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3: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宁海县前童镇初级中学 施洁洁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明显地说出了“反思”对于成长的催化作用。这次90学时培训,围绕“教学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的一致性”这个主题,由6位老师的上课,从不同维度给了我启发。这里简述陈馨仪老师,两次执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分析在不同学情下,课堂进行的有效反思和调整,来见证师生的成长。
一、反思教学踩点的精准度
第一次教学,陈老师在跃龙中学七年级执教。教学目标定位在“学习多角度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悟人生哲理。”这个教学点方向比较明确,主要指向“人物心理”,借助“读——赏——味——悟”四重梯度来推进。而第二天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放在未来学校七年级执教。教师作了新的调整。教学的踩点虽然依然着眼于心理,但是更加关注对心理的细致揣摩和情景化体验。可以说,在第一堂课的基础上,将横向铺设的教学点进行了聚焦整合,让教学点踩得更为精准,更加关注深度挖掘和个性化表达。
二、反思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教学环节的推进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阶梯。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执行,都是教师的良苦用心。在课堂1,陈老师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小诗导入
(二)独立预学,把握文意。
1、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概括内容
(三)借助旁批,学习心理描写
1.问题:课文中有两条专门对心理描写做出的批注,它们是?
2.除此以外,这篇课文还有没有写别的但也能够品出人物心理的语句?
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提示: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是通过其他描写来展现。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物的心理如何?提示:可以联系上下文、根据关键词、标点……来揣摩人物心理。
(四)揣摩题眼,感悟哲理
读一读父亲的几句话和最后一段的点睛之句,结合“我”的心路历程,你认为题眼应该标题中的哪个字或词呢?说出你的理由。
(五)随文练笔
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话具体表现“我”获得成就感,感悟人生经验后的心理状态,用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人物心理的描写方法。
而综观课堂2,陈老师重新作了规划和调整,整理如下:
(一)小诗导入
任务一:略读·解心路
任务二:精读·揣心理
小组合作:阅读18到28自然段,找到能展现人物心理(感受)的句子,思考讨论,仔细揣摩人物心理。
(1)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提示: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是通过其他描写来展现。
(2)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物的心理如何?
提示:可以联系上下文、根据关键词(比如动词、形容词、副词)、标点……来揣摩人物心理。
任务三:入境·悟成长
把握“我”的心理变化。朗读18到28自然段中“我”与父亲的对话。读出人物的情感心理。
根据我们刚刚品读的人物心理,把握朗读时的轻与重,停与连,快与慢,把握朗读的语气,读出人物的心理情感。
任务四:诗行·读后感
同学们读完这篇课文后又有什么收获或感受呢?
请同学们,请参照示例,用一首小诗,写下你的阅读感受。(四行以上)
提示:化用原文句子、成语、诗句、歌词等,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可以使诗行可读性强,余韵悠长。
从环节设置上来看,陈老师的第二堂课,也是对第一堂课的有效升格。陈老师的反思路径,也是十分明显的。如继续发扬课堂1设计的以诗导入,但是,在收尾学习成果反馈时,将原来写成就感的心理状态,转换为用小诗形式展现收获。让诗的艺术贯穿课堂始终。名师点评说,如果能用小诗形式,抒写心理动态和学生的心理成长,可能效果还会更好。又如,在课堂推进中,课堂2缩减了原来关于情节梳理和意图把握的内容,将重心侧向于在语境、情境中,引导学生揣摩心理。学生不仅仅在读文本,也是在文字和标点之间,展开心灵的对话和设身处地的感悟,最终凝聚为内心身临其境的感触,外化为诗歌的创作表达。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引导和学习姿态。
另外课堂2在环节表述上,也是特别用心的。从略读·解心路——精读·揣心理——入境·悟成长——诗行·读后感,颇有意识地倾向梯度化上升。并且还给学生十分鲜明的学习方法暗示。这样的教学推进,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教师的引导是思路清晰的,而学生的成长也是显性可见的。学生在层层体验和挖掘中,不断地深度感受“走一步,再走一步”整个过程的完整体验,实现了教学环节服务于教学点的目标,让教学设计与教学点达到了一致性,也就落实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反思教学执行的精彩点
1. 注音写字:(8分)
痴想() 隐秘() 喧téng() 盘虬卧龙()
训诫( ) 耸立() 迂回() 仙露qióng()浆
lín峋() 卑微( ) 宽shù( ) 伶仃( )
zhù立( ) 瞬间() chuò泣() 鹤lì( )云端
2.原文填空。(5分)
(1)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 又怎样 的心啊!”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 。
(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 ,故时有物外之趣。
3. 解释文言字词:(4分)
(1)项为之强( )(2)以丛草为林( )
(3)兴正浓( ) (4)方出神( )
4.写出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3分)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
(2)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
5.对文章作者及主旨,叙述错误的是:()(2分)
A.《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作者是英国作家莫顿•亨特。
C. 《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宗璞。
D.《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三白。本文选自《浮生六记》。
6.选出标点有误的一项:( )(2分)
A.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B.“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在嚷嚷。
C.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D.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7.下列文言句子的停顿(“•”表示很短暂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能/张目•对日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使/之冲烟/而飞鸣D.作/青云•白鹤/观
8. 写出我国四大名著:《 》《 》《 》《 》。(2分)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共14分)
9.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3分)
①夏蚊成雷, 。
② , ,盖一癞虾蟆
10,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 徐( )喷以烟。
② 果如鹤唳( )云端。
③ 神游其中,怡然( )自得。
④ 物外( )之趣
11,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①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②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12,《童趣》一文的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他做这件事感受到 “物外之趣”。从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3分)
(二)阅读下面选自课外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共12分)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尸“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屋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3:这里所选几段文字,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件? (2分)
14.你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2分)
15,请写出文中表现阿曼达父子心心相连的一句话。(2分)
16,文章结尾段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中对父子二人的描写,说他们各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2分)
17.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的提示,想像地震刚刚发生、教室刚刚塌陷时阿曼达的处境,写他的所见、所想和所做。篇幅不超过一百字。(4分)
答案12. 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应该富有观察力和想像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13.阿曼达的父亲在地震后怀着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抢救出儿子。(此题亦可从阿曼达的角度总结。)
14.划线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渲染时间延续过程又长又慢,突出强调父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停地行动,顽强地救出儿子。
深刻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挚爱之情。(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能答出一个方面即可,不必求全。)
15.这句话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1. 注音写字:(8分)
痴想() 隐秘() 喧téng() 盘虬卧龙()
训诫( ) 耸立() 迂回() 仙露qióng()浆
lín峋() 卑微( ) 宽shù( ) 伶仃( )
zhù立( ) 瞬间() chuò泣() 鹤lì( )云端
2.原文填空。(5分)
(1)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 又怎样 的心啊!”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 。
(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 ,故时有物外之趣。
3. 解释文言字词:(4分)
(1)项为之强( )(2)以丛草为林( )
(3)兴正浓( ) (4)方出神( )
4.写出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3分)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
(2)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
5.对文章作者及主旨,叙述错误的是:()(2分)
A.《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作者是英国作家莫顿•亨特。
C. 《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宗璞。
D.《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三白。本文选自《浮生六记》。
6.选出标点有误的一项:( )(2分)
A.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B.“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在嚷嚷。
C.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D.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7.下列文言句子的停顿(“•”表示很短暂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能/张目•对日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使/之冲烟/而飞鸣D.作/青云•白鹤/观
8. 写出我国四大名著:《 》《 》《 》《 》。(2分)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共14分)
9.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3分)
①夏蚊成雷, 。
② , ,盖一癞虾蟆
10,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 徐( )喷以烟。
② 果如鹤唳( )云端。
③ 神游其中,怡然( )自得。
④ 物外( )之趣
11,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①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②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12,《童趣》一文的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他做这件事感受到 “物外之趣”。从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3分)
(二)阅读下面选自课外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共12分)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尸“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屋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3:这里所选几段文字,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件? (2分)
14.你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2分)
15,请写出文中表现阿曼达父子心心相连的一句话。(2分)
16,文章结尾段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中对父子二人的描写,说他们各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2分)
17.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的提示,想像地震刚刚发生、教室刚刚塌陷时阿曼达的处境,写他的所见、所想和所做。篇幅不超过一百字。(4分)
答案12. 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应该富有观察力和想像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13.阿曼达的父亲在地震后怀着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抢救出儿子。(此题亦可从阿曼达的角度总结。)
14.划线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渲染时间延续过程又长又慢,突出强调父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停地行动,顽强地救出儿子。
深刻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挚爱之情。(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能答出一个方面即可,不必求全。)
15.这句话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我们传统的教学,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更应该致力于教会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语文的基础教学,也应该强调“学法”的指导,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是,在“升学率”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师却陷入了重教不重学的怪圈。为应付考试,不得不教学生如何去做题,去应付考试,变成“答题机器”,学生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下面本人就阅读方面列举几种较为可行的阅读方法。
一、文体框架阅读法
这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的阅读方法。即根据某一类文体的内容特点和规律性,经过分析和归纳,形成文体自身的结构“框架”。在学习有关方面的内容时,便可按已有的“框架”去归纳和对比,迅速找到相应的内容,更好地把握记忆。如学习议论文《不求甚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即可采用此法。比如说议论文,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那么这三个要素就可以作为议论文的阅读框架。当然,前面所提的文章为议论文中的驳论文,应先指出在这种论文中一般作者是要先提出“敌论点”的。按这一框架,我们在读以上几篇文章时,就要看它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敌论点。怎样提出来的,用了哪些内容作论据,又是怎样在反驳别人论点基础上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也就是使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边读边考虑框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读完以后就会对这一类文体的内容和特点掌握得更清楚全面。
二、猜读法
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看到题目时先不要去看文章,而是自己根据生活经验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猜测,如果是自己构思时又该怎样做,即先考虑这样的标题,这样的论点让我自己来写该如何写。比如,让学生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先让学生进行猜测。有的学生说这篇文章应该讲的是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也有的学生说是不是在给我们讲道理呢?当然这样的猜测只是学生的一种主观想象,就会激起其他学生的兴趣:这篇文章到底讲的是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在阅读时就会集中精神,并将自己的猜测和原文进行对比,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也能对文章的主旨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出猜读法一般遵循的顺序是:问题一思考―求证一对照―彻底理解。同时也可以看出,这种阅读方法的核心是独立思考,只有强调善于独立思考,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综合阅读法
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作出个别反应,而是对学习对象作出反应,即一种整体性的把握。那么,对于阅读来讲“肢解课文,着眼局部的分析”是一种极端的方法。同样本人也认为“仅从整体人手,忽视了局部乃至细节的研究”同样也是一种极端。正确地阅读理解方法应是“整体、局部、细节、大整体诸要素的主体交叉和综合”。
如在阅读《心声》一文时,有些同学认为这是作者通过对李京京想要读课文以及在公开课上读的叙述来表达李京京渴望家庭温暖的想法。而有些同学则认为除了渴望家庭温暖外,还有对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做法的一种呼吁。两种意见其实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阅读理解方法。
当然,阅读方法不止以上列举的几种,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还是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必须指出的是阅读的方法总是常规的,关键的不是我们是否知道这些方法,也不是对方法本身的理解与否,而是学生运用是否“得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教给他们了,还要让他们慢慢在实践中运用并体会这种方法,真正的掌握这些方法,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北田初级中学)
一.在留白处探究
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一文入选苏教版八年级语文课本,用一波三折的情节、半藏半露的语言委婉歌颂了一对贫苦父母的拳拳爱子之心。很多老师抓住了“三送三要”这跌宕起伏的情节,争辩“几次送走”和“一次不送”的合理性和感染力,来体会送与留的反反复复中包藏的“父母之心”。但在具体课堂中,笔者和孩子们在分析具体情节时都有这样的直觉追问:真不知道这一对父母是怎样想的?为何让每个孩子都要体会一下被送走的痛苦。是啊,父母是怎样想的?文本故意欲说还休,那么就引导学生去想出来,去说出来!于是笔者进行这样的引导:1 在做出“送与留”决定的三天两夜中,特别是那送走孩子的漫漫长夜,父母彻夜难眠,他们在想些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个夜晚,针对当天送子的情形,大胆想象。2多情自古伤离别,文本中的别离似乎特别平淡,父母有没有什么叮嘱孩子的话语呢?3 如果我们的想象都如此让人感动,作者本人的描摹必定更令人动容,为何作者自己不写出来呢?通过阶梯式的追问探究,学生不仅明白了在这“送与留”中,煎熬的不只是孩子,更是父母,而且学生也领悟到“留白”这一技巧的妙处所在,就是留给读者更加深刻而丰富的个性化体验,很多时候,含蓄比直白更打动人,不说什么比说了什么更重要。
二.在矛盾处探究
《散步》这篇经典散文一直是老师赛课时的最爱,很多名师也对它情有独钟,郑桂华老师、余映潮老师都有精彩的解读和演绎,而笔者在备课时却直觉性地对“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这句话产生了一丝突兀感。中国的家庭,尤其像在作者莫怀戚这样的传统家庭,如若产生分歧,那么分歧绝对不会产生在祖辈与孙辈之间,即便真的发生,如果不涉及原则性问题,那么分歧也会立刻消解,往往以祖辈的依从和妥协告终。备课时反复咀嚼这句话,头脑中尝试构建相应的画面,总觉得不大自然,祖母该要怎样开口才能做到作者叙述的那般决绝与干脆:母亲要走大路……“要”这个词很扎眼!查看相关资料得知,“这是一次真实的散步,有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细节),这样,想象加工的部分便有了依托,较之纯粹的虚构更有实感。”不知道“母亲要走大路”是否属于“部分真事(细节)”,总之,作者的表达是有欠妥当的。于是在课堂上,我跟孩子们进行了探讨,竟然有好几个语感特好的学生也发现了这里的突兀,于是我们试着进行如下的想象和改写:
我们走到了分叉路口,前面一条是平坦的大道,而另一条则是蜿蜒曲折的小路,往哪儿走呢?儿子兴奋地直叫:“走小路!看,好多有意思的!”我们顺眼望去,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母亲则微笑地看着孙儿:“好,好,就听你的,走小路!”但我考虑到母亲的身体,却为难起来,大路平坦,母亲会少点颠簸,应好走些;儿子却很想看小路上的热闹,怎么选择呢?
这个环节处理的后续反响很热烈,也有孩子展开争鸣:1作者的处理是否提醒我们,不要惯性思维,老人是否也应有提出想法和要求的权利,现在中国社会,是否更应该强调尊老而非爱幼。2不是任何作品都是完美的,“批判有理、质疑无罪”,理性的批判前提是热爱和建设。用批判的眼光看教材能帮助我们获得什么?可以说,孩子们在课堂上收获的思维方法和生命体验会让他们在今后人生中受益无穷。
三.在模糊处探究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于课文关键处,含蓄处,苟能做适当指点,不为详尽讲说,而惟启迪其思考,于学生最有实益。学生思之自通,所通将终身不忘。学生思之不通,困惑甚深,教师于斯时说明,印入之深必愈于寻常听讲。”《小石潭记》一文首句,柳宗元这样悠然荡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我们在交流译文时,一个孩子翻译: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有孩子在下面嘀咕:正好120步吗?边走边数吗?其他的孩子也在应和并大声提出:应该翻译成120多步!我一怔,觉得是一个很不错的契机,于是引导说:导致两种不同的译法的关键是什么呢?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是心境!于是请一孩子阐述:如果诗人确实闲极无聊,边走边数也是可能的,但是诗人神思恍惚或者迷离,只能译成约数吧!于是我进一步因势利导,接下来你们就从文章中寻找蛛丝马迹,探究作者的心境到底如何?因为有孩子们自己的问题为驱动,他们的探究欲望特别强烈,思维特别活跃,在课堂上一番依据文本酣畅淋漓辨析后,孩子们有了这样的探究成果:其实两种译法都可以。译成120确数,则表明作者被贬后在山水中施施而行,漫漫而游,百无聊赖中对寂寞的自我消遣,这120步,作者步步踩踏的都是忧伤、都是悲凉;译成约数120多步,则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偏远蛮荒之地出行,时时困扰于自己的处境,而失魂落魄、苦闷惶惑的心境,这更符合常情。无论哪种译法,都逃不开作者的“看不开、想不透”,作者遗世独立,纵使一群人出游却旁若无人,和欧阳修的与民同乐形成莫大反差,令人唏嘘不已。课堂上这样抓住契机,在文本语义模糊处的探究追问,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在对比中探究
尤其欣赏特级教师王君教授《晏子使楚》的课例,王老师引导学生品味晏子高超的辞令技巧时,在学生熟读原文之后,再呈现删改后ppt,让孩子们找出删掉的地方,思考这些词句是否可以删掉。就这样的对比,学生思维被大大激活,品出了丰富的内涵。从“酒酣”读出楚王的老奸巨猾;从“视晏子”读出楚王的高高在上、胸有成竹;从“避席”读出晏子的从容和风度;从“婴闻之”读到晏子的谦和有礼;从“得无……耶”读出晏子的沉着委婉……这些散落在文本中的金子,这些关系到文本核心价值的重磅字词,就这样巧妙地被发现、被懂得、被领悟,而且更会深深地铭记。这不是老师按部就班地说教,而是主动积极地领悟探索,老师只给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便将可说的、该说的娓娓道来,一切都是自己的发现。对比手法提供了矛盾、差异,让视线聚焦、思考力专注、思维深入、发现深刻。教师在授课时自己必须有这样的眼光和意识,能发现对比,能巧妙设置对比,提供比较的平台,引领学生在比较探究中走向文本的深处。
五.在想象中探究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有个著名的课例《去年的树》,周老师在课例中有这样的处理:
(一)想象心理
和树有过约定的鸟儿来年飞回时苦苦找寻着好朋友树,她一路追随着树的行踪,一路打探着树的行踪。一路上,她的心头一定只默念着一句话,只有一个念头:(出示)选择下面的一组关联词语说说。不管……都……哪怕……也……只要……就……
(二)想象眼神
1、如果你就是树根,你就是大门,你就是煤油灯旁的那个小女孩,看着飞来又飞去的鸟儿,你看着她,静静地看,你是否注意了她的眼睛?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那眼睛里又流露着怎样的目光?大家默读5―17节,想一想。
2、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其实还闪烁着一双眼睛,还有一道目光,你们发现了吗?默读,体会。这双眼睛鸟儿一定感受到了,这双眼睛永远印在她的心里。这时候,他们用眼神在诉说什么呢?请同桌两人一起为鸟儿和树设计两句简短的心灵对话。
这两处想象的设计位于初读之后的品读环节,如何让孩子深刻把握和体验一对有过约定的朋友之间的牵挂与友谊而不流于表层,周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孩子放飞想象,每个孩子都成了那只失去朋友的鸟儿,体会到了那种焦灼、迫切、担忧、痛苦、理解与欣慰。更绝妙的是随之而来的第二处引领,鸟儿的所有煎熬与担忧被树尽收眼底,此刻树的眼神是怎样的?他们会向对方诉说什么?环环相扣的想象设计,引领学生变换角色、不断加深体验,直至巅峰状态。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可是我们一边长大,一边丢失了。可是聊以的是我们可以在阅读中获得,通过想象和联想达到审美的心理体验。而这种想象的意识,得益于教师课堂的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