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孟浩然的古诗

孟浩然的古诗

时间:2023-05-30 08:54: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孟浩然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孟浩然的古诗

第1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描绘李白送好朋友孟浩然去广陵的动人场面,表现了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按照“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读通读熟,再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品悟诗意,我重现了当时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当时依依惜别的画面。我重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通过亲身体验、充分表演当时的送别场景,使学生渐渐进入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

【教学片断】

师生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心里很羡慕,很向往。但是,当李白看着孟浩然渐渐远去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要知道,离他而去的是谁呀?

生:孟浩然。

师:在诗中,李白称他为――

生:故人。

师:请同学们大胆、充分的想象,两位好朋友,两位诗人在一起的情景,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演一演。

(同学们在一起说一说、练一练、演一演。)

生:他们在一起游览名山名水,欣赏风景,碰到自己喜欢的风景,就作一首诗。

生:傍晚的时候,他们在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明月,对着明月朗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谈天说地,谈论国家大事,生活中的见闻,心中的理想。

师: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呀!现在,孟浩然就要走了,我们和李白一起去送送孟浩然,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后两行诗,看看李白是怎样送孟浩然的?

(生自由朗读后两行诗。)

师:从这两行诗中,你们看出李白是怎样送孟浩然的吗?

生:李白一直站在江边,看着孟浩然渐渐走远。

生:李白看着孟浩然的船越走越远,直到船不见了,他还在望着。

生:李白在江边站了很久很久,他的目光一直跟随着那只船。

师:让我们随着李白的目光,一起读――(手势提示)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随着李白的目光,再读。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通过体验当时的场面,你从李白的目光中,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李白很舍不得孟浩然。

生:我看出李白很想跟孟浩然一起走。

师: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再来读一读这句诗。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这是不舍的目光。请你读。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这是深情的目光。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小船消失在蓝蓝的天空,孟浩然走了。李白久久地望着长江水,望着滚滚的长江水流向天际,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他在想,孟浩然,祝你一路顺风,在扬州玩得快乐。

生:孟浩然,这一别,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

生:孟浩然,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相聚,到时候,把扬州的情况给我讲讲吧!

师:这深深祝福,这依依不舍,这浓浓情意,像这滚滚长江水连绵不断,把这两行诗读出来。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孤帆已尽,但祝福不尽,思念不尽。(示意另一名学生读)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这情意像江水一样深,像江水一样长。一起读。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真是情意深长啊!李白的情深义重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孟浩然,感动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人们深深地喜欢上了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一起读整首诗。

生朗诵全诗。

【案例评析】

体验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教学时巧妙地运用想象、表演等手段,使孩子们通过体验当时场景,身临其境地感悟当时的画面,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的开放,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

第2篇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2、理解诗意。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4、并背诵。

5、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

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课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揭题、解题(2分钟)

1、揭题,2、读题,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4、解题。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5、“之”的意思。

2、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3分钟)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3、理解诗意(15分钟)

1、学生自学古诗(5分钟)

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0分钟)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同2学讲解古诗

②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4、体会诗境(6分钟)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4、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5、李白站在岸边,6、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7、远,8、心里会想些什么?

9、借助插图,10、体会诗的意境。

1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5、借助诗境,6、训练说写(14分钟)

1、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2、往日,3、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4、学业上相互帮助,5、情投意合,6、感情深厚,7、此刻分别,8、不9、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10、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11、学们想象一下,12、他们的分别时,13、会说些什么,14、做些什么,15、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16、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要演戏,17、先要有脚本,18、请同19、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20、集体合作为这段情景的表演,21、写一个脚本,22、脚本要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23、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4、学习小组合作撰写脚本。

25、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26、表演后师生共同27、评议。28、根据表演效果,29、重新修改脚本。

7、布置作业(1分钟)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完成下面的作业:

1、有感情朗读,2、并背诵这首诗。

第3篇

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放松心境,准备上课

二、吟诵诗歌,做好衔接

指名背诵有关“送别”的诗篇。

三、回味生活,再现情景。

欣赏音乐《长亭送别》,在《长亭送别》的音乐声中,学生回顾生活中与亲人、朋友离别的情景,适时导入新课。

四、读诗导入,揭题设疑

⒈“人生自古伤离别。”杨柳依依,长江岸边,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其中夹杂着多少无奈。刚才大家吟诵了不少有关送别的诗歌,下面我们就来看这一首由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课件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3.自读古诗,试说诗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指名交流。

5.谈话激趣:学贵有疑。让我们打开课文,它文中包诗,对这首诗作了较好的扩展和阐释,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同学们自己就明白了。

6.(媒体出示课题)黄鹤楼送别,读题质疑——谁与谁送别?

什么时候?怎样送别?黄鹤楼在哪儿?……

7.(媒体播放录象)黄鹤楼的简介。过渡:那么在这俯临长江、飞檐临空的黄鹤楼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五、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1.出示朗读要求。

(1)选择你喜欢的朗读方式认真读课文,遇到你喜欢读的或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弄明白课文写了谁与谁在哪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交流板书(李白孟浩然)

4.出示第一小节,范读,(画面显示)。

5.(多媒体突出)“饯行”,齐读,联系生活,说说“饯行”的意思。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钢笔描红。

2.积累送别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词语,读一读: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依依惜别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誉满天下 浩浩荡荡 永世不绝

二、精读课文,引导探究

1.过渡:在这大好的季节里,景色美如画,可李白却要为好友孟浩然饯行,他们是怎样挥洒满腔的离别情的呢?

让我们进一步研读,到课文中去领略和感受吧!

2.出示阅读要求:

(1)仔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一找他们此时的心情可以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用“——”线划出;

(2)与同桌一起品读所划的语句,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研读课文,品位语言。

4.交流探讨,适时评价。

师: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

学生交流(板书 :依依惜别之情),出示相应句子: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⑴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引读:因为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所以……(生接读)。(因为他俩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生接读)

⑶指导朗读这句话。(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继续谈朗读体会。

⒈出示句子: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⑴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交流。(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⑶再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⑷交流。(指导: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相机指导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

⑸指导朗读。指名看背景图表演读。

过渡: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却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样宽慰的?

⒉根据回答出示句子: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⑴指导理解“知己”在文中指谁?

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话,在课文中就是指……生读(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⑶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

⑷指导朗读。

3.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多媒体出示话别画面)

(1)同桌之间合作练习表演他们话别的情景(指导:注意他们的动作,读熟他们的语言,把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

(2)指名表演,引导评价。

三、激情渲染,大胆想象

⒈引读第四小节。出示:

此时此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孟浩然(友人)

……(生接读)。他坐的船(白帆)……(生接读)。李白

……(生接读)。

⒉出示句子: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⑴这时李白有些什么表现?(依然伫立、凝视远方)

⑵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

⑶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他会想些什么呢。(小组交流再指名交流。)

四、理解古诗,体会别情

1.(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把满腔的离情别绪浓缩在这首诗里——(出示古诗及要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读一读这脍炙人口的诗,找一找与文中与诗意相符的语句,连起来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2.指名学生口述诗意。

3.(配乐)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诗所蕴涵的依依惜别之情。配乐朗读,品读体会。

五、作业

(多媒体出示):

1、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课文的理解。

第4篇

教学这首诗,我摈弃了古诗教学历来跳不出的字词窠臼,尝试着把着力点放在发展思维、读书感悟和体会情感上。

片断一: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拥有了许多关于古诗的知识,能看出这是一首什么诗吗?

生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生2:这是一首送朋友的诗。

师:对,这是一首送朋友的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哪位同学能围绕这个“送”字提一提问题?想想看可提什么问题?

生1:谁送谁?

生2:在什么地方送?

生3:在什么时候送?

生4:送到哪儿?

生5:为什么送?

生6:怎样送?

教师加以肯定后选择问题相机板书:谁送谁?在哪儿送?何时送?怎么送?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围绕一个词提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首诗里,同学们读读诗,把答案找出来。把答案找出来了,这首诗也就读明白了。边读边想边看注释,看谁读得快。

片断二:

生:老师,我明白了“何时送”这个问题,李白是在烟花三月送孟浩然去扬州的。

师: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老师不太明白,能告诉老师吗?

生1:是花开得很繁茂,像浮动的烟雾那样的三月。

师:还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三月?你能用你头脑中的词语形容一下吗?读明白这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继续告诉我。

生2:是鲜花盛开的三月。

生3:是桃红柳绿的三月。

生4: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三月。

生5:是细雨蒙蒙、百花盛开的三月。

生6:是繁花似锦、细雨绵绵的三月。

师:呵,你们真厉害,用了这么多的好词语。在你们的头脑中,三月是那样美,那你们都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呢?

生:是从“烟花”这个词读出来的。

师:你们告诉了老师一个最好的读书方法,那就是展开想象。非常谢谢大家。

片断三:

生1:我读明白了“怎么送?”这个问题。

师:这个问题挺难的,请你说说看。

生1:孟浩然乘坐的小船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李白才离开的。

师:这么难的诗句你都能读明白,真是厉害。朋友的船走远了,看不见了,李白是不是就回家去了呢?请读明白了这个问题的同学继续汇报好不好?

生2:李白没有走,他还在看着长江水向天边流去。因为诗的最后一句说“唯见长江天际流”,“唯见”就是只看见的意思。

师: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真深啊。我们送一般的朋友,送到家门外可能就回来了。李白对孟浩然真是――

生1:真是情同手足。

生2:真是难舍难分。

生3: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师纠正:他们是朋友,不是邻居。)

师:让我们再次读读这首诗,体会一下这深情厚意。

片断四:

师:下面谁能把黑板上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写一写?注意要先想好怎么说,然后还要说得美一点。每个同学在下面先说给同桌听一听,然后再把它写下来。

生1:在一个细雨蒙蒙、百花盛开的三月,李白送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孟浩然登上了小帆船,一直到了水天相接的地方,李白还呆呆地站在那儿望着一望无际的长江,看着江水流个不停。

片断五:

师: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想想,李白站在江边,望着朋友远去的方向,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生1:他在为老朋友祝福,希望他一帆风顺。

生2:他在想,今日一别,不知老朋友什么时候再回来,什么时候再和好朋友相见。

生3:可能在心里默默地说,朋友,祝你一路平安。

生4:在想自己什么时候也去扬州,和老朋友见面。

师:你们真是李白的知音啊。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而语言积累、语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学行为应该是交流互动、共生共进,而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做,要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

第5篇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1)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2)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3)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4)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5)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的内容:经典古诗名句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4)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8)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的资料:五言律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有关于古诗的手抄报模板图片

2.有关古诗手抄报的模板图片

3.各种诗词的手抄报图片

第6篇

一.从语言文字入手,感知古诗的形式美

古诗本身就是一种最精练、最美的语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就必须结合古诗文字,引导学生感知古诗的形式美。

1.古诗文字的对偶美

古诗中的律诗往往要求很严,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给人强烈的对称美。其他诗句虽然没有作要求,但诗人为了诗歌的美,往往也会运用对偶,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杜甫的《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像这样的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节奏感强。

2.古诗语言的韵律美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古诗,诗人在作诗过程中努力寻求“平仄”相对和“押韵”,所以古诗内在韵律相通,富有音乐感,加强朗读会给人特殊的美感。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凌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中第1、2、4行的末尾字“间”、“还”、“山”,韵母中都有“an”,这就是古诗中的押韵。押韵使诗句富有音乐美感,诗句充满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3.古诗文字的凝炼美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著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即凝练。古诗词虽字数少,文字凝练,但每一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推敲的,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王安石最初用的是“到”,写完后觉得“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然后改为“过、入、满”,他又细想这些字都没有表现出春天的景象,最后采用“绿”,既表达了春风来了,又表达出景物的变化,这下不仅有了春天的色彩感觉,还展现出了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二.从画面入手,再现古诗的景象美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诗人直抒胸臆或极强的渲染环境表情达意。中国古代文人常常诗书画皆通,苏轼曾说过:“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教学诗歌时展示有关图画,或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增强学生的美感。

1.再现画面,感受美。

利用教学插图或多媒体展现古诗相关画面,让学生直接去观察、体验、感知古诗词的美。

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教学时,直接展示初夏时节荷塘的景色: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等景物的展现,让学生一目了然感受到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初夏景象。

2.绘制画面,创造美。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教学时,我们不能只让学生理解诗句字面上的意思,要引导学生透过诗句绘制优美画面。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是一幅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黄色的鹂,翠色的柳,白色的鹭,青色的天,白色的雪。教学时引导学生凭借些色彩绚丽的景物,根据生活经验将它们远近高低地组合,再添加上丰富的想象内容:蓝色江水、褐色的船等。让学生通过想象的画面再次去感受图画中的美,与诗相互印证,以此获得美感的愉悦。

三.从朗读入手,感受古诗的情感美

新课标明确提出关于古诗文阅读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自古以来古诗学习,都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配上婉转的音乐,来达到这一目的,使学生获得了美的享受,可谓寓教于乐,寓美于知。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有感情地读,也是一种“美”的意境,通过“美读”使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现出来,体会出来。如《登鹳鹊楼》,要激昂兴奋地读,《蚕妇泪》就应悲愤地读。读得其法,不但了解诗中之意,而且与作者心灵沟通了,发挥了动之以情的情感审美作用,这样就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活跃思维,通过声觉形象步入诗的意境。

四.从想象入手,感悟古诗的意境美。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小学生生活阅历少,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创造,再现情境,去领悟诗的意境美。

如一位教师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中,抓住“故人西辞黄鹤楼”的“辞”和“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从而领悟诗的意境美。请看教学片断一:

师: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一对兄弟般的朋友,一对朋友般的师生却要离别了,(播放乐曲〈送别〉)站在黄鹤楼上,孟浩然举杯告辞:他会想起什么?会对李白说些什么?李白又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想象他们告辞的情景,同桌演一演。

(同桌表演)

师:哪对同桌愿意表演给大家看?

生甲:孟兄,我们在这黄鹤楼边,一起踏春游玩,一起饮酒吟诗,一起谈古论今,过得多么快乐。可今天您却要独自离开,到千里迢迢的扬州了,我真是难过啊。

生乙:太白兄弟,黄鹤楼到广陵,相隔一千多里路,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生甲:孟兄,干了这杯酒,“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乙:太白兄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干了这杯酒,就此告别,保重!

请看教学片断二:师:饮罢了送别酒,说完了送别话,离别的时刻还是来到了。李白站在江边,看着朋友渐行渐远,此情此景,凝聚成了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场面吗?

生:孤孤单单的一艘船消失在碧蓝的天空中,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从天边流过。

师:那可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当时的交通要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

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

师:是呀,这正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李白站在江边,看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尽”指的是什么尽?我认为它有一个没有“尽”,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尽”的是:船、帆、影。

生:不“尽”的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情感。

师:孤帆远影早就消失在天边,可李白还站在江边,看着长江水滚滚东流不愿离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时此刻,长江上流动的除了一江春水,还有什么?李白会想些什么?

在这两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辞”、“尽”进行补白,通过引导想象,再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一次又一次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既理解了诗意,又感受到了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以得当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美,学会欣赏美,提高审美水平,最终丰厚自己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管玉杰.古文教学新法[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8,(11)

2.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3.朱靖.王庆华.让古文教学焕发人文光彩[J].中国成人教育,2003,(4)

4.陈文哲.新课标下古文教学方向的转变[J].语文建设,2004,(6)

5.王红,谢雨语.谈古文教学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J].西藏科技,2009,(7)

6.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2002,.2,1

第7篇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孟浩然的这首《与诸子登岘首》诗,就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诗。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就是历史。“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们后来人登临,面对江山留下的胜迹,心中都会有感慨的,写成诗,这便就是怀古诗了。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这是孟浩然见到晋代羊祜碑时吊古伤今的感叹。从晋到诗人所生活的唐代已有四百多年了,物是人非,羊祜已去,然而其碑却依然屹立于岘首山上,此情此景能不勾起人们对历史的感悟?

孟浩然的这首怀古诗,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发于肺腑,平淡中有至味。清代诗论家沈德潜评道:“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去,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崔颢名诗――《黄鹤楼》。诗从神话起笔,仙人跨鹤而去,仙去楼空,如今只剩下千载不变的白云悠悠了。此诗一气呵成,横跨千古。沈德潜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诗在艺术上出神入化,被人们誉为黄鹤楼千古绝唱。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避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怀古诗。第一至四句是说人生易老山水长存。昔日吴国的繁华宫廷都已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了坟墓。

诗的第五六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同样也被人们誉为千古名句,饶有韵味。

尾二句吊古伤今,意寓言外。

李白这首诗似有崔诗的影子,但自成风格,与崔诗可谓珠联璧合,同垂千古。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

这是杜甫《蜀相诗》。“诸葛亮的老臣之心怀着华夏河山,苍生水火。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大星遽陨,百姓失声……”想到此,那阶前徘徊于古松下的老杜不禁老泪纵横。

杜甫是一个有着政治胸怀的诗人,所以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备受感动,故写了好几首凭吊诸葛亮的诗。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这些诗,都是杜甫对诸葛亮的感怀。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这是戴叔伦在一个秋风瑟瑟的天气里,路过三闾庙凭吊屈原的诗。深远的情思蕴含在对景色的描绘上,意余象外,含蓄悠永。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

欲知前面花多少, 直到南山不属人。

这是韩愈的《游太平公主山庄》诗。太平公主是女皇武则天之女,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子,她有一个山庄位于唐京兆万年县南,极其盛大。韩诗写出了太平公主的贪婪,骄横跋扈――连春天都想霸占去呢!

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是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诗,写的是西晋灭吴这一历史。抒发的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感慨。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这是许浑《金陵怀古》诗。抒发了“江山不改,世事多变,感慨万千”的心情。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这是温庭筠《苏武庙》中对苏武忠君爱国的歌唱。

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

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第8篇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有效策略 拓展阅读

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的模式化道路。这样学生没有从古诗教学中体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没有从古诗教学中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挚爱,没有情感,优秀文化遗产就无以继承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努力探索古诗教学的新策略。

一、情感引领,教师是关键

古诗,语言凝炼,意境悠扬,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方法,以用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古诗的激情。

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教师理应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力戒刻板,张扬创新。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每一课时,都应找准激情点,以此为契机。如《静夜思》是思乡的主题曲;《赠汪伦》是挚友篇;《登鹳雀楼》则既抒发志向又蕴涵哲理,这一首首诗作饱含诗人的深情,教师只有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点,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丰富感情世界,开启艺术想象力,培养良好的性格、气质和语文品质。

二、品析诵读,感悟诗的意境

“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漫吟,以玩其味”。诗歌是富于情感的,诗歌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反复体味才能领略得到。朗诵是体味的基础,也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读诗又可分为三个步骤:初读、细读、精读。下面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加以说明。

1.初读

初读要指导学生读懂诗句,读通全诗。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着重进行旁批。古今义不同的要批: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中的“之”,这里用动词,相当于“去”;学生不常见的古汉语单音词要批,如“辞”,告别;尽,消失。地理名词要讲清:送别的地点――黄鹤楼在武汉,孟浩然要去的地方――广陵,即扬州,前者在长江上游,后者在下游,故有“下扬州”之说。然后引导学生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进行理解,使学生了解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送别的情景,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李白站在黄鹤楼目送朋友孟浩然远去,孤独的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流向远方。这时,抓住送别的地点黄鹤楼这一富有诗意的地方介绍时代背景,还可利用多媒体把黄鹤楼展示在屏幕上,黄鹤楼飞檐重阁,雕梁画栋。辅以讲述,黄鹤楼是天下名胜,传说中有仙人乘鹤于此憩驾,也是两位诗人经常饮酒作诗,流连聚会之所,启发学生想象,风流的时代,风流的诗人,风流的地点,送别像一首愉快而自由的畅想曲,学生初步感知这首诗明快的意境。

2.细读

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要抓住色彩浓厚、形象显明的诗句,进一步引导学生悟情明理,体会诗的意蕴。如诗的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是什么样的季节?细究何为“烟花”?结合学生学过的词语“烟雨”一词,学生可理解为描写的是那看不尽,也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美景。

3.精读

古诗语言凝练,炼句择语,在文学长河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辉煌。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语言的表达方式。诗中“之广陵”与“下扬州”互换,诗句用韵反不合撤了,题目也口语化了,整首诗读起来不顺口。又如“烟花三月”中的“三月”前用“烟花”一词平中见奇,假如用“阳春”或“春花”代替“阳春三月”只点明了时间,“阳春三月”有一点色彩感,但那种春意荡漾的氛围就不那么浓郁了。

三、拓展阅读,奠定学生的文化基础

课改提出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所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歌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诗文。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才能渐渐地厚重。

第9篇

一、从作者入手诵读诗词,初识其面容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知,学好诗歌贵在多读,不论何种方式的诵读,都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在。幼儿园时期的简单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接触诗歌,但是到了小学背诵诗歌或者吟诵诗歌时,则要求学生初步明了诗歌含义。如何更好、更快速地了解诗歌呢?我们可以从诗歌的作者入手,因为诗如其人,了解了作者自然就了解了诗歌的大致情境。有了情境,读起来自然会有感触,就可以初识诗歌面容。

李白的诗歌在小学课本中数量位居前列,很好地解读李白可以更有助于学生学白的诗词。教师在讲授李白诗词时,可先简单介绍一下李白的生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李白的生平。如果枯燥地说生死,说起伏,说诗仙,学生只会苍白地接受,不会将其融入诗歌中进行理解,那么诗歌和作者就成为了两层皮,失去了本来的联系。

了解了作者的生平之后,就要初读诗词。读诗词,教师要给予有效的指导,不能任由学生像幼儿园时期拉着娃娃音读诗词,要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节奏。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在那抑扬顿挫之中抒意展情。吟诵诗歌的过程便是用心欣赏诗歌的过程。吟诵之中,移情换景,学生在读中感悟诗词,在读中找寻语感,潜移默化之中,自然成为胸中之意。

我建议,教师可以给学生多播放一些大师读诗的视频或者录音,古音响起,教室内明净而安宁,这种熏陶非教师言语所能达到。

由于幼儿时期就开始背诵古诗词,导致很多学生固有的错误思维限制了吟诵诗词的成就感。尤其是在某些字词的读音上。如《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子中,“衰”字在现代汉语中读作“shuai”,而在诗词中读作“cui”。如果按照现代读音,学生会没有韵感,而古读音更加押韵,更能体现诗词韵律之美。学生多有幼儿时期错误的读法,往往能够影响他们对诗歌美感的感受。教师可让学生两个读音都读一遍,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哪个更符合诗情画意,当他们体会到诗歌的押韵美时,自然选择古读音了。

二、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字句意

古诗词毕竟不同于现代汉语,有的理解起来非常容易,有些则需要教师解释字意、词意、句意。所有的词意解释都需要在精读的基础之上,当学生读诗词朗朗上口,已然体会到诗词的某些美感和境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字意词意解释。我经常采取的方式为学生自由发言解释诗意,互相讨论之间慢慢接近诗歌本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三、移情入诗

这是吟诵诗词的最高境界,也是学习诗词的回归处。如何帮助学生,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人生阅历并不多的小学生移情入诗呢?移情入诗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越有想象力的学生越能体会到诗词的真谛。中国古诗词具有短小精悍、意境悠远、意蕴深长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读诗之人需要通过自己进行想象和延伸来重构诗意画面。对于学生而言,可能稍微具有难度。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忆江南》时,教师不妨找些江南图片给予学生视觉冲击,帮助学生理解江南美景,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就会有的放矢地发挥想象力。

小学古诗词中有不少离别诗词,对于学生而言此类诗词属于较为容易理解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离别诗进行比较阅读。例如,李白的《赠汪伦》和《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两首诗都是表示送别的诗词,但是借助的对象不同,表达的离别感情也不同。在《赠汪伦》中,汪伦歌声送别李白,李白深受感动,遂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的感谢。而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用长江之水的绵长表示了他和孟浩然之间的绵绵友谊。学生在不同的诗词中体会到了不同的友谊,更加明确了友谊的含义,使友谊之情融入了学生内心,增加了他们对友谊的重视之情。

小学的古诗词数量与中国浩淼的诗海相比只是沧海一粟,所以学生应多拓展自己的课外知识,尽可能多地背诵诗词,了解中国的灿烂文化。

第10篇

关键词:兴趣;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3B-0052-01

一、借助问题让学生积极探索,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我国近代教育家先生曾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兴趣。”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维持学生学习动力的必备要素。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活力得到了培养,他们的精神世界处于亢奋的状态。

如教学《嫦娥奔月》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一上课,我先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月”字,让学生说说含有“月”的古诗句,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南北两大组,举行一个有关“月亮”诗句的赛诗会。在绵延不绝的中国文化中,月文化占了很大的篇幅,有关月亮的古诗还真不少。课外学生早已积累了许多,你一句我一句地背诵起来。接着,教师就出示了李白写的一首诗歌《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然后问学生:“读了这首诗,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嫦娥?”学生很快得出了这个结论:“孤单寂寞。”教师接着追问:“嫦娥为什么不在人间享福,而去了遥远的月亮,在那里孤苦伶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嫦娥奔月》这篇课文。”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彻底地激发出来,他们马上拿起书本,随着教师的思路,探讨起文章的内容来。

再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针对课文的题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厄运”指什么?“信念”又是指什么?这两个问题紧紧扣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引领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思考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思考不断深入。

二、利用表演、辩论等让学生努力参与,提升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就告诉我们要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根据文本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提升学生能力。

例如,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这篇课文是篇文包诗,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场景。其中,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上饯别时的对答是全文的重点,深刻表现了两人的深情厚谊和依依惜别之情,这段文字值得让学生细细品味,深刻理解这段文字包含的思想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这段文字教师是如何精彩演绎的呢?

首先,投影仪上出现两人的话语,通过李白的话语让学生体会出他对于孟浩然深深的崇拜和敬仰之情,接着,通过孟浩然的话语,体会出孟浩然对李白的安慰之情。此时,教师补充了许多资料让学生了解孟浩然和李白之间的交往。最后,教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酒杯”,请学生进行表演。表演时,可以加上动作,可以对李白和孟浩然所说的话进行改编,只要能正确表达意思就行。此时,这种表演的形式是非常适合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的,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彻底激发出来,他们的表演欲望得到了充分满足,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他们夸张的动作、新奇的语言层出不穷,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批判能力。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是蔺相如厉害还是廉颇厉害?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进行辩论,每个学生都精心准备。辩论时,每个人都能将自己查找的资料通过概括的方法表达出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挖掘资源让学生主动学习,收获成功体验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节选自《水浒传》这本中国古典小说,课堂上,我只是大略地介绍了一下这本书,建议大家抽空看看,没想到许多学生将这本书买来看了,班里边形成了一股看《水浒传》、说《水浒传》、评《水浒传》的热潮。在一次班队课上,在班长的组织下,他们自发地开展了一次“水浒故事擂台赛”和《水浒传》知识竞赛,看着他们声情并茂的讲演和激动人心的竞赛,教师从心里感到快乐,因为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已经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成功者。

再如学习了《西湖》这篇课文,学生对西湖的山和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对农村孩子来说,去西湖进行实地观赏,还是一个非常奢侈的梦想,为了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我想到了家乡的张公祠,那儿是清末状元、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纪念馆,这是一个风景非常优美的地方,高大的树木、清澈的溪流、嶙峋的假山、逼真的雕塑,令学生们流连忘返,于是,我就带领他们去那里观察和欣赏,然后,学生写成作文进行投稿,有两三篇竟然发表在一些作文杂志上,发表的学生体验了成功,没有发表的学生有了榜样,语文学习成了学生体验成功的阵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生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师必须追求教学的艺术性,点燃智慧的火把,让学生积极探索、努力参与、主动学习,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第11篇

诗歌的题目中包含了很多的信息,对于中学生解读诗歌起到很大的作用。只要学生主动去发现,努力去寻找这些信息,总是可以看到一些独特的“美”,例如了解到作者的心境、写作的目的、主观的情感和独特的手法,因此仔细地解题是学生赏析诗歌的一个首要步骤,也是关键的一步。

一、根据题目中的关键字了解作者的情感。诗歌的很多题目里面直接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如“喜”“怨”等,作者在第一时间表达出本诗的情感,使得读者在解析的时候不至于背离,进而可以快速把握作者的意图,为鉴赏诗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表达出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诸如此类的还有李白的《玉阶怨》,柳中庸的《征人怨》,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王维的《哭孟浩然》等,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的主观情感,而情感恰是鉴赏诗歌最为关键的一环,一旦情感理解有误,那么对诗歌的鉴赏也就“渐行渐远”了。

二、根据题目中的事来了解诗歌的背景。题目中经常会交代一些事情作为全诗的浓缩和概括,因此仔细地体会就可以了解诗歌发生的背景或者诗人当时生活的时代状况。例如一些常见的送别诗,如《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等,明显是叙述朋友离别的事情,此时学生就可以根据题目猜测作者离别时的情感,体会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有一些体现心境的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思赠远二首》的,读者细心体会便可了解作者心情,明白当时的时间范围或者社会背景,进而了解诗歌的写作主旨。还有一些是作者在旅途中偶逢某事有感而作,此时的感情恰是受眼前的事影响而宣泄出来的。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的是早春踏青和朋友的一首诗,诗中都是以惊喜的眼睛去发现早春的景色的美丽而表达一种喜悦之情。另外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都属于此类。

三、根据题目中的景或物来了解诗歌的内容。从题目中描述的人、事和景来了解全诗的内容或者写作手法。首先咏物诗就是典型的代表,通过一些典型的景物利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和崇高的志向。例如,林逋的《梅花》就表明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并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自己高洁的情操。诸如此类的还有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达自己不依附权贵凭借自身才能来获得重用的情感。类似的还有郑板桥的《竹》,于谦的《石灰吟》。其次就是游览名胜的怀古诗《登幽州台歌》《蜀相》《乌衣巷》等,通过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游览。触发对古人的各种情感,进而抒发怀古伤今或者壮志难酬的情感。因此,我们可以从诗歌的题目中了解到发生在作者身上的事情,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思想主旨。

四、根据诗歌题目了解诗歌的体裁。诗歌中经常会带有一些诸如“行”“歌”等,代表着古诗的一种体裁,属于古风,形式自由,语言通俗流畅,篇幅较近体诗更长一些。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都是歌行体的代表之作,另外还有一些诸如《凉州词》《长干曲》等都是以诗入乐伴乐歌唱的。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诗歌的题目都可以让读者读出有关作者的信息的,例如一些类似《绝句》《无题》《杂诗》之类的作品。所以,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要学会识别,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仔细地去发掘诗歌题目里所蕴涵的信息,从而触及作者灵魂深处的东西并产生共鸣。

第12篇

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是一份宝贵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小学教师如何教好古诗,学生如何学好古诗,怎样让这支民族“瑰宝”焕发新的光彩呢?

一、初步感知诗意

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了解诗歌大意。如《游园不值》的插图是诗人在春日去访友没碰上,却见友人院内已是春色满园,一枝红杏探出院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确:图中画的是谁?什么季节?他在干什么?看到了什么?将这些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就是这首诗要表现的基本内容。

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可引导学生先弄清“九月九日”“山东”“忆”等词语的意思,这首诗的内容大体上就了解了。

从旧知入手感知诗意。学生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古诗后,就会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授诗的感知。教师要善于寻找恰当的“知识停靠点”,如教学《泊船瓜洲》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回忆以往学过的古诗,哪些诗的诗题与此诗相似,这样的诗一般是写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学的这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

二、领悟古诗意境

动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地讲解。有时,教师适当讲述与所教古诗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让学生背诵与教学内容相近的其他古诗,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入情。“入情”必须“披文”,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又要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

悟境。即领悟意境之美。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由于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之美。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前两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写诗人把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边,夕阳西下,引起新的愁思。接着将笔锋一转,后两句描绘诗人在舟中领略到的极富特色的景物:“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仅仅是描写景物吗?显然不是。沈德潜评价此诗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诗人孟浩然出身寒微,40岁到长安,求仕失望,其愁之深是可以想见的。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把仕途的失意、羁旅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思念等旧怨新愁,都很自然地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了。因此,这两句诗看似“景语”,实为“情语”,情景交融,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意境美。

(作者单位:益阳市桃花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