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4: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李白的边塞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诗歌鉴赏,作为高考试题的必考题型,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解题头疼的焦点。其实,诗歌鉴赏连篇目加题目,字数并不多,篇幅也不大,只要我们在答题时,仔细推敲,诗歌鉴赏也有诸多突破口和暗示点。在此,本文作简要分析,希望对学生和老师有点帮助。诗歌中有哪些地方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呢?
1、关注题干。诗歌鉴赏题,总有一句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或“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这些题干,我们往往忽略,但是其中暗含不少可用信息。例如,从题干中我们可以得知,您要做的是唐诗还是宋词,了解这些就等于知道诗歌创作的总体背景。另外,也告诉您要做的是诗还是词,诗词是两个不同的题材,在答题思路上也稍有不同,利于调动我们答题思维的方向。甚至有的题干会告诉我们更多关键的信息,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卷的题干是“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这些信息告诉我们我们要解答的是一首唐诗,题材是边塞诗。了解这些。我们就可以用大脑中储藏的边塞诗的知识来答题,确保答案不会有太大的偏差。所以,题干不容忽视。
2、标题和作者不容小视。我们所接触的诗词大体有送别诗,咏物诗,怀古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题材。而这些题材在标题中有所暗示。例如:2007年江苏卷诗歌鉴赏的标题《登金陵凤凰台》作者李白。仔细分析这个标题,“金陵”是南京的别名,“凤凰台”一个南京的古迹,“登”是动词,登上。标题合在一起:登南京的凤凰台。由此可知,该诗应该是一首怀古诗。再结合我们所熟悉的诗人李白的经历,可以得知,本诗李白借登临南京凤凰台这一历史古迹,来抒发自己感情,了解这些后,我们自然会想到怀古诗的相关知识,例如,对比手法的使用,抒发昔盛今衰之情等。
3、诗歌中景物描写。古代大多数诗词中,多数都有景色描写,诗中的景即我们所说的意象,抓住这些意象,作者感情基调便有了很好的把握,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对这些意象的积累和识记。例如:见到“柳”我们会想到送别,见到“酒”我们会想到忧愁,见到“南浦”我们会想到送别等等。另外,如果景物多,就考虑到诸多景物放在一起营造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就是诗歌的感情基调,往往也是作者的感情。例如2004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征人怨・柳中庸》原诗: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其中“马策与刀环、黄河和黑山”等都是暗示战争的词语,在解题中它们就应该引起师生关注。
4、诗词中注释不能忽略。有的诗歌鉴赏题中有注释,这是解题的很重要的突破口。我们可以设想:为什么命题人要加注释?如果没有这个注释是不是就影响学生答题?可见注释的重要性,而且这些注释内容并不固定,有的注释是介绍作者或是本诗写作的背景,了解这些就了解到写作本诗的动机,利于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有的注释是对诗句中部分词语的解释,了解这些至少对该诗句的答题意思有了解,利于解题。例如:2005年江苏卷注释: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如果不注意这个注释,我们或许不知道何为“苗发”,但是通过注释,再结合标题,我们知道,诗人开始怀念朋友了,下面的题目是不是做起来就容易许多?
5、命题人设置的题目,往往也有很多暗示。题目是考察学生,也是命题人认为这首诗的核心所在,了解这些题目对理解诗歌内容是有很大作用的。例如2010年江苏卷第三问“(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通过这一问中“代为之思,其情更远。”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即可。所以,诗歌鉴赏中的题目不能单纯当做问题出现,或许里面也有答题的暗示。
总之,只要我们能细心观察,总是能从诗歌中寻找突破口,把握命题人命题思路和考察方向,让貌似极难的诗歌鉴赏也变的容易和简单。
张明亮,教师,现居江苏赣榆。
关键词:中考;古诗词;应对策略
古诗词鉴赏,历年来都是中考必考之题,且分值重、难度大,一般考生很难拿到较为理想的成绩,也是大多数教师觉得较为头疼的一道题。为了攻克此题,笔者做了一些粗浅的探究,现将探究结果陈述如下:
一、中考考点,要心中有数
要引导学生答好这道题,首先教师对中考中这道题的考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呢?我觉得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研究近几年的中考题。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得出的规律是:有关这道题的中考考点,一是考“写什么”,二是考“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主要从内容与情感去考查,怎么写的问题又主要从语言与技巧等方面去考查。
二、采取应对策略
(一)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怎样去引导学生答好“写什么”的问题呢?考这一块,一般是问这首诗或词表达了诗人或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有什么感情变化,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理想或揭示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面对这样的问题,教给学生的应对方法不外乎三个:
1.扣题目,抓意象
举个例子说,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题目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这道题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扣题目,抓意象”的办法来作答。(1)题眼是“送”,送朋友出使安西,安西地处偏远,因而举杯相送,依依惜别。(2)意象是“柳”,因为“柳”与“留”谐音,暗指希望友人留下,写出了诗人的不舍。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就可得出这道题的答案,即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2.引导学生熟悉一些著名诗人、词人的风格与身世
比如说,李白的风格豪放洒脱,但也多坎坷;杜甫的风格忧国忧民;陶渊明的风格归隐田园,淡泊名利;李清照的风格前期清新婉丽,后期忧伤而深沉;文天祥、辛弃疾都爱国忧民,杀敌建功。如,问李白的《行路难》一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要答好这道题,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对李白的身世与人生遭际有所了解。李白26岁出蜀,41岁见到玄宗,42岁被玄宗“赐金放还”。这首诗即是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之后,友人设宴送别时所作。李白原本满怀希望,希望玄宗能重用自己,哪知道玄宗只是拿自己来写写诗、作作乐而已,并没有要重用自己的意思。最后又在小人的谗言之下,被玄宗一脚踢开,李白只好离开京城,人生道路一片茫然。了解了这些,再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句,我们就不难看出李白的心境是多么的微妙与复杂。怀才不遇的诗人悲愤中不乏希望,失意中怀有豪气,这就是现实中的李白。
3.引导学生适当掌握一些诗词的不同题材
比如说,山水诗一般都寄情山水,有所寄托;田园诗一般都热爱生活,归隐田园;思乡诗一般都思乡念亲;送别诗一般都送别友人,依依不舍;边塞诗一般都叙写军旅生活,表建功立业之豪情;怀古诗一般都怀古伤今,怀才不遇;写景诗一般都写景抒情;咏物诗一般都托物言志;咏史诗一般都借古讽今,怀才不遇。让学生大致了解这些之后,再给予具体指导,学生要答好“写什么”这一方面的题目就不至于无从下手了。比如,问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诗词,其次再要求学生回想有关边塞题材诗词所展示的内容与情感,边塞诗词其主题离不开军旅生活,这种军旅生活又大多离不开建功立业,思乡念亲。想到这里,这题就好答了,即是抒发了作者既渴望建功立业,又思乡念亲的情怀。
(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考查“怎么写”的问题的题型一般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炼字题,二是炼句题,三是技巧题。
1.炼字题
炼字题一般是你认为诗中某某字好在哪里,为什么?面对这样的题目,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去作答呢?我们可这样应对:(1)先肯定“好”或“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及在句中的含义。(3)展开想象与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说出该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什么样的意境。如,唐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写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回答这道题,我们就可以按照上述所说的四点引导学生去作答了。依葫芦画瓢,答案即可马上展示如下:(1)“阔”字更好。(2)“阔”字有开阔、空旷的意思,“失”是消失、看不见的意思。(3)“阔”字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变得更加宽阔。(4)“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而“失”字却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因此“阔”字比“失”字好。
2.炼句题
炼句题一般的考法是要求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或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作答:(1)明确诗句中的具体景物形象。(2)展开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3)概括诗人描绘的景物特点。(4)说出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如,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对于这道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来作答:(1)找出诗中具体景物形象(莺、燕)。(2)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形象,莺在干吗,燕又如何?(3)景物有何特点?莺在争飞,燕在啄泥。为什么争飞,为什么啄泥,点明了什么时令特点?(4)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早春特有景象的欣喜之情。引导学生作此分析之后,答案便可这样归结: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飞到向阳树上去唱歌;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筑建新巢了。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早春特有景物的喜爱之情。
3.技巧题
技巧题怎么考我们呢?技巧题的一般考法是: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怎样抒感,有什么作用等?面对这样一道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来作答:(1)准确说出诗中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2)结合诗中具体语句作具体分析。(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或抒发了什么感情或揭示了什么道理。如,问王维的《鸟鸣涧》一诗最典型的表达技巧是什么,并结合具体语句简析这种表达技巧。尽管王维的这首诗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因为小学时已经学过了。可是要答好这道题,有些学生可能还是会觉得无所适从。那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掌握通常的表达技巧有哪些?一般来说,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抒情方式;有小中见大、虚实结合、以动衬静、以乐写哀、对比、渲染、象征、铺垫、抑扬等表现手法;有对偶、互文、双关、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有描写、抒情、议论、叙述、说明等表达方式。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诗句来作具体的分析。《鸟鸣涧》一诗最典型的技巧就是以动衬静的写法。“人闲”说明人的内心是娴静的,“夜静”“山空”表明环境的静谧,但作者用“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就更加衬托了山涧的幽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所以在作答这种题时,让学生掌握有哪些表达技巧很重要。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去运用具体诗句作具体分析。最后再归结到这种表达技巧所表现的内容或情感。这样,技巧题也就不会让学生觉得玄乎其玄了。
在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在这次轻叩诗歌大门综合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综合系活动。
在老师的的带领下,在诗海拾贝中我们搜索了许多诗歌,我们通过阅读书籍、杂志、报刊、访问其他人等途径。了解到我们国家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都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伟大诗人。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有伟大的诗人。拜伦、海涅、普希金……他们的优秀诗篇,伟哥国人民传诵。
同时,我们还整理了诗歌,我们把诗歌分类。按诗人分有李白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等。有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等等按形式分有送别诗《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等。还有怀古诗、山水田园是、边塞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我们还欣赏了许多诗歌。同学们纷纷把自己喜欢的诗歌朗诵了出来给大家欣赏有《天上的街市》、《春夜喜雨》、《古朗月行》……其中我最喜欢《古朗月行》内容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应为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去,耐人回味。从这些诗中我知道了诗歌的写作手法,古代诗只要是赋、比、兴。现代诗写作手法有好多,其中有比喻、夸张、拟人、重复、排比……为此我也写了一首《雨》其中有一节是这样的:跟着一阵阵山风,伴着一层层云雾。我悄悄的来了,来到大地的每一处。怎么样不错吧!我用的是拟人手法,把雨当做人来写。这一期我们班上掀起了一股诗歌的潮流。我们班还制作了诗歌总集,许多同学都投了稿,我也不例外,至今不到一个星期就有20多片稿,相信不久后一本厚厚的诗歌总集将出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江西省丰城三中
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史上一座重要的知识宝库.高考试卷离不开古典诗歌鉴赏题。如何鉴赏古诗词、答好高考鉴赏题,这里从五个方面谈点看法。
一、要熟悉重要作家、作品
重要作家、作品都列入了初高中阶段掌握学习的范围,像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元稹、杜牧、李商隐,宋代的陆游、苏轼、王安石等人的作品都选入了高中的课本。对于这些名家名作,我们不但要熟悉,尤其要理解这些名作,掌握好写作技巧。因为高考不是离开“教纲”去考学生。纵观近年来高考的古诗词鉴赏题和我们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词有着密切的联系。2003年全国高考卷选了王维的《过香积寺》,设题是:“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要做好这道题,关键是你平时对课本中王维的《山居秋瞑》理解了没有?选题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与课本中《山居秋瞑》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相似之处。读懂了课本,何怨解不了此题?再看2004年全国考卷的古诗词鉴赏题,入选的是张籍的《秋思》。设题为“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这道题的设题也没有离开我们的课本。有关诗歌中的细节描写,我们在课本中接触不少,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漫卷诗书喜欲狂”细节,赵师秀《约客》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细节,等等。就思乡之情的作品,我们接触就更多,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等等。
二、要了解诗词的文体特点和文化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由诗到词,由词到曲,有它自身的特点。像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分为古诗和乐府,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有五律、七律和排律,绝句有五绝和七绝;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曲分为小令和套数;诗的对仗与押韵、律诗的四联名称、词的标题与词牌、曲的宫调与曲牌等知识都应了解。如2003年全国春季考卷,2003年北京考卷都考查了诗歌的体裁知识,两卷分别考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这一常识2003年上海高考卷就涉及到了律诗四联中的“颈联”知识。
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了解一些文化常识,特别是诗歌中的一些意象的含义尤其重要。因为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意象的蕴含之意,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柳絮”表送别离愁、“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双鲤”“鸿雁”代书信、“采薇”指隐居生活、“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击楫”指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等等。2002年全国高考卷考查了“折柳”这一文化常识、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卷考查了“雁”这一文化常识,因此了解流派、风格、意象等文化常识很有必要。
三、要懂得按内容划分诗歌种类
掌握诗歌题材,及时分辨“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送赠思乡诗”的类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古典诗歌。
写景抒情诗。古人作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感情,寓情于景。2004年高考重庆卷的诗歌鉴赏题,选了梅尧臣的《东溪》,就是从这个方面来考查的。
咏物言志诗。诗人的志向和品质要表达出来,往往寄托在景(物)上,把景(物)作为咏吟的对象。当然,所咏之物要和所表达的志向品质或形似、或神似。因此,一般诗人所咏之物有比较固定的象征义和比喻义。2004年高考北京卷诗歌鉴赏题选了苏轼的《红梅》。作这道题就应掌握托物言志诗的特点。
边塞征战诗。古诗人有军旅生活者也不乏其人。他们往往把征战生活、征战的感慨融入诗中,我们也就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人”。他们的诗歌也是高考题入选的范围。2004年高考江苏卷诗歌鉴赏题选了唐代柳中庸的《征人怨》。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的“马”、“刀”与军旅有关。“关”、“黑山”与边塞有关。掌握了这些知识,做这道题也就不难了。
怀古咏史诗。许多古诗人生活奔波,仕途上或升或迁,多有凭吊,凭吊之时往往对古代的人或事,有缅怀,有感叹。古赤壁、石头城、故国等地,是无数风流人物叱咤风云之地,所以诗人往往把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感触,融入在他的诗歌之中。赏析这类诗歌,对历史人物与事件、对诗人本身及所处时代都要有所了解。2004年高考上海卷的诗歌鉴赏题选了杜痒的《赤壁》,鉴赏这首怀古咏史诗应该不成问题,因为“赤壁”这个题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送赠思乡诗。诗人送别亲朋好友不免要赠送诗歌,以表情意。诗人远在他乡,也难免有思乡之情,这种情感也就用诗来表达,高考考这类题也是常见的。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就是赏析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两首思乡诗。2004年高考浙江卷也考了李白的《菩萨蛮》思乡词。
四、要掌握一些鉴赏用语
近年来的高考,古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逐步转向主观题。2004年各地高考的古诗歌鉴赏题,除北京卷用了客观题外,其他考卷都用主观题。要答好主观题,不掌握一些鉴赏用语,答案就难以做到简明扼要,用语贴切,恰到好处。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诗歌鉴赏题有这样一道填空题: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要答好这类题,首先要掌握诗歌体裁方面的术语,如:诗、词、曲、律诗、绝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小令、套数等;其次要掌握好表达诗歌思想内容及感情方面的术语,如: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羁旅生活、爱国思乡、伤春闺怨、孤独伤感、惆怅寂寞、恬淡闲适、昂扬激愤、忧国忧民、迷恋思念等。
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也是词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诗歌语言鉴赏术语如:平淡、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诗歌表达技巧方面的鉴赏术语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含蓄、幽默、象征、联想、以动衬静、以乐写哀、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点明主旨、深化意境等等。如2003年高考上海卷诗歌鉴赏题有这样一道填空题: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青天,作用是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烘托”等术语。2003年北京卷的诗歌鉴赏题(指出赵嘏《江楼感旧》与崔护《题都城南庄》在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要用到“点明主旨、深化意境”等术语。
五、要掌握常见的鉴赏方法
诗的语言是经过诗人锤炼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因此,鉴赏诗歌就得感知妙语,从关键词入手。高考题也多从关键词设题。有一类题叫你找出诗中的关键词并加以分析。如2003年全国卷设题: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2004年高考福建卷设题:请从三、四句(“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另有一类是叫你赏析关键词,如2004年高考浙江卷设题: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李白《菩萨蛮》)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004年高考湖北卷设题: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王湾《次北固山下》),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从以上设题看来,平时读诗应对诗人锤炼的词语多多品味。
[关键词]艺文类聚 鲍照 选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93-01
《艺文类聚》是唐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的类书,由欧阳询主编,武德七年(624年)成书。它与《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合称“唐代四大类书”,和其他类书相比,此书在辑存文献的方法上有一个很大的特色,那就是“事居其前,文列于后”,变更了类书的常规体制,也即事与文兼,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大量保存了自汉至隋的词章名篇之功。全书约百余万言。分类按目编次,故事在前,均注出处。所引诗文,均注时代。作者谙于题目,并按不同的文体,用“诗”“赋”“赞”“箴”等字标明类别。而其中对于诗的收录,应该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编纂者的文学趣味以及其文学主张,也就具备了文学批评的意义。可以把此选录当作一种古代文学批评的方式。而此书作为一种官修类书对诗歌选录就一定会在客观上影响唐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及文学审美观,同样,对某作者具体作品的摘录,也应该具有同样的意义。那么在唐代的这本官修类书中,对文学作品中诗歌成就最高的鲍参军诗的选录是否有其特色呢?
《艺文类聚》选录宋代作者26人,诗197首,其中以鲍照居多(42首),从此统计当中即可看出《艺文类聚》编纂者对鲍照诗之青睐。而这42首在《艺文类聚》中的选录如下:
卷一•天部 月城西门廨中诗(节选)1首
卷三•岁时 学刘公干体(节选) 喜雨诗(节选) 秋日示休上人诗(全选) 冬至诗(节选) 登庐山诗(节选) 登庐山望石门(节选)6首
卷二十七•人部 诗拟古诗之二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节选) 行药至城东桥诗(节选) 赠傅都曹别(全选) 送盛侍郎饯候亭诗(节选) 拟行路难之四(全选) 拟行路难之五(全选)6首
卷三十一•人部 赠顾墨曹(节选) 诗拟古诗之八(节选)2首
卷三十九•礼部 侍宴覆舟山诗(节选)1首
卷四十一•乐部 代结客少年场行(全选) 代出自蓟北门行(全选) 苦热行(全选)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全选) 代东武吟(全选) 代东门行(全选) 6首
卷四十二•乐部二 代陈思王京洛篇(节选) 代升天行(节选) 代陈思王白马篇(全选) 代放歌行(全选) 代淮南二首(全选) 5首
卷四十三•乐部三 代白曲二首(全选) 中兴歌 其二,其三,其五(全选)5首
卷五十五•杂文部一 咏史诗(全选)1首
卷五十六•杂文部二 谜字诗(全选) 数名诗(全选) 建除诗(全选)3首
卷六十•军器部 赠故人马子乔诗其六(全选)1首
卷八十一•药香草部上 过铜山掘黄精诗(节选)1首
卷八十八•木部上 山行见孤桐(全选)1首
卷九十•鸟部上 代雉朝飞(节选)1首
卷九十二•鸟部下 咏双燕诗二首其一(全选) 代空城雀(全选)2 首
鲍照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诗人,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对唐代的李白、高适、岑参等人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杜甫说李白的诗“俊逸鲍参军”便是如此。《艺文类聚》中对鲍照的诗、赋、骈文都有选录,从上面所列可以看出这些作品被收入《艺文类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为全篇录入,如《代结客少年场行》《代出自蓟北门行》,其次就是节选,有些选录一两节,有些选录大部分,如《月城西门廨中诗》就只选了其中四句,而《代升天行》选了大部分。
《艺文类聚》由于其独创的体例整合了传统类书与选本的双重性质,因而具备了文学批评意义。对不同作家作品的选录,基本反映了选录者的文学趣味与文学主张。通过《艺文类聚》中对鲍照诗的选录情况的考察,这些被收入《艺文类聚》的作品中,可以分为山水诗、行旅诗、边塞诗、赠别诗、闺怨诗以及咏物诗六大类。其中,行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的数目占多数,而这些题材也代表着鲍照的艺术成就。同时也不难看出《艺文类聚》的编撰者在选录时很注重诗人的创作技巧。所选录的诗中都最能体现鲍照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而“选录”本来就是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整合了选本性质的《艺文类聚》,自然也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批评的意义,同时对鲍照具体作品的摘录,也应该具有同样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俊.鲍照乐府诗研究[D].河南大学,2009.
[2]胡文文.鲍照咏物诗说[J].沧桑,2008(01).
[3]钱仲联.鲍参军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陈古成.孔芳:论鲍照的诗歌艺术[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7).
2015年新课标卷Ⅰ诗歌鉴赏题所出诗歌是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一首《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以下简称《发临洮》),诗后照例是两个问题,一个涉及表现手法,另一个涉及思想感情。乍看之下好像没有什么新意,细细体味,与以往的命题意图确有不同。
这道诗歌鉴赏题最可注意之点是它与教材内容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它考查考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与以往的高考诗歌鉴赏题有很大不同。以往的高考题基本是远离教材,不与教材内容发生如此密切的联系的。
这种与教材的联系又分为明显的和隐蔽的两种。先来说明显的。
明显的考查是指诗后第8题题干所问: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如题干所说,该题明确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下简称《白雪歌》),实际上是把单单对一首诗的鉴赏,改为比较阅读鉴赏两首诗:一首为课内的,一首为课外的。如果考生对《白雪歌》背不熟;或者仅仅是背熟了而不理解;或者理解了情感而不知道手法,那么他面对这道题时会感到无法下手的。《白雪歌》属于考纲要求的必背64篇之列,命题者这样命题完全合情合理。
隐蔽的考查是指该题暗含着对另一首唐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的考查。这首先表现在诗的标题都有“留别”二字,这两个字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它告诉考生诗的类型。“留别诗”是诗歌的一个小的类型,此类诗从数量上来说比“送别诗”少得多。留别诗是即将远行的人写给为自己送行的人的诗;而送别诗是送行的人写给远行的人的诗。一般老师教学生鉴赏诗歌时,审标题是第一步。如果学生能联系课内学过的《梦游》而正确理解《发临洮》的标题,无疑答题时就像吃了定心丸,感到心中有底不惧不慌。这标题中的“留别”二字可以帮学生确定诗中人是即将远赴边塞而与朋友分别的远行人身份。
另外,《发临洮》与《梦游》在表现手法上也是一样的,因为它们的主体内容都是对诗人即将到达但尚未到达的地方的想象性描绘,所以所使用的手法只能是想象或虚写。李白在即将南游吴越之时,写了《梦游》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位于浙江,也就是李白所说的吴越地区)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发临洮》是诗人岑参在临洮(位于今天甘肃省境内)即将赶赴北庭都护府(位于今天新疆境内)与送别自己的人分别时写的,这一点根据这首诗的标题和诗后的注释可知。诗的前三联是:“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所写之景“雪”、“春风”、“白草”、“青山”都是想象出来的,因为诗人此时尚未上路,不可能亲眼看到这些西域特有的景物,只能是凭着“闻说”的内容来写了。
高考真题与教材的这种紧密联系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什么启示作用呢?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首先,对于考纲规定的必备篇目要更加重视,对于不属于考纲规定的背诵篇目也要重视。一段时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错误倾向。有一些学生甚至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平时下那么大的功夫去背诵64篇,最后只是为了高考时名句默写的6分,这样做有点事倍功半,不值得。通过《发临洮》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名句背诵所占分值其实已经超过了6分,而且高考命题者已经把名句背诵和古诗鉴赏做一体化考查了。另外,李白的《梦游》虽不属于64篇之列,本题也进行了间接考查,此种动向值得注意。
其次,名句名篇考查方式的变化,提示我们对于高考命题的动向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名句背诵题型的变化表面看来只是从机械性背诵转换成了理解性背诵,这一步是在2014年的高考中完成的。其实还有进一步的变化,是在2015年的高考中体现出来的,即从片断性的考查转换成了整体性考查,对《白雪歌》的考查就是明显的例证。可以发现,随着题型的变化,对有关篇目的的考查是越来越深入,试题难度也是在一步步加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详细原因我们无从知晓,但也可以大概猜一点。大约从2013年开始,在电视屏幕上开始出现了一批文化类娱乐节目,譬如:《成语英雄》、《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等。不难猜测,推出此类节目的意图,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重视。这背后应该有某种国家意志在发生着作用。古典诗文,当仁不让地自然是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这样的话,高考古诗鉴赏题出现的上述变化的原因,似乎可以得到解释了。
总结分析过往是为了指导未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深入挖掘课文内容,特别是对于古诗古文中的经典篇目更应如此。不能仅仅是简简单单地把它们当成一个个例子,要知道这些例子的内容也是很重要的。另外,不能深陷题海而没有一点方向感。在为学生选择练习内容时,老师要有判断力和鉴别力。哪些题体现了高考方向,哪些没有,老师要心里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和训练的效率,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一、看题目,抓题眼
诗歌题目包含明示和暗示信息,起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目显示诗歌类型、事件、情感,有些题目交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有些题目概括内容、点明主旨。例如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我们浏览题目不难发现“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何处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仔细分析题目,我们不难了解古诗词大致的思想内容。读刘禹锡《望洞庭》,可以读到“远望中的洞庭湖”;读贾岛《题李凝幽居》可以知道幽僻的居所特点;读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可以了解作者送别情怀;读杜甫的《春夜喜雨》可以明白作者感受春雨的欢喜;读王维的《使至塞上》,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出使边塞;读刘孝绰《咏素蝶诗》,一个“咏”字告诉我们诗词托物言志的特点。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关注的暗示信息。有些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些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有些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降低阅读的难度。例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我们从注释中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背景,从而可以解读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知名诗人,关注其遭遇、风格、朝代国势、朝政等;非知名诗人,考虑时代背景。贬官诗人,考虑报国思用、眷恋朝廷等情感;羁旅诗人,考虑漂泊之苦、思乡怀人等情感;亡国诗人,考虑亡国之痛、去国之思等情感;边塞诗人,考虑杀敌建功、慷慨激昂等情感;田园诗人,考虑归隐田园、闲适恬淡等情感。例如,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漂泊异乡的羁旅之客的愁思;读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我们又可以体会一位亡国之君的伤痛与无奈。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如:贺铸《清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个“愁”字让我读到无尽愁思;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个“爱”字凸显情感深重。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古诗中,特定意象代表特定含意,寄托特定情感。古诗词常见意象寓意丰富,比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等等。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七、看尾句,卒章显志
诗歌结尾方式多样:以景结句、以情结句、以理结句、以问结句。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含蓄蕴藉,诗人都喜欢在此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诗共同之处都是:卒章显志。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前言】
《太原早秋》是唐代诗人李白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歌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时刻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注释】
太原:即并州,唐时隶河东道。
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张衡《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图书编》:“大火,心星 也。以六月之昏,加于地之南,至七月之昏,则下而西流矣。”
塞:关塞,指长城。李白北游曾到雁门一带的关塞上。秋天了,他想到塞外,当早感霜威。
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
故国:家乡。
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中部、南部入黄河。《唐六典注》:汾水出忻州,历太原、汾、晋、绛、蒲五州,入河。《太平寰宇记》:汾水,出静乐县北管涔山,东流入太原郡界。
【翻译】
秋色渐渐浓郁,花儿都在睡觉,秋燥如火。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北方的云也把秋色带过了汾河。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区太原上空的月亮,而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故乡的绮楼上,她的身傍。思念家乡的心就象这绵绵不断的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
【赏析】
作者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即所谓“健举之至,行气如虹”(《唐宋诗醇》)。后半反复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原因在于诗人措辞设喻之新奇巧妙。
首联“岁落众芳歇,时当大伙流”。“众芳歇”中“芳”指花,就是说很多的花儿已经凋落了。在自然界中,花草之类,逢春而荣,遇秋而衰,这是自然规律。“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诗歌所描写的季节——早秋。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
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指秋霜很浓。“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所谓镶嵌的修辞手法,谭永祥教授在《汉语修辞美学》中说过:“将特定的字、词镶嵌在特定的文句中,以便收到多种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镶嵌’。”同时又说:“将特定的字、词置于句首或句尾者叫‘镶’,置于句中者叫‘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不但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而且在是文章增强趣味性和视觉的感染性。在这首诗歌中,标题中“早秋”在诗句中得到形式和内容上的照应,而且把两句通过“早”和“秋”联系起来,不但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早秋”景色特点,而且在形式上得到相照应,形成对偶,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进入颈联,在上面描写“早秋”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心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诗人)虽身在异域他乡,做的梦也在边城月中萦绕,“月亮代表我的心”啊;可是当我梦醒之后,我“心飞故国楼”了。这里,一个“飞”字,表现出了诗人急于回到故乡的心情。这一联两句在形式上相对,意义上层层递进,表明了诗人对故乡及其亲人的思念之情。
孟浩然在盛唐诗人中可算是一个前辈。李白称他“孟夫子”,说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高人、隐士。他的山水诗较多地带有隐士的恬淡与孤清。闻一多先生说:“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他的代表作《宿建德江》整个儿地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寂寞与哀愁之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孟浩然写山水诗不堆砌词藻,语言自然,意境高远。孟浩然似乎不是在作诗,他的诗不过是情绪的自然流露,不须有意地加以安排,便自然而然地发为吟咏了。
孟浩然平生漫游的地方很多,巴蜀、吴越、湖南、江西和关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心情随着山水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也能写出相当豪放的诗句。他最著名的一首诗《临洞庭》对洞庭湖的描写,雄浑磅礴,颇有盛唐气象,前四句曰:“八月潮水平,涵虚浑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王维是孟浩然的好朋友,也和孟浩然一样以山水诗见长。不过他的政治诗、边塞诗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也相当精彩。他不仅是诗人,又是画家、音乐家,在书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广泛的艺术修养,对于他的诗歌艺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坡《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主要是指王维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而言。王维的山水诗不是错彩镂金,雕字琢句,而是力求勾勒一幅画面,表现一种意境,给人以总体的印象和感受。在他笔下,山水不是被肢解的,不是一个个细部的描摹,而是浑然一体的气象。诗人用这种方法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从大处落笔,把汉江给予自己的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写了出来。写山色,甚至不写它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它若有若无。真像一幅水墨画,把南国水乡空气的湿润和光线的柔和表现得恰到好处。
《终南山》是王维的山水诗中另一首有代表性的作品:“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前六句写终南山的高大雄伟,最后两句撇开山写人,用人衬托山,更显出山的崇峻与广袤。《山中》极其富有情趣:“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早行山中,忽然觉得衣裳湿了。以为下雨了,细看原来无雨,只有那不可近察的山岚依稀在目。它翠得太嫩了,太润了,仿佛沾湿了自己的衣裳。一首小诗只二十个字抵得上一幅秋山早行图。
如果说王维的山水诗是以情韵见长,那么李白的山水诗就是以气势取胜。李白一生游历了无数的名山大川,足迹几乎遍及中国。他的山水诗充分地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让人感到一种冲决束缚、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热情。“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的气魄就是这样豪放!《蜀道难》先借神话传说叙述蜀道的历史,继而描写沿途风光,现出一幅又一幅奇险的画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三次出现,读之回肠荡气。诗的内容虽然是写蜀道的艰难,但使人读后感情激昂,想去迎接和征服这大自然的艰险。晚唐诗人皮日休说李白的诗“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刘枣强碑文》)《蜀道难》尤其有这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读李白的山水诗,我们常常会感到李白是大自然的主人,至少也和大自然具有同等的力量。李白因为有这样的气慨,所以描写山水时才会有一些出人意想之外的豪语。如《登太白峰》中间的几句:“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他想象太白金星和他谈话,为他打开天门,放他飞出云层,直到月亮的旁边。
李白的山水诗,论意境恐怕是最壮阔的。似乎他的视野比别人远,他的胸怀比别人宽,因而他的笔墨也比别人雄健有力。他的诗最能让人感到祖国山川的壮美,也最能开阔人的心胸。他的《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受到包括儿童在内的所有读者的喜爱,绝不是偶然的。又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像这样宽阔的画面,这样明快的色调,这样雄伟的气象,在别人的诗里是不多见的。
杜甫也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诗人,他的山水诗的数量十分可观。他早年的《望岳》既写出了泰山的雄姿,也抒发了自己宏伟的抱负,纯然是盛唐之音。他的山水诗以入蜀途中和飘泊西南期间所写者居多,这些诗沉郁顿挫,往往笼罩着一层阴郁凄凉的色彩和沉重悲怆的气氛。祖国的一山一水都随时勾起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个人迟暮飘零之感。如《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又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这两首诗都写长江秋晚,高江、急峡、古木、苍藤、猿啸、鸟飞回,这些富于启示性的意象集中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在战乱年代从祖国山水中所感受到的忧愤与酸辛。
除以上四家之外,盛唐还有不少优秀的山水诗。如王涣之的《登鹳雀楼》、崔颢的《行经华阴》、李颀的《少室雪晴送王宇》、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等等,都各有独到之处。
盛唐诗歌的繁荣,虽不以山水诗为其标志,但山水诗的高度成就的确为盛唐诗坛增添了许多光彩。
读懂古典诗歌方法之一:译读
读懂诗歌的第一步是译读,即将文言的韵文转译为白话。古典诗歌本身是用文言创作而且讲究音节和谐的韵文,因此,克服理解障碍,提高译读水平尤为重要。
一、 克服理解文言词语的障碍
首先,要加强常见文言词汇的积累。
例1 忆:1.回想,想念;2.记得,记住。
知晓了“忆”的“思念”词义,自然明白了诗题《春日忆李白》的含义:我在春天思念李白,自然能大体读出诗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所抒发的情感。
其次,特别关注并积累有关文化常识的词语,如“青冢、绿琴、阳关”等典故和“春树暮云”类由诗句凝练成的成语,具备这类知识,常能事半功倍。
再者,大胆推断陌生的文言词语意义。江苏考题选择的常常是较通俗的词语,但陌生的词语还是有的,根据上下文或字形往往能够推断出词义;这种情况出现频率很低,近八年高考试卷中只出现“牖、幌、畿、锷、圞”这五个字,不构成理解障碍。
例2 畿 “铁骑满郊畿”(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铁骑满郊畿”,主谓宾结构,“郊畿”充当宾语,再根据词语组合判断“郊”“畿”是近义词,因此“畿”该是郊区之意。
例3 牖 (2005年《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联系标题和首联“微风惊暮坐,临牖思优哉”可以判断“牖”是“窗”的意思。
例4 幌 (2005年《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联系标题和尾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大致可以推断“幌”是“窗帘”的意思。
二、 克服理解词语组合关系的障碍
如何准确理解诗句,需要掌握语法分析这个法宝。
首先,普通诗句还是遵循一般的语法规律的:一般单句还会采用主谓宾式常用句式,复句会使用关联词语,这也是古今汉语都遵守的规律。
例5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2004年《征人怨》)
这两句就是主谓宾结构。可翻译为“整个春天白雪归向青冢,辽远的边塞黄河绕着黑山”。另外修饰语也是必须具备的。如果去掉修饰语“三春”、“万里”,就减少了“苦寒漫长”、“地域阻隔”之意,怨情就不浓厚了。
例6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这组复句就使用了关联词语“却、再”,和前后文衔接,可翻译为“再回来,再接续上此次汉阳游,(到黄鹤楼)骑上黄鹤”。
其次,古典诗句当然要遵循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
省略句,在古典诗篇中常见。
例7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2011年杜甫《春日忆李白》)
因省略只呈现两个形容词和两个诗人,需要补上主语和谓语,真正句意为“李白的诗风清新如庾开府,俊逸如鲍参军”。
颈联“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呈现的是两幅画面“渭北春季的树木,江东傍晚的云彩”,两个偏正短语,意义模糊,需要补上主语谓语。这有多种补法,或“我对你的思念就像渭北春天的树木开始爆芽、越来越郁盛,你对我的思念就像江东傍晚的云彩依依”;或“春天我坐在渭北的树下思念你,傍晚你在江东的夕阳下徘徊”;或“春天我在渭北、傍晚你在江东,我们彼此遥望,可是却被树木云雾遮住了视线”。因为省略造成许多空白,内容跳跃,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但也增添了想象的乐趣。
例8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因宾语前置和承前省略,翻译为“士兵在哪呢?(士兵)滋润了刀剑,人民在哪里?(人民)填埋到沟坑。”
倒装句中,尤其要关注诗句创作因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的限制而调序的类型。
例9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2007年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因为平仄限制,关联词“未是”位置挪后。句序应该调整为“未是江头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翻译为“不只是江边风浪险恶,更有人世间行走艰难”。
另外语法分析在词语活用辨别及解释上也大有作为。
例10 “时滴枝上露”(2005年《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滴”应为使动用法,翻译为“微风不时使竹枝上的露水滴下”。
综上所说,要提高译读水平,既要保持文言、文化知识的积累,更要加强语法分析的训练。译读,才能扫清阅读障碍,为联读诗篇、深度解读诗句做好铺垫。
读懂古典诗歌方法之二:联读
联读,即将局部的诗题和诗篇的开头、主体、结尾联系成整体的阅读方法。牢牢树立标题统篇,词、句、联、层、段组成篇,彼此前后关联的整体意识,决不能孤立地读标题和诗句。有标题的诗篇常常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眼、题材、体裁、创作手法等,而诗句也因题而起承转合,彼此互相呼应勾连。联读有如下益处:
首先,把诗作为一个整体阅读,能准确而迅速地切入诗歌的主旨。
例1: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2004年《征人怨》)
全诗采用间接抒情方式,读者很难把握诗句抒发的强烈的怨恨之情。但标题点明了边塞诗题材,“怨”是抒发的情感,也是全诗描述紧扣的题眼。诗题就是诗篇的组成部分。其次参看诗题,分析诗句的起承转合,对明了诗句间的联系,自有奇效。
例2: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2008年《登金陵凤凰台》)
诗题点明了属于登高望远类的咏史诗,诗篇的首联“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扣住“凤凰台”之名交代地点、事件,就所见景象抒发物是人非、自然永恒的感慨;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扣住“金陵”六朝故都的往事而如今已成废墟的景象,感慨昔盛今衰、人世沧桑;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则是登高远眺所见的永恒而美丽的自然之景;颔联颈联都是登台所望,分别从时间空间角度呼应首联揭示的哲理;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则承上远望而转折,因“浮云蔽日”、“不见长安”而发愁,也道出金陵王朝更迭频繁、盛衰反复的原因,抒发为国、为君、为民、为己的忧愁。如果不彼此参照,孤立阅读,读的就不是诗,而是语言材料而已。
例3: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2011年《春日忆李白》)
标题交代了时间、对象、事件、情感、创作手法,而“忆”包揽了后三项。颈联“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是写景句,因省略太多,尽管有注释告知“杜甫在渭北”、“李白在江东”,如果不结合诗题也很难明确句意。但整体阅读后,此联所抒发的彼此互相思念的深厚感情,及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还是能确定的。
其次,联读重点关注题眼、诗眼、线索,这些往往是结构全篇的关节点。
如《征人怨》的“怨”、《鹧鸪天·送人》的“送”、《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的“闻风”、《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登”“感”、《春日忆李白》的“忆”都是诗篇的关节点。
以杜甫《春日忆李白》的“忆”为例说明:首、颔二联忆李白的诗(忆的内容或着眼点),颈联抒彼此思念之深(忆之程度),尾联望再会论诗(由忆白诗而在结尾再次回应),整首诗就是围绕“忆”构思、选材组材的,结构精巧完整。
再次,联读还要关注提示内容层次关系的词语、现实和想象内容转换的词语、时间空间变化的词语,这样分析诗篇才能切中肯綮、游刃有余。
例4: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2009年《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想当年、到而今、何日、却、再”,串联起登上黄鹤楼所见的荒凉,回想当年盛况,再回到眼前描述被侵略残杀的景象,希望能抗敌报国,再想象得胜归来再游黄鹤楼。正是这些词句,使材料组织放收自如,抒发的情感丰富多变。
例5: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2010年《送魏二》)
“忆”由此地想到友人所在的遥远的潇湘水上,由此时已经分别想到对方独自在深夜月下做梦听见凄清猿啼声,更觉黑夜凄冷孤独而漫长。友人已在他乡,但思念未已,可见情长而真。
读懂古典诗歌方法之三:解读
解读,即对诗篇的组材、结构、主旨、技巧等解构分析的阅读方法。而解读的利器就是表达方式,诗歌常用表达方式为: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
一、 解构材料。各种表达方式必须传达相应内容:记叙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结果;描写要描摹对象的状貌情态;抒情要抒感;议论要发表见解,表明观点和态度。而这些就是组成诗篇的材料。因此,解读古典诗篇的第一步就是判断诗句的表达方式,然后解构材料内容。
例1:(2007年)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这首词上片描写场景,下片抒情议论。组成全词的材料内容是送别时唱完《阳关》泪水还不止,殷殷嘱咐对方“功名馀事且加餐”,看远方连天江水无穷树,黑云压住一半山。由此抒发古今怅恨,不止源于悲欢离合之情,感慨险恶的不止是路途行舟之难,更有人世艰险之困。解构材料是进一步解读的基础。
二、 梳理结构。在解构材料的基础上,按照顺序串联全篇内容。诗篇的结构是完整的,内容也是一脉相承的,但诗句的内容是跳跃的,因此,在梳理结构的过程中,就要有意填补空白,补足脉断之处,使得诗篇的起承转合紧凑相连。
例2:(2011年)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前四句议论李白的诗,五六句写渭北江东两地之景,最后表达重聚首细论诗的愿望。如果把上述解构材料连缀起来,作为结构梳理的答案,基本可以。但因为还不完整,没能扣住诗题或诗眼一脉相连地交代清楚每组诗句间情感或逻辑的联系,所以还不够。补足脉断之处:整首诗以“忆”为题眼,以高度评论李白的诗做开头是“忆”的具体内容,借景抒情表达“忆李白”的情感深厚,最后,直接抒情,直接表达再聚首、畅饮酒、细论诗的强烈愿望,呼应开头。再与参考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比较,几近相同。
三、 把握主旨。抒情和议论就是直接揭示主旨的两种表达方式,而记叙和描写是辅助手段,把握主旨当然应该去粗取精,关注前者,尤其是有明确的诗眼、题眼的诗篇。
例3:(2012年江苏卷) 梦 江 南
诗歌,这个已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瑰宝,是我国悠久历史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诗歌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读懂她,理解她。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审美教学,因为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然而,新时期的青少年对诗歌到底能理解多少?能领悟多少?教师又如何来实现课标的要求呢?下面笔者根据对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诗歌鉴赏。
一、品味诗歌的韵律美
诗词教学的常用方法就是反复朗诵,因为学生通过反复朗诵诗歌能逐渐理解诗词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平时的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朗诵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诵诗歌时,应该特别注意朗诵的基本常识,如语速、声音大小、停顿等,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诗歌的朗诵节奏。首先,要正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欢快的诗歌,因为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喜悦的思想感情,学生在朗诵时语速要适当加快,节奏分明;如果读的是悲凉的诗歌,语速就要放慢,把握好停顿,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时,学生就要放慢语速,这样才能将诗人的凄凉、孤寂之情表达出来,并体会到诗歌中孤独荒凉的意境。
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的意境是人们在了解现实和思考想象中形成的,它是一个思想体系,用现实的人、物、景来展现诗歌中的情境。一般情况下,人们赞叹诗歌的意境非常美,是因为诗人做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合,这也是古代诗歌的美学特征。在鉴赏诗歌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深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感受诗歌意境的独特魅力。找到诗眼是理解诗歌的关键,这样才能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进而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例如,在教学的《沁园春・雪》时,通过朗诵可以发现,上阕的诗眼是“望”,其主要作用是总领全诗;下阕的诗眼是“惜”,借用历史上一些著名君王的事迹来为下文的“还看今朝”作铺垫,这就是诗的中心思想。再比如,在教学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时,“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句,作者借用落花来形容自己离别时的不舍,更衬托出了离别之时凄凉的气氛,这与前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感叹。
三、体会诗歌的美学美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目的就是以诗歌鉴赏为基础,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具备美学思想,并在生活中得以体现,去发现美,创造美。学习诗歌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反复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诗歌的意境美。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是诗眼,其中,“直”“圆”会在人的脑海中形成立体形象,让人联想到边关环境的凄凉。每首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都各具特色,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中的意境美,这是诗歌鉴赏教学的核心。
四、鉴赏诗歌的具体方法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的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e累、运用鉴赏知识
1.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对于不同类别的诗歌我们要各有侧重,有所体会,绝不能一脉相承。
(1)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等。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3)边塞诗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了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2.诗人风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中的。
(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4.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可以体会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一般情况下,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5.表现手法
【关键词】李白;月;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诗人将心中之“意”诉诸外在之“物”的结果。在诗歌中,意象是最基本的审美单位,它们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并且饱含着无限情思,皆着诗人之色彩。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典型的传统意象之一,是思乡、怀人的凭借,在诗仙李白的笔下,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摇曳生姿。据《全唐诗》【1】统计, 李白的近千首诗中涉及月亮的有400多首,仅“月”这个意象就出现了336次。在李白的诗中,月亮不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诗人人格理想的化身,他们同样孤独,同样高洁,人格化的月亮与诗人的心灵世界相契合,具有独特的象征意味和情感内涵。
第一,月宣泄了李白无限的苦闷、失落与悲愁。诗人一生曾被赏识、又弃官、流放、漂泊,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他坎坷一生的经历相符。“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饮尽三杯浊酒,拔剑对着秋月挥舞,高声吟咏,泣涕涟涟。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激愤苦闷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鹦鹉洲》)此诗写于李白被流放时期,一腔热血遭到打击后,诗人借纯洁干净的月亮控诉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一)》中写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诗人举起酒杯邀明月共饮,低头看到三个身影。月亮不知道畅饮的乐趣,只有影子陪在他身边。他在政治失意后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忧愁。诗中描写了诗人自身、影子和月亮,看似把寂寞环境描写的十分热闹,实则将这份寂寞渲染的更加深刻。刘大杰认为李白“在诗歌的语言上,放射出五光十色的绮丽的光辉,形成明朗透彻的个性”。【2】清新明朗的语言风格,使李白诗歌中的月在宣泄孤独失落的感情时别具一格。
第二,月代表了诗人执着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归宿。《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这样写道:“他厌恶现实的鄙俗,反抗封建传统的一切束缚。他把孔、孟那一般人,看作是礼教的奴隶”,“他这种排圣贤,反封建,鄙权贵,轻礼教的思想,贯通他的全部作品”。【2】李白不仅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又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理想抱负。首先,李白诗歌中的月亮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李白在艺术中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是他豪迈伟岸性格的体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充满豪情壮志,想要腾空而上,摘取皎洁的明月。这正是其远大志向的生动反映与真实写照。“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明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不慕虚名。其次,明月象征了诗人的高洁品质。月亮本身就是纯洁明净的,李白借对月的描写表达自己的高洁志向。他在《江上吟》中写道,“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当繁华逝去,唯有屈原之精神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在诗中,他毫不吝啬地赞扬了屈原的高洁品质,当然这也是诗人自身品格的写照。
第三,李白诗中的月寄托了无尽的思乡和怀人的情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凄凉寂静的长安夜城,沉浸在漫漫的月色中,家家户户捣衣的声音清晰入耳。风呼呼的肆虐,却吹不尽家人对远戍玉门关亲人的无尽思念。什么时候才能打败胡人,使我的丈夫远离战场,回到家乡来呢?这是李白边塞诗《子夜吴歌・秋歌》中的月和情。“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一片”与“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此句情景交融,寄托了妻子对丈夫无尽的思念和期盼。“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望着深邃天空清晰的明月,我把满满的愁绪托付给它,希望这种感情能随风陪伴着你。这是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月与情。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李白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月,使之同样具有感情,即人格化,浑然天成。
第四,李白诗中的月也包含着哲学思考。《把酒问月》中“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晓隐没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环不已,尘世间便在其反复出没中推演至今。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异,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的叹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说。”二句造语极具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两句在前两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两句分说,后两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初读《古朗月行》时,觉得它表达的是作者年少时对明月的认识和幻想。但是深入去解析时,却读出了一丝理趣,那是一种深层的潜在的具有超越性的生存之理。诗中对过去的月亮的描写是“白玉盘”和“瑶台镜”,这些是美好的意象。而如今的月亮却“蚀圆影”和“夜已残”。这鲜明的对比,写出的是过去月亮和现在月亮的对立和矛盾。这种深刻的哲学思想折射的是生存的悲剧,体现作者的悲哀和抑郁之情。就像蓝冰所说的“这是对诗中潜在生命哲理的认同。”【3】
李白心中的月是苦闷,是忧愁;是理想追求是精神归宿;是思乡是怀人;是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位“盛唐之音”孕育出来的伟大诗人,将夜空中的皓月引为人生知己,可谓因月而生,又因月而死,与月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他对月亮的描写,更是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继承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不愧为一代诗仙。
参考文献:
[1]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