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系统

时间:2023-05-30 08:53: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化系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息化系统

第1篇

关键词: BOSS系统;风险评估;广电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10099-01

1 项目背景

随着公司整体融资上市,陕西广电确立了“管理架构集团化、产业发展多元化、经营运作市场化”的“三化”战略构想,并在全国率先完成网络整合,实现有线电视业务和数据多业务等全业务运营,公司从传统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供应商转型。2010年,伴随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陕西广电将加大全业务运营的步伐,有线电视数字化、数据业务、高清、互动业务等蓬勃发展。为适应企业业务的转型和业务的飞速发展,陕西广电于08年开始建设自己的运营支撑平台BOSS系统,这是陕西广电业务运营上台阶、管理上品质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重要举措,将全面优化陕西广电的业务运营,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因此,BOSS系统建设的成败、是否安全稳定的运行对于陕西广电至关重要。

根据信息安全与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的三同步原则,陕西广电决定同步着手构建BOSS系统的信息安全体系。从风险控制以及安全经济效益的角度,“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避免来自信息安全方面的风险,实现BOSS系统安全可管理、可运营,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大限度实现间接的安全经济效益的提升。

那么,BOSS系统的信息安全如何建设、如何运营管理,依据是什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企业信息安全建设中关键的第一步,它将明确告诉我们BOSS系统有哪些信息资产,信息资产存在的漏洞、所面临的威胁以及主要的信息安全风险点在哪里,从而为企业的信息安全规划和建设提供最直接的决策依据,使得企业的信息安全建设能够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进行。

2 项目实施

2.1 项目实施范围

本项目属于企业信息化中信息安全领域,陕西广电网络BOSS系统风险评估项目的重点是对BOSS系统的核心区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同时,鉴于地市分公司之间在信息安全方面具有较强的共性,因此以抽样的方式,抽取了3个节点进行风险评估。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1)信息资产的清理和重要性赋值

2)安全技术漏洞和威胁的调研评估

3)安全管理漏洞和威胁的调研评估

4)全面分析BOSS系统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

5)提出BOSS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改进建议

6)提出合理的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建议

7)提出若干重要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

2.2 项目实施内容

2.2.1 系统业务调研。业务调研的目的是使评估活动业务密切结合,安全建议能够与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相一致,通过调查BOSS系统上运行的所有业务和应用,了解主要业务流程,清楚的掌握支持业务运行的网络系统基本结构和安全现状,收集评估所需的资产属性信息。调研范围包括:评估的业务或应用、信息资产、人员、环境、活动、IP地址信息。

2.2.2 资产识别与估价。在BOSS系统的评估范围内,按照网络安全拓扑结构图的业务系统为主线,列出所有网络上的物理资产、软件资产和数据资产,并为每项资产赋予价值。首先根据调查结果对资产属性进行权值定义,然后对进行影响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违反了有关法律或(和)规章制度、影响了业务执行、造成了信誉、声誉损失、侵犯了个人隐私、造成了人身伤害、对法律实施造成了负面影响、侵犯了商业机密、违反了社会公共准则、造成了经济损失、破坏了业务活动、危害了公共安全。

2.2.3 威胁评估。BOSS系统威胁评估过程中,首先要对组织需要保护的每一项关键资产进行威胁识别。用于威胁评估的信息能够从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关人员,以及相关的商业过程中获得。

接着要做的是对每种威胁的严重性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最终为其赋予相对等级值。评估确定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工作。其中,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受下列因素影响:资产的吸引力、资产转化成报酬的容易程度、威胁的技术力量、脆弱性被利用的难易程度。

2.2.4 脆弱性评估。针对BOSS系统需要保护的信息资产,找出威胁所能利用的脆弱性,并对脆弱性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脆弱性评估主要从技术、管理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其中在技术方面主要是通过远程和本地两种方式进行系统扫描、对网络设备和主机等进行适当的人工抽查、对关键外网服务主机进行远程渗透测试;管理脆弱性评估方面主要是按照ISO27001的安全管理要求对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策略脆弱性评估方面主要是从整体网络安全的角度对现有的网络安全策略进行全局性的评估。脆弱性评估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顾问访谈、工具扫描、人工检查、文档审查、渗透测试等。

2.2.5 已有安全措施的确认。BOSS系统安全措施可以分为预防性安全措施和保护性安全措施两种,预防性安全措施可以降低威胁利用脆弱性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如入侵检测系统;保护性安全措施可以减少因安全事件发生对资产造成的影响。已有安全措施的确认是对已采取的安全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确认,防止安全措施的重复实施。对于确认为不适当的安全措施应核实是否应被取消,或者用更合适的安全措施替代。

2.2.6 现状与风险的分析管理。首先是对各种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从物理、网络、系统、应用、管理等方面全面分析,得出系统的整体安全现状,输出安全现状和风险报告。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完成相关的安全建设方案,明确保护哪些资产,防止哪些威胁,如何才能保证系统达到某一安全级别;所提出的安全方案需要多少技术和费用的消耗等。

3 项目推广情况及前景

3.1 贯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原则

第2篇

【关键词】信息化;可行性;无偿献血

当前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血站、医院已经广泛应用,二者彼此联网是输血信息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在其发展过程所起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下面笔者就本市输血信息化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建立全市输血信息化系统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对输血信息化系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本市输血信息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本市于1993年成立血站,当时的采供血业务全部由手工进行登记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不易于管理;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颁布实施,献血者由个体卖血和计划献血转变为无偿献血;1999年,为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工作,经考察,本市中心血站采用了河北唐山现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血站管理系统V3.5,这一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差错,加强了科室工作质量,有效监督了科室人员的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的效率,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对本市输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2年,对该系统进行了升级。随着当前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献血模式的改变,新的《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对血站管理软件的功能需求不断提高。按照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作用划分,经历了从信息录入到信息管理,从信息管理到标准化管理的发展过程。

1.1信息录入时代(1993~1999年) 主要实现了对采供血业务的信息录入功能,代替了手工登记管理。

1.2信息管理时代(1999~2002年) 实现了采供血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1.3标准化管理时代(2001~2006年)随着无偿献血的普及和深入发展,新的采供血管理模式的确定,ISBT128编码体系的引用,管理软件基本上采用了统一的编码体系,对业务流程实现了较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

2输血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实现输血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由计算机代替手工管理,信息化系统本身的发展是要实现标准化管理,其最终目的是要保障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如何才能使信息化系统为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信息化系统应具备什么样的构成、功能和特点,见图1。

图1未来输血信息化系统的组成

2.1以保障血液质量为核心输血信息化系统要在实现标准化的前提下,紧紧围绕着如何保障血液质量为核心。从系统的设计思想、功能实现到修改维护原则等,都要符合新的《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要建立全面的、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各个系统要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完善。

2.2系统性、全面性输血信息化系统的发展方向将是由多个系统有机的构成。保证临床用血和安全输血是血站的最终目标,如何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血、建立完整的血链系统是血站的重要工作之一。实现与医院血库的联网,建立临床输血管理信息信息系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和发展目标。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应该包括:①订血预约:医院根据用血情况和库存情况,填写订血单据,传输到血站,请求血站及时向医院供血,血站工作人员收到订血单据后,确认订血单据有效,将血液发往订血医院;②数据交换:包括订血信息上传、血液信息下载、临床用血信息上传、研成果库存明细信息上传、输血反应信息上传;③血液入库:包括实物核对、信息下载、扫描录入、打印单据;④交叉配血:交叉配血试验包括卡式配血、凝聚胺配血、抗人球试管法;交叉配血结果包括主侧无凝集、无溶血;右侧无凝集、无溶血;⑤临床出库: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交叉配血信息、血液出库信息、附属项目信息、打印配发血报告单;⑥医院退血:包括医院入库回退:医院将血液中心的血液入库后,如果只是操作失误,允许回退出库操作;临床用血回退:临床用血出库后由于操作失误,允许将发给患者的血液信息进行回退操作;⑦血液处理:包括白细胞过滤:允许医院输血科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血液的白细胞过滤处理,并且根据加工后的血液打印标签;打印血标签;⑧血液报废:包括报废血液、报废原因、报废操作;⑨数据维护:包括科室维护、附属品维护、临床诊断维护、血液单价维护、科室和工作人员维护;⑩统计查询:包括血液入库列表、出库登记列表、报废登记列表、订血登记列表、库存明细汇总、日月报表统计汇总;B11数据接口:包括血液入库、血液出库、患者退血、血液报废、科研用血;B12卫生行政管理:查询血站采供血基本信息、查询医院临床用血及库存信息、输血前检测信息、输血反应信息。更好的统筹安排全市血液,保障突发事件用血。

3全市输血信息化的可行性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配合题;考试系统

一、电子信息化考试

越来越多的考试都以计算机作为载体,实现电子信息化的考试方式,既不需要传统的纸质印刷试卷,节省成本;也不需要人工进行阅卷,节省人力。那么如何开发出性能可靠、操作简便的考试系统,就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利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一款信息化的配合题考试系统。

二、标签控件的设计与使用

标签label1显示题干说明,label2至label4显示待配合项,label5至label7显示匹配项,命令按钮command1至command3显示待配按钮,command4和command5分别显示“确定”按钮和“下一题”按钮,直线line1用于分隔上下两部分。

使用方法:选择横线下的匹配项,被选中的匹配项呈红色,单击横线上方的待配合项左侧的“配合”按钮,“配合”按钮标题就会变成匹配项编号,被选中的匹配项随即变成灰色失效状态,若要更改选项,再次单击已变成编号的按钮,按钮恢复“配合”标题状态,相应的匹配项从失效状态恢复到生效状态可再次选用。全部匹配完毕,按“确定”按钮。会有答对或答错的相应提示。

Form1的load事件代码

public n,declare a(3)

&&定义全局变量n用来存放所选匹配项标签的值,数组a(3)存放所有匹配项标签的值

n=0

a=0 &&全局变量n和数组a(3)的初值设为0

匹配项label5对应的是“(4).键盘”,按照功能需求,单击label5时,标签会变为红色,其相应值会赋给n,此时如果之前单击过其它的匹配项标签,如label6、label7,而没有选择相应的“配合”按钮,则已变成红色的匹配项标签仍然为红色,这是要避免的一个问题。系统应只允许最新选择的匹配项标签是红色的,其它标签若没有选择相应的“配合”按钮,应恢复原来的标签背景色,以label5的click事件为例,代码如下:

if n=5 &&如果之前选的是label6,则把label6的背景色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thisform.label6.backcolor=rgb(236,233,216)

endif

if n=6

thisform.label7.backcolor=rgb(236,233,216)

endif

n=4 &&选择label5则n赋值为4,其背景色设置为红色

this.backcolor=rgb(255,0,0)

三、命令按钮控件的设计与使用

command1是第一个配合按钮,其click事件代码如下:

if mand1.caption=’配合’

do case

case n=4

mand1.caption=’(4)’

thisform.label5.enabled=.f.

&&当n=4时将该按钮的标题设置为该标签编号“(4)”,该标签转为失效状态

case n=5

mand1.caption=’(5)’

thisform.label6.enabled=.f.

case n=6

mand1.caption=’(6)’

thisform.label7.enabled=.f.

otherwise

messagebox(‘请选择有效选项,再单击按钮!’,0,’信息提示’)

&&若不是上述情况说明,说明没有选择有效匹配项,弹出提示信息对话框

endcase

a(1)=n &&将当前n值存入数组a中

n=0 &&将n清0,等待接收新值

else

&&否则说明command1.caption不是’配合’,而是相应的标签编号,即此次单击并不是要进行匹配,而是想要更改

do case

&&判断当前command1.caption是哪一个编号,将其相应的匹配项标签恢复生效状态,并将其背景色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case mand1.caption=’(4)’

thisform.label5.enabled=.t.

thisform.label5.backcolor=rgb(236,233,216)

case mand1.caption=’(5)’

thisform.label6.enabled=.t.

thisform.label6.backcolor=rgb(236,233,216)

case mand1.caption=’(6)’

thisform.label7.enabled=.t.

thisform.label7.backcolor=rgb(236,233,216)

endcase

a(1)=0 &&将数组元素清0,等待接收新值

mand1.caption=’配合’

endif

“确定”按钮用于判断对错,command4是“确定”按钮,其click事件代码如下:

if a(1)=5 and a(2)=6 and a(3)=4

&&如果存放在数组中的值与正确答案一致,弹出回答正确的信息对话框,并调用“答对”表单;若不一致,弹出回答错误的信息对话框,并调用“答错”表单

*messagebox(‘回答正确!’,0,’信息提示’)

do form 答对

else

*messagebox(‘回答错误!’,0,’信息提示’)

第4篇

协同办公来规范办公流程,实现标准化管理,规范各种审批流程,提高组织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控性,实现内部信息的有效授权和沟通。协同办公系统强化项目管理,实现面向团队的信息共享、集成和优化。项目负责人可以对项目情况实时跟踪,成员间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对关键数据进行有效掌控,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另外,协同办公系统还可以对业务过程进行跟踪和追溯。系统可以及时、准确提供任务执行全程各状态、变动、结果等信息,强化过程监控,增强管理层对组织的控制力,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实现对移动终端的支持,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随着无线互联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带宽不断扩充,智能终端的各种软件应用和无线互联网络的高效、紧密结合使得移动办公系统的技术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为公司办公信息化软件多维度、深层次应用提供了可能,在已有办公软件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将此类软件应用到更大的业务范围和更多业务流程,逐步引入移动办公应用,将办公信息化软件作为载体,在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设移动协同办公系统,使其可以支持通过移动便携智能终端,可以随时浏览、管理企业内部的工作事务,改变传统的办公方式,提高业务执行效率。

3提高办公软件易用性,由浅入深逐步应用推广

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员工的工作方式,由简单的Excel、Word文字处理统计过渡到由计算机来收集、统计、传递、分析和查阅信息。因此,对于软件的开发和推广工作要循序渐进,以使员工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办公平台首先要满足用户的工作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员工感受到工作上的便利。软件开发人员要不断搜集用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整理软件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提高软件的易用性,使之成为一个快捷方便、稳定可靠、性能优良的软件平台。网络办公软件平台的应用范围可由少及多,由浅到深,逐步进行拓展。从最初比较简单的公文办理和开始,逐步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经营管理和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使之成为一个功能丰富的日常办公平台。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深入调研探讨,不断对软件平台进行补充,实现更多业务领域的事务在此平台上实现,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办公效率。

4注重培训工作,提高员工计算机操作水平

由于办公软件平台涉及面较广,几乎可以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对于这样一个软件平台的推广,需要企业员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因此,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在企业中普及计算机常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软件开发人员对一些基本操作方法给出通俗易懂的图解或文字说明,这样员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很快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从而减少培训的总体工作量。对于办公软件平台的常用人员和关键用户,可以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使他们的技能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对于软件平台的重点应用部门,可以挑选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员工作为兼职信息员,这样员工遇到问题时,可以首先找到信息员解决部分问题,信息员解决不了再找软件开发和服务人员解决,采用此种方式既可以减少软件负责人的工作量,还可以起到接力培训的效果。

5确保数据安全,保障系统稳定无故障运行

数据安全及稳定无故障运行是软件应用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系统安全得不到保障,不仅会耽误工作,给使用者带来麻烦,而且会使他们产生厌烦情绪,失去信心,从而逐渐放弃使用,导致整个推进工作以失败告终。因此,软件系统管理员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定故障应急处理预案,设置必要的强制性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数据信息免遭非授权人员的泄露和破坏,确保系统稳定无故障运转。同时,加强抵御黑客、病毒、恶意代码等对信息系统攻击的能力,防止服务中断和由此造成的系统运行事故,确保系统安全无故障运行。

6紧密跟踪企业发展,持续改进系统功能

第5篇

关键词:信息系统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5-0254-01

21世纪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是全面建成信息化社会。作为四川省信息化建设的领头羊,如何运用手上现有的经济、信息两大资源,应用现代信息为政府部门实现政务领域的信息化,最终建成“信息化的政府”,提升政府执政为民水平的现实需求。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以单位已经实施的信息化工程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1、项目建设

要做好一个项目,必须在其前期阶段考虑人才管理、硬件设施购置、系统开发维护、信息收集处理四方面的工作。

1.1 人才建设

系统开发:由本单位政务应用处承担,该处曾参与起草全省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有独立完成项目设计、开发与应用技术支持服务的经验。系统维护:由本单位系统运行处承担,该处日常工作是负责拟定网络平台规划、建设、运维;承担门户网站和系统平台运维;负责省发改委机房、电话线路管理、运维,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该项目完成后的系统维护工作。系统应用:该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应用设计出来的信息工作平台,对来源信息进行深加工,如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只有将这些原始信息进行适当处理后,才能使其增值,产生出可方便用户使用,可用以指导决策的有效信息。由于这些工作的繁琐复杂,不可能交由某一个部门完成,所以必须由几个部门来分工合作。如对现实热点问题的专题研究应交由信息研究部门完成;大量信息的提炼就须依靠资源部门完成。

1.2 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建设包括网络硬件如网络服务器、工作站、适配器、路由器、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等、每人配置办公用台式机。在硬件建设上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防止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原则。在硬件设施建设中, 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结合系统的实际应用、现有设备、资金状况等多方面规划设计。

1.3 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系统的建设分为两部分,一是数据库的选择,二是工作平台的组成,工作平台将在下一部分阐述。

目前,数据库领域采用的数据库模型有关系模型、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和概念模型,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关系模型。在系统数据里面分了三种类型的数据,其中最重要的数据,是项目数据库中关于项目报批、立项、审批的内容,其次是宏观数据库中关于经济指标的基础数据,再是面向公众的外网上关于各种信息的编辑整理内容。

数据库分为两个部分:(1)存储数据库:提供各种数据的存储。这里使用的是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它不仅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下的文件共享应用而且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管理非常简单,可以节省一定费用。(2)分析数据库:可以对数据进行在线统计、数据在线分析、随即查询等发掘信息数据价值的工作

1.4 数据收集处理

(1)信息收集:包括经济研究、经济动态、经济咨询等各类信息的采集、分析、整理。(2)分析统计:提供信息的统计、查询功能,可以进行相关数据分析。(3)专业服务:提供各市州上报信息的基础服务,包括界面配置、功能权限、邮件短信功能。

2、信息化管理平台

(1)平台支持的业务范围:系统功能实现了四个方面的业务管理:1)信息化投资数据管理:关于投资规划、项目立项、投资计划下达情况。2)信息化项目管理:立项资料、文档资料等;项目相关的招标信息以及相应的执行情况。3)信息数据采集管理:组织专门人员通过外网或政府内网采集、编辑信息。4)信息化财务管理:各部门分配资金以及合理化报销程序。

(2)平台建设的原则: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建设应遵循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在管理、技术及实现等方面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单位现有系统成熟经验,设计上充分利用现有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资源,不做重复或分散投资,与现有或将来的信息系统有机集成,方便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实现业务的动态管理。

3、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

(1)综合网站:网站综合包括机构介绍、各部门工作动态、经济动态、经济研究、经济咨询、电子刊物、内部邮件入口。

(2)财务管理:通过内网,有效管理各部门财务状况,便于安排资金,控制经费的使用流向,报账流程也在该系统上一并完成。

(3)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监控及管理。包括:项目立项信息、项目任务进展、项目周报简报、项目培训情况、项目一览。

(4)资源共享:资源共享里提供宏观经济数据库以及企业数据查询统计系统:宏观经济数据库涵盖工业、投资、就业、物价、规划、交通等涉及二十个关乎国民经济的数据库。内容还包括各项规划、工作法规,为内部人员工作需求提供便捷查询服务;企业数据查询统计系统是信息协会根据入会企业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企业信息,提供资源共享服务。

4、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应用效果总结

在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支撑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辅以统一规范的管理,建立了一个实用、方便、及时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实现了单位与各级职能部门、大中型企业等用户的全方位联网,满足各个层次用户对信息产品的需求。

第6篇

关键词:门诊药房;RFID标签;智能配发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3-0035-02

随着全国各大优秀医院就诊量不断增大,更快更准确的完成处方发放,减少患者的就诊时间,缩短门诊的就诊队伍,降低人力成本,成为目前很大一部分数字医院信息化的考虑方向。目前我院的日门诊量已超万人,门诊处方数量也已达到8000张,受到空间限制,门诊药房的规模已经无法再扩大,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对发药流程进行改造,更快速更准确的为患者提供服务。因此,我院引入门诊药房智能配发系统。基于数字医院的智能改造都离不开信息化的配合,如何保证门诊处方在第一时间同步到智能药品配发系统,如何根据药品位置自动分配至标签打印台,怎样合理安排传送轨道才能最快最便捷的将药品运输至正确的发药窗口,如何最快的在窗口药篮中找出当前患者的处方药品,这些都是信息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1处方对接

在传统的药品管理过程中,一般是在门诊处方收费之后,医院门诊信息系统单纯的将处方自动分配到药房发药窗口。而目前随着智能药房配发系统的上线,HIS系统根据药品类型以及当前窗口的排队长度自动合理分配窗口并将药物处方数据实时同步至瑞驰数据库,并根据药品使用率以及摆放位置自动分配打印窗口,同时在窗口程序中有效的形成未发药处方队列,待药剂人员将空药篮放置在制定位置时,该处方与药篮进行绑定,将药篮号回传至处方并记录,以保证药品调剂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处方上的药品调剂完成并将药品篮筐放置在物流传送带上。

2物流传输

待调配药师在之前分配好的药品调剂区域内将处方调配完后,将药篮放上物流传送带支线,该处方篮筐会根据最初设定好的发药窗口,按路线自动行进至前台发药窗口[1]。在传输过程中,支线的传送带会自动判断与前方主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以免产生拥堵或者碰撞,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已有患者来取药,刷卡时物流带上的药篮灯也将亮起,提醒药剂人员,该药篮正在传送过程中,请稍作等待。这样就排除药篮无法定位,药剂人员重复拿药的情况,见图2。

3患者取药

一般情况下,在患者缴费结束后,需要来到门诊药房进行刷卡取药,相应匹配的篮筐将自动亮灯提醒药师人员,让药师人员避免了在一大堆篮筐中找当前病人的药品的麻烦。门诊药房在改造过程中覆盖RFID网络,并在篮筐中嵌入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gication,RFID)标签,实现病人就诊卡处方与RFID药篮的智能匹配核对,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够自动识别定位,并点亮药篮上的指示灯。药剂人员在发药过程中,能集中注意力核对药品信息以及提示患者用法用量上,而不再将精力放在无意义的寻找药篮当中。

4发药流程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预调配模式中,一般是讲已经调配好的处方在前后台之间的转盘以及药架进行放置,这就需要发药药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力气去寻找患者药篮的同时,还极易出错。智能发药系统作为本院自动化药房系统中最为突出的亮点之一[2]。在患实际的取药过程中,前台的药师只要对患者的发票条码进行扫描即可,在完成扫码之后,与之对应的智能药框中的红灯就会出现闪烁,也就是显示此框内的药品就是此患者的药品。在运用智能发药系统的基础上,发药药师能够对相应患者的药品快捷准确地进行寻找,有效的处理找药冶的问题,从而达到药找人的模式。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取药的过程中,主要是也为发药药师对发票条码的扫描,使该处方信息可以借助智能药框控制器发出取药的指令,在智能药框红灯进行闪烁时,患者也就知道该取药品了,这个时候通过语音,呼叫患者确认姓名,同时发药药师根据用药指导进行发药。在对发药后,在显示屏上患者的姓名下方,就会出现智能药框以及本处方信息的解除绑定,同时进入下一张处方调配步骤。

5药品管理

在实际的药品库存管理的过程中,我国大部分的医院药房差不多都是每月对药品展开一次盘点,在传统的盘点模式上,一般是需要运用人力对药架上的所有药品种类展开计数[3]。在通过运用自动化技术后,会相应的在智能定位存储器以及快速发药机中,按照实际的入库量和调配时的出库量对药品进行自动的显示,在借助设定设备的基础上,会在药品的库存下限量对所需要增加的药品库存进行自动提示[4]。在实际的盘点过程中,在自动化设备的显示屏上,会对设备内所有药品的库存量进行直接显示,大大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比如:射频标签作为信息化发展中较为普遍的信息技术之一,现如今,射频技术在商品流通对商品的管理以及商品的跟踪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另一方面,由于一部分药品有自己的特殊性,就如一部分毒麻药品以及贵重药品来说,就需要医院进一步强化对这部分药品的管理与控制,同时对实际的使用以及流通过程、途径进行监测。鉴于此,这就需要医院的门诊药房尝试着运用射频技术有效的管理这类药品,确保每一类特殊药品均具有其唯一对应的射频标签,确保在在射频标签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药品无需对射频标签进行扫描,这就需要借助接收器对相关药品的信息进行扫描。最大程度上运用射频标签中所涉及的电子监管技术对相关药品的出库时间与有关的运用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大大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门诊药房智能配发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在自动化信息化的辅助下,大大缩短了门诊药房的拿药发药时间,节省了“药师在路上”的时间,将这一部分工作交给计算机以及传送带来完成,而药师只负责其专业范围之内的核对处方和调剂药品,极大的优化了门诊药房的工作流程,实现了有“人等药”到“药等人”的信息化转变。该系统不仅仅是一次信息化的升级改造,更是门诊药房工作模式的一次颠覆性变革。基于物联网信息化平台,利用RFID设备与自动化传输系统,将信息化技术成功的与医疗相结合,顺应患者对医疗机构要求的日趋提高,提高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志杰,蔡吉玮,应苗法,等.基于自动发药机应用的门诊药房工作模式建立及持续质量改进[J].中国药师,2016,19(9):1770-1772.

[2]林岱.自动发药设备在医院药房的使用效果及评价[J].今日药学,2016(10):743-744.

[3]曾疲黄洋扬,陈静仪,等.自动发药系统在我院门诊西药房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6,13(5):157-157.

第7篇

[关键词]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军品;生产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037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03

军品由于其特殊性,对生产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的军工企业大多属于国有企业,受体制等因素的限制,一些军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组织沿用了传统的管理模式,虽然融入了现代生产管理技术,但是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本文对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军品生产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对其在军品生产中的应用过程及效果进行了分析。

1 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军品生产过程中的运用

1.1 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流程

军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任务、条码打印、备料、上料、制造过程、生产在线质量控制、产品隔离、工单管控、作业指导书、查询和过程管理等方面,这些生产过程与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基本相似。伴随着我国军事建设的不断发展,军需对各种军品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工企业在接到生产任务后,一般由生产计划部门安排生产时间,确定该任务由单位哪一条生产线负责完成、什么时候完成。在传统的军品生产中,由于很多都是小批量品种单一生产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人工生产过程控制还能达到生产的要求,但是当前的军品需求量不断增加,需求品种也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人工管理生产过程的方式就无法满足其要求,而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恰恰能够满足这种管理的需要,解决人工生产过程控制中的问题。在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过程中,MES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生产过程控制的核心,在接到生产任务后将任务上传到MES信息化管理系统上,系统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确定最佳的生产流程,然后向相关生产人员发出指令,由物料员和库房管理员负责拣料、备料和上料,通知生产管理人员调配生产人员、组织设备调试、产品条码工单的打印,做好开工准备,并制定生产工单和作业指导书,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组织生产。制造管理过程,如图1所示。

在生产组织的过程中,MES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准备好的条形码和工单采集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将采集到的信息与工单、工艺路径及参数、物料、质量等信息进行印证,检查和控制生产过程,一旦出现物料放错、工序错漏、工艺错误,其能够及时通知生产管理人员,并发出警报,可以快速地发现生产组织过程中的问题。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实施反馈到MES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看板、SPC和统计报表中,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物料耗用、生产进度质量情况,为生产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1.2 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军品生产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在军品生产中,需要根据生产过程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要在事前或事中进行解决,而不是传统的事后解决,这是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军品生产控制应用后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单纯地依靠MES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不能实现的,在建立完善的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后,还要落实军品生产任务,并根据任务的性质将其分配到各个厂、车间和个人上,MES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军品生产的核心,在生产控制中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那就是投产监控和进度管理,由于所有的品生产过程都能体现在系统中,通过系统来监控过程,如,物料的投入和军品的产出数据、在线控制物料的投入及产量、及时反馈监控中发现的问题等。在进度管理中,可以收集实际的进度对比计划进度,定时检查进度与自查,及时调整物料供应等资源,调整进度。MES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统计过程控制(SPC)、统计过程诊断(SPD)、统计过程调整(SPA)是实现这两项功能的重要基础,而这些管理的结果都会直接体现在操作界面中,生产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军品生产的相关情况,并能通过准确地控制生产中的各种因素,调节产能、产量,甚至能够做到对军品质量的动态控制。

2 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加强精益生产的作用

精益生产是现代生产技术对军品生产提出的更高要求,而MES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对军工企业的精益生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军工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应将MES信息化管理系统与精益生产结合起来。

2.1 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提供数据供精益管理使用

军工企业在军品生产管理中,会产生很多数据,这些数据是精益管理的对象,是建立MES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可或缺的条件,而MES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帮助军工企业充分利用这些实践数据,提高数据管理的能力和效果,将数据优势转化为精益管理优势。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按照企业现在的军品生产类型,总结其零件的生产工序,并将其融合到MES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在生产部门设立计划员,也是MES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起点,计划员接到生产任务以后,将其导入到MES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材料组、库管负责组织发料,班组长接料并安排组织生产,安排现场生产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以后汇报生产情况,班组在每一个流程完成后进行转接,最后完成军品生产任务并填写生产报表。在这其中MES信息化管理系统会记录完成量、耗用量,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同时能够掌握生产部门中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因为任务完成量和完成过程都会被MES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记录,从而可以实现对生产的全面、精细控制。运用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精益生产的最大突出作用是让生产组织管理过程直观化,在传统的军工企业精益管理中,生产组织实际上需要总结、完善等多个程序才能进行掌握。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以后,为军工企业精益生产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简化了精益生产的程序和过程。

2.2 及时发现军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精益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细致化的管理,以及对整个生产管理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军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以避免影响到军品质量。对于军工企业来说,要想及时发现军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生产过程的全过程进行把控无疑是最关键的。传统的精益生产是通过生产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把控,在监控的过程中有时虽然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但是往往不能及时、快速的发现问题,导致对生产中问题的控制能力比较薄弱,也比较被动。但是,应用MES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后,生产过程可以进行动态的显示,MES信息化管理系统会直观地反映出生产组织情况,包括备料、上料的情况;军品的产量及效率情况等,这些都能准确地记录下来,一旦生产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如,透过系统发现军品的产能下降,这需要及时分析影响产能的原因,分析其是因为机器故障、组织管理不到位、物资材料供应不足、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这些通过MES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及时查找出来,军工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对于发现的这些问题,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由于在生产中,MES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按照军品生产程序建立起来的,每一道程序都会记录这道程序的质量情况,通过分析MES信息化管理系统记录的质量数据,能够及时查找影响军品生产质量的原因,如,原料质量不达标、某个生产工序存在瑕疵等,让军工企业能够及时查找质量原因,最大程度控制和减少军品质量问题。

3 生产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对单位管理提升的作用

3.1 提高了军工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我国军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比较低,虽然在改革的过程中已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因为军工企业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还比较落后,军工企业虽然重视信息化建设,但是这种建设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系统上,而在生产管理中,依然沿用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也就是人工控制模式。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是制约军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以后,军工企业建立了一个军品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弥补了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不足,对提高军工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军工企业来说,实现管理信息化的难度并不大,只要购买一款适合军工企业管理需要的管理软件即可,对于部分军工企业来说,也不缺乏优秀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但是,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一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数据管理、流程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等融为一体。管理是建立在足够全面和详细的数据资料基础之上的,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将传统的管理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读数据,并将数据应用到系统数据库中,同时,生产组织过程中的主要工作,也是由系统来完成的,如物料耗用、产品产能和产量等,很多原来需要人工处理的生产管理事务,现在全部由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完成,这将大量的生产管理人员从复杂、重复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将其调整到其他重要岗位上,这就是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企业生产管理带来的最大变化。

3.2 增强了军品生产管理的可视化与交互性

传统的军品生产中,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控制每条生产工序,如,电路板的焊接、封装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整个生产过程,只能通过分析工作人员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资料,分析整个生产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但是应用MES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后,军品生产各个流程的过程都掌握在MES信息化管理系统中,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记录整个军品的生产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军工产品的生产销售情况、工艺流程及产能、质量问题等都可以通过系统直观地看出来,让整个军品生产过程都体现在系统中,军工企业军品生产的流程控制、质量控制不再处于被动情况下,整个系统运行、生产组织过程中的相应操作,也是在可视化的界面下完成的。此外,MES信息化管理系统还有众多丰富的功能,如,通讯功能,车间里的生产工人可以及时与控制中心联系,反映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监控功能,对军品生产过程中每一个重要环节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只要流程上出现问题都可以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可以说,MES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大大增强了军品生产管理的可视化和交互性。

3.3 对降本增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军品领域逐渐引入竞争机制,使军方在产品性能、产品质量以及产品价格之间进行对比。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军品生产企业的优势逐步由技术领先向成本控制方向倾斜,谁的成本控制得好,产品物美价廉,自然会获得市场的青睐。MES信息化管理系统能解决全成本核算中,成本动态管理的要求,从投料开始到产品完工,从原材料到半成品、产成品的流转,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发生与结转,都可以反馈到财务部门进行分析,通过与标准成本进行比对,及时发现成本发生的问题环节和成本管控的薄弱环节,并依次进行调整。另外,借助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成本管控的对象进行切割,满足划小成本核算单元的需要。根据企业需求,可以对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承制主体进行设置,进而完成对生产线、班组或是产品部件的成本核算。最后,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产品工时的统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工时统计基本是由班组长来完成的,其中会掺杂个人经验主义、停工等待误差以及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整个工时数据的不准确。运用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在准确统计生产总工时的同时,还可以清晰反映出生产工时的明细构成,对使用工时法进行费用分摊的企业来说,大大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因此,MES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军品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4 结 语

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工业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军品生产本质上也属于工业生产,从生产过程上看,其与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要求基本一致。军工企业要重视和加强MES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相关人员应根据本企业军品生产的特点和工艺流程,开发适合本企业军品生产的MES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便于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篇

管理会计信息化虚拟价值链

1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定位必要与根本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一大分支,也被称之为内部报告会计,其核心目标在于提升企业组织的经济效益,主要由计划与决策管理会计和控制与业绩评价管理会计组成。在传统工业时代,管理会计的界线与定位比较清晰,相关的制度设计较为稳定与直观。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发生了诸多的变革与挑战,工业4.0、大数据、云计算等等颠覆传统企业经营管理假设的新概念与现实,不断在瓦解大量传统理论的根基,重新认识与定位管理会计系统是必要的。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Jean-Paul Sartre认为“行为决定存在”,从哲学上而言,任何事物都是会幻灭的,所以内容的存在在本质上而言是虚幻的,所以想要让内容反映出来就必须通过行为让内容显现,这也就是存在主义所说的行为决定存在。而当代的管理会计运作最不同于传统的主要行为,就是信息化运作模式,这是要比管理会计在内容上创新的更深层次的影响。因此,管理会计的信息化行为决定着管理会计在当今时代的存在本质,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定位主要就是依靠其信息化的表现而言。围绕着信息化这一特点,本文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分别从制度经济学理论、企业价值链、整体财务信息化系统这三个角度,从大、中、小,从宏观到中观最后到微观三个层面定位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

2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定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nald H. 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指出,企业存在的本质原因,是因为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本质是将一部分外部的市场交易行为内部化之后,这些被内部化的交易行为在企业内的交易成本要低于该行为在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

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在企业组织中的经济学理论的定位应当是能降低交易成本的工具,如果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内部的运行,造成了企业内部事项发生时的搜寻成本、议价成本、监督成本等等交易成本徒增,则该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定位是有悖制度经济学原理的。而且从经济学理论看,考虑机会成本比沉没成本更有意义,机会成本是管理会计作出内部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降低交易成本与关注机会成本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理论立足点。

3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在价值链中的定位

企业价值如何创造?Michael E.Porter(1985)提出价值链理论得到了普遍认同,他认为企业是一个集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及辅助产品的一个合体,这系列活动归集为一条条价值链为买方提供可交换的产品,即价值。该理论虽被普遍推崇,但由于它太局限于有形产品,于是学者Jeffrey F.Rayport与John J.Sviokla(1995)提出改进的虚拟价值链理论,该理论兼顾有形与无形价值。有形价值指指传统的价值链理论中的物质资源,无形价值则是指基于市场的信息资源,这些由信息产生的增值被独立出来成为虚拟价值链,形成信息竞争力。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一个信息增值载体,其根植的原理亦在虚拟价值链上,嵌入虚拟价值链这一信息价值场中,使得管理会计信息的处理能保持与企业价值链运作的适应性与同频性。传统的管理会计主要仍然是依附于传统价值链进行运作,重视物质流,而基于虚拟价值链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着重信息流,现实信息的交叉性、多维性,将使得大量的信息增量价值得以被提取出来,提高企业的价值竞争力。

4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在整体财务系统中的定位

从目前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发展阶段来看,已从财务核算进化为财务集成,再到当前的财务业务集成,早期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并不能是严格意义上的信息化系统,因为它只是在模仿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的电算系统,并没有革命性的信息模式突破。但发展到了中后阶段,信息化的强大优势与功能慢慢通过信息的集成、流程的重组等革命性的手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信息的挖掘、处理、分析出现了颠覆传统的升级,这种升级主要体现在对业务的渗透与对管理的加强。

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绝非一个孤立系统,它是整体财务系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子系统。在整体财务信息化系统的业务层、核算层、管理层、决策层四个层面中,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处理信息加工的下游,定位于整体系统中的管理层与决策层。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属于整体财务信息化系统中的顶层设计。

5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定位趋势展望

人类社会运作效率革命性的提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科技的突破,科技的进步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人类社会的效率突破往往是由于产生了更为强大的群体协调机制,这种新的制度下,使得人的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存量通过新制度的协调重组从而开发出更大的生产效率。所以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其首务不是基于科技的创新,而应当是基于上层制度的创新,是对这一制度的准确定位。

想简化理解制度的改革,可以借用分工与整合这两个维度。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资源大爆炸,多来源于分工维度的充分发挥,但经历了数几百的指数型增长,在现存的制度模式下充分开发出分工层面的效率潜力,分工与整合维度的失衡也滋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弊端。因此,在现有或不久未来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制度应当着重于开发整合维度的效率潜力,通过跨领域整合,开发出新的社会发展源动力。

本文分别从制度经济学理论、企业价值链、整体财务信息化系统这三个角度,从大、中、小三个视角定位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形成的一个立体定位格局,其背后也是基于这种整合维度的思维,从整合的方法论去定位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这也是本文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当下及未来的趋势展望。

参考文献:

[1]Marshall B.Romney&Paul John Steinbar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M].Harlow: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11.5-6.

第9篇

【关键词】药品检验;信息化;管理平台

1 药品检验系统信息化的概念

药品检验系统信息化的定义为: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规划和组织下,根据国家信息化体系框架要求,遵照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密切联系药品检验系统实际,以药品检验工作为中心,在药品技术监督工作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人开发并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药品检验系统的现代化进程。

2 药品检验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计算机网络实现了高效的监督管理。药品检验流程中有许多的环节,利用网络技术最大限度的记录各项操作,不仅可及时将药品相关信息传送到上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有效地提高药检监督管理的水平与效率,而且这种方式具有资源共享性,利用局域网可加强药检所与上级药检院、药检所与药监局、药检所与社会、药检所科室间的交流,为行政执法提供及时技术服务。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现代药检管理的过程中去,不但能促进药检管理方式改革,提供快捷方便的信息资源,而且突破时空限制,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预见性,使药检监督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体现了现代药检管理水平。

3 药品检验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IT技术的日趋成熟及IT硬件产品价格的下降,全国各省级和口岸药品检验所及大部分地市级药检所都建成了局域网,逐步展开了业务和行政办公的网络化。以中检所为代表的部分所建成了自己的网站,把对外宣传、政务公开和为客户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办公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中检所综合管理系统、省级药品检验业务软件在各单位的业务和行政办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进了药检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中检所为各省级及以下药检所开发的99版软件的改版工作也基本完成。

4 药品检验系统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目前,药品检验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

4.1 整体发展不均衡

东部发达地区药品检验所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向发达国家迈进,而西部地区的部分药品检验所连联网都还存在困难。

4.2 信息化建设意识不明晰

领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技术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业务知识决定着一个单位信息化建设速度。只有真正明白什么是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如何搞好信息化平台建设,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出现实质性的飞跃。

4.3 技术体系不健全

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性规范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技术平台不规范的系统建设,为后期的整合与提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4.4 管理体系不到位

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不会有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目前,药品检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普遍比较零散,尚未形成一个科学、有机的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的发展速度。

4.5 经费和人才投入不足

经费与人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同样重要。在很多地方,由于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信息化建设水平长期滞后。

5 药品检验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特别是2006年前后发生在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的系列腐败案件,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充分认识到了政务公开和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央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各种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信息技术在药品检验系统领域的全面纵深发展,使药品检验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充满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外因来说,全国药品检验系统将面临来自国外药品检验机构的压力,他们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等等都比国内要强得多,并且他们早已把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到了检验样品、仪器数据、工作流程、各种资源、人员等等管理之中,在很大程度上融分析检测技术、仪器仪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及现代管理技术于一体。对于全国药品检验系统来讲,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甚至与国内先进行业相比,药品检验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全国药品检验系统信息化建设队伍和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各级领导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全国药检系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的缺失;管理体制的不适应等。这些导致了全国药检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多数还处在低水平重复阶段,建设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距离形成全国药品检验系统网络还相差甚远。

6 药品检验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展望

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这是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到药品检验系统每个员工都认识到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全国药品检验系统来说,信息化建设就是使用成熟的先进信息技术和设备,引入国外同行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理念,借鉴其成熟的管理软件,开创全国药品检验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

7 药品检验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注意事项

7.1 面向用户

药品检验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为药品技术监督服务,其用户也就是以药品技术监督为中心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必须面向这些使用者,保证及时、准确、高效地为他们服务。

7.2 循序渐进

在药品检验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一定要务求实效、定位准确、目标合理,多选一些最能取得效果的项目做深、做透、做好配套的各个环节,以点带线、由线及面,在一个项目成功的基础上再进行逐步扩展。一定要强化实际应用,弱化“大而全”。

7.3 资源共享

破除各自为政的“数字壁垒”,加强资源共享,强化信息资源建设及利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资源的挖掘、再利用和决策支持。

7.4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先进的管理理念、优秀的管理产品、完备的规章制度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7.5 加强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和队伍建设

没有良好的规章制度,信息化建设不可能健康地发展;管理体制的不适应,再好的规章制度也不能得到有力的实施;领导认识的缺失,就不会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技术人员的能力直接决定着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普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着信息化建设的最终成效。

8 结语

药品检验工作,作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对于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其责任与重要性不言而喻。药品检验系统的信息化,其目的就是为药品检验工作保驾护航,为全国药品检验系统服务,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丁宏,桑国卫.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信息化现状与发展[J].中国药事,2000,14(3):16

第10篇

关键词:旅游系统 档案管理 信息化 建设途径

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为它赋予了更多的功能,现已逐渐应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旅游系统档案内容复杂,传统的人工收集和整理工作效率较慢,且信息资料不具有参考和指导价值。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旅游系统档案管理对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信息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化管理旅游系统档案的必要性

首先,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大力扶持,旅游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已经逐渐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佼佼者,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旅游系统档案中包含着旅游人事、财务、文书、教育培训、导游、旅游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既是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的一种集中反映,也可以对旅游产业的未来阶段内的发展起到指导和促进性作用。

其次,传统的旅游系统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对旅游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限制。旅游产业想要在短时间获得更大的发展,需要不同部门、单位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但是在传统模式下,旅游系统档案的利用率比较低,导致旅游产业的不同组成要素之间很难再同一时间内保持信息资源的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产业的其中一个因素很可能受到其他信息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变化,从而破坏旅游产业发展的稳定性。

二、目前旅游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旅游信息档案的传统管理模式应用已久,相关工作人员已经逐渐认可了这种工作模式,因此他们尚不能完全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从主观的思想层面,相关工作人员和工作单位不愿意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尝试。在这种状态下,相关单位的管理者也没有将信息化管理档案做为重点的推进项目,因此相应的资金、设备、人才等都无法匹配现代化信息档案管理的要求。

其一,实现旅游系统档案的现代化信息管理,需要相关单位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但是受到认识程度和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旅游相关单位和部门想要实现现代化管理面对着比较严重的技术水平不足的情况。相对来说,我国的旅游系统档案管理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单位没有引进相应的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对于很多复杂的技术问题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另外,当前国家对于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发展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这难以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不同部门之间使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甚至存在不兼容的情况,容易出现一些信息滥用、盗用等行为,对旅游公司和消费者的权益构成严重的侵害。

其二,旅游系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工作人员必须熟练相应的软件系统的操作,掌握系统升级、漏洞检修等多方面的知识,具备较高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和水平。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旅游单位缺乏这种技术型人才,现有管理人员计算机能力参差不齐,对现代化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推进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因此,不同旅游部门之间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经常不匹配,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旅游系统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信息化管理旅游系统档案重要性的宣传,使各旅游单位了解现代化信息管理对于旅游产业长远发展的促进性作用。将促进旅游系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当成当前工作的重点内容,积极支持相关党委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资金、人才、设备等多方面的支持。

其次,相关旅游单位需要注重培养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提高其对计算机技术的操作和利用水平,提高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能力。管理者需要组织信息化管理技术培训,让他们积极的学习信息化管理档案的操作和使用方法,掌握不同软件的使用要点,灵活的进行旅游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等,提高档案的利用、资料的共享和利用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旅游档案中涉及到大量的保密性内容,因此在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确保信息资料的保密性,因此,在必要情况下需要与相关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避免系统档案资料泄露。另外,相关单位也要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既要具备旅游产业的专业知识,又要熟练的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注意为新型人才开出更加优厚的条件,建设高质量的信息化技术管理团队。

此外,实现旅游系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需要积极引进或者是建立符合当前旅游产业发展态势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有利于提高各种旅游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效率,方便不同部门快速的进行旅游档案资源的利用与分析效率。另外,不同部门所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需要确保兼容性,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内,旅游产业系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旅游部门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仍旧存在着认识不足、人才和设备缺失等问题,想要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旅游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就要全面的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旅游产业的稳定、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东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探究[J].兰台世界,2015,(S5).

[2]刘化雨.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

[3]韩佳丽.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以广东华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为例[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

[4]房丽娜.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O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3,(03).

第11篇

关键词:武器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武器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其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充分的提升准备管理类的效率,保证装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中,可使实时的反映出装备的实际状态,以最大限度的提升部队的战斗力。随着我国武器装备数量的不断增多,武器装备的管理难度大幅度增加。在我国武器装备管理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加持,以进行设备的科学使用与调配,实现自动化的装备管理系统。

1武器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概论

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通过集成的信息管理相关软件设计,利用高科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装备信息的传输、收集、加工、维护与储存功能,以提升装备管理的高效率与高收益,并支持控制和决策的系统。

2武器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

2.1使用简单,有良好的人机界面装备管理的系统

需要根据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服务,因此在系统的操作设计上,需要实现简单易用的特点,有着容易操作的系统界面,使得用户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熟练的操作。

2.2可拓展性

装备系统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现阶段装备管理的需求,还需要适应和满足将来时间内业务拓展或者政策调整而引起的变化,目前军事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上的武器装备其更新速度非常之快,装备的管理系统设计必须要面向未来,方便后期的系统升级,提升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周期。

2.3安全稳定

我国的武器装备事关我国军事的安全,因此设备的管理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建立严密的系统安全措施,对数据的安全、访问权限和防火墙等方面进行严密设计,以保证各个系统的安全性。

3武器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目标是为了能够实现设备的高度信息化管理,改变以往的传统设备管理方式,提升装备的管理总体效率,提升我国军队事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3.1总体设计

根据装备系统的使用需求,采用一种结构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将系统划分为:基本管理、武器日常管理、装备信息和库存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在系统中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良好沟通,而功能上实现各个模块的独立性。

3.2系统结构设计

选用国际上先进的B/S结构框架,使用ASP的编程进行平台开发,获取强大的开发与拓展功能。B/S结构框架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ASP是微软的一种高级程序设计的语言,能够提供良好的信息结构。B/S这种模式对客户端要求较低,只需要安装之后在浏览器中操作便可,能够是用户的界面一体化,真正的做到各个功能模块的兼容性。并且,B/S架构容易维护,当量的软件绑定在服务器中,开发的平台转移至服务器中,系统的处理荷载将分布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的服务器中。

3.3系统文件组织结构的设计

系统的文件组织结构是各个模块编制的依据,是系统编制的指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文件组织结构包括:各个功能模块、软件窗体、引用文档和数据库的文件等。

3.4系统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

3.4.1用户的登录模块

在用户登录的模块中,其流程为:用户输入账号与密码之后点击登录,系统根据数据库来判断账号的准确性,在判断其准确之后进行系统的操作页面。在此模块中主要使用了动态的连接方式,方面不同级别用户的操作与管理,能够灵活的进行修改、添加和查询等相关操作。不同模块设置的管理人员职责不同,其权限受到限制,能够充分保证登录过程中的安全性。

3.4.2装备的库存管理模块

装备的库存管理主要包括武器的入库和出库管理,入库的管理其功能有查找、修改、添加等,可以分类的管理设备当天、当月的入库情况,同时也可以进行入库条目的添加。在出库的管理中,包括查找、添加、修改出库信息等,同时具备新增仓库的功能,在库存管理的模块,可查看近期内的库存变动,也可将库存情况导出Excel。

4结束语

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需要根据系统的具体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要达到的性能与目标,充分的而结合各个系统功能需求,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各个模块的设计工作,充分的提升武器装备管理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凯.信息化条件下部队装备管理教学训练系统功能设计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6(02):103-104.

[2]韩博,魏亮.基于Android的武器装备故障信息支持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4(11):57-58.

[3]李昌禄,苏寒松.武器装备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分析[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03(05):59-60.

第12篇

我国会计行业从传统会计操作起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通过会计电算化阶段的完善,迅速与网络技术融合,与时俱进,跨上了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开始使用会计信息化系统。会计信息化对会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划时代意义,提升了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降低了企业的运行和管理成本,智能规避了投资风险,但受网络本身的缺陷、软件安全漏洞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化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本文将探讨一些规避和减少会计信息和风险的措施。计算机应用于会计行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截止目前,经历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阶段,带给会计行业的便捷性是显而易见的,大幅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节约了运行成本,避免了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受网络自身特点的影响,会计信息化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客观上加大了会计行业内部控制过程的难度,影响了会计数据预测、控制和决策的准确性。本文从分析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化系统安全隐患角度出发,总结出会计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会计信息化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一、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安全

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对会计资料进行进一步电子化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的软件系统。系统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功能,可以促使会计信息处理更加规范。会计信息化安全是在国际公认的信息化完整性、保密性、可靠性基础上推广而来,对会计数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计数据受到损失和破坏的程度必须在可承受、可预测的标准范围之内,对于后期的决策影响不大。在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安全包括应用程序的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物理安全、人为行为安全等类型。

二、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隐患

1.网络及计算机自身的不安全因素。第一,信息化系统存在风险。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决策软件及其依附的计算机软件。结合计算机自身的特点,任何软硬件都有可能出现不可预测的漏洞和错误,轻则影响工作效率,重则导致会计数据的缺损和丢失。跟银行、铁路等其它行业数据交换相比,会计信息化数据无法做到数据全部实时同步和实时上传,这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化数据以及与之存在关联的其他管理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第二,数据存取方面存在风险。企业常用的存储介质难以保证会计信息化数据的安全;一般企业通常没有采用双重或三重的数据备份;存储介质收到办公环境的影响,例如个别硬盘受磁场干扰和震动影响,或者频繁地数据擦写都可能导致数据的丢失或被篡改。第三,网络非法入侵的风险。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网络黑客的入侵及数据窃取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会计信息化数据的安全。更令人担心的是,有些别有用心的黑客可能会篡改已经入账的会计信息化数据,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不合理授权风险。在信息化时代,跟会计信息化的职业道德有关的风险不容回避。会计信息化的操作过程几乎全部在计算机系统中完成,只要拥有计算机系统操作权限,无论是否是合法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对数据篡改和窃取而不留任何痕迹,这就为严重的会计信息化犯罪案件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很多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应用过程中,人员访问权限设置模糊,或者不经授权即可直接访问或使用会计数据,这些做法必须及时规范。3.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存在风险。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化工作内容更加繁杂,范围更加广泛,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与总部之间的数据交换更为频繁,互相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大,这些因素给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另一方面,企业内外部的会计资料以及会计档案保管和保密性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会计信息化要求企业各部门、各子公司的会计数据必须及时汇总到总部的系统中,但会计核算过程中产生的原始凭证不能保证全部同步,可能会出现原始凭证和会计结论分离的现象。4.重视程度不够,相关制度滞后。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国内企业没有实现严格意义的会计信息化工作应用,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等高级阶段的内容鲜有涉及,只是实现了简单的财务会计信息化。目前,会计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其实无法对企业管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种情况的出现,跟企业、政府等各级管理机构对会计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不无关系,导致相关法律法规不相配套,例如有些法规对软件开发在细节上做出了规定,但实际上,这些规定恰恰制约和阻碍了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5.专业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欠缺。目前,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绝大多数以前从事传统的手工会计和会计电算化工作,专业知识以及系统的操作技能欠缺,无法熟练应用会计信息化系统,不能体现其高效的管理优势。企业迫切需要既熟悉会计业务知识、能熟练操作电算化软件,又能熟练运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专业人才。6.内部控制难度加大。手工会计流程能直观反映出明细账、日记账、总账以及相关账簿之间的勾稽关系。而在会计信息化阶段,计算机系统内部经过加工和计算,能够快捷准确地得出最终的分析结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换另外一个角度,各个账簿之间的制约关系看起来很不明显,一旦发生数据错误,将引起连锁反应。错误的数据倒查难度极大,进行修正难上加难。所以,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客观上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和稽核的难度。

三、规避会计信息化工作安全隐患的有效对策

1.增强认识,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在企业实际应用中,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会计信息系统的价值和意义,促使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只有思想重视,才能建立切实可行、合理高效的管理制度,为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重要依据。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进一步引导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2.及时培训,提高操作人员专业素质。利用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规避安全风险,专业技术人员责无旁贷。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层次各异,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应加强从业人员特别是会计师的培训,培训内容应注重提高会计师职业素质,拓宽执业领域,加强执业组织的独立性,规划合理的培训流程。培训应包括设定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组织、培训效果反馈等环节。通过专业培训,可以快速提高会计师的专业素质,引导会计师重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3.适当投资,做好软硬件维护工作。计算机硬件是软件运行的基础。网络硬件主要包括主机、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为了保证硬件的正常运行,应当配备UPS电源,避免断电造成数据丢失;定期对线路进行检查,用吸尘器保持机器内部整洁;注意保持办公室的环境清洁。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软件维护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预防性维护。如果发现系统有潜在隐患,应立即切断外网,寻找根源,解决问题。第二,扩展性维护。结合软件的特点,编制相关扩展程序,提高软件应用能力。第三,完善性维护。即设置周密的权限、口令,适当对数据加密,限制无关人员访问数据。定期检查计算机病毒,慎用来历不明的介质和程序,并及时进行数据备份。4.互相牵制,强化系统内部人员分工。内部控制制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职责分离。科学地进行系统内部分工最有效的方式是在系统内部设置操作和稽核两类岗位,当操作人员正常工作时,稽核人员能及时发现错误并能用相关资源进行纠错。提倡明确工作范围,工作内容不存在模糊的交叉地带,实现岗位之间的互相制约。

四、结论

会计信息化系统对软件的使用者要求进一步提高,分析专业化和信息化处理是其发展的方向。必须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意义,意识到影响其安全的隐患,从会计信息存储、信息传输、操作使用等方面入手,努力从源头上杜绝危害会计数据安全的行为出现。

作者:王波 单位:陕西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