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3: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飞红滴翠记黄山,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想着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一个头两个大。唉,正愁着怎么写,想着想着就进入了梦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面前有一个古老的大门。我推开那个大门,发现我来到一个奇妙的地方。在这里只要10秒你就可以迅速到达你想想要去的地方,比如你想去鼎湖山听泉、在林中小溪漫步、到那画山绣水般的桂林坐船观光。当然奇妙的地方还不止如此,在这里不论是古代名人还是近代名人,你在这里都可以见到。所以你没事可以去陈涉世家溜达溜达,可以跟捕蛇者说教你捕蛇的方法,可以与朱元思书写一份优美的文章,还可以跟散文家谈散文、跟小说家谈小说、跟诗人谈诗。当然你跟名人谈一谈他的成功经验、他的学问和智慧,谈论美的概念。在这里你还可以交到各色各样的朋友像在烈日和暴雨下拉黄包车的祥子,有着丰富旅游经验的格列佛。
我在这里就交了很多好朋友,我跟他们打赌谁记的风景最差谁就要答应胜利者的要求,比赛开始了我跟我的叔叔于勒抽到了一组,唉真不知道这个叔叔靠不靠普。1个小时过后,桃花源记录下的是冬天富士山的樱花,岳阳楼记录的是珠穆朗玛峰上的皑皑白雪,醉翁亭记录的是森林里浓浓的绿,囚绿记录的是因秋天丰收多收了三五斗而高兴的农民,飞红滴翠记黄山的奇松怪石,而我和叔叔记录的是在环球城市风行绿墙下的美丽的风景。最后谁也没有赢,因为大家的都是非常棒的。
然后大家一起出发去于勒的故乡,在那里我发现了一本罗吉尔·冯·奥赫写的《创造学思想录》,还有刻着一双手的雕像。
“起床了,快迟到了。”听见老妈的声音,我从梦中惊醒,快速起床。
哦,原来我是在做梦,做了一个奇妙的美梦
初三:kfhk
一、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生命的感情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初中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学生,又因为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少朋友,生活圈子受到限制,容易产生孤僻、不太合群的个性,精神世界十分贫乏,容易失去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产生自我摧毁的倾向。因此,教师要借助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开导,让学生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之火。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紫藤萝瀑布》一文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文中有一句话特别值得品味,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由此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挫折,在挫折中奋勇前进。
2.培养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是一种爱国、爱家乡的表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文章内容中的具体人物形象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形象鲜明的人物和感人的事迹中受到感染,它与一般的政治课上的说教是不可比拟的。只要教师能适当引导,很自然地就能激起学生对祖国和家乡强烈的热爱之情,产生自强不息地奋斗的动力。例如,在教学《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时,可以通过祖国深厚的文化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岳阳楼记》,可以通过作者所描写的黄山和岳阳楼的绮丽风光,来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和欣欣向荣的面貌,从而激起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对学生进行美德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虽然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还是不能忘记优良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更要懂得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学会节约,要懂得不断奋斗,在奋斗中成为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的内容是反映传统美德的。例如教学《多收了三五斗》,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更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教学《俭以养德》,让学生明白节俭的重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2.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另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这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之一。教师只有引导得当,才能让学生乐意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例如《窗》中描述了一个濒危病人给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篇课文特别感人,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很有教育意义,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
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修养道德情操和修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一辈子的。新课标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修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脍炙人口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让后人们牢记心中,以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塑造自我形象。教师在教学时要紧扣文章,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榜样,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修养。
作者:潘书娟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初级中学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更要注重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也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同语文教材中所透露和表现出来的观点,如美、善、丑、恶等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学生很难分清真假或辨别是非,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清好坏,汲取文章中表现出的精华,去掉文章中的糟粕。当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不良的或者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分析和纠正,引导学生逐步往好的方向转化。让学生学会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富有正义感和强烈的责任心,具有自立、自强、自信、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所以,语文教师要很好地利用教材中渗透出来的优秀品德,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提高语文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个人修养。
二、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生命的感情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初中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学生,又因为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少朋友,生活圈子受到限制,容易产生孤僻、不太合群的个性,精神世界十分贫乏,容易失去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产生自我摧毁的倾向。因此,教师要借助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开导,让学生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之火。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紫藤萝瀑布》一文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文中有一句话特别值得品味,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由此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挫折,在挫折中奋勇前进。
2.培养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是一种爱国、爱家乡的表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文章内容中的具体人物形象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形象鲜明的人物和感人的事迹中受到感染,它与一般的政治课上的说教是不可比拟的。只要教师能适当引导,很自然地就能激起学生对祖国和家乡强烈的热爱之情,产生自强不息地奋斗的动力。例如,在教学《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时,可以通过祖国深厚的文化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岳阳楼记》,可以通过作者所描写的黄山和岳阳楼的绮丽风光,来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和欣欣向荣的面貌,从而激起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对学生进行美德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虽然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还是不能忘记优良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更要懂得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学会节约,要懂得不断奋斗,在奋斗中成为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的内容是反映传统美德的。例如教学《多收了三五斗》,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更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教学《俭以养德》,让学生明白节俭的重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2.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另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这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之一。教师只有引导得当,才能让学生乐意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例如《窗》中描述了一个濒危病人给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篇课文特别感人,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很有教育意义,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
一、引用经典,文采飞扬
在文章开始引用经典,可以使起点高远。文章开头妙引诗词名句,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加文章的文采。如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开头:“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作者开篇不凡,引用徐霞客名言,不仅能提携全文,凸显主旨,于娓娓道来中切入正题,而且给全文定下了诗意的审美基调,可谓引人入胜,令人赞叹。
也可以插文中,使作文诗意盎然。写作时,如果在文中精心穿插几个名句,定能使文章诗意盎然。如:“《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荫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于漪《往事依依》)巧妙引用大量的诗词名句,描绘了春花秋月、夏云冬雪的自然特征,表现出读书对作者的影响,即抒发了对四季的热爱,更为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显示了于漪老师丰富的阅读积累。
还可以用有哲理的诗文充当论据,支撑观点。议论文引用古诗名句充当事理论据,支撑中心论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郭安凤《多一些宽容》)文段所引用的林则徐的自题联,从个人胸襟的角度证明中心论点,充分论证“多一些宽容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富有文采和说服力。
另外,将经典诗文置于结尾处,可以到达深化主题的作用。以诗文名句来结尾,可以使之成为点睛之笔,深化文章的主题,自然贴切,可以获得水到渠成,水融的效果。如:“‘喷云吹雾花无数,一条锦绣游人路’,是的,是一条花巷,一条花街,上天下地都是花,可谓花天花地。可是,这些说法都不行,都不足以说出花的动态,‘四厢花影怒如潮’‘四山花影下如潮’,还是‘花潮’好。”(李广田《花潮》)结尾引用龚自珍名言,表现了作者对海棠花胜景的逐步加深的感受,并提升审美愉悦的完整过程。
经典诗词名句,内涵丰富,意旨深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巧妙引用经典诗词名句,可以使语言显得厚重,警策,含蓄,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
二、仿写诗文,妙趣横生
诗歌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在语文教学中拓展语文的应用范围,加强语文的应用性,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大语文”的观念。如何拓展与应用,以使诗词名句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仿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仿拟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识地在格式上仿照现成的或者已为人们所熟知的语言材料(本体),通过联想类比等方式,临时创造出新的诗词句段(仿体)。鲁迅曾仿拟《黄鹤楼》诗:“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仿拟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流畅性,提高学生语言应用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自觉灵活地迁移到作文实践中。
首先,可以仿语句。仿照已有的句式、语气、修辞等,临时创作新的结构相同的句子或段落。例如,正可谓“起座而喧哗者,一家欢也;喜上眉梢,欣欣然其间者,老妈笑也。”作者巧妙地仿拟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太守醉”的语句,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家庭温馨图”。
其次也可以仿诗文。依据原作的语言形式,改变原作的内容,重新谋篇立意,创作出体式相同、风格迥异的新诗文。古诗古词古文,都可仿拟。繁重的学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于是,有学生写道:“是昨亦考,今亦考,明日复亦考,然则何时能乐耶?其必曰:考试自得其乐。”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教育的艺术》)我们正可以借诗歌美文的仿拟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三、创新运用,美不胜收
对古典诗词进行创造性再运用,王国维可谓成功者。晏殊《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柳永《凤栖梧》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辛弃疾《青玉案》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词作者要表达的无非是缠绵情思或高洁志行。然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巧妙地将三句话分别从原词中提取,结合自身感受构成一套令人耳目一新的组合。这可算是古典诗词创造性再运用的典范,令人击掌叫绝。这种极富创造性的组合,使诗词的生命之光照射得更远。
让古典诗词之花在新词中绽放,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是学生的几篇的写作品:
虞美人・初三
老师拖堂何时了,作业知多少?近来老师常发疯,作业如山写到月当空。近视眼镜应犹在,只是度数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江水东流无止休。(《哦,初三》)
如梦令・劝学
尝记考试结束,惶惶不敢归宿,错题多无数,伤心绝望无助,痛苦,痛苦,都是懒惰所误。(《珍惜所拥有的青春》)
山坡羊・死人调惹祸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呜里哇啦乱如麻。男生听了切齿,女生听了咬牙。眼见得吹错了这题,吹差了那道,只吹得满纸红叉叉。(《都是“死人调”惹的祸》)
水调歌头・快乐几时有
快乐几时有,掷笔问青天,不知灌篮高手,何时能相见。我欲弃学而逃,又恐老爸翻脸,心惊胆亦寒。书包太沉重,何似在童年?
上面这些学生所填古诗词,虽然含有戏谑成分,但对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心智,充实精神生活,培养审美能力还是其积极意义的。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除了德育、智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近代学者王国维曾对美育的重要性作了论述,他认为培养“完全人物”――体育、心育(智育、美育、德育)全面发展的人,必须重视并实施美育,因为“美育者一面使人的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关德育和智育之手段”。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审美情感的教育,就是通过形象美和情感美去熏陶感染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美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
一、直观导入,感受自然美
人的审美情趣发自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这种感知的初级阶段往往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完成的。直观教学法就是利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鲜明的表象,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在教学新课时,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如展示实物、模型、挂图或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自然地导入新课,这样易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事物的自然美。如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文章形象地描绘了阿里山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对阿里山风光美如画的赞美之情,含蓄地表达了让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愿望。学生没有到过阿里山,很难激起情感的共鸣。为此可以先播放《高山青》的音像资料,再通过多媒体展示阿里山的风景,并配以适当的音乐及有感情的范读(或录音),创造易于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阿里山清澈的潭水、寂静的山林、幽深的曲径。直观教学使美的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眼前,更易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
二、斟词酌句,体味语言美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精品,语言或质朴平实,或精当含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推敲字词,咬文嚼字,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没有明说出来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用词造句的准确性,欣赏作品的语言美。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第二部分时,让学生抓住“辉煌”“推”“挤”三个凝练精彩的词,分析它们如何充分表现花的浓和密,突出花的活泼热闹,写出花旺盛的生命力;在教学《春》时,既有“园子里,田野里”“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等对称或排比的短语、短句,又有“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的散句、骈散的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引导学生品味这些文章的语言美,可以使学生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刻。
三、疏经通脉,欣赏结构美
在学习课文时,通过由总体到局部的分析理解,学生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认识到安排材料的严谨,欣赏到文章的结构美。如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时,作者按照先总后分的写作顺序,首先让你飞翔于九天之上,从高空鸟瞰黄山。接着分别介绍了黄山的奇峰(着重写天都峰)、怪石、古松(以迎客松为主体)、云雾、日出(以色示形:暗红色―橘黄色―灿烂夺目,五光十色)、温泉(从山上写到山下)。从而描写出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让人们认识到大自然伟大的创造力。文章的结构美还体现在线索清晰。比如教学《月迹》一文时,全文按照“盼望月亮―寻找月亮―议论月亮”的顺序展开,作为全文重点部分的“寻月亮”又按照“中堂里寻月―院中望月―院外葡萄叶儿、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月亮”的顺序来写;在寻月亮和议月亮的过程中又按照孩童“失望―嫉妒争执―越发觉得奇了―都觉得满足”心理情绪变化的顺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文还贯穿了童心、想象力发展的线索,似乎月亮因“我”而生,随着我的意愿而存在了!两篇文章的中心表达得一清二楚。至此,学生不但学到了如何围绕中心安排材料,而且从文章的脉络、结构方面欣赏到了文章的精美所在。
四、真情朗读,再现意境美
朗读,能将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使学生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进而深入体味文章丰富的内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把文章中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同时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在脑海中再现作品的意境,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如学习古诗《登岳》时,教师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联想到泰山没有尽头的青翠的山色,泰山的高峻绵长、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薄暮时的归鸟等,加深对古诗中心思想的理解,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对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涵将有较好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其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发现美、创造美。
语文专家苏灵扬说:“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广泛性和深远意义胜过中小学的其他课程。”文学审美教育以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全个性为最终指向,它对于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真挖掘作品中的美育因素,适时渗透,才能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熏陶。同时,也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并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改对语文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北师大版《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改以来,教具的使用成了课改课的闪光点。教师对教具的使用,投入了很大的热情,能否成功使用好教具成了当前课改课的重要标志。教具的合理使用为课改带来了腾飞的动力,正因为存在这样的闪光点和动力,近年来,有部分教师却陷入了为使用教具而被动使用教具的误区,遗忘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根本目标,常出现本末倒置、弄巧成拙的尴尬境地。如有一位老师在教《松树金龟子》一文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整堂课却成了金龟子的图片展,根本未能完成本文的教学目标……教具的使用能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开阔学生视野,教师对此又充满了较高的热情,可长期以来教师对教具的使用缺乏理论指导,有不少教师在多次尝试失败后,不得不又回到陈旧单调的教学模式上去。笔者一直对教具的使用留心关注,总结了一些不成熟的见解,望广大同仁指正。
一、明确教具的辅作用
首先必须要清楚教具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这个概念。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脑、电视机、放映机、影碟机等多媒体进入学校,它们都属于教具范畴。多媒体教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时,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多种教学媒体的辅助作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妥善处理。语文课的学习对象是语言文本,不是影视欣赏。有一位教师在讲授影视文学剧本《》节选时,一节课有百分之八十的时间让学生欣赏电视剧内容,关注文本本身的内容很少,从情感教学的角度可能达到了一些效果,但没有能完成本文的教学目标。语文课应以语言为根本,其它的任何的形式都应该服务于语言学习。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学科特点,在运用多媒体这种教具时,千万不能忽视语文教学本身,应运用其激发兴趣、启发领悟的优势,决不能让教具手段代替了学生的语言实践。现在提倡课堂氛围的丰富生动,但如果简单地变成了仅仅追求生动丰富的效果,过多地依赖教具的功能,而把课堂变成展览室、影视或音乐欣赏会,那就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明确教具的辅助教学功能,合理使用,才会在课堂上起到积极的效用,一但离开了语文教学内容这块土壤,就势必会造成哗众取宠的局面,华而不实了。
二、教具运用应当适时
适时首先是指把握好运用教具的时机。仍以多媒体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了“火候”,适时运用,就能达到手段与目的的最佳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精神振作;当教学重点需要强化时,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当学生思路阻塞时,运用教具点拔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顿开疑惑。一位教师在教《捞铁牛》一文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用课前准备好的物品演示捞铁牛过程,再运用多媒体再现了铁牛被徐徐拉出水面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重点词句含义。整节课,这位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将学生难解的知识点形象地展示出来,及时引导学生思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适时还指教具的适时呈现和收回,这一细节容易被教师忽视,如果注意不到就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管教学是否需要,一下子将教具统统搬进课堂,那势必会转移学生注意力,教具原本辅助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反而喧宾夺主,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一位老师在讲《苦柚》一文时,板书精练到位,语言表达流畅清晰,但是很多学生却一直把注视的目光放在了讲台上的柚子上。实物展示后仍摆在讲台的显眼位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削弱了教学效果。教具在使用过程中过早呈现在学生面前是欠妥的,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小细节。因此,教具带入课堂后,应搁置在学生看不见的地方,到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并展现在学生都能看得到的位置,用完之后,应及时收起,以免干扰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三、教具使用要明确目标、讲究实效
有一位教师在讲《飞红滴翠记黄山》一文时,以《黄山风景》邮票作为导入工具……让这些邮票以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学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让学生迫切地想从文中进一步感受黄山之美,感受作者的感情。简单有效的邮票展示一下子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培养了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所以选择教具要重视其是否实用,未必越先进就越好,未必用得多就好,必须要看教具运用时能否取得预期教学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务必要从教学目标出发选择教具,切忌搞形式、讲花哨,要本着形式服从内容的原则,明确教具是为教学服务的宗旨的意识。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都是“一支粉笔一张嘴”,讲台上教师是滔滔不绝,讲台下学生是沉默无语。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教具的选用。教具的正确选用,给语文课带来了活力,充实了愉快教学的内容,教学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总结一下,我认为教具的选用应注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准确把握教材,适时选用,讲究使用艺术,那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会使用教具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希望通过笔者的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同仁、专家对教具使用的关注与研究。
【关键词】多媒体 学习兴趣
一、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会自觉自主地学习。以往的语文课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不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所以学生积极性不高。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改变这一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在讲《飞红滴翠记黄山》时,我一改“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首先让大家听一遍配乐朗诵,然后让同学们展示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图片资料,找出最喜欢的一幅,自己当导游,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介绍给大家。这一方法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同学们热情很高,纷纷举手要求解说。介绍完黄山,我又让大家欣赏五岳的其他图片,并要求把五岳中最喜欢的一处用简单的文字进行说明,可以与同学们合作,可以利用网络。一节课下来,热热闹闹,轻轻松松,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掌握了知识。
二、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作文课一直都被学生认为是最头疼、最无味、最苦恼的课。因为缺乏必要的材料和合理地引导,他们总感觉没什么可写,只好绞尽脑汁生编硬造。而我们所谓的写作指导也大多是纸上谈兵,对学生帮助不大。我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享受到了创作的快乐和成就感,在让学生写《生活如此美好》时,我专门到超市、菜场、专卖店拍摄生活场景,随机采访顾客,让他们谈谈生活感受;又悄悄拍摄校园里学生的表现:拣垃圾、扶自行车、向老师问好等等,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因为是熟悉的场景、画面和人物,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高涨起来,这些材料让大家感受到生活美好不仅是因为优美的风景,也可以是随意地举手之劳、简单地问候、会心地微笑,关键是你要有美好的心灵。这种方式使学生见其形,闻其声,临其境,很好地激发了创作灵感。写作过程变得轻松起来,连平时最不爱写的同学此时也埋头奋笔疾书,好多同学都写得栩栩如生,这种方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好多同学因此爱上了作文。
三、用多媒体引起学生心灵共鸣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的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读者,以形象唤起美感,以意境领悟主旨。由于学生身心特征和生活体验的限制,课文优美的语言并不能让他们有深切的感受。而多媒体文、音、图、像等形式多样的信息刺激可以满足学生感官需求,引起共鸣。为走进学生心灵,我经常在课堂上播放形象直观的画面:美丽的圆明园、壮丽的三峡、奇险的华山、汶川大地震的震撼场面等等。在背景音乐的陪衬下,形色共现,声情并茂,营造出浓厚的氛围,学生在视觉、听觉等方面全方位感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画山绣水》《绿》等写景文章,我都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比传统教学更理想的效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写作年代久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主题。我就先让学生根据课文描绘,去想象、刻画自己心中的百草园和书屋。然后图片展示,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来理解作者喜百草园,而厌书屋的原因。通过对比,作者批叛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身心束缚,揭示孩子喜欢自由自在的大自然生活的主题在学生脑中形成。
四、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三者之间的交流。由于作为主体的学生年龄较小,其生理、心理、语言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成熟,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遵循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选择两者都能适应的方式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只有设计合理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乐学、会学,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好的教学方法能促使学生运用内容丰富的语言,能促进学生较多地参与课堂活动,还能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一、启发思维,唤醒体验
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对于学生的启迪、诱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古语亦有云:“学贵有疑”“疑,思之始,学之端。”提问能引导学生把准思考方向,扩展思维广度,提高思考层次。只有新颖的问题不断地被提出与解决,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地被激活,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才能得到激发,知识的传输才会更加畅通。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孔乙己》时,我让学生找出孔乙己与“半”有关的内容。如“半个秀才”“半懂不懂”“半生潦倒”。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我提出“假如让你请保姆,长妈妈是合适的人选吗”的问题。在教学《故乡》时,我让学生说说闰土的银项圈哪里去了?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问:于勒为什么有那么多称呼?在教学《沁园春・雪》时,我让学生谈谈“风流人物”是不是也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这些问题往往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也落到了实处,学生在对文本的理解中还学会了思考,认识到了社会,体验了人情冷暖。
二、吟哦讽诵,情境感染
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段总关情。语文阅读教学可采用“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步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反复吟哦讽诵;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涵的道理。例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时,可引导学生从“泉水好似一个调皮的孩子,泉声是孩子如铃的笑语”中去感受泉的活力、灵性,从而加深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时可按如下步骤:入画――欣赏图片,山美在峰、石、松、云等;入情――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品味人文美,美在整体勾勒与局部工笔的融合,美在用词跌宕起伏、句式长短交错,美在喻人喻物;入理――在对自然和对生命感悟中思索人生哲理。
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阅读教学应把某些方面类似的文章都看成是一个整体,从思想内容上找出相同点和联系点,以此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体会。从情感角度引导学生探究其共同性和个别性,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和体悟。从语言方面让学生对精美语言进行品味。同时让学生发表个人观点,也可设计一至两道开放性作文题,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醒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春游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学生就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在教学《孔乙己》与《范进中举》时,通过比较人物性格异同了解作品主题。萧乾的《枣核》一文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手法,描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而都德的文章《最后一课》,则通过对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同样是两篇抒发爱国情怀的文章,写作手法与语言特色却完全不同,各有魅力,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用心品味,分析异同。
四、学会对话,升华灵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学生只有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才会产生真正的思想共鸣,才会学到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在教学《林中小溪》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对话,领会“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障碍的话,也毫无生气了”。在教学《囚绿记》时,要教会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让学生体会“人是不朽的,并非因为在生物中唯独他留有绵延不绝的声音,而是因为人有灵魂,有追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与主人公对话,与大师对话,能够使学生在对话中升华灵魂。
古人云:“文以载道。”语文是“文”与“道”的统一体,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语文课从本质上无疑是立人之课,它有强烈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的目的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高人。”可见,人的教育、人格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德育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一、了解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21世纪的今天,初中生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中的各种诱惑让我们的学生迷失自我。特别是在农村的学校,由于家长外出打工,导致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缺乏家庭的教育,各种各样不良的现象时时在发生。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是农村学校的主要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智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其产生明确的人生信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德育工作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
其次,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在追求知识的时候,却疏忽了道德的教育。前些年的大学生相残事件如今仍历历在目,犹如一把利刃,深深地刺痛了我们这些教育者的心。《三字经》中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让我们明白:孩子的品行完全是从后天获得的。可以说,教育环境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他的崇高使命就在于培养一个完整无缺的人,而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更应具备德育观念,时刻准备把德育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去。
另外,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有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其思想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只要语文教师做到既“受业”又“传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依靠文学的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在培养学生情操上做文章,就能够让语文的道德情感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1.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文教材有着自己的特点: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生动的语言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利用课本,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例如,在教学《展示华夏文化魅力》《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等这类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时可以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背影》《故乡》《散步》等这类亲情类的课文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在教学《紫藤萝瀑布》《错过》等这类哲理性的课文时,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2.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乐于助人、严己宽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这些优良传统已经渐渐淡忘。特别是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养成这些优良作风尤为重要。语文教材正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体现,如《多收了三五斗》《柳叶儿》《多一些宽容》等。
3.人生观教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以道育人
顺德区选用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三首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而《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岳阳楼记》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岳阳楼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伟人细胞》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尤其是像顺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或者别墅,条件是好,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错过》告诉学生生活有得有失,错过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热爱生活,要把握机会。
二、美德教育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精神产品,并不全盘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国传统革命英雄人物的影响,外国文学的选文中也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如《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船长等都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为人的无私品质。教学时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就能使学生的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德育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应该包括诸如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构建;包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构建;包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知难而进等品质在内的意志目标构建。
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讴歌欢乐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敬业和乐业》则告诉学生如何对待生活,才能实现理想。总之,教材中到处渗透着优秀品德的光芒,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人生修养。
德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德育在教材中的体现也很多,只要恰当利用和引导,会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也有更高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先学”难以落实
最早的“先学”,类似于“预习”,是一种比较随意的浅度学习行为,也可谓是一种比较泛化的课前心理准备。之后虽然有了“先学单”(或“导学案”)作“抓手”,但由于工作的面广量大,不少“先学单”(或“导学案”)对究竟学什么、怎么学、凭借什么学、学的效果如何检测与反馈等缺乏整体设计、系统安排,加上形式欠活、监管不力,导致许多学生敷衍了事,蒙混过关。
2.“后教”难以优化
由于“先学”难以落实,学习起点无法把握,很多教师只好把“先学单”当成习题进行订正、讲评,而后按照传统的“常规”流程传授知识,无法“挤时与学”、“还学与生”。
3.“交流”难以保证
由于“后教”难以优化,“合作”、“交流”的时间就无法保证,常常是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尚未打开,讨论还有待深入,就红灯亮起,被迫停止。
4.“反馈”难以到位
由于“交流”难以保证,只是一件摆设、一种点缀,所以很多教师在小组汇报时,往往只关注是否出现了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当学生的答案正是自己所期望的时候,就急于顺着学生的思路往下讲解,而忽略了对小组活动的评价。显然,反馈的缺位,既难以让学生确切地认识到观点的正确或错误,也难以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5.“训练”难以提高
由于“反馈”难以到位,往往使本属“先学后教”亮点的“当堂训练”缺乏针对性、难有实效性。
上述问题阻碍了“先学后教”的正常运行,抑制了“先学后教”的效能发挥。追根溯源,不难发现,后续的四个问题都是问题1惹的“祸”。如何突破“先学难以落实”这一瓶颈?“翻转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肇始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或称颠倒课堂(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翻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学习,在课上完成知识内化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流程包括“教师编制学习任务单、创建微课程(视频)――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程、学习新知识――课堂师生互动(深度挖掘知识的内涵与价值)”等阶段。“翻转课堂”与“先学后教”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本质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但“翻转课堂”最大的优势在于解决了“先学难以落实”的难题。“翻转课堂”的“先学”有目标――必须先行拟定“学习任务单”;有依托――微课程(教学视频);有检测――任务单上常配有4-5个思考题;有互动――生与师、生与生随时可在线上交流;有反馈――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收获与疑问,加以鼓励或解答。毋庸讳言,“翻转课堂”对“先学后教”有着不可或缺的完善与优化。当然,“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舶来品,要实现“翻转课堂”与我国的语文教学有效对接、顺利 “软着陆”,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否定已有经验(包括“先学后教”),也不能肤浅地机械模仿。只有辩证地把握“翻转课堂”的各项动因与要素,防止顾此失彼、舍本逐末,才会抓住重点、突出要点、化解难点,做到事半而功倍。
一、方向要明
不少教师常将“视频”的制作视为课前任务的重中之重,其实,“视频”只是载体而非主体。“翻转”的主体仍在于“课堂”,仍在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升华。因此课前的第一要务当是对照课标、立足学情、吃透教材,进行系统设计。从学习任务的安排到学习情境的营造、从学习资源的挖掘到学习策略的选择、从学习管理的优化到学习评价的建立,要真正做到统筹兼顾抓关键,开拓创新求实效。这也是视频录制必须考量的的准绳与指针。
二、任务要清
“学习任务单”是有效开展“翻转课堂”的重要抓手。所谓“学习任务单”,是由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学习的具体任务常以群组性问题来呈现。因此所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即要针对知识的重点、疑惑点、易混点;要有梯度性,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感悟文本;要有实效性,要防止表面化、肤浅化,要让学生通过解决疑问,真真切切、扎扎实实地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正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渐进化”的原则要求,充分发挥“学习任务单”导读、导思、导练、导疑的多项功能。
三、视频要精
可以说,没有微课程视频就没有“翻转课堂”。微课程是以与教材同步的基本知识点为出发点,精讲内容,重点归纳,智能诊断,针对训练的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特点的“短时、高效”的系列化课程。微课程视频的制作应力求做到精短、精当、精准、精美、精巧。
时间要精短。视频的长度应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这样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时长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
内容要精当。有位老师在教《飞红滴翠记黄山》时,从自己拍的优课中把学生汇报“哪些描写最精彩”的片段剪辑下来当作“微课程”,这与“微课程”的要求显然不符。另一位老师所做的《背影》“微课程”,重点在“说”,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很明显这位老师忘记了“微课程”的使用者是学生。所以我们既不能把“微课程”当作课堂教学实录的切片,也不能把它看成教师说课的讲稿。
选点要精准。如果“点”选得不准就会与“微课程”的愿景背道而驰。如有两位老师同样做《济南的冬天》这课,一位老师结合课文的特点来做,教给学生的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景物。另一位老师却把它做成了介绍济南的风光片,显然跟语文的内涵关系不大,与语文的本质相去甚远。
形式要精美。要充分考虑视频的视听效果,画面与内容要相融,字幕与声音要相配,动态与静态要相间,既要给人知的启迪,也要给人美的享受。
设计要精巧。要在理清教学目标、兼顾学生差异的基础上,以碎片化而不失主题、创新性而不失逻辑的方式合理统筹视频的结构编排、内容呈现等要素,要始终关注与后续课堂教学的对应与对接,从而真正做到从头到尾突出重点,从内到外紧扣中心。
四、关联要紧
从理论上讲,课前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课堂学习是课前学习的提高,学生在课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是课上需进一步研习的重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课前自学与课上教学相脱离的“两层皮”现象,极易导致学生产生课前“学与不学一个样”的错觉。因此,教师在课上应首先根据学生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合理的反馈,比如选取典型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对课前任务中安排的思考题进行抽查等等。课上教学与课前自学紧密相联,不仅是学生获得课前学习反馈的最直接途径,更重要的是,“关联”能使学生体会到课前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更自觉、更投入。
五、学时要整
时间是学习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足够的时间看视频,要想达到“翻转课堂”的目标显然只会“好事多磨”甚至“好梦难圆”,因此在学习时间上应予以妥善安排。尽量让学生能有相对完整的时段完成“翻转课堂”的课前环节,以免因时间不足而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六、方式要新
由于基础性的语文知识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任务单”和“微课程”已经基本掌握,因此课堂上没有了再“教”的必要,而应当以内化和拓展为核心展开,其流程主要包括作业检测、进阶学习、协作探究、成果展示等四个方面。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从而使课堂功能真正实现从“知识传授之所”到“共同发展之体”的翻转与提升。
七、互动要真
互动是“翻转课堂”的常态,但切忌停留在学生“形”动的表层上,要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知识的内化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多些“平等”,少点“架子”;多些“微笑”,少点“脸色”;多些“关爱”,少点“冷漠”;多些“宽容”,少点“苛求”;多些“赞赏”,少点“责备”,从而使互动真正产生出“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积极效应。
八、反思要深
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前观看视频,课上互动内化”。笔者认为,课后及时地总结与反思也应是“翻转课堂”的重要一环。如果说课前的课程视频是“翻转课堂”的物质保障,课上的交流互动是“翻转课堂”的核心灵魂,那么,课后的及时反思则是“翻转课堂”的理想升华。“翻转课堂”的课后反思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课后复习,其重点在于将传统复习中对知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理解”层面升华为如何将知识进行迁移,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层面。
九、监管要勤
“翻转课堂”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将学习的有效性和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作了捆绑。在整个“翻转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管十分重要,尤其是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客观地说,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完成各种任务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前,也应让家长对“翻转课堂”的内涵特征、目的意义、操作流程有所了解。赢得家长的默契配合是成功“翻转”的重要保证。
十、评价要准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应顺势而为、循情施变。对中学语文“翻转课堂”而言,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应该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把评价覆盖到学习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在独立学习中的表现、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在互动对话中的表现以及计划安排、课堂质疑、认识表述和成果展示等方面。要切实坚持评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翻转课堂”并非完美无缺,传统教学也非一无是处。“翻转课堂”是教学方法“之一”,而不是“唯一”: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殊途可同归,异曲能同工。只有从具体的时间、地点、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出发,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会让语文教学包括语文“翻转课堂”更合理、更有效,才会使学生在愉快的“旅行”中,兴趣不断点燃、情绪倍加高涨、思维得到发展、能力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金陵.用“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3).
[2]张艳明,薛颖.当前国内翻转课堂热的冷思考――基于36个实践案例的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9).
[3]殷建连.基于翻转课堂的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J].教师,2015,(11).
[4]郑小军.微课发展误区再审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