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风筝教学反思

风筝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30 08:53: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风筝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风筝教学反思

第1篇

1.教学思路清晰

一开始,让学生谈自己放飞风筝的自由与快乐,引出课文兄弟俩对风筝的不同态度,由此矛盾而上演了一场“精神虐杀事件”。最后讨论体会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才是导致这场“精神虐杀”真正的罪魁祸首。

2.教学方法得当

我紧紧抓住“精神虐杀”,重点研读三、四自然段。如第三自然段中通过圈点、朗读,突出“出神、惊呼、高兴得跳跃”,让学生体会弟弟对风筝的酷爱以及表现弟弟天真活泼的形象。第四自然段以动作、神态等描写著称。教学时采用的是学生表演“我”毁风筝的片断,其他学生很受启发。评点时,大多数学生都能指出表演学生的不到位之处。通过朗读、表演,学生充分领略了“我”的毫不顾忌、无情践踏风筝的粗暴行径。

对于教学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思维的碰撞,这样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在讨论“‘我’还不是‘罪魁祸首’?那导致这场‘精神虐杀’悲剧的幕后真正‘凶手’是谁呢?”这个问题时,我出示了鲁迅的生活背景以及写作的年代,大大帮助了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降低了这个难题的难度。学生各抒己见,有的从家庭背景出发述说,有的从不平等的长幼关系阐述,大部分同学认识到了这是封建教育思想导致的落后观念所致。即使他们说得不完整、欠深入,但我还是一一予以了肯定。

通过教学我找出了自己教学的优势。

1.导入的问题设计得比较巧妙:“你见过风筝吗?见过什么样的风筝?你玩过风筝吗?你们放风筝时心情怎样?你们放的风筝是买来的还是自己做的?”这些问题正好与课文中的内容相关联,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注重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学生读了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说说课文都写了什么,学生大都能说出来课文写了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紧接着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孩子们的心情,还把文中的相关语句找了出来。

3.注重课堂小练笔。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道:“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我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当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如:“夏天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游泳、打水仗。”“冬天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堆雪人、打雪仗。”“春天的时候,我们这些女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编花环、戴花环。”“课余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投沙包、干编号。”等多种说法,真让我眼花缭乱。

然而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1.学生读书的时候,教师最好同他们一起读;在朗读的指导上体现得不够,指导朗读太少;重点地方,还是应该精讲;仿写的指导上,缺少完整的一套思路,如从季节、从方位、从一天的时间段等,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方法。还有毁风筝事件中的“抓”“掷”“踏”等动作描写以及“傲然”“绝望”的神态描写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再让学生表演,一定会比粗读立即表演的效果好。

2.这堂课是以“精神虐杀”来挖掘文章主题思想的,但上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阐述过多分析了人物性格以及讲了文章选材的事情,使整堂课有“散”架之感。

由此可见,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读透,打开思维,并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这样的课堂才算是合格的语文课堂。

从总体上说,通过对《风筝》的教学,我获得了以下启示。

1.以自身对文本的生命化感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

我始终以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得有高品味的语感,并以自己的语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一位语文教师光有言语之爱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言语感悟力和言语感染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言语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创造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语文教师理应凭着自己对语言的独特的感受,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的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学生发现并欣赏琳琅满目的语言世界,进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染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潘新和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门的。”

2.以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为指归,让学生在建构精神家园的同时,发展言语能力

第2篇

关键词:相同点 比较 自省 承担

鲁迅先生的《风筝》和郑振铎先生的《猫》都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虽说一个被选入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的单元,一个被选入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单元,但两篇文章均创作于相同的年代(1925年),从不同角度解读都同样的意蕴丰富,都表达了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文章结尾都留下了无尽的悲哀与沉痛的反思。二者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相同之处?笔者试着对两文进行了一些比较。

两篇文章都体现出两位先生对往事、小事一丝不苟,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知错必改。鲁迅先生的《风筝》写于1925年,发表于《语丝》周刊第12期,后来由作者编入《野草》。发表《风筝》前,鲁迅先生已结集出版小说集《呐喊》。郑振铎先生的《猫》同样写于1925年,发表于该年11月间出版的《文学周报》(文学研究会会刊),后来被收入作品集《家庭的故事》中。《猫》是郑先生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风筝》通过追忆“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对自己“精神的虐杀”的行径进行了深刻反思。《猫》通过写“我”凭个人好恶,偏听偏信,对遭到怀疑的第三只猫用木棒追打,致其逃离家门。两篇文章都体现出两位先生严于自省,知错必改,之所以如此的不约而同,除了两位先生人格崇高外,和他们所受的“五四”时期“科学、民主、博爱”的思想影响也有重要关系。

两文都写到了施暴者的蛮横粗暴。《风筝》中弟弟躲在小屋做风筝的秘密被发现后,便“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只翅骨,踏扁了”,“我”以摧毁小兄弟的心血为“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走出”的步态神气活现。《猫》中“我”认定第三只猫嘴里正在嚼一只芙蓉鸟的腿,“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而“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两文中的施暴者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无所顾忌,理直气壮。两位先生笔下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无疑在告诉我们,依靠自己的强势暴力进行“快意”的惩戒往往只会伤害无辜。

两文都写到了受虐者自认该罚,毫不抗争。《风筝》中的小兄弟偷偷地做风筝,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落后的观念连儿童也给支配了。小兄弟一旦被兄长发现,“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快要完工的风筝被兄长践踏,只是默默地忍受,不敢抗争,除了“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没有一句抗辩的话。《猫》中的第三只猫面对男主人无来由的棒打与驱赶,只是“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后来,无家可归的它死在了邻家的屋脊上。受虐者的逆来顺受使施暴者肆无忌惮,恣意妄为,让人读后悲从中来。由两文这一处的相同看,无论是施暴者还是受虐者,都需要进步的、科学的思想来充实头脑。

两文都写到了当仁不让的自省与承担。《风筝》中有承担:“我”没有因为自己现在已到中年、时间相隔久远而自我原谅,没有因为自己先前的做法是受了传统观念的影响而自我宽恕,没有因为自己先前的动机是好的就不了了之,没有因为小兄弟的忘却就释然于怀,“我”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得沉重着”。《猫》中有承担:“我”反复诉说,“心里十分的难过”,“我”的“没有判断明白”“妄下断语”以及“暴怒”和“虐待”都变成了“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最后决绝地付诸行动――“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也许有人以为两位先生的反省有些矫情,太过小题大作,为了区区小事如此大费精神似乎大可不必。笔者以为,我们平常人缺少的正是这种深刻反省、勇于担当的精神,因此我们的精神触角才不能够长远的伸展,我们的心灵也由柔软而变得冷酷和坚硬,我们最终不能成为精神的贵族。或许,两位先生的自省意识和勇于担当的宽厚情怀使他们才能够见微知著,遗留华章烛照后人。或许,两位先生的伟大,就是由这种看似谦卑的自省而开始起步的。

参考文献

[1]孙绍振 著《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06。

[2]倪江 著《理想语文――自由阅读与教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0。

[3]熊芳芳 著《语文不过如此》.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01。

[4]刘祥 著《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第三只眼看课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07。

第3篇

课后拓展;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5—0082—01

细节决定成败。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必由之路。那么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该如何把握教学细节,把数学课堂打造得更高效呢?下面,笔者以“统计”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一、关注课堂情境的创设

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种艺术,它可以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教材的内容是让学生统计已经摆好的花,统计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几盆。出于对学生的了解,我知道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会感觉很枯燥,于是我在尊重教材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举行的“放风筝”活动,创设改编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你最喜欢什么样的风筝?你们数一数每种颜色的风筝各有几个?”果然,课堂上学生都争先恐后地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风筝,显然他们对此话题非常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二、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

心理学认为,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把握好课堂,就必须对学生的认知起点有所了解。教师备课时必须要时刻思考:这些方案有没有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有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例如,教学“统计”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想出统计的方法,如问一问、数一数、分一分、排一排等,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清楚明白地看到喜欢每种风筝的人数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结果大部分学生都想到用“涂小方格”的方法,结果在我预料之外。课后反思:学生以前学习过这样的方法,再加上课前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张没有涂色的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所以他们才会这样说。本来是为后面的一个练习而准备的,结果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不是我期望的结果。因此,要想使课堂高效,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很必要。

三、关注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评价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回答得非常好,有的学生却回答得语无伦次。这时候教师就会按捺不住,忍不住想数落几句,这无疑给回答得不好的学生当头一棒,不仅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还严重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统计”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到统计图和统计表各自的优越性,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有几个学生踊跃回答,结果都是说喜欢统计表,实际上他们说的理由很到位,但我脸上还是露出了失望的表情,而且也没有注意到学生当时的情绪变化。课后反思,觉得挺内疚。我知道,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不经意的表情都将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应该期望他们完全按照老师的想法说。

四、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做不好会适得其反,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与引导。例如,在“统计”一课中,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我提前对学生做了要求,结果造成了相反的效果:“老师发给你们的学具纸要保存好,不能弄烂,不让你拿你不要提前拿出来。别人发言时,要坐端正,认真听,多动脑筋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这些要求不说可能效果更好,因为平时上课也强调。提前强调了这么多要求,就好像把学生的手脚都捆绑起来了。课堂上学生显得不知所措,导致整节课的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不太活跃。真是欲速则不达!

第4篇

关键词:物理;“风筝艺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33-01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放权”,去除束缚,要让学生“放手”去干。这样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逐渐步入乐学、善学的快车道,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放手,还学生以“自由”,要善于运用“风筝艺术”。一个巧妙的“风筝”,能够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积极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引发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思维禁锢,主体意识得到有效发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讲授了多少,并不等于学生就领会了多少。有时教师讲得很多,学生却知之甚少。教师如果能适时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领会,学生的收获就会比想象的要大。要在时间、空间、声音上适当放手,给学生消化、吸收、发现、驰骋的广阔天地。这实在是一种以逸待劳的高超的教学艺术。那么,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风筝艺术”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务必留出一定的时间

1、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学习物理,需要仔细观察物理现象,而观察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都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要是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太匆忙,必然会影响到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结论的得出。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需要领悟、体会,也只有通过学生的自省,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掌握。如果在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成思考的情况下,教师就给出结论,其实质还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

2、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记忆的时间。物理知识也需要必要的记忆,没有记忆,就谈不上理解。现在很多学生把学习看成做题,把做题看成就是学习,不重视知识的梳理、记忆和理解,这是对物理学习的一种误解,是一种低效率的做法。教师在课堂上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记忆。

3、课堂上留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为什么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经常出错?因为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虽然教师作了指导,但学生仍有疑问,这种现象很普遍。如果教师在讲评后,能留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进行反思,然后再深入到学生中间,师生相互沟通,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二、务必留出一定的空间

1、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如探究音调、响度,那就让学生在两张纸之间吹气,看看纸片是合拢还是张开。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很投入,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就会加深。

2、留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课堂内容太多、太饱满,学生会疲于应对。表面上看,课堂利用率很高,但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空间小,思维广度和深度也不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课堂不能太紧迫,要留出学生思维的空间。

3、板书不宜太满。对学生而言,过于琐细的板书其效果不一定好。教师应在这块黑土地上适当“放手”,并有意让学生去填,从中还可以得到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当然,也并非板书越简越好,重点的知识,易混淆的地方,还是应该板书出来予以凸现。

三、务必留出一定的机会

1、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表达,既可以避免课堂模式单一,也可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学生在表达问题时,常不够准确,或遗漏条件。教师就要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辨析,加深印象。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即使学生中出现一些怪异的想法,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些怪异的想法中,看到学生思维的影子。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也是给他们体验成功、表现才华的机会。

2、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当今的物理教学,仍存在一部分教师讲实验、学生记录实验的现象。从检测的情况来看,学生由于缺少生活实践知识,动手能力差,造成的失分是很大的。物理教师要重视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包括小实验,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3、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和教师沟通的机会。物理课堂上,多一些沟通,就可能多一些因材施教。除了通过提问等方式进行沟通外,在物理训练时,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个别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鼓励和鞭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很有帮助的。

四、务必注意的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中“放风筝”,就是要老师能通过停顿、减慢速度,通过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从而解决问题,解除疑惑,好似放风筝一样。

第5篇

牛津英语中的Integrated Skills是将听和说融合一体,如何顺利的上好这节课又不让课堂太枯燥一直是大家探讨的话题。我发现就是几个字――独辟蹊径。接下来我就江苏省新教材牛津译林版第六单元的Integrated Skills来谈谈自己上课的思路和课后思考。

首先,导入要别开生面。课堂中我最注重的是课堂的导入,一个好的导入不但可以迅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导入是一节课的灵魂。这一节课的主题是kite,如何有效并且快速地导入新课并且不落入俗套?我从电视上的魔术表演得到灵感,如果能空手变出风筝,不仅可以快速引题,而且会让学生对这一节课产生兴趣。果然,当学生和我一起倒数5,4,3,2,1时,我从魔术袋里顺利变出风筝时,课堂气氛相当的活跃,顺利并且直奔主题。

其次,对于教材的深入处理。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要着眼于课本上的知识,必须要放眼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才能让你的课堂不仅仅是上英语课,而是充满了英语文化的氛围。这单元的生词是很难处理的,如果你直接把生词处理,听力A2就等于是完全呈现出来。无法完成听力的基本要求。我通过风筝的习俗,以及风筝的基本历史引出生词。超出课本又来源于课本。让学生学会新单词,了解历史的同时,能够顺利过渡到A2部分。学生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对于风筝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枯燥的知识。

第三,对于听力技巧的处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Integrated Skills的要求是听说为主。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听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让学生能够在每次听力中提高自己,除了不断听,不断总结,另外听力的技巧点拨也很重要。在每次的综合技能训练中,老师应该逐步地为学生灌输相应的技巧。本节课只涉及一个技巧,就是通过常识来推断答案,这样可以明显的降低听力难度。在进行听力前,我反复强调这个技巧。在课堂上A2部分对于很多学生已经不成问题。A3内容很长,学生可以通过A2完成大部分的空格,也就是实际上学生只需要听三个空格就可以了,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听力难度。教师应该在每次听力课前自己总结本节课相关的技巧,对学生进行技巧的输入,然后通过听力输出,从而形成学生系统化的听力体系。

第四,对于教学目标的处理。我一直认为,在初中的英语课堂上没有必要进行知识点的全盘轰炸,除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同样是重中之重。在本课中,对于知识目标的处理,我采取了两种方式。对于非四会单词,让学生重点会读,了解意思,对于四会单词,首先让学生会读,了解语音构成规律。其次,让学生在课堂自己进行讨论,把本文中重点的词组自己先处理,重点带读,特别的难点留在第二课时处理。其次,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目标是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感受到真善美。针对本节课的主题是户外运动,我设计的主题是让学生多走进大自然去感受自然之美,多做更多的户外运动,让自己更加健康。在这个地方,我设置了很多关于户外的图片,配上欢快的音乐,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了知识的同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依照这个思路,一节课上下来,整体效果很好。本课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实现任务型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Integrated Skills教学中还应注意如下几点:

1.教师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仅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活动中,应面向全体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合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争取全民参与。如果教材中的活动难度过高,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活动,以降低活动难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如果教材中的活动难度过低,教师则应为学生设计有一定梯度的活动,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发散学生的思维。

3.教师在教学活动完成后,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做到客观、公正、公平,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

第6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精问 巧问 生成性 思维力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逐渐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纳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否贯彻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并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教师的引导,而这引导许多时候必须借助教师课堂上的提问。下面就我的教学经验和听课所得来谈一谈我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反思。

一、精问,忌滥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一个理想的问题,应该具备三个特点:问题形式自然简明,文字叙述一目了然;问题内涵隽永丰富,能充分体现本质特征;问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例如:下面一段《将进酒》中教师的一系列的问题:看下片怎样劝酒?“岑夫子”、丹丘生”都要连读。在谁家喝酒?情感字眼是什么?“皆寂寞”仅指权贵吗?他只愿意长醉吗?只有饮者才留其名吗?体现了李白的什么情感?学生只需回答:在丹丘生家,寂寞、欢谑,还有李白,愤懑。像这样的提问则流于滥。只有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条件。遗憾的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笨问题”太多,一些毫无价值的连环问、满堂问等,常常充斥于教学过程。

二、巧问,忌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而且强调了“巧问”。巧问的精髓在于“问在此而意在彼”,可使学生的思维绕过弯路找到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如我在《村魂》一文的习题处理中针对习题一问:“人物语言的描写”与“人物的语言描写”的意思完全相同吗?学生思考后马上发现自己对问题的切入点找错了。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巧妙提问就好似撩拨学生兴趣之弦的金手指,看似毫不费力的一拨,却一语点醒梦中人。

三、随机提问,注重课堂的生成性

我国教育界权威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在接受某周刊记者采访谈到如何评价一堂好课时指出:一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例如前一段时间,我连续听了两位教师的《项链》一课,同样面对“玛蒂尔德的悲剧的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不解。一位教师按教案一气呵成,结果,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气氛沉闷;另一位教师则以灰姑娘、韦小宝与主人公对照,结果,学生在教师的随机提问的引导下,伴随着笑声,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否则,学生只能被你牵着鼻子走,你完成了教学,但学生却收效甚少。整堂的提问只是为了你的教学进行下去,谈不上有效性。

四、深题浅问,培养学生自信心

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是越有深度越好呢?当然不是。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鲁迅的《风筝》一文,学生难以把握和理解文中蕴含的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麻木状况。处理教材时,教师先从浅处提出问题:“我们看见风筝时都会感到高兴、快乐,但作者从小就不喜欢风筝,在他成人后看见风筝,内心涌起的情感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读书,略做思考,便得出结论:“我们是高兴、快乐,他却是惊异、悲哀。”教接着问:“他为什么惊异呢?”“他悲哀的又是什么呢?”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读书,一边疏理鲁迅“悲哀”的原因,教师由浅入深一步步追问,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故乡放风筝的时节,着‘虐杀’兄弟精神的事,在那个封建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精神‘虐杀’者到处都有。被‘虐杀’的绝不仅仅是小弟一人的精神,而是整体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连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这就需要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最终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处理,能答对一部分则及时肯定鼓励,然后进一步深入。

五、拓展提问,激活创造性思维

第7篇

1. 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等概念的含义;

2. 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并且能把数轴上的某部分数集用相应的不等式表示;

3.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不等式解集的概念。

2.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难点:

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概念

【教学方法】

类比法、引导发现法、举例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以当前潍坊风筝会为问题背景:

在风筝会期间,某工厂20名工人承担了5天扎制400个风筝的任务,前4天扎制了300个风筝,最后一天平均每人扎x个风筝,现有如下方案:

① x=2 ② x=3 ③ x=5 ④ x=6 ⑤ x=6.5 ⑥ x=7

1. 选择哪个方案能按时完成任务?

2. 选择哪几个方案能提前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情景问题的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设计问题①的目的:通过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进而复习方程的解的概念,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设计问题②的目的:在列不等式、试解的过程中,引出不等式的解、不等式解集的概念.

二、新知探究

(一)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

生选择解决问题方案:

1. 问:选 ③ x=5;

理由:要按时完成任务,得到方程20x+300=400,因为x=5是它的解.

2. 问:选④x=6 ⑤x=6.5 ⑥x=7;

理由:提前任务也就是使不等式20x+300>400成立的值.

类比方程的解,让生自己总结不等式的解的概念.

(1)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把x=5,x=6,x=6.5,x=7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分别把方程的解与不等式的解用不同颜色笔标注),启发学生观察这些点在数轴上的分布规律,在数轴上还能否找到不等式20x+300>400其它的解?有多少个?(生容易发现都在5的右边,有无数个).

设计说明:利用数轴能让学生形象直观的观察到不等式20x+300>400的解的分布规律与特点,同时也为后面讨论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作下铺垫,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学生总结得出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2)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思考: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之间的关系.

(实际举例,让生理解两者的关系)

设计说明:思考题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区分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加强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问:怎样得到不等式20x+300>400的解集?

类比解方程,学生容易总结解不等式的概念.

(3)求不等式解的过程叫解不等式.

设计说明: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得出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

(二)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以不等式20x+300>400为例,小组内讨论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设计说明:通过前面的知识铺垫,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能想到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板演不等式20x+300>400解集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或容易忽视的问题强调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的注意事项.

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用不等式表示 (2)用数轴表示

如:20x+300>400的解集是:

(1)x>5

(2)

2. 思考: 不等式 >5与 ≥5的解集有什么不同?在数轴上表示它们时怎样区别?

(>5的数中不包括5,在数轴上用空心圆表示, ≥5的数中包括5,在数轴上用实心圆表示).

3. 小结: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学生自己总结出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的一般步骤,提炼口诀如下:

(1)找界点 (2)定方向 (3)实心空心莫要忘

(三)针对练习:

将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

1.

用不等式表示图中所示的解集

1.

2.

设计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任务.用已获得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和理解新知.

三、反思提升:理清知识脉络,强化重点

设计说明:及时回顾小结,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行为意识,养成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习惯.

四、达标测试

1. 判断正误

(1)不等式x-2≥0有无数个解。

(2)不等式2x-3≤0的解集为x≥。

2.不等式x≤1有多少个解?请找出几个。

3. 用不等式表示图中所示的解集。

4.将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

(1)x>-2.5 (2)x≤0 (3)x< (4)x≥4

设计说明:对本节课的认知技能进行检测和反馈.

五、布置作业:

1. 必做题

(1)课本99页习题第1、2题。

(2)试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x+5>105的解集。

2. 选做题

第8篇

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工作。在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一要发掘取舍,找准最佳的整合点;二是确保实际可行,多方搜集各类素材;三要讲求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关键词】

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价值资源应用

一、南黄海滩涂的美术文化的开发价值

(一)窥探地方历史渊源

扶海洲(如东古称)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江入海网口一片卵形沙洲,后与大陆并接,成为“唐古砂咀”,五代的后周世宗年间(954-958年)当扶海洲与胡逗洲涨结后,扶海洲与大陆之间的古横江最终消失,如东人因势利导修筑了一道又一道的海堤,匡围出一片又一片土地,扩充了如东的疆域。在这片神奇的疆域,孕育了黄金滩涂特有的文明。从远古的渔船到现今的文蛤景画,每处景观、每件工艺品,都在诉说并持久演绎着滩涂繁衍的历史。因此,在时隔数千年的今天,我们肩负着繁荣这方文化的使命,并由此去追溯远古的滩涂文明。

(二)融汇各地移民文化

远古,人类活动随着海岸的逐渐东迁也随之东移。从最早的青墩淮夷古族人、吴越人、“盐丁”、两晋南北朝时期被迫南迁的山东兖州人、江西客家人,到元末明初的因“洪武赶散”驱逐至扶海洲的苏州阊门人,再到明清时期各地商贾、建国后三峡移民、婚嫁到如东的三十一个少数民族,如东人祖先来自华夏五湖四海,各地汇聚如东的的客籍人,带来了各地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文化,成为南黄海滩涂文化底蕴的重要源泉。譬如江南水乡文化、镇扬文化、徽州文化等等,据说如东五大集镇的石板街就是当年徽州文化的产物。

而今,我们踩着前人的肩膀,继续开发属于我们如东人滩涂美术文化,如象征如东人踏实勤恳的海子牛文化、宝地孕育的奇贝——“文蛤景画”以及奏响如东新时代强音的“空中交响曲”和“海上迪斯科”文化。如东的文化就像扎根这方热滩涂的五湖四海的人一样,兼收并蓄,博大且包容。

(三)挖掘地方特色美术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张振华在《把根留住》一文中说“民间美术是本乡本土流传在民间的艺术形式,即所居住生活的地方的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民间美术作品之所以感人,正是因为他们不是无动于衷地摹抄,而是在没有功利驱动的纯真心态下、在游戏般的创造中与民族的艺术精髓和气质相交融,并注入了自己的热情和生命力。

从南黄海滩涂的渔船制造工艺、以及如东“板鹞”这些纯手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滩涂居民的生活。渔船的优美曲线造型,板鹞风筝的精湛工艺,徐善华先生娴熟的画牛技巧,以及华子裕先生闲暇之余投入的极大热情,以独特的视角发现并研究出来的文蛤景画,无一不表明古老的扶海洲在今天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由此形成的地方特色美术极大地丰富了如东文化,增加了滩涂文化的内涵。倾向于东方传统的“空中交响乐”到西化的“海上迪斯科”,给如今的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又重新加入现代元素,给如东滩涂美术文化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二、南黄海滩涂的美术文化的资源应用

当前,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人们在不断深入挖掘港口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逐渐淡忘了这些宝贵财富另一方面的价值,我们的文化教育研究也并没有对本地优秀的滩涂文化资源加以很好的利用。由此,我们意识到抢救、传承本地美术文化的迫切性,看到学校美术教育对本土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重要性。

我们认为,要想做好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的应用,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发掘取舍,找准最佳的整合点

首先,我们要根据美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掘可供利用的美术文化资源。

滩涂资源的很多,比如,文蛤、渔船、滩涂景观、风筝节、渔民等等。我们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充分去发现、发掘这些可供利用的资源,尽可能多地去研究每一项资源。

其次,我们要对这些资源作出合理的取舍,找出最适合美术教学的资源。

在这些资源中,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应用到到美术课程的某一个具体教学活动中来,而是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将与具体教学活动有关的资源经过挑选和甄别后选择最优质的部分进行配置,这些资源必须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相适应。如我们在应用“文蛤”这一课程资源的时候,就要发掘其美术价值,像贝壳的外形、纹理等,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天下第一鲜”是怎么个美味法这方面。对风筝节这一资源,不能混淆于风筝的制作,这一点虽然重要,但对于滩涂美术文化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对于利用滩涂放飞风筝这一具体场景的美术语言描述。

第三,取舍过后,应找准资源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点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与滩涂美术文化相关联的五种文化加以课堂应用,比如“渔船文化”、“海子牛文化”、“文蛤景画”、“空中交响乐”、“海上迪斯科”。应用之前将与美术课程最密切相关的因素提取出来,比如,在将“渔船文化”应用于课堂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省略其实用工艺,重点看其造型特征,以一种对物体造型美分析的眼光去审视渔船,分析渔船的外部造型,内部结构,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以手工制作的形式,进行渔船模型的设计制作。

在应用“海子牛文化”资源的时候,我们可以着重分析海子牛的造型特点,他的彪悍,结实粗壮的体型,任劳任怨的品质,将成为教师教学的主题曲。而海子牛的生理特点顺便介绍,点到即可。具体到四大领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我们把如东的文化象征物——海子牛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详实的资料图片,教师带着学生去欣赏如东本土画家、工艺美术师手下精美的海子牛的形象,抑或是绘画、抑或是剪纸、抑或是雕塑,让学生从感官上对海子牛这样一个现在正在逐渐消退,但曾给我们祖辈作出重大贡献的生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给学生介绍创作的基本技能,比如绘画技巧:国画的用笔用墨,甚至海子牛某个部位的具体用笔用墨技巧等;或者泥塑、贴画的的技能方法等。

(二)切实可行,多方搜经过资源的重新组合之后,一部分资源已经初步具备了美术文化特征。但要真正应用于课堂,还务必注意可行性原则。即,要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状况,美术课程资源的应用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顺利进行。课程资源应用不是简单地建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更不能脱离实际凭想象和假设办事,而是要冷静、仔细地分析客观情况,对各种因素充分了解和把握,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保证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做到步骤严密、操作有序,实实在在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从理论上讲,像滩涂这样的乡土资源资源能够很好地弥补现有课程资源的不足,解决相应的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甚至不可能做到的,如在进行海子牛或者沙滩风筝课堂教学的时候,能到实地去看看海子牛或者到滩涂上去放放风筝当然最好,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跟大海有过亲密接触,也并不是所有孩子对海子牛这样一个文化象征物有太多的感性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实施教学时,可以采用视频、图片展示等形式进行传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有可能,也可以让孩子进入网络教室,通过网络让孩子们去感受一下滩涂美术文化的魅力。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课程资源积累,比如图片、音像、文字素材等等,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搜集一些实物,这样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如,在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者广泛搜集贝壳(以文蛤贝为主),并把这一滩涂遍地可见的贝壳作为一种创作素材引入课堂,在引导学生认识贝壳的功用之后,再给学生提供相关贝壳贴画、贝壳挂件、摆件等艺术作品,使学生知道贝类除了人们熟知的食用、药用功能之外,还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贝壳贴画、贝壳挂件、摆件的工艺制作。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欣赏·评述”领域引入“文蛤景画”这样一个极具如东本土特色,且尚未被众人关注的的艺术形式。用图片介绍,影音资料介绍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文蛤景画”的诞生,知道如东有“华子裕”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数年如一日地关注“文蛤景画”,开发文蛤景画系列工艺品。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想像、教师介绍、尝试绘画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蛤景画的艺术魅力。

(三)讲求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立足本土的美术文化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得到师生的认同,熟悉的事物在冠以地方文化特征后,更易于被同学接受。这给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提供了方便。滩涂美术文化,在现代教学媒体的协助下,充分展示其独特的人文魅力,这势必让美术课堂锦上添花。但我们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必须要考虑到所在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讲求教学效率。

效率性原则也可称为经济性原则,即以尽可能用少的金钱、物质资源、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应该说,我们如东县情决定了我们的学校教育资源还相对匮乏,美术作为一个小学科在很多学校所能获得的资源更是有限,很多学生家庭经济也并不富裕,甚至个别家庭还处于贫困状态。因此我们在进行资源应用时,要立足实情,尽可能选择经济投入要求低、相对教学效果佳的课程资源;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尽量节省资源消耗,选择可再生的材料,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另外,我们还要适当考虑学生的课业负担,虽然我们希望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但如果过多地让学生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活动,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进行课程资源应用时,应该尽可能选择要求学生投入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的内容。

比如,我们把“海上迪斯科”、“空中交响曲”以实践活动的形式纳入美术课程。对于“空中交响曲”,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美术活动小组的形式组织一部分同学参加活动,风筝的制作充分利用乡土耗材,如芦柴,废旧报纸、挂历纸,甚至较薄的布,重点放在放飞这一环节,走出校园,踏上利用滩涂的广阔,无电线干扰的优势,让学生充分感受放飞的乐趣,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主题创作的形式,让学生以“空中交响乐“为主题创作绘画、泥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用相机记录精彩的瞬间。“海上迪斯科”作为如东一大旅游特色项目,对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指导相机的使用技巧,记录活动场景,活动过后进行心情分享或主题艺术创作。

总之,当我们发现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资源的价值,并想让之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应用,单是理论性的挖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每一个具体实施者从素材的搜集、整理、取舍,到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的实施,再到后期资料的搜集、教学的反思,做到唯细唯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项研究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才能真正这项乡土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最终落到实处。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如东大观》(自然物产卷)政协如东县学习文史委员会内部资料主编:翁士豪.12

2.《如东大观》(民俗风情卷)政协如东县学习文史委员会内部资料主编:翁士豪.11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一、以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著名语文教育家李吉林提出情境教学理论,并总结了情境教学的五种操作要素。从她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良好的思维环境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两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需要做到:首先,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教师采取民主的教学方式,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挑战权威,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次,积极地对待学生的提问。古人有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支持、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出疑问,并善于发现学生提问中思维的"闪光点"。第三,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例如,在《风筝》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第一,风筝是写实的,写一对兄弟之间的矛盾。他们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呢?第二,文中用"嫌恶"说明了什么?是否能换成"讨厌"呢?在第一个问题(低认知问题)的基础上,第二个问题将"嫌恶"和"讨厌"进行了比较,可以进一步帮助初中学生理解"我"对于风筝极其厌恶的态度。

二、结合知识教学,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语文思维的方法很多,包括观察、分析与综合、比喻、联想与想象、臻美、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等。在此笔者主要介绍观察方法和联想与想象两种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是语文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常见的语文观察方法是顺序观察和对比观察。苏霍姆林斯基在"思维课"的教学模式中,提倡了"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有效地将观察与思维相结合。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品都是在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基础上完成的,其中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观察经验和方法。教学中将这些文章作为重点,让学生领悟作者观察的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初中语文课程《秋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何其芳的《秋天》和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对比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描写,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同之处。何其芳笔下的秋景和狄金森笔下的"晨曦"、"毛栗"、"浆果"等景象,都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由此人此事此物联想到彼人彼事彼物的一种思维,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联想和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奇妙的联想和想象。在《天上的街市》一文中,作者把街灯比作明星,又把明星比作街灯,进而联想到天上的街市,用轻快流利的笔调描绘天上的街市,并表达了他追求理想的美好情怀。

三、设计系列性训练,加强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是衡量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包括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推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设计系列性的训练,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培养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第二,培养学生深入钻研问题、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地展开问题研究或小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所学内容,并通过课堂作业、调查报告或撰写小论文的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反映了学习者对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例如,在《钱塘湖春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联想与想象,描述钱塘湖上的春景,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教师就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质疑,营造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教师权威的勇气,鼓励学生发现真理。

四、注重课堂互动与反思,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要重视课堂互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课的课堂三分钟,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反思,进而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不同的题型进行分析整理,认真总结、思考解题的角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与能力之外的但又与之相关的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情绪和情感)、意志、个性倾向性(动机、兴趣、理想、信念、态度、价值观等)、气质和性格等。新课程改革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可见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于学生内在动机和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展示学生作文优秀的地方,从结构、情感、描写、立意选材等角度分析他们的作品。

五、结束语

总之,初中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黄洪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浅谈创新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

第10篇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激励、唤醒、鼓舞”呢?经过近三年的语文课改实验,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感受,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和关照,并积极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身必须要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巧妙有机的整合。

一、文本自身的“内”整合

所谓“文本自身的‘内’整合”,是指在阅读和教学课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每篇文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相互对话交流的过程。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是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尤其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共同参与乃至共同创作的过程。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更新观念,运用整合理念,与学生共同感知、理解作品。

七年级《语文》所选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无论是美文、情文、理文,都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欣赏。美文美读,通过多种形式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定能读出语言里蕴藏的芬芳,读出作者的行文之意,读出自己独特的美的感受。情文怡情,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经历,发掘文中的人世间之美,引导学生向真、善、美靠近。理文晓理。让学生明事晓理。如童话《小溪流的歌》,小溪流唱着永不停息的歌,坚持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关于这个主题,截取文中任何一段文字都难以体现。所以对于文章的理解应着眼于整体。

二、课内与课外阅读材料间的整合

选入课本的文章多为名家经典作品。这些文章既有特定的写作背景,也与作家的创作风格相关。要透彻地理解课文,这些背景资料我们是不能忽视的。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内阅读教学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指导学生以课文为原点,向课外扩展、辐射。在教师指导下的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使学生向纵深发掘课文内涵。例如鲁迅的《风筝》,对于这样的名家名篇,仅局限于课本,学生是难以理解其主题的。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鲁迅的散文集《野草》,理解其写作背景及其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并把《风筝》与其雏形――《我的兄弟》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就不难理解其“批判封建思想对儿童的摧残”的主题了。但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事先要严格筛选,要少而精,并要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忌不加选择地给学生开出一串书目,使课外阅读流于形式。

三、多学科之间的整合

课程综合化是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课程整合的理

念,密切了各类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文本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对自然、社会、自我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如阅读《山中避雨》,应与音乐结合,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音乐的趣味,理解 “乐以教和”的深意;阅读《勇气》,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相结合,帮助学生体会“勇气”的含义,反思人性,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课堂阅读教学中多学科之间的整合既是文本内容的要求,也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一句话,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学会运用整合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并逐步建构其知识体系,从而有力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第11篇

山东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语文六年级上册关于《风筝》一课,教参书上认为“我”想讨弟弟的宽恕,盼望弟弟对自己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然而弟弟却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以至于“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为弟弟精神被虐杀而毫无感觉悲哀沉重。我则认为不然。

“我的心只得沉重着”是因为“有过这样的事吗”加重,但沉重的症结并不是因“弟弟精神被虐杀而毫无感觉”,而是因为自己终日耿耿于怀的愁结再也难以排解,甚至连心存幻想的机会都没有了。也就是说,作者“沉重着”的原因,不是因为“弟弟”对往事的忘怀,而是因为对自我、对社会的反思。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弟弟”没有心甘情愿被虐杀,更不认为“这种虐杀”是合情合理的。按常情,儿时的事情他不可能忘。因为他为能制成这样一个风筝煞费苦心――他不敢明目张胆找制作风筝的材料,更不敢张口给家长要钱来买,只是装作若无其事地在玩中捡枯竹作材料,(也许其他的材料在无处可捡的时候还有向别人乞求的吧!)并密谋了堆积杂物的小屋做园地,他在战战兢兢中制作自己的希望,放飞自己的梦想,倾注自己的期待。就要完工了,就在自由的想望要放飞的时候,“我”出现了,“我”的出现对弟弟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可以想象,弟弟当时的情状――惊恐、诅咒、哀求,或许还有些许侥幸,但是这一万中的万一到底还是没有出现,出现的是“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只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他随之踏碎的还有弟弟的心吧,苦心孤诣的制作换来的是一堆零落,飞翔的翅膀折断了,从此也许就万念俱灰了。谁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因力气、或因经济、或因权利只得忍气吞声,把这受伤害的波澜盖在了心底。而一旦这重压稍有松动,那时时涌动的刻骨铭心的痛啊怎能就那样风平浪静了呢?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更迭心“大”了,人后更多表现出来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而人前表现出来的也就一笑而过了。再则,作为弟弟的周建人以他的学识见闻,即使说出“有过这样的事吗”的话,恐怕也只是对兄长的敬重理解在支撑吧。经历了此劫的“弟弟”未必会将同样的故事在他与下代人之间重演吧。至此,于情于理,弟弟都不会麻木。

(2)“我”也并非不了解“弟弟”的心思。文章的最后作者的“无怨的恕,说谎罢了。”就是这一心思的直白。当年的年轻气盛让我一意孤行,一门心思认为我的设想就是最好的,弟弟对我必须言听计从,否则便视为违天命。但从未想到,若干年后竟成为对自己的一种惩罚,并沉淀为终生难以偿还的心债。当真正意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的时候”,也许所有的曾经都涌上心头吧:或许想起了令他难忘的百草园吧,也许至今依然想对“美女蛇”的故事探个究竟吧。捕鸟、堆雪人、拔何首乌、作盔甲套在指甲上作戏,至今想起心生温暖吧,所有这些都让作者想补救过失,但那“生的条纹、胡子”真真切切的告诉作者,这无意间折断的天使的翅膀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了却心愿的时日已经不在,那扇心的大门难以敞开。转而求其次,去讨他的宽恕,可是一句“有过这样的事吗?”拒之千里之外,所以就有了他的扪心自问:“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有了这样的感觉,无可把握的悲哀与自责于是乎无边无际的蔓延开来,坠的“我”喘不过气来。再者鲁迅在阅尽了人世的沧桑,经历了多重积淀后,让祥林嫂,杨二嫂、狂人、闰土说尽了人世百态,他不会不理解“有过这样的事吗?”的背后是兄弟情深作支撑。

(3)从写作目的上看,作者想批判腐朽落后的教育制度。应该说“我”的作为是个性化的,同时更有社会的普遍性,即便是到了今天竭力提倡三维教学,人文教育,但是就说与做的结合这件事上,有几人能象孔子教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教无类”,做到面对两小儿的疑问直白自己“不能决”呢?有几人不一面喊着优化个性发展特长,一方面直盯分数不能使学生的潜质得到充分的发展呢?所以作者“沉重”的还有千万个“弟弟”的纵、虐杀、灵性被剥夺。所以世间充斥的肃杀与寒威令作者“沉重”。

综上所述,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十页评价的“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把兄长的行为视为合情合理――被虐杀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及第41页“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的观点,我认为有失偏颇。

第12篇

导研式教学及其作用 

导研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或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进行自主发问、解决问题、内化反思,进而达到能力培养、思维提升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问题性、自主性、指导性、探究性、优质性等特征. 导研式教学作为灵活性和独立性较强的一种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突出学生本位 

导研式教学将学生视为发现和创造活动过程中知识建构的主体,扭转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导研式教学适当地削弱了教师在课堂中的绝对地位,进而关注教师引导者职能的发挥,提倡教师角色由管理者向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 另一方面,导研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进而聚焦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思维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学生自主发问、自主探究、自主反思. 

(二)直面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导研式教学以问题为切入点,以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为基本途径,以掌握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基本目标,彻底改变了传统讲授型数学课堂只讲求结果、忽视过程的低效率教学模式. 一方面,导研式教学将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路标,紧紧围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反思这一主线展开教学,使学生直面问题的生成与解决的过程. 另一方面,问题解决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已有知识和已掌握的技巧,在冷静思考、审慎分析的基础上,理清问题的前因后果,规划思维“路线图”,明确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标. 

(三)注重反思与拓展 

导研式教学将反思内化与问题拓展纳入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摆脱了传统数学课堂停留浅层次、表面化知识教学的困境. 一方面,导研式教学讲究题后反思,即要求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思路、策略与方法进行反思,或是把握问题本质,或是寻找问题解决再优化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导研式教学注重学生触类旁通以及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总结经验、产生认知冲突以及梳理知识联系与结构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 

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导研式教学主要分为导问、导研、导思三个环节,其中导研阶段是导研教学开展的重中之重. 笔者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为例,来具体分析导研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导问 

导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自然、合理地发问.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重视引导的技巧与方法,既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提问和研究的必要性,又要考虑当下学生能力发展水平. 对于高中生而言,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发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 鉴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由以下几方面着手:1. 科学设置导研式教学情境,创造问题产生的条件,如可提生问题的素材或情境;2. 科学设计提问的难度,适应学生的能力发展,如提供提出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指导、适当搭建问题难度调控“脚手架”. 总而言之,导问既要创造学生发问的动力,又要保证提问的难度控制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 

如在学习《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时,教师可以故事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主动发问的目的. “一天,一个叫杰米的百万富翁碰上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叫韦伯的人对他说,我想和你定个合同,我将在一个月中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而后每一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 杰米爽快地答应了,但是最后他却破产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成功地被激起了求知欲,七嘴八舌便展开了讨论. 教师不妨趁热打铁,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杰米破产与韦伯奇怪的要求不无关系,同学们能否得知从哪一天开始杰米付给韦伯的钱要少于韦伯付给杰米的钱?”经这一发问,学生的思路成功地转移到建立数学模型上,即通过构建函数来确定答案,自然而然,问题便产生了:这是哪一类函数?具有怎样的性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手中的“风筝线”一松一紧,既牢牢把握“风筝”的方向,也时时调节“风筝”飞行的高度. 

(二)导研 

导研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主动进行问题探究. 教师要基于学生所认知的知识和规律为基础,清楚学生探究的难点在哪儿,教师应在哪块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师作为引路人,在这一阶段同样要注意引导的技巧,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热身运动”,如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复习与回顾,另一方面要把握释难和疑难的时机,最好在学生问题难以解决或主动寻求帮助时,提供探究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总而言之,导研重在必要时为学生的独立探究或合作探究排除障碍,以使学生能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结论. 

如《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学生自主发问后,问题探究必然从函数方程式的确定以及函数的性质展开. 不少学生一时不知从何下手,只能干瞪眼.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回忆探索函数图象、性质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如通过五点法可以大致确定函数的图象,进而可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方面来寻找函数的相关性质. 经教师提醒和点拨之后,学生必然有所想法,跃跃欲试地想大展身手. 考虑到问题探究的复杂程度以及难易程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人为一单位的学习小组,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问题研讨. 适当对小组任务分工进行调整后,教师可以将“舞台”交给学生,退居“幕后”.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事事,相反地,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一小组的合作情况,掌握课堂活动开展的实时动态,并能及时地为学生指明方向、答疑解惑. 如某一小组内部成员对于指数函数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产生了分歧,向教师寻求帮助. 教师得到“求救”信号后,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不仅要安抚学生的情绪,还需提供解决方案:“我看了大家的探究过程,都有一定的道理. 其实,很多答案并不是唯一或者非黑即白的,双方能否再仔细看看对方的思路,看是否存在漏洞?” 

(三)导思 

导思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反思、问题拓展. 教师作为点拨者,在这一阶段同样要讲究点拨的方法和技巧,一方面教师可以明确反思目标,为学生提供反思框架,提供对概念、结论进行辨析的素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变式训练材料,提高学生知识内化迁移的能力. 总而言之,导思是学生知识升华、经验总结的关键环节,主要着眼于学生对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的感悟以及对研究方法的总结. 

如《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导研环节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一一罗列,并要求学生反思、总结探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所运用到的数学思想. 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主要运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别谈一谈对归纳法、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以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和理解. 另外,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适当地设计与归纳法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相关的变式训练题,以提高学生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 

由此可见,导研式教学虽然类似于数学家研究数学,但是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导研式教学以掌握教学知识和数学方法为目标;第二,导研式教学有指导教师;第三,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