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

时间:2023-05-30 08:53:46

藤野先生教案

第1篇

一、导入背景,追溯写作原旨

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多样化的背景内容,引导他们在主动阅读感知中提炼相应的背景素材,能使导学案更有引导推动作用。通过背景知识导入,能使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在提前预学的过程中获得深刻感知印象。通过对背景的了解来挖掘其中值得探索的意义,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表达意图。

围绕揭示写作原旨,多给学生更多的尝试了解,让他们在拓宽视野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着力点,更利于他们获得不一样的感悟。如,在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时,我通过设置一定的导学案背景,让学生在深入了解作者人到中年之后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下成长的往事。通过介绍胡适从小失去父亲,在关系复杂的大家庭中生活的胡适的相关往事基础上,介绍其母亲冯顺弟的有关情况:冯顺弟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着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母亲。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之后,于1918年11月离开了人世。

这些背景知识的展现,给了学生更多额外的知识,让他们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探寻更多的内容,挖掘更有价值的文本表达内涵意义。带着对文本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背景知识主动和作者进行对话,更能使课堂教学在富有一定导向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深刻理解感知,便于他们深化理解感知。

二、留白质疑,引导自我探究

留下一定的空白,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主动归纳和总结,利于他们在深化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自学机会和体验。导学案中运用一定的空白引导,能使学生在自我深入思考的过程中积淀丰富文化知识。

留白模式运用,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质疑深思。如在8年级下册第9课的《海燕》导学案指导运用中,我给学生设置了一定的思考题目,建议他们从海燕在俄文中具有“暴风雨来临预言者”的意义出发,深入思考:作者在暴风雨来临前,通过展现海燕的不同飞翔姿态,说明了什么?通过海燕与海鸥、海鸭、企鹅等其他动物的对比,表达了海燕怎样的品质?海燕见到了海鸥、海鸭、企鹅等,会对他们说些什么?留下这些空白,让学生根据相应的问题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和相关片段,更能使学生获得有效的思考感知途径,便于他们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自我阅读和整体感悟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线索,让他们的整体理解感知与互动交流成为一种常态,便于他们进行主动探究运用。

留白质疑运用,让文本内容在凸显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发现学习问题和不足,利于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尝试中获得更多的感悟。留白的问题在体现多样化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多给学生更多的自我深思与感知互动机会,让他们能够结合自身的阅读感知,找到不同的破解对策和方法。

三、反思延展,提升语用技能

反思延展,让导学案在不断丰富的过程中绽放如同花儿般的艳丽。如在8年级下册第1课的《藤野先生》导学案运用反思中,为了帮助学生真正了解和明白“藤野先生的正直热枕、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和作者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我设置了一些思考题目:假如你在街头遇到了藤野先生,并且也曾听鲁迅先生提起过,你会怎样与藤野先生攀谈?通过这样的总结反思,让学生享有更多的支配权和表达话语权,能使他们将理解感知主动转变为实践运用,生成更多的丰富感知。有的同学,通过外貌刻画展现了藤野先生不修边幅的样子,更展现了其渊博知识的文人气质。有的同学则是,通过现场采访的方式,模拟一定的情境,在主动、互动的交流过程中沟通,获得更多的认知体验感受,体味作者对藤野先生的额外关照之情。

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教学;语文课堂;课堂提问;有效性

在我国新课改的体制下,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自由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和想象对于新体制下的教育工作具有很大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影响教学水平,同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提问的问题也很重要,有效性的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对知识的创造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合作。所以,实现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改革,提高课堂问题的有效性,对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吃透教材

对于初中语文课来讲,在教师备课期间,应充分了解课文的内容,并结合学生们的需求进行对课文的内存深入研究,不但要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还应该对课文所涉及到的知识进行了解。在备课阶段对课文的透彻了解是设计课堂提问的开端。首先应了解课文的背景,了解课文的意图,以及为什么在初中课堂讲授这篇文章,想让学生们通过学习获得哪些知识。对这些知识进行透彻的分析。然后对课文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文章某些容易引起争议的点一定要正确的了解,只有教师的正确理解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最后,教师要通过对文章的主体思想进行深入探索,对文章的主体,学生的年龄阶段以及学生地知识的需求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掌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课堂问题的设计打好基础。

二、课堂提问恰到好处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要考虑到学生们对知识的需求,以及应该重点掌握课文的哪些知识,从哪几方面进行问题的拓展都可以从课堂的提问中体现出来,对课堂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要合理的进行提问设计,围绕着教材进行提问,例如初中语文课文中的《藤野先生》,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可以针对性的提出几个问题:(1)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写仙台,而是先谈到了东京的生活。为什么要这样写?是否多余?(2)作者写了和藤野先生相处的那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3)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为什么又告别藤野离开仙台?(4)作者离开仙台后有没有忘记藤野先生?他做了哪些事来怀念藤野先生?这样的问题很多,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不能彻底的进行讨论。如果在课堂上提出毫无价值的问题,便会是徒劳无功,应该慎重筛选,有目的性的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能偏离初中的目标和学生们的理解情况进行提问。经过研究,在一节课中最好提出三到四个问题,需要对问题认真斟酌,教师针对教学目标和课本内容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分析对比,认真选择问题,提出有效性的问题,从而在课堂上供学生们思考,使学生们从问题的答案中理解文章的主体思想。

三、课堂提问应具备主观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在课堂上提出具有价值性的问题才能使教学更有意义。通常教师在备课时,只要抓住文章的主观问题,其他流水性的问题就都会拓展延伸了,所以应提出主观性的问题,让学生们深刻思考的问题才是课堂提问的主要内容。例如九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有《囚绿记》这样一课,以往大部分对这样课的教学中都会问一些流水式的问题,如:“常春藤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常春藤可以在逆境中生长?”、“作者是怎样来描述常春藤不屈服黑暗而向往光明的?”、“通过对常春藤的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这些问题太过陈旧,不能激发现在初中生的想象能力,不能提高初中生的兴趣。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问题主观化,通过一个主观问题让学生们充分思考,将这些琐碎的问题全部解决,只要对学生们提出“作者和他笔下的常春藤有哪些相同之处?他囚绿对吗?”这一问题就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并且声形并茂,就能激发学生们对问题的兴趣,促进学生们的主动思考。教师再根据学生们的回答依次进行分析纠正,这样既解决了枯燥乏味的教学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主观学习能动性,促进学生们的主动思考,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中去,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把握和研究。这样不但减少了课堂上琐碎的问题,而且也节约了教学时间,同时对问题的设计业有了创新,能够充分提高学生们的主动思考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同学们在课堂上对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交流,得到满意的答案,并且还能延伸学生们的课外知识,对学生们的语文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只有抓住文章的关键点,提出具有价值性的主观问题,才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根据如今的教育形式来看,只有充分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创新能力,才能真正的适应现在的教学体制,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主自考的能力,促进学生们自主学习,让学生们通过创新思考和交流探讨中自行寻找答案,对语文教学以至于任何学科来说都具有总要意义。所以,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课文充分理解,并针对性提出最具价值性的问题,通过在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在课堂中提出有效性问题,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陟遥,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培养——关于设置“提问卡”的理论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5(16).

[2]宋振韶,张西超,徐世勇.课堂提问的模式、功能及其实施途径[J].教育科学研究,2008(11).

[3]钱丽华.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的实践和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7.

第3篇

现就笔者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略加阐释,就教与方家:

(一)删减法。这是对某个问题提出推想,选择最佳的一种加以肯定的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例如教《藤野先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要求学生想一想,把“花下”,“成群结队”删掉行吗?为什么?回答是否定的。这是因为:1.用“花下”就把“清国留学生”和前面的景物描写联结起来,且起了反衬作用,樱花的美,反衬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更能表达作者的厌恶之情;2.“成群结队”以显“清国留学生”速成班之多。

(二)增加法。这是对某个问题提出另一种推想,指导学生分析、鉴赏,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使智力得到锻炼和强化。如教《我的老师》“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问学生,如果在两个“笑”字前,分别加上“哈哈地”、“忍不住”修饰语好不好?学生议定,增加后前者所表现的师生情谊没有了,后者显得蔡老师的笑是由大伙的笑引起的,跟她的假愠真爱不同了。

(三)改动法。这是将原文加以改动的一种方法,以激起学生思想的波澜,加强对问题全面、深刻的理解,促进思维的条理性。如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文中依次介绍了花呈红色的六种原因,即物质基础、反射作用、生理需要、进化过程、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可将其次序打乱、按进化过程、生理需要、自然选择、物质基础、反射作用、人工选择的次序排列,问大家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事物的内部—物质基础。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花朵呈现红色应先写内部原因,再写外在原因,这才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才能有条理的对事物加以说明。

(四)设疑法。这是在教材表面无疑问而从字里行间把问题找出来的一种方法。由于出乎学生意外而感到吃惊,又没有答案的局限性,从而产生求答欲。于是调动了学生多侧面思考的积极性,引疑而问,思维就更加主动和敏锐。如教《挥手之间》,先教一、二节,跳过第三节教第四节,回过头来教第三节,这种教序的颠倒显然使学生产生疑问“这是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思考,既然第一、二、四节,已经点明了送别时间、地点、又渲染了送别气氛,为什么要写第三节呢?这样学生由无疑而有疑,由不确定疑想到确定性问题。

(五)辨析法。就是把若干问题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分析、辨别,找出异同,这种思考的方法有助于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例如《故乡》开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是以低沉暗淡的景物渲染,来映衬“我”的悲凉心情。景与情是谐调的,目的是说明旧中国农村的破败。然而,文章中又有“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的景物描写,此处景与情是否谐调?与主题有无矛盾?像这样一些问题,就很有必要提出来让学生思考和辨析。

(六)隅反法。这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一种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文章体裁和写作方法大体相近的课文联系起来学习,让学生引申类比,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笔者教《藤野先生》时,着重讲述藤野先生将鲁迅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的情形,特别是“亲自翻出图来”、“指着血管”、“和蔼的说”等系列动作,分析这些细节怎样描写并集中表现藤野先生认真负责、要求严格的治学精神,及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德。学生掌握了规律性后,学《孔乙己》《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就能找出哪些文笔是细节描写,以及这些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七)辨误法。把对同一问题的多种答案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这多种答案中,有若干表述不同但都是正确的,有若干表述不同但其中有些是错误的。通过让学生分析判别,可以培养其思维的缜密性。例如教《老山界》时,可设计这么一个问题让学生探索:《老山界》在写夜景的一段中说,“除了冻醒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之外,就是寂静”;既是“寂静”,怎么又有那么复杂的声响?答案:1.这是作者的想象和夸张;2.这是红军战士的幻觉;3.红军战士过着长期的征战生活,各种各样的声音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夜深人静时就觉得有那么复杂的声响;4.这是红军战士渴求战斗,急于上前线杀敌而产生的一种错觉;5.正是由于四周环境静极了,才能把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声响都听到了,也正是由于这些声响又把山间的深夜衬托得更寂静;6.用复杂的声响反衬山间深夜的寂静。这六种答案中,1至4表述不同但都似是而非;5、6表述不同,但都是正确的。

以上方法,当然不是阅读教学中全部的思考方法,每一种思考方法也不是僵死不变的,但如果把它们当作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经常地反复地运用,课堂教学就能既“活”又“实”,引人入胜。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逐步得到培养,学习效果就会愈来愈好。

第4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对文本的感知和体验,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但是,在目前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了这一点,总是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知。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依赖老师讲解的习惯,不愿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意识淡薄,就像圈养的鸟折断了飞翔的梦想,犹如断翼,解题时禁锢了思维。

这一教学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时,容易出现三个误区:一是用已有的文本记忆代替对选文的感知;二是对似曾相识的题目定性思维;三是对新题目缺少自主思考。下面让我们结合例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用已有文本记忆代替对选文的感知

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教材中的精读篇目通常情况下都会分析得很全面,从内容的把握到写作手法的分析,从词句的表达作用到中心主旨的归纳。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知程度就不及教师的分析深度,而教师对文本过度的剖析会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和思考的体验,慢慢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在具体做题目的过程中就不会去阅读选文,更不会去仔细揣摩内容,就直接用课堂上讲过的与之相类似的知识来回答。

例如,2009年的“平江中学初三零模语文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藤野先生和三味书屋的先生都是鲁迅尊敬的师长,阅读这两段文字后谈谈在鲁迅先生心目中这两位老师的可敬之处。

甲文: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选自《藤野先生》)

乙文: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合上了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试卷上给出了《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选文,可是很多学生根本不去阅读试卷上的选文,读完题目就直接用老师上课时对这两位先生形象的分析来作答――藤野先生是一个教学严谨、热爱学生、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个方正、质朴、博学、和蔼的老师。

这个题目问的是两段文字所表现出的两位先生的可敬之处,而不是问他们分别是个怎样的老师,因此是不能照搬老师上课时的分析的。《藤野先生》的选文选择的是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和向“我”了解中国人裹脚两件事,“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从选文中的这一细节可以感受到藤野先生对“我”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反而给了来自弱国的“我”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这才是藤野先生令人敬佩之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选文选择的是“我”向先生询问“怪哉”一虫之事,“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些句子都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三味书屋先生的可敬之处。

二、对似曾相识的题目定性思维

学生在做非中考试卷的过程中还容易碰到似曾相识的题目,这时他们就会放弃辨析和思考,直接回忆做过题目的答案,定性思维,生搬硬套。

例如,《2010常熟市初三调研测试试卷》选取了《我的叔叔于勒》中的片段,出了一道题目:“‘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一句中三个分句的顺序能不能换,为什么?”

原文: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不少学生看到“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就不去仔细地读题目了,以为与老师上课时讲的这个题目相似:“‘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反应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拿起笔就这样作答:这三个分句的顺序不能换,因为它们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之中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

这个答案虽然不全错,可是没有把两个题目区别开来。前者侧重考察三个分句表达的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我”的心理,后者只侧重考察“我”近距离观察于勒叔叔后的心理世界。因此,思考时应该揣摩“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三个句子的不同之处,“我的叔叔”表明于勒是我的亲人,反映了“我”对于勒叔叔遭遇的同情,“父亲的弟弟”表明于勒是父亲的兄弟,写出了“我”对父母六亲不认、冷酷无情的不理解,“我的亲叔叔”除了重复“我的叔叔”一句外,还多了一个“亲”字,在意思上就更进一层了,三句之间构成层层递进的关系,在情感上也加深了一层,充满讽刺意味。因此,仅仅照搬老师上课时分析的“我”的心理来答题是不全面的。

三、对新题目缺少自主思考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教师热衷于细致地分析、讲解课文。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失去自主性,久而久之,学生在思想上就会养成惰性和依赖性,遇到新题目时总是想着老师课上有没有讲过,是怎样讲的,努力回想答案。即使想不起来也不愿意去主动探究,反而还会担心自己思考的结果与教师课上的讲解不相符合。

还以学生解答“2009年常熟初三调研测试试卷”中的《我的叔叔于勒》阅读题目为例,要回答的问题是:小说中有些语言文字,看似平常,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试以语段中“我”的表现为例作分析。

原文: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此题要求以选段中“我”的表现来分析小说的语言看似平常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这一特点。解题时先要从选段中找到描写“我”的表现的句子,然后筛选出看似平常却内涵丰富的句子,最后加以分析就行了。但是,很多学生解题时就缺少这样的思考过程,一看到题目中有“我”的表现这一熟悉的字眼,马上就想到老师上课有讲过“我”是一个对于勒叔叔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对父母的做法感到困惑和不满的孩子。能直接突出“我”这一形象的句子是“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很多学生就继续在此句上下功夫,选择了这个句子来分析。

其实,这句话只是“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后的内心独白,分析时不能脱离使“我”产生那样心理的语言环境。于勒叔叔的手满是皱纹,脸又老又穷苦,满是愁容,狼狈不堪,即使他不是“我”的叔叔,见了这样的水手,作为孩子的“我”也会产生同情心,何况眼前这个人还是“我”的叔叔呢。于是心里不止一遍地念“这是我的叔叔”,第二次还加了个“亲”字,包含了讽刺和无耐的意味。所以,应该把这些句子都摘录下来进行分析,答案才会更符合题目的要求。

第5篇

一、课尾留疑问题的设置原则

(一)留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有兴趣的问题才愿意主动去探究,所以在课尾一定要给学生留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既让学生感兴趣又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文本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

(二)留学生有疑惑的问题

朱熹有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惑能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深莫测的好奇,带着这样那样的猜测与期待去读书,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自由自在地与文本进行碰撞,引爆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所以在课尾一定要给学生留有疑惑、有价值的问题。

(三)留疑的时机要恰当

不少有经验的教师课尾往往在学生“欲知后事如何”的探究欲望产生的时候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空间,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迫切愿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期待。这种期待利于促使学生在课外时间里对语文教材内容及延伸问题的持续关注,提高他们上语文课的兴趣。这个戛然而止的时机就显得很重要。

二、课尾留疑的操作策略

(一)利用课文的某些写作手法来设疑

课文有一些作品作者在写作时采用欲扬先抑、象征等手法,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手法来课尾留疑。如《阿长与》一文,鲁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笔者在教学第一课时是这样留疑的:这样一个愚昧迷信、没有文化、啰嗦、喜欢切切察察的保姆,鲁迅为什么会在她辞了人世大概三十年后专门写文章来怀念她呢?是什么值得鲁迅这么怀念和感激她?

(二)利用课后问题来设疑

语文教材课后的问题都是由教材编写者经过深思熟虑、千挑万选提出来的,这些问题有的能概括文章内容、有的能夯实基础知识、有的能加强情感体验、有的能拓展课外阅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们,在课尾留疑环节时可以利用课后问题来设疑。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笔者利用课后的问题留疑: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三)联系社会热点事件来设疑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人对日本人没有什么好感,而且在2012年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首的日本右翼势力上演买岛登岛闹剧,围绕的争端开始了,这一事件更加剧了中国民众对日本人的憎恨,那么结合这一社会热点事件,笔者在教学《藤野先生》第一课时课尾这样设疑:“1、藤野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日本人?作者在与其分别20年之后还这样敬重、怀念他?2、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跟着恩师藤野先生学医的鲁迅中途辍学,弃医从文呢?”对于这些问题,学生会产生好奇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日本人会令我们的文坛巨匠鲁迅对他肃然起敬?鲁迅原来是学医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弃医从文了呢?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学生头脑中驱动他们去解决。

(四)应“平中生有”来设疑

有些文章学生读起来平淡无奇,感觉没有什么疑惑,实则不然,鲁迅的文章大体都是这样。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平常中找到突兀、在无疑中生疑。如教学《风筝》一课时,课文写了一件“我”幼年时不让小兄弟放风筝,并毁坏了他的风筝,长大后追悔莫及,去讨小兄弟的宽恕,他却全然忘却,使“我”更感悲哀的事。这里面就有了疑惑:当“我”向兄弟道歉时,兄弟已全然忘却,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呢?

(五)延伸课文知识来设疑

学习科普类的说明文,学生既可以学习写作方法,又可以获得科普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尾利用课文知识的延伸来设疑,这样可以将本节课或本章内容的知识向其纵向延伸或向其他方面扩展,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学生了解了书本上作者介绍的简单物候知识,知道了部分的“大自然的语言”,而大自然的语言有很多很多,透过这些语言我们能读懂什么。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留疑的:(1)下面几则农谚,你知道它们包含的知识吗: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晴;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2)你能试着找出几则吗?

三、解疑的操作策略

(一)课堂解疑

所谓课堂解疑就是指利用课堂上的时间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解答上节课的课尾留疑。在解疑的过程中,教师是解疑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解疑的主体,所需解疑的问题一般与课文本身关系比校大,如教学《藤野先生》一文的课尾留疑:“1、藤野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日本人?作者在与其分别20年之后还这样敬重、怀念他?2、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跟着恩师藤野先生学医的鲁迅中途辍学,弃医从文呢?”像这样的问题就有必要利用课堂解疑。课堂解疑的组织方式就是以现有的授课方式为主,它主要强调以兴趣为引导。

(二)课外解疑

所谓课外解疑是指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利用上节课的课尾留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本来解答上节课的课尾留疑。在课外解疑中,教师不再是解疑的组织者、引导者,而是辅导者,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课外解疑的组织方式主要是个体或组建学习小组,强调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课外解疑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有利于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有利于整合文本、网络等教育资源。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四条基本理念中,第三条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愚公移山》一文,教科书对“杂然相许”的注解是:“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杂然,纷纷。许,赞同。”在教学新课时,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太合理,认为理解为“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但这时,不便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便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文中两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语气是否相同?”、“愚公的妻子是否一开始就毫无异议?全家人是否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此时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们纷纷发言:愚公之妻与智臾语气不同,一个关切一个嘲讽;愚公家庭人口多,发表意见的人也多,况且愚公的妻子一开始就提出了疑问;纷纷同意并不等于异口同声地同意,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书中的解释不合理,“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这样,学生学会了批判地接受知识,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就论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应通过适当的启迪,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将学生的思维焦点,引向知识的明处。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可提出以下问题:(1)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开头却写“清国留学生”?(2)写清国留学生用“标致”一词怎样理解?(3)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4)藤野先生听到“我”将不从医,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5)“我”既然“太不用功”,怎么会得到藤野先生的特别关照?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也在讨论中明白: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物性格、文章选材及主题思想几个方面。此时教师可将这样一个问题留给学生:如果要你写自己的老师,你要怎样安排、组织材料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更能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写作,形成自己对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独立理解。

三、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例如,在教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如果所教学生是农村孩子,学生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他们可能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有一些困难了。教学这首诗歌,重点是引领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欲望。课堂上采用诵读法和品味法,让学生在朗读与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走近秋天,亲近自然”的活动。学生返校后,创作了很多以赞美秋天为题材的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散文、诗歌等。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整理归类,举办一次“走近秋天,亲近自然”成果展。这样,既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四、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四条基本理念中,第三条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愚公移山》一文,教科书对“杂然相许”的注解是:“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杂然,纷纷。许,赞同。”在教学新课时,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太合理,认为理解为“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但这时,不便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便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文中两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语气是否相同?”、“愚公的妻子是否一开始就毫无异议?全家人是否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此时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们纷纷发言:愚公之妻与智臾语气不同,一个关切一个嘲讽;愚公家庭人口多,发表意见的人也多,况且愚公的妻子一开始就提出了疑问;纷纷同意并不等于异口同声地同意,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书中的解释不合理,“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这样,学生学会了批判地接受知识,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就论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应通过适当的启迪,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将学生的思维焦点,引向知识的明处。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可提出以下问题:①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开头却写“清国留学生”?②写清国留学生用“标致”一词怎样理解?③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④藤野先生听到“我”将不从医,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⑤“我”既然“太不用功”,怎么会得到藤野先生的特别关照?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也在讨论中明白: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物性格、文章选材及主题思想几个方面。此时教师可将这样一个问题留给学生:如果要你写自己的老师,你要怎样安排、组织材料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更能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写作,形成自己对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独立理解。

三、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例如,在教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如果所教学生是农村孩子,学生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他们可能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有一些困难了。教学这首诗歌,重点是引领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欲望。课堂上采用诵读法和品味法,让学生在朗读与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走近秋天,亲近自然”的活动。学生返校后,创作了很多以赞美秋天为题材的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散文、诗歌等。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整理归类,举办一次“走近秋天,亲近自然”成果展。这样,既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四、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8篇

四 明 山 上

人 物:

老山民 男,七十多岁,退伍老军人,一腿瘸,拄一根木拐

藤 川 男,七十多岁,日本侵华老兵

美惠子 女,二十四、五年纪,藤川的孙女

汪翻译 男, 二十六岁

地 点 :

梁弄狮子山四明山革命烈士园陵

[四明山革命烈士园陵,苍翠起伏的山峦作背景,巍然高耸着一方墓碑,赫然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汪翻译领路,一边拿太阳帽扇着,一边忙不迭地擦汗水,很热的样子。后面美惠子搀扶着爷爷藤川缓缓而上

汪翻译 (喘着气)热死了,热死了,这鬼天气,把人当烤番薯样烤熟了。藤川先生,山那么高,石阶又陡,天这般炎热,您老快八十高龄了,亏您上得来,您真是大大的了不起!

[藤川上了山顶,怔怔站立着,面容严峻凝重,一言不发,仿佛根本没听见汪翻译的话,只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

汪翻译 美惠子小姐,藤川先生怎么了?与前两天相比,简直换了个人似的,话也不多讲,一脸的严肃。

美惠子 爷爷大概又回想起历史了。爷爷刚才上来给我说,这里以前打过仗。

汪翻译 那都什么年代的陈年百古老皇历了,藤川先生倒还记得。(摆弄着挂在脖子底下的照相机)美惠子小姐,这儿风景不错,我给你们祖孙俩拍一张吧?

美惠子 爷爷,拍照吗?

藤 川 你们的拍吧,我的不想拍,我想在这里的看看。(松开孙女的手臂,拄着手杖眯眼扫视着连绵起伏的青峦,又回忆起什么似的感伤地长叹一声)。

美惠子 (指墓碑)汪先生,上面写的汉字,革命烈士永垂不--不—不什么?不巧?

汪翻译 (呵呵笑)什么不巧。那字念朽——永垂不朽!

美惠子 永垂不朽?什么的意思,汪先生?

汪翻译 (小声嘟囔一句)你问我又问谁去!(抓耳挠腮地)那是说,那是说,大概——永远垂挂——不会腐朽的意思吧。我想大概也就这个意思,八九不离十的。

美惠子 你也不很清楚吗?

汪翻译 中国的汉字密密麻麻跟天上的星星似的,不一定每个字都搞得清楚。

美惠子 革命烈士又是什么呢?

汪翻译 战争中死的人叫革命烈士。

美惠子 那么战争中没死的人叫什么呢?也叫革命烈士吗?

汪翻译 没死的不能叫烈士。

美惠子 那叫什么?

汪翻译 (想了想)应该叫英雄吧?

美惠子 那我爷爷也是英雄了?他也参加过战争。

汪翻译 藤川先生也打过仗?(恍然记起,脱口而出)噢,

对对,藤川先生是日本鬼子,这我倒忘了。

美惠子 (不解地)日本鬼子?

汪翻译 (改口)哦,是——是日本英雄。美惠子小姐,藤川先生此次来中国,就光为在四明山区投资建三所学校吗?

美惠子 哈依!爷爷说过,他曾经对不起中国人民,有生之年想为中国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爷爷说这也是为了赎罪。爷爷说他一生最大的罪孽是参加了侵华战争,杀死很多无辜的生命。怎么多年来,爷爷为此耿耿于怀,痛感罪孽深重,无时无刻不在忏悔,祈求着亡灵的宽恕。

[老山民拄着拐棍,一瘸一瘸地在墓道内探出身来,手里捧了一束映山红,然后慢慢在墓碑前恭敬敬献上,深深一鞠躬,双目仰望着墓碑好长一会儿,枯瘦的手掌抚摩起扶栏。继而便颤巍巍地一步一步走近藤川等三人。

汪翻译 真看不出呀,藤川先生那么慈眉善目的还杀过人。

美惠子 爷爷服从了天皇陛下的命令,不得不杀人呐!

汪翻译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嘛。这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老山民听见汪翻译的话,嗤之以鼻地一声哼,呸地啐一口痰。

老山民 好臭好臭!哪个王八蛋放狗屁?

[汪翻译 朝四周看了看,没见别人,怀疑老山民在骂他,但觉自己无缘无故没开罪他,也不见得讨他骂,以为和自己不相干,摘下脖子上的照相机

汪翻译 美惠子小姐,走,那边景色不错,我给你拍一张去。

[没走几步被老山民横着的手杖拦住去路

老山民 (呵斥)站住!

汪翻译 (惊愕不解)大爷,您这干吗?

老山民 干吗?这是中国的土地上,哪能随随便便由你们四处撒野。

汪翻译 撒野?谁撒野?你不要搞错。这不是你家,你凭什么不让我们过去?

老山民 凭什么?四明山不欢迎日本人!

美惠子 不欢迎日本人?汪先生,怎么一回事?

汪翻译 没事,开玩笑的!(转身对老人轻声地)我说老头,你这是干什么?凶巴巴的,吃枪药了——我们可没得罪你。不是吓你,您这行为可是破坏中日两国友好关系呀!

老山民 (冷笑)友好关系?谁跟日本人友好关系?(手指美惠子)问问她们,到底谁在破坏两国关系。

汪翻译 您别冲我凶神恶煞的,我又不是日本人 。

老山民 我看你比日本人更可恶。

汪翻译 你不要搞错,我是翻译。

老山民 翻译就是汉奸。日本人没你们这帮数典忘祖的东西带路,又哪里认得中国九曲十八弯的路。——你姓汪,大汉奸是你小子什么人?

汪翻译 (哭笑不得)?我和他八杆子打不着关系。你把拐杖挪开。

老山民 (显得蛮横)我不挪开,看你们敢把我这么样。

汪翻译 (拉下脸)我说你这老头,怎么蛮不讲理呀。——你以为我们怕你不成?不看在你一把老骨头份上,我早不客气了。

老山民 哼哼!你不客气难道还想跟老子动手?你以为老子瘸条腿会怕你。老子在四明山跟三五支队钻柴山打东洋人,跨过鸭绿江朝鲜打美国佬的辰光,恐怕你爹还兜在你家爷爷裤裆子里哩!老子活一大把年纪,年轻时命都可以不要,老了老了还怕死?(威武地站立来,汪翻译见状倒退两步不敢出声)

美惠子 老大爷,你也参加过战争是吗?

老山民 (不屑一顾)我不跟日本人说话!

美惠子 为什么?你不喜欢日本人,你恨日本人吗?

老山民 岂止是恨!日本人干得那些伤天害理的事,能不恨?

美惠子 我知道日本军队曾经给你们带来了麻烦——

老山民 (愤然地激动起来)麻烦?那叫麻烦?那是麻烦吗?是犯罪!当年你们日本人犯下那些罪行,罄竹难书,烧光杀光抢光,制造多少暴行惨案,搞了多少无人区,埋了多少万人坑,——光一个南京城,一个月时间三十多万人头落地呐!

美惠子 我从小听爷爷讲过,他曾在中国做了好多好多不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他一直以来为曾经的过失而深深自责和忏悔!这次特地来中国,来四明山,就是向那些可怜的冤魂和亡灵谢罪!

老山民 (冷笑)忏悔?谢罪?这是过失吗?世界上有这样罪恶

累累的过失吗?

美惠子 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同样曾让我们日本民族也付出

了惨痛的教训!

老山民 教训?你们得到教训了吗?你们从来就没把受害国人民的心头伤痛当回事。你们日本人从来就没有彻底反省过自己的罪行!连最起码的历史事实都费尽心计想方设法地试图篡改、掩盖、粉饰,你说你们的所作所为有哪一点是诚心实意忏悔的表现?不然也就不会年年这样热中参拜“乱国鬼社”——

美惠子 (问汪翻译)乱国鬼社?

汪翻译 (纠正)应该是靖国神社!

老山民 他们靖了什么国?他们扰乱世界,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比魔鬼有过之无不及,连做畜生都不配,还能成神?成什么神?天大的笑话!这不就神魔颠倒了!

藤 川 (向老山民低头)请原谅!我为我的罪孽向中国人民道歉!向中国人民谢罪!(向老山民深深鞠躬)请求中国人民宽恕!(伸出双手)我是十恶不赦的刽子手!我的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血。我是恶魔!我是屠夫!——这么多年来,我时时刻刻都在向神忏悔,乞求灵魂得到宽恕。我忘不了那些无辜的生命在我的枪口下的惨叫,哀号和痛苦的,惨不忍睹呀!这么多年来,我是寝食难安,日日惶恐,常常被噩梦吓醒。我知道那些无辜遭戮的冤魂是不会饶恕我的。我感到自己罪孽深重,我感到自己罪大恶极!我乞求中国人民的宽恕,我向中国人民真诚谢罪!(双膝扑通跪在烈士墓前)请饶恕我的罪孽吧!

老山民 (受到了震撼和感触,缓缓走几步,弯腰伸手去拉)多少年了,我这还是第一次看见日本人下跪认罪。认了就好。为你的真诚忏悔和认罪,我想我们的人民一定会原谅你的。其实,我们中国 人,并不是在历史问题上跟存心跟你们过不去,恰恰是你们自己有意否认历史,美化侵略战争,处心积虑想抵赖历史事实,想掩盖历史真相,才激起一切受害国人民的义愤。你们想想,朗朗乾坤,公理昭昭,历史事实岂容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抵赖得了。——你能做到这一步,勇敢地向受害国人民认罪,很是不容易的事呀。你起来吧!

[美惠子和老山民同一起扶起下跪的藤川

藤 川 谢谢!谢谢你们的宽容!谢谢你们宽恕我的罪孽!你们太仁慈、太善良了。

老山民 (感慨地)正像我们的领导人说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如果要算历史账,中国和日本算一百年也未必算得清。只有把历史当镜子,清楚照出那段灾难浩劫,才会正确地发展未来关系。日本和中国有千年的友好传统,而且两国之间一衣带水,文化上更是千丝万缕相系,和则两利,斗则两害!你说是也不是?

藤 川 你的说得对!战争的不好!日本的不要战争,中国的不要战争,全世界的不要战争。我们要和平!

老山民 战争可怕呀!我们都是从战争中挨过来的,所以更懂得和平的可贵。但令我们困惑的是,你们

的个别人士总不敢面对这个事实,总想给那场罪恶侵略战争涂脂抹粉,听说有人还叫嚣要给那些恶贯满盈的战犯。我就搞不懂,谁那么大胆敢对国际公认的战犯翻案,居心何在?这不是昭然若揭嘛!这不但是对国际法、对人类良知的公开藐视和奸污,更是对人类和平的狂妄挑衅!让这样的人领导一个国家,危险呵!

藤 川 我国国内的右翼势力最近以来前所未有的猖獗,不光亚洲邻国担心,本国的人民也忧心忡忡。

老山民 当我们这些战争的亲历者、见证人一个个老去的时候,有谁还会知道战争的残酷!公布历史的真相,目的就是警告世人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我们所要做的,是为历史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呀。

美惠子 我研究过日本民族的心理,我们日本民族没有负罪感,只有耻辱心,不肯承认战争罪恶,正这种心理作祟。日本人和德国人不同,德国人勇于承认自己的罪行,我们日本民族耻于这样做。这就是我们日本民族的悲哀。既然错了,就应当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没什么好回避的。回避事实,掩盖真相,为战犯开脱,这都是错误的行为。如果日本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端正历史态度,重塑历史观,日本就永远成不了一个真正伟大的负责任国家和民族。与罪恶的历史彻底划清界限,我认为这样才能让日本真正脱离耻辱。自欺欺人的做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远的悲哀。

老山民 (感慨激动)这话能从你的口中说出来,我特别感到欣慰。小姑娘,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日世代友好的信心。

美惠子 只有正确面对历史,承认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才是日本取信邻国、并与之友好相处的唯一出路。我觉得日本理所当然地应该向中国,向韩国,向遭受日军侵略的亚洲国家真诚反省,道歉,谢罪。日本要成为正常国家,首先要具备正常的民族心理,尤其在对待历史问题,态度必须明确,用一句中国话,应该实事求是。爷爷,您说是吗?

藤 川 我们的美惠子真是长大了,懂事了,有自己的见解了。说得非常的对。中华民族是非常优秀的民族,大和民族也是非常优秀的民族,我们两个民族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和平友好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向往。

老山民 对对!和平友好!

美惠子 (搀扶老山民的胳臂)让四明山和富士山手牵手,让中国爷爷和日本的爷爷捐弃前嫌,携手走向美好明天。

[汪翻译搀扶着藤川

藤 川 让我们世世代代友好,战争的不要,要和平,要合作。

老山民 是呀。和平友好,为两国人民造福。

[老山民和藤川的手紧紧相握

汪翻译 (举起照相机)来,我为你们拍一张。

美惠子 等一下,汪先生。

[美惠子站在两位老人身后,亲密地挽住两位老人的肩膀

美惠子 汪先生,可以了。请拍吧。

汪翻译 大家听我的口令,喊:中日友好!

第9篇

1、注重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应该是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因为有针对性的导课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小趣;简洁性的导课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因此,在课堂导入中应突出“新、奇、趣、简”,只有这样才能让一节枯燥的语文课变成一节让学生回味无穷的成功的课。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精彩论述。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别的联系了。”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便是纯粹的金钱。金钱能使冰炭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形同陌路。法国优秀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以他卓有成就的小说对此作了准确犀利的阐释。如果我们设计好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导语,就会富有启发性,有助于启发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2、创设良好课堂情绪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绪,是一节语文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树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的教学理念,只有在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心理环境里,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才能得到关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才能在不断地参与、交往、思考的状态下,感受成长的喜悦,释放个性与潜能,愉快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教师要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可以是播放音乐,或者播放优秀老师的课文朗读,尤其是优美的散文诗如《海燕》《雪》,或者戏剧如《雷电颂》等,学生听名师的配乐诗朗读,一开始就紧紧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情绪。有条件还可以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视频资料,形象直观的画面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散文意境的感悟和体会,这样就会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3、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实践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即老师力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教师则是角色定位在“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坚持新颖性、独创性和多样式性的要求,否则研究的目标会出现偏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难以培养。我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时,针对文末作者写道:“每当我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藤野先生的照片,似乎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我就启发学生想象如果自己就是藤野先生,当时他会对鲁迅先生那时的行为表现说出怎样的话来。

4、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

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情绪状态、思维状态均有可能促进学生生成状态的形成。在评价方式上,将口头与笔头、知识与技能、操作与运用、竞赛与活动、问题情境与社会实践灵活地运用到评价中,创造性地“寓考于乐”,淡化考试竞争、淡化分数意识。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智能发展的需求,更是承认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存在价值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要总是一味地把自己的答案作为唯一的正确的权威的答案来硬性灌输给学生,而要注意启发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要激发引导他们敢于与课文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敢于争论,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发他人之所未发,而教师恰当合理的评价学生,这是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与凸显,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才能真正凸显生命关怀。因此,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就成为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为之奋斗拼搏的目标。这不仅在于呐喊,也不仅在于有关理论知识的如何阐述,更重要的在于我们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用实际行动来突破与尝试。让我们反思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去迎接素质教育新课堂的全面到来。

第10篇

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大胆改革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和逐步完善了一种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以思维训练为中心的六段式教学结构。这就是:“导学——自读——质疑——研讨——提高——练习。”实行六段式教学结构,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六段式教学结构的具体内容和做法

(一)导学。导学有两个内容,一是确定本节或本课的学习重点和内容。每课书的学习重点既要从本课书的角度来确定,更要从整个单元、整本书,以至从中学语文总体知识的角度来选定。另外还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如《故乡》这课的学习重点是:①字词;②文学常识:作者及时代背景;③人物肖像及语言描写;④分析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二是引导启发学生自读,作一些说明性和启发式的提示。有时教师先介绍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作品;有时引导学生参看提示和注释,然后明确提出自学的要求、提出自学的方法等。说明性提示在于传授知识,解释难点,阐明规律和提供方法。启发性提示在于引而不发,留有余地,调动学习兴趣。教师还经常在课前设计思考练习题作为导学材料印发给学生。这些问题大都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提出来的,有时是教师把学生在预习或在“质疑”时可能要提出来的问题加以归纳后设计出来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自读。在课堂上划出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按导学要求独自阅读钻研课文,查阅工具书或资料寻找答案。在这一段式中,学生可以驾驭自己思维的骏马向目标驰骋。如《猎户》这课的前二个学习重点(字词;文学常识)可在预习中解决;后两个学习重点: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的方法;多角度选材及线索须自己读课文去找答案。导学、启发作用的发挥,学生自学习惯、读书兴趣的养成,基础知识的获得,主要在这一段式。

(三)质疑。这一步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实现的,是自读的必要补充和发展。质疑是学生自读后提出自己发现和想研究的问题。它可以培养学生动脑求异的思维能力,而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从质疑开始的。如果学生一时提不出问题,或者提的问题简单幼稚、言不及义或者钻牛角尖,教师就须设法引导,不断地质疑问题,挑起争辩,创设一种思考的情境。针对学生提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选择整理,较浅显的问题引导学生直接回答;对于那些实质性的共性的问题,教师可概括归纳出几条,并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按一定的意图排列,作为下一步研讨的内容。如在教《藤野先生》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诸如①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开头却详写“清国留学生”?②“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如何理解?③写清国留学生时用“标致”一词,怎样理解?④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⑤藤野听到“我”将不从医,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⑥“我”既然“太不用功”怎么会得到藤野的特别关照?⑦“我”为什么后来“连信也怕敢写了”?……教师则将这些问题归纳成关于人物思想性格,关于选材及主题等四个方面,将问题连成串,组织讨论,使得主攻一个,解决一串,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效益。

(四)研讨。经过自读,大部分重点、难点可以解决;不能解决的,在“质疑”中提出的共性问题则通过“研讨”来解决。研讨的基本形式是四人一组,前后左右,因近乘便,随时分合。有时是全班讨论,师生共同切磋,争议辩论。研讨这一步是全面理解课文的过程,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极好机会。

(五)提高。上面说过,在分组研讨时仍有争议的问题,可以提交全班讨论,集思广益以求突破。最后由教师作归纳总结,深化提高。为了使学生的认识系统化、深层化,教师须作一些点化式提高性的讲解。前四个环节是学生“入书”的过程,这一环节就要教师帮助学生“出书”。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自己点化的本领,把课文里只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地方或者是文章的“关隘”之处,给学生点而化之,点出文章的“关隘”之处,给学生点而化之,点出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闪光之点,点出知识和规律方面的定锤之音,点出语言艺术方面的传神之笔。如讲《荷塘月色》时,要抓住“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全文“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的基调。又如《为了忘却的记念》末段:“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纪念,……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教师重点评析,引导学生去体会语句实质的深刻含蕴。点拔归纳是为了提高,要帮助学生集结新的知识、方法和规律,总结阅读收获。在这一段式,有时还可以通过品读和赏析精彩段落,提高学生评析、鉴赏作品的能力。

(六)练习。这是认知过程的吸收和运用阶段。作为六段式教学结构的最后一个环节,有别于前面各段式的训练和练习,它用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巩固提高。让学生通过一些比较综合的练习,再一次得到运用实践,乃至知识迁移的机会。并通过练习,巩固和提高这一节所学的知识。主要有两种形式:练读、练写。对于精彩的课文(或段落)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练写、除了字词句段的一般练习或检测外,还包括结合课文的作文,如改写、缩写、读后感以及能借鉴课文内容和形式的命题作文,这一段式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便进一步改正以后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施“六段式”教学结构的效果

本课题经过十多年在各个不同程度的班级实验,均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首先表现在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质疑解难的热情格外高潮。如上《蒲公英》这一短篇散文,自读时学生提出的大大小小问题就有30多个,有不少问题提得很有深度。

其次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课本上或参考书上现成的答案。如上《甲申三百年祭》时有几个学生对中心论点“李自成的失败,自成自己实在不能负专责,而牛金星和刘宗敏倒要负差不多全部的责任”持有异议,教师鼓励大家讨论。于是有学生在列举论据之后认为:对于整个起义的失败,作为统帅的李自成应负专责,不能推给下属;有些错误,如杀李岩,李自成更应负直接责任。这些观点竟与专家学者在语文期刊上发表的争议文章的论点异曲同工,真令人惊喜。在上《蒲公英》一课时,有学生竟指出课文在用词造句方面有多处错误。如“趴煮”“孩子一般的小儿子”等。这种主动求索,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精神,只有实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结构才可能培养出来。通过自读、质疑、研讨等段式,可以改变学生总是跟着教师、教材转,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局面,使学生敢于打破思想定势,发展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10多年来我在普通班、差班、尖子班;文科、理科班均实验过这六段式教学结构,均取得较好的成绩。仅以最差理科班高30班为实验班与次尖子班高28班为对照班,相互比较来看,就可充分说明实施课堂结构改革的班级,教学质量是有所提高的。如表:

(附图{图})

三、构建六段式课堂教学结构的理论依据

(一)与语文教学原则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是一致的。六段式教学结构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自学中提出问题,在研讨中解决问题;通过教学,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及自学能力。这与大纲中提出的“要贯彻启发式的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中学语文教学有两条主要原则:“听说读写训练相结合”,“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六段式教学结构这一课堂教学形式正是这两个“相结合”原则的最充分的体现。“自读”是读和思维的训练;“质疑”、“研讨”是培养思维力、说话能力的环节;“归纳提高”和“练习”,是听和写的集中训练。整个“六段式”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促使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发展自己的智力。

(二)是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体现。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生前大力呼吁“要尽快地改进语文教学”,指出语文教学质量相当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沿用书塾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这种陈旧的教学法,目前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颇为盛行。叶老先生不只一次地指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均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老主张:要让学生在学语文中积极主动起来,培养其自学能力,语文教学中大体应遵循预习、讨论、历练、评改这几个步骤。改革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结构是教学指导思想上的转变。我们在认真学习和领会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明确了传统教法的危害,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听说读写训练并重,并从农村中学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叶老提出的四个教学步骤,发展成六段式教学结构,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六段式教学结构是行之有效的。

(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从六段式教学结构中可以看到,学生要能够发现并提出问题,必须通过自读、思考和教师的导学;要能够对自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判断、解答,必须经过分析、想象、推理等过程;为了与同学研讨切磋、争辩自己判断的正确,在发言前必须首先在自己头脑中进行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反过来,学生的知识面拓宽,观察力提高了,提出的问题会更深刻;思维力提高了,做出的判断、得出的答案才会正确。这样互相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得到同步发展。

第11篇

通过这段时间对新课标的学习,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新课程标准》避免了以往过分强调思想性或文学性的倾向,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认为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语文实践最重要。而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其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阅读深度。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渗透一切生活皆为语文的观念,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通过培训学习,我的评价观也得到了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进行多元化、全面化的评价,而且要使学生能从老师公正的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要关注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成长,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从而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1.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探究性的学习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所以,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就应该充分体现在语文教学课程中。这也正好应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纵观语文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其实也是语文实践的学习。语文学习,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好语文。要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语文学习的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质,形成能力。例如,认识鲁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我设计了"走近鲁迅"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这位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的伟大人格和精神。学生在活动中阅读了入选初中教材的全部鲁迅作品,阅读新大纲推荐的鲁迅作品,阅读鲁迅先生的传记与评价文章,摘抄鲁迅先生的名言,然后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与感悟。此外,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增加阅读量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形式。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了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读《水浒》,了解豪爽无畏、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武松,以及路见不平、拳打镇关西的鲁智深。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还了解到, 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要有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共同获取知识,相互弥补知识欠缺,相互借鉴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养成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养成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格,养成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就可以放在小组内讨论,例如鲁迅先生的作品《藤野先生》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鲁迅描绘藤野先生的外貌与穿着,是不是觉着藤野先生很寒酸?他对藤野先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样通过探究,展示学生的个性,让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具有思辨性、开放性。

2.注重灵活性、多样性、生动性地进行语文教学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上充满着好奇心、充满着想象力,充满着探索精神,我们必须珍惜、发掘和利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能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

新课标、新教材把语文课外活动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强调"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文实践活动既是从外部激发学生学习目的的方法,又是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方法,因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丰富性、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使学生在兴趣中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学习的乐趣。

3.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加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在想,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听说读写的知识、增强语文能力之外,还应该让他们得到什么呢?究竟什么才对学生终身有益呢?那就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文化品质和素养。文化可以使人超越于生活,不为技术经验或工具理性束缚,进入人格自我完善的境域。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往往能够比较全面地正确认识事物,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觉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控制。

新课程理念指出,要"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要"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文学性,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人生哲理。

在新时代,我们更强烈地呼吁"文化素养",对文化素养的关注,可以让我们反思语文教学,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更活跃、更精彩;同时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使学生的精神更富有、内心更充实、人文素养更浓厚。我相信,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发挥文学内容的作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构筑健康、美好的精神世界。所以,我希望初中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4.注重语文课文实践活动,做到课内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第12篇

一、情境式导入语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与思维是相互推动着的。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

例如,教《我的信念》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二、目标式导入语

教学新课时,为了引导学生的探求,教师往往在导入语中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提出明确的探索目标。学生面对这些目标,方向明确,有利于抓住学习的重点,以便顺利的进行听课和思考。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说:“说起冬天,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润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三、解题式导入语

课题是文章中心的提炼,是统摄全文的要素。因此,“解题入手,开门见山”是语文授课导入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教师应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进行剖析,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文章内涵,为顺利学习全文作好铺垫。例如教读七年级下册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这一课时,就运用了这种导入方式,我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到黑板上为老师应如何板书这个课题设计一番,并谈谈自己的设计理念,老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简要的点评后,引用鲁迅对“悲剧”论述的名句——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类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以此让学生加深对悲剧的认识,教师进一步设疑既然是“悲剧”,又为何要称之为“伟大”,“悲剧”体现在哪,“伟大”又表现在哪?

四、背景介绍式导入语

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难以理解。这样的内容通过背景介绍导入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