨论,并评价。最后让学生将正确的方法进行演示,把课堂气氛推到了高潮。

课堂分析:旅游法规概论本是一门枯燥的理论课程,但同时有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让所有学生的参与进来,把枯燥的知识转化成生动的情景教学,于此同时,张老师还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课堂互动积极,学生学有所获,并在讨论时给出学生相应的评价和分数,值得肯定。

2.小结

通过随机听课,我们不难看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对提高教育效果、改进教育模式等积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更胜一筹,但如果学校和教师不重视多媒体教学,仅仅流于形式,这样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且影响了中职教学的发展。在调查走访之中,我们看到多媒体教学在中职学校尽管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甚至会产生新的教学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正弥补,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真正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 彭少忠.中等职业学校多媒体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 广西教育,2005,(11B).

[2] 华国盛.关于多媒体教学应用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1.

[3] 黎加厚.教育技术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程墨.政策亮点[N].中国教育报,2007-10-11(1).

[5] 霍艳玲.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8.

第6篇

 

—、课型间形成“思维链”,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活动程序框架的构建,是舞蹈教学课型改革的重要内容。过去高师舞蹈教学主要是实践教学,或曰形体训练,多采用“传递——接受式”的“口传身授”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当期望学生在短时间掌握_定的知识时还比较可行,但舞蹈教师在任何教学内容上都运用这种模式,长此以往必然造成一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不仅形式单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此提出“五种课型教学法”,即理论课、实践课、观摩课、、研讨课、创编课的设想,以上几种课型虽然都可以独立成_门课,但是各种课型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理论课为其它课程打下理论基础,实践课又能映证理论课学习的内容和提出的观点,有了正确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可以指导讨论和创编,观摩课为创编课提供素材,丰富所学知识等,各种课型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

 

各课型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构成“思维链”,_堂有效的舞蹈课就应具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有多元化的舞蹈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主要使用知识传授与自我学习相结合、课堂实训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其次,要有多层次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教学特色和实现教学目标,运用舞蹈作品分析、情景模拟等新颖的教学方法,形成教师现场授课与实习指导、开放型自我实践、引导性与探索性结合实践三个主要的层次。最后,要注重多重性的能力培养,要求我们的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技能操作和专业知识运用上与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舞蹈素养需求接轨。

 

二、教学内容形成“知识链”从体验型向探究型教学模式发展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舞蹈开放式教学更应注重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舞蹈实践,以及对舞蹈信息资料的分析整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包括意志、毅力、信心、兴趣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在内的思维方式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这里的“体验——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研究的方法(或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目的在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模仿学习为主要途径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它是适应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需要的_种新型舞蹈教学模式。

 

比如针对一节汉族民间舞课,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有特色具代表性的汉族舞蹈片段或优秀剧目,并鼓励学生在观赏过程中自由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关注动作,有的关注情绪表情,有的关注道具服饰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及个体关注问题的不同,让大家自由组成若干个探究小组,自主确定探究的内容。如汉族地区的历史、宗教、地理环境、人文风俗、民族音乐的特点、民族舞蹈的风格、舞蹈动作的特点等,并引导学生运用书籍、影视、网络、社会生活等资源,通过观赏、体验、回忆、讨论、分析、查阅、调查研究等多种探究活动的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去展开探究。在综合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1步分析、掌握舞蹈的体态动律以及基本动作,在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_步分析和体验汉族民间舞的舞蹈语汇及其风格,在理解的基础上再体验这些文化因素对汉族民间舞蹈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形成“教学链”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杜威的“反传统”教学模式,使人们认识到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体,由此开始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研究。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这就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形成“教”与“学”的“链接”。

 

首先是舞蹈情境创设与生活实际链接。如在学习藏族民间舞踢踏动律时,让同学们找下楼梯时,膝盖放松、身体重心向下的律动,为的是他们在放松的状态下找到动作感觉。这时让他们想象:在楼上听到朋友在楼下呼喊,急急忙忙下楼梯时的膝盖颤动。这样通过把舞蹈动作放回曰常活动中去的启发式教学,打开学生的想象思维,提升学习效率、增加舞蹈表现力。同时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动作产生的源泉。这是学习舞蹈动律的有效方法。

 

其次是学生活动与教学相链接。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有趣的活动,践行让学生玩中学、学中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舞蹈的乐趣。如舞蹈元素中的步伐学习环节,在同学们学会步伐以后,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队列、操作的各个环节和参与者的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编创和组织策划能力。

 

最后是知识内容与情感的链接。有诗云“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句诗把舞蹈作为人们情感表达的最高境界,抒情性是舞蹈的表现要素,也是把音乐中的情表于形的重要手段,舞蹈和音乐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使舞蹈动作与音乐作品相融合,如舞蹈基本训练采用歌曲作为伴奏,让学生学会用艺术加工过的肢体语言去诠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为表演打下基础。

 

四、教学手段中形成“信息链”推进教学模式的曰益现代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在当代教学模式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成果,教学条件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可提供的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记住、掌握和运用知识。教育心理学则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方式,就能够获得65%的知识。多媒体正是具备了这样的优势,它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手段,把教学内容表现出来,再将这些内容有机组织、安排、结合在_起。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舞蹈的风格韵律、情感等内涵是教师很难用语言向同学们解释清楚的,而利用多媒体手段让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表现出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视角、多方位的空间,充分调动其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与记忆。

 

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关键,现代化手段不仅可以使舞蹈实践教学变得“有声有色”它的重复再现功能也为学生进行模仿、对照练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还可以开展其他的舞蹈教学活动,如利用电教设备开展舞蹈专题讲座,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舞蹈鉴赏课,利用DV录像保留舞蹈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等。在基础训练课中如果让学生从录像中看到自己,便对自己的优缺点一目了然,也可以为自己保留一份教学资料。

 

另外,过去学生了解知识只能依靠单一的教材和老师的讲解,但不论是哪本书还是哪个人,知识的容量和广度都是十分有限的。这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在信息飞快传递的时代,有着巨大的信息量和广泛的信息来源,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许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最前沿知识。资源共享、知识更新的速度让我们能够全面获得第一手资料(文字资料、舞蹈音乐资料,与舞蹈相关的视频资料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了解与之相关的内容,以及这一学科的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改善过去学生只知道死抠书本的情况,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开扩了学生的眼界,无论对于高师教师还是他们面对的教学对象,哪怕高师学子走上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岗位,学会搜集、查找、运用这些资料,响应“终身学习”的号召,让这些资料成为无尽的知识财富,将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002.

第7篇

一、字理识字――“舞”

“舞”字虽是课文的生字,但其音、义对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不过因其笔画、部件较多,学生容易写错别字。我巧妙借助该字的字理,针对易写错的部件“舛”,设计了切合中年级学生的教学模式。

1.联系生活

师:跳舞要用到身体的哪个部位?(生答略)“舞”字很有意思,从它的结构,我们不仅能找到跳舞的人,还能清楚地看到他的手和脚的动作和使用的道具。

2.见形知义

(1)出示“舞”的金文,让学生寻找跳舞的人和其手脚的动作以及使用的道具。

(2)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点拨:金文的“舞”字,中间有个“大”字,就像一个人伸展手足,两只手拿着树枝、兽尾舞动,两只脚相背,脚趾向外,时而左脚跟点地,时而右脚跟点地。

3.分解组合,溯源对比,重在辨析

(1)出示“舞”的汉字演变图,让学生对比观察。(2)教师相机指导:“舞”上半部像人的上身和树枝,下半部是“舛”(chuǎn),是偏旁,像两足相背。

4.字理为本,多法识记

(1)学生根据字理,自主识记字形。

(2)教师相机指导:①怎么记住这四个小竖呢?(可识记为左边是两根树枝,右边是两根树枝;也可识记为中间两竖是人的身体,外面两竖是树枝;也可以记成是两对小朋友在跳舞。)②怎么记住“舛”?(两足相背)

(3)字作偏旁,常有变异;构字率高,多作部首;一字排头,统率其余。

师:说起“舞”的两只脚,老师想到了另一个有“舛”的字――降。“降”与“舞”有什么异同?请同学们课后查查《字理手册》再交流。

二、字理析词――“挥舞”

《剪枝的学问》围绕“种桃能手”展开教学,对“挥舞”与“挥动”二词进行字理析词对比品味,恰好体现了王大伯是种桃能手。

1.随文引出

(1)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你能从第二自然段找出能体现王大伯是种桃能手的词语吗?

(2)你见过谁挥舞的样子?(孙悟空挥舞金箍棒、武侠高手挥舞着刀剑)

(3)只见刀光不见人影,挥舞的速度原来这么快啊!

2.换词比较

师:老师想到了“挥舞”的近义词――“挥动”。请大家做做“挥舞”和“挥动”的动作,感受一下两者的区别。

3.分解析字

动:繁体为“”,“力”表意,“重”表声,有力才能动。后来用“云”代替“重”,指天上的云是能动的。“动”指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舞:按一定的节奏转动,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二者相对比,“动”比较笨重呆板,“舞”比较轻盈灵活。

4.组合析词

依据“挥”的偏旁,“挥舞”和“挥动”都是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挥舞”速度快,方向多变,动作灵活轻盈;“挥动”的速度稍慢,方向相对固定,动作呆板笨重。

如“跳舞”方向多变,在脚的带动下,全身都动起来,动作灵活轻盈,且有一定的节奏。“跳动”一般指上下或左右跳动,跳动的方向相对固定,动作比较呆板笨重。

5.联文析义

(1)在课文里,作者为什么要用“挥舞”而不用“挥动”?

(2)结合桃枝的具体情况,要剪的枝条上下、左右、内外、横竖都有,方向多变;再结合王大伯胸有成竹、潇洒自如、随心而发的剪枝动作,用“挥舞”比用“挥动”更准确,更能表现王大伯的风范。

6.品读赏义

师:了解了“挥舞”这个词在课文中的含义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王大伯用剪刀挥舞的样子。

7.迁移用义,指导写作

(1)“挥舞”这个词与手的动作有关,你能用“挥舞”说一个句子吗?

(2)指导写作。每个词有每个词的侧重点,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要选用准确、恰当、有表现力的词语,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生动精彩。

第8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舞蹈教学;课堂教学;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219-01

实践教学是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K且又是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部分。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一种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强调学生亲身参与与实际操作,意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应用技术技能的能力,得以巩固和展现,掌握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组织,编排、创作及表演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学习和掌握文艺演出各相关环节组织和编排的知识,从而,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教学理论相结合,完善和巩固了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并重在提高了实践能力。

一、 实践教学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在舞蹈教学中,教学形式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一直以来,许多舞蹈院系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但却对实践教学则重视不够,认为实践教学会影响课堂教学。本人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后认为: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并不矛盾,特别是如果在实践教学中强化课堂教学,既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又可使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问题。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提高教学水平。

在实践创作的过程中,通过编导老师的启发,通过在一定的情感氛围里舞蹈,慢慢地学生就会发现舞蹈动作的内在情感及联系,于是,形随情动、身随情舞,很快在舞蹈表现中就有了“感觉”。同样,通过演出实践,我们也发现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讲授动作的规范性,不注重讲授动作的内在情感和相互联系。在演出实践中,这些问题就暴露了出来,这样学生把这些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一起探讨并能够帮助老师们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同时更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 实践教学提升整体的创作水平

在舞蹈教育中,教学科研的重要一环就是剧目创作。然而,剧目创作是要求一定条件的:需要一定的资金,相应的作曲、演员、服装、道具、舞美等等。因此,学校在平时要启动一个剧目创作的项目十分慎重,并且很不容易。而实践性教学方式则正好创造了这些条件,为师生们提供了大量创作的机会和演出的平台,使我们有条件不断地进行创作尝试,在创作中磨练碰撞,使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外请来的国内外著名舞蹈编导老师之间的交流切磋,而且在参与与操作的过程中也极大地拓展了师生的艺术眼界和创作观念。在这些帮助指导、磨练碰撞的过程中,师生们的创作思路、创作手法和创作水平有很大提高,使其逐渐形成了十分活跃的舞蹈创作力量。

三、实践教学培养了师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及拥有技术技能实际应用能力的舞蹈专业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中国舞蹈事业发展对高校舞蹈本科教育的要求。然而,创新思维和技术技能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平台,而实践教学恰好为之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在我们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对客观材料进行分解和重组,并与我们原有的知识进行结合。在进行分解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对客观材料进行过滤试分析,也就是对收集来的初级事物信息进行筛选,记住事物的本质。在记住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人的爱好进行有方向的选择内容,加以各自独到的见解,从概念上打破了当时的旧观念,从而超越前人。所以在我们舞蹈创造中,首先要进行思维创造,和观念的改变。这就是一种创新思维。例如学生在进行某一个舞蹈作品的排练,在过程中,作品反映的是怎样的情景,事态是如何发生发展的,那么演员应怎样根据剧情进入表演状态,随着情节不断发展,演员的情绪和肢体语言应怎样渗透情感,最后完美地完成二度创作,这都是需要有应用能力以及创新的思维的,而不是按照单一的一个模式进行人物塑造,是私下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都有着各自的体会与理解,在不断钻研与实践中,在不同的创作思维中塑造出不同人物背景、性格特征、生活经历的舞蹈形象,使得作品在表演形式上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

我们在舞蹈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上述有益探索,证明了实践教学对舞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它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并使舞蹈专业整体的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激发和促进了师生舞蹈创作的热情,使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技术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强化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更符合舞蹈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今后,我们还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不断探索和开拓实践教学在舞蹈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为促进我国舞蹈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于平.高教舞蹈总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张林.舞蹈语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第9篇

舞蹈是孩子们用音乐最好的诠释方式,如此热爱舞蹈,因为它直观、生动、形象、活泼,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而且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可舞蹈教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幼儿舞蹈课呢?我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针对家长对幼儿舞蹈的意识以及小朋友们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教师首先要让家长了解舞蹈课对幼儿的重要性,这样家长才会引导孩子并积极配合舞蹈教师对孩子学习舞蹈的重视,这样有助于我们教学。

(1)幼儿舞蹈可发展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在舞蹈教学中,激发和维持幼儿注意的动机,引导注意的方向,提高注意集中的水平,是教师的重要工作。

(2)幼儿舞蹈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在学习动作、练习动作表演这个舞蹈的过程中,幼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加活动。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幼儿舞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舞蹈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情。另外,幼儿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体裁和表现形式,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优美的舞姿、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绚丽的景色和鲜艳的服装道具,这一切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生活情趣,而且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得到艺术美陶冶的同时,不断提高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总之,开展幼儿舞蹈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与此同时还可以满足幼儿想象、联想、思维和创造性表现,交流合作的需要。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因此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

(二)教师上课前需要准备节奏鲜明、强烈,能引起儿童动感的音乐,启发、引导儿童的想象和创造性,让孩子们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根据小朋友们对某一内容学习兴趣维持时间短的特点,可采用以讲故事、猜谜语、做小游戏、舞蹈等方式进行舞蹈课堂教学,既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以及方法应多样化。

(1)示范法教师要以优美、规范的动作直观形象地供学生模仿,根据教材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完整的示范或部分难点动作的示范。在示范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示范的重点。

(2)讲解、提示、口令法教师用高明、形象、具体的语言和口令来帮助学生理解、感受、掌握所学动作名称、规则、标准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语言要亲切,语速要慢,口令声音要洪亮,一定要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

(3)分解、组合教授法教师把舞蹈动作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基本动作,先进行分解教授,然后再组合起来教授,比如先教脚后手,先左后右,先上后下,东北秧歌十字步,先教后踢步,再走十字,然后教双臂花,最后组合起来。

(4)练习法让学生自己做动作,练习时,教师要提出明确、恰当的要求,采用全班练、分组练、个别练等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并加以指导。

(5)鼓励法教师对学生的喜爱和鼓励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一个动力。舞蹈教师要做到有爱心,语言要儿童化,表情亲切和蔼,在学生训练疲倦时或不得法时,多给予鼓励,在学生有所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让每个孩子感到你喜欢他。比如我在上课时叫学生姓名,不呼大名,而叫他的小名“彤彤,今天有进步哦”、“果果,你真棒”或是给学生一个信任、鼓励的眼神、手势或是给学生一个确定性的评价,用鼓励教学法教学效果会很好。

(6)情景法根据舞蹈教学内容设置情景,低年级学生可以利用有趣的、具体直观形象的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上动物类的律动,可以做一些动物头饰让学生带上,学生的情绪高涨、气氛热烈,教学效果会很好。

(7)游戏法就是用游戏的口吻和形式进行舞蹈教学,满足学生的娱乐需要,引发其对学习活动的愉受,比如进行比赛活动,分组比、男女同学比等等。记得我在教授压胯练习,小朋友当小青蛙,比赛“哪只小青蛙的肚子贴在地上最平?”教师当青蛙妈妈来检查,这样,每个小朋友胯关节开到最大限度,变成动作标准的“小青蛙”。

(8)个别法照顾个体差异,对能力强、基础好或能力弱、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教练,因材施教。

(9)评价法师生一起分享表演、创作后的喜悦,教师跟学生或学生之间,学生自己提出修改意见,推进学生不断进步。

第10篇

关键词:仔细观察;触景生情;持之以恒;妙笔生辉

快乐的寒假,又时逢春节,是学生喜庆、欢乐、旅游、玩耍的好时机。学生除了在春节快乐旅游、玩耍,还要从社会上、学校里、家庭中去寻找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丰富多彩的寒假、春节的生活内容呢?

一、开展各种活动,寻找寒假生活素材

1.走街串巷,看新气象

引导学生到大街小巷去走一走、逛一逛,有的买年货,有的贴春联,有的挂红灯,到处是迎新春,喜气洋洋的新气象。到超市、农贸市场去走一走,到处是琳琅满目、堆积如山的商品、蔬菜,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收集起来,就是新年新气象的好素材。

2.走亲访友,看新变化

寒假、春节期间是走亲访友的好机会。通过观看街道、社区、农村道路的变化,房屋搬迁,生活的改善,说明了人们朝着小康生活迈进,生活日新月异,蒸蒸日上,体现了城市、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献爱心,送春联,做好事

我们可以到敬老院、孤寡老人家里去做好事。例如,到敬老院、孤寡老人家去扫地、擦玻璃、清理卫生、送慰问品、贴春联、唱歌、跳舞、表演节目,体现了尊老敬老的新风尚。这些有益的活动都是写作的好素材。

4.游山玩水,增长知识

在寒假、春节期间,学生可能跟随父母去游山玩水,游览名胜古迹。要注意“下马观花”,仔细观察,用慧眼去拍摄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学生每到一个旅游风景区,身边要带上笔和笔记本,把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记下来,并按照观察的顺序,把景点、名人题词写下来。特别要记下导游关于名胜古迹的介绍;然后在景区购买一些风景区的介绍书籍和图片来看一看。这样“胸有成竹”,写游记、日记才能得心应手,妙笔生花。

5.开展有益的活动,开心玩耍

寒假、春节期间,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多彩。有观看的活动:看舞龙灯、看花灯、看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有玩的活动:打雪仗、敲锣打鼓、放烟花、猜谜语;有动手的活动:做花灯、做灯笼、做塑料玩具、做风筝;有演出的活动:唱歌跳舞、演小品、演相声、演课本剧等。总之,引导学生把开展的活动内容有重点地记下来,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幸福。

6.多读有益书,受益匪浅

寒假是读书的好机会,学生可以读科技书、小说、童话故事等书籍。多读好书,增长知识,为自己充电;然后,再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7.多听新闻、故事,长见识

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寒假、春节期间,除了多观察、多游山玩水外,还要多看电视新闻,多听广播,扩大视野,了解祖国、家乡的变化,为自己增长知识;另外,还要多听听社区、邻居的知识渊博的人讲新闻趣事,收集有意义、有趣的故事,为自己增添写作素材。例如,清代的著名作家蒲松龄,他过去穷困潦倒,在一个山村教私塾,利用课余时间,在村头摆设茶点,让过路的人,边喝茶边讲民间发生的故事,他晚上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聊斋志异》这本短篇小说集,用谈狐说鬼来讽刺抨击黑暗的旧社会。由此可见,多听新闻趣事,受益匪浅。

二、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在寒假、春节期间,看到的、听到的、玩耍的,遇到的人、事、景物比比皆是,学生不能走马看花,而是要“下马观花”,仔细观察。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文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由此可见,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把观察到的人、事、景、物用笔记本记下来,成为“素材储蓄库”,用时就可以从“储蓄库”里提取出来。这样就能让“巧媳妇有米可炊”了。

三、触景生情写作文,持之以恒写日记

寒假、春节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不要只顾玩、只顾吃,而是要把观察的内容写进作文和日记。例如,看放烟花、舞龙灯、走钢丝、耍猴子等这些触景生情的有趣、有意义的素材,学生不妨马上动笔写作文、写日记。又如,跟父母游山玩水,游览名胜古迹。在旅游途中可能好几天,如果等回来再写作文、写日记就容易忘了。所以,每天回到宾馆后,一有空就要拿起笔来坚持写。因为这样看到的景物记忆犹新,写起来得心应手。如果写旅游日记,范围很广,看到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可以写。写旅游日记,首先要把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接着按照游览的线路,把游览的经过写具体;最后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收获。写游览日记不要面面俱到,要把一两个印象最深的景物写具体。这样写出的旅游日记就有血有肉,才能打动读者。

四、围绕题目,确定中心,认真选材,妙笔生辉

1.写事

可以写一件感人的事,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有趣的事。例如,在大街上看见卖春联、卖灯笼,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在家庭里进行猜谜语竞赛等事。

2.写人

写人可以写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同学,还可以写难忘的陌生人等。

3.写景

可以写过春节、闹元宵的场面、除夕放烟花的情景、旅游的一处景物、公园的一处景物、山川的美景、农家小院等。

4.状物

写植物(花草、树木)、动物(野生动物、家禽家畜、昆虫)、学习用品(书包、笔盒、铅笔、钢笔)、电器(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

5.写新闻、趣事

把看到、听到的新闻,春节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或有趣的事写到作文中,与别人分享。

五、按照顺序,重点突出,写清经过

在寒假和春节中,无论是写人、写事、写景、状物,都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例如,写人要通过写事来体现助人为乐,或孝敬老人,或新事新办的高尚美德。事情总有来龙去脉,起因、经过、结果,“经过”是文章的核心,是重点,要写具体。同时要把事情“经过”的情节、场面写得生动、细腻。例如,一位学生写《孙悟空舞草龙》一文,小作者选材新颖,按照“做草龙―舞草龙―比舞”的顺序,重点写了舞草龙的过程。采用“点面”结合,既写了孙悟空带领众猴舞草龙,又写了观众的动作、神态。同时,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对比的手法来描写,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字里行间充满意了童真童趣。

六、观看变化,巧用修辞,抒发感情

在春节中,观看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看到祖国、家乡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盛开,环境美丽,怎么能不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呢?因此,在习作中,要巧用修辞,巧妙地抒发真实的思想感情。只有把感情融入文章中,才能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

第11篇

关键词:微课;微课件;数学;观察的范围;情境探索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3/15-0127-03

一、微课及微课件

微课又称为微型视频课例,其核心资源是微型教学视频片段,包含与所教学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相配套的教学设计(微教案)、素材课件(微课件)、练习测试(微练习)、教学反思(微反思)、师生评论(微点评)、学习反馈(微反馈)等辅教与学内容[1]。

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一种新形式,它既可以用于正式学习的辅助教学资源,又可以作为非正式学习的自主学习资源。同样,微课中的素材课件(即微课件,以下统称为微课件),既可以作为正式学习的辅助教学资源,也可以作为非正式学习的自主学习资源。与传统课件的“时间冗长”、“缺乏知识针对性”、“缺乏学生互动”等缺点相比,微课件具有时间凝练、知识点针对性强、能够在传统媒体平台及各种新媒体平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播放等特点,适宜表现多媒体内容,有着良好的交互性,具有呈现教学内容、控制学习流程、提高学习兴趣等功能[2]。

二、情境探索学习模式

情境探索学习模式是探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模式中比较典型的模式,其核心思想有两点:(1)为不同类型学生设置适合于他们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特定情境,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自主地选择适当的辅导内容和辅导方式;(2)通过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能够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三、微课件在情境探索学习模式中的应用

笔者通过对微课及微课件和情境探索学习模式的阐述,尝试将微课件作为一种探索情境,用于学生学习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通过创设“观察的高度不同,观察的范围不同”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微课件,自主地获取观察的高度与观察的范围的关系,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效地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指导者”。

四、本课例应用环境及对象

使用的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内容:观察的范围。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和观察角度的变化。

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需要解决的问题: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小猴子在墙外的树上向里张望。小猴在树上A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为A’。

请你分别画出小猴爬到B处和C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B’和C’。

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___。

使用时机:在学生自主探究阶段,用于学生的观察和思考。

在学生自主探究阶段,学生打开微课件,前面的问题以微课件为载体,以情境化的课件方式进行呈现。学生通过微课件去观察、感受随着猴子高度的改变所产生的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通过观察感知、发现新知。

五、微课件的设计

1.需求分析

界面:在本课例中,需要呈现猴子、树、墙及满院的苹果。另外,需要呈现“清屏”按钮。界面设计效果图如图1所示。

图1 界面设计效果图

功能:当鼠标在猴子上面移动时,猴子要随着鼠标移动,移动的范围不能离开树。猴子在树上移动时,从猴子的眼睛处到墙的边界形成一条“视线”,以模拟猴子所看到的范围。这条线要随着猴子所在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视线”的长度从猴子眼睛处开始,到地面结束。为了对比不同高度的“视线”,当鼠标单击时,可以保留当前的“视线”,在屏幕上绘制这条“视线”。单击“清屏”按钮时,可以清除所有已经绘制的“视线”。

2.微课件设计

建立的元件:小猴(实例命名为monkey)、墙、苹果、树、草地。

所用的函数:

自定义函数function moveHandle(e:MouseEvent){ } ,用于处理舞台上鼠标的移动事件,对鼠标的移动进行处理,绘制“视线”;

自定义函数function copyHandle(e:MouseEvent){},用于处理鼠标的按下事件,将显示的“视线”在屏幕上保留下来;

自定义函数function resetHandle(e:MouseEvent){},用于清除屏幕上已绘制的“视线”。

六、微课件的开发

开发环境选择Flash CS6,开发语言使用ActionScript3.0。

1.技术实现中的难点分析

(1)如何判断鼠标在猴子上,并且猴子在树上?仅判断鼠标在猴子上容易实现,但又保证猴子移动时只在树上移动,就不易把握。

处理技巧:先将树放置在舞台中,记录下树的横坐标范围,在处理鼠标移动事件时,先判断鼠标的横坐标是不是在这个范围内,再进行改变猴子的位置。这样猴子就只在树上才能发生移动。

部分示例代码:

if(this.mouseX>-360&&this.mouseX

monkey.y=this.mouseY;//鼠标的移动在树的范围内,改变猴子的高度。

}

(2)如何动态绘制猴子的“视线”?这条视线有特点,必须从猴子的眼睛处发出,结束于地面,中间穿过墙的上边界,实现必须精确,而且猴子的高度改变这条“视线”必须随之改变。

处理技巧:在建立“猴子”元件时,将猴子的眼睛置于元件的中心点,从而保证“视线”从眼睛处发出。并记录下墙的上边界坐标,保存在变量wallX,wallY中。根据鼠标的位置this.mouseX, this.mouseY,得出过两点的直线方程公式。通过这个公式,便可以计算出该直线与地面(Y=0)的交点,也就是要绘制的“视线”的终点坐标(endX,endY)。 endX=-wallX/( this.mouseY-wallY)*( this.mouseX-wallX)+wallX;

endY=0;

有了“视线”的起始坐标(this.mouseX, this.mouseY)与终点坐标(endX,endY),通过函数moveTo(this.mouseX, this.mouseY)与lineTo(endX,endY)即可实现直线的绘制。

(3)如何只保留一条“视线”,而不是鼠标每次移动就新增一条?

处理技巧:在鼠标移动处理函数的前面调用showshape.graphics.clear()来清理之前绘制的“视线”,这样就可以实现只保留一条“视线”了。

(4)如何实现单击鼠标时记录下当前的“视线”?

处理技巧:出现单击鼠标事件时,通过事件处理函数绘制一条“视线”,该“视线”的绘制方法同前所述,并调用addChild()方法将新绘制的“视线”添加到舞台中。

2.实现代码如下:

import flash.events.MouseEvent;

import flash.display.Sprite;

var tag:Boolean=false;

var tag2:Boolean=false;

var tag3:Boolean=false;

var wallX:Number=-175,wallY:Number=-103;//定义墙的边界

var showshape:Sprite=new Sprite();//显示直线的元件

//在舞台中添加监听鼠标移动事件,对鼠标移动进行相应的处理

stage.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MOUSE_MOVE,moveHandle);

//该函数的主要功能是处理鼠标移动事件,当鼠标在树的范围内移动时,开始绘制猴子的“视线”

function moveHandle(e:MouseEvent){

showshape.graphics.clear();//每次绘制开始前清除之前的线条

//通过直线方程公式计算出终点坐标

var endX:Number=-wallX/( this.mouseY-wallY)*( this.mouseX-wallX)+wallX;

var endY:Number=0;

//判断鼠标是否在树的范围

if (this.mouseX>-360&& this.mouseX

showshape.graphics.lineStyle(2,0xFF0000);

//绘制直线,先改变起点,再移动至终点

showshape.graphics.moveTo(this.mouseX, this.mouseY);

showshape.graphics.lineTo(endX,endY);

monkey.y= this.mouseY;//改变猴子的高度

addChild(showshape);//添加到舞台当中

Mouse.cursor=MouseCursor.HAND

//改变鼠标指针形状

}

else

Mouse.cursor=MouseCursor.ARROW;

//恢复鼠标指针形状

}

var copyshape:Sprite=new Sprite();

//在舞台中添加鼠标按下监听事件,对其进行处理

stage.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MOUSE_DOWN,copyHandle);

//该回调函数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鼠标单击时的位置,绘制

//出猴子的“视线”,并将它添加到舞台中,不作清除操作,便于学生观察对比。

function copyHandle(e:MouseEvent){

var endX:Number=-wallX/(this.mouseY-wallY)*(this.mouseX-wallX)+wallX;

var endY:Number=0;

var color:Number=0xFF6600;

color=Math.floor(color);

if(this.mouseX>-360&& this.mouseX

copyshape.graphics.lineStyle(2,color);

copyshape.graphics.moveTo(this.mouseX, this.mouseY);

copyshape.graphics.lineTo(endX,endY);

addChild(copyshape);//添加“视线”到舞台上

Mouse.cursor=MouseCursor.HAND

//改变鼠标指针形状

}

else

Mouse.cursor=MouseCursor.ARROW;

//恢复鼠标指针形状

tag=true;

reset.addEventListener(MouseEvent.MOUSE_DOWN,resetHandle);

function resetHandle(e:MouseEvent){

copyshape.graphics.clear();

}

}

3.最终效果(如图2)

图2 最终运行效果图

(1)猴子可以在树上随鼠标移动。

(2)猴子眼睛处形成一条通过墙壁边界的“视线”,终止于地面。

(3)在猴子上单击鼠标时可以保留当前的“视线”,便于对比。

(4)点击“清屏”按钮所有保留的“视线”消失。

七、结束语

1.微课件的作用

通过本微课件,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近似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便于观察和对比,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提高学习兴趣。

2.良好的平台支持

为了使微课件在多种平台下可运行,采用了flas技术开发实现,只要能使用Flash播放器,都可以正常播放。可以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Web浏览器及普通PC等设备,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可学可用。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 术教育,2013,(4):15-18.

[2] 吴军其,齐利利,胡文鹏,袁永波.微课件的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 电化教育,2012,(9):106-109.

[3] 百度文库.探究性学习[EB/OL].http:///link?url= 8fk9kXLW8Z CLjtrb8GJhGSyi4hPezYA93IT2i5zkgqQN6y

CdNjasrt_-1vZoMDi6y3X9-yoK7VkZ34MolkfQAK.

第12篇

商南县富水镇中心幼儿园    范彬

设计思路:

对于自己的身体,幼儿一直都是充满了兴趣,所以我抓住幼儿的这个兴趣点,设计了舞蹈活动《健康歌》。导入部分我以欢快的音乐《幸福拍手歌》和动作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其次按歌词顺序让幼儿说说自己的身体部位,并按照老师的节奏,动动身体的这些部位,为理解歌词,熟悉节奏,记忆动作做铺垫。接着请每个幼儿都站在自己的小板凳前面,欣赏视频《健康歌》,幼儿能很快的找到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并且能有节奏的动一动自己的身体,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健康歌》歌词部分内容。然后循序渐进地让幼儿主动地积极地学会整首歌曲,始终注意鼓励幼儿大胆自信的表演出来,并且一边唱着歌曲一边动动身体的相应部位。

活动目标:

1、观察认识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做运动。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健康歌》并跳出这段舞蹈。

3、让幼儿充分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越运动,越健康,越运动,越快乐”的主题。

活动准备:

ppt课件、有图谱的歌曲《健康歌》、《健康歌》幼儿教学视频,幼儿围坐半圆形

教学重点:

刚开始在导入部分时,我设计的是随《幸福拍手歌》音乐做拍手、跺脚动作进场,看到孩子们积极的参与进来,在同伴面前大胆的表现自己,玩的很开心。这样,很自然的把本节课的重点“能正确的拍打二拍子节奏”渗透进来,孩子们掌握的很好,还玩的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了起来。

教学难点:

活动难点为引导幼儿有感情的唱歌并做动作。

教学方法:

本次活动采用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通过图谱、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一、师幼问候。

哇!今天我们的活动室来了好多客人呀,小朋友们赶快向他们打个招呼吧!(师及时鼓励有礼貌)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唱的《幸福拍手歌》吗?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唱唱动起来吧。

    师:咦!刚刚老师让小朋友们动动,哪个细心的小朋友注意到了我们动了身体的那些部位呢?(请每个幼儿都站在空位上,找到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自由、大胆的并且能有节奏的边说边动一动自己的身体。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歌词部分内容。)

幼:手、脚、腰、肩、眼…(纷纷举手回答)

师:那除了这些部位,你觉得我们的身体还有那些部位也可以做运动呢?

幼儿纷纷回答。(以欢快的音乐和动作引出活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所以老师今天就带着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的这段舞蹈——《健康歌》,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二、幼儿学习舞蹈《健康歌》

首先,请小朋友们先欣赏健康歌。认真听歌词,感受旋律,观察大屏幕上小朋友是怎样做运动的!

1、欣赏观察,熟悉歌词。

2、欣赏完这段视频,小朋友觉得这是一段怎样的舞蹈?(欢快,高兴,运动等等)

    3、幼儿学唱几遍,一边唱歌,一边动动身体相应的部位。

(评析: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地让幼儿主动地积极地学会整首歌曲,始终注意鼓励幼儿大胆自信的唱出来,并且一边唱着歌曲一边动动身体的相应部位。)

4、师示范并讲解舞蹈分解动作,幼儿观看并模仿。

5、师伴奏的情况下,幼儿跟练动作。(及时鼓励)

6、跟音乐,师生一起练习。

三、学会了这段舞蹈,小朋友们开心吗?想不想邀请身后的客人老师一起动动呢?(好!那赶快行动起来吧!)

     师:哎呀!老师觉得我们小朋友今天特别棒,不仅学会了一段舞蹈,还用我们的热情带动了后面的客人老师们一起动了起来!你们真的是“爱运动,爱健康”的棒娃娃!

四、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回家后我们把自己学会的这段舞蹈跳给爸爸妈妈看,教给身边的小伙伴们好吗?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