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3: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中的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学期,我校举行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比赛。在教学中的某些环节,我采取的教学策略及其所起的作用如下:
1.情境导入策略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在引导课堂教学变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前,为了活跃气氛,我先组织全班学生齐唱国歌。上课了,我开始导入:
“咱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要唱国歌?”(升国旗),“好,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三面国旗,30cm×30cm 30cm×20cm 40cm×10cm)
问:“这三面国旗哪面比较美观?”学生多数选择第二面。紧接着我马上切入课题:“你的眼力真好,咱们学校升的国旗以及天安门广场升的国旗,长和宽就是按照第二面的比来制作的。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比。咱们今天就来认识“生活中的比”。(板书课题)
这里,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的卡通图片换成国旗,创设了唱国歌,欣赏国旗的情境。使新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情趣引领到课堂,从而诱发学生积极参与。这样的情境导入,学生的兴奋学习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2.即时评价策略
新学期刚接班时,数学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寥寥无几。起初我也曾反思过:是不是我讲的课枯燥无味?是不是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我作了整改之后,效果仍不理想。我想,准备上比赛课了,学生还是活跃不起来,我有点犯愁了。这时,我想到国培中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研究》,感触很深,使我进一步了解了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意义及作用。
因此,整节课,我非常重视即时评价。导入新课时,我问:这里的三面国旗哪面比较美观?一同学举手发言了:“第二面”。我真诚地对其即时评价:“你的眼力真好,很有审美观。”看到该同学露出甜美的笑容,我心里踏实了。接下来的几个问题,平时不怎么爱举手的学生也踊跃举手了。特别是在第三层次的练习,我设计了一道发散性思维的题目:六(1)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请根据这组条件,谁能写出更多的比?汇报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男生与女生的比是3020,女生与男生的比是2030”,“男生与全班的比是3050,全班与男生的比是5030”,当一个同学回答:“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与女生的比是1020,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1050”时,我微笑着评价:“你真有本事,能创造出很多同学想不出的比,如果同学们都像这位同学那样爱动脑筋,那就非常了不起。”,这道题似乎已接近尾声了,我再问:还有谁写出不同的比吗?这时,一位同学高高地举起手:“老师,你要多少个比我就能写出多少个比来。”我很惊讶,听课的老师也感到惊奇。我示意那学生回答,“男生与女生的比是32,64,96,128,300200……”我赞叹不已:“你非常有创造力,很有创新精神。”该同学在学习本节课时,已经会利用下节课的知识“化简比,比的基本性质”来解决问题了。纵观这节课,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他们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地发展。
一、用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记忆知识奠定基础
生活与生物关系密切,而信息社会在让学生远离体验式的生活的同时,却可以让学生更宽泛地接受到丰富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在生物课堂上加以演绎,就可以成为良好的生物教学资源。
譬如对于滥用抗生素这一话题而言,就可以让其为生物教学提供服务。相信提出这一观点的时候,高中生物同行一定意识到其与生物当中的“进化”知识密切相关,在实际教学中,当笔者提出滥用抗生素并且着重强调“滥用”这一概念时,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滥用抗生素这一说法,但他们也只是大概地知道其恶果是细菌的耐药性增强,对于其中的机理却不清楚。而当笔者提到这一话题时,又有学生插嘴:那以前的非典病毒与这几年流行的埃博拉病毒与抗生素的滥用有没有关系呢?笔者当时就意识到学生的这一提问与本课关系密切,事实上其他相当一部分学生也有类似的生活认识。于是结合这些例子,笔者给学生讲授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不仅会有遗传,还会有变异,而变异的结果又常常是细菌的适应性更强,滥用抗生素的恶果就是能够让细菌在变异时更加适应抗生素环境,从而最终有可能形成所谓的超级病毒。
类似于上面的教学过程学生显然是感兴趣的,且凭着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这样的知识根本不是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采用机械的讲授,则学生的记忆必定是机械的,而机械记忆的结果就是难以形成持久有效的长时记忆。相反,如果有了生活事例的支持,学生的理解就不再机械,而是成为有意义的记忆,这种记忆结果在学生需要重现时可以迅速准确地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讲,从生活中寻找事例作为生物教学的基础,是可以让生物教学走向高效的。
二、用生活中的方法为学生理解知识提供方法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教学是离不开方法的学习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方法的呈现一般有显性和隐性两条路线,纯粹的生物知识教学中,方法往往是伴随着生物知识的出现而进行的,这样的方法教学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能够从生活中寻找方法的原型,则可以让学生对科学方法有更好的理解与运用。
例如,对于食物与能量在人体内的消耗、产生与利用,如果纯粹地用生物术语作为教学语言,不是说不可以,但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而事实上,食物在人体内被消耗的过程,就是能量产生并被利用的过程,能量被谁用了呢?当然是细胞,于是可以将细胞比作生活中要消费的人,这样的类比是有道理的:学生对具有生命的人是有着明确的理解的,而具有活力的细胞一方面是人的基本组成部分,但同时又可以看作一个人。而人在生活中是需要消费的,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就类似于人所需要的钱,而当钱流通起来时,就类似于细胞中的能量流通货币ATP!在这样的类比中,细胞在呼吸时将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合成了ATP,此时能量相当于人手中已有的钱,当细胞消耗完已有能量还需要新的能量时,就需要将肝糖分解成葡萄糖,而此时的肝就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人没有钱用了时想到的银行……总而言之,在这样的类比中,可以将细胞的“生活”所需全面地类比在人在生活中的生活需要,这样的类比与一一对比,可以让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ATP知识。事实上如果翻阅本知识的教学设计,可以发现采用这种类比方法的教师很多。
在笔者看来,这一实例应当更好地建立在方法基础上,因为类比既是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方法,也是生活中常用的理解方法,当从方法的角度来理解生物教学时,会发现生物教学有着更为丰富的意义。
三、用生活中的资源为学生探究知识生成理解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自然是离不开科学探究的。问题在于,科学探究这一概念出现之后,常常将其当作一种高大上的教学思路,似乎在学生的生活中是没有探究的。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能够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作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素材,是可以更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如在“酶的特性”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如何让学生理解酶的特性呢?笔者以为这就可以设计成一个探究的过程,结合相关教学资料,笔者选择让学生进行实验,实验中既用到实验里的氯化铁、过氧化氢等,又从食堂里找到一些猪肝,并利用其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来验证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作用,经过实验及比较发现,当将氯化铁置入装有过氧化氢的试管中时,两者会起缓慢的反应,而当滴入过氧化氢酶之后,反应迅速变快,一下子就产生了大量的氧气 ――可以用带有余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这一探究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事先应当向学生寻找建议,猪肝研磨液的抽取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去完成。而探究的过程显然应当全程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这样的探究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其就用到了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从而让生物中的探究可以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当中。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目前我校聋部数学教学活动由于受聋生认知特点的限制,多偏重于对数学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很少进入到综合运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层面。大部分聋生学习的数学知识不会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数学学科的理解比较肤浅,“数学无用论”的思想在聋生中普遍流传。那么,作为一名聋校数学教师,如何培养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聋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呢?
一、结合聋生的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
让数学知识走进聋生的生活世界,作为一名聋校数学教师,要更新课程观念和教学策略,要有开发整合教材的意识,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挖掘教材资源,寻找适合聋生的教学内容。教科书中的例题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和老师必须掌握,但这并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它照本宣科搬上黑板,而要进行进一步地加工挖掘。如,聋校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是“比高矮、比大小、认位置”。根据聋生直观、形象的认知特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完全抛开教材中编制的画面和图形,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教学。我先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教室里“什么比什么高”“什么比什么矮”“什么比什么大”“什么比什么小”“什么在前”“什么在后”“什么在上”“什么在下”,然后再引导学生到室外去找一找,比一比然后说一说。学生们热情高涨,他们不但互相比,和老师比,还和校园里的松树、柳树比等。这样,学生既掌握了高矮大小等相关数学知识,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学习“分一分”这部分内容时,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我让学生从整理文具与学具人手,提出问题:“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外?”刚入学的学生对这些东西好奇,愿意动手摆弄,进行整理分类。就这样,分类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动手操作中被其感悟理解了,较之以往的机械记忆,学生不仅经历了分类活动,而且感受了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更培养了整理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在认识10以内的数后,我引导学生根据校园里熟悉的事物,先数一数,然后再用1~10几个数字各说几句话,还要求学生以自我介绍的形式说说自己今年几岁了,家里有几口人,养了几头猪,几只鸡等,学生乐此不疲,明白万物皆有数;在认识图形后,引导学生观察门窗、黑板是长方形,教室、粉笔盒是长方体,日光灯、水桶、喝水杯是圆柱体,明白万物皆有形。通过以上观察验证,学生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可望又可即,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觉地用数形的眼光观察世界。学生们也懂得原来自己就生活在数学的世界中。
二、根据数学中蕴含的生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数学在大多数聋生的眼里是神秘的,不可接近的。在教学中,我常常根据数学中蕴含的生活创设情境,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背景,让学生在具体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从而热爱数学。如,在教学“正负数的认识”时,对于教材中引用“高于海平面为正,低于海平面为负”的传统事例进行教学,学生很难理解“正、负”这个难题,因为海平面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为此我设计了“写借条”这一情境,通过写借条,学生不但知道了借钱可以表示为“负”,余钱可以表示为“正”,还懂得了生活中还有很多相关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学生不但能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重点和难点,而且还深深地体会到“原来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个“超市”购物的情景,在教室里摆上学生喜欢的各种小吃和学习用品,老师当售货员,学生当顾客,让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认识了“元、角、分”,有个别聪明的学生还学会了怎样算账找零钱。通过情景教学,学生不但掌握了所学内容,而且还懂得了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并能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数学――生活”意识。
三、引导聋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这是数学教学的归宿。生活中常常都要用到估算,学完这部分内容以后,可以让学生估算一下自己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步测估算一下校园塑胶跑道的周长大约是多少米。学完储蓄后,可以让学生每人出十几元钱,凑成1000元,然后带领学生去银行学习填写存款单并存款,等三四个月后再带领学生去到银行取款,让学生在分享得本金外利息喜悦的同时,感受数学的用途,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学生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也有利于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尤其聋校数学教学,更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数学中认识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既要从生活人手,又要还数学原本。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381-01
在小学数学中,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教育的同时感悟生活,能够起到非常优秀的教学效果,这也就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教学方式。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怎么样才能做好生活化教学呢?在这里,本人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的一些基本经验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一、拓展课程资源,用数学思维分析实际问题
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不能把课堂和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要善于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把课堂学习拓展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统计》时,可组织学生统计校门口20分钟内人流量并进行简单分析,在讨论统计数字的方法时,学生的方法形式多样,在对结果进行简单分析时,学生除了找出哪个年龄段人最多和最少之外,有的学生居然还能说出:经过的大学生最多,因为学校附近有两所大学;通过的上班族少,因为附近没有厂矿、企事业单位。所以在上、放学期间,过往车辆应尽量绕道而行。这是我们的孩子用稚嫩的数学思维在观察分析现实生活现象。这样,学生把课堂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知识,自然地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二、创设生活情境,将生活引入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小学数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数学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如在教学“认识元、角、分”这一课时,教师设计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用20元去菜市场买菜准备今天的晚餐,你准备怎么去买?这时学生要首先根据家人的喜好开出菜单,通过各种蔬菜和荤菜的价格,估计买菜的总价不能超过30元,还要懂得货比三家,在买卖时注意讨价还价,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商。使学生感到数学具有情感,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又如在教学“米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厘米”,让学生动手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在测量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用“厘米”做单位太麻烦,从而产生了运用较大单位的想法。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打好了基础,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借用生活素材,探究数学问题
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不是被动吸收知识,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用已有知识处理新的任务,并构建自己的意义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尽量为学生提供贴近孩子生活的素材,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探究活动。例如,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出示 “青岛啤酒的酒精度为3.4%”、“绍兴老酒的酒精度为15%”、“酒鬼酒的酒精度为52%”,然后问学生:“喝哪种酒容易醉?”、“为什么喝这种酒最容易醉?”这个问题激发了全体学生的探索欲望,个个情绪高涨,积极思考、交流,最后发现了酒精度这个数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这样,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探索数学问题,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四、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问题。数学的身影出现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数学的价值来自日常生活。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些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同时也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五、体验生活应用,了解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77-01
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体现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方面倡导具体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另一方面,强调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用数学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本文试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进行探讨。
1 数学必须回到生活
数学是一门非常实用性的学科,它是由于人们生活上的需要才产生的。数学必须回到生活,为生活服务。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是一种实用型的数学,它的学习目的是为日常生活应用所服务。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都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因此,在数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
教学中,我经常举些学生们熟悉的身边的实例,例如在教“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我们班有学生33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3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还让学生自由编题。学生会编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样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2 改编课本内容或例题
通过对课本内容或例题的改编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既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知识。实际教学中,我经常以“你家我家”中的事为例,如讲到平方根时,为引入平方根而设计的一个情境是:老师家想买一个正方形的方桌,桌面的面积为64平方分米,请同学们帮老师求出这个桌面的的边长。学生们积极性很高,目的是让学生们感受到新的概念、新的运算往往都来自于现实的需要。
3 利用身边的实物
利用身边的实物,如画圆时,有时我会拿一根身边无用的小绳,或者用钥匙链,或者是鞋带等来画,他们看到感到很惊讶,我会就势讲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只要你是有心人,用心观察,课堂气氛活跃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再认识以及平行线、相交线时,对于线、面之间的关系,学生很难判断和区别,我便鼓励学生利用教室里的实物,试着让每个学生说出不同的例子,果真如此,学生们展开思维,用心观察,教室里的墙面、门、窗、日光灯、黑板、国旗、投影仪、课桌、书本、天花板、地面、讲台、文具用品等等都被他们说到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是数学” ,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生活中的数学是最鲜活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和学是苍白无力的。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教学中应把数学融入生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鼓励学生应用生活的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如在“百分比的应用”教学中,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与百分比有关的资料,同学们统计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用电以及煤气的费用情况、班级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方式、中午是否在学校吃饭的人数、某此数学测验的成绩、班级学生的年龄、家中有无电脑、是否每天读报、每晚几点睡觉、每天做作业的时间等等,通过收集整理、编题计算、分析数据、定性描述等过程,既能渗透德育的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
事实上,只要我们更多地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认真搜集素材,我们就会给学生提供很多贴近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体会、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精心组织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但是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必须精心组织,不能滥用。现在,教师多数十分重视创设生活情景,为了使课堂热闹,形式丰富,挖空心思之余便对生活情景生搬硬套,但偏偏达不到心目中理想的效果。
首先,数学教学语言的运用是非常严密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推敲,为教学目标服务,如果离开了这一宗旨,就使整节课的结构松散,学生抓不住要点。其次,创设的情景必须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是为学生所熟悉的,脱离了这点,则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印象不深刻,再精彩的情景创设也能说是流于形式。
【摘 要】新课标的大纲指出: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 数学生活化;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在这方面,笔者有几点粗浅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当人的情感处于最高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最高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越接近生活,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兴趣也就越浓。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存款利息、日常生活中打折购物、按一定的比例设计平面图等问题均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并且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我是在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生活素材,作为本节课上要学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找到这节课要学的“关系”。先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与同学,与父母,与哥姐,与爷爷奶奶等又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脑海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然后,猜老师的岁数。先猜猜老师是多大了?(25)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5岁,那老师多少岁呢?(30)30岁也是一个数量,那大5岁是什么呢?引出是关系。然后,猜扑克牌的张数,让学生猜猜教师手里有几张牌?(13)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它多2张,那老师手里有几张?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求出来了。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知道了,告诉你一个数,求另一个数,必须知道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接下来的新课,出示小白鸭、小灰鸭、小花鸭,分别为18只,24只,求小花鸭有多少只。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知道必须有关系才能求小花鸭。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出各种关系,学生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在这节课中,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二、提取生活素材,感受数学的乐趣。
我们的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然而,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也应该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让他们知道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入新课时,我们可以运用谈话导入,如,你们知道我们人体的许多有趣的比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长度比大约是1∶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样利用“人体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知识发现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留心地观察,大胆地去探索,就会发现数学在我们生活无处不在,它也能给我们的数学知识带来了极大的乐趣,使得数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一串数字和一个数量关系了。
三、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数学的魅力。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提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在教学中,执教者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40分钟毕竟有限,因此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书捕促、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1.挖掘生活资源作为教材。例如,在教学“前后”时,上课前,我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座位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然后调换个别同学的位置,让学生再说一说。采用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又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因为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数脉搏、跳绳、拍皮球、晃忽拉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亲身感受、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2.观察生活指导教学。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它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低年级学生数一数家里有几口人、客厅的瓷砖、餐桌旁有几张椅子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高年级观察数学美,如形体的美、结构美等。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
四、探究生活问题,提高解决能力。
数学来源于实践,在获得对现实的数学认识并总结到数学原理或规律后,还必须回复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检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贴近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从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现实的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让学生去充分讨论、合作交流、不断探索,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他们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了有关的感性材料,初步有了分类的感受,这一生活经验减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从而使他们顺利地获得了初步认识,能按一定的标准把东西分类,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展。
二、强化直接生活经验,让学生领悟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复述思考过程,进行所谓的“算理”式分析,而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基础,反而会把学生带进“死胡同”,使本来容易理解的知识,人为地复杂化,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深不可测,产生厌学情绪。
例如:在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有这样一道例题:饲养场养白兔12只,黑兔7只,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学生回答:12-7=5(只)。有些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说出算式中的12、7、5只表示的意思,并且非要这样叙述不可:12表示12只白兔,7表示与黑兔同样多的白兔7只;白兔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部分,从12只白兔里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7只,就是比黑兔多的5只……生硬地用这套严密的、抽象的语言分析题意、理解题目,失去的是解题能力,留下的是无效的、无味的空洞文字复述,这样教下去,学生越学越糊涂。在实际生活中,小学生对这一问题最直接最初的理解是:“白兔多一些,黑兔少一些,从12只里去掉7只,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5只。”这样表述顺应小学生思路,学生很容易接纳,并且觉得学得轻松。从儿童的生命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可安排了一个游戏:请学生动手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平面图形。随后,再通过起名子,比较长的比较像的图形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形。一节新的图形认识的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应用题教学之所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数应用题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如果教师精心创设情境,从学生生活中产生例题,则既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又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唤起数学应用意识。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戴小平.“生活数学”走进课堂,“课堂教学”回归生活[J].数学大世界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存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39-01
估算指的是在数(量)测量、计算的时候没有办法和不必要实施精准的计算,或者为了大致地判断测量结果和检验计算的准确性,在精准地测量或者计算后所运用的计算方式,可以科学地大致判断数量的关系。在生活中运用估算的机会特别多,既可以对学生应用和掌控数学的能力进行考查,又能够表现学生的素养。所以,一定要运用有效的对策,强化估算教学。
一、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不注重估算,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数学的教学常常都是精准计算,在课本中也是如此。所以,在数学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都不注重估算,造成学生也不能了解和熟悉估算,没有感受到估算实际运用时的价值。教师根据课本进行教学时,针对教学中的估算内容仅仅是一带而过,并不是很重视,使得学生对此部分的内容都不感兴趣,造成估算没有体现其价值。
(2)学生不是很注重估算,估算能力不强。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估算有效地解决问题。而学生们学习的数学教学大部分都是精准计算,造成学生们在遇到问题时不知道是用精准计算还是估算。此外,有一些同学在做题的时候了解了部分词语的规律,例如“估一估”“大约”等词语,这些大部分都是估算。但是,目前很多的出题人却故意运用这些词语来对学生造成迷惑,就算具有这些词语,仍旧是计算不是估算,造成学生总是做错题,致使教师的教学也面临不小的困难。
二、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
(1)把握估算方法,培养估算能力。估算法主要有四种,第一,数位估算方法。指的是多位数整数的乘除法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按照除数、被除数以及因数的位数,最终估算出商或者积是几位数。商的位数是被除数的位数与除数的位数之差或者比此结果多1,积的位数是两因数位数之和或者比此结果少1。例如64×456,学生能够按照此经验估算出其的积是五位数或者四位数。第二,化整估算方法。在实施小数的四则运算时,要按照“四舍五入法”的原则,将被减数、减数、除数、被除数以及因数保留至整数,随后算出大致的结果。比如6.21×2.14,学生则能够按照6×2=12,估算出两者的积大约是12,最终得到准确的结果。第三,以大估小法或者以小估大法。在估算的过程中,若遇到特别小或者特别大的数,很难进行估算,则首先对单位数量实施估计,随后再按照单位数量估算太大或者太小的数,就是整位数。第四,规律估算方法。在进行教学时,按照有关的规律进行估算。例如,在实施小数的乘除法计算时,应该按照一个因数比1大,积比另一个因数大,因数(除了零)比1小,积比另一个因数小。除数比1小,商比被除数大,除数大于1,商比被除数小的规律实施估算。
(2)与生活实际联系,培养估算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学习情境来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让学生了解到8比11少,比9大,也了解到46是处于40和50间,不过更靠近于50等。对一年级的学生实施训练,使得学生可以选取合理的运算方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同时可以对结果是否科学进行判断。例如,在学校进行春游时,组织学生乘坐游船,可以让学生估算需要租船的只数,每只游船可以乘坐5人,一共12人,也可以让学生们算一下租金,每只游船需要用20元,50元是否够?类似这样的生活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估算,学生就能了解到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估算,从而重视估算。
(3)让学生与生活贴近,感受到估算的价值。以前,学生都特别注重笔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学生的估算意识比较弱。若想要使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一定要使学生的估算能力提升。首先要更改学生对估算的认识态度,使得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估算能够让学生对测量或者计算的结果有一个整体性、概括性的理解与认识,最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很多这种情况,有关长度、质量和数量的估算。例如,在学习千克后,应该让学生试着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估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估算外出旅游的费用,估算房间的面积,估算到超市买东西的费用,一个体育场可以容纳多少名观众等。实践证明,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估算有效地联系起来,能够提高学生对估算价值的认识。
三、结束语
估算是计算能力的关键构成部分,在生活中,经常要运用到估算。估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创新与思维能力,估算能力的好坏可以对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以及生活节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数学估算教学的问题和策略的探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要深入分析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有效的解决策略,促进估算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晓霞.低年级估算教学的几点感悟[J].青海教育,2015(Z3).
[2]范丽.优化估算教学培养数学素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5(22).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242-01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探索:
一、要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选择加工问题情景,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对于创设的问题,由于学生想要解决,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应运而生。
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这一内容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凑整、取整"。比如276+98=?既可以276+98=276+100-2,也可以276+98=274+(2+98),而对276-98=?既可以276-98=276-100+2,也可以276-98-=100-98+176。这些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经验相联系的。妈妈买饮水机用了276元,买了一件衣服用了98元,问一共用了多少钱?如果衣服用了100元,就用了276+100,可衣服比100元少了2元,所以要276+100-2;或者妈妈带了276元,买东西用了98元,还剩多少钱?妈妈可能会拿一张百元钞票,而留下176元,付了98 元,应找回2元,所以有276-98=100-98+176=178元。再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二、要捕捉生活素材,体会数学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陶行知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
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70克面饼:65克,从而知道调料袋和包装袋重5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净含量:500克±10克等实际问题。
在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后,我拿出了一瓶插花,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花组成了哪些图形?当然,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在图形变换中欣赏数学的美,从而意识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留心观察,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去获取知识,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印证和补充,又是一种对生活的适应。
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导入时,安排了这样一段小插曲:你们知道我们人体的许多有趣的比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长度比大约是1∶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样利用"人体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知识发现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要探讨生活未知,激发兴趣
现实生活中,小学生从混沌未知到认识简单的数字,从而开始数学的学习。这其中有许多他们不明白的数学知识,怎样和他们探讨生活中的未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逐步引导他们步入数学知识的殿堂,是数学"生活化教学"目的之所在。"生活即教育",在教学中,我注重提炼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和学生进行探讨。
如:在教学第七册"乘法估算"时,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先要把两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估算。此后,我让学生再估算:妈妈一行12人旅游,现在要买12瓶矿泉水,每瓶1元1角,请你帮忙算一算大约要多少钱?学生很快估算出10元〔10×10=100(角)钱,即大约要带10元钱。〕此时,有一个学生说:“10元钱买不回12瓶矿泉水,妈妈带20元钱就完全可以买回所要的水了。”那么,应该怎样进行估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争执中,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导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8页~70页
导学过程:
(1)情境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1张照片,帮教师选一选,哪些比较漂亮(电脑出示照片),为什么第3张比较美呢?这是我们用美术的眼光来比较的,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那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2)感知体验。视频播放:小白兔一大早高高兴兴地给姐妹们准备了2份苹果汁和3份酸牛奶。师问:怎么比较视频中出现的两个数量?(学生回答)师:哦,可以用减法……师:有其他办法了吗?(学生回答)师:非常聪明!我们还可以用除法来比较它们间的关系,其实这两个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如酸牛奶的杯数占苹果汁的3/2,这我们也可以说成是3∶2。(板书)
(3)对话探究。①那“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用比怎么说呢?学生答:3比2。师:(板书3∶2)2比3记作2∶3,那3比2记作什么?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比各部分还有自己的名称呢?请自学课本P68例1下面的一段话自学后汇报。师手指(2∶3),在这个比中,前项是?后项是?同样的2杯果汁,为什么这里作前项,到这里作后项呢?(强调两个比的顺序)②同桌互相说2个人的年龄比?与老师年龄的比。③教学例1后“试一试”。屏显题目。师指图说:这4个比,它们的意义各是什么?说一说:假如我们每个烧杯里的中洗洁液分别看作1份,几个杯中的水分别是几份?追问: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我们还能怎么表示?④教学例2。1)其实,生活中还有不同类的两个数量比较的例子,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例2)。2)学生填写师课前方法的表格一。提问:怎么求出小军和小伟的速度,各是多少?3)谈话: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你能试着写一写小军和小伟所走路程与时间的比吗?提问: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4)概括“比”的数学含义。师:前面老师和同学一起得出并接触了不少的比,现请大家观察一下(师手指板书),认真地思考一下,比与什么相关?两个数的比又表示它们是什么关系?(板书比的意义)。设计意图:例2通过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比的认识。通过题中的填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速度是路程与时间比较的结果,可以用比表示。在概括比的意义时,强调了比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对比的意义的本质有所理解。5)认识比值及与比的区别。⑤数学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1)学生填写例2后的试一试,引导观察等式,提问: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交流,填写课前发放的表格2。(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的表格)A.师生交流,共同小结。B.谈话:概括比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比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如3∶2也可以写成3/2,仍读作“3比2”。C.根据比,分析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游戏:剪刀、石头、布。赛三局。汇报比分:2∶0,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比与我们今天学的比一样吗?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探究能力,通过做“试一试”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可以使他们进一步明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既让学生参与了数学活动,又让他们的认知结构得以完善。
(4)结构生成。①完成“练一练”第1、2、3题。②比一比。1)投影显示:2杯盐水,标出盐与水的质量比分别是1∶20,1∶30。让学生猜测哪一杯咸一点?原因是什么?2)教师拿出实物烧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先在杯中放入100克水,再用搪瓷勺倒入4克盐,轻轻搅动。要求学生想一想、猜一猜,并和上面2杯比较,与哪1杯的咸度是一样的?为什么?③知识介绍。(课件介绍黄金比)用数学知识分析开课时,为什么第3张照片看上去好看?设计意图:课标要求,在导学要将知识学习与运用、实践相互结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5)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生活中充满着数学,课后请同学们用你智慧的双眼寻找生活中更多的比,用你灵巧的双手创造更多的美吧!
(6)教学反思。①联系生活创造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的快乐。数学学习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将比的知识放在具体的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中教学,降低学生了理解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师在设计中时不时地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在动手操作中相互讨论,并适时指导、讲解,完善了知识体系,把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他们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
一、 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摄取生活中的数学,收集数据资料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发掘生活中的数学,收集数据资料。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如教学“时、分、秒”前,布置学生搜集不同的时钟进行仔细观察,找出它们的特征,为教学这部分内容做好充分准备。学习“元角分的认识”前,要求学生准备各种面值的纸币或硬币,说说元角分各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用人民币买一两件物品。讲统计知识前让学生统计小组成员的数学单元成绩,请他们当小记者到学校某个年级调查男女生人数并做好记录。这些都是学生容易办到的而且也喜欢做的事。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形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
二、 课始巧妙导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求知欲望
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对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到困难乏味。教学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巧妙设疑,引入新的知识境界。如讲“圆柱体和长方体(或正方体)比较”时,根据圆柱体比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积大而它的表面积有比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小的特征,我从生活实际中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桶、口杯是用圆柱体(或近似圆柱体)而不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因为圆柱体用的材料少而容积又较大)”?又如讲“三角形的特征时”,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我问学生:“设计自行车架为什么要用三角架?”学习“简便运算”时,向学生讲述售货员能很快算出货物的价格的事等。这些都是数学在生活实际中具体应用的例子,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很有好处。
三、课中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新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新知识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性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讲“长方形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箱子、粉笔盒和盖房子用的砖,这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后,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学生根据教师所举的例子找出它们的特征,一下就说出很多物体。如橡皮擦、文具盒、新华字典、比较厚的课本(容易看出来)、钢笔水盒、柱子等等。这时我抓住时机进行点拨,请学生把刚才所举的例子进行仔细观察,结合读课本,思考、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征。通过实物观察,读书、思考、讨论,学生很快就认识了长方体和方体的特征。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使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学习它们的表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 巩固练习,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提高解题能力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事物,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如学习“行程问题”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每天上学坐车、骑自行车、步行要几分钟时间才到学校,平均每分钟走多远,你家到学校约有多远?自己根据已知条件的变换,编出几道不同行程问题的应用题。这样就不会出现汽车的时速是1200千米这一类的问题了。又如学习“百分数”后,让学生计算当天的“出勤率”,每次考试中的“优良率”、“及格率”、“平均分”等等。这样,学生学得自然、轻松、有趣,既容易学好,又逐步培养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扩展数学知识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学前可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例如,在教学“利息”前,我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二是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学生交头接耳、跃跃欲试,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他们或邀同学,或邀父母,或独立操作,兴致盎然地完成了这一特殊的作业。上课时,学生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他们的发现:自己回家与父母以前的存单比较了一下,发现利率下调了;甚至还有同学告诉我他还计算了一下,发现存单上填写的本息合计少了,是不是银行弄错了……这样,既避免了利息的教学公式化,又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学习数学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这样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数学知识,再回到书本上来。
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师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数学,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关系,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过程如下:
1.说关系。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与同学、父母、哥姐等又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脑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
2.猜老师的岁数。先猜猜老师是多少岁数?(22)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3岁,那老师多少岁呢?(25)25也是一个数量,那大3岁是什么呢?引出是关系。
3.猜扑克牌的张数,让学生猜猜教师手里有几张牌?(11)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它多2张,那师手里有几张?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求出来了。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知道了,告诉你一个数,要求另一个数,必须知道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接下来的新课,出示小白鸭、小灰鸭,分别为18只,24只,求小花鸭有多少只。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知道必须有关系才能求小花鸭。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出各种关系,学生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在这节课中,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内化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
例如,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时,教师可联系学生50米赛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因为路程一定,所以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如果甲与乙的速度比是3:5,那么他们的时间比就是5:3;反之,如果两人都跑5分钟,这时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例,路程比等于速度比等于3:5。这样,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正反比例的直观表象,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积一定,成反比例;一个因数一定,成正比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