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3: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时间的格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花有重开的,人无再少年。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试论 《增广贤文》 文化价值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增广贤文》是一本新颖独特、从清末至解放前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启蒙读本,它在传统启蒙读物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6290字,记录了许多反映生活哲理的格言,这些内容不仅儿童喜欢,就连成年人也乐于阅读,以致于其中许多格言至今仍广为流传,常被人们挂在嘴边,这正是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旧时代有这样的一句口头禅:“读了《增广》会说话。”这是民间对《增广贤文》的评价。《增广贤文》曾被人们奉为“做人的准则,处世的法宝,交际的妙术,治家的秘诀”。
过去,人们对《增广贤文》评价这么高,现在学习研究《增广贤文》还有没有价值,还有没有现实意义?1985年,周谷城先生在为《传统蒙学丛书》所写的《序》中,曾充分肯定了蒙学读物对于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的研究价值。他说:“有的蒙学书能够长久流行,为社会长期接受,在传授基本知识,进行道德教育,采取易于上口、易于记忆的形式等方面,确实有其长处和优势,是不能也不应一笔抹杀的,仅仅在这一点上,即自有其文化史和教育史的价值。”我认为:《增广贤文》等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独具特色,编写经验极其丰富,认真地进行研究并科学地加以总结,对当今儿童读物和社会普及性通俗读物的编写有着极其重要借鉴意义。现就《增广贤文》的文化价值问题作一些探讨。
首先是句式创新、灵活多变。
传统的蒙学读物为方便儿童阅读,一般采用韵文和短句式,如宋代出现的《三字经》、《百家姓》,明代出现的《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就是如此,这无疑对儿童的学习是有好处的。但这些读物多数存在着句式整齐单一刻板的问题,这就使蒙学读物模式化倾向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容的生动表达。《增广贤文》打破了三言四言五言一种句式贯穿始终的限制,采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长句和短句交错的杂言句式排列,灵活多变,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只求对偶成句,不强求整齐划一。都押韵但换韵自由,视情况而定,不必如作诗般严谨,取其易于记诵即可,处处体现了自由活泼的特征。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从而突破了传统蒙学读物一种句式贯穿始终的基本格式,使语句更接近于口语,更易于为人们接受。可以说,这是《增广贤文》深入民间的原因之一。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言而无信,百事皆虚”,句式是三言四言,告诉我们要谦虚谨慎、诚实守信;“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句式是四言七言,但都表达了时间过得很快,使用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则是五言七言,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努力学习,不要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以免将来后悔莫及;“孝当竭力,非徒养身”,“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早把甘旨勤奉养,夕阳光阴不多时”,则是四言六言七言,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和珍惜亲情。
其次是形式创新、格言警世。
《增广贤文》以格言的形式,荟萃成书,讲述了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介绍了待人接物的经验,宣讲了人生哲学,并希望能进一步治世育人、敦伦劝孝、美化风俗。它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实际上是一部格言集。从《增广贤文》所录格言的来源看,这些格言都经过千锤百炼,有着广泛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增广贤文》代表了许多人的思想,凝聚了前人的智慧,这与其他蒙学读物只代表作者一家之言有极大的不同,是本书价值的又一表现。书中那些精辟的语句绝非凭空而谈、信口雌黄,而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等;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深”、“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等。这就使得这本书如同今天的《格言警句大全》之类,雅俗共赏,切近实用。
其三,兼容百家,普及经典。
传统的蒙学读物,绝大多数是反映儒家的观点、代表儒家的思想,《增广贤文》则不是这样,书中虽然也有儒家的说教,但其主要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这在蒙学读物中是很少见的,这也正是它的独特之处。书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与全书所弥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其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增广贤文》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增广贤文》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读懂,通过读《增广贤文》同样能领会到经文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有的格言警句来自经史诸子,如“知足常足,终身不辱”是从《老子》中的“知足不辱”化出;“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是《论语》中的句子;还有“慢藏诲盗,冶容诲”(《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荀子》),“鹪鹩栖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止于满腹”(《庄子》)等。
有的格言出自历代著名的诗句,如“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李白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变化而来”;还有“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等。有的格言警句出自著名的小说、杂记,例如,“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喻世明言》第11卷作“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荫”;“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在《西游记》第5回出现过;“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见于《西游记》第37回;还有“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地;露冷黄花,烟迷津渡,悉为旧日争战场”,简直就是《红楼梦》第一回中《好了歌注解》的改写本。有的格言警句来自民间通俗文学,例如“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即是出自于宋话本《碾玉观音》。
《增广贤文》还采用了一些蒙学读物中的句子,例如,“志从肥甘丧,心以淡泊明”,《菜根谭》原文作“志以澹泊明,节从肥甘丧”;“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这句在《神童诗》中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名贤集》;“洒扫庭除,须内外整洁;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则出自《治家格言》。正是因为出处不同,所以全书正如清代周希陶在《重订增广·序》中所说:“有文言,有俗言,有直言,有婉言,有恶善言,有勉戒言,有在家出家言,复有仕宦治世言,有隐逸出世言,士农工商,无一不备。”不拘一格,广泛采录,正是其特点所在。
其四,少用典故,通俗易懂。
以往的蒙学读物都存着用典过多、深奥难懂的问题。《增广贤文》在这些方面就有了突破,不仅用典少,而且不强求以骈句行文,这就使《增广贤文》有了一个不同于其他蒙学读物的新面貌。文中只有“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二句是明显用典。前一句讲的是唐朝王勃去南昌时,得到马当地方的风神相助,路途虽远,但一夜即到南昌,在滕王阁的聚会上写出了名篇《滕王阁序》。后一句说的是宋代一个书生十分潦倒,在饶州作官的范仲淹十分同情他,就叫随从拿出纸墨,陪同穷书生前往饶州城东荐福寺,拓欧阳询的碑帖,去京师售买,每本可获千钱。但途中遇雷雨,巨雷将石碑击得粉碎,穷书生只怨自己命运不佳。这两句的主要意思是:“时来”的时候,是天意在帮助,你就好好地珍惜;“运去”的时候,也是天意在为难,切莫乱强求。除以上两句外,《增广贤文》基本无须讲解就可明了。在“言必引经,文必四六”用典之风盛行的明代,作者敢于打破常规,不用典故,而采用接近现代白话文的写法,确实难能可贵,确实有胆量、有创建、有先见之明。难怪乎诸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等等不藏典故、明白晓畅、易读易记的俗语谚语至今还流传在群众口头上,这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其五,内容广泛,论述精辟。
《增广贤文》最能征服人心的是它的内容。从表面上看,《增广贤文》似乎杂乱无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全书重点谈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及人际关系,如“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二是命运,如“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三是如何处世,如“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如“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性本恶”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亲情被金钱污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友情只是一句谎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尊卑由金钱来决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法律和正义为金钱所操纵,“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人性被利益扭曲,“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世故导致人心叵测,“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言善恶难辨,“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增广贤文》把社会诸多方面的阴暗现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陈列在读者面前。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书中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人们既然不能真诚相待,那么他们追求的必然是真情以外的东西,这就是金钱:“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这种恶劣的世俗现象,使作者发出感慨:“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其实,书中并不是一味崇拜金钱,也不是片面地反对金钱。作者是深知金钱的重要:“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人贫志短,马瘦毛长”,(上接第4页)“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财富的占有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怎样才能富有呢?书中有两种说法,一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二是“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增广贤文》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书中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由于“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人们应该行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有善愿,天必佑之”。那些做恶的,迟早会受到报应:“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书中的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增广贤文》也不例外。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必然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必须注意到它有不少反映封建伦理和道德观念甚至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宿命论色彩的内容,如“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等;有的内容以个人为中心,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思想,例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有的反映了在当时社会制度下小市民阶层得过且过、畏缩苟安的心理和避祸厌世的消极人生哲学,例如“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有的在当时社会不失为对社会现象的正确反映,但在今天来讲,却是我们应该摈弃的,例如安分守命、明哲保身、息事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等等即是。此外书中那些表达及时行乐思想的内容也是不可取的,如“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能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这些带有时代局限的糟粕,影响了全书价值的高品位。我们在阅读时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明察扬弃,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清·周希陶《重订增广·序》.岳麓书社,1987第一版。
2、《名贤集》。
【关键词】藏族文化;印度文化;影响融合
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167-02
从古至今,人类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更而不断创造和发展。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讲,由于人类的基本需求和价值取向是相一致的,所以有时往往会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中,出现类似的社会环境,进而创造出相似的文化现象。如此一来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就逐渐地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将一切相同或相似的文化现象解释为“文化共生”物,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至少有些偏颇,因为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民族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民族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将直接或间接、积极或被动地与异族文化发生某些冲突,进而受到某种影响。民族文化的内涵越丰富、发展历史越悠久,与异族文化的联系就越频繁、越活跃,受到异族文化的影响也就越大、越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乃至融合异族文化的某些成分,绝非是民族文化的耻辱和不幸,相反,这种融合是富有生命力的一种表现,是民族文化不断得以发展进化的先决条件。“如果一种文化仅仅满足自身的前进而缺乏文化的参照与交融,那么它就只能在白身的模式定型之后,逐渐的衰退,甚至消亡”①。藏民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颗“启星”,它历史悠久,并且具有灿烂的文化。藏族先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极地吸收周边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内容,从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藏族文化的内涵,由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藏族传统文化体系。
公元七世纪初期,藏王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大力提倡印度佛教在吐蕃的传播。为了弘扬佛法,他先后派了很多王宫贵族的子弟去印度求学,学成归来后在进行大规模的传教活动。从藏王的这些行为和举动来看,古印度文明是伴随着佛教的传人而传进了大地,在和本土文化进行斗争、吸纳、融合之后,逐渐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族传统文化。从文明发展的视角来看,象雄地区和雅砻地区是早期文明的两个发祥地,其中象雄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印度文明的影响,而不断地充实、完善它的内涵,而雅砻文明一直延续到公元七世纪后,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而逐渐与印度文明相融合,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它的内涵。
印度(藏语称为“伽噶”,汉文古籍称为“天竺”)与地区毗邻,长期以来,两地居民相互往来,互通有无,促进了文化交流。纵观印藏文化的交流史,藏民族从印度引进了许多东西,对藏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依据多数藏文经典,藏民族对印度文化的借鉴及吸收主要表现在宗教艺术、文学、医学、天文历算等几个方而。关于佛教在藏区的传播以及发展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的宗教源流史与高僧大德的大小传记中发现,藏传佛教是印度佛教的一个支派,它是印度佛教与藏族本土宗教长期斗争、融合的产物。尽管其中吸收乃至融合了大量的苯教及原始自然宗教等成分,但基本理论体系则源于印度佛教。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藏族先民翻译大量佛教经典的史实中得到佐证。在藏族历史上,藏族学者们究竟从印度翻译了多少经典著作现在很难得到确切数字,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数量很多,仅德格版藏文
一、文学方面
吐蕃王朝第二十二代藏王松赞干布执政时期,伴随着佛教在藏区的传播和大规模的译经运动,一些印度的文学作品、天文历算、医学等方而的书籍也被译成藏文,并且在藏区慢慢流传开来,这一举动对后世藏族文化的发展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印度文学对藏族文学创作乃至某些文学体裁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藏文《大藏经・修身部》收入了印度的七部格言诗作品,它们分别是:龙树的《百智经》《修身论智慧树》《修身论众生养育点滴》,尼玛白巴的《颂藏》,却色的《百句颂》,遮那伽的《修身论》,摩苏罗舍的《修身论》。这些格言作品成为藏族文学创作的滥觞。白此以后,藏族学者纷纷效仿,创作出大量的格言诗作品,如萨迦班智达的《萨迦格言》⑨、贡唐?丹白准美的《水树格言》、班钦索南智巴的《甘丹格言》等作品。印度文学对藏族文学的影响,首推佛经故事,在《本生论》《百缘经》《撰集百缘经》等许多佛经中的故事中,都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随着佛经的翻译被译成藏文,在藏区广泛流传。公元9世纪前后,蚁蛭仙人的《罗摩衍那》④被藏族学者翻译成藏文,此书的翻译在藏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公元13世纪,藏族翻译家洛顿多吉坚参在印度班智达拉恰噶日的协助下翻译了《诗境》之后,学习《诗境》便在藏族知识界蔚然成风,并且对后来的藏族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藏族历史上,积极著书立说且潜心研究者数不胜数,只要对早期藏族学者的许多著作加以考察,则不难发现,印度文学的思想颇为深刻。在《大藏经・声明部》中,共收入的文论著作达37部,其中有些是印度学者所著,如檀丁的《诗境》、月宫的《字经》、宝作仗的《韵律宝生论》等作品。
二、天文历算方面
藏族天文历算是藏族及其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实践之后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当然也吸收了外来国家的天文历算学的知识,其中也有印度天文历算的成分。随着佛教的传入,大量经典被翻译为藏文,印度天文历算学已经对藏族文化产生了影响。印度天文历算被藏族文化真正接受,则是公元11世纪以后的事情了。据相关文献记载,公元11世纪,印度班智达达哇贡波和藏族译师卓希绕扎将印度《时轮根本经释》译为藏文,之后,《时轮摄略论》《时轮经义疏显真论》《时轮经注释》等印度天文学典籍亦相继被译成藏文。据《布顿佛教史》⑤记载,藏文《大藏经>中收入有关《时轮经》的梵文著作译本竟多达43部,诸如:龙树的《缘起所生学术真实论》、舍利子的《八种星算占卜》、寂天的《星占术》等等。11世纪以后,藏族采用以时轮历为基础的新历法,即以“饶迥”⑥纪年。
三、医药方面
藏族医药学亦渗透着印度医药学的成分,据藏文文献记载,早在吐蕃王朝之前,属于喜马拉雅文化圈的藏族先民和印度就有了文化上的交往。拉托托日年赞执政时期,两名来白印度的医生曾任赞普的御医,并传播医学知识。吐蕃王朝之后,印度医学对藏医的形成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了,松赞干布曾请印度等地的医生为其治疗,印度的巴惹达杂与汉地、大食等地的医生共同编写了7卷本医学名作《无畏武器》,这些著作成为了当时吐蕃从医者的必修典籍。赤松德赞执政时期,印度的兴底噶巴成为了赞普的“九大御医之一”,与其他人共同撰写医学著述,招收弟子,传授医术。随着佛教的传播,兴起了大规模的佛经经典翻译运动,这一运动使得许多印度医学典籍被译成藏文。诸如:龙树的《合力》《医命经》、父役的《八分心要略》《八分心要医方解》、朋喜的《八分形解词义月明论》等等。另外,藏族学者纷纷赴往印度等地求学,作为一代名医的老宇妥曾经二次赴印度等地,投师班钦・辛陀罗比、姜旺、米哲扎德哇等,广习《医学补篇珍珠》《医续目录明灯》《续部一千零一》《医术十万》《医续晶签》《先人耳传》等医学典籍,为流芳百世的医学名著《四部医典》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宇妥则一生六次赴印度,在孔行度母巴登丞瓦,仙人杂惹伽等处广习《八支》《宝积》《石药密方》《六十五续》等典籍,返回吐蕃后,积极实践,反复探索,撰写著述,广收弟子,对藏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凡此种种表明,藏医药学中渗透着印度医学的成分,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古印度文明对藏传佛教以及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古印度文明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已经渗透到了藏传佛教及藏族文化的方方而而,比如:文学、天文历算、医学等方而,这些方而的影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并且也是最能体现出古印度文明的强大动力及影响的。没有这印度文明对藏族文化的影响,就不可能会有今天灿烂多彩的藏族传统文化和历史,也不可能会有名扬中外的藏传佛教,更不可能会有如此多娇的藏民族!
注释:
①傅道彬.文化参照选择的而律背反[J]中国文化书院学报,1988(3)
②甘珠尔是藏文( bkah-h! gyur),意译为教敕译典,为所编有关佛陀所说教法之总集,包括经藏与律两大部门。
③萨迦班智达.萨迦格言[M]王尧,译青海民族出版社,1981.
④(印)蚁垤.罗摩衍那[M]季羡林,译.译林出版社,2002
⑤布顿大师.布顿佛教史[M]郭和卿,译.民族出版社,1986.
⑥“饶”是藏文( rba byung),汉译胜生周,因胜生周相当于火土年(丁卯年),又称为“丁卯周”是藏族使用时间较长,现在仍然运用的普及性藏历。
参考文献:
[1]更登群培更登群培全集(藏文版)[M]藏文古籍出版社,1990
[2]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上、下)[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时间的教学仅是记忆吗?
纯粹记住1日=24小时、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这些知识也许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记住,但时间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起点)却是真正感受1分钟的时间长短。我们的感受准确吗?
时间的教学仅是了解吗?
泛泛了解历法的故事,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些内容的阅读学生可自行完成,但时间教学的提升却是理解历法规定的合理性,敬仰人类的智慧。我们在“时间教学”中提升了学生智慧吗?
时间的教学仅是教育吗?
引导背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名言警句的教育作用不应是外在贴标签的,数学课应通过时间的教学由内而外生成一种文化的因子,这种文化因子又是什么呢?
究竟在“时间教学”中如何做好知识的掌握、智慧的提升、文化的熏染,对此,我们应该深入而具体的思考。
思考一:感受时间长度——掌握数学知识
我们可明确告诉学生1分钟的时间长度是一种规定,但1分钟的长度学生必须亲自感受,于是教学中有了这样的安排:
1.学生自我测脉搏,统计1分钟脉搏跳动多少次。
2.看1分钟动画片,感受1分钟的长度。
3.同桌之间比赛,看谁1分钟跳绳个数多。
二年级小学生很难搭准自己的脉搏,结果数出来的脉搏数量离奇得很,有200多,也有30几,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已转移到测脉搏上(因为此前学生并未进行过测脉搏活动)。显然,数学课想通过测脉搏感受1分钟是失败的。
学生一看熟悉的动画片就兴奋了,他们在重温精彩的情节和画面,早已忘记了感受时间,主观偏向中只觉得1分钟时间太短。看1分钟动画片体验也是不妥的。
再者,1分钟比跳绳,学生之间缺少可比性,有多有少,学生的注意力已转移到了比多少上,并没有静静地感受1分钟时间的长短。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把感受1分钟重新设计成3种活动,即:
1.在1分钟内循环播放国歌。
2.学生静坐1分钟,听嘀嗒的声音。
3.在1分钟内数秒针走动的格数。
国歌是学生唱的最多听得最多的歌曲,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设计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感受迁移。静坐听嘀嗒声音无主题、无干扰,1分钟的感受异常宁静而深刻。而在1分钟内数秒针走动的格数则是进一步把学生的感受从准确引向标准,又自然为教学“1分=60秒”开了头。
计量教学中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重量单位可谓“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用眼用手,较为直观,而时间的教学要用“心”感受。上述感受的方法科学求真、贴近生活,完成了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即知识的掌握。
思考二:理解历法规定——提升数学智慧
在时间的教学中,当我们完成1年=365(366)天等相关知识目标教学的同时,往往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补充阅读凯撒大帝与历法的故事等相关内容,但更多的是停留于对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判断上,除满足于知识面的拓展外,我们能否在时间的教学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呢?如:
1.为什么要用24时计时法?
2.为什么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3.历法规定为什么这么繁乱?历法是否可进行变革?你有什么不同的方案?
用24时计时法,避免了表述的歧义,只是数学精确性的显现。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是人们面对变化的世界采取不断调整的策略,显示的是古人的智慧。对历法规定的思考及方案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
此时的“时间教学”已不止于演算、不止于平年与闰年的方法判断……总之是不止于知识了,而是透过知识敬仰人类的智慧,并在敬仰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完成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即智慧的提升。
思考三:感悟运动思想——熏染数学文化
在进行时间教学时,教师会带领学生记诵珍惜时间的诗词格言,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做法意在教育学生守时惜时,似乎是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或是语文诗词教学中“文以载道”的任务,在数学课上记诵诗词格言,有贴道德教育标签的感觉。
我们知道数学与哲学的内在联系,数学和辩证法是一对孪生姊妹。作为数学课,哪怕是低年级的数学课,在“时间教学”中可以从运动的角度深层次理解时间概念,从中感悟数学文化。我们能否设计这样的活动:
1.用图或其他方式表示时间。
2.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表达你对时间的感受。
3.为什么要有时间呢?时间的存在有用吗?时间会停止吗?
首先,丰富的校园文化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晨读朗诵《弟子规》,让学生熟悉为人处事的礼仪与规范;温馨的校园环境,教学楼中到处鲜花簇拥,让学生感受人生的美好;宿舍的军事化管理,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磨砺他们的耐性……
其次,制作《感恩》教育等系列专题德育课件课件集故事、图片、音乐、诗歌于一体,教师的精彩演讲,声情并茂,让许多学生都因感动而流下热泪学生的心灵被洗涮、被震撼,有的学生到下课还无法从那种激动中自拔,跑出去藏到角落独自哭泣,课后大多数学生的体会,从前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知道了人活着要感恩的人和事太多了,“感恩每一滴水珠,它把我滋养;感恩亲爱的父母,给予我生命……”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每班每月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班级的一些现象,开展主题班会,学校高度重视,每班活动都要邀请领导和老师参加,营造气氛,让学生以演讲、演小品、讲故事、做游戏、唱歌、讨论等多种形式来反映活动的主体思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开展公民道德规范“知识竞赛”,并结合动画故事回答《弟子规》中的一些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知识;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以调整学生的心态;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及系列“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充分展示才华,从中体验成就感;组织大型诵读《弟子规》方队,大型表演《太极扇》方队,学生身着传统服装,演艺和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魄力;开展“我的班级我装扮”活动,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装扮自己的教室,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班级集体感
德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争做文明学生,自觉做到思想进步,道德高尚,行为文明,学习努力,身心健康
二、德育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
现代职业发展呈现出专业化、智能化、复合型和创新型的趋势,社会需要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面向社会的需要,我校的德育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德育教材,一部分《弟子规》我们的德育教学不只局限于单一的平铺直述的讲授,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
首先,德育教材的教学设计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中的案例链接:请学生上讲台诵读,并做一分钟的案例分析,然后全体同学给该学生掌声鼓励通过这种形式可使每位学生的朗诵水平得到提高,胆识得到锻炼,有的学生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非常害怕,可经过几次锻炼就很自然了,快速的案例分析可提高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关于想一想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议论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上台演讲,陈述小组的观点,各小组可相互点评,也可由教师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经过激烈的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在其中学会了合作;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课后每人准备格言,并选几位学生准备关于成材的演讲稿,教师提前准备学生的座位号或姓名,学生以抽签的形式,抽到谁就互赠格言,将自己的格言含义讲解给全体同学听,并给对方送一句衷心的祝福;几位演讲的学生分别上讲台演讲,这样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其次,《弟子规》教学设计《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教学采取了教师讲解字、词、句、段篇并结合古今社会的不同,进行古今礼仪与规范的对比探讨;然后让学生演绎《弟子规》,谈自己学习后的体会,以达到学《弟子规》、做《弟子规》的教学目的学习《弟子规》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了“入则孝”一节后,同学们纷纷发言谈体会,有一位同学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几句话看似简单,可我却从来没做到过,以前跟父母说话总不耐烦,大呼小叫不以为然,现在通过学习我感到很内疚,我知道了为人父母之不易,知道自己错了,我想对爸爸妈妈说声对不起有很多学生都感悟到以后的生活中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
还有一位学生说:学习了“谨”中‘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让我感到惭愧,我曾就借了人家的钱物就不及时还别人,总觉得无所谓,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借不还会给借主带来很大的麻烦,失信于人,让自己没有了诚信,人格会出现瑕疵,以后我一定会重视这一问题他说到做到,把借别人的钱物及时归还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班级授课制为背景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班级所分成的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的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之间展开合作,发挥小组群体的集体智慧,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它创造了学生互相认识、互相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好品质。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部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和胆识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学生能大胆地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表达出来。
(3)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他们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探讨,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4)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学习小组的组建
学习小组的设置:一般以4―6人为宜。
学习小组的分配:教师对分组要进行认真地研究设计,要按照异质分组,即每个组内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方面都要均衡,要明确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用轮换制。
学习小组的创建:(1)创建组名:每个小组可根据本组的特点,创设本小组富有特色、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组名;(2)形成口号:学习小组成员通过收集讨论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形成本组的口号,激励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和凝聚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方案的实施
1.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1)每个小组每天轮流在黑板上写一句激励学生合作学习的格言、名句。
(2)借助家长会、校信通等平台大力宣传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让广大家长积极主动地配合、支持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3)在班级内张贴布置一些有关合作学习的标语、口号等营造浓郁的合作学习的氛围。
(4)通过黑板报、墙报等栏目开展小组比赛大擂台,营造出快乐、高效、和谐的学习环境。
2.培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传授学生预习的方法,自学的方法,探究的方法,收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如何互帮互助,以及当与同伴意见、观点不一致时,如何辩论,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合作学习中如何展示、竞赛等。
3.课堂合作学习中学生应具有的基本技能
(1)倾听:①听其他同学发言时一定要专心、认真;②要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而且要边听边思考他的发言是否正确;③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若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一定要听别人说完再提出疑问;④当听到别人的发言与自己的见解或理解不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求得到共同的进步。
(2)展示:①先准备后发言,不要信口开河;②发言时一定要围绕讨论的中心;③语言表达要做到言简意赅;④当别人提出质疑时,要有耐心和有针对性地解释。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课堂结构
1.情景导入新课
教材从学生经历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体系出发,从能引发想象的问题出发,让数学知识自然地出现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究
在合作交流前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表达。
3.小组合作交流
首先学习新课时,设计的问题要具有目标性、层次性。其次在新的知识、技能形成时,小组讨论要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的锻炼机会,使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4.教师指导与评价
教师要分析本节课的重点和解决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及时地小结与评价。
5.联系反思、回顾小结
主要目的是检测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以此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具体形式可根据所学教材内容灵活选择。
6.布置作业及课外合作学习任务
布置课外学习任务即为下一循环的开端。这样将学生的课外合作学习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有利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交流,也是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六、关于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1.同伴之间的坦诚评价――学生发展的“剂”
(1)组内互评。组内成员的互评是发挥评价教育功能的重要环节,评价的重点首先是从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态度开始,再到合作质量,最后到创新。
(2)组间互评。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并且将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表扬的依据,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局面,促使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2.教师的鼓励评价――学生进步的“强化剂”
(1)对学生的个人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要用一种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赞扬的语言去激励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使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充满自信。
一、挖掘课后习题的内涵导行
思品课的教学不单是让学生了解“是什么”,明白“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样观点指导行动。
二、布置学生感兴趣的课后作业导行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越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感觉。我在探索导行途径的实践中,把兴趣作为内在“激素”,让学生在主动、愉快地完成课后作业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如教《珍惜时间》一课后,我首先布置同学们把掌握的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谚语制作成书签,夹在自己的书本里,或送给同学、朋友,用来鞭策自己,也激励他人珍惜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接着又展示自己制好的书签,并介绍制作方法。同学们看到老师制作的书签,产生了很大兴趣,都想亲手做一做。在下一节思品课中,他们都带来了自己制作的小巧精致的书签,或互相交换,或视为珍贵的礼物送给好朋友。这一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课文内容深化、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
三、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导行
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导行途径。如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课后,?启发学生去发现班上同学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要求以“取长补短”为标题写成短文,作为一期“队角”的内容。同学们都自觉地对自己和其他同学仔细“审视”,找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别人的长外。原来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总帮助成绩差的同学,而成绩差的同学也总感到不如别人,没有信心和勇气。通过这次课外活动,这些学生有了根本转变,成绩好的同学认识到自己虽然成绩好,表现也不错,但自己身上还有不足之处,要向其他同学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不再自卑,决心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掉自己的缺点,做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这样的活动,为同学们创造了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全班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可喜局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在与生活积累链接的同时,还要与自己的写作、阅读积累相链接,搜索出写过或读过的同类文章:《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别有一番滋味》《生活是位好老师》《生活不需要眼泪》《对烦恼说声再见》《成长的喜悦》《我终于战胜了》《我经历了一次波折》……于是,陌生的试题逐渐变得熟悉起来,选择的空间被打开了,考场作文成为了平时学习与生活的一次再现!
要让陌生变为熟悉的过程显得轻松,要让陌生变为熟悉的质量显得优秀,平时积累的丰厚与否是非常重要的。对初三学生来说,应修好以下三门“功课”:
第一,作文是生活的文字表现形式。作文的好坏除了与语言表达能力相关,还?定程度上受到生活阅历的制约。同学们生活在家庭中,校园里,社会上,我们周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一些事情,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成长过程,都会在我们的心灵上留下痕迹。因此,同学们平时应该做有心人,注意观察,注意积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更重要的是要主动积极的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努力养成自己的兴趣特长,让自己的阅历丰富起来。这是“变陌生为熟悉”的前提。
第二,重视阅读。任何人的生活体验都会受到时空的制约,不可能无限扩展,因此,人类认识生活获得知识的途径除了亲身实践,还必须依赖阅读。初三学生平时课业负担较重,阅读全本的名著可能时间有限,不妨找一些世界名著简介、名人格言选编之类的书读读,让自己积累一些关于名著名言的知识。也可以利用睡前饭后的“边角料”时间,读读《读者》一类文字优秀,信息量大的刊物开拓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熟悉的东西多起来,使“陌生”变为“熟悉”的过程逐渐容易起来。
第三,必须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初三阶段,每个学生都必须积累一些作品,既有篇的积累,也要有段的积累,段的积累就好比造房子先有一些预制件,根据需要组装能大大提高建筑速度与质量。增加作品积累,首先是多写随笔,不必拘泥于形式,把写作看作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什么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就如实的写下来,想到什么就如实的记下来。其次是做一些专题写作训练,就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进行反复练习。比如人(我)与社会;人(我)与自然;个体(我)与集体等,可以在?段时间内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审视某一对象,写一组文章,并精心修改。也可以以时间为“纲”,以空间为“目”,按童年、少年、青年;家庭、学校、社会,时空交错编织一张作文之网。我们还可以以情感为“纲”,以人、物为“目”,将喜悦、烦恼、忏悔、渴望等情感与父母师长,同学朋友,书籍宠物相汇相融编织一张作文素材之网……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让你的仓库丰满起来,这样在你考试面对试题时,就能轻松地调动积累,让陌生变得熟悉,顺利地完成试场作文。
上一页 [1] [2]
[关键词] 私力救济 紧急避险 伦理价值
欧洲一妇女将要死于癌症,只有同村的一个药剂师新发现的一种药可以治疗,要价2000英镑(成本的10倍)。妇女的丈夫向每一个他认识的人都借过钱,但只筹到了药费的一半。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就要死亡了,希望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先付款。但药剂师拒绝了。丈夫在绝望中偷药拯救妻子。这就是著名的科尔伯格“道德困境”。它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本案是紧急避险还是侵权行为?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怎样的?当合法权利相冲突时,何者优先?紧急避险所保护的伦理价值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仔细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紧急避险的相关问题,重点分析其所保护的伦理价值。
本文主要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困境”一案谈私力救济中紧急避险所反映的伦理价值。
一、紧急避险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众所周知,民法为权利法,它保护民事权利的两个层次是:首先确认权利,然后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对权利予以救济。正如拉丁法谚所云:“有权利便有救济。”民事权利的救济,其目的在于使权利尽量回复到权利没有受到侵害以前的状态,以保护受到侵害的权利。依据权利人寻求保护或救济方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民法中的私力救济又称自我保护,是权利人自己采取各种合法手段保护其民事权利不受侵犯。承认权利人的私力救济是民法作为权利法的本质决定的,这种权利是当事人民事权利的延伸。其中,自卫行为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的基本含义是指:为了使本人或当事人的人身或财产或公共利益免遭正在发生的、实际存在的危险而不得已采取的一种加害于公共财产或他人人身或财产的行为。即在法律所保护的权益遇有被害的紧急危险而不可能采用其他措施加以避免时,为保护比较大的权益免遭损害,而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的权益的行为。法谚云:“紧急行为合法”,“紧急行为超越法律,嘲笑法锁”,这源于西方古典传统文化。在西方,避险权之所以能被社会所认可,因为西方社会从古代就流传下来这么一句古老的法律格言:“紧急时无法律(Necessitanon habet legem;Necessitas caretlege)”,该格言产生于中世纪的教会法,其基本含义是: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实施法律在通常状态下禁止的某种行为,以避免紧急状态所带来的危险。
紧急避险产生于两种法律保护的利益之间的冲突,要么丧失自己的财产或生命,要么牺牲他人的财产或生命。它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起因条件。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是指必须有需要避免的危险存在。(2)时间条件。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指危险必须迫在眉睫,正在发生。(3)对象条件。紧急避险的本质特征,就是为了保全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而将其面临的危险转嫁给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即通过损害无辜者的合法权益保全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4)主观条件。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即行为人必须有正当的避险意图。(5)限制条件。紧急避险只能是出于迫不得已。所谓迫不得已,是指当危害发生之时,除了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之外,不可能用其他方法来保全另一合法权益。(6)限度条件。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是指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所谓必要限度,是指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
二、本案分析及紧急避险的伦理价值
本案中,妇女将要死于癌症,生命垂危,即有需要避免的危险且迫在眉睫,正在发生。符合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和时间条件。其次,妇女的丈夫向每一个他认识的人都借过钱,但是只筹到药费的一半;并且,他希望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先借款,均被拒绝。说明丈夫在绝望中偷药,这一“盗窃”行为,完全是为了妻子的生命,“不得已”而损害药剂师的财产利益。另外,药的成本为20英镑,丈夫偷药并没有给药剂师带来过大的损害,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由此,可以看出,在药剂师的财产权和妇女的生命权相冲突,而又在紧急情况下没有将两者相协调的方法出现时,“两利相权取其重”便是当事人正当地选择。在紧急避险中,对利益大小的一般判断标准是:公权优于私权;生命权优于身体权和健康权;身体权和健康权优于财产权。紧急避险是牺牲一种法益保护另外一种法益。显然,本案中妇女的生命权较之药剂师的财产权更加重要,更需要保护。下面将重点分析紧急避险这一制度设计所反映的人道性和伦理价值。
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人的生命权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价值,其优于其他一切诸如财产权等权利。只是在古代社会,缺乏社会条件和机制来保护人的生命权,从而人的生命权惨遭践踏的事例也不耸人听闻。社会经济愈是发达,文明程度愈高,保护人权的法律机制便应该愈加完善。因为在社会中,人才是目的,一切法律、道德规范都是为了人的福祉而存在的。人的利益可以权衡,但一旦主体(人的生命)丧失了,这种利益之间的权衡还有什么意义?因此,紧急避险规定在两个合法利益受到冲突时,在必要的限度内,以牺牲较小一方利益来保全较大一方利益。这一制度设计反映了现代法律对更重要的利益的保护,是符合现代社会法的精神的。同时在道德层面上体现了保护人的生命权利的宗旨以及对人的合法利益的人文关怀。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常见:一退休医生,遇产妇求诊,情况危急,便紧急接生,结果是母女平安,圆满结局。但该医生却因“非法行医”面临罚款。笔者认为,此种“非法行医”的责任即应适用“紧急避险”予以豁免,因为生命权高于一切!
三、结语
“紧急时无法律”,并不意味着紧急时没有法律或者不存在法律,而是意味着法律认可在不得已的紧急状态下牺牲一种法益保护另一种较大或同等的法益。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人权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有必要强调紧急状态下的人道性原则,以期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对紧急避险中的人道性和伦理价值的分析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观念,并在总体原则上倾向于人道性原则,这样才能使秩序与自由、法律与道德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黑格尔将避险权看作是从生命、自由中引申出来的一项权利,“紧急避险恰如一个避风港,为脆弱的人性在惊涛骇浪面前开辟了一处栖息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叶伟民.试论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2]黄明儒.论紧急避险的概念与本质属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3]周真真.关于紧急避险若干问题的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06,(03).
精神的诞生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也是最不可思议的奇迹。我们能够听、看,还能思考和理解别人,我们拥有怜悯、尊重或者怨恨的情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人甚至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聪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实体,物质实体是通过感官的感觉而确认其存在的,而精神实体只能通过思考才能确认其存在,这就是那句著名的格言“我思故我在”的主要意义,但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随着对脑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不相信物质和精神的截然不同,法国的唯物主义者拉・梅特里干脆写了一本书,名叫《人是机器》,宣称人和普通的机械装置只是复杂程度不同,没有质的飞跃。但是,看来这个问题并不那么容易下结论,因为在21世纪它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了。
50年代,旅居英国剑桥的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斯坦在影响巨大的著作《哲学研究》中分析了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物质载体,认为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确定的关系。换言之,即使我们了解了一个人所有的身体分子的运动状态,我们还是无法绝对确切地知道他心甘情愿想什么,因为我们在验证我们的实验结果时,最终还要取决于被实验者的诚实回答,而这就为我们的实验带来了不可消除的主观屏障。所以,探索精神活动的分子解释是一件徒劳无功而又浪费时间的努力。
但是,很多科学家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因为,显而易见,我们思考的时候,除了借助于大脑外,不会凭借任何外物。大脑是精神活动的惟一的物质形态。既然如此,精神活动除了是大脑的分子运动外,也不可能是任何其他的东西。我们关于脑的知识在任何时候都是有限的,但是,精神活动就是大脑内的分子运动却永远也不会错。
从逻辑上看,两方面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但是谁也无法说服另一方,谁也无法驳倒另一方,因此这个问题就成了哲学界和科学界悬而未决的最大难题之一。而且,由这个问题还引出了下面这个更令人困扰但也更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哈佛大学哲学系主任希拉里・普特南曾经设计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有一个人被一个邪恶的科学家作了一次手术,把他的大脑从身体上截下来并放入营养钵中,使之存活并把其神经末梢与一台超级计算机相连。这台计算机使这个大脑的主人具有一切正常的幻觉。他还消除了手术的痕迹,使受害人觉得自己一直是正常的。现在提出两个问题,第一,这个钵中之脑究竟算不算人?第二,我们如何确证我们现在不是钵中之脑?
这个故事听上去像天方夜谭,但它毕竟在科学上是可以想象的。
在计算机发明之初,就有人想象用电脉冲输入神经末梢来代替我们日常繁重的学习和记忆任务,但关于其可能性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科学主义者坚信这在未来是可能的,只要我们掌握足够多的关于脑的知识,就完全可以做到,甚至不一定要用计算机,用一种人工设计的病毒也可能达到目的。但许多哲学家,包括一些著名的生理学家却提出了质疑,他们指出人脑的大致结构是相似的,有一定规律,也是可以认识的。但是涉及到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的存在形式,则每个人都由于其生长经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不可能找到为大脑输入知识所必备的统一的密码,而为每个人设计一套密码又同样是不现实的。所以人类在明天的学习任务不会减轻,而只会更加繁重。看来,这个争议了几百年的问题还将在这个世纪以新的形式继续争议下去。
出国之我见
Sheep:想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Arthur:会选择去美国。我出国的目的是想了解更新的一些东西,包括技术方面的、管理方面的、思想方面的。而目前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小编的话:出国的人越来越多,回国的人也越来越多,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有目标有追求就是好样的。
关于英语学习
Sheep:从开始接触英语就非常地喜欢这门语言,自己本身也非常乐于语言学习。主要学习方法是看原版书和原版电影,有时间的时候会去逛外国网站。
Arthur:语言学习的本身其实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尤其是学习别国的语言。所以,多看看别人是怎么说怎么写的,记下来,自己用。方法在语言学习中并不是起决定性的因素,它只是一个辅的工具。有好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要过多地强调方法,关键在于心态。
小编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了就会模仿得更好。
背单词
Sheep:在阅读原版书和原版电影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新的单词和新的表达方式,我的处理方法是直接跳过。遇到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明白了。
Arthur: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即使雅思高手vs托福高手
有也是因人而异,关键是持之以恒,一直记下去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记忆的过程。
小编的话:“背”就一个字,甭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听力
Sheep:我的听力是靠看原声电影,听国外的广播练出来的。听的时候尽量让自己融入英语的语言环境。
Arthur:适合的材料有很多,可以用跟读、模仿和听写的方式来提高。听力不好的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词汇量不够,二是不习惯说话者的发音,克服这两点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小编的话:坚持听,听多了自然就“懂”了。
写作
Sheep:经常阅读经典的英文原版小说,也经常翻看英文的报纸,看多了,自然就会写了。
Arthur:贵在持之以恒。每天写一点儿,然后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进行模仿。多读原汁原味的文章。
小编的话:英文写作和中文写作一样,想想上小学时怎么学写作文的吧!
备考雅思&托福
Sheep:参加了雅思班,真正准备的时间并不长。在最初做阅读的时候,一直都不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试题,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还是一直坚持着,到考试的时候,发现一切问题都已经不知不觉地解决了。
Arthur:备考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备考过程中,把自己不会不明白的点找出来,然后一一攻克。到考试的时候,就没有问题了。总结很重要,要去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再加以纠正。
小编的话:不管考什么怎么考,基础第一。
雅思&托福考场心态
Sheep:什么也不想,静下心来做题就好。
Arthur:如果把托福当成是考试,那么压力会很大,但是如果把它视为生活中平平常常的一件事情,那么情况就会好很多。
小编的话:保持良好的心态是考试顺利发挥甚至超常发挥的不二法宝。
双语问卷+++
杨爽(Sheep)
1. Q: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deal form of enjoyment?
A: 赚足够多的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2. Q: Of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whom do you admire the most?
A: 我的父亲
3. Q: What do you most dislike about yourself?
A: 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4. Q: What do you most dislike about other people?
A: 懒惰
5. Q: What sort of thing do you feel is the most extravagant?
A: 买很多好车却从来不开
6. Q: What virtue of yours do you think other people overestimate?
A: 勤奋
7. Q: What would you say is your greatest achievement to date?
A: 有一群真诚的朋友
8. Q: What do you treasure the most?
A: 四年的大学时光
9. Q: What trait of your friends' do you think pay the most attention to?
A: 乐于互助
10. Q: What virtue of the male do you like the most?
A: 慷慨
11. Q: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virtue of the female?
A: 细致
12. Q: Which film has made the deepest impression on you?
A:《罗马假日》
13. Q: What books do you like?
A:《儿子与情人》
14. Q: Which world event most caught your attention within the last year?
A: 世界杯
15. Q: What is your motto?
A: 一切皆有可能
雅思高手小档案:
中文名:杨爽
英文名:Sheep
出生年月:1984年9月
就读学校:北京师范大学
就读专业: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主要经历及成绩:
参加首届安徽省“英语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荣获特等奖,并被授予“英语之星”称号
连续三年获得专业奖学金;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为“优秀”;
2005年3月参加IELTS考试,获得总分8.0的成绩,其中阅读和听力均为满分;
2005年9月,被保送为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生
自我性格描述:
给人第一印象是文静温柔,但接触久了会“暴露”本性――开朗且热爱与人交往。
人生格言:
相信自己,坚持不懈,梦想终会成真。
对优秀的定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秀的方式,只要他/她是快乐的,他/她就是优秀的。
考试目的:为了出国
采访理由:雅思的阅读和听力双满分,总分8.0;自我定义为“考试高手”
双语问卷+++
杜昶旭(Arthur)
1. Q: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deal form of enjoyment?
A: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能做好。
2. Q: What is your greatest fear?
A:失去家人和朋友的理解
3. Q: Of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whom do you admire the most?
A:我的父亲
4. Q: What do you most dislike about other people?
A:虚伪
5. Q: What sort of thing do you feel is the most extravagant?
A:没想过,感觉一直以来都把消费控制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
6. Q: What virtue of yours do you think other people overestimate?
A:对人态度温和
7. Q: What kind of talent do you most wish you had?
A: 希望能成为一个“杂家”,在很多方面都能超群。
8. Q: What do you treasure the most?
A: 友谊
9. Q: What trait of your friends' do you think pay the most attention to?
A: 真诚
10. Q: If you could choose, apart from what you're doing now, what would you most like to achieve?
A: 管理者
11. Q: What virtue of the male do you like the most?
A: 理智地拥有志向
12. Q: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virtue of the female?
A: 温柔并理解
13. Q: Which film has made the deepest impression on you?
A:《教父》
14. Q: What books do you like?
A:《鲁迅全集》、《西方哲学史》以及各种小说。
15. Q: What is your motto?
A: 力求尽如人意,不可有愧于心。
托福高手小档案:
中文名:杜昶旭
英文名:Arthur
出生年月:1980年10月
学历背景:
2003年9月至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研究生
1999年9月至2003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
工作背景:
2005年3月1日至今 北京新东方学校国外考试部北美项目教师兼主任助理
2003年4月1日至2005年2月28日 北京新东方学校国外考试部北美项目教师
自我性格描述:
稳重而不失幽默,活跃而不乏底蕴
人生格言: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对优秀的定义:
优秀,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二、 技术:人的本质构成
三、 技术与人文的原始关联(一):语言
四、 技术与人文的原始关联(二):时间
五、 技艺与人文:匠心
六、 现代技术与人文:异化
一、人文:自由的理想
人文学科(Humanities)字面上自然首先是一种学术分科,以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但人文学科又不只是一种学术分科――如果那样的话,它就可以简单地归入社会科学的行列,就像中国目前的学术管理体制所做的那样――而且首先不是一种学术分科。人文学科首先着眼的是对于“人”的“培养”,是对于“理想的人”、“完全的人”、“最具人性的人”,一句话,“自由的人”的“培养”,这样的人(性)被称为Humanitas,对这样的人的培养希腊时代称为Paedeia(英文教育学Pedagogics和Pedagogy一词来源于此)。从Paedeia到Humanitas再到Humanities,其间贯穿的是理想人性的观念,即人的理念。所以,人文学科的精神实质是树立和培育人的理念,至于通过什么途径,学习什么知识内容,还在其次。或者说,学习什么知识内容、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都取决于有什么样的“人的理念”。
如果说“人文学科”的内容取决于“人的理念”,那么“人的理念”又如何规定和选取?一般来说,应该做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看法很多,似乎具有某种相对性和多样性。是否基于不同的人文理念可以造成不同的人文学科呢?如果我们准备把人培养成听话合用的工具,培养成大工业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或者有专长和技艺的专家,那么也存在一个相应的人文学科吗?事实当然不是这样。
人文学科具有某种历史的延续性,关于理想人性的概念也存在着历史的继承性。在这里,多样性总是服务于统一性。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性、理解力和批判力这些一般认同的理想人性,总是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古老文化传统的认同、以及审美能力和理性反思能力的培养联系在一起,语言、文学、艺术、逻辑、历史、哲学总是被看成是人文学科的基本学科。今天,人文学科总是能够相对的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区分开来。
这同时也意味着,关于人的理念有着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在这种连续性和统一性中,希腊人的“自由人”概念贯穿始终。理想的人是自由的人,或者说,“自由”是人之所以为人所最后持守的东西。一切人的价值、尊严、理想、美德,都建立在人的自由之上。
自由不是人特有的一种能力,而就是人的存在方式本身。自由的存在方式是“为自己”的存在方式。亚里士多德在谈到哲学时说,“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科学中唯有这种科学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是为了自身而存在。”(《形而上学》982b26)什么是自己呢?如何达到自己?人身上的许多“东西”,也许一切“东西”都不是自己的,其物质组成属于这个古老的宇宙,其社会行为受制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若是把人当作一件物进行分析,那就确实找不到什么独特的“自己”。要达到自己首先要具有一种悬搁的能力。自由正就是这样一种悬搁。人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就是对一切外在事物的悬搁,向着“无”(它)回归。
向着“无”回归,便同时是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展开――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展开与向着无回归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一回事。这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对无的持守是人的本质,也是人的“无”本质,因为人确实没有本质。对无的持守也就是永远保持一种超越的姿态,不限定在任何既有的格局之中,向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开放。
向着无穷的可能性展开、向着过去和未来伸展,这正是时间性的根源。自由就是时间性。正像只有人才是自由的,只有人才拥有时间,只有自由的人才会有历史。反之,人在也只有在他的历史性中持守着自己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一切人文学科本质上都是历史学科的根本原因。
二、技术:人的本质构成
人没有自己的本质。并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人性,这是人的基本的悖论:人的本性就在于它没有本性。人文学科的目的就在于唤醒人们身上的这个最原始的本性,即回归“无”的本性。人的无本质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它没有固定的本质――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一直处在流动变化之中;第二,它的本质的构成是一种向着“无”的,受着“无”的规定的构成,这里的“无”是“无它”,即它是自己创造自己。
一方面是无固定的本质,另一方面是自己创造自己,这种关于人的起源的思想早在希腊神话中就已经出现:这就是艾比米修斯(Epimetheus)神话和普罗米修斯(Promethus)神话。柏拉图在《普罗塔哥拉篇》中讲述了这个神话故事。大意是说,从前有一个时候只有神没有生物,神们用土和火这两种元素的混合物来塑造各种各样的生物,并赋与每一种生物种种特有的品质。艾比米修斯和普罗米修斯两位神界兄弟负责分配事务,前者管分配,后者管检查。结果爱比米修斯给有些生物配上了强大的体力但没有给予敏捷,有些柔弱的生物则配给了敏捷。身体小的配上翅膀,身体庞大的则配上各种保护装置。总之都是采用取长补短的办法,以防止每一种类陷入灭亡的境地。“艾比米修斯如此一一作了安排,可是由于他不够聪明,竟忘记自己已经把应当分配的性质全都给了野兽之类了――他走到人的面前,人还一点装备都没有呢,于是他就大感窘困了。正当他无法可施之际,普罗米修斯前来检查分配的情况,他见到别的动物全都配备适当,唯有人还是赤脚,既没有窝巢,也没有防身的武器。轮到人从地下出世的规定时刻即将来到了;普罗米修斯不知道怎样施行援救才好,就偷了赫斐斯特(司火和冶炼技术的神)和雅典娜(司智慧、战争、农业和各种生?际醯呐瘢┑闹圃旒际酰庇滞盗嘶穑挥谢鹗遣荒苋〉煤褪褂谜庑际醯模透巳恕!庖焕慈司途弑噶宋稚氖侄瘟恕?墒瞧章廾仔匏咕菟稻陀捎诎让仔匏沟墓Ш罄幢豢胤噶说燎宰铩!保ā镀章匏缋?20D-322A)[1]
艾比米修斯的过失使得人一无所长,这象征了人的“无”本质――人不是那种靠先天禀承的“本质”特性而能够稳定生存下去的生物;普罗米修斯的盗火义举则把人的本质构成与“技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人之所是、人的存在,是由人自己通过技术造就的。技术是人之本质构成的基本要素。当代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在他的《技术与时间》一书中充分揭示了人与技术的这种关系。这样的思路对一切简单的反技术主义者是当头一棒:卢梭所谓的技术对于原始人性的背离只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神话,这样的原始人性只是一个抽象。理性也好,主体也好,时间也好,都只能从技术中找到根据。
如果人的本质是人通过技术自己构成的,如果说技术就是人的(无)本质,那么,技术必然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是它把自由由潜能带向现实,自由只有依靠技术才可能表达出来,因为正是技术展开了人的可能性空间:有什么样的技术,就有什么样的可能性空间,因而也就有什么样的自由。另一方面,技术所展开的每一种可能性空间,都必然会遮蔽和遗忘了更多的可能性,使丰富的可能性扁平化、单一化。当代技术为着合用和效率所展开的工业世界,确实更多的表现了技术的后一方面。技术既是去蔽,又是遮蔽,既成就时间,又遗忘时间,既使记忆成为可能,又导致记忆的丧失。对整个人类而言,技术既是主体彰显自我的力量的象征,也是自我毁灭的力量。这是技术根深蒂固的二元性。
三、技术与人文的原始关联(一):语言
在技术为人挣得自己本质过程中,第一步是为人建立了一个“家”,一个天然的“处所”。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个“处所”、“居所”是城市、村庄、墓地、房舍。但从哲学上讲,这个“处所”首先是语言。海德格尔因而有言:“语言是存在的家”。
语言是否是人通过技术挣得的?如何挣得的?这里所要求的并不是人类学的证据。因为这里所谓的技术并不能归结为考古中发掘出来的工具。各式各样的工具、器皿可以看成是技术的某种形式,人类的集体劳动,有预见性的有规模的生产,都可以看作是技术的某种形式,但技术不能归结为它们。事实上正好相反,它们被称为技术的东西,是因为技术已经以某种方式先行驻留。这种方式就是语言。在类人猿的集体捕食成为人类的劳动生产之前,在动物的代具成为人的工具之前,语言已经先行在发生作用。正是语言使劳动成为人的劳动,使工具成为人的工具。因此,语言应该正确的看成是技术的原初形态。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汇聚”。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最基本的名词都指的不只是一个特定的东西,“桌子”一词指的并不是某一个桌子,而是所有的桌子。在“桌子”这个词里,汇聚了所有的桌子。命名并不能简单地解释成给出一个与物相对应的符号,因为是否对应,用什么符号来对应,都是问题。相反,命名应该恰当的理解成为某一类物的聚合提供了一个“公开场”,因为有了这个公开场,所有这类物突现出来成其所是,并共同分有这个名字。所以,语言的功能不是给出一个与物相对应、相符合的符号,而是展开一个物以类聚、物成其是的“场所”,从而物分有这个名字。因此,命名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一个创造世界的惊天动地的壮举。命名即是开辟一片天地,让那些被命名的物显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言是存在的家,因为一切存在者都必定“住”(驻留)在语言之屋里。
被今人理解成“理性”的希腊词logos本作“说话”解,所谓人是理性的动物原本应该理解成“人是说话的动物”,但什么又是“说话”呢?其实,logos更原始的含义是“采聚”、收集、汇聚。把事物收拢来,使其结成一体,这是使物成其所是的过程。古希腊人阿那里西米尼论世界的本原是“气”的时候,曾经留下了这样的残篇:“我们的灵魂是气,将我们结合起来并支配着我们”,这种结合的力量是灵魂的本质。Logos也是这种意义上的“灵魂”。这里,词源上的关联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说话本来就是一个汇聚过程。真正意义上的说话首先是一种召唤,把被召唤者聚拢前来。
技术思想家芒福德正确的意识到,人首先不是工具的制造者,而是意义的创造者;语言的进化比武器和工具的进化更原始更具先导作用,一切工具的进化都以特定的语言进化为前提。工具并不是人类特有的,许多昆虫、鸟类和猩猩都在人类出现之前做出了大量的工具意义上的技术发明。看看它们复杂的巢窝:海狸做的坝、蜜蜂几何状的蜂窝、城市般的蚁丘和白蚁窝,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发明。但是人类首先是说话的动物,或者说是“听”得懂话从而能够说话的动物。听得懂话意味着进入了一个相互展开又相互连结的领域,从而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双手的活动就不只是“单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的工具,它意味着更多的东西,并且把这些东西相互联结起来:它产生有意义的手势,它在舞蹈中表达强烈的感情,它抚摸爱人的身体,等等。从发生学角度看,手语以及身体语言可能是最原始的语言,而最原始的技术都是身体方面的技术。最原始的语言与最原始的技术同一。
把语言只是理解成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与现代人对技术的工具性理解偏差直接相关。为着实现外在目的而起作用的工具,只是技术的一种堕落形态。工具性的语言也是本真语言的一种堕落,它是语言之召唤和汇聚能力的一种遗忘和丧失。
四、技术与人文的原始关联(二):时间
时间作为存在自身开显的领域,应该看成是技术的一个必然结果。时间性的出现要求未来对于现在的先行和过去向现在的驻留,也就是说,在现在中聚集着现在、过去与未来三种形态。差异是它们的先决条件,因此,德里达恰当的把时间性称之为相关差异(différance)。但是,在人的“无”本质中并不存在差异,是技术带来了这种相关差异。
人是有时间意识的动物,意思是说人是有死亡意识的动物。死亡的“先行”或者向死而生是时间性的基本原则,技术在什么意义上提供了这种“先行”呢?一切技术都含有预测的因素,因而都预示着未来,是向未来的先行。前面说过,技术是把自由由潜在化成现实,技术也就是现实性本身。因而也可以说,技术是那种实现了的时间。
普罗米修斯的原则(先行)和爱比米修斯(遗忘)的原则共同构成了技术的原则,而技术的原则也是时间的原则。普罗米修斯所盗取的火种是一个“先行”的因素,它在一片无差异的“黑暗”之中引入了差异――在火光之下,“他物”渐次出现;光明带来希望,因为它开启了未来。但是普罗米修斯所盗得的火种如何保存?如果没有语言,就不会有知识的传播,因而也就没有对火这种最原初的开启者的维护。勿庸置疑的是,语言作为最原始的技术形态,包含着对过去和未来的揭示,以及对这种揭示的维持。
爱比米修斯的遗忘原则也是技术的原则,这意味着技术在实现“开启”作用的同时也起遗忘作用。遗忘是时间性的一个内在因素。从语言到文字的技术进化,就曾被柏拉图敏锐的意识到是一种遗忘过程。在《斐德罗篇》中,他先讲述了一个关于文字的古代传说。传说埃及的塞乌司发明了文字,以此可以使埃及人增长记忆、变得聪明,但国王萨玛斯却持相反的看法,他认为文字只会使人们容易依赖外在的书写符号,而慢慢丢弃其内在的记忆力,所以反而使人们容易忘记。柏拉图发挥说,文字只提供死的图象,而丧失了活泼泼的生命,既不能对话,也易遭误解。(274C-275E)自从人类有了文字的历史,鲜活的历史就成了被遗忘的历史。
计算技术也是如此。计算从另一个方面构造了时间,并掌握了人们通常所具有的时间意识。我在《时间的观念》一书中把这种时间称为测度时间,其要害在于计算。但是计算带来的是遗忘。我们可以注意到,严格的说,钟表并不指示过去和未来,它永远只指示现在。它在描绘一个线性的数字系列时,悄悄地褪除了时间性,把时间还原成了一个非时间性的系列。当计时器械沿着计算的路线进一步前行的时候,所得到的是只是某种“遗忘”的时间。柏拉图在《蒂迈欧篇》里把时间说成是对永恒的一种摹仿,而且是以数的方式进行的摹仿。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把时间规定成运动的数目。他们都强调了时间的数的方面,计算的方面,从而把“遗忘”的动机深深的注进了西方思想的血脉之中。
五、技艺与人文:匠心
按照上面的分析,从存在论的层面上看,技术与人文(人之本质)根本就是一回事:技术构成了人文学科的诸核心学科如语言学和历史学的哲学基础。然而,我们也表明,作为人文之哲学基础的技术是两面的:一面是时间性的实现,一面是对时间的遗忘;一面是人的潜能的自我实现,一面是人性的自我毁灭。今天我们使用技术一词,更多的指的技术的后一方面,它的计算、预测和控制的方面。技术(technology)指的是一个片面发展了的计算型的工具系统,因而常常听到人们谈论技术与人文的对立。事实上,技术的更早的形态是技艺(technics),而技艺又被认为合乎人文法度。技术与人文的这种双重关系,可以在庄子那里找到很好的表述。
通常认为庄子是一个反技术主义者,其著名的反技术主义篇章是《庄子·天地篇》:“子贡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跌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为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与这里对“投机取巧”的不屑相反的是,庄子十分推崇庖丁解牛一类的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认为它们“游刃有余”、“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道之会”。他在《天地篇》里还说:“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技与道可以相通,这对于今天陷于技术与人文对立之泥坑的现代技术而言,是一个得救的福音。为了达成技术与人文之间的沟通,我们需要回溯技术的技艺的层面,打破现代社会所赋与技术的狭义化和低级化局面。
匠人和匠心今天没有获得应有的尊敬,现代技术的恶名也殃及了传统的技艺。高超的技艺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其结果是达到一个高超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真正获得的是自由,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这种自由的境界。在这种有境界追求的技艺里,技术并没有片面化为达成某一单个目的的工具,而是一种全身心的修炼过程。他们所生产的技术产品勿宁说是附产品,而他们的工艺活动成了他们的存在方式,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领悟到存在的意义和自由的真谛。因此,古代的许多工匠、艺人,其所操持的手艺并非单单为养家糊口,而乃性命所系、生命的意义之所系。
“文化”一词印证了技艺与人文的同一性。英文的文化(culture)一词来自拉丁文耕作(colore),是原始的农业技术;而在中文中,“文”来自“纹”,是“装饰”,“文”又通“艺”,艺则本来指农事稼穑之技。可见,技术在原始意义上是与文化、艺术同一的。它们都起“揭示”作用,一方面把世界带出来,一方面把人带出来。技术正是一个“人文化成”的过程。
六、现代技术与人文:异化
下面要进入对现代技术与人文关系的分析。与传统技术(technics, craft)相比,现代技术(technology)有两个特征:第一是规模宏大、形成体系和建制,特别体现在工业制造业(manufacture)和商业运行方面;第二是现代科学高度的渗透,使得现代技术看起来像是现代科学的一个应用部门。现代技术支配着今日人们对“技术”的理解,今天的技术与人文话题,也更多的是从现代技术对人文的背离这个方面切入的。因此,我们需要讨论现代技术对人文都有哪些背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背离?技术时代人的自我拯救有哪些可能的路径?
现代技术以其单一化、片面化和系统化特征,而成为人文的一种巨大的异化力量。前面我们已经提过,人性的核心是自由,技术从根本上是成就和实现自由,使自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但是,技术在成就自由的同时又可能构成对自由的威胁,这个两面性是基本的,因而维持这种基本的张力也是技术本身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匠心即是对这种基本张力的维持。但是现代技术打破了这种基本的张力,片面的放大了“成就”的方面,而掩盖了对自由的“威胁”这一方面。
“成就”的片面放大集中体现在,渗透着“权力意志”的“效率”概念成为核心的形而上学概念,今天,“效率就是生命”。“效率”概念里蕴涵着新的“目的”概念,新的“工具”概念,新的“时间”概念,理性和计算从此上升为占支配地位的存在论构成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