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3: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盘古开天地》主要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并创造万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与自然斗争的献身精神,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他的神勇和伟大。
2、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时期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3、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来源:文章屋网 )
课例回放
我校应邀参加全国首届“阳光教育”主题论坛活动,我在此次活动中将做课一节。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琢磨着把EEPO有效教育的理念带去。我选择了语文思维训练与表达呈现的自编内容。孩子们从未接触过EEPO有效教育,能上出效果吗?几经试教,我最终确定了“鸡蛋”这一学生常见的素材,把教学目标定位为:(1)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扩张训练;(2)指导学生用图文结构的方式呈现思维过程;(3)进行片段作文创作。我把思维的训练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思维广度的训练,二是逻辑思维训练。
思维广度的训练是第一道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由鸡蛋你联想到了什么?”大部分学生只能写出5个左右的答案,学生交流后最多也只能达到8~12个向度。我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类式的汇集板书,如食品、故事、场所、炊具等。当学生说同一类别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及时引导他们转入另一个类别的向度。课前,我自己预设的向度有:结构类(蛋黄、蛋清、蛋壳);同属种群(母鸡、公鸡、小鸡);场所(养鸡场、超市、冰箱、鸡蛋箱);其他种群(鸭、鹅);疾病(禽流感);球类(乒乓球、网球);象形物(鹅卵石、数字0);相关食品(蛋糕、鸡蛋饼、煎蛋);炊具(平底锅、打蛋器);装饰品(不倒翁、蛋壳画);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谚语、成语(鸡飞蛋打、以卵击石);电视节目(非常“6+1”砸金蛋活动);电视、电影中的情节;童话故事;名人故事(达·芬奇画鸡蛋、爱迪生孵鸡蛋、哥伦布竖鸡蛋);自己的事(第一次煎鸡蛋)……孩子们的知识面之广、领悟力之强着实让我大吃一惊,他们在我的引导下能提到之前预设的绝大部分向度,并有让我为之叫好的想法:薄壳结构、盘古开天辟地、复活节彩蛋、母鸡下彗星蛋、鸡蛋藏戒指的魔术、鸡蛋面膜、鸡毛掸子、合家团圆等,要知道这些孩子从未进行过类似的训练,事先也不知我的上课内容,但瞬间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
训练思维的逻辑性是另一个重点。课堂上,我以“哥伦布竖鸡蛋”为例,引导孩子一步步往下想,最后得出了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的结论,完成“收”的环节,并用气泡来表达整个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示范之后,我布置学生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先扩张,再在四人小组中交流,由组长汇集。我期待的一个在“鸡蛋畅想”交流活动中出现了:鸡蛋——母鸡——母鸡爱自己的孩子——我们的父母也很爱我们,抚养我们长大成人——可怜天下父母心——感恩父母(这是一个温暖的话题);鸡蛋——复活节彩蛋——上帝复活——不计前嫌——要有仁爱之心(孩子们的知识结构很立体);鸡蛋——地球——盘古开天辟地——打破枷锁,创造美好事物——不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学习上也一样,创造力可以提高成绩——人生也如此,只有打破常规才有更美好的生活(由封闭的鸡蛋联想到打破常规,这是思辨的过程)。
随后是7分钟的100~200字的“鸡蛋畅想”写作之旅,孩子们完成并不困难。以下是孩子们的片断作文:“鸡蛋虽然普通,却十分坚固。科学家、考古人员曾在汉王墓中发现一枚保存完好的鸡蛋,所以我们建造建筑物时,就采用了‘薄壳结构’,这就是仿生学,也是我们人类一种取长补短的方法。叶永烈曾在他的《科学寓言集》中写道:‘鸟儿和鱼儿的本领被人们学去后,加以改造,就成了先进的飞机、潜艇,而它们却还是老样子。’所以,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才会有提高,才会成功。”另一个孩子写道:“传说远古时期,地球就像一个大鸡蛋,一个巨人——盘古开天辟地,使沉睡的地球醒了过来。而如今,地球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这个‘大鸡蛋’已千疮百孔。全球变暖,冰雪消融,海面上涨,这些变化正威胁着我们。世纪大片《2012》惊醒了人们——要赶快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要不然,火山喷发、海啸、地震、小行星撞击……将会变成现实。”
我佩服这些孩子,我感谢这些孩子,正是这节课让我体会到了EEPO有效教育的魅力。
思考与感悟
这一课的教学遵循了思维训练的流程:任意一个素材——问题扩张——主题演化——问题汇集。思维广度与深度的训练环节有梯度,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问题的能力、说与写的表现能力、思辨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训练及提高。
思维扩张到一定的向度,如何提取有价值的东西?我在课文中做了有益的尝试,避免了课堂上学生漫无目的、无主题地延伸,而且便于学生提炼写作的主题。
思维的向度并非越多越好,应看重广度。如果学生只是为了达到教师期待的向度的数量,一味地重复类似向度,意义并不大。因此,在课堂上,老师更应关注学生是怎样去思考的。
思维训练与阅读密不可分。学生只有达到一定的阅读量,有宽泛的知识面,有良好的知识结构作保证,才能有严密的逻辑、精彩的表达。小学阶段的教师要抓好学生的阅读训练,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丰富的素材。
中华龙是丰顺着名的景点,你们知道它坐落在那里吗?告诉你们,它坐落在万佛园里面的虎头山上。今天,我和好朋友蔡思成相约畅游中华龙,虽然在游览途中时晴时雨,但我们却觉得这是一次快乐之旅。
进了万佛园的大门后,我们爬上一个小坡,走到一个门面前,抬头一望,门上刻着“中华龙”这三个金色的大字。大门两侧外柱联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内柱联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门前立石狮两尊,门后立石象两尊。远远望去,树林中隐隐约约的出现中华龙。
我和思成走了114级阶梯,气喘吁吁地走到中华龙面前。啊,好雄伟,好壮观呀!中华龙顺着虎头山坡高低弯曲之势兴建,全长318米,宽1。5米至2。8米,高3米。龙身金光闪耀,是用琉璃瓦做的。龙头高约4米,嘴里含着一颗龙珠,龙爪很尖利,像一只栩栩如生的真龙。随后,我们走进了龙身,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壁画,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姜公钓鱼、孔子办私学、秦始皇统一中国等。听妈妈说,这些壁画记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杰出人物,我和思成听得津津有味。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后羿射日的故事。故事是这样子的:天帝有10个儿子,也就是10个太阳。他们天天挂在天空中,人们在暴热中接二连三地死去。一个叫后羿的天神用9支箭射了9个太阳,使人们从此过着日作夜息的生活。天帝一下子失去了9个儿子,对后羿恨之入骨,再也不允许他回到天上了。啊,138幅画卷,既精致美观又博学精深,观赏它们如同观赏中国史诗,真令人赞叹不已!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来到了龙尾,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了中华龙
四年级:蔡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这个小书虫前不久阅读完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追随着历史的发展的迹象,触摸五千年的脉搏,它讲述了我国五千年来的巨大变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我翻开书册,好像大海上波涛汹涌,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民族的文化,有了新的变化,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华变换了新的面貌,走向新的未来,新的发展,新的开始,而原本的中华大不一样,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远古时代到明清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总共记录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的内容里,中华名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这漫长的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其实,在《上下五千千年》这本书中,记载着数不胜数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个故事要从司马迁继承他父亲的职位之后说起,当时,在朝上,司马迁当着朝廷文武百官的面前,辩护一位将军,以下犯上,热的皇上大发雷霆,一气之下,令人把司马迁押下去,关进大牢,并遭受十分疼痛的酷刑,但司马迁忍辱负重,悲愤交加,恨不得现在立刻就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后来,不知不觉又想到了自己父亲临终时所叮嘱他的话。“孩子啊,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啊!”“嗯!”司马迁一口答应了他的父亲,想到这里,司马迁又有了重生的希望,他持之以恒,夜以继日的发奋读书,白天,他整理父亲留下来的整料,晚上,他刻苦钻研,终于有一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司马迁终于完成了这部辉煌着作,啊,中华上下五千年,英雄有千千万万,我的祖先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都以他们的业绩和成就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使我们每个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自豪。
读完了这个故事后,我了解道,司马迁是一个勇敢,顽强的人,他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这部辉煌着作《史记》。我知道,梦想也是这样,一个人不能没有梦,中国也是这样,凡是都要有动力,有梦想就要坚持下去,只要有梦在,就一定会实现的,因为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生命之灯,梦想是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六年级:陈洵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女娲娘娘就用黄泥创造了掌握地球的生物--人类。人类迅速在这片黄土地上繁衍开来,大地上到处都留下人类子孙的足迹和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这是流芳百世、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然而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不可否认的。正因为有了人,多人组成了社会。而社会就是由许多人结合成的大家庭,不论民族文化差异,也不论肤色深浅。共同的心就是差异之间的桥梁,把人们紧紧地连在一起构成了社会。
茫茫人海中,你来我往。肩与肩之间的距离是如此短,擦肩走过却浑然不知。人群如潮水一般涌动,分不清谁是谁。能够在茫茫人海中相识是一种缘分,要格外珍惜。只有善待他人才能更好的相识,并将这种相识珍惜才能变为永久。更何况善待他人也是一种品德。只有胸怀一颗友好、心平气和的心的人才能用善对待他人。他们把善化为友好、互帮互助的面容出现在他人面前。同样他人也会这么做。这样既善待他人,又善待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善待他人是时代之间的枢纽,沟通了过去和未来。如果整个社会都人人善待他人,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一种微笑互助的社会真情。又使社会快速发展,这真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然而由于各种利益的奔涌而来,金钱、地位、权利……驱使人们变得自私贪婪,只为自己着想,人们忘记了“合作”这个词。人们互相欺骗,最后弄得两败俱伤。是自私蒙上了人们的双眼,使人们只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贪婪给真诚的心罩上一层浓灰,使人们变得虚伪。是各种眼前的利益给人们戴上了面具,使人们看不清他人,也看不清自己。通往心间的桥梁被摧毁了,人们只能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去看清自己他人,了解他人。最终的结果是:由于人们不互帮互助,不友好对待他人,经济上的合作就如过眼烟云,不再复返。自己的力量敌不过,收获甚微,社会最终将不复存在。繁荣一时的城市将做为怀念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幸好人们并不是这样,人们懂得学会善待他人,互帮互助。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就使人们心灵相通。因为这是善待他人化为的动作。人们之间互相善待,两者共同繁荣。社会也因此昌盛起来,并开始向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相信不久能美梦成真。
就像一位名人说的一样:“如果我们人与人之间共同迈进一小步,那么整个社会就会迈进一大步。”
学会善待他人吧!这样才能让自己活得充裕、自在。善待他人就是一种力量,它冲破了束缚人们的罪恶心灵和自私心灵,让合作源远流长……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组块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特点,然后提出了组块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包括优化重组阅读教学内容;灵活选取组块教学方法;引入阅读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组块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组块教学由专家薛法根提出,他主张将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分解成多个部分,再将其中零碎的知识碎片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庞大的知识模块,帮助学生按照该模块更完整地掌握语文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可以利用组块教学方式,将教学大纲中的关联内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学习各版块知识,从而提升其学习能力。
一、组块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特点
组块教学是一种事半功倍的高效教学法,它的提出试图解决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感缺失、脱离生活、实践不足等弊端。在语文教学理论体系中,引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为学生营造生动、丰富、灵活的活动氛围,使其在语文实践中汲取更广泛、更深刻的知识。组块教学是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筛选和重新编排,将相似、相连的知识模块捏合到一起,把运用与理解相结合,激发学生自主求知的欲望,实现高效语文课堂[1]。组块教学的特点有三,第一,从情感出发的个性解读。我国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其巧妙就在于同一个汉字、同一个词语,能做到精准、细致地表达,又能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体验,使人从中领悟到多种含义。组块教学极大地尊重了汉语文化这一突出特点,强调知识与学生个体、与生活情境之间的关联,从学生情感出发,进行个性化的知识解读。第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组合拳”。组块教学以实践活动代替单方向传输,学生不再局限于浅层的理解,而是上升到认知、感悟层面,甚至引发心灵上的共鸣。它将有利于学生能力提升、素质形成、精神培养的知识模块组合到一起,通过阅读教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第三,实现阅读活动的深层目的。组块教学的开展就是帮助学生从阅读中挖掘更多有意思、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武装头脑、丰富内心。
二、组块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优化重组阅读教学内容阅读教学内容组块化是应用组块教学的首要任务,依照筛选、联系、重组的流程进行。首先,教师设定语文阅读教学主题,以此为核心筛选出教材中与之高度相关的知识。教师在确定主题的同时,对本次阅读教学的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如培养学生提取关键词能力、积累修辞技法、训练对文章情感的把握等[2],使教学主题、目标与内容之间相互匹配。其次,教师要结合教学主题,适当挑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资源,将其纳入内容体系,并建立现有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这样在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可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的目的。最后,教师要以主题为中心、以目标为引导,对收集到的教学资料进行整合重组,理清教学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阅读学习需求设计授课流程。
(二)灵活选取组块教学方法在组块教学理念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是否得当就直接关系到语文阅读教学能否按照预期目标顺利进行,也决定了组块教学优势性能否全面发挥。笔者结合具体教学经验,给出以下三种适用于语文阅读组块教学中的创新方法,供其他教师借鉴参考。1.词语拼接积累基础知识。笔者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为例,介绍如何在课堂中开展词语拼接教学活动。本次组块教学主题为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整个教学活动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为“看例子写词语”,教师给出两组词语例子,分别为:①蒲公英;②降落伞。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原文,找出其中与例子属性相同的其他词语。第二环节是进行拼词游戏。教师将写有不同植物名称、动词、工具名称的卡片分别放在三个容器中,让学生从中分别挑选一个词语进行组合,并描述“植物妈妈的办法”。2.对比学习促进思维活跃。薛法根认为在人脑中的知识为“相似块”,而语文知识的学习就是将相似块进行集中整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联想,思考新课文与之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类似之处,再将两篇文章集中分析对比,比较出二者的区别,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例如,在进行《翠鸟》的学习之后,首先,教师可以将《灰雀》与之结合,进行组块教学,让学生集中对比并分析两篇文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可以领悟到两篇文章的相通性,有的学生就会说,这两篇课文都是描写鸟类的;还有的学生会指出,两篇课文都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都体现了作者对于鸟类的喜爱。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不同点进行总结。比如,有的学生会说,虽然两篇课文都是描写鸟类的文章,不过它们的写作手法不一样,《翠鸟》的作者侧重观察翠鸟的生活习性,描写了翠鸟的许多生活细节,而《灰雀》则是通过描述列宁的爱鸟之情,从而启迪学生放鸟归林。将组块教学以对比联想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加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力。
(三)引入阅读综合实践活动组块教学以课上实践活动代替传统阅读教学中单向输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中,提升阅读兴趣、探究阅读知识、实现活学活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得到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训练,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将从阅读实践中获取的知识、产生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在组块教学中,学生可以实现能力的全面提高。例如,笔者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盘古开天地》一课教学中,由于本课文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题材本身容易得到学生的喜爱。但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学生大多停留在“听故事”的层面,对文章中一些重点词语的把握不牢,难以产生情感上的体验和心灵上的体会。为此,教师可以使用故事情境演绎的方式完成此次阅读教学。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标记出课文中陌生的字词,并按照词语拼接活动中的方法,对生字词进行分类。比如,有的学生找到了“抡起”“猛劈”等词语,并且归纳出它们都是形容盘古在开天辟地时的动作细节描写;还有的学生找出“四肢”“气息”等词语,将这些归纳为描述盘古的身体已经与天地融为一体。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与新字词相关联,构建一大类词语库。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描写人物细节的词语进行划分。其次,教师进行生字词读音的明确及含义的分析。由于本课生字词多为描述性的词语,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配合表情、肢体动作,加上适当的举例,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3]。例如,针对课文中“猛劈”一词,教师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并引导学生将该词语与“雷神”“变形金刚”等电影角色联想起来,透过词语感受盘古的力大无穷、气壮河山。最后,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盘古开天地的表演。教师要求学生使用夸张的动作、声音、表情,描绘课文中“高一丈”“逐渐”“辽阔”等词语。通过表演和观察,可以将课文中死板、深奥的词语变得更为生动、立体,此时教师再对词语含义进行总结,学生不但能够更好地吸收教师讲解的内容,还能通过自身感受对这些词语进行更加贴切的形容,并将其应用到对生活事物的描述中。
三、结语
将组块教学融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提升了其构建知识模块的能力。教师需要创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相互交流学习中形成优秀的文学素养,为其今后对语言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从而发挥出组块教学的积极作用。
论文关键词:仡佬族 神话传说 生态伦理思想
“仡佬仡佬,开荒辟草”。仡佬族作为贵州土地的开拓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为悠远古老的濮、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仡佬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用民族语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歌、童话、寓言、谚语、谜语等。尤其是神话和传说,仡佬人通过它解释万物,总结经验,传授历史,辨别是非,表达愿望。在不断的传承中,神话传说逐步被深化,战胜自然的神灵,开荒辟草的仡佬先民,惩恶扬善的英雄人物,无不被颂扬,并成为了仡佬人的理想追求。
仡佬族神话传说可分为五类:开天辟地、战胜自然、与其他民族的斗争、发明创造和伦理训诫。在这些神话传说中处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芒,蕴涵着仡佬族民族精神。仡佬人认为天地万物均是神物所造,对生存环境,仡佬先民有惊叹、有恐惧,更多的是敬畏和警觉。他们祈求神力战胜它,然而也警示同族人必须尊崇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反映出仡佬人与自然万物共同诞生、共同生存的整体生态观,因而形成了仡佬族自己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袁鼎生等主编的《生态审美学》将生态美分为自然生态美、社会生态美、自然社会系统生态美。自然生态美指生命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所产生的美,社会生态美指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环境之间及社会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美,自然社会系统生态美指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所产生的美。我们对仡佬族神话传说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生态伦理思想可归纳为三类:重生意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和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
一、重生意识
仡佬族认为自然万物一切皆有生命,所有生命皆是神物所造。因此,对大自然生命必须万分崇敬,对个体生命必须珍视,这是他们对世界朴素的认识。
仡佬人的生命观里先有天地万物再有人类。在开天辟地神话中记载了天地日月是神物所造。关于人类的起源,据说是经几翻几复发展到第四曹才得以延续下来的。第一曹人是天神用泥巴捏的,第二曹是天神用草扎的,第三曹是天上星宿投生来的,后来才有兄妹成婚制人烟。前三曹造人的神话反映了仡佬族源于自然的人类起源观。万物的形成更是形象生动,《布什密制地》闭讲述布什密制地就像人的身体:肉就是遍坡遍地的泥巴,脑壳就是高高低低的坡头,头发汗毛就是漫山遍野的树木和草,眼睛就是大大小小的消水坑,嘴是山洞,手和脚是分枝分岔的山坡,肚皮就是那些龙潭,肠子就是弯弯曲曲的江河,骨头就是又重又硬的石头,肋巴骨就是那又高又大的大岩另一则神话《巨人由禄》也讲述了万物的生成,同汉族盘古开天地神话相似。《巨人由禄》讲述巨人由禄死后身体变成了万物。这两则神话,《布什密制地》记载了自然万物像人一样五脏六腑齐全,《巨人由禄》记载了万物由巨人由禄的身体转化形成。尽管故事显得怪异而又浪漫大胆,但它表达了在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对生命的重视。自然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由其生活方式而影响其文化精神。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方式制约着人的意识形态,从根本上决定了仡佬族神话发展的基调。建立在原始落后的农耕经济上的神话,使他们相信,万物有灵,万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和条件。
万物皆有生命,它们的生命就像人类的生命一样不可亵渎,崇敬自然生命也就是珍视个体生命。在懵懂之初,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自然生命在某种程度上还高于个体生命,因此仡佬人对自然万物生命无比敬畏。有人说,敬畏是文明起源的触角,人类对于生存恐惧的思索才促使古人逐渐从野蛮走向文明。仡佬人在长期生产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对自然之道不断探索。
仡佬族这种重视生命的意识一直贯穿于仡佬族神话传说中,贯穿于仡佬族文化精神中。首先体现在对自然万物生命的敬畏。仡佬族先民固有天地、日月、万物由一种超自然力量支配和主宰的“神创论”看法,使其对创造万物的神物由衷膜拜。山神就是仡佬族最鼎力膜拜的神,并成为诸多神的化身。每年“三月三”仡佬人集体隆重祭祀,称作“仡佬节”。关于山神,据《兄弟赶山》网记载,天神敖伟封“仙体凡人身”的仡佬九兄弟为地盘官,掌管人间事,后赶山壮烈牺牲,“敖伟表彰其功绩:生前他们管底盘,死后追封为山神。敖伟追封时,恰是三月三。敖伟封了代代传,从古至今才祭山。”祭山活动非常隆重,不但要准备丰富的供品,而且在祭山神前十六天先推空磨三转,以此“空空”之声惊动山神准备受祭,然后在祭师的组织下唱念“三月二到了,三月三来了,我们齐来敬山神!敖伟天神,列为山神,地盘业主,请来喝酒喽!”并跪求山神保佑全寨安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除祭山神外,每年七、八月“吃新”还祭专主土地的土地神,土地神有八兄弟,分别是天宫土地神、天门土地神、山关土地神、桥梁土地神、龙王土地神、秧苗土地神、寨门土地神和家中土地神。祭拜土地神以求年年有收益,岁岁得安宁。
仡佬族人相信万物有灵,认为天地山川、风云雷雨、日月星辰、金石草木、五谷种子皆有神,他们把成败得失归功于自然物,把难于把握的自然变化和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动植物人格化。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对自然进行创造,供奉和祈祷,以求神灵的庇佑和保护。而对自然万物生命的敬畏随时间的流变、认识的深化进而对自然实体崇拜,正如黑格尔所言,抽象的无形象的自然力量到较具体的、形象已较明确的自然力量,因此,崇拜的对象也就具体、明晰化了。具体表现为:
(一)“竹”图腾。两千多年前,仡佬先民建立了“夜郎国”。关于夜郎王,《后汉书·南蛮西夷列传》记载,“初,有女子浣于(逐)水,有二节大竹流之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竹”,仡佬语音“仡佬”,因而称作仡佬族。从此,竹便成为仡佬族的标志,生命出于竹,死归宿于竹,再度投生的起点也是竹。在不断的与外族的斗争中,仡佬族人民更表现出竹的性格:谦虚不自弃,忍让不忍辱,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敬牛王。每年十月初一,仡佬族都要过“牛王节”祭祀牛恩人。仡佬是多难的民族,多次被侵几尽灭亡。据说有一次曾被外族围侵,正在危难之时,仡佬首领家的老牛“哞哞哞”把全寨人引进山洞里终于躲避了灾难。正所谓“仡家一头牛,性命在里头”,从此,仡佬族没有打牛、吃牛肉的习惯,把牛敬奉为“王”。并且每年十月初一用鸡、糯米粑、酒等喂牛,以敬奉牛王,敬慰耕牛终年辛劳。“牛王节”这天还将糯米粑挂在牛角上,牵牛到水塘边照影吃糍粑,年青人对歌欢愉,表示替牛祝寿。
(三)敬树神。仡佬人还把树看作是神,每个仡佬族村寨总有大神树,通常为银杏树。每年八月十五仡佬族要过“拜树节”,他们身着新装,置上酒肉祭树以祈安宁、兴旺。古树还寄托着仡家人的许多情感。瓮安县的相思杉诉说着满珠、敖哥凄美的爱情故事,他们死后变成两股青烟,随着长出了两株杉树,每当明月初升的时候,从树梢上就会唱出动人的歌声,仡佬人把它称作“鸳鸯树”(《相思杉》)。正安、道真等县有拜古树为“保爷”,以保佑孩子“易养成人”(《树干爹》)。还有为纪念先生栽桂花树命名“启蒙树”(《启蒙树》)。
总之,仡佬族对山神、土地神的祭祀,对竹、牛、树等自然实体的多神崇拜,反映了仡佬人对自然万物生物的崇敬,对个体生命的珍视,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基于仡佬族的重生意识,因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仡佬族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敌对和奴役的关系,而是一种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们与自然万物共同生存与发展,很多时候自然还成为仡佬人生命的保护神。因此,在与自然不顺应时,仡佬人便采取一系列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把自然视为是有神性和灵性的生命圣灵并加以崇拜敬畏和祭祀,使自己与自然达到某种协调关系。
(一)生命的保护神。
在人类的起源神话故事中,诸多植物和动物都是仡佬先民的保护神。《人皇制人》记载:洪水滔天,兄妹俩在一个白胡子老公公(实是天神)的指引下分别躲在葫芦和扣空的梧桐树里逃难。兄妹俩照老公公的吩咐一人拿一个鸡蛋放于腋下,等鸡崽孵出来后就打开葫芦和梧桐树(传说人不知天地,鸡知道天地,它知洪水何时消)。结果哥哥落于平地,妹妹挂在悬崖上。后在岩鹰的帮助下,岩鹰驮着妹妹到山脚,兄妹相见成婚。仡佬祖先就是因为葫芦、梧桐树、鸡和岩鹰的搭救才得以保住性命,延续子孙。这类神话反映出山林树木作为仡佬族赖以生存的家园,在他们心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和人类自身的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因此在仡佬族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神圣的色彩。
(二)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破坏环境遭惩罚。
“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山旮旯”。仡佬族的住房一直和山石树木相伴,最早是石居,然后“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日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树”(《魏书》)干栏式巢居。这种依山而建,房前屋后植树栽竹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再加上仡佬族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因此对自然的依赖非常明显,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破坏自然遭惩罚的观念代代相传。《洪水潮天》就记载了远古时代为何发洪水家园被毁的原因:有一天,雷公看见人间糟蹋粮食,于是下凡来进行惩罚教育,没想到遭到暗算,还差点被吃掉。雷公一怒之下就发起洪水,只有对他友善的兄妹俩被留下来。
仡佬人不但意识到自然的重要性,还非常注重保护自然环境。许多神话传说借助其教化功能传递着生态保护观念:《围腰坟》讲述一对青年恋人杏子、岩旺抵制寨主迫害,逃婚的故事。他们的遗腹子担任州官后去寻父亲死的崖洞,发现父亲葬于洞里的大坟下,传说是洞里的蚂蚁被杏子的泪水感动,衔黄泥垒起来的。于是州官告示:严禁伤害野生动物,大搞封山育林。《栽树修桥惩恶人》记载阴阳先生命令栽九百九十棵柏香树,搭一座“凉桥”,惩宋恶霸的故事。除传说故事的相传说教,仡佬族还通过一些活动来贯彻执行,比如过“吃新节”,还检查处理乡规民约的执行情况,对破坏寨子安宁、偷砍树木的人进行处罚和教育。
三、和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
仡佬人为了生存、发展,面对恶劣的环境,靠打制粗糙工具与自然抗争,获取生存的权力;同时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以自然神灵为精神,崇敬自然生命、珍视个体生命。随着民族的发展,仡佬人在他们的生活中开始直观到人的伟大的自由创造力量,他们歌颂那些争取民族解放和进步而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赞美智慧、力量和献身的精神,倡导和谐的婚姻家庭观,从而产生欢愉的感情。仡佬人在对人的创造的积极肯定的过程中形成一定尺度、标准和面貌的社会道德价值观,这些主要通过仡佬族神话传说的伦理训诫表现出来。它是仡佬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是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它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一)崇尚勤劳勇敢的精神。
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和抗击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勤勤恳恳,勇于拼搏,敢于斗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住在石旮旮的仡佬族由于一直尽受歧视屈辱,因此形成了勤劳和勇敢的民族性格和伦理精神。在仡佬族神话传说和古歌中,不厌其烦地讲述仡佬先民开荒辟草的故事,反复复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
“当抱原来无人烟,开荒辟草是告佬”(《兄弟赶山》)、“敖伟天神,列位祖先,地盘业主。现在我们地方好,全靠你们的业绩。坡是你们赶来的,山是你们留下的。你们开辟的地盘,宽广抵天边。我们享你们开的田地,享你们开的大河,享你们砌的城墙,享你们建的仓房,享你们修的瓦房,子孙后代用不完,千秋万代不用买。”(《祭山神》)
仡佬祖先创下如此基业,为感恩先辈,后代用敬祭祖先的活动来悼念祖先。在仡佬人的观念中,他们认为生时为人,死则为鬼,灵魂不灭。祖先的灵魂会暗中助后人,因而虔诚地祭祀祖先,就成为人们重要的道德义务。于是,在堂屋或灶房帖“古老先人,地盘业主”的字幅祭祀。“吃新节”便是隆重的祭祖活动,人们把祭祀物品置于神树前,挂在树枝上,由祭师主持唱念丰收吃新不忘老祖宗开荒之功。到底开荒的老祖宗“地盘业主”是谁,是阿仰兄妹?是告佬九兄弟?是竹王?各地有各地的传说,他们均是仡佬先祖,而且他们都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勤劳勇敢多智慧,机灵能干有作为。”(《泡桐歌》)这是老祖宗具备的优良品质,不畏劳苦,开荒造田。仡佬族过“牛王节”也正反映了仡佬人崇尚勤劳的社会心理。仡佬人还敬“宝王菩萨”祈求荫佑,祭祀时念祷词:“人家有年我无年,提起猪头要现钱,若得宝王来保佑,朝朝日日当过年。”嗡纪念其开采丹砂之功。
仡佬族祭祖先、祭牛王、祭宝王,一方面是歌颂祖先的丰功伟绩,以此怀念;另一方面也是缅怀后人要勤劳勇敢,不畏劳苦,艰苦创业。
(二)原始集体主义道德观。
仡佬族神话传说中塑造了众多的英雄人物,他们多具非凡的本领,担负起全民族的理想愿望。有率领众人历经艰辛捉阿风怪的阿利(《阿利捉风》),有为凿岩修渠与财主作斗争而壮烈牺牲石鹅大姐(《石鹅坪》),有舍己救人的神医韩婆(《韩婆岭》),有揭竿而起抵御外族浴血奋战被困成仙的田先玉(《田先玉》),还有誓死保家园的奇才晟打浦(《晟打浦的传说》)等。他们不畏,惩恶扬善;为了集体,牺牲个人的原始集体主义道德观正是仡佬族得以发展的核心因素。
(三)和谐的婚姻家庭观。
《大鱼海棠》这部电影是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一同去观看的,在上映前的几分钟才知道这是一部中国风的动画。对于中国的动漫,尤其是面对成年受众的动漫,个人印象一直都停留在画风不成熟,逻辑混乱,情节不畅等等上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鱼海棠观后感作文,供大家参考。
大鱼海棠观后感作文1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观看了电影---《大鱼海棠》
影片主要讲述了在45亿年前,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就分为了人界和灵界,在灵界中有一个族群,他们叫做“其他人。”居住在“神之围楼。”而其中的一位叫做椿的女孩,在成人礼变成大鱼到人间巡礼,被网围住之后被一位男孩相救,男孩却意外身亡。椿回到自己的世界,用自己一半的寿命换回了男孩的灵魂,取名为鲲,之后帮他回归大海。
这个故事中,最使我感动的就是椿知恩图报、逆天而行,用自己一半的寿命换回了鲲的灵魂。
由此,我想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独臂乞丐来到一户人家,想乞求一些钱财,而那位妇女并没有直接给他钱,而是让他搬砖,乞丐非常愤怒:“我都断了一只手臂了,你还让我搬砖。不愿意给我钱就直说!”妇女并不生气,俯下身只用一只手搬砖。乞丐怔住了,俯下身用一只手搬完了所有的砖,妇女递给他20元钱。多年之后,独臂乞丐已小有成就,又来到了妇女家,感谢她的“高贵的施舍”!
这两个故事当中,主人公知恩图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大鱼海棠观后感作文2今天,我们在金笔作文学校的带领下观看了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大鱼海棠》!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星球的成人礼上,刚满16岁的椿化成鱼去人间巡礼,而椿不惜用自己的一半寿命甚至整个生命去和灵婆做交易,去救一个为了救她而死去的人类男孩,而深爱着椿的湫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椿的生命。
然而,这部电影里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一部分:湫得知椿牺牲自己一半寿命去救那个人类男孩鲲时,他十分地难过,他不想让自己深爱的人就这么牺牲,于是奉献了自己的整个生命来换来椿的生命。我被湫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
当然,像湫这样舍己为人的人还有很多:哈尔威船长在轮船出事时,为了让整个船的游客都安全地逃出,牺牲了自己,和轮船一起沉入了海底。虽然哈尔威船长已经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奉献别人,照亮自己!奉献会让社会更加美好——愿你我携手同行,发扬奉献精神!
大鱼海棠观后感作文3“所有活着的人,就像大海里的一条鱼!” ——《大鱼海棠》
昨天金笔作文学校组织去影院看了一部打动人心的电影——《大鱼海棠》。
这部电影讲述了四十五亿年前,这个星球上只有一片大海和一群古老的大鱼。在与人类世界平行的空间里,生活着一个规规矩矩、遵守秩序的族群,他们为神工作,掌管世界万物运行规律,也掌管人类的灵魂。这个族群里的生物,不是人,也不是神,它们是“其他人”。一位掌管海棠花的少女椿在十六岁成人礼上化作一只大鱼到人间巡礼。一位人类男孩为救椿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椿为了让他复活,历经了种种困难帮助人类男孩的灵魂——一条拇指那么大的小鱼,成长为一条比鲸更大的鱼并回归大海。
这位叫椿的少女懂得知恩图报,人类男孩鲲舍己救人,不,是“舍己救鱼”。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知恩图报、舍己为人的精神。
人民教师张丽丽为救一个想跳楼的学生,不幸献出了自己的双腿。这不就是舍己救人吗?
这些“其他人”都是善良、纯洁、美丽的化身,正所谓“好人有好报”,正如天神湫所说:“为自己爱的人作出奉献是在所不辞的!”
大鱼海棠观后感作文4周一,我们去九方中影看了一部新出的电影,名叫《大鱼海棠》,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电影的主人公椿在人间游历时,因法力失效而遇到危险,幸好被人救了,但救她的人却因为救她而淹死了。为了报恩,椿到灵婆那里用自己的一半寿命,换回了救命恩人的灵魂——鲲,历尽艰险把它养大,并最终在她的朋友湫的帮助下回到了人间。
电影中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有慈祥的丿,有乐于奉献的湫,也有善良的椿奶奶凤凰……但留给我最深印象的还是坚持不懈的椿,哪怕面对可能给族人的灾难、族人强烈的反对和前途未知的种种困难,她从来没有动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始终坚持不懈,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和电影里的椿相比,我还有很多地方应该向她学习。有段时间我非常喜欢拼积木,曾经买了一个拼风车的积木——很难拼的那种。一开始,我照着说明书上所讲的步骤来拼,可是说明书很“乱”,也很“难”看懂。才看了一点点,我就嫌麻烦,把说明书扔一边,走起了终南捷径——直接拿着封面上图片开始拼。一开始还算顺利,等拼到一大半时,剩下的那点却怎么拼不上去。等回过头来想起说明书,却发现说明书上说得好像也不是很明白。拼拼看看,看看拼拼,折腾了几下,我就偷懒了,想等爸爸回来再教我。后来,爸爸一直没有空,自己也曾想过继续拼下去,可却总是“没有时间”。就这样,那个风车到现在还是半成品。
无论是电影中椿的故事,还是现实中我自己拼风车的故事,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才会成功!没有坚持,一切都可能是一场空!
大鱼海棠观后感作文5初看《大鱼海棠》时,我并未理解其中包含的真正意愿,只是读懂了表面的爱情故事,可当我再次认认真真的读了一遍,并根据一条评论让我有了些许触动,让我真的感觉这部电影十分用心。
首先,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梦想。椿送鲲回家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逐梦的过程。人间是一个美丽的梦,鼠婆说:“人间是个好地方。”椿在成人礼时去往人间,接受了这个梦,梦在心中孕育,她独自培养了这个梦,直到它长大。鲲作为梦而诞生。“我希望你能长大,长得比玻璃缸还大,比桌子还大,比镜子还大,比床还大,大到整个屋子都装不下你,阁楼也装不下你。”这可以理解为是梦想的膨胀,椿和鲲命运相连,实则是人与梦想相连,人在梦在,人亡梦亡,人是带着梦想生存的。
一个人不能没有梦想,没有梦想,就已然没有了活着的动力,但只要心中有梦,只要朝着梦想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也许现在的我们对于未来,还只怀有无限憧憬,而不是付出实际的行动,但梦在,希望就在。也许梦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但这也说明了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成熟,加油吧,朝着你的方向奋斗!
大鱼海棠观后感作文6今天,我们金笔作文学员们有幸看了一部电影----《大鱼海棠》。这部电影讲述了在四十五亿年前,这个星球上,只有一片大海,和一群古老的大鱼。在与人类世界平行的空间里,生活着一个规规矩矩、遵守秩序的族群,他们为神工作,掌管世界万物运行规律,也掌管人类的灵魂。主人公椿是一位灵界的少女,她掌管海棠。在她十六岁成人礼那天到人间巡礼,变成鱼的她不幸被人类网住,被一个人类男孩救出了,这个男孩也因此失去了生命。椿为了报恩不惜一切代价到灵婆那里用自己一半的寿命换回了鲲的灵魂。并把鲲养成一条比鲸更大的鱼并回归大海。
在这部电影中令我最感动的一幕就是湫为了把椿的一半寿命换回来,到灵婆那里做交易,用自己的命换椿的命,并不惜一切代价为椿和鲲开辟回到人间的道路。
关于优秀时间简史读后感范文 我们生存在一个奇妙无比的宇宙中,这浩瀚的宇宙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抬头仰望夜空,那些形似光点的恒星究竟离我们多远?无人知晓,关于宇宙我们又知道什么?这答案或许有朝一日会变得像地球围着太阳公转那么显而易见,我抱着这个问题翻开《时间简史》,一股阅读的渴望顿时涌上心头。在这本书中,从前无法追求到答案的问题现在一道道都迎刃而解了。
《时间简史》的作者是史蒂芬.霍金,他的代表作还有《霍金演讲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果壳中的宇宙》等。他的一生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医学上都堪称奇迹。《时间简史》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宇宙中的科学问题,它的主题是人类时空观和宇宙观的变革,以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还是无法去理解宇宙的真正含义。只是一味的去猜测宇宙,还自认为自己了解宇宙。其实,宇宙在任何人心中都是十分神秘的,没人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宇宙中的一切原理的原因。相反,宇宙中的事物也许有一天会为我们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答案。时间在策划这些。
首先,这本书告诉我们看待世间各物事,要用科学去解决,不要去迷信歪理邪说,任何事物在这个世间上,就有一定的价值,不要以“高贵”的眼神去看一切东西。就如苍蝇在食物会传播病毒一样,我想没有一个人会同意上帝创造苍蝇这种生物,但是它又的确是我们地球生物中的一分子,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我们不能因为自我的关系而剥夺另一种生物存在的权利,不是吗?其次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用科学的眼光,同样对待学习我们也要用科学的方法,这本书写的是关于宇宙中的秘密。告诉了我们科学的最高境界往往是简单易懂的。任何事在努力下都是十分容易完成的,比如,一家公司要招聘人才,出了个题目一加九等于几?有的人说:一加九是十是经营,一加九是一百是贿赂。有的人耍小聪明,说是想让他等于多少就多少。只有一个年轻人回答了十,最后他被雇佣了。这家公司服务的宗旨是不要把简单的事情看得过于复杂,也不要把复杂的事情看得过于简单。
通过读《时间简史》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思考清楚后才可以行动,而且要相信科学,不要相信歪理邪说。让我们记住霍金和他的《时间简史》,更让我们铭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悟吧!
关于优秀时间简史读后感范文
自古以来,我们头顶的天空究竟有什么奥秘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关于世界起源有我国的盘古开天辟地之说等,西方世界则认为是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于是乎,在欧美可以看到遍布大街小巷的教堂,大多数人都虔诚地信仰着上帝。不过很可惜呀,哈勃望远镜把地球周围200亿光年范围内的空间都检查了一遍,却丝毫没有上帝的影子。尽管这两种看法很明显都是错误的,但它也反映出人类爱思考的一面,实在想不出来时,就编一个盘古,上帝之类的出来,自圆其说。
霍金在这本书中试图用一种通俗易懂的阐述方式来解释高深的物理知识,以达到让大多数人都能看懂的目的。尽管如此,这本书看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你没有一定的物理基础的话,那就更加难以理解了。其实阻碍我们理解的最大原因还是我们平时生活在宏观低速的环境中,无法理解在宇观或微观下的物质及其运动状态。就如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它在物质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才有意义,但我们在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这类情况,所以除非有超强的想象能力与抽象分析能力,想要明白其实很难。所以我将从一个业余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仅仅是出于爱好与好奇关于宇宙的起源,霍金教授坚持他的宇宙大爆炸观点。即宇宙原来是一个体积无限小的奇点,因而它的密度无限大。它突然就爆发了,四散开来,同时爆炸产生的温度极高,从此宇宙就一直持续膨胀,直到现在,而爆炸的那一刻就是时间的开始。在膨胀的过程中,有些气体,灰尘渐渐冷却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星球,宇宙的样貌渐渐清晰了起来。这里有个麻烦的地方,那就是大爆炸是时间的开始,那么在大爆炸“之前”,那个奇点算什么,没有时间跨度么?或许用“之前”有些不合适,毕竟在开始之前能有什么呢?!可是开始又是从哪来的呢,这仿佛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无论你说什么是源头,你都可以怀疑这个源头的来源,结束这种无休止的怀疑的最好方法就是相信一个最早的,没有“在那之前”。所以很多人就相信上帝,霍金呢,相信那个“奇点”,可我呢,我不知道,上帝那么多人信,估计没什么可信度,大爆炸理论也只是猜想,没有被证实。事实证明,没有信仰的确是件很痛苦的事,脑中一片混沌,无法被拯救。
上面那个问题的确很折磨人,霍金教授自己也说的含含糊糊,一笔带过了,我也略过吧。下面讲的是时间与空间、物质的关系。在大一上的哲学原理课中,马克思简单的说了下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时间与空间则是物质运动的表现,时间具有一维性。霍金和一大批物理学家却有不同的观点。首先,物质与空间的关系就很微妙——物质是扭曲的空间。可空间是什么呢?难道是真空?真空可是意味着什么都没有——虚无。这一点目前科学界仍在作努力,他们试图发现一种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东西,基本到不可再分割。可惜在夸克这儿遇到了点障碍,因为夸克已经是一种猜想了,几十年来一直都还未被证实。由于实验器材条件的限制,以及理论上的一些缺陷,对微观粒子的观测一直都有障碍,无法精确测得其运动状态。这样一来,科学家们就只能很郁闷地整天苦思冥想,试图发现一种全新的理论,但在这几十年里,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这本书中最引人思考的地方还是它的时空观。在相对论中,绝对空间与绝对时间都不存在。现在大部分人都已能接受绝对运动的观点,也就是说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静止。因为缺乏绝对的静止的标准,我们无法确定在不同时刻发生的事情是否处于同一空间位置上,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这很简单——同一地点很好确定。但平常人所说的同一地点是指在目前这个星球上的相对地点,把我们置身于宇宙之中,我们的位置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永远没有重叠的两点。因为地球本身正一刻不停地做着运动,这一点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时间也变成相对的,就让人很难懂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间的流逝似乎是一成不变的,按照它自己固有的规律行走,不受我们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总是用时间来记录已经发生过的事,把时间当做一个固定的标尺,我们在这样一个统一的标尺下进行交流才不会有困难。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无情的指出不存在什么绝对时间,时间只不过是物质运动的附属品。我们通常所说的时间似乎没有方向,虚无缥缈,看不见抓不到。在相对论中,时间是一维的,它的方向就是宇宙膨胀的方向,我们的宇宙目前仍然在做膨胀运动。
关于优秀时间简史读后感范文
《时间简史》讲述是探索时间和空间核心秘密的故事,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黑洞、黑洞不是这么黑、时间箭头等内容。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介绍了20世纪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涵盖范围很广,从相对论到量子力学,从宇宙膨胀到基本粒子,从黑洞到虫洞,霍金都有所涉及。更重要的是,霍金还介绍了“奇点定理”和“霍金辐射”这两个自己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以及试图解决宇宙起源问题的“无边界宇宙模型”。
一、奇点定理
霍金和彭罗斯利用严谨的数学方法证明了,如果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而且宇宙中的确有我们观测到的那么多物质,那宇宙一定诞生于一个奇点之中。
1.宇宙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
埃德温·哈勃等科学家发现,宇宙中的绝大部分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而且离地球越远的恒星,离开地球的速度也越快。这意味着,宇宙就像是气球一样,在不断地膨胀。
2.“奇点定理”意味着在广义相对论框架内,宇宙必然有一开端。“奇点”是体积无限小、弯曲程度无限大、密度无限大、引力无限大的点。宇宙就诞生于“奇点”之中。
二、无边界宇宙模型
在描述宇宙历史的模型中,“宇宙大爆炸”模型是当前的主流理论,但这一理论目前无法解决宇宙起源问题。霍金因此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结合起来,提出了“无边界宇宙模型”,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1.宇宙大爆炸模型无法解决宇宙起源问题
在宇宙大爆炸模型中,宇宙诞生于“奇点”。物质、空间和时间,都是大爆炸之后才出现的。大爆炸之前的任何事件,对于我们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也就是说,宇宙时空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个边界和开端。包括广义相对论在内的所有物理定律,都会在奇点处失效,因此人类无法直接研究奇点。
这就为上帝的存在留下了空间。
2.在“无边界宇宙模型”中,宇宙没有起源和开端
在“无边界宇宙模型”中,宇宙是“有限无界”的,没有边界和奇点。霍金认为,这个宇宙是完全自给自足的,不受任何外来事物影响,没有创生和消灭的时刻,它就是存在本身,不需要上帝来创造它。“无边界宇宙模型”里的宇宙,是一个空间和时间交织在一起所组成的四维宇宙。在这个宇宙中,时空就像是地球的表面,在范围上是有限的,但却没有形成边界,也没有形成奇点。科学规律在任何一个时空点上都适用,不会发生崩溃。
三、霍金辐射
“霍金辐射”也就是“黑洞辐射”。霍金利用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提出,黑洞也会发出辐射,并不是完全黑的。
1.黑洞形成
当恒星的内部燃料耗尽之后,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就可能坍塌成黑洞。黑洞质量大,体积小,引力极高,任何物质,包括光在内,只要进入某个临界区域,就永远不可能逃出黑洞。
黑洞吸引一切的性质,跟热力学第二定律产生了冲突。所有有温度的物体,都应该发出辐射和粒子,但如果连光都逃不出黑洞的引力,黑洞怎么能发出辐射呢?
2.霍金利用“不确定性”原理提出了“黑洞辐射”
霍金提出,黑洞的边缘在一刻不停地产生成对的粒子,其中带有负能量的粒子会被吸到黑洞里去,但还有一些带正能量的粒子,可以从黑洞的边缘逃脱。在外界看来,就好像是黑洞在不断地向外发射粒子,这就是黑洞辐射,也叫“霍金辐射”。
在“不确定性原理”的限制下,即使是看似毫无一物的虚空,在微观上也是波澜起伏的。会不断地产生成对的粒子和反粒子,再碰撞到一起发生湮灭。黑洞的确会发射出粒子,但这些粒子,并不是从黑洞里面跑出来的,而是从黑洞边缘的空虚的空间里,无中生有变出来的。
相信大多人看到这里会觉得很荒谬,但我们凭什么就自认为了解得更多呢?终其一生,爱因斯坦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可能成效甚微——肯定不受欢迎。然而,1952年他得到担任以色列总统的提议,他对犹太复国主义事业的畅言无忌的支持得到了充分的承认。但他谢绝了。他说他认为自己在政治上过于天真。可是,也许他真正的理由却并非如此,再次引用他自己的话:“方程对我而言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方程却是永恒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