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3: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服务分析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加拿大对其银行业实行的是渐进开放政策。虽然加拿大早在1980年就允许外国银行进入本地金融市场,可迄今为止,加拿大的金融开放程度还赶不上泰国在1996年的水平。事实证明,加拿大的渐进开放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外国银行进入加拿大市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外国银行子公司,另一种是外国银行分行。加拿大在很早以前就允许外国银行以子公司形式开展业务,可是在对外开放银行业19年、加入“世贸”4年后才允许外国银行直接在本地建立外国银行分行,并且其业务范围受到严格限制。外国银行子公司与外国银行分行对本地银行的冲击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第一,只允许外国银行在境内办子公司,能有效减轻对本地银行的竞争压力。由于外国银行子公司是独立资本化的,等于是由外国银行母行控股的、在本地建立的一家新的银行,外国银行的规模将受到很大的约束。第二,外国银行子公司需要遵循本国独立股份制企业的法规,大大有利于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第三,实行外国银行子公司制便于监管外资流动,限制外国金融集团在本地市场寻求短期利益。
外国银行难以在加拿大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广泛持有制度”。《加拿大银行法》规定,外国银行母行必须在10年内在本地股票市场上出让其子公司的大部分股权,使原来由外国母公司全部或大部分控股的外国银行子公司最终成为“没有任何个人或团体持有子公司任何类型股票数额10%以上的广泛持有银行”。广泛持有制度大大削弱了外国银行在加拿大建立子公司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由于股权易手,10年后外国银行子公司将成为挂外国银行招牌,实际是本地人持有的“本地外国银行”了。
加拿大央行在广义上将金融产品分为三类:个人金融服务、商务银行服务、人寿保险。个人金融服务是加拿大银行业最重要最赚钱的服务领域。根据1997年麦肯锡公司的分析报告估计,加拿大金融市场的利润总共为190亿加元,其中69%产生于个人金融服务产品。在1999年,外国银行被正式批准以分行的形式进入加拿大本地银行市场。可是,它们不能向加拿大居民开展任何零售银行业务,只能利用其母行的资本基础向企业提供贷款。换句话说,不允许外国银行分行在个人金融服务业务上与本地银行竞争。但是,外国银行分行可以利用自身在准入条件上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由此,外国银行分行在加拿大经济系统中起到了支持本地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可以说,外国银行分行是完善加拿大银行业金融服务的一块“漂亮补丁”。
《加拿大银行法》按照所有制不同,将在加拿大金融市场里的银行分为三类:一类银行实际就是广泛持有的本地银行。二类银行包括非广泛持有的外国银行子公司和由广泛持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的非广泛持有的银行子公司。一类银行和二类银行在加拿大能够开展所有金融服务,定义上称为“银行”。三类银行是外国银行分行,在定义上不属于“银行”,只是“授权外国银行”。各类银行实行不同的监管制度。由于外国银行分行在另外一条跑道上,监管机构就可以将它与外国银行子公司区别对待。这种“分类监管”的做法也没有违反WTO的规定。
互联网第二次浪潮的到来,成就了新浪、搜狐等众多门户网站,它们在这次浪潮中淘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桶金。与此同时,企业也在“大兴土木”,搭建自己的企业网站,试图从中挖掘更多的商业价值。然而,淘金并非易事。
笔者曾不止一次地听到国内某个小有名气的企业网站负责人抱怨,老板总是把PV(访问量)作为绩效考核为惟一的参数。的确,大多数网站仍停留在大家所关心的“来了多少人?”上面,而忽略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诸如:“这些人对我们网站目标来讲是否是高质量的?”、“他们有怎样的后续行为?”等等。还有,我们只关心搜索引擎带来了多少访问,但并不在意这些细节:访问的时间长度是多少(访客兴趣高低)?浏览了多少页面(网站粘性)?是否去注册了(由访客转化为注册用户)?是否浏览了产品页甚至购买(由访客转化为消费者)……
上述问题对于网站的运营,改善网站业务流程,从而赢得更多用户,促进业务增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如何盘活现有的静态网站,使之“动”起来,才是“淘金”的基础。
我们先看看以下的几个例子。
网络营销已成为眼下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e龙旅行网()作为国内最大的旅游产品分销商之一及领先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自然更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手段。为了能够及时获悉访客行踪、确认营销计划是否可行、检测执行效果,e龙决定对其网站进行分析以获取精确数据进而改善其营销活动,并在页面跟踪、路径跟踪、广告效果分析、搜索引擎等方面进行深层挖掘,根据要求定期出具分析报告,确保e龙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网站运行状况,了解访客行为,从而据此进行商业决策。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七月推出了新改版的PA18网站,实现了真正的金融服务平台,以全新的形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理财服务,包括:保险、证券、信托等多种网上增值业务,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
众所周知,北京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把越来越多的传统业务移植到其企业网站()上,除公司和业务宣传推广、在线资费查询、业务在线受理等业传统业务外还提供丰富的增值业务如:彩信、彩铃、WAP、手机游戏等。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再赘述。
让网站能够“动”起来,需要通过软件来帮忙。上述三个网站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使用了代三代网站智能分析软件WebTrends(7.5版)来对其网站进行深入的访客行为分析。
中国平安通过WebTrends过滤技术对日志中大量冗余的请求记录进行屏蔽和筛选,从而使WebTrends面对的是完整而又最精确的访问行为数据,即便是复杂无序的数据WebTrends也能轻松应对。同时,基于WebTrends7.5全面的市场活动分析跟踪能力,中国平安能够获得从来源渠道(门户、搜索、合作伙伴等)到销售计划,从创意形态到访客数量、后续行为直至注册购买和成本/收入的完整ROI视图。
此外,WebTrends强大的场景分析功能是本次实施的一大亮点。借助WebTrends7.5场景分析功能,中国平安能够对其网站的核心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降低由于设计原因导致的访客流失,提高访客转换率及购买成功率,从而提高网站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金融业服务外包;财税政策;行业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132-02
一、我国金融业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BPO服务外包(业务流程服务外包)内需市场发展迅速,2006―2008年的增长率超过了20%,截至2008年底,BPO服务外包行业已经发展为一个约23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市场。其中,作为中国BPO服务外包的市场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BPO服务外包(以下简称金融业服务外包)占整体BPO服务外包市场约20%的份额。2006年中国金融业BPO市场规模为33亿元人民币;2007年为39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08年,已达到48亿元人民币。2006―2008年,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1%左右。
目前,中国的金融业服务外包市场还处于成长初期,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总体规模还很小。IDC的《中国BPO服务外包市场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底,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仅为48亿人民币,而同期美国的市场规模为97亿美元。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不及美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规模的7.4%。此外,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的成熟度与发达国家的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一)业务种类
目前,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品种较少,仍然以基本的后台处理业务为主(如业务录入),而成熟市场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则早已超越了初期数据录入的阶段,已经将大部分职能型业务,如财务、人事、采购等,和行业性业务共同进行外包。同时,一些金融机构将相对比较高端的前台业务,如金融市场的研究和数据逐渐剥离,也已开始进行外包。
(二)业务深度
中国的金融机构目前多采用单点或局部业务外包,大多具有操作相对简单且重复性强的特征,目前,对于较为复杂或涵盖环节较多的流程外包开拓和参与的不多。与此相比,成熟市场金融机构的发包已经以整体流程为主,而且外包服务提供上通常具有很强的业务流程的咨询能力和IT系统实施能力。
(三)发包方和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关系
中国金融机构客户对外包服务提供商的价值定位主要在短期“补缺”方面,特别是短期的人力和技能等资源的提供,而较少通过与外包服务提供商合作来实现流程优化、创新业务能力及改善运营模式等长期持续发展和战略性价值为目标。然而,国际上许多较早进行外包的金融机构,已经把优质外包服务提供商定位为其全球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如AVIVA和WNS),将外包服务提供商纳入其全球运营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规划并不断优化其全球运营服务网络。相比之下,我国金融机构的服务外包业务的层次和水平同国际上这些金融机构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中国金融机构流程改造、后台集中工作的稳步推进,其外包需求也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同时,鉴于日益激烈的金融行业竞争,企业对借助外包提高效率、减低成本的要求会更加迫切。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为了支撑业务快速成长,弥补自身能力短期内的不足,也需要借助许多外包之力。未来中国金融业服务外包,作为服务外包内需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备很大的成长潜力。到2008年底,中国金融行业服务外包支出进展占整体金融业运营支出的0.53%,而同期美国金融行业服务外包支出占到了其运营支出的1.86%,相比之下,中国还具备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二、我国政府对金融业服务外包的现有财税扶持政策
政府扶持对于金融企业和金融外包提供商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政府扶持包括了很多方面,如税收、人才培训、政策监管、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重视程度等多方面。我国自2006年开始,陆续推出了“千百十工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专项基金等扶持外包产业发展的措施。
(一)中央颁布的服务外包财税扶持政策
1.财政政策
对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一名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给予不超过4500元/人的补贴,经定向培训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对企业定额补贴500元/人。取得示范城市称号未享受财政资金支持的服务外包承接地予以500万元定额支持;专项用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培训服务平台所需设备购置及运营费用。对企业取得相关认证及认证的系列维护、升级给予支持,每个企业每年最多可申报3个认证项目,每个项目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支持。
2.税收政策
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按减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8%的比例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对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示范城市实施的服务外包财税扶持政策
2009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将北京、天津等20个城市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在税收、劳动用工、人员培训、人才引进等各方面提出了优惠措施。而政策颁布之后,各个城市又在税收、招商、奖励等各方面提出更优惠的、更吸引人的政策。
1.财政政策
大多数示范城市对于培训机构给予资金支持,对劳动者参加培训予以补贴;同时,地方财政积极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创建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技术支撑平台、联合攻关、技术联盟活动,如天津市给予相当资金的支持;对服务外包技术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给予资金奖励,如佛山市对取得金融创新的机构给予20―50万元的奖励;部分城市对园区内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便利和具体的服务,如佛山市、昆山市、天津市等对房租予以补贴,对人才引进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解决户籍问题。
2.税收政策
对园区内实缴的五税留成部分进行部分或者全额奖励,如:天津市、昆山市前五年全额奖励,杭州市服务外包大于100万美元的企业的增值税留成部分全部返还;园区内的营业税进行全面或者减半,如大连市增值税即征即退或者部分退还;高层个人所得税按比例返还个人所得税,如昆山市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30%―50%奖励。
三、对我国政府现有财税扶持政策的评价
中央和各城市采取的各项积极发展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金融服务业外包的迅速发展,仅2010年的前五个月,全国就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 105家,新增从业人员18.2万人,其中大学毕业生达12.4万人;全国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54.97亿美元,同比增长139.2%。但这些支持政策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各示范城市各自为政,优惠政策纷多繁杂,优惠补贴力度过大,缺乏针对金融业服务外包的政策建议。
四、我国金融业服务外包的财税扶持政策建议
(一)确定财税扶持政策的原则
1.细化中央,边缘地方
现有的财税扶持政策主要分两部分:中央简洁宽泛的政策和地方城市繁杂的政策。这种政策形式往往会由于地区间经济资源的争夺导致政府利益受到损害,政府为了促进产业发展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因此,在制定扶持政策时应当遵循“细化中央,边缘地方”的原则,即中央政府有关政府部门就资金支持和税收等主体部分制定更为详细的政策,而地方政府则制定边缘化更具有地方发展优势的政策,发挥地方财政的职能。
2.适度原则
2010年6月15日,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在会议上指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正步入快速成长期”,我国的金融业服务外包较其他外包发展较晚,但根据行业发展生命理论也可判断,中国的金融业服务外包也至少处于成长期的初期。行业处于成长期时,政府就不需再大幅度,甚至另付出的扶持产业发展,应当采取适度的财政和税收政策,保证金融业服务外包平稳健康发展。
(二)财税政策建议
1.财政政策
(1)金融业服务外包作为金融业的外延服务项目,具有金融行业的特点:高风险、客户保密等。为了给金融业服务外包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客户资料保密的行业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法是中央政府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的重点,财政应当给予这些方面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2)地方对企业用地租房的支持,应当取消补贴,提供稍低于市场的价格。
(3)由于金融业服务外包企业是高风险企业,因此,地方政府应当把握给予信贷资金的规模;同时,筛选金融业服务外包企业,对信誉良好、营业稳定的企业从事风险投资服务可予以担保。
2.税收政策
(1)规范所得税的征收。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远远低于一般企业的25%,该优惠税率较合适。示范城市内有将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变相全部或部分退换的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利益,中央应当取消;同时取消示范城市对个人所得税的返还;企业将利润留在园区,或者尽行技术业务开拓,经认定后,应当予以税收优惠。
(2)营业税全免。相比较其他行业的服务外包企业,金融业的服务外包企业其税收负担中,营业税的比重是最重的,现有规定中,仅提出对离岸服务营业税全免,实际上,国内的金融外包需求潜力巨大,为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中央应将规定中“离岸”去掉,即企业的营业税全免,按照行业发展规律,可采取两免两减半。
(3)中央应当继续对中介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免税的优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费用抵扣力度应当加强,由8%上升至10%,以提高金融业服务外包企业员工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詹政,王铁山.中印金融服务外包的竞争格局与策略[J].商业研究,2009,(2).
[2] 徐海慧.中印将成金融服务外包全球中心[N].国际金融报,2006-07-03.
[3] 王其.承接金融外包的优势与劣势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5).
[4] 张小庆.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J].商业时代,2007,(31).
[5] 花桥金融研究中心.中国金融业服务外包报告[R].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纪敏博士认为,汽车金融公司将在我国产生,这不仅意味着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增加了一类市场主体,而且更顺应了国际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建设银行个人信贷处处长崔殿满也毫不隐讳自己的想法。他说,《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打破了目前国内由商业银行垄断汽车金融业务的格局,形成汽车金融市场多种机构、多种服务方式的竞争。金融服务在提升市场需求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因此汽车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
对整个汽车产业来说,《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汽车金融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从而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汽车消费渠道,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将面临着汽车金融公司在汽车消费贷款、经销商融资业务中的强有力的竞争。由于受国内市场环境、政策因素的限制,这种影响在短时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显现,但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必将面临汽车贷款市场份额的流失和汽车金融公司竞争的威胁。
与银行相比,汽车金融公司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母公司汽车的销售,因此能够保证对汽车业连续稳定的支持。这―一点对汽车业的发展―卜分重要。因为汽车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只有在汽车产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汽车产量的形成,既取决于产能的发挥,还取决于市场需求的规模。
崔殿满认为,预计短期内商业银行仍将维持在汽车金融市场的主体地位,估计这一过渡期将持续3―5年的时间,之后随着障碍的逐步解决,商业银行才真正面临市场的选择。但从长远来看,汽车金融公司成为汽车金融市场的主体是必然趋势。
汽车巨头抢先试水
中国汽车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与利益。《办法》一出台,世界汽车巨头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早已不满足于在中国设厂生产汽车了。
据预测,中国正在向第二大汽车生产国迈进,未来3年里将释放出500万辆以上的消费潜能。2004年,中国将成为第四大汽车生产国,仅位于美国、日本及德国之后;这―位置到2006年的时候将变成第三儡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630万辆,2013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全球汽车生产国。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预测,2003年,中国国内汽车产销的增长率仍将达到30%左右。有专家分析,仅凭消费潜能达到500万辆以上这一因素,就能使汽车消费在未来3至4年内保持20%到30%的增长率。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金融消费服务部总监魏德明说得很清楚:通用公司目前60%的利润来自于金融服务,而在中国,通用公司还没有取得一丝一毫来自金融的利润。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国际业务执行副总裁理查德・克劳特则更加毫不隐讳的表达:通用汽车非常看重中国汽车金融领域的市场潜力。他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汽车金融业务将增长60%―80%。
据介绍,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计划与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合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地址选在上海,将首先为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的合资企业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提供销售支持,通过上海通用授权经销商网络提供汽车批发和零售信贷服务。
与此同时,福特、大众、丰田等国际汽车金融服务巨头也正在积极巾请中。据了解,国内目前拥有10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而业内人士估计市场上最多出现20家左右的汽车金融公司。不过这些公司通常只为自家血脉的汽车品牌做贷款,因此一些国内小型汽车企业还需要通过银行向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但并不排除它们联手寻找一家大的汽车金融公司形成联盟的可能。
这也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很快就可以享受到“洋车贷”的服务。根据《细则》规定,新设立汽车金融公司要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不同阶段,银监会将在受理筹建申请后6个月内作出是否批准筹建的书面决定。拟设公司筹建工作结束后,还要向当地银监局提交开业申请,银监会又将在受理开业申请后3个月内作出是否核准开业的书面决定。以此推算,首家汽车金融公司的正式开张最短也需要9个月,即“洋车贷”开门纳客最快也要等到2004年金秋时节。
“洋车贷”法宝几何
在《细则》尚未出炉之前曾有业内人士预言:利率和增值服务将成为“洋车贷”和国内商业银行争夺客户的重要竞争法宝。而亮相后的《细则》却明确规定,汽车金融机构发放汽车贷款的利率被锁定在“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利率基础上,上下浮动10%―30%”,这预示着汽车金融机构在国外惯用的与商业银行比拼利率的优势在中国已不复存在。
国内首位汽车金融博士王再祥就此分析指出,有实力的国外汽车金融公司进入后将会采取其它的变通方法让消费者得到实惠,在售后服务上做文章、在销售价格上让利都是其常用手段。他表示,尽管央行也允许商业银行在法定利率基础上上下浮动10%一30%,但从以往来看国内商业银行最多优惠10%,而国外汽车金融机构完全有能力充分利用这个利率浮动范围。基于中国消费者对价格十分敏感,汽车金融公司内部的降低利率的压力也非常大。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从经营手段上,汽车金融公司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惠合理的利率。
他进而指出,存贷利差并不是汽车金融公司的惟一利润来源,保险、提供售后服务、对经销商进行中短期的融资,汽车金融公司比银行的汽车消费贷款有着更广泛的获利手段。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在现有融资渠道下难以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他们在中国开展业务需要人民币,融资是摆在这些汽车巨头面前最大的难题,如果通过同业拆借发展业务,很可能使利率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根据规定,汽车金融公司不能从事汽车租赁业务,而这项业务恰是国外很多汽车金融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汽车金融公司也不能设立分支机构,而且只能从商业银行贷款,这些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开展。在资金、体制、信用环境都不完备的前提下,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只能小步前行,最实际的做法就是用有限资金,拓展最有价值的客户群体。
中国工商银行有关人士表示,汽车信贷市场在引入新的竞争之后,无论是银行还是各种汽车金融公司,为占领市场肯定都会想方设法推出各种优惠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原本一统车贷江山的中资银行可以通过转变单一业务模式,比如消费者在中资银行汽车贷款,银行可以给消费者信用卡、住房贷款利率的优惠,用庞大的金融体系赢得竞争。
此外,我国信用体系的缺失,对“洋车贷”来说也将是一大考验。有一组调查数据依然令人触目惊心:目前私车贷款约30%违约还款,10%的汽车贷款难以收回,以致多数保险公司在车贷险上亏本经营。其根源就在于中国长期缺乏一个完整、系统、合理的个人征信体系。
此前曾有观点认为,历经百年风雨的国外汽车金融公司在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上的经验远远超过国内商业银行,我国即将诞生的外资或合资汽车金融公司完全有能力根据不同的顾客制定不同的利率,即对优质客户给予低利率优惠,对高风险客户给予高利率限制,以此从国内商业银行手中抢食车贷份额。然而,在目前中国个人信用体系仍很不健全的背景下,国外汽车金融公司的上述优势则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虽然对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前景表示乐观,但从《细则》中不厌其烦罗列出的诸多监管原则和具体举措来看,银监会已把对汽车金融公司的风险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在合规性管理规定的6个指标中,对单一借款人授信比例、对最大10家借款人授信比例、对单一股东及其关联人授信比例这几个指标尤为重要。银监会试图通过这些指标,促使公司防范风险过度集中,有效控制关联交易,防范恶性关联交易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挑战
早在《办法》颁布之前,就有评论说国有商业银行做汽车信贷是一桩捡芝麻丢西瓜的赔本生意。汽车贷款履约险停办之后,劝退之声更是日渐高涨。半年多过去,非未见到哪家银行偃旗息鼓,相反,“汽车梦圆,只需您花x万元”的贷款广告却是越贴越多。
也就在一些汽车公司为《办法》出台而“弹冠相庆”的时候,一些国外汽车公司已经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
而建设银行个人信贷处处长崔殿满认为,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在汽车贷款业务上各有优劣。汽车金融公司有4大优势:与汽车生产企业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具备汽车金融服务的先进经验;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和高效便捷的电子化管理技术;拥有专业化的经营和快速反应机制等。
但在国内开展业务,汽车金融公司也有先天缺陷:首先是资金来源不充足。《办法》规定,汽车金融公司只能吸收股东3个月以上定期存款,且按央行对财务公司的管理规定,其向商业银行拆借资金最长期限为半年,并要与其资本金保持一定比例,因此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加,资金的匮乏将成头等难题。
其次是本土化需要一个过程。国内市场有别于国外市场,国外汽车金融公司无法立即取得市场效果,即使这种状况是暂时的,但在国内复杂和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完成本土化决非能一蹴而就。
三是缺乏现成的业务网络基础。在国外,汽车金融公司主要依靠汽车经销商来开展业务,在国内则要从头建设网络。另外,《办法》规定,汽车金融公司不得设立分支机构,这也限制了其网络的快速完成。
此外,目前国内还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外可以运用的价格竞争策略在国内暂时无用武之地。
崔殿满分析认为,从短期来看,汽车金融公司很难立刻取得市场份额主动权,国内商业银行占主导的局面将至少维持3―5年。
但等这3―5年一过,国内商业银行又将如何应对长远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纪敏博士指出,从长远趋势看,银行在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将日渐削弱,而更多地将在融资、支付结算、信用卡业务等方面,与汽车金融公司形成互补性的业务合作。
民生银行的李文华博士建议,一方面银行自身要发展汽车信贷专业化渠道及模式,另一方面可以与汽车金融公司展开资金、网点、服务产品、技术、信息及风险管理上的广泛合作。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县一级央行面临着人员逐渐老化和和机构整合的趋势,内部管理有所松懈,职工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都在走下坡路。在这种形势下探讨县域央行的精细化管理思路,重新唤醒“管理立行”的意识,实现员工和集体的和谐发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县域央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精细化管理是打破吃“大锅化”的一种有效手段。现在基层央行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许多人上班无所事事,不求上进,工作没有任务、目标和压力,我们认为这都是缺少精细化管理的体现。精细化管理可以通过细分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对决策、控制、考核过程进行精确量化的管理模式,体现的是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按绩效取酬的分配原则,大多表现为定量管理。它能有效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内动力。而粗放式管理,由于管理过程的松散性和分配的不合理性,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则很难做到精确计算和精确考核,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其工作效果就大打折扣。
(二)精细化管理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必要条件。人民银行有发行、国库、保卫、保密、计算机等要害岗位,这些岗位内控制度做到严格执行,就是精细化管理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如果对这些要害部门和岗位不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明确和细化工作岗位职责分工、处罚标准,或者代之以多人混岗兼岗的粗放式管理,其后果可想而知。对外聘临时工如果不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格签订用工协议,明确岗位责任,就会造成管理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在人员流动中形成风险隐患。
(三)精细化管理是重塑央行文化价值观的需要。央行职能调整后,县一级支行从事的职能工作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增加了,从上到下调研工作层层铺开、新增的金融稳定和征信管理职能工作任务更重,面对县支行人员“只出不进”的现实情况,基层央行员工普遍感觉到肩上担子更重。而且,自上而下的机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工思想的不稳定性,许多职工思想开始“走下坡路”,往消极方面发展。部分员工甚至认为自己前途一片黑暗、难以作为,于是干脆在日常工作中不去作为,对本职工作消极应付,或者另谋出路、社会兼职、下海经商。面对基层县支行员工思想行为的这一切微妙变化,对于处于职能转型和机构改革新形势中的县域中央银行,迫切需要从精细化管理角度重塑价值理念,结合实际营造新型央行文化氛围,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四)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基层央行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央行最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提供金融服务,大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是我们基层人民银行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央行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央行的窗口服务声誉和社会形象。要踏实有效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我们就必须在包括支付清算、国库、发行、金融统计、征信、外汇等金融服务领域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从金融服务的每一细节着手,规范金融服务每一个流程,以标准化、高效率的方式提供金融服务,才能实现金融服务管理效益最大化。而粗放式的管理较为随意、主观性心理因素影响大,容易出错。
(五)精细化管理有助于保持基层央行争先创优的意识。要在人行系统中争当先进支行,要在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一流业绩,我想最根本的是看其管理上的优劣。支行要保持业务领先和竞争优势,不仅需要对业务发展目标和定位进行科学系统的分解落实,更需要通过精细管理和提升执行能力来支撑。只有精益求精于每个工作管理细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把精细化的思路贯串到宏观调控、金融服务、调查研究等工作领域,基层央行事业才会有新突破、新作为。如果还是延续老一套的粗放型管理方式,问题当然会越聚越多,最后陷入困境,最终失去本行特有的优势。
二、县域央行应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基本涵盖了业务发展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对于基层央行而言,可以考虑在明确责任、强化内控、规范操作、央行文化、员工管理等六个方面重点推进。
(一)明确岗位责任分工,提高奖优罚劣水平。基层县一级人行人手少而且平均年龄相对较大,这是客观的现实,但我想这不是粗放松懈管理的原因和“借口”,相反,随着经济金融的向前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基层央行人必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金融业务知识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改进和优化金融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和流程。具体到管理方面,建议上级行对基层县一级央行定岗定责,针对县一级央行业务数量多寡和实际情况,把多个岗位整合在一起,或者跨股兼岗,划定每个岗位职责范围,细化和量化考核标准,同时规定每个岗位的浮动薪酬水平,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平时,可通过上级行专业对口部门和本行内部领导班子人员,不断加强和细化对每个岗位的工作考核,通过奖优罚劣效应推动支行各项工作上台阶、争先进。
(二)完善内控体系,严格防范风险。根据当前基层央行业务发展特点和资源配置状况,完善富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对前台业务、守押工作、会计国库、计算机安全等要全面梳理其业务的管理流程,找出关键风险控制点,针对每一控制点,制定控制办法、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职责、责任追究办法等措施。树立全员、全程内控理念,建立前、中、后台分工制约机制,明确各部门内控职责,将责任分解到人,建立起清晰的追踪路径。针对每项业务的办理流程和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内部风险评价和管理制度,定期不定期对每一项业务的风险进行集体评价,查补漏洞,防患于未然,保证基层央行人员安全和资金的绝对安全。
(三)优化操作流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效率是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命。基层央行也要引进竞争意识和市场机制,在严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及时全面地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客户抓住商机。这就要求基层央行要多站在客户角度看待问题,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争取第一时间办结业务,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提升基层一线窗口的服务形象,扩大县域央行在地方的“话语权”。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种类的金融服务品种,简化不必要操作流程,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增强调查、审查、审批的科学性,提高运作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升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根据业务性质、业务量的大小、业务发生的频率分别设计服务手段和流程。
(四)细化费用开支,提高管理效益。目前,县一级央行的费用开支刚性且紧张,所以大力组建节约型支行也是大势所趋,当务之急是必须按照建立节约型支行的要求,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对每一费用项目,要从合理性和必要性思考,把费用分解到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员工,将费用支出和绩效标准结合起来,尽可能压缩一切非必要开支。同时要建立成本分析报告制度,加强成本控制考核,提高管理效益。
关键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策略
一、引言
招商银行和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势态,高净值人群将达到59万人左右,高净值人群持有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约18万亿元。但目前高净值人士的财富目标、资产配置和服务需求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外资银行不断强势入驻,品牌效应不断加强,而我国私人银行由于现行的品种、投资方式单一,将逐步丧失本土优势。面对强敌,我国商业银行应认准形势,剖析自身,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土私人银行发展道理。
二、对策
(一)转变观念,从“收益驱动”到“收益、成长双驱动”
以往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主要靠收益驱动,追求收益最大化。但总结国外先进经验,发现外资银行除了注重收益驱动,还注重成长驱动。成长驱动指私人银行不仅关注银行理财和投资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实际收益,而且通过提供间接的金融服务帮助客户“成长”。从“收益驱动”转变为“收益、成长双驱动”,那么私人银行在确保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既可以为客户提供诸如宏观、行业等方面的数据以及专家分析报告,为客户的经营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又可以通过信贷支持,帮助客户融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促进企业成长。
(二)完善私人银行业务的组织架构
私人银行客户分布广泛,需求复杂多样,服务层次要求很高,业务独立性较强。因此构建一种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内在发展规律的组织架构迫在眉睫。私人银行部门作为零售银行总部的一个独立的事业部,全面负责私人银行业务绩效。分行成立相应的私人银行中心,私人银行中心与分行其他业务相互独立,直接向总行私人银行事业部汇报工作。总行应在营销和业务上赋予分行充分的自主决策权力,以便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效率。
各分行私人银行中心配备由客户经理、投资管理团队、专家支持团队、研究团队等组成的专家队伍,采取多对一的服务方式,即由一名客户经理和若干专家为一个客户服务。各团队专家隶属于各专家团队,当有客户需要提供服务时,客户经理可以从专家各团队中寻找若干专家,形成项目小组为客户提供全程私人服务。若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客户经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相应调整项目组成员。各团队成员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段为不同的客户经理提供技术支持。
(三)开展差异化营销
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金融需求,所以私人银行有必要对客户进行进一步细分。
(1)民营经济经营者,包括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家。他们是中国高净值人士的主力军,他们大部分是第一代财富创造者,未来三年增长潜力最大。但是这一客户群的需求差异较大。
(2)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事务繁忙,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机敏的金融头脑;但私人时间较少,对银行及其产品较为严谨,不大喜欢冒险。
(3)专业投资者。学历高、收入高,通常有丰富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经验。他们坚持不懈地跟踪市场动向,并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依赖私人银行的意见,但会重视其提供的市场信息。
私人银行细分客户类型后,应制定有针对性地营销方案。
民营经济经营者在产品组合上应以稳健增长型产品为主,在投资决策风格上,他们大多为自主型,由自己管理资产,所以私人银行应定期向客户提供各类金融产品盈利状况,为客户投资提供咨询服务。
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由于精力有限,他们依靠私人银行跟进市场,并需要银行提供优质的投资建议或财务规划。一些则采用全权委托的方式,请私人银行代管他们的资产。
专业投资者由于自身具备丰富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经验,他们并不需要复杂的投资产品,但需要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在投资决策风格上,他们大多为参与型,依靠良好的投资建议,需要客户经理主动识别好的投资机会。
私人银行不仅需要强调“量身定制”和激发客户参与积极性,而且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私人银行顾问与专家团队,构建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内在发展规律的组织架构,开展差异化营销,才能为客户财富的保值、增值提供一流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招商银行搭建境外私人管理平台[ol].caijing.com.cn/2011-04-20/110697592.html.
[2]郑芳.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中资私人银行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
[3]于洋.理想的私人银行模式应该独立于商业银行之外[j].银行家,2007(7).
关键词:国库;数据信息;应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5-0065-02
国库数据和信息来源于国库业务处理和国库资金运转过程,与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和预算执行密切相关。在当前强化宏观经济调控、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形势要求下,加强国库数据信息应用与管理对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加强对经济、金融形势统计和监测,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目前国库数据信息应用与管理的基本情况
随着国库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业务应用系统日趋完善,国库从以前掌握的简单预算收支存数据,拓展到所有与国库资金(如预算、社保、专项等)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具体包括:一是通过横向联网系统全面了解纳税人的基本信息和纳税情况;二是掌握参加社会保险(五险)的个人信息;三是在单一账户的基础上,掌握各预算单位资金的实际用途;四是监测部分预算收入的入库情况。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土地使用数据。这些数据和信息都是来源于国库每一笔会计核算业务,其及时、准确、全面和真实的优势无法替代,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目前,国库数据信息的应用与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工作还比较薄弱,没有发挥国库数据信息应有的作用。现在国库数据信息应用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每日国库库存汇总及资金变动情况监测;每月预算收支汇总统计;掌握财政部门提供年度财政预算信息;了解税务部门每月提供的税收情况分析;不定期开展的地方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国库库存监测与分析等专项调研。
二、国库信息数据应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监督
财政部门每年将经人大批准后的年度预算抄报给国库后,因无法将年度预算信息纳入核算系统中,造成国库在监督日常拨款过程中,只能审核该笔拨款凭证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无法对是否超预算、有没有串科目的现象进行实时监督,国库监督预算执行缺乏可操作性。
(二)对现有信息加工、整理能力差
当前,国库对现有的信息缺乏有效的手段和工具,造成信息缺乏实用性。如横向联网系统的企业和个人的缴税(费)信息,只能在TIPS系统里保存三个月且没有任意一段时期的汇总数据,缺乏数据的长期可查性与实用性,限制了信息的使用与共享。
(三)国库收支分析报告实用性差
当前国库数据分析基本上是简单的数据罗列,就数字分析数字,而对经济、金融运行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反映不够,分析不够透彻。同时,对新出台的财税、金融政策执行情况及其效果也缺乏深入、详细的分析,导致国库收支分析报告缺乏实用性。
(四)与其它部门数据共享较少
国库信息数据虽然是人民银行较为重要的数据,但是由于人民银行并没有建立数据共享系统,且相关统计部门人员对国库业务不了解,国库数据信息应用相对较少。如调查统计部门的企业相关信息和征信系统,缺少企业和个人纳税信息。
(五)国库人员无法适应数据信息应用与管理工作的需要
目前,由于基层国库人员偏少,专职国库数据分析人员难以完全落实,影响了国库综合数据分析的开展。同时,现有国库数据信息分析人员业务水平尚未达到国库数据信息应用与管理的工作需求,国库综合数据分析人员不仅要精通国库会计核算业务,熟悉经济、金融、财税、统计等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高的文字写作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人才在基层国库普遍缺乏,制约了基层国库数据信息应用与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国库数据信息应用与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对国库数据信息应用与管理的认识
随着国库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国库数据信息将更加丰富,政府、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对国库数据和信息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应给予高度重视。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国库数据信息的应用与管理将直接关系到人民银行职能的发挥和国库事业的发展,树立“国库会计核算是基础、国库数据信息应用与管理是升华”的工作理念,通过会计核算汇总、收集有效的数据和信息,在进一步整理和加工的基础上,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监督和反映预算收支等方面提供支撑和参考;二是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系统应用等方面加大投入,为国库部门深入开展国库数据信息的应用与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三是国库部门要增强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加强国库数据信息应用与管理,拓展国库职能,提升国库地位,增强工作实效。
(二)提高国库数据的统计分析水平
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库收支数据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引进相应的计量分析模型,将各项国库收支统计分析指标与国库统计分析程序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开展国库收支统计分析预测;二是提高国库收支统计分析效能。深入学习研究财政、货币政策及相关理论知识,加强与财政 税务、海关、金融机构及人民银行货币信贷、调查统计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要结合国库收支数据变化,多出质量高、实效强的分析报告和调研材料;三是加强国库收支数据统计分析工作的对外协调。在不断拓展国库收支数据收集与整理领域的基础上,扩大国库收支数据统计分析成果的对外报送范围和宣传力度,提高国库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加强收支存数据的监控与预测。以设定监控或预警指标体系,监控财政资金运行状况,提出有参考价值的预测、判断,提供给相关部门参考。
(三)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
目前,我国预算是由财政部门负责编制,经人大审核批准后,由财政部门负责执行,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权力主要集中在财政部门,人大对有没有按预算支出、有没有串科目等日常预算执行情况还无法做到实时监督。国库作为预算收支的执行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会计核算和数据信息优势,发挥法律赋予的执行、促进、反映、监督的职能作用,填补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真空”。一是将经人大审批后财政年度预算信息纳入国库会计核算系统,财政部门在办理每笔预算支出时,预算信息将自动审核该笔支出是否超预算,是否按预算的支出科目拨付,严格控制超预算、串科目拨款行为。如增加预算需在人大批准后及时报送国库,切实加强国库对财政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二是逐步将预算外收入、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通过国库核算,这样即可以有效监督财政资金使用,也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安全;三是定期将财政预算收支执行信息向人大、财政等部门进行反馈,为人大对地方财政的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提供依据,使人大对国库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成为人大实施财政监督的重要支持;四是及时为人大、财政等部门提供预算收支进度,确保人大、财政等部门能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收支情况。
(四)提高国库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横向联网系统建成后,国库可以在全面掌握纳税(费)人的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利用覆盖全国的网络系统,提高国库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如目前存在的农民工参加社保后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续保的问题。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决定了他们不能固定在一个地方参保,当离开打工地点时就要退保,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主要是因为缺乏一个全国统一的管理系统。横向联网系统可以将农民工的个人信息进行集中管理,无论在哪里缴纳社保资金,都可以通过横向联网系统记载到个人账户,彻底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另外,个人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都可以利用横向联网系统,纳入国库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国库公共服务水平。
在2001年中国进入WTO之后,几年来中国银行市场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从今年开始,随着汇丰、花旗、渣打、东亚四家银行首批开始向本地居民提供人民币服务以来,外资银行纷纷涌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国内银行也在不断进行策略调整,近日,北京银行披露,准备在上海设立分行,而上海银行则继开设宁波银行后,年内计划在南京、杭州两地开设分支机构。从一系列市场动态可以看出,中国银行巨大的市场潜力已经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
央视市场研究公司(CTR)在最新推出的《2003-2006中国银行市场广告投放分析报告》(不含信用卡广告)中,全面分析了2003年至2006年四年里中国银行业广告投放的趋势与特征,并通过对主要10家主要银行品牌广告投放的具体分析,从广告投放的角度,揭示了中国银行市场竞争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以下就是在报告中反映出来的部分市场特征。
中国银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从总体看,中国银行业广告市场规模呈现迅速高速增长的趋势充分反映了市场竞争的加剧。从2003年开始,银行业广告投放(不包括信用卡广告投放)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广告投放总量的增长每年都保持在30%以上(见图1),2006年广告投放市场规模达到19.6亿元,是2003年的2.4倍。
银行市场格局正逐渐发生变化
从不同类型银行广告投放的情况看,原有不同类型银行的市场格局正逐渐出现变化。国有银行仍然保持在广告投
放总量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在四年广告总体投放中,占比为44%。这与其规模大,业务种类多有关。而股份制银行作为最为市场最为活跃的一群,一直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压力,竞争意识最为强烈。从广告投放总量上看,已经逼近国有银行四年总体投放,占比达到37%。相对而言,城市银行和外资银行广告投放量仍然较小,分别为10%和9%,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以及城市银行的扩展,广告投放市场的竞争格局将会出现更多的变数。
具体到各个银行品牌的比较,从2003~2006年前20家银行广告投放的总体排名看,位列前五名的是农行,建行,招行,工行和中国银行,四年总体投入都在4亿元以上,农行位列榜首,达到5.1亿元。但从20家银行在2006年广告投放排名看,农中建三大国有银行的投放处于领先地位,而以中信、招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的广告投放已经与国有银行不相上下,2006年,中信和招行的广告投放均超过了工行,而民生银行的广告投放与工行基本相同。考虑到紧随其后的光大,兴业和上海浦发等股份制银行,可以发现股份制银行群体对国有银行形成明显的冲击。而以汇丰,渣打,花旗和东亚为首的外资银行也在纷纷加大广告投入,以花旗为例,4年的总体投放量为3.3千万元,而2006年投了1.5千万,接近总体投放的一半。随着各银行加大广告投入,银行广告市场的竞争必将日趋激烈。
银行市场竞争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报告显示,通过对全国各省市广告投放量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在2003年2006年的四年中,银行在不同地区的广告投放有着明显的差异。北京,广东和上海是银行竞争的焦点地区,三地区广告投放的集中度达到了55%,而包括浙江,江苏,辽宁,山东,重庆,福建和四川在内的前10个省市的广告投放市场占比高达82%,并随着外资银行的涌入,市场集中度有继续提高的趋势。
数据显示,不同类型的银行在广告投放上对不同地区的重视程度并不相同。在总体广告投放全国排名前10位的省市中,国有银行在各个地区广告投放的市场份额几乎都在40%以上。股份制银行更为重视北京,广东,上海,辽宁,重庆和山东等地区的市场竞争,广告投入占比都在35%以上。城市银行在北京,浙江,江苏,山东,重庆和四川的实力相对较强,广告投放的市场占比都在10%以上。外资银行广告投放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和四川等地区,其中在上海和广东的投入最为显著,广告投放市场占比分别达到18%和11%。虽然不同类型银行竞争重心有明显差异,但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和四川是四类银行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
从2006年开始,银行零售业务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报告显示,银行业务广告投放在2006年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从2003年至2005年,各银行在业务广告上的投入比例很小,一直在2%左右徘徊,甚至2005年几乎没有业务广告的投入。但在2006年,银行业务广告在总体投放的占比急速增长到15%。这与2006年银行大规模推广个人理财业务,以及证券市场火爆有很大关系。
零售业务成为银行竞争的焦点
从具体业务分析,个人理财业务、个人贷款和企业金融服务是2006年各银行竞争的焦点。在广告投放上,这三项业务投入比重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业务,尤其是个人理财业务占总体业务投放的41%。其中,国有银行由于其业务品种丰富,渠道能力强,在个人理财,个人贷款和渠道宣传的广告投放相对均衡,投放比例分别为34%、27%和20%。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则把更多资源投放在利润率更高的个人理财服务和企业金融服务,股份制银行在个人理财广告的投放比例达到49%,而外资银行在个人理财和企业金融服务上的投放比例分别达到46%和32%。城市银行则侧重发挥本地优势,重点推广个人贷款业务服务,广告投放比例达到71%。
[关键词]个人财务管理;平台;商业模式;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7-0122-02
1 引 言
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线上购物支付的盛行,使个人消费支出越来越便捷,个人账户体系也因此而复杂多样,账户管理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个人的财务状况越来越需要管控。个人理财领域的商机在不断地被人们所认识,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开始尝试涉足部分个人账户管理服务,随手记等在线财务类应用也早已布局了个人理财市场,这种新式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线上财务管理应用平台,未来如何发展,值得我们期待。
2 个人财务管理平台概述
在线个人财务管理(Online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平台是一款基于个人财务状况,通过对个人财务数据的整合分析,在安全的环境下帮助用户作出合理的财务决策的金融服务平台。平台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甚至税务管理等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服务到普通用户,实现个人理财的平民化、大众化。个人财务管理平台的模式有别于目前较为流行的在线支付平台、网贷平台甚至P2P平台,它将重心放在如何更好地帮助用户管理个人财务状况,不仅管理用户账户,更为用户提供一个便利、透明的渠道做好收支管理、预算管理甚至投资管理,为每个用户配备一个线上实时的财务管家。
3 个人财务管理应用的商业模式
3.1 业务模式
3.1.1 账户授权模式
账户授权模式主要指用户通过账户授权的方式,委托平台从相关金融机构或者第三方机构获取其财务数据。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平台对用户的财务数据进行加工、统计和分析,为用户提供各种实用的财务指标、财务报表及预算情况等财务管理服务。目前这种模式国内尚未成熟,限制在于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以及获取相关机构的认可和授权。国外这类应用如Mint等已出现多年,Mint目前用户超过1000万、市值超过1.4亿美元,是在线个人理财的领先者,它目前已和超过16000家金融机构达成协议,可以通过授权搜索超过1700万个账户的金融数据。
3.1.2 个人记账模式
个人记账模式是账户授权模式的重要补充,也是平台发展初期积累用户以及节约成本的较好方式。个人记账模式不需要个人账户的授权委托,安全性相对较高,但数据获取有限。通过记录用户的每一项收入、消费、投资及其他项目,提供记账、报表编制及预算控制等财务管理服务,同时为用户的财富增值目标提供建议。国内类似应用已经出现多年,例如随手记等应用,不仅提供全面记账的服务,而且为了方便数据获取,还提供数据同步、账单拍照等便捷服务。
3.1.3 综合模式
即基于“账户授权+个人记账”的SLMA(Social社交化、Local本地化、Mobile移动化、Analytics数据分析)综合服务模式。
平台以用户委托授权的方式为主,同时辅之以个人记账模式。通过用户、平台、相关机构三方协议的方式获取用户金融账户数据,并为用户提供手工记账以及手工数据导入通道等个人记账模式下的特色服务功能。
基于本土化服务的特色,利用互联网社交的便利化,平台的目标人群不仅仅是广大的普通互联网用户,更是那些移动设备的使用者,特别是需要通过互联网管理好收支以优化消费结构、改善投资中信息不对称及投资渠道缺少等状况的这部分人群。类似4G网络、云存储、云计算等越来越多的高效率数据传输及数据处理方式的应用,也将使平台在技术和服务上获得强有力的帮助。
3.2 金融服务内容
3.2.1 账户基础管理服务
即提供基础性的记账及账户服务功能,如银行账单在线管理、余额查询、T+N天的记录查询、还款日期提醒等,同时整合数据并进行基础性的收支统计分析,如根据用户每月在不同商户的消费情况,统计其在饮食、购物等不同领域的消费习惯及支出比例,以及一定时间跨度内的收入支出比率、消费支出比率等财务指标。账户管理的基础是打造大众化服务平台的根本所在,也是其能否成功吸引用户关注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3.2.2 财务管理特色服务
即提供个人财务报表、预算和投资管理甚至税务管理等特色财务管理服务。更高级全面的财务管理服务可以增加平台的个性化特色服务,满足用户多层次需求。通过对用户整体财务数据的深入分析,对用户的现金资产、实体资产、信贷资产、证券资产进行分类,生成用户的个人资产负债表;对用户的账户数据进行分类,生成用户的收支表;根据用户的预算要求,为其量身定制合理的预算管理服务;根据实际收支作出决算,分析与预算差异及改进建议;对市场上投资产品进行评估,根据用户的预期投资回报率为其提供合适的投资建议。甚至根据现有税收法律政策,为用户提供各类税务方面的咨询意见。
3.2.3 C2B服务
可以预见,未来的消费将是需求的驱动来拉动供给,市场将逐渐从价格竞争模式转向对需求的竞争模式,由用户的消费数据转化成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核心的竞争力所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将深度改造现有的互联网消费模式,平台运用其大数据优势,通过对用户群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将零散的数据转换成用户群的消费习惯、风险偏好程度以及消费投资需求,为用户群推荐需求的商品(消费类商品和投资类商品),并根据用户群的特殊需求定制特需商品。
3.2.4 金融数据服务
在综合模式及SLMA的合力下,平台将被搭建成为一个金融大数据的服务生态系统。金融大数据服务可以成为平台和各类机构合作的基础,包括提供专业的大数据存储、一站式外包、专业分析及培训等基础,还能够提供基于平台数据的市场营销活动,以及通过整合外部数据为用户提供市场投资建议,成熟期还能够开展用户的信用评级等服务。金融大数据的使用价值及交易价值将逐渐被发掘和利用,大数据的价值也将从市场营销和金融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数据整合与统计分析
平台通过整合各合作机构的金融数据,打破单个机构所掌握数据资源的局限性,实现行业数据资源的共享,除为合作机构提供数据基础外,还提供行业数据分析报告等大数据支持。随着诸多的互联网安全漏洞被不断披露,互联网安全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平台在应用大数据时应当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在保障平台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避免泄露单个用户的数据信息。
(2)基于平台数据的市场营销
平台的海量数据为开展用户的消费行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通过研究用户群体的消费习惯,联合商户及金融机构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挖掘平台大数据的B2C市场价值。平台通过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信息,也能够进一步增加用户对平台的黏性。
(3)风险评估服务
平台发展的成熟阶段,将能够参与提供用户个人的信用状况,为各类机构提供用户信用等级信息的风险评估服务。同时,通过整合外部数据平台能够提供各类投资产品的评级服务,改善用户对投资产品信息的不对称状况,拓宽用户的理财渠道。根据预期收益率、风险等级等关键指标,对各类投资产品进行的评级及风险说明,作为用户进行投资理财的参考,弥补市场信息的不透明性。
4 结 论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二八定律”不再成为营销方向的重点,“长尾效应”逐渐显现。大众营销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传统营销下的不平衡性将被打破,所以互联网的“丝”经济变成了可能。未来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势必建立在大数据服务基础之上,所谓“得账户者得市场”,基于个人财务管理的账户管理大数据服务将为未来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证券公司;服务营销;积分制;品牌营销
一、现阶段证券公司的总体状况
证券行业是一个受市场准入限制的金融服务行业,经纪业务在证券公司的业务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证券公司的核心业务。在全国证券公司的净收入中,经纪业务净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33%。经纪业务因其现金流大、收人相对稳定、风险较小等特点而受到证券公司青睐。绝大多数证券公司对经纪业务都非常重视,而且是不断加大投入,在市场开发方式上积极创新,形成了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
由于我国证券公司的同质化特征,缺乏富有特色的服务,只能通过打价格战的方式赢得市场。但单纯的价格战会给券商带来多大的生存空间呢?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证券公司在营销理念和策略上都有许多问题,因此,如何向客户营销自己,如何向客户提供极具特色的服务,如何进行服务方面的营销,成为了决定券商未来生存的关键。
证券公司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具有无形且同质性、服务和产品的统一性及员工与顾客的面对面接触性,这使得仅仅依靠传统的组合策略很难取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需要以服务营销中的7ps为基础,向顾客提供服质量高、产品多样的特色服务,以满足广大客户多种需求,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进而给客户带来归属感、尊贵感、重视度,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二、证券公司突破传统寻找新的未来的必要性
从以上证券公司现状来看,证券公司门正面临着很大的潜在危机。从国际证券业的发展走向看,一般证券公司都会经历一个由小型化向大型化、由分散化到全能化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若不及时强大自己,未来必定是被强大的别人吞灭。强大自己,则先从自己的核心业务出发。毋庸置疑,证券公司的核心业务即其经纪业务。
1.经纪业务的重要性
从收入结构来看,我国的券商的盈利模式存在着高度同质化的情形,基本上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自营收入、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证券承销收入、利息收入等。而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占了证券公司利润来源的相当大比例,在这个业务中,各个证券公司的竞争异常强烈,甚至出现了在证券考试考场外拉人的现象。
2.经纪业务中的危机
经济业务的收入不稳定。比如我们了解到国元证券的收入就很不稳定,而且受市场走势的影响收入波动比较强烈,经纪业务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顾客买卖股票的手续费以及开户费,受股市波动影响很大。
顾客不稳定。顾客忠诚度低,没有归属感。中国证券行业服务严重同质化,客户对证券公司品牌的忠诚度低,券商需要有效衡量客户价值并持续跟踪客户价值量的变化,提供差异化服务和提高客户忠诚度。
有限的资源浪费在了没有为企业提供太大价值的顾客身上。据统计资料表明,证券公司利润的来源呈现极端的二八分布,即八成的收益来自于二成的核心客户。但是证券公司对每位顾客的服务与重视程度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体现那二成核心客户的价值。
三、如何转危机为生机
最后我们的重点就落在了如何确定自己的核心客户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让这部分客户忠诚于公司。在保证了自己客户的忠诚度的同时把优良的创新的服务推广及建立自身区别于其他证券公司的品牌形象。
1.经纪业务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为投资者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日益发展成熟,券商的客户群有机构成已发生巨大变化,同时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亦已变化。而客户需求方面,多层次性的个性的投资理财产品越来越为客户所需求。
所以,在经济业务中,券商必须从量化转向质化,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投资者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收取相关的服务费用和中介费用。这样才能抢占市场先机,稳固自身市场地位,进行长远发展。
2.服务需创新有特色
证券业是属于服务性的行业,服务质量的高低,服务对客户需求的符合程度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满意度,从而影响和决定客户的忠诚度。如何为客户提供能最大化满足其需求的服务呢?服务必须创新,并且体现自身价值特色,让顾客对自身企业有依赖感和归属感。
所以,券商需要设计有别于其他券商的业务流程和服务体系,从内容上制度上来创新。为客户提供的优质服务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站式服务:
即在券商的任何一个营业网点,顾客的任何问题都能得到专业的解决,不管是通过所在场的员工还是通过其他途径。并且,需要顾客对自己问题的解决持满意态度。
要做到一站式服务,需要对公司的全体员工进行专业培训,进行业务提炼和营销知识的推广传输,并且进行有效的管理运作。
差异化服务:
就是在客户开发的过程当中,证券商应当向客户提供依据不同的资金量来设计的服务菜单,交由客户进行自主的选择权,然后根据客户的选择提供相应的服务。
比如,对个人投资者,制定不同的个人理财方案;主动到企业当中进行调查研究,对不同企业依据其不同的资金规模和投资理念等特点将股票的交易、新股的认购、国债的回购、可转换债券等证券交易产品进行打包,为他们定制出可行的投资分析报告,然后介绍给客户,供他们选择。
人性化服务:
特别是对那些大户及机构投资者,用面对面的投资理财顾问形式代替网上的在线咨询,通过直接的交流,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从而减少他们对佣金的过分关注。
这就要求券商先要依据公共信息收集到主要的客户信息,制定详细的客户拜访方案,组织团队按照不同的客户类别分别进行上门拜访和持续的提供咨询服务。
多元化服务:
就是依据不同客户的各自需求,从大量的信息库中筛选对特定客户来说最具有价值的重要信息,这是最为有效的信息服务方法。由于信息量较为庞大,有很多信息其实并没有真正发挥它们的价值,这对于客户而说,只能是无用的垃圾信息。而客户所感兴趣的是对他们投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
因此,如何有效地对行业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如何向客户提供具有价值的服务,就成为了券商发挥信息优势的关键。(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310018;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 611130)
参考文献:
[1]韦彩梅.我国大券商盈利模式构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
关键词:金融效率;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11-0024-06
一、文献综述
“效率”一词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概念,在论述问题时被广泛应用。帕累托将其定义为“对于某种资源的配置,如果不存在其他生产上可行的配置,使得该经济中的所有个人至少和他们的初始时情况一样良好,而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比初始时更好,那么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称为“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更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不能使一部分人受益同时又没有其他人受损,那么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此时经济恰好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达到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谢作诗认为经济效率的标准含义是指资源配置实现了最大的价值,经济效率的标准含义和帕累托标准是等价的[2]。金融效率是衡量金融组织好坏的标准。在所有的经济体中,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西方或者东方,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便利经济资源的配置和拓展。关于中国的金融效率已有多人进行研究,但对金融效率没有一致的概念及统一的标准。王振山认为金融效率指的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也就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将有限的金融资源(货币和货币资本)进行最优的配置以实现最有效的利用[3]。郭新明认为金融效率指一个金融结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开始金融交易活动,降低交易费用,激励金融参与者更加用心地工作,促使储蓄更有效率地转化为投资,效率指标是衡量金融制度是否健全的关键指标[4]。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都认为金融效率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配置效率、运行效率和适应性效率。2003年以来,国内有学者开始关注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效率,一种观点则认为非正规金融的配置效率较差,如刘民权等(2003)认为由于受信息和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制约,非正规金融的业务活动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才有效率。其他人则对非正规金融制度的配置效率进行整体上的分析[5]。另一种观点认为非正规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具有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崔慧霞(2005)认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对于降低成本、减少内部人控制、减少道德风险、节约信息和监督成本有重要的作用[6]。周天芸(2004)认为中国的非正规金融制度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较高的配置效率[7]。卢峰、姚洋(2004)则证明了中国非正规金融中商业信用配置资源的相对效率比一般的是要高一些[8]。但这些看法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持,对于运行效率和适应性效率的关注相对较少。
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规金融机构在资金方面给予经济发展大量的支持与帮助,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城市到处可见,服务品种遍及存款、贷款、理财、信用卡等多方面,而且服务态度良好,与之相对应的农村情形却大不相同,在西部偏远农村,村民要翻过几座大山才可以见到一个小小的储蓄所,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率,本文从配置效率、适应性效率和运行效率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配置效率
对配置效率的衡量更根本的是在产出方面,即在当前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下,资金是否被运用到产出最高的领域。这可从单位贷款所支持的经济增长量(GDP增量)加以考察。通过表1看出,农业GDP/农业贷款、乡镇企业增加值/乡镇企业贷款和全国GDP/全国贷款相比较均有较大差距,这恰恰说明农村剩余资金大量流向城市这种制度安排没有在资源配置上起到应起的作用,如果减少农村资金外流,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三农”,则资源配置状况将会更加优化[9]。
相比较而言,当前增加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投放量引致的资源配置优化效应更加明显。从配置效率的角度衡量,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是缺乏效率的。当然,这种低效的资金配置的存在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经济的渐进转轨做出了贡献,可认为是改革的成本,或是为取得制度改革过程中利益受损一方的支持所做的补偿。当前传统农业己在向现代农业转变,而乡镇企业也与标准的现代企业日益趋同,资金已成为紧缺的生产要素,增加对农业尤其是对农村企业的资金供给,不仅仅能够提高农民收入,还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
(二)适应性效率
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创立之初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两者主要办理有担保抵押的大额贷款,针对农村的小额无担保抵押的贷款一概不予理睬,而中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特征正是规模小、风险高、无担保,这样,正规金融机构完全不适应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长期以来,只有农业发展银行办理农业业务,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则将资金大量流入能够提供担保的大额的非农领域,资金大量外流表现出来的是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分散的金融需求的不适应。随着改革的深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也开始寻找适合农村的发展思路,邮政储蓄则改组成邮政储蓄银行,适应性逐渐加大。
(三)运行效率
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四家机构的经营状况看,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整体长期低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运行效率有所提高。
1. 农业银行在1997—2007年营业收入逐年增加,但营业利润却一直为负,只有加上投资收益后税前利润才转为正数(1998、1999两年依然为负)。其他研究指出,与其他三大国有银行相比,长期以来,农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是最差的一个[10]。截至2007年年末,中国农业银行的驻县城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到30.3%,分别比2004、2005和2006年下降了3.7%、2.6%和0.4%[11],这表示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改制之后对农村的关注度大幅度提高,运行效率相应提升[12]。
2. 农业发展银行1997—2006年经营规模不断缩小,在机构、人员没有发生大的变动的情况下,人均效益必然不断下降。营业利润在2001年转变为正,而在此之前需要财政的大量补贴才能运转,这表明农业发展银行在收缩政策性贷款范围的情况下自身效益有所提高。但这并不是国家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目的,农业发展银行所发挥的政策性金融作用与国家对它投入的巨额资金相比并不相称,持续下降的经营规模必然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有关的案例分析也显示了农业发展银行运行效率低下:财政补贴不能直接落实到农民手中,信贷资金不能封闭管理,同时粮食的敞开收购和顺价销售难以保证。表明其运行效率有提高的潜力。
3.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长期不好,近几年有所好转。仅从《中国统计年鉴》上有关的分析报告看,行社分家后,1998—2000年全国农村信用社连续三年增亏,根据谢平等提供的具体数据,2002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5 147亿元,不良率为37%,资不抵债缺口总量达3 019亿元[13]。作为一个整体,农村信用社在技术上已经处于破产边缘[14]。从2004年农村信用社进行产权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17家、农村合作银行113家和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社1 825家后[11],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体系。截至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比改革之初提高了20%,达到11.2%,不良贷款比例9.3%,与刚刚开始改革之时相比下降了28%[12]。
4. 邮政储蓄银行在2007年初成立之初就积极探索小额贷款业务等服务农村的有效形式。产权制度开始起步,法人治理架构初步建立。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理念为“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定位,发挥邮政网络优势,强化内部控制,合规与稳健经营,为广大城乡居民及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截至2011年10月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资产接近人民币4万亿元(6 352亿美元),在中国商业银行中位列第六。
2012年1月21日,经中国国务院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50亿元,拥有3.7万营业网点,3万亿元个人储蓄存款,9亿银行账户,400多万小额贷款用户,1 000多亿元支农资金。2011年2月10日,全国邮政储蓄个人存款余额总规模突破了3万亿元,达到30 299亿元。11月9日,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突破7 000亿元。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效率
与正规金融机构发展相对应,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效率也从配置效率、适应性效率和运行效率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配置效率
从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来看,“中国非正规提供的融资规模为9 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96%”左右。上文己经证明,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缺乏对农业和乡镇企业的信贷支持,而把资金投向了城市和国有企业,如果将资金投向农业和乡镇企业是可以带来更大的产出的,而对农业和乡镇企业提供资金的正是非正规金融组织。从实地调查结果来看,非正规金融组织为其附近的缺少资金的经济行为提供了方便,提高了闲置资金的配置效率,也使资金闲置者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意义。
(二)适应性效率
与存在几十年的正规金融相比较,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了几千年,以乡村“熟人社会”为基础,具有分散化、灵活、信息优势。非正规金融所进行的交易正是建立在地缘和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它不需要复杂的审批手续,没有僵化的规章制度,彼此熟悉,甚至连彼此的祖祖辈辈都了解,因此不容易相互欺骗,或者欺骗的成本很高,因为有族长或者左右的监督和惩罚,这种惩罚有时候不是经济上的惩罚,而是风言风语的摧残,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贷款中的道德风险,从而有效避免正规金融机构所担心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就是一种硬性的约束,能促使社会成员自发服从、自我执行,有助于促进社会信用关系的改善,并节约社会成员之间的协调,违约概率极低。同事非正规金融能够充分利用乡村既有的信息资源和组织资源,合同都是建立在成员之间的长期行为的基础之上,同时它具有重复交易的特点,大大降低了缔约的交易成本。较好的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高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三)运行效率
据银监会统计,2007年末我国有7 800万农户获得了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3.2%[11]。2007年村镇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7.6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4.62亿元。村镇银行扩大试点范围到全国31个省(区、市)。截至2007年底,自从开始7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来,小额贷款公司总共计发放贷款3.9亿元,整体运行良好,可喜可贺的是目前已有6家公司实现盈利,经营利润共计1 682.29万元,而且小额贷款公司的正规度也在逐步向银行类靠拢。《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报告,小贷公司短期贷款余额1 952.57亿元,2010年实现账面利润98.3亿元。截至2012年6月30日,全国小额贷款机构数量5 247家,从业人员数58 441人,实收资本4 257.03亿元,贷款余额4 892.59亿元,发展迅速,运行效率良好。
四、效率比较分析
(一)边际成本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性逐渐加大,非正规金融组织服务在规模和范围方面逐渐改变原来的状态,比如业务活动范围就已经扩展到百里甚至千里之外的陌生人,这样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贷款机构对贷款人的情况和发展前景掌握的难度加大,可以想象规模扩大到某一点时会失去其在降低交易成本和获取信息方面的优势[15]。同时,非正规金融组织之所以一直是在地下经营,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其具有管理体制和先天的制约,当资产迅速增加到一定范围时,经营管理的成本会高于正规金融机构[16]。因此,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边际成本呈现先下降达到某一点而后上升的趋势,从图形上看,呈现出“U”形(如图1所示),图中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边际成本曲线只有一个交点M。在点M之前,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规模小,边际成本曲线较为平坦,由于其具有交易成本方面的优势,在正规金融的边际成本曲线之下[13]。
设f1(x)和f2(x)分别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边际成本函数,它们满足:
1. 当xf2(x),当x>M时,f1(x)
2. f1′(x)
由上可知,显然有:M>M0(如图1所示)。
(二)平均成本
假设正规金融的固定成本为cf,由于现实状况,非正规金融没有固定成本。那么,正规金融的平均成本函数c1(x)、非正规金融的平均成本函数c2(x),分别如下:
c1(x)=■+■■f1(t)dt(1)
c2(x)=■■f2(t)dt(2)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平均成本极小化条件分别为:
■=■-■■f1(t)+■f1(x)=0(3)
■=■■f2(t)+■f2(x)=0(4)
其中式(3)无解,因为
■-■-■■f1(t)dt+f1(x)=0
■■=0(5)
故正规金融的成本最小规模为无穷大,这是由假设条件“f1′(x)
而由式(4)得:
■■f2(t)dt=f2(x)(6)
设x=M1,即M1为非正规金融平均成本极小化的规模值,有如下方程:
■■f2(t)dt=f2(M1)
设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平均成本曲线交于点M2,如图3所示。由图1和图3可知,M2与M、M0、M1之间的关系为:M2>M>M0;M2>M1>M0。其中,M2为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平均成本相等时的规模值,M0为非正规金融边际成本最小处的规模值,M为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边际成本相等时的规模值,M1为非正规金融平均成本最小处的规模值。
由图3可以看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规模有一个边界,也就是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最优分界点,此时由非正规金融承担融资任务是更有效率的选择;当Md>M2时,非正规金融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均分别大于相应正规金融的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此时由正规金融承担融资任务则是更有效率的选择;当Md介于M与M2之间(即M2>Md>M1)时,非正规金融边际成本大于正规金融的边际成本,其平均成本则小于正规金融的平均成本,由于决定总成本的是平均成本,这时由非正规金融来提供供给的总成本更低。可见,从发展的规模来看,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不是何时何地都绝对的有效率,它们的效率发挥有分界点M2,在规模大于M2时,正规金融更有效。相反,非正规金融更加有效。
五、结论
在所有的经济体中,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西方或者东方,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在本质上一样的,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下,在时间和空间上便利经济资源的配置和拓展。金融制度的多样化非常符合现代信息经济学的预期。所有金融制度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在风险分担和提供激励的两难冲突之间的最优折衷,所以不存在一种制度在所有条件下比所有其他制度坏,也不存在一种制度在不同条件下比所有其他制度好的情况[17]。这样,每一种制度都有起作用的约束条件,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来看,约束条件包括规模、信息和风险,而后两者的问题都是随着规模的改变产生的,通过规模表现出来。从分析发现非正规金融在一定范围内则表现出较强的配置效率和适应效率。当风险不确定,市场规模较小时,非正规金融有效;当风险可以通过抵押担保等形式被确定,市场规模较大时,正规金融占有优势。随着市场主体活动范围无限扩大,农村非正规金融基于血缘、地缘的软信息优势将不复存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将逐步替代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但从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现实发展情况看,农村非正规金融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0]。在规模小的时候非正规金融组织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当超出一定的边界,就不发挥原有的作用了。农村非正规金融效率的发挥受到规模限制,这导致了其在规模和范围上略逊一筹。首先,小范围内的经济主体面临的风险无法通过多样化进行有效分散,导致关联风险发生的概率高;其次,只能在小范围内实现资金转移,使大量的不能资金在更宽广的空间进行配置,造成效率损失;再次,金融是一个追求规模收益的行业,然而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小笔经营会使得单笔金融业务的运作成本无法通过规模的扩大进行分摊。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谢作诗.效率、边际等式与成本分离[J].经济经纬,2004,(5):7-9.
[3]王振山.金融效率论——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实践[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4]郭新明.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安排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5]刘民权,徐忠,俞建拖.信贷市场中的非正规金融[J].世界经济,2003,(7):61-74.
[6]崔慧霞.农村民间金融的脆弱性与相机治理 [J].经济体制改革,2005,(5):80-84.
[7]周天芸,周彤.中国农村人际圈层与抵押替代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1):46-52.
[8]卢峰,姚洋.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04,(1):42-56.
[9]李永平.农村非正规金融效率:观点、评价及对我国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21):73-75.
[10]李建军.中国地下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1]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N].金融时报,2008-09-25.
[12]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R].金融时报,2008-09-25.
[13]成思危.跨国公司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4]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5]张希慧.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规范边界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1):26-29.
[16]姜旭朝,丁昌锋.民间金融理论分析: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J].金融研究,2004,(8):100-111.
网络金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应该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和技术条件下,而互联网信息技术促进互联网发展金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人力资源、资金、能源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也比较有效的流动和分布。所以现在的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可以说是在我们生活中没有任何地方看不到。例如,网上银行、微信支付、余额宝等、易付宝、百付宝等许多第三方支付平台。
自2013年起,我国网络金融迅猛发展,相当低的边际成本占了上风,网络营销工具的使用,使其能够快速充分的达到潜在客户,产品可以快速不断创新,因此很快占领了市场。资金的供求双方能够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经互联网平台来自己实现交易。互联网金融有巨大的数据收集、分析和跟踪能力,可以有效的调查、监管客户的还款意愿及还款实力,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的控制金融风险。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打破了很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消费者节省了许多时间和成本,还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金融资源,因此,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另外,网络金融平台主要是小微企业为客户,使盲区能笼盖了以往金融部门的一部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正在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创新过于快速发展,可是监管方式和手段都还相对落后,导致缺乏信用环境,产业发展环境和金融市场是不完善的。因此互联网金融风险巨大。
(一)流动性风险
目前,不少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是没有任何资本的,第三方支付加入到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着资本限期配错的风险要素,但凡货币市场出现大波动,如债券市场的崩溃,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挤兑,大家纷纷赎回产品,进而引发流动性风险,因此不得不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二)信用风险
因为网上“刷信誉”、“刷评价”的行为依旧存在,会影响网上数据的真实性及可靠性。随着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增多,也容易出现了一些卷款潜逃的事件,而一些互联网平台缺少长时间的数据累积,因此信息不对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仍旧存在。
(三)法律风险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仍是处于起步阶段,现行法律规定对网上交易的权利和义务是不明确的,缺乏适当的管理和试行条例,缺乏法律规范的调整。现行的律法规定尚未明确定位互联网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特别是金融借贷(P2P)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业务活动的性质并进行有效规范。网络借贷平台的产品设计和操作模式一旦有所变化,会因为“跨界”法律灰色地带,触及“底线”。
(四)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首要的技术风险应该关注电子信息技术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计算机系统死机、破损的磁盘列阵,外部网络数字攻击,还有黑客病毒的破坏等不确定因素都存在这类风险。技术性安全风险在传统的金融中也许只能带来部分的损失,然而在网络金融中则会致使网络全面崩溃。
(五)安全风险
第三方监督保管体系缺失,安全风险就会出现。如今一些互联网借贷平台(P2P)尚未创立资金的第三方监管机制,将有大量的投入资金存入账户平台。如果缺乏外部监督管理,就会有挪用资金更甚是卷款跑路的风险存在。此外,当前客户信息数据丢失的许多情况下,交易平台尚未创建在传输、存储、使用、销毁及其他方面的个人隐私保护的完备机制,增加信息泄漏的风险。
(六)经营风险
有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因内控制度不完善而单方面的使用部分存在争议并且风险系数较高的交易方式以图达到拓宽业务并增强获利能力,但没有建立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记录保管及交易分析报告机制,便于让非法分子利用平台进行洗钱等违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