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2: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复杂记叙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关注,笔者发现,记叙文教学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学生在记叙文的写作中,不仅语言达不到具体生动的要求,还存在审题不到位,选材不规范等问题。一线教师知道,记叙文是检验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手段。记叙文还可以体现学生认识事物,感受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深切地意识到高中作文教学中突出抓好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里提出:可以按照具体条件和教学的需求,根据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于是,笔者依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对记叙文进行科学定位,确定高中阶段记叙文的训练目标和依据。笔者认为,复杂记叙文的写作,是高中语文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高一阶段作文训练的目标和重点。它既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蓬勃发展的现实社会对于未来建设者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实际。但是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许多学生没有写作素材,或心中的“复杂事件”写不复杂。只会单调地叙述过程,不能表达自己的愿望或不知怎样表述自己的愿望。还有,对自己的感受、见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最终的结果不是把文章写成“剪不断,理还乱”的流水账,就是东拼西凑。
创造性写作是世界各国作文教学近年来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以美国为例,写作学家威廉·W·韦斯特认为,创造性有三个方面的标准:真诚、有感情和富有独创性。真诚要求内容真实,不说假话;有感情是要写出个性,所写内容确实是引发心灵火花的人和事;独创性指要求处理材料时,要选用生动形象、能吸引人的形式来表达。实际教学中,笔者首先明确了中学生作文训练中记叙文和文学创作的相异之处。记叙文不同于文学中记事写人的散文小说之类。从初高中阶段记叙文的教材可以看出,记叙文泛指一般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是以记载作者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经历接触过的人事、景物为主的文章,是经过作者加工了的生活记录。其作用是侧重通过对所写对象的具体叙述、描写,给读者以真实、具体而且生动的印象,使读者受到教育、启示、感染。最基本的特点是“实”,在此基础上,为着写作的需要,允许有合理的剪裁和适当的结构调整。因而,真实是记叙文的第一要素,而不应是曾经过分强调的写作技巧、结构和表达等形式方面的特征。
因此,就有必要给记叙文的真实性要求下一个准确的定位。要使记叙文写得真实,首先必须考察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它涉及如下方面。(一)生活环境实际。高中生是一个较大范围分布的社会群体。从地域上讲,有城市和乡镇之分;就大多数乡镇讲,又有新兴城镇和边远村落之分;而每一个村镇之中,各个家庭各具特点:富裕与穷困,和睦与矛盾,联系多少等等,不一而足。复杂细致的分布,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不可能完全一样。(二)年龄阶段实际。高中生年龄大多在16-18岁,生活视角由单一向多元,由表面向纵深,这是共同的趋势,而形象思维渐趋成熟、完善。发展态势缓慢;逻辑思维作为一种新的方式,持续增强而且稳步发展,但有时也显得片面且稚嫩。(三)个人特点实际。每个学生的个性各不相同,对于文字表达的情感态度也不尽一致。有的娴静,喜欢写静柔娴淑的文章;有的富于激情,喜欢写幻想夸张的文章;有的继续保持形象思维的优势,记叙、抒情的水平很高,但缺乏对事件的总体评价能力。
所以笔者在进行记叙文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参与社会,面向未来。意在通过生活事实转变学生的认识态度和个人行为以适应社会规范。高一新生入学时作《匆匆走过的三年》;针对高中生活设计《我能行吗》;面对新的老师、同学写《我们不再陌生》;以个人生活中的特定故事、共同心理感受作《感动》《琐忆》。命题时注重创造性,即在保持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同时,鼓励学生借助课本、课外读物体会文章的材料选择。
高中阶段,记叙文教学的另一个难点是“复杂”。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思考,明确认为,所谓复杂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方面是内容的复杂性或是发生在一个人物身上,时间漫长,地点多变的题材,如《林黛玉进贾府》;或是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事件;或是同一地点,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事件(《我与地坛》)。这类文章主要锻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众多事件中进行选材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通过和其他事物相比较,显示出特点,从而对作者显示启迪或是这普通事件在作者特定的心境条件下,发生特殊作用,这是锻炼学生在文章中合理进行烘托和渲染的能力。
当然,强调记叙文的真实性,并不是束缚、扼杀创造性,而是给学生一个独立、完整的创造空间;也不是忽略学生的技能训练。针对作文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可以把训练内容分为:记叙文的真实和想象,记叙文的开头,记叙文的结尾,记叙文的细节描写,烘托的手法,对比的手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题解答,使学生能清醒地认识到一些方法运用的条件和效果。
中学阶段是打好学生写作基础的关键时期,学生按照一定规范写好记叙文是语文课堂的内在需要、应有之义。事实上,重视和改进记叙文教学的主要工作应当由教师完成,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加强引导督促,只有这样,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思如泉涌,下笔有神。
在这之前,莫言的小小说《卖白菜》已被选入山西省职业高中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作者聚焦一段非常岁月——糠菜半年粮的1976年冬天,以一种孩子的真切和成人的冷静,加上些微的温情,把当时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本真呈现给读者。文章的精彩看点很多,我仅从对人物的细致刻画方面,谈谈对作文教学的一些启示。
复杂记叙文的写作,是职业高中对口升学考查的一个重点。
记叙文写作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写好,并非易事。
比如,在写人记事时,学生习惯于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过程作概括的叙述,而不愿意或者不善于具体细致的描写。
比如,以“亲情”为话题的记叙文。有学生这样写道:“明天就要开学了,妈妈仔细地帮我收拾着东西。她把我该带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又嘱咐我到学校后,要听老师的话,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别舍不得花钱,还说有空会去看我。”
这段文字意在表现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但由于叙述平淡,让人感觉索然无味。下面我以莫言的《卖白菜》做一简要的分析。在学习本文时,可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研讨交流。
一、文章第一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引导学生找出细节描写的关键字词后,逐一分析:
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这是描摹神态。
2.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这一连串动词的运用,写出了母亲的犹豫不决。
3.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这些眼神和动作的刻画,表现了母亲的无可奈何。
4.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作者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非常细致地刻画了母亲的心理变化:犹豫不决——无可奈何——痛下决心。应让学生明确:母亲心理这种复杂的变化,就是文章的“波澜”。随着文章波澜,读者的阅读心理也时起时伏,随着主人公的感情而变化。作者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其用意何在?就是要表现当时那个年代家庭的极度贫困和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品格。
二、第八段:母亲安慰孩子的部分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文中词语运用相当精准,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了母亲
虽倔强但又很慈爱的一面。
三、那棵最小的白菜滚到水沟里后,母亲的反应如何
母亲的语言:骂道:“穷种啊!”动作: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她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来。
通过这些语言和动作,作者要表现的是白菜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这几棵白菜对于我、对于母亲,甚至整个家庭都有重要意义,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贫困。
四、文章结尾处,母亲为什么哭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就挂在了腮上。
“我”不过是想宣泄一下内心的气愤,多算了一毛钱,谁料到母亲会因此而伤心流泪。以前,无论多大的事儿,就算是天要塌下来,母亲也不会哭。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母亲都可以挺过去,但人穷不能志短,待人需真诚实在,是这位母亲教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五、文中老太太的形象是如何刻画的
1.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这里塑造了一位挑剔的老太太形象。
2.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
“老太太”撕扯那棵小白菜的同时作者也感觉是在撕扯自己的心似的,这个细节为下文多算她一毛钱埋下了“厌恨”的种子。
3.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叠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数着。
本处表现了在当时极度贫困中,人们对每一分钱的重视和谨慎。
《卖白菜》一文中,细节描写贯穿全篇。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文章时,必须将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合二为一,让学生从名家优秀作品中汲取自己写作的营养。引导学生从作者平实而又细腻的语言中体悟到:写人记事类的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注意细节描写。如果不善于捕捉细节,那么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可能也无力承载浓厚的情感。文章如果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就谈不上能感动别人。
论文摘要:中等卫校语文教学应加大教改力度,采取浓缩内容、大胆取舍,精备精讲、抛玉引玉,课外书籍、课内赏读,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等方法,真正改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中等卫校语文教学改革搞了多年,然而改革的收效似乎并不大。不少学生仍旧是听则不得要领,不明主旨;说则词不达意,语无伦次;读则不晓句读,不解语义;写则白字连篇,语句不通。产生这种危机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就语文教育者而言,笔者认为关键还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有待于改进。教师应大胆破除传统观念的樊篱,摒弃旧式的教学方法,加大教改力度,真正改善课堂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1.浓缩内容,大胆取舍
现行中等卫校语文教材中古文、说明文等内容多数学生不感兴趣,另外,有的课文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有的课文不够规范,这些课文无论是行文技巧、布局谋篇,还是语言锤炼、感情贯通,对学生今后工作实践的帮助意义不大。以上这类内容有的可适当讲一点,有的大可舍去。而卫生管理应用文、钢笔书法以及基本的文学常识实用性强,小说、散文名篇等内容学生感兴趣,这些内容可以多讲或多练。
2.精备精讲,抛砖引玉
现行卫生学校语文课本分单元设置,课文前有知识引导,文下有注解,文后有练习。学生依据这些,再借助必备的工具书,基本上可以理解文义。因此,语文教学不必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完全可以根据课文在整个单元、整册教科书甚至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抓住区别于其他课文的最具特色之处、学生疑惑最多之处响锤重敲,讲深讲透,其余内容尽可相信学生,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解决。具体做法如下。
“擒贼擒王”,即抓住最典型的篇目,以点带面。譬如,学习第三单元三篇文章时,可把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讲透彻,深人、系统地分析、讲解复杂记叙文的选材、组材、表达等重点、难点。以其为范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行解读其他文章。通过正确引导和自身的实践,学生是能够掌握复杂记叙文的写法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因此被调动起来了,自然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迂回歼灭”,即抓住一些难懂处和易混处反复讲解,多侧面、多角度分析、练习。例如,文言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不同场景多次比较,对从原始情况到目前的引申、比喻、活用等现象进行系统分析,这样才能彻底搞清楚。通过这种办法突破章节中的难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能使学生对一些零碎的、较复杂的知识有一个综合的理解和记忆,做起题来才不会理不清头绪,不着边际。“分割包围”,即把众多知识要素分解到不同篇目中解决。如对于文学欣赏小说部分,教学要求是按小说特点和欣赏方法阅读小说作品。在这一单元的几篇小说中,《林黛玉进贾府》通过人物出场描写以及富有个性的肖像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药》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最具特色,或衬托人物心理,或烘托气氛,或交代社会背景,或表现人物性格《项链》运用多种方法生动、细腻地描写玛蒂尔德在各种场合下的心理活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荷花淀》最成功的则是从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人手来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些课文的教学各有侧重,就可分割包围,各个击破。至于其他内容应相对淡化。这样既有利于集中掌握第一种方法,又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学生对优美文学的鉴赏能力,使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拓展。
“教是为了不教”。只要我们精备课本,精备学生,抓住要害,授之以渔,导之以法,就一定能“抛”给学生一块宝玉;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个性,只要抛之有方,定能“引”出更多、更好的美玉。
3课外书籍,课内赏读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单靠课文内的几篇文章是不行的,还需要大量的课外优秀读物来充实学生的大脑。但因在卫生学校语文学科普遍受到冷遇,能够留给学生的语文课外时间极其有限。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尽可能地挤些课外时间外.还可利用压缩、精讲课文等办法挤出课内时间,每周可利用一两节时间把课外书籍拿到挤出的课时中赏读,甚至将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文章拿出来由教师导读。我们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但是启发学生对优美文字的热爱和引导学生受到文学作品中积极、健康的情操的陶冶,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4走出教室.走向社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探索
现在有些老师对小学作文这种“启蒙训练”的性质认识不清,常常用公开出版的《小学生优秀作文选 》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或者拿老师自己的书面表达水平要求小学生。如低年级把看图说话教成看图作文,中 年级把片断作文教成成篇作文,高年级把能写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教成会写主 题突出,层次分明,内容生动,语言流畅的复杂记叙文。这是一种拔苗助长的主观主义,其结果必然使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欲速则不达。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便做了如下一些探索:
一、长篇短章,词汇先行
“词汇积累――作文训练的基石。” 引导学生积累词汇,让学生在习作时能做到腹中有物,以此提高作文水平,这点对于语文教师,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因此我找到了几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一,专门开设阅读课,临场指导阅读;第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每星期、每月评出“阅读之星”、“词汇大王”等,同时注意遏制学生积累中的片面贪多求次情况;第三,积累的词语佳句要让学生尽量理解,平时通过多和学生沟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词义,用自己的感情朗读词汇等做法,强化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培养了语感。
二、开阔视野,拓展题材
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可农村孩子生活中接触的新鲜事物少,眼界狭小的的客观事实,成为阻碍学生作文题材丰富性、多样性的最大颈瓶。怎么办?思来想去,农村孩子最热衷的事情莫过于看电视,电视成为他们了解外界的唯一窗口,而新闻的价值也许正是我所寻求的拓宽学生作文题材的最好出路。首先,培养学生关注新闻的热情。经常利用班会,自习课等时间,开展“会声会色说新闻”、“新闻小博士”等活动,而到了高年级后期,还增加了带有评议性质的“今日新闻之我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密切了新闻和学生间的联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视野。其次,老师参与其中,事半功倍。学生对于新闻的搜集不免有着方方面面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搜集渠道单一;新闻素材有些大而不着边际,有些小而索然无味。要克服这些不足,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参与其中。我经常从报刊、电视、网络中搜捕一些生活气息强的新人新事,然后与学生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以新闻的方式拓展题材的做法,已经小有硕果,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笔下写出新鲜事物,这让笔者尤感欣慰。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丰富作文内容
(一)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二)通过平时的课内外阅读来积累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为妙手,就得有广泛的阅读。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采取以下的做法: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另外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全班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三、模仿例文 推陈出新
人类的任何发明创造或改革,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鲁班发明锯子受到小草的启示,雷达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飞机是从蜻蜓飞行中得到发明创造的灵感等等。可见,优秀范文也可以为学生习作的创造性想象注入无穷无尽的活力。学生的优秀习作需要丰富的表象,优秀范文习作的生动、具体、新颖,会一直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会成为最有生命力,最能激发创造性想象的活水源头。
讲台上,教师分秒必争地写,讲台下,学生勤勤恳恳地记,师生皆满脸疲惫,可第二天温故时教师却发现,对于前一天刚教的知识,学生已经记不全了,更有甚者还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是教师教得太马虎,还是学生无心向学呢?应该都不是。绝大多数老师是敬岗爱业的,他们不缺起码的职业道德;绝大多数学生是积极进取的,他们清楚“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无须遮掩的事实是,教师教语文用功最多,教得辛苦,然而事倍功半;学生学语文耗时最多,学得辛苦,然而收获不大。这些都是教学效率低的体现。效率观念是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而不断被明确并作为一个时代口号提出来的,我们就正处于一个追求效率的时代,语文教学也应真正走上科学化、高效率的轨道。
一、教师应适应课改形势,不断学习,加深知识积淀,为提高教学效率做好素质准备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教师如何走进新课改的问题凸现出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当前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距离。“一言堂”“满堂灌”等教学现象在目前课堂上还是较普遍的,教师的教学缺少必要的引导、点拨和诱发等技巧,学生成为接收的容器。
课堂成了一潭死水,缺少乐趣、活力的教学自然难以取得理想的回报。教师须通过对课改精神的学习,完成角色的转变,由“传道、授业、解惑”者上升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改革的接受者和创造者。而当观念转变之后,老师的科学文化知识底蕴是否深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当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后,教师所要具有的就不仅仅是一桶水,而是一缸水、一池水,并且还必须是活水,继而还必须教给学生自己找水的方法。可教师的工作、生活单调,教师的工作环境除了教室就是办公室、家庭,很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难免造成心理的相对封闭性。这又势必使得教师的人生视野受到限制,落后于时代,与学生产生越来越大的心理差距。心理差距一旦过大,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很难产生共鸣,提高教学效率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要从心理到学识作好提高效率的准备,需要教师主动“走出去”。在完成观念、角色转变的基础上加强与同事间的学习、交流;从现实当中积攒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作为讲课的素材;参加继续教育,自我增值。
二、研究教学材料,明确教学层次,将提高效率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中
语文教学的层次关系如果不明显,势必导致过多的无效重复劳动。例如某种文体的文章,高一是这么教的,高二是这么教的,到了高三还是这么教,甚至不同文体的文章的教与学也沿用相同的路子和方法。没有先后差异、难易差异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导致了学生无法很好地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以致许多学生直到高三还存在语文基础不牢固,缺乏起码文体意识的毛病。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做到了求同学异。就教者而言,是有较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的。在不悖于教学大纲与教材精神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作好整体教学规划。就不同年级而言,可就考试大纲中要求学生具备的学习能力由易而难地、由低而高地落实到不同年级中进行具体化训练。如作文训练:高一则主要进行复杂记叙文训练,通过写小作文的方式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高二则主要进行论说文训练,提高其议论能力和谋篇布局的能力;高三则主要进行审题等综合训练。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层次清晰,那么学生学习目标也就明确,学习思路也就清晰,课堂效率也随之提高。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授学生学习方法,使提高教学效率不是教师唱的一场独角戏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激发其学习兴趣。真正有兴趣,学习语文就无“愁苦”可言。而兴趣并不会无故产生,心理实验证明,成就感对兴趣有诱发作用。学生在语文上很少有甚至没有成就感,就打击了他们学语文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对语文也就淡漠了。反过来,若能使其有所成就则能使其兴趣增加,兴趣增加则学习状态就会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那么,效率自然相应提高。
成就感从何而来?它来自于学生的进步,而要想取得进步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许多学生抱怨语文记忆太多太难,教师不妨以教授记忆方法,提高学生记忆力为突破口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一词多义是文言词语的常见现象,可让学生通过记住例句去记住词义,这是理解记忆法;解题方法多如牛毛,学生记了这条忘了那条,教师可将解题思路编成口诀,让学生分组记忆,这是口诀记忆法;音近字、形近字易混淆,可将其分类,采用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等联想记忆法。
方法是在实践活动中摸索到的,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方法是前人或别人或自己总结到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对于高明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方法是自己摸索到的方法。这种方法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更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更符合其自身的实际。因此,它对提高学习效率作用更大。教师若能相机点拨,推动学生摸索方法、掌握方法的进程,则学生的学习效率必能大大提高。
关键词:迁移理论;观察;总结归纳;想象联想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这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终于对迁移过程中复杂的认知活动有了较完整而科学的认识,发现迁移过程是由审题、联想、分析类化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知成分构成的,即首先必须形成对有关问题的最初映象,让映象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然后统一分析新问题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具体问题归入原有知识结构,形成概括化联想,从而解决新问题,构成一次完整的迁移。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
一、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
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二、归纳概括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
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三、总结概括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抑郁。春天里的一个绿芽,会使自己的心怦然一跳;秋日里的一片黄叶,竟让自己的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关键词:抽象 概括 归纳 总结
过去,教育一直遵奉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原则,对学习缺乏起码的主动性,所学的知识一点不会整理、概括,可以说不会学习。现在,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培根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所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纷繁复杂的外表往往会掩盖事物的本质。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郦道元《三峡》一文,表现了三峡两岸绮丽的景色,文章通过描写几幅风景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读课文画图,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语段让学生去读,读完之后制成图画,上课时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所画之图,可以写下来,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可以发现自己在景物描写方面的不足,或者是词汇,或者是观察的角度。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蒙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文言文时,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类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中的“罾”(《陈涉世家》),“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察今》),“公将鼓之”中的“鼓”(《曹刿论战》),“客将至,不冠不袜”中的“冠”和“袜”(《大铁椎传》)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名词所处的位置,就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1)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一例;(2)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3)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让学生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技能,并进行抽象概括,能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广泛的迁移,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系统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教科书本身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鼎湖山听泉》扣住一个“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来组织材料。《林中小溪》通过描写小溪和森林之美,显示出小溪的生命力量。《飞红滴翠记黄山》围绕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来描写,揭示了黄山的特点。《画山绣水》紧扣桂林山水“清奇峭拔”的特点来描写。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和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把分散在各篇课文和各项语文训练中的语文知识系统化、概括化。要进行语文知识的比较归类、系统联系、异中求同。从单元扩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文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蒙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舒缓恬淡、意境幽远、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写景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更好地学习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文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流泪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郁闷。春天里的一个嫩芽,会使你怦然心动;秋日里的一片落叶,竟让我们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第三步是挖掘。挖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刨根问底,这是一种极为值得提倡的精神。凡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久可以带来伟大的发明,同样也能探究出深刻的哲理,给人生以重要的启示。举个例子来说,暑假里到一位住在偏僻农村的同学家去玩,一到那儿,就被他家人和邻里的热情与真诚所感动,你在觉得无拘无束其乐融融的同时开始思索:他们的热诚与质朴是因为你从城里来所以仰慕你吗?也许是较城市这里贫穷而落后所以相互依赖保持着原始的品格吧?这些想法比较狭隘;但当你和同学一起离开那里回去时,看着一张张亲切温和的笑脸,透过相拥送别的人群,你再深深地思考,你会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庞大的力量,它就是中国人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民族的精魂。
所以说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别人的作品、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我们只有让学生思考怎样去概括,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