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时间:2023-05-30 08:53:41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第1篇

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发展先行区和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省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格局中,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教育部、科技部对广东给予厚爱。和广东省政府联合开展了省部产学研合作区域试点工作,大力支持广东在科技、教育工作的很多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三年来,在两部一省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单位的积极参与下,省部产学研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成效不断显现。校地、校企通过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实施产学研结合项目、共建研发平台等多种模式,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了广东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了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省部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广东破解制约发展重大难题的重点工作和开展自主创新综合试验的重要基础及主要内容。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条件下制胜的核心战略资源。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坚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努力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善于科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两部一省”联合启动的“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就是深化省部合作,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培养和引进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创新之举。

通过省部合作平台,组织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广东企业的沟通联系,促进校企、校地产学研的深入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省部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开辟国内优势创新资源加快进入广东的新渠道新途径,同时,也为全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加快培养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的大舞台、加快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新天地。

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高校能否培养出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正日益成为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组织实施企业特派员行动计划,为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深入了解企业和产业的技术需求提供了条件。从目前众多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第一批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情况看,高校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比如华中科技大学专门制定政策,把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驻点一年,作为其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

明确定位,扎实推进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

今年6月,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文件,共同组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对于单项具体工作,两部一省联合印发文件,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充分体现了两部一省的主要领导对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国内第一批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应该感到无比的光荣,同时,也应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

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

企业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要以服务企业为主要目标,主动开展工作,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凝练出支撑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和高校、科研机构的雄厚科技创新资源和优势,组织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特派员除了肩负为入驻企业服务职责外,还应成为企业、地方政府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络员和桥梁,要积极推动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更多、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

以服务产业为己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批143名特派员主要从事领域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广东支柱产业,涵盖了广东20个地级市,与广东的产业发展布局契合度非常高。这一批特派员大都来自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科研机构,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超过了85%,很多都是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省部产学研办和地市科技局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深入的调研,结合产学研创新联盟、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凝练重大产业共性技术需求,突破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省内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在“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指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根据实施方案,切实负起责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省部产学研办和科技厅要切实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制定和落实支持特派员开展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要督促各地市科技局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时时关心特派员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要经常到特派员入驻的企业,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也希望特派员派出高校、科研机构要解决好特派员们的岗位、工作考核等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在企业安心工作。各特派员驻点企业,要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机遇,要切实履行协议,为企业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要充分发挥企业特派员的技术所长,解决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加快提升自身研发能力。

创新思路,不断开拓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新局面

在刚刚闭幕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大会上,书记、科技部万钢部长、黄华华省长、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等领导都对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推动省部合作再上新台阶,迫切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不断开拓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新局面。产学研各方及有关部门要在抓好企业科技特派员、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建创新平台等具体工作的同时。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勇于探索更多有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新模式,不断丰富省部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直把省部合作作为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在两部一省印发的《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中,都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优化环境,努力创造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新优势。希望各位特派员在为企业和产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也要把为企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和优化企业研发团队作为工作重点。要通过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研究生创新基地、共建企业研发中心和委托培养等方式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第2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教学平台;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19-03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强调:选择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东北石油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强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依托,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多层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和意识强、创新水平和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际能力。每年都举办院青年教师比赛课、创新开发设计竞赛活动。为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培养“科研型”、“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为青年教师将来能参与高级别科研课题的申报奠定基础,设立院青年教师基金。鼓励学生在青年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国家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强化青年教师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设立院级管理的青年教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支持青年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获国家奖励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奖励。组织教师申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带动教师队伍建设,使多数教师能够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逐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三、突出专业特色,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1.应用物理学专业,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改进优秀学生培养方式,如何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与创新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应用物理学专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优秀拔尖学生的选拔机制,为优秀本科学生构建学习平台。

2.实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校企合作“电子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实行3+1培养,学生需完成分散在各个学期累计一年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实践。以实践课为载体,不断加强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先聘请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担任专业课主讲教师,并以这批教师为核心,不断加强专业教师工程经历的培训,通过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工作、在企业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以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为载体、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等,培养专业教师工程经验。

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本科生教育中体现四个阶段培养:一年级“素质教育”,二年级“知识教育”,三年级“技能教育”,四年级“综合教育”。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是密切、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求导师注重道德引导、以“一对一的学习指导”为重点,培养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触类旁通的能力,体现了师生互动、素质教育及“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的理念。通过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创设一种“教”、“学”互动的宽松的育人环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较早地进入教师的科学研究,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五、加强电子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大力度开展学科竞赛

1.作为工程技术与应用性都很强的电子类专业,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践教学平台上丰富多种形式的实践条件可以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在专业舞台上一展身手。通过设立多种形式的课内、课外开放式的实践项目,竞赛型、学术探索型、社会实战型、自我提高型等,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成长的最佳环境和氛围,也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扩建现有的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使更多有意愿进入基地的学生能够有实践创新的环境。

2.平台向全校电子类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开放,可同时容纳约80人进行各类实验和技能实训。同时也面向社会开放,构建以创新开发培养为主线、体现“强化就业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引导创新实践,提高基本素质”的实验实训体系,开设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和自主创新型和“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等多层次、多种教学模式的实验实训。

3.结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开展研究生及优秀本科生助教、助研、助管的方法,弥补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的不足,也使优秀学生较早的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研究。

4.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国家、学校和院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撰写科技论文、申报专利,使学生较早的参与科学研究,从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5.实践教学平台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为配合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在实践平台架构、实验条件建设、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将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工作。

6.在平台管理方面、实行全天候开放,除了正常教学学期外,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寒暑假期均实行轮值制度,保障各项课外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7.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优势,组织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使每年报名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从以往比赛结果来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较以前有了大大提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竞赛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好的成绩,这是学校的一个闪光点,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在外的形象。参加竞赛能够提高专业办学实力及声誉,同时能够加强同兄弟院校的沟通和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主办学科竞赛。①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②参加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③主办东北石油大学电子设计竞赛,参加校“挑战杯”;④参加美新杯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⑤参加全国“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⑥主办东北石油大学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⑦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8.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推动了学院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通过对历届参加电子竞赛学生调查、参赛的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了100%且实现了高薪就业。

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平台建设

经过多年与“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的科研、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合作,于2007年校企共建了“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油气田控制与动态监测实验室”,于2010年校企合作建成“电子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于2011年5月校企合作申报成功了省教育厅的“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深化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研究生和本科生创新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1.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工作,与校外基地科技人员沟通交流,了解生产实际技术需求,加强横向科技合作。构建科技服务、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实施的探索基地。使平台成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习基地,每年可接收150名本科学生进行创新实习实训;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设计(已指导50余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平台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3.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的实践基地。能同时容纳20名研究生从事论文研究工作,校外基地已为学院培养硕士生14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互聘兼职人员、实施“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

4.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近年来已有7名硕士研究生分配到大庆油田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工作,20余名本科生分到该公司工作。

七、结语

构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本科人才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我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了学风建设,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提升了专业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的生源,其中参赛的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了100%且实现了高端高薪就业。

参考文献:

[1]陈新华,等.电工与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6).

[2]丁坚勇,等.建设高水平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践[C]//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6.

[3]郑双进,熊黎,黄志强,周丹.工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探索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高志凯,王定君.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内涵和实施意义――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1,(1).

第3篇

2004年10月10日,农业部在京召开了全国农业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兴农战略,加快农业人才培养步伐,努力造就一支以农业行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主体,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业人才队伍,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人才培养、吸引、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农业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为建设现代农业、全面实现农村小康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增强增收致富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种养加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为重点,多层面、多渠道结合,培养农村人才。一要结合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重大农业项目,以骨干农民为重点,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加快培养农村人才。二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以核心农户为重点,加大青年农民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营销知识和工业理念的培训教育。三要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以提高转移就业能力为重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四要加快启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110计划”,利用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每个村培养10名具有中专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

(二)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要以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位为目标,推出“科技入户计划”实现专家与农民、科技与经济的对接。通过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神农计划”,加快培养能代表我国农业科技最高水平的高层次人才;依托农业科技重大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大科研项目,集聚和培养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在重大学术技术领域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通过“948计划”、“引智计划”、多双边政府间合作等项目扩大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农业科技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断探索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的新途径。

(三)农业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教育和引导农业行政管理人才加强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强化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转变工作作风,增强热爱农业、服务农村、心系农民的意识,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行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二要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有计划选派一批骨干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和国外学习研修。三要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创新机制,形成积极的用人导向。要进一步扩大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等制度,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把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农业单位领导岗位上来。

(四)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要以提高创业能力和经营水平为核心,进一步增强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农业部将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作,在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企业中筛选一批经营者,开展现代企业管理、法律、资本运作等工商管理知识培训。继续推进乡镇企业蓝色证书培训工程,重点培养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员。

二、农业继续教育基本情况

(一)农业人才情况。截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系统共有农业行政人才54.4万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99.7万人,农业经营管理人才80.4万人;农民中获得绿色证书、青年农民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1100万人。

(二)农业继续教育机构。目前,全国有普通农业高等院校65所,独立建制的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农业中专学校293所,地级以上的农业科研院所1138个,县级以上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877所,县级农技校2127所,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24万个,乡级农业技术推广站16.7万个。

(三)新成果新技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国家级和省、市(地)级的农科院所、农业院校、技术推广站通过自主研发新技术、改造改进传统技术、引进消化国外技术,成为许多重大农业技术的原创单位或持有单位。“九五”期间,全国每年经行政部门登记的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达3000余项。这些农业科技成果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较丰富的培训内容。  (四)存在的不足。突出表现在: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和带动农民致富的实用型人才严重短缺;人才资源分布、结构不够合理,行业和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农业人才队伍不稳定,引导和激励人才服务“三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不够完善,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农业继续教育的主要做法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农业人才工作力度,培养造就了大批各类农业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一)完善继续教育法规体系,推进继续教育的法制建设。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教育、人事等有关部门制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农业部各系统正在按照《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2001-2005年西部农业人才培训计划》等专业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各类农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二)完善继续教育教学体系。采取宝塔式三级交互培训形式,即中央负责培训省级师资力量,省级负责培训地(市)、县级师资力量,县级师资力量直接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与推广人员。培训形式以面授为主,并采取卫星课堂、电视、计算机等网络教育与教材自修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理论培训、成熟技术与成果培训与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央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农学会等农业部直属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在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适用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设施农业与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等领域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为农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三)改善教学环境,加强基础建设。一是加强农业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在全国建立了50个农业职业教育示范基地。二是加强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九五”以来,共建立300个“育才兴农示范校”、60个地面卫星接收站,加强了用于基层农广校教学设备和远程教育设施的建设。三是加强绿色证书教育示范县多媒体教学设施建设,提高了培训质量。四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站、点的建设,使其开展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五是进一步改善乡镇农民科技培训基地的条件。

(四)重点培养造就优秀学科带头人。采取切实措施,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统筹规划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项目,聚集和培养人才。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计划”等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探索培养学科带头人的新途径。

(五)努力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正在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重点培养一批急需的金融、财会、外贸、法律以及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在抓紧培养精通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专业人才。注意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队伍。重视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较高、服务意识较强、善于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掌握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管理专家。

(六)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进一步破除项目课题管理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的论资排辈现象。建设好博土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以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为主,构建完整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基金体系,努力形成优秀青年科学家群体和技术专家群体。继续发挥好老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传帮带作用。

(七)西部地区人才的开发和引进。围绕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培养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通过实施“西部千名学科带头人工程”和“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通过委托代培、联合办厂、对口帮扶等形式,培养一批西部地区特色产业人才。如人事部、农业部于2003年联合举力、了“西部地区现代畜牧高级研修班”,2004年举办“西部地区特色农业高级研修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西部地区培训了300余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八)国际交流。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等农业部所属单位积极开展了智力引进和选派研修生出国接受继续教育工作。2003年,中国农学会还组织了“韩国农业继续教育考察”。

(九)加强理论研究。中国农学会2002年承担了中图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加入WTO后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对策研究》。2003年中国农学会组织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专家,开展了农业部软科学课题研究,即《中国加入WTO后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对策研究》。

四、农业继续教育发展对策

(一)健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农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开展对农业人才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针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构建组织选送、自主学习、实践培养有机结合的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分类别、分层次开展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编制《2006--2010年农业人才继续教育科目指南》、《2005-2010年全国农业人才规划》和《2005-2010年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程方案》,使继续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健康开展。

(二)强化人才单位在人才继续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纳入本单位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和规范带薪学习制度。大力发展农业干部教育,农村职业教育,鼓励在岗培训,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发展农业远程教育,创新农业人才培训形式。在有关工程、计划和建设项目实施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人才培训。

(三)切实加强对农业人才工作的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农业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列入议事日程,摆上突出位置,纳入目标考核。农业部成立农业农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全国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各级农业部门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与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形成做好农业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要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并结合本规划制定实施方案。

(四)加大投入力度。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农业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机制。各级农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把人才开发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也可根据实际设立农业人才开发专项资金。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加强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人才队伍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五)加强对西部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配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农业部组织实施的“西部农业人才培训计划”,发挥全国农业教育资源优势,通过东西部对口培训及其它培训形式,加强对西部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为西部农业开发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业干部队伍。

第4篇

[关键词]“双师素质” 应用型人才培养 教师队伍建设

近几年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表明,社会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有巨大的需求。虽然近几年培养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1]社会急需的能胜任研究、开发、设计、策划等工作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仍然是目前非常紧缺的专门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了高等职业教育外,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许多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同时,这也对目前的师资条件尤其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素质”教师成为了很多高校对教师培养的目标,对“双师”教师的内涵要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培养途径等也成了教育界社和社会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类型及人才培养定位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类型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和推进,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加大。近年来出现了一批办学实力强的地方专科院校陆续升本,充实了本科院校的队伍。我国目前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有三类:一是民办或公办高职高专合并升格的本科院校;二是普通师范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院校;三是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校。截止到201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近300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总数近一半,这表明新建本科院校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推进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实现向本科教育科学转型和内涵升本、如何对所要培养人才的科学定位、如何完成人才培养任务,是摆在当前最为紧迫和艰巨的任务[2]。

(二)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发展格局,是学科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很多新建本科院校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了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甚至有学者认为,“新建”、“应用型”和“地方性”成为了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三大关键词。随着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社会深入转型和国家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在这种大环境下,郑州科技学院领导班子通过科学的分析社会需求,正确估价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外界环境来,认为学院的发展已不能照搬传统本科教育的模式,必须与时俱进,大胆革新,提出了我院是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大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具有先决性质的核心概念”,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因此,本科院校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是高等院校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时代赋予本科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理念

统计资料表明,在现在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我院是在实施高职高专教育基础上升格成为本科院校的。专科人才培养思路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主要培养适应于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一线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所以新建本科学院校跟国家“211”、“985”和老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有差别的,更确切地说,应该主要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有一些有效的探索。如广东培正学院实施的“模块+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实施的“学历+技能+综合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教育理念上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院校,“应用”应成为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教学模式、质量、评价、办学传统的主色调。围绕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要求,以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起重基础理论、重创新能力、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两重两强的培养体系。通过校校区域联合、校企联合或多所学校与多家企业更大范围联合等方式,创建课内外、校内外互动、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与理论型人才培养相比较,相对于其注重理论性知识,我们更要强调应用性知识;相对于其强调理论研究,我们更要强调技术应用;相对于其强调宽口径厚基础,我们更要强调专精实用[3]。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

培养应用型人才除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更为关键的是加强对作为教学主力军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具有独特性。应用型培养的是“实用型”而非“学术型”人才,围绕培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确保学生能够顺利上岗就业而展开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是既具有扎实而宽泛的理论知识,又有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会讲课,懂技术,特别是能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将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教师。既要从事课堂教学活动,又要将行业职业知识、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融合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实用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适应对教学的要求。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有效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准的、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双师素质”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加快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步伐,是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突出学院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3]。因此,在现有阶段,加速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显得更为紧迫。“双师素质”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双师素质”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双师素质”教师丰富的实践经历有利于使学生“上手快”

实践能力是指履行生产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是任职上岗所必需的实用性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熟悉技术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技术规范、熟练运用职业岗位主要工具(手工工具和仪器仪表)的能力,基本的实验能力和设计能力,以及排除故障、维修设备的能力等。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学做结合、手脑并用的过程中获得感性知识,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偏重于职业技能、操作经验和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因此,“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具有一流的实操技能,在走向就业岗位后“上手快”,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

(二)“双师素质”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后劲足”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实践技能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只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因为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建本科院校是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否则就难以胜任高技术、高智能的职业岗位。而且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双师素质”教师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做到将本专业的最新知识和成就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引导学生跟上本专业、行业的发展步伐。而他们丰富的实践经历使他们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精炼教材、突出重点,形象生动、实用有效,培养能力、重视方法,德育为先等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双师素质”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双师素质”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精湛的职业技能、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外,还具有相应的创新能力、一般高等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教师须尽快接受新观、新技术,不断分析职业岗位群变化产生的新问题,及时更新自身职业能力结构,以适应教学要求。同时应善于掌握创新理论和方法,具备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较强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技术卓有成效地传授给学生。在对内与同事、学生相处,对外与外界如企业人员沟通和配合。这就要求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保证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备较强的情感驾驭能力,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此外,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道德素质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着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具有敬业精神。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四)偏重于应用研究的科研能力有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双师素质”教师的科研能力偏重于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尽快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并能敏感地把握职业岗位的需求变化和技术内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确立与职业需求相对接的办学方向,及时调整和改进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考试方法等。

四、结束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渡的进程中,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及技能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和高校的重视。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认识到“双师”素质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在建设“双师”素质队伍方面进行创新和革新。

[参考文献]

[1]周文玉,刘亮军.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J].郑州科技学院学报,2011,(2):1-5.

[2]陈小虎,刘化君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南京工程学院教学文件.

[3]郭德侠.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教育与职业,2005,(29):18-20.

[4]代淑芬.“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张家港职教中心.

第5篇

1.工程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

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既非宽泛的工程科学教育,亦非狭窄的职业技术教育,而是培养适应工业、工程、运营等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工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保证人才基本理论素质培养基础上的现代工程技术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工程应用型工程师,与从事理论应用研究、系统设计工作的研究开发型工程师不同,人才培养的总体特征是:应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掌握工程技术的应用方法和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同时在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设计方面有较大的潜力与后劲。这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比学术型、工程研究型人才培养更需要工程实践训练,更要有良好工程环境和氛围的熏陶。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紧紧围绕既定的自身培养目标,即为培养生产第一线的设备制造、应用开发、工程设计、设备集成与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设置,才能体现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素与特征,满足社会需求。制定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还要注意继承、比较,适度引进,寻求创新;要发挥原有国内教学模式的长处,也要比较和学习欧美的教学模式中的优点,引进其教育理念;同时要注意培养计划的改革和实施不是一步就能到位的,在实际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必须结合实际逐步完成。

2.国内外高校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的高校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型人才方面普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落后,教育方法呆板,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由此而造成的后果是,虽然近几年培养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増长,而社会急需的能胜任研究、开发、设计、策划等工作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仍然是目前非常紧缺的专门人才。这与我们己有的培养计划中存在的不足有直接关系,目前的培养计划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的工程实践训练明显不足,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达不到工程一线对高级工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国内许多高校也正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与国外合作办学,提出了有自身特色的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南京工学院近年来开展了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项研究,提出了一些适合国情的培养思路和具体措施;中南大学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国外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开展较早,具有许多成功经验。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中央密西根大学为例,他们通常在第一、二年安排大学必修课,第三、四年为专业方向课程学习。在专业课程学习时,他们非常重视工程能力的培养。必修课中包含着在企业的定时定量工业实习,而且方式灵活多样,包括学期内安排的以及在课外假期中要求进行的实习,或者课外实践。MIT从2002年起,实施了一项全新的“本科实践机会计划(UPOP)”,针对工学院二年级学生设置三个阶段的培训和实践,増强学生的工程和社会实践能力。加拿大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大学与企事业的合作项目,学校为部分修完二年级课程的优秀学生提供到企事业实习的机会,学生实习四个月后回到学校继续选修课程。加拿大大学的工学院,如纽芬兰大学工学院,要求学生在完成四年学习的基础上,必需完成累计二年的工程实习,学生修完大学二年级的课程后,就可联系到公司带薪实习,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实习和学习交替进行,直到累计完成四年学习和二年的工程实习才能毕业欧美国家非常重视学生实际工程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通过教学双方与企业界的相互渗透来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3.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探索

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对学生基本要求是:掌握电路与信号分析、通信系统、信号传输与交换、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方向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或系统设计能力;掌握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设计、生产、调测、安装、维护运行和管理的初步能力;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掌握一定的项目研发、生产、运营和营销的组织管理知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进行科技情报检索的能力;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较强的沟通、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目前采用国外的实习和学习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条件还不成熟。借鉴国内外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经验,结合通信工程系的实际情况,在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中采用了“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对公共基础平台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概率论与随机过程、复变函数等课程,在“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下,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在专业理论基础平台课程中,对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电路等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合理配置。加强了计算机技术内容,在相关专业方向开设了计算机基础、C语言、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课程,并减少理论教学时数,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在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专业模块课中,实行分专业方向培养,设置了专业方向关键技术类课程,突出课程的应用性、技术性,加强工程的实践训练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在工程技术型培养计划中,分专业方向培养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通信工程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对工程技术型人才分工越来越细,在信息产业部人事司的通信工程师资格认证管理办法中,将通信工程师分为九类,即有线传输工程、无线通信工程、电信交换工程、数据通信工程、移动通信工程、电信网络工程、通信电源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市场营销工程。我们在工程技术型培养计划中分了四个专业方向,具体是通信网与交换、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与多媒体方向,覆盖了九类通信工程师中除通信电源工程、市场营销工程外的七个类型。为加强实践技能和工程能力培养,按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増设企业实习、工程训练、综合设计与科技制作等集中实践环节,将集中实践从原32周増加到41周,课内实验増加到约300课时,累计实践教学环节达50周以上。配合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完善实验中心机制和功能,实验室逐步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综合性、设计性开放实验,或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科技制作计划、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设计竞赛项目以达到通过实验环节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

4.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特色

在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中还特别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自我设计知识结构的能力。通过选修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开放实验、课外科研活动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工程技能的培养。特别要强调的是加强了选修课的建设和管理,从思想认识上改变了选修课是次要课程,可有可无的观点,而将选修课作为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多样化,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新培养计划中,将选修课分为二类:一类是各专业方向的新技术、新动向介绍,目的是使学生接触最新知识,开阔眼界;另一类是工程技术、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从第五学期开始设置了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具体包括三个系列,即通信系统设计仿真、集成、操作和维护系列,通信软件设计系列,通信硬件设计系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性趣和特点选修不同系列的选修课程,同时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开放实验、课外科研活动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安排相应培养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一种工程技术。由此通信工程专业按新培养计划培养的学生在专业方向上将分为:通信网与交换、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与多媒体方向;在重点掌握的工程技术上将分为:通信系统技术系列,通信软件设计系列,通信硬件设计系列三种。最终将培养出十二种有不同专业方向和工程技术技能的学生,以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

在强调工程应用能力的同时,在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实施中也要重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通信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步入社会,都必须坚持自学,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好技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培养自学、创新能力。因此,在构建的教学体系中,调整了通信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重点,包括高等数学、模拟、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使学生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后劲,即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増大了专业选修课比例,使学生能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开设人文社科课程,发挥综合性工程学院多学科优势,増设部分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第6篇

论文摘 要: 现代科技革命的沿革及其特征告诉我们要实现科教兴国,真正使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必须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特别是要更加重视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人才培养困境和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目前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国内高校如何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具体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当今时生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合流,以产业革命为后果的空前大变革,它涉及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各学科、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的各领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创造着新的技术群、产业群,改变着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对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图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1]。

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应用、科学研究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担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使命[2]。应该指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与高校的地位不相称的,因此,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技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比起以往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与其相关联系的其它领域中的革命有如下几个特征[3]: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紧密联系综合变革的总和,它使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系统及各学科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科学理论趋于统一,技术发展趋于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结合。

3.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的主体因素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对自然的关系由解释过渡到控制;由分析物质结构和自然过程过渡到有目的地合成物质结构和影响自然过程,甚至合成生命和影响生命的过程。体现了人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从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者转变为监督者、调节者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全球性过程,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发达国家中进行着同一的科学技术革命。

5.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次使人类劳动智能化的革命,它被用之以代替或增强人的体力,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强化信息科学技术,是普及以自动化系统为结果的智能化。

6.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科学技术前导下而实现的现代生产力根本变革,它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生产的高技术化、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的进程大大加速。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在现代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增强的作用越来越大。哪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面,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科学和技术创新又要靠人才来完成,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拥有大批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发展才有巨大潜力。相反,缺少科学技术储备和创新型人才,则科技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丰富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依靠教育培养和造就的。

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呈现出加速化、整体化、物质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顺应科技革命的需要谋求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自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所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学的培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4]。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5]。

三、高校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基地,成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成功关键所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解决人才培养困境,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高校既是知识传播传承,知识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思想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推广科学技术理论等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最佳基地,将知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研究工作融入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培养方式。但是如何很好的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融入结合到高校教育的实际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则是我们高等教育成功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本人觉得在我国高校内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解放思想改变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和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改变教育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就必须革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大力推行创新的精神理念,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着眼于将创新的理念要渗透到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各种基础性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否定某些事物或理念,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多种解决方法方案。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倡导学生要敢于怀疑的做学问精神,通过怀疑,自己提出发现问题,最后自己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料研究解决问题。在具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首先,教学内容是培育人才的物质载体,是传递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基本手段。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坚实基础。其次,要使用最新、最适用的教材融合相关学科知识追踪学术前沿,增加应用性内容[6]。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如何科学正确利用现有的理论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改革单一的讲授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新理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将创新的理念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中。

3. 加大高校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将创新理念渗透于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国家和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进入相关科研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中,到生产车间中认识了解掌握最新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在实践中发现和形成新的科研课题,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加大推广校企合作,建议重视程度应上升到政府主导和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支持配合。

4.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有更深的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容易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更加容易发生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大学的实践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入到生产实习,科技预研活动和实际科研项目中。开放校内更多的各种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研究所等实践教育研究场所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自主创新活动。

5. 近年来国家和部分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学习掌握新技术理论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要进一步促进和加大科技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奖励机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大更多更广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中。

6. 要倡导高校内部建立院系独立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可以依托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培训,吸收更多的行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到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校企合作基地成为相关行业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中心,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行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使在校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掌握到行业内的最近技术手段,使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强,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持续时间更长,对新技术理论的认识程度更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

7. 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孵化器。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大学要独立完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而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地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他们对创新趋势、信息的掌握程度,生动而又实在的创新工作等不仅直接贡献“实力”,而且蕴藏着教育的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被补充到大学,那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就可能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因此,从优势互补考虑,在宏观上让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以合作的联结方式组成更大的教育系统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系统就具有更完备的结构,也就能期待它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 史小俐.现代科技革命与教育体制改革[j].机械高教研究,2002(4):1-3.

[2] 王余丁.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9(3):1-4.

[3] 蒋恕,王华.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s1):168-169.

[4] 徐金梧.培养创新人才[n].科技日报,2004-6-29.

第7篇

关键词:“大工程”理念 创新型人才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13-02

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逐步形成;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国际经济竞争将主要是技术竞争。

与我国其他工程领域类似,安全工程科技人才队伍规模不小,但普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不强,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工程科技人才缺乏。因此,为适应我国安全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需要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安全工程科技人才队伍,需要有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与教育的体系作支撑。这需要对现有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教育的体系,以及成长发展的环境和制度等方面做出变革与创新。

1 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存在学历结构矛盾较突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不足、高素质及复合型专业人才少、国际化水准较低、以及人才培养的体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在分析我国安全发展所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尤其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即:

(1)全球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要求加快加大创新型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和速度。

(2)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要求不断壮大安全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的规模。

(3)安全管理思路的改变、以及安全管理难度的不断提高,要求全面提高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

(4)安全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对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2 安全工程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某工程的调查,发现一线工程缺乏能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熟悉安全管理各环节各方面的综合性人才,缺乏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的、善于经营的管理型人才,缺乏懂技术、会管理、具有高瞻远瞩领导才能的人才,缺乏善于总结积累经验、上升到学术研究层面的科技人才等。

同时,围绕安全工程的建设,可以锻炼造就一大批实用型的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出一批能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3 基于“大工程”理念的创新型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通过前面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变化及现实工程建设的需要,且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于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来培养新型的安全工程科技人才。

有文献认为,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需具有以下技能:(1)工程技能和能力方面,要具有较强的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对生产过程及设备的实验研究、技术改造、设计计算、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应用外语和文字表达的能力;(2)信息技能和能力方面,包括具有获取、储存和交流信息的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转化能力、扩展深化知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阅读理解及社会调查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方面,包括合作协调、交涉联络、技术洽谈、组织指挥能力,能承担企业的安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工作,有较强的专业管理意识;(4)开拓创新能力方面,包括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

有鉴于此,针对我国安全工程科技人才教育培养的现状,需要在教育培养模式、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继续教育与培训等方面作新的探索。

3.1 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

3.1.1 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全面加强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是创新的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把三者紧密地、有机地综合起来考虑,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逐步改革高考制度,通过各种方式考察学生各方面素质,尽量减少高考的片面性。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激情。高校在选拔大学本科生时,也应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增加入学面试等,促使中学生锻炼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3.1.2 宽基础、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比较注重在单一学科领域中培养人才,使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缺乏适应性。为了改变这种单一型培养人才模式的弊端,很多高校和教育部门都提出了培养宽基础、复台型人才的问题。

具体地说,针对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宽基础,包括适应环境能力强,善于学习,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复合型,包括安全―高新技术结合,安全―经济管理结合,安全社会法律结合等。为此,要在制度和措施上给予保证,如允许学生跨校、系、跨专业听课;实行文、理科互相渗透、交叉;采用主辅修、双学位制;允许学生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个人兴趣及特长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等。要大力加强在本科、双学位、研究生、高层次继续教育等阶段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发挥学科交叉效应,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文科学的渗透、融合和创新。

3.1.3 重实践、工程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应注重产学研的结合。高校应扩大和工程企业的合作,一方面使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工程,得到实际的锻炼,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师生注重科学研究以满足我国安全工程建设的需求。

3.2 面向21世纪安全工程教学改革

根据创新型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要求,确立符合实际需求的安全工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3.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考虑:

(1)加快更新教学内容,大刀阔斧地删除过时的、陈旧的内容,精选经典的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编写出一批高质量的教材。

(2)知识结构模块化,组织和优化好系列课程,如计算机系列课程、外语系列课程、力学系列课程等。这样可以减少课程间的重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3)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如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增加实践学分和比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在教学方法方式上,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能动性,如某些课程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课上轮流主持,交流学习成果,教师旁听,加以提示、指正。

(5)增加创新教育课程,增多课程设计环节,学院可以举行类似于“挑战杯”的科技创新(意)大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2.2 推进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

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应成为安全工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安全工程高等教育中应重点发展与提高的部分。建立和完善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制度,有条件的高校要建设成为安全工程高等继续教育的基地,以适应人才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

要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构建高校-企业互为补充的联动的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新框架。鼓励和推动安全工程企事业单位的科技骨干、后备力量接受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必将有助于激发工程科技人员的创造灵感。

4 结语

本文针对创新型安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成长与发展开展研究,涉及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阶段(研究生、本科生)和工作阶段的继续教育等。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安全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评价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针对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比较分析国内外工程科技人才教育培养的模式差异,探寻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全发展趋势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新的教育培养模式、成长环境、制度保障等;在分析现有高等教育培养规模的基础上,对我国安全工程研究生、本科生的培养规模提出建议。通过本文研究,可为创新型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长与发展环境的营造及政策制度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郑浩,常思亮.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4):44-47.

[2] 廖碧波.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的设计[J].当代教育论坛,2006(5):55-57.

[3] 王丽敏.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8.

[4] 郝晓华,贾进章,刘剑.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建设[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1-112.

[5] 郑丹,刘剑,贾进章.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41-443.

第8篇

一、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区农业农村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人才队伍总量大幅度增加,人才结构进一步改善,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具体的目标是:

——人才规模。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增加到37万人,农业科技人才发展到3.3万人。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增加到60万人,农业科技人才发展到3.5万人。

——人才结构。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素质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大量涌现,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多名中专生”目标。农业科研人才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拔尖人才紧缺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农业科研人才中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达到35%。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稳定发展、专业素养明显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比重稳步提高。(详见附表:广西农业农村人才主要发展目标(2010—2020年))

——人才效能。农村实用人才在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农业科研人才围绕大宗、优势、特色农产品,在良种选育、高效栽培、深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出进展,农业科技成果显著增加,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益明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在转化适用技术、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

——人才环境。到2020年,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健全,政策体系更加完备,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使用、开发、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有利于人才成长并发挥作用的良好社会环境基本形成。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吸引和培养农业科研拔尖人才

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为重点,大力引进和培养创新能力强、成果转化快的优秀科研人才。通过自治区主席农业院士顾问团、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等方式,柔性引进高端人才为广西农业规划布局、结构调整、重大项目论证与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指导与合作。围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急需的生物育种、禽畜繁殖、动植物疫病防控、高效栽培、健康养殖等重点研究领域,设置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岗位,面向海内外选聘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和农业科技攻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重大项目的作用,加强人才小高地建设,培养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科技创新骨干。强化农业高等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农业科研人才梯队建设。

(二)大力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结合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以提升素质、强化服务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工作条件。结合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实施,在农业科技领域大力开展全员继续教育,全面更新农技推广人才技术知识。积极探索农技推广人员补充机制,组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设岗位计划,鼓励和引导涉农专业毕业生投身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加强农科教相结合,创新协作机制,提升农技推广人员能力。充分利用自治区级科研及推广人才等项目团队力量,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带动市、县、乡三级农技推广人才的培养。

(三)重点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

适应农村改革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以村组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种养大户、涉农企业负责人、大学生村官为重点,着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带头人队伍。积极启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项目,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基地建设。继续实施桂台农业合作培训计划,邀请台湾著名农业专家、知名农业企业家到广西授课。实施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学历提升计划,大幅度提高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素质。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切实提高带头人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先进科学技术开拓农村市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四)统筹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适应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提高科技素质、实用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全面培养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以中青年农民、返乡创业者和农村女性劳动者为重点,着力培养一大批生产规模较大、产品安全、效益较好、增收致富示范作用明显的农村生产型人才。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和农村经纪人为重点,突出培养一支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农村经营型人才队伍。加快培养动物防疫、植物(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农机驾驶操作和维修、农产品加工仓储运输、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畜禽繁殖服务、水电维护维修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积极培养信息咨询、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社会调解、农村金融等农村社会服务型人才,为农民提供便捷、实用的服务。

三、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实现农业农村人才发展目标,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各项任务,关键在于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根本着力点,着力破解长远性、深层次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形成壮大人才队伍、激发人才活力、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制度环境。

(一)完善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格局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部门具体负责,财政、发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扶贫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农村人才工作体制。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真正摆上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优先发展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和统筹。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人才工作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重大问题。建立各级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左右协调、上下贯通的工作运行机制,解决职责不清、多头管理、力量分散等体制性问题,形成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理顺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坚持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以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规模适度、开放有序”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基地。引导涉农院校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全面落实好中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大力培养农业农村人才。通过“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村作为课堂、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请上讲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动案例变成教材”,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服务,鼓励城乡、区域、院地之间加强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

(三)健全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克服人才评价普遍存在的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业绩、重论文轻贡献的传统倾向,建立符合农业农村人才特点、具有正确示范导向作用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注重以贡献大小评价人才,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人才,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提高农业农村人才评价的科学化、社会化水平。农村实用人才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以知识、技能、业绩、贡献为主要内容,研究制定广西农村实用人才评价管理办法和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管理办法,灵活、务实地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评价认定工作,以人才评价促进人才发展。农业科技人才评价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以创新成果和技术推广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贡献为主要依据,制定完善体现农业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的评价标准,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关注市场需求、提高创新能力、促进成果转化。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原则,全面推行人才评价公示制度,增加农民群众对农业农村人才评价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评价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搞活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按照服务发展、以用为本的人才工作方针,改革人才选拔使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快农业教育科研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公开招聘制度,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才“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人岗相适、合同管理”的选拔机制。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机制,大胆使用中青年科技骨干,担纲重大科研项目、负责关键岗位。加强平台建设,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农业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引导和鼓励农业科技人才面向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研究、加强服务、创业兴业。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农村实用人才选拔使用机制,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渠道选拔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尊重农村实用人才首创精神,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主体作用,为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对农业农村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促进农业农村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确保农业科研人才和农技推广人才队伍保持稳定、不断壮大。

(五)落实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理念,实施人才优先投入的激励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与业绩和贡献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农业农村人才价值、保障农业农村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着力进行农业科研体系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结构调整、机制转变和制度创新,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促进农业农村人才资源有效配置,充实公益性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部门力量。完善并加快实施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健全科研单位分配激励机制,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建立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基础、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调动农业科研人才的积极性。探索建立符合农业农村人才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争议仲裁、公益性成果、经济利益分享和社会效益奖励等制度,保护农业农村人才合法权益。加大对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重点加强对中青年高层次人才和创业兴业农村实用人才的支持。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对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保障水平。

四、重大人才工程

(一)农业科研拔尖人才培养工程

着眼于提高我区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依托国家、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重大农业科技项目,选拔培养农业科研拔尖人才。鼓励优秀科技人才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和科研骨干,逐步增强我区农业科研在全国的影响力。积极争取在我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设置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岗位,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主席院士团”、“百名拔尖人才”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作用,加强与国家和区外科研院所合作,加强人才小高地建设,锻炼培养农业科研骨干和领军后备人才。实施博士和博士后培养工程,鼓励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拥有高成长项目的博士后出站后继续留在我区工作。制定实施八桂农业英才计划,每年重点培养扶持10名中青年拔尖人才,在区内外选拔5-10名高层次的农业科研专家和农业发展战略首席科学家。

(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支撑工程

着眼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大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不断加强和改进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和能力建设。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设岗位计划,10年内选聘5000名涉农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实施乡镇推广服务机构条件建设工程,提升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实施农技推广人员全员继续教育计划,每名农技推广人员每年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累计不少于15天,每年选拔推荐30名有突出贡献的农技推广人才参加国家层面的技术交流、学习研修活动,组织600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参加国家层面的知识更新培训,组织1000名农技推广人员到区内农业院校、农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进修培训。

(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素质提升工程

着眼于增强农村实用人才“双带”能力,结合村“两委”干部大培训,培养造就大批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依托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选送5000名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参加实践性、示范性培训。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选送5000名村“两委”负责人到高校参加在职大专学历教育。实施广西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计划,选送80000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参加农广校等涉农院校举办的中专学习。启动大学生“村官”硕士培养计划,选送1000名大学生“村官”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继续推进桂台农业合作,选派农村经营型人才和大学生村官赴台培训,邀请台湾农业专家和农民企业家到我区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进行培训。

(四)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扶持工程

着眼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从政策、项目、服务上大力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研究制定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科研开发、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领办、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在土地流转、项目立项、金融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到2020年,累计选拔500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创业兴业培训和研修,组织5000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接受专项技能培训,培养10000名农村经纪人和农产品加工人才。以财政支农项目为载体,扶持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农机能手各10000名成为致富标兵农户。采取各种方式,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

第9篇

关键词:园艺;“3+4”;教学体系;人才培养

项目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园艺专业“3+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GH150412

中图分类号: S6-4;G64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9.061

随着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国内高等院校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及探索,“3+4”就是其中之一。中高职衔接“3+4”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职业教育向本科层次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是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职业教育多元化的实现途径,同时也是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路径的重要举措。“3”是指3 年中职的培养,“4”是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科培养4年。园艺专业是现代农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化园艺行业一线,掌握园艺学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具备蔬菜、果树、观赏植物的栽培、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果蔬产品贮藏加工等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课题组对园艺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初步探索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园艺专业“3+4”分段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完善“3+4”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完善园艺专业“3+4”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明确本科院校、中职学校各自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有重要作用。而做好培养目标的衔接,是实现两个阶段有效衔接的第一步。 “3+4”人才培养方案可由本科院校领头,与中职学校、园艺相关企业共同制定。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到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等单位进行调研工作,同时教师还可通过网络、实地查阅有关资料,明确“3+4”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培养出一批应用型、高水平、管理型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优秀专业人才。

1.1培养大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3年+本科4年”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我开拓获取知识的能力,该培养模式能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质,真正彰显“3+4”模式在教学改革方面应有的学制优势,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技能人才。

1.2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及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素质和表现。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理念和能力,在教育模式和手段上要与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市场结合、与行业和企业联系,积极鼓励教师不断创新,优化人才培养,因材施教,大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以构建出符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体系。

1.3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管理理念、生产经营理念和能力

园艺专业主要学习园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大学生具有从事园艺植物的科学生产管理与经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基本理念和能力,使其能胜任园艺企事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1.4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敬业精神

大学生的培养是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主线, 构建理论和实践知识课程两大体系,教学实施与工作环节密切联系,课程与就业岗位职业两个标准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胜任专用工作的能力和敬业精神。

2 加强园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3+4”专业衔接中,强调前3年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后4年培养更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通过“3+4”的专业衔接,形成一个新的连贯制的课程体系。根据重基础、重实践、强创新、多方向的总体原则,建立新的4个模块课程体系。

2.1通修课程教育模块体系

即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课程。通修课程教育模块体系,培养学生正确树立科学的三观(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事业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注重热爱园艺专业、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很好的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体育、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无机和有机化学等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2.2 学科平台模块体系

本能力模块主要使学生掌握园艺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植物、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遗传学、农业微生物、试验设计与统计、农业生态学等课程。

2.3果树生产能力模块

果树生产能力模块注重培养学生的果树专业能力,需掌握果树的栽培技术、育种技术、果蔬产品贮运与加工、果树的组织培养、果树的种质资源、果树的盆景与鉴赏等课程知识。

2.4蔬菜生产能力模块

本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蔬菜专业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蔬菜、观赏花木等园艺植物的栽培技术、育种技术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园艺植物昆虫的识别与防治、园艺设施学、蔬菜工厂化育苗、蔬菜良种繁育学、无土栽培技术学等课程知识。

3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架构实践教学体系

3.1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为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采取修订实验教学大纲的方式,保证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学时安排上,可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各占一半,以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例如蔬菜栽培学、果树栽培学、观赏园艺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果蔬贮运与加工等专业骨干课程的实验部分设置为独立实验,增加学时数,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

3.2优化与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优化与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核心,在实践教学的内容组织上,加强通过带有职业模拟或现场实践的实践教学,强化职业实践。使学生充分感受园艺相应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作好相应的准备。同时还要突出开放社会实践教学,扩展大学专业教育的空间,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园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包含毕业论文的试验设计、调查、试验管理、科研训练、课程实验、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同时要以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并重,优化实践课程体系。

3.3以创新实践教学为突破,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实践教学模式要实行项目式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项目式实践教学要以某个省、市或校的科研项目为依托,重在寻求科研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根据在校的不同学期、不同实践条件,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合理参与,并与教学相结合。例如李子组、钙果组学生通过参与吉林省李子和钙果品种选育项目,积累生产经验,从而增强果树实践能力。

4拓宽“3+4”人才培养的途径

4.1开展校企联合办学,拓宽人才培养模式

在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时,应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学校与企业在共赢的基础上开展产学研合作,既是企业更高层次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可以邀请他们参加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实验室建设,协助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还可聘请企业的高级人才开展专题讲座、指导现场实践教学等,以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共赢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4.2利用非课堂途径,全面实施素质及创新教育

倡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利用非课堂途径,全面实施素质及创新教育。例如可组织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或参与教师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

5健全园艺专业“3+4”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5.1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培养高质量的双师型、应用型、兼职型的师资队伍

为保证“3+4”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建立“3+4”教师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培养高质量的“三型”师资队伍,可以采取国培、省培、进修等多种方式,加强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逐一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自信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可采取人才引进、外聘、人才激励等形式,在外聘教师中,由实践经验、技能水平高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以老带新的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兼职教师主要由各企事业的园艺专家、高级技术人员等组成,也可以成立名师工作室,培养一批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形成以名教师为核心的骨干教师团队,带动园艺专业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加深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专业教师还可以挂职下场锻炼、观摩交流、听讲座等形式了解园艺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园艺相关企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以掌握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的密切关系。

5.2加强园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训基地管理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加强园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和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学校可以与园艺相关企业、行业紧密合作,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产学研的园艺专业实训基地,可通过建立蔬菜科技示范园、果树科技示范园、观赏花卉科技示范园,实现实训基地自我建设发展,还可通过技术转换(我校提供技术,企业提供资金)方式,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园艺实训基地。以服务“三农”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出发点,以满足示范科技服务为辅,实习教学为主,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只有建设好园艺实训基地,才能保证园艺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加强园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还要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实训基地的管理由学校、院系双方共同负责承担,学校是调控者,负责基地的政策指引、目标调控和组织协调。院系是领导者,主要指派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在实习过程中检查和落实实习项目,检查实习执行情况和实习质量。落实实习经费、实习材料用品、交通、安全等问题,使学生端正实习态度、严格遵守实习纪律、保障实习安全。实习后还需要及时上交实习成绩,并组织开展实习交流会,对带队指导教师也要进行考核,最后进行实习的文档整理、存档。

5.3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转型下的园艺专业“3+4”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试运行阶段,还没有丰富经验可以借鉴,为保障它的有效运行,需要有相适应的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可通过学分制管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年中职的学业合格完成后,转入该校的转型本科继续学习,学生所学各门课程必须全部合格,按时完成最低学分标准。同时建立岗位职责负责人制度,下发给各级院长、系主任、办公室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等各项职责,加强教学管理机制。同时,要加强学生学习制度的改革,可选择考核评定方法,加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完善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科研技能训练、实习实训、生产劳动、定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指导和考核工作, 使教学过程中的各项环节得到落实。

5.4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建立建全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面向市场的集中体现。以园艺相关企业的评价机制为依据,建立一个符合“3+4”衔接要求的评估体系和标准,需要坚持多样化、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原则。对不同性质的课程,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对职业素质的要求,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以把企业评价的满意度、个人水平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通过制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办法》、《实践教学测评办法》、《院系教学工作评估办法》等文件,对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实习等环节进行质量评价和监控。同时还可将教学质量监控报告结果与教师职务聘任、全年工作量、职称评定等各项内容相联系,利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过程。

园艺专业的“中职3年+本科4年”人才培养项目还处在探索阶段,制度和政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和研究。这是新型的培养模式所体现出的教学理念和构架的教学体系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相当广阔。因此,园艺专业“3+4”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大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黄小璜,杨燕,柳铭.“3+4”模式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对比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03):101-103.

第10篇

一 优化培养方案的前提

师范类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坚持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秉承育人为本,强化师范类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以中学教育改革对师资的客观需求为准则,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宗旨,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人才培养的需求,进一步优化师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办学定位,优化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加强实践育人环节,探索和构建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统一、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相融合、综合素养和实践教学技能相促进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彰显专业办学优势和教师教育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培养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需要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和职业教育师资。

二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

首先,师范类人才培养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及时反映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师教育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尊重和理解学科专业发展的基本体系,反映学科发展的新进展;构建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大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要注重培养师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实践能力的强化以及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其次,方案应体现师范性与专业性的有机融合。不仅要突出师范类学生的师范性,强化他们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也要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的培养,加强专业教育不放松,体现教师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同提高。师范教育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环节理性思考、科学设置,正确处理师范类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教育类课程与其他教师教育课程的关系。

第三,方案应承前启后,体现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我们的师范类人才培养时间很长,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认真研究和总结以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同时充分考虑师范类专业和学科发展的趋势,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理性、科学、合理的充实到课程体系中,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在坚持大学四年连续培养师范素质与技能、提升师范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年度、分专项落实和强化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全面提高大学师范生适应中学新课程教学的实际能力,为师范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方案应坚持专业能力强化和整体素质提升相结合。既强化学科基础的专业理论课程,又突出课程对学生个体的整体素质的价值。正确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新方案以强化实践能力、强化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和夯实基础知识为重点,实现师范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既强调定性,更体现在定量上。增加实践教学,强化师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和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

第五,坚持体现共性与注重特色相结合。各教师教育专业既要遵循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要求和一般规范,符合国家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又要根据不同专业的性质、特点及办学条件等差异,有针对性地开设理论与实践教学,形成专业特色。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切实实行因材施教,突出不同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构建既符合学科专业特点又突出师范类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个性化、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措施

大学的师范类专业,就是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合格师资的,大学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就是要围绕这个中心,增强大学培养的师范生在中学教学中的适应性,科学、理性推进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升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首先,明确大学师范类专业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根据国家政策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际需要,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明确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终身从事教育思想,具有先进的教师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必备的教师教学与管理技能,具有适应教学需要的动手能力,拥有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开拓精神与学习能力,具有自我完善与成长的能力。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他们的未来将会成为合格的中学教师。大学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必须切实落实这个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从国家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现实出发,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中学教师这个中心任务,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师范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在德、智、体、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既要体现社会特别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对相关专业师范类人才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不能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目前,在有的大学、有的师范类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技能被淡化。因此,加强这两个方面的培养,是大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的一个方向。

其次,中学主动加入师范生的培养。大学的师范教学,是为中学培养合格师资的。必须在政策层面、政府层面,把师范人才的培养作为中学的一个基本任务,也就是说,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就必须承担师范生的培养任务,只有完成了这个任务,中学才能是合格的中学。目前,在我国的师范教育中,中学一直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师范生的培养主要是大学在承担。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我们的师范类人才培养将一直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因为大学与中学的教学目的是不同的,大学是为了培养人,中学是为了升学,因此中学对于师范生的实习、见习并不怎么欢迎。调动中学的师范类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师范类人才培养中来,师范生培养的必经阶段:实习、见习才能得到落实。如果中学没有师范类人才培养这个任务,而是大学勉强的,影响了他们正常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秩序,中学是不会有积极性的。如果在政策层面把师范生的实习、见习等各类实践活动作为中学的基本任务,是考核中学的主要指标,他们才能主动、积极,才能改变大学师范类教育勉强中学参与的局面,为师范类人才培养开辟广阔的实践场所。

第三,优化师范类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是师范类人才的模板。这个模板的科学与否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

目前,中学普遍认为我们的师范生培养,理论知识的缺乏不是主要问题,教师基本技能缺乏才是问题的症结。像普通话和教师口语技能训练、教师书写技能训练、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技能、学科教学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实践课程,必须加强。而这些工作要落实和完成,必须要与中学密切配合才行。

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原则上应该以中学的需求为指向进行设置,必须科学解决基础性、先行性、综合性之间的关系,必须既体现专业的特点,又有利于师范类学生毕业后在中学的实际工作需要。目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主要依据是教育部的有关文件,但是这个只能作为依据的一个方面,中学教学的实际需求必须是大学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依据。

大学的课程,目前有公共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等类型说法,但是不管课程如何分类,都应该体现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人才的不同特点,决不可所有专业都一样。这样既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不同实际要求,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当前我们的人才培养中就存在雷同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源头性因素。

第11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 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目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研究的重点之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是由较好的专科层次院校提升的,做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把多年从事高职高专教育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凝练、提升和借鉴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来,笔者结合所在院校的实际,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职场教育”模式。

1 应用型本科教育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1.1 学校定位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大致呈现金字塔型结构:顶端是少数研究型大学,中间是普通本科院校,底部是高职高专学校。位于普通本科院校底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根本任务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行业和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实现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反映了学校根本任务是否实现,决定了学校的存亡兴衰。

1.2 动力驱动机制决定了应用本科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行政、学术和市场三种力量的影响。行政和学术动力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就业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与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的力量和发展的空间,市场力量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比其他任何类型的高校都要更加关注市场、关注行业、关注就业。

1.3 学校的根本任务决定了应用本科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面向就业需求,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密切与行业、企业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和创新基地,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推动就业观念的转变,才能确保学校根本任务的实现。

2 技术应用型教育的模式创新——“职场教育”模式

“职场教育”模式是实现技术应用型教育的理想模式,是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理定位相一致的全新的教育理念。“职场教育”建立了一种把学校教育作为职业生涯起点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学生身处学校,即是置身职场,四年的职场专业培养和训练,理应成为受行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既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又有别于高职高专教育,主要表现在:

(1)培养目标不同。应用型本科:工程应用、技术应用,培养专业服务骨干;传统本科:基础理论研究、科技研发,培养高级人才;高职高专:工程、技术、专业服务,培养操作人才;

(2)培养规格不同。应用型本科:本科为主,少量研究生;传统本科:本科、研究生并重;高职高专:专科;

(3)培养口径不同。应用型本科: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和行业准入;传统本科:以学科专业为导向,强调通识教育和广泛适应性;高职高专: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理论强调够用为度、技能达到上岗要求;

(4)培养人才类型不同。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人才,强调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传统本科:研究型人才,强调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高职高专:操作型人才,强调技术操作;

(5)培养方案不同。应用型本科:以行业从业资格为参照系,强调行业职业能力;传统本科:以学科体系为标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高职高专:以岗位技能为标准,强调岗位操作技能;

3“职场教育”模式的建立

“职场教育”是实现技术应用型教育的理想选择。“职场教育”模式下,学校不仅重视学生就业率这一就业的“量”的指标,而且,重视学生在行业内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就业“质”指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实现学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既体现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质量,也是“职场教育”最直接的目标。

3.1 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要体现“三个符合度”,即:学校目标与行业需求相符合;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相符合;培养目标与培养质量相符合。最低目标:在本行业顺利就业;最高目标:以顺利就业为平台和依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锻炼,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所在行业关键性的工程应用、技术应用和专业服务骨干,成为在所在行业有影响的、从事本行业应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行业获得较高的薪酬。

3.2 建立建立仿真的教育教学环境

学生进入大学即是职业生涯的开始,把大学教育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起步。外部环境:协调和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开展产学合作教育,营造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软环境——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教学氛围,硬环境——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实验室、教学设施、设备等。

3.3 合理设置培养方案

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或专业方向,确定符合行业从业资格要求的培养目标,合理设定人才规格、口径,确定培养模式。通过专业建设,教学基本建设,实践环节建设,资格认证建设,创新能力建设,教学改革建设等方面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特色和竞争力。

3.4 建立“双符合”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职场教育”模式的关键,也是目前的薄弱环节。目前关键是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符合教育部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刚性要求(学历、职称),提高学历层次,改善职称结构;二是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在队伍建设中,要认真考虑双师结构,重视职业技能水平。

3.5 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职场教育”

要建立与就业工作相关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建立学校与用人部门的联系制度,建立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制度和对教学工作的反馈,推动就业工作的机制与政策的落实。围绕学生就业,以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为主要内容,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职场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习惯,为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锻炼的平台,搭建成才的环境。

综上所述,以“职场教育”模式为依托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新建本科学校才能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呈现有独特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

第12篇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基层人才队伍是我市人才队伍的基础,是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组织按照人才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探索人才开发途径,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使人才总量逐步增加,为基层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我市基层人才队伍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基层的物质条件相对较差,人才创业平台较少,吸附人才能力薄弱,制约了基层发展的步伐,影响着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改善基层人才结构,有利于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有利于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促进我市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有力保证,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开发人才资源,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我市基层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和建设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强市战略,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以帮扶支持为依托,以发挥基层主观能动性为基点,采取有效措施,充实、培养、用好人才,提升基层人才能力素质,发挥基层人才作用,壮大基层人才队伍,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1、增强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学习领会全国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增强做好基层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实施好“人才强市”战略。

2、巩固“两基”攻坚教育。抓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扎实推进“两基”攻坚计划的实施,提高基层人口受教育的程度。

3、实施基层党政人才培养工程。以加强县以下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完善班子结构,充实配强班子,全面提高基层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能力、贯彻执行的能力、协调发展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和依法执政的能力。以加强基层党政人才队伍教育培训为重点,提高基层党政人才素质。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抓好“一把手”和年轻领导干部的培训。在上海浦东,江苏苏州、无锡等地继续办好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培训班,改进和完善办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对基层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力度。以充实基层党政人才队伍为关键,不断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夯实基层党政人才队伍基础。

4、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以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视野开阔、善于创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政府适当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面投入为辅的培训投入机制。有关部门每年选派50名左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赴外学习、进修、考察。

5、实施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围绕基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方向,加强基层紧缺和急需的现代高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大向基层支援人才智力的力度,以提高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技能水平为重点,抓好科技、教育、卫生、农牧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市直有关部门和对口支援单位要根据基层实际需要,通过项目培训、课题研究、学习进修等方式,帮助基层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组织安排基层对口帮扶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上派挂职进修、赴外培训;采取定期轮换的方式,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基层指导讲学,培养当地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6、实施基层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基层各行各业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和能工巧匠。特别是要建立一支以中级技工为主体,高级技工、技师为骨干的各类高技能人才队伍。制定**市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体系。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培训、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鼓励行业和企业结合生产实际,积极开展技能提升和岗位培训,培养技能型、复合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创立多形式的技能人才考评鉴定体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建立行业技师考评、技师社会化考评和特殊认证等评价鉴定体系。不断加强基地建设,扩大基地培养培训能力,发挥基地在探索新的培养培训模式、优化教学与训练过程等方面的示范作用,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反映能力,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形成多层次的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加快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劳动力市场的职介网络、就业预测信息网络的联结,共同为技能人才成长提供优质服务。积极鼓励基层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制定和完善技术等级制度,提高相应待遇。

7、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积极培养一批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技术能力较强、能够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工巧匠、科技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利用“三培双带”、“科普冬训”、“星火培训”、“阳光工程”等活动,加大农村党员干部、各类能工巧匠的培训力度,实施好青年农民的科技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等培训项目。继续在江苏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山东潍坊市委党校等地举办好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各有关部门和地区每年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不少于400期,培训人数不少于10万人(次),农村党员的培训面达到95%以上。

三、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措施

1、把岗位实践作为培养基层人才的基本平台。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从实际出发,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真正有所作为,特别是要把岗位实践作为培养基层人才成长的基本平台。积极营造支持人才干事创业的工作平台,加大基层现有人才培养开发力度,进一步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积极性,为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发展环境,使每个人立足岗位强素质,依托本职建功业。

2、建立基层人才对口支援制度。在原有对口帮扶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将人才支援纳入对口帮扶内容,确立我市区县、部门与省直机关单位之间,市属单位与区县之间,县与乡(镇)之间,区与镇(办)之间的人才智力长期对口支援关系。按照对口支援、按需选派、上下互派、定期轮换的原则,以干部支援为龙头,以人才智力支持为重点,使扶贫与扶智相结合,项目支持与人才支持相结合,下派干部锻炼与上派人员学习相结合,加大对基层地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牧等领域人才的支持力度,促进基层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单位,要全面了解掌握所支援地区干部和人才队伍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人才支援、智力帮扶和接受基层人员学习的实施计划。受援地区要主动争取对口支援单位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沟通,争取对我市基层工作的扶持力度,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服务。继续加强与上海浦东新区、广西南宁市等友好城区的交流与合作,适时邀请专家、学者及博士服务团到我市基层进行人才培训、技术指导和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好**市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职能,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咨询指导。

3、强化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充实基层、优化结构、配强班子、提高素质的原则,加大基层干部交流、轮岗、挂职力度。结合区县、乡镇换届,通过组织调配的方式,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拔素质较高、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或专业技术骨干到区县、乡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任职,优化配强领导班子;从区县、乡镇(办)选拔优秀干部到上级机关交流任职。按照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要求,坚持和完善“上下”互派干部挂职锻炼的制度,从上级党政机关选派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到区县、乡镇挂职锻炼,从基层地区选调优秀干部到省、市党政机关相关单位和外省市挂职锻炼。通过公开考录,充实基层干部队伍。积极做好选调到我市的应届优秀大学生的接收安置工作,探索建立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两委工作的制度。树立一线出干部、实践长才干、从基层选人、在基层育人、逐级遴选干部的用人导向。

4、推进基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各地区、各单位人事部门要指导基层事业单位研究制定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措施,探索建立符合基层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改革分配制度,建立重实绩、重贡献、以岗定酬、按劳取酬的分配机制;推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分开制度,增强事业单位活力,盘活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激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的创造活力。

5、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流动站,加大人才服务力度。各区县要把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纳入人事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抓紧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流动站。制定农村人才发展规划和完善各类组织机构,并有组织地进行实用人才选送培训和学习交流,以点带面、推广新科学、新技术。鼓励农村有志青年自学成才。要优先为业绩显著、群众公认的能人、尖子评定农民技术职称,继续做好“绿色证书”工程实施工作。

6、引导和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有技术专长的人才到社区、农村和企业(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创业。自主创业的,政府有关部门在企业注册、创业资金等方面要给予支持和便利。对从我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基层艰苦地区和以短期、定期、项目或合同等方式进行智力输送、对口帮扶的各类科技人才保留原单位工作关系,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资调整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对种植业、养殖业进行技术承包,保证承包合同兑现。科技人员承包开发和利用荒山荒地,享受国家和地方的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技风险投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资本服务。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和科研院校等单位的独特功能,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农民科技致富。选派大学毕业生到村委会、企业、学校、卫生站、农业推广站从事支教、支医、支农、扶贫以及社会事务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条件的区县、乡镇可设立农村实用人才奖励基金,对农业和农村建设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

7、加大对基层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的人才投入机制。各级人才工作领导机构每年在财政预算中或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要安排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各单位也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在制定实施各类人才培训项目、培训班次、培训名额、培训经费等计划时向基层倾斜。要本着减免相应培训费用的原则,加大对基层各类人才的培训支持力度。

8、进一步加强基层地区基础教育。优化调整**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布局,扩大现有学校规模,提高办学效益;积极争取支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基层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办学条件;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加强向基层地区选派教师和志愿者的工作,为“两基”攻坚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提高基层教育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抓好“普九”巩固提高工作,重点抓好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加大“扫盲”工作力度,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