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械专业

机械专业

时间:2022-11-16 10:53: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械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机械专业

第1篇

1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造思维可以说是人类高级的思维形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创造思维。在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指的是对于一个问题,能通过多个方向思考,得出多种答案或设想的思维方法。在机械专业的学习中,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按照学生的个人思维特征,根据相关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并启发他们的思路,促使他主动积极思考。在机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有缺口,也就是为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和自学留有一定的余地。机械制图课程中的一题多解,就是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有效方法。比如,如果物体的主视图为圆形,学生需要说出物体可能的形状,可以有圆柱、球形和圆锥等,多种答案可以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拓展,发散思维得到锻炼。

2中职机械专业创新氛围的营造

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营造适当的创新氛围。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创造学生、教师互相合作的学习环境。情境创设一般分为三步,一是提出或发现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成功解决问题。教师应该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料和机会给学生,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对一些观点进行反思和质疑,做出个人判断并发表意见。同时,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学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利用设疑、诱导和启发等,促使学生愉快、轻松地学习知识。在准备课程内容时,参考教材但不完全依赖于教材,按照教学的需求来整合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互相适应。比如,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中,可以利用CAXA设计软件的相关内容。由于CAXA设计和搭积木一样简单直观,学生能够有趣、轻松地按照制图内容来进行模型的建。另外,在车工工艺的学习中,对于成型面加工的联系,可以设计成酒杯。在数控铣床的实践中,可通过MasterCAM软件,对中国象棋中的车、炮、马等进行制作,让学生的学习紧密联系实际。

3应用计算机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1仿真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多门课程中的有效应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在机械原理课程中,主要论述了机械系统设计的方法以及机械机构分析的原理。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对机构分析、机器原理举杯感性和理性的认知。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例如VC与OpenGL结合,来进行相关程序的编制,如此一来,学生能直观地观察到三维场景中相关机构的运动状况,从而验证机构的设计是否合理。其次,在数控技术课程中,主要论述了数控机床的机构、数控测量和数控发展等。通常将理论和实际结合来教学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在插补原理教学中,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让学生设计、编制出数控加工的虚拟系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对数控知识的掌握深度。然后,在工程力学课程中,机械专业学生主要对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进行学习。学生对于变形和受力情况的求解和分析一般难以理解,计算中也会出现错误,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来进行相关模型的构建,编制出求解和分析程序模块,对于结果输出和分析过程进行可视化显示,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快地掌握解题思路,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最后,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初学者通常对二维和三维图形互相的转换无法理解,对于直线、曲线和圆等简单的画法只会被动地进行使用。如果使用仿真技术,引导学生探索开发出简单的绘图软件,对于绘图要点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另外,如果结合SolidWords或3DMax等高级绘图软件,则会在计算机编程和机械绘图两方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能力。

3.2仿真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课外实践中的应用中职机械专业创新思维的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在课外的实践。机械专业学生的实物制作一般是研制出一些满足特殊工作需求的零部件、执行特定动作的机器人和实现某种功能的机器等。实物模型的设计是否能按照设计来实现特定的动作,速度、位移和加速度等能否满足要求等需要在制造实物之前进行论证。而计算机仿真技术能满足上述要求,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对机器的尺寸进行方便快捷的修改,并对机构的输出参数、运行情况等进行观察,使得研发成本和研制周期大为缩短。结合机械课程的理论知识,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对课程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解决,一方面能激发学生成功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中职机械专业学习中应该大力推广。

4结语

知识经济需要更多创新型职业技能人才,而中职学校具有为社会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责任,因此进行中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中职机械教育为出发点,从创新氛围营造、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四方面探究了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对于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武单位:南宁机电工程学校

第2篇

机械制图是大多高等院校机械类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基本必修课程之一。

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为使人们对图样中涉及到的格式、文字、图线、图形简化和符号含义有一致的理解,后来逐渐制定出统一的规格,并发展成为机械制图标准。各国一般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国际上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中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制定于1959年,后在1974年和1984年修订过两次。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动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

教学探究是一个无止境的课题,是我们教学一线教师永远追求的一个梦。如何提高课堂的兴趣性和有效性,我们做了很多努力,进行过很多探索。改变传统的“牵牛式”教学方法,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平台,以激发兴趣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让我的课堂轻松了许多,给我的教学生涯增添了不少的筹码。

一、课前准备,动中学

课前准备,制作比赛,让学生动起来。传统式的教学大多是“牵牛式”的,教师按书本内容教,学生按书本内容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教学。《机械基础》学科是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专业理论知识较多,动手课题较少,学习较为枯燥。但是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强,奇思妙思较为突出,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我采用了指定课题小制作比赛,成果自评、互评、讲评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讲授铰链四杆机构的特性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彰显,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前一周,安排学生回家按图上的要求制作一铰链四杆机构,然后在上课时带到课堂上来演示并讲述制作过程、工作原理及能实现的功能。接着我有意挑选两个双摇杆机构模型来演示:一个是随着我把机架变换,由双摇杆机构一会儿变成了双曲柄机构,一会儿变成了曲柄摇杆机构;另一个不管机架怎么变换,它始终是双摇杆机构。这就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是双摇杆机构,为什么一个能变,一个却不能变?这时可以讲曲柄存在的条件:“铰链四杆机构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且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这个大前提。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理解在这个大前提下所得出的三个结论:(1)取最短杆的邻杆为机架时,构成曲柄摇杆机构。(2)取最短杆为机架时,构成双曲柄机构。(3)取最短杆的对杆为机架时,构成双摇杆机构。若这个大前提不存在,即当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之和时,则曲柄不存在,只能构成双摇杆机构。最后叫学生量一量自己模型中各构件的尺寸,算一算数据,然后试一试自己的模型变化是不是与上面的结论一致。学生在这种既轻松愉快,又能动手动脑的课堂上听课,肯定比纯粹听理论课来得有兴趣,所掌握的知识也不易忘记。

二、巧设问题,玩中学

在教学中,巧设问题,激发兴趣,玩中学。玩中学,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能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活动之后,轻松愉快的玩中求知,巩固知识的理解。巧设障碍,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而兴趣又将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源泉。

捷克著名教育实践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兴趣是环境和文化的产物,它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又是学习的动力。比如在进行铰链四杆机构“死点”位置教学的时候,学生理解起来很抽象,而教材中列举了缝纫机动力装置(脚踏装置),我就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服装制作实训中心脚踏式缝纫机上进行操作,当初次踩缝纫机时,感受到有时运转自如,又有时会碰到倒转及踩不动的“死点”。通过在服装制作中心亲身体验,学生觉得这很形象、直观,难题就这样被破解了。

三、讲练结合,做中学

讲练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拆装中学习。课堂教学要从“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向“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模式转换。中职学生的依赖心理很突出,总希望老师能给出“标准答案”。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鉴于此,我采用了“观察——拆装——总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做,去想,去总结。让学生知道在操作过程中的得与失,有无改进的方法,从中收获新的知识。动手操作是实践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通过“观察——拆装——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中职机械专业《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操作动手的机会不多。这与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渴望动手操作的心理是有差距的。要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社会实践活动,大胆地尝试“开放型”教学模式。如在进行《机械基础》轴系零件教学时,我先把学生带到了汽车实训中心对汽车减速器进行了拆装,并要求学生把拆装的过程作详细的记录,然后分别在班上进行交流分享。虽说给我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但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大家又有了一番新的辨析争论,全班同学对该节知识有了新的认知。

四、创设情景,思中学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思索中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情景交融、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受到情境的熏陶和感染,是激发动脑思考的手段和方法。例如在进行“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教学的时候,当讲到制动器时已近“尾声”。为设计好“压轴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引入了 “尤里卡”博士做的实验——让自行车赛冠军在平地上骑车,然后刹车。请大家选择自行车制动的方法:A 前轮制动;B后轮制动;C先制动前轮,后制动后轮;D先制动后轮,后制动前轮。课堂气氛一直被点燃了,情境让学生产生竞争心理,大家立即发表自己的意见。结果,选“D”的同学最多。“尤里卡”博士的答案是“C”,自行车先制动前轮,后制动后轮。同学们选“D”是注重了减速,而问题是“制动”。接着便可以引出“制动器”的教学。制动器有锥形、带状、闸瓦式等等,可请学生说说所见过的制动实例,最后得出制动器是用摩擦力来实现制动的结论。创设情景是教学艺术的再现,它的核心是激起学生的热情,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以求新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如何思、如何学,让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给我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不少难题。

参考文献:

第4篇

还记得在航空机械公司见习的第一天,走进厂区,一条醒目“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横幅映入我的眼帘,进入生产现场,看到文明和谐的环境,发现周围各种安全标识、警示牌,这不仅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更是一种无声的提醒。在公司人事部门领导带领下,介绍了公司的概况: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中国航空工业第集团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公司的经营理念是:持续稳定的质量;快速灵活的反映;准确及时的交货;不断创新的技术;有利竞争的成本;公平诚信的道德;文明和谐的环境。公司三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的原则,充分发挥军工企业的技术优势,具有雄厚的科技人才和良好的职工队伍,在加大产品的开发、研制力度上非常重视,扩大了国际国内市场,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是现代化的航空企业。听到公司的介绍,我对在这个公司实践充满了信心,经公司安排被分配到质检部门实习,我决心要以实际行动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社会实践报告

随后我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了解了飞机附件厂的概况,深入生产车间现场的实习。通过学习与实践我收获颇丰,主要表现在:

了解了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各部门职责、职能,牢固树立国防建设事业的信念。

在实习工作岗位的日子里,在指导老师耐心帮助下对我不懂之处一一细心讲解,并且将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我。我感觉到质检部门是一项综合技能工作,了解到产品从投产到实现的全部过程,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因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他们工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向和原则,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这其中不仅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同时需要勤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创新。航空企业是一个特殊的工厂,在各方面要求极为严格,很多建厂时深入三线工作的员工,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默默的奉献,为了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第一阶段效果明显,对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有了初步了解。

理论知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学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那么第二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才是真正的考验。以前从没有接触过飞机附件生产过程,对于我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这次在工厂实习机会分外难得。首先学习了飞机在研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了解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形成质量体系的概念。通过指导老师的授课我学习了产品质量验收,产品售后服务等知识,通过学习我发现了飞机的制造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体系,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另外指导老师用自己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工作中要注意积累,由于工作中所要处理的问题繁多,技术性很强,涉及的范围广,因此要做好学习、工作笔记非常重要。对于发现的问题、情况及时记录,即使没有,对自己工作列一个计划、做一下总结同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样的例子使我懂得要做好工作,首先要学会做一名有心人,懂得了善于总结也就学到了一种最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深入现场,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在随后的实际工作中,我来到车间跟着工人师傅学习,看到工人师傅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从每一个零件投料开始加工,他们严格按照国军标,按照工艺要求来生产制造出飞机上所需要的各种型号的产品,然后进行产品试验,每一道工序都有着严格的监控手段和交接手续,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工艺要求合格后同意出厂装机使用。这其中我对产品结构、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产品加工工艺、生产流程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时也了解了一些现场管理经验。其实飞机的制造是依靠模线、样板制造出来的,尺寸的传递同样有许多也是依靠实物,可以说这里的许多知识都是我以前没有接触到的。在这里我学习了飞机研制应用系统工程,标准工艺质量监控,飞机制造业中的机械加工,飞机系统中的电气工程与自控系统等知识,并及时消化所学知识,由机的产品制造过程较为复杂,我总是抓紧每一个难的的机会细心询问,求教。通过与师傅的交流与沟通,解决了我心中的疑惑,这种我在现场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亲自参与生产过程,参与产品验收大大提高了我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能力。

第5篇

关键词:机械;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231-03

机械专业的教学目的是要为社会培养一批满足社会及企业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对新知识再学习的能力。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学情况却并不容乐观,往往只重理论,不重实践,或者相结合,但是因为种种限制原因,效果也不甚理想。在我校,机械专业历来是主干专业。对于如何加强理论教学,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如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工程设计能力,使学生真正适应时代的需求,一直是我们任课教师在切实思考的问题。

一、机械专业的现状及面临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人们的就业观念意识以及企业的用工意向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目前各个企业都要求持证上岗,使得各个职业技校都有蓬勃发展之势,但是在这蓬勃发展的势头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1.学生人数与实习岗位不成比例。近几年招生的人数快速增加,但是实习岗位却还是寥寥无几,学生人数与实习岗位不成比例。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增长,机械机电、数控等专业的技工成了众企业争抢的对象,这些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数增长迅速。如某职业学校,在2006年,机械专业的新生才两个班,到2007年变为3个班,2009年增加为5个班,2011年变为8个班,2012年计划招生为10个班。但是在实习的岗位上,却变化不大,只是在2009年增加了车床7台,铣床4台,数车3台,数铣3台,这与快速增长的学生人数显然是不成比例的。

2.学生素质每况愈下,教学上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我们知道职业学校的生源一般都是高考或中考的落榜者,这些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且就读职业学校,又让他们有很大的失落感,感到前途渺茫。这些学生纪律散漫,逃课逃学多见,上网成瘾,甚至屡见打架斗殴的现象。因此管理这批学生成了老师最大的问题,要先管好纪律才能管好学生的学习。其次,职业院校都采用的是先在学校讲述理论课,毕业前统一安排实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学习时,知识晦涩难懂,学生因为不懂而厌学。实践课时不会操作,而此时想到自己专业知识不足,想重新学习,却回不到课堂,没办法继续学习。

3.学校的师资结构不合理。现在我们都要求学生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有熟练的技能,但是这样的学生必须要由具备同样能力的教师培养出来。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聘用的是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而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的实习老师多为企业的工人,这些工人实践好,但是理论知识欠缺。这种师资结构不符合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二、我院双轨制教学模式研究

针对上面这些具体的现状及问题,我院在现有学校资源的情况下,实行教学与实践并进的双轨制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学与实践同步进行。当然本院的实习岗位也有明显的短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将学生分为3个部分。一部分进行上述理论与教学并进的双轨制教学,一天的教学时间,一半在课堂,一半在车间。还有一部分,将最后的实习时间分为几次,在第一学年及第二学年各穿插一次1个月的集中实习时间。而最后的一部分学生,就按常规的教学模式,只是讲述理论知识,到毕业前再集中安排实习。一方面我们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实习岗位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这些学生间做一个对比,看教学的具体成效如何。经过几年的对比教学,我们发现,通过双轨制教育的学生,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被企业认可的人数超过了95%,且每个学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很快的适应工作,一般在一个月以内,这些学生就能工作自如。而每学年分散实习的学生,其实践能力也可以,这些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65%,有一半的学生得到了企业及厂家的认可。多数学生在岗位上踏实肯干,三个月以内,学生都适应了新的工作。而最后常规教学的学生,其就业率不到40%,多数学生都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操作能力也很差,很多学生都不能正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不能够被企业接收录取。在这三批学生中,企业的评价也是最差的。

三、对双轨制教学模式研究结果的讨论

从上面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双轨制教育模式下,我院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质量是最好的。这个也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最好阐述。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才能够做好实践,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同样,学然后知不足,我们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知道自己学习的不足,才能够知道自己要学习掌握哪部分知识,反过来完善充实自己。可以说实践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是否扎实的良好手段。我们采取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的方式,一手抓实践教学,一手抓理论教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学生学习才会更有的放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创新意识才不会被磨灭。而常规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对这些晦涩的理论知识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认知力,枯燥的学习,使他们学习的兴趣大减,势必不能学好理论,而实践过程中,又面临毕业,很多学生急于找工作,不好好实习,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势必也不高。因此,理论与实践双轨制的教学模式无疑更适合当前职业教育的教学。

四、施行双轨制教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当然在双轨制教学模式施行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实际问题,这个和现在多数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相同,主要是上面提到的实习岗位不足,教师师资队伍不合理。在这几点问题上,我们对我院的教师采取每年定期培训的方式,将教师安排到对口的实习岗位,实地培训。让我们的教师对学生实习岗位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对这些教师的理论教学有一个促进作用,让其在讲述的同时,多结合实践中实例,这样学生掌握起来会更轻松一些。在实习岗位不足的问题上,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尽量多增加一些对口结合的企业,或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用为企业培养优秀员工等措施吸引一些企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当然,我们的力量毕竟很微薄,要做好这点,需要国家与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国家多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加大对这些职业学校的扶持,给予对口企业适当的政策支持,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实习岗位的增加,才能够保证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双轨制教学能够切实实行,也才能够为社会及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实践证明,双轨制的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的,特别是对于机械专业这些综合性的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高,更应该采取这种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不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培养出的学生才会更适合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灏.浅谈机械类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5).

[2]王新刚,余洁.浅谈单片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J].教育与业,2010,(32).

第6篇

关键词: 中职机械制造专业 问题 对策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仍然属于新型教育类型,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伴随各种问题,因此,在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都紧密相关的专业,机械制造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下面,我就针对中职机械制造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对策。

一、中职机械制造专业存在的问题

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更新速度非常快,新技术的这种特点,导致机械制造专业教育对新产品信息的了解匮乏,教师不能及时给学生信息反馈,知识系统陈旧,并且滞留在原来的传统模式上,不能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这种落后的知识系统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导致教育与实践脱节,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这就需要开启订单式培养,对机械制造专业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另外,目前我国出现了高新技术人才的短缺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人力资源的流动更加市场化,更多企业以雄厚的实力和优越的待遇吸引大批机电人才,这就使得中职学校机电类教师数量紧缺。中职机械制造专业面临的问题不仅在于教师资源短缺,教师知识水平落后,教学模式枯燥,教学方法单调,还在于课程设计的不合理及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受种种因素限制,中职机械制造专业面临各种问题,它的发展还存在很大阻碍。针对这种现象,需要不断加强对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研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想出合理对策,以提高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水平,促进制造业发展。

二、完善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对策

要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追赶发达国家,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对中职机械教育进行完善。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中职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操作,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专业水平至关重要。机械制造专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要立足实际,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水平,使学生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机械制造专业本身的专业方向就要求学生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对此,教师要在机械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机械课上得到锻炼,机械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对实践的要求很高,不进行实际操作,就很难进行灵活运用,它需要学生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实践,在操作过程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2.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中职学校要不断提升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可以在学校开展培训课,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更新陈旧的知识系统,把握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对教师的机械技能进行强化。其次,学校应该有计划地从企业中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工,激活教师队伍,传授给学生实践经验,实现一体化教学,逐步缩小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企业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为机械制造专业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3.机械制造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划分专业方向。机械制造专业覆盖了多个专业方向,包括机械设计理论,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材料成型,模具制造与设计,以及机械电子工程,等等。它融合了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是一门先进的制造模式的学科。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机械制造人才,中职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设置合理课程,既不能负担过重,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又不能不具备任何挑战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让学生在机械课堂上体验机械的先进性和技术性。具体来说,学校可以抽调部分骨干优秀教师对课程进行构建,并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加以完善,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4.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由于机械制造专业的自身特点,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学校为其提供完善的教学设备,保证教学活动的实施,为学生提供硬件条件,加大对机械制造专业硬件设施的投入,强化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效果。

5.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为机械课堂增添魅力,敢于颠覆传统的机械教学模式。身处信息时代,教师也要跟上时代脚步,顺应时展潮流。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法,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机械科各种繁杂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枯燥难懂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这要比单纯的讲述有意思得多,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把抽象的内容、复杂的过程转化成具体的图片、动画、影像等,并且可以通过投影设备等,让学生反复观察,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所学内容,加深印象。

三、结语

机械专业是制造业的核心,也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中职机械制造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几乎所有的工程行业都需要机械人才。随着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等与机械学科的交叉渗透,机械类专业早就不那么“机械”,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正在向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上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最热门专业之一,任何行业都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用武之地。

2、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产品三维造型与结构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等。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常用零件的制造工艺编制、工装设计与选择、普通和数控加工、质量检测及机电设备应用等基本知识,具备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与加工、机械产品安装与调试等能力,从事较简单产品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械产品加工、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生产线维护、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5、培养模式: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关键词:理论课 教学模式 反思

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如何将中职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每个从事中职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当前各中职学校重视技能教学忽视理论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诚然,中职学校主要培养的是有一技之能的技工型人才,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看,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是他们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保证。作为从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工作的理论课教师,我认为,学生在掌握技能操作的同时,更应该加强他们的理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

一、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现状

近年来,世界的大型制造企业纷纷落户中国,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各企业对从事加工制造业的技术工人的需求迅速增长,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培养技工的中职学校,这几年的机械专业非常火爆,在学生生源充足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当前中职学生现状,年龄普遍偏小、综合素质偏低、基础知识偏弱的特点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就拿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空间概念淡薄,空间想象力差,在学习《机械制图》这门理论课的时候,经常遇到困难,再加上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较差,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兴趣丧失,产生对理论课的厌学情绪。

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喜欢实际操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实作能力很强的学生,但是他们的理论知识相当缺乏。同时,由于中职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因此在实作课中,必须加强他们的纪律观念,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安全的进行实作。

从近几年我校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来看,大部分在富士康、仁宝、宝利根、广达、英业达等大型企业从事一线操作。由于在他们在学校进行过专门的实训操作,因此他们在各自企业生产线上的操作比较熟练,很好的完成生产任务。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的实作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丧失,相比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生来说,他们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究其根本原因,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太贫乏,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掌握必要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会推动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现状

由于中职学生的现状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机械专业的理论课又是一门比较枯燥无味的学科,因此如何将机械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值得每一个机械理论课教师深思的。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理论课教师还是走普教的思路,即粉笔、黑板、书本加以辅助的一些教具来进行传授知识,基本上是一个老师讲、学生听、然后练习的模式。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有限,机械专业很多抽象性的东西学生根本无从掌握,比如在《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画法,由于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较差,根本无法理解老师所讲的一些基本原理,经常造成教师在上面讲的口干舌燥、学生无动于衷的场面,教学效果一般。

另一方面,各中职学校都非常重视实作教学,而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课时上也偏重于实训课。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进行实训操作的时候,只重视锻炼学生的操作结果,很多学生只知道怎么操作,但是为什么这么操作?很少有学生能回答上来,也就是没有必要的理论的知识作为支撑。

三、中职机械专业理论教学的反思

通过对前面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和教学现状的分析,现在机械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该值得我们反思,为加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结合本人在教学方面的经验,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让学生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很多来中职学校来的学生,都是抱着一种来学习一门技术来的。没有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因此不管在理论课还是在实训课中,都应该强调理论的重要性。使学生能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理论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的学习。

2、合理选取教材,注重学以致用

现在市场上发行的机械专业教材可谓五花八门,非常之多,因此结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和企业发展的需要,选取合适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更加贴近于当前生产生活的实际,实用性强的理论内容,并且注重实践训练,这样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以致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

在进行机械专业的理论教学时,由于课程本身的枯燥性,再加上中职学生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比如:通过实物模型教学突出所教内容的直观性;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视频等更能使学生直观的了解所学知识;加强校企合作,充分运用企业课堂,通过相互比较课堂与企业的知识,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知识理论体系,更有助于机械基础学科的学习。

4、注重各专业课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机械专业的兴趣

在机械专业各理论课的教学中,很多理论知识在各专业课中都会体现,比如中职《公差与配合与技术测量》主要讲述尺寸的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理论知识,在《机械制图》、《机械基础》中都提到这些内容,只是这些理论内容体现在具体的图纸上面。因此这些理论知识应该是想通的,如果离开了理论知识的支撑,机械专业最起码的一些机械图纸看起来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机械专业各专业课的内在联系,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真正理解其具体的含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进行机械专业理论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知识的传授时,将抽象的理论问题简单化、直观化、实用化。这样才能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总之,为加强中职机械专业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以长远的眼光看待理论知识的传授,从思想上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提高教学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当前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他们真正热爱机械行业,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自身本领,有更好的发展。教师只有不断地在教学反思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机械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安小凡.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的兴趣[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1期 .

第9篇

作者:游思坤 邓宏光 邓武 单位: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目前,人们开发出各种CAD软件,特别是机械CAD软件,从最初的绘制线条代替手工绘图,到实体造型、参数化造型、变量化造型,CAD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完善,使用越来越方便,可以完成机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每一项任务。在工业化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CAD已广泛应用于设计与制造的各个领域如工程建筑、装饰、机械、电子、汽车、造船、航天、服装、玩具等行业,实现了100%的计算机绘图。CAD系统的销售额每年以30~40%的速度递增,各种CAD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强大。国内于70年代末开始CAD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工作,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CAD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方兴未艾,出现了以中望CAD为代表的国产CAD软件群体。目前CAD技术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使机械CAD成为工科院校机械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AutoCAD的讲授相当普遍,Pro/E、SolidWorks、UG等三维软件也在成为机械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些软件的讲授对机械专业的课程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这些课程的教学存在分散进行、脱节,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欠妥等问题。下面就针对这些问题做一探讨。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辅助绘图(CAD)课程的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在高校机械专业中开设AutoCAD这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将机械制图和计算机辅助绘图结合起来,实现从手工绘图到计算机绘图的转变。但是很多高校的机械制图与AutoCAD是两门独立的课程,分别由两个不同的老师讲授,制图老师讲授机械制图,另外的老师讲授AutoCAD,分别讲授会造成中间脱节。机械制图课程是讲授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机械制图就是解决绘图的规则、规范和内容的问题;而AutoCAD软件仅是一个工具,就是用计算机把设计的产品的图形绘出,他解决的是绘图速度和绘制线条的质量的问题。因此我校在机械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把机械制图和计算机辅助绘图合二为一门课程,以机械制图为重点,而AutoCAD只安排了6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课外给学生布置大量的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任务,让他们课后自己去实践----读图和计算机绘图。同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去避免抄袭、文档复制,老师检查学生提交的作业后集中对问题进行讲评。这样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制图理论和熟练的计算机绘图能力。

机械设计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教学改革

三维参数化CAD软件是工程师进行机械设计和创新的现代化工具和科学方法。软件的使用可大大缩短机械产品设计周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设计质量。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已从二维绘图发展到当今的三维建模、参数化设计、智能设计、快速设计、优化设计,并且已得到广泛应用。比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应用三维CAD技术将新型汽车开发的周期从18个月缩短到12个月,实物模型减少了90%,新产品的设计更改减少了50%以上,新汽车试制成本减少了50%,投资效益提高了30%。波音飞机的公司新一代波音777客机实现了“无图纸设计和生产”。在我国机械工业中,三维机械CAD技术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新产品开发创新设计中显现出明显的优势。为了培养出合格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机械专业大学生,我校开设的机械设计或其它的设计类专业课加入CAD内容,我们选择Pro/Engineer\UGNX\Solidworks这些软件与设计类专业课程联合进行教学。在设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引入CAD技术,我们首先教会学生建立每个零件的三维模型,利用模型的立体感直观地检查零件结构,使设计更快捷和正确。然后介绍各种标准件库的使用,要求学生把零件模型装配起来,设计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结构约束,检查零件间的干涉,使设计的产品更完善。接着进行曲面造型和曲面质量的分析,使学生开发的产品的外观更符合审美。最后完成三维立体模型到平面工程图的转换,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工程图纸,并可按图纸生产。在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少讲多练的模式,布置多张多种机械的装配图,要求学生自己看图,把机械的每一个零件拆出来,用软件建立每一个零件的实体模型,并按照装配图的结构组装得到装配体;用软件仿真模拟,发现干涉及其它问题并修正。好处在于训练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软件的应用能力。完成训练的学生具有相当的机械设计水平。

机械专业中CAD的教改初步探索

机械CAD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计算机辅助绘图与机械制图结合起来进行,把他们的内容相互渗透;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机械设计类的课程,比如:夹具设计、模具设计、减速箱设计等结合起来进行;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基础上,并学会一个辅助工具的使用,实现一举两得。在进行CAD课程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基础理论的讲解,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理论与操作的讲述中要结合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学即用,即查即用"。机械CAD教学要教会学生思考理论课的讲授要着重讲解绘图思路,教会学生思考。比如一个由四条线组成的长方形,可以先求出四个顶点的坐标,通过输入2点的坐标划直线,重复四次画出长方形;也可以分别画2条水平线和2条垂直线让其首位相连得到;也可以直接用画矩形的命令完成。这就是3种思考方式,是把图形看成一个整体矩形、还是四条线、或是四个顶点,读图时首先获得是整体或线或点的信息,这是学生的思维决定的。再比如圆弧的绘制,AutoCAD软件中有8中画圆弧法,难道学生必须记牢他们?当然用这8种方法能画出我们需要的圆弧,但实际上圆弧是圆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可以先在适当的位置画一个圆,然后修剪得到所需要的圆弧,这样可以省去找圆弧的弧长、圆心角、中心点、端点的坐标等。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怎样去认识图形,又符合机械习惯,画图既快且正确。机械设计类课程与三维CAD软件联合教学,要教会学生建模、设计的方法,特征之间的父子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特征的识别,特征的参数设置等。比如阶梯轴的建立:很多学生把轴的对称剖面全部一次画好,通过旋转命令得到整个轴的模型,就是一个零件只有一个特征;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一个剖面上有很多线条,太复杂;如果这根轴的某一轴段不需要了,这种建模就很困难删除去除这个轴段,造成修改不易。实事上整个轴应是由多个轴段组成,每一个轴段为一个特征,每一个轴段上附加有圆角、倒角、退刀槽、键槽等特征,可以按照轴的加工方法、加工工序去分解特征并建立模型。关键是要求学生建立的模型父子关系明确、模型修改方便,参数的设置合理,方便建立与其他有装配关系的零件之间的尺寸、形状的约束关系。机械CAD教学要由浅入深机械CAD的教学要注重由浅入深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每项任务都以简单的操作步骤和图例方式讲述,学生可以"照葫芦画瓢"做好手中的事情;当学生具备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能力之后,再进行较复杂的训练。例如,三维作图是AutoCAD中重要且相对较难的一部分,它要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另一方面也要学生熟练地使用用户坐标系和三维绘图命令。因此,采取由浅入深的方法的教学,以简单的三维形体为教学切入点,在三维空间中直接去认识和感知空间几何元素,直观、形象,易于学生接纳。在制起始教学中可画一些立体图供学生观看,并让学生模拟着画一些简单的比较接近正等测的草图。这样,通过示范,学生能很快画出棱柱、圆柱、圆锥等基本几体的轴测图。通过练习,学生对各种基本体的轮廓有了了解,初步树立了空间概念。然后再画一些组合体,将各种基本形体合理运用。真正行之有效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课程教学核心目标的实现,这样学生利用AutoCAD进行计算机三维绘图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机械CAD教学要注重实践机械专业中CAD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CAD教学如果让学生只学不练,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机械CAD课程的课时安排,应充分考虑上机的实践环节,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实践所学内容,使课堂上学过的东西得以充分地吸收,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机械CAD机械要教会学生自学全程导航方法,在短课时内,要把软件的所有内容一一讲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任何时候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和在线帮助,特别是教会学生使用软件自带的帮助信息,让学生"先见森林,再识树木",亦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一些命令时可以自己去摸索,学习自己想知道的内容。另外,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尽量采用多媒体和电脑形象化教学,多演示,多互动,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生动。

总结

机械CAD是一门实时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开展CAD教学工作,首先必须注重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加强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将CAD与专业其他课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设计动手能力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第10篇

1调整增删教材的教学内容

目前,中职在不同专业使用的数学教材是统一的,基本上沿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基础模块)上下册,教材没有按照机械专业所需的时间段和侧重点进行编排,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数学教师要与专业课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掌握机械专业课需要的数学知识,例如《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术》中零件基点计算,需要运用代数、三角、几何或解析几何的有关知识;《机械识图》中需要用到棱柱体圆柱体等几何体三视图画法;《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中在车床上车削外圆锥面时运用偏移尾座法时需要三角函数的半角知识;同时组织课题研究或者进行教学交流,了解数学内容对各专业所需的时间段和侧重点,做到根据专业需要,认真选择或编写教材,构建以满足专业需要为主的新的数学教学体系,可不必过分强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关键是要突出中等中职学校数学的服务性和实用性。中职数学教师对机械专业课知识比较陌生,一无所知,真正做到数学教学服务于机械专业课教学,适当调整增删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首先要掌握所教班级及专业知识的性质及其基本特点,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在那些方面有联系,用什么,哪里用,怎样用,哪些脱离机械专业的数学内容,我们一笔带过或不予讲授,但是与专业紧密相联的数学知识,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学精学透,都要作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其次是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自学机械专业教材,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学习,并可以请专业课教师介绍专业课的相关内容,同时数学教师可以进课堂、实训车间听听专业课教师上课,这样更能充分地了解机械专业知识的教学内容,熟悉它们对数学知识的具体要求,主动规划对原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造、扩充、加深,拾遗补缺专业教学中需要的数学知识,让原本零碎的夹杂在专业课中学的数学知识,归顺到数学教学的体系中,有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链。同时要求中职数学教师合理补充和加强相关专业的应用性教学内容,更需要编写一套适合自己学校机械专业的数学校本教材。

2实现与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需求的同步

中职数学教师的业务学习不应局限在数学知识,而应该加强对所任教班级学生所学的知识的了解,并掌握该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的把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实现与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需求的同步。

2.1挖掘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机械专业要以学习立体几何、三角函数及复数等知识为主构建新的数学体系,例如关于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教学,对于机电专业应联系正弦交流电的波形图和机械振动波形图;在讲几何知识时,我们可以借助机械制图中的模型进行较为直观地教学,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了基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讲三维坐标系的时候,可以结合铣床和车床的结构图进行讲解。又如职高数学中解三角形中主要是斜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而实际上在机械专业中大量会涉及到解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根据需要调整数学教学,加强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在机械识图及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术中,需知道直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相切的切点坐标,平面解析几何的方法是十分重要,根据这一需要可在数学教学中增设求切线与圆相切,圆与圆相切的交点这一实用的知识点,在不影响数学理论严谨性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讲解专业课程教材中的具体实例。在机械加工和编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求工件图中某些点的坐标,而在计算过程中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尤其是解三角形的知识不可或缺。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这些知识的应用。当前在实际教学中培养职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学过程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面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前行。

2.2根据专业课教学的需,调整数学教学内容的次序当机械专业课程在开课的同时,数学教师就需要调整数学知识点的教学次序,使之尽最大可能服务于专业课的教学,先用的先教,后用的后教,实现与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需求的同步,例如:机械专业的专业课授课次序一般为:先学《机械识图》、后学《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最后学《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术》,所以在安排数学教学时可先教立体几何的相关部分,再教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接着教解析几何的相关知识,最后教其它常用的基本数学知识。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重要基础学科数学的教学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数学应用性教学是专业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的重点课题,重视与专业课程,社会生活的结合,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次序,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争取能为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

作者:丁正理单位:浙江省三门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11篇

对于机械专业的教学方法,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南通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顾蓉蓉进行了“项目教学和现场教学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卢雪红进行了“基于学生职业需求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基于这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机械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为了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提出了以协同创新理念为导向培养机械专业人才的新型教学方法,如图1所示。

(一)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与理论课教学的结合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迅速发展,运行在高性能64位个人计算机上的大型三维软件已在教学和科研中得到广泛应用,以CATIAV5、UG、PROE、SOLIDWORKS等大型三维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得机械专业的设计工作效率更高,并且能够完成传统设计方法很难完成的设计工作。然而,在实际的机械专业传统教学中没有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的教学内容。这种状况不符合当今社会对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的迫切需求。因此,探索在机械专业的理论教学中结合三维软件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教学团队在从事机械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已开展了初步尝试,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机械创新大赛培养了一批能够使用三维软件独立开展机械创新设计的本科生。

(二)工程训练、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与理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理论课教学是机械专业教学的基础,是开展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由于课时量的限制,完全依靠传统的板书教学无法体现机械专业课程信息量大的特点,如果完全依靠多媒体教学,虽然展现了较大的信息量,并且减轻了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内容在屏幕上切换的速度较快,造成学生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和记忆讲授的内容。因此,可通过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分配来保证机械专业的理论课教学效果。在欧洲等发达国家,从事机械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教师通常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他们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理论和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而国内从事机械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工作经验较少的应届研究生。因此,本专业的任课教师参与工程训练、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是必要的。它可以弥补和增加理论课教师的工程经验,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从事工程训练、校企合作实践,启发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工程实践。为了实现工程训练、校企合作等实践教学与理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教学团队与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了本科生的金工实习实践教学任务。另外,还与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安徽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了生产实习实践教学任务。为了进一步促进实践教学与理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与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选派2013届机械专业的本科生进驻企业开展毕业设计的协议。该公司已招聘首批培养的36名学生从事创新设计和售后服务等工作。这些实践教学工作现已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并通过学分的形式加以实施。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大学生科技节活动与理论课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工程训练、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相比,大学生科技创新、大学生科技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创新想象力,并可以借助现代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通过虚拟的方式实现创新。为此,安徽建筑大学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定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且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在校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与科技节活动。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学校还对参加科技竞赛活动获奖的同学进行奖励,部分学院对参赛作品的前期制作给予了积极的支持。科技节活动促进了安徽建筑大学的不同学院之间,以及它们与外校大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从事创新的积极性,为他们明确机械专业未来的学习目标指明了方向。

二、以协同创新理念为导向培养机械专业人才的新型教学方法的组织与实施

(一)以学生为主体,科学组织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如何充分发挥并延续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科学的组织教学过程至关重要。因此,理课论教学过程中可适当穿插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应在保证理论课教学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以达到深化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目的。与理论课教学相比,实践课教学的组织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原因,主要是实践课教学的场地通常会发生变化,学生在场地上的位置也不固定。某些学生出于好奇心可能会对实践教学的设备进行错误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可以对参加实践学习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和管理。对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教学而导致指导教师人数增加的问题,可以通过返聘退休教师的办法加以解决。学校近期与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培养高端营销人才已尝试分组教学的可行性。

(二)以制度为保障,有效实施教学过程虽然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教学方式存在诸多的优点,但如果离开制度的保障将无法顺利实施。为了有效实施以协同创新理念为导向培养机械专业人才的新型教学方法的组织,可重点完善以下方面的制度。

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计划方面,可由学院对教学内容重新调整,经过学校主管部门审批后成为正式的教学文件并加以执行。在教学过程的监督方面,可成立由学生干部组成的监察组。他们不仅负责学生出勤的统计和课堂秩序的客观记录,还对教师出勤及教学的进度和效果进行记录。学院的教学委员会根据这些材料给出评价和改进意见。在督导组专家听课制度方面,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可以通过返聘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组建教学督导组。其中,专家采取随机听课的方式对在校授课的内容进行检查。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根据专家反映的意见对授课或指导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年终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的参考依据,以此来激励教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校企合作教学方面,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应以企业里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该教学过程可通过制度的方式明确实践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实践教学的效果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的可量化标准进行考核,并以生产实习成绩的形式记入成绩档案。

二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竞赛组织和管理制度。学校应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设置部门进行专门管理,对申报项目经过严格的立项筛选,确定立项的项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此外,以项目主持人的方式为每个立项的项目指派指导教师。参加国内外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奖的项目,按获奖的等级对学生和指导教师予以奖励。对完成质量较差和没有按期完成的项目限制或取消下一学年的申报资格。在科技创新和科技竞赛活动中,可根据学生的专业和特长组建机械创新小组、电气控制小组等。组长根据组员的专长分配科技创新活动的任务,不同小组之间的组员可以在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促进科技节活动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安徽建筑大学的科技节活动最初由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在小范围内举办,现在已经发展为本校不同学院之间,以及学校与合肥市其他高等院校之间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一个交流平台。鉴于良好的发展态势,需要进一步规范科技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并通过制定一套科学的制度来指导该活动。此外,选派部分优秀学生通过暑期在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进行研修,培养学生探索科研前沿的兴趣。根据科研院所出具的研修成绩,以学分的形式纳入选修课成绩档案,并以此作为学生评先评优的依据之一。以上针对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过程的制度,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学校应在广泛征求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逐步完善。

三、结论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汽车机械基础》;教学

《汽车机械基础》的这门课程对于中职汽修专业来说,是一门非常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了机械制图以及对于机械基础的介绍,这两大部分。而学习这门课程的任务就在于要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汽车维修机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商务汽修维修钣金、汽车维修油漆工、汽车装潢美容工等。而这些就业的基本就业方向就是这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并通过学习最终获得从业资格证书。这也可以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出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由于《汽车机械基础》这门课程开始受到了中职汽修专业的重视,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可是在教学当中,还是存在着几个主要的问题。而这几个问题也成为了影响《汽车机械基础》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汽车机械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与其他课程交叉进行,影响教学质量

在《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当中,存在着几个问题。首先,第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一般来说,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而在这两年当中,不仅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进行实践课程的培养。而汽修的专业课程是围绕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如果想要进行更加系统的专业课程,就难免会出现后续的课程和《汽车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相互交叉的情况出现。而当这些课程同时进行的时候,学生也难免会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从而可能就会产生识图的能力不足以及基本的机械知识不够扎实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不仅会造成这门课程学习的不够扎实,同时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2.教师的教学与本课程之间的差异

在中职院校当中的很多教师都属于长期从事机械制造专业的理论课的教学,因此,在他们的教学当中,对于很多知识的教学都是更加侧重于机械制造专业,很多教学方法也都沿袭了机械专业方面的教学方法。可是对于《汽车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来说虽然在很多部分都与机械专业相似,可是在内容设置、课时要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还是与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如果完全按照机械专业的方面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就不能更好的掌握汽车机械基础方面的知识。

3.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在教学当中还容易遇到的一个困境就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因此,他们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缺乏自身对于知识的探索性,接受知识的时候一般都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不能做到主动的思考、汲取知识。而这一点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弊端。

二、对于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在教学中要做到任务引领

在教学活动当中首先就要确定一个比较明确的任务目标,通过工作任务的设定来引领知识、技能。用教材当中的内容围绕工作的任务来进行教学活动,让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再更好的进行实践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将理论知识真正的投入到社会和工作当中。并且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不是一味的强调教材的系统性,这样也就不会出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的赶进度的情况。将重点和难点更好的进行解读,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更加明确的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这部分的任务重点主要是机械的一些基本知识。而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他们基础能力的要求并不像机械专业要求的那么高。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就可以,要让他们达到“实用”、“够用”的水平,对于一些不需要的内容,该省略的就尽量省略。在教学中要突出更加基础、更加实用的部分,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做到教学当中有详有略,也能使汽修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的知识,也不会因为课时的拖沓和其他学科的交叉,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这样也就不会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

2.在教学当中解放思想,突出实践性

在中职院校当中,很多教师因为长期都是从事机械专业的教学工作,因此对于汽车机械基础的教学也就直接归结到了机械教学当中去。实际上,机械专业的课程和汽车机械基础虽然有一致的地方,但是在很多地方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的。因此,很多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很可能会觉得力不从心,无法进行更好的教学。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教师就要解放思想,深入的研究汽修专业的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到汽修专业的教学和机械专业教学的差异性。

在本课程的教学当中,不仅要突出理论基础知识的部分,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实践课程的教学当中还应该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蜗杆式的汽车装置以及作为维修用的发动机的翻转架。在认识了基础结构之后,就要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的掌握技能。同时,这样也可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到一起,让学生能在实践中学到更多,有一种主动的求知欲。还可以增加他们的直观体验,让他们觉得不再是只有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很多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实物摆在他们眼前,需要他们去探索和发现。

3.在教学中突出专业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程的教学当中,不管是对于理论的教学来说,还是对于技能训练来说,都要充分的体现出汽修专业的特色。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的时候,应该为学生举出实际汽车的例子。因为汽车是真实可见的,将理论教学和汽车实例进行紧密的联接,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的融入到“汽修”的氛围当中。当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很好地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的时候,就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以及成就感,最终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成为汽修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