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借景抒情作文

借景抒情作文

时间:2023-05-30 08:54: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借景抒情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借景抒情作文

第1篇

课堂小练笔作为“作文的蛹”,经常面对的是孩子们的难言之色,如何避免无效练笔,还学生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立足教材,与学生换位,根据每个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炼就一双慧眼,找准读写结合点。

一、切合文本的文体语境

针对差异的文体特征,切合文本的文体语境,找准读写结合的落脚点与训练点。课堂上安排学生练笔仿写时,一个最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写出切合课文体式特征的文字。

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者借景抒情,着眼本课的文体语境就可设计多次小练笔。

小练笔一:那天下午,天气很好。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心情( )。那肖复兴又是怎样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呢?学生通过比较,得出课文这样写的好处有三:一是不直接,含蓄;二是文字优美;三是表面写景,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接着来看课文最后一句: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表面上是写爬山虎,实际上是写什么?

小练笔二:在我的眼前,( )总是那么(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采用我们这样的写法?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通过比较得出:课文的句子好,是借景抒情。再聚焦课文题目,如果请你给课文换个题目,你会怎么改?

小练笔三:那位( ),那作者为什么不用这样的题目呢?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课文的题目好,好在借景抒情。学生在三次感悟到作者借景抒情的好处时,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此时抓住“情感点”及时开笔,实现读写的相得益彰,正所谓“情到浓时,不吐不快”。

小练笔四:1.王刚在这次期中考试进步了很多,走在回家的路上( );2.朱葱这次考试居然不及格,老师批评了他,走在回家的路上( )。

综合以上四次练笔,教师紧紧抓住借景抒情这个结合点,深度挖掘文本,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对文本进行恰当的拓展,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借景抒情的好处。

二、体察作者的精神语境

教师在安排课堂练笔前要知人论思,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精神天空,让学生明白作家是借助作品表现自己,体悟作者的精神世界。

例如,《生命 生命》一文,读这飞蛾与香瓜子两段话,请找出两者的共同特点。(脆弱、身处绝境)如果你就是那只飞蛾,那粒香瓜子,你会如何面对?(不绝望)介绍作者。如果让你写生命,你会写什么?(骏马、鲜花、绿草、阳光)猜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些?而是写求生的飞蛾,砖缝中的香瓜子呢?(作者也曾痛苦身陷绝境)再次介绍作者。进而让学生体会虽然作者一生面临绝境,但是她对生命的渴望却非常强烈。正如她的一句名言是:“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小练笔: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动植物或人身处绝境?请你联系生活,仿照课文2、3段,写一写。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了《老树桩抽出新枝》《路边的仙人掌》等。

课本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

三、文本的文辞语境

不同作家,其作品的言语风格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作者如何运用特殊的措辞表达要领,表达自己的独特观感。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花的勇气》,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值得细细咀嚼品味的语句词语很多。你知道“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拔地而起”这四个词,经常用来形容什么的?就这四个词,用在了小花身上,是不是不太恰当呢?你从这四个词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的,这就是大师用词的与众不同,在我们生活中何止这片小花呀,还有很多事物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勇气。请大家学着大师的用词技巧试一试。

小练笔:在_______________,那是_____的勇气。

学生写出:在冰天雪地里傲然挺立的,那是腊梅的勇气;在石缝里顽强抗争的,那是小草的勇气;在寒冬里威武不屈的,那是松树的勇气……

通过练笔,我们教给学生感受、领悟,吸收和积累语言,进而增强语感,打开思维的空间,一堂课收获一点。

四、兼顾学生的生活语境

练笔要考虑学生是否亲身经历,是否与学生的身份吻合,我们只要引导学生把点滴、细微的生活经历变成练笔的“活水”,就能触到他们最为敏感的地方。

第2篇

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 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 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 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工人的努力 等等,你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来给生命着色,象语文课文《敬畏生命》,就是以柳絮这样细小的生物;《白蝴喋之恋》就是以一只小小的蝴蝶来对生命进行探讨。采 用这种以小见大的办法,这样在你的笔下,就会有五彩的生命了.再比方写爱国,你可以写一个小学生对红旗的爱护,看到别人对红旗不尊重就要加以指正等等.

那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呢?一般是些很抽象的概念的话题时就可以采用(就是当你感觉到你要写的观点和你政治书上的观点相同),如"人生观""价值"等等啊.

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一是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的材料和你的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二是要注意运用小的材料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动不动就跑出来发议论.三是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的事物,或有眼前的事物回忆起以前的有关事物。例如冬天的早晨,看见玻璃上的霜花,就会想起美丽的孔雀开屏;看见老花 镜,就会想起奶奶给自己缝制布娃娃的情景;看见卷面上鲜红的墨水迹,就想起老师为同学们补课批改作业的情景;看见昔日的照片,就想起游山玩水的快乐时光; 看见一本旧书,就想起与同学相处的一件往事……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我们把这些内容写进作文里,就会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再说想象。想象与联想就像一对亲兄弟,它们相似却不相同。它们的相似点都是想,联想是想起关联的事,而想象则是重新组合编排头脑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的内容来。

什么是渲染?什么是烘托?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清代恽寿平谓:“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

知渲染极 难,画至著色,加入炉篝,重加锻炼,火候稍差,前功尽弃。”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雨景、雾 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采用外罩、围染的烘托方法。

类比是一种推理的方法,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说法,并举例说:“如光和影 都是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现象等,由于声呈波动状态,因而推出光也呈波动状态。”我认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却有很多人(包括教 材)误以为类比就是同类相比,其不谬哉!“同类相比”是什么?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比较”的解释:“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务辨别异同或高下。” 原来如此!

什么是讽刺?

“ 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这种表现手法,即为讽刺。用讽刺和嘲讽的笔法针对敌人或者落后、错误的、不合理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和批判的目的。

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前者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借物突出志向。文章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文章主旨“惟吾德馨”,表明 “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然后描写陋室环境景色幽雅,交往人的高雅,主人的生活情趣闲适,展示了陋室主人的精神风貌,表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 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既突出主人“德馨”,又表明“陋室”不陋。最后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 和抱负。引用孔子的话结尾,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惟吾德馨”“陋室不陋”。

《爱莲说》中作者以莲花自况,借对莲花形象的描绘,寄寓作者自己的情感,从生长环境,写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种描写,是将莲人格化,是把她作为

一 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 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又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病梅馆记》等都是出色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例子。“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借景抒情的例子数不胜数,如《风景谈》《荷塘月色》等。

二者有相同点。师生,都是间接抒情,不同于直抒胸臆。他们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的方式来抒情,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

被人理解接 受。其次,它们都可以使用象征、变形等艺术手法和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托物言志”是通过咏 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 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第二、“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 伤等感情。 第三、“托物言志”不内容产生意境,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叙述和议论。“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 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有什么区别?答:“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比如“爱莲说”。“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 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比如“白杨礼赞”和一些寓言故事。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个人的情趣,一个是讲一个公 认的道理。白描,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 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 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写作手法

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

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修辞手法种类很多,但中学阶段只需要掌握常见的几种,其它较少见的了解就可以了。

以下几种大家应该熟悉的: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高中阶段应了解博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拟人、拟物),排比,设问,反问。其它的互文, 起兴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较多,也可以了解一下。

表现手法较多,较复杂,下面都是常见的表现手法:

第3篇

时间: 2007-12-11 15:45:29作者:来源:网络资源

人类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自然之中。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气候现象;春种秋收、日出日落等节令时序;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动物植物,还有那数不胜数的名山大川,富饶的沃野、草原,浩瀚的沙漠、海洋,构成了这个丰富的大千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必须要接触它,并了解、观察、感受它,以至加以描绘。把这些再现于字里行间,就是景物描写。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样的作文呢?

一、立足于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 ( 空间方位 ) ,也可以是变换的 ( 移步换景 )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二、抓住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三、要层次分明

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一般来说,写景文章有如下几种顺序。1 .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

2 .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 ( 春夏秋冬早午晚 ) 。3 .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四、要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他们很和谐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只有这样、你笔下的景色才能活起来,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五、要抒发感情

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第4篇

1.拼音:整理做过的拼音题。

语音题的考查形式有两种:一是选出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一是选出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审题时要特别注意。

考查内容主要是声母、韵母、声调三者是否正确。考查声母、韵母主要是辨析形声字的读音,特别是形声字的声旁标声作用发生很大的变化,声调不要记一些生僻的声调,应该把声调辨识跟意思结合起来。 整理提示:

①整理声旁相同的形声字;

②整理形似字;

③整理多音字

2.错别字:注意别字的方法――同音别字、形近别字。 整理方法:

①整理常见的两写字或三写字

②整理常见的又容易误写的成语

③整理形似字,从意义的角度加以辨析

3.近义词:注意辨析的方法――语义轻重、范围大小、感彩(褒、贬、中)、口语色彩(书面语、口头语),语素分析法――将某个词分解,然后合并。整理方法:

①整理一些常见的近义实词,理解辨析的角度

②整理一些常见的近义虚词,辨析其意义及用法

4.成语:理解成语的意义,注意成语的色彩,注意成语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注意句子的语境与成语的意义、色彩、范围、对象是否统一。

整理方法:从容易误用的类型的角度进行整理,比如,可以分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不一、程度失衡、自相矛盾、画蛇添足、时态不分等角度来归类整理。

5.语病:语病的类形――成分残缺、搭配不当、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强拉因果、自相矛盾、主客倒置、否定不当、概念误用)。语病分析的方法――压缩主干求残缺、搭配,咏读求语感,造句求类比,逻辑分析求错误。将做过的题目,尤其是错题再分析一遍,积累经验。

解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整理方法:将每种病句类型的各种子类型列成表格,每种病句均要能举一二例说明。不要认为你手头的参考书上已经给你分好类就想偷懒不整理了,整理一遍后,你才会思路大开。

6.衔接:肯定有相应的解题方法,那么,就请你从方法入手来进行整理吧。当然,整理的时候按照由常见方法到特殊方法的次序来做,比较有效果一些。别忘记剪贴上一些例句哦。

提示:衔接的解题思路一般是:话题是否一致(如果题目上有几个句子,谈的是同一个问题,那么,省略掉的一句必然也应该以此为话题)主语是否一致(题目上就一个句子,但是有几个分句,分句的主要最好是要选保持一致的)前后句式是否一致(结构和修辞上看句式)音节是否和谐(如果题干上有“音节和谐”的字样,那一定是要用到这一方法的,请你注意压韵,短句、长句的运用,对仗等问题)感情是否统一等。

二.现代文阅读是保证,关键是方法。

总说:现代文阅读不是技巧的问题,阅读现代文是理性思考的过程,它应该遵循阅读的规律,比如说寻着文章的思路入手,然后整体了解文章的大意,再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研究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去揣摩那些精采的句子和词语,从而对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些基本问题有所把握。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回答,这就是最基本的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比较可靠的方法。如果单纯把现代文阅读当成技巧,好象有什么灵丹妙药吃了就可以把现代文答好这是不切实际的。那么,整理的时候最好还是按考纲上的考点简略整理就可以了。

1.阅读的过程中,要:

①理解题目的含义。

②抓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议论句,抒情句,描写句,首、尾句。

③分析文章的思路与结构。

④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作手法(象征,拟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⑤把握注解,尽可能把握作者及时代背景的相关的有效材料,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概括中心意思。

2.解题过程中,要:

①读懂题干,按需答题。问什么,答什么。

②答在文中,答在段中。

③注意语境,注意上下文的联系,注意上下题联系(一般来说,试题的布题顺序就是文章的先后顺序。)

④扣紧语句,分析选项,对比文中相关语句,仔细辨析,看是否存在偷换概念、缺少依据、随意拔高、说法绝对等毛病。

三.文言文是提高,一分也不能少。

1.一读,划出难字,疏通文意。

2.二读,理解全文,了解全文写了什么人,写了多少件事,说明了什么性格、什么思想、什么精神。

3.答实词、虚词,注意联系课文已学的字词,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古――单音解析,今――双音解析),并将选项的解析套入原文,检验解析是否正确。

4.答10题必须联系原文,逐句逐句翻译、对比分析,选出正确的答案。

5.翻译题采用直译(逐字逐字解析的方法),保持原句的句式,做到信、达、雅。

四.古诗赏析,有点难。

1.注意标题,明了意思;注意注解,明了背景(人物的心情,写作的缘由);注意景物、品味语言,明了意境(景物+感情);注意作者,明了风格流派;注意流派,明了写作技巧。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意象(人、物、景的把握,它们都指向“情”)

2.山水田园诗派:自然风光喜悦,恬静表达隐居,逃避现实借景抒情、拟人、烘托对比、反衬、托物言志。

边塞诗派――边塞奇特风光、艰苦生活、战争立功报国的乐观豪迈的精神、思乡、思归、思亲情景交融、夸张、比喻、引用典故、以古喻今、对偶。

婉约派――男女恋情离愁别绪、婉转缠绵、深沉幽怨、凄凉寂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虚实相生。

豪放派――立功报国豪情壮志、爱国热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直抒胸臆、以古喻今、引用典故、虚实相生。

3.弄清题干,明了问题。问什么,答什么。答法――用什么方法(技巧)写了什么内容(景物)抒发什么感情表达什么思想、刻画了什么形象。要注意,如果存在让你选取“一种说法有没有理由”,那你尽量说“有理由”,因为标准答案一般不从“无理由”的角度设评卷分的。

五.默写是送分,千万别手软。

1.以课文中规定要背诵的相关内容为主。

2.注意书写清晰、规范、准确,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六.语言运用,压扩换仿改。

1.压缩题。新闻一定要压缩主要事件,说明性文段要把握话题的各方面进行压缩。议论性文段要压缩观点。把所给的字数要充分利用起来,不超字。

2.扩句题。看清扩展要求,明确扩展方向。推敲提供情景,把握基点。合理推断想象,选好表述方式。保留原题词句,核对修改润色。

3.变换句式,重新组织语句。

长句变短句,短句变长句,散句变整句。要读懂题干要求,不要将原句改变太大,只允许调整、增加、删改个别词语,保持语气一致,结构一致,中心一致。不要将实在的信息遗漏了!

4.仿句题。仿内容,仿形式。重点是要弄清例句的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手法是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根据例句的结构仿写句子,保持结构一致,手法一致,语气一致。

5.语病修改,应用文修改。

①看清题目要求整体辨析检查(表述主体是否一致 上下文意是否照应衔接过渡是否紧密 有无重复矛盾之处)注意横向比较(合乎题意要求合乎语病类型 选择最佳表述 修改效果明显)

②要注意应用文的格式,用语要得体――语境,地点,对象,上下级关系。用词要正确――时间,地点要交代清楚。

七.作文是大头,千万别放手。要做到:

1.不离题(审清题目要求);

2.不抄袭;

3.有中心(一个中心);

4.有内容;

5.有条理(思路清晰);

6.合逻辑(论据能证明观点,记叙文符合生活逻辑、令人信服,幻想要符合生活真实);

7.能拟题(记叙文的题目――要素式、顺序式、线索式、象征式、修辞式;议论文的题目――观点式、范围式、告诫式、感想式、引用式、延伸式、选择式);

8.能写完800字;

9.符合文体要求(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记叙文――时、地、人、事,记叙、描写、抒情;散文――感情真挚);

10.表达通顺;

11.卷面整洁;

12.内容深刻,有启发性;

第5篇

    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

    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

    三字要求

    1、稳:写好事,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细: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官描写,使文章细腻、动人。

    3、精: 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1)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内容;(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应体现在:(1)选择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2)有漂亮的书写;(3)精心的安排好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四个流程(保住基本分)

    1、审清题意:千万注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哪就……应该先花2-3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在开始答基础知识题目。

    2、立好中心:至少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批评?…………用一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

    3、选好材料: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够写好的事。

    4、写好提纲:(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2)分清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的开头句。

    接下来就是在试卷里写作文啦,要力求一气呵成,只要提纲和开头、结尾、段落开头的稿子打得好,一气呵成事不难做到的,思路顺畅了20分钟就可以把作文写好。

    五项技巧(赢得感情分)

    1、有一个灵活的头脑:造句法、筛选法、换题法。

    2、有一张可爱的脸蛋: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够写多好就必须写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别是开头、结尾和段落的开头句,不能修改。

    3、有一双闪亮的眼睛:好的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参见《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

    4、有一身漂亮的衣装:(1)一个最拿手的题材(适合自己);(2)一个好故事(好布料);(3)一个好结构(好设计);(4)一口流畅、优美的语言(好花纹、好色彩)。

    5、有几件精美的饰品:(1)倒叙、描写、引用开头(好发型)(2)结尾:议论反问式、含蓄余味式、赞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点睛式、联想做梦式、决心号召式(名鞋);(3)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点缀(钻石哟);(4)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如梦的纱巾)。

    六个大忌(莫丢冤枉分)

    一忌潦草涂改:书写要端正,千万别连文题都改,只改明显的错别字,将错就错,能够不改的就不改。

    二忌过短过长:字数一定要足,字数不足,写得再好也很难及格;字数不能太多,不要超出试卷中的作文纸,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在2行以内。

    三忌开头议论: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头的好,能来点环境描写,就先来点描写。

    四忌分段太少:4-6段为好,千万别少于3段。

第6篇

有人说,情感是心灵深处的花儿。如何才能让这朵花开得璀璨绚丽,开得芬芳四溢呢?从2012年中考满分作文里精选出的这些片断,便是学习的典范。这些文字,或是开门见山地直接表达情感,或是情景交融地巧妙抒情。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情感极为充沛动人,语言犹如散文诗般亮光闪烁。

满分片断

直抒胸臆

1.她终于站起身来,悄悄地将泡脚桶撤去,雾气也慢慢地消散了。她如往常一样,用柔和而安详的语调叮嘱着:“别写太晚了,早点睡吧!”然而,此刻脚下有这样幸福的温度,身上燃烧着这样的激情,我又怎能安安静静地进入梦乡。回味着脚底的温度,体验着身上的温暖,嗅着空气中残留的味道……母爱早已拨动了我的心弦。(荆州考生《因为有爱》)

2.原来,她每天站在窗口只是为了看到我安全地去上学;原来,那双眼中流露的是担忧;原来,她一直都在注视中爱我……我突然跑过去紧紧抱住妈妈,想用现在的相拥为纸,写她读她。碾磨时,她是我一纸书香;沉睡时,她是我一帘幽梦。妈妈只是微微一笑,轻轻地拍着我,一切尽在不言中。爱,就是没有理由的担忧和不设前提的宽容,这爱如水,柔似白云,绵绵不退。这爱如光,暖似晨曦,未曾更变。(牡丹江考生《我喜欢她无声的注视》)

3.放眼窗外,魅力岂不更加鲜活?看那孩童尽情嬉戏,那是纯真的魅力;看那青年奋力奔跑,那是拼搏的魅力;看那父辈辛勤劳作,那是成熟的魅力;看那老人惬意交谈,那是闲适的魅力……魅力,就是如此,无需艳丽的装束,无需华贵的妆容,可是,它馨香四溢……(山西考生《魅力飘香》)

4.泪水一滴一滴地流,我的心情也一点一点恢复了平静。泪水浸湿了我的衣袖,也洗涤了我的心灵。慢慢地,一种歉疚之情由心底升起!我错了!我不应该恨任何人!要恨,也应该是我自己。不是吗?都怪自己不争气,在课堂上乱说话,辜负了老师的期望。(吉林考生《歉疚》)

5.看着熟睡中的太姥姥,心中的影像,像电影一般,在脑海里放映。从小时候不懂事的我嘲笑裹着三寸金莲的太姥姥,到偎依在太姥姥的怀里撒娇:“太姥,我要吃那个糖”;从太姥姥背着我外出到我搀扶着太姥姥回家;再从太姥姥给我讲故事,到我给太姥姥唱歌,我越来越觉得我们是不可分离的一个家庭整体。想到这里,我泪如雨下,再也忍不住哭出了声。太姥姥醒了,她慈爱地拉着我的手,声音微弱,却让我感觉到温暖:“小若,等我好了,你陪我坐在屋檐下,给我唱歌。”我用手抹着泪,重重地点头。(河南考生《同在一个屋檐下》)

借景抒情

6.在这柳絮飘飞的活力六月,我正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转折,我相信我会用柳絮带来的希望划破迷茫,伴我迎接下一轮太阳!我相信我会用柳絮带来的信念给我的人生一份满意的答卷。(牡丹江考生《我喜欢柳絮飘飞的日子》)

7.上林湖啊,原来你才是我心里那本书名为江南的书啊,这书里的剪影,并不是白墙黛瓦,小桥流水,而是你湖中那抔能洗尽铅华的湖水,是这冬天里看不厌的湖光山色,是青瓷堆砌起来的文明碎片,这样不经尘染的你,竟如此轻而易举而完整地书写了我心中的江南。(宁波考生《你是我的一本书》)

8.朦朦胧胧中,是他们——我亲爱的朋友们。草儿为我铺上了软软的榻,花儿为我献上悠悠的香,莺儿为我吟起动人的曲。是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要趁这春光,活出自己一季的精彩。晚春四月,天很蓝,蓝得像海;风很轻,轻得一触即破。我在成长,长高,长大,变坚强。烦烦忧忧或许不会休止,可我的体魄也一天天变得强健起来。昂首向上,仿佛已嗅到了山间桃花的芬芳。(泰安考生《成长的烦恼与快乐》)

9.晴雨不定的六月里,你陪着我数天空中膨胀的云朵,你陪我在梧桐树下一起唱一支短短的歌。我们约好一同上学、放学,走过一个小小的拐角,就会看见你站在那里等我,星星般明亮的眼睛里有微微的笑意。于是,那个六月成为我记忆中最温柔的海,涌动着最美丽的浪花。我想我应该是幸运的,因为走过那个拐角,我遇见了你,明媚如阳光的你,足以温暖我的心。(成都考生《走过那个拐角》)

10.月亮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从云层中渐渐挣脱出来。刹那间,银色的月光从空中流泻而下,包裹在我身上,轻轻地,柔柔地。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月亮给我的答话:“不要为我担心了。即使没有人陪,我仍然会做我该做的事,照亮黑夜,就是我的梦想。虽然有乌云遮挡,虽然有尘埃阻隔,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其实你也一样,少有人理解有什么要紧?少有人安慰又有什么可悲?只要心中有梦,只要执着向前,眼前就会一片光明。”我心里顿时亮了起来。再看时,月光流转,悄悄从我身上滑落,铺展到地上。此刻,在我的眼前,月亮似乎为我铺设出一条光明大道,一直伸向远方。(河北考生《我与月光的亲密接触》)

读了上面这些中考精彩片断,同学们也许明白,情感的表达并非简单直白的抒发,有时是需要一些技巧的。至于运用何种技巧,要看内容的需要,没有一定之规。

现场练笔

第7篇

学生作文,细致认真地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文章是客观事物(包括思想感情)的反映,学生若想认清事物,把握事物的形神特征,就需要从观察入手,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真切生动。特别是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他们往往生活阅历少,知识结构单薄,许多社会生活经验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思考、积累。因此,初一学生的语文教师更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对身边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事进行有意识地观察,培养观察能力,为写作积攒素材。教师可以从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提高。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作文时便会感到有所写了。

展开丰富的想象,也是写作的基础之一。写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想象,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想象。因此,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离不开想象这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作文有一基本的要求即“创新”,学生可以在作文之前向前人学习,但又不能够沿袭前人生搬硬套,而需要从自己的角度进行独创,也就是我们平时教学就注意抓住课文中能触发学生想象的诱导物,进行适当的点拨,使读写紧密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

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联想首先有助于解决作文的材料问题,因为由此事联想到彼事,可以丰富材料;由进步的联想到落后的,可以加深思索;由表层的联想到内在本质的,可以深化理念;由可见的联想到不可见的,可以拓宽思路。学生作文最大困惑就是无话可说,不知写什么。其实,他们只是不善于运用已有的生活积累。叶圣陶曾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运用生活积累,靠的就是联想。种种联想的迁发、扩散、引申,常常还是避免选材枯燥和老化、开掘不深、立意不新的有效办法和主要途径。这就是说,联想还有助于学生提炼和深化主题,有助于运用托物言志、比喻论证、借景抒情等构思和表达技巧。初中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联想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

第8篇

内容摘要: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把学生的语文自学放在首位,并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自学能力 培养 课堂效率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把学生的语文自学放在首位,并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语文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在本文中想讨论的问题。

一、在高三文言文复习中,培养自学能力

语文素养的提高,要靠大量的课外积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授予自学积累的方法。例如,在今年高三语文《文言文板块》的复习中,我总结了文言实词的五个复习要点: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字,词类活用字,偏义复词字。然后我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列举了“已”、“共”、“知”、“说”等通假字,“执事”、“以为”、“东道主”、“行李”、“夫人”等古今异义词,“鄙”、“说”、“微”、“兵”等一词多义字,“军”、“盟”、“前”“夜”、“朝”、“夕”、“东”、“函”、“北”、“王”、“封”、“鄙”等词类活用字。之后,学生按照老师的归纳方法,在课后的复习中,依据课内外的注释,依次归纳了《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课文的文言实词的用法,归纳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二至必修五以及选修课文言文中的文言实词的用法。在第二天的课堂中,对归纳好的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张贴给全班同学观赏,从而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以此类推,我又复习了文言文中的虚词、文言特殊句式、语句翻译等知识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外积累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激发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种由课堂教学再延伸到课外的自学,日积月累,学生不仅掌握了文言文的复习方法,而且渐渐爱上了文言文阅读,逐步提高了文言文成绩。

二、在高三诗歌鉴赏复习中,培养自学能力

要真正掌握知识,除了讲解一些知识理论外,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在高三年《诗歌鉴赏》部分复习中,我先复习了诗歌部分的各个知识要点,如“表现手法”要点,告诉学生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解题:抒情手段、描法、修辞手法、构思技巧。抒情方面又可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方面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等,描法又可分为直接描写、间接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白描等,以此类推。然后通过精讲一些练习来巩固这些知识要点,并介绍一些解题步骤、解题技巧方法,在课后布置的练习中,学生通过自觉地做一些练习,在做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指导他们自觉地查阅诗歌的各种复习要点并识记,当然,在第二天的练习讲评中,老师也会在讲评练习中穿插一些知识要点的检查,并对回答好的同学给予一定的表扬和精神鼓励,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自觉地复习,回忆,识记一些诗歌知识点,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进而培养自学的能力。

三、在高三语文课文阅读中,培养自学的能力

创作来源于生活,学生的创作首先来源于课文。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仅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还需要适当的课文阅读来补充、提高,当前新教改的语文课内外教材正是学生阅读的好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所以要充分利用它。如在复习作文素材时,我布置学生每周读课文一个单元,选择有用的素材进行积累,然后作文,如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通过阅读可以这样进行素材挖掘:1、从烛之武的角度,隐私愤,明大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烛之武年轻时未被任用,难免流露出委屈和不满,但国难当头,他不计个人恩怨,毅然出使秦军。2、从佚之狐的角度,千里马需要伯乐发现,这个伯乐就是佚之狐,千里马就是烛之武,如果没有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充分认识和极力举荐,烛之武纵有天大的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其结果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从郑伯的角度,责己勇于认错。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也没有给烛之武什么安慰和许诺,而是深深自责,说“我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等等,学生要作文时可以以此类推,自觉地从课文中去发掘素材,古为今用,融会贯通,既继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又丰富了高考作文的写作素材。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慢慢地也就提高了作文成绩。

(作者单位:福建省仙游县华侨中学)

第9篇

作者:吴惠灵单位:福建省泉州晋江一中

第二学期,我增加了难度,学生幻灯片的内容只能显示他要讲解的诗歌,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为大家解读这首诗,按照题目—作者—背景—诗歌大意—情感—表现手法的顺序来为大家解读。增加了对学生自我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的训练。在学生解读完之后,教师再适当点拨、提醒,或者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回答。

通过这样的每课一首诗,学生见识了许多古典诗词,并且也在古典诗词的解读过程中,慢慢了解了诗歌的许多特征,比如,理解诗歌大意时要注意语序的调整,诗歌中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如借代、比喻、用典、借景抒情等等,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等等,长期的耳濡目染之后,在高三的诗歌专题复习中学生或许就不会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感到陌生了。

增加积累,厚积才能薄发

除了广泛地涉猎,增加了解之外,应该让学生有适当的积累,这要通过背诵。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诗词,课外的一些学生喜欢的、觉得好的诗词,也应该背下来,或者单纯背名句,意思不了解也没关系,先背,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且诗歌本来就是情感性的东西,靠的更多的是心灵的意会,特别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然,积累得多了,接触多了,学生就会经常运用到古典诗词,并不自觉地运用到作文中去。

诗词歌曲,交相辉映

可通过研究性学习或者选修课等活动让学生自行探讨中国古典诗词在现代流行歌曲中的运用。在现代流行歌曲特别是中国风的歌曲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古典诗词,比如,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一句,运用了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比如,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许嵩的《如果当时》“与你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化用了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学以致用,厚积才能薄发

现在,很多高考优秀作文中常有古典诗词的影子,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一点,当然,前提是对诗歌本意的透彻了解,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不是乱用、滥用。

作文中如果能运用上一两句恰到好处的诗词是可以加分不少的。比如“,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无私的情怀,是何等纯洁的品质,有如此胸怀的人,能不走向生命之满的那一刻吗?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何等分明的爱憎观,是何等伟大崇高的人格?有如此胸怀的人,能不走向生命之满的那一刻吗?生命之满,在于你人格的伟大,在于你执著的追求,在于你艰苦的奋斗,在于你无私的奉献。”能在文章中恰当运用一两句诗词,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诗意,也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总之,如果学生有了兴趣,有了对诗词较多的了解,再去读诗词或许就没那么难了。当然,这是一项需要时间、坚持、耐心的尝试,至于效果如何,有多大效果,还要看学生个人的领悟能力。

第10篇

一个秋季的午后,我站在阳台上看同龄的孩子们嬉戏。他们留着清爽的短发,尽情地挥洒着汗水,跑着、跳着,头发随着运动的节拍在天空中划出帅气的弧线。他们是那么的活泼、完美,而孤僻又有伤疤的我,在他们眼中,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一抹火红进入了我的视线,是新移栽的枫树。它们瘦而光滑的树干像极了水墨画中几笔苍劲有力的白描,在宣纸上滴几点血泪,便化作枫叶。那纯粹的火红惊艳了我的双眼,在我几乎黯淡的眼角里燃烧起来。

我飞快地跑下楼,俯下身,拾起一片枫叶。我轻轻地把它捧在手心,手指细细地描绘着它清晰的脉络,那温暖的触感几乎使我落泪。

我多么希望你能改变我,让我的生命像你一样火红。

妈妈又带我去医院了。医生说,右眼上方的骨头还没长定型,不能做手术。穿白大褂的医生,刷得雪白的墙壁,整齐的白床单。我想,我的脸色也一定是一样的惨白。周围的白色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低下头,看着手心里皱巴巴的枫叶,它依然那样火红,像一枚掉落的火种,将这片白色迅速地燃烧殆尽。

晚上,雷声吓得我睡不着觉。我起身穿好衣服,走到阳台上。雨点“啪啪”地打在枫叶上,狂风也无尽地向它肆虐。可它兀自将那片火红蔓延,似乎要将天空熔化,也将我的忧伤一并熔化。

我的手轻抚着眼眶上的伤疤,手指不住地颤抖,心里却早已有些释然。

第二天,我让妈妈帮我把长刘海剪掉,牵着我的手出门。同楼的大人都用惊诧的眼神看着我,我只是微笑着向他们打招呼,他们也微笑地拍了拍我的头。我知道他们不会在意我的伤疤。

枫树依旧伫立在那里。一阵秋风吹过,雨过天晴的灰白天空也被枫叶点染成火红色了。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景作文 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86

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需要运用景物描写,或渲染环境氛围,或烘托人物心情,抑或抒发思想情感。综观当前学生的写景作文,常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写景时胡乱编造,层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无法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写景作文的指导,让学生在写景中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描写成功的喜悦,从而启迪思维,升华情感,提升写作能力。

一、调动感官,细致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写景作文离不开深入细致的观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教给学生观察景物的方法。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他们全面细致观察,学会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观察和感受景物特征,需要借助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不仅要观其形和色,更要嗅其味、听其音。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景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大小、数量等主要特征,让景物描写绘声绘色。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把握写景的顺序,学会移步换景,写出层次。世界上的景物千姿百态,观察角度和顺序不同,其观感也有所不同。一般的,在描写景物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进行,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整体到局部,抑或移步换景,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井然有序地开展,从而使景物描写层次分明,条理明确。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烟台的海》一文,作者按照“冬―春―夏―秋”的时间顺序,写出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不同的鲜明特点。冬天时海的凝重,人的不畏严寒;春天时海的活泼,人的勤劳播种;夏天时,海的宁静,人海相依;秋天时海的高远,人的充实忙碌。文章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如一幅幅立体画面,读来让人流连忘返。

二、巧用修辞,展开合理想象,增强语言感染力

在描写景物时,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往往会使文章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让人读后印象深刻,回味无穷。因此,在进行写景作文指导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并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联想,从而让景物描写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比如,描写春风时,有学生这样写道:“春风像一个心灵手巧的少女,用她那灵巧的双手染绿了柳枝,染红了桃杏枝头,染黄了簇簇的迎春花。”以少女作比喻,写出了春风的美好。再如,写夏天:“夏天是热情的,在激情的旋律中展现着她的青春活力。”学生借助拟人手法,写出了夏天的热情与活力。写小草:“小草长在风里,摇曳多姿;小草长在山里,挺秀坚韧;小草长在水里,充沛盈盈;小草长在我的心里,只要有信念,就层层不穷。”排比的巧妙运用,增添了小草的生机勃勃。这样,通过巧用修辞,展开合理想象,景物描写将更生动、形象,更具韵味。

三、意在笔先,注意动静结合,实现情景交融

在进行景物描写时,要想使笔下的景物鲜活起来,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写出景物的静态,又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从而增强画面的动感,使作文情趣盎然。同时,需注意的是,写景作文离不开抒情,写景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更重要的是为了抒发作者心中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指导学生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渗透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表达出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譬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杜甫的《绝句》一诗,览景悦心,借物传情,诗人在描写景物背景、营造画面意境时,将“黄鹂”“白鹭”的动态画面与“翠柳”“青山”的静态事物巧妙地结合起来,色彩鲜明,有声有色,营造了灵动、唯美、清新的意境,展现了春天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反映了诗人做诗时的愉悦、欢快心情。

总之,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巧用修辞,结合事物展开合理想象,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并注意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使文章更具活力和灵性,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晓红.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J].新课程:小学,2014(8).

[2] 荀道艳.浅谈小学语文写景类作文写作[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5(12).

第12篇

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侧重于客观地向人们传授新知识,展示新成果,通报新发现等。由于论述文很少有个人情感成分,且用语明了,句意追求唯一性,因此,采集、辨别、筛选信息就成了命题的着眼点。具体来说,命题人往往把干扰点设置在以下几个方面。⑴夸大或缩小事实(范围)。⑵无中生有,捏造事实。⑶暗中更改,偷换概念。⑷以偏概全,超前肯定(都、一概、绝对等)。⑸违背认知,混淆或然、已然和未然。⑹错位嫁接,颠倒关系。要知道,这一板块的试题考查,着眼点不在能力水平上,而在细心程度上。所以要先整体阅读,边读边勾画,感知全文;再结合试题逐段精读,锁定范围。做到“千淘万漉”,“脚踏手指”。要相信,无论是判断还是推断,答案肯定在文中。

二、古代诗文阅读板块:熟读深思子自知

作这一板块的试题必须建立在真正读懂的基础上,而要真正读懂,必须熟读深思。就诗词而言,若真能弄清背景,把握内容,领会主旨,体会感情,那么分析形象,领悟意境,品味特色,评判作者就顺理成章了;就古文而言,若真能理解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并能通达完美地翻译文句,那么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就水到渠成了。读懂是第一要务,诗词鉴赏要利用题目、标题、作者和注释去帮助理解作品,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去挖掘隐含的信息,还要调动以往的知识储备去作联想生发。作题时,一定要序号化、要点化,先概括要点后作分析,请注意,千万不要忘了分析。在回答艺术手法时,一定要先大的方面、主要的方面,后小的方面、次要的方面。要使用专业术语,如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对比、反衬、用典、烘托等,还要从修辞的角度去考虑。一定要注意“情景”(正衬——借景抒情,反衬——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与“意境”(主观之意——情,客观之境——景)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由于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方向总会落到“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这两点上,因此,答题时都必须同时要注意内容(主旨)和形式(手法)两个方面,采用“双管齐下”的作答方法。即在回答内容的有关问题时不忘点到相关手法,回答有关手法的问题时不忘联系内容。宁可多答了不得分,也不能因少答漏答而扣分。古文阅读在疏通文意遇到困难的时候,可结合文后第6题设置的试题选项来尽快扫除文字或文意障碍。翻译时首先要保证译出句子大意,要稳拿这一分。译出句子大意并不难,只要结合上下文便能译出。在对句子的理解大体正确的情况下,再逐一译出主要的赋分点,如关键的实词、特殊的句式、词类的活用、古今同形异义的词语等,一定要注意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这一特点。翻译以直译、对译为主,在直译不通不顺甚至出现语病的情况下才考虑意译。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要保证64篇古诗文篇篇过关,不能心存侥幸。不但要口诵其声,更要心知其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避免写错别字。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板块:豪华落尽见真淳

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其考查具体表现在:㈠分析综合的能力。㈡鉴赏评价的能力。㈢探究评价的能力。探究的考查一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一是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类试题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立足文本,结合文中的事例、细节加以评价和探究。也就是要立足文本找答案。6分的筛选整合信息题,一般至少要答出3个要点,8分的探究评价题一般至少要答出4个要点。答题一定要序号化、要点化。

四、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处处留心皆学问

成语命题往往会从感彩的角度、适用对象的角度、语法规范的角度、望文生义的角度去考查。语病题不外乎六大病句类型,其中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属于最为常见的结构性语病;而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则相对比较抽象,命题较少涉及。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一定要看看前后主语是否一致,然后判断关联词语的位置是否恰当;关联词语如果是表递进关系的,要看看关联词语所关联的前后句子的顺序是否恰当;句首有“由于”“根据”等介词的,要看看它们的存在是否造成了句子缺主语;并列词语充当的句子成分和一个词语作为句子成分发生关系的时候,要看看是否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即搭配上的问题;还要注意一面两面的问题、主客体颠倒的问题等。作连贯题需把握句子结构的相同性、叙述主体的一致性、上下前后句的照应性、语境风格的协调性等。仿写题要把握三个“一致”,即修辞一致,结构一致,情调一致。一定要看清楚显性要求(题干要求)和隐性要求(示例隐含的要求),特别要注意是要求另选话题还是要求陈述主体保持一致。

五、写作板块: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文是高考的重头戏,半壁江山,举足轻重,切不可等闲视之。要关注生活,关注人性,关注道德层面,关注主流价值取向。作文应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审题,看清要求

是命题作文要注意限制性词语,是话题作文要紧紧围绕话题构思,是材料作文要看清材料类型。材料作文中所给的材料分为隐喻型(引申型)材料和评述型(阐释型)材料两种。不同的材料性质决定着不同的写作样式,如果不加区分,混淆了两种材料类型,就会偏离文章的写作核心与重点,造成脱题或扣题不严。隐喻型(引申型)材料是指借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诗歌短章、漫画作品等来暗示某些社会问题与生活现象的材料。隐喻型(引申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由材料提炼出观点,再进行联想,生发自己的看法。这类作文在辨析材料的含义、确定文章的构思时,要引申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材料的主旨。写作时要跳出所给的材料,由此及彼,借材料之寓意对某种社会现象发自己之灼见,文章的重心是要引申到对相似的社会现实的阐述论证上。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考生个性化的表达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漫画类作文可看作是隐喻型材料作文,它是一种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漫画材料一般都属于比喻型,在表达主旨的方式方法上类似于寓言,漫画的主题贬斥意义居多。漫画作文与隐喻型材料作文在写作思路与行文结构上基本一致,不能一味纠缠于所供漫画材料而就事论事,而是要由此生发开去。评述型(阐释型)材料是指直接选取具体的生活现象、社会焦点和思想问题的材料。评述型(阐释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对材料本身进行深入地评论阐述,文章的重心放在就事论事的评述上,话题集中,谈深说透,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这类材料作文要关注的是材料本身。不是顺水推舟,而是原地踏步;不是言此意彼,而是“非此而谁”。考生可就材料中的某一观点、某一现象、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内心感悟和个人体验;有感受而不作论证,有思辨而不求严密。它有效地避免了宿构和套作,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发表看法、阐述观点的交流平台。是命题作文就要依题而写,千万不要另起炉灶;是话题作文要自拟题目,不要拿话题当题目。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出题,都不要紧张。要知道,高考不会在审题上设置大的障碍,不会刻意地为难 学生,只要做到认真仔细的审题,切题而写就可以了。

2、用心经营,打造亮点

①拟题要亮 ②立意要准 ③入题要快 ④观点要明

⑤层次要清 ⑥材料要丰 ⑦内容要实 ⑧首尾要应

⑨笔迹要工 ⑩字数要足

3、结构严谨,讲究章法

写议论文,标题一定要做到观点化、主旨化,关键词要在标题中显现出来,拟题不要求美,而要求准;不要求含蓄,而要求直白。要熟练掌握“并列辐射式”和“正反对照式”的结构模式。在“并列辐射式”结构模式中,“五段三分四环节”要了然于心,学会对标题或话题连问三个“为什么”(根据结论析原因。如:要因材施教,是因为先天条件不同……)或“怎么办”( 根据问题找办法。如:要正确进行角色转换,需要有充分的自信……)或“会怎样”( 根据前提推结果。如:兼听能让我们洞悉忠奸,明辨是非……),以派生出三个分论点。要打造好“引申”部分,灵活运用反面假设论证和因果论证的方法来明理言志,做到深入议论,真挚抒情。在“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中,要经营好“过渡”部分,做到承上启下,浑然一体。材料作文要做到:开头点材料——接着议材料——中间联材料——结尾扣材料。让人觉得扣题严密,处处照应,天衣无缝。所给材料是立论之本,所以材料作文在开头一定要提及材料。当然,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只是作为一个引子引出话题,它可以作为一个例子帮助考生理解话题,开篇可以不用,但中间可以引用。请注意,第一段要小巧且能快速入题,百字以内。接着是议材料,即对材料进行分析评议,并由此得出自己的观点,它是原材料和主体论证部分的必要过渡,可避免观点提出的突兀和生硬。中间联材料,指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在举例论证的时候,可将所给材料与所举事例进行类比或对比,这样既增加了文章的容量,又贴紧了文题。结尾扣材料,主要是在文章的主体部分摆事实,讲道理之后,在收束全文的时候,再次提及材料,反扣文题,起到首尾呼应,“善始善终”的作用。

4、用例精当,言之有序

议论文的用例要做到古和今、中和外的搭配,按照由古及今、由中到外的顺序安排。用例要典型,要兼顾多方面,避免用例重复而出现“扎堆”现象。比如“感动中国人物”,人人皆知,已不新鲜,援用时就不宜过多,以免累瓦结绳,叠床架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