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又是一年高考时

又是一年高考时

时间:2023-05-30 08:54:28

又是一年高考时

第1篇

??今天是6月6日,一个特别的日子,令万众瞩目。

??其实日子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每一个日子本身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所谓特殊的意义全是我们人类因为自己的需要而赋予它的,就像今天,6月6日。在几年前,所有的今天都不会引起人们特别的重视,它只是时间长河流经的某一个点。而就在前几年,历时20来年的高考时间因为天气的炎热给考生带来诸多困难的原因,由原来的7月7日改为6月6日,由此,6月6日,便成为一个令万众瞩目,叫国人心焦的日子。

??高考,一个选拔人才的制度,它曾经带给多少人希望,改变了多少人的人生,同时它又无情的打击了多少学子和家庭,给他们带去的可能是永远的痛。真个是让人爱也让人痛,想说爱你不容易,想说恨你却不能。这全都因为一朝榜上有名,便可端个摔不烂打不碎甚至还可能也锤不扁的铁饭碗或者是金饭碗,从此便可高枕无忧,享受那一劳永逸的神话。无论你出身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来自豪宅还是出于柴门,它对你都会一视同仁,决无偏袒之心。只要你能金榜题名,它都会给予你一个锦绣前程。然而你如果不幸名落孙山,它会撕碎你还有你的家人所有的梦想。所以,高考,几乎对于所有要经历的人来说,它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它是一次刻骨的磨练,它甚至还是一次致命的磨难。每一个曾经进过高考考场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它真的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你越过去了,就会享受到人生的辉煌,你越不过,就有可能一辈子都会在生活的底层挣扎。高考,对很多人来,绝对是一次心理承受能力极限的挑战。有的人难以承受高考压力之重,即便是平时学习优秀,却也难过高考这一关。也许正因为这样吧,以前人们给高考送了一个形象而又恐怖的名字———黑色7月。现在高考的时间已经移至6月,不知是历时尚短还是现在的高考已经没以前那么可怕的缘故,还没人叫6月为黑色6月。希望永远也没人这么叫。

??我是从黑色7月走过来的一个幸运者。1988年的7月7日,我带着我全部的梦想,肩负全家人的殷殷期望,惴惴不安的走进了考场,第一堂是语文。过多的期望和过于严肃的气氛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现在仍然记得当初的情形,考场上,前30分钟,我一直高度紧张,害怕。手不停的抖,心不停的乱跳,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思考答题,结果可想而知,语文考试总分为120分,而我却只得了70分,这是一个让我永远心痛的分数,它让我一辈子都不能释怀,成为我心中一个总也解不开的疙瘩。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分数,使得我上大学的梦成为泡影,最后只得进了一所师范类的专科学校。为此,我不停的做着同一个梦——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重新回到学校复习,准备再次参加高考,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可是,在梦中,我总是那么害怕,因为我已经什么都不会了,时间又那么紧迫。这个梦它就像一个恶魔似的缠着我,让我不停的遭受精神折磨。这样的噩梦,不只我一个人在做着,还有好多和我一样的同事们也在做着,可能还有更多和我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也在做着。这就是高考留下的后遗症。

??今天,又是一个高考的日子,虽然现在的高考已经远比我们那个时候容易得多,能够考上大学的比例翻了不只一翻,但高考仍然像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心理上的大山),折磨着莘莘学子,折磨着望子成龙的学子们的家长。就在去年高考中,有一个学生的家长在校门口焦急的等着走进考场的孩子,结果因为过分紧张导致心脏病突发而死亡。这虽然只是个例,但它绝对能够说明,高考,你带给人们太大的压力。高考,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我期待着有一天所有和高考有关的人都能够谈笑自如去面对,不知能否梦想成真。

作者:兰心惠质

第2篇

走到学校,就被巨大的离高考还有10天横幅给震撼了。

十二载寒窗,多少委屈心酸,多少汗水泪水,多少都要浓缩在这一个盛夏绽放,内心不禁感慨万般。

高一的时候,年少轻狂,想到高考就是清华北大可以考虑,港大不在话下。

高二的时候,意气风发,985、 211不在话下,一本势在必得。

高三的时候,发现现实如此残酷,二本一本尚且如此艰难,何况985,211乎?

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就不能退缩,前面的路,无论是好是坏,都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而且要拼尽自己的全力!

就是这个夏天,把自己所有受过的苦,流过的泪和汗化作笔墨泼洒在试卷上;

就是这个夏天,把自己所有的梦想和坚持,化作坚定地信念冲破高考的舒服束缚;

就是这个夏天,把自己所有的憧憬和青春,全部的挥洒在这个自己曾经生活,奋斗的校园里面!

又是一年高考时,希望这次不留遗憾。

第3篇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开始了,为了祖国的下一代健康成长,全社会为考生掀起了奉献爱心的热潮。教育部决定,自去年起高考时间提前到凉爽的六月。整个社会,都在为他们创造最好的考试环境和条件。公交车为路远的考生直送考场,交通警开车送考生以免迟到;每个考场都有医务人员为考生服务,党和政府细心呵护高考生。宾馆、酒店为远道考生准备清洁房间和可口饭菜;环保、交通部门清理街道,消除噪音为考生创造良好环境。南昌市还有500多位出租车司机献爱心,免费接送困难考生。考生家庭更不必说,他们把一切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为了保护考生健康、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考试条件,呵护考生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不让考生做任何家务,给考生准备清静的房间,一日三餐营养饮食,又是水果又是点心,无微不至照顾考生集中精力复习。考试开始了,家长送考生进考场,有的还叫出租车送去。考生进考场后,部分家长一直守在门口等候,快考完时大部分家长都赶来,大包小包提来牛奶、蛋糕、白木耳莲子汤,等等。看到这些,我真是感慨万千,真想告诉今天的考生们:“你们真是赶上了好年代,真幸福啊!”因为我有过一次不堪回首的高考经历。

1948年6月,我从南昌最好的中学高中毕业了。解放前高考不是统考,当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在南昌招生,如果我报考那些学校是很有几分把握的,可我偏偏要考北大。但北大只在武汉设考点,于是我跑到武汉去考。到了武汉借住在表嫂家。表嫂也是穷人家,穷帮穷,亲帮亲,她很高兴地接待了我。武汉是全国有名的“三大火炉”之一,表嫂家住的是一间工人简易澡堂隔成的又矮又小的木板房,屋内热得像蒸笼,令人坐立难安。哪里像现在,有电扇,有空调。可怜表嫂五个孩子热得大哭小叫,我怎么也看不过意,只好放下功课帮她带小孩,给他们洗澡、洗衣服,根本无法复习。晚上想歇口气,可是木板床有臭虫,咬得没法入睡,一身抓得稀烂又感染了,遍体鳞伤。更糟糕的是我曾患过脑震荡,睡眠不足就会头重脚轻、两眼发花,这个隐患一直困扰着我。但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拚命挣扎着硬撑下去。可是高考那天出事了。一起床我就感到昏昏沉沉,饿着肚子步行去考场。母亲给的零用钱全给表嫂家孩子买了礼物和食品了,没钱买早点。没走多远就头发昏、眼发黑,只得靠在墙喘气。心里急得火烧火燎,就是挪不动脚。眼看考试时间就到了,我一咬牙,拼了全身力气,挣挣扎扎走几步歇一会,喘口气又走几步。走到考场,人家都快考完了。就这样我名落孙山了,真是欲哭无泪啊!

岁月已过去半个多世纪。我曾想过:如果是今天参加高考,我这段历史一定是另一番景象了。

第4篇

——正方形性格和真实八十一难

陈宣章

三十、两场大病

好事多磨,在高考前我生了两场大病。

先是拉痢疾。也不知什么原因,我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一开始拉稀便,后来拉粘冻状的白色便。一天最多拉26次。因为里急后重,常常刚从马桶上起来,又要拉稀。到医院看病,害怕拉在裤子里,就在裤衩里垫了草纸。那时候手纸是黄色粗糙厚实的草纸。开了药回家刚进门,区防疫站医生就跟踪而来,告诉我们怎么隔离消毒。除了饭前便后洗手,食具、便器分开,我的大便还要用漂白粉(免费提供)消毒,马上倒入弄堂里的化粪池。

由于腹痛,吃不下饭,而且因为肠子粘膜脱落,医生叫我只能吃稀饭。十多天下来,我骨瘦如柴,有气无力。我躺在床上复习功课,累了就闭一会眼休息。我惊奇地发现:躺着思考时,思路特别清晰。从此,我就养成一个习惯:每次写文章都躺在床上,反复思考,寻找灵感,打好腹稿,起来在纸上写出提纲。第二天写草稿。过一段时间反复修改,定稿,复写留底。我还发现:写好草稿马上修改,很难发现问题。过一段时间再看,就会发现许多毛病。而且这种暂时搁置后的修改,一般要反复几次。

拉痢疾治愈后,我对考大学已经很淡漠。一个人从鬼门关游荡后,还会在意什么?返校取准考证时,我发现“未遂干妈”在学校门口,不知她知不知道我生病及心中对考大学的淡漠。班主任专门找我谈话,关心我的身体,鼓励我不能放弃高考,还问我:有没有困难?不知这是不是“未遂干妈”看到我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特别关照班主任这么做?

我的高考试场在上海交通大学,我从来没有去过这么远的地方,也不知怎么坐车,就询问了班主任老师。三天高考,上、下午各一门课,酷热天怎么带午饭?老师给我一个信封,里面是钱:“这是党支部给你高考时用的。不要辜负老师(没有说“学校”)的殷切希望。”不知道这是不是“未遂干妈”的心意?我流下了热泪,表示:一定好好考。

高考前两天的中午,我突然寒战,面色苍白,口唇发绀,酷热天捂了三层棉被还冷得发抖。过了一段时间体温迅速上升,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到医院急诊,体温到达40。5℃,验血确诊是“疟疾”,开了药,又打了一针。接着又浑身大汗淋漓,体温渐渐恢复正常。晚上,人好像昏昏沉沉,没有吃饭就睡了。可是,第二天就好像没有事了。

高考第一天中午,刚吃完午饭,我又突然寒战高烧,头痛难忍,昏昏沉沉。下午考作文(那一年语文只考作文),考题是《一件难忘的事》。我用清凉油擦太阳穴,冷水毛巾捂前额,艰难地写文章。等到交卷子站起来,我双眼漆黑,头晕得站不稳,手“摸黑”扶着一排排课桌前进。交完试卷,一个不相识的同学扶我到院子里。我坐了一会,考生已经走完,就慢慢向车站走去。车站上还是人山人海,不知何时能上车?

我想另找别的公交车,就沿着华山路慢慢向前走。突然看到“康平路”的路牌,就去找阿姨家。谁知,这是康平路西头,阿姨家在东头,走了整整一条康平路。阿姨上班不在家,保姆认识我,给我喝了一杯热水,告诉我公交车站位置。这里的公交车很空,我就回家了。到医院急诊,体温40。6℃,又打了一针。医生叫我继续按原来的处方服药。

第二天高考中没有发病。第三天中午又发病如初,下午的考试又在昏昏沉沉中进行。六门课,二门受病魔影响,我也不知道后果会怎么样,听天由命吧!从毕业到此时,关于高考,父母从来没有问过一句话。直到我收到录取通知,才给我准备入学报到需要的新脸盆、新毛巾、新牙膏、新肥皂盒,而新棉衣给了二哥,其它都是旧的。因为通知上规定:只需随身衣物。此时,二哥与李家女儿高考还没有任何消息。

现今高考,家长从孩子幼年就做了准备。高考几天,整个社会好像都是特殊的日子。考场外,家长人山人海。赶考坐出租车是普遍的,连警察、警车参与的新闻也常见之报端,真是天壤之别!其原因除了独生子女金贵外,社会上的就业趋向一致是主要因素。那时候,考上大学与当工人就业之间的差异不大,当工人还是领导阶级,十分光荣,还多4-5年工龄和收入。现在,工人,尤其是力工,城市户口的青年是不屑一顾的,全是农民工的市面。

时代在变迁,但是历史的总趋向是什么呢?难道将来人类消灭体力劳动?马列主义理论还是唯一的解答:即使到共产主义,体力劳动还是存在,只不过“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只是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看来,人们的思想境界连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还没有达到,差得远呐。

三十一、专业教育

1962年8月21日我到南市区教育局门口报到,军车把我们送到二军大海医系。在车上,我发现“未遂干妈”也来了。文建中学两名考生都被录取。她是代表学校来的呢,还是专门送我的呢?我不知道。但是,我依稀看到她落泪。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她。

入学就是参军,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对于参军,我竟有三点不合格:年龄不足18周岁,身高不足1。55米,体重不足90斤。入学第二天体检复查,我的体重已下降到78斤,这是两场大病的结果。体检医生大为惊奇,但是学员队李助理员(即招生的军官,中尉)说:“没有关系,要不了多长时间就长高长胖了。”同学中,与我同龄的还有。他们不是上学早,而是“中学四年一贯制”试点的产物。当然,大多数同学比我大1-3岁,有的个子有1。8米。我在班中又是最矮小。系主任翟盛(上校)、学员队丁敬诚大队长(中校)、教导员赵敏(少校)都和蔼地叫我“小同志”、“小鬼”。

对于军人,我最初是在上海解放时听说。那一天我们在晒台上听远方“隆隆”的炮声。有邻居去南京路看路边躺着露宿的解放军。高中时,三个同学光荣参军,现在想不到我也参军了。对于打仗,我只是在“二六轰炸”时听说。1950年2月6日中午,台湾国民党空军出动飞机17架,分四批轮番轰炸上海市区,主要目标是上海杨树浦发电厂、闸北水电公司、沪南水电公司等设施,共计投掷重磅炸弹六十余枚,炸毁房屋一千多间,市民伤亡人数达一千三百余人。我邻居的女儿被弹片炸伤,留下一个大疤。此前,上海经常拉空袭警报,居民一律关灯,躲到底楼安全处。上海经过多次轰炸,损失惨重。后来抓获了特务罗炳乾及其电台,就在福佑路362号。1962年又是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时,邻居竟有人对我参军胡说什么:“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我没有理他。

那时候高考分一类理工、二类医农、三类文科。我们100名同学只有4名原来是考文科的,其余都是考理工的,竟没有一个是考医农的。众所周知:考理工科的学生都是数理化成绩好的,不愿意死记硬背的,而学医主要是背书,一学期就要背几本书,六年共背38门课。这个弯如果转不过来,学习是不会好的。所以,学校就用整整一个月搞“专业教育”。这对于我印象深刻:革命人道主义、爱护伤病员、献身军医事业、做医学教授……这些是以前从来不知道的。尤其是爱护伤病员的教育,指引了我四十多年的医学生涯。

翟主任说:“病人情绪不正常是疾病造成的。医生要和蔼热情、一丝不苟。遇到病人发火、打骂,也要一如既往地热情认真诊治。”“查病房时不准坐在病人床上。每次检查,要用手捂热听诊器,决不能用冷手触诊摸肝脾。”“对于医学,必须老老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骄傲。”……这些都成为我的职业座右铭。

第5篇

是的,作为一个初中生,烦恼有时会像折磨人的魔鬼,将你追逐得无处藏身,又像一枚苦果,让你独自吞食它的苦涩。烦恼使你彷徨无助,甚至暗自哭泣。你渴望理解,你渴望排解。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烦呐!”你一定会问我为什么烦?因为我的作业比妈妈的话还多,更别提妈妈的唠叨话了,简直是一支“机关枪”“咚!咚!咚……”一颗颗子弹撞击着我的心灵,冲进我的大脑,使脑细胞全身无力,完全瘫痪。烦呐!一提到考试烦呐!不是我害怕考试,而是考不好又是一颗颗子弹朝我发射,真是烦透顶了!你瞧,又来了。

唠叨“+”作业多“=”烦恼

“你看看!你看看!这字怎么写得这么乱呢?写乱了老师认得到吗?考试时字写不好,又会考好吗?改卷子的老师认不到就是一个‘?’,那这样你的成绩又会好起来吗?又是八九十名看我不打你!你……”

“我正在思考作业,老妈!你的子弹打得我头都快“炸”了,你又懂吗?作业多得让我做都做不完,你少说一点话让我喘口气,行吗?”但这句话我还是没有说出来。我只有悄悄的说了一个字“烦”!

唠叨“+”考试“=”烦恼

终于等到这美好第一天,今天我心情不错,因为作业我全都ok啦!希望今天别考试!我高兴的来到教室,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刚进门就看见数学老师在发卷子-----准备考试。这时,我的心情就沉重起来,越沉越重……“我的天啦!”我扒倒在桌子上。心里想:回家可能又是不停的子弹朝我发射。

考试结束后,我的心依然沉重着,沉重着。回到家,果然不出我所料,老妈又拿起“机关枪”对着我说:“今天是不是考试了呀?”我想: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呀!肯定又是爸爸通风报信,我恨死你了!“在想什么呀!问你呐,是不是呀?”“是!是!”“考得好不好呀?”“好!好!”“字写得好不好呀?”“好!好!”“是不是偷看了别人的呀?”“是!是!”“嗯?”“不不不!不对!口误!口误!”我通常只用两个重复的话来对付,但有时连我都说糊涂了,妈妈还是“坚持不懈”的问。(也许,我真应该向妈妈学习一下坚持不懈了。”

学会理解

第6篇

我在以后的岁月里,无论是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还是作为一个高三年级主管、学校分管领导,每当我在无数次激励和指导考生,或眼见许多父母对小孩参加高考关怀备至,望子成龙心切之时,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羡慕与嫉妒,上天为什么没有赐我这样的福份;而对有些学生不肯勤奋学习,畏惧高考,逃避高考,消极应对高考,甚至认为替父母参加高考时,不可理喻。

说来有些好笑,当初我要参加高考还要说服我的母亲。在兄妹四人中,我是家里的长子,是唯一的成人劳动力,她们都未成年,而母亲六岁丧父,与外婆相依为命,过早地挑起家庭的生活重担,积劳成疾。在我记事起,父亲就用自行车带着她四处求医问药,在我10岁以后她几乎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而父亲63年和73年两次在生产队干活时因公负伤,落下残疾,充其量算半个劳动力,被照顾到水利工地做炊事员。加上七旬祖母卧病在床,一家7口人,我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多亏于生产大队(村里)对我的培养,在我20岁时,幸运地担任了生产大队财务辅导员,这是一个与当时的村支书、村长处于一个级别的“村官”,掌管着财权。既管印把子(公章)又有培训兼监管村组工部的职责。我的同学常以我有了这个职务而自豪,同时这也让贫病交加的母亲感到欣慰,自然成了母亲的精神支柱。母亲是“识事”之人,唯独对我决定参加高考的态度不够积极,既有丧失一个“村官”母亲优越感的担心,又有唯一成年长子离家的失落,还有其他儿女尚未成年,家庭前途未卜带来的忧虑。可见母亲当时的心情是复杂的。

家门口有一条河,当时既无自来水,又无水井,每次生活用水是我负责拎取。有时我工作忙时,母亲用脸盆到河边端,要艰难地爬台阶,每当被我遇到时,都是我抢着代劳。母亲含泪说以后没有人从河里帮我提水了。当然,如果考上大学,关系到你一辈子的前途,我不能阻拦你,就是这个家今后太艰难了。当年的弟弟16岁,个矮,体弱且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常惹不能生气的母亲生气。还有深层的忧虑,我性刚才拙,少年气盛,对村里那些损公肥私、的行为常不妥协,也得罪了一部分人。世态炎凉,我一口离家,是否会累及家人,我感到忧心。说实话,在这种情况下,参加高考是有些自私。但我确实不愿放弃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万一政策有变,第二年再取消了高考,我会永远错过!

我与母亲交心,在我们家最困难时,邻居的孩子十五岁左右就不让读高中,回家挣“工分”(劳动报酬)时,你坚持让我读高中,甚至要卖一部分厂粮才能支付上高中的有关费用。我们高中老师曾经说过,你要早点就业,初中以后就可以上技校之类的,你上高中是为上大学作准备的,现在恢复高考,不考大学多可惜。如果考不上,我不后悔。如被录取,这是户厂性质的变化,叫“农转非”,考上了就是“同家工部”,可比“村官”强多了,拿的工资足以养活我们全家。目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那样我才有能力帮助我的兄妹们,这也关系我们家庭的未来。如果我考上了,我将会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将会让我们这里的农民把自己的子女向这条路上引。当时我们村的青年主要靠入伍提干改变命运,我作为村干部、有责任带这个头,让他们看到读书的好处。

其实,我的妈妈,识字不多,用她的话说“人要识事”,是一点就通的人,我的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历经苦难的母亲从此不再忧贫忧病,有一个幸福的后半辈子,我是为了母亲而必须离开母亲,真爱有时就要忍痛割爱。

母亲对我的支持与理解,使我毅然决然报考,虽然对这片热土有深厚的眷念,这里有我的许多梦想,这里有浓浓的乡情,有我掷下把落后乡村变成乐同的誓言,有儿时的好伙伴,有一同“战天斗地”的父辈与同龄人,有对家人的牵挂,有一种走异路、逃异地的负疚与无奈,但我还是想走出这片交通闭塞、贫穷,思想保守的一方天地,去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寻找别样的人群。

1977年抱着尝试的心理备考。即便我考不上,也还是村官,没有太多的压力。一路过关斩将,参加了预考、统考和体检,按理说,体检后应被录取。但首战未捷,落榜后,我隐隐有点失望,母亲的日子如往常平静,或许还有一丝窃喜。但她也要承受我未能录取的舆论压力,她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优秀的,能考中的。

我决定了第二年再考。1978年我分工到了一个生产队,每天都要到离家有2公里的第四队去“蹲点”劳动,每天有繁重的体力劳动,晚上回家还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上一两小时的书。在“三夏”大忙季节是“吃三睡五干十六”,疲惫不已,倒床便入睡,复习只能搁一搁。我由于是享受同定补助的干部,如果不尽心工作,就对不起本村的父老乡亲,就有不劳而获的感觉。回想灯下苦读,母亲总陪到深夜,也把村支书对她表达的对我的挽留转告于我。村支书曾暗示我如果不考大学前途也是一片光明,可以培养我入党,接他的班,可以提拔成为“国家干部”(乡镇干部)。因此,第二年高考又增添新的含义,为母亲的荣誉和使命而战。母亲态度发生了转变,坚决支持我报考,说弟弟妹妹一天天长大,家里你就放心了。我心依然,高考是我的一种权利,我必须珍惜,又有陆放翁“万钟一品不足论”的豪气。当7月15日公社的文教干事通过广播通知,凡今年报考的考生可脱产五天进行复习时,我名正言顺向大队支书请了假,进行停工复习,到母校从温当学生的感觉,争分夺秒、夜以继日。这五天,完成十几年要走完的路程,凡是高考的内容,有些科目我可以说胸有成竹,但数学我得从有理数开始复习。因为上中学时教材改革,没有(代数)教材,又无钱买近视眼镜,听到那些字母就记不下来。数学从起跑线上开始起步,高考时最自信的语文由于缩写失分,得了61分,而比较有把握的历史得了91分的高分,当时因为历史卷子的考试内容我都能答得出来,二次世界大战的三次“闪电战”倒背如流。也许由于太兴奋太激动了,反而有些紧张,疏忽或是大意,事后回忆,本来应该拿满分而疏忽失去9分,须知我们高中就没有开历史课,地理88分,政治87分,数学33分,有一条数学题出了考场突然想起来了,只要在过圆上作一辅助线,使公切线与过圆心的半径垂直就能证明之,失去了大约12分,使我懊悔不已,一共考得360分。这个分数听说超过重点大学的分数线,由于不知本科与专科的概念的区别,只填了北京大学和大连的东北财经学院,都未录取,最后被调剂录取到江苏师院盐城分院政史专业。我并无任何遗憾,母亲也很高兴。一是靠家近少花路费,二是读书时间不太长,

三是师范国家有补贴,不要家里负担,我在校勤工俭学还能补贴家用。我从一个“泥腿子”转变成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学校除了听课,几乎全泡在图书馆里,把应该读,中学时代未读的书全部补读上。因为无钱买书,曾花三天时间抄录了一本陆游诗选,我与大师对话,与先哲交谈,正如尼采所言,我经历了一百个灵魂,一百个摇篮,一百次分娩的痛苦。我确信,我已不是鲁迅《故乡》里的那个闰土,我与村里儿时同伴相比,他们在20年后确实也尊敬地称我为先生,他们中有人倒像闰土,我有些辛酸,感受到知识深刻地改变着人的命运。

为了照顾父母,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原籍工作,总在离家乡三十里以内学校工作,我帮父母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承办了弟弟妹妹们的婚嫁之事,而且帮他们,让子女考进了大学,现都在省城工作,解了父母的后顾之忧。母亲嘱咐我,对乡里乡亲的伢儿要特别的关照。我关心过许多需要帮助的农家孩子,无论是经济上资助还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心理的疏导,让他们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也逐步弥补了当初不能“扎根农村干一辈革命”的那种“负罪感”,使村里不少孩子在我的影响关心下圆了大学梦,记得2002届老家六灶镇有十四个孩子在我的关心与帮助下,十二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和本二以上院校,其余两个休学的孩子第二年也考上理想的大学。

1999年家母患了食道癌,在10月2日发现后,从确诊、住院、术前检查、手术只用了一周时间。在我的倡导下,一场拯救母亲的活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我们把母亲送到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请著名的胸外科医生主刀,母亲竟奇迹般地生存下来,健康地活到现在。刚发现病时,母亲对我说:“我也没有什么积蓄,只有一万二千多元,也是平时你们孝敬的和你父亲养羊的收入,如是绝症,干脆不要治,这笔钱还要留给你父亲用”。我讲这笔钱由你康复后花销,病我们一定帮你治,费用儿女出,而我一个人就支付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医疗费用,约一万二千元,术后存活十多年的老人在家乡并不多。目前,二老衣食无忧,心情舒畅,有一个幸福晚年,这与我这个长子起带头作用有关。饮水思源,得益于高考对我人生轨迹的改变,使我重塑了博大敦厚的内心世界。

第7篇

他拿到硕士学位时,已经42岁,没能如想象般找到理想的工作,只能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继续做农民工。有人说这是“社会有问题”。

18年里,他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到了自学上,事业无成、孩子面临辍学、妻子满腹牢骚。有人说他是个“人生的失败者”。

他叫滕振国,河南汝州人。在迎战了3次高考、两次自考和两次研究生考试后,这位“硕士农民工”目前正面临人生中最大的尴尬处境,无所适从。

18年苦学,造就“硕士农民工”

1988年,滕振国首次参加高考,差十几分落榜。1989年,他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差十几分落榜。

作为六兄妹中唯一的高中生,滕振国“不甘心一辈子待在农村”,再次开始了复读。

第三次高考,他的成绩超出录取控制线15分。但是,因为志愿没有报好,他第三次被大学拒之门外。

“这一回,我觉得万念俱灰,简直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滕振国说。

高考后几个月,滕振国基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在村民眼里,我就是一个没用的‘书呆子’――地种得不好,大学也没有考上,啥用也没有。”

多年的学习,让滕振国的眼睛高度近视。为了避免看到村民异样的眼光,在万不得已必须出门的时候,他也是一大早就出门,一出门就把眼镜摘掉,在出村之后才再戴上眼镜。一回村,他就马上摘掉眼镜。“这样,即使熟人从身边走过去,我也看不清。”

在农村待了两年,一直种地卖菜的滕振国依然不甘心,还是做起了他的大学梦。1992年,他开始自考大专文凭。

1995年,父亲卧床不起,希望临终前能看到滕振国成家立业。于是,他与亲戚介绍的一个女孩结了婚。

为了养家,他开始干些体力活儿。清洁工、搬运工、建筑工,他都干过,但都不长久。家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紧张。

婚后不久,滕振国拿到了自考专科文凭。可是,他拿着这个文凭,依然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1996年,儿子出生,生活压力更大。2002年,他离开儿子和妻子,来到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后勤服务公司物业中心,和其他农民工一样做了教学楼管理员,负责教学楼和多媒体设备的开关,工资开始是540元。一年后,妻子也来到了他工作的学校做清洁工,月工资400多元。

在美丽的校园里,干着这份收入不高但颇为稳定的管理员工作,滕振国又开始“不安分”了。他告诉妻子:“我要在这里把自己失去的东西找回来。”2003年,他开始参加南京师范大学文秘专业本科自学考试。2004年,得知专科学历也可以考研,滕振国又改变计划,计划用5年考取研究生学历。

回忆这段考研的经历,滕振国本人都觉得太苦:在不足10平方米的卧室兼自修室里,滕振国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有时候,他甚至一连好几天都不出屋。为了省钱,他从来都舍不得吃肉。

生活上的苦只是一方面,因为当年高考时落下了神经衰弱症,每当学习压力一大,滕振国就开始头痛。“有时疼得整夜睡不着觉,有时还持续好几天不停。”

2005年,他报考海南大学研究生,失败。

2006年,他报考重庆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专业的研究生,成功。

这个成功,让滕振国一时间成了“名人”,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在家乡汝州市(县级市),他被评选为“市十大杰出青年”;在平顶山市,他被评为“感动鹰城十大新闻人物”。他的故事还被改编为小品,出现在当年汝州市的春节联欢会上。一时间,他有了一个响亮的外号――“硕士农民工”,众多掌声和敬佩的目光聚集在他的身上。

拿到硕士文凭依然难以高就

滕振国考的是公费研究生,不用交学费。生活费一个月需要600元左右,除了学校每月补贴的200元,他每月400元的生活费缺口和儿子读小学的费用,都是由做清洁工的妻子负担,生活非常艰苦。因为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滕振国几乎放弃了任何兼职和勤工助学。

2009年,离毕业还有半年时,滕振国开始和同学一样忙着找工作。他当时认为,众多比以前好的工作,正在等着他。

因为曾被家乡评为“十大杰出青年”,滕振国首先把希望寄托在家乡政府上,想找个事业单位。他找到汝州市一位领导,但这位领导告诉他,汝州市的行政事业单位暂时没有招录计划。即便有,他的年龄已经超过了标准,也不符合招录条件。

此路不通,他又开始向河南的一些高校努力,想当个老师。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没有一所学校向他“招手”。“我向平顶山、许昌和洛阳的几所学校打听,才知道人家不是嫌我年龄大,就是怪我专业不对口。”滕振国说。

后来,滕振国了解到,报考公务员基本上都要求在35周岁以下,而许多高校招聘辅导员等岗位,则要求硕士28周岁以下,博士32周岁以下。

最后,滕振国又把目标瞄向了企业,看能不能找个工资高的工作。托关系、投简历,但他得到的反馈基本都一样――年龄偏大,不能用。

拿着苦苦攻读来的硕士文凭,求职却屡屡碰壁,滕振国的心里突然“有点慌”。2009年8月,走投无路的滕振国只好又回到读研前工作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后勤服务公司物业中心,继续干物业管理员的工作。

“我也知道,自己现在干的这份工作,一个高中生就可以干了。”滕振国非常失落地说,“这和当年高考落榜后回到农田干活儿何其相似!好像又一次回到了起点。”

“现在,我该怎么办?”

除了微薄的工资,更让滕振国感觉失落的,是他因为苦读而忽略的家庭。

由于滕振国常年专心苦读,他的儿子7岁起就一直待在农村老家,由年过七旬的奶奶照顾。在孩子上学、成长的关键时期,他都在一心求学,没有给孩子应有的教育和关爱。

滕振国的儿子说:“我一个人待在老家的时间太长了!爸爸一年只回来两次,每次待不到一个月就离开了。我宁愿和小伙伴玩儿,也不愿和他说话。”

滕振国说,初一时,儿子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可后来,儿子迷上了网络游戏,现在,读初三的儿子成绩已经在班里垫底了。“几年前,他还能听奶奶的话,现在动不动就顶嘴,有时甚至几天都不回家。”谈起儿子的现状,滕振国满脸忧虑。

在滕振国的妻子冯俊梅看来,丈夫结婚后不好好挣钱养家,就是不务正业。早在滕振国自学备考大专时,妻子就把他厚厚的一摞辅导书卖了废品,来阻止他复习考试。

“他花了那么多钱、费了那么多时间读研究生,有啥用?不还是干跟以前一样的活儿,拿一样的工资?这么多年,他一看书我就跟他吵,可他就是不改。要不是看在孩子的份儿上,我才不待在他家里。”提起丈夫一心考大学的事儿,冯俊梅至今仍满腹牢骚。

在滕振国的记忆中,这十几年和妻子“凑合着过”的日子里,除了拌嘴和吵闹,他几乎搜索不出多少快乐的回忆。

第8篇

6月7日,又是一年高考的日子。

考生走进考场,老师在期待,家长焦虑着,全社会为之紧张,为之让路,为之奔忙……

13年前,我参加高考的那一年,老师说,7月7日是个好日子,是勇士上战场的时候,不是“黑色的七月”;农历七月七日是“七夕”,也许老师在暗示着同学们高中时朦胧的爱情将终结或者有一个新的开始。

13年后,高考依然是高考,好像没有太大的变化。考前依然有全社会为高考的动员,要保考场安静,要保考生的交通畅通,要保高考安全,要防止作弊维护公正;学生要吃好,要休息好,要放松心情;校门外依然挤满了守望的家长,考场内外的一点一滴仍牵动社会的神经。

不同的是,现在的商家更精明,更懂得赚考生家长的钱。所以,“状元居”、“状元菜”等好兆头的服务早早地推出来了。可谁不知道状元只有一个,但这种心理暗示,还是让家长们乐得掏腰包。对球迷考生来说,现在是幸福的,他们不用再一头牵挂世界杯,一头担心高考了。

考前,曾自问过“我的理想在哪里?我梦中的大学在远方。”老师帮助我们排减心理的压力,有人扔书,有人扔纸屑。还有位老师曾教我们进行心理暗示:手放在心房,默念“心儿呀,不要这么热烈地跳。”我试了,挺管用的。考中,总想打个盹,因为昨晚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不曾合眼。考后,一切皆木已成舟,只想美美地睡一觉,因为有太多个夜晚在清灯下度过。

有首叫《传奇》的歌因王菲在春晚的演绎变得更火了。“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高考不正是如此吗?我的高考过去了13年,回想起来,恍如昨日。

当年,一个人在县城中学读书,坚决不让乡下的父母操心,不让他们来县城陪考。后来才知道,父亲在高考那天早早地赶到了学校,在校门旁的小店远远地看着我走进考场;然后又默默地在上千个孩子中寻找我走出校门的身影。就这样,他在小店等了两天。考完最后一堂,他想问问我考得如何,然后一起回家。却没想到,在他一走神的时候,我居然提前二十几分钟交卷回到了自己住处。在那时,父母多么想像其他父母一样,陪孩子一起走进考场,可他们又知道儿子的倔强,不敢在那个时候触动紧张的神经。高考进行时,又有若干家长守在校门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特有的风景,但这里面的爱也许只有等孩子长大了才更懂得。

在门外等候的家长是不会闲着的,免不了要谈论谈论最近几天看到的关于高考的消息。譬如自主招生规模,高考违规行为可能纳入诚信档案,学校如何让学生对母校感恩等。当然,他们更不放过录取率之类的重要话题。现在的考生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今年全国的平均录取率近七成,比13年前的不足三分之一高多了。现在,还有不少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在向考生招手。可曾经,若从独木桥上掉下来,那我只能卷起铺盖随叔叔上工地做小工了。

再回首,如果考语文时不那么紧张,如果最后一道数学题不把直径看成半径,如果我最后一堂不提前交卷,如果我英语真的忘了写名字……不用再往下想,一切都过去了,那就是高考。

谁的人生没有一次大考,得失难以做到笑谈间。十二年的准备全在一朝,谁的高考不是一个传奇呢?

第9篇

2、又是新一年高考之际,一心一意衷心祝福你,二份真心伴随你行,三分提醒沉着应考,四份好运陪伴你,五份细心要做到,六六大顺金榜题名。

3、高考来监不要慌,平时功课最重要;头脑清晰思维敏捷,细心审题错误减少;清淡饮食重营养,适当休息重健康;祝你考取好成绩,鱼跃龙门自然好!

4、高考来到,祝福送到:相信自己,把握时机,展现实力,捕捉运气,沉着应题,准备做好,成功没跑!优异成绩,实现梦想!

5、高考到,天气燥,睡眠足,心态好,放轻松,压力小,不着急,审好题,平常心,就最好,祝福你,中中中,中状元,中探花,中榜眼,好梦圆,乐逍遥。

6、想摘玫瑰,就要先折刺枝;想走坦途,就要斩除荆棘;想看到天明,就要勇闯夜寂;想考试高中,就要倍加努力:厚德载物,天道酬勤,祝高考顺利!

7、这一天,迈着坚定的步伐,考场一起厮杀;这一天,解答命运的密码,横扫千军万马;这一天,提着紧张的神经,细心做着检查;高考日到,祝朋友一切安好!

8、六月鲜花开满园,争奇斗艳赛风采。高考结束心忐忑,捷报传来开笑颜。亲朋好友齐相聚,祝贺声声不间断。再入名校去深造,学成归来栋梁材。祝你前程似锦绣,宏图大展理想现!

9、考试装备别忘带,证件和笔提前揣;防止堵车提早走,时间充裕不犯愁;注意休息多放松,按时睡觉书莫碰;决战高考你最强,金榜题名创辉煌!

10、勤奋的你,已经努力坚持到这里,上天一定眷顾你;努力的你,苦读数年从来不放弃,相信自己迎接好成绩!祝高考顺利,等你捷报传来!

11、苦学数十年,希望在眼前,心情放舒缓,步子跟得紧,松弛有步调,劳逸结合好,做题要仔细,成功在等你。祝高考顺利,心想事成!

12、寒窗苦读十余载,快乐辛酸不间断。多年梦想今成真,胸有成竹赴考场。仔细审题不粗心,下笔从容如有神。志得意满出考场,单等金榜题名时。祝高考取得好成绩!

13、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面对高考的残酷性,我们许多学生选择了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也跟他们一样,有着紧张的感觉。当我做作业太累的时候,我会听一下mp3,在阳台上,让晚风卸去一身的倦意,眺望远方,希望能穷尽一切,找到自己的希望之路。风肆意的吹拂我的脸庞,此时,好想歇斯底里的喊一声:高三,既宝贵,又难忘,同时既孤独,又迷茫。天涯之路,何其广,哪一条才是最适合我的呢??没有答案,只有自己一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10篇

一、从前,有个富家子弟特别爱吃饺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别嘴刁,只吃馅,两头的饺子皮尖就丢到后面的小河里去。好景不长,在他十六岁那年,一把大火几乎烧光了他的全部家当,父母急怒之下相继病逝。这时他身无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饭。邻居家大嫂对他非常好,每餐给他吃一碗面糊糊。他则发愤读书,三年后考取了功名,做了大官。他回来一定要感谢邻居大嫂,大嫂对他讲:“不要感谢我。我没有给你什么,都是我收集的当年你丢的饺子皮尖,晒干后装了好几麻袋,本来是想备不时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又还给你了。”这位大官思考了很久,很久……

感悟1:自己现在最不在意的东西,日后或许就是最迫切需要的东西。珍惜现在才会拥有未来。

感悟2:每个人拥有的都一样,非常公平。但拥有资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

感悟3:善于发现并拾取别人抛弃的东西,对人对己都是一种财富。

感悟4:落难之后变成英雄,感激落难时的救星,也要感谢落难制造的机遇。

感悟5:真正的财富不是财产,而是磨难,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父子两人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感悟1:人的条件反射方式便是习惯。一个成功的人士懂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成就好的人生。

感悟2:人不能总是靠别人活着,只有学得属于自己的本领才能活得自在。

感悟3:人要有合作精神,当条件不俱备时,个人有独立的经验,照样成功。

感悟4: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习惯,善于利用别人的习惯,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感悟5:人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自身实践经验的感悟与积累。

三、两个人在森林里散步,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早准备好的轻便的运动鞋换上,B气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当A拼命地向远处奔跑时,老虎反而首先追向了他……

感悟1: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面对眼前的危机最好的选择是首先稳住自己。

感悟2:当灾难来临的时候,首先打算躲避它的人也许就是首先遭殃的人。

感悟3: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否则,最先引起他注意的就是你。

感悟4:不要认为自己走的方向正确别人也会走,事实上,向相反方向走的人或许就是一条出路。

第11篇

进入职场4年半,许单单已经跳了3次槽,从年薪10万的互联网公司员工成为一个年薪近400万的基金公司分析师,许单单的成功是几乎不可复制的。像他这样一个曾经一无所有的人,或许有更强的能力获得一切。

MONEY+记者|郭晓菲

许单单的故事非常适合被写成奋斗传奇。1983年出生的安徽农村小子,研究生毕业5年,跳槽3次,从一名年薪10万元的互联网公司职员,变成年薪400万元的互联网分析师。2011年12月,他离开了工作2年的华夏基金加盟美国红杉资本,在这年的最后一天,登上前往美国的飞机,作为美国红杉资本的唯一一位中国雇员,带去对整个中国的投资机会的分析。

许单单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从很内向、很自卑到强迫自己不内向;通过无意间创业强迫自己掌握管理能力;通过飞机上认识的人强迫自己投入更多社交,再不断地碰到和网罗有用的人。他说他能够拥有今天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人比我更曲折。”

“我5岁上小学,小学是5年制的,小学一直都是班里的第一名。初中比较贪玩,整个初中都不好好学习,我觉得班里有好多人都比你厉害,永远都考不到第一名。我初三刚开学,就是13岁时,父亲生病去世了,没有人管了,就开始玩,打台球。高中就没有考上。因为又矮又小,13岁实在太小了,家里比较穷,没有经济来源,没法出去打工。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妈妈说,那就复读一年,长点个子再出去打工吧。14岁复读时,跟一个女孩谈恋爱,不学习,天天玩。离中考还有一个月时,和女孩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吵架分手了,然后我才开始学习,学了一个月。

我们县城有3个高中,我报的是第三好的高中,也没报希望能考上,没想到竟然考上了。第一个学期考试我考了第一名,当时觉得天大的运气啊!因为我考入高中的时候是20名。到期末,很担心自己考不了第一名,结果连续两个第一名,然后觉得好像不是偶然,又突然有了压力,下一次考不了第一名岂不是很丢人?便开始努力学习。有一次我没复习好,又怕考不了第一名,便跟老师编理由,说有事不能去考试了,逃避考试。班主任不同意,结果又考了第一名。

在老家那边,上高中的人极少,一个村子里的人只有两个人上高中,考大学时又有一个不成文的风俗―复读才能考上大学,复读生和新生的数量是1:1。老家很闭塞,我只知道中国的三个大学,北大、清华和安徽的中科大,但是这三个肯定考不上。但我一定要拿一个通知书回家,爸妈会有面子,我觉得自己的化学比较好,就报北京化工大学,特别可怜地就上了大学。当时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我都去复读班去报名了,考到一定分数可以免学费。后来才知道,我的分数是可以上北大的。

我拿着通知书回家,家里就开始闹矛盾,高二时候,家里来了后爸和我一直在吵架。我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农村那边说儿子是巨大的负担,农村父母一辈子的钱给儿子结个婚就没有了,后爸说三个儿子怎么养得起啊,就让我妈和他一起远走高飞,我妈说不能走,孩子还小,而且单单还在读书。

我高二就替别人考大学,当,一天100元。16岁从安徽跑到江苏替别人考成人高考,赚了钱,就跑到陕西山区的姥姥家去找我妈,听说我要到陕西,后爸带着我妈又走了,我只好又跑回安徽,我妈不忍心了,回到了安徽的家。高一时,我妈觉得养不起那么多孩子,曾经要把小弟弟送给别人家养,我也同意,我们家上不起学,送到有钱人家还能上学。但家族的人不同意,骂我妈把家族的人往外卖,我觉得有点像电影,我会突然间崩溃:‘不要吵了,都闭嘴!’后来就把弟弟送给别人了,过了3个月又接回来了,实在是不舍得,艰难就艰难吧。

我妈就跟后爸许诺,等我读完高中,能给弟弟妹妹做饭了,就跟他走。他们默认我是考不上大学的。我拿通知书回家,我的姨妈和姨夫都来我家庆祝,可后爸特别生气,拿一个白碗倒了一大碗白酒一口气喝了,把碗摔了就走了。我当时特别伤心,我在全校1500个人里考了第5名,我觉得挺不错的。别人考上了大专还在电视上点歌什么的,我考的还是个211呢。我特别伤心,不吃饭就哭,整个暑假都不在家待。后爸和妈妈吵架:‘看吧,他考上大学了要走了,没有人给小孩做饭了,你又要留在这,走不了了。’打破了他的计划,他就离家出走了,我妈没办法,也就带着妹妹跟他一起走了。一直到我开学都没有回来。我特别伤心。

我初三时,父亲去世前,就给我留了几千块钱让我上大学用。他去世前种了很多桃树,桃树3年一结果,我把桃子卖了,卖了一些钱,养了一些牛,牛是3年生小牛,高三时生了小牛,小牛长大了,卖了一些钱,凑齐了我的学费。我走之前,妈妈都没有回来。姨妈给了我一个她女儿用的旧箱子,我又去集市上买了一双39元的鞋子。那是2000年,小弟弟才11岁,大弟弟15岁,我走了他们俩怎么办啊。我拜托邻居的大爷,给两个弟弟隔两天和一次发面,让他们蒸馒头吃。两个弟弟不太懂事,目送着我走,我安排他们不要打架,他们一句话都不会说,不会说哥小心点,就呆呆站在那儿。我当时觉得特别悲壮,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县城的人,要孤身一人去北京了,都没有家人送。走到拐角处我就哭到不行,怎么可以这样子,我特别恨我妈。

我在北京待了一个月才给家里打电话,妈妈对我特别内疚,整个大学四年我都不高兴,我想我这辈子都再也不会回去了。第一年春节我回家了,但我只出房间上厕所和吃饭,剩下的时间就在屋里疯狂地背英语,后爸还是跟我闹矛盾,就回了他的老家,我妈也跟他走了。我也很伤心,买了一箱方便面,每天限制弟弟只能吃一包方便面,我还生气着呢,我才懒得包饺子呢,那时觉得命运怎么这样啊。暑假我就不回去了,大年二十九坐火车,大年三十下午到家,吃个年夜饭,第二天睡个懒觉,中午吃顿中午饭我就走了,几年来都是这样。我妈要送我,我也不理她,下特别大的雪,她要给我打伞,我故意避开也不让她给我打伞。我不回头地往前走,过了拐角就开始哭。”

许单单怀着对家庭的积怨在化工大学读书的日子里,还有一件事让他耿耿于怀―那个学校太小了!

大二开学的第一个周末,他顺着北三环徒步走去了清华和北大,那两所国内最著名的学校始终吸引着他。在清华校园里,他看到路两侧都是学校活动的牌子,有很多的名人讲座,他再也不愿意在化工大学上学了。于是,他开始复习高中课本,想重新考大学。他每天学习到半夜两三点,再翻墙回宿舍住,系主任出面干涉,说你这样对大家的影响不好,可他决心已定,还是跑回老家报名高考。许单单在报名处转了两天,最终却没敢进去,他怕人家查出来他已经上过大学了。当年,他们县里每年只有一两个学生能考上北大、清华,他担心如果自己考上了,一定会被地方上的媒体追踪报道,那时就露馅了。直到报名结束他还是没有勇气走进报名处。

既然不能再次高考,许单单决定,考北大、清华的研究生。他权衡了一下,当时清华的计算机是热门专业,可他本能地讨厌编程,其中有一部分源于出身农村的自卑感,觉得自己没法和从小玩儿电脑长大的城市小孩竞争。恰好2003年,印度总理访华,许单单发现印度是个软件发达国家,他虽然抵触编程,但愿意做跟软件相关的生意,比如市场和管理,于是,他报考了北大的印度语言与文学专业研究生。

“我整个大学都是很内向的人,从老家回来以后,我就专心致志地考研。但大三春节那年我回安徽,发现有人拿了一本陈文灯的数学考研书,整个市面上都没有,我灵机一动,我卖这本书好了。我迅速给出版社打电话,问这本书能给我几折,出版社说可以给6.1折,卖7.1折,49元一本,我赚4.省略做高管,他说我可以去做他的助理。我就买了机票去上海面试。对冲基金面试我的人说,我不够聪明,大概是考了我一些数学题,我没全做对。我很沮丧,又去面试了51.省略的机会,因为师兄帮我也不容易,不好意思回绝。到了入职那一天的半夜12点,我解脱了,我没有去,第二天我给师兄发了一个邮件,说自己还是想进入金融行业。

然后就全力备战会计。考得不错,部门经理通过了,但是人力资源部卡了我,还是觉得我的专业背景不够,我很郁闷。有一天跟偶像师兄和他的朋友吃饭,一个朋友问我,‘单单最近干嘛呢?’我说找工作呢,还被平安证券卡了。那个朋友说跟平安的一个高管很熟,给我打个招呼吧,结果很容易地就进去了⋯⋯我终于进入了想进的金融行业。”

因为先前的职业经理,许单单决定研究互联网。当时互联网还没有进入中国股市,大部分分析师都在研究传媒行业,所以作为最底层的员工,许单单坐了一年半的冷板凳,公司就等于白养他一个人,但是也没有奖金,收入还是没有比腾讯高多少。但是一个机会,让他这个小兵认识了董事长。

有一天,董事长让许单单部门的经理找一个人去他办公室帮忙做演讲用的PPT,因为许单单在腾讯战略部时经常做PPT,所以经理就派他去了。他一晚上都在董事长办公室做PPT,顺便跟董事长聊天,讲他在学校给芙蓉姐姐做助理的事。后来说到自己是北大深圳校友会的副秘书长,董事长说,他的太太也是北大的,可以让她参加校友会活动。

过了几天,董事长找许单单到办公室,对他说,你师姐让你到家里吃饭。许单单赴了约,就这样他这个底层的员工与董事长有了交集。

他发现董事长工作特别忙,每天早晨就让秘书帮他买路边的1元的豆浆和油条,中午饭也经常没空吃。许单单便说自己家楼下有一个老字号的餐馆,早餐还不错,他每天早晨排队的时候顺便帮董事长也带一份。他给董事长买了2个月的早餐,虽然每次都是交给董事长的秘书,再由秘书转交,但是公司里也有了很多风言风语,说他是董事长家的亲戚。

他并没有畏惧这件事,把董事长当朋友一般相处,经常会告诉他公司里一些杂七杂八的言论。后来同事中有人有事情要请示董事长,都让他出面,“许单单你能不能跟董事长说一声”。不过风言风语的好处是,金融危机时,他竟然躲过了一次裁员,原本作为菜鸟他肯定是要被裁掉的。

2009年9月份,他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毕业后的2年多,他一直处在一个疯狂社交的状态中,表面上认识了很多人,其实知心的朋友没几个。他回忆当时的情景:下午就要进手术室了,他竟然不知道要找谁给自己送饭,只能打电话给前女友,叫她过来陪一下。一个月后,他出院了,生活发生了相当剧烈的变化,从一个社交狂人变成了一个完全不社交的人,拒绝了所有的饭局,埋头做研究,写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

躲过了裁员和生病,好的事情比许单单想象的来得快。由于金融危机,整个世界实体经济都陷入低迷,虚拟经济却起来了,互联网突然成为热点。他也在那个时候火了,他自己本来预计要坐3年的冷板凳,可是坐了一年半。市场有了互联网的投资需求,投资者找做互联网分析的人找不到,市面上就不超过三个人,他就名列其中之一。由于他先前打下的人脉基础,一旦有人问到做互联网投资的分析师,就会有朋友推荐,有个许单单还不错。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证券业和基金业最顶级的公司的人都来找我了,受宠若惊,三流证券公司中快要被裁掉的人,经济危机还没过呢,就有这么多机会。因为我当时是在卖方市场,经常组织基金公司的人去调研,我在广州到杭州的飞机上,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就坐在我旁边,飞机起飞前,我接到一个电话,是约我回广州时聊一下,挖我过去工作,挂了电话,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就问我,你是要换工作吗。我说是啊。他说你先跟我聊一下吧,看看能不能过来。

我本来是要去中金的,中金的工资比华夏高很多,我面临一个抉择,这就是职业的思考:做证券公司的分析师的话,一是要做50%研究,二是要做50%的营销服务,会带来较高的收入,我觉得未来的价值不在于多领几百万的工资,而是要拿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那50%的服务只是增加了我的收入,而不给我带来以后的核心竞争力,我拒绝了高工资,选择的低工资的华夏基金。”

他的偶像师兄在这件事情上跟他产生了一些分歧,师兄担心,去券商你可以不断地发报告,把自己的声音扩大,让足够多的人听到,而在基金公司声音是出不来的。

感谢另一个好时运,微博的出现让许单单找到了发出声音的方式。他非常积极地在微博上写东西,进行与互联网相关的评论,语气犀利的同时也巧妙展现他与投资精英界的交往。通过这种方式,他的社交范围又有了突破性的扩大,他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度,每条微博都有很多人转发和回复,他打破了买方研究员沉默的习俗,在同行眼中,他成为一个完全另类的基金公司研究员,而在更多人眼中,他是分析师里的明星。

从华夏基金到红杉,许单单完全依靠了微博的影响力,美国红杉投资就是在微博上发现了他,向他提出邀约。

因为微博,很多公司的CEO关注了他,不断有大佬与他陆续结识。于是,他又扮演起了组织行业的沙龙聚会的角色。有一次他组织了一个20多人的聚会,结果定下的咖啡馆临时要收场地费,许单单灵机一动,说我自己开一个好了。

他把这件事又做得轰轰烈烈,他把咖啡馆命名为“3W”,邀请了一大批企业界、投资界的重要人士作为股东加盟,包括沈南鹏、徐小平、薛蛮子、王啸、倪正东、许怡然等等,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光股东就有100多位。

第12篇

关于今年高考作文是否会考非典,最近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报道。刚刚有媒体报道,非典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进入高考试题的可能性很大。接着,就有人撰文表示:“从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方向来看,多以话题作文为主。非典是今年的社会热点,但高考作文最好还是别以非典为话题,而教师在做作文辅导时也不宜将目标‘押宝’在非典上。”紧接着又是猜测,“假如我们考非典,那么,做老师的眼下应该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将来我们又应该按什么标准来给考生阅卷与评分?”......媒体如此莫衷一是的猜测,使读者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受更多影响的是那些处在关键时刻的高考考生。如此下去,极有可能误导高考考生。

笔者认为,今年高考会不会考非典,尤其是作文会不会考非典,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况且,不管高考作文是否会考非典,对于复习接近尾声的高考考生来说,应该是不论考什么,都应该胸有成竹。毕竟,在2003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作文基础等级要求是“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要做到这些,靠的是平时的培养和训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基础不扎实,临时抱佛脚又怎么能行?的确,非典是现在的热点问题,但热点年年有。比如去年世界杯,北京考题出了关于规则的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你非写世界杯,所以话题不取决于热点。话题作文不一定是当前社会热点,也不一定是流行的话题,而是有哲理的问题、有文化内涵的问题。由此就可以看出,要在话题作文中胜出,靠的就是平时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没有把握”的“一时准备”。

更可怕的是,媒体如果强调非典疫情进入高考试题的可能性很大,那么考生以非典为话题作准备,非常容易产生大量的“克隆作文”。媒体上关于非典的文章千千万万,多得不计其数,尤其是对于非典的反思,更是层出不穷。按理说,考生准备起来应该是如鱼得水,但在资源共享度如此高的现代社会,出现“克隆作文”在所难免。然而,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全国高考作文要求中可是明确指出“不得抄袭”,并且在评分标准里相应规定了处罚措施。如此一来,媒体如果强调非典疫情可能进入高考试题,考生以此准备,不但在作文时束缚了考生的思维,扼杀了他们的自由探索精神,而且可能出现“抄袭”现象,有违高考选拔人才的初衷。

由此看来,关键时刻,媒体还是管住自己的“嘴”为妙。关于高考作文,媒体应该慎重行事,绝不可误导考生啊!