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

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

时间:2023-05-30 08:53: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

第1篇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语文望岳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下册语文望岳的知识1、远眺泰山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近望泰山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细看泰山的诗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表现诗人胸怀崇高理想的诗句;

望岳产生登岳想法的句子;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全诗紧紧围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依次写了(远望、近望、凝望、展望)的情景,答: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了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6、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好在何处?答:一个钟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

割字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答:写出了诗人不怕艰险、勇攀高峰、俯视万物的雄心和壮志,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读来催人向上,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望岳》读后感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第2篇

1 高岑边塞诗风格的共性特征

盛唐诗坛,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风格异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是当时盛极一时的杰出诗歌流派。

1.1 都以盛唐时期的强烈爱国主义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为反映内容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诗歌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唐朝是中国社会的顶峰,盛唐诗歌达到繁荣的高峰,这是自然的事。在短短的五十余年的盛唐时期,涌现出了十几位大诗人,他们以各不相同的风格,推动了诗歌创作的。正如李白所说:“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古风》其一)这一代诗人怀着宏伟的理想与抱负,以蓬勃热烈的感情,激昂慷慨的声音去表现盛唐时代种种激动人心的生活和斗争。

高岑二人之诗正是以盛唐人的眼光,带着盛唐诗歌的伟大气魄,去观察和反映边塞的生活和斗争,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激动人心的变化,洋溢着爱国主义豪情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如高适著名的《燕歌行》中写道:“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表达了戌边将士们的爱国激情,为了保国守边,“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英勇杀敌,血战沙场,确实动人心魄!这种爱国豪情和英雄气概在高岑的边塞诗中更是随处可见。

又如,“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火山云歌送別》)”。这些诗里有惊异、有赞美,但毫无畏惧和怯懦,处处表现了将士征服自然、藐视艰苦、勇往直前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1.2 二者艺术上都以七古见长,具有意境壮阔、风格豪健的特征

高适边塞诗大约二十几首,绝大部分是古诗,尤以七言歌行为佳。而岑参边塞诗也以七古见长,笔者认为诗体上这一特点与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关,这是七古这种诗体,诗句的容量大,句数没有死规定,更便于抒写爱国豪情和英雄气概,也更容易创造出豪健的诗风和壮阔的意境。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诗评》)胡应麟说:“高岑悲壮为宗”(《诗薮》)这一评价是中肯的。尽管高岑二人艺术个性有所不同,但他们的边塞诗都具有壮阔的意境和豪健的风格与昂扬的时代精神相一致的!

如前所述:高适的《燕歌行》完全突破了边塞诗过去着重描写征夫思妇的传统,拓展了边塞诗的表现领域。《燕歌行》不局限与某个特定场景的描摹和某种特殊情绪的抒写,而是以战场和战斗为中心,作纵的方向看,它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汉家将士辞家、赴边、辗转苦战和战斗失败的全过程。从横的方向看,它涉及了天子与军队、统帅与战士、敌方与我方、征人与思妇诸种联系。纵横交错,组合成了一幅幅色彩鲜明而又有内在统一性的画面:京城里天子的殷殷慰勉,征程上队列的意气高昂:沙场上战士在殊死搏斗,军营中将帅却恣乐;敌方军队“凭陵”侵袭势如风雨,我方将士“力尽关山陷入重围;征人远戌难归而‘空回首’,思妇久伫无望而‘欲断肠’”—— 这些画面完美融合,编织成一副当时边塞生活的广阔而真实的画卷。创造出苍凉悲壮的艺术境界,展示出豪迈的气势。

岑参边塞诗如《走马川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等,无论是边塞自然景物的描绘,还是战斗场面的叙写,或是将士乐观豪迈情怀的抒发,都悲壮而有力创造出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读起来令人感动!

高岑边塞诗之所以能够形成壮阔豪迈的意境,表现出了强烈爱国情怀和乐观精神,是与作者的经历分不开的。高适于天宝八年举有道科中第,曾任封丘县小官,因不堪其职不久而辞职。天宝十二年,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二年后返朝任左拾遗、监察御史。安史之乱爆发,又佐哥舒翰守潼关。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多次随战边关,戎马生涯多年,直接感悟到边塞将士壮阔的胸怀,亲眼目睹边塞生活风貌,因而能写出充满豪情壮志的边塞诗。而岑参一生三次出塞,当时最重要的东北西部和北部边陲他都去过,而且在安西、北庭、关西节度使幕中都曾任过职,鞍马风尘十余载,对边塞生活十分熟悉,他是以守边将士的身份来写边塞诗的,因而豪情壮志,真情实感,苍劲悲壮的艺术风格,感人至深!

2 高岑边塞诗风格的差异

艺术个性是艺术的生命,高岑边塞诗都以“悲壮为宗”,形成盛唐时期苍劲悲壮的边塞诗派,正是这一风格特征,使高岑边塞诗在盛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显示出长久的艺术生命力,但我们必须看到高岑边塞诗风格上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学习和鉴赏他们的边塞诗。

2.1 “高诗尚质主理,岑诗尚巧主景”

第3篇

我国是花的国度,牡丹国色天香,荷出淤泥而不染,兰幽谷吐芳,梅高寒绽蕊,菊凌霜傲放。我国也是诗的国度,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形式异彩纷呈。自古爱花佳话不胜枚举。古代的文人雅士往往把花作为写景抒情之意象,赋予花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风骨。

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早在《礼记・月令》里就有“季秋之月,鞠(菊)有黄花”的记载。秋天万木萧疏,群芳零落,而却凌霜傲放,芳香四溢。由此,它牵动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有人崇尚其隐逸的情怀,有人借它抒发淡淡的闲愁,于是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流传开来。

是重阳节的象征物,古代重阳节有个很雅的名字:菊月。九月九日,草木枯萎,独傲霜独秀,每逢重阳,不少人都在家堆叠菊山,饮酒赏菊作乐,不少文人雅士还写有关的诗表情达意。清华大学教授谢思炜也说:“古人咏白菊之诗甚多,而能写得如此有情有境有趣者罕见。”

我国古典诗词中,最早出现在屈原的名作《离骚》中,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句中,虽然此诗中只是点缀物,不算真正的咏菊诗,但却成为后世咏菊诗词的滥觞。从此,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咏颂的对象,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进入文学作品,使之益彰的,应算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一身傲骨,不为权贵折腰,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印归田,躬耕田园二十余年,他爱菊、种菊、摘菊、饮酒,为此,留下了关于菊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他留给世人传颂千古的名句。他以诗人 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他以的品格和气质自励,菊从此成为怀才不遇的士子、遭馋受贬的谪客、崇尚隐逸的文人寄情世外而高标独步的象征,菊从此有了隐者的灵性。

《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九九重阳应节而开,李清照佳节思念外地做官的丈夫,认为自己因思念而憔悴,比秋风摧残下的还瘦,“人比黄花瘦”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多次出现在李清照的诗词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即指代,丈夫过世留下她孤身一人,国家沦丧,故乡沦于外邦之手,她随军南下颠沛流离,饱尝人间辛酸,于是有了憔悴、飘零的悠悠情思,由此,在李清照笔下表达的是思念的淡淡忧伤和感时伤怀的情思。闺怨诗词古已有之,抒发思妇情怀的诗中常见的影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后两句点明作者爱菊的原因: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它历经风霜而坚贞不屈,菊的这种神韵正和作者历经贬谪而心志弥坚的风骨相一致。可见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是说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也不愿被北风吹落在泥沙中。作者借菊言志,成了高尚人格的写照。其实,很多诗人都爱菊,看重的就是它历经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菊又成了志士的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丛菊两开”说明诗人离蜀历经两秋,风霜凄紧,严冬将至,作者营造了一种凄冷的意境,抒发作者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诗人将菊的枝、叶、花比喻为清丽佳人,见诗如见花,见花如见人,在诗人眼中成了游子感时伤怀的代表。

黄巢《题》:“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诗中的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霜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为他们的处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想象有朝一日自己成了青帝,就要让和桃花一起开放,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作者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在《采桑子・重阳》中充满了对革命前途必胜的信心,所以词中描写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秋色绚丽。在诗人笔下,又充满了勇者的豪情壮志。

百花丛中,是幸运的。它得到了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屈原的赏识,后经陶潜益彰,从此,它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备受文人青睐,并与之为伍。古往今来,倾注了中国文人复杂情感的,成为大家共同认可的信息载体,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沟通了历代读者的心灵。

第4篇

一、整体阅读,抓住意象格调理解内容

古代诗歌大致可以分为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哲理诗、咏物诗、闺怨诗、思乡诗、送别诗等类型。类型的划分主要依据诗歌的内容、格调、情感和主题。因而,同一类诗歌在不同程度上会有共性的体现。

如边塞诗的格调往往是或雄浑豪放,或慷慨悲凉,或境界阔大,或雄奇壮美。而边塞诗也有典型意象,如“楼兰”“沙场”“孤城”“大漠”“长河”等,我们抓住诗歌意象,体悟诗风格调,就能感受到这一类诗歌的整体风貌,获得鉴赏的方向和角度。就边塞诗的主题内容而言,要么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与体验;要么表达征人思妇相思的苦情;要么抒发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要么描写边塞风光和异域风情;要么揭示统治者穷兵黩武,流露渴望和平的反战情绪。当然,这样的主题在一首诗歌中可能也不唯一。

如高适的代表作《燕歌行》中“男儿本自重横行”写出了战士们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表现士兵和将帅苦乐不均,死生迥异,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大漠穷秋塞草腓”写出边地荒芜、冷落和阴惨景色;“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写出了两地相思的苦楚与无奈。

将唐诗部分杨炯的《从军行》、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和杜甫的《兵车行》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扣住诗歌意象,体悟诗风格调去感受理解诗歌内容,提升学生对这类诗歌的整体阅读和鉴赏能力,获得诗歌阅读方面的素养。

二、对比阅读,于细微处获得诗歌情感

近年不少自主命题省份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就以两首诗歌的比较来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如2014年江苏卷将韦应物的《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与李商隐的《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让学生“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2015年湖南卷将张说《都引》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放在一起,让学生“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2016年浙江卷将刘克庄的同题诗《北来人》放到一起,让学生“对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简要分析”。所举几例,基本在主题、情感上具有一致性,而又有可以比较、分析和鉴赏的差异之处。

我们在《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如果多开展这样的比较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细微处分析鉴赏的能力,亩获得赏析诗歌情感和主旨的能力。如教材上的四首边塞诗都写了“出征”这一景象,经过比较就会得出不同的阅读获得。如杨炯的《从军行》中“牙璋辞凤阙”,写出面对外辱的出征将士怀有崇高使命,隆重和庄严的出师场面激起诗人内心杀敌立功、建功立业的渴望。《燕歌行》“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出征队伍大肆渲染气势,显出不可一世的骄态。诗人如此描写就暗含着批评否定,这与后文的失败被围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出征”景象是“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写出了行军队伍的迅速和纪律严明,将士同甘共苦暗示他们有着强盛的战斗力。而杜甫《兵车行》的“出征”场面运用的夸张和视觉、听觉以及动作等方面描写,渲染了生离死别的悲惨氛围,这不仅为后文“行人”倾诉作了铺垫,还与后文“古来白骨无人收”形成了呼应,有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发动“开边”战争的无情鞭挞,也有对苦难深重百姓寄予的深切同情。就“出征”这一相同内容的对比赏析,我们就体悟到边塞诗的不同情感。

教师在边塞诗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多样的比较阅读方法,如杜甫《兵车行》学习中,以《春望》导入,用《石壕吏》作延伸,在《石壕吏》与《兵车行》对比中体会杜甫同情人民苦难的情怀。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重组教材还可以补充一些边塞诗。如《送魏万之京》的李颀也是大名鼎鼎的边塞诗人,如果我们在边塞诗学习中选取他的《古从军行》《塞下曲》一起学习,那么,学生会获得对边塞诗更深的认识。

当然,重组教材实施教学也存在不利之处。如诗歌的鉴赏需要知人论世,要结合诗人的生平、生活时代、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才能分析得更准确。如在《兵车行》的学习中,我们还要从杜甫忧国忧民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就是揭示和批判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还是建立在爱国基调之上的。否则就可能误读。

第5篇

【关键词】王昌龄 闺怨诗 宫怨诗 妇女生活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王昌龄在生前已经诗名满世,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王昌龄最擅长的就是绝句,人称“七绝圣手”。人们认为,他的绝句创作,在古往今来的诗人中,只有李白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其诗以五古七绝为主。如果就体制完备题材广泛和数量之多来说,实在不如高岑和李杜;但是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岑并列,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而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到之处。卓然为胜唐一大家。

女性诗作这里是指直接以女性为抒写对象的诗歌,多以描写其容态,描写其生活场景或表达其情感为主。在唐以前的诗歌中,把女性当作独立的人去表现的作品并不是很多。文人在诗中更多的是以男女关系寄托君臣关系的现实内容,而这种情况到唐生了较大的改观,唐代许多大诗人如李白、王维、王昌龄以及其后的元稹、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都涉及过妇女题材,而且女性诗作也可以说是他们诗作的重点。

在《全唐诗》中,收录了王昌龄诗共160余题180余首,其中女性诗作大约18题25首。数量虽不算太多,却十分具有代表性,甚至可以说首首都是佳作。

王昌龄的女性诗作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来谈:闺怨诗、宫词和妇女生活诗。

一、闺怨诗

闺怨诗,顾名思义,即抒写闺阁中人怨愁之情的诗,主要描写待字闺中或丈夫远行的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的生存状态的诗歌。在我国古代,这类以描写爱情为文学题材作品的数量繁多、跨越年代长久。千百年来它以幽思、愁怨、怅惘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王昌龄的闺怨诗不多,但流传广泛,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他的《闺怨》:“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广泛,脍炙人口,我认为是因为它构思精妙,不同于一般的闺怨诗。多数闺怨诗如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全诗充满了哀怨之情。然而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全诗不见一个“怨”字,在诗的开始就写出“不知愁”,心情愉快,精心打扮上到翠楼观景。紧接着笔锋一转写街头杨柳,心情也随之落入谷底,这个“悔”字十分值得玩味。丈夫的离别,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自责自悔,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诗中描写的心理变化,细致入微,感情纯真,耐人寻味。古人对于王昌龄《闺怨》的评析,一句“此天然笔墨”就说明了王昌龄这首诗的特别,天然去雕饰反而写出了真感情,让人回味无穷。

二、宫怨诗

王昌龄的宫词中以宫怨诗最为擅长。宫怨诗主要描写帝王后宫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地域困境和精神困境的诗歌。宫怨诗来源久远,最早如此拟题并表现宫女怨情的是汉代的班婕妤,她因失宠于汉成帝便创作了《怨歌行》一诗用以自伤。自此,便开启了写作宫怨诗的先河。

王昌龄的宫怨诗只有八首:《西宫春怨》《西宫秋怨》《春宫曲》以及《长信秋词》五首,但却是盛唐诗坛“最擅长写宫怨的诗人”。(李珍华《王昌龄研究》 91页)他的宫怨诗为盛唐宫怨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范本的作用。王昌龄的宫怨诗中的《长信秋词》五首是向来传颂的名篇,其中的第三首:“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的《长信秋词》是咏班婕妤,团扇暗用了班婕妤《怨歌行》的诗意,昭阳指受宠者的居所,日影则比喻皇帝的恩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女子的行动,每天打开宫门,打扫宫殿,无聊的摇着团扇;后两句描写女子的心理,感叹自己的美丽容颜,还比不上帝王把玩的一只寒鸦,还带着帝王的恩宠飞过。沈德潜这样评论:“昭阳宫,赵昭仪所居,宫在东方,寒鸦带东方日影而来,见己之不如鸦也.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唐诗别裁集》卷十九)胡棠,吴煊也说:“二句(奉帚二句)绝世传神,不语而神伤。(《唐贤三昧集笺注》)”。这首诗深刻地表现出失宠者的凄惨的处境和悲凉惆怅的心理。不仅是在抒发宫人的怨,也是在抒发自己的怨――自己的怀才不遇,不被君王重视的苦闷。

三、妇女生活诗

王昌龄的闺怨诗构思巧妙;宫怨诗委婉含蓄,而他描写妇女生活的诗则写得清新自然,生动活泼,别有一番风味。

如《采莲曲》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首诗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以欣赏的眼光赞叹劳动女性的勤劳纯朴,全诗生动活泼,充满着青春活力,饶有生活情趣。再如《浣纱女》:“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这首诗歌明白如话,毫无含蓄。吴乔引贺裳的话并加按语说,昌龄对浣纱女“直以西施誉之,借吴王作波,妙甚。乔谓此种诗思,宋人已绝。”(《围炉诗话》卷三)此诗写女子在江畔浣纱,突出的仍是自由安详、平和恬静的情态,体现了对大自然的亲和、向往。也隐约体现了作者反对束缚妇女的思想。

王昌龄描写妇女一般生活的诗大多诗画结合,采用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用白描或映衬等手法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使诗歌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虽然语言简练,却极有意蕴。

王昌龄的一生并不得志,一直沉落下僚、屡遭贬谪。然而他也像盛唐的大多数诗人一样,有着为国为民的浪漫情怀,因而写出了“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豪情壮志溢于言表。然而现实总不尽如人意,因而有了他的女性诗作,在描写妇女的同时也在描写自己,一腔热血却不被重视,宫人的怨也是诗人的怨,笔下的悲秋怨君之恨便是为自己不被君王重用,长时间受冷落而发。

在唐诗中,关于女性题材的诗作很多,名作也不在少数。然而我却对王昌龄的女性诗作情有独钟。王昌龄的女性诗作数量并不是很多,只有25首而已。也有很多评论家认为,王昌龄的女性诗作只是艺术性比较强而已,只是抒发个人的情感,并没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是我认为,王昌龄的女性诗作真实的再现了当时不同社会阶层女子的生活、心理,写出了她们的美丽与哀愁,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女子的风貌和生存状况,我们读诗人的诗让我们走进诗人的世界,引起共鸣,这对于我们来说就够了。

参考文献:

[1]刘开扬.唐诗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8-46.

[2]李云逸.王昌龄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33-149.

第6篇

又是个金秋的十月,又是个装满收获的季节。在经历走过来的数次磨砺后,祖国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而歌唱。

曾看到有位网友写过这样的诗句:“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的脊梁!” 诗句朴实简练,却抒发了共和国的儿女们对祖国母亲的心声,唱出了儿女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母亲而自豪的赞歌。

走过六十个春秋,追忆烽火岁月。我们有过苦难,我们经历过磨砺,我们有过苦涩的追求,我们都挺过了,我们都走过了,祖国的脊梁坚强了;我们有过梦想,我们有过豪情壮志,我们也有过无数快乐和喜悦,我们都拥有过,我们都经历了。我们为有一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们为祖国有一个坚强的脊梁而骄傲。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脊梁,就不会站立行走;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脊梁,则只能屈服在别人的脚下,匍匐爬行。是的,有了坚强脊梁的国家,才会有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动力,才会有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倒的勇气。过去的这一年走过的日月,是祖国经受磨砺的日子。雪灾、4·28撞车事故、5.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天灾人祸似乎接踵而来,祖国在忍受着痛苦,也在为那些离去的儿女们流泪、心痛。可祖国依然挺立着,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字的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祖国依然坚强着,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的信念和精神、勇往直前的祖国比任何时候都坚强。灾害灾难,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毁我们美好的家园,可以让我们失去善良的家亲。但是,动摇不了儿女们的意志,压不垮我们祖国的脊梁。脊梁看似平常,但它却是支点。它不仅是一个人站立的支点,也是一个民族雄起的支点,更是一个国家昂首前进的支点。脊梁有时看不见,但却能感受的到,它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取的精神和力量。只要有了不屈脊梁的人民在,只要有了坚强的祖国脊梁在,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奋进的动力和勇气。

有人说,多灾兴邦。每一次灾难,会让我们每一个人变得更加成熟,会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坚强,我们为有一个不甘屈服、永远坚强的祖国而自豪。是的,有了坚强脊梁的祖国,人民才能享受幸福,扬眉吐气,才能担负起世界和平的责任,为人类文明谱写辉煌的篇章。过去这一年走过的日子,虽有苦涩,但也有欢喜。29届奥运会在中华大地上举办。这是人类一次最伟大的聚会,也是中国人百年梦想,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了中国。半个多世纪之前还被骂作“东亚病夫”中国人,而今已迈步跨入体育大国的行列,证明了我们有能力举办奥运史上最好的体育盛会。 奥运期间,中华儿女抱着对奥运精神的尊重、崇尚与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世界友人手拉手、心连心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上共同发扬壮大了奥运精神,谱写了“新奥运”的美妙篇章!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成功,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历尽磨难而又奋发自强的民族经过改革开放,已迈步跨进了一个追求科学、和谐、进步、和平的现代文明的国家。过去的这一年走过的日子,虽有悲伤,但也有惊喜。从灾难里走出的民族是希望的民族,经受过挫折磨砺的国家必将是奋起的国家。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在伟大建设实践进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让我们信心百增,看到了组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日趋增强。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脊梁已不是弯曲的,而是顶天立地,骄傲地挺立着坚强的脊梁。

当时间的脚步跨入2009年,祖国六十年的历程是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的丰碑,是激励我们永远前进的火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雄壮的国歌,不正唱出了我们伟大祖国坚强不屈的脊梁吗?让我们以航天精神为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筑成我们新的

第7篇

关键词:俞大猷;诗歌;爱国主义;情怀

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4-0211-03

俞大猷不仅是我国明代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著有《正气堂集》。长达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他的作品大都以爱国主义作为主旋律,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诗风沉雄质朴,大气磅礴,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一定的成就。

一、从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来看,他创作的爱国主义诗歌主要有三类

(一)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表明积极济世报国的人生理想。

诗人生活在一个朝纲紊乱的时代,他目睹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痛切地感到需要尽快结束这种黑暗的现状,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从儒家思想里继承了济世精神和报国热情,希望官吏们恪守仁道,减轻剥削,励精图治,建立一个政治清明,百姓和乐的理想社会。而面对倭寇的侵扰,战乱频仍的现实,诗人则以身许国,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表现在创作中,诗人将其生活和内心的感受与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交织在一起,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因此,他的爱国诗歌在抒发个人思想感情的同时,展现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如他的一些作品通过抒写旅途的所见所感来寄托诗人欲济苍生的抱负:

溪涨巨鱼出,山幽好鸟鸣。

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苍生?

――《秋日山行》

这首诗以秋日山行途中所见到的景色起兴,从自己鞍马劳顿的军旅生活推及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隐约透露出诗人希望早日平息倭患,拯救苍生,济渡人世的政治理想。当然,理想与现实有时是不一致的,诗人时常感叹自己年华早逝,报国无门,流露出苦闷的心绪。不过,从总的基调上看,诗人更多的是以催花早发,勉励自己应当珍惜时间,辨明是非,为国立功。在《步天卿席上催杏韵》中,诗人道出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发出“我来无限丹心事,何日顺风一大呼”的由衷之言。不难看出,多年来埋藏在诗人心底的“无限丹心事”就是诗人一生中永不衰竭的爱国热情和对经受着战乱、饥饿和寒冷的黎民百姓的悲悯与关怀,是诗人渴望横戈跃马、抗敌御侮的雄心壮志。诗人作为一名战士,一个爱国者,对国家是一片丹心,却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因此,他不能不时感压抑,尤其是当他的爱国热情愈是向上升腾的时候,这种急切等待的心情便愈加强烈。例如:

笑将龙种骋中庭,捷巧何施缓步行。

待看流沙遥万里,须臾踏破古丰城。

――《双千里马于甬道试行》

这首诗充满了热血青年的豪情壮志。诗人认为,是良马就应当到沙场上去发挥它们的才能。以骏马自比,表达渴望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愿望。正因为有着强烈的报国愿望,因此,当倭寇频频人侵,国内却因却朝败,镇守边关的将领隍恐不安、苦无良策的时候,诗人强忍着病痛的折磨,横刀立马,执弓御敌:

……

九月二十至威远,长城已改秦人面。

天暮道遥远思喂,引马长城窟下饮。

忽然四面起寒色,冰合十凝饮不得。

吁嗟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主恩重似山,有身谁复恤?

十月征骑出长城。烟火冲天燎草榛。

胡虏北遁数千里,露报明主虏患宁。

……

――《饮马长城窟》

这是一首叙事长诗。抒写的是天寒地冻,冷风飒飒,虏患猖獗。主人公满怀壮志,奔赴沙场,消灭敌人,保卫边疆的安宁,表现出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乐观豪迈的战斗精神。全诗袭用乐府古题,写的虽然是汉代北击匈奴的事件,但从字里行间透出的却是诗人誓死抗倭,保国安民的决心和信心。

(二)描绘沙场征战的动人场面,歌颂战士的丰功伟绩

诗人善于把个人杀敌报国的情感和战场上的特殊经历,融入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去,描绘出一幅幅动人心魄的沙场征战图。

倚剑东溟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

岛头云雾须臾静,天外旌旗上下翻。

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官。

夕阳万里归篷近,背水阵奇战士功。

――《舟师》

匣内青萍磨砺久,连舟航海斩妖魑。

笑看风浪迷天地,静拨盘针定夏夷。

渊急虬龙惊腾跃,汉飞牛斗避锋移。

捷书驰报承明主,沧海而今断不澌。

――《与展推府》

这两首诗刻画了海上作战、扫除倭寇的战斗场面,塑造了抗倭战士的英雄形象。前一首诗写在茫茫的东海海岛上,云雾刚刚消散,但见旌旗飘展,火光冲天,一阵激烈的战斗过后,战士们在夕阳的余晖中凯旋而归,雄壮的歌声响彻云霄。后一首诗,表现了英勇的将士们在惊涛骇浪之中,指挥若定,谈笑自如,一举歼灭敌人的动人情景。两首诗均以硝烟弥漫的战场为背景,但不单纯写沙场上的刀光剑影。其成功之处就在于能充分运用烘托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使战士们崇高的精神世界跃然纸上,写出了战士的性格和气质。这类诗大多写得波澜壮阔,气势雄伟。

(三)通过抒写真挚的友情,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

与一般的缠绵悱恻的赠友怀人诗不同,在诗人笔下,友情与爱国是一致的,友情与忠君报国没有矛盾,特别是在为国家建立功勋的共同事业中形成的友谊更为深沉、更有魅力。诗人在诗中对友情的理解,突破了历来一些赠友怀人诗的传统写法,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有贡献的。如《勉李季春》一诗中,真挚诚恳地勉励朋友:

夜读阴符晓未休,壮心欲系单于头。

腰间带血雌雄剑,谈笑觅封万里侯。

在诗中对朋友寄托了深切的希望,希望朋友杀敌报国,为国立功,写得激昂慷慨。在另一首诗中,诗人以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带血迹的战袍赠送给朋友:

我看此袍经百战,半襟犹带血淋纹。

天阶今日朝衣换,忠孝连袍付与君。

―一《杨西洲南征赠以战袍》

诗中渗透着爱国忠君的思想,从内容上看,显然比传统的朋友酬唱诗更深刻、更典型。有人要向他学习剑术,他不但向朋友传授技术,而且在思想上以爱国的语言勉励朋友:“剑诀有经当熟玩,遇蚊龙处斩较龙。”(《少林寺僧宗擎学成予剑法告归》)在一些诗里,诗人还对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表示深切的追悼:

昔日山齐接短檠,多君奇节一青萍。

欲携同志共勋业,每对明公道姓名。

泣出都门人独剑,哭之云外马单行。

白云飞处频回首,惆怅于今负友生。

――《哭陈高峰》

俞大猷的诗,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理想光辉,表现了诗人的崇高品质。但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爱国与忠君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他的一些诗篇还流露出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所谓“一担纲常千古重,两肩忠孝百年忙。”(《送武进士》)说明作者在思想上的局限性。不过,这只是白壁微瑕,我们不能苛求,也不必苛求。

俞大猷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摆脱了我国传统诗教所主张的“温柔敦厚”的宗旨,体现着极其鲜明极其强烈的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形式和风格上也不拘一格,一扫当时台阁体诗派雍容典雅、不痛不痒的风格。敢于面对现实,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尽管用纯艺术的眼光看,他的有些作品在写法上还嫌粗糙,但在明代一蹶不振的诗坛上,他的诗毕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二、俞大猷的诗歌在风格和创作手法上的特点

(一)感情豪迈,气势雄伟

诗人经历了“十年双剑在,百战一身存”的戎马生涯,对将士们的英雄气概,沙场上的浩荡场面,都有极其深刻的体验。他善于摄取典型的动人事件加以铺写,并始终贯穿着乐观昂扬的精神。他的诗基调明朗、恢弘,表现出瑰丽的想象、飞动的气势和狂放的个性,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诗人满怀着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运用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表现雪耻报仇、保国安民的政治理想,抒发胜利的欢乐。如《舟师》的“岛头云雾须臾静,天外旌旗上下翻。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官。”再如《与展推府》的“笑看风浪迷天地,静拨盘针定夏夷。”诗人昂奋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这类诗由于具有了扎实的内容、豪迈的感情和雄伟的气势,所以诗人也就无须专意于字句的雕琢,而往往是直抒胸臆,写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战友的铭心挚爱,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抒情与议论相结合

这也是俞大猷诗的一个显著特点。在《饮马长城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诗中,诗人不但抒写了他艰辛的军旅生活,还表明了自己的襟怀:

……

踯躅上马辛复苦,东路将军欲为马革裹,西路将军欲为铁锄埋。

臣笑将军未见大,战死腐肉鸟食哉。

臣生系国安危身,臣功未成身未殆,

生身不为世轻重,生不如死死何埋?

这是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一个战士,应该有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决心,这种行为应当是世人学习的榜样。诗人表明了自己要把一生献给国家和民族的决心。在有的诗中,诗人还提出了他对军事问题的见解:

师凯相公问如何,明年防秋求更佳。

非干虏强我兵弱,责实练兵应破他。

有勇知方出征伐,自是干戈中礼乐。

黄石此语流人间,虽道神兵不留诀。

由今之兵无变法。故事袭沿靡日月。

在这里诗人明确指出,敌人的一再人侵,并不是因为“虏强我兵弱”,而是因为国家平时没有积极练兵,没有边防的准备。并且指出,用兵者要有勇知方,还要善于变法。诗人写了许多军事题材的诗文,发表了自己的军事主张,提出积极的建议。

(三)学习民歌,反复吟咏

明代的民歌很盛行,民歌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对文坛的影响也很大,许多士大夫都极为喜爱,并且模拟、创作,写出了较为清新活泼的作品。俞大猷的诗歌创作也深受民歌影响,他善于吸取民歌的传统表现手法来抒写自己的理解,表现个人的情志。如《饮马长城窟》写出征前的准备:

东市买甲三千叶,叶叶光明照体寒。

西市买马高缠鬃,宛娩系铁锻鞍。

这首诗显然是学习了《木兰辞》的格调,运用排比句进行铺叙,句句浸润着人物的情感,同民歌中常用的复叠、比喻、夸张和顶真等修辞手法错杂配合使用,极富韵致。又如《辰州晚曲》中的“泛泛长江水,飞飞万斛奔”,运用字的重迭,给人以清新和谐的感受,造成一种优美的节奏感和乐感,诗句显得活泼明快。

(四)质朴浑厚的语言风格

第8篇

关键词:职高 语文教学 多媒体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43-01

语文课堂讲求审美与情感的抒发,对情境创设、背景呈现、人物形象烘托有着较高的要求,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教学,改变了原有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尤其是在情境创设方面,凭借优异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作用日趋凸显。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色优势,并将其有效运用于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一下中职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情境创设的尝试。

1 呈现画面,营造情境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中适时地采用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多媒体,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1]。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对薄弱,缺乏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基于对这些客观因素考虑,我在诗词《沁园春·长沙》的课文学习中,特地通过多媒体展示《沁园春·长沙》的国画,向学生们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波澜壮阔的景色,营造出诗人诗词描述的情境,让学生在享受祖国大好河山的视觉盛宴里,感受诗人借助这首词,抒发的年轻人就要沧海横流、奋勇前进的豪情壮志。激情饱满的诗词,辅之以适时的多媒体画面情境创设,使本节课的学习轻松而高效。在对朱自清力作《荷塘月色》的学习中,运用多媒体的画面呈现,将散文中语言、文字无法创设的情境,真实地再现出来,让学生看到静静泻下宛如流水的月光,袅娜、羞涩的娇美荷花。伴随着作者视角的转移,徜徉在美丽的河塘边,在作者笔下恍如仙境般的荷塘月色里,感受作者寓情于景的淡淡的故乡思念之情。

2 播放音乐,感应情境

中职的学生大多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而对动听的音乐较为敏感、乐于接受。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利用美妙的音乐能调动人的感情,抚慰人的内心,渲染情境,营造氛围,巧妙将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进行融合[2],为学生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对李商隐《锦瑟》的课堂教学中,针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诗句情境创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王菲的歌曲《沧海蝴蝶》,让学生通过倾听,感受歌词“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的蕴意,借助熟悉易懂的现代词句,领会《琴瑟》中诗人对美的追忆与留恋情结。在对戴望舒诗歌《雨巷》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雨巷》的配乐朗诵,让学生闭上眼睛,跟随讲述者的引导,走进江南烟雨中的小巷,倾听着雨滴声,遇见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唯美的诗词,伴着娓娓道来的轻声倾诉,使学生在脑海中很自然的浮现出这首诗歌的情境,整个课堂同样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 再现故事,创设情境

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曲折的故事,往往因其引人入胜的悬疑,能触发学生心底的好奇,激起他们的探索思维。中职的学生虽然在学习课本知识上缺乏耐心,然而他们对生活中的阅历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热衷于一些故事类的情节。在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中可以尝试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再现故事情节,创设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课文学习中,由于时代的不同,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把握不是很清晰。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片《》,以类似于自传色彩的故事讲述,将的生平,尤其是其生命最后的历程,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对总理形成一个较为清晰形象认识,结合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对其所处时代的描述,让学生理解到人民对的爱戴之情。置身于这些情境之中的学生,自然在课文的学习中更为轻松、透彻地把握到课文的思想内涵。在《只有一个地球》的课文学习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宫崎骏动画《幽灵公主》,其故事情节为,人类过度地砍伐森林,遭到了野猪的疯狂报复,失去了山神的庇佑。人类在一些列的灾害面前,失去了家园,饱受流离之苦。影片播放完之后,我看到学生若有所思,便问道“人类为什么不能过度向大自然索取”,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中,结合学生的客观基础实际,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直观呈现优势,将视频、动画、音乐、声效合理有效地融为一体,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感官刺激,让其有所思,有所想,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价值观的形成。使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

(新泰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新泰 271219)

参考文献:

第9篇

【范文一】

星光灿烂下,我们倾听时代的钟声,漫漫长夜中,我们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们心潮难平,多少次,我们辗转难眠,多少次,我们等待祖国母亲的华诞!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精神劫难中又一次次积薪自焚,重获新生。为了祖国的成长,无数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又有多少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即使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1949年的十月一日,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从那以后,一代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火温暖了祖国一度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祖国曾经暗淡的灵魂,用激越的歌声纺织了祖国的一身彩霞。

置身历史,我们溶于其中,分享着那过去的兴奋与悲痛;放眼未来,我们会发现,面前的道路更遥远更艰难。新的世纪已经开始,祖国迎来它的又一批骄子。让我们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把科学、理性、民主,进步作为自己的伟大目标,让我们用高尚的品德,优异的成绩献给祖国。将中华儿女的豪气与龙的传人的胆魄融入自己的青春,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爱,让我们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我们将努力奋斗,为了美丽的祖国我们将竭尽全力,为了祖国的美丽,我们将倾尽全力!

【范文二】

又是个金秋的十月,又是个装满收获的季节。在经历走过来的数次磨砺后,祖国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而歌唱。

曾看到有位网友写过这样的诗句:“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的脊梁!” 诗句朴实简练,却抒发了共和国的儿女们对祖国母亲的心声,唱出了儿女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母亲而自豪的赞歌。

走过XX个春秋,追忆烽火岁月。我们有过苦难,我们经历过磨砺,我们有过苦涩的追求,我们都挺过了,我们都走过了,祖国的脊梁坚强了;我们有过梦想,我们有过豪情壮志,我们也有过无数快乐和喜悦,我们都拥有过,我们都经历了。我们为有一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们为祖国有一个坚强的脊梁而骄傲。

第10篇

诗贵含蓄凝练,讲究一字传神、言简意丰,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所蕴含的意义,所表现的主题,所流露的感情等,是隐含在各种描写中的,不是平白直露的,这就要求我们掌握迅速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的方法。再说,高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题由过去的客观选择题改为现在的主观简答题,可用的提示少了,主要靠我们的悟性来解决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调动知识积累,学会知人论世。人即作者,也就是与所写诗歌有关的作者的一些情况。世即作者所处的时代,也就是诗歌的写作背景。《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必备的知识。只有知人论世,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在考场上遇到此类题目,才能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

依 笔者之见,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

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生平际遇是息息相关的,作品也大都会烙上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基础的印记。因此,古诗阅读鉴赏要尽可能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诸如身世、经历等,从而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以其人观其诗,这样才能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例1. 江苏盐城中学2004年高考模拟试题

清平乐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读ruó,“揉搓”之意。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我们学过李清照的词,对李清照的生平应该有个大致的了解。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悠闲生活,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情调感伤,风格顿变。明乎此,就可以明白,本词是其晚年之作,词人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常插梅花醉),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赢得满衣清泪),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故应难看梅花)。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二、把握诗人的思想倾向

诗是生命的宣泄,是诗者生命体验的高度概括。要鉴赏诗歌,很重要的是要了解诗人的思想倾向和人生追求。譬如,杜甫的一生虽多穷厄,却一直以天下为念,大济苍生的理想不断从其笔端喷薄而出,其诗浸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类的博大。但是在王维的作品里,我们却看不到这些,有的是“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这种心态、这种处世之道是由王维的佛家思想决定的。

例2. 2006年高考试题 (辽宁卷)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此题虽说考查的是表达技巧,但是同样涉及诗人的思想倾向。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联系苏轼豁达的秉性和价值观的追求,我们不难发现,“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再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不能用作者的生活经历、生活背景和艺术风格机械地分析作品,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三、知晓诗人的创作风格

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不尽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创作风格,既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经常与作品本身的风格流派有关,体味和把握这些风格,是理解和鉴赏诗歌的又一个突破口。

一般考试出题选取的诗词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比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王维的诗清新自然,白居易的诗平易通俗等等。2005年高考试题(二)更是直接以白居易的诗风来设题: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我们知道,白居易的诗风平白清新,雅俗共赏。本诗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或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其他如陶渊明、孟浩然、高适、杜牧、李商隐、陆游等重要诗人,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作研究性的总结概括。我们对诗歌风格作出比较准确的归属,才能对其进行较为正确的鉴赏。

例3.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边塞诗派是我国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其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崔颢等众多作家。他们的诗歌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常用的物象有羌管、琵琶、胡马、长城、明月、杨柳、雄关等。有了以上知识的储备,我们再来关照此诗,不难发现本诗中的“马”、“刀”与军旅有关,“关”、“黑山”与边塞有关。掌握了这些知识,做这道题也就不难了。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特别指出的是,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例如,苏轼这位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悼亡词《江城子》,整篇体现了凄凉婉约的基调。反过来,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的《渔家傲》又展现出雄奇豪放。

四、联系创作的时代背景

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常常与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鉴赏时,首先要联系相关的写作背景,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少了一份豪迈之气、雄伟之魄,多了一份悲凉之气、家国之愁。通过背景去读诗解义,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例4. 2005年高考试卷(山东卷)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此题虽说考查的是表达技巧,但是解答必须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另辟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五、重视诗歌提示性的信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有时拟题者为降低理解的难度,会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或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或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以2005年高考题为例,福建卷:“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天津卷:“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广东卷:“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上述三例均是对诗作创作背景作出的简略注解,结合这些注解自然有助于读懂作品,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例5.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贫 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田荐其为工部侍郎。

本诗题为“贫女”,写的仅仅是一个贫女吗?请结合全诗及注释分析一下诗歌的立意,并指出其写作方法。(不少于80字)

在这个题目中,如果我们不看注释,这首诗的立意似乎是多解的。比如,可以理解为通过这一女子的遭遇,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苦难和地位低下。事实上,有不少学生就是这样回答的。之所以造成理解的偏差,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忽视了注释的作用,注释对于秦韬玉身世和经历的介绍,无疑包含着重要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揣摩到出题者的意图。本题参考答案为:全篇以贫女作比,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慨。

第11篇

中学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高中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五册必修和五个系列的选修教材中都不同程度地选用了我国古代优秀的诗文,并按照一定体例编排,编者和教师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对这些优秀的诗文总是望而却步,兴趣不大。但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步,如何引起学生阅读古典优秀诗文的兴趣极为重要。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尤其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下面以《短歌行》为案例予以说明。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收录了曹操的《短歌行》,意在让学生学会诗歌鉴赏,能从诗歌中体会到曹操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同时也有人生苦短的感慨。作为诗人的曹操,有自己“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的深沉悲叹,但诗歌主题是“周公吐辅,天下归心”的豪情壮志,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慷慨激昂的感情。这首诗本身并不难理解,学生初中学过《观沧海》,已经知道曹操诗歌沉郁雄健、豪迈纵横,语言古朴而富有强烈的感情。现在再读《短歌行》,比较容易理解其中的感情。一般人都知道曹操是一代奸雄,有其奸诈阴险的一面,而通过学习诗歌,又能体会到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那么,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的呢?曹操生逢汉末乱世,能一统半壁江山,必然有非凡的能力。他唯才是用,又忌妒英才,有关怀苍生之情,亦有掠城之过。若有兴趣的话,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了。

我市学习践行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已有一段时间,当然我们并未单纯照搬,而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使用。就《短歌行》这首诗而言,课堂学习是可以采用高效课堂方式的。课前笔者设计了导学案下发给学生预习,导学案中首先明确三维目标和重难点:1.反复诵读,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达到当堂成诵。2.通过反复诵读,分析诗句,说出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3.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曹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对人才的重视。

体味作者表达的“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然后夯实相关基础,如关于题目“短歌行”的文体常识,作者曹操其人其事和本诗写作背景;同时设计了基本字词考查,以落实预习细节;为帮助学生初步思考、体会诗歌内容,还设计了三个小问题:1.根据经验推测,作为“一代枭雄”的曹操“对酒当歌”,会“歌”什么呢? 2.找出文章中的典故。3.这首诗感彩最浓烈的字是“忧”,它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请分别划出来并注意体会其感情。

在课堂环节,教师导入正课之后,检查反馈学生的预习案完成情况,这一环节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完成,形式是灵活多样的,笔者选择的方式是课代表主持检查,之后各小组集中提出问题。通过预习案的检查,就能反馈出学生的具体问题,有的当时就可以解决,有的就需要课堂讨论探究,由此就可引入之后的课堂探究环节。当然,诗歌的朗读背诵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生的试读,教师的指导、泛读,学生的精读,教师影音资料的补充等等,都是很有必要的,灵活多样的阅读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这首诗歌,笔者在课堂上补充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吟唱此诗的视频片段,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不仅竞相模仿,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有了兴趣和氛围,之后的探究也就有声有色了。

在课堂探究案中,笔者设计了四个探究问题:1.你觉得在本诗前八句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2.本诗所用典故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小结: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4.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曹操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画成白脸,印象中他也阴险、奸诈、残暴。而《三国志》中曹操又是一个“忠臣贤相”、“杰出英雄”,结合这首诗的学习谈一下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写成一段话,50―100字。这四个问题都主要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各小组长组织讨论,教师点拨。每道题根据难易,三至七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然后小组展示谈论的答案。其中前三个主要以口头展示为主,第三题可以让学生板书小结,第四题讨论之后每位学生都要形成书面文字。在课堂上这个最主要的环节中,首先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然后各问题之间体现出一定的层进性,这样也便于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其次,学生的充分讨论既能在交流中明确要点,也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最后,是展示体现小组成果的过程,一方面能反映小组的学习和讨论情况,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就探究的第四题而言,课堂时间可能有限,这就是我们要用的另一种方法了――课外补充并指导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的广度,增强思维的深度。可以让学生课外读《三国志》,看史书是怎样记载曹操的,这样还可以锻炼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课堂上或利用自习时间,把材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曹操的性格。一方面,加深对《短歌行》的认识,全面认识历史人物,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面,提高了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三国志》较为真实地反应了当时历史的面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三国志・魏书》,让学生从书中自己寻找跟曹操有关的内容,进而总结出曹操的性格特征。《魏书》一共三十卷,篇目较多,让学生通读是不太现实的,教师可以指定篇目,通过教学多媒体让学生阅读。其后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正方与反方,正方寻找曹操唯才是举、乱世英雄的言行;反方则可以寻找嫉妒英才、阴险狡诈、草菅人命的例子,双方进行辩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比如,《三国志・武帝纪》中对曹操的评价是“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超世之杰矣。”这个评价大体上反应历史真实状况。《三国志・武帝纪》中有刘备投奔曹操,程昱等人劝服曹操杀掉刘备,但是曹操说“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再有,魏种逃跑,辜负了曹操的重托,但是当抓到魏种的时候,他又说“唯其才也”,重新任用魏种。体现曹操政治家高远目光的有很多有意思的言行,再如:“初,绍与公共起兵,……无所不可。”这体现了曹操比袁绍的高明之处,而且这段语言生动易懂。还有其他的方面,比如曹操下令郡国建学馆,以重建仁义礼让之风。打败袁绍之后,又下令“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这些诏令,体现出曹操作为政治家的远大抱负。

再如《三国志》第十二卷,《三国志・崔琰传》较好地体现曹操性格狭隘,乱杀贤才、狡黠忌才的一面。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崔琰传》。比较能体现崔琰冤屈的,如,“琰尝荐钜鹿杨训,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太祖即礼辟之。……”当然,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可以选择较为易懂的段落,不一定非要全文阅读,灵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最后由教师总结,历史上的人物并非尽善尽美,曹操有功有过,引导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摒弃恶习。同时,通过补充历史材料,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中诗人矛盾的心理。

曹操是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可以比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阅读史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史传文学的语言相对比较容易理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来阅读古书的能力,也能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一方面,注意课堂方式的选择,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讨论中去,给学生空间和时间思索、讨论;另一方面,将诗歌欣赏和文言文阅读相结合,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当然,这一切还得回到那句朴素而有力的话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才是长久之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