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3: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心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培养;幼儿;健康心理
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就必须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务必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磨砺自己的美感意识
作为幼教教师,没有对音乐美术的美感意识,自然就没有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美感敏锐的感知能力,在我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职。如果说幼儿是花朵里的花朵,春天里的春天,那么幼教教师就是“花神”或“春君”,因为她们要为那春天里的根提供充足的土壤、水、空气、养料和阳光,幼儿作为人生根和芽的部分,他们是纯洁的、纯真的,他们是向善的,他们更接近于自然、人性和神性,他们是灵动的,他们有无限广阔的潜能。幼教教师作为“花神”和“春君”,她们应该具有幼儿“真”“善”“美”的部分,她们应具备发现和创造“真”“善”“美”的能力。就塑造生命和自我塑造而言,每个人都应努力培养自己的文学性、艺术性、音乐性。一个高贵的生命体,这些素养是必备的。作为打开整个春天的幼教教师,这些素质是必须的,有了这一切,他们才可能是鲜活的、蓬勃的、发展的且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他们至少具备较高的文学欣赏能力,极强的美感意识、赏析能力,颇高的美术造诣、深厚的音乐素养,不仅能够欣赏而且更应具备几种吹、拉、弹、唱的技艺。但在今天的教育界,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几近稀有,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培养人的人更需要加快培养自己应该具有的高贵性,今后我们的教育应该注意培养运用这样的人才。幼教教师作为人生全方位的启蒙者,她应使自己努力成为“百科全书”式人物。我们如此辛苦、如此努力地学习和实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们具有丰富的心灵,如此才会有丰富的情感和爱,才能启发引导幼儿去发现广阔的天地,培养他们的爱心。
二、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是我们了解世界、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积累教育经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和人生经验,开发了心智,拓宽了视野,对于生命和生活会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面对人生、面对生活,我们会站在一个更加广阔开放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问题,阅读也教育了我们,提升了自己,在人生的航程中点亮阅读,点亮我们的心灯。
1.坚持锻炼
面对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工作量和心理负担将不断加大,竞争也日益加剧,而我们的肌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要日益老化,只有“高扬意志,野蛮体魄”,才有可能抗衡物质时代的种种压力和工作负荷,才能有效地保证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正常化。物质和精神又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身体好了就会促进精神状态的良好发展,就目前的社会现实和生命生活需要而言,锻炼身体是必须而且是必要的,人需要活得精爽。
2.要有一点养心怡气的爱好
处在一个纷繁、人心浮动、机会和挑战并存的时代,人人都需要一个赏心悦目的后花园,这个花园得由我们自己来培育。我们可以听音乐,也可以写作、画画、弹奏乐器、写字、养花、剪纸、搞点摄影、电脑绘画制作等等。我们不一定要做得如何高超美妙,但我们一定会乐在其中,这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从锣鼓喧天的前台下来,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心安顿下来。
3.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是承认自我、肯定自我的前提。要对自己的优缺点有充分的认识,应该辨证地看待自己,缺点既是优点,优点也是缺点,不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因人褒而自扬,不宜人贬而自抑。做人要自信,这是立世的根,但你也必须确信自己有这个根,一个随大流、人云亦云的人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
4.要有“放下”的胸怀
应该明白每个人、每样事物都是有定数的,这不是唯心,这是唯物认识论的结果。人和事物都是不完善,你不可能是全能的,别人拿手的你不一定会,别人要争的你不一定非要去争,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才能等都是有限的,要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船行到急处,要有“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准备和胸怀。向大处看、向远处看,“放下”我们要“放下”的,给自己减负,为他人让路,天地随之也会广阔,随时调整自己,随时打扫自己,随时“放下”那些无需我们带着的东西,轻装上路,轻装前行。
人心性的形成是遗传、后天物质和文化环境影响沉淀的结果,这一过程是艰难而又漫长的,幼教教师在幼儿心理健康培育的过程中,要赋予爱心和耐心,不怕繁琐,从小事做起,小处着手,在点点滴滴过程中,使幼儿良好心理素质逐步确立起来。
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导致的。究竟什么才是健康的心理状态?不同的心理学流派会给出不同的解释。这里我们介绍一种既简单又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解释――即建立于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家庭治疗大师SATIR女士的观点,对心理健康做如下描述。
懂得如何做出选择
事实上,每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都与其曾经的选择而密切相关。或者说,选择造就了一个人的人生。遗憾的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选择,或者干脆放弃选择的权利,因此在生活中失去了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懂得选择的人,则表现得充满活力,善于与人交往,过着积极主动的生活,因此也会拥有丰富的人生。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心理健康的人从不抱怨,就算因为自己的选择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也会尽力弥补由此带来的损失,承担起责任。这样的人也因此会活得踏实而从容。而那些不敢承担责任或把责任推给别人的人,终将无法获得社会的认可,也不可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有高自我价值感
所谓高自我价值感是指一个人不会因为别人对他的看法而妄自菲薄。这样的人会对自己有非常中肯的评价,也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这样的人,可以独立地走完自己人生的路,也因此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喜悦,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而自我价值感比较低的人,则会因为别人的评价或看法失去自我的方向,从而无法独立走完自己人生的道路。这类人的人生过程就像断线的风筝,飘摇不知所终,极易受到伤害,也容易伤害别人,无法拥有一段稳定而坚实的人生旅程。
表里如一
表里如一是一种身心完全和谐统一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在的感受,也能够顾及别人感受;关注团队成员间的关系,于是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表里不一的人,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同和理解,自然无法获得健康与快乐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心理环境;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指的是幼儿在与环境、他人的交互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与环境、人际以及自我的积极良好的适应状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指导要点明确要求“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同时,环境又影响着人的生理和心理。幼儿园作为幼儿从家庭独立跨入人生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幼儿园不仅要有美丽、整洁、富有儿童情趣的外在环境,还应该有宽松、和谐、秩序、自由的心理环境,有宽容、理解、耐心懂得他们心理需要的老师,能够提供适应他们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幼儿园应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布置有利于幼儿心理发育的外部环境
幼儿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幼儿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变化,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满足幼儿需要,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首先创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墙饰。每个年龄段的幼儿由于身体和智力发展的状况不同,他们在理解能力、观赏接受能力、动手制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在进行活动室墙饰设计时,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发挥墙饰的作用。 其次创设安全丰富满足幼儿需求的物质环境。环境中的设施、设备首先应该是安全的,幼儿有安全感,才会放开手脚,放大胆子去活动;幼儿处于开放的、丰富的生活活动环境中,他才能自由地选择,自主地进入,主动地和环境中的事物相互作用;我们创设的环境若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活动形式宽松,富有童趣,幼儿才会喜欢幼儿园,在活动中才能产生积极的行为;才能更有益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精神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因此幼儿园尽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能使幼儿积极向上;相反,不良的心理环境,只能使幼儿情绪低落,养成消极的思想方法和行为习惯。因此,要建立宽松的、民主的、关爱的、支持的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人际精神环境。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W光点,不要盲目的把好孩子和坏孩子往孩子身上套,这样是极不负责任的,每个孩子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只要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我都会加以肯定、表扬,然后再鼓励他们争取更大的进步。孩子需要我们的信任,我们的信任能提升他们的自信,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三、营造有利于幼儿心理发展的爱的氛围
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孩子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作为幼儿教师,应该用爱心为幼儿身心发展提供精神营养,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儿童产生安全、愉快、积极的情感与心理状态。
教师要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只有爱孩子,才能对孩子保持亲切的态度,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地心理。如:每天早上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以及每天下课亲切地与每一个幼儿说再见,会让每一位幼儿都有一种充分地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促使他们更乐于去观察、尝试、探索与创造,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
四、搭建有利于幼儿良好沟通的心理平台
沟通,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尊重,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并有一种充分的接纳感,感到自己为教师所关心,喜爱;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增强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
沟通时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避免语言挫伤孩子的自尊,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例如:每天班上有许多孩子都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而这些"小报告"得事情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情,时间一长难免会让老师产生烦躁、厌倦得情绪。这时教师就应该极力避免将个人得不良情绪带到孩子中间来,应该保持积极愉快得情绪与孩子交流。
五、提供有利于幼儿乐于交往的心理机会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心理学强调对影响健康和疾病的生物、行为和社会因素的理解,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健康心理学者主要研究部分领域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肿瘤,心身疾病,保健和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对特殊疾病进程(例如糖尿病、癌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慢性疼痛和睡眠紊乱)的影响。在美国心理协会第111次年会[1]上,Duke大学医学中心的Frank J. Keefe博士提供了他整理的题目为“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的座谈会的内容,这次座谈会的与会者都是在健康心理学领域有杰出贡献并且是各自的研究领域的带头人。本文结合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1 改变诊断界限值对健康的影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大学的Robert M. Kaplan博士谈到了改变健康的诊断界限值及其影响[2]。他曾论述过“疾病蓄积”假说的概念,认为疾病是很常见的,尤其对老年人,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患有疾病,那他就会从自己身上找到疾病的影子。然而这些疾病很多都是“假病”,如果不重视它,它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真正的疾病会影响一个人对寿命的期望值和(或)生活质量。而“假病”仅仅是人们对疾病的一种特殊分类,它并不会对寿命期望值和(或)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他还提供了大量的例证来说明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发现了很多这类疾病并对其进行了分类。例如,在1982年,只有20毫米以上的肝损伤才能被发现;而在今天,随着螺旋CT的应用,我们已经能够发现2毫米的肝损伤。同时,目前的科学评定技术指出,在65岁以上的人群当中有超过65%的人的大脑存在小梗塞灶。
Kaplan博士说,现在会引起大规模流行的疾病已经有了新改进的定义。在过去的几年里,糖尿病的发病率上升了14%,这并不意味着就发生了糖尿病的大规模流行,而是由于改进的定义导致了疾病发病率的升高。他引用的另外的一个例子是体重指数(BMI)界限从过去的27变成了现在的25。例如他的一个同事,身高5英尺9英寸,体重179磅,BMI是 26.7;根据旧的BMI定义,他不超重,而根据现在的定义,他是超重的。然而,他和他的同事根本不相信结果会是这样。
Kaplan博士引用的数据来自于他对NHANES(National Health and Examination Survey)的研究。他通过分析指出,过去几年内对疾病定义的改变影响了大约30%的50岁以上人群,治疗这些以新定义诊断的疾病的预计花销大约是250亿美元,而从中获得的益处确是微乎其微的。如果一个人把寿命期望值作为评定指标,那么他会发现这种巨额花销和努力仅仅会带来几个小时的提高。于是他得出结论,如果改变所有诊断的界限值,那么“我们就都得病了”。基于这一点,依据所有的新的疾病分类标准,美国就会有75%的成年人患有各类慢性疾病。他指出健康心理学者会在新的保健领域里起作用。当人们被告知患有疾病时,会要求进行治疗,而健康心理学者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和解释这些新诊断的疾病。同时,健康心理学者会向病人解释对疾病进行治疗与不治的危险和益处,进而帮助其作出医疗决策。
2 心理逃避对乳腺癌治疗的影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大学的Annette L. Stanton博士论述了大量对乳腺癌患者处理过程的研究[3],以及在不利的情况下人们如何通过找到有利的方面而进行处理。人们在紧张刺激的生活中寻求积极的因素,并从经历中学会有用的东西,进而一步步的成熟长大。在一项对9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调查中, 83%的人表示从她们的乳癌经历中获益,46%的人会把她们的经历完整地讲述给其他人。Stanton博士论述了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的头一年里所关注的问题。51%关注的属于情感领域,主要是对疾病复发的恐惧;21%关注的是身体状况,主要是体重增加。Stanton博士也强调了逃避对疾病的关注的负面影响。在一项对117例乳腺活组织检查病人的调查中显示,逃避对疾病的关注在活组织检查、诊断和手术治疗方面都预示着存在危险。在一项对70例优先选择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的研究中显示,逃避对疾病的关注预示着增加一年后癌症复发的危险。同时,在另一项对92例完成全部治疗过程的乳腺癌患者的调查中显示,逃避对疾病的关注预示着增加危险性和3个月后的精力减弱。
Stanton博士在她研究中发现了对乳腺癌治疗有益的方法,在情绪中能够表达出自己患有癌症的人比不表达的恢复的效果要好。最近,她和同事们作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在试验中,60名早期乳腺癌患者被随机分组写下自己的想法:(1)她们对乳癌有很深的理解,或(2) 她们对乳癌有积极正确的理解,或(3)她们患乳癌的真实经历。3个月后,与写下真实经历的对照组中的患者相比,写下真实情感的前两组患癌症相关疾病的概率要小。
3 不合理的健康评估的负面影响
美国爱荷华州大学的Alan J. Christensen博士论述了不合理的健康评估的负面影响[4]。他和同事通过一系列对慢性疼痛的研究显示,错误或不合理的健康评定(例如灾难化)预示着对慢性疼痛束手无策,甚至疼痛会超过期望值。在一项对5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研究中,对他们12周前后的心脏康复计划分别进行了评估,发现即使在控制了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以后,仍有大量认知错误的患者会发生更为严重的损伤。
Christensen博士举了一个负面评估的例子。一个有心肌梗塞的人同家人一起参加了一场棒球比赛,在刚开始的8次击球过程中他们玩得都很高兴。但就在第9次击球时,有心肌梗塞的这个人产生了胸痛,他认为:“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下午真是令人失望!”像这样的想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还会产生负面影响。Christensen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制作了一个不合理健康信任度(Irrational Health Belief Scale)评价表,他们发现高分值的不合理健康信任度与糖尿病患者饮食上的自我控制和约束相关。Christensen博士认为健康心理学者能够帮助人们正确的进行与健康相关的评估,还能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帮助人们评价疾病,这将会对人们的心理和医疗产生更好的作用。
4 不恰当的认知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的损害
【关键词】多方联动;学生;健康心理
笔者针对本地学校学生的心理测试显示,我们的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心理问题、个性心理问题、学习心理问题以及人际心理问题四个方面。为此,我们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采取多方联动的方式培育我们学生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分以下几步来做:
一:从父母入手,打造和谐家庭
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很重要的一部分要从我们的家长入手。家长以及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笔者在实际调查的过程发现很多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就是因为家庭中存在各种不和谐,而那些心理健康的学生往往家庭环境也比较好。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家庭的力量,使学校和家庭携手合作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笔者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就非常注重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定期的家长会、有针对的家访,来使我们的学生家长能够了解我们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能够使我们的家长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而且教师与此同时也能够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从而对于学生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从教师入手,形成和谐课堂
我们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我们的学校度过,而在学校的这一部分时光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时期,因此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也能够影响我们学生心理的发展。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从此入手,为我们学生的发展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学校层面来说就应该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这样让我们学生受到良好的影响,就能使我们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教育。
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开展多次活动,如:演讲比赛、足球跳绳比赛、秋季运动会、书法书画比赛、各学科知识竞赛等等,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才能,使学生不断发展找到自我,树立自信心。针对那些可能存在某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我们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开展一些心理咨询,有针对性地因人而异地矫治和疏导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做好学校层面的“助人自助”的心理辅导工作。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表达内心世界的安全环境,以接纳、平等、信任的心态对咨询者以情相待,为咨询者排忧解难,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矫正。咨询室老师经过多次的交流咨询对学生的逃学问题、厌学倾向、因家庭原因造成的学习成绩下滑问题、上课时间注意力不能集中常搞小动作等问题进行了成功的解决,帮助学生克服了心理障碍。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我们学校还设立的咨询信箱,定期地接受学生的个别咨询,用尊重、接纳、理解的态度,通过聆听、分析、疏导、建议等方式和科学的方法,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诱导,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
三:从社会入手,打造和谐社会
目前由于信息技术的发达,所以我们学生在生活中更易受到社会层面的影响,而据笔者多年观察,这些层面的影响是逐年加大的。为此为我们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是我们社会的必须要承担的任务。我们要消除社会上不良思想对于我们学生健康心理的腐蚀,净化学校周边的环境,创建和谐社区,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实现对于学生良好的心理教育工作。
例如,笔者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就经常利用多媒体来播放《法律讲堂》等与学生有关的节目,使我们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且,笔者在教学时间过程中,还制作了类似的节目,让我们的学生自己当演员来展现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故事,然后再让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进行一定的点评,这样的节目在学校里面播放,就能吸引学生兴趣,演示身边的实例,也能对我们的学生开展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一点,据笔者所调查,我们学校周边的网吧对于青少年的心理毒害作用是非常的大的,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的83.2%学生每周至少去上网一次。中职学生平均年龄是16.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不良信息的分辨能力是非常的弱的,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为此,笔者认为我们的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于学校周围环境的治理,进而创造优化的社会环境,为我们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四:总结
我们的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因此对于其心理健康的教育是非常的重要的。我们应该采用多方联动的方式,从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入手,为我们的学生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供一定的解决途径。这样,我们的学生就能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人生的这一段路上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老年人是社会中有特殊个性的一员。其基本标志有三:
一是身份特殊。他们退出社会劳作岗位,与社会劳作活动不沾连,又要参与社会生活。
二是收入性质特殊。他们不创造社会财富,既要依赖社会,又要超越依赖,发挥高科技时代赋予老年的智能优势。
三是个人心理特殊。他们一天天走向衰老,但不相信只有衰老。“壮心未与年俱老”。老年也只是生命的一个季节。凡季节都会有春花秋实。只要心不避开阳光雨露。
这一切表示:年虽老,同青壮年人完全一样,可以展示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劳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年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也是社会人,与在职在岗人一样的有七情六欲,一样的需要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种个性与共性处于平面空间位置上的冲突,决定老年人尤其要重视“养心炼性”,追求一种“穷达两由之。进退皆自得”的心安境界。这既是人生的艺术,也是老年人建构健康心理的核心。
当然,这是坡度极大很难攀登的一段寿山揽胜的路程。
生活本身是一种悖论: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对这些礼物最终的弃绝。因之,老年人对心理建构要有理性的透视,既有“入世”的雄心,又具“出世”的雅志,不被五彩纷纭的具体生活所诱惑、所局限。
人生的旅途不会处处都随人意,总有“穷时”和“达时”之分。这里的“穷”与“达”,各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说,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沉浮,受到挫折、才未尽用或自身难保(穷)与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乃至心想事成(达);其二是说,神旺体健、不知老为何物(达)与垂垂老矣,心富而力乏、无以为计(穷)。
尽管不同文化素质与教养的老年人,对心理建构的要求,其迫切性、内涵、层次、境界是大不相同的,但政通人和、经济发展与生活提高的大环境,使人们所期望的健康长寿则是共同的。所以,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建构来说,除了在“达”时兢兢业业,造福社会,为人民奉献一己之力;在“穷”时好自为之,志与行始终相守,管好自己之外,还应以宽容的姿态,把自己投入到社会背景中去,心既不脱离世俗生活,使之保持与世俗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又不同于或高于世俗观念,在思想、情操上寻求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透过通往永恒的窗口来审度自己,使自己自爱自强、自勉、自娱自戒、自尊自重,保持一己的超脱。
对于初中生而言,健康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行为方式以及情绪情感。小而言之,健康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立足于事业,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大而言之,它将影响到一个国家国人的素质,甚至是民族的兴衰存亡。
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已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过激的逆反心理,无论家长和老师说的话多么具有真理性,他们心理明明知道是对的,但就是对着干,顶撞行为屡见不鲜,这能算是正常的青春期逆反吗?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业成败的态度,表现得极不理智,情绪波动特别大。成功时,浮躁张扬;失败了,感到了万劫不复;甚至有些人选择自暴自弃,放弃了生命。试想,这样的未来建设者,怎么能对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怎么能承受人生中的种种磨难?诸如此类,不健康的心理正潜滋暗长在部分初中生的内心深处,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话题。
那么,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因素有哪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找原因:
1 社会因素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一转变使传统的观念和现代观念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和冲突,伴随着这一现象的出现,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仅如此,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信息铺天盖地,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好坏、不分先后,直接或间接地传播,我们的学生由于缺乏辨析能力,缺少正确的引导,也被这个大环境潜移默化影响着。如社会上一些人错误的价值观念,衡量人的标准,过分地看重金钱地位的作用,唯利是图等等。成人世界不正确的人生观,思维方式,对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危害极大,那么如何减少这种不利因素对学生的影响。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是非善恶观念,虽然我们改变不了社会这个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组织他们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让学生有选择地接受社会的影响。
2 学校因素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工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学生的分数,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在这一点上,尤其表现在尖子生和问题生上。由于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原则,许多学业突出的学生极其自私,他们只知竞争,不知协作,只知胜利时沾沾自喜,不知失败时如何面对。性格表现得狂妄、暴躁,在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缺少最启码的人性魅力。我想这应该是教育者的悲哀。那么问题生呢,单一的教学内容、形式,越来越差的成绩,让他们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心理恐慌、自卑,把学习当成苦差事,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只能让他们彻底走向学业的失败,甚至是人生的失败。鉴于这些,学校教育应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
3 家庭因素
当今家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呵护,无形中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并降低了孩子的责任感及抗挫折能力,有的父母对孩子学习期望值过高,忽视孩子品行素质的发展培养,同时也增加孩子压力感、焦虑感等不良心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今离异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易产生烦恼、怨恨、冷漠、恐惧等心理问题。那么做为家长,是否应换位思考一下,想一想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应该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4 自身因素
关键词: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1、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主要原因
中职生大多是中考失利的初中毕业生,受应试教育的伤害较深,而且身心发育正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折时期,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是心理问题的多发群体。其表现和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际关系的影响
一些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一时无法适应新的集体生活环境,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对自己期望过高,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出现焦虑、强迫、或自卑、抑郁,心理失去平衡;有的学生家境较差或者曾经受过挫折,与人交往时表现出少言寡语、偏执、无情;有的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主观想法和实际相矛盾,导致敏感、敌意、多疑;很多学生缺乏当众表现的勇气,面对校园各种集体活动,既充满兴趣又无法适应,导致心理矛盾退缩或回避,甚至出现自闭等。在人际交往中受挫,不利于学生建立正常的心理规范。
1.2 专业学业的影响
在学习中体验的种种情感称为学习情感,不少中职生缺乏积极的“学习情感”,对学习不热情,没兴趣。调查表明,60%以上的学生怕考核测试,被教师喊到回答问题时情绪紧张,存在对学习消极、焦虑等不良学习情绪的体验。究其原因,一是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据调查,65%的学生不喜欢本专业,原因各异,心理处于冲突与矛盾之中。二是跟不上专业学习进度,不少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弱,不适应课程难度,失去学习兴趣,尤其讨厌理论课。三是“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雾里看花,学习被动消极,害怕考试。总体来说,有较大比例的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恒心和毅力,遇到困难就退缩,造成恶性循环,长期消极的学习情感,影响心理健康,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的根本原因。
1.3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深刻的。一是贫困家庭学生心理不平衡。据我校对在校学生的抽样调查: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月花销达1000元左右;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月支出仅在200元左右。贫富悬殊,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贫困家庭的学生明显存在心理失衡;二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不稳定。现代社会离婚率逐年攀升,单亲家庭子女日益增多,我校在校学生中单亲家庭子女约占30%左右。单亲家庭的中职生,大都有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心理发展不正常不稳定,感情都相当脆弱,有的甚至自暴自弃,离校或离家出走;三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有些家庭管教太严,不断给成长中的孩子施加压力;有些家庭方法不当,要么金钱刺激,要么棍棒教育;有些家庭甚至放任自流,造成了孩子的叛逆、扭曲等不良心理。
1.4 社会环境的影响
有一个不等式为5
1.5 网络媒体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学生依靠网络媒体所获取的信息日益培增,而网络媒体本身受利益导向的驱使,那些“网络游戏”、“暴露文学”、“凶杀暴力”、“黄色网页”等诱惑、熏染、侵蚀着未成年学生的身心。随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解冻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吸纳,信仰、良知、道德、诚信等在社会某些层面缺失,让正处在人生脆弱期和敏感期的中职学生无所适从,产生诸多困惑和疑虑,极容易迷失方向,产生诸多不健康心理。
2、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1 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恢复和建立学习自信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在校学生用心学习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志。针对中职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毅力,遇难而退和厌学等心理障碍。中职学校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一是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按不同的要求和进度进行教学,尽量结合学生实际,使其发现自我的潜能,解除对学业的焦虑和迷茫。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抓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实践活动,理论实践结合,深浅得当,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三是引导学生重拾学习信心。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复习等习惯,逐步引导学生攻克学习难点,品尝到学习的成就感。同时,要及时加以鼓励,“鼓励”能产生一种被肯定、被信任的幸福感,对学生重拾信心产生良好的心理诱导。
2.2 塑造良好个性,指导学生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少中职生性格内向、孤僻,行为幼稚、不成熟,不愿意与同学和教师交往的心理障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注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念,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适应新环境的学习生活。一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切忌完美主义,只计较别人的不足而无法相处。提倡相互尊重和宽容,用真诚去赢得他人的信任。二是要加强班集体的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心理。三是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工作,及时向学生提供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导向,消除“中职生就业难”这种悲观消极的心理,同时通过加强专业技能学习,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服务精神。
2.3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共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培养中职学生健康心理要靠多方面共同努力。一是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或讲座,要利用校报、广播、板报、橱窗等途径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觉心理保健意识。二是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明确家庭对学生心理支持的主要作用,认识到预防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重要性。学校应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并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活动和表现,防患于未然。三是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可以从学生中选择培训心理委员,主动与那些心理问题明显的同学交朋友,或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等,在潜移默化中放松身心,通过转移注意力释放不良情绪,走出心理阴影。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心理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效应,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总之,中职生的心理障碍并非只有上述的表现,解决对策也有其多样性,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但是无疑,中职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其融入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去,使他们能够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成为适应社会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直属.辞海,2003.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矫正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142-02
“留守儿童”的含义为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广义泛指是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与亲戚一起生活,儿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问题,就成了当今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棘手的问题。因为它是新事物,史无前例,没有现成的方法和手段解决,而它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留守儿童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
(一)情绪消极。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沮丧、孤独、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黄爱玲在 《“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情绪不平衡的占42.4%,其中焦虑的26.3%,抑郁的24.2%。李宝峰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等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而抑郁、敌对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1]。
(二)学习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性格较内向,少发言,常常不完成作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持久等等。部分“留守儿童”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认为“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
(三)内心失衡。黄爱玲在《“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心理不平衡的占28.3%。[2]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纪律涣散,没有时间观念,自由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经常性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养成了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行为习惯
(四)人际交往障碍。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使得他们得不到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解决,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以及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相比较与家庭完整的儿童,在心理上有落差,觉得家境不如别人,父母不如别人,没有其他孩子讨人喜欢,进而沉默寡言,封闭自己,在人际关系上不和谐。
(五)安全隐患较多。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以上的各种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根源在于亲情的缺乏。姚芸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中调查显示,家长出外后半月或一个月才能与孩子交流一次的占到 60%,甚至一年节日见一次的也占到10%。有关数据显示,“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3]
二、健康心理矫正的策略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成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它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关心、关注。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从近年来的调查、探讨中,为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爱字当头,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留守儿童”多数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一般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姨妈等照料。在他们的心理上,对孩子的“爱”理解不够全面,认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顺着孩子,一切护着孩子,这就是爱。其实这是种不健康、不负责的爱,是一种溺爱。
真正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负责任的爱,不但要让孩子吃好、穿好,而且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有错必改。像父母一样经常与之谈心,使孩子心情愉快,学习目的明确、自强不息,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才是一种真爱。我们老师和孩子监护人要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这样才具有说服力,让孩子在一种良好品德氛围中健康成长。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让整个社会充满和谐关爱的氛围。我相信,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心、孝心、诚心、诚信的和谐社会中,一定能健康茁壮成长。
(二)正面引导,指导孩子慎重交友
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是古人警示交友的名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这种特殊的监管环境,留守儿童容易感染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陋习。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慎重交友,以防孩子与有恶习和品德败坏的人交朋友,被引诱变坏。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文化的泛滥,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如我校前年有位留守女生上网,把哈尔滨的一位男孩都引来了,这位男孩为会见网友,竟从家偷了一万多元钱出来,幸好学校及时发现,与他家里联系,才避免了一些事情的发生。如我校另一位刚初中毕业的男孩唐某,父母在他读小学的时就外出打工,缺乏正确的家庭管教,进入初中就偷扒,与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结伴而乐,不思学习,不听老师的教育和劝告,结果走出校园不多久就因打架致人重伤沦为少年犯。同样的事例在留守少年较多的学校不胜枚举。可见,关心孩子,孩子的交友我们不能忽视,要帮助引导孩子慎重交友,为了孩子,使之健康成长,我们要向孟母学习,把好“孟母择邻”这一关。
(三)注重方法,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
教育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对孩子教育时应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性格不同、脾气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要多做换位思考、多想想,决不能简单行事,动不动就一顿暴打、臭骂,不让孩子论理。这种粗野、蛮横的方式,让孩子口服心不服,起不到教育的任何效果,甚至形成逆反心理让孩子心里演变为仇恨、冷漠的情绪与你作对。这样,长此以往,影响了孩子与监护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再有就是对孩子监护不力,一种监护器式的方式,孩子犯了错误,怕伤孩子感情,轻描淡写说两句完事,长此以往怂恿孩子的坏毛病,最后无法管教,误入歧途。这两种形式都是教育方法的不全面,教育孩子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堵又疏,才能水到渠成。
总之,在多年的农村教育工作中,深感“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今教育所面临的又一挑战,更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新问题”,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归纳和总结,不断大胆创新,才能将这块骨头啃下来,才会更快更好地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让我们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建立起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推动时代文明与进步而尽心竭力。
【参考文献】
[1]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关键词:离异家庭 心理健康 亲情 教育
离异家庭是指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解体的家庭。离异家庭这一社会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方面便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管大人们由于何种原因选择了离婚,从夫妻感情破裂到离婚甚至再婚之后的整个过程都会对孩子的心灵带来痛苦和折磨。离异家庭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残缺不全的单亲家庭中,享受不到正常孩子所能享受的完整家庭的父母之爱,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所以,对离异家庭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针对离异家庭孩子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教育,是摆在父母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离异家庭儿童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及其分析
离异家庭的孩子或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以及其他因素,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及行为特征。
1.忧郁类。当父母双方各自陷入复杂的感情纠葛和法律纠纷中时,他们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考虑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关注与体贴大大减少,这时的儿童会觉得自己是个已被父母遗忘的多余的人,感到不安全,整天处于自己的世界,少言寡语,胆小怕事。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情绪忧伤,抑郁、沮丧、悲观、苦闷,没有活力,缺乏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
2.多疑类。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心理准备,对温暖家庭的突然解体,对父亲或母亲的断然离去感到困惑、怅然若失,难以接受。由于父母之间的互相猜疑、指责,使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持怀疑态度,甚至敌视父母,迁怒别人,形成逆反心理,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毫无理由地拒绝别人的要求,谁的话也不愿听,对任何人都持仇恨、冷酷的态度。
3.霸道类。在父母离异后,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有的孩子由祖辈养育,他们缺乏监管、教育能力,对孩子过分溺爱,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
4.散漫类。由于父母离异,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或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或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早出晚归,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致使孩子行为散漫、自控能力差。
针对离异家庭孩子的以上特点,父母必须从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发,对孩子倍加关心,并采取有效方法,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
二、离异父母应以亲情培育孩子的健康心理
1.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影响孩子。离异后的父母要正视现实,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自己的不良情绪,千方百计和孩子共同去重建新的家庭生活,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气氛,并设法抚平家庭离异对自己和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讲前配偶的坏话,更不要把孩子作为传递敌对信息的工具。只有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影响孩子,才能使其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去适应父母离异后的家庭生活及未来社会。
2.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正确对待离异后孩子的归属问题,不管什么时候,孩子都属于父母双方,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孩子,不要让孩子卷入夫妻之间的矛盾,不要逼迫孩子在父母之中周旋、选择,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谈及大人之间的恩怨,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给孩子一个宁静的空间,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家长重新投入爱情的时候,也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要知道他在作为你们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有自己的感受和生活。所以,家长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关注其心理感受,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健全人格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3.倾听孩子的心声,送去亲情的温暖。这是避免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的有效方法。尽管父母已经不在一起生活了,不管哪一方带孩子,都应该让孩子与另一方有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给予他们的关怀和爱是丝毫没有减弱的,经常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父母要注意聆听孩子的倾诉,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要专心认真地听孩子说话。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也才能针对问题给孩子以实际的帮助。
4.发挥亲戚资源,注意性别角色教育。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父亲的男孩或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5.加强与幼儿园或学校的联系,补偿孩子失去的爱。教师和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使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得以愈合,还应意识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这对疏导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好处的。
品质培养的价值分析实践中,幼儿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合理利用好教育手段,能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由于幼儿所处的特殊生理、心理阶段,客观充分地看待体育教育对幼儿心理成长的有利作用,是搞好幼教工作的重要出发点,从幼儿教育实效性分析来看,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符合性培养具有重要手段价值。
1.1实现幼儿兴趣培养、个性养成的价值分析
幼儿体育教育能让幼儿实现自己的意愿,培养自身的兴趣,强化自身内在的认知能力、认知冲动。体育活动是接触性的实践活动,处在好奇阶段的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和触摸,可充分调动他们内心的复杂情结与情感,形成强烈的心理影响和冲击。在幼教的激励或鼓励下,幼儿的兴趣慢慢进入萌芽阶段,爱好在心底生根发芽,循着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萌芽,在其进行兴趣体育活动中,不断激发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从丰富的感性认知到逐渐的理性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他们最大的情结和纽带,丰富的知识源源不断地汇入脑海,冲击着、荡漾着处在萌芽状态的大脑记忆,以兴趣情结为纽带,幼儿的心中会不断养成自身对事物的认知度。由于感知事物、触摸事物的多角度以及无经验性,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会逐渐处于个性化,由个性化认知促发其行为的个性,幼儿的个性和体质逐渐形成。可见,幼儿体育教育是以实践的方式,通过兴趣为媒介,使幼儿实现了兴趣培养到个性养成的一系列过程,其实践性价值显著。
1.2实现幼儿智力锻炼、情商培养的价值分析
体育教育活动的精细设置,应当从幼儿身心特征出发,做到可操作,简单易懂。在此基础上,幼教通过设置灵活多样性的体育活动,例如,直接参与、模仿学习、娱乐活动、互助活动、亲子活动等各种形式,来不断丰富和磨炼幼儿的身心,在此过程中,幼儿逐步形成对外界交往、个体定位、认知能力、情绪控制、技巧方法等各方面的认知和养成。通过认知的不断积累,幼儿智力不断上升,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幼儿体育教育由于具有较强的实战性,通过实战性活动,幼儿不断获取对事物的感性认知,为进一步的理性认知提供了丰富素材。加之体育活动中,由于交互性活动的广泛存在,幼儿之间需要各种各样、各种程度的协同行为,从开始的独自活动,到遇见困境后的协作性活动,整个过程需要幼儿之间实现从认知到认同再到协同的心理扭转,其本质是情商实践的过程。类似于,人类从原始的排异状态,到困境中的协同求助求生存的转变,不仅是情商的实践,还是智力养成的客观体现。体育作为被人设置和掌控的预设性实践活动,从培养人(尤其是处在智力萌芽状态的幼儿)的角度,最具智力养成、情商培养的崇高价值。
2幼儿体育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的尺度分析
幼儿作为“花蕾”,从年龄角度,其具有典型性的生理和心理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要在培养过程中加以注意和重视,更应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和利用,通过掌握其特殊性本质,有针对性地加以施教,方能从根本上催生幼儿心理的健康养成。在进行幼儿体育活动中,掌握好尺度是促使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安全线,通过设置好尺度,让幼儿在合乎规范性的前提下开展体育活动,是实现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
2.1形式和内容多样性的设置尺度
幼儿普遍处在探索和好奇的心理阶段,其对新鲜事物的热情是最高的。在设置体育教育活动时,如果设置的内容和形式过于简单和重复,会造成幼儿的疲劳状态,无法满足其对新事物的强烈好奇和渴望,加之幼儿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简单、重复设置的体育活动更加不利于其精力的聚集。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确保体育教育活动设置的多样性,以多样性的内容、丰富的形式来带动幼儿的积极性,维护好其注意力的集中度,在热情性和积极性之间寻求可持续性。此外,需更加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不一味强调养成幼儿的单个体育技能,而是强调实现幼儿全方位体育实战经验的积累的目标,变目标为途径、变目标为过程。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不仅是为了增强幼儿的兴趣,也是从不同的维度来丰富幼儿对体育活动感性认知的积累,为能力的养成夯实基础。此外,幼儿教育机构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设置特色教学项目,拓展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规避体育活动形式、体育内容设置的单一性风险。
2.2符合趣味性的设置尺度
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更多的是兴趣作用的结果,因此如何抓住幼儿的兴趣是实现幼儿体育教学目标的突破口。应当看到兴趣幼儿体育与成人体育的本质性区别,尤其是成人体育所体现的竞技性,在幼儿体育中就显得无足轻重。设置兴趣幼儿体育项目,应注重兴趣培养而不是技能培养。换个角度,兴趣幼儿体育应当成为兴趣过程体育,可理解为幼儿所从事的趣味性体育,以实现幼儿感性认知为原则、以培养幼儿体育基础性经验为原则。兴趣幼儿体育从价值角度来讲,是为了追求幼儿体格的健康、智力的健康,兴趣体育或者说趣味性体育,本身就是个性和特征,只有循着个性和特征的施教,同时关注部分幼儿对体育不感兴趣的现象以及体质较弱幼儿的行为,方能让趣味延伸、让课程设置的价值得以实现。
2.3符合适度教育引导的设置尺度
幼儿从事体育活动是自发的,在没有足够的经验支撑下,其无序的活动状态具有个性和特点,因此,幼教在进行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密切关注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实时加以引导。幼儿所呈现的无序化,本质是进行感性认知的表象,是积累感性素材的过程,加之幼儿体育并不过分追求竞技和方法,因此,幼儿教师的引导应遵循适度性原则,切忌过分干扰,强行灌输,让幼儿自行认知“这是什么,为什么是”的最佳状态。适度教育引导的设置,是尊重幼儿成长规律的体现,具有科学性。
3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直接作用分析
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养成具有直接意义和重要促进意义:直接意义体现在于能够直接带来幼儿心理的健康、快速养成;重要促进意义指的是能够促进幼儿的心理、智力、情商、意志、体格等多个维度的养成,通常表现为立体性养成。无论是直接意义抑或是重要促进意义,都需要通过幼儿具体的外在表现而被我们所察觉,具体来讲分为以下几个表现。
3.1体现在心理健康中的意志力、责任感和规则感意识的增强
在计划生育大背景下,当前我国的家庭普遍只有一个孩子,在如此家庭环境下,孩子从出生就备受重视,随之而来就是可能被重视过度后的所谓家庭无序性溺爱。无序性溺爱的背后是孩子自身责任感、意志力和规则感意识的缺失,享受着爷辈、父辈的宠爱而没有潜意识的所谓的“孩子责任”“孩子意志”,一旦生活中出现小困难、小困境,就会不知所措,唯有哭闹来宣泄,如此这般更无从讨论是否养成了家庭规则,或者说是否养成了家庭的长幼尊卑等社会基本伦理。然而,通过加入幼儿体育教育,以上直观的些许问题得以解决,通过体育的竞技难度,让他们有了参与体育后培养的意志力;通过意志来克服困难,来实现体育活动的目标;通过协同性行为,和其他的幼儿一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责任感;通过遵守体育活动规则,让他们初尝规则约束下,实现目标的成就感。
3.2体现在自我保护能力的增强
体育的精神实质就是竞技,竞技本身通过胜负来展现价值,因此体育活动的危险性也是与生俱来的。幼儿通过不断地接触和实践体育活动,在不断的实践中、挫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习得了如何保护自身的感性认识,在过后的活动中,使感性认识不断得以升华,让其终生得益。这种保护意识或者说自我防护意识是后天习得,也是人最为宝贵的自我防护能力,自我防护能力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示了幼儿心智的成熟,是心理健康养成的一个重要指标。
摘 要:面对21世纪的独身子女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们应如何利用思想政治学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健康心理是政治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挖掘政治学科的潜能;培养学生心理健康讲究“润物细无声”的有机渗透;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
关键词:思想政治、培养、健康心理
现代社会时时处处都面对竞争与挑战,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具备健康心理,将如何去应对未来的成功、挫折呢?面对21世纪的独身子女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我们应如何利用思想政治学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呢?笔者谈一些拙见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政治科教学的重要任务
古人云“读书使人明智”、伏尔泰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我认为这里的“智”与“心明眼亮”不仅是知识与能力,更包涵着做人的准则,处事的经验。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更应以品德、心理等方面给予关爱、引导学生端正心理航线,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新初中政治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①:“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心理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政治科教学的重要地位。纵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是无不贯彻于其中,如:七年级中认识自我,自立、自强、自信、自尊、、客观分析挫折、应对挫折;八年级中如何与父母、老师、同学、及不同文化的人交往;九年级中责任、个人与社会关系、竞争与合作等等。这些内容在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坚强意志、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能力,锻造学生积极进取人生乃至国家的繁荣昌盛其意义重大,作用不可小视。
二、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健康心理的途径
1、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
②美国科学家洛伦兹在华盛顿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的一次演讲中说“一只蝴蝶在巴西煽动翅膀,有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场龙卷风”,这称为“蝴蝶效应”。它指初始条件下一个微小的变化经不断放大,对事物未来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长时间的零距离的接触,其言谈举止、心境、情绪无一不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会对学生个性形成过程中最细腻的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多年来,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何辅导学生身心健康上,无论是研究内容、培训、课程、还是工作重点都是学生,然而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的影响因素中的教师,其作用被严重低估,教师自身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而且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是关系到学生成长的大事。在新课改的今天,作为政治教师的我们应该要从我做起,要用正确的行为去影响、感染、教育学生,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做到性格开朗、乐观、有朝气;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挑战;有涵养、不浮躁、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并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以保证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渗透。
2、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要挖掘政治学科的潜能
现行的思想政治教材包涵丰富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教育因素,就课文中的诗歌、名人名言、故事、典故、名人事迹等等其中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更是比比皆是。苏武牧羊、张海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个个历史人物自强不息的故事昭示了挫折孕育成功,苦难也是一笔财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名句、“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心有他人,天地宽的高尚境地;“晏子使楚”让我们明白自尊的可贵;银行家弗兰克还债的故事是诚信、负责的很好例证;时代楷模赵雪芬、韩素云、任长霞……,都是政治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好素材。
3、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讲究“润物细无声”的有机渗透
教师要根据思想政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寻找教育的契点,讲究润物细无声的有机触发,学生情感灵魂深处的顿悟,讲究水到渠成,不强引、不生拉硬扯。②如在讲授“与父母交流”一文中,亲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话题,但实际生活中对初中青春躁动的青少年却不尽人意。在课堂中我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回忆小时候”,让学生回忆与父母的美好时光,并把自己的记忆讲给同学们听互相影响点拨,让大家感受父母的关怀、甜蜜营造一个温馨的场景。而后,我又建议如有同学与父母逆反很历害的更换自己的父母,可是班级学生100%都不愿意,既然不想换,那就要学生理解父母、爱父母并主动与父母沟通,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③。这堂课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到渠成。
4、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有自己的原则,比如面向全体的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原则,参与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多样性原则,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等等,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就要充分重视这些原则,注意辅导的科学性,特别是别把心理健康教育跟品德教育划等号。比如学生在课上搞小动作,教师就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上纲上线到品德问题这个层面。而应当注意其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分清心理与品德的界限,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使教育有的放矢,让学生易于接受。
5、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青少年学生时刻承受着来自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巨大压力,学习成绩的好坏是导致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主要因素,要预防学生出现心理不健康问题,只有从减轻学生学习心理压力人手。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的学习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整合教学,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使他们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并迁移到整个思想政治学习和一生的心理品质中。
6.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
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产生“安全感”、自信心。它要求教师放下架子,抛却“师道尊严”,在尊重学生人格、尊严、权利、兴趣、求知愿望的思想指导下,让学生“唱主角”,畅所欲言,教师及时给予真诚的肯定,让学生享受学习的愉悦,获取自信。要求教师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从而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特别要帮助那些所谓的差生,要制造机会让他们发言、表现,并针对其表现给予恰如其分的客观评价从而使其不在自卑和消极。此外还要求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教师的情绪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健康有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重大影响。如果教师不正视现实,调节心态,改善态度和方法,一味采取高压政策,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就会很紧张,甚至会伤害到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尊严和人格正是心理得以健康的基本保证,所以思想政治教师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不能以伤害其自尊与人格来惩罚其过失,更不能以管理需要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而要注意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倡导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只有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心理才会得到放松,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学生才会心情舒畅,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才会得到激发,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才会充分发挥,才能增强自信,弥补不足,走向成功。
也许,若干年后学生的许多知识都淡忘了,但牛顿、爱迪生、范仲淹、文天祥等人物的精神不会消失,因为像他们那样做个“人”的愿望在学生心底扎下了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段话,他说什么是教育呢?教育就是学生把老师所教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但在忘掉知识的同时,还留下了一点什么的东西,这留下的一点东西就是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中培养健康的心理是现代每个思想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工作和责任。愿所有学生都能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培养出健康的心理,从而信念坚定、勇于接受挑战,从而紧紧地扼住命运的喉咙,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者单位:将乐县水南中学)
参考文献:
[1]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