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余秀华的诗

余秀华的诗

时间:2023-05-30 08:54: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余秀华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生活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不能免俗,读书有时是跟着网络走的。“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在网上火了起来,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为标志的一系列作品在网上疯传。最近就怀着好奇跟风读了余秀华的诗。因为对她的诗阅读中有了一些感想,所以也浏览了一些对于余秀华作品的评论。有人认为余秀华的诗具有语言的力量与感情的深度,簇拥者将之称为中国的狄金思。而诗刊的编辑更是把余秀华誉为一个在大家闺秀中的“杀人犯”。“大家闺秀”这样的定位,令我有些困惑――我并不认为当下中国存在能被称之为大家闺秀的诗人,余秀华更不是特例。在读这些诗的日子里,我始终无法捉摸到美,或是超脱,反而有一种梗堵感。这让我难受,其情状就像是被余秀华穿过了大半个中国来睡了一样。

对于一个双脚一直没有离开过泥土的农村妇女来说,余秀华无疑算是一个努力从口水里挣脱,迈向用高雅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另类。但她可能走得并不远。你很容易能从她的诗歌表达中发现一些不必要的掺杂物,断子绝孙,月经,畜生,,睡你等等词语,轻易入诗。一些词的运用,足以让我们耳热心跳,羞愧难当。如果提醒自己是一个正襟危坐的诗歌读者,带着“美好”“品味”这一类愿望,来进入余秀华的诗歌世界,最终会落得垂头丧气,失败离开。当然,我们可以更宽容一些,把余秀华使用粗俗语言的习惯,视为乡村文化的质朴。民间语言难免粗鲁,不加清洗和雕饰,直接入诗,用得适量和恰当,算是展示真切野性和原始美吧。对于不习惯这种语感粗鲁的读者,我们可以尝试着去掉她诗句里的这类语言。这样也许可以更清楚透析余秀华诗歌的本意。可是,当这些词句去掉之后,余秀华的诗就不能从语言形式上被称为诗。就拿《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来说,仅仅标题,换掉一个粗俗的“睡”字,想当然地换成“见”、“约会”等词,诗歌的基本韵味竟然荡然无存。类似例子不胜枚举。可以看出,余秀华粗鲁语词的掺杂运用,其实恰恰是去质朴化的。她其实是在大量运用“粗鲁”来刻意对常态语言进行再次修饰。从阅读中你不难看出,余秀华的诗题材内容来源于乡村生活,来源于她有限认知范围内的东西,她在诗中描绘的对象就像小学生看图说话那样直白,只是余秀华娴熟地运用乡俗俚语进行掩饰,由此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余秀华也热衷于把她的粗鲁文字强行塞进读者脑中,语言里奔腾出排山倒海式的自我放纵。如果她写作的心情契合了你的阅读心情,她意欲传达的爱和憎恨,使你同情,那么,她的诗歌使得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形成一种自我安慰的力量。而且这份力量不是文弱的。我的意思是,在这种阅读中,我们被语言的鼓噪力量蒙蔽,能做到仅仅局限于理解作者的思考,同情作者的好恶,而不是更冷静地独自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余秀华的文字,可以直接把我们“杀死”。

那么,“杀死”一定是贬义吗?至少,我没有这么认为。坦诚地说,“杀死”也是一种了不起的力量。我们可以把这种力量,提升到诗歌写作的一种“形式革命”高度。不破不立,余秀华算是“破”的佼佼者。中国是个诗歌大国,却也是一个“诗歌读者”小国。人们标榜读古诗,基本上靠口传“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几个烂熟的诗句;人们标榜读新诗,无非是脱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么几句,绝大多数人没有用心读过一首完整的诗。中国人似乎是,学生为了考试才读诗,成人想写诗才读诗,所以读诗往往是有用途的;而一旦有“用途”,就有“前人的习惯”、“他人的方法”。所以,中国诗歌赏析类的文章铺天盖地,一首本来可以“百读百义”的诗,很容易被读得“千首一律”。写诗也是这样,中国博大的诗人群体,每年般流出的巨多作品,却无法有一首,哪怕是一个句子,能传颂并让我们记住。而一个被称为脑瘫的农村妇女,却风卷残云般地出现在诗坛上,死水诗坛因为她,剧烈激荡。这股风云通过网络,甚至卷到了无数普通读者甚至无数本来不读诗歌的网民大众中间。至少,有数万人,一夜间记住了她的句子,记住了她的情感放纵,记住了她令人惊悚般的“表达革命”――假设我们的诗歌数年来陷入在僵化的巴士底狱,是余秀华振臂一呼,用“睡”的刀,杀死了守监人,把我们放了出来。虽然我们还冲在一片可能是荒蛮的地带,但我们毕竟在“狱”外了。余秀华是不是给了我们诗歌一个间接的“新生”呢!

余秀华还勾起了我对幼时读海明威诗集的记忆。海明威的诗与他的小说不能相比。硬汉海明威试图把自己的豪放洒脱放在诗中,可我读到的并不是酣畅淋漓,却如触摸一系列语言的肿块,疙里疙瘩。说到底,这么伟大的作家,还是不能通过言简意赅的句子,来表达属于诗歌可以表达的人性的曲折和情感的纤细。我之所以说我们都是“杀人犯”,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都隐藏着一成不变的写作惯性和阅读愚昧。余秀华的走红,凸显出了这个问题,而看来,我们却没有欣然地接受。我们试图抹杀她,因为她不够唯美和精炼。我们甚至乐意鄙薄她的草根身份和乡野作风。我们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地跟着她,先把自己从世俗的阅读习性之狱中解放出来,获得一次“破”的机会呢?作为一名读者,要做的不仅仅是阅读,而作为一名诗人的职责,更不能一味用作品去迎合和揣摩读者。用雪莱的话说就是:“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吟咏着即兴的诗韵,得到普天下的同情/都被未曾得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

这样一个“杀人犯”的出世,没有理由不令我们感到一丝希望。对于一个诗人,能够唤醒我们的认知,她就是成功的。余秀华可以杀死我们的认知,也可以杀死我们的腐朽。这样一个“杀人犯”,带来的不是毁灭,而是新生。否则,作为读者的我们,故步自封,批判不到点子上,此等所作所为,甚至没有做读者的资格,只剩下一味使隐忍和罪恶充斥在我们心中的可耻能耐。作为一名热爱诗歌艺术的虔诚读者,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被石油浸泡过抛弃到大海中的海鸟,拥有翅膀却无力飞翔,在海洋中漂泊却不被包容。还是狄金思的有一首诗令我印象深刻:“有人说,有一个字/一经说出,也就/死去。/我却说,它的生命/从那一天/才开始。”如果余秀华可以被誉为中国的狄金思,我更希望她是那个让我们找到答案的人,让我们重生的,而不是那个只引导我们“杀死”自己的人。我知道希望渺茫,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先用黑色的眼睛寻找自己,而光明,可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第2篇

老实说,余秀华的形象从视觉上几乎颠覆了我们所有关于“女诗人”的想象。她一点也不优雅,甚至不免粗鲁;她一点也不含蓄,甚至口无遮拦;她不像风中之烛那样孱弱,和丈夫、母亲吵起架来,她滔滔不绝地骂脏话,愤愤不平地用脚踹门,气呼呼地喘着粗气,每一瞬间都更像是一个莽撞无礼的泼妇。然而,在一个静止的画面中,她坐在一张摇摇欲坠的破桌子前,用蜷曲的手指断断续续地敲击着电脑键盘,背景处,是一群咕咕叫着悠闲觅食的母鸡。这样一幅“女诗人”的肖像,让人们过往所有的刻板印象破碎一地。

假如没有那些被字幕镌刻在银幕上的短促的诗句,眼前的余秀华就只是一个身有残疾,且言谈举止有些神经质的农妇。她独自一人,蹲在农家院落里剖鱼、洗衣,她铡草饲养兔子,摇摇晃晃地走在乡间的土路上。她身体的姿态跌跌撞撞,说话的声音吞吞吐吐。她的容颜、表情、衣着、发型不仅毫无美感,甚至不免有些粗鄙凌乱和张牙舞爪。这个时候,你忽然与她的诗句不期而遇――

巴巴地活着,

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

像放一块陈皮……

那感觉,就像疏阔的夜空划过一颗流星,就像浑浊的泥塘里绽出一朵剔透的莲花――那本是一种极不和谐,甚至尖锐割裂的画面,如同凝脂一般的皮肤上出现一道渗血的伤口。

也许这就是导演用影像带给观众的一种独特经验,他把一些彼此对立冲撞的元素,毫无因由地拼贴搅拌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角力、撕扯,并以此营造出一道关于个体生命的奇观,然后再毫无掩饰,直不楞登地呈现给观众,让他们诧异地睁大双眼,看到了一个特立独行,又的余秀华。我敢说,如果仅仅用耳朵去聆听,我们的体验应该会更典雅一些、柔和一些。可是,一旦我们张开双眼,直视眼前这位笑得肆无忌惮、龇牙咧嘴的妇人,我们会立刻感到方寸大乱,就如同把林黛玉和刘姥姥硬生生地合二为一。

如果从纯文学的角度,你会认为余秀华的写作策略,是一种对她粗鄙现实生活的典雅化。她的粗鲁和“三俗”一旦被转换成“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文字,她的面目就像被美图秀秀磨过皮一样,忽然变成了一种文学品格上的率真、质朴和惊世骇俗。

其实,从余秀华的角度,这种粗鲁、率直远非仅仅是一种文字的趣味,那也是她抵御和反抗生活困境的一种特殊方式。就如同生长在茫茫荒原上的一棵树,假如没有比别人更加健硕顽强的躯干,想必早就在风刀霜剑的催逼下零落成泥。余秀华绝不是李清照或林黛玉,也绝不是那些举止优雅、衣着考究,接受过良好文学训练,频繁出现在各种沙龙聚会、朗读舞台上的文青名媛。她受困于残疾的身体,无可选择地只能同泥巴杂草,牛羊鸡鸭生活在一起。在她的世界里,不需要那些司空见惯惠风和畅式的社交礼仪。或许,扯开嗓门大声吆喝,用乡野粗话骂骂咧咧才是她最天然最纯粹的说话方式。

第3篇

诗歌复归年

2015年1月,10天内70多家媒体的记者围住了余秀华的家,他们也许是为了揭开一个谜:诗歌为什么火了?余秀华的诗令许多人“被打动”,打动他们的不是余秀华的生活本身,而是她所看到的世界。因为她的单纯和倔强,她诗中的世界有着一种令城市人感到陌生的单纯、自然和简单。

2015年,纪录片《我的诗篇》被评为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影片以诗歌为主题,讲述了6位工人诗人的劳作与生活、悲欢与离合。可以说,最能显示诗歌回归的是工人诗歌的崛起。

观点评论

正是因为新媒体的存在,诗歌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传播,诗歌不再是高雅艺术的代名词,就算是普罗大众也有欣赏和创作诗歌的文艺之心。

同类素材

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深受诗歌爱好者的欢迎,如今它已拥有60余万订阅用户。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每晚10点通过“为你读诗”倾听李彦宏、姜昆、杨澜等各界名人诵读经典诗歌。

文学新方向

如今谈起文学,大多局限在小说、诗歌、戏剧。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文化亮点,它证明了新闻写作同样可以抵达不朽。白俄罗斯作家、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用非虚构写作记录大时代,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则打破了文学的偏见,将文学最高奖项颁给了她。这其实表明,新闻工作者想活下去只能向自己行业的最优秀者学习,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

观点评论

这是对中国新闻记者的激励和提醒――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价值不仅在于“新”,还在于“深”。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力量以及媒体人写作的可能性。

第4篇

【关键词】诗歌欣赏 陌生化 诗无达诂 什克洛夫斯基

热闹的央视《诗歌大会》于语文教育喜忧参半。喜者,诗歌热总比游戏热好,背诗歌总比背试卷好。忧者,娱乐热往往是短暂的、误导的――能背多少诗歌和提升诗歌审美能力是两码事,就如买几箱红酒藏家里和能够品出红酒味道、吃出餐桌文化来是两码事一样。

当今中小学诗歌教学,比《诗歌大会》境界也高不了多少,基本上还是老三件:一是背诵,二是解释,三是抄写。中间一环,是教师的重头戏,但说是解释,其实也就是翻译――用大白话或者是教师惯有的话语系统把诗歌说一遍。古诗就译成白话;现代诗,就提炼中心思想,大都在社会学(作者生平、社会背景、思想意义等)、修辞学(对仗、比喻、夸张等)、写作学(开头、结尾、照应等)、音韵学(平仄、押韵等)层面花功夫。这些当然是需要的,但诗歌教学最重要的审美,却常常被忽略,审美的诗歌教学在一线课堂基本付之阙如――因为不少教师这方面功底缺欠,把诗歌教学整得了无生趣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学一点美学,提高自己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对于改变诗歌教学的尴尬状况,十分必要。

我们先举一个例子,杜甫《秋兴八首》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一句,是语文界争论的老话题。照字面看,这话讲得不合逻辑,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为杜甫辩护者,有的从音韵学说事,有的从语法学或者训诂学说情,还有的说,这诗回忆长安景物,作者要强调昔日繁华,就说这香稻、碧梧非寻常之物,是鹦鹉啄余的香稻和凤凰栖老的梧桐(鹦鹉在古代乃宫廷宠物,梧桐是文化的“神树”),强调的是名词性质的“香稻”和“碧梧”。如写成“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则侧重描述鹦鹉、凤凰的动作,意义不同。这些说法不无道理,都可成一说,但窃以为,拿美学原理来解释,可以给我们一些别样的启发。

我们知道,寻常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是内容的载体,追求简洁明了,但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则不同,不仅是承载思想内容的工具,它本身就是审美对象,因此必须避免平淡和直白。传递信息类的文章,选择最为人熟悉的词汇和句法,而这恰恰是诗歌要刻意避免的,它要变异,要精心修饰,迷恋于词汇和句法的花样翻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提到,这种变化能够使作品变得庄严和新奇,从而引起读者的兴奋。人都喜欢新鲜感,对语言和表达形式的感受也是一样。诗人擅长的就是赋予日常用语一种特别的含义和气质,所以一定程度上,我们与其说是被诗歌打动,不如说是被异于常规的事物所打动。形式主义美学家什克洛夫斯基(Shklovsky)也说,人类是“见异思迁”的动物,永远在追求事物的新鲜感,但事物总会恢复常态,会被人熟视无睹,对其的感受会变得惰性和“自动化”,审美疲劳便油然而生。艺术家的责任,就是要不断使事物以新的面貌呈现,打破人们惯常的感觉。将作品变得“陌生”,形式复杂化,从而增加欣赏的困难、延长感知的时间。审美不重目的,感知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目的,感受和理解变得困难的过程,也就是审美感觉酝酿诞生的过程,这是美学“陌生化”概念的重要含义。

当我们了解这些美学原理,再来看“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就很好理解:如果说成“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这样的表述虽然逻辑顺畅、通俗易懂,但我们阅读的时候思维是“轻车熟路”的,过程被压缩,审美的感觉来不及发生。同样的例子还有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中的句子,“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如果按常理写成“绿笋风垂折,红梅雨绽肥”就是小学生的作文了。

古体诗这样,现代诗亦然。“村妇诗人”余秀华,生在农村,因为脑瘫,没怎么读过书,只能用一个指头敲键盘写字。但余秀华喜欢诗歌,热衷于创作诗歌。她的作品《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被《诗刊》后,引起文学界一片哗然――有的被其语言天赋打动;有的惊叹,原来“麻辣烫”的事情可以入诗,可以写得这么别致,这么美。该诗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按常理,“穿过大半个中去睡你”上得台面的说法应该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看你”,但因诗歌叙述的是漂泊在外的农民工故事,留守村妇千里迢迢去看望丈夫,前一种表达就符合他们的身份和语言习惯(当然也尽量符合诗歌的身份),质朴滚烫、直击人心,文字的粗野、原始的力量弥漫其间,与一般所谓诗歌的“雅”相比,更有奇崛的新鲜的刺激,就好比我们吃惯了甜、软、苏的杭帮菜,突然来了口四川火锅,舌头被吃了一惊,全身的感觉器官都惊悚起来。

在余秀华的诗集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井台》:“许多井散落在地里/ 哪一口枯了,风声四起/ 哪一口丰盈,拍一拍就溢出蜜……”“散落”一词很有神韵。再比如《打谷场的麦子》:“五月看准了地方,从天空垂直打下……”用词造句,都很有想象力。这些诗歌的主人,包括上面说的杜甫,未必学过美学,也不一定知道什克洛夫斯基,但他们对于诗歌的审美,都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当然,和别的文学样式比起来,诗歌更应该强调“不可解”和“个人化”。早在西汉时期,董仲舒就提出“诗无达诂”的说法,为阅读与诠释《诗经》立下原则、设置方式。特别对于古典诗歌,作者已逝,事过境迁,风物迥然,作品要表达的意义永远无法还原――最多只是无限地接近,所谓解释或者讲解,无法也不必完全忠于原作。凡经解释,或多或少,都会客观或主观地根据时间的、场合的需要,有目的地附会曲说,以今言释古语,断章取义只是程度不等,谁都不能避免。另外,诗歌阅读是个人行为,就如一次私密的个人旅行,过程的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验,是不足为外人道的。诗歌不是用来背诵甚至不是用来解释分析,而是用来感受、品味和想象的,这本身就是诗歌美学的追求。美学中有“认知诗学”流派,他们的观点之一是,作家呕心沥血的作品并不是“自足”的,它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而是打造了一个筐,创设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其中的内容和展演的节目,需要读者带着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审美情感去填充和丰富,阅读的过程是作者和读者共同构筑另一个世界的过程。这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最后,作品变得更丰满、充盈、鲜活,也同时走出一个被改变了的读者。所以认知诗学圈内有一个叫“写读连续体”(writing and reading)的说法。

第5篇

这位集诸多桂冠与争议于一身的诗人,并没有因其离世而得到平静。相反,有着“盖棺定论”传统的国人,对汪诗掀起了一股怀念与重新评定的热潮,当然观点大相径庭,有人说汪国真的诗温暖了自己的青春时期,也有人说汪国真的诗歌是“假诗”。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汪国真的作品影响过好几代人,作品质量争议也长达二十多年。今天关于汪国真的争论,有许多话语方式曾经出现并一再出现过。

汪国真的走红之路

汪国真出生于1956年的北京,初中毕业后没有经历上山下乡,进了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1978年10月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

在大学里,汪国真属于不起眼的学生,成绩平平,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暨大受港澳影响很大,校风比较自由,学生的思想不受拘束,汪国真开始写诗。

1979年4月13日,汪国真在食堂吃饭,同学陈建平跟他说:“《中国青年报》发表你的诗了。”诗歌题目是《学校的一天》:“天将晓,同学醒来早,打拳做操练长跑,锻炼身体好。”其实是校刊发表组诗的选段。在刚刚过去之后的1979年,写几行文字能做到文从字顺,有小情趣,其实不容易。

今天的年轻人很难想象1979年,今天最贫困的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那时绝大多数报纸版面,仍然残留着浓厚而荒唐的意识形态话语。这四行诗歌我们既不能高看,也不能低看。不能高看是指,在那个无电脑时代,编辑拼版很困难,版面很容易出现空白,而一首“小诗”恰好能让版面“灵动”起来,所以,报纸上的很多诗歌只是用来“填版”的;不能低看是指,编辑要找到这样的作者并不容易。老作家此时往往已苟延残喘、奄奄一息,毫无心思写两块钱一首的诗歌。汪国真的诗恬淡、励志,恰好符合识字读者的要求。

从此,汪国真的诗在全国各类媒体如《中国青年》《辽宁青年》《女友》《追求》《知音》发表。但据他统计,他投稿后“90%以上是退稿”。

大学毕业后,汪国真分配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

1990年春天,北京太平桥中学的一个老师看到有学生上课不听课,在抄诗。回去之后,就跟她爱人说了这事,她先生是北京学苑出版社的编辑部主任孟光。孟光觉得这么多学生抄,这个人的诗如果出版的话,恐怕会成为一本畅销书。

1990年5月21日,学苑出版社出版了汪国真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该书连续5次印刷,总印数达60多万册。诗歌界有个说法,“海子死了,汪国真诞生了。”1990年甚至被称为“汪国真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书店里汪国真的诗文集先后出现五六十种,研究赏析汪国真的书就有16种。据汪国真自己估计,盗版在千万册以上。

销量不等于质量

曾有大学生如此评价汪国真:“初中崇拜你,高中喜欢你,大一时很少看你,大二以后就不再读你。”也曾有文艺评论者批评汪国真的诗“过于直白”、“浅陋”,甚至根本就不能算诗。1990年《年轻的潮》出版后,诗歌评论界批评汪国真的声音是压倒性的,几乎听不到为汪国真辩护的声音。1991年,汪国真去华东师范大学讲座及签名售书,被学生诗人围攻,讲座最后被迫中断。

汪国真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许黎娜说:“人民说你是诗人,你就是诗人,不被人民承认你就什么都不是。判断一个文艺作品最终的权威的评论,一个是读者,一个是时间。很早就有人说我的诗没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为什么从1990年到现在,我的诗被连续盗版了18年?”

汪国真的“人民评价论”无疑是不可信的。书籍的畅销与书籍的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普鲁斯特发现:“人们演奏、演唱得更多、更有激情的倒是拙劣的音乐而非优美的音乐,逐渐充盈人们的梦幻和眼泪的拙劣音乐远远多于优美的音乐。由此可见,拙劣音乐令人肃然起敬。它在艺术史中不登大雅之堂,却在社会情感史中举足轻重。”

不仅是汪国真无法正确面对自己的畅销,其他诗人也无法面对。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是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与汪国真的畅销相对应的是,大多数诗人要么是业余写作,要么穷困潦倒。

但无论何时,攻击汪国真的读者可能是有问题的。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人读一本书,是无罪的。“开卷有益”的古训,有些作家只是在保护自己的时候想得起来,攻击别人的时候却忘了。

今天,愿意开口谈汪国真的文人不多。诗人欧阳江河是例外,他认为汪国真用“表演性成分和精神励志”拼凑出来的是“假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欧阳江河说:“汪国真的写作,对中国当代诗歌唯一的作用就是阻碍。我认为最不是诗歌的东西,而他在写,这完全是对诗歌的一种毒害。如果因为汪国真的诗歌曾经拥有很多读者,就以此来定义我们对诗歌的品位的话,这简直就是对整个诗歌智识层面的一种羞辱。”

欧阳江河的每一句话,放在文学评论的范畴里,都是对的。但对普通读者来说,这里存在一个“信不信”以及“如何信”的问题。有网友会质疑汪国真去世时,说出“阻碍”、“毒害”与“羞辱”的人可信度有多高,也有网友搜索出欧阳江河的诗来读,结果自然是不知所云。

如何理解“假诗”?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这样的问题显得太复杂而且不可理喻。

诗歌泡沫化时代

《看历史》杂志前主编唐建光说汪国真的诗、庞中华的字、亦舒的小说,这是他们一代人的中学记忆。当然每个人会有局部的替换,这话是真诚的。

近几年的文化论争中,这次各方的表现是最好的,双方在理性克制的层面进行了不离题的思考。尤其后来出现了美国卫斯廉大学教师王敖的发言,写作并研究过多年诗歌的王敖说:“在当代诗歌界,汪国真当了多年的替罪羊。他的句法、诗思的构造方式,是当时很多人共享的。贬斥他、并自以为现代的诗人,跟他主要的不同在于选取的词汇。”

王敖真的变动了汪国真《淡淡的云彩悠悠地游》诗中的几个词,完成了一首颇具现代味的“诗歌”:“存在/不要成为迷宫/不要为了你的意志/便毁灭了他者的执迷/你得到的/立刻变成你抛弃的/你的丰富/又怎能对抗你的孤绝/你的杜甫和你的里尔克的盛大的秋天啊”。

王敖的游戏迫使我们思考:好诗人与汪国真真的有那么大的不同吗?有一种论调认为,文学界忽视汪国真与席慕容是不应该的,“对于年轻人来说,需要这样一个温暖、感动和激励他们的诗人。”

其实,汪诗与席诗不具可比性,首先席慕容的诗要好些,也得到过文学奖,获得过文学界的正面评价。年轻人需要“温暖、感动和激励他们的诗人”也没错,这样的诗人是有的,而且不少,泰戈尔就是合格的诗人。不错,文学界给过汪国真负面评价,我们可以讨论的是负面评价是否是对的,而不是命令文学界来个正面评价。

在今天,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汪国真与其他写作者一样,在捍卫并争取纸质阅读的领地?汪国真因为种种原因,多年来的写作得不到诗歌评论界的认可,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汪国真千万阅读者的价值与他们的精神追求,至少,这些阅读者自己真诚地认为自己是在读诗,在未来的岁月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会去寻找更多的诗来读。

如果我们把诗歌当作一个行业,我们会发现这个行业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巅峰期,但此后一直处于下滑甚至崩盘的局面。偶然出现的亮点可能就是汪国真与去年底出现的余秀华。与汪国真热一样,余秀华热也曾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事情。

叶嘉莹说过,读诗和写诗是生命的本能。但读诗与饮食男女稍稍不同的是,它有一点门槛,它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进入。我们不得不说,这个引人入门的工作,其实并没有做好。否则,我们怎么解释老读者的流失与新人的稀少?当我们指责人们趣味低下、时代浮躁的时候,有读者想读好诗却找不到一张信得过的书单,这种情况如何解释?

现在连今天的商业推广活动都有“黑转路,路转粉”这样的销售策略了,诗人为何仍然敌视畅销诗人呢?当商人在每一次推广活动仔细琢磨提高“转化率”的时候,诗人、出版者有没有考虑过将畅销书作者转化为经典图书的读者?

第6篇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写作时只有作者内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融合才能使文章意境深邃,含蓄隽永。那么,如何使“意”与“境”高度融合呢?

一、营造灵动的诗意美

“山蕴玉则山朗,水含珠则川媚”,如能将历经岁月磨砺汰洗仍能光彩夺目的诗文名句融入作文,就能做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而游刃有余,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佳作,就会在你蓦然回首之际,在灯火阑珊处向你招手,我们的作文田园终会“山朗”而“川媚”。

如中考满分作文《宋词,触动了我的心灵》中:“灯下,手握宋词,案上是杯散发着幽幽清香的碧螺春,这该有多么惬意啊!随后,背景逐渐模糊了,仿佛从书的字里行间看见了易安泛舟湖上,双眉紧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看见了稼轩百转千回才寻到的那个女子,站在烟火之后,裙袂轻扬,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看见了放翁一生的情之所系,但却是晓风干,泪痕残,独倚斜阑,咽泪装欢。”

小作者将诗境入文,李易安,辛稼轩,陆放翁,或泛舟或寻觅或伤感,人物形态、神态淋漓尽致,跃然纸上,读罢诗意盎然,情味绵长,耀人眼目。

二、描摹悦耳的音乐美

写作时如巧妙运用叠词、四字词汇,可使语言婀娜多姿,产生音乐的美感。

1.巧用叠词。运用叠词,描摹情状,可使情境绘声绘色;抒感,可使情感蕴藉绵长。

如中考满分作文《你在我心里》中:“倚窗而坐,欣赏朗朗书声,读出悠悠古诗。倚窗而坐,聆听声声教诲,记下漫漫师情;倚窗而坐,倾诉长长心声,铭记真真友情;倚窗而坐,完成页页练习,细数点点繁星。我倚窗而坐,窗――我的挚友,你在我心里。”

选段多用叠词,读来琅琅上口,酣畅淋漓,流光溢彩,既彰显文章的情态美,又增添文章的韵律美。

2.对举四字词汇。四字词汇,对举列出,可使文章言简意赅、精粹醒目、语意丰赡、音韵悠长。

如中考满分作文《你就是一道风景》中:“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各有自己的锋芒。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牡丹雍容、荷花冰清、梅花傲骨、兰花素雅,北国万里飘雪、江南草长莺飞、塞外驼铃声声、水乡牧笛袅袅。你能说泰山不如峨眉,牡丹胜过兰花,北国不比江南?……”

反映民族地域特色的四字语有:“万里飘雪、草长莺飞、驼铃声声、牧笛袅袅” ;反映民族审美倾向的四字语有“牡丹雍容、荷花冰清、梅花傲骨、兰花素雅”。小作者采英撷华,语言清丽,词工句美,体现了节奏美,韵律美。

三、抒发真挚的情感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可将主观情感融入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使描写对象渗透浓郁的主观情调,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如中考满分作文《倾听自然的心跳》中:“你说你们不甘寂寞。于是,莺雀嬉闹,彩蝶飞舞,雁排长空,鱼翔池底,虎啸深山。每一条云消雨霁后的彩虹,每一棵崖壁上的青松,每一次雪花飞舞都是你的匠心独运。你用潺潺如溪水般的声音,向我诉说山谷的宁幽与静谧;用轻柔的落叶声向我讲述原始森林的古老与神秘;用飞流直下的瀑布之音描述峻山的秀丽与挺拔。”

抒情而不直写情,绘景而不止写景,蕴藉悠远,情丰意密,令人意犹未尽,如品佳茗。

四、展现深刻的哲理美

考生要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用“心灵”去“透视”生活的“底蕴”,展现生活的哲思。

第7篇

—邓州·我为你骄傲

上午好!

我是来自邓州市花洲实验小学五(3)班的班长索贝妮,听到我名字的人,认为我是西洋人,或是少数民族,其实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邓州人。

说起邓州市,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一提起范仲淹这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句时大家肯定会恍然大悟,没错,这篇岳阳楼记就是范仲淹在花洲书院居住时写的,而花洲书院也正好是我们邓州市的一大特色旅游景点。

邓州也是全球华裔“邓姓”发源地,医圣张仲景故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祖居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丹江口水库库区市,享有“中国第一雷锋城”荣誉称号。

在湍河国家湿地公园每天都可以听到鸟儿们动听的歌声,微风吹来树叶翩翩起舞,给鸟儿们做一名忠实的伴舞者。

好了,下面重点来了,我要介绍我们大邓州的超级美食——窝子面和胡辣汤,这两种美食在色、香、味的调制方面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既然来到了邓州,一定要品尝哦!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为我是邓州人而骄傲,也希望有一天我的家乡以我的存在而自豪!

(新华小记者:河南邓州市花洲实验小学 索贝妮)

我爱你啊

——河南·邓州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也来说说家乡美!

有一次,我的爸爸去北京出差,在天安门广场附近,认识了几位北京的老人。当老人们听说爸爸来自河南邓州时,一下子都激动起来:“好哇好哇,你们河南历史厚重,是黄帝故里、华夏之根;你们邓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祖居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就在邓州!你们河南邓州是水源地、我们首都北京是受水区,咱们共饮一江水、就是一家人啊!”

说来也巧,爸爸从北京回来不久,我们一家三口就接到了邓州市总工会的邀请,要录制一段诗朗诵视频,参加全省的“热爱家乡”网上展示活动。朗诵什么呢?爸爸毫不犹豫的提出:就选那首反映邓州人民为南水北调作出巨大贡献的诗——《邓州,你在哪儿》!爸爸的提议得到了市领导们的一致赞同。

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我们伫立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闸前激情朗诵,徜徉在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诞生地邓州花洲书院里拍摄外景,凝望着“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邓州编外雷锋团事迹展览馆自豪吟咏。爸爸的朗诵激昂、妈妈的语调铿锵、我的声音也充满力量,因为我、因为我们,都深深地热爱着,与首都北京心手相连、与伟大祖国共同富强的河南·邓州——我们美丽的家乡!

为了家乡,2017年春天,我要去首都北京、上全国“两会”,我要在“中国梦”目标提出的地方采访,我要报道“河南梦”“中国梦”的辉煌,我要与全国的新华小记者们一起,接受锻炼、茁壮成长,“携手相约中国梦,长大为国谱华章”!

谢谢大家!

(新华小记者:河南邓州市花洲实验小学 高一平)

元夜随想

老人们说,元宵节过完,春节也就过完了。而我最期盼的却是元宵夜的到来,仿佛这才算过了年。

这算是春节的最后一个晚上,灯火璀璨,自然分外热闹。喜庆的红灯笼从各个社区延伸到大街上,汇成一条条红色的溪流,最终在城市的几个广场上汇成灯海。人们赏灯玩耍,在热闹的庙会、集市间,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一路溜达,饱了口福和眼福:人们或聚在一起吃汤圆,或结伴赏灯、赏月,或凑在猜灯谜的摊子前,而年纪小一些的,就由大人背着、抱着,骑在大人的身上,伸长了脖子……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忽而云破天开,月亮出来了。月光顺着树梢溜下来,一直溜到街上,铺在石板路上,像水似的会流动。黑簇簇的人群也在流动。“蛾儿雪柳黄金缕,笑意盈盈暗香去。”年味淡了,年俗也淡了,唯独这元夜的红火,贯通古今,换身衣衫便可轻松穿越,毫无违和感。

来看灯会的,并非都是城里的孩子,你看那些戏台前嗓子喊得最响的喝彩人,都是农民工模样的,才刚刚正月十五,回老家的一定没有那么早返程,这些人多半是春节不曾回去团圆的了。他们思念父母吗?还有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也过元宵节吗?我想应该是有一盏灯,纸糊的公鸡灯之类的,提在手上。或者什么灯也没有,跟着阿爷阿婆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看晚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只要有月亮,无论多么遥远,总能“千里共婵娟”。现在不同的是,有了手机,有了网络,看见了外面的月亮,也看见了外面精彩的世界。记得去年在新华小记者课堂上茅老师讲的那则新闻:哈佛大学的博士生何江,代表数万哈佛毕业生站在毕业演讲台上发言,他说,我来自中国湖南省的一个山村,直到大学我才第一次走出山村走进城市,看见了城市的繁华。他说,教育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把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带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他说,我希望农村的孩子要坚持梦想和希望。

过了今晚,学校又将开学,我们又将回到熟悉的课堂。那么,那些山村的小伙伴,会将今晚的梦写进他们的作文么?过了今晚,村里的大人们又将背起行囊,随着春运的铁流回到城里。当心头的思念埋进了梦想的种子,春暖花开也就不远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想着,点燃一盏孔明灯,放飞一份春天的祝福。舀起一颗小小的汤圆,品味着甜甜的糯米球为新年点上一个小小的句点。

(新华小记者 倪谦益)

我骄傲,我是邓州人

我骄傲,我生于邓州,邓州的山水给了我钟灵敏秀的魂魄!

我曾在湍河湿地公园,纵情品味诗情画意,那一刻,我坚定了自己要做一名环境保护者的决心,我要为留住邓州美景出一把汗,尽一份力;我曾在陶岔南水北调渠首,感受“一江丹水送京津”的源远流长,那一刻我明白,我生活在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水源,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曾在“美丽乡村”习营欣赏秀丽风光,朴素而又睿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祖居地,让我明白邓州的自豪所在、邓州的使命所在……啊,如此美丽的邓州自然景观,让我怎能不心生爱意呢?

我骄傲,我生于邓州,邓州的人文给了我胸怀天下的心志!

在千年学府花洲书院,当我爬至览秀亭顶,一览众山小时,我明白范仲淹老爷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世名言是如此的博大,泽被后人;在张村“台湾村”徜徉,听爸爸给我介绍邓州与台湾一家亲的历史,我忽然明白余光中的爷爷所说“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是怎样一种乡愁、一种心酸;在编外雷锋团纪念馆,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先队,从那时起,我暗下决心,也要做一名天天做好事的“小雷锋”,给邓州争光!……啊,如此美丽的邓州人文名胜,让我怎能不是肃然起敬呢?

我骄傲我的家乡在邓州!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愿做一只风筝,任母亲在家乡邓州这头牵绕着我的人生,我的未来!

(新华小记者: 邓州市花洲实验小学 四(三)班 冀可可)

我的家乡

第8篇

余秀华的宠物是狗,她们

来回颠簸在田园,种植

收割了许多干净的粮食和诗歌

冷f的宠物是蛇,常常

与她纠缠不休,甚至

关于朗诵诗歌时的音准

张之的宠物是两条拐杖

相互搀扶、支撑

在领奖台上站成大写的人字

我的宠物是一群寄宿的

食客么?吃着我身体的

利润,让我灵魂长期亏空

河流上游

从上游飘来的一朵花

也许累了,想靠近我脚下的岸

回旋的江水发出嘲笑

漩涡荡漾,显得意味深长

我承认自己木讷,更不懂

上游的春天,是不是

故意提前为我落幕

而下游的季节却含苞待开

我想俯下身子,捧起这片残红

她却又被冲走了,没有冲走的

我和影子,像空落落的梦

虚构的疼

你说我想你,为什么

只像梦呓者一样重复

却站在幻觉中一动不动

你真是一只呆鸟

我闭上眼,感觉你在我唇上

放了一片羽毛

像月光般的迷离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叫做哀伤

好吧,为了证明我是

一个听话的孩子

从此往后不再在纸上

抒写那些虚构的疼

我的爱

有个诗人从中国无数省份

爱到云南,从云南省爱到一个

小小的昭通市,从昭通市

爱到土城乡,从土城乡爱到

自己的亲人。他狭隘偏执地爱着

越来越缩小,那逐渐缩小的

过程,耗尽了他的青春和悲悯

而我从母亲的爱起

还爱过村里新娘们有限的奶水

我从一个汉语拼音字母

一直爱到唐诗宋词,从小山村

爱到全中国,最终成为灰烬

我的爱便从具体的地球

无限放大到缥缈的宇宙

事实说明,诗人的思维

往往是不正常的

幸好我不是正常的诗人

窗外

喧嚣的机器温顺起来

尖利的北风,像工头

歇斯底里地嚎叫着,硬皮靴

贼亮,而语气已明显变软

那个上班的姑娘,用羽绒

裹紧了身子,看不见

颤巍巍的双峰,那丰满的

臀部,却依然让人浮想联翩

该模糊的模糊,该清晰的

越加清晰,沉重的目光

很快轻松起来,隔一层玻璃

就会产生这种美妙的效果

冬至

窗外风在咆哮,我的小木屋

像一座孤岛,处于一种

凌厉的攻势中。暖气熄灭了

该点燃多少根蜡烛,才能

达到成都的体温,我得算一算

但凡明媚之日,没有留心

季节变化,当情况突发时

就像一场严寒或感冒

夜半记起曾经破碎的

爱情一样,猝不及防

我无法原谅自己

在这个自然降临的节气

独在北国,却不敢深深地想你

十二月

大雪断断续续,北风此起

彼伏,阳光亮出了一道

保护色,凶悍的寒流

便不敢过分放肆

去戳痛大阴山的伤口

目光在酒杯里浑浊

车马似曾相识,举着

各种牌位,列队经过

我面前时,敲了十二下

铃铛,其余都是幻觉

大地光洁如纸,有细微的

痕迹,暗示晾干的乡愁

我希望通过更多线索,证明

你是这座天空之城的清道夫

告别

我用目光搜索大地,就像

在电脑上,百度一个词语

我试图搜出一种花朵

残留在茎干上的精神

与气度,对抗落空的萧瑟

我已习惯酒瓶前面空o

一人,习惯在纸上游离的风

将尘埃吹满天空,把月亮

钉在黄昏的墙壁

时光偏废时,我会想你

十二月。霜雪临近,取暖的

词语快用光了,当你若无其事地

第9篇

山的僻静清幽、秀美宁静,使得中国的宗教也多了几分超逸闲淡,没有西方宗教那种浓重的政治气息,更多的是表现在对于人生哲学的思索上。清香缭绕的山林间,听晨钟暮鼓,看窗前明月,尘世间的一切纷扰,都统统被抛开。就在这与世隔绝的翠峰之颠,领略着幽绝凡尘的美景。

一 道教圣地:武当山

武当山,绵亘800里,其自然风光,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自元代以来,就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井、10池、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犹如金铸玉琢的宝柱雄峙苍穹,屹立于群峰之巅。环绕其周围的群山,从四面八方向主峰倾斜,形成独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天然奇观。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以宏伟的建筑规模著称于世。其古建筑始建于唐,宋、元、明、清均有修建,在明代达到鼎盛。共建有33个建筑群,100余万平方米;历经数百年沧桑,现仍存有近5万平方米。其整个建筑系按照“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规模的大小,间距的疏密都恰到好处,因山就势,错落有致,前呼后应,巧妙布局。或建于高山险峰之巅,或隐于悬崖绝壁之内,深山丛林之中,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达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被誉为“中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 普贤道场:峨眉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公尺。为褶皱断块山地,断裂处河谷深切。一线天、舍身崖等绝壁高达700~850公尺。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多佛教寺庙,向为著名游览地。

峨眉山主峰万佛顶海拔3079.3米。全山形势巍峨雄壮,草木植被浓郁葱茏,故有“雄秀”美称。因为高度可观、面积庞大,登山路线几近百里,对普通攀登者形成有力挑战。近年来建成了登山索道,游人已可轻松登临,去极顶俯瞰万里云海,在金顶可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四大绝景。佛光是峨眉山最壮美的奇观。峨眉山上共有佛寺数十处,寺内珍藏有许多精美的佛教瑰宝。许多笃信佛教的老人不辞艰苦,一步一歇,历经十数日始上山顶。无数慕名猎奇的游客远涉重洋,几经周折,始满数载愿惬意离山。峨眉山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它成为人们探奇览胜、求仙修道的理想处所。

1982年,峨眉山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1996年,峨眉山与乐山大佛共同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2007年,峨眉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三 文殊道场: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地区的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县、定襄县,周五百余里。中心地区台怀镇,距五台县城90公里,忻州市160公里,山西省会太原市240公里。

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周长约250公里,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五台之中以北台最高,北台项海拔3,058公尺,有“华北屋脊”之称。山中气候寒冷,台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为避暑胜地。五台山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是优良的夏季牧场。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地方之一。自东汉永平(58~75)年间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唐代全盛时期,五台山共有寺庙300余座,目前台内外尚有寺庙47座。其中佛光寺和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显通寺(灵鹫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喉寺被列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台怀镇是寺庙集中分布的地方,是五台山佛事活动和经济生活的中心。相传五台山是文殊师利菩萨讲经弘法的场所。历史上,印度、尼泊尔、朝鲜、日本、蒙古、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信徒,来此朝圣求法的甚多。是当今中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每逢盛夏,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游览观光、烧香拜佛、络绎不绝。

四 观音圣地:普陀山

普陀山作为佛教胜地,最盛时有82座寺庵,128处茅篷,僧尼达4000余人。其中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规模宏大,建筑考究,是中国清初寺庙建筑群的典型。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

普陀山奇岩怪石很多。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十余处。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岛的四周有许多沙滩,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干步沙。千步沙是一个弧形沙滩,长约3里,沙细坡缓,沙面宽坦柔软,是一个优良的海水浴场。夏天去游览,可带上游泳衣在这里畅游。

岛上树木葱郁,林幽壑美,有樟树、罗汉松、银杏、合欢等树。大樟树有1000余株。其中有一千年古樟,树围达6米。还有一株“鹅耳枥”,是中国少见的珍贵树种,列为国家二等保护植物。

五 太阳文化源:日照天台山

山东省日照市天台山因《山海经》和《竹书纪年》中的记载而得名。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南,离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约3公里。

天台山中有汤谷,是东夷人祖先羲和祭祀太阳神的圣地,是东方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东夷人祭祀先祖的圣地。

天台山上有登天之梯,登仙之台山,仙人居旧址,安期祠(秦始皇立)遗址,仙人讲经台,炼丹炉,仙鹤台,仙人捣药石臼等遗迹,是河上公悟道之处,安期生成仙之所,是中国方仙道文化诞生地。

天台山上仙踪神迹无数,奇花异草遍野,山清水秀,自然天成,冬暖夏凉,适宜人居,史称海上仙山,人间仙境。天台山又称扶桑山,“汤谷上有扶桑,十曰所浴”,是东方太阳崇拜文化发源地。

六 碧水丹霞:龙虎山

龙虎山原名云铞山,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来到这里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之后,张道陵精诚修道,创立了道教,先后获“黄帝九鼎丹书”和“太清丹经”,撰写《老子想尔注》进行解说,并携带弟子入蜀布道,用符水咒法为人

治病祛灾,深得人民爱戴。

天师世家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是中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派,在中国百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景区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岩、一百零八处自然和人文景观,二十多处神井丹池和流泉飞瀑。该山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第四名。在河岸峭壁上有春秋战国时期古越族崖墓百余座。龙虎山东部的象山有南宋大理学家陆九渊的“象山书院”遗址。龙虎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形成了赤壁丹崖的“丹霞地貌”。

七 众生度尽: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城西南20公里处,方圆120平方公里,九华山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九华山与五台、峨眉、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有“莲花佛国”的美誉。据说在南朝时,这座山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后因李白多次游览,见其九峰如莲花,于是咏出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于是,这山也就此改为“九华山”。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从九华街上天台峰约15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景点。登顶天台峰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周围的岩石多呈黝黑色,奇形怪状,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

八 黄帝问道:崆峒山

崆峒山海拔2123米,百积30平方公里,拥有大小山峰数10座。其山势雄伟,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犹如巨浪排空,奇峰、异洞,怪石、流云,苍翠、清秀而瑰伟,构成了崆峒奇观。崆峒山得天独厚,前峡泾水萦回,后峡胭脂河湍流,交汇于前山屏障――望驾山脚下,形成虎踞龙蟠之势。正如前人所说“崆峒得泾而势愈雄”。“舍此则无以见其尊”。的确,山有树而秀,林有水而翠,崆峒林深似海,草茂花繁,松柏多姿,药材遍地,群峰竞秀,瑰丽雄奇,身临其境,胜似神仙。故又有“崆峒仙境”之美称。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九 第一仙峰:三清山

三清山坐落于江西上饶东北部。素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殊誉。因玉京、玉华、玉虚三座山峰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群山之巅,故名。三清山经历了14亿年的地质变化运动,风雨沧桑,形成了举世无双的花岗岩峰林地貌,“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并称自然四绝。

三清山以自然山岳风光称绝,以道教人文景观为特色,已开发的奇峰有48座,怪石有52处,景物景观500余处。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隹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756.6平方公里,最高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1997年8月美国国家公园基金会主席保罗等访华团慕名来三清山考察后惊叹道:“三清山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精品之一,是全人类的瑰宝。”

十 行深者岩居:绵山

第10篇

关键词:散文翻译 功能对等 传神留韵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余秋雨以代表作《文化苦旅》在中国大地上引起了一场“大文化散文”的飓风,开创了中国散文新的写作潮流。楼肇明(1994:23)曾盛赞余秋雨“可能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同时也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跨越了中国传统散文的“纯文学”界限,进入了广阔深邃的“文化领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余氏散文借山水风物探究中国文化意蕴,国外读者通过阅读其散文可以从中国当代学者的视角一窥博大的中华文化。目前出版的余秋雨散文译本,仅英文版《寻觅中华》(Quest for Chinese Culture)一部(该书由Ian Clark、Yang Jing合译,由新世界出版社于2010年1月出版发行)。余秋雨散文翻译的现状反映了散文翻译难度大的问题,译者不仅要译出散文的内容,还要译出散文的风格,并且要将原文的艺术美展现在译文之中。在翻译余秋雨散文《白发苏州》时,笔者便苦于无法在译文中准确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修辞风格、写作风格。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尝试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引,探索如何在散文译本中再现原文的风格,达到散文翻译的传神留韵。

二、功能对等与翻译方法

尤金·奈达是西方翻译学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提出的许多理论都在翻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功能对等”理论。谭载喜(2002:19)指出,功能对等的要义为:“译者应着眼于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也不拘泥于形式对等。功能对等不等于传统上的‘自由翻译’或‘活译’,它要求译文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意旨。”在散文翻译中,具体是指目的语读者能像源语读者那样正确理解文章的内涵,欣赏散文所传达的艺术意境。在其理论指导下,笔者翻译余秋雨散文时便采取了直译和转译两种翻译方法。

(一)直译

奈达的功能对等并不是完全否定形式,而是指必须对语言结构做出修改,才能达到“功能对等”。马会娟(2005:127)指出,“他曾不止一次地指出,如照字面直译能让目的语读者明白源语作者的意图或能让译文读者产生和源语读者相类似的感受,就应该采用直译的方法。”

如果字面直译不影响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那么采用直译不失为保留原文风格、传递原文艺术美的好方法。比如标题《白发苏州》,余秋雨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苏州比为白发苍苍的老者。由于西方读者对“白发”的理解和中文读者是类似的,因此译文中将标题直译为“A Silver-Haired City—Suzhou”,不仅可以使目的语读者清楚原文标题的内涵,同样也可以使他们像源语读者一样欣赏原文标题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二)转译

并不是所有的词句都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当直译会导致误解而无法正确表达原文的意思时就必须采用转译的方法。奈达(1991:107)指出:“反对机械照搬原作语法结构,机械地死译。在直译这种完全等值的翻译方法无法准确地表达原文思想和信息内容时,要灵活地采用意译和转换等方法,传达出源语所包含的深层涵义”。

(1)两千多年前,世界上已经有几座不错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都一一相继沦为废墟。

译文:Over two thousand years ago,there were some fairly good cities in the world.But now they have been reduced to ruins one by one.

事实上这两句透露出的是余秋雨对文明古都衰败的感伤之情,其深层涵义是指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几座不错的城市”,但现在却“一一相继沦为废墟”,真是令人扼腕痛惜。因此字面直译就无法传达源语所包含的深层涵义,为此将其转译为:

As early as over 2000 years ago,the world was already hosting a number of impressive cities,only to be reduced to ruins one by one.

通过“as early as”及“only to”两个短语传达出了原文内涵的深意。

三、余秋雨散文的语言风格及其翻译对策

(一)意合性

余秋雨的散文行文流畅,其语言如行云流水,充分体现了汉语语言的美感,具有典型的汉语特点。汉语是意合性语言,在结构上常常由一组相互并列且没有主次关系的分句组成,通过“意义”来体现语义层次。在余秋雨散文中像这样流畅自然的“流水句”比比皆是,例如:

(2)公元前后,欧洲最早的旅行者看到乱草迷离的希腊城邦遗迹,声声长叹。六世纪,罗马城衰落后的破巷、泥坑、脏水,更让人无法面对……

该段由多个分句构成,全段没有一个转折词,其余分句连接都靠意合实现。整段话读来自然紧凑,表现出了作者对文明古都衰败的感伤之情,充满了余氏散文特有的历史沧桑感。这段话如果逐字翻译,译文便是:

Around the first century,the earliest European travelers saw the ancient Greece ruins hidden in a growth of weeds and couldn’t stop sighing. For the worn lanes,muddy pits and dirty waters in the sixth century after backwardness of Rome city,it’s more unbearable for us to witness.

这样的译文虽然译出了原文所有信息,但却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杨霞华(1984:321)认为“根据英语修辞学,重要的成分应放在重要的位置。一句中最强调的部位是句末,称作‘句尾焦点’,其次是句首”。上述译文中的第一句,逐字翻译之后将非重点的信息置于句首,导致句子结构失衡,意思表达也不清楚。而在带有从属结构的复杂句中,语义重心应放在主句中,非语义重心应置于从属结构中。章正邦(2000:553)也就这一问题作了阐述:“从属是英语语义上分清主次的手段,所谓从属就是把次要的思想内容置于从属地位,从而突出句子的主要思想。比如,在语义上两个分句同等重要,就把两个分句并列,组成一个并列句。”同时,直译之后的译文因为缺少逻辑联系而不够连贯。基于以上英汉语言的差异,笔者将这一段译为:

Around the first century,the earliest European travelers couldn’t stop sighing at the sight of the ancient Greek cities hidden in a wild growth of weeds. In the sixth century,people experienced more intense pity over the worn lanes,muddy pits and dirty waters after the decline of Rome.

译文第一句主要强调了旅行者对希腊文明衰败的感伤之情,所以将原文的并列句改为了主从复合句,从而更加突出了句子的主要内容。同时,划线部分的“more intense pity”又将两句巧妙地联系了起来,增加了译文的逻辑性。

(二)模糊性

在历史散文《白发苏州》中,有着类似“纪传体”的叙事,其中融入了大量的史料。历史体裁的文章要求使用精确语言,但必须指出这篇文章的体裁首先还是散文,它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为此文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言。

中国散文历来追求含蓄朦胧美,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归纳为“深文隐蔚,馀味曲包”,这种含义模糊、意思朦胧的表达方法,使中国散文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在余秋雨散文中随处可见这种模糊的语言:

(3)中国这么大,历史这么长,金碧辉煌的色彩层层涂抹,够沉重了,涂几笔浅红淡绿,加几分俏皮洒脱,才有活气,才有活活泼泼的中国文化。

句中“金碧辉煌的色彩”指的是中国瑰丽的传统文化,而“几笔浅红淡绿”指的是清新淡雅的非主流文化。作者写作时刻意用含蓄的颜色词展现两种不同文化的特色,既形象生动又令人浮想联翩。

翻译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有些专家认为应当清楚翻译出其内涵,照顾西方人的表达习惯。张法(1979:14)指出:“西方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最高层的理性就是明晰的语言符号定义”,因此西方作品中语言的表达往往内涵确定、明晰清楚。当然,如此处理确实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但却失掉了原文朦胧含蓄的韵味。笔者认为在翻译这类文字时,不妨保留其模糊性,一则可以保留原文风格,二则也可以启发读者思考,带来独有的阅读乐趣。下面是笔者对例(3)的翻译:

With such a vast land and such a long history, China is already heavily encumbered with layers of glorious colors.So we instead need those strokes of light red and verdant green,those streaks of wit and freedom added to the splendid colors,in picturing the vivid and lively Chinese culture.

四、余秋雨散文的修辞风格及其翻译对策

余秋雨散文语言华美、讲究韵律、善用修辞。《白发苏州》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用清新洒脱的文学语言向读者呈现了古城苏州2500年的历史,这些恰当优美的修辞有效地增加了散文的艺术可读性和感染力。以下便是结合《白发苏州》中出现的主要修辞格的翻译归纳出的各修辞格的翻译对策。

(一)比喻

“比喻”是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方法,分为明喻和隐喻。隐喻与明喻的区别在于隐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不直接说明,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白发苏州》中余秋雨笔下的比喻富有新意,极具独创性。例如:

(4)有古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的感叹,读一读,能把你心头的皱折熨抚得平平展展。

句中将古迹里的题咏比成熨斗,读过之后可以熨平心头的褶皱,这样的比喻很独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译文中同样用短语“press out”保留了原文辞格:

Historic sites always generate inscriptions,sensational comments by ancient men of letters. Reading such inscriptions,you feel that your worries and confusions are pressed out.

(二)引用

“引用”是指文章中有意引述他人现成的词、句或篇。余秋雨的散文中引的一首描写唐寅的打油诗就是一例。这首打油诗用诙谐幽默的笔调,描写了唐伯虎淡泊名利、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5)原文: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青山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译文:Never did Taoist nor Buddhist practices,

never did business nor farming.

Drawing an ink painting to sell,

makes me free from the dirty money.

(三)拟人

“拟人”是指将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得和人一样。余秋雨将历史悠久的苏州拟人化,笔下的苏州跃然成为一位历经沧桑、超然世外的老妪。由于英语中也有拟人的修辞手段,直译之后并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所以在翻译拟人这一修辞格时仍然保留了原有的辞格。

(6)原文:于是,苏州面对着种种冷眼,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却也不愿意重整衣冠,去领受那份王气。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做甚?

译文:But facing all the cold eyes around, Suzhou has still been sitting upright.Receiving guests near and far never disturbs her organized life.She never cares about dressing herself up only to make a royal scene.Is there any need for a senior like her to take pains to follow fashions?

(四)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事件或情况,并列列举出来,使它们相互比较、相互衬托。这种修辞手法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时有所见。

(7)原文:当苏州精致的花岗石码头边船楫如梭的时候,威尼斯还是一片沼泽荒滩。

译文:When the rivers of Suzhou accommodated lines of boats with their the exquisite granite docks,Venice was only a waste of swamps and marshes.

原文将苏州与威尼斯的历史相比较,显而易见苏州更加历史久远。在译文中用时间状语加主句的句式就可以体现出两个城市的差距。

(五)对偶与排比

对偶和排比在余秋雨散文作品中运用得最多。余秋雨文学功底深厚,这两种修辞技法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技法高超。对偶与排比的运用,使作品语言精练、句式整齐,同时读起来又具有音韵美。

(8)园林依然这样纤巧,桃花依然这样灿烂。

译文:Gardens are none the less exquisite; peach are blossoming merrily all the same.

(9)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慰藉。

译文:Its soft dialect,beautiful women, classical gardens,secluded lanes—everything conveys the feeling of peace and comfort.

五、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及其翻译对策

翻译散文,其中最难的是译出原文作者的写作风格,使目的语读者可以像源语读者一样欣赏原作独有的文学风格。这和功能对等的观点是完全相符的。奈达(1964:159)曾提出,“要达到理想的翻译就要找到与原文最自然、最贴切的对等语,使得译文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映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

余秋雨作为一个文化人和知名的艺术理论家,他有着得天独厚的话语驾驭优势。在他的散文中,学者化的写作风格得到了娴熟的运用。张先亮(1996:26)认为“他的语言凝练,感情浓郁,意蕴深刻,富有深意”;“他的散文体现了一种深沉的学者语言风格。”要译好《白发苏州》,译好原文的这种学者风格是极为重要的,同样也是翻译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分。本文将余秋雨的写作风格归纳为“诗化的语言”及“语言的整齐美”,并从这两方面分析译者在翻译中所做的努力。

(一)诗化的语言

余秋雨的散文,内容上给人以思想启发,形式上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他以隽永华丽的诗化语言,在当代散文界脱颖而出。余秋雨对语言的推敲,有时达到了雕琢的地步。可以说,余秋雨的散文语言都得到了精心的强化修饰,以达到诗意的语言美。余光中(1999:396)曾称赞余秋雨的散文:“中国作家擅用感性的风景来象征文化与历史。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了他的《文化苦旅》。”余秋雨正是以感性的语言、诗意的笔调,勾勒出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理性的思考。以下是《白发苏州》中的一段原话,该段采用排比句式,以诗化的语言展现出了苏州文化脱俗独特的一面。

(10)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

译文:Its flowing streams are too clear; its peach blossoms are too showy. Its traditional story-telling sounds kind of tempting. Its snacks taste too sweet;its girls look too beautiful. Its abundant tea-houses and bookstores can be seen here and there. Against its superbly glorious calligraphy,its paintings are short of imposing grandeur and its poems lack the hollow voice of heroic men at Yishui.

译文中以排比句式,试图呈现原文的诗意语言,但由于译者对英文的掌握能力有限,原文中的诗意风格并没在译文得到很好的展现。

(二)语言的节奏感

余秋雨的散文华美流利,典雅精工。工于句式是其散文的一大特色,文章中从头至尾都能看到作者对句式的锤炼。孙宜春(2004:67)将其散文风格总结为“余秋雨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述方式和话语风格把他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生命体验充分地传达出来。他的独特性就体现在对一种富于变化的整齐美的追求之中。”而余氏散文的整齐美就突出表现在其语言鲜明的节奏感方面。余秋雨充分利用了汉语声调的起伏、平仄的变化、长短律的应用及其他汉语表现手段,构成了余氏散文特有的节奏感。

(11)这里没有森然殿阙,只有园林。这里摆不开战场,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

这种音韵的节奏感在译文中是很难得到体现的,译者只能译出句子的意思而放弃原文的节奏风格,将其译为:

There are no heavily guarded palaces here; Suzhou,only has gardens.Though there are a few city gates,the city is not spacious enough for a battle. Its winding lanes are not wide enough for stately official sedan-chairs to pass;its people do not celebrate forbidding commandments.

六、结语

散文翻译仅仅做到表情达意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译文不能再现源语言作者和作品的风格,就难以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本着“使目的语观众在接受信息时产生与源语观众大致相同的感受”这一原则,笔者翻译余秋雨散文时,在保留原文语言风格、修辞风格、写作风格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由于翻译水平有限,并未真正做到译文的传神留韵,还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文学修养,提高散文翻译水平,从而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原文风格,在译文中将原作风格逼真再现。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Netherlands:Leiden E.J.Brill,1964.

[2]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1.

[3]楼肇明.当代散文潮流回顾[J].当代作家评论,1994,(3).

[4]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5]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6]杨霞华.英语写作与修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

[7]章正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8]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79.

[9]张先亮.试论余秋雨散文的语言艺术[J].修辞学习,1996:

(2).

[10]余光中.散文的知性与感性[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11]孙宜春.从《文化苦旅》看余秋雨散文的语言整齐美[J].安徽

教育学院学报,2004,(1).

[12]王莲生.论归化策略在汉译兰德公司报道中的运用[J].江苏技

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

[13]王莲生.《小妇人》两个汉译本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

第11篇

关键词:姜夔;诗歌;《诗说》;综述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他少年孤贫,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才情学问甚高,于诗、词、音乐、书法无一不工,因才华出众而“得盛名于天壤间”。姜夔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等作品,其诗现存179首,多为交游之作,其交游之人也是当时的名家,如萧德藻,范成大等,其诗也受到了他们的赞扬,且经常诗词唱和。本文主要从其诗歌的整理,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诗歌与《诗说》之间的关系,诗词相较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1对其诗歌的重视和整理

(1)诗歌笺注。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宋代诗文研究的浪潮,人们对姜夔诗歌的研究也加以重视,相关的整理也更加完备。姜夔诗词的笺注和整理也相继出现,刘乃昌《姜夔诗词选注》,孙玄常的《姜白石诗集笺注》,杜子庄的《姜白石诗词》,这些笺注和整理的出现促进了对白石诗歌的研究,其中以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最具代表性。这本书“依照旧例,笺注文字音义,用事出处,及书中所涉白石事迹,往来交游,山川郡国等”[1]加以注释,注重对音义、典故、交游、地理的考察,参考诸多版本进行校对,交游多参照夏承焘的《行实考》《姜白石词编年笺校》、陈思的《白石道人年谱》等,内容准确,考据严密,是研究姜白石诗歌的一部重要参考书。但是由于其所据版本众多,笺注过于繁冗。

(2)对其诗歌的赞扬。骆玉明在《中国诗学(第二卷)》中指出:“姜诗初学江西诗派,以后逐渐摆脱影响,自成一家,擅长七言绝句体,多记述游历及写景咏物之作,诗境清远俊逸。”[2]这是对白石诗歌切中的评价,指出了他清雅俊逸的风格,同时也指出白石诗歌的独创性。许总认为姜夔“诗作运思精密,风骨高秀,自成一家”[3]。杨万里在《进退格寄张功甫姜尧章》曾高度评价过白石的诗歌:“尤萧范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新拜南湖为上将,更推白石作先锋。”杨万里认为白石的诗歌甚至超过了范成大,况且据夏承焘《行实考》记载,淳熙十四年三月后,白石游杭州,通过萧德藻认识了杨万里,杨万里称赞他“文无不工,甚似陆天随”[4],并且“以诗送往见范成大”。可见白石的诗歌价值是很高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对白石诗歌的研究与日增多,但大部分都是以章节的形式出现在图书中,罗宗强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程千帆的《宋诗选》、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也收入了姜夔的诗歌。值得一提的是贾文昭的《姜夔资料汇编》[5],这是南宋以来有关姜夔最为翔实的研究资料,它主要从白石的生平事迹及其家世、交游、诗论、音乐、书法以及他各类著作进行考证,这是学术界最新,也是最完备的研究姜夔资料的汇编,内容充实全面,评论详细,参考价值很大。

虽然关于姜夔诗歌的研究很多,但是大都不成体系,专著很少,都是以章节或者几首诗的注释的形式散见在文学史或者文学作品中,很难发现对其研究的整体风貌。

2有关姜夔诗歌的研究

(1)关于姜夔诗歌创作道路的研究。徐鸿翔、吴华峰批判了学术界认为姜夔诗歌缺乏独创性的观点,认为姜夔后来脱离了江西诗派,而独创了自己的诗风,应该恢复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在《姜尧章自序》中,姜夔便“三熏三沐黄太史氏”,作诗模仿黄庭坚,受其影响,白石论诗提倡自然高妙,推崇杜甫和陶潜,黄庭坚把杜甫当成楷模,却学习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用字功力,泯灭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姜夔的一些古体及律诗,典故众多,语言硬瘦,如其五律《答沈器二首》就是如此。其次他出江西而追踪晚唐。针对江西诗派雕琢章句的弊病,白石追求高妙自然之法。杨立萍《姜夔诗词分期研究》认为姜夔“从外露转为内敛,心态静观内省,寓深悲于淡远”[6],姜夔的诗风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

《姜尧章自序》载“参政范公以为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4],姜夔的雅士性格,清客身份使其追求潇洒自由、超脱功名利禄的神仙般的生活。他的《三高祠》:“越国霸来头已白,洛京归後梦犹惊。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1]就表明自己向往范蠡、张翰、陆龟蒙的隐士生活,追求内心的恬淡与自由,所以晚年的诗风跟他的经历有关,高雅淡远。在关照姜夔探求创作道路的同时,注重其诗词风格的转变,从文学作品和年谱出发,探索他转变的轨迹,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

(2)关于姜夔诗歌思想内容的研究。姜夔的诗歌多咏物抒怀,交游唱和,感慨身世等,学术界多认为姜夔的诗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唯美和形式主义倾向,甚至姜夔抒发自身失意愁苦的诗歌也被认为带有颓废主义色彩。

谭子泽认为,虽然姜夔很少有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但是他往往通过黍离之悲,咏物怀古,委婉的表达出家国之思以及对现实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吴小丽在《姜白石诗歌略论》[7]中进一步从咏史、咏物的角度去分析姜夔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姜夔往往借古言今,在叙写兴亡之感的时候流露出家国之思。《同潘德久作明妃诗》用昭君出塞的典故,来比喻靖康之变后宫北迁的现实,这在他的词《疏影》:“昭君不顾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中也有体现。孙玄常认为:“白石所作,唯以明妃远嫁匈奴为恨,深寓故国之思,殆为陷虏臣妾而作,故拳拳君国乃尔。”[1]咏物面目下的政治诗主要体现在白石化实为虚,运用比兴,来表达政治意义,白石的《虞美人草》就是借助虞美人草为对象,抒发现实之感。白石也有一些直接描写现实的诗歌,如《丁巳七月望湖上书事》。

胡绍玲在《浅论姜夔诗作题材的丰富性》中也“认为白石诗歌有关注民生、关注社会政治生活的丰富性,有揭示其身世感喟、酬赠言怀诗歌的思想内涵。”[8]她把姜夔的诗歌内容分为恋情闺情诗、民生诗、酬赠诗等六类,充分证明姜夔诗歌内容的丰富性。评价姜夔的诗歌,不能只看到他的恋情诗,还应该看到其沉重真实的一面,对其诗歌的评价和理解要做到公允客观。

(3)关于姜白石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的研究。白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还是一位见解独到的诗论家,这主要体现在《白石道人诗说》中。这本书篇幅短小,语言精致,在诗学史上地位很高,郭绍虞认为《白石道人诗说》是在继江西诗派之后,《沧浪诗话》之前,具有承上启下的有关宋诗评论的著作。

《白石道人诗说》与白石诗歌创作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白石论诗主张创新,他在《白石道人诗集自叙》中说:“余之诗,余之诗耳。穷居而野处,用是陶写寂寞则可,必欲其步武作者,以钓能诗声,不惟不可,亦不敢。”[4]由此而知,白石写诗主张自成一家,追求属于自己的风格,注重对自我心灵的书写。 白石在《诗说》中提倡四种“高妙”学说“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9]白石主张立意新颖、思想超脱,追求诗歌高远的境界,注重浑然天成,追求自然高妙。如姜白石的《过垂虹》:“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一诗就做到了自然高妙,小红低吟浅唱与我的悠扬箫声混融在一起,周围的景色时隐时现,恍如仙境,这首诗音调和谐,自然天成,意境优美,颇有韵味,所以白石在诗歌创作中也达到了自然高妙的境界,与他的《诗说》理论一脉相承。

张皓月的《姜夔诗歌研究》中在“姜夔的诗学思想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 [10]一节中,主要从诗歌的体例、风格、源流和特征进行论述,认为白石追求自然,反对模仿。古建军在《姜夔诗歌美学思想初探》中认为“诗词意境提出了新的审美要求,追求‘含蓄’、‘幽微’的审美风格和‘高妙’的审美理想三者构成了姜夔诗歌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11]气象浑厚,体面宏大,血脉贯穿,韵度飘逸,这四种审美要求扩大了诗歌的审美视野,含蓄的审美理念和意高妙、想高妙、理高妙、自然高庙构成了白石诗论和诗歌的特色。

(4)关于姜夔诗词相较的研究。对姜夔作品的研究,一般认为词的文学成就高于诗歌,近年来,由于对其诗歌的关注,出现了诗词相较的研究新方向,如杨晓慧《姜白石诗词比较》、许芳红的《词学视野下的诗歌》等论文。姜夔诗词有相通的一面,许芳红在《词学视野下的姜夔诗歌》一文中指出:“诗心与词心的相通无意间促成了文体的融合与渗透,其诗有了词的韵味,其词又有了诗的格调。”[12]姜夔的诗词均是情感饱满,以情取胜,他的词《踏莎行》和诗《同潘德久作明妃诗》都是情致哀婉,幽微细腻,所以缪钺先生评论他说:“白石才情,精细深美,故词胜于诗。此乃才性自然发展之结果,而非有意抑扬轻重于其间。”[13]姜夔诗词善用外在景物来表现含蓄深沉的情感,多追求“意高妙”,即要有言外之意,要蕴含某种藏而不露的微妙情韵。

杨晓慧的《姜白石诗词比较》[14]重点分析了姜夔诗词之间的不同,她认为由于“诗言志,词缘情”的特殊要求,姜词多写恋情,咏物;其诗歌多写忧民之志,酬赠之情。在艺术手法上,姜诗真诚率真,内容丰富;词多含蓄,颇有寄托。姜夔诗词相同的原因在于任何一个作家都离不开所处的时代、社会及作家个人的经历、性情等因素,所以他诗词中多表现黍离之悲,家国之慨,身世之悲。姜夔受儒、道的影响,以及自身多才多艺的特征,加上宋代以文为诗,诗词同源,姜夔以诗为词的做法,使得诗词相互融会贯通,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风格。

对姜夔诗歌的研究还在进一步发展之中,还没有出现专门研究其诗歌的专著,还未形成系统,对其诗学理论与诗词创作之间的关系,用诗歌去考订他的生平,诗歌的艺术成就等方面研究得还不够成熟,对其诗歌的研究还需要我们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参考文献:

[1] 姜夔.孙玄常.白石诗集笺注[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1,202,161.

[2] 汪涌豪,骆玉明.中国诗学(第二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202.

[3] 许总.宋诗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764.

[4] 周密.齐东野语[M].中华书局(卷十二).1983.

[5] 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M].北京市:中华书局,2011.

[6] 杨立萍.姜夔诗词分期研究[D].江南大学,2011.

[7] 吴小丽.姜白石诗歌略论[D].广州大学,2007.

[8] 胡绍玲.浅论姜夔诗作题材的丰富性[J].文教资料,2011(7).

[9] 张葆全,周满江.历代诗话选注[M].西安市: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100.

[10] 张皓月.姜夔诗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11] 古建军.姜夔诗歌美学思想初探[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

[12] 许芳红.词学视野下的姜夔诗歌[J].求索,2009(1):164.

第12篇

从韩城芝川镇向东,沿着一条宽阔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过两边民居,眼界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耸立,上面翠柏茂松、郁郁葱葱,若隐若伏的祠宇躺在翠柏的环抱之中。

走过芝秀古桥,一座高大的砖木牌坊映现眼前,遒劲有力的“汉太史司马祠”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踩着青石铺砌的进山之路,踏上十几个台阶,便是正门,门匾上一行隶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字体格调清雅,气息高华。进入大门,青石铺砌的小径,迤逦蛇行,直通山顶。道旁青松挺拔,耸入苍穹,松间的山雀清脆的鸣叫给山上带来一片静谧。

登上小坡,眼前顿然开阔,一座宏大的祠堂横亘眼前,走近细瞧,上有“汉草书司马迁格言警句展室”的门匾,房檐周围红漆驳落,参差不齐,显示出风雨沧桑。进入宽敞的展厅内,一座座散发着笔墨清香的石碑赫然入目。环视碑石,兀然林立,但见书体或雄浑奔放,气吞万里;或风行雨散,润色生花;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或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行迹,留下了那一份对史圣的留恋和敬仰。回想细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哪里会想到身后的荣耀和高贵。苍苍莽莽的梁山啊!滔滔不息的黄河啊!孕育了这样一位惊世奇才!

走过“高山仰止”的砖木牌坊,极目仰望,巍峨庄严的司马祠卓然屹立于韩奕坡上,松柏环抱,一片苍翠,踩上凹凸不平的石道,沿着千百年来仰慕者攀登的足迹,经“朝神道”踏上攀登祠墓的石级,石级共九十九级,犹如一条长龙,蜿蜒伸入山顶。拾级而上,但觉山势峭拔,眼界开阔,回望身后,但见黄河远去,川源如画。这超越了人世万物,独居一山的巍峨祠堂啊!伫立在时间的年轮里,默默地向人们倾诉着什么?

饱经风雨剥蚀的“河山之阳”巍然耸立,过此,再上九个台阶,便是被韩城人民誉为“太史高坟”的司马祠。走进祠堂,但见“祠宇堂堂,坊榜将将”,院中古柏参天,花木竞秀,松间鸟鸣啾啾,一片幽静。“史圣千秋”四个大字赫然入目,两旁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殿中司马迁坐像,长须飘拂,双目炯炯,刚毅凛然,显示出不凡的抱负和胸怀,殿中碑石林立,多是后人对他的缅怀和评价,其中尤以郭沫若的诗评为最佳。诗云:“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首诗高度评价了司马迁一生的功绩,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墓由青砖镶砌,上嵌有八卦砖雕,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如巨掌撑天,柏上鸣雀跳跃,叫声凄凉,似在叹惋那一段凄美的历史。墓旁也是古柏环绕,浓荫蔽空,在千年古柏的近旁,卓然玉立着一株青翠的柏树,与这株千年古柏相映成趣。随后,我有幸看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撰写的《梦碑》一文。其文如下:永徽二年九月,余刺同州,夜静坐于西厅。若有若无,犹梦犹醒,见一女子高髫盛妆,泣渭余曰:“妾汉太史司马迁之侍妾也,赵之平原人,姓随名清娱。年十七事迁,因迁周游名山,携妾至此。会迁有事去京,妾缟居于同,后迁故,妾亦忧伤寻故,葬于长乐亭之西。天帝悯妾未尽天年,遂司此土。代异时移,谁为我知?血食何所?君亦将主其地不揣人神之隔,乞一言铭墓,以垂不朽。”余感悟铭之。铭曰:“嗟尔淑女,不世之姿。事彼君子,弗终厥志。百千亿年,血食于斯。”可惜,如此珍贵的碑拓却没有流传,这段凄美的《梦碑》故事却把人们的神思带到了那悠远的时空,让人们为那位矢志不渝的女子洒一掬同情之泪,更为史公那牺牲许多的悲剧人生而叹惋怜惜。我不由得把那株奇异的柏树与《梦碑》故事联系起来,莫非是随清娱精诚所至,感而有灵吧!鉴于此,故随行赋诗一首以示纪念:

苍苍梁山,郁郁翠柏。

史公之祠,高兮传兮。

悠悠居水,凄凄嘤鸣。

清娱之志,感而有灵。

我们一行下山,已是夕阳西下,眺望身后,已是一片苍翠和辉煌。

――选自《光明日报》

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