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2: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月色荷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繁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文章以“门”开篇:“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门在这里有象征意义。进去是“门”里的世界,出来是“门”外的世界,“门”将世界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象征两种状态,两个世界:已知和未知,光明和黑暗。
这条小煤屑路是社会现实的象征,荷塘就是世外桃源的象征。在“阴森森”的现实里,作者在寻求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
荷花象征着高洁,出污泥而不染。
“跳跳,快点!我们要去清华园赏荷花啦!”妈妈喊道。“来啦!”我一边应了一声,一边加快了脚步。在月夜游荷塘,我可是头一次呢!
我跟在妈妈身后,期待和兴奋使脸烫得通红。没几分钟,我们便来到了荷塘。荷塘的景色可真美啊!你看,皎洁的月光把珍珠般的露珠映得银光闪闪,晶莹(yíng)透亮;塘边柳丝在晚风中摇曳,宛若碧波荡漾,似青蛇曼舞,又像一位位迷人的少女穿着青绿色的连衣裙,在对着明镜腼腆地梳妆打扮。水中映出的朵朵缤纷的小花,像她云鬓上的头饰;映出的团团洁白的柳絮,像她嘴角的唇彩;映出的颗颗浅灰的石子,像她脚踝(huái)系的脚链。
我被荷塘边的美景打动了。妈妈笑着说:“别光看柳树呀,池塘里多美啊!”我转过头,一下子被水中的一尊雕像吸引了目光:那是朱自清老师!只见朱老师的雕像端坐在石椅子上,上身微微侧着,双目仰望着苍穹,眼神是那么深邃(suì),充满了文人的气息。“这应该是用来激励清华学子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吧!”我悄悄想。朱老师四周被荷花莲叶包围着。虽然是夏天,可是荷花还是不多,只有两三朵,而且只有一朵是全开的。倒是莲叶,郁郁葱葱,一片挨着一片,紧紧相连,远远望去,一片碧绿,多么像一块与天相连的绿毯啊!于是,一片绿中的一点红――荷花,更加显得典雅、圣洁、亭亭玉立了。我不禁想起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一句充满古韵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说的,不正是香远益清、中通外直的荷花吗?
我被月色环抱着,心想:荷塘月色,远不止景色这么简单。
作者系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范大学
实验小学六(2)班学生
【轻松引导员】
在习作内容上,小作者既详写了近在眼前的露珠、塘边的垂柳、水中的小花,又写了距离自己较远的水中的塑像的样子及莲叶“与天相连”的景色,层次明晰;习作还写了露珠的“银光闪闪”,石子的“浅灰”色、莲叶的“郁郁葱葱”,很有色彩美;此外,我们亦可从习作中“听到”妈妈提醒的声音。
指导 评析 张连河
再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第一次读《荷塘月色》是在初中的语文课上。 尽管老师用富有感情的韵味朗诵,但那时没有见过荷花,怎么也想象不出荷花是什么样子,是老师形象的描述和绘声绘色的讲解,让我对荷花有了浅浅的认识并喜欢上了这篇散文。以后我又读了不少朱自清的作品,如《春》、《绿》、 和《匆匆》等等。总渴望有一天能到清华园看荷花,一睹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
前几年的某个夏天,应学生邀请去北京游玩,游览了清华园 ,看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 漫步在近春园幽静的小路上, 很远就闻到了荷花的淡淡清香,便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很快就看到了荷塘月色亭。当我伫立在曾无数次遐想过的荷塘边,站在朱自清先生的雕像前,我儿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满眼的迷人景色,让我陶醉。只见荷花被绿叶托出水面,形态各异、有的花已经开了,有的还是含苞待放, 有洁白无暇的,更多的是粉红色的。微风吹来,荷叶翩翩起舞,就像那婀娜多姿的仙女妩媚动人,让人心生爱怜!那淡淡的花香使人心旷神怡。
漫步在美丽的荷塘月下,我的耳畔仿佛回荡着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那宛然如歌的吟唱: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一片叶子和荷花上。薄薄的清雾浮在荷塘里。叶子荷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引人无限遐想…如入仙境!
时隔多年,再次捧读朱老先生的作品《荷塘月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感受到全文充盈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朱自清先生把荷塘周围蓊郁的树林、袅娜的荷花、脉脉的流水、皎洁的月光以及远远近近的山色, 都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 衬托出了当时丑的现实, 由此,展现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荷塘意境 意境美 高峰体验 真境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097-02
莲叶田田,荷香幽幽,素雅朦胧的月光伴随着斑驳陆离的树影,多么清新怡人、静谧和谐的境界啊!这便是《荷塘月色》的创意。一方荷塘为什么有如此之魅力呢?还得从其艺术境界着眼去分析。
《荷塘月色》独特的艺术境界,并非只显示在表层景物的勾勒上。如果只从表层景物分析其艺术境界,《荷塘月色》和一般的借景抒情的散文没有什么差别,只停留在单纯的类比、象征、联想、寄托的层次上。
不管荷塘是多么地清新怡人,也不管月色多么地和谐幽美,这都只是客观环境的再现。没有作者特殊的心理背景作衬托,充其量不过是再现了一种自然景观。这里我们要考察的正是展示在个人特殊心理背景上的荷塘意境。
表面看来,由于“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排遣苦闷心情,作者便自然来到这一方荷塘,于是全身心地投入去欣赏、去体验、去“暂时受用”,不过这都是表层的,只凭这些表面展示还不足以展现荷塘意境的特异之处。荷塘意境的特异之处全在于深层的情感波动。
《荷塘月色》的情感线索是曲折发展的。正是由于“心里颇不宁静”,作者便自然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于是他便趁着夜阑人静,来到这属于一个人的天地。这时强烈的现实生活中的“不宁静”,使他充分体会到一个人“独处的妙处”,使他产生了超脱现实的心境:“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就形成了沉浸在荷塘月色美妙情境中的特殊心境。于是他全身心投入,“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由此荷塘境界全都展现了。可是作者毕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他完全超脱现实是不可能的,在有片刻的超脱之后,是“蛙声与蝉声”打破这静谧、幽美的境界,把作者从幻想又拉回到现实中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现实的“不宁静”,心性挥之不去纠缠不休,似乎作者始终没办法超脱这种苦闷、彷徨的心境。行文至此,文章情调难免于消沉,文章的格调也难免停留于自怨自艾的个人伤感中,仍然摆脱不了寄情于景的传统套数。
好在作者并未中断思绪。人是从幻境中被拉回了,但思绪并未停止,他“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消沉的心境又一次升起,一幅古人的美好幸福生活图景展现在作者的思绪中了。那江南的旧俗,那青年男女挥洒风流的季节,那“莲子如水”清新宜人的景物历历再现,使作者从个人的心境中又一次超脱,似乎自己也成为追求幸福生活少男少女中的一员。这便情不自禁“令我到底惦着江南”。美妙的人情风俗使作者又一次沉入身心俱佳的高峰体验中。但升得越高,跌得越猛。“猛一抬头”不觉又是先前的一切,又到了自己的家里,“妻已睡熟好久”。对作者来讲,他又要无可奈何地面对现实了,但作者为我们留下的是一段美妙难得的心灵体验。由此我们看出作者的情感老是在现实和超现实之间徘徊,这就构成了曲折前进、起伏错落的情感波动。在这个波动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作者两种心境的矛盾与强烈反差。正是现实中的心境那么烦乱不宁,也就更强烈反衬了幻想中、追求中的心境那么难得。这就为作者展示那一片难得的荷塘意境提供了存在的广阔心灵空间。作者对那清淡、朦胧、宁静幽美的境界的展示和对美好生活图景的勾勒,其实就是对个人精神境界的展示。在这个意义上,《荷塘月色》便超出了一般的写景抒情的文章,它的写景也超出了一般的写景状物,是纯粹的主观意象。这样我们就明白,为什么“日日走过”却毫无感应,单今晚却有了特殊的体验。不是今晚的荷塘与日日的不同,而是在今晚这个时候恰好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经验,于是荷塘的境界是纯粹主观心灵的产物,是作者的心灵对外物的观照。这里客观的真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主观心灵的真实。刹那的体验与所得不是平常都有,所以日日走过熟视无睹,今晚来到境界独特。正是那日日太平常的印象的积聚,也正是现实的不宁静心境的压迫,偶然间产生了这瞬间的体验高峰,甚是难得。这样的体验也不是人人都有。我们可以借助荷塘去尽情抒发感受,但我们没有朱自清先生的那种“印象的积聚”“特殊的心境”,所以我们不会产生这样的高峰体验,因此“荷塘”意境的个人性就不可重复了,就不同凡响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两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荷塘的意境,使人难忘亦在于自然清新,亦在于理想。难得的便是在个人心灵的广阔背景之上的理想之境的展示,更难得的是在美好的人情风俗图画的背景上个人的追求与理想对荷塘意境的投射。这样荷塘意境不但有了独特的心灵美、艺术美,同时也上升到了普遍的人文精神的美。在一个很广阔的个人心理与人文精神的背景上,那宁静、清雅、疏淡的荷塘意境便散发出了殊异的永恒魅力。
首先,体察其境界的特殊性。王国维先生把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我认为,朱自清先生的荷塘境界在“有我”与“无我”之间徘徊。“荷塘月色”有“我”的观照,但不完全是,它同时也是以“物”观物。“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是很明显主观的心灵作用于外物。可是,渐渐地,“我”消失了,只有一片荷香月色。这难道真的是纯客观的景物展示吗?不是的。因为作者不宁静的“心”突然碰到这宁静幽美的境界,反倒使这外境同化了,这时心灵暂时解脱了尘俗的烦扰,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霎时物我交融,身心俱忘,于是只有一片“真境界”了。但这只是片刻的,“我”消融于那个真境界也是暂时。“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时常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很明显,我在体验着、感受着,心绪也在游动着。“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我”还是时时游历于这个“真境界”之外,这样,“有我”与“无我”产生了间离。境界中似有“我”,似无“我”,在似与不似之间就产生了无尽的美感体验。表面看来,《荷塘月色》的写景与抒情是游离的,其实这正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游离。其境界的特殊正是这种“我”的似有似无。
其次,在人文精神的层次上,《荷塘月色》又有其特异之处。文章并未停留在个人情感体验、精神境界展示的层次上。“我”突然惊觉,回到现实,但荷塘境界的余韵未尽,不自觉地便想起了古代美好的风俗人情。表面看这是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不过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国的自然山水美学不是单一性质,而有着历史文化意识沉淀。……因此,‘意境’不是泛泛而谈的艺术原理,它显示了主体建构的美学原则,表达了个体心理,更表达了民族心态、历史魂灵、艺术精神。”这里朱自清先生由荷塘自然想起江南采莲的旧俗,继而引述《采莲赋》《西洲曲》,其实是一种“民族心态”的反映,体现了“历史魂灵”。古代的风俗人情反映在特定的自然景象中,自然是古代人的人情、风俗、理想、愿望,甚至个体心理在自然山水上的折光,体现了古代人的生活情趣和自然情怀。这种寄情自然的文化痕迹长久积淀,渗透在每一个中国文人的文化心理的潜意识中。所以,朱自清先生借一方荷塘展示心境,又从荷塘联想到古代人的采莲旧俗,这在人文精神上是古今相通的。因此,透过人文精神反观荷塘意境,它饱含着强烈的文化色彩。之所以人们都会为荷塘境界痴迷沉醉,其深层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在文化心理上的共通性。在这个意义上,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意境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了普遍性。
综上所述,在个人心灵境界和人文精神的双重意义上,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境界自成一格。比起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意境自有着其美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功正.小说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1985
导读
夏天已到,又到了赏荷的好时节。前些日子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仿佛一夜间就变成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现在,云姐姐要带着大家去文字里“赏”荷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有改动)
点读
作者首先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接下去着力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浓淡相间地勾勒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
微量的夏夜,我沐浴着撩人的月色,漫步于静谧的荷塘边。
夜黯淡无光,独有一捧清清的月光倾洒在荷塘上,映出了满池的婀娜多姿。硕大的河也不满了池塘,长长的绿柄仿佛在微微摇动着,宛若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在害羞地向我打着招呼。袅袅幽香飘散而来,掩映在万碧丛中的荷花竟已悄悄放开了。她们洁白的花苞中蔓延着点点粉色,仿佛刚出生的婴儿的脸一样,红润透明,惹人怜爱。又好像在牛乳中浸过一般,纯净剔透。还有些荷花,还只是花骨朵儿,俨然一副欲语还休的模样。荷叶周围荡漾起丝丝涟漪,一条鱼儿正穿梭在层层叠叠的荷叶下方,也许是今夜月色撩动了鱼儿的心弦,它竟然“唰”地从水中一跃而起,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点点水花飞到叶盘上,被塑成了无数颗晶莹的水珠,随着荷叶的摆动而滚动。
止步于此,我欣赏着眼前的荷塘月色,便是觉得世上再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色了。
齐河县第一实验小学 六年级四班 闫晨雨
又一次听到这首歌,又一次听得如醉如痴,这首歌叫《荷塘月色》。
一开始就听到一阵水声,啊!我听到了大自然美妙的琴声,听见了大自然对我的呼唤。之后,一阵阵轻柔的歌声飘入我的耳朵里: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星窗远远的望,
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我好像进入了仙境一般:满目的荷花和荷叶,清澈的池塘,幽幽的流水声和皎洁的月光。月亮倒影在池中,月光洒在池面,形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映入眼帘。池塘上,满目都是荷花,粉粉的花瓣;“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还有嫩绿荷叶的衬托,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瞧,那不是萤火虫吗?它们闪亮的身影在为我照明,就像一眨一眨的小眼睛。
往天上一看,无数颗星星凑在一起,在讨论些什么呢?噢,原来是在讨论买到的好东西。
静幽处·蛐曲声声,点缀山谷云雾。
落星露·滴滴玉翡,惊波掩面莲花吐。
淡芳泽,游荡随风,化为心绪。
醉酒蟾宫,殿冷梦醒,撒银霄万户。
寄心语·颜展眉梢,似说恩爱千古。
慢悠悠,相思泪雨,剪不断,几番愁苦。
散清香,天地同圆,共享轻舞。
临窗远眺,满目荧光,更添玉人妩。
傍古道·乘舟东去,夜露廊桥,
听断钟声,不眠归宿。
轻抚古曲,高山流水,
知音天际倾情述。
记当时,十里长亭路。
言笺数语,多少泪墨相含,
难平句句叮嘱。
迢迢瘦柳,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
旧梦里,携手湖畔,印园江南,
粉黛秋千,笑留花絮。
别来碎岁,如梭光景,频书执笔隔音地,
雁来晚·都赋词中叙。
更深孤影乌啼,
黯黯云集,等来夜雨。
夜色在天边渐渐暗了下来。
劳作一天的人们也尘归乡里,村落里的炊烟袅袅升起,灯火在小窗中一盏盏点亮。
远处的池塘,在暖暖的月光中,犹如蒙纱的少女,多了几分羞涩,多了几分神秘,多了几分脱俗,娇媚不失清雅,浮想连天。
池边的柳儿和许多不知名的花儿草儿,在微风中摆弄自己纤细的腰枝,舞动着迷人的身躯,可劲地想把自己最可人的一面展露出来,让月光把她留住,深深地印影在清清的湖面上。
原先一片幽静的塘堤上,花丛中,此时却热闹非凡。
蛐曲儿早早地迎着光,欢快地,尽情地将自己爱唱的,所想的曲儿调儿,一股脑地,肺腑 地在这绚烂的舞台上发挥出来。
他们这欢快的表演,在这云淡雾朦的山峦景卷中,更显得独树一帜,却也被完美地自然的接受融入。
滴滴的星露,玉珠翡翠般,被青青荷叶盛满,又滚落水中,惊起一圈圈微小的波纹。似乎点醒了酣睡的莲花,欲语还羞,亭亭玉立在莲叶中,仙子般脱俗,不可染尘。
看她,轻吐小口,吸纳芳华,在淡淡的纱帐中,在洁白的银辉中,她的芳香随风游荡,散落,飘入轩窗,落入小楼,让无边的心绪尽情地燃起,升华。
天上的月很圆很亮很大也很美。
圆月,在人间视为团圆幸福的象征,多情的男女总是望月情深,寄语相思,许诺海誓山盟。
殊不知月宫中的嫦娥,在硕大的宫殿里,孤独清冷着一人独守。
也许她内心的煎熬让她在夜梦中醒来,留下满目泪痕。
也许只有杜康的酒让她醉倒卧榻来消除心愁。
也许一切的开始就是一个错,无尽的相思,让她悔恨当初。
试想着忘记这一切,让自己清冷一生,可换来的却是无限的愁苦和不眠。
人间万户中有情人在月夜中团圆和美,真爱连理,也许感动了嫦娥,温暖了她孤寂的心,把爱寄托于人间。
锦上添花。让月光更美,让月儿更圆。
让人们在月光中歌舞,在月光中恩爱,在月光中祈祷,在月光中相思。
也能让她融入其中,共享天地同圆,清辉万里。
我站在窗前,默念自己是不是想的太多。
望着那远处的荷塘月色,心绪平复了一下。
散落在眼前的是星星点点的荧光,点缀在夜空中,让夜更加妩媚,也让我更想出去走走,亲近一下这美丽的夜景。
顺着小道,闲步来到渡口。
我登上一条小船,自个儿划着船桨,顺流而下,向东奔去。
这是一条我太熟悉的小河,自小到大从未离弃。
一路前行在月光中,荧光三三两两地在眼前划过,柳影倾斜,扑鼻的莲香自远处而来,侵入心扉。
来到廊桥下,我停下小船。
喜欢静幽幽地听远山上传来的钟声,醉酣于此,不忍离去。
我更喜欢在船上像古人一样,拨弄琴弦,弹奏出我喜欢的古曲,高山流水。向远方的她倾述我此时的心情,试问她好与不好。
记得那年她走时的情景,十里长亭路上的相送,让我们忽略了两边美丽的景色,只有不舍得真情,不舍得话语。
可是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好在纸笺上留下片片数语,都是泪墨相含,字字千金。
分别的无语,只有一句句重复单调的叮嘱。。。。。。珍重!珍重!珍重!
望着那些瘦弱衰萎的柳树,和那草色无际的天涯,想到自己额头斑斑白发,感叹岁月的沧桑老去。
回想以往那些美好的时光里,我们喜欢在一起,手牵手地漫步在湖畔。
去欣赏莲叶中的荷花,追逐蜻蜓戏水,看落日如虹。
去欣赏烟雨江南,圆月下的荷塘。
喜欢在湖边树间荡落秋千,喜欢乘舟采莲,喜欢去廊桥听远山上的钟声,喜欢慢歌轻舞。
一切一切的美,一切一切的笑,都存留脑海,象花朵一样慢慢开放,落入心底。
自从分别以后,岁月绞碎了一切,日子过得飞快,单调而孤寂。
可我却不愿这一切的美好被岁月带走,被岁月淡化。频频地用我的笔记下我的心情,我的相思,我的苦痛。寄给她,让她感觉不到我们是相隔两地,而是心邻相近,没有距离。
今年的大雁归来似乎比往年有些晚,遥遥相望的音信却没有捎来只纸片语。只好将此时失落无奈的心情写进词赋中,让她知道我对她的一切依旧如故,一尘不变。
夜深了,只剩我一个孤单单的身影,在迷寂的夜空中是那么渺小,无助。偶尔还能远远地听到树林中传来乌啼的声音。
摘要: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流露出的情感是哀愁和喜悦,并且是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的这种情感流露是两种截然对立的情感因素,并且是对立并存甚至交错在一起的,没有出现相互取代、相互矛盾的情况。作者这种情感流露是与他所处的时代相关联的,这是作者关注现实,又无法改变现实的真实反映。
关键词:《荷塘月色》;哀愁;喜悦;现实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07-02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课本上的著名抒情散文,作者朱自清流露出的情感有两种截然对立的情感因素,这就是哀愁和喜悦,并且是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哀愁和喜悦这两种情感因素是对立并存且交错在一起的,并没有出现相互取代、相互矛盾的情况,这两种情感贯穿于《荷塘月色》全文,并形成《荷塘月色》的两条情感线索。这两条情感线索伴随着作者的行踪等距离的同步交叉发展着,构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情感结构,作者在《荷塘月色》中的情感是复杂丰富的,这种情感结构中包含着哀愁和喜悦两种互相对立的情感因素,这两种互相对立的情感因素在各个具体情境中时有交织、时有渗透、互相依存,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结构。出门前,作者愁绪满怀,“心里颇不宁静”,一个“颇”字透露出作者在重压下苦闷惆怅、无奈的心情,足以说明哀愁的浓度和深度,这给全文的情感发展奠定了一个感情基调,是文章的眼睛。作者积压在内心的哀愁苦闷无处发泄,连“坐在院子里乘凉”也不得安宁,这时的作者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相信荷塘世界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能否解脱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惆怅呢?作者自己也是不知道的,此时的作者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淡淡的喜悦,正是这种淡淡的喜悦促使作者深夜披衣出门,去寻找自己想象中的荷塘世界,在这个荷塘世界里他也许能够超脱吧。
小煤屑路上,作者在暗淡的月光下背手踱步,便觉得“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认为“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时的朱自清把自己的情感极力融入荷塘月色中,想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并以此超脱现实,他的这种超脱能达到预期目的吗?然而,作者所处的现实世界是残酷的,是没有自由可言的,白天里只能违背自己的意愿,做自己不愿做的事,说自己不愿说的话。只有在这样的一个特殊而难得的深夜里,“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在这一情境中,作者生发出来的情感是模糊不清的,看到荷塘是喜悦,想到现实是哀愁,所以他的情感既有喜悦又有哀愁,喜悦中包含着哀愁,哀愁中又包含着喜悦,是两种对立情感因素的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作者的思想意识是矛盾的,是纠结的。生活在乱世,现实的残酷,社会的冷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朱自清怎么能不忧心忡忡呢。自己的未来不可知,国家的命运难把握,可见,作者的哀愁是发自内心的,是无法排泄的,但独处的夜晚,静静的,也让作者心情平静,静美的荷塘,撩人的荷香,缠绵的月光,尽享自然之美,所以也就有了淡淡的喜悦。因此,不应单从字面上去确定作者在这一情境中“只是喜悦,没有哀愁”,或者片面地认为“只有哀愁,没有喜悦”。
来到荷塘边,作者眼前出现的是一个美丽的荷塘世界,这个世界是荷花、荷叶、荷香、月色、月影交织的世界,这里远离喧嚣,与世俗隔离,没有争斗,没有暗杀,是一个温馨和谐的世界,作者独享这份清静,原先的想象变成了现实,因而那种和哀愁交织在一起的喜悦便迅速挣脱了哀愁的纠缠,以其极大的鼓荡力浮游在哀愁的上面,并占据了心灵的主导地位,使哀愁成为一股潜流。在喜悦心情的支配下,作者如醉如痴地品味着无边的荷香,悠然的欣赏着皎洁的月色。淡忘了现实,排遣了哀愁,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升华,虽然只是暂时的。正当作者喜悦的情感达到时,那股哀愁潜流突然又涌上心头,作者的喜悦心情迅速下滑,并降到了冰点,他感到这美丽的荷塘世界并不属于自己,因为这个世界是自然世界,不是现实生活,“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这一情境中,作者的喜悦达到了顶峰,但无限的哀愁同样流淌其中。因此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是矛盾统一体,无时不伴随着作者,让他时而喜时而忧。从上面情感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无奈以及他内心的无法排遣的痛苦。作为读者的我们应该认真体会作者那种压抑的无处发泄的苦楚。
回家路上,作者被缠绵的采莲歌所迷醉,想起采莲的事情,那不也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吗,竟然不知道已经走到“自己的门前”。推门进屋,一种难言的沉闷压抑又袭上心头,“什么声息也没有”。这一情境中,作者流露出来的是哀愁,原来享受荷塘月色的情致荡然无存,这一情感的转化是一种必然,享受荷塘月色毕竟是暂时的解脱,而且也不能解脱,因为朱自清虽是性情中人,更是现实中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荷塘月色》情感结构中的两种对立情感因素是随着情境的转换不断变化的。它们时浓时淡、彼浓此淡、彼淡此浓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复杂多变的过程,带有明显的流动感和不稳定性。这种流动感和不稳定性,正是作者情感世界复杂性和丰富性的体现,是朱自清在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中产生出来的真实情感。《荷塘月色》作于中国革命低潮时候,当时整个中国处于腥风血雨中。面对这残酷的现实,朱自清陷入了痛苦和彷徨中,无路可走。朱自清走了一条不得不逃避现实的路,因为他无法拯救现实,这条路他是乐意走的,也是无可奈何才走的。因此,他既有走了一条自己愿意走的路的喜悦,也有无可奈何才走这条路的哀愁,其思想感情是异常复杂的,因为这是作者无奈的选择。《荷塘月色》中知识分子的情感正是当时现实生活中的朱自清真实情感的体现。
读《荷塘月色》就要读出作者情感变化的矛盾心理。学习《荷塘月色》就是探究朱自清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随作者喜而喜,随作者忧而忧的境地。只有这样才读懂了《荷塘月色》,才读懂了朱自清。
一、立足文本,发现意象
散文教学不应局限于使学生掌握“形散神不散”等结构特征,而应挖掘不同作者在不同文章中呈现出的闪光点。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出现的大量意象,由明到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层分析,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文章的审美意象,走进作者内心,与作者进行跨时空的精神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最终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
朱自清的散文理解起来并不难,甚至可以说是直白、纯真而质朴的。但是从审美上来说,又太美,美得不含杂质,美得轻盈、优雅而充满梦幻。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善于使用大量修辞细腻地描绘景物,更重要的是,他对文中独特的女性化意象,处处饱含深情,处处“怜香惜玉”,这让读者也不禁放慢了脚步,温柔了眼神,生怕自己误读了文章,虚度了良辰,玷污了美景。
所谓意象,是指那些带有作者主观情感色彩的物象。文章一开始,便交代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又苦于无人倾诉,因为“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在这样的心境下,作者“带上门出去”,从而发现了月光下的荷塘,在一路的欣赏与联想中,与眼中的荷塘、心中的荷花进行心灵对话,逐渐达到心灵的平静,最终回到了现实的生活,“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在这一路上,学生不难发现两个主体意象,即“荷”与“月色”,袅娜羞涩的荷花与如梦似幻的月色合筑起一个空灵静谧的审美世界。
二、归纳意象,探求审美
朱自清是一位女性崇拜者,在散文《女人》中,他直言不讳“我是个喜欢女人的人”,认为“女人是比男人更其艺术的”。因此,《荷塘月色》中的意象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隐晦地体现出了女性化阴柔的特点。文风质朴、清新幽美、纤巧细腻。
审美意象不是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在情感与理智的经验驱使下,作者往往会倾向于那些自己喜爱的题材和物象,它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创造。在《荷塘月色》中,学生不难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阴柔气息。无论是从大量对荷花的女性化比喻里,还是所选取的月亮、水、荷花这些阴柔的物象中都可感受到朱自清对阴柔之美的审美偏爱。
1.直接的女性形象譬喻
有人称朱自清散文中的这些女性形象乃“艺术女人的聚会”。《荷塘月色》中,作者形容荷叶“像亭亭的的裙”,形容白花“袅娜”、“羞涩”“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甚至联想到了采莲的女子,无处不是风姿绰约的女性形象,或轻灵羞涩,或婉约妩媚。这些女子虽然形态各异,却有着共同的质地——阴柔之美。朱自清是写女性的高手,散文中不乏各种女性的影子:梅雨潭的“女儿绿”(《绿》),紫藤花是“嘻嘻哈哈的小姑娘”,柔美的树条是“一支支美人的臂膀”(《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有着粼粼细波的湖水则是“西方小姑娘的眼”“颦眉西子”(《瑞士》)。所有的景物在他眼里无不是可以怜爱的女子,无不带有万千风情,她们的一颦一笑,一肌一容无不可以用来譬喻。既然在朱自清眼中,各色美景无不是美好阴柔女子的影子,那么在他的笔下,以此来形容眼前的湖光山色、花卉月光便再妥帖不过了。
2.间接的阴柔意象描写
朱自清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熏陶,爱读“尺牍”、“日记”,崇尚其朴实自然。后又在北大受到洗礼,有过冲破黑暗的理想追求。但时局波诡云谲,许多文人难以拨开层层的迷雾,看清前进的方向,只能躲在自己的世界中,叩问灵魂,追寻生命意义。这样的情绪变化,使得朱自清的文风逐渐变得隐晦含蓄,笔下的阴性意象也纷呈迭出。因此,文中除了直接的女性形象譬喻,还有一些间接的阴柔意象描写。
⑴荷花意象
荷花与女性的联系自古有之。《诗经》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睹花思人,寄托无限相思。白居易诗句“芙蓉如面柳如眉”,以荷花为喻,赞美杨贵妃的绝世美貌。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荷”之绰约风姿写尽了日本女郎的楚楚动人。可见“荷”作为一种意象,象征阴柔婉约的女性,深深扎根在中国文人的艺术心灵之中。
《荷塘月色》中“热闹与冷静”、“群居与独处”形成的巨大反差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荷花意象以独特的风姿,成为与朱自清心有灵犀的女神,同时作者也借荷花努力寻求一种冲淡自然、纯洁明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世界。
⑵水意象
《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女人与水的关系不可不谈。朱自清在《扬州的夏日》中说过:“北方与南方有一个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这显然是作者的审美偏见,因为在他眼里北方的水“一览而尽”,就连船也是“笨头笨脑”,所以“有水的还是南方”。
《荷塘月色》中也提到:“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在北方的磅礴阳刚与南方的轻灵阴柔之间,朱自清倾向后者。他笔下的水是“脉脉的流水”,“凝碧的波痕”,这些水意象可谓阴柔之至。
⑶月亮意象
月亮与太阳相对,是阴性的象征。《周易·系辞上》有“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文解字》里也谈到“阙也,太阴之精也”。月亮与女性在中国文化中向来密不可分。《诗经·陈风》就有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借用皎洁的月亮,表达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
《荷塘月色》中,作者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沿着曲折的小煤屑路,自由地受用了“无边的荷香月色”,因此体会到了“独处的妙处”,暂时忘却苦闷,欣赏眼前的月色荷塘,“今晚的月光是淡淡的”,“月光如流水一般”。但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压抑并没有远去,它们实在沉重,“虽然是满月,天上却又一层淡淡的云”,“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那些“黑影”总笼罩在心上,“热闹是他们的,我们什么也没有”。作者努力寻求的平静并没有得到,失落苦闷仍然伴随,文中不断出现这些阴郁的影子,它们不自觉地流露出作者的苦闷与压抑。
三、拓展视野,涉足评论
童年的池塘是很美的地方,清澈见底,它的旁边,还有许多小草众星拱月似的围着它。
池塘的周围全是小草,远远望去像一张毛茸茸的地毯。在“地毯”的中间放着一面“大镜子”。池塘上铺满了许许多多绿色的荷叶,你看,那荷叶上有青蛙在唱歌呢。鲜嫩的小荷那尖尖的角才露出水面,蜻蜓早就立在了它头上,不愧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啊。
特别是夏天的晚上,小伙伴们都在池塘边的柳树下追逐打闹,累了,就靠着柳树休息,有的听着青蛙和蝈蝈的叫声睡着了。有的则爬起来抓萤火虫,不小心就掉到了池塘里变成了落汤鸡。有的玩弄着柳树的枝条,把枝条弄得东一歪西一扭的。
萤火虫照亮了整个月夜,在池塘上与天上星光的倒影吻合,让人捉摸不透到底是萤火虫呢?还是夜空的星光?在思考的时候慢慢睡着了,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看到那美丽的池塘,那梦一般的池塘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犹如梦一般融化。
五年级:Incense
本课堂设计的《荷塘月色》是在高一展开的,这是一个普通班级,整体基础不太好。这是我设计的一堂“家常课”。本课堂旨在介绍散文的欣赏方法,体验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的特色。在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就阅读和作者行文意图等方面展开讨论话题。教学中,我就学生关心的话题作了解答,并带领学生正确思考和解读这篇散文。
二、教学主题
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时,明确自己的思路,就是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心路、散文特色和散文特殊之处,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学习优美散文的写作方法和结构。
三、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荷塘月色》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摸语言”,过去总是老师在揣摸,学生在接受,学生实际并未调动起来,所以我试图通过学生的品读让学生自己来感知品味。
我准备了配乐朗诵的录音,旨在通过录音范读让学生“走近”荷塘,而在进入教室后改变了主意,与其通过录音,干脆先让学生自己诵读。于是在交待散文的特点和结构之后,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朗读。
我随机点了一个学生的名,让她朗读全文。这个学生朗读能力在班上是教好的,但朗读之后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还在于没有体现出朱自清先生的情感。接下来,我播放了录音,有比较才有鉴别。让学生比较录音与那位同学在诵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录音中有的读得轻缓,有的顿挫?”
随后,学生甲答:“这样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我顺势提问:“体现什么情感?”并强调,学习散文,把握作者的情感正是散文整体感知重要的一环。
“作者的心里不宁静。”学生乙说。
学生丙不相信的神态:“可是荷塘的月色是宁静的啊。”
“但是,作者分明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啊?”我提示。
几个学生争辩:“朱自清只在文章第一句交待了自己心里不宁静,而描写的景色都是宁静的。”
我又问:“者为什么要写自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且是在文章的第一句?”
这时,学生们陷入了沉思。继而开始了讨论。
一个学生突然说,“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他是看着参考书说的。现在各种参考书很多,我以为参考书在学生中的大量使用有部分原因是对课堂教学的不满,与其禁绝不如好好引导和鼓励。
我问道:“为什么它是文眼呢?”
这个学生只顾埋头区看参考书。我没有让他再念参考书上的现在答案,更没有阻止他别看参考书,而是表扬他能够去查找资料是主动学习的标志,告诉学生重要的是要自己理解,自己要主动学习,不能被动学习。此时,教室里一时也有些沉闷。随后启发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去理解,引导他们发散思维。
四、教学中讨论结果
我又提问了几个问题。例如,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情感是矛盾的呢?作者为什么会到荷塘去呢?
“因为他心里不宁静”,“因为他想获得宁静”,“因为作者爱热闹也爱独处”……
学生的思维明显又活跃起来,思路也逐渐清晰。我又问:“那么作者有没有获得宁静呢?”
“老师,请问,作者为什么心里会不宁静呢?”那位朗读了课文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趁势说到,我就这一点带领学生就课文展开了学习。
五、分析与反思
本堂课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诵,再放录音的突然转变,我发现我的教学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由于我的工作经历不长和工作经验不足,“让学生动起来”并不容易,于是探索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极为重要的。我以为有这几方面:一是学生思维的“动起来”;二是就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三是让学生去整体感知,及时点评和引导。
在问题的设计,如果说满意,我在备课时,特意准备了多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紧紧围绕散文《荷塘月色》的,并且结合朱自清先生的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展开。当然,有些问题是顺势而提,是学生在帮助我提问,言传在意会之后,重视了学生的感受和体会,但也是这里让我感到一些不足,问题基本上是我提出来,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