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地理试卷

高中地理试卷

时间:2023-05-30 08:53: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地理试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地理试卷

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要求;试卷讲评;激励;解题方法

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大模块,高中地理试卷讲评课也应当围绕三大目标来进行。新课标要求下的试卷讲评课,不仅要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要让学生参与试卷分析与讲评,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激励式讲评

传统的试卷讲评课往往表现为训斥式讲评,教师以训斥的语气来讲评试卷,学生以负罪的心理来听课,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调适师生关系,以平等的心态来讲评试卷。要以平和的语气来分析试题解答错误的原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共同寻找正确答案。要找出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对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更要挖掘他们答卷中的可取之处,高调地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对进步快的学生,也要进行表扬。对于优秀学生,则要鼓励他们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推动他们学习难度大的知识点。

二、对同类地理事物进行比较

在讲题时,可以列出同类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点及成因时,可同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成因进行对比讲解。通过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和北美洲分布的比较,学生容易得出如下结论: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呈块状,而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却成南北向条带状。然后引导学生从地形角度对两地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特点的成因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欧洲西部地势起伏相对较小,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对西风的阻碍较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得以向大陆内部扩展而呈块状。②北美洲西部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碍了西风的东进,使得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在北美洲呈现出南北条带状。可将国内的某些地理事物与国外的同类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如中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传统工业区的比较;中国东北松嫩平原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比较。

三、适当增加难度

为了促使学生对考题中难度较低的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讲评试卷时可以围绕原有知识点提出一些难度更大的问题。比如:在讲评“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向”这一试题时,可再提出以下问题:①当北印度洋海水东流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②此时南极洲的昼夜长短状况如何?在讲解有关我国“南水北调”的试题时,可介绍国外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俄罗斯的东水西调、美国的北水南掉、埃及的东水西调。又如:在讲解黄赤交角时,可补充讲:如果黄赤交角变为零,那么太阳将终年直射赤道,地表某固定地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将没有变化,全球各地皆是昼夜等长。

四、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解

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等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和掌握,如果能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解释地理理论,则会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地理规律与原理。例如,在有关热力环流的题目中,学生了解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与冷热温度之间的关系后,让学生分析:①为什么夜晚山坡有风吹向山谷,而白天却有风从山谷吹响山坡?②城市与郊区之间大气怎样水平运动?原因是什么?③白天与夜晚,湖泊与陆地之间的风有什么变化?在讲解有关地域分异规律的题目时,可以联系气温分布的纬度变化、降水量分布的纬度变化、土壤分布的纬度变化、植被类型分布的纬度变化等具体的知识点来分析。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在思考练习中透彻理解相关知识,而且掌握了这些知识的灵活应用,并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解题方法的传授

1.要认真审题

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有些学生审题能力不强,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如:面对 “我国矿产资源的优势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学理解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优势”应该是指矿产资源在储量、品位、分布集中程度、开采的难易程度、距离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等方面具有的优势。

在讲评试卷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要提高审题能力,就必须对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准确区分。比如:对“时区”和“区时”的区分;对“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分;对“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分。

2.答题时知识点要表述完整

很多学生做完题后感觉很好,但实际情况却是得分不高,答题时知识点表述不完整便是重要原因。如:“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南部地区迁移主要原因是什么?”很多学生只回答“我国东南部地区经济发达,需要大量劳动力”。除此之外,还应该补充下述内容:东南部地区经济发达,工资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需要劳动力数量少,且工资水平较低。

3.文字表达要规范

在答题时有不少学生存在用口头语言来表达的现象,比如,用“下雨”来代替“降雨”,用“出太阳”来代替“晴天”,导致因表达不规范而被扣分。要提醒学生在解题时必须用地理专业术语来表达。平时学习要养成用专业术语来表达的习惯;对地理专业术语要准确记忆,对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要能准确表达。

总之,高中地理试卷讲评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试卷讲评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知识的营养、锻炼解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梅.地理试卷的讲评课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5期

[2]刘永红.地理新课标下互动式试卷讲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5期

[3]徐佳香.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例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6期

[4]阳桂英.浅谈地理试卷讲评课[J].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2期

[5]任忠.地理试卷讲评课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年4期

[6]李聪明.地理试卷讲评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年Z2期

第2篇

【关键词】:会考 素质教育 命题计划

通过会考命题,促进普通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引导师生正确把握教育教学思想,是教研员不可回避的一 个问题。本文旨在通过高中地理会考命题的实践,总结一些体会和做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对高中地理会考的性质、目的和内涵的认识

高中地理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成绩考试。它不同于升入高一级学校所进行的选拔考试,而 是属于以标准参照为主的终结性考试。也就是以教学大纲要求为依据的水平考试。其任务在于考核学生地理课 程的学业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因此,它必须严格区别于高考,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会考的内涵:我们认为主要应该考核学生在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范围内,所应具备的地理素质。具体说,包括作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地理科学文化知识、地理思维方法、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意识、全球意识、绘制简单地图和图表的能力,以及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所应了解的国情、国策和省情知识。要强调指 出的是,上述内容是普通高中学生所应具备的,按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应属基本要求。与此同时,还应 考虑高中地理课在高中所占的课时比例,以及我省民族众多、薄弱学校较多等因素,在制定考试目标时,需在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允许的范围内,把合格的下限适当下调,合格以上分出若干层次,以激励不同学习状况的学 生产生再学习的欲望。

高中地理会考,要全面贯彻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这是地理会考 的总精神。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通过教研途径,对高中地理课的教学强调以下几点:1.抓好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训练;2.重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全球观念和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地理素质教育内涵丰富,而且随时间、空间而异,要充分体现它,就需要从许多方面作不懈努力。

二、高中地理会考应体现素质教育的功能

高中地理会考是在高考停考地理,普通高中的课堂教学严重向“应试教育”倾斜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的,因此,带有纠偏的历史使命。在“应试教育”进一步暴露出弊端的同时,社会各界普遍提出了贯彻素质教育的主 张。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广泛,但就考试而言,大体包含如下内容:考试是一种手段,具有对教学进行评价、反馈、预测和激励功能。通过对这种手段的运用,测验师生教与学的状况,调整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达到使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文化科学技术素质的目的。

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考试,我们以为应具有以下四点。

1.各种考试都必须从整体课程计划的角度来设计,尽可能在考试中渗透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 身体心理素质的评价因素。

2.要立足于反映全体学生学习的状况,尽可能地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使所有学生从考试中认识到自己的 学习成绩,并能激发再学习的欲望。

3.要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测试。

4.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三、拟订会考命题计划的指导思想及设想

高中会考是一项十分严肃而认真的工作,经过多年实践,深刻体会到,会考是否真正反映了贯彻地理教学 大纲的精神,是否真正反映了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命题的恰当与否是关键。然而,命题计划的编制 ,又从根本上控制着命题的质量。因此,在历年会考中,都把编制会考命题计划,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拟订命题计划所遵循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试卷中试题的能力和层次要求,应在地理会考目标规定的范围之内。

2.代表性原则。试题的内容,能力要求,应对地理会考目标总体具有代表性。

3.结构性原则。试卷中各种题型的比例设计,要符合地理会考目标规定的要求。

4.导向性原则。试题有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地理会考试卷总体设计

地理会考试卷总体设计是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根据会考目的,把总体设计定位为 :重点考核学生对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的考查,既要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达到会考合格要求,又要使及格以上学业水平有一定区分度。根据这 个总体设计,把有关问题作如下处理。

1.内容比例。根据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知识比例,历年会考中,把地球的宇宙环境、自然地理 和人文地理分数比确定为1:4:5。在这个框架内,再根据教材知识点的密集程度,确定各单元所占分数的比例。

第3篇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W中,教师的思想认识要到位、舆论导向要正确、课程安排要合理,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舆论导向;课程安排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78

一、重视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从学校领导到教师,从整个社会到家长,都不够重视地理学科的教学,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少人认为,只要抓好语、数、外三门,选修学科好坏无碍大局;高二选修地理周课时应减少;补课只考虑语、数、外三门学科等。事实上,语、数、外学科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但对选修学科也不能放松,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就会产生“跛脚”现象,从而影响到学生,影响到学校。所以,每个学生要做到各科齐头并进,在客观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薄弱学科要能重点突破,这种突破在新的高考模式中的作用也许会比以各科原始分综合划线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二、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构建有助于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体系。新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新课程首先将“科学探究”列入《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现在的高考方案正是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出台的新的高考模式。这种模式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教育部的认可,学业水平测试将会依据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和《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进行命题,会力求做到试题设计与课程评价的三维目标相一致。

为了实现地理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式必须做到多样化,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中,重视科学探究是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的主要方法。科学探究是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师生共同探索来获取知识与技能,进而进一步体验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达成“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它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在于“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它能较好地体现地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必须更新的两个理念,即“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自主探究,合作创新”。创新是新课程的灵魂,也是试卷命题的生命力所在。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的创新性在于试题设计突出新情境、新材料、新设计,将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力求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今后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走向会进一步强化知识与技能(即双基)的考查,加大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力度。因此,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和达成,强化“科学探究”的教与学,加强科学探究类习题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新的高考方案,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更需要地理教师认真思考、深刻领会、沉着应对,以便更好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第三中学校 044100)

第4篇

本学期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使课程改革顺利推进:1、继续组织初中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把握“课标”,用新的理论指导地理教学;2、组织高中新教材、新大纲的学习和培训,组织高中地理教师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高中课程改革的方向;结合课程改革、高考改革,用好新教材,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迎接高中地理课程改革。

二、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与实施,深化教学改革。组织教师学习地理学科教学常规,使XXX市地理教师的教学能按照教学常规进行。继续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地理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本学期主要研究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情感、备手段等,征集教学设计典型案例,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为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1、重点抓好七年级地理的集体备课,组织研究课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活动;2、通过实施初二会考提高初二年级的地理教学质量;3、组织高一、高二教师研究教材,开公开课,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4、组织高三教师学习新的《考试说明》及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有关文件,明确高考导向与试题改革的特点,组织好苏、锡、常、镇模拟考试的命题、阅卷及评价工作,分析、总结前一阶段学生复习情况,召开XXX市市高三地理教学专题复习研讨会,研究下一阶段复习教学策略。

三、切实进行课题研究,引导“新课程改革指导小组”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地理课程资源建设”的课题研究,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深化“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提高课课堂教学效益;引导教师开展“改善学生学习方式”问题的研究;运用新课程理念,修订了《XXX市地理》,进行乡土地理教材建设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整体研究;本学期将组织部分地理教师研讨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四、根据学科基地发展规划,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向全市学科教师展示学科基地研究情况,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学基地的建设。

五、做好“XXX市教研——地理”网页的维护工作。

具体日程安排:

二、三月份:

1、高三期末试卷分析,交流高考信息、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

2、召开部分教师座谈会,研讨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研究性学习方法。

3、高三地理研究课。

4、完成高三一模试卷阅卷及分析评价工作。

5、七年级地理新课程培训。

6、完成《XXX市地理》改编工作。

7、地理课程资源建设研究正式启动。

四月份:

1、召开XXX市市高三地理教学专题复习研讨会;高三地理研究课。

2、七年级地理研究课。

3、组织高三教师认真学习《考试说明》。

4、高一地理研究课。

5、初二地理研究课。

6、组织部分教师外出交流高考信息。

7、暑假作业编写。

五月份:

1、完成高三二模试卷阅卷及分析评价工作。

2、高二地理研究课。

3、组织高三教师交流复习教学经验,讨论下阶段复习教学计划。

4、相关年级期末、会考试题的命题工作。

六月份:

1、召开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议。

第5篇

一、图表教学对高中地理教育的影响

1.加强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能力

运用图表教学,不仅可以展示宇宙行星、太阳、地球、自然带、地理风貌、世界地图的图片,而且可以运用图片、表格与详细的文字描述向学生传授自然带、气候特征、水循环、洋流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掌握。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误以为太阳黑子是黑色的,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太阳黑子的图片,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太阳黑子并不是黑色的小斑点,而是一种发生在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其表现为比较暗的漩涡状气流,活动周期为11年,当太阳黑子频繁活动的时候,地球的磁场会受到严重干扰,信号减弱,电器受损,也会影响气候,导致温度下降。

在地理考试中,有时试卷上会显示一部分地图作为测试内容,如果学生不熟悉地图,就很难写出完整的正确答案。例如,试卷的图形中考查的是形成南非热带雨林气候的因素,很多学生只能写出大概的原因,受暖流和信风的影响,处于迎风坡地区等。这样的答案并不完整,因为学生并不知道,形成南非热带雨林气候的具体因素是由于赤道逆流的增温增湿和西南季风带来了大量的降水,该地区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经常使用图表教学可以让学生更了解洋流和气候,如果学生牢固地掌握了知识点,就会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做出完满的答案。

2.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韩愈曾经说过:“书山有路勤为本,学海无涯苦作舟。”地理学习也不例外。无论是作为高中学生还是地理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图表教学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的地理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二、做好高中地理图表教学思路探索

1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网络技术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设备,教师应该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图表展现地理知识以方便学生理解。地理课本上很多概念性的知识都缺少示例,即使学生能够记住这些知识点也并不理解,更不会运用。例如,在学习西欧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时候,学生很难感受到这两种气候条件下植被的差异,只知道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时候,地理老师理应播放一些英国温带海洋气候和法国地中海气候的图片与对比表格,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两种气候的差异,知道温带海洋气候适合生长的牧草,地中海气候适合种植葡萄、橄榄和柑橘等水果。

从地图上看,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同处于热带地区,两个岛屿的距离也比较近。在地理测试中,有的题目会要求对比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差异,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就会觉得这道题很难。教师应该用图表向学生展示标准答案,让学生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来区分这两个岛屿的差异。教师可以用图片向学生展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明白,从自然地理环境来区分,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要气候类型,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处于河口地区,地形多为冲积平原。从人文地理环境来区分,中南半岛主要的农作物是稻米,马来群岛盛产热带作物,像油棕、蕉麻和橡胶等。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集中于河谷与冲积平原地区,马来群岛则大多分布在沿海平原区域。

2.选用贴近生活的图表,不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

图表提供的信息非常多,也很复杂,如果学生读不懂图表信息,就很难学好地理。教师在利用图表教学法的时候,要选用贴近生活的图表,例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沪铁路、青藏铁路等图文信息,辅助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挖掘图文信息的精神。教师在制作图表的时候,不能过分依赖网络技术,应该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自己制作图表。

3.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参与式教学;地理思维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学习中以参与行为为基础,构建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对于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仍需完善,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中学生思想活跃,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这是中学生学习地理有利的一面。但中学生也存在思想不集中,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问题,这是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难点。教学改革中重点强调高中地理的探究性,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强,但部分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依然没有实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难度较大,概念知识点琐碎且抽象,很多学生便打退堂鼓,学习积极性逐渐消退。

二、参与式教学方法概述及其作用

这种教学方式借助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激发学生思维;通过教师引导与团队合作挖掘知识内涵,加深学生理解;通过系统总结与诊断评价,构建认知体系巩固学生知识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除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其作用还表现在其他几个方面。第一,实现多变互助。教师借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给学生创建出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可以将自己思想与感受自由表达出来,倾听他人的学习经验。同时还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有效改善高中地理课堂生态环境。第二,兼顾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个体之间都存在着差异,这也是学生地理成绩差别的原因所在。而参与式教学方法则可有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地理学习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三,培养地理思维。地理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学科,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式教学方法可强化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教师设计地理情境,完成分组后要求每个小组拿出解决方案,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第一,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组织基础是合作小组,教师建设合作学习小组时,需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确保学习小组建设的合理性,通常每个小组为4~5人,这样可确保合作学习中每个组员都可以得到发言机会。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小组较多,教师可以将相邻的小组合并成大组,确保合作学习的效果。第二,明确小组学习任务。教师在设计小组学习任务时,要确保任务的科学合理性,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确保任务质量:①全面研究高中地理教材、现有教学资源、教学目标与任务、新旧知识衔接等内容后,结合任务设计基本框架结构,通过学习任务将教学重点与学习目标完全体现出现;②搜集优秀的高中地理教案资源,参照后结合自己基本框架结构明确任务内容;③整合与改建优秀教学资源,完成基本框架中核心内容具体设计,在设计“学习过程”各环节的时候,要明确课堂时间的分配,教学内容要逐渐深入,通过问题推进教学。第三,开展小组竞争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高中地理教师可结合小组学习任务,引导各小组之间展开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难度相当的试卷,通过抽签的方式让各小组选择一份,通过合作作答的方式使各小组成员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最后根据正确率与答题时间判定胜利者。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第四,教师主导性与评价。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主导整个教学活动,学生自身学识与知识水平有限,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各类困难,无法独立完成整个学习活动,教师要在学生疑惑与理解不全时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此外,教师还要创新评价机制,有机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深化数学知识的情感体验;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当组长完成结果汇报后,教师综合点评各组员对小组的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而言之,参与式教学法不断融入教育领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教师应不断打破传统教育方式,不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霍苗 单位: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延福.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市场,2016(47):135-136.

[2]沈验云.浅析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现代农村科技,2016(20):67-68.

第7篇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和文综试题的载体。在高考中,区域地理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试题的设置往往从某一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试题具有出现频率高、情境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答题综合性强等特点,成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

    为了解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的现状,笔者对所教高二文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卷发放40份,收回38份,有效试卷38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空间定位不清、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对于区域特征的分析能力较差、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混淆等;中国区域知识略好于世界区域知识。

    一、高中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学习缺乏衔接,增加了高中的学习难度

    (1)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中国的地理面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主要任务是了解地理概况,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新课标中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主要任务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则成为教学的载体。

    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地理基础技能。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则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要求理解地理环境的特征、发展变化,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初高中教学目标不同,即“初中的知识,高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

    (2)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存在差异

    初中地理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家长、学生、学校,甚至地理教师对于地理学习和教学都不重视,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并不到位,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是应付了事。此外由于初三不设地理课,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大多数高中学生沿袭了初中死记硬背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少有同学做到图册在手经常翻阅,几乎没有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不重视知识结构的总结,不关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初中地理讲世界气候特点和成因时,教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以及成因,并要求学生记住即可;而高中学习气候时必须学会绘制示意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并要推导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从而得出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记住“有什么”“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从而分析、比较其他区域地理特征。

    2.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有限,区域地理缺乏系统复习

    在知识体系中,初中地理不要求全面系统,因此对于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讲解不全面,学生对于该区域的认识也存在漏洞;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更加注重地理原理规律,知识难度加大。从时间上看,高中地理的学习也不可能全面系统。但是区域地理知识作为系统地理的背景,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洋流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学生认为困难的就是和区域地理联系在一起的分布图。

    区域地理复习课是初中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将初中教材的知识简单重复。教师要善于将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高中的系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缺失的解决策略

    1.针对学生“区域定位不清”的解决策略——构建地图空间结构,明确空间位置联系

    近几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阅读背景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怕区域地理,面对区域地理试题无从下手,原因之一是不能准确进行区域认定。要想解决该问题,地图无疑是最佳工具,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区域地理复习始终。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弥补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有效办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它用形象的方式表示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区域地理内容庞杂,记忆量大,都是以图为载体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作为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心中有图”基础之上的,学生必须自己建立起宏观大地图,才能从大尺度空间中准确定位出小尺度空间,进而分析其区域特征。

    在一般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先进行世界或中国总论的复习,而后进行分区区域地理的复习,因为课时紧张或对建立学生地图空间知识结构不够重视,在两部分知识之间没有过渡,没有联系,没有强调。如此学习区域地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两三个分区后,知识堆砌,引起混淆。因此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结构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在授课伊始反复出现亚洲或东亚地图,加强不同尺度的空间转换,并强调不同尺度的空间位置联系,如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等地理要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亚洲、东亚、日本的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图1)。

    当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时,知识就会变得有序,便于记忆。同理,当空间地理事物按照尺度大小建立起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后,地理事物的分布也会变得有序,学生可以熟练准确地提取结构中的任意地区。

    2.针对学生“区域特征判定不清”的解决策略——以区域地图为依托,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图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象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

    但是仅有读图训练还是不够的,面对区域地理繁杂凌乱的知识,如果没有条理,学生就会陷入记忆的“海洋”,死记硬背只会导致更快的遗忘,不能灵活应用,经常出现不能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的问题。

    区域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的“八股”式学习,也不能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要与高中的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才能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用提纲形式给学生分析区域的思路,对中国和世界区域进行不断的知识再现,明确每一个区域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对“日本”一课地理环境的分析后呈现出如图2的知识结构。

    人的思维过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产生联想,这种联想要有依托,而地图就是这种依托之一。靠着这种依托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关的地理事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学生阅读某区域地图时,联想到的不是孤立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一个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特征。

    3.针对学生“区域特征混记”的解决策略——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对比区域特征差异

    近年来北京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的试题。题目提供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工农业、环境与环境问题等信息,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回答相关问题。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和区域差异。

第8篇

摘 要: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将成为当今地理教学和评价的重要指标,应融入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中。本文介绍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分过程性评价和测试性评价设计了评价量表,并Y合地理核心素养制定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案。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课程 学业质量评价

一、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应该包含测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不仅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考查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行为等情况,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应该渗透到学业质量评价中,和测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结合。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供的三种较为常用的评价方法:观察法、档案袋法、测试法,将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习质量分成三块分别评价,观察法、档案袋法主要运用于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学习的行为和学习的情感态度,档案袋记录学生平时的学习成果,测试法包括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其中,地理档案袋可以很好地记录和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可以在平时课堂学习过程中观察,也可以在测试卷对应内容中考查。除此之外,为了引起学生、家长和老师足够的重视,基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单独设计量表对学生达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强调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教师评价以外,还应注重与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的结合,真正达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和评价方法的多元。

二、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量表

说明:(1)过程性评价中地理课外知识拓展和地理竞赛类不设减分项,满分各为10分,加完为止,其他各项基底分为5分,满分10分,评价者按照量表给定的项目,根据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扣分或加分,扣分及加分额度为0到5分,酌情给分;(2)测试性评价中,期末测试成绩100分,其他三项满分各为10分。总分具体算法为:期末测试成绩×60%+(量表总分-期末测试成绩)×20%,即期末测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满分100分。(3)由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完成,其中教师要注意在试题的编制中融入对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空间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考查,综合成绩为(学生评+同学评+家长评)×10%+教师评×70%,满分100分。

三、基于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量表

21世纪以来,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以课程改革为抓手,高中教育尤为关键,地理核心素养应运而生。通过对百年地理课程文件及教材的梳理,地理核心素养最终确立为四条,分别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1]。其中人地协调观指学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是学习地理的基本价值观念,地理实践力指学生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综合思维指分析地理事物中所包含的各要素及相互关系、多角度多要素思考的能力,区域认知即学生分析区位条件,认识区位特征,能够用区域观点进行地理分析、评价的能力[2]。

目前,地理核心素养已有5个层次的水平分级,但这五个水平分级没有和学生学业水平真正联系起来,没有和学业成绩连在一起的评价都不会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如何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其评价,如何在测试中得到体现,如何做到有操作性、约束力,笔者结合现实学生的情况,将四个核心素养分别设置了三个扣分项和两个加分项,这些项目主要通过在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观察、档案袋结果的呈现情况和学生的反省实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操作性,在地理学习中结合使用,既提醒教师平时多涉及地理核心素养的内容,又引起学生对地理核心素养足够的重视,让学生了解自己地理学习应努力的方向。

说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包含大量观念性、思维性的评价内容,所以此量表的作用主要用来提醒学生、激励学生和鞭策学生,促进其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认知及养成。各项基础分15分,满分为25分,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总分100分。为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应将地理核心素养纳入最终的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具体算法为:期末测试成绩×60%+(量表总分-期末测试成绩)×20%+地理核心素养总分×10%,满分100分,其中要注意的是期末测试成绩60分以上为及格,总分60分以上为及格,双及格才算真正的学业质量合格。

制订这份高中地理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案,是对地理核心素养5水平划分的认同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的思考,地理核心素养已经被明确要求写进课标,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个地理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评价同样重要,它将成为地理教学的标杆。笔者认为这份学业质量评价量表只适用于地理核心素养颁布的初期阶段,起预热作用,未来随着新版课标的颁布,应该有专业可行的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方案在每个中学得到普遍使用。

参考文献:

[1]汤国荣.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9):119-122.

第9篇

一、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形式,把地图分成很多种类,如根据作用,地图可分为通用地图和专用地图;根据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气候地图、植被地图、交通地图等都属于专题地图;根据表现形式,则可以分为纸质地图和电子地图,多种多样,类型丰富。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涵盖面广,包括气候、人文、地形等,从国内到国外,从区域到全球。结合地图,可以使学生以最直接的方式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尽收眼底,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事物的空间分布,同时也能使教师更为方便地指导教学。学好地图可以使学生将图文结合起来,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直观的地图联系在一起,把地理知识一一落实在地图上并记会,从而在头脑中浮现完整清晰的地图,继而很快联想到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快速解答问题。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有很多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可以让学生们在地图上做标注,让学生们对照着地图去理解这些知识,逐步去理解并掌握。高中地理知识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不同,自然地理隐含了许多科学知识,理解起来晦涩难懂,很多学生一看到这些知识就头痛,不想去学习,而地图极有可能是这些学生打开自然地理大门的“钥匙”。借助地图,相关自然地理知识就可以直观、简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将乏味的知识用地图来加以解释说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去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好地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对高考试题内容分析,不难看出很多知识点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考察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因此,只有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才能准确地将所学地理知识与地图结合在一起,才能全面高效地掌握地理知识。

二、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地图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及载体,一旦离开了地图,地理教学就无法实施。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一课,教师都会使用到不同类型的地图,通过利用地图,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高中地理知识包罗万象,包括地形、气候、旅游、规划、资源等等,这些知识都可以通过对照地图来加深理解,使零散的知识有效地汇聚到地图上,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分析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地图知识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地图,挖掘出地图中的隐形信息。如在某一区域图后,学生能够根据地图显示的经纬度来推断出准确区域位置,结合地形特点,分析出该区域的气候特点。

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地图教学

(一)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挂图

在进行地理教学中,使用地理挂图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使用挂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进度,方便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进行指导教学。学生看到挂图可以快速在脑海里构建相关地理知识的空间概念,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本知识。

(二)勾画出简略地图,使讲课内容更直观化

采用简略地图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大特色。教师依据地理书本内容自行绘制简略地图进行教学,使地理知识直观地落实在地图上,可以提高学生识图的基本技能。使用简略地图,简化了正规地理挂图的内容,教师可以在绘制的简略地图上突出课堂的讲课重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简略地图起到了补充地理教学挂图的作用,它将重点课堂内容赋予鲜明醒目的表现效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依据课本知识边画边讲,学生则是边听边记,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板书和语言上,对知识的印象会非常深刻。

(三)文字与地图相结合,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讲课效率

想要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化,可利用现代的构建学习理论,教师可以虚拟情境,然后设置相关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和探索答案,教师可以从旁指导,最终教师和学生共同找到问题答案。在进行“讨论”的时候,可设立学习小组,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地图可以看成地理课堂上的特殊语言,承载着很多的地理知识。同时,教师可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影像类的地理资料,使地理知识可视化、可听化。

(四)多看、多思

第10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的改革力度也在逐渐加大,这也为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是地理学习环节的基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来说应该着重寻找一些能够让学生接受的有效方法,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地图技能。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地图技能

在高中的地理学习中,地图是非常关键的部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想要成为地理成绩优异的学生,学好地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面对复杂多样的地图学生往往无从入手,不知道怎样来读图析图,更不用说运用地图来解决地理问题了。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地图技能,这对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以及培养地理素养来说都是很不利的,所以,教师应该积极研究如何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地图技能,从而使地理教学更优质高效。

1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意义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比起初中学习的地理知识,高中的地理学习会更加的全面系统,难度也更大。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内容,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地图,要让学生意识到高中地理学习中地图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具备一定地图技能的重要性。为学好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1.1在历年的高考文综地理试卷中,地图题的分值通常比较大,这也就意味着在现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地图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1.2地图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中各种各样的地图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也说明了地图是高中地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3地图具有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时候,地图可以把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能够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变化,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

1.4地图为学生学习提供助力。学生在学习地图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方法,积累经验,从而为以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有效的降低了今后地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解决地理问题的效率。

2高中地理培养学生地图技能的措施

2.1打好基础,加强地图分析能力。有的教师认为地图是学生身边很常见的东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没有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地图技能,没有让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地理学习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对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地图的问题,首先要教会学生认识地图的种类,其次是引导学生去了解各种图例和标记的含义,还有地图上的方向、经纬度等相关内容,都要仔细的进行讲解。同时举一反三,不同的地图可以通过对比进行分析判读,从而加强学生地图的基础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图分析能力。

2.2重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地图学习兴趣。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对知识点的教学,即只注重对于考点、重点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地培养,再加上对于高中地理而言,相比于文科的其他学科,它更加偏向理科,有些内容确实不好理解,这就使得学生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常常感觉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渐渐的也失去了学好地理的信心。因此教师在有关地图技能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不能只注重知识点的教学。通过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对地理地图技能的学习兴趣,在具有学习兴趣之后,学生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就会事半功倍,学习起来也会轻松很多。例如教师在进行等高线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联想教学法,将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和树木的年轮相结合,使学生们能够根据树木的年轮来判断等高线的密集程度所代表的地图含义,以此来使枯燥的地图技能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2.3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技能。在高中的地理学习中,要能够把地图语言读懂,变成易懂的文字,同时要学会整理地图中所包含的信息,不论是直观的信息还是隐含的信息,要把地图中的每一个细微处都了解到,进而有效的获取有助于解题的信息,还要教会学生把地图信息与学过的地理理论知识相结合,顺利的解决地理问题。例如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地图读出图示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水文、交通、聚落分布等情况,再进一步分析出其发展某种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4提高学生填图的能力。在地图技能提升的过程中,只有学生参与具体的填图训练,才能懂得如何更合理地使用地图。通过填图训练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对具体的国家有所了解,记忆相关的地形、气候知识。这样的填图训练不仅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还可以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完成。例如在练习册中有很多幅中国地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地图中标注出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及重要的河流和山脉,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中国基本地理情况的掌握,进而灵活运用知识,懂得学以致用。

2.5优化设计作业,巩固学生课上所学知识。对于高中地理地图技能的培养来讲,教师除了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课上的基础教学外,还需要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根据知识点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能提升地图技能的课后作业,使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地图技能的复习,并进一步巩固教师课上所讲解的知识。高中地理更加偏理科化,因此学生只有通过课后的不断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也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逐渐地完善自身的地理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地理地图技能,促进自身地全面发展。

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的地图教学中,教师应该要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要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地图的学习中来,在教学的时候重视地图的基础,要让学生听懂、学会、能做题,从而保障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作者:卞陈余 单位:辽宁省抚顺市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白英丽.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宋金敏.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培养方法[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第11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兴趣 快乐学习 多媒体教学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041

地理学科一直困扰着高中文科生,鉴于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的学科,很多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总是用了很多的时间但成绩很不理想。有些文科生出现了厌学地理,怕学地理的现象。那么如何学习地理,怎么提高成绩就成了文科生迫在眉睫的问题了。提高地理成绩首要的因素是如何提高上课质量,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必须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把握高效课堂成为学习地理的先行官。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来谈几点建议。

一、集体备课事半功倍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好课是教学成功最重要的前提。新课改更加重视全程备课,重视多种预案的设计,甚至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好处多多,通过备课组集体备课,能把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在一起,可以增加教师之间信息和经验的相互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从而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以便拓展教学思路。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搞独立备课,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体备课能提高每位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增强业务能力,达到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更好地服务于地理高效课堂。

二、“预习―上课探讨―作业”一条龙

预习首先起到熟悉教材的作用,学生可以对要讲的知识体系做到了解。上课的探讨部分非常重要,不要否定学生讨论的结果,地理学科辩证的问题比较多,比如,沙尘暴的影响,不利影响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说出来,但有利影响也有沙尘暴属于冷锋过境,能带走污染物。所以要肯定学生讨论的结果,加以总结和纠正才能从真正意义上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是巩固学习的重点,论语讲:“温故而知新。”作业要注意两点:(1)如何留作业?本着“精而少”的目的,针对性一定要强。精的目的能掌握所学知识的精华,少的目的缓解压力轻松愉快地学习。(2)如何批改作业?本着“细而准”的目的,细的目的能够看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准则能够准确地点出学生常犯的错误。所以我觉得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把上课下课的时间利用好,更好地为有效课堂服务,更好地为学好地理服务。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留不同的作业针对性强,作业由简单到难有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创建快乐课堂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 快乐课堂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课堂中发挥教师自身的幽默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畅所欲言参加到所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华北地区多雾,和学生快乐探讨多雾的原因,农业生产以河北农业生产为例多想想自己的家乡是怎么发展农业的。使自己从了解自己的家乡中学习地理,快乐地学习。快乐课堂不是无限制地胡说八道,教师要有把握课堂的能力,做到张弛有度。各个学生都能平等地回答讨论问题,提高参与度,让学生在整个过程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而不是强调结果,这样学生就没有失落感,从而不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四、抓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

考试是对前一段学习的总结,只要不是高考,考试都能暴漏出自己在学习的的不足。有效课堂:(1)要详细地讲解试卷,在试卷中找出学生易错的内容加以正确的引导。(2)学生错题要及时总结。为什么错了,分析原因。应该怎么做找出正确的思路和方法。能否举一反三。哪些是马虎错的,哪些是没学会的。这样才能达到考试的目的。(3)考试为学生复习创造了良好的复习环境,每次考试之前都要复习,这样学生可以把前面的知识做系统的复习,可谓好处多多。(4)每次考试都能锻炼自己的考试能力。(5)考试后及时对学生的心里做疏导,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五、多媒体平台加速地理高效课堂

多媒体教学发展到今天,已经熟练地应用于地理课堂中,那么如何发挥多媒体在地理高效课堂中的应用,成为所有地理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多媒体不是简单地看看图片、视频、PPT,真正地把多媒体的作用在课堂中发挥到最大值尤为重要。

多媒体教学是一个辅助教学工具,而不是教学的主题,不要过分地依赖多媒体教学。首先,地理教学中需要对地图的熟悉,多媒体可以很清晰地表现出各种地貌图、地形图、行政图等。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出来。其次,一些难懂的知识点,也可以用动画、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板块的运动”“自然灾害”的讲解在利用视频和动画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大大地减少课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应用提高了课堂效率,使课堂学习由枯燥转为快乐,由抽象变为形象。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制作水平也不断提高。现代教学媒体用于地理教学,还改进了教和学的互动方式,使师生的教与学配合更加紧密。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都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但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它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影响必然造成教学过程事件的非可预见性。并非所有的课堂内容或课型都需要多媒体计算机,如我们自己有矿物、岩石实物标本时,观察实物标本更直观、有效,若再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其图片就是画蛇添足。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思考和创新,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高效课堂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谢谦云.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9).

[2]谢上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

[3]朱继美.高中地理“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0.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创新性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5-01

自从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越来越多的孩子接触到了高中教育,高中地理是高中文科生一项必须学好的科目。但是高中地理的兼容性是很大的,内容繁杂多样,地图多的让人眼花缭乱,记忆起来十分的困难,因此导致了我们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种种阻碍,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高中教育的教学质量,为此,很多人认为高中地理是文科生的“瓶颈”学科。

那我首先先概括性的说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教师无条理性教学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的念给学生听,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没有联系实际,在学生有限的理解力里面是无法记忆繁杂的地理知识的;再次,图形是地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有时不注重图形的讲解,这样使学生也失去了对地图的理解能力;还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综合串联地理知识来讲解,由于地理的综合应用性,这样导致了学生的知识学习的不连贯;最后,还有多媒体教学的泛滥,现在很多学校都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虽然多媒体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是有的教师不能正确运用多媒体,她们在PPT课件上面准备了长篇幅的文字,根本不等学生理解这些文字,只是走马观花的浏览一遍,最后脑袋里什么都没有留下。这些只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一部分问题,虽然只是一部分问题,我们如果不想好解决办法的话,也将影响我们整个高中教育的教学质量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才能真正学好地理呢?

1.真正认识到学习地理的作用,用兴趣引导学习

人们常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想再地理的学习中也是这样的,高中生正处于青春的发育期,对于什么都充满了好奇。那她们难道不想知道,地球上的人种到底有什么区别吗,和我们不一样的人长什么皮肤什么颜色眼睛吗?不想知道气候对我们的影响吗?知道地震时如何形成的?了解除了亚洲之外的其他大洲大洋?这些问题,我们的高中地理都可以为学生解答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样就可以使其对学习地理充满动力。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的学科,我们要想学好地理,必须抱着主动性、探究性、创新性的态度去学习地理。我们要先寻找身边的地理与生活中的地理,地理伴随着我们每个人。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项涉及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貌地形、气候等诸多方面的学科,他甚至延伸到了宇宙其他的星体。

2.图文并茂的学习,用专业地理术语解读高中地理

正如上述所讲的那样,地理这门学科不是单一某方面的知识,它具有综合性,我们要学习的是各种各样的地理知识点。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学习综合地理的能力。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自己的语言,我们不能把法律术语运用到地理上来,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让学生学好基本的学科语言,会从地理的角度看待问题。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必须做到使用学科术语以及层次分明言简意赅的阐述问题。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是司空见惯的事,尽管常见我们可不能不重视它。地图中往往会包含很多信息,有一句话可以总结地图在地理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地图是地理学发展的杠杆。学会运用地图教学,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大家都知道一份好的作战地形图,在战争中决定着战争的成败。而地理地图的学习也决定着我们高中文科生的高考成绩,高考的试卷中,地理的考题中图形题占了50%以上的权重。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综合素质

鉴于我们的地理具有实用性、区域性、实践性的特征,我们也要认真将生活中的地理与课本上的知识相结合,地理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加以综合起来的。在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地理密切的与实际联系起来,例如与生活地理联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联系、与国际新闻联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地理达人。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在看书、看报、看新闻、浏览网页的时候发现地理知识,外出旅游时,想想所到之地的气候是否与所讲的一样。让我们的学生融入到大自然中去,把地理学习融入生活中,不能做一个只会死读死记的学生。要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分析力等都提升一个档次,这样才能真正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4.拆分教材,做一个创新性学习地理的学生

人类的创新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创新力,我们有了电灯、火车、飞机等,我们的时代在创新力的作用下飞速发展。创新可以说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源动力,为了顺应这个时展潮流,创新性学习也是大势所趋的必然要求。创新性学习地理使我们高中地理课改的重要要求,我们要学会拆分教材,把教材模板化,让学生自己去学。地理教材是高中生学习地理的依据,每本书都会有几大学习版块,在这版块的下面还会有很多节“课”,而我们的“课”又由教材内容与课后习题组成。那么我们的教师就要认真做出分析,在确定那些是学生可以自己看懂的,那些需要讲解,那些需要记忆强化的,这样老师就可以把每一节课分为几个小版块来上,前十分钟是自读时间,中间二十分钟讲解时间,后面十分钟是练习时间,最后五分钟是巩固时间。这样的学习安排更加有利于学生们学习地理知识。

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地理知识重难点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教师要认真讲解重点,对其难点要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对于概念性问题,不是死记硬背教条式讲解,要赋予概念故事性,让学生们易记忆。我们在繁杂的地理教学中,要努力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学习时也要熟悉记忆课本上的知识,尤其是地图,不能记忆的要多临摹几面。而且同学之间要相互交流,在课上听不懂的就要问老师,课下几个人一个小组进行交流会,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备课,除了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外也要多给学生们搜寻一些资料、图片,让学生的眼界可以更加开阔,思维不在受局限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我们的教师做的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学好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肖擎.基于学生发展的地理课堂教学调控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张建情.自学共探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 河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