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4: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稳健经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透过计划性、不过份扩张或强调大幅度的成长率,
凡事以企业安全、良性循环为首要考虑。
台湾业者一向为国内PCB业界的先行者,无论技术、人才、管理都走在中国大陆业者的前面。作为PCB高速高精密钻孔机设备提供商,泷泽科技自踏入PCB行业开始,即兢兢业业地耕耘于这一方领域,并稳定发展、持续创新,其品牌知名度、客户美誉度、公司业绩均得以不断成长。
2011年5月11~13日,TPCA举办的苏州PCB展会盛装登场,泷泽科技以饱满热情积极参展,现场展示了其主力机型UB-6022D-16/20/25,吸引业界厂商纷纷驻足观瞻,《印制电路资讯》专程采访了泷泽科技PCB部门专案许孝贤先生(Alan Hsu),得以管窥泷泽科技之发展历程与战略规划,并有幸聆听台湾设备业者对PCB产业之成长机遇与未来挑战的观点。
专注PCB产业 精耕十三年
台湾泷泽科技成立于1972年,初期以生产普通车床为主,为因应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13年前开始开发PCB 钻孔机,承袭日本株式会社泷泽铁工所在工具机累积技术与经验,以健全的组织、管理制度、差异化及坚强的经营团队,历经长年萃炼,其生产技术已达国际水平,产品质量更倍受市场肯定,从而攫取丰硕的企业经营成果。
十多年来,业界风云变幻,市场起伏不断,经历了金融危机、原物料涨价、金属涨价、市场低谷等多重冲击的PCB产业,直接影响上游设备商的荣景,但泷泽科技始终以泰然的态势屹立于产业潮头,彰显其稳健的定力和从容的作风。
因应PCB制程要求 严格管控质量
据Alan Hsu介绍,台湾泷泽以生产精密工作母机及PCB钻孔机等产品内外销为主,其中PCB钻孔机为半导体机械设备,于2000年4月正式投入市场内外销,经客户测试反应质量优越,深受客户好评与批量订购。在产品制造方面,泷泽科技一向秉持着严谨的态度,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丝毫的误差。
对于PCB制造业者来说,机械设备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产品后续制程的质量稳定性和成品良率。泷泽科技的PCB 钻孔机之制造流程从涂装、各组立/调整步骤、冷却/空压系统组装、配电、坐标调整、参数输入/机能测试、钣金组装、雷射定位测试、成品质量检验、包装/运输、安装验收/售后服务,各步骤缺一不可,追求产品功能的强化,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竞争力,对未来的市场占有率将有相当幅度成长。
“满足顾客、自我品保”是泷泽科技一贯的质量政策,在质量管理的严格把关下,务使所有出厂产品确实达到顾客需求。在追求高质量的执着下,台湾泷泽科技获得多种奖项与业界的肯定,如:1981 年荣获全国第一届机械质量金龙奖、1985 年荣获桃园县十大绩优厂商表扬、1986 年获经济部中央标准局核准数值控制车床 (CNC) 正字标记、1994 年取得 ISO-9002 国际标准品保制度认证,这些荣誉无不确证台湾泷泽科技公司值得信赖,对公司整体形象的提升裨益甚大。
高端核心部件 致力技术研发
在PCB钻孔机中,主轴和控制器为最主要的核心关键部件。目前台湾PCB钻孔机制造商仍多以国外的主轴和控制器为购买方向,Alan Hsu就此表示,目前泷泽的主轴产品,是和英国的West Wind购买,至于控制器则是选购德国SIEB&M-EYER品牌。因为钻孔机的核心技术为整体机械的搭配,机械稳定度除了要足够外,组装精度要求也很高,泷泽科技以其精湛的技术团队,不但能使软硬件搭配得更好,提升效能外,还能让使用率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研发是企业成长的泉源。台湾泷泽在拥有丰富技术的日资的企业背景下,不断改良和研究、开发新产品,每年不定期派优秀技术员工前往日本泷泽铁工所做技术交流,吸收新知以充分掌握开发技术,并致力于突破各项技术障碍,因而能顺利开发合乎市场需求的精密机械产品。
而由于世界电子行业以及中国PCB产业的蓬勃发展,泷泽科技还与日本 ASTRONTEC 技术合作,对生产高质量及合理价格的 PCB 钻孔机具有充分条件与经验,其品质足以与各世界高端品牌竞争。
秉承日资企业作风 保守经营稳健获利
泷泽科技Alan Hsu指出,一般外界认为泷泽在经营上较为保守,但日资企业的习惯作风是以稳健获利为要,经营企业比的是耐力、稳健与获利。泷泽科强调“按部就班”的经营态度,为企业做有计划的规划与长期发展,透过计划性、不过份扩张或强调大幅度的成长率,凡事以企业安全、良性循环为首要考虑,因此,无论市场如何晴雨变幻,泷泽始终能稳定成长,市场繁荣时不冒进、市场萧条时不消极。
据Alan Hsu介绍,经过08年危机下的持续低迷后,PCB行业从09年下半年开始回升,到2010年底,其实整个PCB产业就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90%~100%。2011年,延续苹果系列产品的上市,加上电信设备、汽车电子、智能手机产业市场持续增长,主要PCB 厂商订单情况良好,同时伴有涨价因素,第一季度即呈现出淡季不淡态势,营收下滑幅度小于往年。今年上半年承袭2010年的景气趋势,PCB产业仍然活跃并稳定增长,带动客户的订单力道相当强劲,泷泽科技即乐观预计今年出货量将达300多台。由于目前产能还是相当紧绷,每月满负荷生产仍难满足,以致部分订单递延了半年仍未能出货,在订单缺口依然存在之下,泷泽科技对于下半年PCB机台的成长动力仍极具信心。
以客为尊 泷泽积极布局
台湾泷泽科技公司为确保营业额稳定成长,掌握竞争优势,一直以来积极开拓国内外营销网络。除了台湾的桃园、台中为直营销售,台北、台南、高雄设立专业机械销售商;因应中国大陆业界对PCB钻孔机的强劲需求,泷泽科技在中国大陆的华东华南地区均有设立专业服务据点,为客户提供快速迅捷的客户服务;此外,泷泽科技还在东南亚、美洲、欧洲、 非洲、澳洲等地区建立了健全的营销服务网络。
据了解,泷泽科技2010年大幅增长30%以上,2011年虽然业界景气有所收缩,但在原有订单基础上产能满载,仍可期待相当可观的成长幅度。工具机及PCB钻孔机景气持续回升,加上看好绿能事业发展潜力,鉴于台湾一厂的产能已无法进一步扩充,泷泽科技早在去年就已决议将原本停滞兴建的台湾二厂重新启动,预计下半年开始挹注新动能,这将进一步拉动整体业绩的大幅提升。
深耕PCB市场 研发与服务并重
随着电子产业纷纷移往中国内地发展,对于和电子产业关系密切的机械产业厂商来说,除了跟随客户的脚步前往内地外,也已发展出不同属性的产品。泷泽科技相关PCB钻孔机销售与服务部门也业已转往内地,重点布局华东华南市场,台湾市场将逐渐以更高阶,精度更高的钻孔机与成型机为未来发展方向;而针对于不同类型客户如软板产品的设备,泷泽也有意进入研发筹备。泷泽科技表示,将与圈内协力厂商充分合作,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营效率,并齐全产品种类,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符合世界潮流。
为了真正达到顾客的满意度,台湾泷泽专门成立了营技中心,为客户的不同需求做规划,并制造出与客户原有设备相互配合的机器设备进行测试。同时为使泷泽出产的产品功能发挥到极致,还对客户实施产品使用培训,充分落实“客户才是真正老板”的理念,因而获得顾客的支持与肯定,这是泷泽科技最引以为傲的利器,也奠定了台湾泷泽在工具机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十年推出三大系列新品
广柴的前身是建于1911年并成功造出中国第一台柴油机的协和机器厂,目前拥有230、320、CS21、G26和G32五大系列中速柴油机,其中后三个都是李伟彪担任总经理后亲自组织研发或推出的创新产品。他非常重视企业产品是否迎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李伟彪告诉编辑,广柴是一个自主品牌,由于原来的产品档次低竞争力不强,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公司必须快人一步地开发出先进产品。从2007年陆续推出这些新品后,公司取得了明显成效果,尤其是挖掘滚装船发动机和生物质燃料发动机等特别细分市场的做法更是效果突出,获得了不俗的订单量。据介绍,广柴船用发动机业务量占总营业额85%以上,随着新品市场推广度不断提升,老系列产品销售份额逐渐减少,新产品日益受欢迎。这也是公司近年业绩下滑幅度不大的重要因素。最为可喜的是,近期上港集团选中了该公司的6CS21和6G26两款产品,打破了国外船用发动机在港作拖轮上的垄断局面。
李伟彪要求科研须做到行业趋势与企业实际分析相结合,并融入现代工程开发理念,使产品设计和性能一开始就定位在际标准水平上。正是这样,新推出的产品很好地满足了绿色动力要求,具有环保节能、智能化、人性化和高性价比等优点。广柴的创新能如此亮眼,跟李伟彪下力气建设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分不开的。目前,公司有科技研发人员100人,企业占比达16.7%,不仅获得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而且在2012年获批建成了下辖三个研究所和一个实验室的广东省省级技术中心。他欣喜地说:“我们的科技人才主要靠企业在实践中自我培养。这些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为我们的不断创新奠定了基础,近几年公司申请获得了76项技术专利。”
以能力为用人标准
李伟彪非常爱惜人才,在用人上一切以能力表现为标准。他说,公司在人事上严格执行有关流程和民主集中制,如提拔名单推荐出来后须经过班子讨论,并对其进行考察。这样可避免用人失误,达到人尽其才的目标。他不但对科技人员推行包括工作业绩、学术成就、科研成果和学习进步等内容的考核机制,实施特殊奖励政策,而且对突出人才实行梯级晋升制,即研究室一般成员研究室主任研究所中心领导。对于生产经营管理,他首先制订年度目标,然后分解到车间和管理部门,并据此对部门负责人进行考核评分,按得分高论奖或提拔。至于销售管理,李伟彪说,这简单多了,就是以业绩目标为导向,完成或超额完成销售任务的就是能者,必须重用和提拔。
在做好“赏”的同时,李伟彪对“罚”也很有魄力,凡是无为或不称职甚至违规造成公司损失的都会受到扣发奖金、降级或辞退等处分。正是因为赏罚分明,广柴不仅领导班子团结有战斗力,而且形成了人人求进步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花大力气抓出好口碑
“发动机是船舶的心脏,是不能随便更换的,所以售后服务至关重要。”李伟彪如是说。为了让服务覆盖所有产品销售区域,该公司从2006年开始陆续在青岛、泉州和重庆等沿海地区和长江沿岸及东南亚建立了14个服务中心。这些服务中心主要工作是:为客户及时提供备件供应;工程师上船服务,帮助客户排解发动机的运行故障、使用操作等问题。服务中心对每一台售出去的发动机都有装配零部件或客户指定零部件的详细记录,在接到客户的反馈请求时可快速高效率开展服务。采访中,李伟彪还说,不管是否过了维护期,只要是他们销售的产品,都是公司服务的范围。
他经常告诫服务中心一定要以客户满意为追求目标,竭力做好高质量服务工作。事实上,广柴的售后服务是有口皆碑的。今年的一个深夜,有位天津客户的三用工作船正在渤海作业时忽然发动机发生故障。就近的大连服务中心接到该客户援助请求后连夜带上备件赶到现场,经过几小时的抢修终于排除了故障,船舶恢复正常运行。该客户对此赞赏不已。客户对于广柴售后的认可和赞赏,正是广柴花了大力气抓口碑的结果。
走稳妥经营之路
纵观李伟彪的治企理念,力求创新的另一面则是稳健冷静。他说,当前最大困难还是市场需求量不足,好在公司一直保持清醒认识。广柴之所以在船市非常困难时期也能保证资金面不出问题,是跟它在旺市盈利可观时并没有盲目扩张外延规模分不开的。李伟彪的做法是:把钱投到刀刃上,通过内部挖潜来提升产能和产品优势,包括购买自动化生产设备、研发新产品等。“通过生产线改造和强练内功后,我们的产能有升不减,生产效率更高了。”他对此深有感触。据了解,广柴开发一个新的系列产品至少投入5000万元。
前言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原则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经营风险信号作用。但是,在过去关于会计稳健性经济作用的相关研究当中,对于会计稳健性的收益较为注重,而对于其成本问题却比较忽视。作为一条十分重要的会计原则,会计稳健性指的是对可能会产生的损失进行预计,对可能获得的收益不进行预计。会计稳健性能够对资本市场风险信号进行传递,自从我国引入了会计稳健性原则,其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当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其作用在预提费用、负债、摊销、累计折旧、资产、开发成本等方面的会计规范中,都得到了反映。此外,在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内部人控制的抑制、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等方面,也都非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稳健性的经济作用
在当前经济领域的研究当中,对于会计稳健性经济作用的研究十分热门,例如,基于会计稳健性,在契约、税收、监管、诉讼等方面,都体现了其经济作用。对净资产进行高估,其发生诉讼的几率要高于低估,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降低诉讼成本和诉讼几率[1]。对于契约的执行和制定效率,会计稳健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债务契约中,利用稳健的会计信息,能够对损失进行及时确认,同时使债权人发现和控制违约风险,对债权人的利益进行保护。而且,会计稳健性还能够保护银行等特殊的债权人,对于会计稳健的公司,债权人能够对债务利率进行降低,或是对贷款限制进行放宽。由此可见,对于债务契约各方来说,会计稳健性能够促使效率的提升。
在政治进程中,对于高估资产和收益,通过会计稳健性能够进行更为有效的监管。如果会计政策不稳健,政府官员的成本和风险将会大增。具有越高的会计稳健性,监管的成本和风险就会更低。因此,对于会计稳健性来说,监管部门应当采取激励措施。在税收方面,对于公司的涉税行为,会计稳健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2]。对于公司的盈余,所得税与之密切相关,同时也会对其结果产生影响。公司应缴纳的所得税数额,与公司的会计方法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如果采用文件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能够对收入进行延迟确认,对损失及时确认,从而使税负现值得以减少。由此可见,只要正确的运用会计稳健性,能够发挥出很多良好的经济作用。
二、会计稳健性的经营风险作用
根据会计准则能够得知,如果在不确定性的状态下,公司对于可能的损失进行预计,对可能的收益不进行预计,因而在会计盈余当中,能够更加及时的确认经济损失比经济收益。根据会计稳健性的基本概念能够看出,会计稳健性存在的基础性条件,就是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如果经济事项是确定性的,对于会计稳健程度是不会产生影响的。在市场经济当中,公司由于受到经济、政治等各类因素的影响,因而往往是处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会计通常具有酌量权,对损失和收益进行计量和确认。因此,对于公司提供的最终财务报告稳健性来说,会计准则、以及应用会计准则的动机等,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3]。
正是由于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会造成很大的经营风险,因而需要应用会计稳健性。经济事项的不确定程度如果越高,公司就会发生越大的价值波动,自然就会面临越高的经营风险。基于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会计稳健性和经营风险,能够看出,经济管理动机会对二者产生影响。基于不对称的信息状况,相比于债权人、中小股东等外部人,经理人、控制股东等内部人对于公司经营风险的实际情况会更为了解。内部人的风险管理动机,利用对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等的影响,从而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对于公司利益主体的利益来说,会计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基于既定契约,利益相关者在对利益最大化进行追求的过程中,会在会计信息当中反映出契约各方的意愿,然后通过会计盈余信息得以实现。
三、会计稳健性的经营风险信号作用的模型研究
在会计稳健性的经营风险信号作用的模型研究当中,应用的数据选择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其中不包括金融类、PT类、ST类、以及数据缺失或无法获得数据的上市公司[4]。以此为基础,对会计稳健性、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变量主要包括会计稳健性、经营风险等。在选择控制变量的过程中,基于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程度,选择了财务杠杆作为控制标量,变量则采用了公司资产账面总额与负债账面总额之间的比值。综合这些资料和数据,建立相应的研究模型。在模型当中,主要包含了公司的每股税后净利、期末股票收盘价格、股票回报、月个股回报率、消息虚拟变量、回归系数、增量及时性、随机误差项、截距等。
为了对会计稳健性、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可在模型中引入股票回报和经营风险的交叉项,然后将可能影响到会计稳健性的财务杠杆控制变量引入到模型当中,对年度、行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控制。然后对模型进行扩展,能够得到第二个模型。在这一模型当中,涉及到了公司经营风险变量,分别对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波动、资产价值波动等进行表示。如果系数处在“好消息”的状态下,也就是产生经济收益,会计稳健性将会受到经营风险的影响。而如果系数处在“坏消息”的状态下,也就是发生经济损失,对于会计稳健性增量的影响,会造成影响[5]。在会计稳健性、经营风险的度量当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系数。如果这一系数在0以下,则说明在会计稳健性、经营风险之间,呈现的是负向的关系。其中还涉及到了年度控制标量、行业控制变量、财务杠杆控制变量等。
四、会计稳健性的经营风险信号作用的实证分析
经过模型研究能够看出,每股税后净利的均值为2.13%,中值为2.03%。年股票回报率的均值为-4.17%,中值为-9.93%。由于每股税后净利和年股票回报率的正负相反,因而会有会计稳健性存在。公司资产价值波动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标准偏差的均值分别为0.4339和0.1376,二者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因而证明了经营风险比较大[6]。在公司资产价值波动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标准偏差当中,与公司每股税后净利之间都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而在公司资产价值波动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标准偏差之间,也是负相关的关系,由此可见,在对经营风险进行度量的过程中,可以对此二者进行应用。
通过对公司整体会计稳健性进行研究发现,消息虚拟变量和年股票回报率之间的乘积结果为0.159,在1%的位置,具有十分明显的显著性水平。由此能够看出,在会计盈余的时候,会对损失进行反映,会计较为稳健。就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来看,会计也是基本较为稳健的。在对会计稳健性的经营风险信号作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采用公司的资产价值波动作为经营风险的变量。在1%的水平上,统计量普遍显著,因此整体拟合模型的效果较为良好。
在进行调整之后,数值能够达到4%到8%之间。由此可见,对变量进行检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对会计稳健性进行解释。在没有添加控制变量的检验结果当中,公司资产价值波动、消息虚拟变量、年股票回报率之间的乘积在损失的情况下进行反映[7]。对于会计稳健性来说,经营风险具有敏感性,系数值为-0.305,在1%的位置,具有较为明显的显著性水平。由此可见,如果公司的经营风险增加,会计稳健性水平将会降低。如果公司经营风险减少,会计稳健性水平就会提高,在会计稳健性、经营风险之间,呈现的是负向关系。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信贷资产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 F8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1770(2008)010-048-03
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出现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erivatives)以来,信用衍生品市场高速发展,成为金融衍生品领域发展最快的组成部分。1995年全球信用衍生品交易名义价值仅为100亿美元,至2002年交易量已经达到3万亿美元[4]。时至今日,短短五、六年时间里,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规模已经发展到62万亿美元的水平。而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rivatives Swaps)在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上使用最为广泛,其规模约占整个市场规模的2/3。
信用违约互换(CDS)在2001-2002年安然、世通等公司破产时曾发挥重要的分散市场风险,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得到包括市场参与者和监管层的普遍认可。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再次出现震荡,美国市场上主要的投行纷纷破产或合并,CDS市场也随之受到影响。本文旨在探究近期CDS市场动荡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启示。
一、 信用违约互换(CDS)及其市场发展
通常情况下,CDS的买方为防范某种信用风险,而通过趸交或分期支付的方式向卖方支付保费(premium),从而换取在信用违约事件发生时由CDS卖方赔付损失的权利。其本质上是一种保险,标的物为信用事件。虽然名为“信用违约互换”合约,但实际上与期权的性质更为相似。例如,市场参与者持有A公司债券,为防范A公司债券违约所带来的损失,其可以买入一份CDS合约,向愿意承受信用风险的CDS卖方在合同期限内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而卖方则承诺在A公司债券违约时,向买方赔偿损失。
CDS市场为场外市场(OTC),其二级市场可以通过电子网络24小时进行交易。主要的交易参与者为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及其它机构投资者。由专业的中介机构报价,价差(即保费)大小反映出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度量。如近期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后,其CDS价差急剧扩大,雷曼发行的优先债的五年期CDS从上一交易日的约710个基点骤然升至35%[3]。
CDS市场得以迅速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作为一种风险管理的工具,CDS可以使信用风险在风险偏好不同的投资者间进行转移。例如,使信用风险由商业银行向保险公司或对冲基金转移。英国银行家协会(BBA)2003年所作的调查显示,银行占CDS买方市场的51%,在卖方市场上则占38%;而保险公司在CDS买方市场上占1%,在卖方市场上则占20%;对冲基金和券商在CDS买卖市场上的参与度大致相当,均为16%[1] 。可见,在CDS市场上信用风险主要由商业银行向其他市场参与者转移。这一产品深受商业银行的喜爱,一方面是由于商业银行固有的风险规避的经营原则,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在CDS出现之前,银行只能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转移信用风险,而这样则不可避免的破坏客户关系。CDS的广泛使用使银行不必转移资产,仅需购买违约互换合约即可规避客户违约风险。
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如此之迅速,目前几乎所有的银行、保险公司和机构投资者都有CDS敞口。而这些敞口几乎都与几个主要的交易对手有关,因此美国金融市场危机必然会对CDS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CDS敞口都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与美国国际集团(AIG)具有联系,AIG是CDS市场上最活跃的参与者之一,其向不同的交易对手出售CDS合约,而其他参与者也为AIG的债券提供CDS合约。一旦AIG破产,CDS市场上出售AIG债券保护的金融机构立即面临大规模偿付,此外,原本由AIG提供保护的CDS买方也需要另外寻找交易对手对冲风险。这对整个CDS市场的打击是不可估量的,也是美国政府决定是否挽救AIG的重要因素。
二、 近期CDS市场动荡
CDS市场是在美国经济扩张时期发展壮大起来的,这一时期信用违约风险较低,尚未经历过主要交易对手违约的事件,因此卖出CDS合约可为机构投资者获得巨额低风险盈利。CDS市场的盈利性吸引了大量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参与其中,成为活跃的CDS卖方。
前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说:“CDS也许是金融业最重要的工具之一。CDS转移了高杠杆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切风险。”[2]。然而,近期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的动荡却使人不得不质疑这种金融工具是否能够有效地对冲CDS买方,如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面对的信用风险,进而担忧这种金融工具本身在设计及监管方面的漏洞会对市场造成巨大影响。
其一,CDS并不能完全转移信用风险。实际上,CDS的买方通过进入合约,看似是将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转移给了CDS卖方,但也同时形成了对CDS卖方的风险敞口,即CDS卖方也可能违约。在最坏的情形下,买方同时面对交易对手及CDS卖方同时违约。也就是我们在近期全球CDS市场上所看到的情形,如果标的物的违约事件出现,而主要的CDS卖方已经申请破产,则CDS买方就同时暴露在两个风险敞口之下。
其二,CDS保护的有效性随系统性风险上升而下降。理论上,CDS买方的交易对手与CDS卖方的关联性越低,标的物信用违约事件发生时,CDS卖方同时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就越低,则CDS买方所获得的保护就越有效。在市场状况稳定的情况下,这一推论是成立的。但是当市场系统性风险逐渐增大时,市场上所有参与者的相关性都会随之提高。尤其是在整体经济环境下行风险日益扩大时,市场不确定性增强,而金融机构间往往或直接或间接的互相影响,可能出现标的物与CDS卖方同时违约,甚至CDS卖方先于标的物违约的情况,这时CDS卖方所能提供的保护的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其三,CDS买方风险承受能力不足。首先,CDS卖方可能对潜在风险估计不足。由于CDS的标的物是信用事件,其定价基于事前对信用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损失率等变量的估计,即所谓的“Mark-to-Model”,而大量复杂模型及前提假设的运用,使CDS定价过程成为“精确的不精确”,可能低估信用事件发生的概率及随之带来的损失影响。此外,CDS市场是在信用风险较低的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市场对违约概率和损失率的估计可能低于经济出现下行风险时实际违约率和实际损失率,也使模型的估值出现偏差。其次,对风险估计的不足会进一步引致违约事件发生时CDS卖方抵御风险能力的不足。正是因为CDS的价值并不随标的物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理论上,即使标的物违约风险急剧上升,只要不发生明确的违约事件,CDS的价值仍然有可能是不变的。这与期货市场上的盯市交易原则不同,在期货交易中,如果标的物发生不利于卖方的变化,卖方需要及时补充保证金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否则交易所就会强行平仓。盯市机制可以有效地防范市场风险引发的信用风险,而“Mark-to-Model”的模式下,则极有可能出现CDS卖方在信用事件发生时,并没有能力(例如充足的资本金)来赔付CDS买方。由于CDS是场外市场,每笔交易都是交易双方私下约定的,交易数据不易获得,也不利于监管机构进行监控。在CDS最初交易时,并没有相应的机制要求CDS卖方必须有充足的储备资本,因此违约事件发生时CDS卖方是否有能力进行偿付并不确定。尤其是对冲基金大量参与CDS市场后,监管当局对对冲基金本身监管较为薄弱,使得交易更加不透明。
此外,CDS的广泛应用也容易诱发寻求信用保护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如果银行总是可以在信用衍生品市场上将自己的信用风险转嫁出去,那么对于贷款及债券本身的质量要求则降低了。只要CDS保费以及贷款本身的成本低于贷款收益,贷款总是有利可图的。容易引致银行信贷头寸盲目扩大,资产质量恶化,过分依赖于外部力量来抵御信用风险,而一旦CDS卖方出现违约,银行立即暴露在风险敞口之下。实际上,CDS市场发展初期交易品种主要覆盖高等级公司债及企业债,但之后逐步扩展到高风险债券及贷款。
三、 CDS市场动荡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启示
美国金融市场危机对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影响还未全部释放,虽然在我国尚没有信用衍生品交易市场,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近期CDS市场危机中得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防范方面的启示:
首先,商业银行授信时不应过分依赖担保人。在银行发放贷款时,往往采用担保的方式来提高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担保方所发挥的作用和CDS卖方的作用相类似。银行在将贷款人信用风险转移给担保人的同时,也承担了担保人违约的风险,最差的情况下贷款人和担保人会同时违约。银行在信用衍生品市场上可以自主选择CDS卖方,并且CDS卖方与标的资产的关联程度越低,保护的有效性就越高。但与CDS合约方式不同的是,担保人是由贷款人主动寻找的,必然与贷款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贷款人发生违约时,担保人也有很大的可能出现经营困难,从而导致银行信贷资产遭受损失。此外,近年来专业担保公司发展迅速而良莠不齐,资本金不实、担保资金不足、抽逃和挪用资本金、利用关联交易骗取信贷资金等现象在一些担保机构时有发生,因此,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必须重视贷款人的经营情况和第一还款来源,避免由于看重担保人的作用而放松对贷款人资质的要求,更要避免由于担保人介入而产生的道德风险。
其次,商业银行应对信贷资产抵押物价值“盯市”。银行往往要求贷款人提供固定资产,尤其是房地产进行抵押。将抵押率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对银行信贷资产是具有风险抵御作用的。但也应认识到,抵押品的价值是变化的,也会带来同样的“Mark-to-Market”还是“Mark-to-Model”的问题。如果银行不对抵押物的价值动态跟踪,就产生了“Mark-to-Model”的风险,贷款人违约时抵押物的市场价值有可能已经贬值了,处理价值不足以弥补银行的损失。特别是在整体经济系统性风险增加时,贷款人违约与抵押物市值下降的相关性大幅提高。因此,必须对抵押品价值进行“盯市”,采用谨慎性原则,防止高估抵押抵押品价值,严格控制抵押率。
最后,商业银行应谨慎对外提供担保。前文提及CDS卖方可能对风险估计不足而引致风险抵御能力不足。同样,商业银行在对外担保时,同样可能由于前期对被担保人资信水平、经营水平、市场变动等风险估计不足,而导致对相应业务拨备不足。今年银监会曾发文停止商业银行融资性信托担保业务,目的就在于防范商业银行由于担保项目失败、被迫承担担保责任而可能引致的损失。在这种担保业务中,银行实际上处于CDS卖方的地位,如果对风险估计不足,则会使银行承担相应损失。因此,本着安全性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应谨慎对外担保。
关键词:会计审计制度改革;审计稳健性;概念体系构建
一、审计稳健性的含义
审计稳健性指的是,工作人员在展开审计工作时,必须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同时提升决策的科学性。由此可见,审计稳健性应当是审计工作中的必要态度,评价这一态度的正确性是很难的,然而,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是展现这一态度的关键。
(一)审计主体稳定性
稳健性在审计主体中的体现为,当财务作弊问题存在于企业中时,稳健行为和态度是审计师工作过程中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审计师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稳健性并不是审计主体稳健性的全部,稳健性还必须在会计事务所中得到体现。审计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稳健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企业经营过程中,如果存在财务作弊问题,作为审计主体的审计师不可以采取激进的态度;而会计事务所运行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组织审计师团队,并且其还担任着审计师与企业之间的媒介作用,由于其本身是一个法人组织,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必须能够保证审计师所采取的各种审计工作都是合法的,因此稳健的会计事务所在会计审计制度改革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二)审计过程稳健性
影响审计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审计过程,因此,必须保证审计过程的稳健性,才能够体现审计工作的价值。审计过程稳健性具体表现如下:在审计工作中,响应的审计策略、方法必须具有较强的稳健性,稳健的态度是审计师展开一切审计工作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审计师在工作中,必须不断的积累经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快速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以谨慎的态度对审计证据进行搜集,并复核审计稿件。
(三)审计结果稳健性
审计结果指的是在特定的法律规定性,审计师有针对性的提出审计建议。报告是呈现审计结果的主要方式,在促使稳健性在审计中充分体现出来的过程中,审计师应反对部分客户的不正规行为。
二、审计稳健性的实现方法
(一)加大审计稳健性理论研究力度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因此,新时期我国在积极进行会计审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想突显出审计稳健性,必须积极加强审计稳健性的理论研究,提升理论知识的完善性和深度,才能够更快、更好的展开会计审计制度改革。
(二)提升会计稳健性
要想在我国的会计审计制度改革中体现出审计稳健性,必须以提升会计稳健性为基础。会计稳健性指的是相关会计信息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有限制性特点,值得注意的是,认可、修改会计信息是审计稳健性的具体体现。这是因为,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即经营风险,在展开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也无法完全确定审计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提升会计、审计稳健性,才能够促使准确性、关联性在会计信息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提升被审计单位管理上的稳健性
被审计单位管理上的稳健性指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一旦不确定因素存在于经济业务中,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警觉,谨慎的采取相应的经济行为,严禁应用极端的态度和方式处理经济业务内容。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在这一背景下,谨慎的态度有助于企业经营者更加高效的带领企业职工完成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在面对各种市场经济风险的过程中,能够对风险做出科学而全面的评估,并制定正确的决策,最终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经营过程中,需要承担的市场风险也随之增加,在利益的诱惑下,很容易导致各种违法的财务管理事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会计审计制度改革中努力实现审计稳健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稳健原则;成本与市价孰低;经营风险;商品经济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阶段,我国的会计制度经过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对原有一些落后的制度作了删除,补充了新的内容,使我国的会计制度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一贯奉行的一条重要的会计惯例——稳健原则,始终在会计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会计确认与计量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见,稳健原则在我国的确立有其必然性,进一步正确应用有其必要性,运用它有利于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得到稳定持久的发展。
一、稳健性原则的基本概念
稳健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或叫稳健主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存在某种风险和不确定性。谨慎原则就是在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一定的谨慎,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具体处理原则包括:
1.当某一会计处理方法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时,宁可选择对投资者产生乐观影响最小的那种方案。如某项资产有两种价格可供选择则选择较低的那个,如果是负债,则相反。
2.某项费用本期预计可能发生时,可以确认,但对可能获得的收入,宁可少计或不计。概括起来说稳健原则可以避免投资者和其他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根据不足的乐观。
二、稳健性原则的本质
稳健原则的本质具有双重特性,它既有科学性的一面,又有缺欠性的一面。对稳健原则的正确认识应既看到它的科学性,又看到它的缺欠性。它的科学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反映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历史的发展和逻辑的角度看,稳健观念的产生主要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条件下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会计上运用稳健性原则将使企业的经营状况表现得比较稳健,它符合人们正常心理,对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和持续经营有利。其次,稳健原则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在处理经济事项时,当有几种会计方案可供选择时,通常选用一种不导致虚增账面盈利或夸大企业业益的处理方法,以避免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损失。实践证明,多报利润和多计收益,比少报和少计更加危险。稳健性原则的缺欠性即不完备性具体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首先,稳健性原则操作中具有随意性和不可验证性,难以驾驶。比如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中市价的确定,或有损失的确定,固定资产以旧换新时等,都具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容易使该原则成为调节盈利水平的一种手段,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准确。其次,稳健原则的产生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因而出于企业自保和外部债权人利益的需要,稳健原则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和压低利润有关,这样,在财务呈报上,悲观主义总是优于乐观主义而虚假了财务报表。
三、稳健性原则的具体运用
在财政部于1998年1月27日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经过逐步修改过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对稳健原则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和规定,其具体应用有以下几点:
1.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存货和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可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时,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确认为当期损失。另外,企业应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也要定期进行检测,如果现行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将其差额先冲抵该项投资的资本公积准备项目,不足冲抵抵的差额部分应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损失。
2.无形资产的摊销
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规定,按合同或法律规定的期限与经营期限孰短的年限摊销,如果在文本中没有规定年限的按不高于10年的期限进行摊销,而行业财会制度规定是不少于10进行摊销。对于开办费用,行业财务制度规定按不少于5年期限进行摊销,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改为不高于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如果开办费用不大,则可以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
在物价水平相对不稳定的条件下,如何依据企业实际选择折旧方法,使其既稳健又具有活力,是企业面临的又一问题。我国现阶段考虑到国家财政的能力,绝大部分行业都采用直线折旧方法,这使我国固定资产回收期相对较长,不符合会计上的稳定性原则、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没有考虑资产的经济寿命、物价变动和技术革命等因素,折旧额在每个会计期间都相等,导致资产的磨损费用补偿不足,企业装备十分落后,企业面临着实物更新的力不从心。依据固定资产使用的经济特征,固定资产的效率与其使用时间成反比,所以应加快企业成本费用的补偿,加快企业固定资产更新,从而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因而采用加速折旧法是势在必行的。
4.稳健性原则对企业在短期投资上的运用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对短期投资采用成本记账法,在短期投资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不大时,使用这一计价方法不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在市场波动较大时,使用成本法则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投资情况,所以每期期末,对于市价低于投资成本的短期投资,则需要在会计报表中反映。
四、稳健性原则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稳健原则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1.抵抗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稳定,持久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过程是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均衡,稳定则是运行的理想态势。很难想象,大起大落式的运行会使企业持久发展。稳健原则正是针对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的。稳健意味着均衡,稳定。依次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可以促进企业运行步入良性循环。虽然企业运行均衡,稳定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运用稳健原则,但运用稳健原则却有利于企业稳定,持久发展。
2.保持企业财力,维护投资人、债权人的权益。在现代股份制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立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投资者所关心的是企业的持久发展,而经营者所关心的只是当前利益,为了如实反映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就必须有利于企业之外的第三者——注册会计师独立、公正地执行经济公证和监督职能。在行使该职能的过程中,除了有关的经济法规之外,公认会计原则是他们所依据的主要标准。在维护所有者权益方面,稳健原则起着特殊作用。
综上所述,在我国运用稳健性原则,虽然存在一些弊端,对我国的某些企业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但它毕竟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多年来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企业会计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应该充分地看到这个原则在市场竞争中的积极作用,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它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反映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的特性以及在技术上的先进性,使企业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让稳健性原则成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张志红.论稳健性原则及其现实运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5).
[2]刘泉.浅析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J].西部财会,2007(11).
[3]杨红梅.浅议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0).
[4]赵亚静,万兴亚.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N].人民日报,2012-11-30.
[5]王岩,宋艳敏.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
[6]赵亚静,万兴亚.企业知识产权研究述评[J].开发研究,2012(5).
[7]黄文颂.论稳健性原则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7(11).
一、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商业银行长期的任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作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哲学,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商业银行员工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习惯和行为规范必须体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必须体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既要追求自身经营效益,又要追求社会效益;既要追求业务发展数量、速度,又要追求业务发展质量、效率;既要追求高额任务、指标的完成,又要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既要追求经营利润,又要肩负社会责任。商业银行的一切业务运作,特别是信贷投向和信贷结构调整,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低碳经济发展,服务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和业务运作都要围绕这个总要求进行。
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诚信行业属性
商业银行是信用机构。诚实守信是商业银行文化的本色。各家商业银行,虽然业务经营有所不同,但诚信始终是大家信奉的宗旨和恪守的原则。诚信,就是要求商业银行员工遵守职业道德,维护行业、职业信誉,讲信用,守承诺,忠诚老实,对国家、人民、股东和客户高度负责。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各商业银行要建立公平对待客户机制。要坚持依法合规、诚实守信、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文明规范原则。要大力倡导商业银行主动践行市场主体应尽的商业和社会责任,为客户提供文明规范服务,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金融秩序,推动银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客户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从具体业务环节来看,各商业银行在向客户营销理财产品时,应客观进行风险提示,要反对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各商业银行要忠实履行与客户的合约,保障客户获得相应质量的服务。商业银行同业之间也应大力提倡文明竞争、和谐竞争。
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要把文明规范服务作为重要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就是服务文化。文明构筑和谐,规范促进发展。自2005年0月中国银行业协会颁布《中国银行业文明服务公约》以来,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随后,中国银行业协会又相继颁布了《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工作指引》、《中国银行业柜面服务规范》、《中国银行业零售业务服务规范》等系列服务规范,各家商业银行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为深入开展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首先,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教育,全体员工要牢固树立“客户至上、“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其次,各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文明规范服务工作的领导。各级商业银行管理者要树立“商业银行靠服务吃饭的思想,重温“客户是银行的衣食父母名言,视优化服务为“饭碗工程,把文明规范服务作为第一位的工作,勤研究、勤部署、勤运作、勤督促、勤检查,力求服务兴行、服务强行。各级商业银行要把文明规范服务工作纳入行长经营绩效考核,并设置较高考核分数进行考核。再次,各商业银行在各级管理人员晋升时要把是否重视文明规范服务、抓文明规范服务是否有成效作为决定晋升的重要依据。各商业银行要加大员工工资收入与服务文化建设挂钩的力度,促使广大员工自觉优化各岗位、各渠道、各环节的金融服务,提升整体金融服务水平。
四、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要体现稳健经营要求
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风险防范是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各级商业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弘扬稳健经营的管理文化。稳健经营可以说是中国金融业“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十字行风的基本点。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就是靠大力加强“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十字行风来实现。要达到稳健经营目标就必须做到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面对国内外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严峻的挑战和影响面前,我国各商业银行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稳健经营。稳健经营是商业银行生存的基本保障。稳健经营要求商业银行对国家、人民、股东、客户、社会和员工高度负责,坚持审慎的会计原则,当规范、合格的企业公民。要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资产安全。所谓稳健就是稳定、理性、适度、有序、健康、安全。各家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形成各具特色的风险防控文化,让中国银行业以稳健的雄姿立于世界同业之林。
五、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要通过创新铸造卓越
[关键词]稳健性原则;加速折旧法;企业会计准则
一、会计的不确定性是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条件
会计的不确定性是指在一种或几种情况和处境下的最终结果是得利或损失,只有在发生或没发生一个或几个不确定的未来事项时,才能加以确认的会计信息。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致使会计领域中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但会计不确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一个是外因即由于会计系统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如企业的承诺,以及与银行有关的资金借贷往来等信用,信用作为企业经营中一种必要的融通工具和交易保障,它是企业会计不确定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企业在外币业务中汇兑期限的不同而发生的汇兑损益,企业无形资产的摊销,合同生效的长短等也都会引起企业资产因时间的关系而不断的变化;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了谋取超额的经济利益,就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由于这种风险性的存在,企业的会计信息中也就自然的存在着一种不确定性;另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总是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的,那么会计信息就一定会受到税率例率、物价变动指数、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而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发生变化。另一个原因为内因,即指由于会计系统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而引起的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如在会计人员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因自身业务水平或职业道德素质的限制,而使企业的会计信息不断的发生变化。总之,会计的不确定性所直接针对的就是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决定着会计不确定性的必然存在。
“不确定性这一普遍约束因素已经成为稳健主义这个传统会计概念的依据,如一般所述,稳健主义概念不是会计上的一种假设,也不是一种约束因素,但在运用上,它却作为展示那些可能不怎么可靠和相关的数据的一种约束因素。”稳健性原则是人们对会计不确定性的一种必然反应。会计是经济、技术与人结合的产物,会计不确定性的存在,就意味着风险的存在,存在着风险人们就自然会采取措施,寻找一种稳健的方法来回避风险,保护自己。会计工作中的稳健性原则就是人们所采取的一种方法。例如,面对会计工作中的不确定性,财产托管人,审计人员和投资者出于减轻受托责任,减轻审计责任,以及避免或减轻投资风险和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的不同目的,他们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必须采取稳健性原则。
综上所述,会计不确定性的存在是会计工作中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条件。
二、稳健性原则的应用及真应注意的问题
(一)稳健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原则,它可以理解为是对会计人员在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充分考虑了相关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以及配比原则等其他会计原则的前提下,按会计不确定性程度大小“谨慎”的选用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一种要求。
1992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分行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对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中的应用作了一些规定,如允许计提坏帐准备,有些行业的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存货的计价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等等。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以上的稳健性原则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这一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需要和现展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因此,在财政部1998年1月27日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经过逐步修改过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和规定,其具体应用可归纳如下:
1.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存货和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可采用成本与市场孰低法,即可以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将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损失。另外,企业应对长期投资的帐面价值定期地逐项进行检查,如果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帐面价值,应将其差额先冲抵该项投资的资本公积准备项目,不足冲抵的差额部分应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损失。
2.加速折旧法的采用。对加速折旧法的采用1992年颁布的会计制度中对其使用范围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而股份公司的会计制度中对加速折旧法的使用范围没有加以限定,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适当的选用折旧方法。
3.无形资产的摊销。对无形资产的摊销,在具体准则和《股份公司会计制度》中规定,按合同或法律规定的期限与经营期孰短的年限摊销,如果合同或法律没有规定年限的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进行摊销,而行业财会制度规定是不少于10年进行摊销。对于开办费的摊销,行业财会制度规定按不少于5年的期限进行摊销,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具体准则中改为不超过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如果开办费不大的,也可以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摊销,计人损益。
4.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中规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按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公允价值超过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扣除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后的金额,作为资本公积的准备项目,如果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更为清楚,也可以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长期投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投资企业的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股权投资差额,国家规定应按一定的期限平均摊销,计人损益。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期限,合同规定了投资期限的,按投资期限摊销;没有规定投资期限的,投资成本超过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一般按不超过10年(含10年)的期限摊销,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一般按不低于10年(含10年)的期限进行摊销。
以上对长期投资股权投资的增值和减值与长期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期限,之所以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正是遵循了稳健性原则。
5.收入(投资收益)的确认。行业会计制度中对收入的确认作了比较简单、硬性和表面化的规定,如“商品已经发出,劳务已经提供;已经收到货款或已经取得收到货款的有关单据”等等。而《企业会计准则一收入》对收入的确认标准规定得比较原则,比较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如在商品销售的交易中,要求企业正确判断是否企业已经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在实质上转移给了卖方;是否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的权利,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是否与企业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是否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只有企业的销售满足了上述四个条件,才能确认收入,否则,任何一个条件没有满足,即使收到货款或即使已经发出商品,也不能确认收入。又如,在企业提供的劳务收入的确认上,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且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对该项交易的结果作出可靠的估计,应按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如果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不能对交易的结果做出可靠的估计,应按已经发生的共预计能够补偿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同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成本;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不能全部得到补偿的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金额确认收入,并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结转成本,确认的收入金额小于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的差额,确认为损失;如果预计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全部不能得到补偿,则不确认收入,但应将已经发生的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可见,《企业会计准则一收入》中规定的收入的确认原则更加稳健、可靠。
投资准则规定,除收到已经记人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外,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应在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帐面价值,而不得确认为当期收益。
(二)稳健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稳健性原则的运用要正确处理与客观性、配比性、可比性、相关性、可靠性、权责发生制等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如客观性原则是反映以会计核算工作中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稳健性原则要求反映的是企业会计实务工作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费用或收入、资产等。此外,稳健性原则在维护出资者和企业利益方面的倾向性十分明显,它以种种形式,促使企业采取“谨慎”的行为来达到既定的目的。因此,它可能失去客观的立场。
由于上述原因,我们在经济活动中,就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来缓解其冲突。首先,我们应合理的确定各项会计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在12条会计原则中,客观性原则居于首要地位,稳健性原则必须在维护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加以贯彻和运用,对于其他会计原则的使用顺序,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合理的确定。其次,要对冲突情况予以充分披露。由于每个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在不同时间,不同经营环境下有所不同,稳健性原则的应用时间,范围和程度也应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信息披露中充分说明稳健性原则的应用时间、范围和程度,揭示因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及其变动情况。充分的信息披露能有效地提高信息的可比性,从而使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信息使用者能准确地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防止冲突进一步恶化而误导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再次,我们还要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约束,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操作上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最后,我们还要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在约束机制。由于稳健性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有较强的随意性和倾向性,因此,为了避免企业以运用稳健原则为借口,随意变更会计核算方法,高估损失,低估收入,虚列成本费用,歪曲真实的经营成果,把稳健性原则当作成本、利润的调节器,就必须加强审计监督工作,防止滥用和曲解稳健性原则,避免人为地加剧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2.稳健原则的运用最关键的问题是稳健性原则的“度”的掌握,过度运用或运用不够都可能降低稳健性原则优点的发挥而扩大其缺点,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准确的揭示,从而使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决策方面受到误导。
在现时会计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会计不确定性程度逐步提高,稳健性原则既然体现了人们对会计不确定性因素的谨慎小心的态度,就应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政策方案的选择时应切时的寻找一个应用稳健性原则的平衡点,以使稳健性原则的优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将其自身的缺陷约束在一个最小的范围内。我们在把握稳健性原则的“度”时,应将会计信息按其不确定性的大小分为“很可能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可确定”“可能性极小”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三类。在充分考虑了相关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及配比性原则的前提下,将稳健性原则与会计不确定性的分类结合起来,即对于那些“在很大程度上可确定”“很可能发生”的费用或负债,应加以确认,并反映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对于“很可能发生”和“可能性极小”之间的费用或债务,只要求在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和披露,而那些“可能性极小”的费用或债务,企业可以不在会计报表中的附注中加以说明和披露。至于对预计的收入和资产只有那些“在很大程度上可确定”的应在企业的报表中加以披露和说明,而对于那些“可能性极小”的,应从谨慎的角度出发,不必在会计报表中及其附注中加以说明和披露,不进行任何处理。但最重要的是,在按上述分类执行稳键性原则时,必须认真合理的考虑权衡相关性、客观性、配比性与稳健性原则之间的成本效益,而不能片面的“教条化”执行,否则仍会犯“度”运用不当的错误。
论文摘要: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建立财务稳健模式,化解财务困境,规避财务风险,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受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低、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使得不少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情况,一味贪大求快、强行扩张,最终导致企业负债累累、资金链断裂、财务陷入困境。
一、中小企业财务困境的分析与研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财务困境的类型。企业的财务困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亏损型财务困境,即真正的资不抵债;另一类是赢利型财务困境,即账面利润不菲,营运资金却严重匮乏。
2.财务困境产生的原因。(1)企业外部原因。利率变化、社会信用程度、竞争对手财务制度。(2)企业内部原因。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财务控制薄弱;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难于规避财务负债的陷阱;财务危机的陷阱凸显,经营持续亏损。
二、财务稳健模式
财务稳健模式由三个主要因素构成,即以财务“稳健度”衡量企业资产收益与资产流动的合理匹配;建立财务困境预警制度;优化财务结构。
1.资产收益与流动的合理匹配。太阳神等大企业的破产案例说明,企业如果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盲目铺摊子,就容易聚集过多盈利能力差的资产或业务,规模再大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对企业来说,只有在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取得的成长性才是合理的。中小型企业,承受能力较差,信贷额度少,融资渠道少,融资能力差,就更应该注意财务稳健。
2.建立财务困境预警制度。建立财务困境预警制度主要通过对财务困境的预测为财务管理及时发出警示。我们可以运用财务困境预测模型为财务管理警示提供重要依据。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因所用的信息类型不同分为财务指标信息类模型、现金流量信息类模型和市场收益率信息类模型。
3.优化财务结构。优化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通过存量调整和变量调整(增量或减量)的手段确保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优化资本结构、优化负债结构、优化资产结构、优化投资结构。
4.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的假象;等等。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财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又受制于领导,无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二是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加强全员素质教育,首先从企业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只有依靠企业全员上下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三、财务稳健模式实施的支持环境
财务稳健模式的有效实施除了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适应市场、优化价值链和供应链外,企业自身应从两方面入手,创造财务稳健模式实施的良好环境。
1.降低投资风险。投资要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为此,企业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2)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3)规范项目投资程序。
2.加强财务控制。企业要苦练内功,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1)内部强化财务意识。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2)注重财务效率。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得到有效配合。(3)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4)加强资金管理。近年来,很多中小型企业陷入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5)保持财务资料完整。
根据以上分析和论证,企业要规避财务风险,摆脱财务困境,可以通过建立稳健的财务运营模式,运用财务稳健度和财务风险预测模型来及时了解企业财务运营的真实情况,优化财务结构,并创造财务稳健模式实施的支持环境,从而规避风险,改善不良的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走上健康的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刘胜军.财务困境与稳健经营.企业管理,2002.(4)
2.郭复郑著.财务通论.上海立信出版社,1999(9)
3.philip kotler著,营销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
4.韦尔奇著.经理法则全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6)
5.程虎.我国资产证券化若干问题的探讨.经济管理,2002(11)
6.刘伟.关于当代中国私有资本企业“管理青春期”的考察.管理世界,2002(2)
7.陈纪有.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经济管理,2002(12)
8.刘力纲著.企业持续发展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3)
9.陆正飞著.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9)
10.姜云飞.乡镇企业资金来源与融资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与思考.经济研究,2002(2)
11.吴世农,卢贤义.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模型.经济研究,2001(6)
12.李报民编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务.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7)
13.李维安著.公司治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9)
关键词:不确定性;稳健性原则;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2008年秋天演变成大面积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这之后,作为新兴经济力量之一的中国成功地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经济政策,所以中国经济在全球低迷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物价指数会有所上升,为了缓解通胀压力,中国决定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现在如何理解和应用稳健性原则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下面就此问题本人谈些看法。
一、稳健性原则的特点
虽然稳健性原则运用体现于会计核算的全程,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各个方面。
1.实行稳健性原则的优点主要体现在:①在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考核经营者真实的经营情况,有助于保护所有者的利益;②实行稳健性原则有利于企业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③稳健性原则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充分权衡、可以减少决策风险,因而适度稳健性原则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准确真实反映经济活动。
2.稳健性原则的不足:①由于市场环境纷繁复杂,面临的各种不可预测因素太多,实际操作往往受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职业判断能力影响,会计信息很难验证;②会计估计被滥用,给企业决策者决策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现阶段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运用
1.稳健性原则要求企业计提各种可能的坏账准备,避免虚增资产价值。
2.稳健性原则要求企业虽然不确认或有负债,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3.稳健性原则要求企业对收入的确认更加谨慎,均将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成果能够可靠计量作为重要依据。
4.稳健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主要应用短期偿债能力、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等初步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可用的参考。
三、稳健性原则的“度”的把握
1.稳健性原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不恰当,不合理,甚至滥用,就会破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在现时会计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会计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及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为会计稳健性原则的适度运用奠定基础。
3.我们在把握稳健性原则的“度”时,应将会计信息按其不确定性分为“可能发生”“可能性极小”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三类。在充分考虑了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配比性原则的前提下,将稳健性原则与会计不确定性的分类结合起来,即对于那些 “很可能发生”的费用或负债,应加以确认,并反映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对于“可能发生”和“可能性极小”之间的费用或债务,只要求在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和披露,而那些“可能性极小”的费用或债务,企业可以不在会计报表中的附注中加以说明和披露。
4.但最重要的是,在按上述分类执行稳键性原则时,必须认真合理的考虑权衡相关性、可比性、配比性与稳健性原则之间的联动效益,而不能教条执行,否则仍会犯“度”运用不当的错误。
四、完善稳健性原则的思路
1.加强稳健性原则的可操作性
从我国现有的会计规范看,有些体现稳健性原则的具体方法的操作性是比较强的,而有关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却不够明确,特别是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作为决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数额因素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较为困难,这为企业利用稳健性原则操纵利润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在适度稳健的会计实务中,可以对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前提和条件进行必要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认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2.适度运用,防止过度谨慎
在我国实行稳健性原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在稳健性原则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极端的谨慎会导致秘密准备和隐匿资产,从而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准确的揭示,损害报表使用者的利益,只有适度地运用稳健程序和方法才能真正的揭示谨慎会计的本质。稳健性原则作为一种原则性规定,是较为抽象的,并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例如有时可能会把稳健性原则理解为“宁可多计损失,不能预计收入”,导致对应入账的收入不账,对应当按规定标准计提的成本费用,故意扩大计提的范围和标准等,因此我们应对过度谨慎加以限制。
3.加强审计监督稳健性原则
在实际操作中有较强的倾向性和随意性。因此,为了避免企业以运用稳健性原则为借口,随意变更会计核算方法,高估损失,低估收入,虚列成本费用,歪曲真实的经营成果,把稳健性原则当作成本和利润的调节器,就必须加强审计监督,防止滥用和曲解稳健性原则,避免人为的加剧滥用这一原则的随意性。同时,应该加强企业内在的约束机制,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使稳健性原则得到合理的运用。
总之,由于当前投资规模仍然偏大、投资增长仍然偏快,投资增长的“软着陆”目标还未达到,国家对投资的控制应当严格些。出现这种状况,部分是由于政策时滞因素的作用未充分显现,还有,房地产和城建投资增长仍然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严重的结构性投资失衡问题。因此,要继续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和完善对投资增长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性政策。
参考文献:
[1]张庆龙.新编财务会计学[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夏成才.中级会计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张治栋.从“积极”到“稳健”――我国财政政策的适时转型[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关键词:稳健性原则;银行会计;核算;体现
随着经济形态与社会环境深入发展,要使得银行企业保持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牢固把握自己的经济命脉,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则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因而,对将稳健性原则运用到银行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研究,也有较为深刻的现实探讨意义。
一、稳健性原则的相关概述
稳健性原则指的是在具体的核算工作中,假设遇到不确定的实践或者是需要运用到多种方法来选择方案时,会计人员要做出相对谨慎的决定。此时不能对资产或收益进行高估,但是也不能对费用进行低估,而是需要审慎的思考选择。所以这此种原则在会计信息中也被称作谨慎性原则。运用此种原则对于会计各项信息内容进行核算,其目的在于能够使得计算的信息更加准确,在决策层所获得的数据中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其真实性与合理性。当会计人员运用此种辅方式时,既可以使自身判断与决策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且还能够将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与不可控因素降低到最小概率。银行会计核算指的是银行会计运用专门的方法,对整个银行活动的过程进行精确、完整、持续、综合的监督核算,并为银行或者是其他有关方面提供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等信息的一种具体工作行为。关于银行会计核算的内容,则囊括了对于存款的核算业务、贷款业务核算、结算业务核算、联行往来的业务核算、银行往来核算、出纳金业务核算、损益核算以及其他类型的结算决算。所以将稳健性原则运用到繁杂的银行会计核算中,往往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举例来说,核算的数据内容可信度更高,为银行利润的准确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还能够对相关利益联系人起到重大影响。在合理避税、维护正当权益、增加银行现金流等都有着重要作用,最终也能促进银行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稳健性原则运用在银行会计核算中的具体方式
稳健性原则运用在银行会计核算中的方式方法,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稳健性原则运用在银行会计资产核算方面。从资产方面对来说,稳健性原则有以下几点表现内容:其一,各种计提“准备”。在会计准则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对银行资产类的科目设置同与之相对应的备抵科目均作为稳健性原则的重要体现形式。而这种“准备”的内容也包含了存货跌价、出现坏账、短期或长期投资跌价减值的准备等。在银行会计核算的实践过程中,须按照具体的规定,从而采取对资产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互相结合的方式,用以保障资产价值一旦出现变动能够对各项“准备”事项予以利用。继而对账面的价值展开调整,实现规避亏损风险的目的。其二,选择存货计价的方式。在银行所开展的多项经营业务中,计量原则中“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也体现出稳健性原则。举例来说,当某企业在购进材料的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材料的市价已经出现下跌,若是持续购买该材料那么则会造成历史成本的上涨。这既与业务经营的利润追求背道而驰,同时忽视准确需求,也会让会计人员无法按照材料的存货情况展开后续的计量工作,继而便会给企业效益带来损害。其三,对于财产出现损益情况的处理方式通常也体现了稳健性原则所蕴含的观点。要使得银行经营理财产品的损益状况能够做到账面相符,不仅需要会计人员认真展开盘点工作,同时在对于固定资产盘盈之外的存货、现金以及盘亏和盘盈等情形都需要准确地进行盘算核查。在相关管理人员还未正式批复之前,统统计入到“待处理的财产损益”,当批复完成后再共同完成结转,这同样使得稳健性原则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利用。第二,稳健性原则在实施投资行为与实现收益时的利用表现。银行业务范围中包含了大量的投资与收益性事项,而在这些活动项目中稳健性原则也在这些内容中有所较多的体现。简要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其一,在会计核算中的投资活动。当投资人将非货币性质的资产以明显高于账面价值的方式进行投资时,此时的投资收益是不能得到确认的,而这种要求也正是稳健性原则的又一体现。其二,关于收入的核算内容。要对收入情况进行确认,首先需要按照科学的计算方式对成本投入与当期收入进行核算,对于同收入确认条件情况严重不符的,通常会依照当期成本来进行核算。而此项要求也从侧面映射出稳健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工作基本内容的重要性。第三,当银行出现债务问题时,稳健性原则也会起到一定的保障性作用。在确定存在负债而不能确定是否有资产的情形下,稳健性原则也可以显现出具体功效。当债务人出现偿债能力不足或经营困难时,无论债务方不确认收益或是确认损失,均是稳健性原则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三、结束语
稳健性原则体现在银行会计核算中的方方面面。在对这些表现进行深层剖析后,不仅能够帮助银行从业者更好地解决实际中的难题,同时关于方法手段的探讨,也能使得稳健性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进而也为银行各项业务的有序进行开辟更为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银行稳健经营是在保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银行的最大盈利性。国内外关于宏观经济环境、政府监管对银行风险(或是银行绩效影响)的研究较多;而把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综合考虑,研究宏观经济环境、政府监管对银行稳健性影响的较少。已有的对银行稳健性影响的研究基本上是独立展开的。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
BarryEichengreen和CarlosArteta(2000)研究发现,信贷规模的增长会导致银行危机的出现[1];BorioFurfine和Lowe(2002)发现,存贷差、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周期性特征会放大经济波动;SebastianEdwards(2004)认为,外来资本的过度流入降低了银行体系的稳健性;SaibalGhosh(2010)选取印度银行为样本,研究信贷增长和银行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发现信贷增长会降低银行稳健性;DenizIgan和MarceloPinheiro(2011)以90个国家银行为样本,发现信贷膨胀和银行稳健性存在正相关关系[2];WahyoeSoedarmono等(2011)以12个亚洲银行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竞争越激烈,银行稳健性越差;Dib(2010)、Chris-tenden等(2010)的研究表明,正向的宏观经济冲击会增加银行信贷,但宏观经济冲击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
(二)政府监管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
关于银行准入监管主要是从特许权价值角度进行分析。Furlong和SimonH.Kwan(2006)、李燕平和韩立岩(2008)、尚文程等(2012)发现,特许权价值会减少银行风险[4];而Fisher和Gueyie(2001)等发现,特许权价值会增加银行风险。后一种观点也不是对前一种观点的否定,他们认为特许权价值减少银行风险必须符合特定条件,否则特许权价值会增加银行风险。而后许国新和石琴(2009)、彭寿康和戴亭园(2011)、曲洪建等(2013)发现内生性的特许权价值会降低银行风险。资本监管制度通过规定最低资本要求,缓解了银行风险,维持了银行系统的稳健性。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Pasiouras(2008)实证研究发现,资本监管能够提高银行效率;FotiosPa-siouras等(2009)实证分析发现,资本监管力度加强会降低了银行成本,从而提高银行绩效;宋琴和郑振龙(2010)的研究发现,资本监管能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然而反对的观点依然存在,Shrieve和Dahl(1992)认为,资本充足率监管不仅降低了银行效率,而且会增加银行风险;蒋海和王丽琴(2011)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强化了银行资本监管效果,但也增强了银行风险,这与监管当局初衷相违背[5]。现行的存款保险制度主要有两种: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现有的研究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展开。关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由于该制度为存款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即使保障是不完全的,存款人对风险监督动力也会削弱,这一结论得到很多研究的支持,GeorgeG.Kaufman(1996)认为,政府监管和银行安全网削弱了存款人对银行监督的动力;Nier和Baumann(2006)的研究发现,未保险存款能够约束银行降低风险,但是当政府给银行提供保护时,这种风险的约束效应降低。关于隐性保险制度,张正平和何文广(2005)认为,隐性保险制度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Imai(2006)对日本商业银行的研究发现,隐性保险制度会降低银行风险的约束效应;曲洪建则发现,隐性保险制度削弱了银行稳健性,且隐性保险制度覆盖全部银行。从国内外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学者们关于银行稳健性的研究只是强调银行风险或者是银行绩效,很少涉及银行流动性,而关于其影响因素只是强调宏观经济环境或者政府监管中的一个方面,很少有关于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监管对银行稳健性(风险性、盈利性和流动性)共同影响的研究。本文认为银行稳健性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共同决定银行稳健性状态。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银行风险、银行绩效和银行流动性指标度量银行稳健性,研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监管对银行稳健性的共同影响。
二、研究设计
本文选择16家上市商业银行①2006—2012年间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其中,资本监管的数据根据银监会年报整理得到,其他数据由上市商业银行的半年报和年报整理得到。
(一)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本文认为,银行稳健经营应该包含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的内容,所以,选取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收入比、流动性比例、存贷比六个指标考察银行稳健性。本文对银行稳健性的所有指标以均值和标准差为基准进行标准化,然后进行算术平均合成银行稳健性指数BSI,其中,由于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比和存贷比对银行稳健性的贡献为负,因此,先对三个指标取倒数,再进行标准化和算术平均合成。2.解释变量。关于资本监管的度量,Shrieve和Dahl(1992)、Jacques和Nigro(1997)、李维海和王营(2010)都是设置虚拟变量考察资本监管力度,与他们不同,本文构建资本监管指数度量资本监管力度。关于隐性保险的度量,与李燕平和韩立岩(2008)不同的是,本文认为,国家对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隐性保护比较多,因此,设置虚拟变量对其性质进行控制,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为1,其他为0。关于宏观经济环境,选取GDP增长率、信贷资金增长率、上证指数三个指标。
(二)回归模型的构建
以银行稳健性的指标BSI作为被解释变量;以FV、RGEI、DIS、GDPGR、CFR、TSCI为解释变量,构造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如下:BSIi,t=β0i,t+β1FVi,t+β2REGIi,t+β3DISi,t+β4GDPGRi,t+β5CFRi,t+β6TSCIi,t+ηi,t(1)其中,BSIi,t代表银行i在t时期的稳健性不同度量指标,β0i,t是截距项,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代表特许权价值、资本监管、隐性保险、经济增长、信贷变化、股市波动对于银行稳健性的回归系数,ηi,t是误差项。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文后表2列出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其中,特许权权价值、GDP增长率、信贷资金变化率和上证指数相差较大;特许权价值最小值为0.995968,最大值为1.786764,说明银行准入以后,由于银行经营状况的不同带来了特许权价值的差异;GDP增长率最小值为0.076858,最大值为0.233981,说明经济波动幅度较大;信贷资金变化率最小值为0.032714,最大值为0.266470,说明信贷资金的量也是不断进行调整的;上证指数最小值为1820.8,最大值为5261.6,说明股市波动性较强。
(二)相关性分析
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银行稳健性与解释变量政府监管、宏观经济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基本符合回归分析的要求。而部分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较大的情况,说明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为了进一步检验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进行VIF检验,研究显示,VIF最大值为5.716,最小值为1.005,都小于10,因此,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回归分析,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1.FV对BSI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为38.7%,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效应没有显著提高银行稳健性。从已有的研究结果看,特许权价值能够约束银行行为,降低银行风险。本文研究银行稳健性既包含银行风险,也包含银行绩效和流动性,说明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绩效和流动性的影响较小,从银行稳健性的整体看,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关系,也符合商业银行现状。
2.REGI对BSI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为4.3%,通过置信度为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资本监管力度增加可以显著提高银行稳健性。资本监管是提升银行体系稳健性、维持银行业公平竞争的主要手段,监管力度的提高,增强了银行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可以使银行及时冲销由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从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减少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维持整体银行系统的稳健。
3.DIS对BSI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为8.1%,通过置信度为10%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隐性保险制度能够提高银行稳健性。隐性保险制度对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保护效果明显,而对其他银行的保护效果不明显。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国家为了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顺利实施货币政策,会通过财政注资、不良资产剥离等措施保护其发展,这些保护提高了银行稳健性,但也增加了银行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隐性保险制度从短期看效果不错,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不利于四大国有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也不利于提高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4.GDPGR对BSI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为6.4%,通过置信度10%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国民经济增长可以显著提高银行稳健性。当宏观经济发展处于繁荣期时,一方面,企业发展状况较好,企业贷款能够及时偿还,银行的盈利水平上升,银行风险下降,银行稳健性提高;另一方面,银行利率下降,企业债务负担减轻,企业抵押贷款价值上升,将导致银行风险水平下降,银行稳健性提高。
5.CFR对BSI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为0%,通过置信度1%的显著性检验,且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信贷资金的增长会降低银行稳健性。信贷资金是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手段,信贷资金数量一般是逆经济风向调整,经济繁荣时控制信贷资金数量,经济衰退时增加信贷资金数量。信贷资金数量增加意味着原来不符合贷款要求的银行也会获得贷款,而这部分贷款变为不良贷款的概率提高,银行的风险加大,银行绩效降低,银行稳健性降低。
6.TSCI对BSI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为94.1%,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股市波动对银行稳健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从理论上说,银行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在资金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与股市资金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