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莫言台湾

莫言台湾

时间:2023-05-30 08:53: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莫言台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不能否认的是,没了老谋子的镜头,莫言的那些文字,或许还躺在某处角落发酵着。

如果有10个人知道莫言获得诺贝尔奖,那么有5个读过他的小说,但至少有8个看过那部《红高粱》。一切的肇始,离不开1988年那部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

在某个下午,张艺谋前妻从图书馆的文学期刊翻出了莫言的小说,看完之后带回家给张艺谋瞧瞧。一瞧不打紧,老谋子如猎狗嗅到兔子的味道一样如获至宝,当即决定要找到文章的作者。

彼时的莫言居住在军区大院的筒子楼里,挨家挨户不知道要敲多少门,老谋子便如《有话好好说》里姜文雇来的人一样,在楼下仰着头喊“安红,额想你”。兴许,这个桥段也因此而来。

两人聊了没十分钟便拍板――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说,一个是比名不见经传还无名的准导演,就这样在莫言“拍好了是你张艺谋的光荣,拍砸了也不是我的耻辱”的心态中开始合作。

张艺谋将当时嫩芽般的巩俐带到莫言家,向后者展示自己对“我奶奶”这一角色的判定。只是莫言看着皱着眉头嫌饼上没鸡蛋不好吃的巩俐一阵担心:电影恐怕会砸在她手上。结果却是,《红高粱》的成片让他感到“很震惊”。

这部电影让莫言在那个时代小小地名利双收了一把,他总共拿到了2000元。当时张艺谋找来要改编小说的时候就觉得“要发一笔大财了”的莫言,果然拿到了在那个时代让他“兴奋得一宿没睡”的大红包。

从此,莫言的文学和影视的镜头开始了揪扯起来。

上世纪90年代,刚刚拍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老谋子又要和莫言谈合作,于是莫言创作了《白棉花》。但老谋子拒绝拍摄的理由是,作品过于考虑电影元素。五六年后,倒是台湾导演将之拾起,拍摄了一部连原作者都没看过的地下电影。

1994年,莫言和香港导演严浩的合作让他又一次蜚声中外。曾拍摄过《庐山恋》的张瑜从海外留学归来,自筹1000万拍摄了由莫言的《姑奶奶披红绸》改编的《太阳有耳》,一举拿下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3年后,张艺谋将莫言的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拍摄成《幸福时光》,却没有得到原作者的肯定,“这个时候我确实感觉到,张艺谋作为一个全世界有名的大导演,真是陷入了困境中。”

整个上世纪90年代,莫言创作过不少影视作品:《梦断情楼》、《红树林》、《良心作证》、《哥哥们的青春往事》等等,但似乎合作的过程并不愉快。“我觉得每写一部电视剧,人格上就好像受了极大的侮辱。每次你都会被低劣的电视剧导演横挑鼻子竖挑眼。”而之后与霍建起于2003年合作的电影《暖》,则让莫言重新回归舒适的自我状态。

“我认为一个电影导演与一个小说家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的契合。这样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一个有自尊的小说家在开始创作一部小说时,不会也不应该去考虑改编电影的问题,否则就会破坏小说的纯洁性。这有点像恋爱,你最好不要脚踩两只船。”莫言接受采访时说。

余华们的文学出路:

影视是最优质的“女婿”吗?

1993年夏,莫言和余华、苏童、贾平凹等11位严肃文学作家联合创作了20集电视系列剧《中国模特》,算是携手跨出有意识有组织地与影视文化“亲密接触”的关键一步。

如此多的大腕,在中国文学史或电影史上是一个奇迹。不过,《中国模特》好像并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

和莫言同一时期,或者稍稍晚点的作家,无一不是靠影视这块敲门砖叩开公众的大门。1994年,历时一年拍摄完成的《活着》获得当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主演葛优拿到最佳男主角奖。这只一片两中的好果实在当时砸出巨大争议,“张艺谋最好的电影”头衔至今毋庸置疑。

事实上,很多人认为电影比原著表现得好。张艺谋的行片风格虽然张狂极端,但在这部《活着》中,却罕见地比原著更为低调。影片洗掉了余华的血腥写作,留下了对境遇的冷静呈示。没有强烈的色块,没有奇观性的构图,甚至看不到剪辑和表演的痕迹。

电影《活着》,再现又升华了原作《活着》,某种程度上,锦上添花了。

同时代的苏童也有多部作品被搬上银幕。最有名的当属由《妻妾成群》改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此外还有《红粉》和《米》;张平的《抉择》改编成《生死抉择》后,创造了当时国产影片票房最高纪录……小说嫁给影视,或许真的是最好的出路?

王朔应该是同时代作家“触电”最早的了,然而,虽然他亲任影视公司总经理,但仍然焦虑“要有可能,我一辈子都不干影视。‘码字儿’是我一个人的事,爱咋整就咋整;拍戏要好编剧、好导演、好演员,谁在哪差一点火候都不行。”

张抗抗对自己的小说《情爱画廊》被改编成20集电视连续剧就颇为不满:“我的原作与剧本改编有很大的分歧,他们改得太匆忙,没有和我认真磋商。当然改编可以丰富原有的情节,但要看是否符合原著精神……剧本与原小说完全不同,造成了与目前大多数影视作品的重复和趋同。”

只是,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让几百万、几千万的人共同关注,势必在宣传自己的文学作品上迅猛于让区区几万读者去埋头苦读。在泛阅读时代,想让读者乖乖就坐埋头苦读已是空谈,能吸引他们前来买书的最好途径,或许只能是改编成影视作品了。

从《山楂树之恋》到《致青春》:文学与电影的互哺时代

千禧年之后,另一种文学态度开始在影视作品中蔓延――青春、网络、玄幻在成为畅销文学的同时,也成为影视最爱提及的部分。

自徐静蕾自导自演的著名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改编的电影票房过亿后,大导演张艺谋也将艾米的畅销小说《山楂树之恋》挪上银幕。2011年,改编自畅销文学作品《失恋33天》的电影在“光棍节”期间成为票房黑马,以破3亿的奇迹票房成绩力挫斯皮尔伯格的《丁丁历险记》。同年,台湾网络起家的九把刀,将他的半自传小清新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电影化,这部纯爱电影居然在当年击败大手笔的《赛德克巴莱》,赢得4亿新台币的巨额票房,在台湾华语影史票房榜上位列第三。在市场环境的刺激下,一向以精准水平要求自己的陈凯歌也相中了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唯一一部网络小说《请你原谅我》,改编成电影《搜索》。

电影不是文学改编的唯一阵地。近两年热播的《甄传》、《步步惊心》、《美人心计》等都改编自畅销文学,甚至现代剧《裸婚时代》亦改编自网络连载小说《裸婚:80后的新结婚时代》。

与曾经的文学和影视媾和不同,这些裹着青春、玄幻外衣的小说多是在网络积攒庞大人气之后才被导演圈中改编,如此文学作品与影视的关系,不再是单向受益,文学反哺影视,影视回馈作家成为新的动向。

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空前成功,令人气作家大胆触电成为一种潮流,郭敬明亲手动了他的《小时代》,鲍鲸鲸因改编自己的《失恋33天》而拿回一座金马奖,流潋紫参与《甄传》的编剧,热播剧《青瓷》《暗算》《悬崖》等作品均是原著作者亲自操刀做编剧,甚至还有作家在自己原著改编的影视剧中客串演出的,比如刘震云就在自己编剧的《我叫刘跃进》里奉上了最有趣的表演。

第2篇

证券市场的一批投资者也因此闻风而动。10月12日,传媒板块表现亮眼,板块个股全线飘红,6只个股开盘涨停。截至10月12日9:33,新华传媒、出版传媒、长江传媒等6只个股封涨停。此外,天舟文化大涨逾7%。

莫言获诺贝尔奖的消息不仅令文艺界沸腾,也搅动了证券市场的一批投资者。据证券时报报道,除长江文艺出版社外,上海文艺出版社早在莫言获奖消息公布前的10月9日,就集中出版了11部莫言的作品系列。上海文艺出版社与长江文艺出版社则分别是新华传媒(600825)的合作方、长江传媒(600757)的全资子公司。

据东方网报道,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在获此喜讯后表示,他将安排加紧印刷莫言的全集书册,并在书册上注明其诺奖获得者的身份。事实上,上海文艺出版社已于10月9日出版了莫言作品系列共11部,当当网随即于昨日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向外推介。

此外,与莫言合作的出版社还包括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众多出版社。而长江文艺出版社为上市公司长江传媒的全资子公司,仅于2009年7月1日出版了一部《莫言作品精选》。2012年上半年,长江文艺为上市公司贡献的现金红利为915.48万元。

资料显示,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的成员单位,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是新华传媒大股东新华集团的股东,持有新华集团5.1%股权。

2011年4月,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与新华传媒旗下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签订了《数字出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分别以出版、发行为主的两大集团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携手向数字出版进军。

此外,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作为目前莫言作品在中国内地的唯一授权出版方,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营销部副主管副总经理史翔透露,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会使公司业绩有“可观”的提升,还将加速该公司上市的进程。

“我们签的这个作家,他居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你想想这个意味着什么,就相当于经纪公司签的电影明星获得了奥斯卡奖一样的感觉。”昨日,唐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唐娟是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典博维)营销部副主管。该公司官方微博上显示,它是目前莫言作品在中国内地的唯一授权出版方。

“我们目前签一个作家的话,都是全版签合同,所涉及的版权主要包括图书的出版权,再一个就是在出版权基础上延伸出去的权利,包括影视改编、数字出版等。延伸权利这一块,我们一般也是全签的。”唐娟说。

谈到莫言获奖对公司的影响,唐娟认为,影响主要有几点:首先是关于莫言作品延伸的版权的售价,可能会更有话语权;其次是莫言图书的再版印量会有大的提升;第三是莫言之前已经出版但是没有引起太高关注度的文论、散文等,会在这次热潮中提高印量。

据了解,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于2005年,作为国内一家领军型民营文化传媒机构,致力于大众传媒产品(图书、杂志)的选题策划、市场运作和发行销售业务,以“把握出版脉搏,引领出版时尚,创造出版价值,繁荣出版市场”为宗旨,多年来策划发行书籍刊物累计数千万册。

精典博维先后和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韩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著名出版机构进行了版权贸易和合作交流,出版物成果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赞誉,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欧阳中石、冯其庸、文怀沙先后为公司题辞。

第3篇

1、台湾原著居民的一种古老语言,意思是“ 真正的人”,含有一种民族的自豪与褒扬,是原著部落人民渴望用生命去换取的一种英勇无畏的称号与荣誉。

2、史诗英雄巨片《赛德克·巴莱》故事叙述在险恶的日据时代,赛德克族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与信仰,男人必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派遣帮佣不能编织彩衣,骁勇善战的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见证这三十年来的压迫统治,看着族人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因一场误会种下日警和赛德克族的紧张关系,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报复的阴霾中,忍辱负重的莫那鲁道在深思后,虽知这场战役将面临灭族危机,但他明白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于是决心带领族人循着祖灵之训示,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康熙中叶,渡海来到岛内的内地宦吏和游客,在始于猎奇的心态下,产生了采风之作,而“竹枝词”一体亦庄亦谐,用来描述孤悬海天、洪荒初辟的台湾山川风物,自然成为首选之属。乾嘉以降,岛内出身的士人也着手这种体裁的诗歌创作,采写的范围除本土外,还及于对岸祖国大陆,比如李望洋游宦甘肃河州时的作品,即是一例。

到了近代,一种七言四句、男女对唱形式的采茶歌谣,由台湾北部茶园渐及于全省城镇,其中有闽南方言与客家方言两种不同的唱腔,“其意缠绵,其词委婉,其音流曼……台北街头巷口,时聆歌唱”(《诗荟余墨》)。当时的台湾学者连雅堂认为,这种特有的民谣是源自古代的竹枝词和柳枝词的。本栏前文提及,1911年春到访台湾的梁启超在岛内游历时,对岛内民间的诗歌传统即留有深刻的印象。

兹在突出表现台湾风土民情的作品中,选载数首,并就其遗事今况,略述一二:

(一)

槟榔蒌叶逐时新, 个个红潮上绛唇。

寄语女儿贪齿黑, 瓠犀曾及卫夫人。

陈肇兴《赤嵌竹枝词》

红罗检点嫁衣裳, 艳说糍团馈婿乡。

十斛槟榔万蕉果, 高歌黄竹女儿箱。

周莘仲《台湾竹枝词》

《台湾诗乘》记:“台湾素产槟榔,干直而耸,高可二三丈,叶大如凤尾,随风摇曳。秋初子熟,采而剖之,和以蛎灰,裹以蒌叶,男女眈嚼,旦夕不绝。订婚宴客,以此为礼,谓食之可辟瘴也。”

槟榔一物,居然事关饮食男女、社交生活和民生之计,显然是近代台岛风俗画卷的特征之一。

其实,“槟榔文化”遍及西太平洋沿岸和岛屿。我国台湾和海南因为是产地,人们只嚼食青鲜的槟榔子(海南所产者颗粒一般大于台湾四五倍),而中国大陆部分地区则将之腌制或风干,配料也各自不同。清代王渔洋《调程给事》诗:“趋朝夜永未渠央,听鼓应官有底忙。行到前门天未启,轿中端坐吃槟榔”,他所嚼食者就是干槟榔子的切片。

台湾槟榔的吃法,与广东相似。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谓:“粤人以蛎房灰染红,包浮留藤叶,俗称橹叶(台湾为蒌蒿之叶),食之,每一包曰一口。”

“红潮”一词的说法,坡和朱熹先后写道:“红潮登颊醉槟榔”、“初尝面发红”。他们二人显然在岭南试尝过槟榔,故知其效应。

至于“齿黑”,刘家谋《海音诗》有句:“黑齿偏云助艳姿,瓠犀应废国风诗”,并注“妇女以黑齿为妍,多取槟榔与孩儿茶嚼之”云云。

台人眈食槟榔,于今为烈,槟榔的供需,俨然已成为岛内一项大宗的生产和消费。近年台商大批涌入大陆,在他们集结的城市,都可以买到岛内空运来(不出24小时)的新鲜“青仔”(岛内槟榔的俗称),比如在北京的金鱼胡同就有其固定的供应点。

(二)

台高湾曲产名茶, 一味清香沁齿牙。

有女采来歌欲罢, 满筐归去夕阳斜。

黄逢昶《台湾竹枝词》

鹧鸪声里忆哥哥, 亲拣云芽远寄他。

一一枪旗侬自采, 渴怀七杯莫嫌多。

林痴仙《采茶歌》

“一一枪旗”是“一枪一旗”的意思,指采摘时仅取茶枝顶端的芽(卷心的嫩芯,形似枪尖)和下面的一片叶(似初展的旗面)。“云芽”则形容这一枪一旗上犹带细毫。

台湾北部新店溪上游的文山缓坡,自然条件与乌龙茶原产地福建安溪相近似,是岛内最早引进安溪茶种和茶农的地方。清同治初年,堪与福州花茶匹敌的台北包种茶悉由英商德记洋行收购,运售南洋各埠,并远及欧美诸国,销途日广。自是,台湾茶业大兴。当时,由厦门和汕头商人开设的茶行有三十多家,茶工亦多安溪人,春至冬返。其时,两岸居住的闽南人,只当海峡是家门前的一方水塘而已。

(三)

郎行赠妾猩猩木, 妾赠郎行蝴蝶兰。

猩红血泪有尽时, 蝶翅低垂哪得干?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流宕春光烂漫枝, 翩翩似醉更似痴。

家家一树锦蝴蝶, 是梦是花人不知。

孙元衡《赤嵌集》

猩猩木即凤凰木,在台湾浊水溪以南才能够著花。乔干光洁,疏桠垂伸,叶形圆小,横排平铺;春夏间繁花附于鸟羽般的枝叶之上,一派猩红炽烈,迎风栩然扇动,有若浴火凤凰之展翅待飞。凤凰木是旧府城台南市的市花,蝴蝶兰则原产于台湾南端恒春半岛山间和岛外太平洋上的兰屿。兰屿原名红头屿,光绪二年,恒春知县周有基到此,始隶版图;因以蝴蝶兰而闻名,后改为今称。

第5篇

关键词:中国当代小说 日本 翻译 出版 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06-01

中日两国文学交流源远流长。中国文献典籍传入日本的记录可追溯到6世纪末、7世纪初的飞鸟时期。当时传入的儒家文献对日本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新时期的中国文学在日本的状况如何呢?该文试从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翻译、出版及接受的角度了解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译介情况。

1 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翻译情况

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主要是通过文学杂志及研究会的刊物进行介绍的。[1]主要有中日现代文学翻译会的《中国现代小说》以及谷川毅编辑的《火锅子》,后者在2014年5月的停刊号上介绍了叶井、康棣、李樯等人的小说。而《中国新时期文学日译一览》则收录了1976至2007年至今在日本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的所有作品。这些在谷川毅、张元的文章中有详细的说明,该文就不再赘述了。研究会有中国文艺研究会、东京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会、残雪研究会、苏童翻译研究会等。

上述研究会成员大都是大学教授或汉学家,被译介的作品多是纯文学且多以中短篇为主,读者也仅限于中国研究圈的人。

2 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出版情况

笔者对照中国当代作家作品名录在日本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网站搜集了中国当代小说单行本的出版情况(截止2014年6月20日)。[2]

在亚马逊上找到的最早的中国当代小说单行本是1986年田书店出版的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及NGS出版的容的《错错错》,而2014年则有莫言的《丰乳肥臀》、余华的《第七天》、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劳马的『海のむこうの狂想曲、残雪的《最后的情人》、王海的《中国式离婚》等。

自1986年至2014年共有101位作家的162本小说单行本在日本出版。作家大致可分为:贾平凹、史铁生等知识青年作家;余华、苏童等先锋作家;韩寒、郭敬明、田原等80后作家;六六、卫慧、安妮宝贝等畅销书女作家;朱天心、白先勇等台湾作家。

从图1来看,日译单行本出版数量虽然少,但呈现出上升趋势。可以发现1987年、1996年、2012年出版册数比较突出。这是因为1987-1990年德间书店出版了《现代中国文学选集系列》,收录了刘心武、王蒙等13位作家的作品。1996年樱枫社出版了《中国现代女流作家系列》,出版铁凝、王安忆等5位作家的作品。2012年勉诚出版社出版了10位中国作家的小说集,编成《精选中国同时代小说系列》。看来图书出版离不开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日译单行本小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文学作家的代表作,如实《白鹿原》、铁凝《大浴女》;当代中国畅销小说,如六六《蜗居》、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在中国具有争议性的作品,如阎连科描写中国艾滋病村的《丁庄梦》、卫慧《安妮宝贝》、余华《兄弟》等;被改变成影视的小说,如朱秀海《乔家大院》、刘震云《手机》、余华《活着》等。

译者一部分是汉学家,如东京大学教授藤井省三、中央大学教授饭容、名古屋大学教授谷川毅、佛教大学名誉教授吉田富夫等,他们关注的仍是文学性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纯文学作品。另一部分是以泉京鹿为代表的青年译者。从她的译作《兄弟》《悲伤逆流成河》《告别薇安》《像卫慧一样疯狂》《我的禅》《双生水莽》可以看出她关注的是反应中国当代社会的作品。正因如此所以她翻译的书在日本很受好评。《像卫慧一样疯狂》卖了2万多册,《我的禅》首印2万册,这在中国当代文学界中已算是奇迹了。

这里不得不提莫言。根据《中国新时期文学日译一览》莫言共有54篇小说被翻译,据笔者统计单行本数量最多的也是莫言,共有19本小说及4本与其他中国作家的小说合集出版。莫言获诺贝尔奖后出版风头更劲,2013年出版的7部中国小说中莫言占了4部(《红高粱续》《透明的红萝卜》《变》《天堂蒜薹之歌》)。在日本,莫言80%的作品被译成日文,这个现象在中国作家中除了鲁迅之外是没有的。张元表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中国文学的书卖得好了,而且日本开始关注作品的文学性了。可以说莫言的获奖使日本更加关注中国文学及其动态。

3 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接受情况

毛丹青曾提到一般作家的作品在日本的发行量是2千到3千册,说明中国作家的作品在日本的影响很小,甚至是微不足道。他还作了一个问卷调查考察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但结果不甚集中,说明中国作家在日本的影响较小。

大阪外国语大学青野繁治教授也做过调查:请写下1976至1996年在中国发表的文学作品中印象最深的5篇作品。结果显示,最受欢迎的作家分别是刘心武、余华、王蒙、谌容、莫言等,最受欢迎的作品是《红高粱》、《人到中年》等。

笔者针对一般日本民众做了个问卷调查,有18位不同年龄学历职业的日本人回答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普通日本人基本不关注中国当代文学,书店里很少看到此类书。但很多人表示对中国当代小说有兴趣。

如今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通过畅销书来了解中国了。笔者也发现亚马逊里有许多中文原版书,这说明日本还是有需求的。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

以上对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翻译、出版及接受情况作了介绍,希望能对把握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受容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谷川毅.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J].中国图书评论,2011(5).

[2] 张元.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J],文艺评论,2013(5).

[3] 张元.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受容情况[J].赤峰学院学报,2012(5).

[4] 秦轩访.《我的禅》日文版的翻译泉京鹿,2005.

第6篇

灶脚,厨房之谓。旧时有家就有灶脚,灶脚必有灶。灶脚供应全家的饮食,是家的心脏,生活的依赖。

记得儿时天寒下学归来,一头就钻进灶脚,因为母亲准在那里。然后窝在灶旁,一面向灶内添火,一面取暖。母亲在灶上准备晚餐,忙着蒸包子或馒头,切菜炒菜。蒸笼冒着馒头已熟的香气,飘散满屋,锅里的菜咕噜噜滚着。腹中饥饿,心里却充满温暖的等待,只等母亲一声传唤拿筷子拿碗,我一跃而起,请父到厨下开饭。一家人围灶而坐吃晚饭,此情此景,真想唱出:“我的家庭真可爱。”

家有灶脚,有灶脚就有灶王爷,旧俗腊月二十三更尽时,灶王爷上天言事,家家祭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灶爷“常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三百日,小者夺算,算一百日。”按家人罪状,大小不同,夺阳寿若干。灶王爷是玉帝遣派常驻各家的督使,这个时辰上天汇报,所以家家户户祭灶祈福,是为小年夜。宋周必大《祭灶》诗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太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对祭灶情景描叙甚详。

灶王爷是家的守护神,对家人的喜怒善恶,观察皆有考纪,准备上天禀报。但灶王爷并非铁面无私,颇有人情味的。所以,祭灶那天将糖饴抹在灶王爷神像口中,使他上天口不能多言,或将酒糟涂于灶口,使他酒醉不能说长道短,只能“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不过,自从大同电锅上市,天然气普遍使用后,灶脚的情况改变。使用大同电锅,家庭主妇无须晨起引火,煲粥煮饭,只要将米淘妥,置于内锅之中,然后外锅添水覆盖,最后,像弹钢琴似的将键向下一按,即可。不必再担心饭夹生或焦煳,是中国主食体系的粒食文化,重大的超越与突破。中国人不可一日无饭,当年留学生出国,都抱了个大同电锅漂洋过海,表示虽漂泊异域也不忘本。

天然气的使用,更彻底改变传统灶脚的形态。从此灶脚煮饭用电锅,煮菜则有瓦斯炉,无须另外设灶。接着又有快锅慢锅、微波炉的出现,灶脚无烟无火也有饭吃,这是台湾地区半世纪来饮食文化重大的转变。灶脚无灶,灶王爷失去居住之所,我们从此失去家庭的守护神。

灶脚从传统迈向现代之后,容积缩小,仅能容一身周旋其间,两人已嫌太挤,不再是家庭聚会之所,缺少了往日的温馨和谐。许多细事的争端被挤了出来,家庭成员生了外心,其名曰外食。灶脚没有灶,我们不仅失去了家庭的守护神,黄昏的田野也失去了诗意,因为再也看不到袅袅上升的炊烟了。没有炊烟,只剩冷灶,我们的生活也变得单调了。

第7篇

情系两岸 力促统一大业

沟通四海 喜见民族腾飞

在京老台胞何标:

两岸同胞 血浓于水

和平统一 民族振兴

在京老台胞陈炳基:

同心同德 再接再厉

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

在京台胞黄幸:

骨肉亲 两岸情

盼统一 携手行

扬州云鹤金陵大饭店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洪荣发:

践行使命 团结台胞

融通两岸 服务奉献

北京鑫记硕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庄玉松:

创会30年经风雨

振兴中华业绩稠

长荣集团驻中国大陆代表刘永宽:

沟通感情 联络友谊

团结台胞 兄弟情深

台湾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寅夫: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团结台胞 联谊乡情

在京老台胞田富达:

祝“台胞之家”更幸福!更和谐!

安徽黄山市歙县台籍大学生王项敬:

团结起来,相亲相爱,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人民大学台籍学生晓影:

一个大门分两扇

进进出出一家人

一道海峡连两岸

世世代代一条根

全国原副会长上海市会长郭昭烈:

祝全国30岁生日快乐!

在京二代台胞陈子云:

两岸台胞同心圆梦,共创和谐美好未来!

在京三代台胞何欢:

一样的血液,一样的光荣,

我们彼此牵挂、乡音乡情。

成都中医药大学台籍学生梅艳莉:

愿与全国一道,为沟通两岸做出自己的贡献!

香港国际华商协进会会长苏永安: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发挥亲情乡情优势

服务广大台胞乡亲

发挥台胞桥梁作用

佛山市南海日镒金属有限公司陈英雄:

联谊定居大陆台胞

服务岛内台胞乡亲

北京天承金象中医诊所医师谢茂源:

服务团结联谊海内

外台胞台商台生

北京捷安特京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清发:

加强各个领域交流合作

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青岛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秘书洪庆宪:

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振兴中华再创辉煌业绩

台湾政治大学陈丽娟:

发挥台胞优势

彰显民族特色

促时两岸交流

弘扬中华文化

台湾大学谢闵淇:

感谢全国让我们领略到了祖国大陆山川的锦绣壮美,体验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

台湾淡江大学晟豪:

距离在了解中拉近,共识在体验中铸成!祝福全国!

台湾大学郭彦志;

“龙脉相传、青春中华”

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

两岸青年沟通的桥梁

《海峡评论》社长吴琼恩、总编辑王晓波、总经理方守仁:

贺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30周年,情系两岸台胞的桥梁,共同努力民族的复兴。

清华大学台籍学生莫言:

祝福全国在祖国和平统一的征程中做出新的贡献!

中央民族大学台籍学生子丹:

两岸同胞同祖、同种、同文!同心戮力,共建强大的现代化祖国!

北京大学两岸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会长罗海芸:

感谢全国长期来对台胞乡亲的照顾,祝愿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继续携手同进,共创两岸的美好未来!

北京大学两岸文化交流协会主席蔡秉宪:

第8篇

“对联”应用广泛。名胜古迹、殿堂庙宇随处可见,也可用于励志抒情,佳节喜庆,交际应酬,寓文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为人们喜闻乐见。由于它充分体现汉语文学特色,故又常被用来作为语言训练的有效形式。鲁迅在三味书屋内就有“晚上对课”的记载,“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课”,就是“对对子”。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说:“属(zhǔ,嘱,写)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语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许多语文老师引为共识。内地学校、港台学校都有组织学生撰写对联的活动。所披露的佳作精彩纷呈,现摘取15例,以供欣赏。

(1)三载同窗共砚 一心并驾齐驱

(台湾 江思颖)

(2)幸有良师常补短 难得益友总查疏

(湖南 陈媛媛)

(3)课外笛箫闹社团 桌前笔墨描山水

(湖南 缪鸿威)

(4)眼睛虽小不可少 镜片不大却嫌多

(上海 华师大二附中)

(5)相逢握手一大笑 离别话情几多愁

(吉林 成思宇)

(6)平湖秋月镜中镜 瀑布青藤帘中帘

(湖南 王亦芳)

(7)居陋室惟吾德馨 赏莲花仅汝清溢

(吉林 孟庆天)

(8)莫待明年花更好 当惜今朝春正浓

(上海 华师大二附中)

(9)能文能武,浑然自有气度

亦柔亦刚,半点不让须眉

(台湾 江翊君)

(10)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玩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湖南 冰 丽)

(11)爆竹声声辞旧岁,告别过去

笑语盈盈迎新年,憧憬未来

(山东 牛 毓)

(12)岳阳楼上范仲淹借景抒怀

桃花源中陶渊明托物言志

(吉林 朱慧敏)

(13)群英际会,切磋琢磨,臻于“至善”

俊彦云集,精诚勤爱,足以“明德”

(台湾 周桂芳)

(14)这人“零点二”,难辨春色,实苦恼

那位“一点五”,明察秋毫,真传神

(上海 华师大二附中)

(15)取进怀乡怀进取

(此为湖南怀乡中学教师周炎华出的上联,征求下联。这是回文联,要求不论顺读还是倒读,都很通顺。)

成才苦练苦才成(湖南 徐映霞)

勤学苦练苦学勤(湖南 李 雪)

情牵两岸两牵情(湖南 程 薇)

中学生学写对联,本有一定难度。其难度主要在于对语言要求较高,言简意赅,语句结构对称,字音相谐。不过,中学生只要善于学习,注意推敲,逐渐形成基础,成绩还是十分可观的。

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青春朝气,这是中学生对联给读者的强烈感受。“课外笛箫闹社团”对“桌前笔墨描山水”,“相逢握手一大笑”对“离别话情几多愁”,“能文能武,浑然自有气度”对“亦柔亦刚,半点不让须眉”,“这人‘零点二’,难辨春色,实苦恼”对“那位‘一点五’,明察秋毫,真传神”,尽显少年智慧,形容夸张,谈笑自若,亦庄亦谐。口语,与文言词汇衔接自然,表现校园生活情趣,雅俗共赏。

纵观中学生对联,时见模仿痕迹。这原不足怪。对联要求意义完整,一副对联一个主题,这比较容易做到。而用词造句、平仄相对则颇费斟酌。有些联句,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玩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眼睛虽小不可少”对“镜片不大却嫌多”,其中或直接引进民间格言“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或借鉴名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郑板桥句),能做到仿中有创,倒也妥帖自然。

写作对联最难的是上下联必须符合对仗的要求。所谓对仗,就是联语两两相对、成排而出,如同古代的仪仗一样。对仗要求上下联语词类相同、句法一致、平仄协调。对仗是对联最主要的特点。这里特别提示,古今汉字声调显示是不完全相同的。古人将字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上、去、入三声并为“仄”声。而现代汉语中,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已经废弃。也就是说,现代汉语对联中的“仄”声只有“上声”和“去声”。

例如:幸有良师常补短

(仄仄平平平仄仄)

难得益友总查疏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副对联上下联用字词性相同,组词结构一致,上联以仄声起,仄声收尾,下联以平声起,平声收尾,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应该说,这副对联意义深刻,应对工整,是中学生用心之作。

对联常规是上联末尾字“仄”起,下联末尾字“平”收。有时候,因表达意义需要,也可以“平”起“仄”收。

例如:居陋室惟吾德馨(xīn,平声)

第9篇

子曰:“百善孝为先。”佛曰:“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老曰:“六亲不和,有孝慈。”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但无论哪一个思想体系,孝都是一个重要范畴。

2014年春节晚会一首《时间都去哪了》引发了千千万万人心灵极大的颤动。父母把一生的时间贡献给子女,而子女的时间都去哪了?古语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生命经不起太多的等待,同样孝道经不起太多的徘徊。

欧阳修有句名言:“祭之丰,不如养之薄也”意思是安葬父母再厚重,祭祀的贡品再丰厚,也不如趁其有生之年,尽自己哪怕一丁点微薄的奉养义务,欧阳修又言:“养不必丰,在于孝。”在物质充足的今天,养之丰又有何难?但是孝呢?在我看来,祭之丰,不如养之薄,善待亲人,及时行孝。

生活中遇到这样一行人,总说等有钱了,要大把大把的塞给父母。等有时间了,带着父母去世界各地旅游……可是,等你把钱挣到手了,父母的牙还啃得动大鱼大肉吗?等你有了时间,他们还上得去飞机吗?祭之丰,不如养之薄。孝顺父母要及时,不要等到父母百年之后,你才幡然醒悟,你已错过太多。苏格拉底说:“要用希望孩子对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望你不要让父母晚年还要面对子女“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空寂落寞。

“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为人需当孝父母”孝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美德。虞舜孝感动天,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等一个个孝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祭之丰,不如养之薄。尽孝要及时,一颗孝心也只是平平常常,很多时候在子女眼中根本无关紧要的细节,在父母心里都可以掀起惊天波澜。所以,哪怕是帮母亲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是替父亲捶捶腰揉揉肩,父母都会有极大的满足感。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句闲聊,一顿晚餐,一次出游……只要我们有心和父母在一起的每时每刻,都可以传递我们的爱。

中国人自古就讲“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何况父母之恩,即使以高山大海喻之亦不为过。台湾有“三代碗”的故事,所谓“记得当初我B儿,我儿今又养孙儿。我儿饿由他饿,莫叫孙儿饿我儿。”莫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孝的的天平上,豪宅与土房,美味与粗茶,锦衣与旧袄,在父母的眼中,都是等值的。祭之丰,不如养之薄,尽孝要及时。关心你的父母,关怀他们的起居,关注他们的冷暖,这就是孝,这就是做子女的责任。

愿你在父母的有生之年,以你的绵薄之力,尽一份安逸美好的孝心。

(指导教师 黄福清)

第10篇

一、 在谈论新闻事件时,经常用到“发酵”一词。比如“争端再次发酵”,“发酵”的“酵”往往被误读成xiào。“发酵”本指复杂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比喻事物受外力的影响而发生某种变化。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酵”字统读为jiào,不再读xiào。

二、 在报道“黄岩岛事件”时,媒体上多次把“潟湖”误为“泻湖”。“潟湖”是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淤积的泥沙封堵阻泻而形成的湖,也指珊瑚礁围成的水域。我国黄岩岛的潟湖,属于这种情况。

三、 在报道诺贝尔文学奖时,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薹”,是蒜、韭菜、油菜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在中央部分长出的细长的茎;“蒜薹”,大蒜的薹,嫩的称“蒜苗”,是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苔”,是指一种苔藓植物。有人误以为“苔”是“薹”的简化字,以致把“蒜薹”写成“蒜苔”。

四、 在使用繁体字的场合,“皇后”的“后”常被误成“前後”的“後”。2012年,某书画研究机构的书法家,将装裱好的写有“影後”二字的立轴送给台湾影星归亚蕾,犯了“后”“後”不分的错误。“后”字本已有之,原指君主,引申指“君主的妻子”,和“前後”的“後”是两码事。

五、 在报道捕捉悍匪周克华的新闻时,某些媒体很不得体地把周克华称为“爆头哥”。“哥”字是近年来的流行用语,逐渐出现滥用的趋势,“爆头哥”便是一例。恶魔周克华在作案时近距离对着被害人的头部开枪,这是一种疯狂、残忍的举动。称周克华为“爆头哥”,无异是化残忍为一笑。

六、 在微博中,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差错是女子自称“贱内”。2012年7月,台湾某艺人陪同丈夫赴云南捐赠“希望厨房”,并一条微博,说:“老公的餐饮服务业能往这样美好的方向发展,贱内与有荣焉!”网友一时议论纷纷。“贱内”是一个谦辞,旧时用于对人称说自己的妻子。一个现代时尚女性用它来自称,显然说错了。

七、 在法制新闻报道中,“囹圄”一词常被误为“囫囵”。2012年,某影星在一份因儿子吸毒而代其道歉的网络声明中,说儿子“目前又身陷囫囵,暂不能对公众有一个交代”,又一次搞错了这两个词。“囹圄”读línɡyǔ,意思是监狱。一个人被关押在监狱,就叫“身陷囹圄”。

八、 在交通安全新闻报道中,“酒驾”“醉驾”纠缠不清。2012年10月,某知名演员在上海街头酒驾被查,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不少媒体在报道时,都把“酒驾”误说成“醉驾”。“酒驾”是酒后驾驶,每10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但不到80毫克;“醉驾”是醉酒驾驶,指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80毫克。两者的法律后果完全不一样。

九、 在谈论中日争端时,网络上常常把“兄弟阋于墙”误为“兄弟隙于墙”。2012年,针对日本企图侵占中国的挑衅,中国大陆与台湾都坚决地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网民们在谈论这一时事热点时,喜欢引用“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来说明当下的情势。但不少人不会写“阋”字,有人误成“隙”字,还有人误成“嬉”字。“阋”音xì,意思是争吵。

十、 在使用汉字数字时,“零”和“”常被弄混。阿拉伯数字“0”有“零”和“”两种汉字书写形式。2011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中规定:一个数字用作计量时,其中“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零”;用作编号时,“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

(节选自《咬文嚼字》2013年第1期)

第11篇

关键词:民间文学;谚语;闽台谚语;文缘

中图分类号:H1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06-03

福建闽南地区与台湾同源同宗,几百年来,闽南移民迁徙台湾,在台湾奋斗发展的同时,也传承拓展了闽南文化。在民间文学方面,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演进交融,形成了具有乡土区域特点的民间口头文学创作,其中民间谚语的发展与互动极有特色。

谚语是来自民间口头创作并且流传甚广的通俗大众文学艺术形式,是一种定型化的颇具哲理、洗练俗白的语言。谚语既有风土人情、、生活经历中提炼出的,赋予了训诫意义的短小韵文,也有在长期时代演进中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和大量的歇后语。传承至今,各类闽台谚语依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影响与作用。

一、闽台谚语的类型

(一)人生箴言类谚语

在闽南与台湾,有很多关于衣食住行、婚姻家庭、勤俭等人生箴言类谚语,这类俗谚形成于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与闽台两地特有的乡土习俗、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富有浓郁的当地乡村色彩。

“大石也要小石擎,红花也要绿叶扶。”讲的是乡村文化中人们的互相帮衬,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味。

“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要有好厝边(邻居)。”意指农耕环境中邻里关系的重要,好邻居可以互相成就对方。

“早吃饱,午吃巧,暗顿(晚餐)半饿饱。”这是闽台地区人民几百年来演绎推导出的关于饮食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谚语,主张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的科学养生理念。

“冬吃菜头夏吃姜,免请医生免烧香。”民间素有推崇冬天吃萝卜、夏天吃生姜的习俗,认为这是最朴素的食补方式。

“一瞑无眠,三瞑补勿会过。”讲的是通宵熬夜对身体的伤害,一宿无眠,三个晚上也补不上,告诫人们要起居有序。

“勿吃过量酒,毋喝隔瞑(隔夜)茶。”过量酒与隔夜茶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伤害,这是民间生活智慧的结晶。

“逢桥要下马,过渡莫争船。”这是人生智慧类箴言,是人生经验的总结。过小桥下马,是为了安全。渡口不争船,以免义气用事引发争执落水。

“有情毋惊千里远,无情哪怕门对门。”这里表述的是人类情感的神奇与非理性,正因为这有情与无情,爱情才成其为世间最美妙的情感。

“不当家勿知柴米贵,不生囝毋知父母恩。”这是祖祖辈辈的生活经验,养儿方知父母恩,开始当家方知当家的不易。

“兄弟若同心,田涂(泥巴)变黄金。”此类训诫是教育兄弟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形成凝聚力。

“教囝泅溪(游泳),毋通教儿爬树。”这句谚语的本意是,为人父母要教会孩子游泳,为了成年以后的自救与救人。但不需要教孩子爬树,因为爬树有可能导致失足摔下的危险。此类俗谚的引申意思是,父母应教会孩子应对生活问题的技巧与能力,教子有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父母。

“毋惊山高,只惊脚软,毋惊事难,只惊人懒。”这类箴言引申出人生须勤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二)气象、环境和生活习俗类谚语

闽台两地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对气象与农作物的生长关系有着大量的认知积累,在此基础上民间口头文学传承了许多关于气象与节气的俗谚。这些谚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使得祖祖辈辈生活在温润、富饶、资源丰富的沿海地区人民代代受益。比事:

春谚,“‘立春’在腊月(十二月)间,明春无倒春寒。”倒春寒对作物的影响很大,尽早判断气象发展,在农耕时代意义重大,这是长期观察气象与农作关系的经验所获。

“二月初二霆雷,稻尾较重秤锤。”土地公生日传说是二月初二,这句话的表述意为二月初二天打雷,早稻的收成将是一个大丰收。

“春蒙曝死鬼,夏蒙做大水。”这句谚语意指春天大地大雾连绵弥漫,带来的将是夏日晴空,干旱少雨的气候让鬼都暴晒致死;如果夏天雾蒙蔽日,则是洪水泛滥的预警。

“麦惊清明尖叶雨,稻惊秋来白日风。”早季成熟的麦穗清明收成时最担忧突降春雨,秋天金黄的稻穗白露时节收成时最担心突然刮风。

夏谚,“‘夏至’刮西南(风),大雨水涨潭。‘夏至’大晴天,无雨到秋边。”这里说的是夏至刮西南风,会带来连绵不断的雨水,形成涝灾;夏至如果是大晴天,可能昭示一直到秋天都匮乏雨水,导致旱情。

“‘小暑’东北风,不久有台风。”台风与小暑东北风的关系揭示得一目了然,小暑时节刮东北风,是台风将至的预警。

“好上元,好早冬。”这句话是说上元节前后如果连续都是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早冬的收成也将大好。

“无食五月节粽,破裘不甘放。”意指端午节吃过粽子后,才是真正的夏天来临,可以换季收起厚重的衣被。

“六一,一雷压九台;七一,一雷九台来。”这句是说六月初一打雷,夏天的台风会很少。七月初一打雷,随后就是很多个台风相随到来。

“七月半,减一条线。”意指“中元节”过了,“昼渐短,夜渐长”。

秋谚,“霜降,风台走去藏。”意指秋天末尾节气“霜降”一过,闽台海洋性气候中最常见的夏季台风也将远去不见踪影。

“秋前北风多阴雨,秋后北风旱到底。”也说的是风雨、季节与旱涝的关系。

“‘秋分’露重,冬季多霜。”阐述了霜冻与秋分露水的关系,这是常年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冬谚,“‘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春少晴。”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是否下雨,与冬天的晴朗、春天的雨水有着密切的关联。

“‘大雪’刮北风,冬季多霜冻。”大雪节气的北风与冬季霜冻的密切联系在这里得以体现。

“‘冬至’少雨,来春厚(多)寒。”这句谚语也是形象描述了冬至节气时少雨,来年春天多寒天的民间气象经验。

“‘小寒’暖,春多寒‘小寒’寒,六畜安。‘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小寒’冷勿会透,‘小暑’台风到。‘大寒’寒勿会死,‘立春’踔踔跳。”这几句关于大寒、小寒的谚语,讲的是小寒、大寒节气的气候现象与整年的气象关系。小寒、大寒如果暖和,来年开春的春冻则让人跺脚跳;小寒、大寒刮南风,来年六月台风就早早到。

“冬至在月头,欲寒在年兜”,“冬至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寒冻正二月”。这几句说的是关于冬天是否寒冷的判断。冬至在月初,年关时节寒冷;冬至在月中,当年的冬天不见雪与霜;冬至在月末,开春的正月、二月则暴冷。

二十四节气是千百年间人民智慧的结晶,闽南一带关于节气与气象的谚语随着移民的迁徙,对台湾当地此类谚语的产生构成了影响。谚语不仅是生活现象的总结与提炼记录,更是农民、渔民赖以谋生的风向标。在长期的海上捕鱼、陆地耕作和生产实践中,闽台两地的农民渔民学会了对天察言观色,把握气候与节气的种种关联,再用以指导日常劳作。这些在民间口头传承数百年的谚语集成了两地人民的智慧与见识,成为了民间文学的精髓构成。

二、闽台谚语的特点

(一)闽台谚语的内容表达

从内容上看,闽台谚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由生活常识、思想趣味、人生哲理和日常科学集合而成。

闽南地区的民间传统俗谚,题材相当广泛,涉猎社会人生、道德伦理、家庭生活、天文气象、地域地理、人神鬼仙等领域,呈现出丰富多元的万千形态。这些或劝诫或诙谐的谚语,亲切平和地表达了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既是祖先智慧经验的结晶,也是海峡东西两岸民风民俗、道德信仰的缩影。谚语中传递的乐天知命的生活哲学,至今仍对两岸百姓的生活起着指导意义。

闽南与台湾两地由于历史移民的缘故,语言、习俗、文化皆相近。长期的两岸历史渊源关系,闽南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随着移民进入到台湾,在台湾地区落地生根,并随着移民生活的拓展而演进和衍生。这些新旧杂陈的台湾谚语也会对海峡对岸的闽南地区谚语的表达与运用产生影响,海峡东西两岸的民间文化相通相吸,互为观照,互相传动与影响。

(二)闽台谚语的形式构成

闽台谚语形式短小精炼,句式整齐紧凑,往往将抽象的概念寓于具体形象之中,言简而意赅,富有丰富意味。

谚语来自民间,因此大量的闽台谚语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事例予以描述,通俗并带有口语特点。讲究节奏和韵律,均匀齐整,注意押韵,说来琅琅上口。同时还大量使用借代、夸张、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使谚语具体可感,意蕴深长,由表及里。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闽台谚语,容易上口、便于记忆、方便使用,在海峡东西两岸源源不断地互为影响、渗透。这些基本定型的俗谚,有不少像民间流行的诗歌,以艺术美感的方式传承。

闽台两地位处海峡的东西两岸,血缘互亲,地缘邻近,商缘连接,文缘深厚,法缘相循。福建和台湾人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年福建人迁徙至台湾,闽台两地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远古时代福建沿海岛屿与台湾岛屿浑然一体,海平面使得今天的福建与台湾相隔一条海峡,两岸有着地缘相近的特点。商、周时期台湾与福建的生产技术即有交流,后来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日趋繁荣,两地人员间的商业往来活动颇多,始终有着密切互动的商缘。历史上福建人移居台湾时,不仅带去了方言,也保留了家乡的许多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至今台湾的主要方言为闽南话,闽南地区的高甲戏、南音、木偶戏等在台湾也广为流传,妈祖、保生大帝是两岸百姓共同的民间信仰,闽台两地的文化源远流长。清朝光绪时期,台湾开始独立建省,之前台湾一直隶属福建管辖,法缘相循是两地关系的一大特点。

闽台两地谚语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两岸民间的喜爱,作为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学艺类型,它充满丰富的情感,具有节奏韵律感,上口易记,是民间智慧的广泛集成,生活实践经验的高度提炼。很多的谚语因其具有的高度凝练性、概括性,而成为了人们日常起居中的具有教育、指导意义的警句名言。这些涉猎生产过程、工作技能、生活方式、处世之道的俗谚,寓意深刻,形式灵巧活泼,以其富有趣味的形态,传递严肃醒世的人生教导,便于理解模仿,也极富有生命力。闽台谚语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内涵蕴藉、指向明确,成为了闽台两岸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学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1〕吴同端,王文宝,段宝林.中国俗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武占坤.中华谣谚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3〕陈保亚.语言文化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4〕何绵山.闽台区域文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5〕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闽台区域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陈建民.语言社会文化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第12篇

福建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陶瓷生产历史悠久,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德化陶瓷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泉州海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据了解,故宫博物院现收藏德化窑瓷器700多件,其中有54件属于清宫旧藏。明代德化窑瓷器有200多件,堪称故宫博物院收藏明代地方窑瓷器的一个亮点。故宫博物院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陶瓷陈列专馆以来,一直都开辟明代德化窑瓷器陈列专柜,所展出的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达摩立像、观音像等引来大批中外游客驻足观看,赢得他们交口称赞。

此次故宫博物院藏德化窑瓷器精品展的展品,涵盖明、清瓷塑,纹饰有五彩、青花等,包括25件故宫博物院藏德化窑瓷器精品和20多幅馆藏精品图片。特别值得关注是两件明代瓷塑大师何朝宗落款的观音像。此次故宫博物院藏德化窑瓷器回归故里展出,对进一步发掘和弘扬德化陶瓷文化,加强陶瓷技艺的继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展也展出了近200件国内众多民间收藏爱好者收藏的德化窑历代古瓷珍品,其中13件何朝宗精品更是首次在世人面前亮相。

德化窑是中国民窑的一个代表,千年窑火不熄。目前,德化已发现商周、唐、宋、元、明、清历代古窑址239处,遍布全县18个乡镇。此次研讨会期间举行的“德化古窑址标本展”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古窑址标本进行展出,受到古陶瓷收藏、研究者的关注。

馆长沙龙

11月2日下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杨彦杰和法国巴黎东方艺术馆馆长Monigue(莫尼克)主持馆长沙龙活动,论道德化窑。

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东方艺术馆馆长刘明倩首先发言,拉开了馆长沙龙的序幕。刘馆长通过图片向大家展示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的德化白瓷、青花瓷、五彩瓷,不同大小、姿态的明清观音像、狮子像,以及融合中西方文化元素的中国瓷咖啡杯、巧克力杯、啤酒杯等,让大家领略到中国瓷都德化瓷在异国的风采。英国苏富比艺术研究院东亚艺术研究员克尼特勒女士又向大家讲述了英国乡间别墅收藏的德化陶瓷。从17世纪开始,很多德化陶瓷就已经备受英国人的青睐,常常用以装点家居。

馆长沙龙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国内外博物馆馆长和在座的专家互相提问、解答,并对中国瓷在欧洲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等话题展开交流和讨论。韩国庆山博物馆馆长李京圭、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张树伟、台湾金门大学闽南文化研究所教授徐纯以及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等也纷纷发言,畅谈名扬海外的德化瓷。

德化窑学术研讨活动

11月3日召开了中国瓷都・德化窑学术研讨会,近20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德化窑主题发言,共同探讨享誉海内外的千年德化窑文化。

研讨会上,故宫博物院古陶瓷鉴定专家吕成龙发表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德化瓷的鉴赏》、中国古陶瓷学会叶文程发表了《对德化瓷文化的几点新知识》、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栗建安发表了《德化窑古代窑业技术――以考古发现为中心》、剑桥大学教授Janice(詹尼斯)发表了《德化瓷在宋元时期的远距离贸易:南泰国Satingpra遗址的挖掘》、英国苏富比艺术研究院东亚艺术研究专家Knlttler(克尼特勒)发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化瓷在英国收藏界的地位》、德国德累斯顿艺术馆东方部主任Cora(科拉)发表了《德国德累斯顿陶瓷馆德化瓷藏品概说》、荷兰莱顿大学研究员卡内帕・特丽萨发表了《17世纪末侣世纪初销往欧洲及美洲新大陆地区的中国白》等精彩论文。

“德化白釉瓷塑举世无双、誉满全球,致使拥有制瓷实力的景德镇在瓷塑技艺上也自叹不如。”“17世纪的德化窑完全是世界官窑”“从其他艺术品中寻找创作灵感是明代德化窑瓷器一个显著的特点。”“明代有些瓷工未曾想到,他们的瓷器或许一辈子也进不了紫禁城,可是却成了奥古斯都大力王这个皇帝挚爱的收藏品。”……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不断抛出的新鲜观点让人折服,他们用图片展示出的大量精美瓷器让人惊叹。

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探讨了德化窑这个民间大窑厂、外销大窑厂所产陶瓷的内涵以及德化窑在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等交流中所占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