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读书改变命运

读书改变命运

时间:2023-05-30 08:54: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读书改变命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读书改变命运

第1篇

几年前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我听一个博士生用自己做例子,讲解读书是怎样改变命运的。她罗列了同一个祖辈下十多个子辈和孙辈的家族树。家族树上,除了她自己通过读书成为博士以外,其余孙辈或务农或打工,都未能脱离祖辈原本所处的阶层。

后来我就再没有这位女博士的音讯了,不知她是否已经顺利毕业,也不知道她能否在博士的千军万马中成功找到合适的工作。又假如她幸运胜出,成为高校教师,她是否像其他很多年轻学者一样,经常感慨高校“青椒”(青年教师)收入太低工作压力大的“悲惨”境况?她是否又会时常陷入愧疚,因为她无力回报在经济上支撑了她10年大学求学路的家人?

这是一个真理轻易崩塌,信念总是动摇的时代,“读书改变命运”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随之倒下的是“知识就是财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书中自有千钟粟”等风行一时的教育励志口号。取而代之的是“一毕业就失业”,“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学生拖垮全家”等令人沮丧的说法。

一个曾经振奋人心的信念倒下了,问题是――谁是凶手?

我最近看了一部名为《读书致贫》的纪录片,是《为什么贫穷》系列公益纪录片中的一部,由丹麦一个公益组织拍摄,旨在唤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关注。《读书致贫》是关于中国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学生在高考前后的纠结,一个从独立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艰难的求职经历,以及一个私立学院的“讲师”四处宣讲,“忽悠”低分学生到这个学费高昂教学低劣的学院读书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令我震惊的是,在一些情况下,教育不仅无法助人脱贫,甚至使人更贫困了。穷人不是教育恩惠的对象,反而成为了教育产业捕食的猎物。用纪录片中那位“讲师”的话说就是,他们学校一般只挑偏远地区消息闭塞的地方宣讲招生,因为这些学生不像城市里的学生,没什么见识,根本没办法识破这些骗局,不知道一旦进了这些学校,面临的将是什么局面。

教育是任何国家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对公共产品的依赖程度,穷困阶层一般比富贵阶层更高,因为富人更有能力自寻出路。公共产品存在缺陷的地方,穷人更可能成为更大的受害者。例如,食品安全也是一个基本的公共产品,但是现在农村地区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监管疲弱,农民或许可以用较低价格买到这些商品,但却可能要付出更高的医药成本去治疗伪劣食品导致的健康问题。一个国家至少应该确保穷人能够在同等成本下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假如他们需要付出更大代价,或是根本就被拒之门外,那么有关政策一定是出了问题了。

在教育方面,穷困人群几乎在每个关卡上都沦陷了。同样是义务教育,城乡的教育质量差距越来越大。同样天资的学生,由于出生家庭的不同,就注定了在将来的求学道路上,会比其他人更为艰难―他们需要更高的成绩才能进入同样层次的大学;假如他们成绩一般,则可能要支付更高的学费进入那些教育水准非常可疑的各路学校。等他们毕业时,还要背着沉重的经济和情感债务,在熙熙攘攘的职场上负重前行。

命运总是不公平的,教育应有的目标便在于减缓乃至纠正不公平的命运给人们造成的冲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度相信“读书改变命运”。当教育本身成为不公平的根源之时,这个信念便成了受害者,久而久之,整个社会都可能是受害者。

(摘自《南风窗》)

第2篇

读名著读人生

初一(11)班丁缪妍

书像大海里的一叶小舟,让你自由的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载着你奔向成功的彼岸。书又像是一杯蜜水,能让你在读书时品味到知识的甜蜜。读一本好书,就像是茫茫田野里播下的一粒种子,播得越多,人生的收获也就越大。

一本书,如同大海里的航标,指明你人生前进的方向,带着你从困境走向光明。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感受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从而感悟到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想最终战胜困难,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有勇于与困难作斗争勇气,决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读《老人与海》,我们从老人与鲨鱼顽强搏斗的过程中,感悟到我们不但要勇敢面对困难,还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困难,在困难面前不能乱了手脚,要临危不惧,永不言败。

一本书,犹如心灵上的药剂,让你的心灵变得纯洁,成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读《爱的教育》我们从一个个催人泪下的爱的故事中,懂得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任何一种优秀的品质,最根本的东西就是爱!爱能让人变理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读《欧也妮·葛朗台》,我们看到了贪婪和吝啬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钱的奴隶,变得冷酷无情。如今,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人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丧失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和情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金钱面前,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不做一个贪得无厌的吝啬鬼。

一本书,宛如是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是用知识铸就而成的。读《上下五千年》,我们了解到了中国五千年璀璨光辉的历史,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博大;读《昆虫记》,我们了解了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昆虫世界,感觉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读《十万个为什么》,我们了解了许多科学常识,知道了还有许许多多难以破解的科学奥秘,等待我们长大了去攻克。

…………

读名著,读人生,打开书页,开卷有益,点亮人生的航标,激起智慧的水珠,搏击人生的浪花,奔向成功的彼岸!

第3篇

前一阵连着出了几个关于高校领导腐败被的案例,让我觉得非常震惊。一个是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其已交代招生等问题,涉案金额达数亿元;还有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在主管基建的过程中因贪污行为被抓起来,而且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建立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长江学者;还有浙江大学一位搞环保的专家陈英旭,贪污了亿元课题经费。

这些案件让我想起了前些年上海交大的“汉芯事件”,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了“汉芯一号”,借助“汉芯一号”陈进又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使原本该给国人带来自豪感的“汉芯一号”,变成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我奇怪的是这些人都有着良好的知识教育背景,其中不乏海归派,过去大家爱嘲笑比较穷苦的地方造假泛滥,但怎么能解释,这些在大城市著名高校里衣冠楚楚的教授,学科带头人,做事情的低级程度,跟社会上一些坑蒙拐骗、没有底限的案例相比有过之而不及,斯文扫地,超出满清统治时期《儒林外史》所描写和能想象到的有些读书人的堕落程度。

我们理解一个学者应该有他追求知识的内在价值和尊严,比如做一个科研项目,是为了从科研中获得很多的成绩,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按马斯洛的说法,人的需求分几个层次。最低层次是安全和温饱比如生计困难的人,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填饱肚子而去坑蒙拐骗,去偷、去抢,饥寒起盗心啊。有些人面临生活压力,在大城市,买不起房,上有老下有小,意志不坚定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非常难理解的是,最近披露的这些人一路走来该拥有的都拥有了,在北上广都有几套房了,结果还贪污上亿,一个学者到底要这么多钱干什么?欲壑难填啊。想多赚钱,你就去下海当企业家光明正大赚钱不好么?啥都不想放弃,啥都想捞,这些人是咋教育出来的?

前些年,中国特别流行一句公益广告词:知识改变命运。从这个角度讲,这些学者的行为就变的可以理解了。他们选择从事这个行业,无论是环保、科学,哪怕是成为了一名长江学者,我想其实他们对科学研究本身并没有什么兴趣和爱好。知识改变命运的公益广告里讲到,一个学者原来从小就是准备放羊的,家里很穷,本以为以后要一辈子放羊,结果因为考上了著名的大学,现在成为了一名教授,人生非常有成就感。

把这些作为励志的故事是可以的,但是像这样的人为什么不去做一个企业家呢?他们在著名大学里当教授,但人生的追求不能说和那些挖煤发了财的人就有什么区别。如果光是为了改变命运的角度,做企业家更可以理直气壮地实现对财富的追求,当然企业家也要讲诚信,讲正能量。

英国皇家科学院有一个天文学的学者说过:干天文学的学者,第一不能太穷,第二也不能太有钱,干这行如果太有钱了,就会有很多并不是真心想研究学问的人混进来。包括我奶奶从小跟我讲,我们家是读书人家,要读书,她也从来没说过读书要多赚钱,对她来说,读书就是一种传承的生活方式,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读书本身是使命,读好了书就教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就不愧对列祖列宗了。

我试图追寻这些学者的心路历程,他们受到很好的教育,甚至出国,当了长江学者、院士。但他们追求的就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对他们来说学术就是一个生意,并没有想过知识对社会有什么样的意义,只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可能并没有怎么想到知识对人类有什么意义,知识的研究过程中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快乐,哪怕没有任何乐趣,就是为了出人头地,他们也会干得很勤奋。

知识改变命运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错,也是一种合理的需求。但我总觉得这种调调缺了些什么,这种功利的、势利的价值观至少不应该是现在整个知识阶层的一种导向。

第4篇

自古便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在我

看来,读书,是为求学,求学,是为成才。

泱泱中华,虽不尽然皆是求学刻苦方成才之人,但成才的,必然是刻苦求学。

一条求学路,困住多少求学人?不知多少人知难而退,又不知多少人知难而进,“知识改变命运”,为了这一句话,多少人在勤学苦读,践行者、追求着。

小时候我看过很多书。记得,有过明初文学家宋濂宋学士抄书苦学;北宋范仲淹划粥而食;战国时期的苏秦锥刺骨,汉朝大儒孙敬头悬梁;晋代祖逖闻鸡起舞……勤学苦读事例数不胜数,一个个故事感动着我,我深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终于,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踏上了初中求学的路上。

我的家在一个小镇上,并不大,一条街一会儿就能逛到头。我并不满足于这一片小天地,若想走出,不能靠父母,仍要靠自己踏上求学路。记得进入初中报到那一天,正值金秋九月,稻浪浮动,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那些劳作的农民挥舞着镰刀,时而挺直腰板,时而下腰“唰唰”地一堆一堆的摆放稻穗,满脸的汗水,一身的疲惫。看着他们,我内心感触很多,如果换做我,我没有丝毫力气,若有一天让我去完成,我或许会累得爬不动吧。并不是说我瞧不起他们,只是凭我的力气,由不得我做这份工。那么,要走出小镇,走出这片小天地,唯有靠自己努力拼搏!

金麟岂是池中物,遇着风雨便化龙!

我不是金麟,也不知是否会化龙,只知我不想困于池中,无数人改变了自己,我也可以的。

记得,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曾说过: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不管现在的生命是什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的冲破障碍,当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现在,我们积累着知识,正慢慢地、一步步地在求学路上努力着、拼搏着,相信有朝一日,能跨出小池,走向自己的崭新天地!

教师点评

本文作者用心构思,思维缜密,围绕“知识改变命运”,由古至今,由人及己。一句“金麟岂是池中物,遇着风雨便化龙!”表现自己内心的强大学习动力。全文一气呵成,浑然天成!

第5篇

“我看读书是没用的。”陕西农民韩培印叹了口气,如是说。

这里的“读书”是指求学读大学。韩培印的故事,我早先就知道个大概:他的儿子韩胜利考上了西安一所大学,为解决学费生活费,老韩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然后跑到西安去打工……导演李军虎偶遇老韩,拍了一部纪录片《父亲》,讲述了这位“中国式父亲”的故事,该片还在香港得过奖。这位父亲也会让人想起罗中立的著名油画《父亲》里那个耳朵上夹着一支笔的父亲形象。

九年过去了,如今老韩一声叹息,他吃惊地发现儿子小韩大学毕业后的收入甚至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自己,根本就没办法还掉以前欠下的债。“知识改变命运”在他家似乎成了海市蜃楼。

显然,这是老韩家的情形,“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说“知识会改变每个人的命运”。小韩毕业后好歹还有工作,许多大学生却毕业即失业。曾是纪录片主角的老韩,想想《父亲》、想想儿子,恐怕不知该笑还是哭。

但是,老韩的这一声叹息“我看读书是没用的”,的确折射出当今教育与社会的许多现实问题:大学学费昂贵,求学成本高,对于低收入的农民家庭来说尤其高;大学教育质量普遍下降,人才培养出现种种问题;社会固化,底层向上层流动困难……

不管怎么说,读书求学是一辈子的事,水平能力毕竟是与求知学习同步增长的,而工资收入则是与水平能力一起水涨船高的。可问题是,如今大学教育质量滑坡,在中学阶段学得太苦的孩子们到了大学普遍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毕业后没有与文凭相适应的真才实学,想获得高收入,难。

专栏作家老愚不久前在微博上说:“面试完一堆研究生,我不由自主地崩溃了。无知识、无立场、无求真之诚意,只剩下一张教育部发的文凭。新闻系研究生一口咬定利比亚近邻是阿尔巴尼亚、《冰点周刊》是《北京青年报》 的名牌产品,中文系研究生称自己看过的文学杂志是《读者》,思想史专业的研究生不知朱维铮为何人……”你瞧,科班出身的研究生都是这个水平,还想拿多高的工资?

“我看读书是无用的”在目前的现实语境下,恐怕会有不少人发出这样的叹息和感慨,但这是否意味着今后的孩子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就不需要读书了呢?当然不是。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缩小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之间的差距、创造更公平的就业条件和环境,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第6篇

一边是高校扩招、生源减少,录取率年年攀升,一边是高考弃考人数在以每年接近10万人的速度增加。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透露,今年的高考弃考人数约100万人。其实,早在2009年,高考弃考就已成为一个公共话题。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当年弃考学生规模达84万。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孩子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孩子。高考,本是绝大多数人放飞梦想的开始,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视作改变命运的绝好机会。尤其对农村孩子来说,高考无疑成了他们跃“龙门”的最佳途径。可是,面对这种或许可以“改变命运”的人生大考,为何有那么多人选择放弃?

游离于高考考场之外的百万高三毕业生,弃考原因可谓千差万别。有关人士通过对近几年来愈演愈烈的弃考现象分析,认为导致学生弃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父母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孩子放弃内地高考,选择“洋高考”,即出国留学。二是因为平时学习成绩不理想,觉得高考无望而放弃高考。三是有些学校为“提高”学校的高考成绩和升学率,动员成绩差的学生放弃高考,这是典型的“被弃考”。四是家庭经济条件差无法负担上大学的昂贵费用,或担心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干脆放弃高考提前加入打工大军的行列。在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的今年,因这种原因弃考的人数明显增加,而且这些弃考的孩子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市中的贫困家庭。

不管因为何种原因弃考,但是当弃考已由极个别的特例演变成了令全社会关注的趋势时,那就不是正常现象。从表面上看,选择“洋高考”是考生的自利,但认真分析就不难看出,这其实是对我国高考单一评价体系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我国高校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因成绩不好被教师“劝弃”则是学校在功利的办学目标下,侵犯学生考试权利的表现,理应加以杜绝。至于因学习成绩差无法考进理想的学校而弃考,则暴露我国教育缺乏多元选择的窘境――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达到3100万,高考升学率近80%,可高考焦虑依旧,就是因大家只盯着少数重点高校,认为“只有上一本才是上大学”。因家庭贫困或担心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放弃高考,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令人深感忧虑的是,这种弃考者所占的比例最大。

为什么弃考的大多是农村孩子?在他们弃考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小刘是贵州省都匀市某中学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尚可,如果高考时发挥正常的话,考取二本院校应该不成问题。可是,家住农村的他,临近高考时遭遇了一场家庭变故――今年4月份,他的父亲被查出患有胃癌。为了给父亲治病,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如今已债台高筑。在这种情况下,小刘只好眼含热泪离开校园,提前踏上打工之路。因为他很清楚,手术后的父亲基本上已丧失劳动能力,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自己必须尽快出去挣钱,以便让家里早日还清债务。

就读于江西省永新县某中学的小贺家住永新县龙门镇,一直在认真备战高考的他,高考前夕竟然决定放弃跃“龙门”!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很意外,事后大家才了解到,今年年初,小贺的父亲贷款十几万元建起了一个养猪场,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一场猪瘟使他血本无归。小贺知道,即使自己能够顺利考取大学,家里也无力供他读完大学课程。

如果说以上两名学生弃考的原因具有偶然性,尚属特例,那么,下面的事例则很有代表性。

据江西省新干县某中学的于老师介绍,今年春节过后,他发现班上有3名同学迟迟未返校。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于老师有点着急,于是逐个打电话催他们返校。结果发现他们三人已结伴外出打工。当问及他们放弃高考的原因时,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如果要供自己上大学就必须借贷。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担心家里举债供自己读完4年大学后,自己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与其毕业就失业,倒不如趁早出去打工,以减轻家里的负担。

笔者接触过很多来自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孩子,发现他们都被家庭经济条件和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困扰着,这也成了他们放弃高考的主因。另外,农村学生从小就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已“输在起跑线上”的他们,认为自己难以与从小就享受着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学生“分庭抗礼”,这也是他们放弃高考的原因之一。

很多农村孩子认为,就算自己能够顺利考上大学,就算自己大学毕业后能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工作,但城市的生活压力也会让他们自己不堪重负。在他们看来,大学毕业后,如果不留在城市工作,似乎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如果留在城市工作,今后要面临买房、买车的问题,对于压根就没资本啃老的他们而言,这将是一道很难迈过的门槛。与其在重压下开始新的人生,倒不如放弃高考选择打工。有媒体报道称,在部分乡镇中学,有30%的农村学生放弃高考。

恢复高考之初,因录取率太低,很多考生落榜后便通过复读参加来年的高考,有些人连续七八次参加高考才得以走进大学校园。因为那时的高考成了人们改变命运的最佳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只要你能考取一所大中专院校,就意味着吃上了“皇粮”,读书期间不但不用交学费,而且每月还有助学金,毕业后国家统一分配工作。那时,“知识改变命运”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看得见的预期。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考录取率也不断攀升。如今,部分省市的高考录取率已超过80%。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却有这么多人放弃高考。因为在不少人看来,上大学已不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高考对改变命运不再取决定性的作用了。在弃考者当中,有很多人不仅仅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的缘故,他们还或多或少地受了“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新读书无用论”发端于大学生就业困难。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增,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困难,读书已不能带来经济上直接的、明显的实惠。不仅如此,一些家庭甚至还出现“读书致贫”“读书返贫”的现象,以至于有些农民把送孩子上大学看成是一场“赌博”。

长春某中学高三学生万平不顾老师的劝阻,执意要放弃高考。家住农村的他直言不讳地对班主任老师说:“上大学有什么用?上大学就是一场耗费家里十几万元钱和自己4年青春年华的赌博。去年暑假,我曾在长春的一家公司做过兼职销售,公司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每个月工资才1000多元。他们辛苦工作一年,还不如我爸打工三个月挣得多。我爸是木工,初中都没毕业,挣的钱却比很多硕士研究生都多。我打算先跟父亲好好学习木工手艺,再去学开挖掘机,这些都是真本事,今后的工资也不见得比大学毕业生低。”

江西省吉安县某镇的刘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大学毕业已一年多,一直未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读大学时欠下的几万元贷款至今无法偿还。迫不得已之下,最近他才在表哥开办的一家小厂谋了一份临时差事。刘某的小儿子今年高三毕业,刘某坚决不同意小儿子参加高考。当老师跟他做工作时,刘某的态度依然十分坚决:“你们就是说破天,我也不会让小儿子再去上大学。我大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了,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乖乖地跟他表哥打工。他表哥连高中都没读完,如今还不是照样当老板。读书有什么用啊?”

贵州省大方县某镇中学副校长李红认为,一些高中毕业生外出打工,每个月能挣到两三千元,多的甚至能挣到四五千元,这使得很多农村学生和家长认为读书“无用”。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给高考做“减法”,一边是收入不错给打工做“加法”。两者一起作用,让高考作为农村孩子上升渠道的优势地位日益被弱化。

值得注意的是,受就业形势影响,“新读书无用论”已出现了明显蔓延的趋势。据李红介绍,当地不少学生提早到高二、高一甚至初中毕业就离开了校园。他说:“我们学校高一、高二外出打工的学生大概占全校高中生的15%左右,近几年还有增加的趋势。”

也许有人会批评这些弃考者和家长目光短浅、小农意识,但这让人感觉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试想,花费十几万元供孩子上完4年大学后,孩子却找不到工作,这对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虽然我们未必要赞同他们的观点和做法,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应该能够理解其苦衷。其实,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民对于知识的重要性并非没有认识,他们羡慕城里的读书人,现实生活也直观地告诉他们知识对于人立足社会的重要意义。可是,有两大现实困难又使他们感觉读书“无用”:一是巨额的教育费用,二是教育投资回报的潜在性和迟缓性。教育投资表现为人力资本的增值,是一种无形资产,虽然受用终身,却难以有形化。而越是贫困的家庭,越是希望对孩子的投入能够立竿见影。读书不能使眼前的困境得到好转,而不读书更看不到希望,家长和学生陷入了两难境地。所以,“新读书无用论”是贫困者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矛盾的困惑,“赌博”一说可以最形象地表明他们对现实困境的迷茫。

知识储备也许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会在生活中无形体现。因此,在补充知识的年纪,如果不是因生活所迫,还是先别想着如何去赚钱,而应想着如何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际关系的拓展,一定会出现因为你的知识匮乏从而使很多机会从自己身边消失的情况,到那时再去后悔将为时已晚。当然,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上大学也未必是学习的唯一途径,但是,千万别让“新读书无用论”影响自己的决策。

知识改变命运,是很多人都信奉的道理。恢复高考至今,不少人通过上大学实现了的理想。尤其是一些农家子弟,通过高考使自己跳出了“龙门”,最终成了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彻底改变了自己及家人的命运。然而,如今却有不少农村孩子放弃高考,不愿跃“龙门”,他们究竟靠什么改变命运?

农村孩子不愿跃“龙门”,症结在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竞争不公平。农村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年,教育投入越来越给力,但教育嫌贫爱富的现象依然存在,越是大城市,越是名校投入越多,动辄花上亿元建设超级中学,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学校。而一些农村学校,却成了被忽略的大多数,农村孩子入学率、升学率和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市。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再加上一些招生制度的影响,农村孩子难以跟城里孩子比拼,失去了上更好大学的机会。

那些放弃高考的农村孩子,本身没有什么生存的技能,社会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如果他们参加高考,日后或可能通过考研、考公务员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彻底放弃高考,他们连这点希望也没了,只好远离家乡,日复一日地打工,流浪在城市边缘。

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高考弃考潮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析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不正常现象,是因为高考弃考更多是无奈的选择,这就出现一个令人困惑的景象:在面对高考焦虑时,不少人士希望大家有多元选择,不要走上大学一条路,而真有学生放弃高考时,却觉得很可惜。要消除这种无奈,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是一个方面,而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降低贫困家庭孩子的教育成本,使教育不再成为他们的无法承受之重。

熊丙奇认为,面对高考弃考人数逐年增加的局面,教育部门和高校必须反思,反思的思路不是高考独尊,强调高考的权威性,而是应该努力推进教育多元发展和创造多元成才渠道。

如果教育多元发展,每所大学都按自身的定位,办出个性和特色,那么,大家就不会有所谓的“名校情结”,也不会出现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就去选择“洋高考”的现象。这需要教育部门取消一系列教育歧视性政策,落实学校办学自,促进各类学校平等发展。熊丙奇表示,如果成才模式多元,高中毕业不参加高考,而是直接工作,也会得到社会认可,且今后的人生发展空间不受局限,不会因没有大学学历而被另眼相看,也不会因为先工作再高考进入一般院校而受“第一学历”歧视,放弃高考直接工作之路,也就不会令人担忧,这需要我国打破“唯学历论”,建立全新的人才评价体系,并消除就业中的歧视。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弃考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底层上升通道受阻,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将会代际传递,一代穷而世代穷。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是人口城镇化,阶层固化阻碍了农民变市民,将给经济社会转型带来冲突和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机会,这样才有可能让农村孩子改变命运,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政府部门应当调整教育政策,加大力度调整教育资源分配,补足农村教育资源短板,为农村学生创造更多机会,让农村学子重燃希望。

第7篇

今天和同学分享的不是心灵鸡汤。何况作为一个长辈,我本人是非常反对“伪励志”的,片面地灌输所谓的成功学,用指标来衡量所谓的成功。伪励志是青春期的毒药,我们要拒绝服毒。青年人当然要奋斗,但作为一个老师,片面鼓动出人头地,夸大所谓的“成功”,起码是不负责任的。

我大学毕业30年了,我的感受是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常人。按照世俗的指标,我们都不是金字塔的顶尖人士。我们带着“伪励志”灌输的心灵鸡汤走到社会上,就会有偏差。我们在谈青春奋斗,先问问自己,我们还有没有平常人的心境,有没有自己的态度,而不要轻易以别人的态度为态度。

我要谈的第二个话题:知识改变对命运的态度。去年我去陕西师范大学做了次演讲,按照惯例留了联系方式。之后接到一封学生来信,他自称“可怜的农村屌丝”,讨论的问题很大:知识能改变命运吗?说自己“对生活没有任何的控制感”,怀疑读书学习“这条路真的可以兑现出什么吗”?

我在给他的复信中说:我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太大的命题,因为大,就显得笼统甚至空洞。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莫如说“知识改变我们对命运的态度”。比如你说“怀疑读书上学的意义”,这种怀疑的态度,恰恰是读书上学后获取的。读书与思考让我们看到世界是多元的,人生有多重可能性。我们不必复制一遍父亲、祖父的人生,不愿别人安排我们的人生,即使相信所谓的命运,我们也会说“尽人事,听天命”,要不然不真是白活一世了吗?

我想给大家介绍我认识的一个人,在我的“天涯博客﹒长亭短亭”里有多篇博文写他。我在2005年认识了眉山的失学青年王春雷,他拒绝了川大老师同学资助读书和出版界朋友以“草根诗人”包装他并帮助他出版诗集等各种建议,坚持自己“用力生活”,送过外卖,当过民工,还当了兵。当我们交流时,他说:“我写诗是为了洗涤灵魂。”我当时非常震撼,让他再说一遍。

很难想象一个失学的农村青年,能说出这样的话。他的理想是自己开一个保洁公司,第一步是培训员工。一个农村的草根青年,没有学历的青年,读书真正读进去以后,结结实实地“用力地生活”。所以说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不如说是改变对命运的态度。我们在掌控生活前应先掌控自己。至于对生活的控制感问题,我们大概是控制不了,但是可以自己控制自己,人生也好,命运也好,我们不是掌控大海,而是要学会游曳于大海。

小说家汪曾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我与我比为第一”。其实我们永远只是和自己比,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比要进步一些。

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直到40多岁才学会不以外界的评价指标要求自己

去年有一个同学给我写了一封信,是关于考研的问题。我写了篇文章回复她:“请问问自己为什么读研?你先去睡一觉,然后自己决定。”

你为什么想要读研,是想进一步学习还是怕在同学中丢面子?一个寝室的同学都读研,自己不读研是不是很没面子?但实际上有许多研究生,尤其是保研(保送读研究生——编者注)的同学,读书的欲望、学习的主动性并不是很强。如果你的内心倦怠,那么,你大可以选择不读研。有些则是顺从父母,还有的是畏惧社会这个大怪物。

幼儿园的时候,你想吃草莓,但是许多小朋友都想要苹果,于是你也想吃苹果。但“那只苹果是你想要的吗”?

我遇见一个同学,学习成绩非常好,可以保研,但她选择了就业。有一次见面她跟我说:“王老师,我请你吃饭。”我说:“这不对,应该是我请你吃饭啊。”她说:“我现在有工作了,能赚钱了。”我问她能赚多少钱?她说一千多块。一千块确实不是一个太高的收入,我当时就想,这个女孩子有出息。果然,一年多以后,她去了深圳,专作财经类的大块文章。她就是选择了自己的草莓。

所以说,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我在博文《不要做好学生》中,介绍了一个女孩子,她逃了大部分的课,毕业时她和辅导员还互相不认识。但是图书馆的大爷,换了几个,都认识她。读研的时候还经常捅娄子。她是典型的叛逆期延后发生。她毕业后做了独立撰稿人。

汶川地震的时候,她想如果头顶上的天花板砸下来的话怎么办,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感,她直奔北川而去,一路很艰难。当时不让进,她冒充当地人,还带了一个河南的救援队进去。后来救援队的人发现她不是当地人,是个连在成都春熙路都要迷路的路痴。后来她想尽办法坐了摩托车进了北川。她向报社申请去报道,当时正缺一线记者,就让她去了。在北川的三天以后,做了民间的志愿者,包括帮助妇女儿童。

报社认为应当把她作为一个典型人物表彰,她却说:“我现在正在美容院做面部护理,别打扰我。”这之后她从旅游杂志跳槽到历史文化杂志,又跑去做科学杂志。别人看来她压根不是一个规范的好学生好员工,但她活得很精彩,她跟着自己的想法走。

我想说说不做打双引号的“好学生”。人生要有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我想,对这个问题我是有发言权的。我三十年前就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这事情的缘起是有一个老同学的电话。他换了很多职业,正策划开洗车厂。他说:“你是不是觉得你老哥我没有出息,你们个个都当教授了,我却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来?”我说我们是各有所好,跟“出息”没关系。他大笑说:“你现在怎么这么可爱啊,当初你一点儿也不可爱啊。”

我当年对分数非常看重,每天早上很早起来读书,晚上自习到十二点才回去,当时如果有“学霸”这个称呼,我想我就是吧。我有个学弟对我说,你当初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你当初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走过去,辅导员说,学习就该这么学。除了体育以外,成绩都是优秀,所以说,毕业时毫无疑问是第一。但是我40岁后考了两次博士都失败了,原因是英语。

有人不相信我会不及格。当我有好几个不合格的时候,我是活明白了。想清楚是否有必要去突击应试英语,于是我就放弃了攻读博士。当时学校规定无博士学位不能评正高,我也不愿为一个职称勉强自己,40多岁才学会不以外界的评价指标要求自己。

我看着台下想有多少是“好学生”,打双引号的“好学生”。好学生有很多常用语,他想着希望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比如“各位领导”,后面才是“各位老师和同学”。

虽然好学生难以界定,但是还是有一些特征:有疑问也不敢提异议,表现很乖,没有出格的行动和想法,全力地面对每个考试,一读书就找标准答案,莫名其妙的心理优越感,用别人眼睛看自己、却以自己的指标衡量评价他人,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变成不择手段钻营的人物,人生目标高、幸福指数低,自我调节能力差,不合群、不可爱。这些都是好学生的后遗症。

我们不能只看见一花一叶那么点点地方,胸中要有乾坤,要志存高远,但不能空洞地只存高远,也要欣赏一路的风景、一路的春华秋叶

我还想讲讲人生的弹性。

一个老教授说,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见人说人话,见鬼不说话。老人家谈的人生经验,不是圆滑而是弹性,以及理性的妥协。

有一个学生,父母是开企业的,他要去读研究生,以后想做一个教师,但觉得很亏欠父母,爸妈对他非常好,家业也正在高峰期。他父母说家业给他留着,以后回来再继承。我跟他说,你以后可能会有理性的妥协。他后来去读研,父母很赞成,也没有回去继承家业。

所谓“柔弱的坚持”,是说哪怕力量很小,我们也要不断地说、不断地坚持,一个人力量很弱,一群人力量就不弱。当你成为领导时就不弱,年龄也可以成为力量。很多事情虽然难、虽然弱,还要坚持下去。我个人力量很弱,但有一种柔弱的坚持,虽然力量不强能力不强,但能坚持做我喜欢的事情。我想感谢周围很好的环境,有老师、前辈、同事和同学的支持,我希望坚持到退休,一直“千灯相照”坚持下去。最后,我想用新儒家的代表人物马一浮先生的话作结。抗战时他在乐山办书院,乐山山清水秀,他写了不少诗,有两句我非常喜欢,很有感触:“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我们不能只看见一花一叶那么点点地方,胸中要有乾坤,要志存高远,但不能空洞地只存高远,也要欣赏一路的风景、一路的春华秋叶。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与同学们共勉。谢谢大家。

第8篇

如果你是优秀的读者,你会从薄薄的书页中品尝出无尽的快乐,甜美的馨香。

如果,你不爱读书,那么让你爱读书的方法很简单,找一本好书,随意打开,阅读一页纸,你就会耐不住、耐不住不读书。书的力量是伟大的。

知识改变命运,书中自有知识,要不断吸取、回顾,但不能如海绵一般,有什么吸什么,要如矿床中的采矿者一样,精选有益的知识。

学以致用,如果书不能融入你的躯体,不能对成长有益,那就得反思你是否真正爱书,爱那个纯洁的世界。

热爱读书吧!它是万界的灵物,智慧的源泉!

第9篇

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有人说,城市中最早起的人是清洁工、公交车司机和赶公交的学生。“压力山大”是大多数学生的自我评语,“家有读书郞,全家一起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很多人说,“我们的教育有问题”,但是孩子们失去快乐童年的根源,却不是教育本身。家长们不反对“劳动者光荣”的观念,但那是对别人。对自己的孩子,只有做“栋梁”、“精英”的期许和成功与淘汰的二分法,如何要求孩子常怀一颗平常心?在追求快节奏、高速度、成功率、欲望不灭、加分不止的氛围里,怎么可能让孩子有发展个人兴趣的从容?从这一点上来说,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应当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应当操之过急,斧锯加身。有各种各样的成器,有早慧的,有平常的,有大器晚成的,教育者不应当按照固定规格施教。为分数下降而轻生的花季少年,为所有活着的人留下启示:孩子健康愉快,胜过一切。家长们要想通这一点,坚信这一点。可是,在一段时间里,有些学校寒暑假不设补习班,首先反对的就是学生家长。这种状态下,哪有“快乐童年”!

作家韩少功说,我们很多史学教科书基本上是帝王史、政治史、文献史,但缺少了生态史、生活史、文化史。换句话说,我们缺少底层史,这是“儒家传统中最常见的缺点”。唐宋家之一的韩愈在文章中,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相对立,对前者的轻视显露无遗。今天我们说“知识改变命运”,但这个知识却不是指生活中的知识、实践中的知识,而是指有文凭作证明的那一类知识。

种地、放牛、挖矿、开车这类知识,本来是天地间最宝贵的知识。但在一些人眼里,它们不足以改变你的命运,只有那些文凭能证明的知识才能改变你。而这个改变,可能意味着生存条件的全面改变。“假如有一天,我能幸运地逃离这块土地,我决不会再回来”,我要“提成军官,为父母争气,与地瓜离婚”,这是当年莫言离开老家高密东北乡时的心情,应该也是今天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走向学校时的心情。好好读书、上好高中、上好大学,毕业后再考个铁饭碗,是学生的希望,也是学校的目的,而越缩越小的铁饭碗通道,必然转化为学校教育的无穷压力。

要让孩子快乐,必须让他们有更多的生活选择,让机会的通道大些,再大些,让每一个普通劳动者都可以体面地生活,为孩子们做榜样。党的十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只有这样,“改变命运”的重担才不会让孩子“压力山大”。

(《光明日报》 蔡闯/文)

第10篇

这本书是作者写给女儿的书。书里教给自己的女儿怎么样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怎么样靠自己去成功,还有一些怎么样做人道理和哲理。其中谈写作对我的帮助很大,里面说:“那方法不是由我发明,而是我在做电视记者时学到的,也就是掌握人、地、事、时、物的重点。”我看到时才发现自己以前写作文的时候老觉得作文难写,看完之后才发现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另外谈睡眠的帮助对我也很大,因为里面讲了干什么事都不能拖,要用时间来逼自己才行。

我读完之后发现,这里面谈的内容就是我的错误、毛病、缺点。通过看这本书,我的错误、毛病、缺点,基本上已经改掉了许多,优点也增加了许多,使我进步了许多。

通过看这本书让我征实了我爸爸对我说的一句话。“读书可以明理,知识改变命运。”所以我要多看一些能增长我知识的书。这样才能改变我将来的命运。

第11篇

正方:寒门子弟应该读研

文 中国科学院 宋元明

“知识改变命运。”不管这句话如何被后人调侃、解读,但在中国这个上升通道相对狭窄的社会里,对于寒门子弟,改变命运最为公平有效的一个途径还是教育。

高考是寒门子弟靠教育改变命运的第一次机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研究生考试是他们的第二次机会。研究生考试本身当然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它给予考生的是再一次深造、进修,提升个人修养乃至培养人脉的机会。难道在工作中就不能学习吗?当然可以,但是成本很大,需要权衡经济、时间乃至个人职业发展的机会成本。一个相对公平、低成本改变人生的机会,为什么不去争取呢?

所谓寒门,说白了就是经济条件不佳的家庭。虽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但笔者还是愿试分析,读研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个人的经济状况。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2年青岛市研究生的平均月收入达到3704元,本科生仅为2490元。广州市2012年招聘企业提供的薪酬标准为本科学历工资水平约在2200~4800元之间,研究生以上学历工资水平在4000~6500元之间。毕业生起薪的差距仍然可以吸引不少本科毕业生积极投入硕士研究生备考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本科生在很多领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甚至是不能进入这个领域。从历年大型金融机构的招聘简章来看,特别是投资银行,基金公司,风险投资企业,没有名校的硕士学位,难以入围;公务员招录中本科生能报的职位逐步减少;重点中学甚至一般的中学招收教师的学历要求也变成了硕士。如此看来,门槛的巨大限制也是低学历人员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抛开物质层面的东西不谈,退一步讲,读书深造、研究学术是每个学子都可享有的权利。在当下物质丰盛梦想稀缺的时代,无论出身如何,有梦想,我们都该为他鼓掌。

反方:寒门子弟不应该读研

文 大历山人

“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纵然很美好,可这个梦想是建立在读研的成本上的,成本的巨大投入并不是普通寒门学子所能承受的。

读研路漫漫,花费不菲。从2012年中山大学硕士招生专业的学费标准来看,大部分理学和工学专业,部分医学专业,硕士的学费标准是1万元/年,部分与市场需求结合更为紧密的文科专业,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则为1.3万元/年,英语翻译等专业为1.5万元/年。这基本上也是大多数高校学术型的硕士收费水准,专业硕士的学费更昂贵。

第12篇

不一会,隔壁沙县小吃的一名妇女,怀抱着个小孩走了过来。看到麻辣烫的老板娘正指导她儿子学习,她说了一声:“你孩子真听话,我那个老大总是玩手机,玩平板电脑!”

听得出,她们分别是湖北黄冈人和福建沙县人。随后,她们的对话开始了。下面,我分e用黄冈妇女和沙县妇女来简称吧:

黄冈妇女:你不要让他玩手机嘛。

沙县妇女:我也不让他玩啊,就是做完作业才给他玩。

黄冈妇女:做完作业也不能给他玩,你给他玩以后,平时做作业,他也想草草结束,以便早点玩手机。做作业时,心里也想着玩手机这事。

沙县妇女:不给他玩,他就哼哼唧唧个不停,很烦人的。

到此,她们的对话没有再继续下去。但是,黄冈妇女教育小孩,确实有一套,狠狠戳中了孩子的心里。

黄冈人就可怕在这里。即便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在可能身处社会底层,但还是没有人敢看轻他们,这就是教育的魅力。听着她们的对话,让我对黄冈人肃然起敬。

这样的场景,在黄冈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感受到。比如新华书店里,很多人安静地看书。比如市场里,一些小孩放学回来后,就在父母的菜摊边专注写作业。

黄冈师范学院教授袁小鹏告诉我,他的一个同事,因为小孩去了黄冈中学上学,从高一起,同事一家就撂下自家不住,跑到黄冈中学的陪读楼租房陪读。事实上,黄冈师院距离黄冈中学不过1公里的直线距离。

类似情况,在黄冈中学附近的珠明山社区随处可见。在珠明山社区,我在一家理发店剪头发的时候,理发师是一名妇女,她告诉我,“我女儿在黄冈中学读书,今年6月参加高考,我就是陪读的。”

这名理发师妈妈原本是在黄冈市浠水县开理发店的,三年前,她女儿上了黄冈中学后,她就把在浠水县的理发店给关了,然后来到黄冈中学附近租房陪读,同时就在租房的门店里开了理发店。至今三年马上就过去了,她也将在女儿高考后,离开这里回到浠水县。

在黄冈中学陪读楼里,我发现都是些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老爷爷在陪读,他们中,年纪最大的75岁。他们平时主要给孙子或孙女买菜、煲汤、做饭、洗衣服。

在黄冈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也告诉我,他有个同学在黄冈开服装店,同学的女儿天生胆小,他同学为给女儿壮胆,从小让女儿在服装店门口当街背诵、读书,一开始引来路人驻足观看。但时间长了,孩子的胆量也就上去了,周围的人也见惯不怪,反而对此充满敬畏。

在黄冈的种种见闻,让我想起我老家。我老家在广西平果县,每次回家,我几乎没有看到谁在闹市读书、学习,回到农村,孩子不玩手机就聊天。

过去,强调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年代,确实让一些人埋头学习。现在,老家的很多人认为,即便读书了,也不一定有好未来,所以很年轻的时候,就随大流去广东打工。一辈子,就这样不断重复他们父母的人生。

读书改变命运,是功利性导向。真正的读书和学习,不应该有功利性,读书应该是一种自觉和自发的行为和修养,不是为生活、就业或跻身于某个阶层,这才是读书的本质和意义。

只是过去,父母、老师或社会环境,都习惯把读书和命运捆绑在一起,比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就功利地把读书和女人、金钱挂在一起。当很多人发现读书也不能讨个美女,也不能让自己富有,甚至有读书人还是光棍或穷鬼时,也就对读书的功能和作用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