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秋节有感

中秋节有感

时间:2023-05-30 08:54: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秋节有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今天,我心里十分激动,因为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中秋节,可以赏月-、吃月饼,过去每到这一天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月到中秋分外明”、“月是故乡明”,古代,人们都把月亮看作一种思乡的工具,也有许多描写月亮的诗词,特别是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由此我又想起中秋节的下午,一家人参观吕梁凤冠山孔子观道处,看到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碑刻,听爸爸解释“时光好象东去的流水,不分白天黑夜,一去不复返”的话语,使我深刻领悟到:“人生如月”、“人生如水”、“人生如梦”,转眼就是一年,明年的今天我将走出小学的校门,成为了一名中学生,遥想朝夕相处的同学已经各奔东西,真是感慨万千。面对即将逝去的寸寸光阴,我要时刻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珍惜同学间兄弟般的友谊,珍惜老师父母般的教诲,尽快懂事明理,长大成人!明年的中秋,不知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它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与家人团圆的节日,更是寄托美好与希望的节日。记得从上幼儿园起,每到中秋明月夜,我有时在爸爸的肩头上,有时在爷爷的小院里,有时在奶奶的床头边,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看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听着他们讲“嫦娥奔月”“玉兔捣月”“吴刚伐桂”等故事,听着听着就慢慢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今年中秋节的夜晚,五颜六色的烟火像一条条火龙冲上天空,朵朵烟花像绽开的牡丹花,与那明灿的月亮相互映衬,把中秋节的夜空打扮得更加美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秋的月亮像一面硕大的银镜,像一面巨大的白玉盘,更像一个可以看到远方的望远镜,看着明月浩空,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愉悦和美的享受,我不禁想起美丽传说中的嫦娥、玉兔、吴刚、桂花树……,不知道月亮上寂寞的嫦娥和那坚持不懈砍树的吴刚有没有看到如今人间的变化,看到人间的欢乐,真希望他们早日来人间作客。

河南安阳龙安区北田中学初一:yi世丶为情深

第2篇

转眼,温馨而又快乐的中秋节到了,在这快乐的节日里,我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过中秋节。

窗外的景色格外动人,远处的天是浅蓝色的,而近处的天则是湛蓝湛蓝的,高贵得像蓝宝石。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大小不一,时远时近,一眼望不到边。今天的天空多么富有立体感,好像在播放一部富有动感的立体电影。天与田野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蓝绿相间的颜色,十分鲜亮。看来老天爷也为今天的中秋节而快乐。

欣赏着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色,不知不觉就到了奶奶家。

一下车,便听到了说说笑笑的声音,菜肴的香气直扑鼻尖,狗儿在一边蹦蹦跳跳,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了中秋的欢乐之中。厨房里,奶奶和姑姑边做菜边说笑,妹妹在一旁快乐地玩耍,弟弟在蹦蹦跳跳地浇花。这场面真是温馨!

中午,我们一大家子亲热地坐成一圈吃着各种美食,爸爸们高声笑谈;妈妈们不时插一两句嘴;大表弟不停地往嘴里扒饭;小表弟在认真地听;尤其是奶奶,笑得把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忙着给每人添菜添饭,给我们盛了一盘又一盘热气腾腾的水饺。我看着躺在盘里的水饺们好像一个个扬眉吐气挺着将军肚的国王,食欲一下子就来了,赶紧夹了一个送进嘴里,嚼着筋道的皮和鲜嫩的馅,也不顾得烫就咽下了肚,全身顿时感到暖暖和和的。

快接近下午了,西边的天空发生了变化,晚霞金灿灿的,带着点葡萄酒的颜色,呈现出一种说不出的漂亮,渐渐地,颜色淡了下来,不一会儿,便消失了。

这时候,天空也渐渐暗了下来,八月十五特有的月亮升上了天空,那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这没有一丝瑕疵的碧玉,散发出无尽的光芒,神秘、皎洁,带给人忧郁的感觉,像是嫦娥孤独时流下的白玉般的眼泪。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圆圆的月饼,看着圆圆的月亮,真可以算是一大享受啊。

那天,我深深地体味到了亲人团聚的快乐,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的场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指导老师:方晓君)

佳节有感悟

中秋佳节刚刚过去,小朋友们都是如何度过这个团圆的节日的呢?团圆节里最醉人的事当然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赏月谈天了。相信我们很多的小读者都在中秋节里过得很愉快吧。当然,也有很多的小星星非常羡慕小作者呢。在美好的节日里,拥有美好的情感,一定会触动我们敏感细腻的小心灵,写下美好的文字的。请你也拿起笔写下来吧。

第3篇

“国庆”是中国人们的重要节日,每个家庭都非常注重这两个节日。通过本次市场调查,显示了“中秋”“国庆”消费市场不同于其他节日市场,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合家欢聚多。调查数据表明40%的人都喜欢在国庆节、中秋节时节全家团聚在一起。

现在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长辈们与小辈们之间沟通的机会却变少了,一方面是因为住房分开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小辈们工作、学习的忙碌。因此无论是长辈还是小辈都盼望着假期的到来。中秋、国庆假日。全家人欢聚一堂,吃吃饭,聊聊天,尽享天伦之乐。

(2)外出旅游、游玩多。现在的双休日制度,使得平时辛苦工作和学习了一星期的人们,

在两天休息时间内只能好好在家休息。因此,旅游、游玩的计划全都安排在了七天长假。调查结果显示,有36.13%的人在“国庆节”、“中秋节”期间喜欢外出旅游。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提高,短期旅游更是一种时尚。

(3)走亲访友多。经调查,有16.45%的人喜欢在国庆期间走亲访友。亲戚、朋友难得见面,增加感情。

(4)在 家中休闲多。孩 子们在过完两个月的暑假之后,才 开学一个月又迎来了七天的长假,更多的家长会选择全家在家中休闲,而不是外出旅游,以免使刚将心思放在学习上的孩子们又散了心。

根据上述节日的特点,在促销的时段中,前期逢中秋节,以合家欢聚,走亲访友,家庭宴请的顾客为主,月饼、酒类,饮料、生鲜食品,礼品的需求将大量增长。在促销的后期逢国庆长假,则以外出旅游、游玩的顾客为主,超市可以提供饮料,休闲食品,南北土特产,甚至提供旅游“套餐”包,方便旅游者的选购,有关这类商品的需求肯定比平时多。

(二)消费者节日期间对超市需求的分析

“国庆”期间,上海居民具有非常大的消费潜力。上海的GDP每年按两位数的速度大幅增长,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元。经调查有30.97%的家庭月收入在1000至20xx年的购物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一般生活消费品都喜欢去超市购买。在 “国庆”期间,消费者需要哪些商品呢?调查结果显示,节日期间消费者希望购买的商品分类为:饮料,生鲜食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熟食,保健品礼盒,酒类,糖果,糕点,巧克力,南北土特产。月饼的需求也将在中秋节前成为热点商品。经分析,上海消费者对上述这类商品的选择往往喜欢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有明显得价格优势的商品。在节日促销商品的确定时,

不仅要考虑其需求量,还要考虑商品的品牌与价格,总之把消费者喜欢的商品作为本次促销活动的对象。根据“2080原则”,即商场的80%地利润来自于20%的主力商品,作为捷强超市的现有的门店规模,这次促销对象可以确定100种热销商品。(见附表一、二)

调查结果还显示了消费者对节日期间促销方式的选择偏好。顾客大多数对特价,赠品,免费使用,优惠券,抽奖等这些促销方式感兴趣。为此,在本次节日促销中,应该充分运用这些方式。

另外,上海消费者至所以喜欢去超市购买物品,因为超市的购物环境与气氛都能被他们所接受。因此,在本次促销策划时,如何设计商场环境、注意商品陈列、尤其是节日气氛的布置都要作全面的考虑。

促销活动主题

主题:“国庆、家庆在捷强”

表现:1、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家庭团聚的日子,因此用“家庆”来表示。

2 、此主题突出在:捷强的国庆、中秋热闹的气氛,字面含义可理解为捷强与消费者共度节日,实质是在国庆与中秋期间,捷强是以“大酬宾”与消费者共庆佳节。

四、促销活动方案设计

调查数据显示,60.97%的消费者认为“特价促销”最有吸引力,紧接着的是“赠品促销”,认同人数占了31.94%,还有对免费使用,优惠券,抽奖等促销方式感兴趣。为此,我们决定本次促销活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一)特价促销活动

选择50种商品以“假日酬宾价”销售,商 品价格下降15%—20%左右,来 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

特价促销涉及的销售额由厂商消化,但各门店要做好这些商品的广告宣传、展台布置和商品陈列。活动的具体操作方案另作文件,见附表一。

(二)赠送促销活动

另选50种商品通过不同商品组合以“买就送”(买一送一、买大送小)的促销方式,刺激消

费者购买更多的商品。赠送促销所涉及的商品由该厂商负责,但各门店要做好这些商品的广告宣传、展台布置和商品陈列。从促销方式角度上注重展台布置,考虑商品的组合陈列。活动的具体操作方案另作文件,见附表二。

(三)情感促销活动

在整个活动期间,举办“佳节有感”一句话征文比赛。参赛对象年龄不限。凡参赛者均可获

得小礼品一份,同时通过评比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获得一定的奖品。活动费用估计68000元。活动的具体操作方案另作文件,见附表三。

通过这种活动能有效地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商场的促销活动,是消

费者成为捷强忠诚的顾客,这是现代促销的精神所在。要求各门店重视这一活动的开展,扎扎

实实地落实好总部所布置的具体活动事项。

(四)爱心捐赠活动

联系2~3家食品厂商,以双方名义在9月21日中秋节这一天,向慈善机构进行爱心捐赠。此活动由公司市场公关部统一组织。

捐赠对象:上海第一老人福利院的200位老人。

捐赠物品:每位老人2只广式月饼,1袋豆奶,《保健膳食》书籍1本。月饼、豆奶由厂商负责,书籍由捷强负责。书籍费用共计20xx元。

五、促销活动宣传设计

(一)广告宣传

对象:市内92家分店 预算金额:274600元

负责人:广告宣传部 期限:9/12之前全部完成

项目 总量 要 求 作 用 费用预算

发放DM广告 150000份 100000投递50000门店发

使顾客了解促销商品及价格150000元

张贴促销海报 10000张 店内张贴 介绍卖场赠送销

售的商品20xx0元

悬挂特价POP 10000张 店内悬挂 介绍卖场特价销

售的商品20xx0元

放置广告牌 184个 店外放置 宣传活动内容 1840元

悬挂吊旗 4600面 店内悬挂 突出活动主题 13800元

悬挂红灯笼 9200个 店内外悬挂 烘托卖场气氛 46000元

悬挂国旗 184面 店门口布置 突出活动主题 3640元

悬挂彩色气球 9200个 店堂布置 渲染节日气氛 18400元

张贴征文海报 460张 店内外张贴 传递活动信息 920元

合计 274600元

(二)商品展示宣传

“特别展示区”:在卖场中心区域规划展台,根据“中秋”“国庆”的不同主题来布置商品主题。

“端头展示”:促销商品堆放在货架的两端,并注意商品的陈列。

“堆头展示”:在卖场过道区域作落地陈列促销商品,可以搞商品组合区。

上述商品展示要运用照明、色彩、形状及装置或一些装饰品、小道具,制造出一个能够吸

引顾客视线集中的商品展示,营造出促销气氛,顾客的需求及购买欲自然会增大。

(三)卖场广播宣传

在促销期间,间隔播放“明日几时有”、“祖国颂”等诗歌歌曲、民族音乐、轻音乐,在轻松

柔和的乐曲中,使消费者投人到边欣赏乐曲边安心购物的过程中。

六、促销费用预算

本次促销总费用安排如下:

(一)广告宣传费用:274600元;

(二)征文活动费用: 11400元;

(三)爱心赠送费用: 20xx元;

共 计 :288000元。

考虑到实际使用中的不可预见的因素,尤其是宣传广告费用,故应留些余地,整个“国

庆”促销活动总费用预算290000元。

七、促销活动进度安排

时间 工作布置 负责部门

7/23—7/30 与供应商、洽谈促销事宜 采购部

8/15以前 备货结束 采购部

9/1 制作DM广告 广告部

9/3—9/9 准备全部POP广告 广告部

9/10 发送DM广告 广告部

9/11 征文比赛活动准备会议 市场部、门店店长

9/13 海报张贴、广告牌摆放 各门店

9/14 设置红灯笼、气球 各门店

9/15 店面装饰、调整货架 各门店

9/15停业后 pos机调整价格 门店店长、pos人员

第4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资源;学习兴趣

成功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学习的技巧,养成一些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不仅能够获得应有的心灵感悟,产生一定的知识认知,还能够因为教师的有效教学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产生怎样的感悟和体验?形成怎样的情感态度?获得哪些学习的情趣和技能?这是每位教师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内涵丰富,许多社会常识(人文的、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道德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认知,仅靠书本提供的素材和内容,往往课堂教学有效性掌控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和如意圆满,必须通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细心研究教法,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后才能将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展现出来,从而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令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但是,我们往往发现,教师如果只停留在书本所提供的内容和素材,缺少一定质量的资源建设和素材拓展,尤其是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孩子们的认知效果往往不是那么显性和突出的。因而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合理利用教学素材和资源,以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是很多的,简单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寻找与教学主题有关的学习素材和学习资源,充

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组织和鼓励学生在互动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有时候,我们面对一些涉及学生生活习惯的品德课题,教师一般是自己组织很多素材拓展到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他们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认知水平,比如学会《自我保护》《不与陌生人打交道》《遵守交通法规》等知识,平时学生已经拥有很多生活体验和感受,假如教学中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

由他们自主积累一些生活经验、生活认识、社会真实事例,或许更具有教学的实用价值。由此也让我联想到,合理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需要,有效用好教材的同时,机动灵活的拓展课本以外的有效资源,引导孩子们有目的地加以寻找、搜集、自主学习,针对一个主题内容,通过自己的研究获得认知储备,一定有利于课堂学习时更好的感悟、认知、获得新的体验和启示,增强教学的有

效性。

在平时的教学摸索中,我慢慢发现,很多具有人文社会知识价值的教学内容,比如:《春节和圣诞节》《中秋节》……往往依靠书本上的文字、图片内容尽管可以使孩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但

是那种特有的节庆文化似乎不是文字图片可以全部涵盖的,教师就必须要有一些鲜活的影像资源,方能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中切身体会到东西方人们不同的过年习俗,有时候比起文字的单一解释要更具可看性、感悟性和体验性,往往有效地解释了这些节日蕴含的风土人情,使学生获取应有的认知的同时,经历一种文化特有的熏陶。

例如,教学《圣诞节》时,合理地运用了学生课外搜集给我的迪斯尼动画圣诞歌曲,引入他们已经比较熟悉的西方庆祝场景,一下子把学生引入了非常想深入了解的情境,再通过课前学生自主搜集来的,有关圣诞传说的图文素材,通过他们的口述介绍,不但把有关圣诞故事、圣诞来历、圣诞习俗事先作了深入了解,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由于都来自于孩子们自己的信息交流和展示,学生便格外热情,格外愿意倾听和补充,格外愿意交流与表述。教与学完全可以因为教师的有效研究,合理整合而活跃课

堂交流气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分享,从而提高教学的有

效性。

而《中秋节》的教学,如果教师事先能够组织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嫦娥的传说、中秋习俗、描绘中秋月亮的古诗句等课外活动,相信比起单一课堂传授式教学给予孩子的认知体验更为深刻。

2.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精心编织教学资源和素材,有利于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教品德与生活课或者品德与社会课,不能等同于数学、语文教学,往往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合理有效地选择有用的教育资源和素材,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有时候需要在课本以外添加一些必要的知识补充,学会根据教学需要,精心组织教学资源和素材,使得教学资源能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习兴趣。但是往往学生搜集的学习素材有时候是零乱的、片段性的、或者类型比较复杂的,可能有图片、有文字、甚至于高年级学生还能找到一些录像资料、网站资源等,当很多好的素材呈现给教师时,教师就要做个有心人,能够像串珍珠一样在取舍之中,将好的教学素材一一引用到富有实效的教学中,那么这样的素材引用才会是有用的、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和帮助认知的。

比如,教学《中秋节》时,老师如果能够将农历历法教会学生认识,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与农时节气的关系,而且体现我国一种特有的风俗时令,同时教师能够补充一个带动画与配乐音乐故事《嫦娥奔月》无疑更能加深学生对中秋节的认知,再结合不同的吃的习俗、过中秋节的民俗的图片、影像介绍给学生,他们也就有了中秋节生动的感知。然而,随着人类探月步伐的加速,引入书本没有的有关科技知识,又可以将他们从迷幻色彩的民间节日融入科技进步的现代社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传统节日,不仅可以教给学生无数知识,还能激发他们学好知识,学会探索世界奥秘的热情。

再如,教学《民主选举村干部时》,许多学生帮我搜集到许多反映村干部应该为村民做的事情的图片,我觉得非常直观生动,远

比揣摩《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会组织法》要求村干部做到的事物来得直观、形象而生动,于是我就先采用了让学生猜猜村干部要做些什么事?估计到学生也就只能讲出没几个,于是出示网上寻找到的有关村干部要做的一些重要事务,并以文字形式给学生认识,他们一般也没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于是马上呈现一批我精心编排的村干部为村民做事的图片,这些利用漫画认识村干部工作的图片,边看边让学生猜村干部要干些什么,从而引出好村官带领村民走向富裕,造福一方的主题。一下子那课堂认识效果便活跃好多,如此直观的图片跃然眼前,学生不由得加深了村干部工作的细致理解,真正达到了有效提高学生认识效果的作用。

再比如《一滴水》的教学,来自于学生平时的浪费水的画面,往往就能深深触动学生惊讶的神经,启迪他们从很多习以为常的不良习惯中领悟到珍惜水资源的价值。介绍平时各自家庭里节约用水的直观录像,又能给予学生最好的启发,引导他们自觉建立一种爱惜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师如果能够适时组织学生拍些富有动感的录像,渗透到教学中,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会对学生最大的启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做个实在的有心人,细心挖掘教学素材,编制些生活事例,这往往有利于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架构有用的生活观念,形成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3.教师要学会充分挖掘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和拓展学生认知途径的同时,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和素材用好了,就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有些社会课涉及的内容不是很容易教会学生的,比如地理性强的内容、历史性突出的知识等,要生动直观地引领学生认知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好每个知识要点,然后精心组织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

效性。

比如,在教学《民主选举村干部》一课时,如何在课堂上教导城里的孩子认识我国农村这一最基层的组织建设,实在是伤脑筋的事情,民主选举的形式大家都见得不多,村民选举干部的目的是什么?没有去过农村的孩子又何从体会呢?好像有些说书的味道。课堂上总不能按照书本的介绍,平铺直叙地给学生空口说白话吧,于是,我就想到能不能去网络找找新农村建设的资料,这一找不知道,居然网上有很多介绍新农村建设的资料影片,既有城里孩子陌生的农村面貌集锦,也有村民选举的活动资料,还有村民选举采访的资料,还有好村官坏村官的影像资料,一下子思路被激活了,本来无从说起的那些让学生感受农村村干部选举的素材,活生生地来到面前,经过筛选,我将录像《好村官李元龙》和《华西村》下载到教学课件中,用生动的视频资料向他们介绍了村干部李元龙是如何不顾病痛带领村民奔小康的事迹,很生动地就让学生感悟到好村官为村民作出的伟大贡献,几乎不用教师太多的饶舌,他们便被深深打动,感悟到好村官对村民的重要意义,有了内心中好村官的生动写照,再对比网络中找到的一些坏村官图片的辨析,他们就很容易接受一个共识:那就是通过村民民主选举的村干部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才会一心一意带领大家走上和谐、文明、进步的小康之路。

很明显,在这里书本没有提供好村官的影像资料,也没有感动人的村干部事迹,可是借助网络中的资料、素材,通过为我所用,却能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灵活地解决一些认知上的难点,正是通过观看村民选举的生活实例视频,学生通过村民们的口,一下子就比较深刻地认识到民主选举的好处和重要意义,也就认识到村干部民主选举的意义是选出大家信赖的人带领村民共同走文明富裕的小康之路的。由此可见,教师学会合理搜集网络素材,也是能够促进教学有效性的良好途径。

通俗地说,有效教学就是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就是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

第5篇

月光的味道——又一年中秋!

深夜,独自站在窗前,打开一扇窗.清风吹着脸颊,吹动头发.让人有说不出的舒爽.看着窗外,地上像是铺了一层薄霜,朦朦胧胧的,给人一种神秘感.抬起头看看天空,原来地上的是流动的月光......

经历了一天的喧嚣,这难得的幽静让人沸腾的心安静下来.看着空中的圆月,突然想起今天是中秋节.是个合家欢乐,共享天伦的节日.也是个充满游子愁情与浪漫温馨的节日.慢慢的闭上眼,感觉着月光照在我的脸上,似乎一种淡淡的味道自远而近的飘来,那是什么的味道?细细品味......哦,原来是月光的味道.

淡淡的味道中透着一丝甜蜜.中秋佳节,家家都开心的相聚,吃着月饼,欣赏着这皎洁的月.十五的月,像是成年的女郎,光华四射,引人注目.它让人们在这丰收的季节里有了一个情感的寄托.经历了春的耕耘,夏的忙碌,迎来令人欣喜的中秋.终于可以闲下来了,和家人坐在小院,品着茶,吃着月饼,沐浴着月光,享受着生活.过了中秋,寒意将至,来到的将是寒冷的冬天.不趁着这个空儿多感受一下温馨与甜蜜,等到了冬天,一切都晚了.抓紧时间享受月光带给我们的这丝丝的甜蜜吧~

淡淡的味道中带着一股酸涩."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那些在外拼搏的人们来说,这中秋就显得有些凄凉.他们只能怀着深深的思念独守着月亮.脑海中想着与家人团聚的情景,黯然伤心.正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月亮成了游子的安慰,月亮用它柔情的手抚慰他们充满思愁的心.让这酸涩的感觉慢慢的变淡,变淡......难道月光就是月亮感情的送达吗?

淡淡的味道中藏着我的苦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好多诗人都喜欢对月独饮.李白和苏轼是我欣赏的两位诗人,孤独无奈的时候,我想他们也会对着月亮独自饮酒,向月亮诉说着自己的哀伤和无奈.我倒了杯酒,对这天幕中的月亮,我独饮着,远方有着我的思念,可我不知道,分开的日子里,你想不想我.....或者,在我想你的时候,你是不是刚好也在想我~~"我寄愁心与明月"从小就已习惯了忍受孤单,对喧嚣的生活有些不知所措.孤单的滋味,谁都曾体会过,用带着甜味的苦涩来形容一点都不会夸张.我不会难过,因为至少还有月亮陪着我,想一想,它每天都自己在天空游走,它比我孤单的多.所以它想用月光告诉我,开心些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月亮看过了人世间的兴衰荣辱,冷清繁华,悲欢离合,喜怒哀愁,它变得冷静,变得从容.仿佛人世间的得道高人,飘然世外,不染尘俗.然而,如果没有你,人们的相思,寂寞,冷清就将无所寄托.但人们需要你时,你就用你淡淡的味道安慰着人们的心灵.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就会感觉到月光的味道,就会感觉到其实月亮也是有感情的.真是望月月不语,任人费思量,离也悠悠,恨也悠悠......

谨以此篇中学时代的作文送给我曾经的同学,老师,朋友和所有关心我爱我的人.我想说虽然我们各奔东西,少有问候,但是那份思念和感情还有那段美好的记忆将永远不会改变.祝福你们永远开心幸福健康!

第6篇

恍然发觉原来已是秋分之际。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秋分时节,是秋天的中间点,预示着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年秋分节气的由来与习俗_描写秋分的优秀古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秋分节气的由来“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80度,阳历时间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秋分是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9月23日或24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秋分的含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是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秋分节气有什么风俗活动1、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2、竖蛋

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3、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4、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

5、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6、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7、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描写秋分的古诗《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宋)强至

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来酝蚁消。

候早初逢旬甫浃,月圆前距望非遥。

如今昼夜均长短,占录无劳史姓谯。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宋)陆游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秋分日忆用济》(清)紫静仪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第7篇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它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完成的历程。提倡学生自我积累、自我表达。但在实施作文教学时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费心费力地讲解却收效甚微;学生听得迷迷糊糊,仍是一筹莫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习作教学之中应怎样使学生切实感受其中的快乐,打开习作的大门呢?

一、在阅读中感悟,激发表达愿望

阅读和习作一样,来源于生活。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走进一个个不一样的世界,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巧妙。如《童年的泥巴》一文,写的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种种趣事,和小伙伴玩泥巴,在野外做野餐等趣事。这篇课文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在学生有感情朗读之后,我适时问道:“谁来说说你经历的趣事。”(因为班级里有很多学生家在农村,或者去过农村,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经历,所以一时间班级里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有的说自己和伙伴在河里捉鱼,一不小心一屁股坐在了河里。有的说在河里和伙伴们玩耍,互相泼水就像过泼水节一样。有的说自己和伙伴们在野地里挖野菜,菜没挖多少结果弄了一身泥。有的说在野地里烧玉米结果把玉米烧煳了。孩子们的话不时引来一片笑声,这笑声是真诚的,开心的,充满了对童年生活的幸福回忆。看到孩子们说着笑着,一张张洋溢着幸福光芒的小脸蛋,你能说他们拙于表达吗,那只能是因为缺乏兴趣。有了《童年的泥巴》一课上的精彩表现,在后面的习作《我的课余爱好》,我没有大费口舌地进行讲解,而是鼓励学生先自由表达,让学生在交流中寻找乐趣,说说自己参加的课外活动,感受课外生活的乐趣,从而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自己真实的经历,表达真实的情感。

二、走进生活,表达真实的自我

新课改中作为语文课程老大难之一的作文教学,要抓住这次课程改革的机遇,实行根本的变革,努力做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植习作的自信;真实是习作的生命,要让学生有感而发,彰显个性,写出有灵气的习作。

在习作《过节》的教学中,我没有规定写作的框架,而是以聊天的形式和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及过节当天的见闻。有的学生说喜欢过春节,那一天家里来了很多人,连远在他乡的亲人都回来了,很热闹。我这时作为一个听众又不时地发出疑问:过节那天家里有什么变化,自己的心情如何,晚上放鞭炮了吗,吃年夜饭时家里都有谁,大家又说了些什么等等。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我的问题,班级里真是热闹极了。我又不失时机地问道:你们还过过什么节?孩子们一下子又来了兴趣,纷纷抢着说自己还过过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在学生兴趣盎然的表达之后,我适时地总结在这篇习作中可以写写节日的来历,再挑选一、二种场面进行细致描写,最后写写自己的心情或感受。这时孩子们拿起了笔,班级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我想有了之前的畅所欲言,这时候孩子们写下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想说的,想写的。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只是他们不善于积累和表达,如果教师能善于启发和激励,相信孩子更加乐于表达。

三、解除束缚,放飞想象的翅膀

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倡导减少束缚、放开手脚、自由倾吐、整体推进的思想。借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作文的内容和形式。在进行《看图编童话》的习作指导时,我没有规定学生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只是告诉学生先认真地观察图画内容,再进行想象,鼓励学生随意表达。小鱼要到哪里去?它遇到危险了吗?谁帮助了它?孩子们大胆想象,构思着,表达着,内容真是五花八门。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真是出人意料,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为小鱼设计了种种奇遇:小鱼被人类钓上去做成了红烧鱼,小鱼被海藻缠住了,小鱼遇到了鲨……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互动起来,交流起来,都充满自豪感地表达着。

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载体,运用好这一载体,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把学生的发展放到第一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孩子写出自己的作文。

(黑龙江省虎林市实验小学)

第8篇

周边邻居都是自行垒一个弯弯曲曲的墙头,占地为家的围墙

好像彼此不占领公用区域,就等于很二

第一道门都是木头门,晚上睡觉前,都要过去看看插销是否紧

那个时候少年的台东少年,都要抬头看看月光以及门外的意识流,树影黑影或者煤池子在夜幕中的幻影。

返回第二道门的时候,有些怕怕,有些漫游,有些无限,有些想象。

特别返回家里小屋再遇见做教书匠的父亲,会感到这一切好成人、好男人的行径。

一点都不想当家作主,一点不想长大娶老婆过日子。

抬头就可以看见月光,特别是盛夏,似乎飘荡着无数个穿挽腿裤、瘦瘦裤脚的纯真的陈冠希面孔。

男人如果坏,都是遇见坏女人了。

少年如果胡思乱想,都是因为门口邻居结实哥哥、丰满姐姐们的时髦,好看艳丽骚气十足的内裤胸罩滴着自来水,在8月最热的时候晾晒在月光下。

月光下,妈妈好像总是没有耐心,她的温柔与大气只有在大院老邻居或者爸爸的学生来串门时,她善谈好客,客人一旦离去,她会变脸。如果你按照她要求的举止行为,你会获得她的温柔善解人意,但是如果违背了某些条条款款,必然要在台东月光下向明天30路电车总站人和路路口的太阳怒吼,狮子座的女性总是在中年更年阶段华丽转身为悍妇,那个时刻,月光下父亲的头发已经带着秃意的大背头了,但是他迷人的鼻梁与欧陆嘴唇他还是很老实很随和为孩子们顺水推舟,他的肝火只有在深夜,和狮子座妈妈争吵起来,在床上很无力被对方揪着被动,没有茂盛劲头头发的时刻,这个地球就是世界名著《悲惨世界》+《雾都孤儿》。

估计父母婚前就没有深爱过,女方只是为了快速告别人生初恋的失败的局面而下嫁这位来自昌邑考上师范的男青年,父母四十几岁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总是很火爆的样子,我一直想逃出台东的家,但是父母照顾总是很到位,我就这样单调地走完青春期开始工作。

我从没有向月亮祈祷什么,也没有跟着月光的影子跑路。

有时夜校下课,月光下会遇见索要钱财的青岛势力小哥,他们冷酷狠毒肤浅痞子的20岁巴掌呼在我们这群少年面孔上,只有奔跑只有逃跑只有快跑,那时好羡慕我的挚友严波同学刻苦学小龙的截拳道甩着三节棍为我们这些小伙伴们报仇,从此他的人生进入无间道风格,生性软弱的我,一直在幕后咬着牙看着,这个荒唐暴力的台东世界,为什么,非要动手解决问题,而不是用蓝调摇滚与迪斯科热舞,那时只是想,是不是长大后找第一海水浴场身材高大幽默硕奶翘臀的金发碧眼的老外结婚,就不会有中国式的婚姻与举动,就会进入理性健康和谐的家庭了。

当我慢慢步入中年,没有不惑,只有更多当下的感觉,有次4月份,青岛的气候还春寒着,参加冥想工作坊,饭后在王哥庄一个庄户院里的屋顶看看月光下繁星,突然想给妈妈打个电话,那个时候,我是被自己与家人一直都活着而感动,尽管总是彼此有些不妥,望着清冷辽阔的茫茫蔚蓝的星球,只有我和妈妈的手机说话,真的能看见星星点灯,星星眨眼,我和她说,妈,我想你了,真奇怪,在家不想你,看看那个浩瀚夜空,我尽情让自己哭出来,因为哭,这个行为,我很久很久不会哭了,因为在月光下哭,感觉很纯净很排毒很畅快,两代人,内心戏,无法讲理,只有讲情。

那个夜晚我睡得很踏实,尽管与家人相处时,总是能听见青骂与轻口味粗织着。

内心交战响起的时候,这个世界的月光必须是柯震东唱《有话直说》,蔡琴唱《我有一段情》,黄莺莺唱《风的心》――风的心,从来不为云停留,苏芮唱《不能说》――不能说,因为我爱得那么深刻。

因为我很爱你,我舍不得恨你,只有月光上演,孤独感来袭,我怕失去。

我会真爱你们,我的家长们。

今夜,月光有感,今年2013年我拿到人生第一次申根,可以搭乘汉莎小别你们几天。

第9篇

一、节令诗

节令诗顾名思义是指在节日场景和某些特殊时令所作的诗歌。

二、鉴赏节令诗

应了解不同节令所蕴涵的民俗活动:

人日,即正月初七。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怀友的感情。如薛道衡的《人日思归》。

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古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挂灯于门上,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东汉年间,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风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元宵节成为灯节到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如欧阳修的《生查子》。

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从立春那天开始,第五个以天干“戊”搭配某个地支纪日的那一天),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日,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难得的娱乐活动。

寒食,清明前两日,此日禁火吃冷食。

清明,是祭祖扫坟或到郊外踏青的日子。如杜牧的《清明》。

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七夕,七月七日,传说此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

中秋,八月十五,这一天月色最好,是合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重阳,九月初九,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阳生之时。

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意为除旧布新。是日,阖家团圆,共迎新春。如崔涂的《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三、节令诗的思想情感分类:

1.表现节令风俗,游乐蓬勃旺盛的活力。

明代的胡震亨《唐音癸签》记载:“唐时风习豪奢,如上元山棚,诞节舞马,赐纵观,万众同乐,更民间爱重节序,好修故事……遇逢诸节……朝士词人有赋,翌日即流传京师,当时倡酬之多,诗篇之盛,此亦其一助也。”由此可知节日风光,助长了诗歌的发展。如《全唐诗》中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描写了长安城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两京新记》记载:每年的元宵节晚上,长安城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不,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诗歌的前两句写满城灯火流光溢彩,璀璨烂漫。桥上灯火,密如繁星,夜禁解除,锁链打开,任游客通行。人马过处,尘土飞扬,灯光为之暗淡。明月照时,只见人头攒动,盛况空前。此诗即表现游乐蓬勃旺盛的活力和高涨的气氛,据说唐武后神龙之际,写诗赋元宵灯会的有数百人,以此诗为最佳。

2.借节日表达感遇伤怀之情。

大多数的节令诗较偏向于此类。譬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佳节,诗人登高饮酒赋诗,游子思乡之意、感叹人世无常之情常常流露于诗文之中。又如刘辰翁的《水调歌头》:“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诗人写明月如洗,普照万里江山,虽然两地分居,却能共赏中秋圆月。从古到今,中秋的良辰美景是年年如此,可是不知什么时候人间就有了这种在离愁别恨的寂寞中度过良宵的不幸。句中化用了苏轼的《水调歌头》“千里共婵娟”的佳句,用月来慰离情。不过诗人没有满足以月光联系亲人的感情,还通过质问来表达对月圆人不圆的怨恨。

阅读训练一

忆秦娥

张孝祥

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注]结。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游人不放笙歌歇。笙歌歇。晓烟轻散,帝城宫阙。

[注]鳌山:堆叠彩灯作山形,称为鳌山。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的上阕怎样描写元宵节欢闹的场景?

2.简析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阅读训练二

二月二日[注]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二月二日:蜀中风俗为踏青节。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颔联的抒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阅读训练三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注]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寒食为清明前两日。今日便是寒食,民间春游祭扫之日。江南有赛龙舟、荡秋千之习俗。此词作于乙卯年,张子野年已八十六矣。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这两句话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烘托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2.最后两句词人是如何描写出月色的清明?

阅读训练四

客中守岁

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守岁”的“守”字有什么意义?

2.这首诗的尾联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阅读训练五

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颔联中“乱”和“孤”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简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阅读训练六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思故园、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③。

[注]①刘辰翁生于南宋末叶,宋亡后,隐居不仕。②银花:明亮的灯烛。③“海上心情”,苏武牧羊典故。《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题名“春感”,实际上是因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有感而作。写出这个节日的名称及词中暗指这个节日的景物。

2.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的表达效果。

阅读训练七

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中的金波、飞镜比喻什么?

2.“被白发欺人奈何”是什么意思?词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兴叹?

3.本词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试从这一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阅读训练八

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元曲中哪些意象体现了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

2.作者写中秋夜景有什么特点?

3.试从写景抒情的角度赏析本曲。

阅读训练九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词语》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但有更深层的内涵,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分析这首词蕴涵的思想感情。

《古诗阅读之节令诗》

阅读训练一: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词人先从正面描写彩楼上搭起的灯笼山,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游人熙熙攘攘,胭脂香气随尘飘荡。然后描写晓月斜挂柳梢,闪现着淡淡的清光,天将放亮,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腾中,这是从侧面写出节日的气氛。

2.在鳌山结和笙歌歇两处运用顶真的方法,语句连接紧凑,生动明快。

阅读训练二:

1.二月二日江上踏青春游,伴着和煦怡人的东风和温暖的旭日,一切都散发着浓浓的春意,就连那动听的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洋洋的情意。表现了诗人愉悦的感受。

2.移情。“各无赖”“俱有情”,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花柳和蜂蝶上,极写春游之乐――风和人乐。

阅读训练三:

1.这两句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动作描写。词人写到水面上龙舟竞渡,少年手中桨叶翻飞。郊外,少女站在竹制的秋千上,像燕子似的飞起飞落。这段人物的动态烘托出欢快热闹的气氛。

2.运用衬托的手法。词人写到月亮升到中天,清澈明亮的月亮照着庭院,月光把无数飞舞的杨花照得晶莹剔透,月光下杨花飘过也看不见影子。词人用“杨花过无影”衬托月色的清明,工巧之至!

阅读训练四:

1.守岁的“守”,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的希望之情。

2.运用了对写法。不说我思念故园亲人,而是想象故园亲人在除夕夜里惦念着我,含蓄委婉地写出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阅读训练五:

1.诗人羁旅他乡,除夕感怀,“乱”“孤”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烦闷、孤寂之情。

2.这首诗写出了巴蜀之路和客中除夕夜的特点,看似寻常、平淡的语言,却写出了客居他乡人共有的感触,充满了异乡漂泊之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具有普遍意义。

阅读训练六:

1.元宵节(或“上元节”),银花、戏鼓、明月。

2.①“辇下风光”指故都临安的美丽风光;“山中岁月”指自己隐居山中寂寞而漫长的岁月;“海上心情”指自己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②三组名词性意象叠加,对具体内容不着一字,只用抒情感叹之笔虚点。③这首诗读来别具沉郁苍凉、吞咽悲苦、欲说还休之意味。

阅读训练七:

1.月亮

2.旧时代的文人每当仕途坎坷或壮志难酬时,便有叹老之感,同时也表达了词人的那种追求完美事物的理想。

3.这首词的上阕,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词人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想到嫦娥以及月中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出怀才不遇的内心惆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词的下阕,词人又放飞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这首词的主旨。

阅读训练八:

1.秋夜的月光、桂香、砧声、雁声。

2.景象开阔,凄凉。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相融合,写景手法多样。

3.本曲运用了写景抒情的手法。写景主要写动景,月光桂香在随风飘荡,砧声雁声打破了秋夜的沉寂。它们从视觉、听觉、嗅觉上引发了游子的离愁别绪。

阅读训练九:

1.“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则象征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之情。

第10篇

中专毕业那年我19岁,带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只身跑到大连闯荡,过起了自由自在的打工生活。这种自由带来的惬意持续了几年,我逐渐感受到了孤独,没有爱情陪伴的日子显得有些苍白和乏味。但是,刻意追求了很久,也没有和爱神邂逅。每每回家,看着我形单影只,父母似乎比我还焦急,他们开始张罗着为我网罗相亲的人选。我讨厌这种方式,内心里一直固执地认为媒妁之言缔结不出爱情。可是,父母没有理会我的意愿,很快就为我订下了一门亲事。于是,再回家时,总能看到一个叫秋环的姑娘忙里忙外的身影,为我洗衣服、端茶倒水,俨然一家人一样。日子久了,所有的亲戚朋友都知道,我订了亲,有了未婚妻。

可我觉得我们之间实在不可能产生爱情。于是,在依旧孤独之余,我的心时时被焦虑的情绪笼罩着,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和秋环的关系。看出了我对秋环的冷落,母亲流着泪说我,这是拿刀戳她的心。为了不让多病的母亲为此过于伤神,我只好委屈自己,顺从他们的安排,于1994年秋天,无条件地将秋环娶回了家。洞房花烛夜,我喝了个酩酊大醉,吐了一地后,呼呼睡去。而秋环一夜无眠,一直守在我的身边。婚期没有结束,我就匆匆回了大连,并以两个人都去大连还得租房子为由,将秋环留在了老家,而我例行公事似的每两周回去一次。每次回去,心里都觉得很别扭,有时还会闹出一些不快。因此,我们时常吵架,我的怒吼伴着秋环的低泣成了婚后的主旋律。有几次吵到激烈处,我提出离婚,秋环扑到我怀里抱着我大哭,说什么也不同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性生活异常糟糕。因为没有激情没有爱,每一个动作都是机械的,就像装好了程序的电脑主机,刻板地按照输入的命令运行着。每次事后,我都被巨大的失落感包围着,以至于一再发誓:再也没有下一次了。可是,半个月一次的聚首,秋环总是流露出渴盼,于是,我不得不履行做丈夫的义务,像一个义务工一样,心里充满了厌倦,却还要硬撑着一次次完成使命。为了减少彼此之间的不快和夜晚来临后的无奈,我只好采取少回家的方式来逃避。因为我的消沉,我们的婚姻很快就进入了濒临死亡的状态,可每次提出离婚,都被秋环用眼泪挡了回去。

1998年4月,儿子出生了,小生命的降临使得这份婚姻多了维持下去的理由,我的心里说不出是喜悦还是悲哀。依旧是十天半个月回去一次,依旧是对秋环乞求、讨好的眼神视而不见,依旧任由自己的情绪蔓延……

转眼,和秋环在一起生活已9个春秋。9年的光阴,将秋环由一个单纯的女孩子雕琢成了一个满面凄苦、心事重重的怨妇,而我则在一点点变得玩世不恭、愤世嫉俗,在不停地哀怨自己的青春都埋没在这没有爱情的婚姻中,我渐渐有了在婚外找寻爱情的念头。我觉得如果再继续守着不幸的婚姻走下去,我这一生也太亏了。于是我用搜寻猎物一样的眼光扫视着身边的女人,可是,或许是自己在没有爱的婚姻中窒息得太久了,面对形形的女人,我竟丝毫没有心动的感觉,我失去了爱的能力!内心的不甘却从来没有消失过,一颗躁动的心一直在寻找什么……

2002年中秋节,我没有回家。一个人在街上溜达到月亮高高地挂在头顶上。莫大的空虚和孤独感使我不愿回到住处,于是信步走进了一家录像厅。录像厅里灯光昏暗,每个座位都被封闭成包厢,隐约可见里面依偎着一对对的男女,做着各种亲密的举动。我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来,耳朵听着隔壁的一对男女忘情的嬉笑,眼睛看着前面屏幕上一些撩人的画面,我感觉热血在一点点地往上涌。就在这时,不知从哪里钻出一个人来,悄悄靠近了我,坐到了我的旁边:“大哥,一个人看多没意思呀,我来陪你吧。”是个女人,我打了个激灵,大致明白了对方的身份。但我没有反对。见我默许了,那个女人靠了过来,而且放肆地把手搭在了我的膝盖上……我心里曾经有过挣扎,可是耳边不断传来的的声音,就像助燃剂一样,使我轻易地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彻底放纵了本性。那一晚,我把那个女人带回了住处。尽管是过来人,可在那个女人面前,我竟笨拙得像个孩子。在新奇和刺激中,我忘记了秋环,忘记了从小到大接受的有关道德的教育……

当清晨的阳光洒进屋里,我睁开双眼,清晰地记起前一天晚上所发生的一切,回望枕边,那个女人已经没了踪影。再环视屋内,竟发现一片狼藉,所有的抽屉都打开了,地上横七竖八地扔着一些衣物。我起身检查,发现放在枕边的手机和抽屉里的几百元钱不见了。不用说,是那个女人拿走了这些东西!愤怒、忙乱之余,我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我都干了些什么呀!那一夜的堕落和迷失,很多细节都不敢回想。原本是为了寻求心理平衡,可是不仅没有感受到一点平衡后的宁静、宣泄后的快意,反而被如此浓重的羞惭困扰着,心灵世界混乱不堪。

强烈的羞愧感使我面对秋环的时候,竟没有了往日的不耐烦。相反,带着弥补过错的心理,我开始试着关心秋环,试着对这个家付出自己的情感。而我的一点点变化,带给秋环的却是巨大的惊喜,继而反馈给我的是更深厚的依恋和关爱。我的心一点点被感动着,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客观地审视我和秋环的结合、我们之间的感情。我第一次发现,结婚10年来,秋环在承受着委屈的同时,丝毫未减地爱着我,痴心守候着这份婚姻。而我,竟对此熟视无睹,肆意伤害她,伤害着我们的婚姻!

那段羞辱的记忆驱使我加倍善待秋环,善待自己的婚姻,而秋环回报给我的,是我以前没有感受到的带着感谢的爱!每当深夜里醒来,看着偎在我怀里像个孩子般熟睡的秋环,我的思绪总是控制不住地飘到那个迷乱的夜晚。它让我迷失,却出其不意地让我找到了回家的路,我不知道是该痛斥那段记忆,还是该感谢它让我获得了新生……

第11篇

放下抱怨   收获快乐

——读《不抱怨  不折腾  不怠慢》有感

中秋节小放了三天假,手捧一本《不抱怨 不折腾 不怠慢》,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受益匪浅,本书通过许多经典名人的小故事,挖掘出人潜在的弱点,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激励我们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优秀员工。

倾听知名人士的成功故事,品味“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闭上抱怨的嘴,迈出实干的腿”“没有目标,努力就是瞎折腾”“工作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团结就是力量”“怀着快乐的心工作”这些至理箴言,反思自己的工作,这些就是指引我们做好工作的盏盏明灯,尤其是“不抱怨”方面的知识让我反思的更多更深刻。

工作中我们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是当我们想要抱怨的时候,首先问自己几个问题:你在埋怨什么?你为什么要埋怨?怎么样才能停止抱怨?我们在埋怨中获得了一时的,可是养成埋怨的习惯,会使我们丢失责任感和使命感,忽略工作的完成和自身的成长,从而使自己成长的道路越走越窄。要知道,只要是金子终会发光,抱怨不公平,是你努力的还不够。而在工作中注意细节,体现责任就能避免抱怨的产生。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细微之处见精神”,工作无小事,认真对待每一件事都算是做大事,固守自己的本分和岗位,就是做了最好的贡献,也是一种负责任的精神,因此,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闭上抱怨的嘴,迈出实干的腿,才是工作的正道。

认真想想,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不经意间常在抱怨:作为家长我们抱怨孩子不听话,学习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作为妻子或丈夫我们抱怨自己的爱人不如别人家的体贴、能干;作为老师我们抱怨工作压力大,抱怨后进生难教,抱怨学生不听话……在许许多多看似不经意的抱怨中,我们自己的的心态也越来越差。阵阵抱怨后想一想,这些抱怨能解决问题吗?孩子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变得听话,爱人不会因为你的抱怨变得体贴、能干,学生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使成绩、表现突飞猛进。相反,你的这些负面情绪只会给别人带去焦虑和不快乐,因为抱怨是会传染的!

作为班级管理者,常常认为最幸福的事是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围绕在你的身边,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学困生、差生、后进生的教育,面对落后生的难教问题,我们常怀抱怨之心,但事实告诉我:抱怨绝不是转变落后生的良药,反而把落后生推向了深渊,严重阻碍了自己的工作。有句话说得好,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怎样看待才是问题。落后生正因为难教,才需要去教,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是十分优秀的,那还要老师教什么?老师如果真的做到用心、用情去教导,把抱怨之声化为关爱之音,岂能不融化学生心里的寒冰呢?今年5月份08届的毕业生纷纷返校参加毕业典礼,我班学生刘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外工作的他和校内的他简直判若两人,清晰记得,在校期间的他不修边幅,上课无精打采,不善言谈,性格内向,尤其是成绩更是不敢恭维,每次期考完后,我都会私**注他的情况,只要有5科不及格,我都会找一个科任老师帮忙送他一个60分(我的暗箱操作刘玄同学是不知道的),避免出现下一个学期要签试读协议的情况,我这样做也算是为了保护他的尊严,让他有继续学习的勇气,因为学习是他最大的困难,签定试读协议只会让他更厌学,最终放弃学习,这样的结果对谁都没有好处,当然平时在生活中我会找机会不断的鼓励他要坚持读下去,不要放弃,我的辛苦没有白费,这次返校参加毕业典礼的他精神焕发,信心百倍,工作劲头十足,在中建五局的一个分公司实习,收获很大,眼前的他丝毫没有厌学、厌工作的情绪,有的只是好好工作的决心,此时此刻作为班主任的我看到一个落后生有如此大的转变,我能不高兴吗?如果当初我用抱怨的态度对待他,可以肯定地说,刘同学早就结束了他的读书生涯。刘同学毕业了,顺利地走上了工作岗位,离开学校的时候他留下了对我的感谢:“贺老师,谢谢您对我的不离不弃,是您成全了我!我会好好工作的!”在此我想说:“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对待学习上特别困难的那些学生,我们更要有一颗平常心,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他们,对他们不歧视、不打击、不抱怨、不冷漠就是最好的帮助。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前行。抛去我们的抱怨和斥责,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用亲切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

在班级管理中,遇上学生违纪、犯错的情况,班主任也是非常头痛的,当学生违纪、犯错后,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批评教育、严肃处理,事后想想:“批评能治本吗?”处理完学生的一次酒醉事件后,我得到了答案,我也真正读懂了卡耐基说的“如果想学会待人处事,请记住三大原则:不批评,不责怪,不抱怨。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一次同学生日的聚餐上,我的学生冯同学喝高了被送进医院抢救才有惊无险,从事情发生到处理完毕,我没有发火、没有抱怨、没有指责,而是前所未有的淡定,哪怕严重影响了班级的荣誉。要知道一味的批评是没有用的,因为它使人增加一层防御,而且竭力的替自己辩护。批评也是危险的,它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并激起他的反抗。

出现问题,与其呵斥,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去做,让他们学会去承担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心理学家早就以实验证明:在训练动物时,一个有良好行为就得到奖励的动物,要比一个因行为不良就受到处罚的动物学得快得多,而且能记住它所学的东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人类也有同样的情形。我们用批评责怪的方式并不能够使别人产生真正的改变,反而常常会引起反感和愤恨。所以,对别人挑剔、批评、责怪、抱怨都是愚蠢的行为。

作为老师,最好不要直接了当地批评指责学生,我们不妨帮他们分析一下他正在做的工作和他的行为的得与失,启发他自己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然后再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么做的效果远比批评来地好和快。我们要做天上的星星互相照亮,不要做河滩的卵石互相碰撞。当头棒喝,只是对悟性高的人起效;春风化雨,才会润物无声,滋养万物。

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常常会不打招呼地来到我们身边,如果一味抱怨,我们就会陷入了抱怨的泥潭,无法自拔……在庸常生活的抱怨中,找不到灵魂的出路,囿于抱怨的牢房。那么我们就带着不抱怨的人生境界,放下挫折和不满去寻找和追求新目标,插上努力和拼搏的翅膀,成就我们的事业,美好我们的人生,做一个快乐的人!

第12篇

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道德滑坡现象,有识之士一直呐喊要唤醒沉睡的良知。那我们的良知是什么时候开始沉睡的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经过一番的追问,最终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家乡是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话题,是文人墨客的千古诗画,是艺术明星的百姓心声,是异乡游子的十分想念。作为小学生生活十几年的地方,它更应该是一生难忘的回忆。那他们又将回忆什么呢?哪些人、哪些事有可能成为他们今生的永恒呢?本文就当前的道德现状与小学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小学生爱家乡问题上做初步的探索,以期从中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格品质,提升学生的的道德修养。

1.亲情教育

孩子与父母是天生的至亲骨肉,他们之间有着天然的维系情感的纽带,似乎这亲情教育于他们而言是多此一举。但其实不然,人与人的情感更多的是靠日常的相处,用心的经营,亲人之间的情感也不例外。当今社会,特别是农村地区,出于家庭生活的需要,有些父母不得不出外打工,甚至常年在外,难得回家,孩子只能托由爷爷奶奶等照顾,成为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情感的培养,久而久之,"代沟"便难以避免,这样的孩子就称不上身心健康,这些孩子远离父母,独自生活,身心没有依靠,缺少寄托,稍有不如意就会发生意外,如离家出走、想"穿越"。

一个人,只有被浓浓的亲情包裹着,他才是个有爱的人,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素质教育才是有意义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这越来越多的留守学生,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教师就是第二父母,要承担起教育学生儿女的责任。一是在学习上要帮助学生有质量地完成学业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就《弟子规》、《三字经》等有关尊师孝亲的字词进行书法练习,在平心静气的书写中把语言的内涵渗入到学生的心田;还可以就国学经典的相关内容进行早课朗诵或是课前朗诵,使学生油然而生敬意;更应该适时就相关主题进行小作文,让学生尽诉衷肠。二是在生活上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起居、日常行为。通过长期的接触交往,让学生体会教师的爱,找到情感的寄托、心灵的港湾。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与家长的"剂"、"催化剂",教育学生多给父母写信叙述生活学习进展情况,也可以通过电话来促进情感的交流。当然,突破这一难题,升华感情,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同家长交往,找到彼此交流的共同话题,在细微处饱含孝敬之情。

2.感恩教育

感恩回馈,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仁爱理念的具体表现。身怀感恩的人定是有良知的人。在倡导优生优育的形势下,大多数小学生往往没有兄弟姐妹,"集三千宠爱于一身",除骄纵、蛮横、独占等不良习惯外,容易产生理所当然的优待感。他们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从而也就经常性与他人发生语言肢体上的冲突,给他人造成生理甚至心理上的伤害。因此,要改变学生的思想,转变学生的不良行为,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正确为人处世,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咏唱《感谢你》,让他们感谢明月、朝霞,感谢春光、大地,感谢母亲、生活。因为只有感谢才会有爱,也只有感恩才会有尊敬。在小学生涯中,我们可以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在母亲节,给远方的母亲写个明信片、打个电话、发个信息,如果可以的话,可以亲自做一束花哪怕是纸制的送给母亲;在中秋节,自己煮个饭,煎两个蛋,哪怕盛碗饭切块饼孝敬父母;诸如此类的等等。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场作用,挖掘学校感恩方面的资源,并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品质。以"林成祖奖学金"为例,台湾与福建一水相隔,但是台湾宗亲与家乡的心始终相连,如丝似缕。他们时刻关注家乡,以自己的一份力量回报故土,展示出对家乡念念不忘的情怀和感恩回馈的义举。宗亲们感恩回馈的义举,传递着爱心,我们身怀感恩,如此生生不息,构建幸福大家园、和谐新世界。

3.生态教育

家乡山美水也美。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谁不说咱家乡好。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安徽《黄山奇石》、四川《五彩池》、广东《鸟的天堂》、福建《武夷山》等书写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同时也有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叙述植物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诉似泣。很多自然风光成为人造风光,植被多样化被单一经济林所替代,这正体现生态教育的缺失。要教育学生对环境要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敬重心态,不是只在植树节的日子植树,而是在学校、家里适宜的地方随时栽种花树;不是只在学校、家里讲卫生,而应该把讲卫生培养成一种生活习惯;不是"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只是自己要有生态保护意识,还要会感染带动家人、身边人树立并增强生态这种意识。我们在孩子心中种下了这些美好的观念,将来它也将回报我们一个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