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

时间:2023-05-30 08:53: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儿童心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儿童心理

第1篇

【关键词】儿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 研究

一、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分析

1.品质的培养

儿童好比一张白纸,这一时期是品质培养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孩子的品行品性。儿童的心理逐渐的从简单向复杂发展,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发展,从不完善到完善发展,这期间,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是儿童品质塑造的坚实的基点。培养孩子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关心他人、家庭、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主创新、自信、自强的品质。这些都意味着健康的心理教育的重要,意味着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

2.人格的健全

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处在起步阶段,心理健康会使孩子在接触现实的同时不断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周围环境里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并学会适应环境,这种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孩子健全的人格的形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便是出现了心理健康障碍的孩子,在这一阶段,接受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有可能摆脱心理障碍,完善自我,从而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

3.心理素质的提升

当今世界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不仅仅要有适应社会的智能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足以面对压力与竞争,才足以立足社会。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重要的内容。当代儿童是21世纪的新新人类,竞争压力增大,心理素质的提升将让他们学会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目前儿童养尊处优,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心理脆弱、不能吃苦、蛮横任性、自私自利、缺乏创造性、独立性差、不喜合作交往、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因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也不容忽视。

2.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并不普遍,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是家长们多数偏向重视儿童身体健康和智能发展,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并不是很关注,再加上工作忙,出现许多的留守儿童,缺少来自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偏重课程教材知识的学习,难当素质心理教育的大任。大多数学校往往只在形式上开设心理咨询室,缺少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施。

三、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种过度的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是消极性情绪增强的表现。孩子情感单纯,在失去所爱的事或物或者是感到自尊心受损时,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孩子的焦虑也会由愤怒委屈引起,把本该向外发泄的愤怒和攻击朝向自己。但是,孩子还不会调整自身的情绪,又无法宣泄,孩子会有焦虑情绪,严重时会导致抑郁。可能会表现为整天忧心忡忡、愁眉不展、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我评价降低,有自卑自罪感,感到困难重重,不能胜任,在学习活动中,会有思维迟缓、反应迟钝、思路经常受阻、注意力难于集中,自觉肢体乏力、脑力迟钝等。在身体功能上,会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失眠等各种不适。从而孩子在心理上产生障碍,影响学习与生活,甚至有可能影响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2.情感冲动

情感冲动指儿童的情感活动不受理性控制的发作性的扰乱现象。此时,儿童的情绪情感表现出随意冲动性,也就是任性逆反,并经常出现莽撞的行为。他们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不稳定,因此,此时期的孩子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影响下,容易形成狭隘的意识,不良的心态。

3.注意力不能集中

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起伏大、自我控制的能力差,出现这种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来自家庭及环境的压力可能让孩子感到不适,希望引起注意,以打架或是离位走动或是叫喊和讲话等等与众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当目的不能达到时往往会失落和无措,从而循环往复,导致注意力集中困难。

4.品行障碍

许多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却不得其法。在教育方法有的苛刻,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不顾及儿童的自尊心,若是长此以往,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会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反心理。还有的对孩子溺爱,造成子女任性、懒惰、依赖等不良心理,孩子无法真正成长。矫正孩子品行障碍的重要方式是情感宣泄,孩子心中的烦恼与想法难以得到理解,最终往往会出现各种品性不良的问题。

四、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1.进行正确的教育观念熏陶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将全社会对于成才的标准定义在考上好大学,将好学生的标准定义在好成绩,将分数看作是第一考核线。从儿童教育来讲,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日俱增。儿童从小只知道考分,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人格,甚至丢掉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看法。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较大,性格冷漠自私,追求考试名次,经不起失败打击,不容易适应社会。因此,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到实处,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价值认知、全面发展,从小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让他们懂得,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学会奉献而不是对名利的追求。坚持对儿童心理正确的引导,坚持面对全体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参与体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培养和提高儿童共性健康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产生。将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个性的心理指导相结合,使每个少年儿童都得到健康发展。

2.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

在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影响教育之下,优化心理教育环境。在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长效的沟通渠道,从孩子入学为起点,早期介入,从家庭教育背景、教育理念入手,共同规划孩子的将来,不要等到孩子出了问题再强调沟通渠道如何重要,也就是孩子的教育要有前瞻性。即便是孩子真的有了问题,作为学校和家庭也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千万不可以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解决孩子心理存在的问题。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用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3.打造专业的有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思想上会有许多的发展变化,各种情绪困惑会越来越多,因此他们需要有一个情感引导者。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有能力指导每一位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发挥、完善少年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能力。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心理疑惑,关心他们,通过心理辅导,关心孩子,聆听他们的烦恼,指导他们正确看待情绪与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4.创设良好的家教和家庭环境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素质培养更为重要。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所以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好的家庭又致使他们形成扭曲的人格的可能。所以家长应该为子女着想,让他们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下健康成长。

第2篇

关键词:儿童舞蹈创编 儿童心理 适应性研究

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一件好的舞蹈作品,不仅能使儿童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从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目前,一些不顾实际、忽视儿童心理特征、生搬硬套成年人的舞蹈之现象,致使儿童舞蹈园地这块沃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一些污染。因此,要使儿童舞蹈这块园地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富有特色,所有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儿童舞蹈创编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

一、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是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

儿童世界,五彩缤纷,斑驳陆离。在这个世界里,儿童舞蹈则以其神奇的想象、美妙的意境、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把孩子们带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使他们在趣味高尚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作为儿童舞蹈的创作人员,不仅要有一颗纯净明亮的童心和对儿童赤诚的爱心,更重要的是要体验儿童的心灵世界,明确儿童的心理要求,善用儿童的视角来洞察生活、观察社会。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儿童、认识儿童舞蹈,儿童舞蹈的创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极大限度地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工作要切实把握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个体性与整体性相兼顾的原则。当前,一些儿童舞蹈的创作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忽视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些儿童舞蹈教学、创编人员把眼睛只盯在极少数儿童的身上,只注重其中少数“明星”的培养,而忽视了整个儿童群体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心理要求。因此,儿童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要坚持面向整体,充分体现儿童舞蹈教学的整体性;在培养“明星”的同时,要着眼于全体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要求,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

2.持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一切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阶段,即:“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只靠内部语言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的阶段”。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分析儿童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同样对儿童舞蹈的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年级的儿童的学习与表演的内容进行设计编创。从而做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培养在有序中渐进。与此同时,要重视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突出重点课程,避免重复,反映不同阶段儿童舞蹈的创编特点,帮助儿童在一定的时限内了解掌握更多、更全的舞蹈知识和技能技巧。

3.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儿童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成长的时期。儿童从出生时起,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制约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从一个幼稚无知的个体,渐渐成为一个有思想观点、知识文化的社会成员。儿童这一心理特征告诉我们对儿童实施健康的、先进向上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同样的道理,儿童舞蹈的创编,在作品主题的设置、技巧的安排、动律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该坚持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创作出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儿童舞蹈的教育教学、创作编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适应儿童心理特点,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儿童被动学习,求知欲受到压抑,积极性受影响,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儿童舞蹈本是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其基本意图是启发儿童自由发挥,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方式,激发儿童对舞蹈乃至整个学业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儿童进行即兴式地创造活动,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意识,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但当前,儿童舞蹈的创作,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一味地强调赛事与活动的参与,使创作存在舞蹈“成人化”、舞蹈结构“繁杂化”、舞蹈语言“怪异化”、舞蹈表演“模式化”等现象,因此,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契合儿童模仿的心理特征,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儿童不到一岁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的时候,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三四岁乃至更大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解放军与英雄是孩子们尤其是男生最喜爱、最崇拜的形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儿童舞蹈《长大我也要当兵》的创作灵感来源于1998年抗洪救灾中一个真实事件:一个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之久的小女孩,被武警官兵顺利营救了。笔者在语汇设计上运用了大量的军人集合、敬礼、列队等操练动作,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儿童对军人的模仿热情,排练积极性空前高涨,舞台表演生动而成功。

适应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好奇动作就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来了,他总要停下看看;听见外面锣鼓声响,他也要去看看。柏拉图说过,“好奇是知识之门”,儿童若不好奇,就不会去接触事物,不与事物接触,就明白不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所以作为一名创作者,要注重培养儿童爱看、爱问、爱思考的习惯。在创作过程中,在舞蹈构图的设计上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与好奇感,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第3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理论;积极;保护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69-02

自1994年提出“留守儿童”的概念以来,国内教育和学术领域已经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没有统一界定,还存在许多争议。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2002年以后做了大量相关研究,经过对文献的梳理,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一般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比如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方式,依恋,父母教养方式,社交焦虑,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等[1]。第二阶段,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开始出现了一些与以前不一致的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很多方面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留守并不必然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也不是导致个体发展差异的直接原因。第三阶段,随着积极心理学的逐渐兴起,心理弹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研究开始转向寻找提高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目前我国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等。

一、心理弹性理论

(一)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概念

心理弹性理论是在对处境不利儿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中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方式。查阅《汉语词典》对比弹性和韧性的解释发现韧性更强调耐受力,而弹性体现复原,弹性的解释和英文原意更加接近,所以本文采用心理弹性的译法。

学术界对心理弹性的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查阅大量心理弹性的研究文献,发现主要有三种定义方法: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2]。

李永鑫等根据已有观点对心理弹性作出如下的操作性定义:心理弹性是在遭遇逆境时,有助于个体良好适应的保护性因素。个体自身因素以及个体外部因素是保护性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3]。

(二)心理弹性理论模型

1.系统模型(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of resilience)

Mandelco&Peery提出了心理弹性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与我国易经中的“守恒”有异曲同工之处,模型把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部分,其中内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而生物因素又包括身体健康、性别等;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方式、人格特点等。外部因素指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家庭外因素包括同伴、学校、社会公益机构等。模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一个因素缺失或发生变化时,另外一个因素若能及时补充,也可以适应良好。留守儿童是属于家庭内某些因素的缺失,但如果学校和社会这些外部的因素能及时给予支持,也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弹性。

2.心理弹性动态模型(framework of resilience in action)

随着对心理弹性研究的深入,很多科研机构和心理学家开始转向实证和应用研究,把重点放到建立新的心理弹性模型和开发有效的测量工具上,于2003年提出了心理弹性动态模型。

该模型呈现了保护性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弹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把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及青少年需要。外部资源和一些保护性因素比如积极参与和亲密关系等,这些能满足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安全、归属与爱等心理需要。而内部资源主要是由青少年自然发展起来的个体特征构成,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问题解决、合作等。这些内部资源会在青少年遇到危险因素时起到保护作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

(一)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学的研究

李永鑫等(2008)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研究,研究从父母外出情况、外出时间、团聚频率等6个方面考察了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级这个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无影响;女童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男童[3]。李志凯(2009)也得出一致的结论[4];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父母外出的时间越长团聚频率越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由母亲照看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由父亲照看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低。安容瑾的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年龄、年级、留守类型、性别等因素上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等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5]。

在人口学变量上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地成果,但还不够全面,很多研究集中于农村,对城市留守儿童的研究还很少,也缺乏城乡对比。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特质

李永鑫等(2009)从人格特质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这个侧面的研究发现,积极的人格特征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人格特征比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的影响更大[6]。骆鹏程(2007)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儿童的人格特征差异角度也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与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在人格的大多数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7]。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与人格特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

分析目前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保护性因子在影响心理弹性的各种因素中,对留守儿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8]。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客观支持这3个维度对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都产生积极影响,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一样,都比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影响更显著[6]。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留守女童比男童更多的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的高利用率也提高了心理弹性的水平[9]。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高低也反过来对社会支持产生影响[4]。

(四)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

尽管目前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关系的直接研究还很缺乏,但是很多研究者都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弹性中可能发挥着潜在的重要作用。在心理弹性的动态模型中,自我效能感也是作为内部资源的一部分。

徐书萍(2007)在研究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进行时发现,心理弹性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显著[10];胡会丽(2009)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预测心理弹性,是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保护性因素,心理弹性也反过来影响自我效能感[9]。我们可以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

现有研究的共同点在于,研究重心从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影响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子和提高适应能力上来,通过挖掘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来减少留守对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的方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实证研究也不够全面具体,关注点范围比较狭窄,因此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还要具有前瞻性,以便在后续研究中作出改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查阅文献可以发现,目前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方法比较单一,由于问卷编制不能很好地体现个体差异,必然给调查结果产生影响,所以以后的研究者应该注意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另外在研究中还可以加入访谈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力图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加准确。而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行为和心理社会因素,还需要对生物因素进行研究,才能更真实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弹性。

第二,研究选取的对象不够全面。目前研究主要针对留守儿童中的在校学生,而忽视了辍学留守儿童;另外,第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面临就业和婚姻,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学业、工作、家庭是否造成影响也是研究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选用不同的被试类型,被试的数量和取样的范围也要增加,使取样更具有代表性,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三,目前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还没有制定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可以推广的预防或干预方案。建议学校组织专业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或班级辅导,这种自我体验式的活动方式,更有利于儿童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通过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来弥补留守儿童父母的缺位,增强他们的心理弹性。

参考文献:

[1]丁玲,韦炜.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08,(Z1).

[2]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3]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4).

[5]安容瑾.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网络、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6]李永鑫,骆鹏程,聂光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8]王玉花.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

第4篇

【关键词】 儿保门诊;心理卫生问题;儿童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7年8月~2009年12月到本院儿保科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儿童208人,其中包括部分幼儿园体检时心理问题的咨询等。

1.2方法自制表格对所有首次就诊的儿童均给予详细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等。分析总结登记表中的项目,参照CCM仆2一R标准进行疾病学诊断,就诊原因根据临床情况及医生的诊断归类。配合疾病诊断及就诊原因分类的有儿童行为量表、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enverDevelopmentalSereeningTest,DDST)、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Pie-tureVoeabularyTest,PPVT)、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Intelligeneescaleforehildren,WISC)、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PresehoolandPrimarySCaleofIntelligenee,WPPSI)等。

1.3统计学方法采用丫检验。

2结果

2.1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首诊儿童共208人,其中男童112人、女童96人,男女比例为2.11:l。6岁以下就诊儿童64人,6~12岁就诊儿童112人,13岁以上就诊儿童22人;13岁组就诊儿童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3076%、58.65%、10.58%。就诊儿童年龄集中在6~12岁。就诊儿童中家住城镇的151人,占72.6%;父母一方大专以上文化的117人,占56.3%。

2.2不同年龄组的就诊原因分布6岁前儿童就诊人数占所有就诊人数的30.76%,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抽动症、言语问题、健康体检和咨询。儿童睡眠障碍和排泄障碍(尤其是遗尿症)等在心理门诊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6岁以上儿童则以多动、学习困难为主。所有就诊儿童中,健康咨询占33,3%,其所占心理门诊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由

3讨论

3.1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千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 。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乡镇儿童保健机构尚未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以及本院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刚刚起步、宣教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

3.2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门诊儿童各个年龄段中,咨询均占绝大多数,但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下降.这可能与儿童保健工作者的服务对象不同有关。因6岁以下儿童属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对象,必须经常到医院进行阶段性体检,与医务人员交流较多,经常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宣教。这提示儿童心理问题早

期发现、早期就诊,首先必须解决儿童家长的认识问题。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扩大健康教育的服务面,把宣教阵地延伸到小学、初中。利用书刊、电视、广播、橱窗、讲座及儿科临床、保键门诊向家长宜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家长、老师、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了解与关注,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2):719-720.

[2]匡桂芳,辛晓显,沈宜元,等.儿童心理咨询2064例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3):153-155.

[3]关念红,张晋磅,唐济相,等.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客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02-204.

第5篇

儿童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

1、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像力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2、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人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有同情心,适度怕羞。

3、跌跤或受点轻伤都不哭,游戏输了不胡闹。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

4、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过分的要求。热爱劳动,爱惜物品。喜欢种花和饲养小动物,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5、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东西。服从约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6、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7、在新环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 ,不过份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东西吃。能自己到商店去买一些简单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车辆较多的马路旁的人行道上独自行走。

儿童心理健康十项注意

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

利。

三、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六、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十、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儿童心理不健康的十种表现

1.常年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2.过度怕羞

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3.拒绝交朋结友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4.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5.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6.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7.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8.自暴自弃

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9.回避竞争、竞赛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10.语言表达较差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看过“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简短”的人还看了:

1.儿童的心理健康知识

2.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

3.少儿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

第6篇

流动儿童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两大主题:一是流动给儿童心理带来什么影响;二是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包括影响机制及相应的干预措施。至今有关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颇多,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曾有学者在2007年对我国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作出述评,但至今没有学者对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总体状况作述评,而且由于近两年来我国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数量激增,研究出现一些新的进展和动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总体现状做回顾和梳理,探讨所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走向提供参考建议。

1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

1.1流动给儿童心理带来什么影响

国内很多研究证明,流动给儿童心理带来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流动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适应不良,即使适应也仅仅是在流动人口这个相对封闭圈子里的适应。虽然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大于乡土归属感,但他们远离城市主流文化,对城市户籍群体有明显的疏离与隔阂,人际交往圈狭溢单一,受歧视和排斥的情况比较普遍,社会支持力量少,对学校满意度偏低[ltn。流动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心理压力过大,抑郁、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问题突出,问题行为突出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尊水平都偏低,人格健康水平也偏低o

但也有研究证明,流动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并未出现不良适应,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自豪感高于自卑感,多数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其积极心理品质处于理论的中等及以上水平。有研究还发现,由于流动带来了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和个体智力方面的变化,从而促进了流动儿童在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在思维独特性上的发展。

1.2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类因素,研究者从不同视角探究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及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在适应方面,研究者探讨多个或单个因素对流动儿童的总体适应或某一方面适应的影响。胡韬的研究发现,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状况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志气、学校因素、社会歧压和家庭因素4个方面,这些因素的影响路径各不相同;周海霞探究了班级环境、师生互动风格和同伴关系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发展的影响作用和影响机制;何资桥探讨了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父母教育方式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发展的影响作用和影响机制。有些研究则探究单个因素对流动儿童适应的影响,如研究学校环境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或父母的教育方式对流动儿童学习环境适应性的影响。还有研究者对流动儿童的领悟社会支持进行心理干预,加强他们的学业求助技能,以促进学习适应。

在心理健康方面,研究者探讨多个或单个因素对流动儿童总体心理健康或某一方面心理健康的影响。邹泓等人发现,教育资源享有状况、师生关系、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刘正荣把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分为两类: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生活空间场所的变动、就读学校的类型、父母职业及收人的状况等,主观因素包括对就读学校的满意度、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以及自我身份认同情况等。在对流动儿童某一方面心理健康研究中,很多研究集中在自我方面。李小青发现,学业行为和师生关系与流动儿童自尊发展水平显著相关;申继亮考察了家庭环境特点(包括家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家庭内社会资本)和家庭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自尊水平的影响;方娟发现,流动儿童的性别、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教养方式、负性生活事件与自尊显著相关,并对其进行自尊团体训练;谢丹探讨了影响流动儿童自尊发展的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郭金花的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影响流动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发展。有研究者还探讨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其它方面,如应对方式在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w,以及针对流动儿童的不良情绪所进行 的心理干预;人格和家庭功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师生关系和其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家庭环境的特点影响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社会关系、留守时间和转学次数能有效预测流动儿童的幸福感,而个体的大五人格、乐观和掌控感影响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2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国内研究考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经历了从表面的现象分析,到状况k查研究,再到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探讨,最后到干预措施的实施,这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至今已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四方面不足。

2.1忽略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

研究者普遍对流动儿童存在认识偏差,常给流动儿童贴上“心理弱势群体”或“问题群体”的标签,认为流动儿童必定会出现各种适应和心理问题,甚至这些把问题归结为是流动儿童自身心理素质的欠缺。所以,很多研究集中在探讨流动儿童的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但实际上,有的流动儿童可能会适应良好甚至是很出色,生活的挑战没有难倒他们反而锻炼和塑造了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如独立、乐观、包容、感恩、抗逆性等。即使有些流动儿童的确表现出各种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自身素质所导致,但更多的是由于家庭、学校、文化、社会和政策等多种外在不利因素的交互作用所引起。所以,研究者要摒弃偏见,除了要关注流动儿童的适合和心理问题,更要注重挖掘、宣传和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并从家庭、社区、学校和政策等多个层面上为流动儿童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

2.2研究取样存在偏差

流动儿童的研究取样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首先,研究者选取的被试多是就读于中小学6-14岁之间的流动儿童,忽略了对年龄更小或更大的流动儿童群体的研究。小龄流动儿童在迁人地土生土长的比例逐年增加,他们的城市适应和心理状况跟那些带着乡土文化迁人的流动儿童是不同的;而大龄流动儿童有的已经进人迁人地的劳动市场,他们现所面临的就业、婚恋等相关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其次,研究者选取的流动儿童几乎都是在校的流动儿童,那些非在校的适龄流动儿童的生存和心理状况很少有研究者关注。第三,大多研究只选取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的流动儿童作为被试,而忽略对小城市或一些经济发达的城镇农村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最后,多数研究只关注农民工子女,很少关注非农民工子女这些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而城市流动人口是一个异质的群体,他们分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子女与处于较高社会阶层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和融合状况是不一样的。总之,国内研究的取样多集中于大中城市在校的中小学农民工子女,忽略对其他流动儿童群体的研究,研究结果难以推广。

2.3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研究方法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研究多采用心理调查法和访谈法,少有实验研究和质性研究,研究方法单一,限制了问题研究的视角和深度。其次,研究多采用横向研究,少有纵向的追踪研究。流动儿童在流动过程中的适应和心理变化过程和变化特点需要有纵向的追踪研究,以弥补横向研究的不足。最后,缺乏完善的测量工具。不同研究者用于测量流动儿童适应和心理健康的工具各不相同,研究者或采用访谈,或采用自编的心理问卷,或采用相关的成熟心理问卷。有些问卷的信效度没有得到严格的考证,其研究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如果没有完善统一的测量工具,会导致不同研究结果的相互矛盾性和不可比较性。

第7篇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05年月11月22日在京了《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这是中国首次正式的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报告。根据该报告,目前中国青少年有网瘾比例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其中,男性青少年有网瘾比例为17.07%,女性青少年有网瘾比例为10.04%。

母亲节到了,很多妈妈享受着孩子送给自己的甜蜜礼物和甜蜜祝福。但是,张潇艺的母亲却永远等不到这天了。一年前,这位天津塘区的13岁少年,站在一栋24层高楼顶上,张开手臂,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纵身飞跃。他要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英雄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张潇艺自杀的前一天,连续玩了36小时的网络游戏。他的死,给父母留下了永久的伤痛,也给无数“网瘾”儿童和家长们以深深的震撼。

事实上,只要家里有网瘾儿童,没有一位家长不痛心疾首的。网络游戏就像一个入侵的“第三者”,开始跟父母争夺孩子,而这场战争,家长们往往打得筋疲力尽,却难以取胜!

家有网瘾儿童

家有网瘾儿童的家长们开始慌了神,担心下一个张潇艺会不会是自家的孩子。

CASE1

“电脑修不好,我就打你!”

妈妈:柳艳38岁

电脑让儿子变得六亲不认

“儿子本来是个很乖、性格也很温顺的孩子,但是自从玩上游戏,性格就变得很暴躁。他玩游戏时,不允许我们跟他说话,我们一制止,马上就能开口大骂。上个月,孩子的奶奶从外地来北京,老人的心脏不好,而儿子每天一做完作业,立马就打开电脑开打,在网上打什么CS、《传奇》还有《大话西游》,音响里的机关炮惊天动地,老人的心脏病都快犯了。他爸爸制止他,他不理,还嚷嚷要他奶奶立马回乡下去,他爸爸气不过,把电脑砸了。结果那两天他不吃不喝不愿上学,说除非电脑修好了。还对他爸爸说:‘电脑修不好,我就打你!’这时的他,已是双眼通红、一脸凶相!我百思不得其解,玩电脑游戏怎么让他变得这么狠毒?”

儿子:苏鸿13岁

电脑它是个伴

“我家很冷清,我爸爸妈妈两家都是外地的,没什么亲戚可串,我一直很孤独。所以我不玩电脑什么呢?我现在就是感觉电脑它是个伴。那里面有音乐、聊天室,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我爸妈脾气不好,所以我一直是个受气包。但在网游中,我却能随便砍砍杀杀,我感觉特别痛快。这种刺激和神勇的感觉,我在生活中找不到。其实,我并没像张潇艺那样,迷恋网络到要去死,我只是在网络中觉得很满足。如果有更有意思的事值得我做,我想我会离开电脑的。可是有比游戏更有意思的事情吗?反正我到现在还没有发现。”

心理探秘:情感孤独是网瘾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迷恋网上的互动生活。

CASE2

“死有什么可怕的,我在游戏中已经死了多少回了!”

“两年前,儿子考上区重点中学,我给他买了电脑。但很快,他就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有一次,他边打边和同学通电话,说给人家2万元收件夜魔披肩。我一听就傻了,赶紧质问他,2万元是从哪儿来的,他不屑地说:‘我花15元买个点卡,在网上换了100万游戏币,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他说的是虚拟货币,我根本听不懂。我劝他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可他顶撞我说:“我们班第1名都玩‘网游’,在学校,谁不玩电脑会被大家瞧不起。”这以后,他玩网游更疯狂了。一天,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他成绩已由第9名跌落到20多名。我终于忍无可忍,刚好那天我回到家,听到他在阳台给同学打电话,说《大话西游》已练到30级时,我便气得打开窗户对他说:“如果你想自毁前程,干脆现在跳楼算了。”没想到他说:“死有什么可怕的,我在游戏中已经死了多少回了。说完,他真扒住窗台要往下跳,吓得我抱住他尖叫起来……”

儿子:倪刚,15岁

其实我在网上一点都不快乐

“我为什么爱上网游,我想可能是上初中后功课非常紧张,各科老师每天发一张卷子,我累得都喘不过气来了。父母一开口就是考大学,我感觉没别的路可走,所以就酷爱《大话西游》这类游戏。我在里面打妖怪、升级,把学习的烦恼全忘了。我爸爸妈妈以为我这样整天上网是因为我很快乐,其实不是的,我一点都不快乐!我的生活一团糟,除了吃睡和上网,我的生活没有别的内容,除了上学,我几乎呆在家里大门不迈,饭菜都恨不得爸爸妈妈给送到房里来,这样的生活,让我心里很空虚,每当从游戏中下来的时候,我就很恨我自己,可是一旦坐到电脑面前,我马上又管不住自己了。”

心理点评:面对虚拟世界缺乏自控力

中学生自控能力欠缺,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于是网络成为中学生心目中展现自我的最好平台。

妈妈圆桌:

家长A:我儿子也中了网瘾,幸好我是“全职太太”,有充足的精力对付他,我的方法就是分散他对电脑的注意力。比如我经常带他去看好莱坞大片、各种体育比赛、话剧,他想滑雪,我就给他买滑板,他想看《哈里・波特》,我就把书和光盘全给他买齐了,他说哪儿好玩,就带他去旅游。结果,他一天一天地逐渐摆脱了电脑的控制。

家长B:我女儿自打迷上QQ聊天后,成绩急剧下降,由于长时间看屏幕,皮肤起包起皱,还有了眼袋,我们全家人急死了。先来“硬”的,不行,她甚至提出要离家出走,后来,我开始来“软”的,我每天在她的书桌上放一条格言,例如:“好啤酒是2/3的啤酒加1/3的泡沫,好生活是2/3的现实加1/3的网络”;“我们不希望你的童年全是100分,但也不希望全是网络”。渐渐的,女儿上网时间少了,还把格言收录到一个文件夹里,我们对她戒网瘾充满信心。

家长C:对父母来说,最可怕的不是孩子中网瘾,而是他觉得你老土,什么都不懂,他从心里瞧不起你,对你的忠告置若罔闻。于是,为了和儿子平起平坐,我也开始玩“网游”,不出几个月,我就得心应手了。玩双人游戏时,我的功夫一点不比儿子差,儿子对我刮目相看。男孩子都佩服有能力的人,我很快就让他屈服我了。这时,我再向他灌输“网络是娱乐的天堂,也是学习园地”,他就能听进去了。现在,在我的引导下,他已开始学做网页,还到文学网站读书、发言,交了很多成熟的朋友。

[专家支招]

5 种孩子易沉迷网络

1 家里很有钱,这类孩子买得起点卡和高配置电脑,比一般孩子玩得更尽兴。

2 父母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让他们失去约束力。

3 单亲家庭或父母感情不好,这类孩子在情感上很孤独,容易在网上寻找寄托。

4 成绩不好的孩子,他们通过在虚拟空间中展示才能,来平衡受挫心理。

5 性格上有缺陷的孩子,比如缺乏自制力、内向,或控制力强,喜欢表现自我的孩子。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标签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瘾儿童的标签。网络成瘾的判定标准常用的有3个:

一是连续一个月以上每天上网玩游戏4~6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学习;

二是认为上网能得到快乐;

三是不上网就会出现症状,如头痛、出汗、烦躁不安等,但一坐到电脑面前,这些症状就立刻消失。

4 个秘诀让家长帮孩子摆脱网瘾

1 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保障了,自然不会再去网上找朋友。

2 开发孩子的其他兴趣:迷恋上网的孩子,通常都对外界比较冷淡,家长应多让他们参加夏令营、兴趣班,让他们试着与人交际,体验群体游戏的乐趣。

3 做孩子的同盟军:俗语说要“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家长要想说服孩子远离“网游”,必须找到和他沟通的渠道,让他对你畅所欲言,这就要求父母也要懂电脑,然后再旁敲侧击,让他们从“网游”中抽离出来。

4 避免暴力对峙:别太把孩子上网太当回事,有时,孩子只是喜欢上网看看而已,而母亲一“吼”,把他惊着了,他心烦意乱了,真就依赖上网络了。

第8篇

一、福利院孤残儿童主要心理疾病

(一)自卑抑郁。他们自我感觉低人一等,感到样样不如人,处处不如意,常无缘无故郁郁寡欢。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自信和勇气不足,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接触生人,不愿结交朋友。感情脆弱,对他人的评论较敏感,对别人的批评难接受,甚至耿耿于怀。不希望别人超过自己,对受表扬的孩子进行人身和言语攻击,常给比自己优秀的孩子制造障碍。

(二)逆反固执。听不进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规劝,个性固执,甚至把教师的正常提醒督促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与教养者有对立情绪。厌学逃学,生活中随意乱发脾气,喜怒无常,随心所欲,不听管教,常有违规违纪现象。

(三)冷漠自私。与他人交往只考虑自己,不关心他人,漠视他人处境和感受,对人对事较为冷漠。不愿与他人分享共用的玩具,争抢、霸占玩具和食物形象突出,常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对索取心安理得,对被照顾认为理所应当。不信任他人和外部世界,喜欢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内心需要,自我封闭,有问题不愿与人交流。

(四)恐惧退缩。对陌生人感到恐惧,不愿与参观人员交流。在外上学融入班集体难,孤独感强,内向、害羞,社会交往能力较弱。班级中福利院儿童往往形成较为封闭的小团体,与其他同学保持距离,受同学欢迎和接纳程度低。环境一旦改变就狂躁不安,无所适从,当收养人拥抱时常常哭闹不止,甚至拳打脚踢,被收养后,适应新环境速度慢。

二、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疾病成因分析

(一)儿童适应性依恋障碍。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早期与父母的依恋是儿童社会化的开端,直接影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完善。若强迫婴儿同依恋对象分离,则会使婴儿产生分离焦虑,形成不安全依恋模式,进而产生许多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影响儿童一生。福利院孤残儿童,自幼丧失父母关爱,缺乏家庭温暖,无依无靠,稚嫩的心灵遭受创伤,这是诱发儿童心理疾病的主因。入院后,孤残儿童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得到较好保障,但情感和心理需要难以获得满足。一方面,福利院工作人员每天三班倒,照料者不断变换,难以与孤残儿童形成稳定、深情的情感联系,易造成孤残儿童角色缺位或角色冲突。另一方面,一名工作人员往往要照料多名儿童,对儿童需求往往难以做出及时全面的回应,致使儿童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对儿童身心健康有较大影响。

(二)教养者能力素质不全面。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女性多,男性少,结构不合理;长期接触儿童的保育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照料缺乏专业性、科学性,工作过程中重视基本的生理护理,忽视儿童心理和性格完善,对儿童心理疾病发现不了,矫治不力。

(三)儿童自身缺陷影响。福利院孤残儿童,多为既孤又残,生理、心理缺陷不同程度存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质量受限。平时儿童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沟通,不利于儿童的人格塑造与培养。少数正常儿童,长期与残疾智障儿童生活在一起,也渐渐习得了智障儿童的某些特征,如整日呆坐在教室内不言语、不与人交流、显得沉闷和抑郁。

三、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疾病矫治对策

孤残儿童心理疾病,影响儿童健康成长,造成送养困难,成人后还可能危害社会,其心理疾病矫治已迫在眉睫。

(一)党委政府方面

加强组织领导。孤残儿童心理疾病矫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关键。

1. 加大投入力度。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资金使用监管,进一步完善福利设施,拓展服务项目,使更多孤残儿童得到优质心理服务。

2. 重视人才建设。加强对福利院机构岗位设置的督导,使现有人才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时充实引进特教、心理学等高层次专业人才,提升心理服务专业化水平。

3. 创新养育模式。继续抓好家庭寄养,争取开展机构内小家庭养育,将机构专业资源与家庭亲情有机结合,最大程度满足孤残儿童需要。

4. 加强检查督促。不定时派出工作组对福利院养育孤残儿童情况和机构运转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5. 组织难题攻关。国家、省级有关部门可适时组织儿童福利机构和专家学者对儿童心理疾病进行专题研究和研讨交流并形成成果,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福利院自身方面:积极主动作为

1. 建立儿童心理健康矫治机制。建立福利院保育员―福利院心理健康小组―志愿者―心理专家四级心理疾病矫治机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2. 协调、整合社会力量支持。协调动员居委会、社区、学校等更多社会力量支持,为儿童提供帮助。组织志愿者队伍与孤残儿童开展“1+1结对子”、“周末家庭”等活动,让儿童有接触正常家庭、社会环境的机会,改善儿童情感缺失问题。

3. 努力提升自身建设。福利院人力物力财力均向孤残儿童的身心健康聚焦,倍加珍惜党和国家给予的政策、资金支持,解决好人浮于事、科室机构臃肿但一线教师力量不足问题;想方设法加强日常照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愉悦孤残儿童身心,提高儿童知、情、意综合水平;为儿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逐一评估和治疗;采取送学深造、在职培训等方法,提高工作人员心理服务专业化水平。

第9篇

近些年来,接连不断地发生了多起青少年儿童因心理素质问题而轻生、犯罪、自残等严重事件。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状况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人才的素质。一项对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存在行为问题的有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之初,就对健康做出如此定义:健康是一种完全的心理上、生理上和社会关系的和谐状态。 参照这一标准,中国符合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数的15%。剩下的85%则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这其中就包括至少3000万到5000万受各种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困扰的儿童。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是生理和心理成长、成熟的过程,成长中的儿童能否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现在,更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因此,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我担任二(3)班班主任一年了,他们天真、可爱、机灵、聪慧、善良、真诚……,我愿意用更多美好的词语去形容这些孩子们。但是,我很遗憾,他们中间有些孩子骄横成性,散漫不羁,张扬跋扈,有些孩子性格孤僻,沉默寡言,自卑消极。他们只有7岁啊,健康的心理比优异的成绩更重要!

我们班有个潘华兰同学,二年级的老师不会陌生,我几乎天天在办公室里念叨着这个名字,“好管闲事的潘华兰,无理取闹的潘华兰,惹是生非的潘华兰,……总之,是令我讨厌的潘华兰!”我固执的认为,一个女孩子就应该温文尔雅,就应该知书达理,而她的学习,品性没有一样符合我的要求。当时分班时,潘华兰是以一名好学生的名额分到我班,她一年级的钟老师向我反映,她积极向上,热情开朗,成绩优异,可是为何升入二年级,年龄长了,作风性格却判若两人!到了下半学期更加令人反感!有几次,潘华兰上课开小差,我毫不留情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数落一通,她两眼直瞪,满脸通红。我的偏心使潘华兰的成绩一落千丈。我也曾多次与她的家人沟通,可是就连她的父母也直摇头。没有父母的体贴温暖,没有老师的关心,她感到生活枯燥无味,心情跌入谷底,一蹶不振。她们的内心远不如我们成年人坚强,他们很脆弱!

于是,我开始关注。上网查资料“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同心理卫生专家共同研究,他们对此提出了初步看法,认为一般心理健康的儿童有如下特点: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行为活泼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乐群,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怎样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和家长应对孩子做些什么?如何将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因教师的影响而在心理上烙上深深的痕迹,因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教师良好的心态、丰富的情感,充分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主动学习、友好交往、自主发展。

探索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 激励教育”,融心理健康教育于教学实践中,也应是教师的职责。青岛市某小学校长说:“教师如果时常对学生进行激励为主的口头和书面评价,使学生在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度过学校生活,对学生积极向上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年儿童的心理如同风雨下的娇嫩花朵,美丽而脆弱。我们班每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每次活动都围绕诸如“我的快乐” 、“我的烦恼”之类的主题,让孩子、老师在欢快的气氛中,平等、坦诚、愉快地讨论、叙说、交流,相互之间无所顾忌,融为一体,最后由我及时提供心理疏导与帮助,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许多家长说,通过类似的教育活动,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了,性格也变得开朗、自信,与他人的交往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儿童心理与生理能否一同健康成长,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孩子自身,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

第10篇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选择色调,创造一个生趣盎然的彩色世界,以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呢?下面我们首先谈一谈基本色的特性和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和影响。

赤橙黄绿青蓝紫构成七彩的大自然。红色居于七彩之首。红色具有燃烧、兴奋、热烈的特质,象征着生命意识,是儿童的本能色。儿童对色彩最早的反映便是喜欢红色。红色给人的审美感觉是朝气、活力、跳跃和冲动,这比较符合儿童活泼多动的天性。因此,要有意识地培育儿童喜爱红色,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天真、好动、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从整体来看,喜欢红色的儿童,其心理基本是健康的。

黄色是太阳的颜色,具有健康、明亮、欢乐和单纯的特质。黄色带给儿童的是一种明亮、温馨的审美感觉。喜欢黄色的儿童一般都具有活泼,快乐,单纯的心理状态,表明儿童生活在幸福的氛围中,受着父母的关怀和爱护。但在大都市生活中,有些儿童因较少接触阳光,或是体弱多病,常渴望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因而也会导致偏爱黄色。对于这类儿童,家长则应多创造一些室外活动的机会,有计划地安排一些郊游和旅游。让他多接触阳光,以补氍其对黄色的心理需要。

绿色是草木之色,具有稳定、安适、新鲜和繁荣的特质,象征着平和与安宁。喜欢绿色的儿童,常表现出一种清新的活力,充满着希望和幻想。当孩子长大以后,仍喜吹绿色。很可能会在事业上获得一定的成功。另一方面要注意,有些喜欢绿色的儿童,也有可能是由于环境中缺乏绿色,对于这类儿童,家长应不断引导,可通过室内居室的布置和开展一系列郊游活动,来满足其心理需要。

对于蓝色,尤其是深蓝,一般儿童较不易接受。在我国,深蓝色被看作是悠久、严肃、深邃的颜色,这种色调一般不符合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因而,对于喜欢蓝色的儿童,我们要对他的心理多加分析:是否因为对红色的恐惧转而对蓝色的渴求。专家曾在儿童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发现,曾被火烧伤或被红色物体中的针刺痛过的孩子,因讨厌红色而偏爱蓝色。对于这类儿童,家长要通过适当的心理引导或治疗,来逐步消除儿童心理上的压力,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当然,也有些儿童的色彩素养较高,喜欢蓝色则是健康和正常的表现,不必加以纠正。

由于儿童色觉系统发育不太成熟,对于紫色和一些中间色,其心理效应比较模糊。

明白了色彩与心理效应的关系,要求我们为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优雅、和谐的色彩环境,进行良好的色彩教育。为此,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父母的引导作用。根据科学测定,人们对某一色彩的偏执形成于幼儿时期。因此,父母对色彩的爱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对色彩的爱好。如果父母是个单色调者,无形中也就培养7儿童对这一色调的爱好。这就要求父母不但要热爱生活,充满生活情趣,而且还应具备色彩美的基本修养,从而能引导和培养孩子对五彩世界有一种自然的热爱。实验表明:父母对待生活积极上进,能创造一个色彩调和而美丽的家庭小世界,直接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父母的榜样和引导,对儿童色彩心理的培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二,儿童服饰的配色要适当。首先。儿童的服饰宜采用明朗、积极和温馨的色调,而晦暗、消极的色调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其次,儿童的服饰配色要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个性和气质。对一些孤僻、不合群的儿童。家长则更应有针对性地注意衣饰色彩的作用。刺激性很强的红色、黄色或许会增加这些儿童的心理压力,而选用绿色的服装很可能使其产生平和、安适的感觉;选用粉红、橙色、浅蓝等中间色,也能给孩子带来温馨的氛围,这些都有助于调和、克服儿童的孤僻和压抑心理。

第三,儿童生活环境的色彩要协调。每个小家庭都应为儿童创造一个生趣盎然,明快、温馨的小天地。作为居室的色彩,粉红、橙色较适合作为小女孩房间的主色调。浅绿、淡蓝较适合作为小男孩房间的主色调。而单纯的白色,对孩子来说却不太适宜,因为长期生活于白色环境中,容易使儿童产生单调、枯燥、厌倦等不愉快心理。

对孩子小天地中的摆设与玩具,则应注意色彩的多样性。这可以使儿童在对玩具的普遍爱好中,培养儿童对多种色彩的感受,使儿童具有较为广泛的色彩爱好,成年后具备健康、多彩的心理。根据国外资料记载:有些精神病患者,在其心灵深处,往往存在着对色彩的需求无法获得满足的情况。因而,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多彩、和谐的室内活动天地,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第11篇

调查过程采用团体测试法。以整班为单位参加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指导语,由学生自行填写问卷,当场作答、回收并逐一核对,发现漏填或误填,当场返回本人核对。回收问卷的数据统一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数据录入采用双人双录入的模式,并进行交叉核对。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2组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弹性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心理健康的测量共包括以下8个维度: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心理弹性的指标为心理弹性总分。

2.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的比较

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有6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8%。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的有43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7.4%。非留守儿童中有心理问题的有20人,占非留守儿童总数的5.8%。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阳性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393,P=0.084)(表1)。

2.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比较

留守儿童8个因子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总分、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表2)。

2.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

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及8个子因素得分与心理弹性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去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这2个子因素之外,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另外6个子因素得分均成显著负相关(表3)。

3讨论

重庆市三峡库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当地耕地条件差、工业化水平低,因水库失地的农民在当地就业无门,被迫外出打工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有调查显示,部分重庆市三峡库区社区中,留守儿童户占长期外出打工户的100%[5]。这些儿童的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留下大批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儿童群体。儿童尤其是中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形成的阶段,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于三峡库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其面临的自然、社会环境变化较大,加之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可能更易出现心理问题。但是并非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存在心理问题。有相关资料显示[6],我国有10%~30%的中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某些研究中这一比例更高,有的达到77.9%[7]。在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学生中所做的1项调查研究显示其心理健康阳性检出率为67.4%[8]。由表1可以看出,本研究中所有库区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8%。这一比例低于全国儿童的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也低于在三峡库区农村中学生群体中所做的类似研究的结果。另外,本研究的非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7.4%,也低于全国水平及同类群体的研究结果。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并且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在设计、实施到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整个过程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因此研究结果是真实可靠的。本研究数据较其他研究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与普通儿童相比,三峡库区儿童经历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有可能这些不利因素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让库区儿童变得更加坚强,抗压能力随之增强,心理健康水平也由此升高。因此,与非库区儿童相比,三峡库区儿童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库区的环境对库区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库区儿童又分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但是与库区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产生的影响相比,留守与否对于库区儿童的影响较小,两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第12篇

留守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家庭结构不完整的情况下,孩子完整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从而使孩子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方面缺少了正确的指引,不仅对儿童个人的性格、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会引起整体国民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巨大变动。

(一)性格障碍

在儿童个人的心理健康方面,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他们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留守儿童在成长的重要环节上缺少的恰恰是这份亲情的抚慰和关怀,缺少了常人所无法给予的爱,处在身心迅速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儿童,有了烦恼和焦虑却没有了可以倾诉的人。没有了他们至亲至信的人的呼唤,在心灵发展上就会感到无比的空虚,至于他们的看护者或因为年事已高或由于农活太多或由于科学文化水平有限而无暇顾及儿童情感上的变化,他们最起码的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机会由此丧失。儿童心里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性格上就会表现出自卑、任性、悲观、暴躁、行为怪僻、内心封闭、不愿与外界接触等特点。这种特点经过日积月累,对自身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二)人格发展障碍

留守儿童在成长发育期,随着与父母及外界关系的日渐疏远,在人格的成长发展上也遇到了障碍。一系列的人格缺陷如嫉妒他人、憎恨他人、与他人的交往不真诚、不友好、欺骗老师和家长等问题由此滋生,甚至会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来,严重影响了儿童心理素质的提升。一项调查表明,农村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比例高达19.5%,远高于城市孩子的8%。他们对待批评教育往往采取逃学、旷课甚至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这就足以说明留守儿童在人格发展上存在相当大的障碍,实在令人担忧。

(三)行为怪诞

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浪潮逐年增高,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必然会进一步膨胀。而传统固有的教育方式不更新,被留守的儿童们得不到父母言语和行为的耳濡目染,只是任凭自己的个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良的心理思想导致了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学习上,由于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及时点拨与启发,智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对学习就产生了极大的厌烦情绪,抄袭违纪等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学生还把学习当成是最痛苦的事情,而对待批评教育则采取逃学、旷课、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在生活上,打架、谩骂他人、随地大小便、见到客人或长辈不知提前打招呼问好等不礼貌行为屡见不鲜,却无人对其进行正确指导,任其发展。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那么整整一代人的心理素质、身心发展就都会出现问题。这一定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化进程,导致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整整一代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大大下滑,也必然会直接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长时期的留守岁月给留守的少年儿童在心灵上造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找到原因对症下药迫在眉睫。我认为应该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来追本溯源。

(一)社会现实的“无情”

从社会整体来看,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壁垒和大规模农村劳动力流失之间的矛盾是其根源所在。当我们乘坐列车时,在车厢里我们可以看到扛着沉重的行李来往于城市之间打工的农民工数不胜数。农村流动人口的数量日渐增多,但他们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其原因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有关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户籍所在地中高考的制度所形成的壁垒。农民工贫穷的生活条件根本就无法承担得起如此高昂的学费,也根本没有能力为孩子解决考试升学问题,最终只得与父母两地居住。长此以往,各种我们想得到想不到的问题接踵而至,给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

(二)家庭亲情的“淡漠”

从家庭角度看,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家长自身的素质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首先,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上了年岁的人,他们之间的年龄相差至少有50岁,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存有巨大的差距,文化知识结构上也有较大的分歧,因此这些隔代监护人根本无法深入他们的内心来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就更别提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了。过分的溺爱和物质满足,使孩子除了向他们要钱以外其他的什么也不会说。其次,还有部分家长在潜意识里就对孩子过早地灌输了一种“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认为读书不是挣钱的最好办法,打工也能致富等。这种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导致了大部分孩子的逃课、旷课等心理偏差现象,严重的甚至造成了心理畸形。可见,完整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的“出走”,也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农村学校发展的“歪曲”

从学校角度看,学校的教育对孩子,尤其是在接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目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城乡教育无论在物质资源的配置上还是师资力量的配置上都存在着不均衡和不公平的现象。农村地区的教师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下,老师只管班级前几名优秀的学生,至于成绩稍差的学生老师则不管不问,教师的教育方法和道德修养时刻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成绩稍差的留守子女本来就缺乏学习动力,再加上老师的不予理会,自然也就会没有约束地做任何事情,不论对错,幼小的心灵萌芽日渐枯萎。另外,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问题是众所周知的,学校应配置相应的老师主动袪除学生的“心病”。可师资缺乏,水平有限,只能任其“心病”发作,无从下手。除上述三大原因外,我认为政策法规的滞后也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留守儿童在当今社会上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了,但却没有任何的政策措施来补救,这也就忽视、助长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本文来自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治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城市化过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按照现状弄明浪潮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民工会继续迁移,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会继续增长。因此,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尽早地找到解决其“心病”的措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那么,从其产生的原因入手,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为之努力,再加上政策法规的引导,我们一定会还他们一个清新祥和的儿童世界。

(一)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从会社会的角度,首先要加强宣传,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献出一份爱心,伸出大家的援手来呵护那片稚嫩的幼芽,为他们搭建一份爱的舞台,让他们自由快乐地成长。同时,要消除对留守儿童的歧视心理,积极推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爱留守儿童。相关部门也要切实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的有效管制,切实要求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诸如此类的娱乐场所,相反,要广泛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娱乐氛围,消除负面信息的影响。乡村基层单位要加强管理,为留守的少年儿童构建良好的监督体系。其次,城乡教育要联合起来,统筹安排,逐步拆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使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均衡起来。当然,社会应尽可能多地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工资待遇,使农民工不要感到挣钱太难,进而减少农民工数量,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庭。

(二)家庭亲情的回归

作为留守儿童的家长,虽不能和孩子长时间地呆在一起,但也在对孩子的心理疏导上有着关键的作用。家长不能只顾繁忙的工作,要尽可能地抽时间与孩子保持电话或书信联系,了解其内心想法和生活状态,转变过时的“读书无用论”的观念,鼓励孩子努力学习。也要与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在校表现,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父母要明确,孩子要的不只是物质的满足,心灵的安抚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多给孩子一些爱,还给他们应得的那份“丢失已久”的爱,这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事。

(三)学校职责的全面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