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3: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极端生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唯一“不死生物”成年后返老还童
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中,有一件事是任何种类的生命都无法逃脱的,那就是死亡。地球上年龄最老的树是一棵绰号“普罗米修斯”的美国狐尾松,它在1964年倒下时,估计已有5 000岁。在西伯利亚、加拿大冻土带和南极还生存着一些细菌,据科学家称,这些细菌的年龄大约有50万年了。
不过,地球上没有任何生物可以和“不死水母”相比,这种名叫灯塔水母的海洋生物具有“返老还童”的能力,可以说掌握着永生不死的奥秘。这种灯塔水母长约4~5毫米。通常情况下,水母繁殖完下一代后就会死亡,但灯塔水母性成熟之后却可以“返老还童”,重新回到幼虫状态,然后继续成长开始另一次生命历程。从理论上来说,灯塔水母可以无限制地进行这种“返老还童”的循环周期,从而达到永生不死的目的――当然,它们首先得防止在海洋中被其他掠食动物吃掉。
最庞大的生物
巨菇有1 350个足球场大
在地球上,也许没有比蓝鲸更大的动物了。成年蓝鲸长达30米,体重高达190吨。不过,尽管地球上没有任何动物大过蓝鲸,但仍有其他类型的生物体可以令蓝鲸“小巫见大巫”。
地球上最大的有机生物体是美国俄勒冈州马胡尔国家公园中一种绰号为“巨型蘑菇”的蜜环菌。这个学名为奥氏蜜环菌的巨型真菌是在1998年被发现的,它占地965公顷,至少相当于1 350个标准足球场。按照生长速率估计,这个巨型蘑菇的年龄应该为2 400岁,但科学家猜测,它的实际年龄可能高达8 650岁。
最耐高压的生命
家在海底1万米深处
在海洋中,海水的深度越深,压力就会越大,生物也就越无法生存。像海象和抹香鲸这样的海洋哺乳动物可以潜到超过1 000米的海底深处。不过,这已经是它们的极限,再向下,海水压力已是大气压的几十倍,在那样的压力下,由于细胞膜受到挤压,海洋生物的神经和心脏肌肉都将无法正常工作。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使在海底1万米深处――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那儿长年只有永恒的黑暗,生存环境甚至比金星表面更恶劣,那儿的海水压力是地表大气压的1 000多倍。许多科学家都认为那种地方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但那里确实存活着一些奇怪的鱼类和虾。为了能在深海的高压环境下生存,这些深海生物都具有更加柔韧的细胞膜,并且它们的饱和脂肪也被多种不饱和脂肪取代。此外它们还能用一种三甲胺氧化物帮助他们的蛋白质折叠成正确的三维结构。一旦适应深海的压力,这些深海生物就无法浮上海面生活,因为它们的细胞膜对于大气压来说将显得“太脆弱”,如果它们有鱼鳔,将会在浮上浅海的过程中膨胀和爆裂。
最耐寒的生命
零下70摄氏度也能存活
尽管地球上许多地区的气温都在5摄氏度以下,然而在任何最寒冷的地方都可能找到生命存在的奇迹。许多不能通过自身新陈代谢系统产生体温的动物仍然能够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生存,譬如一种昆虫状生物――北极跳虫,在寒冷的冬天,它们能够在体内合成抗冻分子,从而大大降低体内液体的“冰点”。
一些地球生物甚至能在冻僵的情况下存活,譬如刚孵化不久的西部锦龟、北美林蛙等,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它们能够产生抗冻剂来保护身体最重要的部分。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的灯蛾毛虫堪称是地球上最极端的耐寒动物之一,它能在零下70摄氏度的低温状态下冬眠,即使它的血液和任何其他细胞外液体都处于结冰状态,它仍能存活下来。而南极线虫更加离谱,在极寒的环境中,它可以任由自身细胞的细胞浆结成冰,但却能让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官处于非结冰状态,没人知道它们是如何成功做到这一点的。
最耐热的生命
121摄氏度照样生存
对于生物体来说,如果身体周围的温度达到一个无法承受的极限,那么像DNA和蛋白质这样的复杂分子就会崩溃解体。目前来看,生命体能够承受的最热温度纪录是121摄氏度,这一纪录是被一种名叫“Strain121”的嗜热微生物创下的,它们通常生活在温度100摄氏度左右的深海热液喷口附近。一项实验显示,“Strain121”在实验室中被加热到121摄氏度时仍能生存,即使在130摄氏度的环境中,这种微生物仍能维持生命,只不过无法复制繁衍。
而陆地上最耐热的生物当数一种名叫“撒哈拉银蚁”的蚂蚁,在酷热的沙漠上,它们的身体能忍受53摄氏度的高温,但只能坚持几分钟时间。
最耐干旱的生命
没水喝也能活上120年
从人性的不同本质上谈
——艺术创造的灵感来源
摘要: 人的生存形式决定着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人的世界有时很矛盾,人的行为和内在性情也很矛盾,对于人来说,处于生命两极的东西都是真实的,完全对立着的生活事实也同样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也许就是生活本身的原来面貌。创新与守旧都是人所需要的,多样化更使人所可望达到的生存形式。
关键词: 极端 感性 理性 灵感 状态 对抗 空间 虚无 现实 纯粹 浓烈 第二自然 沉溺 生存形式
在现代文明中,人的理性过度发展,情感的进化却大大滞后,理性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分析着、切割着世界和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他残酷的肢解着我们有机的生命。现代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变成了理性的怪物,他们长期分析和判断,缺乏有机丰富的感情和生命感觉的圆满,看上去即智慧又冷淡。这种分析、判断、智慧、冷淡,是对于艺术、对于创造致命的弱点,为了艺术创造,就要不断的寻求新的感觉方式,开启新的的感觉之门,打破原有的感觉的世界的极限,进入生命感觉的崭新境界。艺术的生涯必将依存于感性生活,极端重视自己的感觉,对于感性生活产生一种偏好并乐与沉溺于其中,艺术的世界把创造者置身于一种非常的境地,只是获取生命的纯粹、强度和浓烈,将一切能产生强烈感觉的生活都推至极端,进行试验,并在极端上寻找它们所需要的感觉,极端是灵感的来源,即使不停的寻求各种高强度的刺激,并主动的置身于各种高强度的刺激构成的环境中,觅找新感觉,进行创造。
这种极端是创造者追寻灵感来源的途径,是属于共存共有的。当然,有些极端是不被允许我们去做的。比如说,在一些艺术家的心中,似乎只有艺术的创造才是至高无上的,一切行为都以艺术创造为终极指引,为了艺术创造,他们有权利选择任何形式生活; 他们有尝试罪恶的生活的权利,蔑视道德的权利,罪囚极致、过渡、冒险和违禁的权利,艺术之高于一切他们生活在世界上的唯一理由就是完成艺术创造的使命,其他一切都无足轻重。是的,这的确是一种灵感来源的基地,也是一种极端的方式,但他是片面的,是不可为之的,对于更多的人,这种片面的方式只是虚无的。
当然,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常湖人理性状态的存在。艺术家便是一种与天俱来的力量,很多政治家和社会秩序的捍卫者都不喜欢艺术家的各种行为、各种极端的生存方式,在他们心中,这些极端的座位是一种理想与浪漫的力量,这种力量往往可以在芸芸众生的内心里掀起巨大的波澜,从而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固和安定,始终是在用理想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用理想的愿望来要求生活,用理想的方式来表现生活。现实与完美的理想相比,现实总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甚至是丑陋的。所以,有些艺术家们总有里有谴责现实、诅咒显示,有理由要求改变现实,因此,他们往往会用他们的理想是片煽起人们要求改变现实的愿望和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力图使维护现存秩序的人处于被动的地位。艺术家们如果可以代表着创造的力量和冒险的力量,社会本身则代表着持存的力量。创造就意味着冒险,意味着就的、现存的秩序的破坏以及新秩序和新的形式的出现;相反,持存就意味着保守、意味着旧的、现存的秩序的无条件的维持,他强调安宁稳定,反对任何形式变化,这样,创造和持存就形成了一种对抗。艺术家与社会就处于一种对立状态,射虎压制艺术的无限发展是因为,就艺术家本身的创造而言,它预示了社会的未来,但对于社会来说,艺术家的创造恰恰是对社会的破坏、颠覆,甚至是观念上的毁灭(个人见解)。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家往往不为他们同时代的社会和生活在这一社会中的大宗所接受的原因,还有的是,社会和大众在观念上尚未能达到艺术家所站的高度,但更重要的事,社会的当权者和芸芸众生的人们生活在现实之中,而艺术家生活在未来,他们的生存不属于同一时空,艺术家的生存时空是未来,所以他们总被也只能被未来的社会和大众接纳。
当然,这些都是极端中的极端,更属于艺术家们独有的创造灵感来源,都仅限于在极端中寻找的。他也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每个人都关系着的一种存在。每个人进行艺术创造都得以拓展新的生命的空间、得以从新安排世界的秩序,随心所欲的制造第二自然。他讲仁义如一敞开的生存之境。在这里,中断了现实世界乏味的日常事务的纠缠,摆脱了尘世生活中功名利禄的庸俗纷争,摆脱了是我们生命力枯萎、心灵之光泯灭的存在,让人进入了诗意的硒居。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多发,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可以归纳概括为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三个方面。
关键词: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研究综述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呈现多发趋势,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成才,影响了高校的安全稳定与和谐校园建设,也给高校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和难度,因此,研究大学生极端心理发生发展的原因,分析大学生极端心理的影响因素,科学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是一项迫切而紧要的任务。不少学者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本文拟将这些观点和成果进行梳理,以便使未来的研究更为深入和全面。
一、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概念界定
关于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概念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李亚芳指出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心理特点和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心理上出现的反常或失衡状态,它会进一步导致大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各种问题和困境。[1]
张艳认为极端心理危机是指由于极端的行为引发的心理危机状态。狭义上的大学生的极端行为包括大学生的暴力攻击行为及自杀行为所引起的心理危机。大学生暴力行为,是指对人身体、心理、财产施加的伤害行为,即暴力攻击。大学生自杀行为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2]
刘超指出极端心理危机事件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发生的外界刺激(如意外事故、情感危机等)、长期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如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心理疾患或生理缺陷等)或处于重大生活逆境(如亲人死亡、家庭变故或天灾人祸等) 而出现心理严重失衡状态,从而导致采取极端行为或措施,造成自己或他人身心严重伤害或带来严重后果的事件。[3]
二、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
不少学者对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可以概括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一)内部因素
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内部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李亚芳认为大学生缺乏辨析能力,心理发展不成熟是引发其极端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4]陈斌,王艳红指出人格有缺陷、认知有偏差;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法制观念弱、生命意识淡是大学生出现极端心理危机的内部因素。[5]杨天华认为自我认同出现危机、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适力较差、人格存在缺陷、社会责任感缺乏是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产生的个体内部因素。[6]
还有学者从大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指出了诱发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具体原因。如陈明娟认为性格缺陷、情感挫折、人际关系失调、不理解生命与自由,缺乏责任感是影响大学生极端行为如自杀等的最终决定因素。[7]张传锴指出大学生自身的各种原因是产生极端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这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挫折、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网络成瘾、社会负面刺激等。[8]
(二)外部因素
学者们对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产生的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网络环境因素、突发事件因素五个方面。不健全的家庭环境、过多关注孩子物质的满足和学习成绩的好坏,缺少对孩子健全性格、心理、以及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家庭教育会对大学生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恶性竞争、盲目攀比、炫富赶潮的校园风气,导致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竞争,为了取胜损人利己、不择手段,一旦失利极易走极端; 重智育、轻德育、轻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教育,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和违纪行为,以及社会中出现的贫富悬殊分化、残酷竞争和就业压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心理负担和心理疾病;低级庸俗的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所引发的心理迷失和信仰危机也使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更加严峻;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其虚拟性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导致一些大学生分不清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一旦遇到挫折,容易采取网络上的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9]此外,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和意外如重病、家庭重大变故、天灾人祸等突发性事件也会使大学生产生紧张、悲伤、情绪失控或精神崩溃等极端心理。[10]
三、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
对于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学者们见仁见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学生自预水平。引导学生不断加强学习和交流,改变错误认知,有效利用社会支持;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使学生能够尊重人的价值,珍惜生命;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提升学生受挫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情绪调控能力。[11][12]
第二,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体系。建立新生心理普查制度,通过新生心理普查将有心理危机倾向的新生信息纳入数据库,并给予重点关注。建立动态心理健康档案,适时更新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建立心理健康四级预警体系,即由班级心理信息员、心理委员、心理辅导员、校心理中心工作人员构成四级干预体系,一旦出现心理危机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跟踪康复工作。开辟紧急预警通道,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快速应急干预机制,及时有效化解学生心理危机。[13]
第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处理危机的能力。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加强心理咨询专业队伍、学生工作管理队伍、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从而形成专兼结合、师生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队伍。先要加强心理咨询专业队伍建设。高校应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引进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具有国家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证书或有精神病科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指导与服务。其次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通过进修、培训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开展心理防治的能力。再次应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学生骨干是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重要力量,学校定期邀请校内外心理学专家对学生骨干进行系统培训和专业训练,先提高他们自身心理素质,再提高他们对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的能力,增强他们自助与助人的责任意识。[14]
第四,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形成家校联动的预防干预机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建立学生家庭信息档案,将贫困、单亲、重组等特殊家庭纳入预警范围。第二,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在校园网、校报上开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栏,编制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家长手册等寄发给家长,向家长传输新的教育理念及心理危机救助方式,使家长了解心理健康的常识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掌握帮助子女度过心理危机的方法。第三,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特别是发现有心理问题苗头的学生,要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运用亲情的力量唤醒大学生战胜心理危机的信心,帮助其度过心理危机。 [15]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大学生极端心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限于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这些研究表现为表象性研究成果多,科学性、系统性、实证性研究成果少,在研究大学生极端心理的概念、形成的原因和干预措施时,大多数专家学者往往根据自己的观察或者体验来谈,不能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更未能提出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因而使得研究成果欠缺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4][9]李亚芳. 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3.
[2]张艳.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环境因素分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3]刘超.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5][11]陈斌,王艳红. 应对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机制[J]. 技术与市场,2015,11.
[6][10][14][15]杨天华.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探析及干预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14,11.
[7]陈明娟. 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影响因素研究[J]. 琼州学院学报,2012,04.
[8]张传锴. 大学生极端心理问题的自身因素探究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12]杨芷郁.大学生极端心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及防范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4.
[13]王艳红. 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前期预防措施[J]. 技g与市场,2013,07.
2012年11月4日,北京突降大雪,突破北京“冬半年”降水的历史极值,郊区县部分地区积雪深达80cm。积雪导致京藏高速公路出京方向滞留车辆850余辆,西北方向出京道路也有大量车辆、人员滞留,相关部门展开了紧急抢险救援。
针对北京地区极端天气对安全生产影响的现状和特点,北京市安监局通过建立完善预防和应对极端天气工作制度,制定了《极端天气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明确了极端天气应对工作的组织体系、工作职责和处置工作流程,规范了极端天气应对措施(包括季节性安全生产提示信息和极端天气预警信息)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要求。
编制背景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特殊地理位置和典型的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以及首都大城市备受关注的特征,使得北京地区的极端天气呈现出频发、突发、局域性强和高影响等特点。”北京市安监局应急处处长薛国强介绍,北京地区极端天气主要有暴雨、雪灾、道路结冰、沙尘暴、大风、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霾)、寒潮和霜冻等,这些极端天气往往会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和多种次生、衍生灾害,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运行、重大活动保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在2012年“7·21”特大暴雨自然灾害和“11·4”大雪自然灾害中,极端天气给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据薛国强介绍,北京市之前应用的预警信息较为笼统,未针对各种具体的极端天气对各行业进行细化要求。因此,北京市安监局细化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做到对企业既有要求,也有服务。
“八种”“四色”预警机制
《措施》对极端天气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提示和分级预警内容进行了规范,对极端天气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措施的发放形式和范围进行了细化。其中,提示性信息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分为强降雨、强降雪、大风、大雾(阴霾)、雷电、高温(高湿)、冰冻和地震灾害8种极端天气,分别针对交通、建筑、水利、客运、旅游、以及危化生产(储存、油库、加油站、烟花爆竹)、煤矿和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季节性安全生产提示信息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宣教中心负责编辑,并通过网络等方式公布,确保企业和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灾害信息并开展防范和应对工作。预警信息的具体内容和范围,也以上述8种极端天气为分类依据,按照极端天气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4种预警模式,分别明确了具体的预警信息内容。
同时,《措施》规定,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各区县安全生产监管局和重点监管企业,应确定极端天气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范围和主要负责人的手机电话。预警信息由安全生产监管局应急工作处负责起草审批,一方面通过手机短信发送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厅级主要领导、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及各区县安全监管局局长、相关行业负责人和重点监管企业负责人;另一方面,通过网络面向社会全体人员,确保预警信息和应对处置工作信息有效传递。
细化监管保障安全
“在2012年‘7·21’特大暴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市安监局结合本市生产环境特点和极端天气可能引发事故的不同类型,不同预警级别和不同情况,征求了相关应急救援队、经营单位、应急处室的意见,细化了应急措施的内容。”薛国强介绍,与以前应用的《应对极端天气引发安全生产事故预案》相比,新的《措施》对煤矿、危化等行业,针对重点监管的部位、环节、内容,根据蓝黄橙红4级预警模式,对每一级别提出不同要求。例如:当预警级别为最低级的蓝色时,要求一线作业人员根据本单位存在的风险进行排查,当预警级别不断上升,黄、橙、红3个级别分别对应车间主任、主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层面,这是预警级别对领导层面要求的变化。以2012年“11·4”大雪为例,市安监局根据市应急办和气象台的预警信息,加以综合性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结合雨、雪、降温3项内容的安全生产提示性信息,迅速通过局内的信息平台,向区县局和专业处室、生产单位预警信息。各处室收到预警信息后,立即联系专业对口的生产单位,要求加强相关的安全监管,及时通报企业安全风险、事故的情况。通过精细化的安全预警管理工作,在“11·4”大雪自然灾害中,北京市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薛国强总结说:“《措施》的,对做好极端天气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坚信,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一定能够科学预防和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尽量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带来的各项损失。”
生命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可长期以来,学校和家庭教育只重视知识的学习和品德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教育,导致了让人痛心不已的后果。人的生命只能有一次,失去了生命就失去了一切。一个生命连接着一个甚至多个家庭。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家庭和学校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学习条件,但都忽视了对小学生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教育,导致小学生轻视生命、不珍惜生命的现象不断发生。一个个还没有懂事的少年选择最残忍的方式去结束自己的生命,甚至去残害别人。这些都给我们发出最为痛心的警示。
警示一:留守儿童缺乏生命关怀,造成心理扭曲,导致漠视自己与他人生命。最典型的儿童轻生案例应该是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2015年6月9日深夜,贵州省毕节市田坎乡一兄三妹四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最大的哥哥只有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父母离异后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外出打工,四个孩子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因感到生活无望便一起喝下农药自杀。让人痛心的事不仅仅是这一例。2015年6月10日下午,湖南衡阳县的一个小镇上,留守儿童小霞和妹妹小林在放学路上被人毒死。12岁的晓雯和小霞都是留守儿童,是某小学六年级同班同学,前几日因为放学路上发生口角,晓雯回家受到了母亲的责备,因此产生了害死小霞和小林的念头。经过一番准备后,10日在放学的路上,晓雯把放了毒药的可乐递给了同学小霞、小林,二人喝完后中毒身亡。
警示二:过重的学习负担导致小学生失去了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小学阶段本应是一生中最为幸福的阶段,可繁重的学习负担使他们不能感受到童年的乐趣。整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课文。过多的校外辅导和上不完的兴趣班让学生苦不堪言。许多小学生因过重的学习负担而失去了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出现逃避和轻生的念头。2014年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六年级小学生张某直到深夜12点还没有做完作业。因害怕第二天到学校会受到老师批评,于是他趁家人睡着时写下了遗书,服毒自杀身亡。
警示三:缺乏沟通导致小学生走向极端。2015年6月5日,湖南绥宁县长铺二小11岁的五年级小学生万蕾,因和同学的一个小纠纷没有得到及时的化解,留下遗书跳楼自杀,失去了花一般的生命。警示四:意外溺亡是小学生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仅2015年5月以来,全国就发生多起小学生集体溺亡事件。本来只要学校和家长稍作注意就可以避免的意外溺亡事故,导致成千上万的家庭失去了孩子,学校失去了学生。尽管小学生意外死亡的过程、地点和时间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生命认识的肤浅和对待生命的草率。如果我们在平时就能教育学生善待生命、珍惜生命,学会意外伤害的防护,那么就不会,或少出现轻生的事件,少一点溺亡的发生。从学校角度来看,学生的课程表里少了一堂生命教育课,这不能不说也是一个遗憾。
二、传统教育对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正是含苞欲放的年华,还没有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本来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不舍,去选择了最为残酷的死亡?!
一是学校传统教育中生命教育缺失。多少年来,学校教育一直把知识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把道德教育作为重要标准,却忽视了生命才是人生存与发展的载体,导致小学生对生命意义缺乏基本认识,没有理性地认识到生命对人的宝贵和不能重复。学校只重视学生知识学习和品德的养成教育,生命教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学校没有对生命的关怀,没有对生命的尊重。我们曾经对20多所学校做过调查,发现在班会和平时的课程教育中很少开展生命教育,即使有,也只是走个过场。
二是传统说教缺乏沟通。师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需要和谐和沟通。本来有许多问题直接和学生沟通都可以得到解决,但偏偏有些老师和家长为了推卸责任,总是把学生的错误反馈给家长或学校,让学生觉得自己连一点独立空间都没有,一点自尊都不能保留,像被人剥光了衣服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老师给家长告状,家长给老师告状,成为最让学生伤脑筋的事。
三是留守儿童缺乏生命关爱。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心理脆弱,容易产生极端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创业人数的增加,农村和城市都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普遍缺乏安全感,大都感情脆弱,性格内向,孤僻,人际交往能力差,容易走向极端。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重新组成各自的家庭,他们成为“心灵孤儿”,亲情缺失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很容易出现想不开或厌世的悲观情绪。四是老师与家长的语言暴力。暴力教育有两种,一是直接动武的暴力教育,这种愚蠢的教育方式只能伤害他们的身心。还有就是语言暴力,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去中伤学生的心灵,如谩骂,恶意的讽刺、挖苦、呵斥等。虽然没有伤害到学生的身体,但伤害了他们的心灵,导致他们丧失自尊,且走向极端。
三、让生命教育回归课堂
小学生的自杀或意外死亡,与学生的性格和外在的突发因素有关,但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多少年来,学校的生命教育多为亡羊补牢式的走过场。从心理学上看,小学生性情开朗,一般不容易走极端。如果我们对安全教育常抓不懈,也许就能杜绝或减少小学生的意外死亡。因此,生命教育的回归刻不容缓。
1.让生命教育成为一门重要课程
新课程实施后,校本课程走进了学生课堂,生命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成为可能。学校在制定课程体系和内容时要把生命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把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排进课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组织专人编写生命教育教材,利用专门的课时或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生命关怀教育,如讲解生命的意义、如何去善待生命、如何去珍惜生命、如何做好意外事故的防范、利用生命教育课做好完全防范教育和演练、让学生的生命更具有活力。
2.建立留守儿童教育机制
留守儿童是生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显得孤独、空虚、自卑。这些心灵上受到伤害的学生一旦遇到想不开的事,就容易走向极端。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教育机制,建立家校结合的教育平台,发起组织留守儿童教育志愿者;利用校园网建立学校和班级QQ交流群,让学生在群里和同学、老师倾诉。让他们生活在学校和同学的关心中,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阳光,让他们感到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爱。这些来自心灵的爱,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温暖,感受到爱的力量,能唤起他们生活的希望。在他们困难无助的时候,也许还会想起有学校的温暖、有老师的爱在支撑着他们的希望。
3.做好学生心理调适
小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很低,一旦出现想不通的问题,就会产生极端的想法。有的学生一旦做了错事,学习上出现了挫折,又会出现自卑情绪。这些都是导致小学生走向极端的重要原因。学校应该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培训心理咨询教师,通过心理咨询和教育疏导,帮助学生树立生活信心,及时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心理。
4.注重学生情绪的疏导和沟通
教育需要理智,需要引导和沟通。不能靠批评和向家长告状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相互间的纠纷,而是应该直接和学生沟通,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更不能用粗暴的体罚代替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挫折是难免的,关键是要引导他们自觉地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而不是一味地对其指责和批评。老师要学会和学生谈心,只要及时和学生沟通、及时安抚学生,就可以避免许多意外的事情发生。在班级教育与管理中,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做好学生心理调适,引导他们积极地看待生活,积极地看待生命。
5.始终抓好安全教育
这是一件真实发生过的,就在2013年3月5日星期二,河北省廊坊市。
昨天,就在我做完值日后,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令人惊心,也令人深思的事情。在度大娘包子铺处,看到了一名17左右女子,因为各种原因,砸破酒瓶子,割腕,企图自杀。人们惊恐的躲到一旁观看。血,一点一滴的流到地下,有人报了警,在警察没来的时候,任那名女子的血液迅速流失,只有人打电话报警,但还是没有人敢上前一步帮助她止血。从人堆里面冲出一个男人,用纸包起她的手腕,并劝道:快去医院吧,再不去医院,你就要死在这里了,你还年轻,还在上大学啊。远处的警笛声渐渐的变大了,车子停到了我们面前,下来了五六个警察,迅速用专业的手法帮助女子止血,那女子使劲挣扎,大叫到:别管我,我就要死在这里!可是她的声音越来越虚弱,血,已经在底下集起了一个血泊。警察为了让她不失去生命,五个警察强行架起她,往警车上搬,那女子不断挣扎,可是他已经没有力气了,最后,随着远去的警车,人们也都散了。
这件事值得我们去思考,不能因为一点挫折而就被蒙蔽的双眼,更不能因为一点挫折而用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生命最重要,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要放弃生命,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未来的日子还很漫长,生活的色彩也会一点点的绽放开来,只有活下去,才能够看到更精彩的未来。生命以它独有的美,浸润了生活的点点滴滴;美丽的生命,源于一份对生活的热爱生命就在今天,看见今天,珍爱生命,一切才会存在。
生命没有绝望,生命永远是美好的,不要一想不通就要用最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要调整好心态,微笑面对每一件事!
河北廊坊廊坊市第六中学初一:刘晟麟
似乎每一天都在沉闷的重复,袒示着自己空虚的生命,这种状态稍稍衍伸,便轻易的抵达于虚无。视界里,满目是深浅交替的光影,湿漉漉的亮光,意象纷杂的幻像。尽显时间之匆迫和绵长,隐隐然袒露着自己浮躁的表象,穿行于空虚的罅隙。像是被严严包裹的生命,似乎要挣脱,要释放,却对一切都无能为力。连取一份静
心的花瓣也难以找寻,失去了一种形而上的力量。
没有属于自己的位置,身旁却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而自己的手中握着的仅是空白,是那种荒无人烟的空白,是那种盛大到了虚渺的空白,是那种足以吞噬自己的空白,令人忐忑不安,碾转反侧。渺小,自己实在是太渺小了,犹如一个点,不,不,连一个点或许也不是。像一个单枪匹马的人即将赴行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走着
走着却突然连仅有的一把枪断了,一匹马死了,连方向都忘了。这是一种怎么的绝望,这是一种怎样的虚无,这是一种怎么的盲目。远离人群,不自觉的傍着空虚一起生活,寻觅,彷徨,在年年岁岁云舒云卷的日子里,渐渐麻木,或者遗忘。什么前途,什么理想,什么人生,什么价值,走着走着,发现也只不过是泡影,全是拼接成的一种假象,把自己都欺骗了。不记得曾经自己如何浓烈的书写壮志,如何激情的挥洒雄风,一切都成为了剪影,重重叠叠,一牟一牟。觉得自己就像孤身站立于巨大的沙漠,前面是沙,后面还是沙,怎么走也走不出这个荒芜的地方,于是选择不走。不走的结局就只有退后,落后。其实,有很多人,都知道生命可以无所谓来,不可以无
所谓去,但是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好好的把握。因为方向,因为现实,因为一些繁杂的原因。如果说这些都是借口,可是这个借口也同样具备了说服力。空虚的人其实思考的东西更多,因为考虑的太多,所以一切开始变得空虚。其实,人究竟是先空虚,再思考。还是先思考,再空虚。我觉得这个犹如“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
空虚越久,释放之后所爆发的力量是不可抵挡的。因为空虚之时,已受尽了良心的谴责。自责的力量犹如一瓶催长剂,逼迫自己不断成长。空虚,实则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对自己人生的怀疑,对自己价值的怀疑,这种怀疑长期下去,足以将一个人弄跨,甚至崩溃掉。所以,物极必反。所谓处于两个极端的人,往往是最痛苦的
。因为生活不允许有极端,极端便是一只脚踏进了死亡的深渊,不能自拔。就像雨下久了,就该出太阳了,就会有彩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空虚,迷茫,这些都会像雨季一样过去。
而我这个空虚了一年的孩子,也该拎着自己的梦想的包袱,孤注一掷、义无反顾地朝前走,不回头。不再穿行于空虚的罅隙,不再任思绪独自流浪。因为年轻的生命不容许有一张苍老的面孔,不容许有一颗苍老的心,不容许天空有点灰色。而且毕竟穿行于空虚的罅隙,生活真的失去了光明,那些生存的死亡的厮杀,那些希望与
绝望的碰击,那些麻木与人性的挣扎。叫我如何承受的起,所以我放弃继续穿行。我将穿行于那片原本属于我自己的澄明,我将穿行于那片湛蓝的天空。
随后,马元江被转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精神逐渐恢复。新桥医院医教部主任徐剑铖主任说:“病人在里面呆了近179小时,一口水没喝,一口粮没吃,是一个罕见的生命奇迹。”
在这次四川大地震中,创造奇迹的不仅仅是马元江一个人。很多人不禁想问,在地震这样的极端情况下,人类的生存极限到底在哪里?又是什么支撑着幸存者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极端饥饿,人体会 “吃掉自己”
饥饿,是灾害受困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在饥饿的情况下,人体应急机制首先会将自身的能量消耗降到最低。表现为器官活动强度降低,如心跳减慢、呼吸浅慢、肌肉活动能力下降、总的物质代谢水平降低,机体基本上维持在生命必需的低水平功能活动上。
同时,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人体肌肉会首先开始被分解,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并且在肝脏进一步转变成葡萄糖,供人体利用。此外,脂肪也是饥饿状态下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此时脂肪将被分解成为甘油与脂肪酸,而甘油可直接生成糖,脂肪酸既可提供糖异生的能量,又可生成乙酰辅酶 A而促进氨基酸、丙酮酸、乳酸等的糖异生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动物实验,7天不吃东西,会使肝脏萎缩40%、肠胃道萎缩30%、肾脏萎缩20%、心脏萎缩20%,脂肪、骨骼肌等更是几乎被消耗殆尽。也就是说,在极端情况下,人体正是靠“吃掉”自己身体不是十分紧要的一部分,利用“弃卒保帅”的策略,满足生命延续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
水,决定生存时间的关键
一般认为,人体在断绝食物但有水喝的情况下,可以支撑7天,根据体质和环境的不同甚至可以支撑数十天(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有1人在废墟下被掩埋了27天后获救)。但是,如果没有水,通常就只能支撑3~4天。
这是因为,水是构成人体的最基础物质。血液中92%是水,大脑组织中75%是水,肌肉中75%是水,就连骨骼中也含有22%左右的水。成年人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60%~70%。没有水,人体就无法进行新陈代谢,血液也无法输送氧气,生命也就必然终止。因此,水是决定受困者生存时间的关键。人体可以利用自身的肌肉、脂肪等生成能量,而能量可转化为内生水,成年人每天约产生300毫升内生水,暂时渡过困境。专家反复强调震后72小时是搜救的黄金时间,正是基于这个道理。
如果受困,怎样延长生存时间
首先,没有受到致命伤,是生存的前提。
其次,沉着冷静非常重要。不少被困者并不是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受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和水分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大喊大叫,还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加大生命危险。
第三,要冷静探查周围环境,寻找可能的水源和食物来源,在没有水和食物的情况下,喝自己的尿也是有效的应急办法。同时要保持适度的警醒,一旦听到有救援人员靠近要及时呼救,在没有人时不要轻举妄动,以节省体力。
有一个人去拜访朋友,朋友很欢喜地为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但是菜里忘了加盐,因此看来好吃的菜,全都难以下咽。主人吃了一口,“哦!原来忘了放盐!”赶紧把每道菜都加上一些盐,再尝尝,果然味道变得很可口。客人心想:加上一点点盐就这么好吃,如果再多加一些岂不更好,要是直接吃盐,味道肯定美极了!于是,他回家后直奔厨房,拿起盐罐就往嘴里倒……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都会笑话这个笨人。实际上,很多^都在犯和他同样的错误。
比如,人们都说年轻人应该努力工作,但是有人过劳死;人们觉得花钱很爽,所以过度消费;有人觉得谈恋爱很美好,所以不断地换男、女朋友……凡事都有一个度,如人饮水,甘苦自知。美好的人生,就是你知道自己该放多少盐。
不极端
在古代印度,苦行是一种共同认可的修行方法。据记载,为了追求真理,乔达摩·悉达多出家之后,依照当时的习俗,修苦行六年,每日只食一粒麻麦,以致身体消瘦,面色枯萎,四肢无力,还要苦练停止呼吸的瑜伽功,极端痛苦。
在关键时刻,他听到伴随着美妙的琴声,传来动听的歌声。他领悟到,当琴弦太松的时候,弹出来的音声就不悦耳;太紧的时候,琴弦又会断。所以最好不松不紧,才会弹出美妙悦耳的音调。琴声让他明白,在修行的过程中,生命之弦如果绷得太紧,就会心烦气躁;放得过松,又会陷于懈怠。要不急不缓,行于中道,这样才是正当的用功方法。
于是悉达多放弃极端的苦修,来到尼涟禅河边,接受了牧羊女的乳糜供养,待体力逐渐恢复之后,才端坐于菩提树下沉思,夜望明星,悟道成佛。
乔达摩·悉达多悟道后,第一次为五比丘讲述《转经》时,开门见山地提醒五比丘:“比丘们!你们应当避免两个极端,哪两个极端呢?自我享乐是一个极端,它低贱、平庸、粗鄙、不高尚、无益;自我折磨是另外一个极端,它痛苦、非高尚、无益。放弃这两个极端,就是中道,它可以让人得到宁静、智慧、觉悟和解脱。”
当佛陀是太子的时候,他享受了极端的快乐;而在六年的苦行中,他又经历了极端的痛苦。最后他明白,不走极端,回归中道,才是正途。
任何极端的行为,必反受其害,如疾风暴雨,不能持久。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人参附子虽是大补之物,食之过多,反而伤人。同理,父母关爱子女,本无可厚非,但爱得太过,便成溺爱,孩子反而不知感恩,更无法体会父母深厚的爱;事业成功,必须“拼搏”,而工作过度,便成“拼命”,轻则伤身,重则伤命。无论是做人、处事、工作,还是修行,都必须以一种“不偏不倚、不紧不松、不苦不乐”的“中道”人生观去积极进取,把握好当中的度,我们的事业与人生才能走得更稳、更长久。
古往今来,走极端者大有人在。古时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天天吃野菜以明志。一天,老农讥讽他们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老哥俩吃的这薇菜,难道不是周家天子的吗?哥俩听后觉得很有道理,最后选择了绝食而死。但他们的举动并不能改变历史,周朝还是取代了商朝继续往前走。伯夷、叔齐的极端行为尚可理解,因为佛家的中道思想彼时尚未传入,而儒家的中庸思想仍未成形。
据韩国职务精神压力学会最近进行的调查,韩国上班族有精神压力的达到95%,比美国的40%、日本的61%高得多。工作积极、努力是件好事,但希望在短时间内做很多事,一急二紧张,就会心浮气躁,血压跟着升高,对身体反而是消耗,无法持续正常的工作。看来,现在仍然很多人没有领悟中道的道理。不折中
一位年轻人问禅师,什么是中道?禅师要求他把眼睛蒙起来,行走在一条小道上,道路两边都是水沟。当禅师看到这位年轻人偏离正道,快要掉进左边的水沟时,及时提醒这位年轻人“向右”。一会儿这位年轻人又偏离正道,快要掉进右边的水沟时,禅师及时地提醒他“向左”。这位年轻人继续前行,老禅师一会儿教他向左,一会儿教他向右……最后这位年轻人终于不耐烦地问,“你到底要我向左还是向右?”老禅师笑呵呵地说:“向左向右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要你回到正道上来。”年轻人恍然大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中道。
中道不是折中,也不等于两边加起来除以二的中间路线,而是对立面的和谐与统一。
在日本的一家动物园,有位饲养员特别爱干净,对动物也特别有爱心,每天都把小动物住的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结果呢,那些小动物一点也不领他的情,在干净舒适的环境,动物们开始慢慢萎靡不振,有的厌食消瘦,有的生病拒食,有的甚至死了。原因是什么?后来通过观察才发现,那些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有的喜欢闻混浊的骚气,有的看到自己的粪便反而感到安全等等。
保持动物园的干净舒适是原则,但每个动物却有其独特的个性,必须在原则的基础之上灵活处理。同理,我们可将此对立统一论延伸至公司的管理上。有效的管理必须针对公司内个体的需求,包容个体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应对、多元管理。不落两边
一天,一位禅师在蒲团上静坐,身旁站立了—位侍者。门外,禅师的两个徒弟在激烈地争论,互不相让,各执己见,都以为自己证实的和悟到的才对。
争论到最后,师兄一气之下,走进房间问正在打坐的禅师:“师父,修行的人,应该对世间的一切‘心无牵挂’,荣辱取合,是非好坏一概动不了他的心,这才是修行真谛,可师弟认定我说得不对,请问师父,我的观点究竟对不对?”“你说得对!”禅师轻轻地温和地回答。师兄得意洋洋地走到门外,向师弟做出一副得胜者的姿态,告诉师弟说,师父说他的观点是对的。
师弟一听很不服气,立即也走进房间请问静坐中的禅师:“师父,修行的人,应该对世间的一切‘心有主宰’,明明白白地去取合,对是非好坏能分清,这才是修行,师兄却完全理解偏了,怎么师父说他对呢?”禅师说:“你说得对!”师弟听师父这么一说,心里高兴,欢欢喜喜出去了。
离爆炸中心仅1130米
广岛原子弹爆炸过后,有5棵银杏树仍然站立在几乎被完全摧毁的焦土上。其中,以一棵生长在“宝仙”寺庙中的银杏树最为出名。它所处的位置距离原子弹爆炸中心仅1130米,是5棵幸存的银杏树中距离爆炸中心最近的一棵。但银杏树并非唯一的幸存树,在离爆炸中心仅1200米的一棵樟树也幸运地存活了下来。此外,还有更多的树木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它们的树干被折断了,树叶和枝条被燃烧殆尽,残留下来的仅仅是一截变成了焦炭的树桩。然而,在原子弹爆炸两个月后,它们的新芽开始从地下钻出,并逐渐长大,死了的树木就这样获得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生命力最顽强的植物
生物学家相信,在植物世界中,生命力最顽强的是地衣。一块在大英博物馆里陈列了15年的地衣标本,偶然沾了一点水,居然又生长了起来。地衣也是地球上最耐寒的植物,即使在零下198摄氏度的超低温的环境中,南极地衣依然能够生存。地衣不仅耐寒,而且在远高于沸水温度的酷热中照样能存活。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真空条件下放置了6年的地衣还保持着生命活力。因此,无论是在非洲沙漠、地球两极,还是在大海龟的背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其实,地衣不是一种单纯的植物,它是由真菌和藻类“合伙”而成的。真菌吸收水分和无机物的本领很大,藻类拥有叶绿素,能以真菌吸收的水分、无机物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原料,通过光合作用制成养料,与真菌共同享受。正是这种紧密合作,使地衣有了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而地衣长寿的奥秘则在于它的生长极其缓慢。据观察,一年之中,地衣只有一两天的生长活跃期。因此,生物学家相信,在离南极点只有483千米的一些山峰上,那些直径已经长到13厘米的地衣,很可能是非常古老的生物。
在生的极限中存活
在北太平洋环流中,事事都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变化着。从大陆冲刷下来的泥沙很少能到达那里,因此海底累积沉积物的速度相当缓慢;海底之下30米的泥土就已经是8600万年前沉积的。在这种泥土中含有的以养料形式存在的能量极少,本应无力支撑一个生物群落。不过,就在那里的海底之下能量略微丰富一些的泥土中,丹麦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由数量极稀少的细菌和被称为“古菌”的单细胞微生物组成的群落。因为在1立方厘米的沉积物中有约1000个微小的细胞,因此找到它们中的一个简直就像大海捞针。
这些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极其缓慢,在显微镜下,它们几乎没有显示出生命迹象。也就是说,以我们习惯的时间尺度而言,它们似乎已经死了。但当你以葡萄糖和其他养料来款待这些细胞时,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吸收了一点养料,这表明它们实际上依然活着。但要完成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它们中的每一个都要花费数百甚至上千年的时间来积聚足够的能量。这意味着,这些细胞中有一些的年龄可能已有数千岁甚至还要更老。它们的存在或许有助于人类重新定义生与死的极限。
在双重暴露下生存
科学家公认: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是非常非常小的缓步类动物。它们中的大部分体长不超过1毫米,最大的也只有1.4毫米,最小的出生时只有0.05毫米。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的样子很可爱,就像小小的玩具熊一样。所以人们又叫它“水熊虫”。它们用四对胖胖的腿蹒跚爬行,从苔藓中吸取汁液。它们不仅能在零下200℃的寒冷环境中生存,就是在151℃的酷热环境中,也照样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它们的耐旱能力比骆驼强多了。有一只水熊虫曾被困在一家博物馆内干燥的苔藓标本中,120年后,研究人员为苔藓加了点水,它竟然又复活了。
水熊虫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积物、潮湿的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膜中,也有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中。水熊虫最大的本领,是能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停止所有新陈代谢,让自己安全地存活下来。欧洲科学家认为,如果地球上有动物能够在太空的恶劣环境中生存,缓步类动物当是首选。因此,他们选择了两种缓步类动物,让它们进入绕地球飞行的太空轨道,并直接暴露在真空、低温及高辐射的太空环境中整整10天。结果发现,这两种缓步类动物在单纯的太空环境中都生活得很好,和在地面上没有多大区别。但是,遭受太空环境和太阳紫外线辐射双重考验的样本,存活率很低。当它们最终返回地球被放回水中时,经受双重考验的缓步类动物只有10%存活了下来,而且所有的幼虫都没有孵化出来。尽管如此,这也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种在双重暴露下仍然有样本存活的动物。
在生命中生活
在自然界中,有些环境是普通生物不能生存的,例如极热、极冷、高酸、高碱、高盐、高压、高辐射等等。然而,即便是在这些通常被认为是生命的极端环境中,仍然有微生物在顽强地生活着,科学家称这些微生物为极端环境微生物。
医院里通常利用121℃的高压蒸汽来杀菌消毒,因为人们一直认为,在这么高的温度下所有的生物都无法生存。最近,美国科学家利用遥控操作的深潜器,在太平洋海面以下2400多米深处的一个热液喷口,发现了一种古细菌。它们在121℃的高温下经过10个小时的蒸煮,仍具有繁殖能力,24小时内数量可翻一番。不仅如此,当它们在130℃下存活两个小时后,再重新置于103℃的环境中,仍然能够继续生长。相比之下,前世界“耐热冠军”、1997年发现的一种最高可承受113℃温度的微生物,在121℃的高压灭菌容器中仅过了一个小时就热死了。这种被命名为“菌株121”的古细菌,是一种太古生物。它们不是用氧,而是用铁来进行能量转换,这是以前不为人知的一种崭新的生物“呼吸”方式。太古生物是细菌和真核生物之外的第三种生命形式,通常可在极端环境中生存。
在极端超重环境中生存
航天员升空和返回时,身体要承受大约3倍于体重的压力,为此他们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并采取半躺半坐的姿势。一个50倍于体重的压力环境会对人类产生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即使你处于这种环境仅百分之一秒。然而,日本科学家最近发现,大肠杆菌可以在40万倍于体重的极端超重环境中生存、繁殖,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他们最初并非专门研究微生物在超重环境下的忍耐性,仅仅是想通过离心分离机测量大肠杆菌细胞的密度。当他们将大肠杆菌加速到所受压力为体重的7500倍时,发现这种微生物仍然生长、繁殖得相当好。出于好奇,他们在更大的压力环境下重复了同样的实验,最终发现大肠杆菌甚至在40万倍于体重的压力环境中仍然可以正常生长、繁殖。因为40万倍于体重是他们的实验设备能够产生的最大压力,所以很可能不是大肠杆菌所能承受的压力的极限。
死海不死
用减法清理文化思路,文化问题很复杂,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清理我们的文化思路,为文化做减法,非常必要。做减法,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我曾这样定义“文化”: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进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集体人格,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是“国民性”。写散文、诗歌,爱唱歌、跳舞,是文化吗?是,但还没有把制高点拎出来。我们讲的文化,更多侧重于建设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确定精神价值的高度。做减法,要了解中华文化本性。“刚健有为”、“厚德载物”、“海纳百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都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一些表现。好不好?当然好,但别国的民族也会说,我们的文化也有这个品质,只不过你们是用文言文讲出来罢了。有朋友从远方来你们很高兴,我们难道不高兴吗?
我总结一下,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有几个不同特性。
一是,社会模式上的礼仪之道。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是一种理想,礼仪也是文化的载体。礼仪在不识字的人当中,代代相传。
二是,人格模式上的君子之道。在世界很多民族文化中,人格的理想不一样。有的是绅士,有的是骑士,而我们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是君子。2000多年来,君子与小人的对比,一直是评价人格的重要标准。
三是,行为模式上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不等同滑头哲学,而是反对一切极端主义。我们祖先很早就知道,农耕依赖四季,所以冷到极端,春天就来了;热到极端,秋风就起了。无论是《周易》,还是孔子,都告诉我们不要采取极端方式。这是作为我们民族命脉的方法论。
近30年来,我们中华文化有什么进步呢?衡量进步的重要标准,还是指精神价值和集体人格。在我看来,至少有三方面进步。
一是民生文化。过去往往注重阶级斗争或路线斗争,现在则把民生放在非常重要的层面。
二是多元文化。对于不熟悉的艺术作品,不熟悉的文化思维,现在的宽容度远远大于30年前。年纪大的人,看到年轻人的东西也宽容了,对海外民族的东西,我们甚至会带着很大的热情去面对。
三是生命文化。几次抗击大灾,我们建立了一种生命文化。我们现在不断提出“生命第一”,不断强调“抢救、抢救、抢救”,一个陌生人的生命,就可成为全中国关注的对象。这样的现象,历史上没有出现过。
这三种文化,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精神价值。希望能够坚持!
用减法走出文化误区,由于分不清什么是重要,什么是不重要,什么是多余的脂肪,什么是强壮的肌肉,我们在文化领域内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误区。我们的加减法也需要针对这种误区展开。
其一,减少一点谋术文化,增加一点大道文化,或曰大爱文化。
我曾经在大学生和高中生中作过调查,发现他们最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绝大多数是谋术文化。这相当不利——既对年轻人心理健康不利,也影响中华文化的外部形象。我在海外演讲的时候经常听外国听众问:我们很希望了解中国文化,所以就看你们的电视剧,看你们的书籍。但看来看去,觉得中国人太“厉害”了。这还算客气的说法。我常常解释,中国人真的不是这么“坏”。我们祖先非常强调大道文化、大爱文化。成人之美是我们文化的亮点,谋术则是其反面。虽然谋术客观存在,但如果总在传播它,就容易让人误读。
其二,减少一些民粹文化,增加一些理性文化。
普通民众能够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这是中华文明一大进步。但也确实产生了“民粹”文化:即非理性地发表极端意见后,有更多不加分辨的人盲目跟随,造成一种隐性暴力。落到艺术上,则是以收视率、排行榜作为最高标准。其实,现场观众齐声欢呼的、当成的东西,未必是文化。正如我的朋友梁晓声先生所说:文化不能把老百姓变傻。不管东方美学还是西方美学都告诉我们,美是对人的提升,而非现场的。如果我们长期局限于此的话,这种民粹主义一定会扩大到政治文化、社会文化,最后谁也没有判断力,谁也不会负责任。我们一起参与了,齐声喊打倒——这将带来灾难。
其三,减少一点复古文化,增加一点创新文化。
我对传统文化非常尊崇,这从我的研究与写作经历可以看出。我想强调的是,热爱传统文化不等于盲目复古。如果一个民族的敏感点总在遥远的古代——一座古墓被挖掘,一个古人被叙述,一位古代皇帝的阴谋重新被读解,而对新的创造缺少敏感的话,这样的文化很难称为成功。我们要找到古代文化的精、气、神,对它进行本质化提炼,让后代能比较轻松、愉快地接受,令大家真正尊敬我们当今的创新,进而一起尊敬古人,这才非常重要。
其四,减少一些地域文化,增加一些整体文化。
走过国内很多地方,我发现不少地方感染了一个毛病,都在讲地域文化极其重要,甚至为此争执:这个古人是我们的,那个名家是我们的。如果地域文化再闹腾下去的话,一定会有很多笑话,最后就变成一个悲剧——中华文化到底是什么,大家不清楚了,因为被分割了。中华文化之所以成为唯一未被中断传承下来的文化,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整体性。我们不管出生在哪个穷乡僻壤,只要有点知识就会知道,“天下兴亡”、“五湖四海”是怎么回事。歌德讲过一句话,人类凭自己的聪明划了很多界限,但最后又凭着爱把它们全部推倒。我觉得歌德讲得有道理。如果总是分割的话,这种“做”文化,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侵害。我要说,如果你只是不断在谋术文化、民粹文化、复古文化和地域文化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对中华文化的推进,将不会有好处。而如果能够增加大道文化、理性文化、创新文化和整体文化的成分,那才是中华文化的复兴。
突发暴雨应急预案1
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公司所在地区5~11月为台风季节,平均每年有台风影响3次,灾害最大台风为2015年8月8日,中心最大风力12级,2016年9月15日出现最大台风暴潮,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由于台风期风暴可引起增水,台风增水或汛期涨水;且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150mm,上述情况可能会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应急抢险工作实行公司统一组织领导和分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参与救援行动的公司人员和机械设备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指挥,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救援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3)参与救援行动的全体公司人员要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安全、高效、有序完成救援任务。
3、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1)总指挥:彭志洪
(2)副总指挥:吴小烽
(3)成员:蔡治寰、张清和、高海同、雷冬明、郭明祥、徐水土、王黎明、戴尧城、何文峰、尹克明、何贞贞、雷峰、胡新华、王涛
(4)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等专业处理组,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理工作。
2)指挥机构职责
(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专业处理组的职责
综合协调组:负责安全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及相关单位组别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专业处理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公司总经理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上级领导和公司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具体由王涛负责。
安全保卫组:由公司保安队负责,具体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由张清和负责。
抢险救援组:公司保安组负责,进行抢险救援;由张清和负责。
医疗救护组:公司保健室负责,行政部其它组别配合,联系XX医院急救中心,组织有关医疗单位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理;具体由蔡治寰负责。
后勤保障组:由行政部负责,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合,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各种抢险救灾物资和通讯保障工作;具体由蔡治寰负责。
事故调查组: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时介入,配合现场勘察取证,以及上级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工作;具体由吴小烽、高海同及有关专家成员组成。
善后处理组:由行政部和各单位等部门配合,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具体由蔡治寰负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一)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1、通过设置的监控录像进行监控,监控录像由消防控制中心负责进行监控。
2、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监控,由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巡检方式进行监控。
3、通过日常气象信息收集,应急指挥组成员应定制中国移动(联通)天气预报信息服务,随时掌握天气情况。公司任何部门收到政府机构发出的防台风、防暴雨、防洪水紧急预防信息,必须马上同时转达到彭志洪、张清和、蔡治寰吴小烽处。
(二)防止台风、洪水、暴雨灾害的安全对策与措施
1、当气象预报发出台风、暴雨、特大洪水的红色预警警报时,应急指挥组自然成立,总指挥召开会议部署应急响应工作。应急指挥组应至少提前6小时向全公司发出预报信息。
2、工务部、公共事务部、行政部必须安排应急值班人员,并将应急值班人员向全公司通报(包括姓名、联系方式、值班地点)。
突发暴雨应急预案2
为确保选矿厂在发生破坏性暴雨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地暴雨急条例》结合我选厂工作实际,特制的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
选厂防暴雨灾工作在上级防暴雨减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选厂防暴雨减灾领导小组由厂长为组长,副厂长和各工段长为小组成员,选厂调度为指挥部。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暴雨及防暴雨减灾工作的熟悉和了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长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质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抢险设备等物质,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暴雨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减灾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度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生产秩序,全面保障生产和员工生活的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暴雨、临雨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负责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雨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抗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大广大员工宣传教育,做好员工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选厂产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质准备。
三、震后应急行动生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暴雨后,领导小组立即赴本机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单位集结待命。
2、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选厂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书店(应急照明系统除外),防止暴雨过后滋生其他灾害。
(3)迅速开展与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元转移并送至附件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施、重要物品的保护。
3、积极做好广大员工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选厂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公司办公室。
四其它
1、进入暴雨紧急状态后,选厂指挥部将通过各种方式各种命令、指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突发暴雨应急预案3
为保证集团区域内发生暴雨洪水灾害时,应急处置工作能协调、高效、有序进行,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XX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七个工作组、一个办公室和一个督导组
设立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设立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督查组
二、责任片区划分
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防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启明同志负责集团防汛和预防暴雨洪水灾害的全面工作;第一工作组负责虎头岭农贸公司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二工作组负责黄金山农贸公司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三工作组负责农贸市场、娱乐场所、牛头山居民区、大湖池居民区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四工作组负责中学、小学、医院片区的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五工作组负责工、副业单位(含民营企业)片区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六工作组负责东风、红旗农贸公司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七工作组负责民主农贸公司、种猪场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督查组负责督查七个工作组和各二级单位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各工作组之间的协调及材料报送等工作。各二级单位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预案、明确责任片区、责任人员和工作职责。
三、预警预防重点及工作要求
1、加强对中、小学安全管理,全面排查暴雨洪水可能给学校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予以排除,尤其要对学生公寓、教学楼、食堂、厕所实行重点监控以及小学教学网点的监控,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向集团暴雨洪水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教学楼、学校食堂、学生公寓有安全隐患时,停课后再组织抢修。
2、加强对居民住房、村民住房的安全监控。各工作组按责任片区落实领导责任制,督促相关单位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预案,逐村、逐户、逐片全面排查居民住房、村民住房安全隐患,发现情况及时告知居民或村民,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居民、村民生命安全。密切关注“五保户”、“困难户”、“打工户”和弱势群体对象住房及辅助设施情况,帮助他们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企业安全监控。全面排查企业生产区、生活区和辅助工作区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有单位不配合的视情况强制停业整顿。金凤凰装饰材料公司第三条生产线旁的山体有滑坡的可能,督促企业采取相应措施,中科实业在建工程在暴雨洪水期间停止建设,永恒纸业、佳丰香料、恒丰茶厂、食品厂、服装厂、建材厂、大米加工厂等企业都有不同程度安全隐患,逐一排查,确保企业员工生命安全。
4、确保山塘水库安全渡汛,斗门塘、龟山湖二十四小时派人值班,水位达到警戒线时及时泄洪,虎头岭、黄金山、民主等农贸公司的山塘水库每天派人巡查,做到蓄水、泄洪两不误。
5、加强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市管办二十四小时监控农贸市场安全,发现隐患及时向集团主要领导和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小组报告。暴雨比较集中时关停网吧。
6、加强供电设施管理。电力公司对集团区域内高压线路、已接管的低压线路全面负责,用电单位负责区域内的用电安全,各单位要做好预防雷电安全知识宣传。
四、严明工作纪律
各工作小组成员必须深入到责任片区,领导、督促责任片区相关单位落实工作责任制,因工作马虎、麻痹大意、缺岗缺位造成的责任事故,依法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五、做好值班安排,按要求报告片区内暴雨洪水灾害情况
1、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值班室设在集团招待所,联系电话。。
2、各二级单位从6月8日至6月11日安排人员值班,具体值班人员名单报集团备案。每天上午10:30时、下午15:30时向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值班室报告灾情。重大灾情隐患随时向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值班室报告,并向集团主要领导报告。
3、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值班室和各二级单位值班室要作好值班记录,以便备查。并保持记录的整洁完整。
突发暴雨应急预案4
为进一步做好高温季节、强降雨、雨雪天气等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防止给敬老院内特困老人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特制定此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
1、极端天气应急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组负责人及班组成员职责:
(1)做好日常巡查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带来的影响。
(2)一旦发生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导致大面积停电等事故时,及时做好相关应急工作,尽快恢复供电等。
(3)根据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带来的'影响,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4)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
(5)必要时请求外力支援。
(6)全体成员应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做好极端气候的防范工作。
2、极端天气应急抢险队
队长:
队员:
(1)平时加强配电房、消防系统、电路系统、水电房的安全检查。
(2)发生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同时引发灾情时,组织人员实施救援行动。
(3)及时向自然灾害应急小组汇报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产生的后果。
(4)事后总结应急处置的工作经验。
(5)一旦发生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及时组织院内老人转移至安全地带,确保院内老人生命安全。
二、应急程序
1、敬老院应急程序
(1)一旦发生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时,应迅速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2)及时报告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组组长(夜间通知总带班人员),报告自然灾害(高温、强降雨、雨雪)造成的具体灾害(如雷击起火、雷击停电、雷击引起设备故障、洪涝灾害等)情况。
(3)如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由办公室以电话等多种形式向各部门发出通知,积极组织应对,尽量避免不安全事件发生。
(4)如时间紧急,应立即报告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组组长(夜间通知总带班人员),说明详细情况,向各部门发出通知,及时安排护理组妥善安排老人做好避险工作,如遇强雷雨天气,应提醒各班组将用电设备的电源切断,以防止雷击损坏设备。
(5)如极端天气引发洪涝灾害,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抗洪。
2、各班组应急程序
(1)各班组接到自然灾害(高温、强降雨、雨雪)通知后,应该在允许情况下把所有用电设备电源先行切断,待天气恢复正常后再投入使用。
(2)接到自然灾害(高温、强降雨、雨雪)的通知后,立即做好防火、防汛、防停电的准备。
(3)突然发生自然灾害(高温、强降雨、雨雪)引发的停电情况,应立即通知各班组开启应急灯照明、及时启用备用电源,并及时通知电工或值班人员积极配合处置。
(4)加强巡视老人房间,安抚院民,同时注意防火、防汛、防触电。
三、保障措施
1、办公室加强对院内安全隐患部位的自查自纠工作,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2、安全员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随时待命。
3、服务室常规备有应急灯、电筒等照明用物,定期检查,保持完好状态。
4、医务室加强日常管理,应急呼叫保持畅通,配备足够的救治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