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伤离别的诗句

伤离别的诗句

时间:2023-05-30 08:53: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伤离别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伤离别的诗句

第1篇

[关键词] 温情潇洒 离别 心态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送别诗,又名《送元二使安西》、《阳关三叠》等,早已蜚声四海,深入人心。渭水桥边,亲友话别,见面难期。西出塞外,衰草黄沙,促膝谈心,举杯共语之人,从此分离,满腹离情何以抒遣?此刻,大家反复咏叹的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阳关三叠”能成为佳话,“至今犹脍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赵翼《瓯北诗话》)。诗句看似平常无奇,却颇能震撼人心。原因就在:它不但道出了人皆知而未能道出的共同心声,更赋予了前行之人乐观潇洒的心态,创造了一种新的抒情模式。

此诗是王维送元二去西北边疆而作。前两句写离别前的景色,渭城的清晨刚下过一场细雨,湿润了地面,客舍边的杨柳经过雨水的冲刷也变得更加葱茏。开篇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呢?胡汉生认为此处“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笔者却不这么认为。从“轻尘”可见雨下得不大,绝非暴风骤雨,而是牛毛细雨,既然打湿了轻尘,空气经过滤必然变得清新,经细雨冲刷过的杨柳不会枝残叶落,而是愈加翠人,生机盎然。这样的天气应是清爽新鲜的,用这样的开头来显示故乡故国的可爱可亲,令人留恋,这样才与其后的劝酒惜别和谐一致。

后两句“劝酒”一则显示了我国由来已久的以酒饯行的习俗,更表现了王维对友人的关怀体贴。来,再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了。可以试想,刚下过雨的早晨应该有些许的凉意,喝酒暖暖身子吧,一个“再”字,突出了诗人用心良苦,可谓周到之至。设身处地,可以想象,值此良辰美景,好友相送,佳酿暖身,元二定然是心潮澎湃,暖意融融,心里更多的应是感动与不舍,而不是悲伤。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诗人直抒胸臆,不是客气婉转之辞,可见与友人交情颇深。看似直白如话,却语淡情浓,脉脉温情里饱含了无限的留恋与关怀,耐人咀嚼。恰如陈铁民《王维诗选》所言,“这两句情语,妙在写惜别的绵绵情意却不道破,很有回味的馀地。语言也自然真率”,胡应麟评之,“自是口语而千载如新”。

“人生自古伤离别”,此诗却一反常规,突显故友情谊之深,强调挽留之情,而一扫悲戚之态,其潇洒旷达的形象如在眼前,诗人乐观的心态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健康、积极的抒情方式。此篇虽亦借柳色写离情,却突破了以“柳”反衬离别之悲的抒情模式,可与《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相媲美。

“杨柳依依”四句,自东晋以来被称为《诗经》中最佳诗句之一,被称为杰作中的杰作,诗中的诗。《世说新语》记载了谢安谢玄叔侄俩的对话: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自谢氏以后,文学史对其盛誉绵延不绝。何也?它妙在体物工致,“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妙在“善于写物态,慰人情”。而王夫之则提出了另一个妙理:“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他在《诗广传》进一步强调:“往伐,悲也;来归,愉也。往而咏杨柳之依依,来而叹雨雪之霏霏。善用其情者,不敛天物之荣凋以益己之悲愉而已矣。”意指春色是美好的,而征人离别之情却是痛苦的。而春色愈美,愈能反衬出征人悲哀的别情。的确,“柳”与“留”谐音,暗指远行之人与亲友的留恋不舍之意,甚至到了唐代还发展成为一种“折柳赠别”的习俗。可以说,从《采薇》起,古人在离别诗中以“杨柳”(古时“杨”与“柳”同义)蕴哀思,来突显离愁别恨,遂为经典,奠定了离别诗中“分别必忧愁,有柳愁更愁”的伤感基调,对后世影响深远。如: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乐府《折杨柳歌辞》)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西厢记》)

以上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名句,都抒写离愁别绪,或惆怅失落,或悲悲啼啼,抒情基调都是伤感压抑的。在处理“柳”与“别”的问题上没有跳出《采薇》末章以杨柳衬离愁的藩篱。

我们再看下面这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这也是一组含“柳”的名句,我们非但看不出诗人任何伤感的思绪,相反,倒是令人品出了春意盎然的喜悦。可见,青青杨柳作为一种自然景观本无情感色彩,而是诗人赋予了它心理色彩。源于西方的移情论认为:人在了解和体察外物时,将自身的情感体验投射到审美对象中,并被它所感染,与之产生交融合一的情感共鸣。江河不会“咆哮”,春花不会“溅泪”,猿猱不会“哀啼”,杨柳亦无悲欢之态,故“杨柳”未必因离别而倍添愁绪,关键是看诗人的心态如何,而诗人的心态亦会感染到征人。从诗中可知,元二前往的是边疆大漠,前途可谓渺茫暗淡,但王维作为故友却没有表现出俗套的悲戚和廉价的安慰,抑或牵强的鼓励,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这种背景下,所有的悲戚和劝勉之词只能直接或变相的加重远行之人的心理负担,使之趋于颓丧。王维定然深谙此道,于是采取情感转移法,强调友情,淡化悲情,给友人一份温馨,一种动力,使之能以一种健康阳光的心态轻装上阵,从容面对未来。感于此种深情厚谊,元二的万里征程也定然洒满阳光。

此诗语言素朴明净,如话家常一样将他人心曲娓娓道来,把一种淡淡的情绪色彩熨帖在读者的内心,在闲适的品尝中慢慢咀嚼其韵味,这样的诗句,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共同财富。难怪后来被谱以琴曲,久唱不衰。胡应麟曰:“盛唐绝,《渭城朝雨》为冠”,此语不为过也。

从王维的乐观心态,亦可看出他作为“诗佛”的随缘而适的人生情怀,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定从容。因此只有深得佛理的王维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可见,王维虽素有“诗佛”之称,但他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自命清高者,亦非是跳出三界外、冷眼看生活的淡漠者,相反,他是一个颇具人性关怀与仁者之风的性情中人。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陈铁民.王维集校注(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刘勰.文心雕龙[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2005.

[4]宋祁.宋景文笔记[A](文津阁四库全书,册285[C]).北京:商务印书馆影印版本,2005.

第2篇

灞桥柳,灞桥柳,拂不去烟尘系不住愁。我人在阳春,心在深秋,你可知无奈的风霜,它怎样在我脸上留?灞桥柳,灞桥柳,遮得住泪眼牵不住手。我人在梦中,心在别后,你可知古老的秦腔,它怎会只是一杯酒?”一曲《灞桥柳》,凄婉哀怨,一唱三叹,怀想无限,幽梦难圆,怎不教人清泪连连?灞桥的柳,离别的愁,深深的痛,绵绵的忧……

柳树年年绿,柳絮轻轻飞,柳枝柔柔拂,柳叶翩翩舞,一份娇嫩得不容有丝毫的粗粝去抚摸和揉搓的感受,一份柔美得不容有任何的坚硬去触碰和撞击的爱恋。只有最解她情意的春风,悄悄送来温煦的爱,给她披一身醉人的绿,那是薄如蚕翼,亮如蛋清,娇如婴儿面的绿;只有最知她心思的春雨,轻轻在她耳边低语,给她洒一身的晶莹,让她焕发生命的活力,那是穿越风霜雨雪、滤尽岁月尘埃、无比清新又无比旺盛的活力。

折柳寄情,望柳怀人,画柳思乡,成了表达离愁别绪最真切、最细致的方式。这里的情,有乡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有亲情,“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有友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当然,吟咏最多的还是爱情,“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系春心情短柳绵长,隔花荫人远天涯近。”无论哪一种,都因了柳——这个最能牵动人优美而感伤情怀的媒介而显得特别真切,特别深挚,特别感人。那些遍长着杨柳,纷飞着杨花、具有典型象征意义的地方,比如家门前、小溪口、小桥边、津渡、河堤等等,便时常是人们折柳、持柳、泪眼相望、无语凝噎的所在,是人们书写与吟咏别离情怀的精神栖息地。而自汉兴,至唐盛,两岸柳色如烟、情思缠绵的长安城东灞桥,已经成了最有代表意义、最能唤起人们深长怀人情愫的送别地。

去也终须去,留又如何留。见证此间情,唯有灞桥柳.一份幽婉、凄美的情感,往往最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牵引人们温柔、纤细、美丽的共鸣。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读着这样的诗句,听着缠绵幽怨的《灞桥柳》,有几多美丽的感伤?几多嫩绿的惆怅?几多酸甜的怀想?几多芳馨的向往?

有谁的心中,永远飘拂那丝丝灞桥柳?有谁的梦中,永远回旋那幽幽成忧伤的河,萦绕我的余生……

第3篇

1.“多情自古伤离别”,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在秦安路小学这个大家庭里已生活了六年,想起昨天历历在目,恍然如梦,假如明天就要毕业分别,面对同窗六载的同学,面对朝夕相处的师长,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2.指名让学生说。

3.过渡:是啊,“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分别的时候你们会说到这些,而古人也是如此。他们会把这些话用诗词的形式留存下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朝的诗人王观所写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请注意这个字的读音――“卜”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

4.请同学们再自由地读一遍课题。看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重要的信息?你知道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一首什么?从哪儿发现的?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这首词是关于什么的?“之”是什么意思?鲍浩然是谁?浙东是什么地方?)

5.过渡:既然是送别词,那么送别诗词一般都弥漫着一种什么情感?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二、理解词意,诵读悟情

1.导入:“请打开课本的第15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注意断句正确。”学生读,教师巡视、提醒。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刚才他读的时候,有个字音读的特别准,正音:处――地方(chù),“那”同“哪”,是通假字,在这里读三声。字词解决了,请你自由地、正确地再读一遍词。(评价)

3.断句:我们都知道诗词有停顿和断句,掌握好断句才能把诗词读得更有韵味,谁愿意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他的断句。你读得真不错!哪个地方停顿的时间较长?(在上下半阕之间)我们一起来看节奏。(出示投影)请你根据节奏认真地读给同桌听。

4.既然是一首送别词,我们应该怎样读呢?(指名回答)

5.“好,谁愿意尝试着这样读?”学生很努力,可似乎离词的意境总是差一点,看来要想读出依依不舍之情,读出深深祝福之意,那就要走进文本,品读悟情。

6.思考:咱们学习古诗词都有哪些方法?(指名汇报。看注释,了解诗人,明白写作背景。查字典,反复朗读等)现在就请同学们用总结出来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开始自学,可以适当地在书上做批注。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再解决不了的,等一会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7.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自学领悟,教师巡视,倾听、答疑。

8.全班重点交流不懂的地方,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通过自学,你还有哪里不懂?谁愿意解答?你是怎样理解的?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含义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美人的眼波是怎样的?这种修辞手法是什么?这说明水是怎样的?美人皱起眉头是什么样子?作者为什么把美丽的浙东山水比作美人?想象一下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轻松愉快)(把清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碧绿的山峦比喻为美人的眉峰)

B.“眉眼盈盈处”这句怎样理解?这是什么地方?(浙东)这句话说明鲍浩然的家乡美在何处?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山清水秀,秀丽如画,这样一幅美景怎能不令人心神愉悦,心生向往?让我们用轻松愉快的语调读上半阕。

C.“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送”是什么含义?两次重复吗?(不。)那么是强调什么?这句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依依不舍,难过的心情)

引读:是啊,“送春”,已让诗人十分惆怅;而今又要“送君”,更是愁上加愁。旦夕之间,离别之苦,情何以堪?所以,读诗句“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D.“千万和春住”(提问:“千万”的含义?为什么要和春天住在一起?仅仅是和春天住吗?表达了诗人对鲍浩然怎样的祝福?)

(想象春天的美好后同时指出友人是和家人团聚,表达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福:希望他生活在“春”里。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带着对鲍浩然的祝福与祝愿一起读下半阕。)

9.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诗人的款款深情,理解了诗人的依依不舍,更读出了诗人对朋友的真切祝福,让我们带着这种理解,一起读这首词。(配乐读)

10.男生愿意尝试有感情地背诵吗?请女生来评价。女生也试试。

三、拓展延伸,归纳总结

1.导入:学习了全词,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他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板书:借景抒情)

2.我们还学过一些送别诗,请你们读一读。(指名读,出投影)

3.(四人小组讨论)比一比写作方法和表达的情怀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汇报)怎样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注意:借景抒情,不同的送别情)

4.教师总结:这就是“景事交融,情寓其中”啊!同学们,送别诗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抒发别情。但是,这种情必须借助某种景物或事件才能表现出来,也就是(板书)“情有所依”!这对我们今后的写作是不是也有很大的启发呢?

四、励志感悟,品味人生

1.导入:一个送别的主题就有如此多样的情感。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即使孤帆远影,仍不肯离去。生命如流水,别情如流水,与水天共存。王维送别好友到塞外临别时殷殷关切,为友人再无知己而伤神。王观却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送人送得欢欢喜喜,那么诗人王观告诉我们怎样去面对人生的离愁别绪?

2.说得真好,那么如果毕业分别就在眼前,在离别的时候,你们会说些什么呢?你能用学过的古诗词中的诗句赠给大家或你的好友来相互勉励吗?

第4篇

高三毕业典礼老师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炎炎六月,职中飘香,骊歌轻起,滚滚而来的热浪激荡着我们的心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怀着茁壮成长的喜悦,即将收获的激动,依依难舍的留恋……我们相聚一堂。这是一个送别的时刻,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刻。在此,我代表所有老师向即将展翅高飞的高三学子表示热烈的祝贺!

举额的瞬间,我们仍然嗅到了那一年的栀子花香。昨天,你们带着孩提的稚气,怀着憧憬和梦想迈进了职教中心的大门。一张张青春的脸上写满坚毅与自豪。从此,校园的小路上有了你们励志的足迹,教学楼里有了你们勤奋苦读的身影,篮球场上记下了你们快乐的心境,礼堂内回荡着你们一次次文艺演出的激情歌声……你们青春舞姿闪耀在学校的舞台上。作为老师,我们“快乐着你们的快乐,悲伤着你们的悲伤”。也许你曾厌烦过老师的唠叨,埋怨过老师的严厉,反感过老师的批评。但是,请你们理解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请你们理解老师渴盼你们立志成才的心愿,老师为你们成长所付出的心血也许只有等你们长大后,才能深深地体会其中的甘苦,其中的深情!

拿起又放下的是翻开的旧书,放下又拿起的是酸甜的记忆。

今天,坐在台下的你们,由幼稚走向成熟,由顽皮走向规矩,由懵懂走向聪慧,由浮躁走向沉稳。三年里,你们用辛勤的汗水,顽强的毅力,默默耕耘着自己的理想,书写了自己靓丽的青春。你们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共处,学会了做事,学会了做人,收获了一技之长。是你们用青春和热情挥洒了十八岁的绚烂和辉煌,是你们用勤奋与智慧编织了高中生活的温馨与坚强。同学们,还记得么?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吟诵徐志摩的诗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匆匆而去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留下了你们多少欢歌笑语,记下了你们多少酸甜苦辣。

明天,你们将带着我们的祈祷与祝福离开母校,踏上人生的新征程。“多情自古伤离别”同学们,尽管我们很留恋这段时光,很珍惜这份缘分,可是时针的嘀嗒并不会因为我们的祈祷而停息。人生就这样被隔成一段又一段。望着你们将要远去的身影,我们心中不舍不安。未来并不是铺满鲜花的坦途,在人生漫长的路上,也许你们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也许会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惆怅,但我们相信,你们不会因为海面有一星泡沫而不爱大海的万顷碧波,你们不会因为水中有一丝泥浆而不爱清澈的泉流,你们不会因一点黄杂而不爱晶莹无际的春色。衷心的期望你们能拥有阳光的思想、睿智的思维、拼搏的精神,做个自信乐观的人。再长的路,总有尽头,千万不要回头。再长的夜,总有黎明,千万不要绝望。任何时候都应勉励自己:天生我材应有用,莫要空等黄昏来,终有一天你会在理想的巅峰上指点江山!

毕业的歌声就要响起,莫道人生好似残梦。是冰,总要化去,是雁,总要远行。你们今后无论身处何处,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得意还是失意,一定要深深记得:我们在你的港湾里,你再我们的视线里。你们的老师将一直守望在这里,祝福着你们,期待着你们捷报频传!

最后,祝愿高三毕业生在高考中考取理想成绩,摘得七月硕果累累,人生路上一切安好。同时,也希望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知识,让你们青春的光芒闪耀在职教中心的舞台上!

谢谢!

第5篇

大学生对古典诗歌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程式化地去教,造成了古典诗歌艺术价值的贬值。其原因是多样的,主要有:大学生觉得古典诗歌意境不明晰,古诗词艰涩难懂,理解困难。第二,现代人们的性格浮躁,缺少深沉的品味和审美,而古典诗歌需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细细领悟而后内化为思想。显然,现代社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不利于古典诗歌的成长和发展。第三,我们学习的目的往往急功近利,缺乏人文知识的累积。综上所述,多方面的不足与缺失,造成了在大学语文中古典诗歌不被重视,大学生学习古典诗歌兴趣淡薄。所以,我们需要研究大学语文的古典诗歌教学,激发大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使古典诗歌的精髓得以继承和发展。

二、大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学习古典诗歌是为了发展美、感受美、鉴赏美,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感悟风花雪月、人情世故,是为了陶冶情操,提升修养。但很多大学生无法了解学习古典诗歌的真正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师的督促下,学生也只能把学习古典诗歌当作苦差事,无奈地去做。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古典诗歌有兴趣。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结合大学生的心理,激发他们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在精神美与文化美的层面上去教,将古典诗歌的教学提升一个品位层次。

(一)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学习主体———学生,应该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理论与方法在课前,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预习、准备,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这个活动可分组进行,以小组模式去搜集,人人参与,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其在搜集过程中加深印象。把这些搜集的资料整理到一个固定的本子上,当学到同一个诗人或同类型诗歌时,有助于比较学习,还可以随时复习。在课上,教师更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去学,乐意去学。在讲解时,可运用多媒体,包括相关歌曲或图片。比如,讲到李煜的《虞美人》时,可以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作导入,讲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以放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境界之美。为了活跃气氛,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玩诗歌接龙游戏等等。课后要巩固复习,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学以致用、大胆创新。鼓励学生以诗歌形式写日记或周记,然后评比优秀作品,贴于教室,以此互相学习和激励。

(二)讲解过程中学习诗歌文化

古典诗歌文化博大精深,它具有独特的体裁样式,非凡的文字内涵,含蓄的情感韵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还要熟悉诗人的不同风格。既要学习诗歌的文字内涵,又要体味诗人的情感流露。此外,还要领悟诗歌的奇妙构思、夸张想象、优美诗句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等。

1.结合写作背景,反复吟诵。作为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在讲解古典诗歌时,首先要解说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人的生平。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回答或分组回答,运用他们收集的资料,教师予以点拨、补充和总结。古典诗歌需要反复吟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朗读教学中,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和韵律美,根据所含不同情感而选择不同的音调,用心去感受。如用愉悦、轻快的语调去读《钱塘湖春行》,感受西湖美景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则要用感伤、低沉的语调,诗人吊古伤今,对人生苦难、生不逢时、理想破灭的愤懑之情一泻而出。

2.教师精讲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还可以选定作品精讲,同类型或易理解的诗歌可略讲或交给学生自己交流学习。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锻炼学生。我国古典诗歌类型多样,但按内容主要分为:写景咏物诗、赠友送别诗、羁旅思乡诗、边塞诗、咏物怀古诗等。比如李商隐的《锦瑟》就需要教师详解。因为这首诗歧义多解,可以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见解,最后点明多以“悼亡诗”“身世诗”为其主旨。但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了解诗歌背景后,便可意会其为一首赠友送别诗,学生易理解。有些诗歌内容易理解,重点讲其艺术特色即可。比如柳永的《雨霖铃》,熟读后我们了解了这是一首离别诗,诉说了依依惜别的离愁别绪。但这首词,上阕为实景,写眼前的离别,下阕为虚景,写设想的离别后的场景,虚实相生,而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还用了点染手法。“点”表意语,“染”表情语,第一句为“点”,第二句为“染”,先点后染,情意更浓。在学习古典诗歌过程中,较容易或相似的古诗词让学生分析,可培养其自主分析作品的能力和鉴赏能力。例如,王昌龄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所写四种景物很容易被找出,“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从字面也可以理解所写的北方荒漠的旷远荒凉之景。但深入思考一下“孤烟“”落日”的特点是什么?这个特点又说明了什么?“孤烟直”说明无风“,落日圆”更衬托了大漠的孤寂与荒凉。学生深入学习,也不难解。

3、比较中彰显诗歌多样文化。古典诗歌类型种类繁多,风格迥然不同,意旨也丰富多彩。这与诗人所生活的历史时期、思想信仰、气质性格、生活实践等有重大联系。古典诗歌按主题划分主要有:忧国忧民、感怀身世、寄情山水、淡泊世俗、离愁别绪等等。

(1)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将同种题材或主题的诗歌放在一起讲解。比如,同样写愁,李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使愁成了再生资源;秦观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使愁细化;“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形象地描写了多愁,将其量化。

(2)可以把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拿出来对比学习。比如,苏轼属于豪放派还是婉约派,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交流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以读出他的激昂澎湃,可谓豪放洒脱;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又可见其柔情温婉;“一蓑烟雨任平生”又可体现其超然物外的旷达虚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苏轼在现存诗词中,多为婉约清丽的婉约词。

(3)还可将生活于同一历史时期而风格迥异的诗人放在一起比较。李清照、岳飞、辛弃疾都生活在金兵入侵的时期,都激愤难平,愁绪万分,但词作风格却不同。李清照感情温婉;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感情一泻而出;辛弃疾的《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将激愤回荡在字里行间。

第6篇

关键词:儒家;道家;功利主义;自然主义;比德说;情感说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237-01

一、游是社会的常态

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社会是个“乡土社会”,人民较少流动,乡土观念浓厚,不轻意离乡。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以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主流思想,而儒家思想最主要的精神便是以仁、孝为主,因此要孝敬父母,就不能随处流荡,以免让父母无所依靠而难享天伦之乐,这就触及到了孔子所提倡的“父母在,不远游”的旅游主张。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游便有了一种悲伤离别的情调,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出走。龚鹏程在《游的精神文化史论》中狠狠地批判了的认为中国社会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的思想。龚鹏程认为中国农民之所以较看重安定的生活,由于秦汉时期以来所实行的编户齐民制度的约束和影响,而不是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思想的影响。而恰恰相反,孔子是提倡游的,既主张近游又鼓励远游。游对于人的品格修养有极大好处,在他的文学著作《诗经》里就有很多反映各地游风的诗句,而且在《论语》中也有很多他与弟子相互谈论游学的语段。其实,从整个历史长河来看,中国社会并不是一个安土重迁的社会。从古代的氏族迁徙到帝王巡游,从官员宦游到文人浪游,从僧徒远游到谪臣羁游等等无不充满了整个社会,就更不要提流浪者的逃荒之游了。

儒家功利主义旅游观

儒家旅游思想理论的核心和基础是仁,旅游必须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忠孝节义观念以及修身养性、礼乐教化和齐家治国平天下观念。根据这一思想,孔子提出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旅游主张,“不远游”不是不主张游,而是看重近游,谨慎远游。近游即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又可与父母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游必有方”,方者一定之方向,远游者须有方向。孔子之所以要提出这样的主张,是由于当时的现实所决定的。在先秦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相当宝贵,而外出游览由于各种困难条件造成路途险恶,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人员伤亡,因此,为了减少非正常死亡和伤残现象,有必要谨慎出游。但外出远游又有许多诱惑力,不仅可以饱览名山大川的秀丽景色,而且又可以实现治理国家,怡养性情,发展人格的理想追求。于是在那个游士盛行的年代,孔子也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着远游,提出“桑弧蓬矢,志在四方”,认为要建功立业必须走出去闯荡世界。

在仁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了君子比德的旅游审美观,把大自然的山水人文化,赋予其仁人君子的品格美德。“知子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即是对君子比德的最好诠释。君子比德说,一方面肯定了游山观水能给仁人君子以美的艺术享受,而这种美的艺术享受是儒家轻自然重人文的反映,虽然自然以天性方式存在,但只有在人化之后才能获得价值。如水深不可测,象征智者的学识渊博;山能养育万物,象征仁者的秉德无私,在游山观水时,仁人君子才能“高山流水、得遇知音”,或者反省自身,陶冶情操,获得美不可言,乐不可支的感受。因此比德说的实质是自然美依存于社会美、人格美的体现。“君子比德说”强调旅游观赏时应尚理、轻情、重功利、轻审美,从而奠定了儒家自然审美观的基础;而且在游览观赏时又提倡克己复礼,经世致用,即为了修身治国平天下,因此又奠定了儒家功利主义旅游观的基础。

二、道家自然主义旅游观

道家认为自然本身便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成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在旅游方面提出逍遥游的主张和情感说的审美观。

所谓“逍遥游”就是不计功利,不借任何外力,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的自由自在的遨游。旅游者应去观赏万事万物的自然真貌,逍遥游就是使游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它是道家虚无主义的绝对自由的处世绝学;寡欲无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也是崇尚自然反对束缚主张自由自在的、无羁无绊的旅游宗旨。庄子之所以提出逍遥游是由于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动荡时期,作为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表,已对前途丧失了希望和信心。因而在其名篇《逍遥游》中,我们每每能看到他要像神一样游来游去的梦想,又有劝人跟随共游的希望,更有对现世功利之徒的批判。

在自然审美观方面,道家崇尚自然,反对以人文创造去破坏自然,主张内在品格与外在表现应当完全一致,从而开创了注重个性情感价值的旅游观――情感说。

庄子与惠施游旅于濠梁之上,看到鱼游来游去的情景而产生了精彩对话。知鱼之乐充分体现了庄子以天合天以我的自然来合于物的自然,即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自然结合的思想。庄子对鱼有强烈的移情作用,这些情景都充分体现了庄子无己无功无名的非功利旅游思想。

三、儒、道两家旅游思想之比较

无论是儒家功利主义旅游思想,还是道家自然主义旅游思想,都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前者以比德观念来看待山水之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可比性、协调性;而后者以情感观念来强调人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依赖性。无论是“比德说”还是“情感说”,都表明了当时人的山水意识已从神的羁缚中解放出来,都将人性美与山水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肯定了人的道德价值和情感价值,这两种旅游观对后世的旅游文化结构都有深远的影响。通常说来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一般都是儒家功利主义旅游思想占主导地位,而在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制度哀亡的时期,一般都是道家自然主义旅游思想占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王淑良.中国旅游史[M].(古代部分),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