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原文

时间:2023-05-30 08:53:18

第1篇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设想:按照“读――译――品――背――悟――迁移”的顺序精讲多读,读品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雪,洁白、纯洁、美丽。冬天雪花飘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所以,它历来都是人们吟咏、描绘的对象。在古诗中,更是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谁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如: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③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李白)

让学生说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出处,引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学生一起来看看这位唐代大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境之下创作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的。

二、 诗文赏析

(一)聆听感受

播放语音资料,聆听感受。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

(二)整体把握

1.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

2.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预设:咏雪、送别。)

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3.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预设: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10句着重咏雪,后8句着重送别。)

(三)赏析咏雪部分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1. 齐读咏雪部分――思考:咏雪部分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预设:北风席卷着大地,把强韧的草都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农历八月就飞起了雪花。就像是忽然刮了一夜春风,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盖上锦衾也觉得单薄。将军和都护的角弓被冻得拉都拉不开了,铁衣冰冷得难以着身。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

2. 赏析诗句。(从诗的内容、意境、抒发的情感、用词的精妙、句子修辞手法的应用等方面来赏析。)

(1)朗读咏雪部分――思考:对雪的描绘,哪一句最精彩?为什么?小组研讨,合作探究。(预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词精妙:一个“忽”字,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特点,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心情。千树万树,突出雪景的壮观,写出雪铺天盖地。比喻新颖:以梨花喻雪,以春天比冬天,用“春风”使梨花盛开来比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同时体现了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的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情怀。)

(2)诗的首句写了什么?(预设:写了风猛雪早。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下雪的时间早。)

(3)“飞”字可不可以换成“下”或“飘”字,为什么?(预设:不可以,因为“飞”字不但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还暗指风猛。)

(4)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雪天奇寒?(预设:“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都生动地说明这种严寒叫人难以忍受。)

(5)有人评论这几句,认为只写军中的上层人物,没有写到普通士兵。你怎样看待?(“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勾画了怎样的雪景,起了怎样的作用?(预设:夸张的修辞手法,千里冰封。描绘了万里雪飘,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又点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必将艰辛。“愁”,并非云愁而是作者对离别作了暗示,为后面朋友“行路难”的无比艰辛而忧愁。)

3.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寒北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预设: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

4.为什么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作者却能表现出如此昂扬向上的情绪呢?(预设: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具体略。)

(四)赏析送别部分

1.齐读送别部分――思考,请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送别武判官归京的情形?

(预设: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在军中主帅所居住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京的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大雪纷纷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武判官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武判官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

2.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预设:依依不舍。)

3.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预设: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②“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 “寒”字。③“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④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与学过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的作用。一个“空”字把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 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10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8句写送别。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揣摩,领悟

1.一般的送别诗大多写有对朋友劝慰、关爱的话语,设想一下作者在送别的酒宴上,在挥手的那一刻,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预设:对朋友归京,他感到高兴。因为对戍边将士来说,能和家人团聚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在杯来盏去中,仿佛可以听见诗人由衷地祝贺:“来,为你归京干杯!”然而朋友情深,轮台距离长安路途遥远,这一分手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依依惜别之情仍然袭上心头:“千里冰封,朋友这一路可会顺利?今日我送君,何时人送我?”“雪上空留马行处”,那一行马蹄印啊,将“我”的牵挂和惆怅一直延伸到长安。 )

2.这首诗前半部分咏雪,后半部分将送别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让学生任选角度,将前面咏雪的句子和后面送别的心情联系起来。比如说:雪是冷的,可朋友的心是热的。(预设:雪是洁白的,朋友的情是纯真的;雪会融化的,而朋友的情谊是永恒的等。)

五、对比阅读,迁移生成

1.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常常一别多年无法相见。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让学生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积累的送别诗。教师出示4幅图,具体情境是以前学过的送别诗, 让学生根据写景的特点和送别的场面咏出诗句?(展示图画。具体略。)

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古诗文。所谓“积累”就是指在诵读古诗文时要有意识地牢记所学的古诗文。

近年来的中考基本上是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80篇优秀古诗文作为默写出题的范围,所默写的诗文名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代表某种物象或描写景物的占诗文名句。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鸟”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抒发感情的古诗文名句。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忧民之情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表达心志的古诗文名句。如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诗人胸襟的名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试题演练

一、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不愤不启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采菊东篱下,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居高声自远,_________。(虞世南《蝉》)

5.______,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6.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______,在河之洲。(《诗经》)

8.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崔颢《黄鹤楼》)

11.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2.小大之狱,_____,_____。(《曹刿论战》)

13._____,____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14.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杜牧《赤壁》)

16.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7.感时花溅泪,______。(杜甫《春望》)

18.明月松间照,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19.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20.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二、根据题目的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王国维在《人间同话》中提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其中第三境引用了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 。”

2.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高雅庄重,应像《爱莲说》中的“莲”那样“_______,_______”。

3.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______,洪波涌起”;“箫”则指一种乐器,如“_________,衣冠简朴占风存_________”。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总能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朱熹面对一池碧水,感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龚自珍凝视一地花瓣,顿悟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明作者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在《春望》中表达思亲人、盼音讯的心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感和寄托美好愿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写出大江直流、平野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4.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真挚而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

三、根据题目的要求。写出相关的诗文名句。

1.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______,______。”

2.“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的句子:“______,______。”

3.诗言志。从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的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客居洛阳的思乡之情:从杜甫“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中,我们能领悟到诗人身处茅屋却心怀苍生的济世情怀。

4.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发出“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的悲苦慨叹;而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吟唱“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借月抒怀,尽显洒脱旷达。

5.古诗常以景寄情。同是秋景,刘禹锡笔下“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充满了豪迈乐观之情:而范仲淹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之感。

6.乡村美景,总是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乡村美景的句子(连续的两句1:“______,______。”

解析指导

在古诗文积累考查中,最常见的失误表现为写错别字。写错别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误解诗文的意思而写错别字,如将“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烛”写成“竹”,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中的“行”写成“形”。

2.没有准确理解诗文意思而用同音字替代。如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尽”写成“进”;将“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写成“汉”。

3.没有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而与形近字混淆。如将“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中的“冽”写成“洌”,将“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中的“掣”写成“擎”。

第3篇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反诘与比拟 B.设问与比拟 C.反诘与比喻 D.设问与比喻

3、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 B )

A. 欧阳修 B. 苏拭 C 陆游 D、辛弃疾

4、“满地黄花堆积,惟淬损,如今有谁堪摘”诗句的作者是 ( A )

A、李清照 B.李白 C.李煜 D.李商隐

5、“中原干戈古亦闻”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用典 B.比拟 C.暗喻 D.借代

6、在盛唐诗坛上,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B )

A、王昌龄 B.王维 C.岑参 D .杜甫

7、下列诗歌作品属于七言律诗的有( D )

A、陶渊明《饮酒》(其五)B、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杜甫《登高》

8、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A )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9、下列诗歌中,属于格律诗的是 ( A )

A.《泊秦淮》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D.《短歌行》(对酒当歌)

第4篇

《大学语文》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提高写作能力、文学阅读欣赏能力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要求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学《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11、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白居易

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为主.

3、提出“不平则鸣”的是:韩愈

4、范增这一人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5、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先河的作品是:宋玉的《九辩》

6、《剑南诗稿》是陆游的作品集.

7、《一个和八个》的作者是郭小川

8、《道德经》属于道家的作品.

9、《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0、被后世尊为“亚圣”的是:孟子

11、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属于:志人小说

12、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为:汉书

13、与孟浩然同属一派的诗人是:王维

1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自:李白的《将进酒》

15、明清传奇是:戏曲

16、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为:聊斋志异

17、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

18、写李杨爱情的诗作是:《长恨歌》

19、《诗经》中的《风》:量大,多为民歌

20、舒婷《致橡树》的主题是:爱情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2诗歌发展线索:

《诗经》《离骚》——三曹、七子、七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散曲——清末龚自珍

《诗经》:现实主义源头,国风。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赋、比在中国诗歌中很常见,唯独“兴”是《诗经》特有的。

兴:欲言此物,先引他物。《关雎》《蒹葭》

三曹、建安七子——建安文学的代表,“建安风骨”,慷慨悲凉。

竹林七贤——正始文学的代表,嵇康、阮籍。

龚自珍:晚清最后一个大诗人。《己亥杂诗》,浪漫主义,305篇,最后一部诗集。

散文发展线索:

先秦散文——南北朝骈文——唐代古文运动——宋代诗文的革新运动(欧阳修)——清桐城派

唐宋八大家(唐2宋6,散文着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清中叶桐城派:强调“义法”,方苞、姚鼐、刘大櫆

(古典)小说发展线索:

萌芽:先秦神话雏形: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成熟:唐传奇发展:宋话本再发展:明拟话本顶峰:明清长篇章回

古体诗\近体诗:

1.唐代之前所有诗歌均为古体诗。

2.唐代开始,在诗歌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偶等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

符合这些规定的看作是近体诗(格律诗:绝句、律诗);不符合这些规定的仍然视作古体诗(古风)。

现当代文学1919-至今:

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文学

新文化运动(1915)是现代文学(1919-1949)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两面旗帜:民主与科学1919-1937启蒙阶段:反封建1937-1949救亡阶段:反帝

“现代文学六主将”:

鲁迅:领军人物。

A《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散文集(往事的回忆);《野草》散文诗集

B作品评价:杂文是“投枪与匕首的组合”,批判力度强。

C《狂人日记》——现代文学开山之作;《祝福》:祥林嫂,表现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摧残(《故乡》表现人与人的隔膜;《社戏》表现孩提时代的童趣);《伤逝》:涓生、子君,唯一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曹禺《王昭君》;田汉《关汉卿》);新诗诗集《女神》(浪漫主义)。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8条意见,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茅盾:

1《子夜》书名由来(自然界23时-次日凌晨1时是最黑暗的时刻,“子夜”象征暗示当时的中国是最黑暗的时刻)。

2《林家铺子》(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困境)

巴金:巴金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五四时代)“爱情”“激流”;《家》:觉慧是巴金本人写照。《随想录》(回忆录):反思。

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西(行)散记》。“诗与散文的组合。”冷静、客观、深情的文字。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3古代散文

语录体:《论语》(《论语十则》)

纪传体:《史记》(通史)

史传:《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散文)

书信体: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史论体: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游记体: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古代诗歌

1、古体诗

四言古诗(《诗经》体):《诗经》的《氓》(弃妇诗、叙事诗)、《关雎》、《兼葭》(爱情诗);

五言古诗: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田园诗);

七言古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乐府古题、爱情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杂言诗:屈原《渔父》、王粲《登楼赋》(借景抒情诗)、李白《行路难》(乐府旧题诗);楚辞体:屈原《离骚》、《国殇》;

乐府诗: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题乐府(《行路难》、《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新乐府(《游子吟》(五言古诗);歌行体: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怅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李白《行路难》

2、格律诗

(1)绝句(四句一首)

五绝:李白《静夜思》

七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乐府古题)、张继《枫桥夜泊》李白《望天门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

(2) 律诗(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

五律: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

七律:杜甫《登高》、《秋兴八首》;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爱情诗)、《锦瑟》;陆游《书愤》(爱国诗)

3、歌行体

王昌龄《从军行》(七绝、边塞诗)、;曹操《短歌行》(四言诗);

陆游《金错刀行》(爱国诗);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第5篇

一、注意诗歌的炼字

诗歌语言凝练,主要体现在字、词、句的锤炼上,所谓“言约意丰”。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领悟诗歌语言的凝练体现在炼字、炼词、炼句上。

唐朝诗人齐己的《早梅》诗,初稿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一句。郑谷将其中的“数”字改为“一”字,更加突出了最先绽开的一枝梅不畏严寒的抖擞之姿,与题中的“早”字扣得更紧,于是“一字之师”也便成为古今文坛的佳话。

又如唐朝诗人李白的《秋下荆门》诗,“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句中的 “空”字,明写秋树叶落,天空高阔,点出秋高气爽正是游历的好时光;暗写诗人出游之时舒畅旷达的心境和勃勃游兴,景中含情。“挂”字形象地写出了江面风平浪静,游船安然无恙的情境。“空”、“挂”是诗歌炼词的范例,内涵丰富,不可更易。

再如,的《沁园春·雪》用词精炼、形象。作者写远景用“望”,写近景则用“看”;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历史人物进行评议,分别用了“略输”、“稍逊”、“只识”,各有区别,极有分寸;以“文采”、“”“文治”,泛指政治、思想、文化,以“弯弓射大雕”指代“武功”,十分鲜明、形象;以“惟余”指铺天盖地的白雪,“顿失”写顿时冻结的黄河,突出了景象奇特、壮观的特点;以“银蛇”比喻积雪的群山,“蜡象”比喻高原上积雪的丘陵,设喻贴切;“舞”、“驰”描绘动态,用词传神。“欲与天公试比高”中的“欲”、“试比”等用语,不仅把群山、高原刻画得栩栩如生,而且富有强烈的感彩,揭示了形象的深刻含义。

二、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意境,是诗歌中描绘的美妙动人的境界,是作者主观情感和客观世界的相与为一。好的意境,物我浑然,情景交融。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是难点。对意境的领悟和掌握,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增强审美能力,拓宽思维空间,发展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理解、领悟和把握诗歌的意境呢?我在诗歌教学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并重新创造意境,激发、诱导学生的想象、联想等思维能力。

如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要求阅读者联想北方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纷而下,树枝上挂满了一朵朵的白雪,花团锦簇的景象,想象到春风吹来梨花开,想象到诗人为朋友归京而内心感到的喜悦与温暖,把雪花看作梨花,把冬寒之景也看作是春暖之景。

又如《沁园春·雪》“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三个虚写的句子,把读者带到另一个境界中去。作者想象雪后初晴,红日与白雪相映照的情景,那意境才更加娇艳动人。这里,表面上是在写想象中的雪后美景,实际上是作者对革命光明前途的形象预见,表现了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博怀和乐观精神。

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现象。罗蒙诺索夫认为,联想是“那种和一件已有概念的事物一起能够想象出和它有关的其它事物来的禀赋,譬如,当我们心中想到船时,便一齐想到它航行的海,想到海便想到风暴,想到风暴便想到波浪,想到波浪便想到海岸中的响声,想到海岸便想到石子等等。”可见联想是人的特有禀赋。

我在教学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就是为了体会作者建立的梨花与雪花的比喻关系。梨花与雪花都属视觉对象,但一个属生命体,一个属非生命体。在当时,这种联想具有很大的创造性。但由于梨花与雪花的质地不一样,气味也不一样,而且一个生在春天,一个出现在秋冬,二者的关系建立起来,雪不仅保留了与梨花相同的洁白,而且因为梨花的反射,雪花也具备了梨花那“迎风绽放,纷繁灿烂”的精神。雪带给人们的不是寒冷,而是蓬勃壮丽的色彩,带给人一丝春的暖意。以上这类联想,取的是其外形的相似性,并通过比喻修饰联想,强化原来形象的某些特性,或植入新的内容,而给人以新奇的美感享受。

按心理学理论,“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布莱克说:“有一种能力可以造就一个诗人:想象,神的视力。”莫泊桑也充分强调想象的珍贵,他说,想象“是可以让创作思想焕发的最好的媒介物,是诗歌和散文的黄金之邦。”

如教的《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诗句,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群山蜿蜒起伏,像银蛇一样舞动;高原上的丘陵连绵不断,像一只只蜡象在奔跑。诗中的一“舞”一“驰”,形象化的比拟,赋予寂静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想象丰富,形象美丽。“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把读者带到另一个境界中去。作者想象雪后初晴,红日与白雪相映照的情景,写得更加娇艳动人。

四、指导诵读

诗歌要通过反复诵读和欣赏,才能发现它的深层含义。首先要指导学生默读,理解诗句的含意。其次可根据文章感情与内容的需要,由教师读出其中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并配以音乐,渲染气氛,这会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再次,教师在范读之后,要指导学生抓住诗中一些重点字、词加以解释,然后让学生小声吟诵。通过多次朗读和吟诵,学生从感知诗意,到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诗歌内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在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以后,再配以音乐,让学生按照自己创设的情境,随音乐再次大声朗诵,体会诗歌词工句美、一唱三叹的妙处,进而把这些无形的知识消化,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知识。

第6篇

1.水何澹澹,________。树木丛生,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此中有真意,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6.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李白《行路难》)

8.造化钟神秀,_________。(杜甫《望岳》)

9.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0.白头搔更短,________。(同上)

11.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上)

13.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____,都护铁衣冷难着。(同上)

15.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6.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7. 夜来南风起,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18.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同上)

19.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1.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2.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3.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李商隐《无题》)

24.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5.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26.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27.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28.________,亲射虎,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9._____。______,又何妨!(同上)

30.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31.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同上)

32.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33.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同上)

34.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5.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6.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同上)

37.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8.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9.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同上)

40.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二、理解性默写,根据要求用诗文原句或自己的话填空

1.《关雎》中的男子由____,______引起____,____的美好联想;______,____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2.《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但闲静无忧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9.《行路难》中最能表达诗人李白坚信理想抱负一定能实现的倔强、自信、执着精神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望岳》中表达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杜甫在《春望》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忧国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的咏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1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风见雪,创造别开生面的开阔雄奇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描写沙漠风光,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描写饯行场面,帐内帐外互相映衬,表现友情浓烈深挚、心胸豁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送别场面,把离别的惆怅深情融于雪景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刘禹锡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怀,蕴涵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6.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勤劳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描写拾麦者因________,______而抱子拾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对重赋下的农民深切同情和关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将士们戒备森严,不可侵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用烘托手法描写将士们黄昏练兵,威武雄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描写深夜奇袭敌人的悲壮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达自己维护中央集权的坚定政治立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9.杜牧在《赤壁》中借题兴叹,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0.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娱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2.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名句是______,_____;抒写缠绵的相思之苦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2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描写与中原迥然不同的塞外秋景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思乡和建功的矛盾心理,抒发爱国情怀的词句是____,_____。

24.李煜在《相见欢》中借助比喻抒写离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用白描手法直抒亡国哀思的名句是______。

2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6.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涵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渴望受到朝廷重用以便御敌立功、报效祖国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下的寄寓离情,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慰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9.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0.辛弃疾在《破阵子》中追忆军营生活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直接抒发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的以死明志,表达自己视死如归、忠心报国、名垂青史的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3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谴责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虽然辞官离京却不忘报国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三、开放性默写根据你的积累,按照题目的要求,写出我国古代诗、词、曲的原句,答案不限课内外

1.描写春景的。2.描写夏景的。3.描写秋景的。4.描写冬景的。5.咏雪的。6.咏莲的。7.咏菊的。8.描写高山的。9.描写山水的。10.描写花的。11.描写鸟的。12.咏叹花鸟的。13.描写登高远眺的。14.描写洞庭湖的。15.描写长江的。16.涉及黄河的。17.蕴涵深刻哲理的。18.描写征战生活的。19.描写战地红旗的。20.描写农耕生活的。21.描写农村淳朴好客风尚的。22.直接描写真挚友情的。23.直接抒发豪情壮志的。24.情景交融抒发惜别深情的。25.抒发爱国情怀的。26.抒发理想抱负的。27.托月抒怀的。28.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29.抒发忧国思乡情怀的。30.咏叹历史兴亡的。31.以古人自喻的。32.巧用历史典故的。33.抒发思亲情怀的。34.描写大海景象的。35.描写塞外风光的。

四、语言的运用与化用运用出自课文的成语、格言、名句或者对其加以点化,自选话题,造句或写话

1.辗转反侧: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___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_____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____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___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___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___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__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_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_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

1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_______

15.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

1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___

1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

1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___

19.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_________

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

2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___

2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____

2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___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

25.沙场秋点兵:_____________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

2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

28.写出出自《〈论语〉十则》的六个成语,并任选三个造句或写话。

答: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或写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写出出自《桃花源记》的四个成语,任选其中两个,各造一句话。

答: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写出出自《岳阳楼记》的五个成语,并任选两个造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写出出自《醉翁亭记》的两个成语,解释其现代常用义,并各造一个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自选话题,用出自《出师表》的下列成语或名句造句或写话。

①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顾茅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出自《鱼我所欲也》的成语是哪一个?对这个成语,我们现在应该怎样理解?请造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出自《曹刿论战》的成语是哪一个?请用它的现代常用义写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篇

关键词: 奉制诗; 颂世; 历史感

唐代高级官僚的边塞诗以奉和或送人出使之作较多。奉制边塞诗又以唐太宗、唐中宗、唐玄宗朝最著名。规模较大的有太宗朝的《五言春日侍宴望海应诏》、《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中宗朝的《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总管张仁亶》、《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玄宗朝的《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等等。诗作者皆台阁重臣与文馆学士,并不以边塞诗擅场。如景龙三年七月,四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和蕃,奉制作诗者十四人,多为珠英学士及修文馆学士,有崔日用、薛稷、马怀素、沈佺期、崔湜、李峤、阎朝隐、韦元旦、唐远悊、李适、刘宪、苏颋、徐彦伯、张说。当时“凡天子游宴,唯宰相及学上得从。”[1]作者都是统治集团的核心力量。开元十年,兵部尚书张说兼朔方军节度使,往朔方巡边,唐玄宗御制诗为他壮行,张说有诗应制,源乾曜、贺知章等二十人和作。以上这类奉制诗都是五律或五言排律,对仗工整,渲染排场,颂扬皇恩,在艺术上也较为平庸,所以,历来研究者们对于他们的边塞诗都不重视,以为“肉食者鄙,不能远谋”。但若试以排沙拣金的态度来看,满朝朱紫们除了制作马屁滥调之外,有一些较好的边塞诗作——包括奉制诗、送别诗等等,以高屋建瓴的视角透视历史的风云变幻、对战争结束后的盛世繁荣充满自豪。诗中显示了开阔的胸怀、自信的面貌、积极的心态,展现了当时蒸蒸日上的国势,描绘了祖国山河欣欣向荣的画卷。以充沛的热情歌颂国家统一与社会建设成果是他们独到的成就。这些诗的基调是风和日朗的,没有边塞诗中常见的烽火弥漫,但却透露出烽烟才散尽后的各族人民生生不息的繁衍。

初唐的佳作,有着半似牧歌、半似史诗的情调,打着一缕春眠初醒般的轻快的光线,仿佛晨曦刚刚穿透了薄雾,教人睁开惺忪的睡眼看这个新鲜的世界。如杜审言《送和西蕃使》:“使出凤皇池,京师阳春晚。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拜子明光殿,摇心上林苑。种落逾青羌,关山度赤坂。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

送人从戎之作也活泼新颖,毫无担忧之意:“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赠苏绾书记》)书记翩翩,说明敌弱我强,毫无压力;战不经年,说明出师必捷,马到成功。殷殷祝愿中流露出信心。

杜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历任洛阳丞、膳部员外郎、国子监主簿,为修文馆学士,在官位显赫的文章四友中政治地位不算高,但诗歌造诣却最高。李峤为景龙中宰相,文章宿老。唐高宗调露元年,朝廷于灵州南界置鲁、丽、含、塞、依、契等六州以处突厥降户。李峤为监察御史奉使朔方,作诗《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诗中扶今追昔:“……二庭已顿颡,五岭尽来王。驱车登崇墉,顾眄凌大荒。千里何萧条,草木自悲凉。凭轼讯古今,慨焉感兴亡。汉障缘河远,秦城入海长。顾无庙堂策,贻此中夏殃。道隐前业衰,运开今化昌。制为百王式,举合千载防。马牛被路隅,锋镝销战场。岂不怀贤劳,所图在永康。王事何为者,称代陈颂章。”

生活在武后时代的李峤虽然常常忧伤的感叹,“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汾阴行》但是,面对着今古之变,作为一名大臣他也会有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英雄怀抱,有时候他也能抛弃那种空虚怀疑的无病呻吟的哲学,放下才人名士们在坎坷失路时常发出的黄梁梦醒、富贵无常的感叹,而以现实的建设性的眼光积极看待社会生活。这首诗中比较了秦汉各代守边的得失,为农牧业的复苏和进步而期盼不已,还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各族来附的欣悦。

永隆二年前后,李峤作为监察御史还曾奉使安辑岭南,都有诗纪之。如《安辑岭表事平罢归》、《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道中》等,格调亦健朗。

无疑,初唐的诗歌处处透露出一种早晨的精神,少年的精神。在一切的诗中充满着期待,以迎接新生活的姿态活跃着。这朝气来自于百废俱兴、红日初生的时代,无怪乎初唐名臣李百药在高龄赋《帝京篇》,博得唐太宗“卿何身老而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2]的赞叹。

而相比之下,盛唐时期的名臣们笔下散却了愁云,显得那么开朗和轻快、精神饱满:

苏颋《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描写了“将坛登礼盛,军容出塞华”的场面,表达了“当看荣还日,及此御沟花”期望,显得踌躇满志。

张说《奉和圣制送王睃巡边应制》,是一派开元初的和平气象:……“一劳堪定国,万里即长城。策有和戎利,威传破虏名。军前雨洒道,楼上月临营。别藻瑶华降,同衣锦襮荣。丝竹路傍散,风云马上生。朝廷谓吉甫,邦国望君平。”

阅历盛唐至中唐的贾至善于作“煌煌大文”,有《燕歌行》:“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制北胡。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檎单于。前临滹沲后沮水,崇山沃野亘千里。昔时燕王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倏忽兴王定蓟丘,汉家又以封王侯。萧条魏晋为横流,鲜卑窃据朝五州。我唐区夏余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彤弓黄钺授元帅,垦耕大漠为内地。季秋胶折边草腓,治兵羽猎因出师。千菅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雷驰。匈奴慑窜穷发北,大荒万里无尘飞。隋家昔为天下宰,穷兵黩武征辽海。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六军将士皆死尽,战马空鞍归故营。时迁道革天下平,白环入贡沧海清。自有农夫已高枕,无劳校尉重横行。”

苏颋,修文馆学士,中宗朝宰相苏瑰之子,与张说以文章并称“燕许大手笔”。他开元初入相,宋璟以与其同掌国政为荣。张说在睿宗朝、玄宗朝前后三次为相,喜推奖后进,引天下名士,又倡导经术,倡开文馆置学士,领袖文坛,以盛唐雄浑之气改初唐之绮靡余风,被唐玄宗誉为—代文宗。贾至,贾曾之子,官至礼部侍郎、京兆尹。与其父先后知制诰,唐睿宗传位玄宗及唐玄宗传位肃宗,两朝册典即出于贾曾父子之手。他们都是盛唐时代在朝廷中的见证人。这些诗中,最直接表现盛世风貌的是贾至的《燕歌行》。他分析批判了隋代穷兵黩武导致两败俱伤的错误政策,歌颂唐朝采取明智的安边政策而得到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拥护。漫长而艰苦的、历代纷乱的英雄割据终于结束了,迎来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局面。他叙写历代燕地的情形,为入唐以来国家统一、休养百姓而引吭高歌,此诗不炼字句,不设排偶,一气呵成,写得意气风发。起句就很有力度,中间大段笔墨反思往昔历史烟云,世事如棋局局新,末尾两联与开头两联相呼应,炽托出了一种欢腾的场面。以上这些诗,都是在唐朝经济日渐繁荣之后才能有的作品,体现出以往历代从未有过的新气象。所以它们虽然数量不很多但却不失其可贵。它们不是黩武之作,也不是反战的呼声,也不重视抒发个人的志向,而是目睹国家昌盛的欣喜,以满腔爱国热情歌唱统一的国家空前繁荣。在他们的边塞诗中,已经开始富有了深厚辽远的历史感,这种历史感又建立在时代优越感之上。

转贴于

奉和之作貌似千人一面,从中却能反映作者对民族政策的不同态度。开元名相宋璟、姚崇、张说、张九龄辅佐唐玄宗力主抑武修文,为开创开元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新唐书·宋璟传》记载:“圣历后,突厥默啜负其强,数窥边。侵九姓拔曳固,负胜轻出,为其狙击斩之。入蕃使郝灵佺传其首京师。灵佺自谓还必厚见赏。璟顾天子方少,恐后干宠蹈利者夸威武,为国生事,故抑之,踰年,才授右武卫郎将。”开元时代《边关宁静,张说请求唐玄宗将镇边的六十万人裁兵二十万。当唐玄宗欲击吐蕃,他又密请讲和以休息边塞。他们进步的政治见解都在诗中有所体现。例如,同样是送张说赴边诗作,担任过考功员外郎、御史大夫、官至礼部尚书的王丘就与宋璟立场不同。王丘诗号称“肃杀从此始,方知胡运穷”(《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誓欲把“胡”逼到穷途末路,宋璟则提出“德风边草偃,胜气朔云平。”并认为“不战”、“至和”才是最高明的的胜利。又如张九龄《送赵都护赴安西》提出“义无中国费,情必远人安。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宽。自然来月窟,何用刺楼兰。”也体现了诗人宽和的治边策略。唐代一些较为正直的臣子每每以奉和或赞颂的诗文婉言进谏,如魏征主张偃武修文,他奉制作《赋西汉》诗,有“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之句,唐太宗看后赞道:“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张说作《皇帝马上射赞》[3],歌颂唐玄宗“一面昭仁,三驱示武。走则发射,伏则不取。”分明是以射猎象其治边,有意抑制其黩武倾向。显然,有一部分奉和诗在歌功颂德的表面下还带有着进谏的用意。

进步的奉和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的国家人们的精神面貌。男耕女织,农夫高枕,牛羊兴旺,社会百废俱兴,所有这些描写都反映了进步官僚对国计民生的关怀。贞观以来国家总体上是在发展中,到了开元年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道路到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4]在这些歌颂诗的背后,事实上就有着杜审言所欢呼的“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大酺》)的狂欢庆典、有着杜甫所赞美的“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素缟车班,男耕女织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忆昔》)这样确实存在的热闹与繁荣。

官僚缙绅与学士们对于诸如军中不平等、赏罚不均、士卒艰苦等问题,完全都没有以诗歌曝露。甚至,象高适这样为百姓说话的诗人担任中央官员后也不再作为民请命的诗了。这虽然是他们创作主题上的的一个缺陷,但从另一方面看上述歌颂世态的诗,凡写得较好的作者都是政声不错的贤臣,如李林甫之流却做不出这样的作品。作为重权在握的政治家,一旦发现社会的弊政了他完全有能力用行政手段革除,没必要借诗歌说话。只有当士人地位还比较卑下时,才需运用诗歌舆论的手段干预政治。因此,不宜单以诗歌批判社会阴暗面的深度,来判断一个诗人走上政治舞台后是进步还是退步。我们也不能以阶级的眼光评判唐代的诗人,说官员们批判了社会阴暗面、看破了城市的繁荣就是进步的,而歌颂了生活的美好阳光就是无视人民苦难。任何时代、任何阶层的人们都有权利歌唱。只要他们反映的不是虚假的繁荣,那就是值得称道的。

中唐以后,大臣的有关战争诗已无足称者,如唐宣宗大中初,白敏中打退吐蕃的入寇,与同列宰辅作诗。白敏中的“西边北塞今无事,为报东南夷与蛮。”(《贺收复秦原诸州诗》)魏扶的“萧关新复旧山川,古戍秦原景象鲜。”(《贺白敏中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崔铉的“共遇圣明千载远,更观俗阜与时和。” (《进宣宗收复河湟诗》)不过老调重弹,未开拓新境界。与其他阶层的边塞诗作者一样,台阁诗人们创作颂世边塞诗作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时代国力紧密相联,因此佳作都产生于初盛唐时代。他们的作品价值比我们从前所认识的要更加大得多,内容并不都平庸肤浅,其创作心态也决非一句“歌功颂德”所能全部概括。他们的诗作为唐代边塞诗增添了高昂的调子,也添加了一抹早晨的亮色。

参考文献

[1] 《新唐书·李适传》。

[2] 《新唐书·车百药传》。

第8篇

百花宫是由灵尊主和若尊主与十二花宫、七色玲珑宫组成的。

灵尊主和若尊主当然是我们的两位小公主啦。

尊主

花灵儿(龙千琦)——灵尊主(门主):所有的一切都是迷,武器是天山冰蚕打造而成的金铃索和冰蚕手套。(江湖上称蓝萧仙子)

花若儿(龙千雪)——若尊主(门主):所有的一切都是迷,武器是火山蛇焰打造而成的火焰软剑和玲珑圣火扇。(江湖上称紫萧仙子)

***

十二花宫宫主为:

冷寒梅,一月的梅花宫——毒尊,擅长用毒;梅花镖

鱼心兰,二月的兰花宫——医怪,擅长医术;银针

雪桃辰,三月的桃花宫——媚妖,勾人心媚,千年冰刃

金牡丹,四月的牡丹宫——盗神,五行八卦,天地绫

凌芍儿,五月的芍药宫——琴仙,擅长乐器,风雷琴

白玫瑰,六月的玫瑰宫——棋圣,擅长下棋,银丝软鞭

韩冰莲,七月的冰莲宫——画仙,擅长画画,日月乾坤轮

盛月桂,八月的桂花宫——赌神,擅长赌博,暗月幽冥扇

云紫菀,九月的紫菀宫——舞歌,唱歌跳舞,金丝袖带

阮芙蓉,十月的芙蓉宫——千面,擅长易容,修罗剑

陈雅菊,十一月的菊花宫——算神,天文地理;圣灵天煌杖

侗水仙,十二月的水仙宫——绣神,擅长刺绣;天玄神刃

每一个人的武器上都有一朵代表自己身份的花。

***

七色玲珑宫宫主为:

古红晶,红儿——红晶宫宫主(暗器)

伊橙倩,橙儿——橙倩宫宫主(双剑)

米黄凝,黄儿——黄凝宫宫主(棍子)

仇绿莹,绿儿——绿莹宫宫主(单剑)

易青雪,青儿——青雪宫宫主(单刃)

叶蓝心,蓝儿——蓝心宫宫主(双刃)

慕紫云,紫儿——紫云宫宫主(用毒)

几个人都是懒家伙,不管百花宫里的一丁点事。

***

四大高手:良辰,美景,金枝,玉叶

四大护法:暖春,炎夏,爽秋,醒冬

四大丫环:琴儿,棋儿,书儿,画儿

以上只是擅长而已,所有人人核武器都能用。

良辰,美景,金枝,玉叶,暖春,炎夏,爽秋,醒冬都是被骗到青楼又被几人救出来的。

四大金钗:(凤亦絮)凤凰,(孔瑞雨)孔雀,(夜蝶影)夜莺,(百玄颖)百灵

***

龙月:凤凰,夜莺

星月:孔雀,百灵

圣月:良辰,美景

东有青龙,苍龙负责

南有朱雀,金狐负责

西有白虎,红蛇负责

北有玄武,银狼负责

***

龙门:

龙门门主:

花灵儿(龙千琦)、花若儿(龙千雪)

***

龙门护法:

撒旦——百玄扬,(三大承子银翎)银翎承子-坐镇总坛

修罗——夜罗影,(三大承子金羽)金羽承子-收集追踪

幽冥——凤亦形,(三大承子水晶)水晶承子-掩护门人

死神——雪风痕,(雪痕双子之一)无影风痕-暗杀任务

战神——雪无痕,(雪痕双子之一)轻影无痕-海上联系

判官——白无尘,(无尘山庄庄主)无尘公子-联系外界

暗卫:逍遥 凌音(只负责保护花若儿)

五大鬼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

四大堂主:(贺谷崖)苍龙,(范咖辉)金狐,(方赫暗)红蛇,(华英尘)银狼

***

【现在为宫廷风云篇】

〖从现在开始用龙千琦和龙千雪〗

百花宫中~~

“千琦,雪儿,王上要四十大寿了,你们是不是盖要回去看看王上和王后了?还有几位王子。”

千琦不回答红儿的问题,反而问雪儿:“雪儿,你想要去吗?”

“姐姐,你是说我可以去龙都喽?”雪儿惊奇的问道。

“不去吗?那算了。”千琦不怀好意的说。

“去去去,我当然要去啦!”

“你去准备一下。”

“红姐姐,这次你陪我回京一趟好不好?”

“不好!”古红晶一脸拒绝地说。

其实古红晶心里已经笑翻了。

千雪好不容易才能求求别人,不逗逗她怎么可以对得起自己呢?

再说,就算十若儿不说,她也会跟着去的。

***

“橙姐姐~~”

“好,好,好,我家的小宝贝都开口了,我这么会不答应呢?”

“你们七色玲珑就陪若儿一起吧。”千琦说。

***

千琦拉了一下水晶耳环,说:“梅花儿,你在吗?”

耳环里闯来一个声音:“再呀。”

“哇哇,梅花儿,我可想你啦,你看看我都收了一大圈了你该怎么补偿我呀?”……

大家说了一个时辰才谈到正题上。

“梅花儿,你是在龙都吧?”

“是啊。”

“这就好。”

“怎么啦?”

“美是么,梅花儿,你事情办完了不用回百花宫,我们都要回金都呢。”

“好,我知道了,路上小心哦,再见。”

***

原来,那耳环通讯器,不知情的人只是认为很好看罢了。这是千琦和雪儿一起发明出来的通讯机。

第二天。

20位绝色美女骑着马,奔跑在大道上。

“若儿,到了,紫儿,你陪若儿先回皇宫,我们稍候就到。”

***

“紫姐姐,红姐姐,龙都好热闹哦!夷这是什么?那个好好玩。”古红晶和慕紫云跟在龙千雪后面,跟着跟着,千雪就不见了。

“紫姐姐,红姐姐!”千雪找不到古红晶和慕紫云便哭了起来。

这时,一个贵气男子来了。

看见千雪在哭,关切地问道:“小妹妹,你怎么在这里呀?你父母呢?”

千雪抬起了脸,答道“我找不到姐姐了。”

贵气男子见到了千雪那美丽的小脸,惊呆了:

一张樱桃小嘴,一头黑发,(施过法术,原来是紫色的)一双黑眸(施过法术,原来是紫色的),五官十分精致。

他结结巴巴地说“你,你给我当贴身丫环好吗?”

千雪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姐姐说,我是公主,不可以给别人当丫环的!”

“你是公主?怎么可能嘛!”那贵气男子哈哈大笑。

千雪生气地说:“可是,哥哥姐姐们都说我是他们的公主!”

“原来如此啊,你家在哪?我送你回去吧。”那贵气男子恍然大悟。

“我不知道。”千雪傻里傻气的说。

“那你先和我在一起吧,等一下我送你回去。”

“好。”

***

“琦儿,不好了,雪儿不见了!”

“什么?快去找找!”

“琦儿,宴会快开始了,你先去参加吧。”

“对了,我们用朝廷的力量去找吧。”青儿易青雪出了主意。

“嗯,我先去了”

***

皇宫里。

“这里好大哦。”

“走吧!”风(圣月王子冷翼风,梅花宫宫主冷寒梅的大哥)好笑的看着眼前的小精灵。

大殿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朝中文武百官齐声喊道。

“圣月也祝吾皇万福。”冷翼风与圣月的使臣说。

“快入座!”

“皇上,不知您的二位公主在什么地方哪?怎么不在宴会上呢?”星月的皇子出了个难题。

“这……”皇上也说不出来。

正在这时,小例子给皇上结了这个难题:“陛下,公主回来了!”

“什么?快宣!”

“父皇万福!”一个白衣女子入了大典。

这女子一张樱桃小嘴,一头黑发,(施过法术,原来是蓝色的)一双黑眸,(施过法术,原来是蓝色的)五官十分精致。

“琦儿,可算回来了,雪儿呢?怎么每次都不回来?”

“妹妹她……”

***

“姐姐,你怎么在这啊?”雪儿惊奇得问。

大家朝着说话的女子看去:

一张樱桃小嘴,一头黑发,(施过法术,原来是紫色的)一双黑眸,(施过法术,原来是紫色的)五官十分精致。

“雪儿你怎么进来的?”

“是一位大哥哥和我一起进来的。”

***

“这便是我龙月的公主。”

“这二位恐怕不是公主吧,我听说两位公主分别是蓝眸蓝发和紫发紫眸,可你们却是黑发黑眸的。”星月的王子沈鹰毅说。

“王子真是博学多端啊,不错,我的确是蓝眸蓝发的。”

“本公主也是紫发紫眸,不过,我认为,那样太招摇了,便施了法术,怎么?不成吗?”

说着,千琦便解除了法术。现在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两位蓝眸蓝发和紫发紫眸的女子。

大家都僵在了那里。

皇上解除了这沉闷的气氛:“琦儿,你看看,你一直不带雪儿回来,他都不认我这个父亲了。”

千琦介绍了起来:“雪儿,你不是一直想见见父皇,母后吗?来,这就是父皇,母后。好友,那三位是皇兄们。”

“祝父皇福如东海,万寿无疆。”雪儿赶紧叩拜。

第9篇

一、边塞诗常见的主题

边塞风光和边塞生活是边塞诗主要描写的对象,由于写诗的作者不同,成诗的年代不同,其表达的主题和思想也是不同的,常见的主题有以下几类:

1.描写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李益的《塞下曲四首(其一)》:“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2.反映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3.体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李益的《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表达建功立业、为国杀敌的豪情。如李白的《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5.批评、痛斥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曹松的《己亥岁》:“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李颀的《古从军行》:“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边塞诗并不只单一地表达某个主题,而是同时表达几个主题,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写边陲的辽阔,又写戍边的艰苦、孤寂,还表达为国杀敌的豪情。在阅读鉴赏时要认真辨别、分析,因为针对诗歌主题会经常这样设问:诗中描写怎样的景色?抒发怎样的情感?答案的要点就应围绕“雄奇壮丽、艰苦荒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来思考。

二、边塞诗常见的意象

在阅读边塞诗时,遇到一些不是自己很熟悉的作者所写的边塞诗,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要从诗中的意象来判断该诗是边塞诗。这些常见意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一类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马、箭、鼓、戈、战车、烽火、号角、旌旗等;一类是边地地名,如大漠,阴山、凉州、金河、玉门关等;一类是与戍边战争有关的人,如单于、将军、征人等;一类是与思乡有关的乐器和古曲名,如羌笛、琵琶、胡笳、《关山月》、《梅花落》、《折杨柳》等。

在唐代的边塞诗中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意象,那就是“汉”,盛唐诗人高适在《燕歌行》里写道“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以汉喻唐,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而中唐、晚唐的边塞诗人开始思考唐统治者所发动的边疆战争,并在诗歌里往往借助汉代历史含蓄地批判这些战争,因此在杜甫的《兵车行》中我们看到了“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的诗句,“武皇”本指汉武帝,这里却影射了唐王朝统治者。又如,李颀的《古从军行》中的诗句“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边塞诗常用的手法

1.比喻。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便是用“春风”来喻皇帝的恩泽,写皇帝的恩泽不能到达玉门关以西。又如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以刀喻风,写出边塞的环境艰苦恶劣。再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以梨花比雪花,非常贴切新颖。

2.夸张。夸张这种修辞在边塞诗里最常用来描写塞外环境的艰苦和恶劣。如岑参的名篇《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用夸张手法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3.对比。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写出了士兵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4.烘托。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写是否追上敌人,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有力地烘托出来了。同样李白的《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击鼓,以整齐步伐,节止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盛唐边塞诗常常用环境来烘托人物,环境越是写得恶劣,越能表现出出征将士的无畏士气和必胜决心。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师的“教”睿智等候智慧引领深层品读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理解又是语文测试与评价的重头戏,可语文测试与评价的结果却宣告了无奈的事实――语文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虽说测试与评价不能完全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这种令人尴尬的阅读教学现状着实让人忧心。笔者在平日的阅读教学实践中,从教师“教”的层面进行了一些尝试,立足睿智等候、智慧引领、深层品读三个微观角度,努力找寻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一、 学会“守株待兔”――睿智等候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让学生会提问题,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有时要学会做一个“懒”教师、一个“被动”的老师。因为老师的勤快换来的可能是学生思维的惰性,老师的主动带来的可能是学生的兴味索然。学生的学习不是为了被动地记住一个知识,而是为了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学《五柳先生传》时,教师问“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是谁?(学生纷纷发表看法)一方观点: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因为陶渊明的号是“五柳先生”。另一方观点:不是陶渊明,文中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双方各执己见)又有学生说:文中的五柳先生好读书、喜欢喝酒、安平乐道和陶渊明很像呢,会不会作者是借五柳先生表达自己的理想呢。(老师未作判断)学生问:老师,有人认为是作者自传,有人认为是作者表达的一种理想,您怎么看?(老师未做回答)此时又有学生追问:老师,您能告诉我们作者何时写的这篇文章吗?老师不徐不疾地回答:一般以为文章写于陶渊明辞官以后。学生说:那本文就是作者辞官后写的自画像。又有学生质疑:既然是自传,作者为何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老师没有回答学生的质疑)教师:一般人写自传,都从正面写自己。可陶渊明在文中用了很多“不”,他为何不从正面写?生一:起强调作用。生二:“好读书,不求甚解”,意思是他爱好读书但不追求对字句的穿凿附会,那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一种精神的享受,“不”字强调了他不慕荣利。生三:那“不慕荣利”更是直接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追名逐利社会风气的厌弃。学生(多有所悟):文中隐去姓名字号,是为了表现自己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格格不入。用多个“不”,是为了突出自己与当时士人的习气对立,表明自己的特立独行。

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教师琐碎的提问,没有教师不时的“参与”。在学生自学、自思、自悟的时候,给予学生“绽放自我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主动养成结合旧知、结合文本、结合写作背景等良好阅读习惯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质疑的阅读品质。当老师发现学生真正需要引导的时候,教师没有直接给予答案,而是由疑问引发另一个问题的探究,然后继续等候,等候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己解答了“是否自传”的问题,进而明确文章的主旨。

教师的故意“懒惰”“被动”是为了学生的“勤奋”“主动”,教师的“守株待兔”不是想不劳而获,而是用自己的宽容、耐心,睿智地等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这一智慧的“守株”换来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语文能力的长足发展。

二、 学会做“拐棍”――智慧引领

阐释“教学”的含义,最为通俗的说法就是“我教你学”。有专家称要让教师和学生回归真正语文教、学的状态,“学”固然是学生的学,而学生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却取决于教师怎么“教”。“教”应是教师的告诉、陈述、示范以及引领和指导,通过这样的教,让学生自己读教材,读而思之,思而疑之,疑而再思。在学生疑而未得之时,教师给予学生“拐棍”,帮助学生释疑,使学生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学习新境界。

第11篇

这组书法作品共24幅,挖镶老裱,每幅规格为39.5×32厘米,装裱成六条屏,每条193×49.8厘米。内容为送行诗,恭送的“彭老夫子”为彭始抟,时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彭始抟(1645~1732年)字直上,号方洲。河南省南阳邓州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御史等职。康熙三十三年、四十五年会试同考官。康熙四十五年任浙江学政,衡文以经学为本,为学政不受一钱之赂。他常说:“庠序至重,名器至重,墨者、懦者、疏者、惰者,此四恶。”康熙南巡时曾御书“公明尽职”褒奖他,并饬令彭的家乡邓州建御书楼,匾开四字于其上(今邓州有御楼街即源于此)。彭始抟返京后任侍讲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经筵讲官等。传说彭始抟值经筵时,胤稹(后雍正皇帝)因背书不熟被其罚跪,太后闻后强拉胤稹要走,并怒道:“读书也为君,不读书也为君。”彭始抟答道:“读书为明君,不读书为昏君;读书为尧舜之君,不读书为纣桀之君。”太后听他言之有理,又令胤u跪下。康熙帝为此令儿子绘《御筵课读图》赐彭始抟。此虽为传说,确也符合康熙御书“公明尽职”之精神。

康熙五十五年,71岁的彭始抟以迁坟为由向康熙皇帝告假求归,被准6个月假。彭老夫子离开北京这个政治中心后再也无心返京,于雍正十年(1732年)病逝家中,卒年86岁。此书法六条屏为彭离京时他的门生们所赠。

彭家在清代200多年中一直书香不断。彭家九代孙彭运赋为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任职刑部,后被派日本留学。民国期间出任河南水利会会长。此六条屏为10年前从彭家后人之手流出。

现将这24位翰林及其送行诗书法作品分别介绍如下:

张照(1681~1745年)字得天、长卿,号梧囱、泾南、天瓶居士等。上海松江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雍正时任刑部尚书。后因失职罪免职,乾隆七年(1742年)复职。“文敏”。书法深得董其昌神髓,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赏识。康熙皇帝御诗称赞:“书有米之雅,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髓,而无董之弱。羲之后一人,舍照谁能若。”乾隆的许多御笔作品由他。他的书法对清代馆阁体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这幅书法作品为绢底,上书:“金鸾奉罢,笑拜恩纶下。乞得闲身归去也,重结洛阳吟社。早梅绿野吹香,珠帘高卷华堂。滟滟莺前风月,深深花底平章。清平乐一阕恭送彭老夫子锦旋。门生张照。”钤“泉翁”阳文印。

林佶(1660~年)字吉人,号鹿原。福建闽侯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官中书舍人。喜收藏,工书,善篆、隶,尤精小楷。此作品为绢底,书:“暂辞丹阙谢纶扉,乘传雍容出帝畿。上(meng,蒙的古字)过家称乐事,华堂画锦有光辉。凤栖东阁仪观伟,龙卧南阳物望归。行即还朝资燮理,燕游莫恋旧渔矶。小诗奉送彭太老夫子假归南阳并求诲正。门下晚学林佶。”钤“林佶之印”阳文、“鹿原”白文印。

秦道然(1658~1747年)字雒生,号南沙、泉南。江苏无锡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官至礼科给事中,康熙五十六年江西乡试副主考。书法宗李邕(yong)、颜真卿。著有《困学斋私学》等。此作品绢底,书:“霁月光风声咳间,玉堂清课叠承颜。几年撰杖环高座,一日吟鞭溯远山。皓y(he)修篁关动止,慈乌翠柏解萧闲,茅庐纵是龙吟处,绛宇甘霖问早还。近体一章奉送彭老夫子请假还里并请诲正。门生秦道然。”钤印不清。

王云锦(1657~1725年)字海文,号宏骏。江苏无锡人。康熙四十五年状元,授编修。为康熙五十二年陕甘学政,康熙四十八年会试同考官。曾参纂《康熙字典》。此作品为绢底,书:“文章报国受恩偏,八座声华日月边。赞化纶扉凭玉管,论思凤阁拥金莲。西湖皎月冰心映,南省春风水鉴传。共仰夔龙真事业,沙堤行筑待鸣鞭。一疏陈情动紫宸,踅(同暂)辞钧轴作闲身。两全忠孝尊名德,不负君亲属老臣。g鹭纷纭开祖帐,云山迢递阻扶轮。师门遥识南阳路,目断秦关问字人。里言恭送彭老夫子荣假锦旋兼求训定。锡山受业王云锦拜稿。钤“晴江”阳文印。

赵熊诏(1663~1721年)字侯赤,号裘萼。江苏武进人。康熙四十八年状元,授编修。官至侍讲。工诗文、天文、勾股之学,曾参修《佩文韵府》《渊鉴类画》《康熙字典》。此作品为粉笺底,书;“隆时为臣易,终身孺慕难。岂无恋阙城,所怀在故山。堂斧萦梦寐,方舟下急湍。大河清且(ci),少室幽以宽。自是还乡乐,犹余忧国颜。台阁敫(同扬)历久,恩重志行完。夙心抱朗朗,日映千峰寒。文柄频在握,玉尺量琳璎。目空四照阁,身上百尺楼。感人惟素悃,遇物若虚舟。帝简掌丝纶,肄士临瀛洲。曾随执经末,勖(xu)励准前修。方期金瓯卜,旋见华簪抽。勇退古所难,全名复何求。吁嗟典型远,嵩高路悠悠。里言二章恭送馆师彭老夫子荣假归里兼请诲正。门人武进赵熊诏拜稿。”钤“赵熊诏印”白文、“侯赤”阳文印。

王澍(1668~1743年)字若霖,号虚舟、虚州、二泉,别号竹云。江苏金坛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吏部员外郎。书入欧阳询之室,篆书法李斯,为一代作手。晚年眇左目。鉴定古碑刻最精。此作品为绢底,书:“瑞气蟠嵩岳,元公起盛年。科名初绍永,经术早承宣。誉重瀛洲燕,风高讲幄筵。抡才空两浙,报命集三@(zhan)。大业皋夔亚,芳踪稷契联。肤功垂宝,异采烛奎躔(ch6n)。人望推调鼎,王心仗济川。忘私忠正笃,追远意还专。梦绕桑梓路,情陈日月边。请移鏊禁步,瞻拜泷冈阡。祖席倾台省,讴歌罄幅帆一朝辞北阙,驷马暂南旋。彩凤惭非偶,登龙幸有缘。门墙收下士,衣钵仰前贤。曾记邀青睐,从教拂禁烟。铭心徒自切,载笔愧如椽。万仞丹霞岭,千秋太乙莲。熙朝名世运,愿与共绵绵。里言恭赠彭太老夫子荣旋并希教正。门下晚生王澍。”钤“王澍”白文、“虚舟”阳文印。

阿克敦(1685~1756年)字仲和、立桓、恒岩、号立轩。满洲正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乾隆十三年由刑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乾隆二十二年退休。卒谥“文勤”。著有《经荫堂集》。此作品为粉笺底,书:“南阳义子本天人,家学渊源读史亭。黄纸箱边看启事,绿莎厅上忆传经。孝思商洛瞻丘陇, 清德中朝垂典型。公去会烦中使问,可容高卧守岩扃(jiong)。小诗恭送彭老夫子暂假回里求正。门生阿克敦。”钤“运连”白文印。

缪沅(?~1729年)字永思、湘芷,号沣南、余园。江苏泰州人。康熙四十八年探花,授编修。雍正六年由内阁学士升工部左侍郎,同年改刑部左侍郎。雍正七年卒。著有《余园诗钞》。此作品为绢底,书:“商洛川源古,成皋沃野馨。真儒钟岳渎,正气肃风霆。地是南阳旧,家留读史亭。弓裘方接武,诗礼忆趋庭。丹凤初辞穴,龙骧正在o(jiong)。为文追董贾,储药比参苓。通籍书千束,围腰带万钉。赓歌联玉陛,锡宴倒银瓶。报国心常凛,忧时色每形。自甘藜藿饱,端合鼎钟铭。两浙轺车出,三衢画舸停。绛帷春寂寂,官烛夜荧荧。使者囊如水,诸生户尽扃。经仓删轧茁,文苑洗腥。启事趋丹地,垂绅立御屏。声华黄阁老,官阀紫薇厅。硕画枫宸重,清言玉屑聆。生徒奉模楷,师表肃朝廷。直瞻由中赤,双眸分外青。殿门崇副相,讲席坐谭经。勇退高车疾,踟躇夜漏冥。北山感猿y(同鹤),西土忆榛苓。丙舍城隅在,秋田曲s。宠荣能落落,去住自惺惺。忠孝平生志,松揪九土灵。陇云常想像,冈树恐凋零。屏当收禾麦,逍遥醉酥(ling)。还家同社燕,去国感秋萤。访道思嵩华,同尘判渭泾。回思困轩冕,何似乐郭垌。老鹤高摩汉,闲鸥静刷翎。蒲轮他日事,穰邑有芳型。近体一章恭送馆师彭老夫子暂假省墓求诲正。门生缪沅。”钤“臣沅私印”白文、“湘址”阳文印。

吕谦恒(1653~1728年)字天益,号涧蚯。河南新安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雍正五年由大理寺卿升光禄寺卿,同年退休。著有《青要集》。此作品为绢底,书:“都人属目大夫贤,底事遄归冰雪天。上国鸣驺辞凤阙,山拥口传卜牛眠。鸿文典册存黄阙,饯帐生徒拜绮筵。祖德君恩俱郑重,肯耽松菊卧林泉。里言恭送彭老夫子请假归里即祈诲定。门人吕谦恒拜稿。”钤印不清。

方觐(1680~1730年)字近雯,号石川、密汀。江苏江都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雍正六年由户科给事中升浙江按察使,七年升陕西布政使。八年卒。赠大常寺卿。编有《李太白诗集》等。此作品为粉笺底,书:“恭送彭老夫子兼求训定:先生有道者,术业跋皋夔。黄阁无多事,青山独返时。高名三馆最,清德九霄知。洛社风流在,优游慰素期。门生方觐顿首拜稿。”钤“方觐”白文、“近雯”阳文。

顾五达,生卒年不详(下同),字仲山,行三。浙江海宁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此作品为绢底,书:“元老封章暂乞身,青鸾飞下拜恩纶。参谋黄阁从容入,奏对彤墀次第陈。浙水衡文开铁纲,南宫校士获天麟。还乡更卜隹城兆,早赴金门望秉钧。里言恭送太老夫子大人请假荣旋并求诲定。门下晚生顾五达。”钤“顾五达”白文、“仲山”阳文印。

严思位,字西武,号山邻。浙江平湖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康熙五十六年广东乡试主考。此作品为粉笺底,书:“凤池方赖佐调羹,破腊冲寒出帝京。子道青山宜改卜,臣心碧水久申盟。雪飞马首经嵩洛,云卧龙岗忆孔明。绛帐诸生多怅望:莫教花柳惜春莺。恭送老夫子暂假荣归录呈教正。门人严思位拜稿。”钤“严思位印”白文、“西武”阳文印。

曹抡彬,字炳庵。贵州黄平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检讨。官至湖州知府。康熙五十二年会试同考官。此作品为绢底,书:“沙堤待筑仰调羹,底事春回乞假行。归计知非夸画锦,孝思惟欲妥亲茔。麻宣银管留鸾掖,雪映冰壶出凤城。洛水燕山云树隔,骊驹唱罢不胜情。里言恭送彭老夫子假归,曹抡彬。”钤“抡彬”白文、“炳庵”阳文印。

陈会,字远岚,号远斋。四川营山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检讨。康熙五十六年顺天乡试同考官,康熙五十九年江南乡试副主考。此作品为绢底,书:“馆阁方资树楷模,陈情归去孝思符。一行清秘官如水,万卷琳琅古与徒。白雪阳春文格贵,光风霁月士孚心。青门何限攀辕意,谁为疏家作画图。里言恭送彭老夫子请假迁葬。陈会拜稿。”钤“陈会之印”白文、“远斋”阳文印。

舒大成,字子展。北京大兴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检讨。康熙五十四年会试同考官。此作品为绢底,书:“俚言恭送彭太老夫子荣假:十载纶扉重老成,君恩暂许故乡行。山川历历随飞盖,风雪飘飘送去旌。忠尽无时忘魏阙,孝思有待表佳城。知从画锦堂前过,正是中州第一程。恰值初春暖气来,归期指日上繁台。冰壶玉鉴垂名久,紫诰黄麻奉诏回。河岳英钟延阁品,盐梅望重济川才,溯源窃喜承伊洛,愿见蒲轮次第催。门下晚生舒大成。”钤“子展”阳文、“大成之印”白文印。

程翅,字书巢。湖北天门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检讨。此作品为绢底,书:“淳德登朝三十春,陈情一日动归轮。静消物累偏容物,清畏人知转近人。半世勋名扬内外,只身去住恋君亲。谢公未许东山卧,会见徵书下紫宸。恭送馆师彭老夫子暂假归里求政。门生程翅。”

黄赵音,字翰思。江苏无锡人。康熙四十四年乡试解元,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检讨。此作品为粉笺底,书:“恭送彭老夫子请假荣旋敬赋五言排律十六韵呈教:当代推名世,家声柱史传。巢阿听凤哕,持节看蝉联。东观图书焕,南宫桃李鲜。药阶横绛帐,槐省撤金莲。珥笔朝香案,谈经直讲筵。瞻光黄屋侍,草诏白麻宣。清望冰壶映,丹忱皎日悬。文章尊哲匠,勋业迈前贤。忆昨趋三馆,相从步八砖。令仪崇矩E(yue),薄质荷陶埏。义以师门重,心惟大德镌。方期符梦卜,何遽整归鞯。抗疏辞纶阁,思亲绕墓田。肤功原第一,性更谁先。歌咏簪裾偏,林泉景物妍,春拂近,杨柳正凝烟。受业黄赵音。”钤“黄赵音印”白文。“斋”阳文印

储在文,字执礼,号中子。江苏宜兴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康熙五十四年会试同考官。著有《经余堂》。此作品为绢底,书:“先生家世冠南阳,门巷人传通德乡。早擅清华苏易简,入参大政杜黄裳。登朝不负千秋鉴,辞阙仍携一叶装。今日郊原相送晚,谁窥墙仞许升堂。亲承尘尾阅三时,回首辛壬尚系思。文范折中寻道范,人师难得胜经师。玉阶授简怜同调,绛帐论心感独知,指点征轮尘渐远,依依惟见柳初绿。拙句二首敬送馆师彭老夫子暂假归里兼请诲言。门生宜兴储在文呈稿。”钤“储在文印”白文、“理质”阳文印。

张起麟,字趾肇,号玉函。上海松江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康熙五十六年云南乡试副主考。此作品为绢底,书:“公才公望古无伦,学士声名动玉宸。纶阁纡绅依日月,彤墀曳履上星辰。群飞岗(同莺)羽青云迥,两占龙头绛帐春。最是探珠临浙水,冰壶澄澈绝纤尘。青琐陈情达九阍,钧衡初谢返丘园。高营马鬣牵乡思,府遂乌私荷国恩。时雨沾濡依杖屦(ju),春风迢递识渊源。渚鸿不尽遥天望,折柳城西共一尊。里言恭送彭老夫子荣假锦旋求赐训定。门生张起麟。”钤“起”“麟”阳文印。

邓葵友,字湘岚。广西金州人。康熙四十年进士,授检讨。官至礼部郎中。康熙五十六年顺天乡试同考官,康熙五十七年会试同考官。作品为绢底,书:“里言恭送彭老夫子奉旨迁葬并请诲正。化雨陶钧万汇生,公门桃李更敷荣。文章百代推宗匠,词赋千秋赖主盟。长路行旌寒有色,清风秘阁静无声。即今穰(rang)邑营先兆,倍觉臣心荷圣情。门生邓葵友。”钤“邓葵友”自文印。

许镇,字天倚。浙江德清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康熙五十六年贵州乡试副主考。作品为绢底,书:“卅年望重赞纶扉,帝鉴丹忱暂许归。报国文章型后进,传家勋业绍前徽。感恩恋阙心元在,抗疏遗荣愿未违。丝竹东山饶乐事,可知朝野清辉。昔年两被空群赏,弱草春风幸拂披。操凛寒冰清澈底,鉴悬朗月照无私。执经东观情弥切,捧袂西郊路忽歧。名业千秋垂不朽,长瞻斗岱结离思。恭送彭老夫子大人锦旋即求训定。受业许镇顿首拜稿。”钤“许镇之印”白文、“天倚”阳文印。

怀渊中,浙江嘉兴人,康熙五十四年进士。作品粉笺底,书:“红亭绮席送华b(zhou),归路分行已八驺。丹陛几年瞻凤彩,黄扉他日待鸿猷。凤回玉阙云初合,月照金茎露正稠。明发骊驹烟树外,清沙千里接江邮。恭送阁学彭老夫子请假锦旋(zui)李受业门人怀渊中拜草。”钤“怀渊中”白文、“容江”阳文印。

周彝,字策铭,号寒溪。上海松江人。康熙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康熙五十二年云南乡试主考。著有《华鄂堂集》2卷。作品绢底,因文长,略。

许之豫,湖北汉阳人。作品粉笺底,内容略。

第12篇

1 《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2 诸子分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称为九流十家(前九家称九流)。儒家的开派大师是孔子,孔子的思想,以《论语》为代表。发扬孔子学说的有两派:一派是子思和孟子,一派是荀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著作有《老子》(《道德经》),继承老子哲学的有庄周等。

3 初中生所学古文涉及的典籍有《论语》《孟子》《庄子》《礼记》《列子》《左传》《战国策》等。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学习的古文有《(论语)十二章》《(孟子)三则》《(庄子)一则》《(礼记)一则》《(列子)一则》《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与谢中书书》《三峡》《杂说(四)》《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湖心亭看雪》《河中石兽》等。

4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学习的古诗词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十五从军征》《观沧海》《饮酒・结庐在人境》《木兰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黄鹤楼》《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卖炭翁》《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赤壁》《泊秦淮》《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渔家傲・秋思》《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登飞来峰》《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游山西村》《南乡子・何处望神州》《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己亥杂诗》《满江红・小住京华》。其中不少篇目本部两刊相关栏目赏析过。

5 律诗讲究平仄和对仗,有五言、七言两种,都是以八句为一首,每两句为一韵。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有五绝、七绝两种。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6 词是可以歌唱并和音乐配合的韵文,句法长短参差,不像诗那么整齐。宋词从风格上分,有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前者以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后者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

7 唐宋古文家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后世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

8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称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及杂文集多部。这两部小说集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到北伐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面真实的镜子。《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收入他1926年2月至11月创作的10篇散文。这部作品真实、形象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生活,风格明朗,语言朴素、清新。

9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叙述了主人公人力车夫祥子的性格发展,呈现出一个美的灵魂的毁灭过程。老舍能透过笔下人物卑贱的职业、低下的地位和往往显得粗俗的外表,挖掘他们内心的纯正。浓郁的北京韵味的口语美,是《骆驼祥子》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10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原籍福建长乐)。她以对现实生活表现的深切、感情真挚、风格清新明丽而饮誉文坛。1922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繁星》,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地唱出爱的赞歌。《春水》是《繁星》的姊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问世比《繁星》晚三个月。1923年,冰心留学美国,其间以国外的见闻、对往事的回忆和病重时的感触为题材,创作了《寄小读者》通信29封,《往事》(二)10则等。这些作品,闪烁着“五四”时期反封建的时代光辉,歌颂童心,宣扬母爱,赞美自然。

11 现代经典作家还有叶圣陶、朱自清、丰子恺、巴金、茅盾、郭沫若、艾青、沈从文、徐志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