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愁的作者

乡愁的作者

时间:2023-05-30 08:54: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愁的作者,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愁的作者

第1篇

在台湾诗人的众多乡愁诗中,余光中的两首乡愁诗――《乡愁》和《乡愁四韵》,以其别具一格的形式,独树一帜的韵味,卓尔不群,一枝独秀于台湾诗坛浩翰的乡愁诗之林,因而倍受读者的青睐。

相同的审美追求

1、语言一样的平实而又自然。就语言风格而言,余光中的诗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典雅而又华美,如《等你,在雨中》、《碧潭》。此类诗歌乃深得西方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之神韵;一类是平实而又自然,此类诗歌又深谙东方诗歌与中国传统民歌之韵律。《乡愁》、《乡愁四韵》和《民歌》等皆属此类。

《乡愁》的语言之平实近似口语,其叙述语言平静而又舒缓:“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就这样,让生命在时间的流程中自然流淌,没有修饰,也无须雕琢,其抒情语言凝炼而又淡然。“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只有客观交待而没有主观情感,只有景语而略去了情语。

《乡愁四韵》的语言自然如水流:“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如花开:“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如雪飘:“给我一朵雪花白啊雪花白”,如梅香:“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不用刻意去寻找,也无需着意选择,信手拈来,随口吟出。

2、比喻一样的准确而又贴切。比喻是传统民歌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之一,也是余光中诗歌创作的常用技巧。比喻忌滥喻,忌泛喻,更忌那种生拉硬扯的拼凑之喻。比喻贵准确,贵贴切,贵传神。《乡愁》和《乡愁四韵》通篇都是比喻,且字字贴切,句句传神。《乡愁》采用的是暗喻:用邮票喻乡愁之虽轻而沉重,用船票喻乡愁之虽薄而珍贵,用坟墓喻乡愁之虽矮而生死两别,用海峡喻乡愁之虽浅而天隔一方。诗分四段,四处设喻,先写母子别,再写新婚别,而后写生死别,以上三别皆为最后写故乡之别烘托渲染。

《乡愁四韵》采用的是明喻:“酒一样的长江水”喻乡愁之沉醉,“血一样的海棠红”喻乡愁之烧痛,“信一样的雪花白”喻乡愁之焦虑,“母亲一样的腊梅香”喻乡愁之芬芳。乡愁为意,酒、血、信、母亲为象,意象一旦生成,感人自然淋漓尽致。

3、旋律一样的整齐而又优美。诗的旋律由何而来?诗的旋律乃由结构而生,由节奏而动,由音韵而成。从结构上说,《乡愁》和《乡愁四韵》都是四段固定式结构,诗人采用最通用的民歌式结构形式:诗有定段,段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韵。在用词上多是双声叠韵,反复吟咏。且四段四层,层层递进,从而给人一种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之感。在节奏上,两首诗都是每段每行节奏谐调统一。《乡愁》的每段每行的字数节奏是:三、十、四、五;《乡愁四韵》每段每行的字数节奏是:十一、七、五、六、十一。这样,全诗的结构在一致中有变化,节奏在整齐中有跳跃,读来自然是朗朗上口。

由此不难看出,余光中似乎是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新月派诗人倡导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诗歌创作规范。此并非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这恰恰进一步有力地证明了“美的规律”乃是任何艺术创造都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

迥然有别的情感韵味

1、平淡而又冷静,浓烈而又挚热。在《乡愁》中,没有一个字是直接表现情感的,读者也几乎感受不到作者的情感。诗人只是在平淡中描写了几种不同的寄托乡愁之物,在冷静中叙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几段乡愁经历。至于乡愁的感觉是什么,乡愁的滋味如何,作者既没有表白也没有流露。只要感同身受,读者自会理解,自能体会。较之于《乡愁》,《乡愁四韵》的情感要浓烈得多也挚热得多。在情感的表现上,《乡愁四韵》是强烈而又直露的,从而给人一种难以抑制的渴求与热望。诗的一开篇就将诗人久压心头的思乡之情喷涌而出:“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诗中一连用了四个“给我”尚感不能尽情,在每一段的结尾又用了四个“给我”与之呼应。真可谓是一唱三叹,一呼百应。

在用词上,《乡愁四韵》也多选炽热之词:酒、醉酒、长江水,乃同源之热;血、沸血、海棠红,乃同宗之热;信、家信、雪花白,乃乡音之热;母亲、乡土、腊梅香,乃乡情之热。

2、在时间中延伸,在空间中展开。《乡愁》中的乡愁起始于“小时候”,延续于“长大后”、“后来啊”,高涨于“而现在”,直至于今后。可以说,乡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也困扰着诗人的一生。《乡愁四韵》中的乡愁则沉积于“长江水”中,凝结在“海棠红”里,寄托于“雪花白”上,蕴含在“腊梅香”间。如此看来,乡愁弥漫在诗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影响着作者人生的方方面面。

第2篇

1、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美,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对诗歌形象的象征含义及诗歌的主题进行探究。

3、比较阅读法将同类题材诗歌进行比较,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代的诗词里就有许多关于“乡愁”的诗句,同学们可以说一两个吗?

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月是故乡明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歌,题目就叫做“乡愁”,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情。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教师作诵读提示:在划分诗的重音时,对于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意象,一般要重读,另外,对这些意象加以修饰的词语,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形容词也应该重读。

2、学生集体朗读,自评。(对于节奏和重音提出朗读的问题或优点,强调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3、个别学生朗读,学生评价。(要加感情)

4、全班有感情地再次朗读。

5、听示范朗读,并投影出诗节奏、重音的划分。

6、配乐,学生朗读,进入诗歌的情境。

(四)研读、赏析诗歌:

1、思考: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思考: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明确: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3、你能说说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都有着哪些具体的乡愁?(板书)

学生思考并明确: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全班朗读,感受乡愁的味道。)

总结: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构思特点: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形象(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4、思考:“乡愁”应该是一样很有份量的感情。同学们找找看诗歌中形象的前面都用了哪些修饰语,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它们又突出了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着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思考、讨论并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5、教师总结《乡愁》诗的形式美。

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全班带有深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学生欣赏余光中另一首表达乡愁的诗作《乡愁四韵》。(罗大佑演唱)

2、比较阅读: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明确,教师补充:

相同处:

①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

②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处: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六)课堂小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深深地被作者那段乡愁所感动,希望同学们能明白,不管你将来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你的心中都要有着祖国,有着故乡。最后,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中结束这堂课。

(七)布置作业:

第3篇

《海棠花》读后感

刘心如

乡愁是一帘瀑布,它飞流直下,绵亘不绝;乡愁是一缕清风,它呼的来,又呼的走;乡愁又是一谭水,越积越多;乡愁又如蜜罐一样,它里面盛满了回忆——快乐,悲伤,难过,兴奋。虽然回忆大不相同,但我们却为它痴迷,好似服了安眠药那般眩晕。

海棠花是作者深深的怀念,是作者甜蜜的回忆,无论什么花,无论是牡丹还是月季,都不如海棠花在作者心中的那般重要,它承载着希望,承载着回忆,承载着作者,也承载了故乡。它让作者为之痴迷,到底是因为什么?因为它是作者心中的那片小小的归属地。

海棠花,你不懂争风吃醋,也不懂撒娇卖萌。但你那顽强的品格总能打动我们。你不懂生气你也不懂难过,你一年四季都倾吐着花朵。你不懂说话,也不懂逃跑,你安安稳稳的停留在那里——家乡。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像海棠花那样的让我们怀念的东西——有可能是人,有可能是物,有可能是那心中永远抹不掉的风景线,但它们都会让我们呼的一下陷入怀念。它们轻轻地来,在心底开始荡漾,荡漾到脑海,它们又轻轻地走了,如来的那样,不易察觉,却又让人发现。它们便是那一缕小小的乡愁。

第4篇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本无形,经作者之手却成了具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风格别具的画作:色彩方面,色调朦胧,月亮和雾营造出忧伤的氛围;意象方面,笛、月亮、雾、树等具象的出场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悠扬的笛声唤起人的幻想:漂泊在外,每当月亮由缺到盈、由昏暗到明亮时,便想起遥远的故乡,于是,拿起笛子,吹一曲略显伤感的曲子。时光荏苒,对故乡的回忆日渐模糊;而对故乡的思念,却像没有年轮的树,并不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淡变弱。此时的构图和节奏构成内在的和谐。诗人用“月亮”“怅惘”点明主题“乡愁”,放在诗的前四行,迸发出诗歌的感染力。随后,诗行变短,速度放缓,犹如乡愁值得沉吟和回味。同时,“故乡的歌是……故乡的面貌却是……乡愁是……”的排列,不仅有助于情感的升华,而且让读者描绘出自己家乡的模样,产生共鸣。诗歌主题的图像化使抽象的情感变为具体的图画。

席慕蓉的乡愁代表了台湾地区人民对祖国大陆的思念。而作为蒙古族成员,她的乡愁又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物、文化历史、边塞风光相联系。其作品是“从其画境与浑圆的构图中,展现她内心的愿望,有些甚至是内心生活的告白”。如果说《乡愁》是南国小桥流水般的娇弱柔情,那么,《出塞曲》就是典型的蒙古民族的粗犷豪放: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闪着金光

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

像那黄河岸 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荣归故乡

从行列美来看,作者依旧采取先短后长的创作模式,娓娓道来对家乡的思念。从绘画美来说,前两节多在铺陈,最后一展塞外的秀美风光:草原、大漠、黄河、阴山、英雄、骏马,色彩多样。从形象美来看,诗人对出塞的着墨不多,带着哼唱向读者展现了出塞的雄壮和激昂,人们仿佛置身疆场,高唱《出塞曲》,荣归故里。台湾的美是柔的,春暖花开,婉转绵柔,莺歌燕语;塞外的美是刚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道西风瘦马般苍茫。人常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对故乡的思念,只能借一曲《出塞曲》聊以慰藉,一抒胸怀。音调绵长,意蕴深远,那是祖先血泪与荣耀交织的历史!

席慕蓉作为著名的当代诗人,创作无数,其中,尤以“乡愁诗”见长。这与她的成长环境不无关系。绘画出身的她在创作诗歌时无疑受到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因素的影响。她能够从视觉美的角度出发,进而挖掘乡愁诗中的“行列美”“绘画美”和“形象美”,从而使得乡愁诗作的高度得以进一步升华。

(选自2015年第11期《青年文学家》,本刊有改动)

鉴赏空间

席慕蓉的诗,不少同学都很喜欢。你细细品味过其中的韵味吗?“行列美”“绘画美”和“形象美”,这些通常只在绘画作品中才被强调的因素出现在她的诗歌中,使她的诗作带有了不同于他人的特别美感。请你再仔细地读一读,看看还能有哪些发现与收获?

读有所思

第5篇

浏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全域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随着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道路敞亮了,环境美化了,游客增多了。要增添我市旅游的魅力和活力,从文化心理的视角来看,我们认为应把乡愁文化植根于美丽乡村建设,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一、充分认识乡愁文化的旅游价值

(一)乡愁文化富有独特内涵

旅游要靠文化来支撑。乡愁因乡土而生,根植于人的内心,浓缩了一个地方的生活,是人的家园意识的具体体现,是文化认同的情感投射,是现代人追寻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乡愁文化既传统又时尚,既有传承性又有现代性,发展全域旅游,正应着力挖掘其独特内涵,提升文化价值。

(二)乡愁文化触发出游动机

旅游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项综合性审美活动。乡愁文化以山川河流、建筑民居、田园风物、方言俚语、节庆祭祀、民俗风情等形式表现出来。旅游者对乡愁文化的渴求,是追求品质生活的深层需要,逐渐成为人们一种新的出游动机,成为激发旅游者体验乡村生活的驱动力。

(三)乡愁文化契合旅游开发

乡愁既有个体的,也有群体的,既有民族的,也有地域的。蕴藏在城镇乡村的乡愁文化资源,运用于近年来打造的永安镇华山屋场、梅田湖稻雕景观、桃树湾刘家大屋,游客如织。近期修复的淮川石板街,引起一时轰动,充分说明人们向往乡愁文化的心理。如果把乡愁文化融入全域旅游,进行保护与开发,必将成为我市旅游的重要组合要素。

二、准确把握乡愁文化的开发重点

(一)保护乡村风貌

乡愁,是山脚下的蜿蜒小路,是山坡上的层层梯田,是村边的弯弯小河,是村中一座有故事的老屋……美丽乡村是安放乡愁的最佳场所。但是一些乡村已经不像乡村。建议适当保护乡村传统的建筑风格,坚守耕作传统,留住一部分农业文明,展示传统工具,保留乡村家具,让浏阳的稻田、花海、菜园、瓜棚、作坊、民居融入到全域旅游之中。

(二)传承乡风民俗

l村古老、质朴、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是乡愁情愫最好的酵母。建议按照民俗活动民间办的原则,引导和支持各种形式的民间民俗活动,有计划地恢复和培育优秀民间礼仪,培育乡风民俗应用的文化空间,鼓励和恢复良善的民俗和信仰,强化民间民俗文化的可观赏性,改造升级为旅游项目。

(三)发展民间文艺

民间文艺是烙印乡愁的文化符号,是美丽乡村的灵魂体现。建议做好民间文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进一步还原和培育传统节日里丰富的民间文艺内容,用民间文艺打造各具特色的戏曲小镇、稻雕公园、墙绘村庄、龙狮之乡、楹联屋场、菊石小镇,用民间文艺传递美丽乡愁,讲述浏阳故事,丰富旅游内容。

(四)保留古老地名

古老的地名,散发着泥土芳香,给游子以无尽情思,给游客以无限向往。浏阳是民政部认定的千年古县,有着丰富的地名资源。随着经济发展、区划调整和城镇建设,部分被合并的村庄随意取名,一些老地名也随之废除或是消亡。建议保留老地名,制止生造地名,挖掘地名文化,讲好地名故事。

三、着力打造乡愁文化的旅游载体

(一)打造乡愁旅游产品

乡愁文化必须通过外显的载体才可以被游客感知。要依托幸福屋场、农家乐、农业公园、乡村客栈等,深度开发“美丽乡愁”的吸引物,促进提质升级,打上鲜明的乡愁烙印。传统街道、民居、社区也是留住乡愁、引发乡愁的空间和载体,建议认定并保护一批历史建筑、传统街巷,挖掘利用好能引发乡愁的物质资源及其精神内涵,尽可能保持原有风貌和特征,打造一批整体风貌协调、地域特色彰显的乡愁文化名街名镇名村。

(二)设计乡愁旅游活动

乡愁文化资源及其旅游产品要通过活动的组织才能让游客体验。要以“访千年古县 觅美丽乡愁”为主题,精心设计访源头、拜祖宗、游小镇、吃蒸菜、赏菊石、听乡戏、感乡情、看烟花的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浏阳找到梦中的故乡,得到情感的享受。恢复、包装传统庙会,打造节会活动平台。借力花炮文化节、杜鹃花节等活动,加强策划,有效融入乡愁文化体验活动。以乡愁为吸引要素,“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发挥节会带动地方发展的作用。

(三)开发乡愁旅游特产

第6篇

烬( ) 堤( ) 幛( ) 汹涌( )

荇( ) 蘸( ) 嘶哑( )

2.解释词语。

(1)嘶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汹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乡愁》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意象,不是几种纯粹的客观事物。

D.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

4.下列对《乡愁》的理解和分析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5.下列对《乡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乡愁》以时间短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大陆的绵绵思念。

B.《乡愁》从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明朗、集中而又强烈,表达的情感丰富、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的前三节侧重于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结尾则把个人的悲观与祖国之爱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万千海外游子的绵绵乡关之思。

D.诗共有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基本均衡且对称,句与句之间则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诗中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反复、叠词等多种手法,使诗歌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感。

6.如何理解“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乡愁》中,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用残损的手掌》中,随着“手掌”的移动,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理解最后两行诗之间的因果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用残损的手掌》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哪些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哪些是消极的、冷色调的?请说说诗人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鱼化石

艾 青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探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1)本诗第一节中“跳跃”与“浮沉”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前两节通过诗人的想象,写出了鱼化石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的第一节写出了鱼儿生前的自由、活泼、快乐的生活,这对后文有何作用?诗人在描写鱼儿和鱼化石时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点明本诗中心意思的一节诗是哪一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节中的“但你是沉默的”中的“但”能否删去?为什么?

第7篇

关键词:游子相思 寻根 归宿 现代文明 精神价值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余光中的代表怀乡作《乡愁》传诸四海,家喻户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整首诗歌在时间的渐进推移中,用平静的叙述语调,向读者展示了“我”数十载的生活,从幼时的无知到如今年华老去,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然而作者将这些几经情感波折的经历隐在了简洁明白的叙述语言中,没有直抒胸臆时情感的奔放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它对祖国两岸分离的思考以及年华逝去亲人不再的深切感受力植入了读者的思绪。其实在诗人创作初期,他就发表了诗集《舟子的悲歌》,大量描写了自己对祖国故土的相思深情。《春天,遂想起》:“春天,遂想起/江南,唐诗里的江南……江南,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登圆通寺》:“这是重阳/可以登高/登圆通寺/汉朝不远/在这钟声与下钟声之间/不饮/不配茱萸/母亲/你不曾给我兄弟/分我的哀恸和记忆/”。与大多数写游子之思的诗人相比,在写尽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漂泊之感的同时,有着更深层次的愁绪在牵引着读者,这种哀愁不只是离开故土不得归去的位置的转化,更多的体现在了时间和空间的交替变换之中。正如余光中所说:“所谓乡愁,原有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层次,不必形而下地系与一乡一镇……地理的乡愁要乘以时间的沧桑,才有深度,也才宜于入诗的主题。”[2]

但独写乡愁,千百年来古已有之,游子之情,众生皆备,这不是余光中要做的事情,于是当我们还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这份忧伤怅惘的牵挂中时,诗人抽身而出,大胆发问隔岸的相思深情,情深几许?情感固然重要,但在诗歌创作中,如果一味以情感作为维系一切现实与虚构,政治与利益的纽带,或许在现代诗歌的语境里是行不通的。于是他开始将乡愁的内涵扩展到“人的存在”这样一个哲学高度,开始对迁居台湾的人民的孤独无依的飘零感进行刻画。出生中国大陆的台湾诗人们从小接触的是祖国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内心深处的情感取向是趋向于故乡大陆的。随着国内两个政党的矛盾的激化,内战的爆发,他们不得不随家人迁居台湾,国外势力的深入与干涉,台湾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政治的复杂因素导致宝岛台湾经过漫长的几十年依然在世界上身处尴尬地位。当问起身份,任何一个步出了这片孤立的小岛的人都不知道该怎样回答那善意抑或是挑衅意味的问题。中国人还是“台湾人”这样的一个问题一直纠缠着他们。“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终于到了80年代,台湾政府开放人民赴大陆探亲旅游,开启两岸的民间交流活动。不满于浮萍般生存状态的台湾诗人决定要寻回自己的根。此刻似乎已经注定了余光中的“乡愁”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解构。盼了四十多年的心愿、积蓄了四十多年的乡愁,一夕时间“解放”,余光中顿时不知所措。但是当他踏上故土,才发现生活已经在无形中赋予了“乡愁”又一层含义,他这时的诗歌创作更多的不是在抒发“愁”情,而更多地在反思,在质询。几十年的漂泊生活之后,再一次返回故居,猛地发现故乡成异乡,惊讶错愕之时,更加重了诗人的愁绪,这样的悖论让人不停地叩问这多变而深刻的世界,究竟哪一样才是现实,试想故乡本该是聊以抚慰浪子之伤的心灵良方(理性世界的现实),但如今煎熬数十载之后回到故乡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感性世界的现实),这二者的错位形成了强烈的落差,造成了一种现实和梦境,政治和人性,利益和情感之间的巨大张力,给人以无尽的反思,心灵的震撼和久久的回味。夏志清在论及余光中时说:“余光中不单写往日事物,还把回忆的片段,加上书本上读到有关中国的事态,加上新环境中所经历的那些徒使他倍增乡愁的赏心乐事,一一组合起来,交织成为一个复杂多样化的形象。”[3]

余光中的诗里总是透着远古中国的磅礴与典雅,“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泪中有大禹。我的耳中有逐鹿的鼓声,传说祖父射落了九只太阳,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吓退单于。听见没有?来一瓶高粱!”[4]“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5]白话诗的行文间以古典诗歌的文言,音律节奏时而如骈文般整齐押韵,时而如散文般自由抒发内心情感,挥毫落笔间,华章已定。彰显着台湾诗人博大的文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学底蕴的同时,更以一种更为直接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归宿。当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时代也去了,工业的发展和近代商业的兴起,中国,这个古老的以耕作为主的农业国家,开始在时代的召唤中迈开前进的步伐,城市的崛起、科技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夜间的霓虹灯绚烂多彩似乎也迷乱了人的心绪,狭隘的商业价值观在无数奋斗着的日日夜夜中渐渐萌生,利益的冲突和欲望充斥了整座城市,这里,是诗人的故乡,而失了原本美好淳朴的故乡,又要去何处寻?“相片里的中国,依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不再,牧童遥指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日思夜想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6]此时台湾的乡愁诗人们,在经历了骨肉分离、寻根无处的痛苦之后,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又感受到了生活赋予他们敏感心灵的新的压力,他们不再苦于情感的孤立无助,存在意义的哲学追问,他们感叹自己精神领域的最后一片故土似乎也要在现代文明的车辙下被碾碎被剥夺。这是为文化人所不允的。著名评论家刘若愚也曾说过:“中国诗人似乎永远悲叹流浪及希望还乡。”故土的剥离,漂浮的身世和价值的沦丧,让远在台岛的诗人渐渐意识到了这深深的乡愁情结缠绵不断,似乎注定了是这一代人不得不承受的锤炼。

参考文献:

[1]余光中.白玉苦瓜 乡愁[M].台北:大地出版社,1978:56-57.

[2]余光中.五行无阻 后记[M].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

[3]夏志清.余光中:怀国与乡愁的延续[M]/黄维梁,编.火浴的凤凰 余光中作品评论集.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9:383-390.

[4]《五陵少年》,刘登翰:《余光中诗选》,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03月第1版.

[5]《寻李白》,刘登翰:《余光中诗选》第149页,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03月第1版.

第8篇

你好!

我一直想成为别人脑袋里的虫。因为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别人。

虽说言为心声,可是人总有言不由衷的时候。在国内,我想知道别人是怎样看待我的。在国外,我更想知道老外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虽然也同他们在―起交谈,可是,总还有一种人心隔肚皮的感觉。据作者调查,他发现中国人和意大利人非常相似,都热爱家庭、爱热闹、爱吃面条、爱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作者的一位意大利朋友因工作需要在德国住了两年,刚刚住下没几天,就害起了思乡病,天天想着要回国。原因很简单,德国太寂寞了,她觉得同意大利相比,这里人和人之间没有什么来往,交不到知心的朋友,更没有面条,这一切真是难为她了。两年一到,她马上就离开了德国。可是她一到北京工作,马上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立刻有说有笑,再也不提思乡的事了。作者说她就像一朵荷花,永远都离不开脚下的淤泥。永远都离不开生她养她的文化。我想这两种文化的相似,也许是马可・波罗的功劳吧!

不知是为什么,我很喜欢这个比喻,我觉得自己也是那朵荷花。在国外居住了十年,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思乡的感觉。尽管澳洲的华人很多,这里也有中国城,中国的食品琳琅满目,自己也尽量身体力行,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那样去做。可是不管怎样,我总是有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

思乡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在诗歌《乡愁四韵》中是这样描述乡愁的滋味的: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我不是诗人,对我来说,首先,乡愁是文化上的饥渴。我每次回国,都要买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影碟和杂七杂八的书籍,看着那些丰富多彩的影碟和书籍,我只能怪航空公司太吝啬了,不然我还可以多带一些回来。这一切不仅仅是因为国内价格相对便宜,更重要的是有许多东西在这里买不到、平时好在还有网络,使我能知道国内的―些信息,不至于很落伍,只是觉得好多事情已经离我很远很远了。这种文化上的饥渴并不是书籍和影碟可以解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滴凝聚成了“说不清,理还乱”的乡愁。

其次,乡愁是胃肠上的饥渴,天天吃牛奶面包,总想吃一些家乡的风味,豆浆、油条、咸菜、酸菜都是我想吃的东西,我的胃并没有那么高贵。为了腌酸菜,我和妻子特意去买酸菜缸,在一家朝鲜店里看到了一个十分精致的缸,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要价120澳元,我们没舍得买。又在中国店里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南方人煲汤用的锅,长得类似小号酸菜缸,标价25澳元,我们兴高采烈地搬回了家,白菜2澳元一颗,我们腌了两颗酸菜,因为缸太小,只能放进去两颗。我们就这样每年腌两颗白菜,不是很酸,但是总算可以吃到类似国内香喷喷的酸菜炖粉条了。我们可以讲英语,可以西装革履,可以假洋鬼子,可是却永远改造不了自己的中国胃。

再有,乡愁是感情上的饥渴,虽然我的朋友不多,但是他们大部分都在国内,尽管也打电话,也通信,但是,毕竟生活环境变了,许多的想法也变了,常常有一种话不投机的感觉,原来很亲近的朋友,也变得客气起来。当然最思念的还是自己的亲人,父母年龄大了,我有时希望自己能呆在他们身边,尽一份孝心。可是,我觉得更多的时候,还是他们在帮我们,妻生孩子,父母来帮忙,可是他们最多也只能呆一年,家里还有许多事情,许多牵挂,另外他们也是觉得这里太清静了,呆的时间久了,心里也不安起来。我想他们也属于荷花,离不开自己的故土。

并不是说我们有多么高的觉悟,我们有多么爱国,思乡就是一种情感,思乡就是―种感觉。思乡其实与政治无关,人们说这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正在变成国际村,我们要成为世界公民。可我却觉得无论变大还是变小,无论你身在何方,也无论你能否成为世界公民,思乡的感觉永远不会变,荷花永远都是荷花,永远都离不开脚下的淤泥。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写过一首《长相思》,我觉得表达了所有天下游子的思乡之情: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第9篇

我们阅读现代诗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知人论世

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就是说在鉴赏诗歌时,既要明确诗人的创作背景,了解其写作动机,又要从整体上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如闻一多的《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1925年,他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用“一句话”表达出对理想中的中国的热切期盼,用自己的全部情感讴歌了一个永恒的爱国主题。

二、要抓住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语句,是诗人精心构思的语句,是诗歌“立言之本意”。要抓住就要抓住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诗歌的背后一节。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全诗的“诗眼”,表现出作者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死水》中的“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

三、要分析意象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是通过诗人的选择与锤炼,重新组合后产生的一种含有特殊意义的语言形象,是诗人借助客观事物来表现其内心世界的结果。如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连续使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揭示自己的思乡之情、思人之苦,表达了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思想感情。

四、要知晓抒情

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抒胸臆,即在诗歌中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一种是间接抒情,即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感情,主要有寓情于事和寓情于景两种形式。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采用了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的手法,借助一只鸟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真情。

五、要明确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我们要掌握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如比兴、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衬托、反复、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这样才有助于披文入情,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如臧克家的《三代》: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第10篇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开发写作中的间接情感资源,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训练习惯。

2. 培养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非诗体作品的情意空间的能力。

教学设想:

1.课堂教学设计分为三块:谈诗、写诗、评诗。谈诗是写诗的准备,评诗是写诗的深化。写诗自然是课堂的核心。但是,从学情看,学生对的诗的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识记和理解的层面上,大都不曾写过诗。因此,在学生动手尝试写诗之前,有必要就诗歌特点和写作技巧作必要的铺垫。

2.自制多媒体课件,以增强教学的交互性。

3.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使用:

自制课件,《乡愁四韵》mp3及flash,长城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投影演示《诗歌写作》。

情感 情是诗之胚

景物 景是诗之媒)

(听听音乐《乡愁四韵》,活跃气氛)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喜欢读象余先生写的这样的现代诗歌吗?喜欢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举手)

尝试过写现代诗歌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举手)

请放下。同学们,北大教授、著名学者陈平原先生曾预言,诗歌将在21世纪重新回到文学的主体地位。我们在暗自高兴的同时,却不能不看到,民族诗歌的再度振兴并不是如陈先生所预言的那般轻松,它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尝试着写一写诗歌好吗?

二.方法点拨

首先,我们一起把课本翻开到133页,请大家花5分钟时间把课本上关于诗歌的写作指导看一看,看看有哪些方法和注意点。

(学生看书,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课本告诉了我们哪些关于诗歌写作的方法和注意点呢?(请1学生回答)

(投影展示方法:

一、要有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象;

二、运用意象;

三、运用比喻和象征;

四、运用诗的内在韵律强化感情的表达。)

三 赏诗、评诗

1.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中的一节。哪位同学来读一读?(投影)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

教师:读得很好。请问,这一小节最有人情味的,引起你感触最深的,你认为是哪一句?

(应该是回答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师:为什么认为是这一句?能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来谈谈吗?

(我想起妈妈天冷的时候也会给我送衣服来,还有棉被。[应该是这一类的回答])

师:是啊!是谁在清晨为我们盛起第一碗早饭?又是谁在深夜时还等着我们回去?那是我们伟大而又慈祥的母亲。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句有感情地缓慢地读一遍!

(师生齐读。)

师:不错,读出感情来了。老师读诗的时候,都喜欢改一改别人的诗,同学们请看:“想起故园飞黄叶/想起野塘剩残荷”,我把它改成“想起故园铺绿叶/想起野塘满碧荷”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表达的情感不对,这一首诗表达的是忧愁、感伤的情怀,而这两句的修改却用“绿叶”、“碧荷”两个有生机的事物表达的是一个快乐的情感。(引导学生从感情上来回答)

师:很好。那我换成 :“想起故园的黄叶/想起野塘的残荷”,用“的”字将句子的节奏舒缓下来,不就更切合这种情感吗?

生:也不好。

师:又为什么呢?

生:一个“飞”,一个“剩”,把静景写活了,另外“剩”字还给人有苍凉之感。

师:好极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师:同学们学了这一节,能不能据此说一说这首诗歌的特点呢?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

(1)表达的思想内容比较集中,情与景和谐统一,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启示力。

(2)这首诗感情很真挚。郭沫若说“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

(3)还有节奏感,诗人通过“想起”领起,形象地表现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一。

2.我们再一起来看另外一首诗踏雪而过 同学们看一看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点,还有哪些不足?讲讲自己的理由。

教师朗诵:

踏雪而过

踏雪而过,小雪花

一朵一朵呈现晶莹

村庄的枝桠与屋廊

照亮枯井和水

我听见松雪之上的声音

雪是从土地对面飘来的

落到眼睛里

仿佛去年开放的罂粟

我手执事物的诚实与雪对话

一种方言羽毛渐丰

在高高的天上穿雪飞行

踏雪而过,谁能将天空的身材切断

雪影如潮

覆盖退路的每一枚石头

雪,今夜的画师倒提笔杆

踏过荒原,泪水全无

(学生讨论,回答,众说纷纭,不要求观点一致)

这一首诗是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在他高一时写的,这就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我们也会写出诗来的。

四、写诗

1.补写《乡愁四韵》

好了,关于这首诗歌的评价我们就先进行到这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乡愁四韵》给读一读。

(投影,生齐读。)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师:名为《乡愁四韵》,这里只给出两韵,还有两韵,请同学们补上。最关键的是要根据情感选择好意象,每一韵内前面的意象要和后面的意象有相似和相关的关系,同时要注意句式的一致。

(学生续写《乡愁四韵》)

师:请同学们上来交流!

(师生交流,教师作适当的评点)

师:同学们,对于乡愁,我们还很陌生,但随着我们年岁逐渐增大,随着故乡的渐去渐远,我们对乡愁的理解会逐渐深刻的。现在,大家来看一看余先生的《乡愁四韵》后两韵。

(多媒体展示

给我一瓢雪花白啊雪花白

那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瓢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那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那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师:刚才好多同学的补写的诗和余先生的差不多了。可见,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也会象余先生那样成功的。我建议同学们把我们今天的作品集成一个集子,等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再来读它,会倍感亲切、倍感激动 的。

3.创作整诗

现在,大家请看:

(投影:长城图画)

师:同学们有没有到过长城?到过长城的同学请谈谈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

(学生谈长城)

师:不错,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伴随着我们这个民族走过了许多风风雨雨。

请大家根据画面提供的图象,用合理的形式创作一首小诗,不超过十行。

(学生进行创作)

师:好!哪位同学先来。

(学生展示)

(师生讨论,打打分)

师:同学们看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一致吗?两位作者说说。

(作者谈)

师:可见:同一个事物可以选择不同的感情方向去抒发。同学们,请看这一首:(投影,师配乐朗读)遥远的东方/辽阔的边疆/一道绵延的老墙/前人的风光/后人的沧桑/万里千山牢牢接壤/雨后的霓虹/落寞的长龙/一道显赫的老墙/始终冲不开/始终抛不去/始终装英雄逞豪强

师:同学们,诗不仅可读、可写、还可以唱。下面我们同唱《乡愁四韵》,前两韵我们跟着罗大佑唱余光中词,后两韵,个人唱个人写的,好吗?

(师放录音,师生同唱。)

第11篇

关键词:乡愁 选词 意象 韵律 风格

美国诗人Robert Frost有一句名言: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诗者,译之所失也),不管这句话是多么极端,它还是道出了诗歌翻译的难处。中文诗歌更因其语言凝练、节奏性强、意象丰富而成为翻译的通天塔。尽管艰难,还是有很多热衷于翻译的文学家努力探索,试图将中诗这一璀璨明珠送出国门。众所周知,所有翻译的前奏都是理解,而诗歌的理解更需多揣摩推敲、审词琢句,以期磨刀不负砍柴工,因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都会为后面的译作再现产生差异。本文将以台湾余光中先生脍炙人口的作品《乡愁》的5个不同译本为例来分析和品评不同译本的差异。

《乡愁》是一首风格典丽的现代诗。余光中先生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意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给读者呈现了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母亲去世,从此阴阳两隔,生死两茫茫;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通过这些不枝不蔓的意象、幽远深邃的意境、丰富含蓄的内容,诗人低回掩抑、如怨如述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展现出来,让人回味无穷。

译文1:陈文伯译

When I was a child/my homesick was a small stamp/ Linking Mum at the other end /And me this.

When I grew up/I remained homesick/but it became a ticket/by which I sailed to and from my bride at the other end.

Then/homesickness took the shape of the grave/Mum inside of it/and me outside.

Now I'm still homesick/but it is a narrow strait/ Separating me on this side/and the mainland on the other.

译文2:杨种琰译

When I was a child/Nostalgia seemed a small stamp/:“Here am I/ and there my mother.”

Then I was a grown-up/Nostalgia became a traveling ticket/:“Here am I/and there my bride.”

During the later years/Nostalgia turned to be a graveyard/:“Here am I/and yonder my mother.”

And now at present/Nostalgia looms large to be a channel/:“Here am I/and yonder my Continent!”

译文3:赵俊华译

As a boy /I was homesick for a tiny stamp/ I was here/Mom lived alone over there.

When grown up/I was homesick for a small ship ticket/ I was here/ My bride remained over there.

Later on/ I was homesick for a little tomb/ I was there/ Mother rested over there.

And to-day/ I am homesick for a shallow strait/ I am here/ The Mainland lies over there.

译文4:张智中译

When I was a child/ Nostalgia is a tiny stamp/I am hither/And Mother is thither

When I become an adult/Nostalgia is a slip of boat ticket/I am hither/And bride is thither

Later on/Nostalgia is a short tomb/I am without/And Mother is within

But now/Nostalgia is a shallow strait/I am hither/And the mainland is thither

译文5:余光中译

When I was young/Nostalgia was a tiny stamp/Me on this side/Mother was on the other side.

When I grew up/Nostalgia was a narrow boat ticket/Me on this side/Bride on the other side.

But later on/Nostalgia was a low,lowgrave/Me on the outside/Mother on the inside.

And at present/Nostalgia becomes a shallow strait/Me on this side/Mainland on the other side.

一、选词

“乡愁”的翻译,有两个译本译为“homesick”,其余两个版本为“nostalgia”。根据Longman English Dictionary, homesick――feeling unhappy because you are a long way from your home,而nostalgia――a feeling that a time in the past was good, or the activity of remembering a good time in the past and wishing that things had not changed.对比我们会发现,nostalgia比homesick范围更广,意思更贴近原文,原文中作者不仅仅是在抒发一种思念家乡的惆怅之前,还有对过去美好的追忆。因此用nostalgia更为准确。

二、意象

四个意象中邮票都翻译为stamp,船票也都译为ticket,而坟墓的表达,有两个译为grave,两个译为graveyard,一个翻译为tomb,这三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辞海》中grave指一般的“土墓”;tomb可译为“陵墓”,是坟墓的雅称,tomb表示“坟墓”时,比grave更庄重,在说“扫墓”时,多用tomb;而graveyard指墓地,故不合适。海峡一次有用“strait”和“channel”之分,根据《韦氏词典》channel指a strait or narrow sea between two close landmasses;而strait则指a comparatively narrow passageway connecting two large bodies of water,可以看出channel强调长而宽,strait强调短而窄,因此此处用strait更贴切,再者原诗中此处指台湾海峡,官方正式说法就是使用strait。

三、韵律

原诗使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叠词既表现了作者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又有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以下是5篇译文的对映英译本,不难看出译文1、2是只翻译其中个别的重叠形容词,大部分却漏译了,而力求保留与原诗具有同样音韵之美的是译文3、4和5,这些形容词使用得恰到好处,与所修饰的中心词构成头韵(tiny stamp, small ticket, narrow boat ticket, little tomb, short tomb, low low grave, shallow strait),译文5音律美尤为突出,除了头韵,还有尾韵(narrow, low, shallow),从而具有与原诗一样的动人音调。

此外,原诗每行四节,每节三个音节,语言简明流畅,音韵自然和谐,节奏紧凑明了。译文3译为 As a boy/ When grow up/ Later on /And to-day每行四节,每行三个音节,抑扬顿挫,创造性地取得与原诗同样的效果。

四、风格

原诗的意象是通过隐喻“乡愁是……”的结构表达出来的,“是”字在原诗中反复出现达四次,作者通过一个简单的“是”字,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隐晦朦胧地将自己不同时期的乡愁具体化,除译文3译成“be homesickfor”句式外,其余文本分别译为was, remained, took, is; seemed, became, turned to be, loomed large to be; is, is, is, is,和was, was, was, becomes,含蓄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寸断柔肠的思乡情结。但译文3译为 I was homesickfor(a tiny stamp/a small ship ticket/a little tomb/a shallow strait),回译出来的是“我怀念家乡的小小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显然与原诗有出入。

“我在这头……在那头(里头)”在原诗中也是反复出现了四次,这个短语的反复使用突出了虽然时空变化、星移斗转,但是我的思乡之情却始终如一。5篇译作用词略有不同,总体来说有“the other end (side),this end,inside,outside,here,there,yonder,without,within,hither,thither,这些词简练含蓄地传达了原诗朴实无华的语言特色和深远幽邃的寓意,但从语体角度来看,译文4采用的是古词(hither,thither),不太符合原诗的语体。

五、总结

总之,5篇译文的译者都以各自的理解基础、知识经验和学识涵养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和再现了原诗,若从诗歌音、形、意三美方面综合考虑的角度来看,译文5无论是在意义精准,还是形式优美和音律和谐上都是最为契合的;但若从音、形、意单方面来看,译文1最具意美,译文2最具形美,译文3最具音美。

参考文献:

[1]蔡华.译逝水而任幽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

[2]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海岸.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1).

[4]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第12篇

作者:席慕蓉

ISBN: 9787506377447

定价: 39.80元

装帧:平装

页数:240页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08-01

作者简介

席慕蓉,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

1963年,席慕蓉在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席慕蓉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这本《写给海日汗的21封信》,是席慕蓉的散文新作。海日汗,是一个存在于席慕蓉想象中的少年,是席慕蓉自己设定的诉说对象,他是一个生长在内蒙古的蒙古少年。席慕蓉用六年的时光和绵密的笔触,写下她对海日汗的期许,并与他分享自己在寻觅原乡路上的具体心得。席慕蓉从自己的小小乡愁里走出来,重新面对自己家族在此生长繁衍的山河大地,开始娓娓诉说。所谈的内容,涵盖蒙古及蒙古高原其他游牧民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当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诸多话题,以散文语言和书信形式呈给读者,深入浅出,亲切感人。

席慕蓉的成长历程,注定了她的与众不同。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一位能骑善射的王族公主。席慕蓉的全名是穆伦・席连勃,蒙语大江河之意,汉文音译席慕蓉,而这位永不停歇的寻乡诗人,一如既往用文字结构用色彩填充用镜头记录,她向世界展现内蒙之魂。席慕蓉说:“回到故乡后,我成为了一个身份确定的蒙古人,我总是下意识地讲述我的蒙古,朋友说,有时候他们在享受我的蒙古,更多时候,他们在忍受我的蒙古。我突然发现,对故乡爱的表达也不能‘自我膨胀’,也需要理智,不能浮夸,因为每个人的故乡都很美好。”这是一种超越,或者是对乡愁全新的诠释。

席慕蓉笔下,“海日汗”就是蒙古族孩子们的代名词。为什么专门给蒙古族孩子们写信呢?席慕蓉说,因为他们在逐渐丢失自己民族传统的土地、文化、价值观、母语,他们在迷失方向。这是“最让我心怀疼痛的”,而“我的年龄比你大了几十岁,因此多了几十年慢慢反省的时光。同时,在最近的十几年间,我又有机会多次在蒙古高原上行走,遇见了许多人许多事物,有了一些感触和领会,就很想告诉你。”这样,也许可以对他们有些用处,让他们能在百万、千万,甚至万万的人群之中,安静而又平和地寻找到真正的自己。

席慕蓉的乡愁,经历了从个人的乡愁,发展到民族的和整个游牧文化的乡愁的演变过程。席慕蓉发现:“在教科书里,不论是‘匈奴’‘突厥’‘回鹘’还是‘蒙古’,好像都是单独和片段的存在。而其实,在真实世界里,亚洲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是代代相传承,有着属于自己的悠久绵延的血脉、语言、文化和历史的。”但是,她并没有为此而怨怪任何教育系统,她写下了自己深刻的领会:“海日汗,能够‘明白’、能够‘知道’、能够‘分享’,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即使是如我这般的后知后觉,也不能说是太迟。”她保护民族文化的那份执着和焦虑,让人心生敬佩。

席慕蓉抒情的笔触,带我们审视青春的忧伤;她浪漫的表达,见证了成长中的美好。她写道:“在我心里,一直有一首歌。我说不出它的名字,我也唱不全它的曲调,可是,我知道它在哪里,在我心里最深最温柔的一个角落。”或许正是这样的“深藏”,造就了席慕蓉忧郁而敏感的生命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