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3: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秋夜阅读答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8―0121―01
高考诗歌鉴赏千头万绪,但剔除枝蔓,抓其纲领,不外乎三个方面,若用一字来概括,即“景”“情”“事”。下面举例论述。限于篇幅,每项只举两例。
一、“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例1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案】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答案】以悲景写哀情:“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意境凄凉,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衬托作用。
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雨、黄叶树、孤灯、白头人,字字写景,又字字传情。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二、“情”。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不管是写景还是叙事,都离不开“情”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古代诗歌阅读。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三、“事”。叙事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强项,诗歌中的事是通过细节描写体现出来的。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
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例2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中秋节至今都受到华夏子孙重视,其主要原因还是中秋寓意阖家团圆,很多人都期待中秋节的到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谜语及答案史上最简单,欢迎大家来阅读。
中秋节的谜语11、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圆,甜甜蜜蜜。
(打一食品:答案月饼)
2、外圆正割垂直线,积分开方斜角边。
(打一传统节日:中秋节)
3、中秋佳节结良缘
(打一城市名:重庆)
4、木兰迷恋中秋夜
(打一成语:花好月圆)
5、春风吹来白花开,中秋过后葫芦来。
外穿黄衫藏黑豆,润肺凉心好药材。(打一水果:梨)
6、东去春来又夏至(打三个字节日名:中秋节)
7、国庆中秋传捷报(打一成语:节节胜利)
8、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光明正大)
9、明天日全食((打一个字:月)
10、中秋鼓励消费(打一成语月下花前或月下花钱)
11、广西中秋月(打一水果:桂圆)
12、元宵、中秋、中元节((打一消费名词:消费者权益日)
13、木兰之子(打一食物名:花生)
14、中秋月色露花生(打一文具名:圆珠笔)
15、华夏共赏中秋月(打旅游用语:集体观光)
16、夜夜看落花(打一礼貌用语:多谢)
17、佳节团圆笑哈哈(打一花名:合欢)
18、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软盘)
19、十五月亮照海滩((打一成语:一盘散沙)
20、中秋旅游度蜜月((打一成语:喜出望外)
中秋节的谜语2中秋灯谜简单题目:
1、明天日全食(打一字)
2、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打一汉字)
3、一勾残月带三星(打一字)
4、得月楼前先得月(打一字)
5、云破眉月倚西楼(打一字)
6、月落日出雁阵业(打一字)
7、东征西讨(打一字)
8、彼此各有一半(打一字)
9、推开又来(打一字)
10、用拳头说话(打一字)
11、日幕柳梢头(打一字)
12、檐前滴水(打一字)
13、半羞偷瞄(打一字)
14、二月平(打一字)
15、岁末会面(打一字)
16、金木水火(打一字)
17、春和秋都不热(打一字)
18、昨日不可留(打一字)
19、月上中梢(打一字)
20、一夜又一夜(打一字)
答案:
1、月
2、明
3、心
4、棚
5、私
6、胭
7、证
8、跛
9、摊
10、誉
11、梦
12、沐
13、着
14、朋
15、靓
16、坎
17、秦
18、乍
19、用
20、多
中秋节的谜语31、中秋菊怒放
(打一成语)
2、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3、山旁隐现横空日,雨下埋香寂寞人。
(传统佳节)
4、明月照我还(打一明代人名)
5、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6、寂寞嫦娥舒广袖(打一舞蹈术语)
7、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
8、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语)
9、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
10、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
(成语一)
11、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
12、中秋月夜座谈会
(气象用语)
13、中秋鼓励消费(打一成语)
14、六点一分东方明,有望采得火种(节日冠日期)
15、中秋国庆紧相连(打一郑板桥诗句)
16、中秋遥看众星小(打一歌曲名)
17、月到中秋
(打一俗语五字)
18、回头望桂
(打一节日)
19、冬去春来又夏至
(打三字节日名)
20、金灿灿,银闪闪,一到中秋香气散,用它酿酒请宾客。
(打一植物)
答案:
1、花好月圆
2、月季
3、中秋节
4、归有光
5、赏光
6、水袖
7、观光
8、花好月圆
9、明月清风
10、喜出望外
11、当归
12、明晚多云
13、月下花前
14、八月十五中秋
15、一节复一节
16、十五的月亮
17、行行出状元
18、八月十五
19、中秋节
“分析一句话妙处”的问题通常作答可遵循以下答题技巧,大的方面从两个角度回答,一是语意角度,而是文章结构角度。
从语意角度作答首先可以分析此句话中生动传神词语的妙处,接下来分析此句话所包含的修辞及作用,第三步从整个句子的语意出发分析它表达的内容及含义。
例如: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冬天》里写到了豆腐,“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这一句描写得非常好,因此文后就有一道题“分析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的妙处”,针对这道题,第一步先分析“养”字,“养”字写出了豆腐在水中煮时鲜嫩、光滑、可爱的情状,接下来从修辞手法上去分析,此句不牵扯修辞,因此接着分析整句话的内涵及作用,此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豆腐的喜爱和鲜嫩的豆腐引起了作者的食欲。
再如聂鑫森的《壮美的印江》一文后也有“结合语境说说‘跨在龙背上的印江’的含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虽然问法不完全相同,但意思是一样的,答题的方法技巧是相同的。“龙”代表的是中国,代表我们的祖国,在这里以龙喻中国,因此运用了比喻或象征的手法。
“跨在龙背上的印江”是偏正短语,中心词是“印江”“印江跨在龙背上”说明了印江的大发展和腾飞,因此,此题的答案是:此句话用了比喻(或象征)的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印江在祖国大发展的前提下腾飞、向前发展的壮美趋势。又如: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元)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此题牵扯句子的关键词是“叫起”和“敲残”,我们应该先分析这两个词的含义,“叫起”“敲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接着看整个句子,此句话陈述的对象是嘹亮的雁声,雁声是抽象的,同“叫起”“敲残”连在一起,抽象的雁声具体可感了,因此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愁苦。此答案其实也是遵循了上面所说的三个步骤,并非每个句子在分析妙处时都牵扯到词语的生动形象、修辞的作用、整个句子的含义及作用三个方面,牵扯到的就答出,没有的就不用作答。修辞手法是考查的重点,这里简单的归纳一下,帮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运用。修辞手法、作用及答题模式: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从文章结构角度作答通常可以这样回答:此句起着承上或启下的作用,照应了上文或下文的内容等等。当然某一句话由于在文章结构中处的位置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具体归纳如下: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学生可根据要求具体回答
此外题目要求中“说说一句话在文中的含义”也可归于这类题型,不过在答题时应区别对待,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П散文阅读题《春天的梦》第三小题结合上下文,说说.“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在文中的含意。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我们常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里文中语句的含义,自然得在中心意思的统帅下来理解。“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即指北京的解放,“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的意思是“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即使命题人不特意指出“结合上下文”,也是需要把这句话放在整个“语义背景”中来理解的。最后的答案是:“故都(北京)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l6题。
锈损了的铁铃铛(有删节)
宗璞
①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②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③“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④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⑤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⑥“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⑦“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⑧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
⑨“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⑩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10]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11]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微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12]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13]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垂下来。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顶粘在一起,锈住了。
[14]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15]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16]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17]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14. 怎样理解第l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4分)
15. 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16. 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6分)
【答题误区】
回答这样的试题,不少考生的得分很低。其主要原因,一是理解句子不懂得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如揭示警策句的哲理,句子的象征含义或双关意;还原修辞句的本义等);二是不懂得理解词句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在理解词语的含义时,不单是解释词语,还要注意结合语境反复体味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里的意义和作用。
如上述第14题,有的考生就是未能注意到“铁铃铛”在文中的象征含义,导致答案五花八门,答非所问。
第15题,我们看到有的考生想当然地生拉硬扯,不懂得结合文本理解其中的含义。
第16题,不少考生没能从内容、结构上加以思考,以致答案不全面而被扣分。
以上问题都是考生不懂得阅读规律,“跟着感觉走”的结果。要提高答题准确率还需学会答题技巧,善于借助原文内容,把握答题的要领。
【答题思路】
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这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上述第14、15题这种“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题型,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①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②运用了艺术手法的句子(如修辞、象征、衬托等),“铁铃铛”在文中有象征意义。③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 指出象征含义;2. 指出词语体现的思想感情(联系主旨);3. 整合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主谓句表达)。
【参考答案】14. 爸爸就像铁铃铛那样“尽情地唱过”,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透支健康甚至生命,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5. 铁铃铛是全文的线索,实写铃铛虚写爸爸;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铁铃铛寄寓了勉儿和爸爸之间的深厚情感。
第16题是一道“品味重要句子和赏析作品丰富内涵的能力”的鉴赏题。对作品语言的品味主要有三种思路:一是注意揣摩语言的修辞,理解其表达作用;二是注意揣摩语言的组合关系理解文章表现的内容;三是要揣摩语言的情味看出作者的用意和态度。对于修辞含义的理解,要根据修辞的主体及修辞句子涉及的相关内容,筛选相关信息,概括作答。
【规范答题】1. 判断手法,文中具体语句,表达效果。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2. 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3. 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4. 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参考答案】以勉儿泪落铃铛这一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收束全文;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他对爸爸的怀念和伤痛之情;深化意蕴,余味无穷。
做这类题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挖掘隐含信息,然后综观全文,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思路,再根据文脉合理推断,组织语言,写出答案。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①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①翻:义同“反”。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夜色的沉寂凄凉,抒写了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2)“长”“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它从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选答其他词,言之成理亦可。)
【韵译】
秋夜里一轮满月高挂天空,光华洒满宫城的门户千重。
在京城能和江南一样相聚,大家反而怀疑是梦里相逢。
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露草里唧唧地哭叫着寒虫。
漂泊在外的游客应该长醉,相互挽留怕听报晓的响钟。
【赏析】
作品描写了作者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戴叔伦生于江南,而今在京城之夜,与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自是无限欣喜,也因此更加触动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诗,就是写这一为许多诗人所表现过了的极其普通的感情,但并不嫌其重复,却另有一番神妙。本诗开头两句,一写时间——秋天的满月之夜,一片清辉;一写地点——京城长安,已沉睡在静静的深夜里。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能有这样的机会与故人相聚,真是令人喜出望外,所以接着的一联说:虽身在长安,还能与江南故人偶集客舍,倒反而使人怀疑起来,这莫不是在梦中相会吧。“还作”“翻疑”,感情真挚,笔底传神。为什么会有这样动人的感情呢?因为自己离家在外,心境是极为凄苦的。第三联所写的“惊暗鹊”“泣寒虫”,固切时序写秋景,实寓有怀乡的悲凉况味。“惊”“泣”二字,含意深刻,写尽了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在尾联里,作者直抒胸臆,寄慨遥深地说:“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羁旅他乡的人,只有醉了才不思乡啊,那就长醉不用醒吧;虽欲相留,共话乡情,却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因晓钟一敲,彼此势必就要分手了。竟夕长谈,犹不忍分离,既表现了对故人的深情厚谊,也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全诗情景交融,婉转深至,韵调清美,悠然不尽。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因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请简要赏析这联诗的妙处。(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抒情诗浅近坦易,娓娓动人,这首望月有感而抒怀的七言律诗,正具有这种特色。试结合本诗尾联略作说明。(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2)示例:本诗尾联以绵邈真挚的诗思,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赏析】
关键词:描绘 定性 明情
诗歌鉴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题型由客观题变成了主观题,难度增大;二是分值越来越高。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带动下,诗歌鉴赏在备考中所占的比重增大,师生所花费的精力也随之增多。笔者作为一名高三语文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不少学生反映,一首诗自己读懂了,但面对主观试题时,却不知从何答起,往往只能凭感觉勉强作答,结果得分率极低。因此,部分学生对这类题望而生畏,有的甚至干脆弃之不理,他们认为复习不复习反正效果都是一样。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考生在备考中对诗歌鉴赏及答题的技巧、模式没有作深入探讨。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笔者在此试就诗歌鉴赏中意境型试题的答题技巧作一个分析,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知识储备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者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定性,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明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鉴赏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颠沛流离,生活开始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综合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题。(2004年高考广东卷)
江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二句中的“地白”、“湿桂花”描绘了什么景色?在全句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 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问:简析第三、四两句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审题分析)这一题对诗歌“意象”、“意境”的赏析,涉及诗歌鉴赏最基本的常识。诗中几个典型的意象,如“片云”“孤月”“落日”“秋风”,有实有虚,有的既是实景的描写,又有喻义。把握了这些意象,就可以推断此诗为一首即景伤怀之作。
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意象相对,虚实结合。(步骤一)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步骤二)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伤感之情。(步骤三)
二、1.描绘了十五月夜的素洁清朗、夜深露重的景色,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关键词】作业有效性批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促进作用
一、语文阅读题有效性批改问题的提出
作业批改的理论基础“学习金字塔”(The Learning Pyramid)显示,建构主义主动参与式学习才是理想的高效学习方式。有效性又指有效课与有效益两个方面,“有效益”在当今课改标准下,强调能促进学生智力,技能和情感三维目标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通过批改学生作业,反馈教学,从而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笔者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生作业布置与批改工作,2014年起至2017年上学期作业批改,阅读题布置与批改基本情况:精心选题,作业量适度;有批有改,注重实效;评定作业质量与重视书写;阅读与训练、随堂练、课堂作业,均及时全批全改。
学生心目中什么样的语文阅读题批改方式是最有效的?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批改作业的方式开展问卷:
调查的100位学生,六成以上学生认为做完小组讨论,订错,老师有侧重的讲评的批改方式最有效。笔者结合初中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开展作业批改对初中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的探究。
二、作业有效性批改与评价情况反馈表对初中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1.制订语文阅读题作业批改与评价情况反馈表
教师设定教学目标,配套学习任务,提供学习方法,学生需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是自主学习的管理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领者。因此语文阅读题作业有效性批改和评价方式的改进,通过作业有效性批改和评价为抓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本身发展的逻辑规律设计,完成作业是促进“理解―内化”;也是“巩固―掌握”;更是“拓展―应用”的过程,有效性批改是促进学生登高的梯子。
根据语文学科阅读题作业特点,有梯度地把作业批改的内容分为基础题型、能力题型、压轴题型。根据批改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批改与评价方式:①基础题,可让学生自查纠错或小组互批互改,然后教师检查学生的批改情况;②能力题,采用小组互批互改和教师抽改相结合,最后,比对师改生改情况;③压轴题或开放性题型,教师全批全改,学生订正后教师二次批改。无论是运用放手让学生批改方式,还是半扶半放式批改方式,或者是教师完全批改方式。教师皆全程跟踪,同时,运用分数量化的形式,对学生后续学习有很大的触动作用。有效性批改地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作业评价的有效性,需关注学生发展,走进学生心灵,从内心深处赞赏学生,并建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把作业作为与教师交流的平台,学生勤于做作业,乐于做作业,获得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尊重和鼓励,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2.语文阅读题作业批改与评价情况反馈表的具体操作
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它的布置与批改是影响教学实效的关键。笔者力求形成个人独特的作业的布置经验与批改方法。根据反馈表,在批改时,语文教师可采用以下的批改方式来促进语文阅读教学。
(1)全批与选批、一度批改与二度批改相结合。基础题的练习做到全批,提高题选择性批改,并通过讲评要求全体同学对不正确不准确不完整的内容进行订正。如:《月到中秋》阅读共有5道练习题,其中①题:文中找出体现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的相关语句。这是基础题,答案一目了然,在选文中且就在相应段落的第一句,学生能自查纠错。②③④题,尤其是第②题:文章以“又是一年中秋时节”开头,有何作用?这结合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大多数学生能答出: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对中秋月夜的描写,学生能互批互改,教师通过检查批改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⑤题:文章结尾写道:“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联系全文,说说庄稼汉们的“希望”是什么。结尾起升华主题的作用,但学生归纳不到位或不扣题,这就要求老师全批全改,订正后教师二次批改。二次批改指一次批改含教师讲评作业后,学生对错误进行矫正,老师对学生的矫正再次批改,若还存在问题则进行面批,直到学生掌握。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反复强化,真正把握此类题型,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提高阅读答题技巧,对语文阅读起促进作用。
(2)符号评价和文字、等级评价和分数评价相结合。符号上少用“×”,错题老师用划线的形式指出,屡犯不改的错误画“*”;理解性错误画大“?”;粗心的画上锤子;作业完成好的画上苹果或笑脸表赞赏;这些方法既加深了订正的印象,让作业不再枯燥,增添学习乐趣。正确率可用分数表示,书面整洁、规范可用等级给予评价。如:《童年的馒头》阅读练习,其中③题“妈妈不仅骗二丫娘说我带回了馒头,还多说了两个其用意是什么?”大部分同学答案为“妈妈要面子,不想让外人知道我把馒头都吃了。”学生未扣住主旨来答题,但又能从表层回答。评价时在“妈妈要面子”的旁边画个笑脸,标上分数,在“不想让外人知道我把馒头都吃了”后面标上nn写上“再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学生经过再次思考能补上“让二丫娘觉得我孝顺、顾家,而且成绩优秀。”此符号评价和文字、等级评价和分数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能激发学生思考,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亲近阅读,提高语文阅读的兴趣,对阅读教学起促进作用。
(3)提倡撰写微型评语。批改语文阅读作业时,教师可运用加写微型评语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无声地交谈,给学生以默默地关爱,促学生阅读并乐意完成作业。用大张旗鼓的赞扬为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喝彩,用巧妙婉转的批评为中途懈怠的学生加油,用语重心长的激励为有潜力的学生引路。利用阅读作业批改之机给学生以温馨和关爱,点燃学生头脑中的思想火花和智慧之光,亦是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挖掘教育教学资源。如可在阅读题作业批改过程中,对于做得好、有创意的,写上“你很聪明”、“肯动脑筋”等肯定性言语;对于错题则写上“请看清题”、“再想想”等批语,促使学生能主动根据评语的提示去修改,老师再次批阅、赞扬、鼓励。寥寥鬃帧⒍潭碳妇涞淖饕灯烙锓吹鼓芟裱艄猓点亮学生爱阅读之光,心中燃起期盼教师批改阅读作业的急切心情,真正起到拨动千斤,促学生爱阅读的作用。如:《童年的馒头》阅读练习⑤题“为什么说我的童年在那一天结束了”,学生回答为“那一天,“我”告别了无知和幼稚,长大了”,教师评语“童年的天真,无忧无虑令人难忘,而童年结束,含义深长,令人欣慰,也令人心酸。欣慰的是饥饿中的母爱,使我真正懂事,从此懂得真正去关爱家人和别人;心酸的是“我”承受了本不是自己年龄应该承受的艰辛,结束了天真,无忧无虑的心性。珍惜眼前!”现今教育教学,将知识传授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紧密地融合在教学常规中,这亦是种教育创新,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还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起促进作用。
初中语文教师运用有效地作业批改方式进行阅读作业批改,获取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程度,及时反思和调控教学内容和方式,有效地促学生阅读,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ISBN7-107-19259-0
[2]沈毅,崔允t著.《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ISBN:9787561763605
1、走进自然科学知识的领域里,十万个为什么中的雷电星雨在天空住久了也回来到我们的人间做客,他们其实并不稀奇,只是因为遥远而难得见面而已,太阳、月亮不是经常在我们的世界里转悠着吗?
2、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3、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4、尽信书,莫如无书。
5、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
6、闻而不审,不若无闻。
7、为做学问而读书,是读书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古人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有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然而,莘莘学子能功成名就的毕竟有限,差别不在于人的智商和才气,关键在于人的毅力,在于能不能持之以恒。
8、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9、书,如细雨过后的梧桐,洗去了浮华,透出了青绿。在清闲午后,子落日黄昏,用眼睛读书,用心读书。读不尽精彩丰富的书。
10、人生遇到不如意或困惑,我特别喜欢在书中找答案,而每次寻找,都能找到。我总是将其看做神启,觉得是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读到我想找的答案后,我会兴奋的很久都将微笑挂在脸上,遇见我的人一定以为我遇到了什么好事,其实只是找到了困惑已久的人生答案而已。
11、喜欢读书,心境不好时,读书得以改变心境。心境好时,心境可以改变书的意境。当所有的渴望都离我远去时,只要手中还有书在,那希望就没有离去。
12、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13、悠闲读书,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涵养。多读书,能使人精神焕发,随和幽默,充满自信,充满魅力。我们常说的儒雅风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铺垫,其深厚的文化修养主要从长期不懈的读书学习而来。
14、读书需要一种心境,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读的。只有静下心来的时候,才适合阅读。心无旁骛,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书卷上,唯有此时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15、读书就像一根强心剂,注入我的体内,带给我巨大的力量,在读书中授予我做人的道理,教会我处事的原则,传授我无尽的知识。
16、读书不知义,等于嚼树皮。
17、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18、悠闲读书,意在怡情,情之所致,灵魂可随着书的脉络而神游,或领悟诗词的豪情浪漫,哲学的玄妙精深,逻辑学的机巧善变,小说的峰回路转、悲欢离合;或寻名山大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草;如有幸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与高雅之士谈心,同良师益友交流,潜移默化之中得到升华。
19、有时,读到兴头上,我会感觉和作者有穿越时空的神交感。我觉得像是和老友促膝长谈,她懂我,我也懂她,有时甚至我会大声的喊出来,写的太好了,就是这种感觉,有种找到莫逆之交的感觉从心底迸出。
20、最喜无风无雨的夜晚,静品自然,静通心意,静享人世的浮华。也喜风急雨骤时,怀抱一书,沉坐,观自然的风雨变换,悟人生的诡秘莫测。这时,不是在读书,而是书陪我读人生。
21、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
22、茶余饭后,一本好书,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无论是“曲水流觞”的风雅,还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抑或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豪情,都能带给我一份快乐,一种感动。
23、仔细考虑一天,胜过蛮干十天。
24、读书实在是一件很辛苦、很快乐的事。有人悬梁刺股,有人凿壁借光,可见读书之辛苦。读书让人博取众长,读书让人更胜一筹,可见读书之快乐。()难怪有古人无限感慨到: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读书又何尝不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引得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汲取养料呢?
25、心里没有眼,有眼也无用。
26、最爱夜里读书。春夜里,暖暖风习习,草香弥弥;夏夜里,月明星稀,斗转星移;秋夜里,桂香浮动,虫鸣啾啾;冬夜里,北风尽吹,炉火盎然。一书在手,是与智者畅谈,与朋友倾诉。忘却了白日里的纷争,远离了尘嚣的浮躁。笑看时空外,游走生命间。人生际遇、得失荣辱,不过尘埃一粒,沧海一粟。
27、读书是要有点意境的。一个清闲的早上,选一处幽静的所在,如杭州的运河公园,悠长悠长的公园游人寥寥,你可以独占湖边的石椅,隔着树丛传来的车水马龙之声早滤去了喧嚣。这时宜捧一卷散文。景闲人闲若文亦闲,则旷野、清风、山泉、松子幽香……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都可以在读书中得到。
28、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对读的书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而有所选择。我们所读的书和文章,里面表达的思想和认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有的表达一定偏颇。这时我们要学会分辨哪些书是正确的,是我们要学的书;哪些是错误的,我们要摒弃的书。如同在百花园中虽然花都艳丽无比,但有些花散发出的香气是有毒的,是对我们无益的我们要远离这样的花。如果你能够在书中进行正确的辨别,说明你已达到读书的第二境界。
29、书是我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做人的行动指南。读书,就是这么快乐的事情,让我不断地汲取知识,不断地获取财富,不断地完善自我,而我也在读书的历程中慢慢长大了。
30、我喜欢看朴实的平装书,没有厚重的外壳,随意抓在手里,躺在床上或是窝在沙发都可以,而精装书恐怕只有摆在书架上充当门面时才凸显了它的价值。这个画面里拿书的人一定要穿着随意舒适,一身职业装硬硬的坐在办公桌前,就会将意境大大减分。
31、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方白鹭与青崖之间的旅者,好酒入胸,七分酿成了月色,剩余下三分,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持尽寒枝却终不可栖的寒鸦,手持青青芒杖,在“疏月挂萧桐”之夜,叹大江东去,不为“蝇头微利,蜗牛虚名”触动,只愿沧海济余生;落日桥头,断鸿声中浪子,一边是枯藤老树,古道西风,一边是“宝马雕车香满路”,可他只愿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关于最新通用《守望教育》读后感范文 《守望教育》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刘铁芳教授的教育随笔《守望教育》,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种恍然的感动,在一个喧嚣的时代里,还有人以一份难得的执著守望着心中的教育理想。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今天的世界确实需 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行动开拓者,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热闹、浮华所遮蔽、遗忘的问题之域,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素和静谧的思想之路。 他们可能常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他们依然在寂寞中执著地思索。
他们同样是可敬的!”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所以,鼓励学生读一些著名的儿童作品,听一些儿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改善我们日渐贫瘠的道德生活,对于家庭的幸福,对于学校生活的充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看了刘铁芳先生写的深有感触。这本书刘铁芳先生为教育改革所写的一本随笔,记载着刘先生对于教育和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和见解,非常值得深思。
他提出,我们不能简单地设定“什么是教育”、“教育该如何行动”、“教育非 如此不可”的标准答案和机械化的行动模式,而是把对教育生活提问的权利交还 给实践者,让每个教育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之中不断地去追问: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教育?正是在对现成教育实践的不断质疑、追问过程中,催生一线教育人的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和质量。教育需要理论与时间相结合,而且应是在承认整体现实格局合理性的前提下展开的具 体的、局部的研究,理论研究是进一步贯彻显示行动格局的合理性,而不是单纯 为了论证现实合理性而存在的工具。的确是的,没有理论的支持,实践会走很多弯路,所以,我们要研究理论;但是,单纯为了研究理论而研究,肯定不能跟现 实很好地结合,甚至是背道而驰,所以,我们研究理论应该是以检验现实格局的合理性而存在的。
关于最新通用《守望教育》读后感范文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着作。捧起刘铁芳教授的教育随笔《守望教育》,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种恍然的感动,在一个喧嚣的时代里,还有人以一份难得的执着守望着心中的教育理想。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今天的世界确实需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行动开拓者,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热闹、浮华所遮蔽、遗忘的问题之域,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素和静谧的思想之路。他们可能常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他们依然在寂寞中执着地思索。他们同样是可敬的!”
身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的刘铁芳先生,与一般的高校教育学者相比,更加关注中小学教育,熟悉中小学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守望教育》中的不少篇章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守望教育》的特点是其文笔不像一般教育着作文笔的生涩和艰深,显得平和宁静、灵动流畅和诗意盎然。
在《行走在理想与现实的边缘》一辑的篇前语中,作者写道:“且让我们一道在树下坐一会儿,让我们共同享受此刻的宁静与自由,倾听心灵深处细微的震颤。让我们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时,多一点平凡和朴实,多一点清醒和自觉,让教育生活成为师生心灵自由徜徉、共同依恋之乡。”这样的文字,让平和从容状态下的教育深情、教育哲思,在人们宁静的心灵里汩汩流淌……
在《远离故事的教育》中,作者深情回忆儿时听大人讲故事的情景:“连同冬夜的柴火、夏夜的星光、秋夜的清凉,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童年的记忆之中。有故事陪伴的童年,虽然贫穷,但不寂寞。童年的生命时光在故事的记忆中依稀存留,在回望中鲜活如旧,带给我绵绵不绝的生命暖意。”读这样的文字,一种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
读这样的教育着作,有如轻风拂面、甘露润喉,让人顿觉神清气爽。
这是《守望教育》的魅力,也是刘铁芳先生的魅力。
关于最新通用《守望教育》读后感范文
《守望教育》的作者是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刘铁芳先生,与一般的高校教育学者相比,刘先生更加关注中小学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守望教育》中的不少篇章以其流畅的文笔、独到的视角将我们带入一种美好而令人向往的境界之中,同时用那尖锐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刘铁芳先生在“是语文课本,还是伦理读本”这一章节中指出,我们应该选择优美、活泼的、生气盎然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文章推荐给孩子;不应该将语文教学变成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过早地让伦理取代童趣。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如果把课外阅读目标定位很高,把课外阅读处理得像课堂教学一样,有要求,有目标,规定读什么书,读完以后要么背诵名段佳句,要么写心得笔记,要么摘抄警言妙句,让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去读书,这样的读书有何乐可谈?假设某位老师硬性规定自己的学生一定读多少本书,读什么书;或每天一定要摘抄多少名言佳句,这种只求“量”不求“质”的做法,只会扼杀课外阅读的兴趣,摧残阅读的个性,课外阅读将成了学生课外负担。阅读的数量固然重要,但只一味追求数量不求质量,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课外阅读是自由阅读,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使学生心之所至,自我怡乐。
刘铁芳先生特别在文章中提到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他强调,知识和故事是教育中两个并行的要素,一个让我们获得对世界与自我的认识,另一个则凭借真实可感的生命跌宕起伏来抚慰作为听者的我们的生命。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所以,鼓励学生读一些著名的儿童作品,听一些儿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改善我们日渐贫瘠的道德生活,对于家庭的幸福,对于学校生活的充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愿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够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留给他们阅读时间和空间,读他们自己的故事,读一些美德故事。
在这方面,美国的教育值得借鉴。有个老师布置给二年级孩子的任务是作一个关于“蓝鲸”的研究,要求孩子自己跑图书馆找参考资料,而且参考资料要来源于不同的地方。还要求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详见黄全愈著《素质教育在美国》164页)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而且在搜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略读、浏览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刚开始课外阅读时,“放任自由”是比较合适的办法,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卡通笑话,全凭学生喜欢,当学生逐渐觉得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和生命的需要时,老师再适当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刊并提出读书要求,先“放”后“收”,让学生一个适应过渡期,有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因此,在保证课外阅读数量的基础上,也要保证其阅读的“质量”。在课外阅读的起步阶段,要求不能太高。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必须在质量上和深度上下功夫,要指导学生学会真正的阅读。
关键词: 激发兴趣 群文阅读 营造氛围 美读感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古诗文词句优美、韵律和谐、意蕴深远,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也是民族传统的重要载体。小学生正处在记忆黄金时期,让他们多背诵一些古诗文,不仅丰富其语言积累,而且陶冶情趣,锻炼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热爱祖国语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堂教学中从教材第一册开始,经过一年多实践,着重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训练的内容、途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使班级语文学习和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步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一、弘扬文化,激发兴趣
1.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古诗文学习的兴趣。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价值在于不仅能给人以艺术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因此,古诗文启蒙教育对小学生学识与做人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诗歌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小学语文教材注意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短小精悍的名篇教授给学生,目的就是通过“一枝红杏”,让学生感受古文化的“满园春色”。因此教学中,笔者认为决不能为应付考试,把眼光仅限于教材所定的诗歌,而应该开展大量古诗文导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吸取古诗文有益精髓,促进语文和品德素养的提高。
古诗词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结晶,能让学生明辨是非、珍惜生活,或者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及思乡惜友之情,或者阐事明理,教给学生为人处世之道,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古诗文除了蕴含丰富的思想意义外,还是音乐、绘画、意境等多种形式在内的综合艺术,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同时,古诗文语言凝练、手法生动,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加强语文基本功有着重要作用。系统的、生动的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群文阅读,合理安排
1.选择通俗易懂的古诗文。
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识字量少,以通俗易懂的古诗文为主,并注上拼音,重在激发兴趣。例如,《长歌行》(汉乐府)、《敕勒歌》、曹植的《七步诗》、骆宾王的《咏鹅》、王维的《鹿砦》、《竹里馆》,杜甫的《绝句》、李绅的《悯农》、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白居易的《草》,李白的《静夜诗》、《古朗月行》、《秋浦歌》等。
2.根据季节选择相应的内容。
春天选择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文。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白居易的《忆江南》,贺知章的《咏柳》,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绝句》、《春夜喜雨》,张志和的《鱼歌子》,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刘禹锡的《竹枝词》,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
夏天选择描写夏天景色的诗文。例如,苏轼的《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小池》、《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
秋天选择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文。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刘禹锡的《望洞庭》,杜牧的《山行》、《秋夕》,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冬天选择描写冬天景色的诗文。例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柳宗元的《江雪》,王安石的《梅花》,王冕的《墨梅》,高适的《别董大》等。
3.结合节日选择相应的内容。
例如,结合过春节背诵王安石的《元日》;妇女节背诵孟郊的《游子吟》;清明节背诵杜牧的《清明》,韩的《寒食》等;重阳节背诵有关思念家乡亲友的诗文。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李白的《赠汪伦》等。
国庆节背诵爱国诗篇,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等。
4.根据教材补充相应的内容
例如,教《铁棒磨成针》后让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教白居易的《草》后让学生背诵白居易的诗;教李绅的《锄禾》后让学生自己背诵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教张俞的《蚕妇》后让学生背诵梅尧臣的《陶者》;教陆游的《示儿》后让学生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营造氛围,美读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效果与认知内驱力和学习环境有直接联系。为此,给学生创造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氛围,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训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自主、自乐地徜徉于诗海。
1.营造氛围――诗上墙。教室墙上贴上抄好的古诗,挂着《儿童古诗读本》、《唐诗三百首》、《唐宋诗选讲》等,使学生进入教室抬头可见古诗,起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作用。
2.日积月累――天天背。小学生的特点是坚持性不够,实践当中我采取让学生每天背诵的形式。如写在黑板报上,每天课前背一背,放学前再练一练。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头脑中的古诗文就多了。
3.家长配合――留作业。每天学生作业中都有古诗文诵读内容,通过各种途径使家长知道教师的要求及意义,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年级就背下不少古诗文,感到高兴,不少家长乐于配合,相得益彰。
4.形式多――诗配画。由于一、二年级学生识字不多,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给诗配画,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读古诗文的兴趣,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5.寓教于乐――制卡片。将小卡片的正面写上诗的题目,背面写上答案,下棋似的,答对了,向前走一步,答错了,原地不动。先走完的为优胜,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背了古诗。
6.主动发展――点将台。利用班队课,设立诗词背诵点将台,如做游戏开火车背诵,分组背诵,男女生背诵。也可以不点将,让学生自由到讲台前背诵,背得好的奖给小红花,学生兴趣盎然。
7.荷角初露――擂台赛。先选出一个人当擂主,谁背的古诗首数超过了擂主,就成为新的擂主。通过循环式交流评比,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班级背诵氛围好。
8.多方激励――群英会。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诗人的诗,如李白的诗收集得最多的、且能背下来的就是“小李白”,杜甫的诗收集得多、且能背下来的就称他为“小杜甫”,王维的诗收集得多且能背下来的就是“小王维”……然后,定期举办诗会,让这些“小李白”、“小杜甫”、“小王维”等背一背他们的诗,通过这些方法激励学生主动收集、背诵古诗文。
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在审美愉悦中培养语感,在轻松惬意中拓展知识。新课标将经典古诗文诵读作为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及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理解、运用能力的重要抓手。由于背诵形式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通过一年多训练,学生收获很大。二年级学生大多能背诵七、八十首古诗文,最多的背了百余首,低年级学生背诵了大量古诗文,储存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传统文化精髓。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言论著作、诗词曲赋如灿烂的星辰,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文化积累和语文功底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化精品,是真正的语文基本功。通过广泛古诗文群文阅读,充分美读感悟,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08.
[2]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01.
[3]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关于《守望教育》读后感最新范文 《守望教育》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刘铁芳教授的教育随笔《守望教育》,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种恍然的感动,在一个喧嚣的时代里,还有人以一份难得的执著守望着心中的教育理想。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今天的世界确实需 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行动开拓者,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热闹、浮华所遮蔽、遗忘的问题之域,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素和静谧的思想之路。 他们可能常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他们依然在寂寞中执著地思索。
他们同样是可敬的!”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所以,鼓励学生读一些著名的儿童作品,听一些儿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改善我们日渐贫瘠的道德生活,对于家庭的幸福,对于学校生活的充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看了刘铁芳先生写的深有感触。这本书刘铁芳先生为教育改革所写的一本随笔,记载着刘先生对于教育和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和见解,非常值得深思。
他提出,我们不能简单地设定“什么是教育”、“教育该如何行动”、“教育非 如此不可”的标准答案和机械化的行动模式,而是把对教育生活提问的权利交还 给实践者,让每个教育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之中不断地去追问: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教育?正是在对现成教育实践的不断质疑、追问过程中,催生一线教育人的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和质量。教育需要理论与时间相结合,而且应是在承认整体现实格局合理性的前提下展开的具 体的、局部的研究,理论研究是进一步贯彻显示行动格局的合理性,而不是单纯 为了论证现实合理性而存在的工具。的确是的,没有理论的支持,实践会走很多弯路,所以,我们要研究理论;但是,单纯为了研究理论而研究,肯定不能跟现 实很好地结合,甚至是背道而驰,所以,我们研究理论应该是以检验现实格局的合理性而存在的。
关于《守望教育》读后感最新范文
每当读一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位智者交谈,拓展了思维,提供了方法,指点了迷津,在共鸣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自己。在读了刘铁芳《守望教育》这本论著后,有几分的激动,因为自己的一些谜团在读完了这本书后也日渐明朗。读了这本论著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与反思。
一、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是“训练”还是“教育”。
我对本书中关于“升学”的一元教育论述印象比较深刻。我曾经在高中教过两年的语文,高中就拼一点,学生的分数,学生的练习满天飞,初中也是这样,“升学”的一元教育价值取向往往会将孩子置于“教育”之外,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训练”。还好我们小学阶段没有把分数看得那么重,注重的是学生各种习惯的养成。但是我觉得在我们的课堂上,训练的成分还是比较多。文本只是一个载体,上面承载着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创新,文化的传递,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文本,走出文本,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与素质。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知识的训练是必须的,但我们不要把知识点的训练作为我们教学的归宿。
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德育途中的一把钥匙。
本书中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故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示范性的作用,学生去明白一个道理,很多时候,说教远远不如给孩子讲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也许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或者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能一个故事孩子听一遍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正确地去做,而并不需要我们去耳提面命。更要的是孩子们都愿意听故事,并且听故事对孩子们好处多多。比如说我给孩子讲的一些故事,一遇到类似的问题,好多孩子会一起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这就说明这个故事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孩子的心中。
三、学生形成“悦读”的习惯,真正会读书。
《守望教育》第二辑中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见证着一个人的精神成长,阅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人人皆知。怎样让“阅读”变成“悦读”,这让我想起了一本书《悦读是怎样形成的》。方法是做好事情的捷径,这里面有一套比较好的阅读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在学生刚开始课外阅读时,“放任自由”是比较合适的办法,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卡通笑话,全凭学生喜欢,当学生逐渐觉得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和生命的需要时,老师再适当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刊并提出读书要求,先“放”后“收”,让学生一个适应过渡期,有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因此,在保证课外阅读数量的基础上,也要保证其阅读的“质量”。在课外阅读的起步阶段,要求不能太高。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必须在质量上和深度上下功夫,要指导学生学会真正的阅读。
四、还给孩子童真童趣。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那时侯读书生活比较单纯。简简单单的几本教材,没有任何别的读物、辅导材料,早上来上课,午后轻轻松松回家,作业尽管有一些,也还有课文的背诵任务,但感觉好象都能比较轻松地应付得过来。不仅如此,愉快经历还有两个重要由来,一是经常有伙伴自由玩耍,一是与自然随意地接触。”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几个铜钱,几根鸡毛和一小段麦管用线一扎便扎成了一个鸡毛毽子;一个瓦片,地上画几个方格子,就是我们玩的瓦房子;天黑了,村子里的草垛,各种杆秸多成了我们躲猫猫的快乐场所……
可回首今天的教育,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可谓天壤之别,学生知识训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可学生的生存状态却不容乐观,在阳光体育课上,如果我们能够增加一些富有童真童趣的活动,孩子们可能会是更快乐。
总之,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要抱有这样一个胸怀,不是教好某些优秀的学生,教好一个班的学生,教好几届学生,而是从“人”这个概念出发,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考虑,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让每个孩子具备顽强的生存能力,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就让我们带着这个任务开始自己的教育工作吧。
关于《守望教育》读后感最新范文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刘铁芳教授的教育随笔《守望教育》,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种恍然的感动,在一个喧嚣的时代里,还有人以一份难得的执著守望着心中的教育理想。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今天的世界确实需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行动开拓者,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热闹、浮华所遮蔽、遗忘的问题之域,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素和静谧的思想之路。他们可能常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他们依然在寂寞中执著地思索。他们同样是可敬的!”
身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的刘铁芳先生,与一般的高校教育学者相比,更加关注中小学教育,熟悉中小学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守望教育》中的不少篇章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守望教育》的第一个特点,是其字里行间洋溢着温暖的“人间情怀”。作者十分推重北大教授陈平原在其《学者的人间情怀》中倡导的学术作风:“应该提倡这么一种观念:允许并尊重那些钻研象牙塔的纯粹书生的选择,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保持一种人间情怀。”在作者看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在搞好专业研究的同时,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具有文化批判意识,用自己的良知和道德“表态”。于是,作者将自己深邃的目光、纯净的心灵,交付于众说纷纭的教育。在《一位“爱教育者”的“人间情怀”(代跋)》中,作者以一种足以让人动容的真诚来剖析自己的心迹:“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我关注社会底层;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关注历史与现实之中不时涌现出来的他者命运之幸与不幸;作为一个在20 世纪后期出生长大的个人,我特别关注20 世纪里无数在封建与反封建、自由与专制、启蒙与救亡、个体尊严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辗转反侧”,“只是因为,我对他人当下存在或曾经存在的命运的关注与体验,构成了我自己的生命世界的一部分,我必须言说,只是因为它们构成了我生命之中的牵扯与疼痛。这个我每天生活其中的世界是我的生命得以可能的惟一的世界,是滋养我生命成长的永久的摇篮,我没有理由不关切我身处其中的世界,关注并且爱这个世界中与我相遇的人们。这并不是因为我多伟大,而是因为我与周遭世界的交往构成了我生命存在的真实内涵。”这样的文字,让人分明读出:作为一名研究教育的学者,作者也许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环境、影响芸芸众生的悲欢,但他愿意以自己的良知和赤诚,去“言说”他的所见所闻所思,关爱他生于斯长于斯的世界。这样的“人间情怀”,既使作者一往情深地为教育呐喊、挥汗、流泪并幸福,也使读者对《守望教育》心向往之。
《守望教育》的第二个特点,是其内容的丰富性和见解的独到性。刘铁芳先生怀着对教育的满腔深情,把敏锐的目光投向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学日益成为显学,教育问题逐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时,他始终坚持着个人独到的问题关注,关注当代教育被遮蔽的人文情怀,比如儿童教育、乡村教育、道德教育、教师成长和人文幽思社会弱势群体,比如远离故事的教育等。林林总总的教育学话语,往往研究者自身被排除在话语之外,话语中间看不出研究内容与个人的实际性关涉。社会底层出身的刘铁芳教授习惯于一种低调的言说姿态,总是从个人的切身经历或感受入手,他始终都是以一种局内人——而非把自己排除在言说对象之外,“隔岸观火”——的姿态来面对复杂的教育世界,面对我们的教育赖以生长的社会,把“自己也烧在这里面”,真情实感油然而出。
作者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强调“技术主义”和“权威主义”、并以此作为让学生“听话”的秘诀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这样的教育指导思想违背教育为了“人的发展”的宗旨,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活泼的成长。这充分体现作者争鸣的勇气、学术的个性和见解的独立。 作者认为,教育问题无处不在。当人们为著名健身操教练马华的英年早逝而叹惋不已时,作者却看出了马华之死的背后问题:“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健美的马华留住了马华的健美,却没有留住马华本身”,“世界上最长寿的高加索人讲究粗茶淡饭,他们的脑瓜子装的恐怕不是我们所谓的‘科学’,不过是他们舒心乐意的习惯而已。‘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那个‘幻象’的‘健康’一旦以过强的暗示加诸个人,本身就可能越出健康的轨道”。教育,正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一样,如果仅仅以所谓的“科学”条框来规范,远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想起刘胡兰》中,作者对几十年来一直将刘胡兰的故事编入小学生课本的做法提出批判:“社会已发展到了21 世纪的今天,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给予我们的天真活泼的小孩子们以何种品性的教育?如果说刘胡兰以稚幼的肩膀担当神圣的革命价值是出于特殊的时代,可为什么我们一直还在比刘胡兰还小的孩子心灵里不断传诵着刘胡兰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什么我们的身边不时会出现小英雄不断以血来洗刷我们成人世界的眼睛呢?”,这样的批判似乎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又有谁能否认作者思考的深刻、呐喊的至诚呢?
《守望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是其文笔不像一般教育著作文笔的生涩和艰深,显得平和宁静、灵动流畅和诗意盎然。
在《行走在理想与现实的边缘》一辑的篇前语中,作者写道:“且让我们一道在树下坐一会儿,让我们共同享受此刻的宁静与自由,倾听心灵深处细微的震颤。让我们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时,多一点平凡和朴实,多一点清醒和自觉,让教育生活成为师生心灵自由徜徉、共同依恋之乡。”这样的文字,让平和从容状态下的教育深情、教育哲思,在人们宁静的心灵里汩汩流淌……
在《远离故事的教育》中,作者深情回忆儿时听大人讲故事的情景:“(各类故事)连同冬夜的柴火、夏夜的星光、秋夜的清凉,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童年的记忆之中。有故事陪伴的童年,虽然贫穷,但不寂寞。童年的生命时光在故事的记忆中依稀存留,在回望中鲜活如旧,带给我绵绵不绝的生命暖意。”读这样的文字,一种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
一、涸泽水蛇
泽涸①,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人皆避之,曰:“神君②也!”
(节选《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泽涸:池塘水干了。②神君:神的尊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蛇将徙( )
②子行而我随之()
③子行而我随之()
④人以为蛇之行者耳()
2.文言文中“以”主要有A.因为;B.连词,相当于“而”;C.介词,把、拿等意思。请分别选出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
①负我以行()
②人以我为神君也()
③乃相衔负以越公道()
④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3.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子行而我随之B. 人皆避之
C. 子将安之D. 默而识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皆避之,曰:“神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楚王问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
②引商刻羽( )
③杂以流徵( )
④是其曲弥高(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可用哪个成语来概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还可以用来比喻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孔子困陈蔡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
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藜羹不斟( )
②得而爨之()
③攫其甑中而食之( )
④谒孔子而进食( )
⑤向者煤炱入甑中( )
⑥所恃者心也(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孔子穷乎陈蔡之间( )
②所恃者心也()
③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 )
④谒孔子而进食(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所述之事被后世用一个典故来概括,请说出这个典故,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典故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简洁的话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澄子亡缁衣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缁也,以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宋有澄子者,亡缁衣()
②见妇人衣缁衣()
③援而弗舍,欲取其衣()
④子不如速与我衣()
2.翻译下面句子。
以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你有什么体会和感受?请你联系现实生活,写一段读后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阳桥与鲂
宓子贱①为单父②宰,过于阳昼③,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纶④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
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节选自汉・刘向《说苑・政理》)
【注释】①宓子贱,人名。②单父(Shànfǔ),古县名,今山东单县。③阳昼,人名。④(chà),举。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过于阳昼()
②子亦有以送仆乎()
③请以送子()
④夫纶错饵()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其为鱼,薄而不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亦有以送仆乎?”写宓子贱去单父赴任前拜访朋友阳昼,虚心求教、广纳为政良言,表明他有正直清廉的思想。
B.宓子贱曰:“善!”一个“善”字表明宓子贱从朋友阳昼钓鱼的经验里领会了治理百姓的道理,深切赞同朋友的看法并流露出由衷感激之情。
C.面对夹道欢迎的达官显贵,宓子贱说:“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表明宓子贱是一个低调的人,不喜张扬,洁身自好,不愿与一般人结交。
D.“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写宓子贱重视发挥当地德高望重的贤德之士在治理百姓上的作用,这是他对阳昼钓鱼经验的活学活用。
4.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背道而驰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①,中道而反,衣焦不申②,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③。方北面而持其驾④,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⑤?’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⑥。’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⑦。’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⑧。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扬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节选《季梁说魏王》)
【注释】①季梁:魏国人。②衣焦:衣裳皱缩不平。申:同“伸”,伸展。③大行:大路。④方北面:正朝北方。持其驾:用手持着缰绳,驾着车。⑤奚为:为什么。⑥吾用多:我的路费多。⑦御者:马夫。⑧举欲信于天下:一举一动要取信于天下,使众望所归。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中道而反()
②恃王国之大()
③犹至楚而北行( )
④举欲信于天下( )
2. 选出下列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我欲之楚
B.此非楚之路也
C.小大之狱
D.王之动愈数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觉得季梁是否能劝说成功?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楚人患狐
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教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他日,豕暴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驳也,真虎且不当,往且败。”弗听。马雷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
(节选自刘基《郁离子》 )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咸而亡其神( )
②出于牖下( )
③啼而踣()
④马雷而前(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伏而俟命()
②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 )
③往且败( )
④颅磔而死(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八哥学舌
鸲鹆①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而调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敢效人言。
(选自明・庄元臣《书苴子・内编卷五》)
【注释】①鸲鹆:鸟,羽毛黑色,头部有羽冠,吃昆虫和植物种子,能模仿人说话的某些声音。俗称八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南人罗而调其舌( )
②蝉鸣于庭( )
③曷若我自鸣其意哉( )
④终身不敢效人言( )
2. 下列“言”与“久之,能效人言”中“言”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A.子能人言,甚善
B.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
C.此人一一为其言所闻,皆叹惋
D.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曷若我自鸣其意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现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读完这篇文章,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教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
一、阅读白居易的《白云泉》,回答问题。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所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_____王____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①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②不相顾,临堂空复情③。
[注释]①要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③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还是“在”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诗题《城东早春》,在诗中作者是如何扣题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景”一词很值得玩味,其“清”字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这首诗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华子岗的景物,试分析一下 “侵”和“拂”这两个动词在表达上的作用,它们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新年是春天到来的标志,还没有芬芳的鲜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在焦急等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作者为写出人们内心情绪的跌宕腾挪,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的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增添了诗的趣味,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
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这首小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作者王维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人赞誉其诗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妙境。
2.张旭的《山中留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句中,“沾衣”为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本诗中的“湿衣”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世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这首诗通过山行所见,歌咏了什么?诗围绕一个“留”字,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第三、四句笔锋一转,又引申开去,用“纵使”来写“莫为”,写出一番什么样的景色?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宋诗,简答后面问题。
村行王禹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注释]本诗是王禹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1.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文言文
一、1.①徙:迁移 ②子:你 ③随:跟随④耳:罢了
2.①B ②C③B ④A3.C
4.①倒不如咱们互相衔着,您背着我走,这样,人们看见就会把我当作神君呢。②人们看见,果然都避开它们,说:“这是神君呀!”
5.说明了迷信思想的可笑。
二、1.①跟着 ②引用 ③夹杂④高雅
2. ①有个客人在郢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 ②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唱和的人也就越少。
3.曲高和寡。曲调越高雅,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4.比喻知音难觅。也比喻品质高洁的人容易受到别人的误解。也比喻说话,写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理解正确即可)
三、1.①lí ②cuàn ③zèng④yè⑤tái ⑥shì
2.①穷困 ②依仗 ③吃④拜见
3.①(孔子)白天睡觉,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②(按说)应该相信眼睛(看见)的,但是眼睛也不一定可信;应该依靠自己的心(的感受),自己的心也靠不住。你们记住,要了解人本来就不容易啊。
4. 陈蔡之厄。原指孔子及其弟子从陈国到蔡国的途中被围困,粮食断绝的事。后比喻旅途中遇到食宿上的困难。
5.这则小故事说明,只凭一些表面现象去主观臆断事情,就很容易犯错误。要做到真正地知人识人,非常不容易。这则故事还表明,作为老师,孔子能知错就改,而且以自己的教训去教育学生,这是相当可贵的。
四、1. ①遗失、丢失 ②穿,名词作动词 ③牵,拉,扯④还给
2.用一件黑色的单衣抵偿一件黑色的夹衣,你难道不是赚了吗?
3.要以理服人,不要强词夺理。
4.略(围绕“不要强词夺理”来写即可)
五、1.①拜访 ②用来……的办法③请允许我 ④同“措”,置放。
2.①这种鱼,瘦并且没味道。②这些就是阳昼所说的“阳桥”鱼来了。
3. C(这是宓子贱对一群阿谀奉承的小人避而远之,表明他知人善任,有自己的为政用人原则)
4.尊贵的人,是不会贪图蝇头小利,也不会放下自己的尊严去趋炎附势的。
六、1.①反通“返”,返回②依仗 ③向北 ④讲信用、取信2. A
3.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
4.背道而驰。(或:南辕北辙) 做什么事,首先要看准方向,才能发挥优势达到目的;如果方向错了,所有的优势只会导致离目标越来越远。
5.能。季梁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
七、1.①zhé②yǒu ③bó④xū
2. ①等待 ②靠着③将 ④裂
3.①有个楚国人因狐狸而伤脑筋,用很多种方法捕捉它,没有抓到。②那楚国人大喜,认为虎偶是可以用来让天下所有野兽臣服的。
4.没有真本领,以假象吓唬人者,终将失败。
5.人们一旦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便总是自我膨胀到愚蠢的地步,以至于送了卿卿性命。
八、1.①网捕②庭院 ③哪能像…… ④仿效2. D
3.哪里比得上我自己鸣叫自己的心意呢!
4.这则寓言讽刺了写文章剽窃模仿别人的思想的人。告诉我们:为文者千万不要学鸲鹆鸟,不要落入别人思想的窠臼,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
5.当今社会是创新发展的时代,需要的是各方面的创新人才。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探索,勇于创新,努力使“自己的歌声更响亮”。
古诗词
一、1.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人。诗人的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何必”两句更表达了诗人的这种性格特点。
2.主要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以泉水激起的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
二、1.天色已晚,下起细雨。(扣“晚钟鸣上苑”或诗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扣住“疏雨过春城”分析作答)
2.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以及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三、1.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
2.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那里了。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蕴藉。
3.“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4.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特定的环境气氛,营造出一种月圆人缺、寂静思忆的意境,把要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5.“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
四、1.作者用“才”、“半”暗点“早”字,“半未匀”的柳芽冲寒而出,最富生机,最能显示早春的特征。
2.“清”不仅写出早春之景本身清新可喜,也指春景刚刚显露出来,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五、“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照下一步步下行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正折射出作者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六、1.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2.增加了诗的浪漫主义色彩,“却嫌”、“故穿”,用拟人化手法,把春雪描写得美好而有灵性。
七、1.诗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幻觉、错觉。青翠的山色给人带来的浸染、滋润、细雨湿衣似的凉意美感。
八、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柳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柳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的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九、1.此诗歌咏了山地春天的美景,表现了留客的主旨。
2.写出了“入云深处亦沾衣”的又一景色;在一般人看来,只注意雨天的雨,没想到晴天同样有雨意。
十、1.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孤独,斑斓色彩中蕴涵哀伤。
2.悠闲中透着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
3.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声景映衬,意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