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3: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青少年心理健康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因此,我们应立足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实际,认真分析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保证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能够取得实效,满足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实际。
基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关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的研究较多,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满足青少年教育需要。但是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开展实际来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要想提高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效果,就要从明确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做好案例分析等方面入手,提高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效果,更好的关注青少年心理教育活动。
一、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来看,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受到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目的不明确
虽然目前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由于开展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指导,使得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研究目的不够明确,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导致了研究工作方向不一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难以有效确定,既影响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效果,同时也不利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所以,在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中,应弄清楚究竟为什么要进行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以及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等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保证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得到有效开展,进而提升心理教育研究效果,更好的为青少年心理教育服务。
2、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方法针对性不强
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来看,具体的研究方法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影响较大。但是结合目前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经验,现有的研究方法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导致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在具体开展中未达到预期目标,既影响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效果,同时也不利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现有的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对青少年心理教育关注度不够,导致了研究方法针对性不强,影响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
3、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缺乏对案例的有效分析
目前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过程中,由于对青少年心理教育案例搜集不够多,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也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导致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不够理想,不但影响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效果,同时也制约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发展。因此,增加对案例的搜集,并做好案例的有效分析,是解决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问题的关键,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二、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主要应对策略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在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中,我们应立足问题实际,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应明确研究目的
在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基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特点,以及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明确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目的,并确定合理的研究方向,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实际,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应立足青少年心理教育实际,重视青少年心理教育经验的分析,把握青少年心理教育原则,突出青少年心理教育的目的性,更好的为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服务,满足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制定明确的研究目的,是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应提高研究方法的针对性
对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而言,研究方法是关系到研究质量的关键,只有提高研究方法的针对性,才能满足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实际,进而提升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水平。为此,在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中,应对研究方法进行优化,可以采取针对性较强的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实效,保证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因此,合理选择研究方法,并提高研究方法的针对性,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认识,应加强对研究方法的了解,重点做好研究方法的选择。
3、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应加强对案例的有效分析
基于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了解,为了强化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成果,应合理选择青少年心理教育案例,并从多个角度入手,加强对案例的有效分析,保证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能够建立在多个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高案例分析的整体效果,满足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由此可见,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应加强对案例的有效分析,并做好案例的搜集和整理,保证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水平,更好的为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服务。
三、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目前关于青少年心理教育的研究较多,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满足青少年教育需要。但是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开展实际来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上还存在一定的问(下转64页)
(上接26页)题,制约了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要想提高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效果,就要从明确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做好案例分析等方面入手,提高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效果。
一、单亲家庭教养方式的概述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简述。现今社会中单亲家庭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社会对单亲家庭的教养方式关注起步相对较晚,对其概念的说法也有很多,但单亲家庭的概念均包含以下内容:家庭成员的关系只有单一的父亲或者母亲与子女的关系;子女的年龄有一定限制;子女的婚姻状况属于未婚,并不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
(二)现阶段单亲家庭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我国单亲家庭的调查与研究表明,其对青少年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使青少年产生极端心理,甚至出现青少年犯罪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对单亲家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针对单亲家庭对子女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侧重与离婚家庭的研究,同时也缺乏系统性,简单的说就是研究方式过于系统,虽然具有很多实证性的案例,但缺乏数据统计基础。此外,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注重客观性,往往是对单亲家庭教养所产生的负面因素进行分析,对其所产生的优势或者正面因素缺乏调查。虽然,我国对单亲家庭的教养方式研究逐渐完善,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这就要求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对其进行完善。
二、单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
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相对较大,较为常见的有:抑郁症;孤独、焦虑、冲动、自责等等,青春期的青少年存在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等现象,在心理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身体与心理发展缺乏平衡的现象,而单亲家庭形成的过程对青少年的打击比较大,这也就容易对其造成心理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青少年就会产生消极心理,有意识的对焦虑、痛苦的事情进行回避,这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一方面原因。同时,这种反应长时间的保持,会逐渐超过青少年对自身的控制效果,难以形成健康的人格,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根据调查与研究可以发现,很多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生理与心理的各项指标与完整家庭的青少年有着明显的差异,并具有较强的心理、情感调节能力,除非是他人对其家庭进行侮辱。由此可见不能对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面的否定,也不能一昧的以家庭因素为理由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解释。
三、单亲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归因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受到单亲父母教养方式的直接影响,家庭教养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就是亲子之间存在的联系,不良的亲子互动可以让青少年产生自闭倾向;亲子之间缺乏往来,单亲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优质的生活,所以缺乏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孩子的独立能力,但也会降低孩子对其的依赖性;家庭对子女的约束,严格或者过于宽容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约束孩子,抑制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冲突对孩子所产生的压力,简单的说就是父母之间的婚姻问题会为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孩子的监管力度与方式不当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例如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过分关注,对孩子的事情强行干涉,在外人面前惩罚孩子、责怪孩子、不尊重孩子的合理意见等等,都会使青少年难以接受,容易使其产生自卑心理、缺乏安全感,长时间也会导致孩子出现自闭的现象。此外,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与保护,也容易使青少年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产生自我中心、任性、自大等问题,这都是单亲家庭对孩子教养方面存在的误区。
四、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
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健康程度相对与普通家庭来讲偏低,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但也有一部分的单亲家庭亲少年,心理素质较好,各方面指标也相对较高,这与单亲父母的教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我国,社会对单亲家庭的形式缺乏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在对孩子的教养方面,但有一点是具有共性的,那就是单亲家庭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与调查可以表明,单亲家庭的环境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但并不是全部,以下对现代社会中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简单分析:
首先应该对家庭角色的缺陷进行弥补,对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的调动。单亲的青少年在对性别角色模仿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父母的角色是难以完善替换的,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教养的过程中不应该由于个人因素来对子女享受家长爱的权利进行剥夺,鼓励孩子与另一半互相接触。如果是丧偶的单亲家庭则可以通过朋友或者亲人来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以此来帮助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榜样。
其次就是单亲家庭应该承担双重角色的教养,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点,在不断完善自身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孩子的沟通与交流,适当的对孩子进行鼓励,肯定子女的付出。同时,还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的活动,避免对孩子过于严厉或者溺爱,帮助孩子独立自主的进行生活,尊重青少年的思想与情感,以此来促进其心理的完善。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概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04-01
一、国外研究情况
据菲律宾的研究调查不难发现, 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程度总会亚于非留守儿童。在研究结果中还特别提出,父亲的外出和母亲外出相对比的情况下,母亲外出对儿童会造成极端消极的情绪,也会产生悲观主义情绪。
据查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年对于社会方面的适应能力会相对落后点,父母经常性的缺席会给他们心里造成被抛弃的感觉。而且经常会出现一些偏差的行为,列入暴力行为,泛滥使用药物的作用等等。联合儿童基金会将近10年的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后得出,摩尔多瓦国的青少年犯罪的留守儿童占据重要的比例,其犯罪案例随着留守儿童的增长而增长。而留守儿童犯罪比例却是总比例的60%。
二、国内研究情况
过去的20年里,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其下降的主要表现在,消极的心理因素增加,抑郁症状和心理焦虑呈增长的趋势。而近10年来,青少年心理焦虑问题又增长了8%,敌对和抑郁方面也相应的增加了。其实据分析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高,反而有下滑的趋势。这是一个不好的社会现象。
对于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问题的看待,其留守儿童的原因占据着只要作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比,亲情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家庭村子感太弱,在认识事情价值上往往会存在很大的偏理性。留守儿童在心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为了更多的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问题,乔良对于四川某处农村的83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差研究。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着焦虑过敏,冲动恐惧等倾向。其情节非常严重,而这个调查结果比以往对四川的调查的次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李宝峰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研究,字对271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留守儿童中有30%以上的儿童有明显的心理不良的问题。健康的问题的检出率也是相当高的。留守儿童在与人交流和敌对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东宇在福建调查284名中学的留守儿童时,运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研究现实,留守儿童的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其中心理问题主要包含比较敏感,情绪较正常儿童不稳定和抑郁等等不良的症状,其情节较为严重。
据华中师范的调查结果显示, 90%的留守而通过都缺乏有力的支持,有着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由于长期缺少父母亲的关爱,也相应的缺少这个年龄所应有的活泼性和天真的个性。他们自身都是较为成熟的,性格上却也显得较为的孤僻,并且对亲情的有极度的渴望。
叶敬忠主持的西部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其实对于父母的外出有着很矛盾的态度,但是在父母后却表现出极大的渴望父母的关爱,也渴望能有个完整的家庭。同时他们也对自己的父母亲表现出强烈的思念的感情,以及开始为自己的父母担忧。从而形成了自己比较孤独和自卑的心理,缺乏严重的安全感也有消极的情绪产生。
林宏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福建省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并发现,如果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生活,与父母之间也缺乏心灵的交流,生活上大多会呈现出自闭的症状。大约55.5%的留守儿童有性格方面的缺陷,集中表现为:敏感、孤独、不安、冷漠和自我封闭等。有的一些留守儿童会随着父母分离的时间的长期而出现较为暴躁的情绪极度自卑的心理,少数儿童也会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不听家长的话比较我行我素,在学校的时候回违反校规校纪,打架等严重的行为。
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诸多问题;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的比较,结果仍存在争议。现有的调查研究都为横断面研究,缺乏设计更为严谨的其他类型的研究。
参考文献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情况报告
根据市委宣传部、是司法局、市普法办《2021年天津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意见》(津普法办【2021】6号)文件精神和市委教法制处的工作要求,我院利用“五四”青年节时间节点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宣传,并将法制教育融入各类日常工作中,加强法制宣传实效性。
一、加强组织领导,分工有序开展
为做好高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院领导对该项工作进行专门批示,学生工作部、团委、安全保卫部和思政课教学部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使法制宣传工作进课堂、入人心,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对有关青少年相关法律的应用能力。
二、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
学生工作部、团委对校园法制宣传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各级团干部、辅导员分别组织各团组织各班级开展法制主题教育班会、团日活动共15场;通过校园宣传栏、教学楼道和学生宿舍内文化墙、室外LED屏展示校园法制宣传海报和标语;利用微信公众号、超级校园等网络平台开展专栏宣传,受众学生达5000余人;加强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结合“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题宣传,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自我保护。
三、形成长效机制,丰富学习资源
学院探索法治教育进课堂的更加有效途径,扩大普法覆盖面;注重利用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学习普法先进单位的优秀做法,探索形成具备学院特色的法治宣传长效机制,充分挖掘校园内外有利资源,增强普法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家长刘女士:
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
42岁的刘女士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女儿16岁,今年上高一,学习成绩还不错。
“女儿是个乖乖女,是全家人的宝,以前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新鲜事总是和家人诉说,现在孩子上高中了,个子也一下子长高了,慢慢有了自己的秘密,不爱和家人交流了,高兴时能和你聊聊身边的事,不高兴了问什么都不多说。去年,女儿看到好多同学都有了手机,也非常想要,和她爸和我说了好多次。我们做家长的也觉得孩子还小,正是学习的时候,要手机没什么用,就没有满足她,没想到孩子因为这件事还和我们怄半天气。今年我们就和女儿承诺,要是能考上重点高中就先给她买个手机。女儿很争气,通过努力考上了重点高中,于是暑假我就给女儿买了个手机,不过女儿有了手机后,把手机设上密码,QQ也换了密码,房间的抽屉也上了锁。我真担心孩子因为这些分了心,更担心为此影响孩子的学习。不过孩子还是很听话的,不让她做什么,虽然很不情愿,但是很少顶撞我们。开学前一天,同学约她出去玩,她爸爸知道后,不让她去玩,让她准备迎接开学。她虽不高兴,但也没有出去玩,气得一天也没有和她爸爸说话。”
“这些可能都是孩子青春期的表现吧!孩子学习压力大,逆反心理也很强,我们做家长的要好好引导,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毛毛:
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毛毛乖巧伶俐,在家不仅得到家长的宠爱,在学校也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采访毛毛,她却不好意思地在玩弄手里的小熊。
“我是家里的小公主,每天快快乐乐,什么事都是爸妈给安排好的,不过每逢节假日,爸妈给我报的各种特长班是应接不暇,加上学习的压力,看到别的同学玩,心里也怨恨过爸妈。不过我对特长班还是比较感兴趣,学什么也学得比较快,爸妈对此还是比较骄傲的”。
“不过慢慢地我不愿意主动和爸妈交流了,有时候他们会强迫我去按照他们一些想法去做,我也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有自己的空间。像人家外国的孩子,有什么想法总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
“尤其上了初中以后,我愿意和同学们交流,因为我们有共同语言,和爸妈有代沟。同学们都有了手机,平时用手机交流,还可以促进学习,他们却怕我有了手机会影响学习。真是郁闷!不过平时我还是挺害怕我爸妈,也不想让他们为心。总之,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也会安排好我的学习和生活,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让所有爱我的人放心。”
专家简介:
王宏,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西省心理学会会员,太原十二中心理教师,曾近20篇,其中获国家级论文二等奖两篇,其它论文获山西省一等、二等奖。在四川省汶川发生地震后主动到什邡市洛水镇做心理危机干预。
家长张先生:
孩子是我心头的痛
张先生,46岁,省城某媒体记者,儿子今年15岁。提起孩子,张先生一脸的无奈:“怪我们做父母的没有教育好,孩子今天这样是我一生的痛。”
在孩子10岁时我便与老婆离婚了,孩子跟着我。开始孩子学习不错,在班里名列前茅,我便把全部心血都用在孩子身上,每天接送孩子,既当爹又当妈。但是孩子的性格慢慢有了变化,沉默寡言,问他什么也是哼哼哈哈。在孩子上六年级时,我因工作经常出差,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结果老师不断地打电话给我,说孩子经常缺课。我非常生气,便打了孩子一顿。没想到孩子一星期没有回家,也没有去上课,找到他时是在一家网吧里。
从那以后,我也不再管孩子。孩子成了网吧里的常客,上学那就是想起来就去。结果学校让我给孩子转学。没有办法,我找关系又给孩子找了一个寄宿制学校。没想到好了几天,孩子又开始逃学……
有些事情说出来都可笑,因为孩子,好多警察都和我非常熟了。有时候,孩子上网到深夜,身上没有钱又回不了家,他就打“110”,说自己回不了家了。警察把他送回家后经常把我教育一顿,就这样隔三岔五警察就会来我家一趟。
孩子刚上初中一年级就不想上学了,告诉我,什么也学不会,坐到教室就头疼。我也和他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给他讲,没有办法。孩子辍学后,那就更是疯玩,我工作也忙,不再管他。经常和一些比他大的孩子玩,上网打游戏、聊天。没有钱了就到我单位找朋友、同事5元10元地要。时间长了我也就麻木了,有时候我们坐在一起聊的时候,我也就不再把他当成孩子,反而像是个朋友。
有一次我下班回到家,一开门看到家里有一个女人,30岁左右,孩子把我叫到一边笑着说,这是给我介绍的对象,闹得我哭笑不得……
现在,他疯玩了几年后,觉得也没有什么意思,我就又给他联系了一所技校,让他学点技术,将来也算有一技之长吧!虽说我的孩子现在刚15岁,可他的想法和心理年龄却很成熟。我真是担心他这样长大会不会对将来有影响。
孩子张明:
上网是我最大的乐趣
和张先生聊完,记者又单独和张先生的孩子张明(化名)进行了接触,虽说张明刚满15岁,但是没有了青少年的那种羞涩和稚嫩,而是一脸的成熟和狡黠。刚一见面,张明便对记者说:“我叫你哥吧!叫你叔叔我不习惯。”
“我爸妈离婚后,对我的打击很大,看着我爸每天为劳,好一段时间我都觉得压抑,学习的兴趣也慢慢消退。后来,我爸因工作也经常出差,同学们知道了我爸妈离婚,经常在我身边唱‘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我一下子崩溃了,对我爸、对家、对学校,我特别厌恶。此后,我便开始逃学、上网玩游戏,虚拟世界让我找到乐趣。我爸第一次打我以后,我就在网吧里呆了一个星期,饿了就向同学借钱,买面包或方便面充饥,一天只吃两顿,没钱上网我就看别人上网,有时候帮助别人一起玩,还能蹭吃蹭喝。从那以后,我爸再不敢打我,也不多管我了,上网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到13岁时,我就不上学了,和比我大得多的人玩。没钱了,我还找我妈要过几次钱,还偷了她几次钱,后来我妈就不再给我钱。没有钱我很无奈,又想上网,就去偷网吧门口的自行车,偷过五次,每次都能卖二三十元。最后一次让别人给逮住了,一顿暴打,看我还小就没有送我去派出所。”
张明无奈地摇摇头,问记者说:“哥,给支烟抽吧!”张明接过烟,利索地拿出一支点上,很自然地把剩下的烟装了起来,并对记者笑着说:“还是好烟啊!就算你采访给我的辛苦费了。”
“时间长了,我和网吧的老板也混熟了,就在网吧里当网管,管吃管喝管上网,每月还给我300元。第一个月发工资,我还给我爸买了两盒好烟。我和爸的关系也慢慢好了点,我经常上网聊天,也想给我爸找个伴,毕竟他还不是太老。
这几年我也疯玩够了,我爸和我商量想让我学个技术什么的,我想学修车,再说吧!像我这样真是一生都毁了……
在此,我也想提醒家长们,一时的冲动不仅毁了一个家,还会毁了一个孩子。
针对以上个例和一些家长对青春期孩子叛逆性格的抱怨,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西省心理学会会员、太原十二中心理教师王宏,她告诉记者,受应试教育影响,家长总是用过于功利的眼光看孩子,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常常忽视或无视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十几岁的孩子仍然是弱势群体,生理、心理发育还不健全,非常需要得到家庭的关爱、师长的重视、同学的友谊。同时,他们又正处于身体断乳期,认为已经长大,可以独立面对社会。如果家长或学校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变化,对待孩子仍采用包办、干涉、指责方式,不仅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王老师向记者介绍,太原市十二中早在1998年就开设了心理健康课,2003年成立了心理咨询室,隔周给孩子上堂心理课,以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尤其是新生入学后,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心理很容易失衡,他们会为新生准备如何适应新学校的讲座。还在学校开展了心理短剧、如何感恩、如何认识自己、安全上网、意志的培训、走出自卑的阴影、青春期异往等等的课程,让青少年学生亲自参与,效果很好。
谈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表现时,王老师介绍,大致可分为:学习类问题、人际关系类问题、情绪类问题、受挫心理类问题、自卑心理问题及青少年性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王老师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给出建议,以帮助青少年以及家长正确面对和引导其健康成长。
学习类问题
案例:张某,男,12岁,学习成绩差,对学习不感兴趣,非常贪玩,尤其爱玩游戏机,父母对其无奈。
案例分析:这是一个学习动机不足的案例,具体表现为:厌倦学习和逃避学习,学习懒散,上课经常出现分心和厌倦情绪;不愿看书、不愿动脑,将大量时间放在其他活动上;学习精神不振,对学习冷漠、畏缩,经常以多种借口回避学习活动;学习目标缺乏或不明确,学习行为具有从众性和依赖性;学习方法不当,没有掌握灵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学习没计划,很难适应新的学习任务。
专家建议:学习动机不足是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着重从个体因素入手,全面地进行分析和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协助孩子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其学习具有明确的努力方向;2.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提高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切忌对孩子包办代替,应给孩子一定的学习和生活空间;3.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在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4.引导孩子对学习成绩的优差进行正确的归因;5.指导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技能,如复习方法、记忆策略、听课方法、阅读策略、学习自我监控策略等;6.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增强学习有序性,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人际关系类问题
案例:李某,女,13岁,小学班主任是其母亲的同学,加上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所以老师和同学都很照顾她,像个骄傲的公主,但到了中学后,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与同学关系很不融洽,心里很难过,感到孤立无助,情绪低落。
案例分析:这是一个新环境适应问题。因转换学习环境而产生的适应问题在新生中普遍存在,它会导致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功能的损害。表现如下特征:症状通常是慢慢形成的;必定面临过环境的突然或很大变化;症状不会因环境改变而立刻好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原因:明确是生活事件(变化)引起了应激反应,如新的学习环境;挫折耐受力低;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家庭教育不到位。
专家建议:做适应的主人,不做适应的奴隶;尽早认识到生活、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认识到生活过程中总有失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设法改变自己的想法、态度与行为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技能,把自己融合在欢乐与团结的学生群体当中;建立同情心,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
情绪类问题
案例 :王某,15岁,女,青春活泼,平时总把日记本锁到抽屉里,好像有十分秘密的事情,父母觉得很奇怪,莫非孩子有什么秘密?有一天,他们撬开抽屉看了孩子的日记,被王某发现了,她情绪激动,质问父母怎么能偷看她的日记,当着父母的面把日记本撕了。其父母惊愕地站在那里,他们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连爸爸妈妈都不信任了。
案例分析:王某的气愤源于父母对“自我秘密“的侵犯,父母的愕然、惊讶是因为缺乏对青春期孩子心理特点的了解。
专家建议:家长应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其自主性和成人感是他们自我意识急剧发展时期的一个特点,也是其个性发展的转折点,如果不尊重他们或者生活上过分地照顾他们,就会使他们产生自卑、焦虑或敌对破坏的消极情绪,影响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青少年自我意识虽有了飞速发展,但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而要多与父母沟通,全面评价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认识水平。
异往类问题
案例:M是初二的学生,男,班长,学习成绩也不错,老师同学都喜欢他。可是,到了初二下学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有一次,M组织同学排练节目,和擅长唱歌的女同学K接触较多,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同学们开始拿他们开玩笑。不久,班主任老师也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还批评了他们。不容他们两个人解释,并通知了双方的家长,家长也不容分说批评了他们,M和K都很委屈,M变得有话不愿和家人说,对老师也产生了很强的抵触情绪,上课故意顶撞老师,在老师的批评下干脆旷课。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属于异往中的逆反心理偏差问题。造成M出现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其老师、家长不懂得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使矛盾激化;M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容易产生固执偏见,逆反心理很强,以为对立与破坏是表现自己的坚强、勇敢,是英雄行为。
专家建议:理解他们,真诚地关心和帮助他们,青少年随着生理发展,渴望与异往,这种心理很正常。老师与家长应多引导而非限制;要多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不要无端猜疑;要善于发现和支持他们的正确行为,重新点燃他们自尊的火种。
自卑心理类问题
案例:Q是初一年级实验班学生,13岁,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不错,是班上的佼佼者,上中学后家长和老师对其寄予很高的期望,她也很努力,但学习成绩仍然退到了班里30名后,敏感的她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称自己是“一条被淹死的鱼”,产生自卑感,痛苦不安,影响睡眠。
案例分析:该学生属于焦虑自卑心理。主要是学习压力太大,对学习效率、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压力一:自我内部的压力。“我始终应该样样比别人好”, 是一种绝对化的非理性观念,是她问题的根源,当现实生活中出现比别人差的状况,且自己觉得已经尽力时,现实与认知无法协调,于是产生焦虑和自卑;压力二:来自外部的压力。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过高;压力三:学习环境的压力。实验班都非“等闲之辈”,竞争对手都很强。
专家建议:①缓解学习压力。从改变她的认知着手,帮助她从自我困扰中走出来,引导她领悟到“没有人能够样样都比别人好”,指导她正确面对成绩的起伏和人生竞争成败;② 重建自信。家长和老师降低期望值,转变教育理念,给予更多的理解、鼓励和支持;③形成合理的用脑习惯。学习效果的提高重在方法的改进,而不是无限制延长学习时间。
如何预防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家庭是青少年人性和理想最主要的培育场所之一。因此,家庭关爱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缺少家庭关爱的儿童自尊心不强,心理不会健全,因为家庭关爱是自尊的第一个重要源泉。双亲和子女的关系对于儿童自尊的发展非常重要。
关键词:高中生;负性心理;抑郁心境
那天我在学校心灵港湾值班,一位高二女生来访,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发现由于来访者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格特点,来访者追求完美但是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尽可能地回避困难并在潜意识里拒绝失败事实。来访者对现在的学习和家庭状况显然是不满的,因此造成内心冲突。贝克认为:“只有当认知中的不良成分被揭示出来,进行正确合理的再认知,并有效予以调整,不良情绪才随之改善。”由此,确定了来访者的咨询方案。方案确定后,我向来访者进行了认知治疗的常规解释,并简要分析了她的情况,要求来访者回去后想想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感到挫败、最心烦和不安的是什么?想好后写下来,下次咨询时带来。
第二次咨询:对于上次的问题来访者作了很认真地思考,她说,她最不满意的是自己的家庭现状,父母工作一向很忙,彼此交流很少,再加上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现在也基本上跟爷爷奶奶同住,所以情感上非常空虚和寂寞。她时常想自己各方面那么优秀,为什么情绪却总是起伏不定,她从来不对人说,一直憋在心里。我表示理解,并要求她讲讲最感挫败的事情,她说,最感挫败的事情是进入高中后,因为班上同学都是最优秀的,所以成绩没有初中的名列前茅,也没有以前那么受老师和同学关注了。
理智上,她明白自己在整个年级并不差,可是情感上她无法接受这种失落和挫败,努力挽回自己在班上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处处显示自己的高贵气质,但事与愿违,反而因此人际关系变得疏远而且敏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学习成绩一直在中游,人际关系也很淡漠、敏感。为此一直心烦、不安。听完,我肯定了她的积极配合,以及对问题的认识,并进一步向她解释了认知治疗的相关观点,提出在实际生活中,她的认知中是否存在一些“负性想法”,并要求她从生活或者个别事件中,找出哪些想法是合理或正性的,哪些想法是不太合理或负性的,这些不合理的想法或者信念怎样作用于她的情绪和行为,并要求她坚持写一周的“每日想法日记”,以检验其中的负性想法。
第三次咨询:通过前面两次的咨询和作业,来访者对自己的内心冲突和认知特点有了一些认识,但是仍不太明确。为此,我们进行了归类和辨析,她的主要负性想法有:
A、“我原来很优秀,所以做什么都应该完美。”“我要显得很高贵,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
B、“我很优秀,所以我不该有那么多失败和不开心。”
C、“我对文学有很强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别人的理解应该和我一样。”
D、“我一定要说服他们接受我的观点,他们和我争论,代表他们排斥我。”
通过对这些负性想法的讨论和探讨,来访者若有所悟,并能及时在生活中意识到这些负性想法。我趁热打铁,指出,总是审视自己是开心还是痛苦,是否处在抑郁中,这是抑郁周期性复发的又一大原因;所有的人都会痛苦,但普通人是带着痛苦去继续工作,去继续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来访者过于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时时检测自己的心理状态。一旦觉得心情很坏,会导致自己不去继续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是逃避,去寻求那种快乐的感受。来访者表示非常同意。
第四次咨询: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有一定深入认识,但是自感心里还是很空虚,不知道该怎么做。
为了能帮助她把这些方面的获益扩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使她明白可以通过控制抑郁来掌握自己的生活,我们在这两次的咨询中,开始面向来访者的人际关系,寻找其中导致抑郁的人际关系模式,并尝试作出行动。通过咨询发现,该来访者在人际交往中采取被动选择和接受的模式,其中包含“害怕被拒绝”因素,以及对自己“高贵完美气质”的过高期望。其深层原因在于希望通过以上模式,得到情感需求(被关注、被认可等)的满足。
在这些问题引起来访者思考和赞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相关的人际关系指导和训练,分步骤、按程度布置作业(比如“了解同学真实想法”、“迈出主动交流第N步”),并在下次对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检查和反馈。另外,通过班主任和周围关系好的同学的主动交流沟通和积极反馈,增强其人际主动性的自信心。
第五次咨询: 针对来访者和母亲之间的矛盾,我们商量着进行了一次“空椅子对话技术”,和“母亲”沟通内心想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来访者的愤怒情绪。在后来的一次咨询中,她给母亲的打分上升到了6分。接着,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和她的“父亲”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父女间的隔阂。这两次咨询促进了她和父母交流的强烈愿望和行动力,在后来的一次尝试之后,她说,没想到原来和父母亲沟通就是这么简单而愉快的一件事情,也没想到父母其实也一直为此苦恼不堪。她的行动能力越来越强。
整个咨询过程中,我都很注意运用鼓励、支持等技术,着重消除来访者顾虑,提高其行动能力和自信心。在鼓励、支持之下,来访者开始体验内心资源以及为自己做选择的力量,挑战自己的自我局限并将计划付诸行动。
心理咨询效果评估。咨询结束半年后,来访者进入高三的紧张备考,通过随访发现,该来访者情况比较稳定。
据来访者自己及其周围人评价:来访者自我感觉情绪起伏较少,基本较稳定,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睡眠质量有所好转,人际关系趋于平和稳定,与父母保持一定的沟通;对自己的人格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信心倍增,各方面状态良好。
本案例咨询效果良好。来访者对抑郁情绪的关注明显减少,能将大部分注意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成绩稳定。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动力明显增强,自我控制感增强,对他人有了更加合适的期望,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加完善和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张日升著:《青年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孟昭兰著:《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
[3]郑日昌主编:《中学生心理卫生》,山东教育出版社
案例:李某,女,15岁,山东省莱州市**中学2009级学生,2011年开学初还正常上学,成绩良好。但是从2011年4月中旬开始就经常请假缺课,后来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逃避他人。
1.原因分析
我经过家访了解到:该生的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父亲在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女儿的一切要求,这就造成了她既胆小怕事又固执任性。该生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发誓要考上重点中学,父母对她的期望值也相当高。但由于她几次小测验成绩都不是很突出,心情很不好。强烈的好胜心理驱使她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通过家访,我明白了她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几次考试失利,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长此下去,她的认识越片面,心里的焦虑就越强,最终将导致她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2.心理辅导和教育的过程
(1)加强与该生家庭的联系,使她摆脱心理困境。我认识到造成她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不要只顾着下地干活而教育孩子简单粗暴。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实在脱不开身就打电话,做她父母亲的思想工作,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
(2)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该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她还不愿上学,我去她家里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有时还不接我电话。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象,其实她的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我不急也不躁,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给她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她回到学校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还每天安排两名同学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她聊天,给她讲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她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此后,她瘦弱的身影也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她重新振作的契机,使她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她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她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3)组织各种活动激发起该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她的心理承受能力。 为了使这孩子学会自强,也教育其他学生,我组织了各种活动。比如,学习张海迪事迹、“十六岁决不轻言放弃”主题班会以及她最擅长的英语知识竞赛等。后来她主动找到我并郑重地告诉我她要从现在做起,面对现实,做一个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的人……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创设一个宽松有益的心理环境,引导这孩子唤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从心理辅导和教育过程引发的两点思考
(1)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很少注意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近日,青少年心理和教育专家王极盛接受了我刊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早恋”这个词我们说得很多,但准确来说,究竟什么时候“恋”算早,我们通常说的“早恋”该如何定义?
王极盛(以下简称王): 早恋其实没有明确的定义,它是普通人认定的一种现象。一般来说,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年龄和实际状况,早于一般水平的恋爱就称之为早恋。这里的“早恋”具有社会特定性,和社会标准有关,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我认为,“早恋”不过是因为社会标准不一样。而产生的结果。打个比方,一个职高生毕业后踏入社会自食其力了,这时候他谈恋爱,我们觉得很正常,但如果这事放在一个正上高中准备考大学的同龄孩子身上,我们就会觉得不正常或不应该,而社会力量也会加以阻止。
记:这令人想起电影《九九艳阳天》,里面的歌唱道:“18岁的哥哥,坐在小河边。”英莲和小战士刚过18岁,已经谈婚论嫁了,大家都觉得很正常。
王: 对。歌德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人本来就是感情动物,到了一定年龄要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事,何况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几十年前大不一样,现在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成熟年龄都比从前的孩子大大提前。
记:上面提到的两个案例的当事人都因为“早恋”受到学校的处罚。评论家马少华先生认为老师的价值取向有问题,对“早恋”的看重高过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您怎么看待学校的处理?
王: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早恋就是谈恋爱,而不是异性间的正常交往。在中学生案例中,老师说学生谈恋爱,唯一的证据就是一个拥抱,这是不对的。拥抱有可能是恋爱,也有可能不是,很多谈得来的异性朋友之间也会有类似的举动,所以拥抱的表象不足以说明问题。学校仅凭这个就认定是早恋,从而将学生开除,是不妥的。
第二,青少年对感情向往是正常的,为什么会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阻碍呢?因为他们还是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作为学生,进了校门就等于和学校达成了协议,接受学校的管理,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大学生案例中,我认为学校开除她,是因为她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而不是因为别的,我个人认为是合理的。当然,这里面涉及的隐私问题另当别论。
记:有人说:“初恋是愚蠢加上太多的好奇心。”在我们知道的早恋案例中,其实,许多中学生对自己的感情并不了解,把自己对异性朦胧的好感理解为爱情,认为自己是在恋爱。请问,什么叫喜欢,什么叫爱?两者究竟有何不同?
王:对于是不是在恋爱,我有一个八字口诀,青少年朋友不妨一试,那就是当你学习或休息时,异性的身影是不是“不召则来,挥之不去”。如果不是,就是友谊;如果是,那八九不离十就是恋爱了。友谊一般比较自然大方,背景一般在广阔的公众空间;而爱具有排他性,一般更愿意在隐秘的空间活动,而且从行为来看也更为不自然,伴随紧张、焦虑等症状。
记:因为普遍认为男女间没有纯洁的友谊,学校为了防止学生早恋,采取了很多措施,如男女分班,在宿舍楼安装摄像头。做父母的也不容易,女儿大了,上学、放学反倒需要每天接送了……而有的父母,见不能阻止孩子恋爱,干脆连都给孩子买好。您说,在孩子早恋问题上,学校和家长究竟该怎么做?
王:首先,我不赞成男女分班,这种方法既没效果,也不值得推广。青少年大多叛逆,你越不要他这样,他就越要这样。而且,把男女分开更增加了异性间的神秘感和好奇心,这样反而与初衷背道而驰。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说,把男女生长期隔离,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我在工作中,接触到许多婚姻不幸的成年人,他们婚姻不幸的原因大多要追溯到青少年期间的性压抑。所以,无论基于哪种考虑,我都不会赞同这种男女隔离的教育方式。
其次,我认为男女之间会有纯洁的友谊。为什么不能有呢?成年人在工作中会有关系密切的异性同事,青少年为什么就不能拥有异性同学的正常友谊呢?在青少年的异往问题上,学校和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动不动就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我发现在一些早恋案例中,很多孩子是因为老师和家长的怀疑,被迫弄假成真。对孩子与异性的交往过于敏感,是老师和家长的通病,当然这和那代人的经历有关。作为老师和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早恋倾向,最好通过交流,提醒、建议孩子走出感情困扰,而不要以命令、惩罚等手段来解决问题。
我鼓励男女生正常交往。我对自己的儿子也是这个态度,鼓励他与女生多交往。孩子现在读大学,经常带同学到家里玩,男的女的都有,有时饿了大家还一起动手做饭吃。我认为没有什么,很好,很正常,孩子们也玩得很高兴。
记:对青少年早恋问题,国外的社会和家庭是如何处理的?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王:在发达国家,家长一般是鼓励孩子从小多和异性接触的,认为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到了年龄不接触是不正常的。因为工作关系,我曾在日本待过几年。就我看到的,日本根本没有“早恋”这一说。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因素,他们非常注重人作为个体的权利和自由,社会和家庭都较为开放,对孩子的异往没有太多干涉,而且他们在这方面的教育也比我们完善,一般青少年都具备生理常识,值得我们借鉴。但完全放任不管也是不行的,这几年日本的少女未婚先孕比例大大提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
记:近几年,我们听到许多关于早恋的新说法: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一筠教授说,“早恋”应该叫“早练”;另有专家主张最好不用“早恋”而用“中学生恋爱”这个中性概念来代替,既不贬,也不褒;还有人说,孩子不是“早恋”而是“来往过密”。您如何看待这些新名词的出现?
王:这些新名词的提出,说明社会对早恋现象正在以更加人性化的视角去看待,但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我的看法是,一般的青少年正常交往不应该称之为“早恋”,不要归入“早恋”的范畴。所谓的“早恋”就是两个人在恋爱,这种恋爱的实质和成年人的恋爱是一样的,只是早于一般人的年龄水平。
记:随着“早恋”的日益普遍,“性”的问题已成了学校和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我手上有来自北京妇产医院的数据:1998年,该院接受中期引产手术的女性中,一半左右未婚,其中20岁以下的女孩占14%。但是2008年,该院最近的一次粗略统计表明,做大月份引产的女性中,50%为18岁以下的少女。您对此怎么看?
王: 很巧。我本人就在北京市妇产医院当过8年的心理大夫,做过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你说的这种现象确实很多,有些孩子还是几进几出,令人担忧。在青少年性教育上,不得不承认,我们做得不够好,老师和家长都有责任。除了《生理卫生》课本上的内容外,我觉得学校还应该在性心理、性生理、性安全等方面进行普及教育,不要怕孩子知道了会怎么怎么样,这些都是科学知识。男生也好,女生也好,知道了总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伤害,特别是女生。
记:在性教育问题上,学校和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不知道就不会犯错。有媒体报道,前不久一个12岁的男孩把一个7岁的女孩给了,7岁小女孩的父母一气之下,把小男孩给活活打死了。
王:这就是典型的早期性教育缺乏造成的悲剧。我分析这个男孩做这种事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比如电视剧,他模仿了剧中的某个人;二是他不知道这样做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会给女孩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如果知道了,他肯定就不会做了。比如,杀人的后果,通常是一命偿一命,具备了这种常识,我们就会控制自己的愤怒。
论文关键词:体育锻炼: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改善和调理
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在物质生活上一天比一天好.可却感到一天比一天“活的累”。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可总是感到烦躁、焦虑、沮丧、羞怯,表现为急躁易怒、忧郁多疑、孤僻自负、忧柔胆怯,甚至心理失衡、难以自控:再加上我国特有的人口众多、独生子女。以及上学、就业竞争激烈等问题。使得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患心理障碍的机会只会增多,不会减少。因此,在加强预防和监控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的同时,开展对他们心理障碍的改善和调理的研究、探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一、青少年学生,理健康的现状
人们在创造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心理上的困扰.威胁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一起故意杀人案震惊全国.案犯马加爵因琐事与同窗三年多的同学积怨.并处心积虑采取其残忍的手段连杀四名同学后出逃:还有近来连续发生的青少年学生因学习任务繁重不堪重负、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跳楼的恶性事件.均作为极端案例而引起媒体舆论的普遍关注。而这些极端案例的背后.是日益普遍存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隐患;在学生家长、老师的一般经验中。相当比例的青少年呈现出敏感、脆弱、孤僻、焦虑等心理特征。据报到:“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高达20%以上。”然而,有上述心理特征的青少年,若能正确面对且进行有效自我调理。这些心理问题就能得以解决.否则,就会产生心理障碍以致出现异常的行为。故此.心理障碍酝酿着悲剧.成为违法犯罪的主演诱因透过这些触目惊心的恶性事件.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再敲警钟.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关于广州大学生的一份调查材料显示:“4675个被抽查的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55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1.79%。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共36人,占凋查总数的0.76%,其症状包括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强迫、焦虑、偏执、抑郁等。这些症状都可能导致这部分大学生的行为偏差,有些症状隐含攻击性和残忍性.甚至可以说是产生马加爵事件的土壤和温床。”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了。《全国普通教育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就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中明确的提出:“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从而,必须高度重视体育与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而健康发展的心理健康有机结合起来,广泛运用体育的各种途径、方法与手段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对于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克服心理障碍,调节心理状态,预防心理疾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各种适应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体育锻炼改善和调理心理障碍的基本原理
人的大脑与肌肉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即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至肌肉.也可以从肌肉传至大脑。肌肉活动积极,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冲动就多.大脑的兴奋水平就高,情绪就会高涨反之.肌肉愈放松,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冲动就愈少,大脑的兴奋性就降低.情绪就不会高涨。运用体育的方法与手段之所以能有效的改善和调节人的情绪.也就是有效的运用和遵循了这一基本原理。
有关研究也早已证明:心理疾病长期得不到改善便会通过一定途径导致生理疾病。例如。好激动或性格过于内向、比较固执的人.易发生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一个人如老是处在压抑的性格和失望愤怒的情绪中.也常常是癌症的诱发凶素。然而.生理疾病,若久病不愈也会导致一些因性格缺陷而引发的心理疾病例如.结肠炎患者常伴有依赖、受压抑、情感受挫、争强好胜:心脏病患者常伴有忙碌、急躁、缺乏自控等。由此可见,无论是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预防和调理治疗.就会有可能相互转化,导致病上加病。所以,加强学校体育.使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对预防和调理治疗生理、心理疾病.确保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极为重要。
三、体育锻炼改善和调理心理障碍的独特优势
研究与实践证明.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益脑增智,锻炼意志品质.增强和提高他们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信心与能力.而且能有效的愉悦身心,调节情绪,发展个性,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改善人际关系;况且科学而合理,适宜地体育锻炼没有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故此,体育锻炼对改善和凋理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
1、能有效的增强和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利于预防和调理治愈学生的生理、心理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健全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人们身体活动的方式,直接改变其在安静状态下生理。心理活动的方式,促使身体各机能系统进人积极而良性的活动状态.从而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各系统的器官处于高度兴奋和活跃水平.把安静时处于长时间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的激活起来。因而.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体各系统的器官从血液中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且能使其在形态和技能上得到有效而良好的发展,从而强身体魄.增进健康。而健康的肌体.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各机能系统又是人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所以。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和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以利于预防和调理治愈一些常见的生理疾病.同时.也有利于有效的预防和调理治愈.如神经衰弱症.焦虑症和抑郁正等青少年学生中常见的一些心理疾病
2、能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以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完善自我
自我教育是个体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而进行的教育过程。自我教育中的“自我”.正是形成完整个性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情感丰富,智力水平较高,理解能力较强,接受能力较好.并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自学的能力。因此,结合其兴趣、爱好、特长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特征.学习并掌握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技术、技能.提高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并形成一种自学、自炼的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些对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及其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完善自我都是切实可行的。
3、充分利用‘群体竞争’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勇于拼搏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健全人格体育活动几乎包括含了人类一切形式的活动(有如:身体的、心理的、认识的、情绪的、意志品质的等等)。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充分表现利己与利他心、协作精神与个人主义、和睦友好与敌视抗争等.究竟倾向哪一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集体的氛围因此.具有良好氛围的体育学习集体,才能培养和激发集体成员体育学习的良好动机。所以,在游戏、比赛等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充分利用“群体竞争”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的竞争意识及其能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团队精神等。这些都是改善心里障碍,促进心里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形式多样,体育竞赛活动丰富多彩.能够满足各种个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人与人交往及其友谊的需要.以利于增强和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与荣誉感,这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学生通过体育比赛的胜与负、成与败的反复磨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与适应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意志品质.而且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是学生问的关系亲切和睦、融洽和谐,使学生从中感受喜悦、精神愉快.很好地克服脆弱、孤僻、易怒、焦虑等性格缺陷.从而以利于协调人际关系.促进良好性格特征的形成.使青少年学生形成乐观的情绪与开朗的性格.健全的人格。
4、科学而适宜地体育锻炼没有副作用.易于被心理障碍患者接受.便于自我监控调理治疗.以利于推广运用
有关研究表明:采用不同强度、时间、速度、幅度和节奏的体育活动.能有效的达到和实现心理改善转化与调理治愈的目的;而且易于被心理障碍患者接受,见效快,且反弹小、无副作用。绝大多数心理障碍患者不认为自己有病,更不愿意去心理咨询机构或寻求心理医生治疗.但对体育手段的调理治疗较易接受.因为患者接受调理治疗时没有病人的感觉.能避免周围人的议论.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到调理治疗。体育手段的调理治疗不仅能有效的调理心理状态,而且能有益于改善生理水平.以利于达到用健康的生理来促进病态心理的调理治疗。因此.科学而合理、适宜地体育锻炼对调理治疗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有其独特的疗效.而且见效快.复发的可能性小.就如同中医治疗是治本,更没有什么危险或副作用;也不受什么医疗条件的限制.简便易行.更不需花费财力,经济实用.即便于学生自我监控调理治疗.也有利于推广运用。从而,充实了学校心理调理治疗的手段和内容.弥补了现有学校心理咨询、调理治疗学生心理障碍之机构人员和设备的不足。
四、改善和调理学生心理障碍的几种运动处方
运用运动处方对心理障碍进行的改善和调理治愈.可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感发泄、兴趣改变、心情放松、情绪稳定。
在青少年学生中患心理障碍的类型主要有:孤僻型、焦虑型、易怒型等。实践证明,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患者,采用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和不同强度、时问而进行锻炼的运动处方,针对性强、见效快、效果好。下面就上述的几种心理障碍改善和调理治疗的运动处方简介如下:
1、孤僻型之改善和调理治疗的运动处方
假若你自我觉得性格孤僻、不大和群,人际关系敏感、紧张.做事缺乏自信、自尊自强不够时.可选择一些以有氧锻炼相结合,且技巧性较强的集体运动项目:例如:篮球、排球、足球、兵乓球、羽毛球、网球,以及接力跑等。锻炼时应采用的强度为强弱交替.用时稍长,而且幅度大小、速度和节奏快慢相结合的动作练习。有效的锻炼强度其心率可控制在140次,分钟左右;锻炼持续时间为8~15周,每周锻炼3—4次,每次锻炼用时一般不少于30分钟患者应当有意识地参与和他人的合作练习.从而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提高自信.完善自我的同时.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2、焦虑型之改善和调理治疗的运动处方
假若你自己觉得遇事总是情绪烦躁、焦虑不安、心神不定时.可选择一些以有氧锻炼为主、且兴趣性较强或患者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例如:除球类项目外。跳绳、韵律操、体育舞蹈,以及登山、游泳等。锻炼时应采用强度大、用时适宜,而且速度快、幅度适中的动作练习。大强度体育锻炼时的心率可达160次/分钟;锻炼持续时间为8—15周,每周锻炼2—4次,每次锻炼用时应当在20—30分钟通过此类体育锻炼使患者心神得以改善和调理治疗.情绪趋于稳定:处事稳妥自如.得心应手。然而.要注意的是锻炼后.必须进行充分的放松整理活动,让全身得到充分的放松、恢复,这是该类型心理障碍之改善和调理治疗的关键
3、易怒型之改善和调理治疗的运动处方
倘若你发现自己遇事不冷静、性情易急躁、感情易冲动.甚至易发怒时.可选择一些以有氧锻炼为主.且自己感兴趣或重意念的运动项目:例如:长距离的行走或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练极剑,以及气功等。锻炼是应采用强度适中,用时较长。而且幅度较大、速度和节奏缓慢的动作练习。强度适中的体育锻炼时心率应当控制在120次/分钟以内:锻炼持续时间为8—15周。每周锻炼3—5次.每次锻炼用时应当在40分钟以上.尚若患者本人身体状态较好用时还可更长一些.可达一个小时。通过此类体育锻炼使情绪的兴奋性降低,把兴奋性控制在适中的水平:患者长期坚持参加锻炼,能有效地陶冶情操、改善性情、稳定情绪,使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作为改善和弥补心理缺陷.完善自我、健全人格的调理治疗形式,不是一般的体育娱乐活动.要想达到有效的消耗因患心理障碍所积累的大量的心理能量.打乱患者已形成的病态心理秩序.最终使患者身心平衡.实现身心健康之目的.就必须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充分考虑选用什么运动项目、采用何种锻炼强度,锻炼持续时间的长短等诸多方面都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及其所处的环境与条件而定。而且每次锻炼的时问与锻炼的强度呈反比.即:锻炼的强度大,持续的时间相应缩短;锻炼的强度小,持续的时间应当延长。
从而,为了有效地改善和调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障碍.体育锻炼时,无论是运动项目的选用、锻炼强度的强弱.还是运动量的大小及其持续时间长短的安排等.建议如下:
1、运动项目的采用应因人而异,最好是选用患者熟悉、喜欢、感兴趣的项目内容,这样,才能使患者全身心是投入。
2、锻炼强度要适中.应以中等强度或强弱交替的强度安排为主.锻炼时心率一般应控制在120~160次/分钟之间为宜。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33-01
在每个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挫折,心理上就会产生矛盾和困惑,形成不适应期,甚至导致逆反心理。这时就需要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应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案例介绍】
2013年春季,我班有一位男生,12岁,五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开始他和爷爷、爸爸一起生活,后来爷爷因病去世,就和身有残疾的爸爸一起生活。通过课外访万家活动,我深知其家庭情况。在学校,管某经常独自一人,很沉默,不与人交流,特别是教室里,表现更加明显,沉默寡言。在第一次和他谈话时,他满脸泪水说:“在我几岁的时候,妈妈就不要我了,爸爸又是个残疾人,我真的不愿再读书,家里实在负担不起,我不想爸爸到处向亲戚借钱让我读书,我没有用。”让我感到自己有责任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
【案例分析】
2012年到2013年春季,我利用课余时间,多次到他家走访,交谈中了解到,多年前,父母就离了婚,使幼年的他遭受重大打击,缺乏母爱,加上父亲残疾,不能劳作,家庭缺乏经济来源,使他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不敢与大家交流,尽量回避活动。这种家庭变故,使他失去心理平衡,变得焦虑不安,感到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自卑心理,但同时又特别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如果教师此时不闻不问,不仅不会消除这种心理,反而会增强他的自卑。长此下去,心扉就无法打开,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育人方法】
1.加强与家校联系,帮他走出心理自卑的阴影。他心理自卑的主因是来自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爸爸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在孩子身上看到希望。我通过多次走访他家和电话联系,做他爸爸的思想工作,希望他面对现实,积极面对生活,争取亲戚朋友的支持,让孩子专心念书,在家里也不要让孩子过多地承担家务。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影响他读书。刚好,他有个姑爷是个建筑师傅,多次送孩子上学,我也认识,就让他多次劝说管某的爸爸,还让他想办法联系到其母亲,让其多给孩子打电话,毕竟人间最难舍的是母子亲情,经过多次交谈,终于,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我还积极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给他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并减免一些生活费,由于家校共同努力,管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和课堂上活跃多了,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学,也乐于参与班集体活动。
2.通过行为个案疗法,使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通过观察,我发现管某普通话不是很好,不敢发言。一次在课堂上,我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几乎都不会回答,我突然发现这孩子举起了小手,于是抓住这个机会请他讲,开始时,他声音很小,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并走到他的身旁,抚摸一下他的小脑袋。让他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来,他讲得很流利,得到同学们的一致称赞,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此后,因为他酷爱动脑,喜欢走象棋,我多次利用活动课和晚饭后时间,和他在楚河汉界一较高下,并有意识地让他赢一些,让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步使他摆脱自卑的心理,激发自信心。一段时间以后,师生的交往,热情的鼓励,他的学习成绩也明显上升,并在四五年级竞赛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3.鼓励他热爱生活,提高抗挫折的能力。为了让他燃起对生活的热爱,我组织班会课“怎样面对生活的挑战”。在班会上,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发表看法,有的说,“面对人生的挑战,我要像霍金那样身残志坚,百折不挠,做一个有用的人。”有的说,“在遇到困难时,我要同鲁滨逊那样,要直面现实,积极想办法,做一个勇敢的人。”学生用振奋人心的歌声,精彩的诗歌朗诵,讲故事等形式表达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心声。我精心为管某准备了汪国真的诗歌《我微笑着走向生活》,请他到台上朗诵,他十分激动,朗诵声情并茂,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通过一系列活动,创设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唤起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
【辅导成效】
一学年以来,管某看到我也会微笑着跟我打招呼,与同学们的相处也很融洽。而且课堂上发言踊跃,学习成绩也是直线上升,全体教师都为之高兴。在今年春季学校举办的“庆六一”活动中,他还能走上舞台,为全体师生演唱《麻城杜鹃花》,获得全场掌声,我深知这一切是多么不易啊!
【案例反思】
1.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时期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成人后就很难在社会上有所建树,一些心理疾病导致的校园悲剧并不鲜见。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农村学校教育工作中重要的节点,也是目前最弱的一环。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就有必要针对个案,采用不同的策略。一个孩子的学习不好只是暂时的,而心理疾病可能是终生的。
2.教师不要把孩子的心理问题表象上升为品德问题。同志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上曾指出,要不断探索和把握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针对一些突出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活动。探索和把握未成年人成长的规律,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尊重他们,帮助他们认识客观世界,分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尊重指的是敬重、重视,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教育不仅靠嘴,更重要的是眼睛和耳朵,要用眼睛去发现学生的进步,用耳朵去倾听孩子内心真诚的呼唤。现在在每个班级中都可能存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心理方面有问题的孩子,或身体有残疾的孩子,而管某一二两方面兼而有之。我在工作中没有把管某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对其严加指责和批评,而是不露痕迹地保护他的自尊心,把他看作普通、正常的孩子看待,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让他树立快乐学习和阳光生活的信心.
3.要把孩子当作孩子来看待,不宜成人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成人都难免受到各种心理困扰。而青少年处于从懵懂初知走向逐步成熟的阶段,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这是很正常的,不能把孩子成人化,认为听话就是好孩子,不惹事生非就是好孩子,而他们的一些心理疾病,或被一些表象蒙蔽,或被教师和家长忽视,导致不少孩子感到和大人有代沟,觉得自己很孤立,进而压抑个人情感,诱发心理疾病。这时,教师就需要把孩子当作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尽早地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去和孩子做朋友,组织好班集体和学校活动,进行心理疏导,满足其心理需求,使他们热爱生活,满怀信心,增强抗压能力,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苏州相城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2-0076-03
在提倡“低碳生活,构建绿色家园”的今天,积极构建“绿色精神家园”成为中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 “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的、周到的培养和教育。父母和教师仅仅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儿童的心理健康、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任务。”为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基于此,苏州相城实验中学努力探索中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以学校和家庭这两个学生的主要生存环境为依托,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的教育生态系统模式。苏州相城实验中学以学校和家庭两个生存环境为切入点,逐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个中心”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两个基本点”是指教师和家长,以形成家校合力,提高教育有效性。在此模式的指导下,学校确立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目标:第一,预防和矫正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第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第三,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智力发展。为促使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效落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制度、组织领导机构和专兼职人员作保障。为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全校上下形成统一认识,建立起以校长为组长的全方位、重点突出的多层教育体系(见图1),
健全的组织网络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人员不断充实,工作渠道全面畅通。例如,学校成立家长学校,组建家长委员会;学校制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防护制度、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危机学生干预与转介制度、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领导小组研讨制订每学期的具体工作计划,由专职心理教师负责实施,由学校领导小组负责考核、验收。学科教师针对学科特点,制订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计划,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家校联系,邀请家长进校园,形成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和教育专家向家长普及家教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制度,如为家长开展如何把握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等讲座,让家长更懂得孩子的心。同时,学校让家长参加学生班队会,为孩子和家长架起沟通的桥梁,使家校形成合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效力。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为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和规范必须依靠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是学校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得以实践的中坚力量。
为提高教师素质,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每学期外聘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如青春期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心理问题处理方法与技巧、学生学习心理及辅导、教师心理保健等,并与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以提高全员教师的心育意识和工作技能。同时,学校注重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其提供提升专业能力和组织管理效能的专题课程。例如,学校多次派专职心理教师参加市级心理骨干教师研修班、NLP技术培训班、亚隆团体辅导工作坊、学校情境下的情绪管理工作坊、心理教师的每年进阶培训等,为他们的专业发展增添动力。学校建立了区级心理健康教师集体教研制度,定期开展活动,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对于新教师,学校会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的岗前专业培训,既安排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理、青少年心理特点及教育、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分析等理论课程,也安排了学生问题处理技术与会话技术等方法技巧培训课程。这些培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教师自觉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教育之中。
这样,学校逐渐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中心、骨干教师为辐射、全员教师参与的教师队伍,保证了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实施。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当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结合实际和学生特点,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首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规律。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为此,学校形成了初一年级课程辅导,初二、初三年级专题辅导的心育课程体系。初一年级每双周有一节课,以学习适应、情绪调节、人际交往、自我发展为内容;初二、初三利用班队会每月一节,以青春期教育、战胜挫折、自我提高等为内容。多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形成了深受学生欢迎、课堂气氛民主、课堂形式多样的一套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五个环节:课前热身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愉快地进入课堂;展开讨论,寻找答案;联系自我,注重体验;师生共同总结,深化主题。经过几年的研究积累,学校编写了相城实验中学彻中生健康教育教程》校本课程。
其次,以心理咨询为主要交流方式,为学生和家长搭建解决困惑的平台。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既拓宽了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渠道,也为家长提供了教子问题的交流空间。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设有“室”“线”“箱”“刊”四类,通过面谈、电话、信函、网站等形式开展咨询活动,并介绍学生需要的心理学常识、回答学生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除心理咨询室外,学校还建立了心怡室,通过小团体辅导形式对学生进行松弛训练;购置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报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图书阅览角”;组织“健康杯”学生心理美
文大赛、“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比赛;设立了学生心理信息员辅导小组;开展校园心理剧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做到助人自助。
再次,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契机,加强学生心理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为使心理咨询教师更客观地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变化,学校购置了“心海”软件学生档案系统,在专家指导下,更科学地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审慎的态度制定了测量计划,在不同年级进行创造能力自测、卡特尔14PF人格测量等,使心理测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它在咨询和诊断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学校要求心理教师根据测量结果给学校和班主任教师写出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种信息化管理,心理咨询教师可以迅速找到某个学生的各方面资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后,以实现三结合为拓展方式,使心理健康教育经常化、系列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结合”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第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团队活动紧密结合。通过新生军训、少年团校,学生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和意志品质得到了发展,形成了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第二,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紧密结合。为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学校将班级作为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阵地。第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学校在家长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家长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有关常识,了解自己孩子的各种心理特点、存在的问题及简单的矫正方法,使家长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四、提高家长的心育水平和能力,为学校工作提供有力的后盾
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由于家长素质不同,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误区。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子技能技巧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提高家长的心育意识。几年来,学校多次邀请国内家庭教育专家来校为家长做辅导讲座,家长就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与专家进行交流。例如,学校举办的“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讲座,向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使其积累成功的家教经验;“孩子的心理知多少”的讲座让家长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使其有针对性地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实施教育;“考试焦虑的防治”的讲座告诉家长要降低期望值,不要一味地关注孩子的分数,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放松训练法。通过学习,家长学会了了解孩子、认识孩子,规范自身的教子行为,并积极创设健康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教育环境中陶冶出健康的心理品质。
对于部分有问题的学生,学校召开家长―教师恳谈会。教师邀请有关家长参加,就某些学生的问题进行协调讨论,形成统一认识,寻求教育良方。同时,教师利用家访的契机,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教师与家长推心置腹的交谈营造了和谐友好的气氛,既能把正确的教育信息传递给家长,又能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家长的思想意识得到了转变,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开展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时是无形的,是不能立竿见影的,因而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评估重点放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相应行为的改进上,通过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对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有效评估,以更好地改善此工作。
为确保评估的科学性、有效性,学校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第一,通过学生心理测量情况进行评定。第二,通过学生的内省材料进行分析评定。每次心理健康教育课或一次活动结束后,学校会让学生写出体会、感受,并对学生的感受和体会材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心理变化。第三,通过家长访谈和学生访谈。一方面,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观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后学生是否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以此来评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教师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到改进办法。第四,通过心理咨询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咨询后,教师认真写出案例分析,并进行跟踪调查,这一结果也能对我们的教育过程、结果进行有效评价。
几年来,学校有计划地保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顺利实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心理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学生、教师、学校及家长的共同发展。虽然在具体工作中学校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会不断得到解决,而且随着问题的解决,这一模式会更加成熟和完善。笔者相信,在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教育;心理;对策
所谓缺失家庭:本文是指那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父母双方的关爱长期缺失的家庭,本文主要研究的群体是民办高校中来自离异家庭和留守家庭的青少年。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化,中国社会也逐渐步入转型期,各种问题开始突显。近年来中国的离婚率一路走高。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我国离婚率连续7年递增,而到了2011年,离婚率仍然继续攀升,仅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随着2005年来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65.9%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生长在父母不健全、不健康、不幸福的婚姻家庭中的孩子,更易发生心理问题。一定程度上讲,在同样社会环境、学业压力下,哪些孩子更容易患心理疾病,更容易犯罪,就看他来自什么样的家庭。层出不穷的青少年问题,追根溯源都是家庭问题。缺失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长期处于不良的家庭结构中,父母关爱缺失,学习上缺乏动力,自律性差,学习成绩总体上明显落后于健全良好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由于成绩表现不好,考分偏低等因素,很多学生不能如愿考入理想学校,而进入民办高校就读。民办高校本身也具有特殊性,与公办院校学生相比,民办院校的学生还承受着比公办学生更沉重的压力,如高额的学费、底子薄造成的学业压力,社会偏见等,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笔者在民办高校工作近5年,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也有3年,根据以往的调查,尤其是来自缺失家庭中的学生,心理承受力较差,社会支持系统较弱,行为上易产生偏差。从学校历年入学新生家庭情况调查表也可以看出,学生中来自缺失家庭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这类特殊人群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所以,努力构建科学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积极探索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帮助民办高校中的特殊人群――来自缺失家庭中的青少年,解决成长与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是做好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民办高校中缺失家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人际关系敏感。有研究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敏感检出率高。这些学生出现的人际关系问题与其特殊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其中高考失利是民办高校大学生交往敏感、自卑最重要的原因,另外,学习基础差、“民办”大学生的特殊称谓也是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宿舍关系紧张,恋爱问题也非常突出。
2.适应问题。大一新生对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由于民办高校在学生管理上较为严格,导致部分新生很难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对于来自缺失家庭的学生,本身适应性较差,面对生活环境、学习条件、人际关系等变化,更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出现多种适应性心理问题,如对生活感到茫然无措,心理压力很大,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等反应等。尤其是经历过高考失利的大学生,对于来到民办高校,心中充满不情愿,对这里的生活、学习等不满意,无愉悦感。个别极端的学生选择退学。
3.学业问题。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或者长期处于被寄养的状态,青少年的教育成了无人管辖的盲区,在学习上逃学、厌学,找不到学习的方向,没有成就感,再加上大学学习需要较高的自觉性,一些同学迷失在网游、睡觉中,最后学业亮红灯,落到被学校劝退的境地。
4.自卑抑郁。因家庭的破裂,许多孩子的正常情感生活遭到破坏,或是由于生活动荡,长期离开父母被寄养,没有安全感,敏感自卑,甚至进入抑郁的空间,产生心理疾病。近年来民办高校中也出现了不少抑郁自杀现象。
5.暴躁憎恨。有的学生对离异的父母充满憎恨,怨恨父母抛弃他们。这种憎恨久而久之就会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的不满。笔者咨询过一个案例,该生小学时父母离异,归母亲抚养,离异后父母仍争吵不断,甚至拳脚相加。而由于母亲的抚养能力较弱,一家的生活也陷入困顿状态,该生的成绩更是一落千丈,经过几番高复勉强考入大学。大学期间迷恋网络游戏,极少上课,得到学校的处分。母亲稍加指责,他便大发雷霆,甚至对母亲动粗。
二、学校的教育对策
1.创建缺失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应加强对缺失家庭子女的管理和保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宝贵的品质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家庭的离异和残缺使他们在性格、学习和社会适应性都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因此学校要重视对这个特殊人群的教育,创造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健康环境,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温暖。学校应建立离异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详加记录。学校的辅导员和心理咨询老师要掌握离异家庭学生的基本情况,并负责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助。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
2.重视入学教育。重视大学一、二年级期间的教育。学生刚入校的第一、二年级,学生刚刚转换环境,此时是学生最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可塑、可教育性最好的时期。班主任或辅导员应抓紧时间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生,掌握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尤其是对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主动地同班干部一起,协同建立良好的班风,对有不良个性倾向的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研究帮助其纠正的方式方法。
3.经常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辅导并举,首先,要针对离异家庭大学生共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对辅导者和离异家庭大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益处,比个别心理辅导更加节省时间,更加经济; 团体心理辅导能运用集体的力量, 促进当事人行为的最大改变。在辅导的过程中, 榜样作用与模仿学习更有助于当事人的社会化过程,使他们能通过感情的交流,用自己的感受、体会、经验去辅导和帮助其他学生。这种经验和感受的分担具有治疗性的功能,可以消除个体自卑感。
三、建立学校、家庭互动机制
学生工作需要家长的配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家庭要扮演主要的角色。家庭的不良影响对于学校教育具有抵消作用,会产生负效应。教师必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承担起父母应尽到的责任和义务,让家长明白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建议学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平台确保学校、家庭沟通顺畅。
四、社会要更多地关爱离异家庭子女
家庭、学校相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小环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社会是个大环境,它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媒体舆论要正面引导青少年,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夏金元.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56-57.
[2]李学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 (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