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关梅花的古诗

有关梅花的古诗

时间:2023-05-30 08:53: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梅花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关梅花的古诗

第1篇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素材;生活

中国古诗词语言优美精练,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提高文化修养。

古诗词教学中可侧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学会搜索相关素材资料,积累储蓄文化底蕴

许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前阅读、收集大量与所学诗词有关的资料,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只有量变的积累才能促成质变,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素养、对古诗词的领悟、理解能力才能积少成多,底蕴才能厚重起来。其次,教学古诗文时要学会积极扩展,增加相关链接,如教学一首描写夏季景色的诗,同时讲一下其他相关的诗词,学完一首表达离愁别绪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词后,再比较一下其他类似的经典诗词,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诗词的欣赏品位就会一步步提高,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更好地学好古诗,感受古诗词的精髓所在。

二、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引入诗文中

拉近距离,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情画意的境界。现在各城区公园旅游景点有很多,许多学生也跟随家长到各大风景名胜区,有过许多录像、视频、照片等资料,可让学生多交流,互通有无,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景、状物、抒情、描绘大好河山的文章,这些都可以联系起来,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是诗人文化的艺术结晶,追求的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之美,让学生身临其境,与以往旅游赏景等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可以起到回味无穷、余音绕梁的艺术熏陶效果。

三、紧扣字眼,多做推敲

古诗词讲究精练、推敲、反复斟酌、炼字,抓住紧扣诗词中画龙点睛的字眼,引导学生赏析、品味其用法之妙,这也是向诗人们学习习作的过程,能提高学生品评、鉴赏能力。同时,“一切景语皆情语”,引导学生推敲鉴赏字眼、好词妙句过程中,学会从景物描写中读出作者的情感。

四、重视音乐在古诗中的作用

古人音乐和诗词应和,相得益彰,堪称一绝。音乐是对诗词最好的烘托,诗词是对音乐最好的呼应,通过诗词和音乐的完美融合,学生既可提升对诗词文学艺术的欣赏品位,也可提升对音乐的欣赏层次,这样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就不再只停留在肤浅的背诵、理解、做题等阶段,而是转化成一种艺术的享受。

五、重视绘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古代讲琴棋书画,古诗词往往和绘画分不开,诗词常是对书画的题跋,一幅画总要题上诗句,如王维的诗词本身就是画,而他的画也是一绝,所以欣赏学习古诗词,也可欣赏学习古诗词中的画境,绘画有助于学生领悟古诗词,带画册的诗集是最好的古诗词教材,每一首诗词都附一幅简单的写意山水花鸟画,虽然寥寥几笔,都能将诗词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中国咏梅的诗词很多,画作也不少,梅花贵在高洁,对梅花的表观,画家注重神韵,一枝斜倚,有打着朵的,有初绽的,有的是红梅,有的是雪梅,不管哪种梅花的神韵都令人叫绝,旁边关于梅花的诗词也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松、竹、菊等都是一样的道理,这样的诗词绘画欣赏,让学生有较大的启发,他们能够发自内心喜欢古诗词和书画,真正对诗词艺术感兴趣并去积极学习探究。

六、从语言风格方面理解鉴赏学习古诗词

诗词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艺术个性,学习鉴赏理解古诗词时要先看作者,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语言风格的词语归纳通常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丽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感,有艺术感染力……学会积累,用一至两个词语表达诗人在诗词中的语言风格,如苏轼、辛弃疾词的语言风格,通常是雄浑豪放,李清照、柳永的词通常是笔调婉约。

七、从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维入手理解领悟古诗词

在教学中点拨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思维,让学生顺利把握诗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吃透那些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长的普通词句,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一片自然的景色,便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只有把每一个意象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集中细细品味,才能让学生越发体会领悟,感同身受诗人的心境意境,更能从整体上肯定,强化诗的意境。

总之,古诗词教学,既是语文课标的要求,也是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途径之一,教学古诗词的方法也不是孤立的,而要灵活地、综合地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2篇

梅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花,有国花之誉。下面几段诗、词、歌、曲、文都与梅花有关,请仔细阅读这几段材料,进行比较,然后答题。

材料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材料二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材料三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

材料四

蔷薇露,荷花雨,霜冷香庭户。

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马致远《落梅风》)

材料五

梅树干……或用勾勒皴擦,增强质感;或以墨笔直接挥写,以篆书笔法入画。老干多曲折,用笔宜苍老;新枝多挺直,用笔宜挺健。老干墨色略淡中见浓墨、焦墨;新枝则中锋入画,墨色宜浓宜焦,笔笔见书法功力。枝干疏密聚散,穿插交错,茂密繁杂,以“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美学原则,进行描绘,造成画面上的动感和节奏感。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丹青不知老将至》)

1.材料二《卜算子咏梅》中,押韵的是哪几个字?请写出。

2.材料一《梅花》中加点的“独自”突出了梅花凌寒而放的形象。材料二中哪一个词语有同样的表达效果?请指出。

3.材料三《红梅赞》中写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有一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与这个句子一样。请写出这两个诗句。

4.《卜算子咏梅》和《红梅赞》两段材料都歌颂了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请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抒写出这种品格和精神,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字数在30个左右。

5.如果根据前三段材料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一定是热烈、乐观、无畏的;如果根据第四段材料中的“梅梢月斜人影孤”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会是怎样的呢?请你也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出来。

6.上面五段材料都与梅花有关,但材料五与前四段材料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明显不同。请你试作简略分析。字数在30个左右。

7.梅与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它们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赞美,留下了不少诗文名句。请你根据记忆或查阅资料,在兰、竹、菊、松中任选其一,写一个诗文名句。

8.人们常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开放、暗香浮动的形象更加鲜明。如果你是画家,除了可以以雪为背景外,还可以选择什么来作为背景画梅?为什么?请简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数在30个左右。

选自湖北宜昌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解题指导】

本题选取了与“梅”相关的诗、词、歌、曲、文等进行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并考查考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语文素质。

第1题,考查学生对诗词韵律常识的了解。解题时依据诗词押韵的规律,可以发现该词押ao韵,这样就能确定押韵的是哪几个字。参考答案:到、俏、报、笑。

第2题,是比较理解题。看起来只是两个词语的比较,实则考查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作品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题干对“独自”一词在材料一中的作用(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进行了明确的提示,所以,材料二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就成了应该注意的语句。其中“犹有”表示“还有,尚且有”的意思,同样强调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精神,所以本题答案为:犹有。

第3题,本题着眼于对重点诗词句意境的理解。理解“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是解题的关键。诗句点明了梅花开放的环境,并把红梅不惧怕恶劣环境、凌寒独放的精神表现了出来。解答本题,沿着这一思路,在材料一、材料二中寻找能体现梅花的这种特点的语句就可以了。参考答案: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第4题,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是: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谈出自己的体验。考生解题时,首先应把握题目中提到的“这种品格和精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将两则材料内容进行综合比较,抓住关键词句,比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等,可以发现材料中歌颂的是不畏严寒、傲雪斗霜、追求理想、敢于献身的精神品格。考生要注意,表达应具体,不可空泛,最好能有独到的理解。本题无标准答案。考生能自然真挚地表达赞美之情即可。文辞优美,情真意切,能理解品格和精神即可得分。

第5题,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材料内容、情感以及创作风格的把握。题目中已经点明了前三段材料中梅花的形象特点是“热烈、乐观、无畏”的,这与第四段材料中“梅梢月斜人影孤”很显然是不一样的。联系此曲中的“霜冷”、“恨薄情”、“人影孤”等关键词,考生应能感受到此曲中的梅应该是孤独、寂寞、冷清、凄凉……画面上的梅花形象也是如此。参考答案:孤独、寂寞、冷清、凄凉等。

第6题,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的把握能力,题目已经将五段材料进行了简单的归类,指出前四段与第五段不同。考生在解题中就要将前四段作为同一类型来看待。材料五从内容上看是在介绍画梅的技法从选文出处看,可以明确此文段是教材内容的节选从语言上看,文字比较简洁明了,风格平实,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参考答案:材料五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梅树的画法,与前四段材料相比,语言准确、平实、简洁。

第7题,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是古诗文积累。本题出题的范围较宽,而且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就有相关的诗句。答题时,只要在兰、竹、菊、松题材的诗文中选择相应语句即可。答这类题还要注意:一是靠平时积累;二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记得清的内容来写;三要注意不可写错别字。

第3篇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工具课,孩子们从降生便开始接触语文知识。在入学以前,父母便是第一任教师,他们直接传授和让孩子亲身去体验。而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有限,如何让他们保持学习的新鲜感,以得到更多的知识呢?巴甫洛夫曾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有感情。小学生的学习更是如此。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是不稳定的,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兴趣,没有受内心稳定的需要支配,不论是其形成,还是其变化,都同某些外来因素的影响有关,特别是来自授课教师的直接影响。为了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我认为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是根本的途经。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让学生喜欢学这门功课的前提。假如学生跟教师的关系紧张,不要说喜欢学,恐怕一听到教师的名字就从内心生出抗拒的情感。无心向学,厌学情绪产生,在一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去学习,怎么可能把学习学好呢?

二、让学生自设“问题情境”,寻找学习兴趣的支点

教学时要求学生学会质疑,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田忌赛马》这个题目,要学生根据中心词“赛”来设疑。学生设的问题是:①田忌是谁?②田忌是怎样的人?③他是什么时候的人?④田忌跟谁赛马?⑤田忌怎样赛马?⑥赛马的结果怎样?⑦田忌为什么要赛马?问题一提出,学生便按照这个思路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一开始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掌握课文的整体内容。《甘柚》一课,我先要学生找出中心句,并把这个中心句变化成问题:为什么说:“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可以买到山珍海味,可以买到金银珠宝,就是买不到高尚的灵魂呢?”带着这个问题回头来学课文。这样让学生自己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调动起来。

三、根据课文特点选择教法

常规的教学步骤一般为字、词、句、段、篇。如果每课都这样按部就班,刚开始学生还有热情,可这种热情不能持久,这不利于教与学。常言道: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像《蔬菜》采用直观演示法;《田忌赛马》采用设疑铺展法;《苦柚》采用直奔中心教学法;《颐和园》采用整体――部分――整体教学法;《凡卡》采用内容分类教学法;作文教学中采用创设情景教学法、演示法、导评法、评析法等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有的放矢地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使用多种媒体手段配合教学

传统的教学媒体为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这已不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更不能满足学生那已被万花筒般的世界浸染的心灵。因此,要积极运用多媒体体现现代远程教学手段,创设能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知识海洋中尽情吸收,探求问题。《梅花魂》这篇课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心,我在开课前让学生看《我的中国心》卡拉OK录相,注意歌词,从而引入课文,理解老华侨眷恋祖国的感情。老华侨因年纪太大不能回国,可祖国的山山水水令他魂牵梦系,不禁不住痛哭。随后又播放了《我爱你,中国》的卡拉OK录相,要学生从歌词、从画面去体会老华侨对祖国的日思夜想的深情。老华侨把浓浓的爱国热情寄托在梅花身上,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让学生说了华侨老人为什么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让学生说,从古到今哪些炎黄子孙具有这种梅花精神。最后我又播放《红梅赞》使学生从革命烈士江姐的光辉形象中感受到老华侨虽然身处异国,却永葆中国人的气节,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由于使用了卡拉OK录相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自始至终对课文的学习抱着浓厚的兴趣。

又如教学古诗,学生手上有不少参考资料,照本宣科实在乏味,我把学古诗的一般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学,然后采用给古诗配画,做模型,学古人吟诵全诗并配乐,或让学生当导演,把古诗画编成一组电视镜头等方法来巩固对内容意境的理解。这样,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都想一试为快。学生一旦有了学习上的激情,他们就会把繁重的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内心会感到由衷的高兴,并产生一种巨大的内部推动力来学好功课。

五、运用恰当的竞赛也能提高学习兴趣

竞赛能激起孩子争上游的欲望,这种欲望会无形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上课时结合课题练习与学生个人之间、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把基础训练的内容用分组竞赛的形式来完成,一单元课文学完了,根据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设计语文综合知识兴趣课,作为课文学习的延伸;学习阶段的课避免“炒冷饭”,以“夺红旗”、“登山比赛”“海边看日出”等专题,设计成学习知识的兴趣课。学生兴趣勃勃,记忆力增强,思维敏捷,学得轻松愉快,正如古代一位教育家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六、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激发兴趣

第4篇

一、美学教育价值

校园植物存在的色、香、姿、韵方面的美好元素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丰富素材。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校园植物中发现美、感受美。通过美学教育,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提升审美能力。

校园植物虽然看似平平淡淡,但每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造型美。校园植物在园丁的精心护理下,所展示的美丽常独具特色,其中有碧叶舒展、刚柔相济的苏铁;古朴苍劲、五针成簇的五针松。花木的美,不仅存在于它的花红叶绿上,同时也存在于其枝干的线条结构上。那些脱掉绿装的树木,层层分枝井然有序,具有天然的和谐之美;大的乔木,其雄威的主干,直插云天,像顶天立地、铁骨铮铮的英雄塑像,在错落有致的侧枝反衬下,愈加显示出顽强向上的磅礡气势。

常绿树木,即使到了冬季,在白雪的映衬下,也青翠得可爱,显示出与逆境抗争的坚贞品格,即所谓“岁寒始知松柏之后凋,霜浓方显菊竹之高洁”。雪压青松、虬枝冰挂的景色,总给人一种不畏艰难、勇敢奋进的启迪。落叶树冬季饱满的冬芽,或附着枝侧,或亭亭枝端,或尖或圆的嫩芽虽被灰色的颖壳包裹着,能让人感觉到顽强的生命之火,到了春天,就会突破重重包裹喷薄而出,向世界炫耀自己绚烂的生命之花。“惜春常恨花开早”,独具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启迪。

花的色彩是最丰富、绚丽和迷人的。花开四时的月季、婀娜善舞的杜鹃、烂漫芳菲的桃花,将校园的春夏秋冬装扮得多姿多彩,将校园打扮得如此美丽和充满生机。校园植物散发的阵阵香气,会引得“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清香馥郁的桂花香气会让人们如痴如醉;清香淡雅的梅花让人神清气爽,夜开日闭、散发浓香的紫茉莉会让人们爱上炎热的夏日黄昏;色黄如蜡、香气四溢的腊梅会给严寒的冬日送来温馨。

二、精神教育价值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校园里许多植物精神寓意深刻,表现出其顽强、积极的精神价值。这些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坚韧顽强、团结友爱等教育的活教材。

梅花体现了多姿多彩的生命现象;紫薇展示了蓬勃向上的旺盛生命;体现了坚韧顽强的生命价值;腊梅展现的是不畏严寒的生命奇迹;高大挺拔的松树表现出的不卑不亢、铮铮铁骨,正是鼓励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的很好资源;竹子具有“宁折不弯”的气节和“中通外直”的度量,可谓“未出土时先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正是莘莘学子学习的榜样。春天,烂漫的杜鹃多姿多彩;夏日,石榴蓬勃向上;秋天,坚韧顽强;冬日,腊梅不畏严寒,梅花的“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奋勇当先,表现出浩然正气。植物所体现的美好品质,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坚韧顽强的意志品格教育的优质资源。

花能寄情,亦能解语,古往今来,无数哲人志士把喜、怒、哀、乐寄予花草树木中,架起了感情交流的桥梁。于是便有了杜甫的“感时溅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叶绍翁的“红杏出墙”。在刘禹锡的诗中,牡丹是富贵吉祥的化身;在屈原的笔下,兰花和是纯洁美好的象征;在周敦颐的文中,莲花是不与浊世同污的代表。诗人的心中,花已幻化成流动的思想,飞逝的年华。每一种植物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课程教学价值

第5篇

1

古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

,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

学种瓜。

1.

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

)①在田里锄草

②犁地

)①靠近

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

一、1.夜绩麻

童孙未解供耕织

桑阴

2.①

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

),山衔落日(

)寒漪。

牧童(

)横牛背,短笛无腔(

)吹。

1.

2.

3.

4.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

一、陂

归去

信口

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2祖父的园子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

)掉,用来种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

)闹。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chǎn(

)地,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gē(

)掉,把野菜留着。

爷爷浇菜,我拿着水piáo(

),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玩累了,我又缠着爷爷陪我去guàng(

)街。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胖乎乎

三、小萧红为我们介绍院子里的景物时,我们可以看出她怎样的神态?

【答案】

一、拔

二、圆滚滚

明晃晃

白花花

亮晶晶

笑嘻嘻

热乎乎

三、可以看出孩子极满足和得意的神态,显示出她的富有。

(意思对即可)

第二课时

一、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蚌壳(bàng bàn)

樱桃(yīng yīn)

啃吃(kěn kěng)

倭寇(wō wēi)

水瓢(piáo páo)

玩腻(mì nì))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

)花园

一(

)李子树

一(

)大草帽

一(

)谷穗

一(

)狗尾草

一(

)倭瓜花

一(

)果园

一(

)白蝴蝶

一(

)大蜻蜓

三、判断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相应的括号里打“√”。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比喻

)夸张

)拟人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拟人

)夸张

)反问

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比喻

)排比

)拟人

4.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比喻

)夸张

)排比

四、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文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3)仿写一段话。

【答案】

一、蚌壳(bàng)

樱桃(yīng)

啃吃(kěn)

倭寇(wō)

水瓢(piáo)

玩腻(nì))

二、一(个)花园

一(棵)李子树

一(顶)大草帽

一(个)谷穗

一(棵)狗尾草

一(朵)倭瓜花

一(个)果园

一(只)白蝴蝶

一(只)大蜻蜓

三、1.(√)比喻

2.(√)反问

3.(√)拟人

4.(√)排比

四、1.排比

2.童年是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是那么美好。(答案不唯一)

3.树绿了,就像换了新衣似的。蝉叫了,就像吹起小喇叭似的。蜻蜓飞来了,就像飞来一架飞机似的。

3

月是故乡明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在烟波浩渺(miǎo

mǎo)的海边,我们点起篝(gòu

gōu)火。听着海浪声,看着火光闪动,一种激动在心底萌(méng

míng)发。抬头望去,那澄(dèng

héng)澈(chè

cè)的月光是如此的温柔。

(2)那位耄(māo

mào)耋(dié

dé)老人,一个人住在乡下。夏天,他的小院儿充满绿色,各色花朵点缀(zuì

zhuì)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二、给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

(2)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3)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三、把词语和相关的意思用直线连起来。

烟波浩渺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乐此不疲

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相映成趣

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巍峨雄奇

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答案】

一、(1)miǎo

gōu

méng

chéng

chè

(2)mào

dié

zhuì

二、(1)陪衬(衬托)

不可胜数(不可计数)

(2)大概(可能)

(3)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三、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巍峨雄奇: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第二课时

一、在括号里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

一(

)月亮

一(

)柱子

几(

)大苇坑

一(

)明月

一(

)知了

几(

)土山

二、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四字词语,意思不变。

1.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亮的光辉充满四周,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2.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开家乡到外地,漂泊天涯。(

3.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蓝而广阔无际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三、默写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四、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上面两段话选自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作家

写的

2.

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选择正确的答案(

(1)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

(2)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3)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

(4)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3.你对“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是怎样理解的?

4.

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

【答案】

一、一(个)月亮

一(个)柱子

几(个)大苇坑

一(轮)明月

一(群)知了

几(座)土山

二、1.清光四溢

2.离乡背井

3.碧波万顷

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答案不唯一。)

四、1.季羡林

月是故乡明

2.(1)(2)(3)(4)

3.句中的“此”是指代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对这两件事的回忆更突显“我”对童年和家乡的眷念。

4.

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4

梅花魂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辨字组词。

侨(

缕(

绢(

甚(

骄(

楼(

涓(

其(

梳(

衰(

稠(

眷(

流(

哀(

绸(

着(

二、选字填空。

(1)想不到外祖父(

)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2)智力(

)赛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了。

(3)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

)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

)凉飕飕的。

(5)保护环(

),人人有责。

三、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拉:A用力使东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某处移动;B用车载运;C拖长;D闲谈;E牵累、拉扯;F拉拢、联络;G帮助。

1.老师拉长声音说话。

2.妈妈正和保姆拉家常。

3.现在,他有困难,我们应该拉一把。

4.小东正和看门的大爷拉交情。

5.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答案】

一、辨字组词。

侨(华侨)

缕(一缕)

绢(手绢)

甚(甚至)

骄(骄傲)

楼(高楼)

涓(涓涓细流)

其(其中)

梳(梳理)

衰(衰老)

稠(稠密)

眷(眷恋)

流(流水)

哀(悲哀)

绸(丝绸)

着(看着)

二、(1)竟

(2)竞

(3)境

(4)竟

(5)境

三、1.(

C

2.(

D

3.(

G

4.(

F

5.(

A

第二课时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

1.能书善画

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③友好,和好;④擅长,长于;⑤容易,易于。

2.颇负盛名

①背;②担负;③依仗;④遭受;⑤享有;⑥失败。

3.独在异乡为异客

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奇特,特别;③另外的,别的;④惊奇,奇怪;⑤分开。

4.愈是寒冷

①(病)好;②较好;③叠用,跟“越……越”相同。

二、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正重其事(

)

颇副盛名(

)

蜡月天气(

)

眷峦祖国(

)

好好宝存(

)

顶天力地(

)

三、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例:叶明说:“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叶明说,他长大了要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吴小东说:“我要像小明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句意,在括号里画“√”。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A.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象征着中华民族。(

)

B.梅花争在别的花之前开放,象征着中华民族。(

)

五、阅读《梅花魂》片段,回答问题。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1.仿照句子“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用“分外”写一句话。

2.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两句话前后形成了明显的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④

2.⑤

3.③

4.③

二、正重其事(郑)

颇副盛名(负)

蜡月天气(腊)

眷峦祖国(恋)

好好宝存(保)

顶天力地(立)

三、吴小东说,他要像小明那样关心集体。

四、1.(B)

五、1.远处,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绿树成阴,又有花儿映衬,把整个山峰打扮得分外妖娆。

第6篇

一、发现美

1、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受美。

美在生活中,美在自然中,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美的。可是幼儿虽然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但未必会有意识的感知周围花木的美,因此就需要老师去引导他们发现这种美:春天,黄灿灿的迎春花开了,密缀枝头,花形如金钟,这里一丛,那里一簇,经月不凋;教学楼后面那几棵高大的紫叶李,花开了又落了,淡淡的粉色,轻悠悠地飘下,铺了一地,这不就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吗?夏天,睡莲花开,楚楚动人,在一池碧水中宛如脱俗的少女。秋天,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整个校园都弥漫着桂花的甜香;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了,花坛里一团团密密的排列,什么白菊、墨菊、龙须菊,或仰或倚,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冬季是腊梅花开得最茂盛时,那点点黄花盛开在凛冽的寒风中,好像许许多多的小蝴蝶在空中展开着黄色的小翅膀飞舞着,使人不禁想起“凌寒独自开”的诗句。还有什么杜鹃、紫薇、月季……各种树木也丝毫不甘落后,春天垂柳碧绿,秋日枫叶火红,它们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如同五彩的画卷。在这样的日子里,带着孩子们走出去,看一看花花草草,认一认各种花木,冲击的不仅是视觉的,还带来心灵的。孩子们带着好奇心,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触,去闻,去想,去体验,去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去获得自己没有感受过的花木之美。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体验到的,就是幼儿对生活的积累,就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2、在与花木有关的美文中深化美。

在我们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中与花木有关的美文名篇数不胜数,我们将这些美文与我们的艺术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王安石的古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让幼儿了解到梅花不畏寒冷,傲立在寒风中凌然怒放之美;黄巢的《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幼儿了解和感悟的傲霜怒放;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幼儿感受到柳树的婀娜多姿;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让幼儿感受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通过鱼儿与荷叶的描写,让幼儿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夏景图,活泼而淡然;儿歌《迎春花》:迎春花,开黄花, 朵朵张开小嘴巴, 它是公园小号手, 迎着天空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 它把春天吹来啦!让幼儿感受迎春花的生意盎然……在孩子的眼里,那一字一句都是有味儿的,那一花一木都是美的。

3、在花木盆景中发现美

花木盆景在当下的社会中已经是屡见不鲜了,一般平常人家家里都会有那么一两盆,更别说我们这个地区的家庭,孩子们或多或少都见过各色的花木盆景,在马路两边能看到各种造型的盆景,如:孔雀、海狮顶球、花柱等。但幼儿对于这些盆景只能说出一个“美”字,对于美在哪里,为什么美孩子们还是说不清楚的。于是我们通过对盆景的欣赏让幼儿发现盆景的美。首先我们出示几盆造型美丽的盆景,这些盆景各种各样,形态各异、各具特色,千姿百态,简直美不胜收。瞧,有的盆景像弯如月亮的扇子;有的雄伟壮观,从远处看,就像一棵苍天大树;有的像蜿蜒盘旋的龙;还有的盆景的枝干洁白如雪,既像白缎子,又像一条飞流湍急的瀑布一样……孩子们看着、说着,想象着、感受着花木盆景的美,从而知道花木盆景的美体现在植物的根、茎、叶上,体现在植物的开花、结果上,体现在盆景千奇百怪的造型上。

二、展示美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艺术之美能够把孩子导向求真、为善、尚美的境界。

大自然里的一花一木都是美的,都是孩子们艺术创作的源泉。在我们园的艺术主题活动中,“花木”成了重要内容。“花木绘画”、“树叶贴画”、“叶脉书签”,还有别出心裁的“干花装饰”……孩子们在花木的艺术天地中尽情畅游,用耐心、细心和精心浇灌美的花朵。目睹着孩子们的作品,我由衷地赞叹我们的孩子无限的艺术想象力和与生俱来对美的表现力。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了健康和谐的文化艺术氛围,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孩子的情操,提高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三、创造美

1、在劳动中创造美

俗话说:劳动创造了美。那如何让幼儿感受到劳动创造了美呢?我们在校园一角开辟了“花木实验基地”,各班分别认养了其中的一块地来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实验基地上进行种植、扦插小苗、管理,体验劳动的苦乐酸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我们的花木实验基地上的苗木一派欣欣向荣,绿树成荫,季季花开不败。幼儿看着自己劳动创造出来的美,由衷的感到自豪。孩子们不仅获得了花木种植和栽培的一些粗浅的学问和技能,体验了劳动的乐趣,感受到原来美是可以由劳动来创造的。

2、在爱花护木中创造美

学校里的花、草、树、木都是可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它对学校构建优美的育人环境发挥着潜在的作用。我们积极开发校园文化资源,在每班开设自己的植物角,让校园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片绿地、每一个角落说话,对幼儿的环境品德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每次小朋友散步时,我们老师总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他们要爱护花木,只能观赏,不能动手。每次小朋友回答的都很响亮“知道了”,可到了外面就都忘了,时不时的用手去触摸这些植物。自从有了自己的植物角,我发现幼儿都有了一些改变,他们都很喜爱珍惜自己种植的植物,从不用手去采摘,而且还能相互监督,哪个小朋友若是用手去碰了,别的幼儿就会跑来告诉老师:XXX小朋友把植物弄疼了”。再出去散步时,孩子们都能自觉地不用手去触摸这些美丽的植物,小嘴里还念念有词:花儿好看我不摘,摘了小花,小草会疼的”!这个活动既让幼儿亲近了大自然,还懂得了爱护和照顾管理植物的情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爱花护木,形成花一般的美丽言行。

第7篇

关键词: 中国画元素 描花艺术 表现

中国画重“神韵”、“意境”,重“表现”、“写意”,提倡“胸有成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古代“文人画”坚持“绘画若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写胸中逸气”、“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等主张。插花艺术正是遵循这些艺术观念、主张起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民间有用花祭祀和赠花的习俗。《诗经》中有男女手持兰花到秦河清水祭祀、嬉戏的记载,临别时还互赠芍药;屈原的《楚辞》中有佩戴花饰、以花相赠或寄托思念的描述;晋人陆凯的梅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插花最早见于《南史》南朝齐武帝诸子中有关晋安工懋用莲花供佛的记载,被认为是关于插花的最早记录。佛经中也有供花的条文,佛经和《魏书》中都有“花供养”的记载。花供养是佛教六种供养(鲜花、涂香、水、烧香、饭具、灯明)中的第一位。

可见插花从始源的那一天起,就与中国文化、中国画、宗教、宫廷、士大夫等联系在一起。

《瓶花三说》记载:“幽人雅趣,虽野草闲花,无不采插几案,以供清玩。但取自家生意,原无一定成规,不必拘泥。”

《瓶花谱》“品花”章节,作者将切花植物按九品九命分成九等,最佳者一品九命,次为二品八命,余类推。属一品九命的有兰、牡丹、梅、蜡梅、各色细叶菊、水仙、滇茶、瑞香、曹阳等。

《瓶史》从鉴赏角度论述了花瓶、瓶花及其插法。上卷为瓶花之宜、之忌、之法;下卷分花目、品第、器具、择水、宜称、屏俗、花崇、洗沐、使令、好事、请赏、监戒等。

可见,插花从一开始就注入了中国文人雅士的思想与审美,自然受到中国文化、绘画思潮的影响,遵从当时绘画、美学的审美标准。

概括起来,中国画元素在插花艺术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神韵”元素

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研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老庄开始,到汉代,中国画基本上形成了贵无贱有、贵神贱形的传统,虽并不一味反对形,认为“形恃神以立,神需形以存”,但形神相比,神为本、为贵,“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

插花作品同样讲究“神(韵)”、“神(情)”、“神(气)”,这样才能表现作品之外俊雅清逸的精神。一件“传神”的插花作品,给人的想象是无穷的。

二、“气韵”元素

南齐著名美学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气韵,原是魏、晋品藻人物的用词,如“风气韵度”、“风韵遒迈”等,指的是人物从姿态、表情中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画论中的类似概念,首先是用以衡量画中人物形象的,后来渐渐扩大到品评人物画之外的作品,乃至某一绘画形式因素,如:插花艺术、盆景艺术、园林艺术等。

“气”是本原,气聚则生,气散则灭。自魏晋始,气不独为哲学概念,亦已正式成为一美学概念。品人论物,皆曰有无生气,有无元气流行,是否大气,是否有神气、清气、逸气,所谓意气风发、气定神闲、浩然大气等、磅礴之气、气象万千等,皆以“气”论之。

“韵”在魏晋,不是纯粹的音乐概念,而更多指的是人与物(含插花)外在的表现。韵即已气为内涵,故要求超于一般的形体,追求一种玄远、超拔之境。“风气韵度”、“风韵遒迈”等就是表现人、物的那种境界。

“生动”,气韵者自生动。人无精气则无生命、无光彩,书画无元气,则不能传神。所谓神气活现,乃上品之谓也。有神有气,自有风韵,自然生动。

“气韵生动”的插花作品,也是艺术家苦心经营出来的。

三、“境韵”元素

中国画重表现,而中国插花也一样重表现一种脱俗“境界”。在插花作品中引起观赏者情感产生反应并能进入情境的要素有三个:一是创意或称立意,指的是表达什么主题,应选什公花材;二是构思或称构图,指的是这些花材怎样巧妙配置造型,在作品中充分展现出各自的美:三是插器,指的是与创意相配合的插花器皿。三者有机配合,作品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把人带入美的意境。

人与花卉数千年前便结下不解之缘。入圃、入室,或栽播入园,或剪插入瓶,朝夕相伴,明日清神。无论碧桃、红梅、白荷、紫棠,还是一束兰花草,都可与人对语,寄托人的情感与思绪。

花与人有了情缘,人便生出许多智思,想邀乃花入室。平常人待花,只在土陶瓷器中以一泓清泉,养三五日鲜艳。但杂花荟萃,集于一体,便有如何使其相得益彰、交错成趣的问题。插花于是成为技艺。普通花朵在行家手里,略经摆弄,便意趣横生。插花既是艺术,又是技艺,便非一般随意插摆可成。

明清文士插花,主要是以花表达自己隐逸中的性情,人生感怀、世事沧桑,尽在其中。居于花中的“高士”品格、境界可想而知了。

四、“乐韵”元素

无论是“天下第一行书”,还是草圣的“千字文”,或是“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逸笔草草,聊以自娱”等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经典论述,都说明绘画和插花一样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清代石戌金著《传家宝全集》,收集各种文艺及实用资料。在《快乐原》章节,记录各种赏心乐事:“赏花之乐”道:“一切种植之花,不必限定牡丹、芍药之珍贵者,随地随时,但可娱目悦心,或有香,或有色,皆为妙品。玩此生生活泼之机,袅袅妩媚之态,令我五内皆清,不亦乐乎?”又记“春天快乐”:“以草木芳荣、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为乐。”“夏天快乐”:“以莲香避暑为乐。”“秋天快乐”:“以桂香月朗、霜林红叶、篱落黄英为乐。”“冬天快乐”:“以策蹇寻梅为乐。”一派纯真之心境从这些文字中流露出来,自然使读者快乐。

古人认为赏花、插花不必限定珍贵种类,随时可赏玩,深得花趣。

清代文人沈复的《浮生六记》,记录了沈复与他的妻子芸娘赏花雅趣,种植春兰、杜鹃,插瓶花,布置花园,观赏花照盛会,等等,使我们仿佛得见这一对夫妇怡然自乐、远离丑恶的社会风气的身影。文中所述,也有对爱人的怀思在萦绕。

清代张潮的《幽梦影》记录了一些短句,表达了他对花卉美微妙的不同体验,对花卉拟人化的寄托,短而隽永。如《论花》一条:“花之宜于目而复宜于鼻者,梅也,菊也,兰也,水仙也,珠兰也,莲也……”

五、“形韵”元素

好的插花作品,要具备“形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

(一)“构图”说。

插花作品的常见构图有以下类型。

1.水平型。设计重心强调横向延伸的水平造型。中央稍微隆起,左右两端则为优雅的曲线设计。其造型最大特点是能从任何角度欣赏。多用于餐桌,茶几,会议桌陈设。

2.三角形。花材可以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外形简洁、安定,给人以均衡、稳定、简洁、庄重的感觉,多做典礼、开业、馈赠花篮等用。若在大型文艺会演及其他隆重场合应用,亦显豪华气派。

3.L型。将两面垂直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状态。宜陈设在室内转角靠墙处。L型对于一些穗状花序的构成往往起重要作用,大的花卉用于转角处,小的花卉向前伸延,给人以开阔向上的感觉。

4.扇形。按基本的三角形插花造型作变化,在中心呈放射形,并构成扇面形状。适宜于陈设在空间较大之处。

5.倒T字型。整个设计重点成倒T字型的构成。纵线及左右横线的比例为2∶1,给人以现代感。适合装饰于左右有小空间的环境中。

6.垂直型。整体形态呈垂直向上的造型,给人以向上伸延的感觉。适合陈设于高而窄的空间。

7.椭圆形。优雅豪华的造型。采用大量的花材,集团式插法,对结构,对比要求比较低,呈自然的圆润感。以古典的花瓶做容器,宜置于教堂或典礼仪式等空间位置较大的场合。

8.倾斜型。外形是不等边三角形。主枝的长短视情况而定,整个构图具有左右不均衡的特点。多用于线状花材,可有效地表达舒展、自然的美感。

9.S形。柔和优美的造型。利用钢丝固定主枝,结合花瓶、新枝、叶芽等衬托效果。

(二)“比例”说。

插花作品中,花、花器要遵循一定比例,方能插出满意的作品。

可参照下面的公式:插花高度=(容器长度+容器宽度)×(1.5―2)倍。花器与花材一般来讲,花材的高度若大于花器高度加宽度的2.5倍以上,作品有花器过小的感觉。若花材的高度小于花器的高度加宽度的1.5倍以下,则作品有花器过大的感觉。因此,花材的高度在花器的高度加宽度的1.5―2.5倍之间,方有视觉美感。花材之间的比例关系作品的花材之间也有比较合理的比例关系:以三主枝构图的作品而言,一般第二主枝是第一主枝的1/3―3/4之间比较合理。

比例关系中还有一项内容,就是主花材焦点花的位置。一般人们视觉中心在作品的黄金分割线交点的附近,若焦点花插作在此处,不仅花材极易引起视觉的关注,而且作品中心集中。相反,若把焦点花插在别的位置,则给人视觉发散的感觉,主花材也不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三)“点、线、面”韵。

插花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其形态由点、线、面这3个基本要素组成,只要恰当运用点线面的构成,便可产生无限创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插花艺术作品。

点是细小的形象,能表现出节奏感,线是点移动的轨迹,能表达动感与速度感,面是线移动的轨迹,能表达量感与扩张感。在自然界中,点、线、面所表现的美无处不在。

六、“色韵”元素

传统中国画讲究“墨分五色”,不同的民族和传统习惯,不同的文化修养、性别、年龄等,会对色彩产生不同的联想效果,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也是多种多样。

红色:有艳丽、热烈、富贵、兴奋之情。人们习惯用红花束表示喜庆、吉祥。

橙色:是丰收之色,表示明朗、甜美、成熟和丰收。

黄色:有一种富丽堂皇的富贵气.象征光辉、高贵和尊严。我国皇宫殿宇装饰的琉璃瓦就是黄色的,以示至高无上。

绿色:富有生机,富有春天气息,又具有健康、安详、宁静的象征意义。

蓝色:有安静、深远和清新的感觉,往往和碧蓝的大海联系在一起,使人心胸豁达。但从消极方面来看,也有阴郁、贫寒和冷淡之感。

紫色:有华丽高贵的感觉。淡紫色使人觉得柔和、娴静。

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具有一种朴素、高雅的本质。但是白色显得单调,在我国民族习惯中,还有悲哀的含意。

黑色:具有坚实、含蓄、庄严、肃穆的感觉。同时黑色又易与黑暗联系在一起。

插花的用色,不仅是对自然的写实,而且是对自然景色的夸张,可以随着插花造型的需要进行变化。还要服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趣,或鲜艳华美,或清淡素雅……

(一)花与花。

花与花之间的色彩关系,可以用多种颜色来搭配,也可以用单种颜色搭配,要求配合在一起的颜色能够协调。如用腊梅花与象牙红两种花材合插,一个满枝金黄,另一个鲜红如血,色彩协调,辉映成趣。更重要的在于以红花为主,黄花为辅,鲜花在绿枝的映衬下更显娇艳,远远望去红花如火如荼,黄花星光,点点通过花枝向外辐射。

花卉间的合理配置,还应注意色彩的重量感和体量感。色彩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明度,明度高者显得轻,明度低者显得重。正确运用色彩的重量感,可使色彩关系平衡和稳定。例如在插花的上部用轻色,下部用重色,或者是体积小的花体用重色,体积大的花体用轻色。

(二)花与花器。

花卉与容器的色彩既要求统一,又要求变化。统一,指插花作品要色调统一,避免太火或花;变化,是指在统一色调中又要有明度、纯度、色相上的变化。如:红花与青绿色花器、黄花与青紫色花器、橙色花与蓝色花器等对比。中国古诗“万绿丛中一点红”经典地诠释了红花绿叶的对比与统一的补色关系。这种补色对比鲜艳、强烈,具有饱满、华丽、欢乐、活跃的感情特点,容易使人兴奋、激动。“互补色”又称“点缀色”,也是最强的色相对比。

利用同类色、类似色也容易表现出色彩的丰富性和形成色彩的节奏与韵律。另外,冷暖对比也是花卉与器皿配色的主要方法。一般情况下,插花器皿的颜色是深色的,花可插浅色的;器皿色彩是淡色的,花可插深色的,以便形成对比。

插花还可以利用中性色进行调和,如黑、白、金、银、灰等中性色的花器,对花卉有调和作用。也可用金银丝装饰在花中,使花卉与器皿的对比色中有个性色为媒介而调和。

(三)花与环境。

过年过节或喜庆日子人们都把插花作为装饰品美化环境,把屋内外装饰点缀成一片节日的气氛,寄托美好的理想,振奋人们的精神。

插花色彩要根据季节变化来运用。春天里百花盛开,众芳争艳,到处是万紫千红的景色。此时插花时选择色彩鲜艳的材料,可给人以轻松活泼、生机盎然的感受。夏天,插花的色彩要求清逸素淡、明净轻快。应适当地选用一些冷色调的花,给人以清凉之感。到了秋天,满目硕果,遍野稻谷。此时插花可选用红、黄等明艳的花作主景,与黄金季节相吻合,给人留下兴旺的遐想。冬天的来临,伴随着寒风与冰霜。这时插花应该以暖色调为主,插上色彩浓郁的花卉,给人以迎风破雪的勃勃生机。

当代中国插花的发展很快,它受盆景艺术、园林艺术、欧美插花艺术、中西文化等影响都很大,但是中国画元素对中国插画,乃至世界插花艺术的发展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高濂.瓶花三说.

[2]张谦德.瓶花谱.

[3]罗蚯的.花九锡.

第8篇

裙子这种服装,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先祖为御寒冷,用树叶或者兽皮连在一起,便成了裙子的雏形。据东汉末年刘熙撰写的《释名·释衣服》上说:“裙”,“群”也,即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起来。相传在四千多年前,黄帝即定下“上衣下裳”的制度,规定不同的地位的人着不同颜色的衣裳。那时的“裳”,就是裙子。五代《实录》说:“古所贵衣裳连,下有裙随衣色而有缘(沿边而装饰曰“缘”。);尧舜已降,有六破(破者,析也,即皱褶。)及直缝,皆去缘;商周以其太质,加花绣,上缀五色。盖自垂衣裳则有之,后世加文饰耳。”《实录》又说:“隋炀帝作长裙,十二破,名仙裙。”说明了裙子的演变。

裙子的历史

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腰束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这大体反映了商代服饰的情况。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普遍着深衣,上衣与下裳相连。深衣类似连衣裙,但略有不同之处。汉代时裙子便流传开来,不过上衣甚短,裙子甚长,如现代朝鲜人的裙装。现存的汉代陶俑、舞伎俑所着服饰就有如此明确的反映。那时裙子都有皱褶,即所谓“褶裥裙”。据文献汉人所着《西京杂记》,和汉人伶玄撰写的《飞燕外传》都记载了皇后赵飞燕的故事,赵飞燕身穿云英紫裙,裙裾飘飘;鼓乐声中,在太液池畔翩翩起舞,恰时大风突起,身若轻盈的燕子被风吹起。成帝忙命侍从将她拉住,没想到惊慌之中却拽住了裙子。皇后得救了,而裙子上却被弄出了不少褶皱。可是,起了皱的裙子却比先前没有褶皱的更好看了。从此,宫女们竞相效仿,这便是当时的“留仙裙”。

汉辛延年《羽林郎》诗:"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着我绣狭裙,事事四五通",都是汉代妇女穿裙的例证。形象资料中也有反映,如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出土的壁画上,就绘有许多穿裙的妇女。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还发现了完整的裙子实物,它是用4幅素绢拼制而成的,上窄下宽,呈梯形,裙腰也用素绢为之,裙腰的两端分别延长一截,以便系结。整条裙子不用任何纹饰,也没有缘边,当时称"无缘裙"。《汝南先贤传》记"戴良嫁五女,皆布裙无缘",《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指的都是这种裙式。魏晋以后,裙子的式样不断增多,色彩愈加丰富,裙上的装饰也日益讲究,除了普通的长裙之外,还有绛色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名目。

两晋十六国时期,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一种名为"间色裙"的裙子,以两种以上颜色的布条间隔而成,整条裙子在制作时被剖成数道,几色相间,交映成趣。开始时间色的布的色彩搭配有红绿、红黄等。后来,整条裙子被剖的来愈多,间色的布幅也相应地变得愈来愈窄,颜色也就愈来愈丰富。甘肃酒泉丁家闸古墓壁画上的妇女,就穿着这种样式的裙子。

南北朝时期的裙子也很有特点,最明显的特点是裙上的纹饰明显增多,唐代的陆龟蒙曾着有《纪锦裙》一文,对他所见到的南北朝时期的一条锦裙备加赞叹,详细生动的描述:"李君乃出古锦裙一幅示余:长四尺,下广上狭,下阔六寸,上减三寸半,皆周尺如直,其前则左有鹤二十,势如飞起,率曲折一胫,口中衔草?辈右有鹦鹉,耸肩舒尾,数与鹤相等。二禽大小不类,而又以花卉均布无余地。界道四向,五色间杂,道上累细细点缀其中,微云琐结,互以相带,有若皎霞残虹,流烟堕雾,春草夹径,远山截空,坏墙?苔,石泓秋水,印丹漫漏,蕊粉涂染,綟亘环佩,云隐涯岸,浓淡霏拂,霭抑冥密,始如不可辨别。及谛视之:条段斩绝,分画一一有去处,非绣非绘,缜致柔美,又不可状也。纵非齐梁物,亦不下三百年矣。"如此精美的精裙,简直成了一件专供欣赏的工艺精品了。

隋代妇女的裙子样式基本承袭南北朝时的风格,下长曳地的长裙在隋代特别受到妇女的欢迎,间色裙在这个时期依然为妇女所采用,不过间色的道数越来越多,间道也更为狭窄,整条裙子常被剖成12间道,俗谓"十二破","破"即"剖"的意思,据说这种裙子为隋炀帝时所创,在当时有"仙裙"之美誉。唐刘存《事始》中即有"炀帝作长裙,十二破,名'仙裙'"的记载。

唐代妇女的裙子长度,与前代相比有明显的增加,裙裙曳地在当时是常见的现象。为显示裙子的修长,妇女着裙时多将裙腰束在胸部,有时甚至束至腋下,裙子的下摆则盖住脚面,有时在地下还拖曳一截。唐人诗文中常提及这种情况,如王建《宫词》谓:"黛眉小妇砑裙长";王翰《观蛮童为伎作》诗:"长裙锦带还留客";孟浩然《春情》诗:"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等。形象资料中也有不少反映,如《簪花仕女图》、《执扇仕女图中,都绘有穿曳地长裙的妇女形象。为不妨碍活动,当时妇女穿着这种长裙劳作时,多特地将裙幅撩起,并在腰间以带系之。这样一来,裙裾就不会拖曳在地了。作这种装束的妇女形象,在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以及湖北武昌唐墓出土的陶俑上也都有反映。唐代妇女的裙子宽度,一般以广博为尚,大多数妇女的裙子,都集6幅而成,因而有"六幅罗裙窣地"、"裙拖六幅湘江水"的形容。按《旧唐书》中所记载的布幅宽度推算,唐代的"六幅",相当于今3米以上,其裙子的宽度是可想而知了。唐代妇女除六幅外,还有用7幅、8幅为之者,如曹唐《小游仙诗》所称:"书破明霞八幅裙"。这类裙式,不仅影响到穿着者的活动,而且还造成了用料上的极大浪费,所以引起了朝廷的干涉。如《新唐书·车服志》记:"文宗即位,以四方车服僭奢,下诏准仪制令,......妇人裙不过五幅,曳地不超过三寸。" 唐代妇女的裙子色彩也非常丰富,年轻妇女最喜爱的是一种鲜艳的红裙。唐人小说中的青年妇女如李娃、霍小玉等平时就一直穿着这种裙子。唐诗中对此也颇多述及,如元稹《樱桃花》诗:"花(土+专)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万楚《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诗:"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等等。

茜草也是一种红裙的染料,因此红裙又被称为"茜裙",如李群玉《黄陵庙》诗:"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茜裙新";李中《溪边吟》诗:"茜裙二八采莲去,笑冲微雨上兰舟。"除红裙以外,唐代妇女也穿白裙,名"柳花裙飞又穿碧绿色的裙子名"翠裙"、"翡翠裙"等等。红裙、翠裙虽然鲜艳,但毕竟都是单色,除此之外,唐代妇女的裙子也常被染成晕色,即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染成色彩相间之状,两色之间的交接部分无明显界限,过渡自然,呈现出晕染效果,因此被称为"晕裙"。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就有穿这种裙子的妇女形象。这个时期的裙子装饰也名目繁多,各具情趣:有在裙上作画的,称"画裙";有在裙子上镶嵌珍珠的,称"真珠裙"等等。最为精美的是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所创制的百鸟毛裙。据《新唐书·五行志》记:"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毛织二裙,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这种以百鸟之羽织成百鸟之状的裙子,在当时妇女别流行,致使山林中的珍禽被捕杀殆尽,后来因为受到朝廷的干预,才被禁止。

宋代妇女的裙子色彩以素雅为主,裙身仍然很宽,通常的裙围都在6幅以上,也有用12幅布制成的。随着裙幅的增加,裙上的折裥也就明显地增多。在裙上施以折裥的做法由来已久,相传汉成帝与皇后赵飞燕同游太液池,成帝令飞燕起舞,正当飞燕舞蹈时,大风骤起,飞燕飘然如仙,成帝担心她被风吹走,特叫侍从拽住她的衣裙。风停之后,在飞燕的裙子上留下许多绉纹,其他宫女看见后觉得十分奇特,于是就纷纷在裙子上折叠成裥,取名"留仙裙"。当然,这只是一种美丽的传说,事实上裙子施裥,主要还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因为在裙上折裥之后,裙幅便可增加,裙围也可增大,这样对穿着者的蹲坐行走比较有利。从大量资料来看,裙上施裥是东汉以后出现的风习,在此以前,尚不见折裥裙踪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无裥女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到了东汉以后,裙上施裥已成通例。

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中就有"罗裙宜细简"的说法。宋代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裙幅越多而折裥越细,因此有"百叠"、"千裙"的形容。宋人诗词中常有描述,如吕渭志《千秋岁》词:"约腕金条瘦,裙儿细裥如眉皱。"红衣宫女《裙带间六言诗》:"百叠漪漪水皱,六铢縰縰云轻。"宋代士庶妇女出行,喜欢骑驴,《清明上河图》中就绘有乘驴出行的妇女,为了乘骑的方便,妇女多穿一种前后开衩的"旋裙",这种旋裙最初多用于女妓,后来逐渐流传开来,并成为士庶妇女的一种服装。至于宫廷嫔妃,则穿一种前后相掩的长裙,走起路来裙裾扫地,名谓"赶上裙",因前后都可开合,有别于圆围一体的普通女裙,因此被示为"服妖"。流行于唐代的镀金裙、真珠裙等仍然存在,不过多用于宫娥舞妓。宋人诗词中有大量描写,如欧阳修《鼓笛慢》词:"缕金裙窣轻纱,透红莹玉真堪爱";张先《踏莎行》词:"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轻垂地。"富贵之家也有用郁金香草来浸染裙子的,染出的裙子多为黄色,在身上能散发出阵阵香气,俗谓"郁金裙"。

辽金元时期是由少数民族执政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汉族妇女所用裙式,基本上沿袭宋代遗制。至于少数民族女裙,则较多地保留了本民族的特点。如辽金时期的契丹、女真族妇女,多穿一种襜裙,颜色以深暗为主,上绣连枝花木,周身折为6裥,通常穿在团衫之下。

明代恢复了汉族习俗,女裙形制仍然保存着唐宋时的特色。曾风靡于唐代的红裙,到了明代则再度流行。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就作这种打扮:"上着青织金衫儿,下穿大红纱裙。"明蒋一葵《长安客话》辑当时流传在燕京的歌谣,也涉及到这方面情况,如歌谣所唱:"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膹将儿女染红裙。"宋代流行的百裥裙,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偏废。至于裙子的长短、裙裥的多少,则随时而易。明初女裙喜欢浅淡,没有明显的纹饰。到了末期,则一改质朴、清淡风尚,追求起华丽的格调。最明显的是以缎裁剪成条状,每条绣花,两畔则镶嵌金线,因其造型与凤尾相似,被称为"凤尾裙"。另有一种画裙,折成细褶数十下,每褶各用一色,轻描淡绘,色雅而淡,风动色如月华,取名为"月华裙",更有一种"百花裙",裙上绣织有大小相间、形态各异的花朵,深受年轻妇女的喜爱,成为明代礼服中的一种裙式。这些裙子在正史中记载不多,但在文学作品中却有相当多的描绘。

清代初期的女裙,仍保存着明代的遗俗,有凤尾裙、月华裙等式样。后来随着时代的推移,也有许多新型的裙式问世。清朝后期,穿裙渐少。古代人穿裙子,一是为掩体,二是和礼节有关,并存在着严格规定。无论老太太和少奶奶,即使家居也要整整齐齐,否则被认为轻薄无礼。在家一般着黑色的裙子,式样为褶裥裙,裙幅家居为六幅,会客为八幅,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来形容着裙之美。在清末民初时,红裙子是一种礼服,要夫妇双全者才可以穿。夫妇之间,惟正室可以穿红裙,姨太太亦不允穿红裙。

1.战国初(中山国)女子襦裙。中山国为匈奴的一支白狄所建,其当时已经相当华夏化,后来被赵国所灭。下裙上棋盘式的格子文饰似乎显出了一点略微有别于华夏的异域风。

2.汉代女子襦裙。汉代女子着深衣比较普遍,但襦裙仍存在,样式比较规整,腰际高低适中;另外从文饰可以看出,汉代果然承袭了明显的楚风。

3.隋唐高腰襦裙。腰际已经到达胸线上或下。大概因为唐代流行一种叫诃子的外穿型内衣,必须在胸际系带才能保证内衣的稳固,最后,襦裙的腰际就普遍上升了。

4.唐代半臂 襦裙。半臂是来源于胡服的元素,被巧妙和谐地融入了华夏衣冠。

5.宋代妇女襦裙。由于理学思想的影响,宋代的服饰本身就非常素雅、谨慎。人们崇尚淡雅的颜色,也很少用复杂的文饰——所以,这张照片的文饰就有失严谨了。另外,宋代襦裙交领直领都占有一定比例。受隋唐的影响,从古画上看,宋代襦裙的腰际没有唐代那么高,但也偏高于正常腰际。

6.明代中腰襦裙

7.带腰裙的明代襦裙,明代的襦裙仕女图成了后世作画的经典。

茜香凤尾罗六幅裙——精致却不觉繁复,俏丽干净,曳地生姿

我们常将男子钟情于某女子,称之为拜倒在石榴裙下。可是,如果我问你石榴裙是在什么时候问世,又是个什么款式,恐怕你支支吾吾半天也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其实,石榴裙与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说杨贵妃素来喜爱石榴花,于是唐明皇为了讨得美人欢心,命人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等到石榴花开放之际,这位风流天子便与自己的爱妃摆宴欢饮在这“炽红火热”的石榴花丛中。

杨贵妃饮酒后双腮绯红的妩媚醉态令唐明皇极为欣赏,常将贵妃的粉颈红云与石榴花相比,看看哪一个更为艳丽动人。由于唐明皇过分宠爱杨贵妃,“从此君王不早朝”,引起了臣子的不满。不过满朝文武不敢指责皇上的不是,于是迁怒于杨贵妃,见到这位贵妃娘娘时拒不使君臣之礼。

杨玉环对此极为无奈,不过她依然爱赏石榴花,爱吃石榴果,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我行我素不把臣子的不满放在心上。

一日唐明皇宴设群臣,兴起之际邀杨贵妃献舞助兴。谁料杨贵妃端起酒杯送到唐明皇唇边,然后耳语道:“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心有不满,见到臣妾也不行使恭敬之礼,因此臣妾不愿意为他们献舞。”唐明皇一听,立刻感到自己的爱妃受了莫大的委屈,于是立即下令,所有文臣武将见了贵妃一律使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

此后群臣只要见到杨贵妃,无不纷纷下跪使礼。而杨贵妃又总爱穿着石榴裙,所以群臣们跪拜的多是穿着石榴裙的杨贵妃,于是就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

既然石榴裙的模特儿是杨贵妃,那么杨贵妃展示的石榴裙又是个什么款式呢?

在唐朝时期,石榴裙是极受年轻女子青睐的一款服饰。如唐人小说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这样的裙子。既然名为石榴裙,那么颜色自然如石榴般鲜红,而且除了红色再无任何杂色,穿着石榴裙的女子被这红色一衬,更显得俏丽动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写那位琵琶女的惊人色艺时,这样写道:“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血色罗裙”指的就是石榴裙,用血色来形容裙子之红,石榴裙的鲜艳可见一斑。

而专为石榴裙所作的诗词歌赋,亦是不少。南北朝诗人何思徵在其《南苑逢美人》中写过这么两句:“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此处用石榴来暗喻心中的美女。元代的刘铉在《乌夜啼》中就把石榴直指女子的裙裾了:“垂杨影里残,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霞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明代时石榴裙的说法固定了下来,蒋一葵的《燕京五月歌》将石榴裙称为红裙:“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唐诗中对石榴裙的描写更多,如李白诗:“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诗:“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甚至一代女皇武则天也作诗曰:“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