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望江南温庭筠

望江南温庭筠

时间:2023-05-30 08:53: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望江南温庭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望江南·梳洗罢

唐代: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译文及注释

佚名

译文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注释

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金奁集》入“南吕宫”。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⑶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皆:副词,都。

第2篇

2、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汪藻《点绛唇》

3、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苏轼《行香子》

4、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南乡子》

5、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韦庄《菩萨蛮》

6、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8、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朱敦儒《好事近》

9、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10、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望江南》

11、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浣溪沙》

第3篇

一、品名句

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师生在研读过程中,适当教给学生品读诗句的方法,如:直接体验法、比较揣摩法和“以诗解诗”。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更能纵横联系,加强诗歌之间的相互理解。师可示范以其法赏诗:

冰心的《纸船》中有一句:“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这句中“总希望”这个词,当老师读到它是,一下子就有了感觉,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的一种寄托,一种诚挚的向母亲表达思念的感情。这就是直接体验法。还有一些词,读者很平淡,一下子感觉不出它的好时,怎么办?还有一种方法,叫比较揣摩法。比如“有一只”初读时没有感觉,先试着把它换成“每一只”,通过比较就品出一些味道来了。从中体会到了纸船很脆弱,很孤独。又感受到了诗人的要求很少很少,但表达的思念却很浓很浓。

当学生听至此处时,陶醉其间,被古人锻字炼句的功夫所深深折服,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各抒己见,高谈阔论来试着体会、品味、解析其它优秀诗词了。

二、悟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正如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所说:“用你的想象套上人间的这辆大马车去飞奔。”不光是诗歌还有其它文体。意象不是神秘的东西。是写作者头脑中灵动一瞬间的想法,读者通过写作者的作品读出其中的意象之美感,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阅读时应首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作整体理解,体会意境。

意象大致分类及含义:

景观类:如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如斜阳,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如:王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温庭筠《望江南》中“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植物类:杨柳、芳草多含离别之情。如,刘禹锡《竹枝词》中言:“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又如《送别》一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行为类:凭栏,多为思恋他人、发泻心中忧闷之意,温庭筠《望江南》中“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吹奏笛、笙、箫等,多暗含离别之苦、想念之情和内心孤独之境,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其言抒发其对人思恋之情。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意象及其大体含义(大体,但不是诗诗如此),学生形成一些认识,便能归纳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要通过唤醒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他们透过“物象”的链接,再现诗歌所蕴含的情景画面之美,或用诗配画的形式,让学生在头脑中再造情景画面。当学生头脑中出现情景画面时,再让他们用“切己体察”的方法,体验其中所隐含的意境。

三、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诗词写作,有一定之法。对于采用写作手法分析法赏诗时,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有的放矢进行鉴赏。

1.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常用一些修辞之法来将诗人的情感形象的外化出来。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等。鉴赏诗歌时,通过分析其一些修辞的运用,更能领会诗人蓄积的情感。如:《木兰诗》中曾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夸张手法来展现了战事紧迫,木兰马不停蹄奔走战场的情形,甚为形象。又如:《木兰诗》中有句诗:“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诗句运用比喻手法,风趣幽默、生动地赞扬了木兰的机智谨慎。因此,抓住诗歌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将会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其诗歌表露的情感。

2.化虚为实体会法

第4篇

一、自然现象类

(一)明月

月有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嫦娥、婵娟、玉钩、玉轮、明镜等之称,在古诗词中,常用月亮烘托情思。

1、相思怀情之月

宁静的夜晚,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一轮明月下的故乡、亲人、朋友,因此月亮成为诗人乡愁最无言的见证。在众多咏月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昂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彻夜白,月是故乡明”; 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这件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清幽闲适之月

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常常用明月来渲染清幽的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在描写周围景色,挑选了竹林和明月,是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相一致。又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作者把风蝉鹊这样一些极其平常的景物和月巧妙联合:因月光明亮,鹊儿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引起“别枝”摇曳;在清风徐徐的吹拂下,知了夜间的鸣叫,常常尤其让人感到清幽。作者把在明月的映照下的惊鹊、鸣蝉等景物描写得令人神往。

3、凄清孤苦之月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这一样一段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通过历代诗人的反复吟咏,这一神话原形逐渐成为失意的情感象征:人们在实际社会中怀才不遇,仕途潦倒、孤独无依、屡遭苦难之时,也常常把这种情感拜托于月,月亮在失意者笔下成为了孤月、冷月、寒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那零落的啼叫,该是月亮的,霜一般地纷纷飘落,所有这样一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落榜的失意,涌上心头。有如李商隐《无题》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时空永恒之月

以明月意象来比喻永恒,常常会引发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月亮超过时空,亘古不变,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诗人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人非。用明月来喻超过时空的见证人,表现着诗人相比时空永恒,人生短暂。

(二)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 ,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如《乐府诗集》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虞美人》中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温庭筠《望江南》中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三)夕阳、落日

它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温庭筠《望江南》中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植物类

(一)柳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二)落花

它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如李清照《武陵春》中的“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梅

"梅"有 "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如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四)菊

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如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五)萍

多传达惆怅和哀愁,如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六)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六)草木

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曹操《短歌行》中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三、动物类

(一)莺、燕

它们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

(二) 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最后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杜鹃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四)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古诗词教学从“意象”入手,这算是抓住了根本,是从古诗词作者创作的方法中寻求到了解读的技巧,只要找准意象,积累归纳并把握常见意象的涵义,那么鉴赏诗歌就不再那么难了。

参考书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上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5年8月

第5篇

一、多媒体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能使语文课堂氛围更活跃

多媒体通过多种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将图片由静变动,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构造新的图片,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能将学生快速带入学习情境和氛围中来,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启发思维。

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能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示出所授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应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同时也为不同年龄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呈现出来时,能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多媒体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能多角度激发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训练更趋灵活、全面,从而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

二、多媒体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多媒体直观形象,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教师有效利用多媒体引入新课,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等。

如,在讲授《出师表》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三国演义》中相关的情节,刘备冒着大雪三次去请诸葛亮时,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当诸葛亮为国家社稷寝食难安,出征前辗转反侧,泣血为皇帝写下肺腑之言。多媒体能多角度展示的是文字所不能传达出来的。教师要让学生对里面的人物、故事的背景有所了解,然后引入新课,势必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为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助一臂之力。

2.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对待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多媒体来讲解。如在学习《范进中举》时,文章的重、难点是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那么,如何能更准确地让学生体会到呢?我及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儒林外史》中的相关片段,让学生认真欣赏每个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从中体会作品所要传达的意思,使学生深刻体会《范进中举》刻画的人物都是为了体现科举制度的弊害、知识分子精神的腐朽与堕落,进而感悟到作者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不良社会风气这一主题。这是文字难以形象、具体地让学生感受到的。

3.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堂课上所呈现的内容极其有限,这也是一直制约语文教学难以得到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多媒体的出现能极大改善这一现状。多媒体能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特别是一些学生不熟悉、离他们实际生活较远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呈现,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不了解的知识获得认识。如在教学《登上地球之巅》一课时,教师通过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出示喜玛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谈谈对珠穆朗玛峰的感受。或者出示相关人类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报纸新闻……通过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创设一种美好的学习情境;而出示报纸新闻,使学生体验新鲜感,知识不再陌生,拉近了学习的距离。

第6篇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毋庸置疑,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但不管怎么样,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依然在课堂,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精心预设,课堂精彩纷呈,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但细细回味,任何事物都需要辩证地去看待,课堂需要"动"-学生嘴动、眼动、手动、脑动,但更需要"静"-静静地阅读、静静地思考,因此,语文课堂需要"降温",做到真实、平实、扎实,我认为应该从积累、默读、品悟三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学训练。

1.积累

语文学习要求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课程标准关于"积累"有这样的表述-"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语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语和运用中能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依据课标要求、落实在课堂上,我认为教师要在课堂中或分散,或集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动手积累,而不仅仅是放在课下(我们为什么必须把这一随机学生环节放在课下呢)。

比如,学习九年级上册《故乡》时,就有许多可以让学生随机积累的知识。文中第二段可以摘录-"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中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通过摘抄积累,品悟描写,文中"我"和"宏儿"的对话可以摘录-"我们坐火车去么?""我们坐火车去。""船呢?""先坐船,……""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通过摘抄积累、品悟对话,文末也可以摘录-"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有的,这正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过摘抄积累,品悟哲理。

其实,积累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思维的过程。

2.默读

2.1默读与朗读相结合。默读与朗读是两种不同的读书形式,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会相得益彰。朗读尤其适用于古代诗词和文学作品,学生的"语感"很大程度上能够通过朗读得以培养,所以,我们在强调默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朗读。如果说朗读是动态的阅读,那么默读就是静态的思考,"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中的"通读"对初中生而言,完全可以理解为默读。一般来说,在通读阶段需要默读,阅读科技作品和简单的议论文需要默读。

2.2默读与积累相结合。在首次接触学习材料时,学生需要默读,默读需要学生眼、手、脑并用,对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格言警句、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等,要注意圈、点、批、注、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将终身受益。

2.3默读与思考相结合。第四学段目标阅读部分共有13条要求,其中4、5、8、9、10、11条与"发展思维"有密切关系,"理解"、"体味"、"推敲"、"体验"、"领悟"、"品味"、"感悟"等词语无不要求学生在读书学生中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

说到思考,就要谈一谈思考什么和怎样思考。

还以九年级上册《故乡》为例,不管是课前学生预习时默读,还是课堂学生时默读,都要要求学生知道思考什么和怎样思考。第一,思考什么,首先是字词。比如,第二段中为什么用了"隐晦"、"冷风"、"呜呜"、"苍黄"、"横"、"萧索"、"荒村"等词语?其次是段落,文中母亲和"我"谈话提到闰土,为什么用大量的段落插叙少年闰土的故事?再次是全文,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当然,学生在默读课文时,根据个人差异,思考的"着眼点"会有所不同,要思考的问题也很多。但有的问题会在课堂品悟的过程中有老师的点拨下提出并解疑。第二,怎样思考。一句话,在"思考点"多问几个为什么,常用的方法有换用法和增删法。当然,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能解决问题更好,如果不能解决,老师要归纳学生的共性问题,在思维训练中解疑答难。

3.品悟

品词悟句指教师以创造性的眼光,发现文本中有教学价值的关键词句,设计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描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些描述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具有教学价值的关键词句。

课堂教学中,离不开老师的点拨、启发、诱导,但我们千万不要把点拨、启发、诱导片面地理解为分析、回答、讨论,课堂品悟需要动态的精彩的讨论、评说、拓展,但讨论、评说、拓展都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有的老师常常会说"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思考时间",但两分钟内所有的学生都能思考到位吗?这是典型的"霸道控思"。

第7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4―0098―01

中国古典诗词醇厚、悠长,历久弥新,它们洋溢着中国文字的魅力,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诵读积累、感悟运用古诗词,能使学生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下面谈几点认识:

一、优化诵读教学,积累古诗词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只有反复吟诵,才有可能把握诗词的感情脉搏,理解诗词要表达的中心。教师要善于变换诗词诵读的形式,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不厌其烦地诵读诗词,逐步感知、领悟诗意。(1)开门见山,从诗题入手,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诵读诗词。比如学习《使至塞上》时,我便由“出使到边塞” 这一题意出发,提问学生:“诗中哪些句子表现的是边塞风光?”,“哪些句子能发映出这一事件的过程?”,有了问题的驱动,学生读起来就不但有劲,而且有方向了。实践证明,问题引领诵读,不论在诗词教学的哪个阶段都很有效,它能激励学生在不断地问题解决中,逐步诵读领悟诗词的深意。(2)选用切合意境的古乐作为配乐朗读的背景音乐,以达到营造气氛,感染学生全力投入到情境诵读当中,以便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选取哪种意境的音乐,教师最好不要先入为主,应尊重学生的初始阅读体验,先让学生判断使用何种意境的音乐,然后再配乐激励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诵读,相信这样更易走进诗人的心灵。

二、填补语义空白,整体感知诗意

阅读古诗词倘若沿用阅读散文的思维逻辑,理解诗意可能就会处处碰壁。阅读古诗词要有整体观,要善于依托诗词中的既有语言,填补语义空白,切忌仅停留在表面上咬文嚼字,对诗句做局部的解释。例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句,是诗人撷取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美景,借以刻画长江水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此处按照散文的思维理解,总觉缺少点衔接,看来读诗要换换脑筋,要有紧跟诗人思维,跨越时空,重组诗意的本事。例如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诗,刻画了一位独处深闺,盼望远行的心上人归来的思妇形象。学习这首诗,就要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这一主旨,然后再逐句品析,自然就直白浅近了。否则“独倚望江楼”干什么,“过尽千帆皆不是”什么,为什么会“肠断白O洲”,这些疑问就会挡在学生面前。

三、突破难点字词句,打通解读关节

古诗词中运用的典故,古今语义差别大的字眼也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拦路虎”,这就需要教师详细讲解。教师的讲解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注重过程性学习,达到强化理解记忆的效果。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就要讲明作者用了三国时孙权“乘马射虎”的典故,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又如“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则化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派“冯唐”来赦免他的罪名,使他能像魏尚一样,有机会再展宏图,为国立功。这里一定要强调作者自比为魏尚,而不是冯唐。教师只要讲清了典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诗意了。再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八百里分麾下炙”里的“八百里”该作何种解释,“八百里”一个在现代汉语里极普通的数量词,在这里却指“牛”。之所以这样解释,其实有历史渊源,教师只有连带讲了其中的历史,学生的记忆才会更牢固。这些“拦路虎”的一一清除,势必会让诗意愈来愈明朗化。

第8篇

一、正确领会语文实践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培养

语文作为一门社会学科,语文实践能力不只是课外活动,不能将课堂语文、练习题放到一边谈实践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包含听说读写各种练习,早读课中的背诵与朗读,课后练习,还包含为提高语文素养为目的的各种活动。因此,在现代初中语文实践能力培养中,必须从多个角度着手。

在听的领域,引导学生多听,在听的同时领会内容,并且快速从听中掌握信息;在说的领域,做好学生训练,一种是演讲式、阐述式训练,另一种是双向或者多向交流中,清晰的围绕主题思路讲述,后者需要考虑礼貌、配合原则;在读的领域,要做好学生的阅读深度与广度工作,不仅要读得多更要读的深;在写的领域,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然后再将心中所想变成书面文字。

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以此提高实践水平。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有方向、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特别是教学内容与模式。初中老师要不断改善自身素养,然后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教学中,而不是一味按照课本教材进行教学,而是结合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状况,结合课外知识进行讲解,同时鼓励学生从多个领域学习,以阐述自身观点,最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还必须结合学生特点优化教学过程,根据语文教材提供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思考孔乙己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命运?他的命运与当时的背景有何联系?和当时的国庆一起解读?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时,不仅提高了组织能力,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二、做好语感实践训练

语感实践是学生直接和语言材料接触,在听说读写中,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大脑皮层各个细胞间形成系统的联系,这种系统的技能化、熟练化、自动化就成了精确、敏锐、丰富的感受能力,同时这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做好语感实践锻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示范美感,感受情趣

叶圣陶曾经说过:美读得其法,不仅能理解作者所讲,还能和作者心灵相通,不管是受用还是兴趣都是收获。他指出:当老师在范读时,当激昂就得激昂,当委婉就得委婉,这样在文章中展现文章的理趣神情,当学生心与耳谋时,就能得到深刻的感受。如:《金盒子》《敬畏生命》《春》《紫藤萝瀑布》《济南的冬天》等文,在教学中都可以先由老师范读,或者直接播放朗诵配乐,以引导学生与作者心灵感应和神气相通的效果。

2.理解朗读,加深体会

在教学中,老师要引领学生掌握语言内容,如:温庭筠的《望江南》,熟读的同时,引领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想象,将学生引入作者缔造的境界中:一位美丽的女子独自在高楼,借着栏杆远眺,太阳已经落山,望眼欲穿,在思悠悠、水脉脉的情境下,面对斜阳江水,愁肠寸断。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女子对家人的款款深情。同时,老师适时进行点拨,这样就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做好诵读指导

在语文诵读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口到,在多种感官同时发挥的情况下,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材料,得到更多的审美感受。所以在诵读中,老师必须发挥引导与主导作用,以带领学生有节奏、有语调、有感情的诵读。如:在《岳阳楼记》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思,先播放录像,突出春和景明的洞庭与雨霏霏的洞庭,再配上生动的诵读,引领学生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三、做好实践能力的强化训练

在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中,都对正处在初中阶段的实践能力有较大要求,此处的实践能力更多是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与沟通应用能力,语言表述是其他各种能力的条件,而逻辑思维是关键。语言表达是人们通过语言阐述自己的态度、观点与情感思维的综合展现。如:《皇帝的新装》学习结束后,结合情境给出问题:你认为课文最可笑的人是谁?为何?你认为课文中最可恨的人是谁?为何?你认为文中最鄙视的人是谁?为何?你认为课文最可爱的人是谁?为何?并且让学生自由交谈。又如:《狼》,让学生以“――的屠户,我想对你说…”写作。这样不仅让学习内容得到了延伸,同时也是强化实践能力训练的过程。

四、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

第9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苏轼《赤壁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课文对最后一句解释为:“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笔者以为,对“美人”一词的注解即兼顾到了表面的含义(指所思慕的人),又涉及到了深层次的含义(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但对于“望”字的解释尚显表面,没有深层挖掘,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二、“望”有“瞻望”“期望”和“失望”三义

“望”字有多种含义。向远处看叫“望”,希冀、期盼、仰慕也叫“望”,愿望不能达成、理想不能实现而心怀怨恨也叫做“望”。“望”字可作“瞻望”解,也可作“期望”、“盼望”解,也可作“失望”“绝望”解。“期望”“盼望”与“失望”“绝望”二者情感相反,但同时包含在“望”这个字里面,都可以由同一个“望”字来表达。

“望”字可作这几种解释,正是人心理变化的表现。我们“望见”某种喜欢的事物,便会产生想要拥有的“期望”,“期望”不能实现,便转化为埋怨的“失望”,这是很正常的。正如《伊索寓言》中的那只狐狸,“望见”了园里成熟的萄萄,便“希望”能尝到葡萄的美味;“希望”不能实现,就转化为葡萄一定是酸的这一“失望”的自我安慰。虽然有人说“欢乐长在河之彼岸”,“美人隔河而笑”最美,“物之更好者辄在不可到处,可睹也,远不可致也”;但如果美好事物仅停留在企慕期待这一点上,精诚以求,愿仍不能遂、志仍不能申,想必大多数人都会越大的希望变成越大的失望吧。因而,钱钟书先生曾说:“登高望远,每使无愁者生愁而有愁者增愁。”“生愁”也好,“增愁”也罢,“愁”都是从“望而不来”中来,都是从“瞻望”到“期望”再到“失望”中来。文学作品反应人的心理流程,我们用这种心理变化去理解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体会作品的意蕴,进而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

三、“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望”兼含“瞻望”“期望”“失望”三义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用“望”字涵有“瞻望”“期望”“失望”这三层含义来分析“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句话,也许更能体现出苏轼复杂而矛盾的内心,而这种内心让文章更显得深沉而有韵味。

根据“望”之“三义”,“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句话,我们可以作三方面理解:

①瞻望在天一方的美人。这是最表面也是最根本的意思。

②瞻望在天一方的美人,却因“瞻望弗及”,对“美人”更加期望。这里意思深入一层,因为“望”不仅在眼睛,更在心里。

③因“望而不见”“望而不来”,期望之情越来越强烈,然而愿终不能遂、志仍不能申,由思慕而至于埋怨进而转化成失望以致绝望。这里意思不仅再深一层,而竟走到了“期望”反面,由“慕”而“怨”。

联系文本,我们能发现用“望”字虚涵的三义去理解这句话会更深入。在苏轼“扣弦而歌之”的同时,文章中写道:“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如果仅仅是“眺望在天一方的美人”,即使“美人”虚涵“所思慕的人”与“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也不能完全解释为何箫声会如此凄凉,让“苏子愀然”,毕竟乐曲的悲伤凄凉与歌词本身还是有关联的。理解为“望”字虚涵“瞻望”“期望”“失望”这三层含义,一层层加深,以致由过度“期望”而转化为极度的“失望”以致“绝望”,就能理解乐曲的悲为何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强大艺术魅力。并且,文章在描绘音乐时说“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如泣如诉”描绘的是神态动作,以示哀伤,“如怨如慕”刻画的是心理状态,是情感态度。“慕”就是羡慕,就是希冀,就是期待、期望,而“怨”很显然是埋怨,是怨望,是失望以致绝望。因而,从“如怨如慕”这四个字中,我们也能发现“望”字虚涵“瞻望”“期望”“失望”更符合作者的意思。

因而,笔者以为,用“望”字虚涵三义来分析“望美人兮天一方”,把“望”理解为表层意思是“瞻望”,深层次的意思是“期望”甚至“失望”“绝望”,不仅能更充分表现出作者复杂而矛盾的情感,同时也与乐曲的“如怨如慕”相一致,比单纯地解释为“瞻望”意蕴丰富得多。作为课本注解,应如注“美人”一样,既兼顾表层意思也应涉及深层意思,这样对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有帮助。

四、“望”之三义可贯通于许多诗文

“望”有瞻望、期望和失望三义,对于鉴赏表达“望”字情感的诗歌,有相当大的帮助。

屈原《湘夫人》一文中,湘君等待湘夫人的到来,“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纵目远望,湘君内心充满期望。然而“放眼而望未之见”,湘君的内心变得更加希冀、更加炽热,所以才有下文为约会而作精心准备的幻觉(“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一节)。期望而仍不来、仍不见,于是又表现为“有约不来”的失望以致绝望(“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湘君在失望、绝望之时,又忽生希望自我安慰(“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以“望”之三义来理解这首诗,我们将更好地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与情感,既能表现出他对理想、爱情追求的执著与痴情,即使一再遇到挫折却不退缩,但在失望多于希望的情况下,又透露出不可抑制的哀怨、焦虑之情。

又如温庭筠《望江南》词:“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倚望”是瞻望;从“梳洗罢”中,可见这瞻望中包含着期望。“过尽千帆皆不是”是期望心上人归来而心上人却未归来的失望,这种失望由纯景物描写的“斜晖脉脉水悠悠”形象地表现出来。最后一句“肠断白蘋洲”直接抒情,那是绝望。从“望”之三义中,把女主人公“有求而不致”、“有待而不至”的盼归情境与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第10篇

一、快捷地把学生带入情境

在学习一些地域风情的文章,如《云南的歌会》这篇文章,利用多媒体展示云南风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云南是诗歌的家乡,他们的生产生活甚至表达爱恋都是离不开对歌,学生会对这个民族的生活,习俗有深入的了解,就好像亲历了一样,这样不仅利于理解课文,而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学习《安塞腰鼓》时利用课件展示安塞腰鼓的热辣场面,学生立刻被那快速跃动的节奏,炽热灼人的氛围,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所感染,感受到了腰鼓释放的磅礴能量,从而理解安塞腰鼓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这种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恰与作者所要歌之颂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辅相契。

二、有助于对描写对象形成清晰准确的印象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尤其是学习描写建筑的文章,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等,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有限,对文中描写的建筑特点,风格,仅通过文字不太可能形成准确的印象,这时通过多媒体把它展示出来,让学生图文印证,不仅对故宫博物院的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的宏伟建筑了然于胸,而且会把作者巧妙的安排,层次井然地描写复杂建筑物的写作技巧有所领悟;不仅把苏州园林巧妙地设计,美丽的景观尽收眼底,还发出了作者胸中有园林的慨叹,如果作者不是高屋建瓴,又怎能把园林的四个特点统摄在“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设计追求上来呢?

三、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大信息容量

在学习课文时,我们常常要链接一些与文章有关的内容,可以是文章背景介绍,也可以是文章内容的延伸,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把他写这首词的背景以及历代咏月的佳句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在学习温庭筠的《望江南》时出示写愁名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样学生不仅能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入,更立体,坚持下去还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有助于提高美育功能,丰富学生美感体验

语文的一大特点是它的陶冶功能,学生通过欣赏美的词句,想象美的意境,产生美的体验,获得积极健康的认知,多媒体对学生获得美的体验能够起到催化和增强的作用,人对美的欣赏最直接的是从视觉开始的,学生通过欣赏美的图片,倾听动听的音乐,增强了对美的认识,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落日的幻觉》这一课时,通过多媒体把几种美轮美奂的落日情景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教室里唏嘘不已,惊叹声不绝于耳,学生被这种美深深的吸引,震撼!在教学《观潮》一文,把潮涨潮落的壮观景象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被这壮美陶醉了,这是仅凭想象所不能达到的。

五、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减轻学生疲劳度

学生在课程进行一半以后,往往会产生疲劳感,教师这时适时的通过多媒体转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原来紧张的神经得以调节,从而以较好的状态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另外,对于学生要思考的问题通过课前直接显示在多媒体上,既节省了时间,又给学生明确的思考方向,避免了因教师口说问题使学生不明确问题或者淡忘的现象。

第11篇

【关 键 词】 诗词;登高;教学

登高望远,视野开阔,看到山川秀美,云烟满眼,往往触景生情,感叹不已。夏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秋高气爽,景物鲜妍,古人往往结伴登高,饮酒览胜,骚人墨客,更是吟诗作赋,咏赏不绝。登高,总会引起文人的诗情。诗人或登楼远眺,或登高怀古,情悠悠,思弥漫。品读登高诗,也是在进行情感之旅,仔细体会其艺术境界和情感特征,有助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登高诗的感情基调往往给人以“落日余晖“之感。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感叹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这里的“层楼”即“高楼”,而“少年”应该指他入仕前的青年时期。为什么“不识愁滋味”,就“爱上层楼”呢?原来,登楼所见者广,所观者远,而茫茫四野的景色,容易触动人们的愁肠。难怪柳永“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八声甘州》)。登楼与伤感的情绪几乎有了不解之缘。可见,少年时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只是自寻烦恼,强作忧愁。真正有了愁思的人,却往往“欲说还休”,不敢登楼了。

一、感怀自己身世

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想到自己直言敢谏却反遭打击,政治理想破灭的遭遇,不由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这首《登幽州台歌》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也获得了很多怀才不遇的文人的共鸣。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诗中,俯视“江涵秋影雁初飞”的美景,却心情矛盾:“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既有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也有酩酊入醉的忘忧之举。时值晚唐多事之秋,自己切乎实际的用兵之策与政治之见未被重用,在这人生的困顿时期,加上同是怀才不遇的友人来访,于是“但将酩酊酬佳节”,饮酒赏菊,登高忘忧,暂时驱散了心头的抑郁,有超然物外的味道。而结尾的“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衣”,表面纵情忘我,貌似旷达,实则委婉曲折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不平与感慨。秦观的几首《满庭芳》,(山抹微云)“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晓色云开)“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碧水惊秋)“凭栏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词人凭栏远眺,感怀身世,婉转地表达自己的落寞情怀。

二、流露隐居之愿

终南山因为“在天之中,居都之南”,巍峨壮观,景色奇丽,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孟郊在《游终南山》中,感受到“南山塞天地”的壮阔,“日月石上生”的奇险,“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的清幽宜人。感叹“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赞颂“山中人“正”而不邪;山路再“险”,心地还是平坦的。而赞美终南山的万壑清风,意味着厌恶长安的十丈红尘;赞美山中的人正心平,意味着厌恶山外的人邪心险。以“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收束全诗,更是流露出隐居的言外之意。令人联想起王维在《终南别业》中描绘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闲惬意的生活情趣。李商隐在《安定城楼》中直接抒发自己归隐江湖的理想:“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句中的“江湖”化用了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乘扁舟游五湖”的典故,指离开朝廷归隐的地方。当然,这种隐退要在回转天地之后,是扭转乾坤之后的功成身退。

三、抒发思乡思亲之情

崔颢登上黄鹤楼,由“仙人乘鹤”的传说起笔,尽管眼前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大好景色,而南下漫游,离家日久的他,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渺烟波,便产生了思乡怀归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赵嘏在《长安晚秋》中,凭高而眺,眼见寥落的晨星、半开的紫菊、凋谢的红莲,耳闻“长笛一声”,这长安城里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出发诗人估计怅惘的愁思;他又想到“鲈鱼正美”“戴南冠学楚囚”的典故,产生了深深的羁旅思归的情感。欧阳修的《踏莎行》是一首写离情的佳作。在抒写游子思念亲人的同时,想象闺中人忆念自己的情景,写出了两地相思之情。上片写行者的离愁,即景设喻,“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下片写行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在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最后两句写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

四、传达闺中之思

李白的《菩萨蛮》中,“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点明愁思,刻画了一位“玉阶空伫立”的女子,眼见“宿鸟归飞急”,但鸟归人不归,行人与自己之间隔着遥远的归程,不知有多少长亭、短亭呢。正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感慨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传达出闺中女子惆怅哀怨而又缠绵期待的复杂心理。温庭筠的《望江南》中,“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美人凭栏远眺,“独”字用得很传神,刻画出女子的复杂感情: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感情上的大转折。既和起句的欢快情绪形成对照,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空寂焦急相连结,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洲依旧,不见所思,能不“肠断白苹洲”!把思妇楼头,望人不归的不幸,表现得多么动人。冯延巳的《蝶恋花》中,女子独处高楼,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遥望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却“楼高不见章台路”。想要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于是“泪眼问花”,可不仅“花不语”,还“乱红飞过秋千去”,闺中女子伤春怀人的情丝细腻绵邈。

五、怀念友人之意

登高饯别,在古代并不鲜见。如李白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类诗往往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如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题目就有伤高怀远之意。“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诗人因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初到柳州,夏日登楼远望,海天相连,愁思弥漫。“惊风乱s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景中寓情,既是描绘眼前风急雨骤的景象,又是表达诗人美好人格遭到馋毁的不公,联想到友人同是贤人却被摒斥的命运,想要互相安慰,但“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同是身遭贬谪,共在“百粤文身地”,互访不易,即使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那种悲凉孤寂的愁绪、思念友人的苦楚愈发浓重。

六、表现忧国情怀

李白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六朝金陵。他登上凤凰台,只见“凤去台空江自流”,六朝繁华不再,由此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报国无门,抒发忧国伤时的情感。在长江之滨的夔州,杜甫登上高处,见到急风、高天、清渚、白沙、萧萧落下的树叶、滚滚而来的江水,耳闻猿的哀鸣,感慨自己“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流露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伤感,令人联想到《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悲惨遭遇。“艰难苦恨”包含的是诗人漂泊之苦、国家时事之艰,体现出忧国伤时的情操。这首《登高》与三年前作的《登楼》中(下转35页)(上接33页)的“万方多难此登临”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戎马关山北”的情形下,诗人只能“凭轩涕泗流”了。辛弃疾的《水龙吟》,刻画了一位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忧愤孤寂的爱国者形象。诗人作为爱国志士,有着抗金不遂、失地收复不成的剧痛。他登上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感叹“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却“无人会,登临意”,给人一种寥无知音、国事难为的苍凉之感。

七、阐发人生哲理

登高诗容易勾起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情感。初唐的王勃登上滕王阁,居高临远,描绘了空间的江、阁、帘、云、雨、山、浦、潭影,转而感受时间的“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阁中的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从而给人盛衰无常之感,蕴含世迁的人生哲理。盛唐的孟浩然登上家乡的岘首山,凭吊古迹羊公碑,他的《与诸子登岘山》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哲理起笔;在登山远望,描绘水落石出、草木凋零的萧条景象之后,以“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收尾,传达出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哲理。晚唐的许浑在《咸阳城西楼远眺》中写道:“一上高城万里愁”,既感伤“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愁的是唐末岌岌可危的国势;又感悟“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眼前的渭水从西向东,依旧流动着。通过人事与自然的对比,阐述哲理:自然永恒,人事脆弱,江山依旧,人生苦短。

登高,唤起羁旅游子的乡思、闺中女子的情思,唤起诗人的身世之感、忧国情怀,唤起诗人的饯别之思、人生感悟,激发诗人的豪情壮志。这或浓或淡的情思,氤氲成一方诗歌天地。品读登高诗,也是在和诗人进行情感的交流,享受灵魂的洗礼。

【参考文献】

[1] 姜晓红. 唐诗中的登高意象初探[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

第12篇

【关键词】 诗歌教学 发展 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语文学科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其中,初中阶段语文诗歌教学成为了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载体,有着以下几个便利的条件:

第一,诗歌的特质――想象性。雪莱说:“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是的,诗是想象的产物,想象体现在诗歌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高度的概括性和语言的省略。因而,对诗歌的理解也产生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有时可能成为我们理解上的障碍,但更多的时候,它会成为我们放飞想象力的翅膀。

第二,教材的内容――丰富性。从教材上看,语文学科所选用的课文,是世世代代中国人创作出来的最优秀的作品,而诗歌向来被誉为文学中的文学,艺术中的艺术。初中阶段所选的诗歌有七十多首,涉及古今中外,内容上更显丰富多彩,这些都为拓展学生的视野提供了条件,能使学生的想象获得巨大的飞跃。

第三,学生的特点――创造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活实践丰富了,想象力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加进一些新的、别出心裁的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学生的自身特点也为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条件。

那么,初中语文课堂的诗歌教学如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完成诗歌教学任务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和其他老师的经典教学环节浅谈几点体会。

1 听读诗歌,启发想象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诗歌教学中,利用优秀的音频材料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绝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指导学生认真熟读语句,仔细琢磨品味,随着对诗歌内容的领悟而产生联想,在脑海中浮现画面,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教学《在山的那边》,让学生品读“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读到句中“全新的世界”时,学生谈到了“这是一个开放、自由的世界”、“这是一个没有灾害、战争,是和平的世界”、“这是一个科技发达的世界”、“这是一个会让自己的理想、愿望实现的世界(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有用的人)”……

2 挖掘空白,培养想象力

某次听一教师执教温庭筠的《望江南》想象写作,单就开头一词“梳洗”,执教者就抓住多个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妇人梳妆的时间;精心打扮时的动作;打扮后长得如何;打扮时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等等。其中就妇人梳妆打扮的时间(清晨),一学生做了如下描述:杨柳飘舞,愁绪亦在随风飘舞,天上还是惨淡的白,草上布着朦胧的霜,不知天上挂的那轮淡月,是否知道那女子的心,风呀!带来了几缕凉意……就如何打扮,有学生做了如下描述:女子坐在梳妆台前,铜镜里映出如愁绪般的丝丝缕缕的青丝三千,女子扑上粉,抹上胭脂,点上绛唇,铜镜里映出女子期待的笑容,青丝三千,奈何青丝待何人来绾,她向天边望去……

由此可见,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启示学生挖掘蕴含其中的空白,将“无”化为“有”,让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3 拓展改写,调动想象力

诗歌言简意丰,这为想象力的训练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把诗歌改写为散文、记叙文,也是调动学生想象力的一个方式。但要保持诗歌原有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把诗歌中没有描述的景物、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事情经过等有关细节补充进去,使文章内容更完整、更具体。

如《天净沙・秋思》,短短28字,表面看都是一些物象的组合,但这些物象的组合,又产生了一种不平凡的效果,学生每读一句就会想象出一幅画面:枯萎的蔓藤、僵老的古树、无精打采的乌鸦,败落凄凉的背景画;潺潺地流水画、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充满安谧与生机的图画,通过写作,学生脑子里构成了一幅幅特色独具的画面。

当然,诗歌改写时,学生因个人掌握知识的不同,想象的角度、深度、广度也各有不同,只要是合理的,不偏离原诗的内容,教师都应积极地给予肯定。

4 多元解读,活跃想象力

生活中的事,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应予以肯定。只有对学生不断地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活跃想象力的训练,才能使他们迸射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如人教版九年级(下)《蒹葭》一诗,意境朦胧,形象缥缈,富于象征意味和神秘色彩,“诗无达诂”,在基本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们不妨从多方面去诠释文章的主题。多数同学认为此诗以歌咏爱情为主题,诗中的男子爱慕姑娘已久,渴望与怀想的意中人相会、相恋,但又始终不敢表白。他生怕说出之后惊扰意中人,此后再也没有与她相接触的机会。因而他只能悄悄地关注着姑娘的一举一动,远远地守候着……在这些同学的眼中,《蒹葭》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有个别同学认为此诗重点是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诗中的他有着在芦苇丛中静静守候的身影,在河岸上下徘徊的身影,那双深情凝望的眼眸带着轻轻的忧伤,却始终有着坚定的步伐。主人公的形象始终是隐约迷离的,但执着坚韧的追求给这几位同学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有同学认为,《蒹葭》不仅仅写“情”,它也蕴含着人生哲理等等。

中学生想象丰富,有时也甚至会有超乎常规的想法。针对这一现象,老师不能武断批评,那样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反,我们应多加鼓励,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活跃他们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5 关注主体,拓展想象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活动。如果能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良好氛围,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创设自由想象的环境,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会有较大的作用。

如某教师教学白居易的《观刈麦》,对这首诗的预习,老师不是要求学生读懂诗中的生字、词,而是要求学生去乡下田野看农民劳作的情景,甚至鼓励学生亲自去劳作。上课时,让学生讲述自己观察到的、体验到的与众不同的情景与感受,整堂课充满真情实感,学生对诗中丁壮妇孺的苦、对诗人内心的惭愧之情体会得更加深刻。

教学中,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由被动知识的接受者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激发他们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营造自信、自主的课堂气氛,这样才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的文化宝库中诗的蕴藏量是极为丰富的。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利用诗歌的特点,以想象力的激发和培养作为诗歌教学的着力点,我想诗歌一定会在培养创新能力上显示出其特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秀梅.诗歌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