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信息时代

网络信息时代

时间:2023-05-30 08:52: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信息时代,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信息时代

第1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公关危机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81-01

一、网络信息时代公关危机的新特点

网络公关危机是指由网络产生、传播和扩散升级的具有严重威胁和不确定性后果。可能会对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资产(股价)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一)获取资讯更便捷

在网络时代,无处不在的讯息交流途径,使人们在组织危机发生后、权威公关新闻会举行前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初步了解组织此次传播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对这一传播事件有了自己的看法。

(二)自由度更高

传统媒体信息的由于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以及传播范围的约束,可信度较高,可以有效限制谣言及一般性事件的升级和扩大。而网络媒体,如:论坛(BBS)、博客(BLOG)和网络社区由于发言的审查机制较传统媒体宽松,故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言,因此,人人都是传播者,网络上毁谤和传递谣言比传统媒体容易,组织也更容易受到网络谣言的危害。

(三)互动性更强

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主要为单向的传播方式,而网络社区、网络论坛、博客、即时通讯工具等网络传播方式的互动性较传统传播方式强。数量庞大的公众可以自己选择何时、何地信息,并能随时反馈自己的想法和言论,使原本一些普通事件和纠纷上升为对某个组织或品牌的攻击,甚至上升到政治和民族感情的高度。

(四)传播速度更快更广

在互联网上,一个网民将自己写作的稿件或拍摄的照片上传互网络,只要半秒钟的时间。这一则消息可能在半分钟后就被转载,再过一分钟就有可能在社区网络上引发讨论,再过几分钟就有可能在网上被传得辅天盖地。因大量转贴、复制或引用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同一信息在短时间内充斥网络,从而将会导致组织在面对网络危机的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使一些小事件演变为难以控制的危机事件。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突破了传统媒介地域性的局限,使人们无论任何时间,无论相隔多远都如同近在咫尺般迅速地沟通。因此,企业可通过网络更广泛地地宣传自身的产品,还可通过网络完成采购、支付和售后服务等。

(五)组织反应时间更短

网络传播的速度快得惊人,往往事件才刚刚发生,消息就会立即在网络中遍地开花,并且很快就会被众多的网民转载到各大网站或论坛,引来成千上万网民热议,并对热点事件发表看法或提出言辞激烈的意见,使得这一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能扩散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对组织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在这种情况下,留给组织反应的时间相比传统危机时代要少得多。相比较传统危机事件,在网络环境下,随着网络的普及,传统的传播模式已被打破,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随意任何不利于组织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很快会被其他网民转帖,并无限地扩散、扩大乃至变味,最终演变成难以收拾的网络危机事件。在这种情况下,组织难以查找到危机信息的来源,因此,处理起来,比传统危机事件难度要大得多。

二、如何防范网络危机

在社会组织日常运营中,应有意识地“防范于未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使社会组织的网络危机防范工作日常化、制度化。

(一)建立网络危机监测系统

应对网络危机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发现危机的存在,在危机还没有扩散前就消灭它。这就需要组织建立一套完善的日常网络危机监测系统,防微杜渐。目前,美国一些公司已不仅仅在预防和监测传统媒体,并开始注意研究开发网络危机预警方面的软件,用来对互联网和博客进行监测。倾听并监测关键博客、BBS上的网络民声、议题以及网民情绪,是企业开发网络大规模媒体传播项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如:关注该行业、该企业、该品牌以及服务甚至竞争对手的情况,在网络上有哪些当前热点话题,是哪些人群在讨论这些热点话题等。

(二)指定专人监测网络安全

鉴于网络危机的严重后果,组织有必要设立专人负责监测网络安全工作。监测内容包括:到各主要门户网站(如网易、新浪、搜狐等),各大传统传媒的网站(如新华网、凤凰网等)和国内主流网络社区和论坛(如天涯、猫扑等)查找和组织相关的信息,辨别网络危机苗头;定期利用主要搜索引擎(如Google、百度和雅虎等)以组织名称或组织主要产品和服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查看评论,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解决;定期检查组织网络设备和防火墙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更新和升级杀病毒软件和防黑客攻击软件,使组织网络更加安全。

(三)建立、建全网络危机应急预案

由于网络危机不可预测,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能知道网络危机将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何种规模发生,因此,各组织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必须在专人指导下,建立起组织键全的网络危机应急预案。网络危机应急预案应充分考虑组织可能发生危机的各种类型,提前制定出危机发生后将采取的措施、步骤和人员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一旦发生危机后响应及时,各司其职,应对得当。例:2006年5月12日,网易社区遭遇黑客攻击后,企业没有有效地组织技术力量进行维修,致使网易社区三天都得不到及时的恢复,这说明网易的网络危机预案不够键全。

第2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01

一、前言

伴随网络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充,网络维护工作变得更为重要,网络管理恰恰为网络维护工作的核心。通过调节管理网络设备,可确保网络系统的可靠稳定服务运行。信息时代,较多实践工作、娱乐活动、学习任务均需要借助网络技术完成。倘若网络系统不可靠稳定,便会对大众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二、计算机网络管理协议与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协议

网络管理应用协议为国际领域通用标准,可确保全球网络的有效兼容以及全面统一。其协议实质上为网络通信的标准化定义。当前均采用TCP/IP标准,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可适宜多类计算机网络系统设施,其中有关SNMP协议呈现出鲜明的优势,该网络管理协议主体内容为检测分析性能、安装设施与检测错误等。一旦网络系统形成错误,可利用该协议对故障网络展开错误检索分析。一些软件问题便可有效恢复,而硬件问题则可利用维修更换完成解决。SNMP协议应用较为广泛,运行系统需设置管理服务器,完成管理进程的运行,系统之中的对象包含程序,完成报文数据流的应用传输。针对SNMP无法控制他类网络元素之时,可利用委托结构模式,例如进行协议转换或者通过过滤做好他类网络元素的综合管理。

(二)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信息时代,随着网络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构成更为多样复杂,各个系统架构以及设备,或是无线网络以及wifi等的应用,令网络接入应用设施变得更为复杂。而该类设备可靠安全性并非百分之百,会形成兼容性问题。因而应创建安全网络管理体系做好综合管理。当前市场之中已经形成了较多现代化的网络管理工具软件,依据面向对象以及性能可划分为三类。一类为较为简单的工作系统,通常就网络之中单独功能做出管理。例如实现网络登录权限管控等。因而该类网络管理应用系统的开发研究成本并不高。还有一类为局域网应用管理体系,就整体局域网络做出系统性管控,因而范畴较为广泛。通常涵盖网络以及系统管理,

还具备可扩展性,呈现出有效集成,并可完成多问题管控以及有效监测任务。第三类为企业级应用管理体系,通常通过统一性的管理平成网络系统、应用数据库、协同化办公以及erp工作管理。因而该类系统应用开发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费用。

三、信息时代网络管理主体内容与发展

(一)网络管理主体内容

一般来讲网络管理主体内容涵盖故障管控、性能、配置管理、安全控制以及计费处理等内容。通过故障检测、网段隔离等软维修可排除软故障。倘若故障状况相对复杂,则网络系统会调用诊断进程进行成因分析,进而可为应对处理故障提供必要的参考。

网络计费可对应用网络资源状况进行登记,进而做好网络行为管控,尤其是网吧服务行业,该项功能尤为重要。做好初始配置尤为重要,可促进整体网络性能的全面优化,提升运行服务可靠稳定性。网络管理系统之中的安全模块极为重要,也为薄弱一环。具体问题主要为数据泄密以及控制权接管问题。针对该类状况可利用权限设置,引入加密处理方法,增添网络应用安全锁,提升网络系统整体安全可靠性。

(二)网络管理发展

网络管理技术的持续创新,加之互联网普及应用,令WEB网络技术逐步变成今后的主体应用对象。该技术模式呈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以及灵活性,可便利的进行操作,进而获取了较多人的青睐与支持。通常来讲,局域网均设置专门服务器,满足企业单位应用服务。例如数据库系统服务器、文件信息共享应用、打印等。各个服务器可基于TCP/IP以及网络互联,并可通过防火墙做好隔离。网络管理系统应用发展阶段中,一些关键技术会形成冲击影响,令模式形成转变。信息时代,对于端对端以及系统级别的应用管理模式需要越发明显,进而为分布式网络系统管理手段的发展应用打下了铺垫。可促进该技术同WEB技术的良好融合,进而便于用户实施有效的网络管理,还可令异地人员借助WEB服务进行局域网管控。

当前分布式管理模式还逐步向着智能化的趋势进行演变,利用智能手段可令网络系统管理更为自由。进而更为简单便利。较多网络管理例如监控测试、流量管理、故障分析等,借助智能系统可实现良好的应对处理。还可通过VLAN技术实现网内信息的有效整合,做出全面分析,而无需考量网络架构如何。该模式下,管理人员可更加广泛的应用,实现自适应管理,完成智能过滤以及动态轮询。网络管理发展还逐步引入入侵检测手段,可对未知攻击以及病毒快速的察觉,有效的摒弃,提升网络系统整体安全水平。

四、结语

总之,信息时代做好网络管理尤为重要,我们只有针对技术发展特征、时代需求特点,探究网络管理发展趋势方向,明确有关协议以及具体内容,探究科学实践策略,方能真正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实现持久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网络德育;国外;国内

一、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

1、高校网络德育发展历程。清华大学张国兴教授提出,高校网络德育发展历程基本上经过了三个阶段:以关、管、滤为特征的被动适应阶段;以各类“红色网站”建设为特征的自主应对阶段;以综合性校园网络社区服务和门户网站发展为特征的自觉深入阶段。三个阶段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过程,即适应―渗透―亲和的发展历程。

2、网络德育发展对策与方法。王荣发在《网上道德》一书中指出:高校网络道德德育环境作为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应该加紧发展和完善。应强化网络德育的先进意识,首先是开放意识,其次是互动意识,再次是平等意识,四是自律意识,五是信息意识。应强化网络德育的课程体系,利用网络开设德育课程。应开展网络德育的时效评估,通过对网络德育工作进行评估促进高校网络德育的环境建设和时效提高。应该加强网络德育环境的安全建设,网络本身是开放的,青年群体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有一定难度,应该保证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安全。学者董雄报,隋博文在《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加强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要从五个方面进行:重视网络环境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积极构建研究生网络德育体系;研究开发研究生德育管理信息系统;壮大专兼职网络环境下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对网络活跃群体的重点引导。

3、研究生德育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李佳玲在《对网络时代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思考》一文中指出,网络时代研究生德育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应对策略在于:弘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传统思想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网络德育模式;加强对研究生的心理教育,增强自律意识;加强网络监管与道德建设,建设网络文明。

二、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国外互联网的发展起步较早,国外研究者对于网络德育的关注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学术界开始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将伦理道德纳入学科理论和管理实践中。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计算机伦理学、网络伦理学、信息伦理学等研究成果开始大量出现。1985 年,美国著名哲学杂志《元哲学》(Metaphilosophy)10 月号同时发表了摩尔(James Moor)的《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和贝奈姆(Terrell W.Bynum)的《计算机与伦理学》两篇论文,被西方学术界视为计算机伦理学诞生的重要理论标志。这些成果对信息伦理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国外信息伦理学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霍福广和刘社欣等人著的《信息德育论》中认为:一是在普通的道德教育中蕴含着信息德育,在发达国家,由于信息比较发达,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对青少年的信息德育教育也特别重视。二是重视与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的信息德育,“信息素养”概念是: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的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的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并且明确规定学生在信息活动中必须理解和解决社会,伦理和人类问题。欧洲在信息道德教育同时也有相应规定,2001年欧洲委员会就了《欧洲委员会网络内容自律的20条建议》。这些都说明国外在信息技术行业进行道德教育的情况。

三、网络德育研究的主要不足

1.研究内容低水平的重复。在检索的文献中,有很多文章内容雷同,仅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上,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同一主题的研究内容在不同阶段应该继续研究,但在内容的深度上应有所突破。但现实中却出现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其主要原因是对网络德育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和完整的体系,没有清晰的、整体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所以研究起来都是分散的、针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的。

2、网络德育概念不清晰。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 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可见它是一种超越“道德教 育”范围的“大德育。由于受传统观念以及在不同时期国家 政策的影响,对德育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同样,对网络德育的理解,有的学者将其理解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的将其定义为网络道德 教育等等。

3、提出有效对策比较少。网络德育的实效性值得再关注,虽然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提出了若干解决的方案,所以不难看出研究中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为了提高网络德育水平,国家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是落实下来,却没有取得实效。信息时代网络德育研究要,着眼于当下,面向未 来,而且要着重对现实的道德教育进行反思,并结合时代的特 点,切实创新有效措施来提高网络德育的实效性。

四、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展望

1、教育观念更加现代化。在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德育观念将发生重大变化,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形成广 泛网络德育。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高级 建设人才的主阵地,德育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发展方向和为谁服务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所以,必须以战略的 眼光来认识研究生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在社会无法挡住汹涌而来的信息流,封闭 的德育环境己不存在。我们应确立开放的现代德育观,充分 发挥学校德育的信息选择功能和文化整合功能,使学校德育主动地面向现代化。

2,教育对象主体性更加明确。网络德育的对象是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主体。在信息时代,研究生们只有具备了高度的主体意识,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在 网络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对自己的网络言行 慎思明辨、理性思考,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真正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主体能力,使自己最终成为 网络德育实践活动中的真正意义上的主体。

3、教育内容和方法呈现多元性。随着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网络上信息及德育资源迅速扩大。不仅所有的图书馆、数据库公共信息将进入网络,而且出现大量的个性化的德育资源。同时,高校作为人才密集、知识密集的单 位,又是社会中的重要信息源,高校网络德育将成为未来社会信息网络的重要参与部分。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在积极运用体现当代信息传播方式的新方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提高研究生网络德育水平,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网络德育的效果。

五、结束语

这些研究成果虽不是直接针对研究生网络道德建设创新的研究,但也从侧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将仔细研究这些成果,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并且将文献查阅贯彻于信息时代研究生网络德育研究的全过程,获取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09.

[2]王荣发.网上德育[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09.

[3]江潭瑜 徐海波高校大道德 育人模式的探讨与创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07.

[4]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08.

第4篇

当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模式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的时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充分重视互联网的作用,构建“一体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主题词:网络信息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1.网络信息杂乱无章

在网络信息时代以前,学生接受信息的主渠道是新闻媒体,这些媒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工作规范,强调的是党性原则与社会规范,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使这种稳定的格局发生改变。由于在网络上传递信息、发表意见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不承担责任。因此,各种政治的、社会的谣言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到处流传,再从网上传到网下,会造成学生原有稳定的传统文化的分裂和趋异,对他们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的畸变将产生重大影响,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对学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网络对传统思想教育方式带来冲击

“网络信息时代”开放的、自由的信息系统提供的是一种崭新的、动态的和超文本式的传播模式,这种人机系统高度自动化、精确化而缺少人情味,容易导致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使人产生精神麻木和道德冷漠的问题。

3.学生网民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现实,网民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如下图所示),学生群体的大量存在,一方面极大地活跃着中国的互联网应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中国互联网的商业价值。网民数猛增,大学生上网人数占得比例很大,网络技术的发展严重冲击着大校园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

1.充分利用网络有利条件,强化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与引导

发挥教育的“濡化”和“涵化”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文化自省、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还要充分发挥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让学生参与“网络社会”的信息管理与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促使他们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

2.网络良好的交互性克服了时空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教育者为中心,受教育者在封闭的空间被动地接受灌输,效果不佳,从而也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而网络的平等性、交互性和跨跃时空的特点,使得受教育者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教育,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网络上方便自由地与教师(或同学)进行“直接”对话,沟通交流,教师以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现实表现,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或对疑难问题予以解答、辅导,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也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3.信息网络与学校、家庭有效联合

通过网络,还可以将学校与家庭联系起来,家长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子女在校的思想表现、学习表现等情况,学校也可以在网上与家庭保持联系,即时沟通、交换信息,做到家庭、学校相结合,为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手段。

4.网络内容的多样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吸引力

信息网络是一种具有感染力,充满时代性的传播媒介,其影响和吸引力明显大于过去任何一种传播手段。尤其是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其效果是传统的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的对策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经济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使命,人才的质量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批符合时展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效率低、效果差的状况。许多思想教育工作者都感到工作做了很多,精力耗了许多,却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应该针对当前网络信息时代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牢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面对困难和问题,要毫不退缩和畏惧,发扬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既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又要有创新、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特别要善于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成果,并努力运用到工作中去。要通过开展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研讨、撰写论文、校外培训等活动,提高工作水平,推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向深入发展。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旧有的方法和措施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用新的手段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2.建立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搞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没有一支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学院十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技术和业务能力,诸如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能力、利用网络与学生互动的业务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都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域学生进行沟通,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对症下药,找出解决之策。

3.加强网络管理,促使学生合理、有节制地使用网络

学生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比较欠缺,极有可能在网上丧失自我而做出触犯法律、违背道德的事情。有的学生还因为上网没有节制而造成学业受挫。因此,学校应该制定规范学生上网的条例和守则,对学生上网的机房、图书馆要配有专职的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4.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的新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是指各级党政机关、政工人员以及传输系统、通信系统组成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高职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引导和调控。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可提高信息的传播率、利用率。通过网络传播,可使先进模范的讲话,有关专家的辅导、电视教育讲座直接进入网络课堂,使一人授课,全体学生同时接受教育成为可能。并且由于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优点,使受教育者达到的学习效果远优于普通课堂教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还可以将其他大众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像和户外宣传信息移置到网络上,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大众传媒的结合与互补,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教育引导作用。同时,在网络上还可以让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实现双向交流,及时获得咨询信息,及时反馈意见,从而提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进一步增强其教育功能。

5.优化校园网站,积极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平台

面对学生上网的高比例,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网络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建设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网站或网页,是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关键。为做好学生上网教育工作,必须积极主动建设好校园网,重点开发和扶持一批网站,形成立体式的宣传教育网络平台。

四、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的新思考

1.规范网络道德,促进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

这是提高对互联网的控制力和对有害信息的审视能力,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在网上渗透和传播的有效途径。要加大网络监控力量,清除网上垃圾,规范网上行为,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活动空间。要广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保证网络健康、有序运行。要在网络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规范他们的网上行为,强化他们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

2.营造全新的网络文化氛围,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营造全新的网络文化氛围,是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网络的标志之一。我们要用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氛围,从而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应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电子论坛、聊天室等交互式的信息传输方式把科学理论灌输和渗透到他们头脑中去,让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观念的侵袭。要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和易参与性来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

3.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责任感

面对精彩得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要加大网络道德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对有害信息进行抵制,识别和拒绝网络破坏;另一方面强化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正确对待人机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理性地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加强网络责任感。

4.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

互联网络的发展扩展了思想教育空间,今天的互联网,事实上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高校“围墙”的概念将逐步消失,不同地点的高校学生,既可通过网络共享思想教育资源,又可在网上自由地向教师咨询思想问题,与其他同学开展思想交流和讨论。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连为一体,将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思想工作的社会化,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了一个最新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模式。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其内在必然性要求以全方位的工作实现网络管理的全面展开,即在以全新的理念管好全新的阵地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找准切人点,建立好网上网下互动、课内课外互补,覆盖全校、辐射社会的立体交叉大网络,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并努力取得优良的教育效果。

结束语

在网络化时代,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去占领网络文化的阵地,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今天,伴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主动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的现代化手段,来拓展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使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总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涉及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院工作的各个方面,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翁寒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J〕.新华文摘,2000(3).

[2].戴国家.跨越时空媒体的发展与科技推动[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16.

[3].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3.

[4].谢龙,李涛.与当代社会思潮[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

[5].张志刚.张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第5篇

【关键词】互动多;媒体;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253—02

1、引言

网络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发展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

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由于网络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2、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3)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5)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6)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的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3、网络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与方式。

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真正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效能就必须从课堂主阵地着手。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晴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

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晴景。利用计算机迅速和反馈及时的特点,提供化难释疑。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份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利用服务器功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服务器站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个服务器站点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服务器站点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课堂容量问题——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有关人员在网络上放置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却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丰富的资料让学生眼花缭乱,又是背景资料、又是电子板书、又是图片、又是相关链接资料。,学生连浏览—遍都来不及,更别提做笔记、分析、思考、判断、吸收、综合、消化了,结果出现了学生无从下手、漫无目的、阅读随意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处于一种严重失控状态。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对课堂教学容量的认识走进了误区。我们知道课堂上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是不可能无限制扩张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接受、能消化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增大信息容量不应该作为网络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才是目标。作为教师,要处理好网络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网络知识如果局限于现有教材,它就变成了电子课本;网络知识如果完全脱离了教材,它又变成了无源之水。网络只是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在运用其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主题、重点、难点,不能为了学生的兴趣而随心所欲。所以,只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掌握好课堂容量,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自主学习问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减少了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不加干涉。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随意阅读该不该干涉呢?这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吗?这是网络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的又一个问题。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头脑里自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资源组织者的角色。网络教学中如果是良性的交流互动,教师的作用非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增强。

(3)情感互动问题———传统手段的必要补充。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在网络教学中解决情感互动问题。思想教育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体现呢?通过探讨,笔者认为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是水火不容、有你没我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情感升华就会在有声与无声之间潜滋暗涨。比如课始播放一段音像资料、课中穿插一段生动的讲述、课尾同学之间通过语言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等等,都可以起到情感互动的作用。因此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情感互动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可做必要的补充。

(4)课件通用问题——课件模板的优化设计。

一般情况下课件制作基本上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因此通用性很差。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标准。如果一个课件通用性很强,不仅制作它的老师用,全校都能用、全国都能用。

提高通用性最好的办法是设计一些内容简洁、重点突出的网络课件制作模板。教师可以根据课型的不同需要,或嵌入讨论系统或嵌入留言系统等,发挥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另外,制作课件也可以发动学生,上网搜索资料等事情可以教给学生去做。学生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学习,并且是对主动性要求更高的学习。

(5)网络教学对设备、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难以推广的问题——循序渐进、明确分工。网络教学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学校没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没有互联网接入就无法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然而,我们对网络教学认识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过程,新的学习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变革的,这种变化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很低廉的成本建设一个小型的实践环境开始网络教学的探索。当然,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教学的物理条件会得到改善的。即便囿于经济因素,无法大规模开展网络教学,只要我们在小规模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转变了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学水平,这同样可以视为网络教学实践探索的有益效果。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相比,从学校层面来看,网络教学对技术的依赖不高。真正的多媒体制作,涉及教学方案设计、文字脚本撰写、平面设计(美工)创意、2D3D动画制作、视音频素材采集和编辑、编程等等方面,对人力资源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对制作平台的硬件要求很高,对客户端设备有一定要求。而网络教学呢?如果我们充分运用已有的公网资源,充分运用已有的权威机构专业网站、个人特色网站,充分运用通用软件,技术复杂的事晴交给个别专业人员去做,只需要教师运用word来写作一个学习活动方案。教师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探究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上、更多地集中在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辅导上。

第6篇

1云计算技术对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应用

专业的细化不仅让科技的发展达到了更加细致的地步,对网络信息检索的要求也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所以云计算技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技术支持。根据我国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暂时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三类,分别是生活信息类,科研信息类和教育信息类。下面,笔者就这三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分别进行论述。

1.1生活信息的整合生活信息更多的偏向于人民生活,让人民通过网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社会。这种信息资源更多的反映了人民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特点,是网络反映百姓生活的重要途径。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需要管理人员创新,要在接纳老百姓心声的同时避免不法分子的利用。把握好尺度是网络舆情管理机制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如何找好管理的平衡点,是对平台管理人员自身修养和工作能力的进一步要求。只有将网络舆情平台合理利用,才能真正从舆情平台上了解百姓心声。这就需要对舆情平台进行建立,也就是建立面对人民群众的云平台。

1.2教育信息的整合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很多科技产品在大学生手中越来越普及。所以学校也应该积极开发科技平台促进学生以新型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而云环境下的产品是以虚拟数据存储为核心的产品,通过知识的分析归纳和整理收集来存储各种用户需要的产品。一般来说,云平台的知识产品会分为音像类产品和文字型产品。音像类产品一般以音频,视频,辅助材料等内容为主,文字类产品多以文档,图片为主。然而,在云环境下,这些产品的存储和使用都具有简单易用、安全可靠、灵活易扩展的特点。另外,云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企业级邮箱服务,具有安全快速、管理简单、方便快捷等特点。所以说,通过虚拟化技术整合学习资源为用户提供虚拟主机服务能帮助更多的用户简化过程,实现轻松的更适合科研、学习、工作的云计算环境。所以利用云平台教育模式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教育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教育信息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的具体措施如图1所示。

1.3科研信息的整合网络教育是科技达到一定程度后的教育方式,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教育体制之上。所以对科技信息的整合也是比较重要的整合内容。利用网络本身与科技的关系是一种创新型的科研信息整合方法,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方便的服务。总的来说,中国科技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但是科技的发展不代表人民对科技的利用率的进步,所以如何将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到人民日常生活当中是目前我国许多科技发展部门所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重点问题。总的来看,我国政府需要加大我国科技信息收集和管理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让科技信息得到足够的资金进行审核和推广工作。只有科技信息通过具体的方式加以研究和推广才能真正的将科技成果变成人民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同时,要进一步推动科技信息的保留与保密工作,还需要利用有利政策加大科技成果的市场熟知度。通过对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将科技信息加以合理的整合与应用。科研信息整合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2云平台的建立对网络信息的总体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信息整合于管理的具体表现就是数据库以及云平台的建立。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说明了现代社会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管理模式的创新意识。云环境下,云计算管理系统应该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资源统一管理调配,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按需索取。另外,云计算技术在实际生活中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比如,在教育方面开发电子阅览室、开放高校图书管理平台都是云技术对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具体表现。总的来说,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应该是目前我国网络信息整合的改进目标,也是云平台发展的发起点与落脚点。而具体说来,现代社会中网络信息的整合和利用的前景已经不只是改善网络信息的具体问题了。而在加入信息技术之后,利用网络信息的整合和网络信息的检索对整个网络信息加以利用:第一,对生活信息的管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人民舆情的管理,一般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舆情的发展,为公众与政府的沟通搭建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第二,由于教育是为广大群众需要的精神生活之一,所以利用数据库查找技术来寻找书籍是教育信息管理的一大创新。这一创新不仅节省了用户找书的时间,也节省了不少标识性硬件的投资。然而,实现教育创新的基础就是对教育信息的整合和利用。第三,高校建立高效的科技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对科技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加快科技的发展和推广的速度,并逐渐转变对云计算技术的利用理念。

3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同的行业对科技的运用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尤其云平台的建立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更是让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推向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前沿。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云计算技术是将信息和网络资源整合在一起的有效手段,且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又说明了现代社会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意识。总的说来,云平台环境下的网络信息资源整合从本质上来说是数据的整合。所以对具体网络信息的分析可以直接反映出不同信息对云计算技术利用的不同方式。笔者根据对三种网络信息的研究和探索具体论述了云平台建立和作用的方法与结构。

作者:徐瑞朝单位:商丘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第7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 虚拟社会 发展策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爆炸式发展,知识经济、社会活动、人们的生活起居处处都充满了新型的网络信息手段和高端的科学技术的管理和服务,社会管理工作得到了新的跨越式的发展。近年来,在社会管理工作中,怎样迎合网络信息时代的虚拟化特点,有效应对网络信息条件下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不断提升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工作中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网络信息时代下虚拟社会的概念与发展现状

网络虚拟社会是以互联网虚拟空间和操作平台为载体,以大数据管理为手段,以线上的虚拟联络、虚拟指令、虚拟信息交换为举措,形成的一种虚拟的工作和关系渠道,它是人们生活和生存的二度空间,也是社会管理工作的无限延伸,具有虚拟性、广泛性、个性化、便捷化的特点。随着新媒体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了质的改变和影响。可以说,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有虚拟终端平台,人人都是信息的者和管理者。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虚拟化覆盖率仍在不断攀升。

二、网络信息时代下虚拟社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网络虚拟空间成为为滋生社会矛盾的土壤,网络层出不穷。人们在网络信息平台一般都是以匿名注册,所以相对缺乏对自己言行和言论的严谨性和约束性,并且网络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是传统传播的几何倍数,在推动网络意识形态真实性的同时,极易造成舆论的错误导向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由此事来的网络层出不穷。

(2)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层出不穷,手段不断翻新。俗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很多心怀不轨的恶意煽动者和不法利益犯罪者,同样借助网络隐密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在虚拟化的网络平台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并且犯罪和“捉迷藏”的手段仍在不断翻新,甚至存在严重的黑客威胁。

(3)网络低俗文化泛滥,严重影响网络文化环境。随着网络传播手段和速度的强大优势,一些内容低俗、低劣的不健康言论、音像制品曾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严重地影响着网络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文化品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三、当前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虚拟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在虚拟网络环境快速发展的同时,虚拟的社会管理长效机制却没有同步跟上,公安、教育、文化、娱乐、经济各个方面在各自不并不成熟的网络管理工作间还存在很大的缝隙和漏洞,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2)虚拟社会管理的法制建设滞后。随着日渐多元和丰富的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虚拟社会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相关问题接踵而来,但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相关法制的建设步伐却长期滞后,现有的网络环境管理法规中仍存在许多空白和盲点,导致很多网络犯罪的形成。

(3)网络舆情引导不利。在我国,传统媒体长期以来负责政府政策意向的宣传和相关舆论的引导。但随着新媒体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人都可以以自媒体的形式进行新闻传播和舆论终端的操作,大大影响了主流网络媒体的舆论力度。

四、加强和创新网络信息时代下虚拟社会管理的对策建议

(1)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法管理网络虚拟社会提供法律依据。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要求,尽快建立健全实效性、针对性、全面性的网络法治性治安管理长效机制,为依法治理网络环境打下坚定的基础,提供法律依据保障。一是要加强对网络违法案件的侦破和总结,积极探索研究网络治理的有效办法;二是提升网络立法层次,让法治网络环境管理更加有力度和权威。

(2)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建立网络公共危机应对机制。一是设置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队伍,强化网络舆论情况的分析和监测。对网络舆论情况做到随时有着清醒的认识,及时发现网络舆情发展的不良隐患和苗头,善于发现隐藏在深处的问题苗头,并及时做出预防和应对方案。同时,通过阶段性的网络民意调查、有奖举报和针对性治理等有效了解网民舆情、净化网络环境。

(3)推进虚拟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安全、绿色、有序的网络环境。构建网络社会诚信体系的根源就在于实名认证,让以往在网络上不知道是谁干的事一目了然的看出出处和作者,以达到事事有根源、有责任,时时有监管、有审核,对出现不良问题的机构和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和网络除名。这样,才可以尽快地将低俗文化实施源头打击,让网络不法份子无藏身之地。

(4)畅通网络民意渠道,切实保障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各级党政机关和国家地方政府要积极实行政务、党务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要充分利用政务论坛、互动评论和交流组织网民经常进行意见征集和汇总梳理,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和意见表达权。从而更好地监督政府行政,畅听群众诉求,并及时办理,及时给予反馈维护较好的政风行风。

(5)健全虚拟社会管理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体系。应建立由政府牵头、行业组织和互联网服务单位参与、网民支持的虚拟社会综合防治体系,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虚拟社会管理体系。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交流与协作,形成合力,引导互联网业界行业自律。

(6)培育网络社会中介组织,共同推动虚拟社会的自律管理。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积极推动建立相应的网络行业协会,构建行业自律机制,规范网络行为。督促行业组织积极制定行业规范和细则,真正实现有法管、管得到,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信息化时代经济的新诠释

网络经济的概述并不真正理解网络经济的运用,这时需要我们对不同形式的经济进行对比分析,才能真正实现网络经济的界定分析,并进行充分的应用(谢芳,2007)。知识经济充分运用生产知识、生产信息等进行合理分配,建立以知识推动生产的发展体系,只有建立在知识经济的前提下,网络经济才有充足的结构体系支撑,并有了发展的内核。相同的,信息经济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技术支撑,实现了高速化发展的信息来源。

(二)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1.网络经济具备有多样性。

网络经济内容众多且有明显的渗透性。这导致网络经济在工业、农业的投入较多,服务业的运用也逐年增加。特别是网络经济促进了高科技电子行业、金融业、商业、通讯业以及科学研究等发展,使我国生产力发展愈发需要网络经济的支持。可以说,信息时代的经济竞争便是网络竞争,依靠知识和技术的竞争更加有利于资源与金钱的竞争。

2.网络经济涵盖虚拟经营。

虚拟经营成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推动网络经济发展不可取代的因素。当网络银行开通后,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网络购物平台,使网络经济的发展再上一层楼。支付宝等虚拟网络支付平台出现后,占据了中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一半以上的份额,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当然,虚拟经营与现实经营相结合,才能发挥信息化经济运行的一体化。本文通过数据表明网络经济的增长时态,体现网络交易的增长变化。

3.网络经济具有成长性。

从上文的数据中便能得出结论,我国网络经济具有成长性。网络经济的成长性来自于网络经济的便捷化和高效化,也正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可以说,网络经济的成长性与用户的反馈息息相关,如果有正面的用户反馈,则将会作用于更多的用户,促进发展;相反,如果有部分用户给予否定的评价,则会反作用于后面的用户,导致危机的出现因此网络经济的成长不可估量,这也正是它出现风险的重要来源。

二、信息时代我国网络经济风险种类以及成因分析

(一)财政风险

财政风险是网络信息化经营数量增加过多所致,同时与经济全球化非对称性相关。网络经济大部分经济活动是需要借助于网络交易平台来进行的,而这些交易平台的存在导致了电子商务数量的增加,大大冲击了传统的经济贸易模式。由于网络经济的诸多优良特性广受人们青睐,导致传统贸易的数额逐年减少,直接影响了当前税基。特别是一部分网络经济交易避开了“纳税区”,导致纳税款的减少,并且查税难度也逐渐加大,给政府财政管理造成安全隐患。其次,网络经济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导致我国经济风险跟随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受到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就越大。网络经济容易受到网络的约束和影响,特别是网络的“交叉感染”使网络经济容易出现网络漏洞,譬如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攻击等(孙文远,2012)。再者,虚拟货币的出现给现实货币流通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不能权衡虚拟货币和现实货币两者的关系,极有可能导致货币政策监管失控,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二)监管风险

网络经济涉及面非常广,部分企业网络经营管理人力不够,导致出现了监管风险。监管风险分为内外监督两部分。据调查,有80.15%的网络非法行为是企业内部人员操作,给企业和网络用户造成严重的不稳定影响。同时,监管不力还导致企业不能积极地实现企业与经济变革的接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缺失,商业机密泄露和经济损失便在所难免。从我国当前部分网络企业来看,缺乏系统的监管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外界出现的状况做出全面的调整。从统计来看,百分之九十的网络企业信息防控都存在不足,如果不能实现有力的监管,就极有可能导致风险的爆发。外部监管的困难在于交易网络化、信息化、交易变化性大、消费者信息不能完全确保正确等(杜雷鸣,2005)。

(三)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指的是技术漏洞而导致网络经济出现的风险。一般来说,技术风险的构成因素包括网络攻击、网络病毒感染、技术漏洞等。技术风险是影响网络经济的关键风险之一,如果不能克服技术风险,将会给网络经济带来灾难。技术风险又包括以下几点:

1.网络硬件、软件风险。

硬软件风险在于破坏硬软件或者利用软件漏洞所造成的风险。包括计算机、服务器设备的破坏,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干扰。特别是部分企业进口一些不正规的计算机部件,使计算机硬件使用寿命出现安全隐患。更严重的是,部分硬件在出厂时便被预先设置计算机病毒等,给使用企业带来威胁。我国网络使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三,但是由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可操作平台相较发达国家较低,极难确保网络使用的安全性。发展硬软件迫在眉睫,可见硬软件风险还会在一定时期内给网络安全带来损失。

2.网络运行风险。

运行风险体现在人们没有科学的网络操作意识,有高达百分之八十的运行风险是来自于不正当的网络操作。正确的网络运行操作能够有效地减少网络病毒和黑客的攻击,能够有效地减少网络数据传输安全。与此同时,还能确保网络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对减少技术风险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四)信息风险

信息风险指的是因为网络信息的虚假性和不准确性等带来的风险。虚假的网络信息成为网络诈骗的必要条件,只有遏制虚假网络信息的传播才能有效地发现诈骗信息并及时处理。据2012年统计,我国出现的网络诈骗额高达300亿人民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诈骗的数额和数目也逐渐加大。伴随着电子网银的发展,快捷支付已经成为众多网民网络付款的重要方式,然而快捷支付所出现的漏洞也是巨大的。只要非法份子掌握了用户的银行卡号码、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就有可能破解用户的网上支付平台,从中进行非法操作。这也是由于用户没有妥当保存好个人信息导致的。

三、信息时代我国网络经济风险化解对策

(一)普及网络安全意识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上文笔者便提到,有很大部分的技术风险和监管风险都来自于企业内部,因此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基本网络安全意识是必要的。普及网络经济的风险,使员工清楚地认识到风险的重要性,并把网络风险防范当成工作的一部分。建立网络安全教育平台,全面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素质;同时,要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强化责任感,把保障企业安全和用户安全当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会尊重用户的个人隐私和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定期进行安全操作技能考核,确保企业员工在长期内提高防范敏感度,只有这样才能把网络经济风险防范到极致。

(二)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督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网络经济的风险防范需要健全的监督监管机制来执行。这要求我们国家建立网络经济风险监管机构,可以选取部分网络经营企业和实体经营企业经营加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定制网络风险管理战略、监督管理策略、运行监督规定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完善国家网络经济安全防范制度。除此之外,国家还要强化税收监督,针对税收问题定制相应的征税管理公约,修订和完善网络经济税收法,避免出现网络经济“免税区”。以网络交易和支付平台为重点保护对象,定制相应的网络保护法律,明确电子支付平台的职能和作用等。

(三)增加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投入

网络硬软件安全是网络安全的必然保障。因此增加网络安全技术研发的投入是提升网络安全的必要做法。这要求我们提升网络硬软件建设水平,加大资金投入以提升企业硬软件的整体水平,完善网络经济运行的基本投入。加大网络安全技术研发的投入适用于以下方面:提升信息安全研发、防火墙建设、网络数据监控研发、内部数据保密建设、网络设备引进等。通过技术研发和技术引用实现企业的保密、反病毒等能力,提升企业网络风险整体防范水平。

(四)加强网络合作和网络互助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合为一体,单独依靠个别企业的成长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全时空性更加要求企业加强全球合作和网络互助。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全球网络经济安全机制,使全球网络风险判断有相同的标准。当个别企业或者国家出现网络金融危机时,给予相应的援助和技术支持。加强网络合作能够增加风险权衡能力、提升企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强网络合作还能实现个别企业的技术和设备升级、提升企业整体风险防范水平。

(五)完善网络保险制度

网络经济是无形的,但是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如果一个网络运营企业没有充分的保险作为前提,一旦出现风险经济损失便难以挽回,这时就需要保险来减少经济损失。网络企业购买保险也是风险防范的重要步骤。本文以支付宝为例子:支付宝打造的余额增值服务。把钱转入余额宝即购买了由天弘基金提供的增利宝货币基金,可获得收益。余额宝在创造收益的同时,还可能会有风险。当然,这些风险是由支付宝和由众安保险承保,被盗100%赔付,可见保险的重要性。

四、结语

第9篇

关键词:网络;内部控制;信息技术

引言

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信息产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特别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以互联网为重要特征的历史阶段——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管理现代化,要求财务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现代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外,还必须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技能,并能够根据多变的经济环境建立各种分析和决策模型。这样,财务管理人员才能有效地利用核算信息和外部信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在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电算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得到普及,对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财务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成为高校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技术控制成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必须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作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信息化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字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就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不断拓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提高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

一、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概述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避免或降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在充分考虑单位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单位各项资产和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控制方法、控制程序、控制制度等,形成一种相互牵制、自我约束、自我调整的完整系统。内部控制已从早期单纯的“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发展到现在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是高校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其基本作用是:1规范高校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高校资产安全、完整。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由此可见,高校中严格、规范的会计控制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监督和约束高校会计行为,防止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它是及时制止和发现高校经济犯罪和腐败的最有力的管理工具。

二、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现状

现代财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会计核算系统、会计管理控制系统、会计组织流程系统和会计网络系统。其中,会计核算系统是基础;会计管理控制系统是在it环境下的协调与控制。如责任会计控制、预测与决策分析;会计组织流程系统是充分考虑会计信息的安全和信息系统的特点,对高校会计系统和业务系统进行再造;会计网络系统是结合电子政务等管理思想,合理组织会计信息资源以及与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和接口问题。

现代财务信息系统涉及到金融工程、会计控制理论、运筹学、网络、数据仓库等新技术和新管理思想。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具备或初步具备并使用会计核算系统、会计管理控制系统,在财务部门内部建立了完备的电算化系统或局域网系统,使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及时性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基本能满足财务内部管理的要求。但是,随着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时常出现财务工作无法及时满足管理需求的情况,如:学校内部各部门需及时了解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各级领导需随时掌握学院财务状况、学生交费等情况时,大多都只能采取手工、半自动化作业方式,由财务人员从会计核算系统中查出相关内容,经过整理加工后再报告,效率较为低下,常常落后于外部形势的发展变化,提供的许多信息还未传送到领导手上就已过时了。因此,如果财务工作不能实现信息化而仅停留在会计电算化减轻内部工作强度、提高效率的层面上,即使实现了财务部门内的网络化,也只是个封闭的系统,是一个在信息时代中的“信息孤岛”,不能顺畅地与外部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沟通,从而导致会计信息披露时间滞后、成本过高、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高校内部各部门不能及时地获取有关信息,不可能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这种状况已远远滞后于现代化管理的要

求。会计电算化作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初始阶段,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自然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这是历史前进的迫切需要。

三、网络时代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

随着网络财务软件在会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管理部门对由网络产生的各种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增大,这些网络会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内部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只有在严格的内部控制下,才能预防和减少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安全风险。网络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建立和运行的过程来看,可分为系统研发控制、组织管理控制、日常操作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几方面。

(一)系统研发控制

网络会计软件的研发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如《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按标准和规范开发的软件的运行可靠性才有保障。网络会计软件的研发不仅仅只是手工会计的功能模拟,还要在软件开发中强化内部控制手段,严格规范会计软件在数据输入、处理、输出、传输和安全保护的控制功能。

(二)组织管理控制

组织管理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责任划分、上机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等。高校应按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将其划分为数据收集组、数据处理组和信息分析组等部门,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合高校的实际规模,符合高校总体经营目标。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职责分离主要包括:数据维护管理职务与电算审核职务相分离;数据录入职务与审核记账职务相分离:系统操作的职务与系统档案管理职务相分离。对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的上机管理措施包括轮流值班制度、上机记录制度、完善的操作手册等。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高校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管理。要有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完善的资料借用和归还手续、完善的标签和索引方法及安全可靠的档案保管设备等。除此之外,还应定期对所有档案进行备份,并保管好这些备份。对于用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各种硬件设备,应当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以保证设备完好,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三)日常操作控制

日常控制包括经济业务发生控制、输入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数据处理控制、输出控制和数据储存控制等。高校应建立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手段,设定电算化软件相应的控制程序,甄别、拒纳各种无效的、不合理的及不完整的经济业务。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处理速度非常快,一旦发生差错,将会导致一系列的错误,影响极大,因此,应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数据输八的准确性。系统在数据通讯时,面临着因线路、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丢失及被非法拦截泄密的风险,因此,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利用数据加密、回响检查等技术手段加以防范。控制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人才能执行输出操作,并要登记操作记录,从而达到限制接触输出信息的目的,打印输出的资料要进行登记,并按会计档案要求保管。为了确保计算机会计系统产生的数据和信息储存安全,便于调用、更新和检索,高校对于输出的磁介质的会计资料应及时贴上外部标签,在外部标签上写明文件名称、输出时间。文件的修改、更新等操作都应附有修改通知书、更新通知书等书面授权证明。对整个修改更新过程都应作好登记。同时,应设置资料分发与保管的登记簿,详细记录输出资料的名称、编号、打印份数、日期以及各种会计报告的使用人、发送份数、送达时间等,并需经手人签字,以防丢失、错发、漏发。

(四)内部审计控制

电算化内部审计是会计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人机”对话是特殊形态,因而对内部审计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内部审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审查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定:2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是否一致;3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非法修改数据;4对电算化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系统漏洞;5定期检查、测试电算化内控制度,找出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四、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完善措施

(一)提高信息控制意识,完善会计控制系统

要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技术控制意识。由于现代化信息管理的需要,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逐步成为高校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技术控制日益成为内部会计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高校也必须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作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信息化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字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二)学习网络信息管理理论,完善信

息管理系统

当今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信息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信息作为资源,除了~般的可利用、有价值等特性外,还具备共享性、历史积累性、时效性和多次再生性的特‘性。而信息管理系统则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独立成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要系统地利用信息这个资源,高校建立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学习网络信息时代管理信息化理论,将信息技术与管理理论相融合,建立网络环境下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化。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行网上财务建设

利用网络资源可以进行网上财务建设,实现远距离的财务服务,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公开性、透明性,如财务查询(咨询)。通过校园网,可以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如方便地查询到款情况、未核销借款情况、职工工资发放情况、学生勤工俭学金发放情况、学生助学贷款发放情况等。再如网上报销(申报)业务。由于使用网上报销(申报)业务只需按要求分类整理粘贴票据,计算金额后将相关资料送达规定地点即可,无需再排队等候办理报销及领取报销款,从而可以解决排队报销问题,提高师生报销的效率,节省时间。另外,通过网上报销(申报)业务,报销款定期通过银行转入有关人员的存折账号中,可以减少各方面的现金流量。在刷卡消费日益流行的现代社会,随身携带与存折对应的牡丹灵通卡,同样可以方便地进行消费、支出,而且更加便捷、安全。

结语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信息化是一场革命,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是带动高校各项工作创新的突破口。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的方方面面,其能否与高校各项工作相融合,关系到高校信息化工作的成败。推进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信息化,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紧紧围绕高校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以全面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为根本目的。财务管理最能体现高校管理实效的要求,高校运行过程中所有环节的人、财、物变化都可以通过财务绩效体现出来。因此,强调管理信息化要重点强调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提高高校整体的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真学,陈能华建立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6)

[2]张海兰网络信息时代的高校财务管理[j]教育财会研究,2006(2)

[3]黄健全,黄哲日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龙岩师专学报,2003(10)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 学校 网络教学 问题与对策

学校在信息时代的潮流下,开展了网络教学,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促使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起辅导作用的转变。

所谓学校网络教学是指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运用网络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加强师生交流与协作,优化教学的一系列的过程。

近十年来我国的网络教学发展迅速,许多大中小学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教学系统。但我国的网络教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各方面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具体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如下。

1.学校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网络教学交互性差。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通过和学生进行直接交互,获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有效控制教学过程。网络环境下,师生时空分离,教学中交互是间接的,学生没有了老师的实时监控,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自觉性。学生在教学交互中取得了交互的主动权,老师却处于被动位置。老师不能主动地、实时地了解有多少学生看了课件,做了练习,只能被动地等学生有问题并提出的时候,老师才能了解一部分信息。

1.2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监控严重缺失。学习监控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质量和成效进行的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一系列过程。网络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偏重知识内容组织、网络课程设计、学习资源提供、学习策略的引导等方面,很少对学生施加必要的学习监控和管理。

1.3网络教学中学习评价落后。在网络教学中,提供基于学习目标的评价标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学习评价是学习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学生通过学习目标不断地观察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阶段性的测验或考评来把握自己的学习情况,适时对个人学习作出调整。老师通过收集到的学生学习过的信息,能够把握学生整体程度和各个学生情况,并因人而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从而实现个别教育。

目前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往往偏重于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学习策略的引导、导航清晰等方面,而对学习评价投入力度不够。虽然他们也提供一大堆的单元测验,让学生自主访问、自行下载、自我测评。然而这种评价手段奏效的前提是学生主动去贯实施,而这似乎是最大的问题所在。加之,对测评结果不收集,实际上也很难收集,导致了网络教学各种形成评价歪曲变形严重,不能正确评价学生的习情况,更不用说实现个别化教育。

2.学校网络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以上网络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最基本的问题是教师在网络教学交互过程中,主动权缺失所导致的教学反馈信息传递速度不快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短期内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学习过程的监控,而从长远看,则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1自动收集并分析学生行为信息,老师取得交互的主动权

新系统结构(图1)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块——“用户信息收集模块”。无论学生何时何地登录,模块都能自动、全面收集和学生有关的网络教学的各种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模块还能进一步统计出哪些学生有自觉进行网络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频率、哪些学生进度太慢、哪些学生程度太差、哪些题目做错的学生比较多,需要老师在网上着重讲解的等等。通过系统新增的这些功能以及它所提供的信息,老师就能快捷、全面地获得学生个人或集体学习情况的明细信息和汇总信息,并在这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学生一切举动尽在老师眼底,老师能够主动地获取学生个人或集体学习的明细或汇总的资料,从而在和学生交互中取得把握情况的主动权。

2.2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和控制

网络学习是典型的自我控制学习,目前我们的学生自我控制水平则普遍较低,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作业抄袭严重、学习随意性大等等。我们要做的是要提高他们.自身的控制水平.但这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当前解决这种由于学生自身控制水平偏低带来的问题,必须加大监控力度。新系统通过“用户信息收集模块”、“用户信息分析模块”和综合数据库,使老师获得了教学过程中交互主动权,网络教学反馈信息能够全面、快速的收集和传递,监控力度也随之加强。还可以结合现代的各种通讯手段,采取相应的措施,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2.3制定有效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诸多措施,目前能比较有效地解决由于学生自身控制水平偏低、自觉性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是 ,只有学生自我控制良好的学习过程,才是真正有质量的学习活动。所以,从长远来看,只有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控制水平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才能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学习。为达到此目的,可以考虑制定以下策略:

(1)了解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因素,制定相应的策略

学生的个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教师可从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人手,分析学生学习信息和学生的个性因素,根据这些信息,针对学生个性特征,提供个别化学习指导。

学习集体的缺失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负面影响很大,为克服这个负面影响,可以考虑成立互助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开展协作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

(2)加强宣传教育,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意义

教师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很多企业单位所看中的是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特质。学生如果切实明白开放教育网络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获,就能够积极主动地根据教学要求认真学习,从而达到自主化的学习目标。

第11篇

关键词 网络社会 道德 问题 特点 趋势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138-02

社会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在一定的人类交往活动中形成并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网络社会也应该具备自己的道德准则。

一、网络社会所面临的新问题

科学技术革命是历史进步的火车头。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将比其他力量更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同样,网络社会也为社会道德进步提供动力。

然而,历史证明,网络对社会既有促进作用,对社会秩序和道德又有反作用。这种信息化浪潮也可能造成某些消极、负面的影响,甚至导致伦理危机。这里仅仅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事例。

(一)诚信问题

在实现社会中诚信是提倡最多的问题,到了网络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为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在家办公”、网上学校、电子商场、电子银行等的出现,从而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将大为减少,这种缺少人与人对面的约束,诚信问题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说,网上购物方面、快捷,但是有时却事与愿违,有人利用网络进行欺骗。

(二)文明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面对面说话,或写信,或打电话,总会顾及对方的感受,尽量用一些文明礼貌的语言,尽量制造一些愉快的气氛。而在网络上你聊天的人,无所顾忌。

(三)平等的问题

尽管网络建设的“全民原则”是首要的基本的原则,但在组织实施中要达到人人利用信息资源的平等化,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仅仅随着技术进步就能实现的事。

(四)网络资源问题

网上信息的行为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国际性的,是社会的。社会责任与通讯自由的矛盾成为一个迄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此外,网络建设的共同目标是“信息全球共享”,过分膨胀的商业利益驱动、垄断妨碍正常交流。

(五)隐私保护问题

由于利用网络收集信息的便利性和强大能力,网络上的个人生活在技术上极可能成为“磁盘为文件所记录的生活”,如果这些信息泄露出去或不能被正确地使用,个人隐私权将受到极大的侵害。

(六)非商业网络与商业性网络问题

因特网是由科研学术网发展而来的,具有深厚的非商业传统,但是随着因特网的扩张,以赢利为目的商业性组织成为因特网的主要建设者,并因此出现了大量对网络资源的商业性应用。但是,在因特网上,非商业与商业性网络是联结在一起的,对网络的商业性使用,将导致对社会资源和学术资源的大量占用。

总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这种少人过问、管理、控制的“网络社会”环境,必将对人们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等进行一场或许是有趣的、意味深长的新考验。也许,我们只有站在更高的高度上,重新审视网络道德现状,以及可能导致的良性发展趋势,才可能确立起新的、真正合乎人性的、符合人的根本利益与需要的规范,才可能确立起得到人们认同、接受和遵循的规范。

二、网络道德的趋势与特点

“网络社会”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自主式

网络道德呈现出一种少依赖、多自主的趋势与特点,当然是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相比。因特网本来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需要与利益(互惠合作、资源共享等)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形成的,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或者说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也正因为网络是大家自愿自主建立起来的,人们应该自觉地成为网络的主人。

(二)开放式

网络道德呈现出一种不同的道德行为、意识和观念之间经常性的融合、冲突和碰撞的特点与趋势,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相比,时空一直是限制人们之间交往的主要障碍。信息技术带来现代化的传播方式,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地理距离刹那之间缩短了,人们之间便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而交往,人们之间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冲突、碰撞和融合也就变得可能了。

(三)多元式

网络社会呈现出一种多层次化、多元化的特点与趋势。在现实社会中,虽然道德因生产关系的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但每一个特定社会却只有一种道德居于主导地位,其他道德则只能处于从属的、被支配的地位。这些处于经常性冲突和碰撞之中的多元化道德规范,一方面即便彼此无法融合,冲突和碰撞仍旧,也由于彼此并无实质性的利害关系而能够,并行不悖。另一方面使相互之间增进了理解和同情,从而在经历了冲突和碰撞之后达到了融合。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交易费用 网络组织 内部市场

科斯认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使用市场机制所花费的交易成本。威廉姆森进一步认为,由于契约的不完整性、交易频率、资产专用性的存在,使得企业从外部购买投入要素时,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契约的每一方都有积极性通过隐藏信息(逆向选择)和隐藏行动(道德风险)的行为来欺骗对方以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导致极高的交易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将原来的契约双方都纳入到同一个组织当中,放弃了原先的从外部市场购买的行为,使得各个交易环节尽可能地在一个组织中进行,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向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纵向一体化组织结构中,企业内部的行政命令和权威取代了法律成为保证契约执行和解决契约纠纷的有效手段,并通过激励机制的作用使契约双方的目标相一致,减轻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有效的节约了交易成本。

M型组织结构是纵向一体化的典型模式,是20年代杜邦、通用等最早多元化的大公司,面对控制和协调等诸多问题而进行的组织创新。此后,M型组织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的大型多元经营公司。这种组织结构内部各分部虽不是独立的法人,但相对独立,在利润分配和投资决策等方面有较大的自,将层级制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使得高层领导摆脱了日常事务,集中力量用于重大事项的决策,同时又与各分部在经营上保持经常的接触;组织中既有分散的事业部或分部,又有负责协调、监督、战略性决策的集团公司,从而保证了必要的协调与控制。然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业务的不断扩展,M型组织机构臃肿、管理费用大以及组织内的滋生,降低了市场反应能力。诸多学者指出,M型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短期的利润最大化,Bettis更进一步指出对M型结构这一“组织化石”的研究已经越来越与跨国经营、电子经营和网络经营的时代脱节了。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加速了M型结构成为“组织化石”的步伐,它要求企业选用一种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新型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

一、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冲击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内部市场的形成

权变理论认为企业必须要不断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出现被誉为当今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它的发展和生产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的时间和空间观念落实在行动上,即企业将时间和空间转化为资源。每个企业都可以对消费者产生需求到实现消费过程中的每一步进行周密的时间和空间计划,并力图尽量减少这段时间和跨越某个空间。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市场交易费用大大降低,企业可以在互联网上很便捷地信息,询问价格、寻求合作伙伴等,加剧了企业外部竞争。

企业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将盛行于市场上的价格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在企业内部实现了权威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机结合,使亚当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和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形成内部市场。

(二)信息技术对顾客需求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全球性的买方市场正在形成,消费者在交易中越来越拥有主动权。消费者告诉生产商他们需要什么,个性化需求突显,他们为了满足自身特殊的爱好,参与到企业的产品设计和个性化服务中来;时间和空间观念也在顾客群中日益增强,订单式消费成为现代消费的主导。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和体力去等候某种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的顾客,要求企业能在他们所指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这对于企业组织来说,他们应该按消费者的时间而不是供应者的时间来满足消费需求。

同时,要求企业将生产组织过程延伸到顾客的实际空间,使得顾客在自己的空间里接收生产者的产品和服务。这一切变化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要按新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来安排生产和服务,还要按新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来构造组织本身。在工业社会,金字塔式的等级制体制是富有效率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把因地理上的原因和等级上的原因而分离的人们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可能,在组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信息因素作为考虑的重点。通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而建立的新型组织结构来取代传统的等级制组织结构。

(三)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出现之前,企业中的信息传递是严格按照等级路线进行的。这种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方式正好与传统的垂直式的组织结构形式相适应,也正好迎合了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对加强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的要求。然而它却因信息传递的路线长、消耗时间长,导致了众多时机的贻误和信息的失真。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方式、使得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平等的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信息不再是严格地按照等级系列进行传递,网络化传递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等级式,新的传递方式如图2所示。这种信息沟通方式的变化必然引起企业中的权力运用的方式以及领导者的管理控制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法约尔设想的“法约尔天桥”再没有应用的必要,起承上启下作用的组织中间层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组织中间层的弱化,使得组织结构扁平化,最终导致适合信息时代以市场为导向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新型组织结构的形成。

(四)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交易费用的节约使得纵向一体化组织结构应运而生。然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促使企业内部市场的形成,顾客需求的改变以及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顾客需求的变化与信息传递的改变要求组织中间层减少,而内部市场的形成进步推动了组织中间层弱化。最终导致组织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其在形式上表现为组织结构扁平化,而就其特点看,则以网络组织的形式体现。

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海尔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

海尔集团的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正是信息技术对组

织结构变迁作用机制的有效体现。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海尔集团实现了业务流程的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网络化的转变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实现了企业内外部网络相连、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与用户零距离。

(一)海尔的业务流程结构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网络化转变

业务流程再造前,海尔集团是按照从采购、到半成品制造、到成品生产、再到库存、到销售、最后到用户的纵向一体化的流程模式运转的。纵向一体化的业务流程,在前期降低了交易费用,但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海尔集团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实施了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

海尔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主要是把市场链和业务流程再造有机集成,以索酬(S)、索赔(S)和跳闸(T)为手段,以流程再造为核心,以追求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以“订单”为凭据,重新整合管理资源与市场资源,在OEC管理平台基础上形成每一个人(流程)都有自己的顾客、每一个人(流程)都与市场零距离、每一个人(流程)的收入都由市场来支付的管理运营模式。

(二)海尔组织结构的整合

在业务流程转变的同时,海尔的组织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组织结构调整之前,海尔集团是典型的事业部结构,集团下设6个产品事业部,各事业部分别由财务、销售、科研、检验等职能处室。同时集团又下设财务、人力、法律、营销、技术、规划、文化、保卫职能中心,和事业部下属的职能处室是传统的行政关系;产品本部和事业部是行政隶属关系;产品事业部是独立核算单位,他和下属职能处室是行政隶属关系。在这种组织机构下,集团是投资决策中心、事业部是利润中心、分厂是成本中心、班组是质量中心,形成了纵向一体化的业务流程结构。

纵向一体化结构,在初期易于控制强化管理和解决混乱的局面,但随着规模扩大,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降低,使得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造成众多时机的贻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尔集团根据国际化发展战略对原先的事业部制的组织机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首先,把原来分属于每个事业部的采购、财务、销售业务全部分离出来。整合成独立经营的商流推进本部、物流推进本部和资金流推进本部,实行全集团范围内统一采购、统一营销、统一结算;

其次,把原来的职能管理资源整合、如人力资源开发、法律、保卫,技术质量管理、信息管理、设备管理等职能管理部门剥离出来,以集团职能中心为主体,注册成独立经营的服务公司。

最后,把专业化的流程体系通过市场链连接起来,设计索酬、索赔、跳闸标准。整合后集团形成直接面向市场的、完整的,物流、商流等核心流程体系和资金流、人力资源、技术质量管理等支持流程体系。

整合后的组织结构,完成了从直线职能型的结构向平行的流程网络结构转变,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从结构层次上提高企业管理系统的效率和柔性,实现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网络相连使企业形成了一个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系统。它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实现与用户零距离。

三、企业内部市场网络组织的特点

内部市场网络组织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信息网络发展的产物,简单地说就是企业集团内部各个程序、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的一个市场,它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的等级制结构。传统的垂直金字塔似的等级结构在新的条件下不再适用,中层管理将逐渐被淘汰,将过去以功能分工为导向的组织方式转变为以“流程”、“网络”为导向的组织形式。

企业将从等级制转变为一种新型的结构。这是一种非等级制结构,在等级制情况下,主执行人必须通过团队领导才能对项目成员实行管理;而在内部市场网络组织中,主执行人可不通过团队领导直接与项目成员联系。内部市场网络组织主要有以下4方面的特点。

(一)市场内部化

内部市场网络组织并非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简单地将组织网络化,它还将市场机制引入到企业内部,形成内部市场,实现市场内部化。内部市场的形成,使得企业管理建立在权威机制与价格机制两者有效结合的基础之上,一方面降低了交易成本。企业将市场内部化后,使相关外部市场价格成为企业内部信息,并在权威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避免了许多困收集信息、讨价还价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以及企业在与市场交易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事前和事后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使企业能获得及时监督,降低了企业内部的监督和控制难度。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得企业内各部门、各工序之间形成了一个内部市场。在这个内部市场中,各个部门、各道工序之间按照市场的规则向其他部门提供服务,获取报酬。

(二)以决策为中心的集权与分权的有效结合

网络组织是以决策为中心的组织模式。西蒙把组织的全部事务分为例行问题与例外问题、例行问题的决策为程序化决策,例外问题的决策为非程序化决策,拥有这种组织结构的企业在非程序化决策上高度集权,如改造后的海尔集团,它将重要的权限如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人事权、技术研究与开发、共同的产品制造、职工培训和教育等保留在公司总部,实行统一决策;而在程序化决策上极度分权,将公司的日常管理如产品的销售、市场开发等权力下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同时、企业还将众多决策权下放至网络层面上的所有单位,实行多中心的极度分权管理模式。

M型组织结构结合了高度集权的u型组织结构和过渡分权的H型组织结构的优点,曾被称为是集权与分权的有效结合。但M型组织层级多,各事业部问的监督、控制困难,集权与分权的“度”很难把握,尤其是分权的程度。与之相比,网络组织由于内部市场的作用,企业内部地每一道工序上都存在监督,使得极度分权避免了M型组织结构所带来的本位主义和各自为政的威胁。海尔集团在改造过程中,以海尔文化和OEC管理模式为基础,把市场中的利益调节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在集团的宏观调控下,把企业内部的上下流程、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由原来的单纯行政机制转变成平等的买卖关系、服务关系和契约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把外部市场订单转变成一系列内部的市场订单,形成以订单为中心、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相互咬和、自行调节运行的内部市场体系。每个流程、每个工序、每个人的收入来自于自己服务的顾客(市场)。

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得各流程、工序、个人之间互为市场,彼此都在一个企业内部商场中,遵循着市场规则,进行日常的交易。而这种内部市场化的交易机制犹如一种无形的监督机制,迫使企业内部

各个环节自觉地按照顾客的要求,提供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三)组织系统化

组织系统化就是从系统的角度,对为达成企业发展目标的事务工作进行分解,以保证每项事务工作都落实到相关的单位、部门和岗位;要用企业发展目标来整合协调不同单位、部门和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行为活动的衔接;要求企业组织内部每一个单位、部门和岗位角色都自觉地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1、职能部门公共化

海尔集团在组织结构整合过程中,将分属于每个事业部的采购、财务、销售业务全部分离出来。整合成独立经营的商流推进本部、物流推进本部和资金流推进本部,实行全集团范围内统一采购、统一营销、统一结算;把各事业部下的人力资源、法律、保卫、技术科研、设备管理等职能管理部门剥离出来,与集团下设的人力、法律、技术、文化、保卫等职能中心合并形成由集团直接领导下的职能中心。

海尔集团组织结构整合后,各职能中心、产品本部、推进本部都对各事业部开放其相关职能,提供相应服务,行使相应权力。如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保卫中心、技术中心、文化中心等职能中心,各产品本部以及物流、商流推进本部等,分别向各产品本部下属的事业部提供相应的人力、资金、公共技术等支持,也即各事业部可以从集团各职能中心获得人员的培训与开发等人力支持及产品研究与开发等技术支持;从各产品本部获取公共技术;从物流、资金流推进本部获取统一的配送、财务核算等业务支持。

职能部门的公共化,使企业内部实现资源共享,各事业部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完善、系统的服务与相关业务支持。

2、组织流程按照业务流程系统化

海尔集团在组织结构整合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通过市场链连接起来,把企业内部的上下流程、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由原来的单纯行政机制转变成平等的买卖关系、服务关系和契约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把外部市场订单转变成一系列内部的市场订单、实现了各组织单元互为客户式的管理模式。这样部门间以服务客户方式服务对方,使企业内部管理资源和市场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降低了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与管理费用,实现系统“1+1>2”的优势。这种优势在财务指标上有明显表现:改造前(1998年12月31日)青岛海尔的利润表显示净利润只有2.74亿元,管理费用357161319元,两者的比值为0.767:改造后(2000年12月31日)其利润表显示;净利润4.24亿元,管理费用447686977元,两者的比值上升为0.947。数据显示,前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管理费用,净利润增加0.767个单位,而后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管理费用,净利润增加0.947个单位。这表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管理能力有很大关系,系统化后的组织结构,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能力。

(四)直线职能与参谋职能的一体化

直线部门是指在组织中行使行动、执行职能的部门,其职责是指挥、命令:参谋部门是指在组织中行使思考、策划职能的部门,其职责是建议。传统的组织结构往往都将直线部门与参谋部门分离开来。在某种情况下,当一方感到自己失去了进行有效决策和管理所必需的权力时,就会引发组织矛盾。参谋(职能)职权的使用不能越过顶头上司下属的第一级,而只定位在组织结构中关系最近的那一级。如人事、公关关系主任的职能职权不应该越过销售、财务、制造副总经理这一级,而只能从旁协助,提供建议和服务。

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改变了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方式,使得企业内部信息透明化,各部门能快速地获得来自各个层级的信息,能更好地了解下属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直线职能与参谋职能间的关系,它将两者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