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8 13:07: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矿业工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2-4]1.行业因素采矿行业自从走出了20世纪90年代的低迷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所需采矿行业的支撑越来越大,再加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矿石价格与国外接轨,从而带动了国内采矿相关行业的发展。由于采矿行业在现阶段所具有的高收益吸引了大批非本专业的学生,跨专业报考矿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学生自身因素放弃本科学习了四年的专业,换到另一个不是很了解的专业,大部分学生做这个决定都是需要勇气的。就学生自身来说的原因可能是:(1)对自己的本专业失去兴趣。有些学生在升入大学时就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或者在本科时期没有学好本专业,对自己原来所从事的专业失去信心,不感兴趣,心理上希望能换个专业。(2)担心就业率。由于矿业工程领域所需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所以,相关的采矿、安全甚至选矿专业的就业率都能得到保证。然而,一些竞争比较激烈的工科专业,或者是就业率本身就不高的基础学科专业或者文科类专业学生过分担心自己本专业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从而在考研时选择了矿业工程专业。(3)家庭影响。矿业企业系统的子弟,为了毕业后能够顺利回家乡工作,或者为了将来自己的事业能发展得更好,由于在高考时并没有考虑那么长远,就会在考研时选择对他们将来发展更有利的专业。这部分人从小就对采矿行业耳濡目染,对这个行业也并不陌生。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放弃原有专业选择矿业工程这个专业并不困难。学生自身因素是出现大量矿业工程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最重要原因,大部分学生除了受矿业工程专业的外在利好影响外,还都是基于自身的情况对于现实的一种选择。3.学校因素受矿业工程领域毕业生毕业后的工作环境以及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矿业工程相关专业对我国来说仍然是冷门专业。但是,这不妨碍原有的几所煤炭部所属院校在他们本校所拥有的报考热度。这些院校大部分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并且这些学校的前身大部分都是矿院,矿业类相关专业在他们所在院校开设时间较长,技术力量雄厚。因此,矿业类专业一直受到他们所在院校师生的尊敬,考研时跨专业考取他们本校最好的专业也就不足为奇。由于这些院校报考矿业类相关专业的生源太多,本校所拥有的招生指标远远不能满足考生要求,因此,这也就间接带动了其他开设有矿业工程硕士点院校的招生工作。在一定时期内,学校因素导致学生热衷于跨考矿业工程类硕士研究生,这个现象还会一直存在。其实,考生们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专业而报考有一定风险的矿业工程类专业,原因肯定不止以上几点,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也是综合的。
二、培养过程出现的问题
矿业工程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由于来自不同的专业,每个人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结构也都不尽相同。导师在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复杂多样的。[5-7]1.专业基础良莠不齐对于跨考矿业工程的硕士研究生原有专业基础不同,对于学习矿业工程所具备的专业基础也有所差别。如有些学生在很早就准备跨考,本科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对矿业工程相关知识的储备;或者一些学生读的是跟矿业工程相近的地质等专业,他们原本学习的内容就跟矿业工程的知识有所交叉;而有些矿业类院校则把一些矿业类基础课程添加到部分工科基础课程中。上述现象决定了学院和导师所面临的学生专业基础是参差不齐的,给基础教学和培养方案造成困扰。2.学习过程过于浮躁跨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矿业类基础知识储备。然而,很多学生对此不以为然,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自身没有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就急于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这样往往使得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结合到科研活动中,造成对学生的事业长远发展不利的局面。3.前途悲观失望心理大部分学生作出跨专业的选择都是根据自身情况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选择。但是,跟风报考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矿业工程专业热门院校之中。由于在考试之前并没有对这个专业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是为了逃避原有的本专业仓促作出的选择。又因为矿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大部分需要到艰苦行业、艰苦地方去工作,煤矿事故时有发生,无形之中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压力,使他们不能安心学习,患得患失,过于担心自己的事业和前途,而表现得忧心忡忡。实际上,由于每个学生情况的不同,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发现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观察、交流才能作出判断。并且在不同时期,遇到的问题也会是不同的。
三、跨专业培养措施
跨专业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虽不尽相同,只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跨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还是很有帮助的。1.补充专业基础知识研究生往往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导师可以根据学生选择的研究方向和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情况,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方案。学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的进展,在必要的情况下导师再加以指导。跨专业研究生补充专业基础知识应遵循的原则应该是:首先要持之以恒,不怕麻烦;其次是要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计划;最后是要想办法提高学习效率。只有长期坚持这三项原则,拥有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之后,研究生才能更顺利地进行科研工作。2.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跨专业研究生由于对行业动态不够了解,选择研究方向会不知所措。导师应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能够顺利实现。研究生管理部门也要制订相应的指导跨专业研究生导师须知,以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落实。3.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生由于在本科时期很少接触科学研究工作,而对矿业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在科研上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方面就需要导师的耐心指导,循循善诱,也需要学生自己在基础知识的储备上勤奋努力。跨专业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建议采取的原则是“从基础工作做起,边干边学,将专业知识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努力培养科研思维能力,重在形成科研思路”。同时,鉴于矿业工程专业的特殊性,矿业工程研究生学习的知识不应该只停留在书本或者是实验室,而应该在导师的带领下多看看实践现场是什么样的,那样才不至于纸上谈兵,也能增长见识。在导师的带领下,制订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依靠学生的自学能力,补充好应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积极参加科研和实践活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收到应有的效果,以期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能够实现。
四、结语
矿业工程跨专业研究生与本专业研究生比起来,在专业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劣势。但是,跨专业研究生在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优势。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根据他们自身的情况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在科研和实践中慢慢培养其专业素养,争取能够培养出高层次、复合型的优秀矿业领域人才。
作者:柴修伟 王智峰 尹涛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专家系统的应用
在美国除了一些专业机构,有的高等学校也在进行矿业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矿业开采时运用ES、矿井的通风设计ES、矿井煤层自然问题的诊断ES等等。西班牙、加拿大、英国等国也在不断的开发ES的应用,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比如地下开采煤矿ES,适用于地下采矿,对电气设备故障进行检测。矿井提升ES以及矿井提升选择ES,则能够促进生产率,并且在提升的时候安全性增强。在我国,专家系统在我国矿业的开发和运用时间并不长。在此期间,我国的矿业科研机构和一些高等学校对于专业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高等院校研制出的有,地下矿山设备选择ES、开采选择ES、露天矿的爆破设计ES、矿安全专家决策ES等等,还有的专家系统正在处于研制阶段。在矿业工程中,专家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可分成三种类型,其一,专家系统单一的开发,比如诊断型ES、分类型ES。其二,在普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引入ES,比如岩石力学计算、系统的方针等。其三,将ES与其他部分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整体,比如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型ES等。
二、专家系统在矿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专家系统在矿业上的开发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开发出的矿业专家系统数量不少,但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却少之又少,现在的矿业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在矿业工程中引入专家系统技术,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现在,专家系统技术试用的知识范围窄而且深,不能够满足矿业发展需要的宽与浅的需求。第二,矿业知识下文与下文之间互相矛盾现象经常发生,这一问题暂时还没有解决。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于矿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具有深入限制性,也不利于实际的使用。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恰当的解决方法。假如这些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只是争相追逐矿业专家系统的开发,结果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利于专家系统的发展。
三、专家系统在矿业工程中的发展方向
专家系统在矿业工程中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程,发展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并且要掌握好发展的方向。对此,笔者提出一些个人看法。第一、确定矿业工程中需要开发专家系统的部分。毋庸置疑,矿业工程中,不是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开发专家系统进行解决,开发的目标要事先进行选择。否则,矿业专家系统盲目的开发,其后果是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损失。个人认为,专家系统适用于危险事情的预测以及灾害预防、治理方面。在普通的计算机程序中引入专家系统,比如矿业信息的管理、生产计划等,由此,矿业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的同时,系统也会自动进行维护等功能,进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了矿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第二,掌握专家系统的最新研制成果,同时,根据矿业工程的特点,实际运营情况,提升专家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第三,将专家系统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形成强有力的方法,在此方法的基础上,会有更多的新观念、新方法被引入到矿业工程中,增强矿业工程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矿业工程的发展。
四、结束语
专家系统技术在矿业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用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影响力也会随之加深。矿业专家系统在不断开发、研究、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专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矿业领域的发展,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作者:韩小贤 单位:赤峰市国土资源局松山区分局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类型,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2009年3月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同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经过近5年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已逐步得到社会认可。但从近几年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来看,当前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难以令人满意,而且集中体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整体较差,尤其是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更加薄弱,甚至缺乏普通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的一些基本技能。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把“本硕一致”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聘的先决条件,而且随着国内煤炭行业持续低迷,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聘数量也在逐年减少,甚至限定只招学术型研究生,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承受着很大的就业压力。
2.矿业工程专业学位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1矿业工程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实践导向性偏弱且缺乏针对性
既然专业学位目标是培养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企业或社会中实际问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就更应该突出专业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矿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系统性很强的专门学科,采矿工程本科生不仅需要系统学习煤矿开采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必须经历三个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两个设计(采矿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强化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感知和应用。然而现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没有针对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单独制定,而是基本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导向性偏弱。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专业实践学习基本依靠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来获得,而导师的科研项目又因人而异,研究方向和项目类型也有较大不同,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很难获得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培养。此外,目前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科教育背景参差不齐,跨专业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虽然按规定需补修《采矿学》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这两门专业主干课,但由于缺乏先修课程的相关知识储备,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这些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反而薄弱,就业后甚至难以胜任基本的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岗位。
2.2“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形同虚设
为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国内高校普遍采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其中校外导师一般以兼职形式聘请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才。就矿业工程专业而言,校外导师普遍聘用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这些校外导师对煤矿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不仅有繁重的企业事务需要处理,而且在现有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下很难有时间来高校对学生进行指导。加之现行的校外导师津贴制度并不合理,造成校外导师对指导工作积极性并不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任务不得不更多的由校内导师承担。由于校内导师工作以科研和学术研究为主,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时习惯性地侧重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3部分学生的功利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国内煤炭行业萎靡不振,在煤炭企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的同时,煤炭高等教育也步入低谷,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生源严重不足,研究生培养更是勉强为继。从2002年起随着煤炭形势持续好转,我国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在加紧新建矿井建设的同时,利用中小煤矿资源整合政策兼并重组了大量矿井,那么就形成了巨大的人才缺口,使得煤矿主体专业本科生就业率接近100%,薪金水平持续攀升。在这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考生为获得高额的劳动报酬而选择跨专业报考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热门专业相比不仅报考人数上丝毫不逊,而且考生专业竟然涵盖了除医学、军事学之外的10个学科门类。众所周知,煤炭行业既是一个艰苦行业,也是一个高危行业。一方面由于这些学生对煤矿工作的艰苦性和危险性缺乏足够认识,一旦煤炭行业进入低谷期,从业人员薪酬大幅降低的时,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欲望已不是那么强烈,转而准备报考公务员或者继续踏上形形的求职之路,而非专心致志地准备毕业论文;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专业跨度很大,专业基础过于薄弱,难以适应现有工学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两年的学期只能勉强达到专业学位最低要求。因此,这种功利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调整和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
针对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首先,对跨专业学生增加矿业工程通识教育先修课程,课程内容应涵盖煤矿地质、矿井设计、采煤方法及工艺、通风和矿井灾害防治等方面,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煤矿开采领域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续修《采矿学》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课程,对学生专业基础进行强化。其次,将跨专业学生全部纳入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团队,全程参与本科生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既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应用,又能辅助指导教师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管控,实现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双提高。第三,由于本专业学生在本科生期间已经系统学习了煤矿开采的专业基础知识,对这部分学生应着重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锻炼,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采矿工程学科前沿问题进行学术交流,每个专题讲座应保障足够时间,避免出现类似学术会议走过场的形式—“老师讲不清、学生听不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国家级学科平台和与国内高水平企业联合构建的产、学、研平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条件,全面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3.2调整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
按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导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要求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或3年,实际上普遍执行2年学制。但从现有的培养计划看,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年级主要进行课程学习,二年级第1学期忙于找工作,第2学期忙着做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很难得到充分培养,尤其是跨专业学生。结合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背景,对于本专业研究生可沿用2年学制,跨专业学生沿用3年学制。
3.3加强专业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其初衷是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尤其是校外导师的实践优势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3.1建立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和激励政策
目前,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的联系、确定主要依靠校内导师牵线搭桥,虽然经学校审核后颁发聘书,但学校对校外导师缺乏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换言之学校对校外导师的约束力有限。因此,通过建立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将校外导师管理纳入到校企联合管理的范畴中来,增加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从企业层面允许校外导师临时脱离煤矿生产管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对校外导师指导津贴、职称评定和奖励办法制定相关细则,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充分调动校外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3.3.2建立完善的评价和淘汰制度
关键词: 矿业工程大学生创业能力商机执行力
1.引言
伴随着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的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表的会议宣言中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我国也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笔者结合矿业工程大学生创新意识建立、创新精神培养,对矿业工程大学生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和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作初步的探讨。
2.党的十七大带给矿业工程创业者五大商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描绘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报告强调进一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我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闪烁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光芒,极大地鼓舞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亿万人民,为创业者带来了以下五大商机:
2.1节能降耗,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抓住这条主线将为创业者提供非常好的创业思路。
2.2十七大指出:要求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应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科技创新能力将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才能。
2.3抓住科技兴安的政策导向,结合专业特色,开拓新的商机。十七大提高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指出了科技兴安的战略思想。
2.4抓住人力资源亮点,开发人力资源培训商机。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强大的人力资源大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必然有更高、更加急迫的人才需求。因此,从事人力资源的建设和开发的创业者,特别是从事职业技术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的机构必将获得很好的发展机遇。
2.5进行生态思考,开发“绿色”商机。十七大上提出了一个新名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把党的政策理论与百姓的实际愿望联系到一起。发展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国计民生,就是为了祖国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更能喝上放心水,吃上放心肉。这种“生态文明”的要求,不仅应该成为每一个劳动者奋斗和努力的目标,而且应该成为建设和培育“生态文明”的要求,成为创业者行动的指南。
前三大商机为矿业工程大学生指明了创业的思路,要求学生抓住政策导向,结合专业特色,在空白处创造一番事业。
3.矿业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级人才进入社会后能够正常开展工作能力的最后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掌握行业动态的重要切入点,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然而,从矿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看,尽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1]-[4]。
3.1体系不尽合理。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存在一定的独立性。目前多数的实践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附属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实践间的联系性不强,体现不出实践性教学自身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3.2内容相对滞后。
在当前的专业实践教学中,传统、经典的实践内容较多,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实践很少;注重实践内容与结果的实践多,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实践少;验证性实践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设计性、研究性、应用性实践少;内容单一的实践多,综合性实践少;再加上实践项目过死,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实践教学的质量相对不高。
4.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要逐步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积极构建新的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办学模式,使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与行为渗透到整个办学过程之中,经验表明,构建科学办学模式,主要应当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4.1更新教育理念,调整培养目标。
一般说来,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应由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在制定创业教育目标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地调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还要注意将智力创业与体力创业、模拟创业与实战创业等有机结合起来。
4.2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创新与创业教育的保证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作为推进创新与创业教育的骨干力量,在课程教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运用、目标的实现及检测等各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成功的保证,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同时,学校还要不定期地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投资专家、管理专家到学校进行演讲,介绍各种类型的创业经验与教训。
4.3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4.3.1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培训
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报告团”,分别邀请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专家、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等,到各地市的多所高校举办“大学生自主创业辅导报告会”,从创业意识的树立、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前的准备、自主创业办理程序、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和创业成功毕业生的亲身经历等多个角度作系统的报告。
4.3.2建立一定规模的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和大学生创业者俱乐部
主要目的是帮助那些有创业激情和愿望、创业项目成熟的大学生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比如单独开设创业课程,系统介绍创业理论、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案例等;增加跨专业、跨系科的公共选修课,主要传授与创业相关的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保证学生有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综合性知识结构,为创业成功奠定基础。鼓励大学生成立创业社团组织,举办创业论坛,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4.3.3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
一是应以创业型人才质量标准为导向,重在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高校一般可从专业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三种基本形态出发,开设创业技术选修课,模拟创业过程的活动课,展示创业业绩的环境课,形成创业理论课、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技能实践课等多位一体的创业课程新格局。二是创业教育新课程应尽量体现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学习方法的自主性、学习特色的开放性、学习手段的实践性、学习形式的活动性、学习效果的实用性,这种课程应当充满生机和活力。三是创业教育新课程还要体现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特点,凡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急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都要尽可能地、自觉地融入到创业教育新课程的内容之中。
4.3.4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要针对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是民族活力的体现,也是经济发展活力的体现。传统的就业观念是一毕业就要找到一份现成的好工作,而不愿从一点一滴做起,去创办自己的事业,这种观念阻碍了人全面、自由地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因此,创业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弘扬创业精神。
4.3.5重视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长期以来,我国矿业工程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培养的人才往往缺乏严谨的科研训练,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与社会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的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需要通过以学生自主性活动为主的实践。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这是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5.加强矿业工程大学生创业执行力的培养
创业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经过周密系统计划后的艰苦奋斗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资金、技术等很重要,创业的执行力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当大学生在有一定的资金保障、选择好恰当的创业项目后,执行力的培养将会大大增加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祛码。
6.结语
矿业工程大学生是国家能源建设的重要力量。矿业工程院校急需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引入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样的理念要始终贯穿于高校教学的全过程,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开展课外活动等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进而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6,(5).
[2]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关注大学生毅业.中国青年报,2006-9-23.
[3]温恒福.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中国教育报,2002-12-21.
一、加强矿业工程研究生教材建设
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高质量研究生教材是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一个重要前提。由于研究生教学有自身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本科生也不一样,因而所使用的教材也有很大不同。目前国内各高校对研究生基础课有统一的要求,使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但是就专业课来讲,各个学校还没有统一,因此使用的研究生教材差异很大,有些院校所使用的研究生专业课教材还主要是教师所编写的讲义,且内容陈旧,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高质量的研究生教材已经成为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一个瓶颈。针对这个问题,很多高校建立了“研究生教材建设基金”,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正如白春礼院士所说,中科院研究生教材有四个原则———科学性、基础性、系统性和前沿性。科学性和基础性是强调研究生应获得比较系统的科学基础,系统性是保证研究生教材内容全面而广泛,前沿性是能够体现学科发展最先进的内容,使学生能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知识。这也是加强矿业工程研究生教材建设所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
二、深化矿业工程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研究生课程教学与本科生有所不同,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他们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多、启发少,不利于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
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方式,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首先,要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研究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特别注重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交叉性和启发性。同时还应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对部分有专长和特殊才能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可不受培养方案的限制,实行个性化培养和个性化管理。其次,改革教学方式,在研究生教学中,更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生一般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采用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实现角色的转变。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以科学发展的实例引导研究生获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采用案例教学法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美国高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来激发研究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应该说每个有能力培养矿业工程研究生的学校,其所从事的研究项目都比较多,老师对这些研究项目进行分析整理后可以形成很好的教学案例,这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灵感。
三、对矿业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一)试行科研团队指导研究生
古人语为师者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如今站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度来看,导师除了承担授业和解惑的责任以外,还要担当评论者、支持者和帮助者等多种角色。首先导师要成为研究生最好的学术评论者,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通过参加一定的科研实践,收集与实测大量的基础数据,在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集中体现在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中。
其次,导师也要当好研究生生活和个人成长的支持与帮助者。当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实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建立新的研究生资助体系,要求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研究生进行理想信念、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进行教育和监督。同时,还要关注研究生的生活、家庭和个人成长,在他们遇到生活困难的时候,导师能够像家长一样提供实际支持和心灵慰藉;在他们处于人生抉择的关键时刻,导师能够像朋友一般给予帮助、指点和疏导。由此看来培养研究生时对导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尤其是矿业工程学科的导师要经常带领学生到矿山企业的生产现场进行相关的研究试验,导师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及知识的深度广度都是有限的,加之现在指导的研究生人数都比较多,最好是一个科研或教学团队来指导研究生,从而弥补了导师个人的不足,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交流式培养研究生的探索
硕士研究生交流培养一般是在一年的时间内,由学校董事单位的指导教师进行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硕士研究生的交流培养模式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首先,交流培养的模式开阔了其研究视野,拓宽了知识结构,避免了一校之内本、硕连读造成的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可以吸取对方培养单位学风、教风和研风之长,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其次,实施交流培养模式可以增强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择业及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就交流培养活动中学校与董事单位双方导师的合作关系而言,通过研究生的交流培养,也加强了与学校董事单位导师的沟通与合作。这种沟通与合作主要围绕培养的研究生学业情况、科研能力以及各自内在潜力的开发而展开。双方导师的这种合作也是另外一种集体指导或团队指导,它对于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
(三)面向国际拓展研究生的交流培养
除了在学校董事单位交流培养研究生外,打通国际教学科研交流的渠道,一方面经常聘请国外矿业工程领域的知名教授来校讲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及合作科研项目。与国际上的一些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间建立实质性战略合作关系,吸取外来先进的教学理念、知识资源与成果,以及先进的研究生管理方法等,对拓宽矿业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鼓励研究生尽量多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甚至将研究生直接送到国外的合作单位进行培养,使研究生直接与学科前沿接触,扩展视野,增长见识,提升创新能力。在这一方面,西南科技大学已经做了较好的探索,如我校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院勘探采矿所(CSIROExploration&Mining),通过五年多的相互交流合作,聘请了该所的首席科学家为我校的“讲座教授”,其每年不定期在我校工作2~3个月时间,直接参与学校矿业工程学科及实验室建设工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系列学术讲座,主讲一门研究生的课程,每年指导矿业工程的研究生1~2名。同时,学校还先后派出了多名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到澳方交流学习与合作研究,极大地提高了西南科技大学在矿山与工程微地震监测技术应用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度。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矿业高校
作者简介:王一新(1980-),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王伟超(1979-),男,河南新密人,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讲师。(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39-02
自1998年国家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工程管理专业出现在专业目录中,并于1999年正式招收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根据200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下设八个二级学科:工程管理、工业管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产品质量工程和工程造价(八个本科专业)。从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是以管理学、土木工程等为主干学科,下设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等五个专业方向。[1]
如何体现具有矿业背景的专业特色、适应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矿业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河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发展介绍
河南理工大学是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其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兴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历经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重要历史时期,1995年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2004年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
2001年,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增设工程管理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
1.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及相关领域从事投资与造价控制、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2]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掌握与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阅读专业外语文献的基本能力,基本的专业外语文献翻译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2]
3.主要课程
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设置课程为: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运筹学、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合同管理、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1、工程项目管理2等。[2]
4.就业或发展方向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为:各类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工程咨询公司、设计院从事投资与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规划、工程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各类企业及公司从事项目建设论证、建设规划、建设管理、投资管理工作;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从事投资与项目管理的行政管理工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毕业生工作一定年限,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可进行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师、注册评估师、注册招标师等考试,取得相应注册执业资格。[2]
5.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3~6年弹性学制;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二、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分析
河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分别设置了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共五个课程平台,六个课程模块: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集中实践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和创新学分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别。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详见表1。
三、工程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分析
河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设置了39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0.31%,修读时间从第一学期到第八学期共14个环节。其中设置了工程经济、工程估价和工程项目管理这三门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并强化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实训、工程算量与计价软件实训、工程招标与投标报价实训,从而更加有效地结合工程管理实践,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详细设置见表2。
四、完善矿业高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建议
1.完善课程设置
对于具有矿业背景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偏向工科理论,工程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偏多,经济、管理、法律方面的课程设置力度不够,而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1]培养方案应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然而,在总学分一定的条件下,通识教育类课程已经占了38.55%的学分,若要强化经、管、法类课程的设置力度,急需更加均衡地设置课程学分比例,适当删减不必要的工程技术理论课程,课程设置侧重体现工程管理专业交叉学科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2.充分体现矿业院校的学科特色
矿业背景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矿业院校特色。在保留必要的矿业工程技术类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些矿业企业或矿业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的教学实践环节,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入矿业工程项目方面的案例,并编制矿业工程监理和造价管理等方面的教材或者讲义,创建具有矿业特色的精品课程,以体现河南理工大学的矿业特色。
3.全面开展教学实践环节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较弱,[1]因此,应强化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可以通过校企联合或者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落实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活动,这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思路有所更新与发展,更应面向工程实际,[3]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华军.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
关键词:矿业工程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灰色模型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156-02
一、矿业工程不确定性分析的含义及因素
在矿业工程的经济评价中,通过分析影响矿业项目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因素,识别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有哪些因素能够通过影响项目现金流量继而影响到项目的投资决策。所涉及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包括投资、利率、建设年限、服务年限、产量、价格、成本、收益等,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预测的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会有较大的出入。
二、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
一般在矿业工程不确定性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敏感性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和概率分析法。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矿业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得出对这些风险的认识和规避风险的措施。
然而由于技术经济评价主要是在方案、可研等实施阶段前进行,因而用于计算现金流量时采用的数据一方面由于设计深度未达到足以准确计算的程度,另一方面也由于在项目实施中以及在项目计算期内,项目的外部环境会发生变化,会与当前环境不一致,因此便会影响了现金流量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时需要建立灰色系统模型。
(一)灰色系统
灰色系统的实质就是把系统内的完全清晰的关系称为白色,把未知的、完全不清晰的关系称为黑色,介于两者之间的即为灰色的。很显然,灰色预测方法具有所需的原始数据少,而且可用“生成”的信息处理方法来弱化其随机性,使之转化为易于建模的新序列的特点,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的特征。对系统行为特征值大小的发展变化所进行的预测,也就是灰色数据序列预测,其根本的问题就是建立合理准确的预测模型。本文采用灰色GM(1,1)模型来进行预测。
(二)GM(1,1)模型
灰色预测模型称为GM模型。GM(l,1)表示一阶的,一个变量的微分方程型预测模型。GM(1,l)是一阶单序列的线性动态模型,主要用于时间序列预测。下面以数列预测为代表对灰色预测的一般过程进行描述。对数据序列进行预测的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累加生成。累加生成的作用体现在两点,一是数据的累加生成弱化了原始数据序列的随机性,二是对正离散函数进行二次以上的累加,必能够得到一个服从指数规律的生成函数。
2.紧邻生成。以序列为基础,构造背景值序列,其中,。一般来说,,所以通常为紧邻均值生成序列。
3.建立模型。
的白化微分方程为:
(1)
将上式离散化,微分变差分,得到GM(1,1)的微分
方程:
(2)
4.参数估计。
令:
以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得:
5.预测。
的预测公式为:
(3)
得到的预测序列,将还原,可以得到的预测序列:
(4)
6.模型精度检验。检验模型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相对误差检验、关联度检验和均方差比值检验。其中相对误差检验是模型精度检验最常用的方法。相对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5)
式中:
――预测值与原始值的相对误差
、――原始数列值和预测数列值
GM(1,l)模型经过检验合格后可用于预测,其预测公式为:
(6)
式中:
――时期预测值
――生成数列预测值
关于本方法的应用本文将在下面案例中进行说明。
(三)灰色GM(1,1)模型用于售价的预测
我们知道GM(1,1)模型对于具有明显上升趋势而又难以获取大量数据的数列,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其主要是就客观数据本身来寻找其规律性,而这恰好符合产品售价变化的特点,能够克服目前所用的预测和确定方法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更客观地反映矿产品售价指标的变化趋势。
本文作者对2008年以来处于销售期的相似矿山做了大量的调查,重点对生产期的合质金售价做了具体的统计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经计算,平均相对误差为3.395%,可见预测精度较高,因此可用于预测。
预测2013年售价=413.5人民币元/克。
预测2014年售价=492.1人民币元/克。
2.通过运用产品售价的灰色GM(1,l)预测模型,经过计算我们得出不同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得出新的现金流量表,经计算得出新的财务评价结果。
三、结语
由于在不确定性分析中,本文作者在做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项目未来生产期的售价,从数据本身去寻找规律,从而能够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财务评价的结果能更客观地反映项目本身的现金流量变化的趋势。从数据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运用新的预测方法用于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够提高预测精度,财务评价的结果也更为可靠。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投资项目逻辑框架及其应用[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关键词:工程监理 博弈论 纳什均衡 混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029-02
自1988年采用建设监理制以来,我国建造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建筑质量日益提高。但是建筑事故仍然时有发生。2012年5月10日北京一工地宿舍坍塌造成11人受伤;5月8日安徽霍山再见桥梁坍塌2人死亡4人受伤;4月30日安徽淮北楼房倒塌造成10人死亡;2007年建造时间不到两年的烟台汽车东站因严重质量事故而停止使用……这些事故表明我国建筑行业仍然需要规范,国内针对建筑行业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工程方面,而鲜有对建筑安全的内在人为行为研究。本文采用博弈论视角,重点研究煤矿业主—监理单位—承包商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并建立模型,分析三者的利益均衡点。
在国内采用博弈论视角研究建筑安全方面的文献不多,本文选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加以阐述,并提出自己的博弈模型。黄熙、王春峰(2005)在“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建立了监理单位和承包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和煤矿业主、监理单位和承包商三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其优点通过监理三者的博弈模型比较完整的分析了建筑行业的利益驱动力,缺点是通过是假设模型的博弈过程是一种完全且完备信息静态博弈,与实践过程存在一定差距;黄静(2009)在“试论建筑市场的三方博弈及煤矿业主方应对策略”中指出博弈过程对事前,事中,事后都存在,并且应用了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但是仍然没有给出确切的利益均衡关系。刘铭源(2011)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博弈分析”中提出煤矿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之间均是委托-关系,存在信息不对称,承包商和监理的道德问题严重,其中煤矿业主与监理之间的委托委托时建设监理制不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本源。
一、模型的建立
1.模型的假设。本文假设煤矿业主、监理单位和承包商仍然是完全理性人,都在博弈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煤矿业主的利益最大化是指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或者提前完工;监理单位的利益为在煤矿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双向赢得最大经济利益而不被发现有违规行为;承包商的利益最大为,不被监理单位和煤矿业主(委托监理单位)发现的前提下,尽量偷工减料,以获取超额利润。
2.模型的建立。三者之间存在以下博弈过程:
假设煤矿业主监督所付出的成本为Cy,不监督所获得的收益为Sy;监理单位监督所付出的成本为Cj,不监督所获得的收益为Sj;承包商不违规所付出的成本为Cc;违规所获得的收益为Sc。煤矿业主在监督的情况下,监理单位也监督,则煤矿业主会付出成本Cy;当煤矿业主监督发现监理单位为监督,则给予监理单位Fj的罚款,也可以理解为监理单位商誉的下降;当监理单位监督承包商时,若承包商违规,则会接受一个为Fc的罚款,我们定义每一个支付中第一个为煤矿业主的得益,第二个为监理单位的得益,第三个为承包商的得益,则会产生以下得益矩阵:
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以下的条件是成立的:
在这个博弈矩阵中显然没有纯策略纳什均衡但是我们可以求出该博弈矩阵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当煤矿业主以(Py,1-Py)的概率随机选择监督和不监督,监理单位以(Pj,1-Pj)的概率随机选择监理和不监理,而承包商以(Pc,1-Pc)的概率随机选择违规和不违规时,由于谁都无法单独改变自己随机选择的概率分布改善自己的期望得益,因此这个混合策略组合是稳定的。这也是本博弈唯一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当三方采用该策略组合时,虽不能确定单独一次博弈的结果究竟会是8组得益中的哪一组,但是三方进行该博弈的得益,也就是多次独立重复该博弈的平均结果是可以确定的。而我们在本文中仅考虑煤矿业主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只要使煤矿业主选择监督的概率在(■,1]上,便可以使煤矿业主的利益最大化。
二、本文假设与“小偷和守卫博弈”吻合的的验证
1944年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之一的塞尔顿教授曾经提出“小偷和守卫博弈”的例子,我们今天的假设与该例子的结论一致,其原因在于当煤矿业主选择监督的概率分布为[0,1]上,如图2所示:
容易说明该线与横轴的交点Pj就是建立单位选择“监理”概率的最佳水平,选择“不监理”的最佳水平为1-Pj。首先S到-D连线上的每一点的纵坐标,就是监理单位选择在该点横坐标表示的“不监理”的概率Pj时,煤矿业主选择监督的期望得为 S(1-Pj)+(-D)Pj。假设监理单位的不监理概率大于Pj,此时煤矿业主的不监督期望得益小于0,因此他肯定选择“监督”从而使监理单位不监理一次,则被处以Fj的罚款;反过来,如果监理单位“不监理”的概率小于Pj,则煤矿业主选择“不监督”的期望得益大于0,因此煤矿业主会选择不监督,以减少其变动成本的支出。
当煤矿业主对监理单位的处罚力度由-D变为-D'时,监理单位的“不监理”策略的最佳概率由Pj减小为Pj',因此当煤矿业主仍以Py的概率监督的时候,会提高其得益水平。
加大对监理单位在“不监理”时的处罚,在本假设中是可行的,因为在一个工程监理过程中,煤矿业主与监理单位,监理单位与承包商之间的博弈时有限次的,因此,煤矿业主会适当提高对监理单位的监督概率,由于监督概率提高,而监理单位面临的处罚也提高了,因此监理单位也会加强对承包商工程质量的监理,导致承包商必须降低违规概率,保证工程的质量。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结论由两个:一是通过提高罚款来对监理单位的监理过程予以约束,使其提高监理概率,从而减少承包商的违规行为进行;另一个是通过提高对监理单位的监督概率,促使其维护自己的商誉,进而提高监理概率;当然以上两种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是同时引用的,否则就会造成“激励的悖论”。
煤矿业主在整个工程建造过程中,把对承包商的监理义务委托给了监理单位,但是却不能完全置身事外,以免造成工程交付使用后的后遗症由自己承担。因此煤矿业主在整个过程中对监理单位的监督保证在均衡概率以上,对煤矿业主是有利的。
但是由于该模型仅针对了静态的,而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是动态的进化博弈,因此是以后研究的方向;在监理过程中,由于监理单位与承包商的信息比煤矿业主的更满足符合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因此可能会形成监理单位与承包商合作博弈的情形,对煤矿业主的利益造成损害,因此也是反联盟合作的研究在工程监理过程中也是应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黄熙,王春峰.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9)
2.黄静.试论建筑市场的三方博弈及煤矿业主方应对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2009(6)
3.刘铭源.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博弈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00(9)
4.谢识予.纳什均衡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采矿工程;技术不安全因素;管理策略
引言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区分布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基于地域差异,不同地区采矿工程所使用的采矿技术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虽然,现阶段,我国多数矿业企业为了提升采矿的效率,保证采矿的安全性,引入先进的采矿技术开展采矿作业,但是,根据实际的采矿技术调查分析,其仍然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对采矿的效率以及采矿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只有对采矿工程技术不安全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才能以此作为依据调整采矿技术的管理策略,推动采矿工程的稳定开展。
1.采矿工程技术类型
当下,我国矿业企业采矿工程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有机械化采矿技术、充填采矿技术以及特殊采矿技术。第一,机械化采矿技术是现阶段多数矿业企业采用的主要采矿技术,其主要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开采方式。地下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应用,是通过地下巷道的开拓,创造地下作业空间,然后将采矿设备移至地下作业环境,然后开展采矿作业。露天开采方式的机械化采矿技术的应用,是对地面上的矿产资源进行采矿作业,其首先需要对矿产资源外围的土壤、岩石等一一清理,然后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采矿作业。第二,充填采矿技术是基于以往采矿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采矿技术,其效率较高,应用范围较广。具体来讲:采矿工人利用充填采矿技术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即通过对充填物的湿度、抗压力、孔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充填物,然后将其进行填充之后采矿。相比于机械化采矿技术和特殊采矿技术,充填采矿技术更具有环保优势。第三,基于当下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开采率,我国陆地矿产资源的总量处于逐渐消耗减少的过程中。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面临着严重的陆地矿产资源危机。基于此,我国利用特殊采矿技术对一些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区域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海底矿产资源。但是,基于我国海底矿产资源以及其他复杂地质环境矿产资源的开发时间较短,特殊矿产资源的应用仍然处于发展的阶段。
2.采矿工程技术不安全因素分析
(1)缺乏完善的采矿技术管理机制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地域辽阔,各个区域基于地形地势、气候等各个因素的差异,矿产资源也有所差别,所使用的采矿技术也因为矿产资源、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差异而有所差别,同时,由于各个矿业企业经营战略的不同,造成采矿工程缺乏完善的采矿技术管理机制。具体来讲:一方面,任何一类采矿技术都需要有完善的、科学的、统一的管理制度与操作标准,才能保证采矿作业技术的有序开展,才能保证标准作业。但是,很多矿业企业没有完善科学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标准。另一方面,采矿工程是一项大规模的工程,其需要利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采矿设备,对于这些设备而言,其需要利用符合的采矿技术,才能保证采矿效率。但是,部分矿业企业在开采一些矿产资源时,没有利用符合需求的采矿设备,致使采矿的效率和采矿的安全性大大降低。除此之外,部分矿业企业缺乏完善的采矿设备维护制度,致使采矿设备的维护工作缺乏科学性,影响设备的使用效率,大大提升了采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2)缺乏正确的技术安全管理理念采矿技术不安全因素包含采矿企业相关人员缺乏正确的技术安全管理理念,即忽视采矿安全管理工作,在技术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操作,企业也未开展相关的操作培养课程以及定期开展安全管理培训课程,导致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不具备高度的技术安全管理理念,影响采矿工程的技术使用安全性。(3)采矿工程技术团队专业水平低采矿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危险性较高的工程项目,其需要依赖于高度的安全管理以及先进的技术,才能保证采矿工程的安全性。高度安全管理、先进技术的应用都需要依赖于专业的技术团队,其需要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技术操作能力、安全施工能力、设备维修能力等)以及安全作业的观念。但是,部分矿业企业的技术团队专业水平低,其工程技术人员、设备管理维修人员等技术人员的能力不足,影响采矿工程的效率以及采矿的安全性。(4)采矿工程作业方面一般情况下,采矿工程作业包含井巷、巷道以及采掘三方面的工作。采矿工程技术不安全因素也包含这三项作业工作。具体来讲:其一,井巷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矿产资源分布的地形地势因素较为复杂,对地下矿产资源开采时,不能完全的掌握地下地形情况,基于前期勘测的数据与实际数据有一定的差异,也会造成最终设计的井巷施工方案的出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人为施工的误差存在也是采矿工程技术不安全因素之一。其二,巷道施工作业过程中,地下矿井巷道的开拓和设计方案的误差、施工目标未完成、施工要求未达到、施工不规范等现象是技术不安全因素之一,也是造成采矿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采掘作业过程中,采矿工程采掘所采用的采矿技术生产指标、参数设计等方面的不合理是技术不安全因素之一,是采掘作业过程中引发采矿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如采掘坡度设计不合理。
3.采矿工程技术管理策略
(1)完善采矿工程技术管理机制第一,采矿工程技术效率的实现与提升、采矿工程的安全性的保证,需要依赖于采矿工程技术操作规范、目标等技术管理机制。因此,矿业企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采矿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明确每项采矿技术的操作规范以及目标,要求相关的采矿作业人员按照技术操作规范严格使用采矿技术,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做好施工作业的记录。第二,矿业企业还需要完善采矿工程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三个环节的技术安全管理方案,全面贯彻安全作业的理念。具体来讲:在采矿工程作业前期,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采矿工程设计方案的评比,选择合适的计划。在采矿工程作业过程中,加入严格且全面的监管措施,保证采矿工程作业的稳定有序开展,避免出现失误。在采矿工程作业后期,需要严格相关的验收标准对施工作业进行检查,以及时发现施工作业不合理之处,从而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第三,矿业企业需要完善采矿设备管理制度,明确不同区域不同地势设备的选择制度,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当地地势、环境等情况来选择采矿设备,同时,需要定期对采矿设备进行维修养护,保证采矿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安全性。(2)投入资金,引入新型的技术基于我国采矿工程发展时间较短,虽然采矿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国采矿技术仍然和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在采矿效率、采矿安全性方面有较大的差距,相对而言,性价比略有不足。因此,矿业企业应当投入资金,引入先进的新型技术,并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引导技术人才创新采矿技术,从而提升自身的采矿技术水平和效率。(3)提升采矿工程团队技术水平提升采矿工程团队技术水平,需要从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安全意识方面进行培训。具体来讲:矿业企业应当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强人才的管理和培养,定期开展对技术人员的技术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安全技术管理讲座,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逐步加强技术团队的安全技术管理理念,提升技术团队的技能水平,保证每位相关的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范以及技术使用标准从而完成采矿作业工作,以此保证采矿技术和采矿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提升采矿工程技术团队的专业水平。矿业企业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激励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其行为,从而保证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采矿作业。
4.结语
[关键字]矿产开发 环境 地质 评价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27-1
0前言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二位,产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矿产的开发在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需要国家、人民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矿业开发的过程中,煤矿区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评价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它是预测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给出解决办法的重要手段。矿业开发的环境地质评价,也有利于了解水文地质的发展方向。
1环境地质评价原理
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对人类的影响极为重大,所以有必要对一切可能引起环境问题的人类行为进行定量评价,包括预测事故、环境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对矿业开发的环境地质进行评价是指对矿产建设项目、开发计划和国家实施政策后可能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后果进行系统的识别、预测和评估。根据矿业的性质不同,其评价方法和步骤也有所不同,灵活性比较大。一个良好的评价过程应满足以下条件。
(1)对有可能的显著影响作出准确识别和评估;
(2)对各种替代方案、管理技术、建议措施进行合理的比较;
(3)形成比较有条理有逻辑的环境地质评价报告书,以及专业和非专业人士都能了解的影响性和可行性;
(4)有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
(5)根据国家标准,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合理的客观的预测矿业开发的环境地质影响。
矿业开发环境地质评价对矿业的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众多决策上有重大的作用:保证矿业开发项目的合理选址;指导管理部门设计环境保护措施,强化管理;为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导航;促进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等。
2矿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目前,我国矿业开发技术还未处于世界先列,世界的发达国家,如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日本等,都很重视矿业开发对环境地质的影响,其保护环境技术措施做的很到位,矿业相关的事故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国家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矿业开发与保护环境地质的统一进行。另一方面强调公众参与的影响,公众参与可以让矿业开发者及时了解到人民大众的想法和建议,从而在工作上更加认真负责。
我国在矿业开发所做的环境地质评价是对矿山周围环境进行现状分析,按照我国的环境质量标准,通过现场调查和总结,来确定污染源和划分污染区域,为治理矿业开发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地质评价还是很少的,这方面的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矿业开发后,暴露出许多环境问题,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水文地质资料是矿业开发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料。矿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若做的不足,在工程施工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事故,会制约矿业开发和经济发展。矿区水环境可以说是工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煤矿开发区的生产生活用水会影响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位急速下降,严重时可能出现地面塌陷,并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3矿业开发与环境地质评价的有机结合
随着矿业开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我国非常重视资源环境地质保护工作。在这方面加强勘查与研究相结合。查明矿业开发工程的经济活动与影响环境地质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研究二者的发展趋势,从而在矿业开发的过程中尽量给环境地质带来最小的影响。在不给人们带来环境问题火灾害的条件下,增加矿业的经济效益。
3.1水文地质勘查和水环境管理相结合
水文地质勘查和水环境管理相结合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战略,也是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工程设计时,要考虑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也要考虑到污水的处理方案。矿业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节约矿业开发的成本,这对极度缺水地区的矿业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3.2环境地质评价的重要性
矿业开发的环境地质评价对我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多年来矿业开发所遗留下来的环境地址问题既严重又复杂。治理难度很大,所以,在将来的矿业开发工程中,环境地质评价是不能忽略的。
3.3加强矿业开发中的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
调查环境地质灾害是根据所了解的以往的地质灾害,掌握足够的灾害的环境信息后,对正在进行的矿业开发项目进行灾害预测,然后提出防范措施及治理建议。这有利于对地质环境的保护,和矿上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更有利于预防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发生,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3.4多种技术综合利用
水文地质监测现在已经有好多技术,如“3S”技术,在野外工作时,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各种资料,调查信息通过网络传输会很快得到计算结果,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针对不同的矿业开发环境,进行多种环境地质评价方案的比较,最终得出一个优秀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提高评价结果的精确度,增加矿业开发企业的工作效率。
4小结
矿业开发的环境地质评价是保护矿山环境的重要步骤,矿业开发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对人类的生活环境负责,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负责,对社会负责,更要对国家负责。总之,矿业开发的环境地质评价需要各方面因素的支持和相互紧密结合,国家要重视矿业开发的环境影响,这样才能保证环境工作者能够顺利完成评价任务,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喜庄.汤家坪钼矿环境地质评价.矿业快报,2008.
[2]华解明,傅耀军,白喜庆.我国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徐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1964
国内刊号:32-1152/TD
邮发代号:28-7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地勘单位 一体化经济 商业模式
一、引言
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经济形势下,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传统创新面临着品牌塑造时间长和产生先发优势时间短之间的矛盾。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并不断进行创新是企业要想顺利把握住市场机会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从1999年正式开始企业化改制到现在,国内地勘单位大多还处于“半企业化”状态,存在诸多市场化问题,盈利能力不强,商业模式滞后,缺乏核心竞争力。多年的改革没能摘掉地勘事业单位的帽子,企业化的路子走得艰难,一旦断了“皇粮”,其发展面对极大困难。这样的困境要求地勘单位的企业化改革必须跳出现有发展路径,改变发展模式,重塑商业模式,重新定位现有业务的和重新整合资源从根本上实现地勘单位发展模式和盈利能力的转变。
二、我国地勘单位一体化经济发展创新定位
我国从事的商业性地质勘查业务的地勘单位所跟国际上的地勘公司相比较,还处于国际上的初级勘查公司地步,更接近于技术服务公司。如此现状对地勘单位来说是极为不妙,尤其是在国内资本市场对矿业权融资继续封闭的情况下,基本无法实现地勘单位向初级勘查公司的转型。如果单纯向矿业公司发展,会面临很难获得矿业开发的资本,同时会放弃现有地质勘探技术优势。如果是转向技术服务公司,则继续着打工经济身份,同时面临着却难以摆脱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因此,要实现地勘单位的成功转型,关键是要依赖技术实力,向矿业开发方面深化,整合矿业开发与地质勘查业务,以矿业开发为核心,以地质勘查为基础,实现地勘单位产业价值链的拓展,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互补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形成探采一体化的国际矿业公司商业模式。
以上的地勘单位一体化经济发展创新定位和新的商业模式的形成,最关键的是要在融资模式上取得突破。下文重点探讨地勘单位勘查开发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融资模式。
三、地勘单位勘查开发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融资模式
(一)地勘单位与地方政府共同参股企业
地方政府或企业按约定比例共同出资,组建小型矿山企业,政府以土地使用权、公共资源等参股,地勘单位以现有地质勘查成果和自有中小型矿权入股,实现共同经营、收益分摊。比如,核工业地质局各下属地勘单位,与地方拥有矿业权的矿业公司展开合作,凭借自身人力优势,以勘查成果作为入股条件,或是直接购买小型矿权。
(二)地勘单位与国外机构合作,联手实施勘查开发一体化
国内的矿业企业、投资机构组成合资公司与国外机构合作,发现和利用国外勘查开发机会,以扩矿成果占有合资公司股份,按比例分享开发后收益。对于国内有实力规模较大的地矿单位,直接收购国外矿业公司股份,是实现境外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又一体现形式。这样的融资模式下,国内单位可以承接国外地质勘查测绘工程,走出去到国外开展地质勘查项目。
(三)地勘单位自身融资能力有限,商业性矿山运作管理经验不足
但在自身拥有的大中型矿产项目的形势下,与大型矿业企业洽谈是一条较好的出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勘单位可以以自有矿业权和地质勘查成果作价入股,在后期共同开发中占有股份收益。
实践证明,勘查开发一体化是解决后期所需资金,管理资源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地勘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地勘单位利用矿产所有权,与地方政府、矿业公司、矿山、大型融资公司等多种主体合作,把地勘单位的勘查优势与以上各参与主体的资本融通优势、经营管理优势、资源协调优势等诸多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股份合作等方式有机结合的方式实现共同开发和收益,全面扩大地勘单位的经济发展新成果。
四、地勘单位建筑安装工程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融资模式
经济转型初期,地勘单位建筑安装工程业融资能力有限,但其具有产值高,资金投入量大,市场化程度高,涉及领域广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地勘单位建筑安装工程业资金需求量大。有没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地勘单位结合自身地质勘查开发优势,陆续成立了一批拥有路桥、房屋、隧道等一系列建造资质的工程施工企业,在资本运作能力、资源整合等各项金融工具的运用上争取更多更优质工程项目的能力,实现了各地勘单位独立经营。
各单位规模较小的特点,无法争取到长期巨额银行贷款,使企业筹资数量受到限制。间接融资是目前阶段较合适的融资渠道。从宏观调控角度出发,地勘总局打造工程建设总平台,将分散的资源集中化管理,将各地勘单位的建筑施工企业整合进建设工程总公司,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设备投入大的特点,提升企业建造资质,融合各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银行贷款方面也大幅度提高授信额度,争取到大额长期贷款资金,长期融资租赁亦是较好的融资方式。
五、地勘单位产品和商贸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融资模式
做大做强产品业、服务业,是地勘单位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过程中与市场化接轨必不可少的新亮点。在向市场化转型过程当中,结合地区优势和自身产业特点,各地勘单位开创各项产品业的生产,着力解决了转型期一部分剩余后勤人员的务工问题,同时开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江西鹰潭的地勘单位,利用鹰潭的地区矿产优势,交通枢纽的便利,成立铜材贸易公司,加工产业,走产销研一体化模式,打造建设江西最大铜都的产业发展策略;如地质 265大队利用当地农业产品,地域资源,设立的江西中核铜业有限公司,引进研发人才,生产设备,成立的天然色素厂,创立领先的企业管理理念,研发新产品,获得多项产品专利权,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第一,利用地勘单位的良好资信,进行银行长短期贷款组合。
第二,企业内部融资。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延长应付账款的付款期限,缩短应收账款的周转期,利用承兑汇票的信用期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量。
第三,地勘单位相继成立的各个国有参股企业利用产品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势,引进其他个人、法人投资实体是一种有效解决途径。
第四,有效利用长期融资租赁工具是企业针对生产设立固定资产投入的特性的有效模式。借用融资公司的资本融通能力,地勘单位与融资公司签订租赁协议,定期支付固定租金,用于购置自身所需的大型生产设备,租赁期满后企业只需支付较小金额,这样地勘单位既可获得设备所有权,这样的融资模式较为可行。既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有解决了企业短期内资金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还可以享受到折旧摊销直接从税前利润扣除,获得税收上的优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